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1.1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对幼儿培养至关重要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一数据在2001年1.44%,2003年的数据是1.98%,2005年是1.60%,2007年是2.25%,[2]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而幼儿科学教育则是公民科学素养的早期形成的重要保障,对幼儿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将会直接制约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

1.2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2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2.1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

2.2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结语

第2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期是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人生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在这个特定的阶段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对其科学素质以及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从素质教育入手,使人的整体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与当代物质文明相对应,相同步发展,通过自然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创造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素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就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中呈现问题的原因

在对中师的学生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科学学习的热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基础差 。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改变,相应的学校生源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都积极地要求进入高中,进入高等学府,导致中师学校学生的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低下。 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惰性强,学习习惯一般等问题。

2、学生重视程度下降 。 就自然科学学科而言,学生普遍认为都学了好多年了,而且感觉对自己的专业帮助不大,再怎么学也不过如此,因此,对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视度不高。所有这些无疑为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应用人才,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心目中的主打课,文化课则是“小菜”。

3、教师的自身素质。中师学校的自然科学课教师往往都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所学内容与基层的学前教育专业联系甚少,即使懂得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也只是皮毛而已。因此,教师普遍与具体幼儿自然科学教学实践相脱离,缺乏具体的教学经验。另外,中师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再加之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课堂创新的热情,形成了教学惰性,教学形式化、程式化。呆板的教学过程鲜有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最终得到的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因而造成学生对自然科学课普遍淡漠,索然无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后果。

4、自然科学教学定位不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所学课程可笼统地分为文化基础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教育类课程。三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究竟如何分配尚没有严格定论。学前教育专业又是属于专门从事培养专业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和教育类课程,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从而忽视了自然科学在内的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这样即使在课程安排上给予了自然科学教学充分的课时,也有可能导致自然科学课被偏废的不良现象。然而,通过去幼儿园听课,我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孩子,当孩子问及一些书本上没有又看似“奇怪”的问题时,教师就搪塞应付,甚至忽视不答。此类现象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不论是学校、教师或学生,都要对自然科学等文化课程重新定位。

三、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认识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刚入校时思想松懈,自然科学作为中师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自然科学教师要用各种手段。比如,科学家的真实故事,魔术中的科学知识,生活的科学常识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自然科学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自然科学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有文化、有素养、有技能的青年,特别是对快要步入社会的幼儿教师,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是参加工作最起码的要求。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自然科学教师除了继续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认真、全面地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科学研究等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借此来指导自然科学教学;二是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深入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幼儿园,虚心向幼儿园教师求教,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研究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

3、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其教学方式息息相关。目前,许多中师自然科学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这种方式下,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而学生只是“储存知识”。有不少教师习惯于把教材通通“喂”给学生,不管学生接受与否,辛辛苦苦,却收效甚微。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同时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在应试教育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有几分积极意义,但却并不能培养具有一定的学习技能人才。我们应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应该给予学生。教师可以尝试“研究性学习”,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利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将教材内容和社会信息结合,将自然科学课的学习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相结合,从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下的自然科学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以三年制的幼儿教师职业教育为例,自然科学教材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教材的体系编排完整,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与能力训练。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和幼师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教材与教学内容显得不太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偏低的特点,遵循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原则,灵活处理教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例如,在讲物理知识时举一些自然界现象解释,讲化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常识解释,讲数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的数学解释,讲生物知识时举一些动、植物故事等。

4、重新认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 正确的行为源于正确的认识。要端正和调整自然科学教学和学习的态度,首先要明确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是人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规定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要有智力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艺术活动素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而较高科学素质的取得依赖于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因此,自然科学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然明确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那么学校、教师和学生就应该给自然科学教学重新定位,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从而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学人才的需求。

5、自然科学教学与专业的结合 。 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学生对自然科学的需求各有取舍,所以,要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自然科学教学目标,使自然科学教学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专业为导火线,把自然科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巧妙地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老师可选择自然科学读物或科学家传记供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扩大了课外阅读量,体会自然科学的美,受到情感的冲击,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中师职业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教学意义重大,无论是社会、学校、老师还是学生本身,都应端正态度,根除落后的观念;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动,提高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质量,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岗位能力,创造一定社会价值的人才。总之,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第3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智;课程;三种学院

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具有批判性的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两难困境——专业主义、孤立主义、反理智主义,并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角度阐述了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例如:学习经典名著的方法和意义;大学应当注重思辨思维的培养;研究性研究所机构独立于高校;三种学院理念——形而上学、社会科学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理智的训练和发展等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阶段,同样面临着美国在书中那个年代出现的类似的两难困境,深刻分析文中批判性的观点及对策,对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具有重要启示。

从中世纪开始,高等教育追求自由的呼声从未停止。学术自由、高校自治、教授治校、去行政化政治化,这些名词历历在目,并出现在各种学术论文中,可见学者对于大学自由的关注程度。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上大学是为了追求真理还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大学课程的开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种种反思,醍醐灌顶。从赫钦斯的观点中更是读到大学对于人的理智培养的首要性、大学中课程开设的重要性以及三级学院模式的可行性。

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说:“现在,对于人而言,理性和心智是大自然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应该从公民的角度出发进行公民的培养和道德训练。”理性和心智,即为理智。高校要培养社会人,首先应培养使其成为一个理智的人。拥有批判思维和理性心智的人才是自由的,思想在无任何羁绊的状态下能够促成创新果实的萌芽和成长。

一、理智与经验

相对于理智,现代社会人更看重经验。经验是由一系列历史数据资料来体现的,虽然会束缚思辨的广度和效度,但是一定程度上说明或者证实了一些有用原则的真理性,可见其工具性的作用。然而,现下经验主义盛行,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陷入怪圈,在前人经历的类似活动区域内研究,难以形成创新观点。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指出:“……当年轻人成为几何学家和数学家,并在此类事情方面比较聪慧,可以想见,具有实用智慧的年轻人是不存在的。原因在于,这种智慧不仅和普遍性有关,而且也和特殊性有关,而年轻人没有经验,因为经验需要时间。”经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但并不是大学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学生实际智慧的培养,对于经验智慧应该更多的交给生活。

经验是后天获得的,只有前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并运用理智的眼光分析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消化人生中的这些经验。经验属于生活,而理智才是属于教育。目前高等教育的无序现状,部分根源于经验课程和理智课程的混淆不清。经验体现实用,是与一些专业技能型课程密切相关的;理智体现出通识,而通识课程不光有现代科学和哲学,也要有现代文学和数学推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实现理智的训练和发展,必须排除职业主义和无限经验主义的混淆和阻碍。

大学是思辨的场所,是理智形成和发展的温床。混合了经验及职业特征的内容,不利于实现大学自由理性的目标。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建议将这些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即为实现形而上学作辅助工作的内容交由研究性研究所来完成,大学应当只有三个学院,形而上学、社会科学院和自然科学院。“研究性研究所在某种程度上将是技术性研究所,因为它们训练人们从事它们自身也在从事的那种研究”。经验是由专门的机构来获得,但它不是大学。理智是经验及技能获得的前提,只有掌握了理性思辨方式培养心智的方法,才能更好理解经验的真正意义,颠倒顺序必然出现混乱。

二、课程与授课

休厄尔说过:“理智方面的文化如果排除了现代科学和哲学,尽管会不甚完善,仍是将学生与过去联系起来,并使他们为现在做准备的一种文化;但是一种取消了古典文学或者数学推理的教育,不管使一个人如何熟悉现代文学和哲学的术语,都会肯定使他无法理解文学和哲学的真谛,因为他没有理智方面的文化,而这正是文学和哲学领域最伟大的作家同城所具备的。”普通教育课程的开设必须讲究合理性,既有现代文学和哲学的内容,还要有理智部分(现代科学、数学推理等)。

赫钦斯在书中非常强调名著作为课程的作用,更是突出了教师在传授名著学习中的重要角色。他在文中提到,名著是永恒学习的组成部分,也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它们是了解其他学科和理解当今世界的基础。这一观点是值得接纳的。高等教育各个学科,忽视了名著,就谈不上真正的学术。笛卡尔和洛克是哲学的始祖,冯特和威廉·詹姆士是心理学的创始人,19世纪的伟大实验造就了自然科学的诞生,法学的理解建立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之上,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课程的开设只有以这些名著为基础,才能从形而上学的角度传授学生一些原则性的知识。在众多课程中,不得不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历史上的名人都很重视数学的学习,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更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数学学习对于大学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数学学习由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束缚于应试主义的的浪潮,表现的着实令人担忧。学生接受数学,局限于公式的记忆和套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成为主流。数学对于智慧的启迪,理智的培养,思维的开发,逻辑推理的形成,这些其本该具有的功用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淡出人们的视线。改善高等教育目前的困境,抓课程是源头。赫钦斯在书中呼吁,“我们的普通教育课程应由西方名著以阅读、写作、思维和说话的艺术组成,再加上数学,它是人类推理过程的最佳范例。”

课程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应当具有以下几个作用:能够挖掘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能够为年轻人以独立思考的方式做明智的选择的行为做准备;能够为以后学习高深课程打下牢固基础;能够使学生和教授掌握共同的思想储备和处理方法来保卫真正的大学。这种课程的开设在实际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学生会觉得没有兴趣,教师会觉得传授困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了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的理智培养的目标,教师必须找准自己的角色,以身作则来提高授课效率。授课中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实现自我角色定位,理解作为教师的真正意义;教师以身作则,授课前自觉以思辨思维完成名著及所授课程的阅读;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给学生自由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名著及课程;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出现崇拜和模仿现象,也能从正面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提抗约束能力,防止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方理智主义及功利主义的侵蚀。

三、三种学院

课程的开设是以学院作为依托的。在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作者提出三种学院构想,即在大学中有且仅有三种学院的存在:形而上学、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文理学院的东西。在探讨资料与原则的从属关系时,作者在文中提到:“对原则进行发展、详尽阐述和精炼提纯的科学研究,以及收集和运用经验性资料以帮助这种研究工作的进行,是大学的最高活动之一,也是所有的大学教授应该从事的那种研究。”真正的教育就是原则的发现和理智的培养,而在此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只是处于辅的从属地位。形而上学具有普遍性,作为高层次的科学,它注重探讨事物的起因。原则的东西作为做学问的首要因素,融合在形而上学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了这些规律方法才能更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书中赫钦斯对三种学院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形而上学不仅包括首要原则的学习,也包括由此引发的所有问题,如物质世界的变化原则,即自然科学,以及对人及其美术作品(包括文学)的分析;社会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这类实用的科学,以及可能有助于它们指导人类行为的那些历史性的和经验性的材料;自然科学是指对自然的探究,其来源于自然哲学,而后者又依赖于形而上学,因此凡是能说明、例证和证实原则的观察都包括在自然科学之内。”大学要脱离目前的无序状态,必须首先理正学生学习的秩序。一个合理有效的大学学习,其展开的正确秩序应该是:首先进行基本原则的的掌握和理解,接着具体应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应科目学习中,最后以经验性的材料和数据做辅助使其更加完善。其中,关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的实践研究性工作应当放在专门的研究性研究所中进行。同时,教师的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学科的主人,教师培养问题依然突出,教授们先要接受三个学院的学习,再去研究所感受实地调查和职业训练。这样,大学与研究所分工合作,必然加快大学合理有序化进程。

参考文献

第4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划界;认定

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在哲学界讨论已久,但是由于化解角度和划界出发点的不同所以争论一直存在。其实,社会科学的划界不限于科学与形上学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是“在经验科学的陈述或陈述系统与一切其他陈述(不论宗教性的,形而上学性的或干脆是伪科学的)之间划一条线的问题(就尽可能做到而言)。”关于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时代。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把科学与形上学、宗教及其他非科学、伪科学的意识形态区分开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 社会科学划界的研究概述

(一)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起步

二十世纪,社会科学也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哲学的母体中被逐渐的分化了出来。本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从经济学的发展开始的。随着社会科学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科学已经具备了只有自然科学才具有的形式化、定量化研究的特征,其中,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在1947年,萨缪尔逊在其著作《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中明确论证了“经济学只有通过把文字表述变为数学命题才能取得实际进展”的观点。在1971年2月份,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卡尔・多伊奇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针对社会科学从1900年到1965年的六十二项成就的研究报告,该份报告表明,“二十世纪早期的社会科学成就全是理论性或定性的,而社会科学随后的成就就主要是数学方面和统计方法方面的革新或是由定量方法推导出的理论革新了。他们认为:“定量的问题或发现(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进展的三分之二,占1930年以来重大进展的六分之五,完全非定量的文献――认识新的模式但没有任何明确的定量问题的含义――在整个时期中是稀少的,而自1930年以来特别稀少”。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一书中就曾指出,社会科学的定量化是一九四零年后社会科学获得新成就新威望和新影响的理由之一。

(二)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发展

在此后的研究过程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再是一些观念或不可描述的词汇,社会科学的研究命题演变成了可以用经验模型和可检验公式的形式加以阐述的科学命题,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可以反复研究和论证的成熟科学。当然,并非所有的社会科学的课题都要进化到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了才算是成熟科学,就像自然科学也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的一样。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既然允许量子力学物理诠释问题时存在定性解释的部分,就应当允许社会科学的个别科目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无法被量化的内容。只是这部分内容不应当是社会科学的研究主流。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都应当建立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而社会科学的划界问题也只有在这会科学真正的成熟起来之后才有取得关键性的进展。

(三)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进步

在以普里高津为代表的耗散结构理论下,只要系统的行为具有足够的随机性,无论系统是自然科学系统还是社会科学系统,其历史发展进程就不具有可逆性。一方面说明社会科学具备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证明不可逆转的特性并非人类社会才具有的特殊现象,具有研究价值。可见不可逆转性相对,但劳动与生产中的重复和社会科学的不可逆性本身不具有可比性。换言之,是否描述了重复现象并不是划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从不可逆的研究出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键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建立起严密的环环紧扣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就是这样一个严密的环环相扣的理论体系。该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在研究该规律的基础上完整的阐述和预测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这门学说所欠缺的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研究将这个学说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就像自然学说中也难以避免的因为大量随机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研究结果的偏差一样,社会科学可以对过去发生的事件作出全面、准确的阐述和论证并在论证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并不能准确的预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件单一的历史事件。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对历史发展的结果作出某种程度的预测或估计。

二、 社会科学的认定

(一)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标准

当某一项研究成果需要被认定为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即需要对科学研究的属性进行社会科学的划界时),应该将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分开考虑。应当用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去检验该研究的包括价值事实陈述在内的事实陈述部分。具体地说,对该科学研究成果的事实陈述部分应当包括:核对事实、检查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程序的合理性、检查该理论前提的事实和理论依据与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比较研究的事实结论与其他背景知识的相关关系等内容。可见社会科学的研究划界应当是一个严谨的、严密的、完整的、系统的过程,不仅应当设立严格的标准,也需要严格的遵守着这一标准去划界。

(二)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检验

在肯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前提下,对有价值的需要准确判断的社会科学成果划界的检验有以下两个方法:

其一,对措施性、建议性的事实陈述作进一步的可行性论证。换言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着负责的积极的促成但是不盲目冒进的科学态度,对提出的措施的可行性、实施条件、实施背景、技术条件等等一系列与建议或者提出的措施息息相关的实际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检验。

其二,对研究的意义、重要性等略带主观色彩的评价的价值事实陈述的验证,应当根据提出意义和重要性时社会的一般价值标准去评价和检验。如果对研究的评议者仅仅是出自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去评议和检验,那么这样的检验结论是不应当也不可以作为对研究成果的最终判定结果的,而且这样的评议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也不应当影响已根据科学划界标准检验过的社会科学成果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著.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D].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55页.

第5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康德;新康德主义;韦伯

自从苏格拉底提出探求真理的“辩证法”方法以来,方法论就一直是哲学认识论的重大问题,不过,近代以前的哲学家大都是方法论上的统一论者,他们认为人类无论研究自然、研究人、还是研究社会,其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都是方法论上的一元论者,他们无法想象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会有在原则上根本不同的研究方法。近代以后,一元论受到挑战,这种挑战源自两个背景,一个是科学方面的,另一个则源自哲学。从科学方面说,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和胜利,使得科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对这种科学方法的反弹,特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也日益凸现;从哲学方面看,近代认识论的特有论说,特别是其有关事实与价值的观点从哲学层面催生了社会科学方法论学说的产生。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本文撇开了科学方面,仅从哲学方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从哲学方面说,始于莱布尼茨、休谟等人的知识分类说以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区别的观点是为社会科学方法论之源起。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源起

哲学家们很早就对各门科学知识进行过分类,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把各门科学分为理论的、实践的和制造的三大类,但它并未促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诞生,这主要是因为,(1)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知识分类说大都是基于研究对象的;(2)这种分类并未触及价值判断的特殊性问题;(3)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都是方法论上的一元论者,即都认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宏观上和根本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自莱布尼茨以来,近代哲学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古代的独特的知识分类说,正是这种知识分类说以及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成为了社会科学方法论得以成立的前提。

与古代的知识分类说不同,近代的知识分类说不是基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是基于一种判断、一种知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不同,莱布尼茨率先提出了这种知识论,他说:“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①莱布尼茨的“两种真理论”意味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真理,一种是推理的、必然的知识,这种知识只需要依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可证明为真,而且必然为真,另一种是事实的、偶然的知识,这种知识则需要借助外在的经验观察才能确定真假,而且这种真只具有或然性。

休谟则提出了与莱布尼茨几乎完全一致的知识分类理论,休谟说,科学知识或者是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如数学和逻辑等形式科学。但与莱布尼茨不同的是,休谟知识分类说的本义是要明确科学知识的定义和范围,以表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从而把一切非科学的东西从科学领域中清除出去。为此,他更进一步提出了将“是”与“应当”、“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作出严格区分的观点,即人们不可能从“是”推出“应当”来,“是”的判断(事实判断)与“应当”的判断(价值判断)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判断,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作为科学研究的事实领域与作为道德研究的价值领域(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这样,休谟不仅进一步确定了基于判断之真理性的知识分类说,而且凸现了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价值问题。

莱布尼茨和休谟的上述观点在康德哲学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深化,康德将知识分为先天分析知识、后天综合知识以及康德所独创的先天综合知识三大类,前两种知识分别对应于莱布尼茨和休谟的观念关系的必然知识和事实关系的或然知识,由于康德认识论的原意是如何证成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此在这三种知识中,康德本人更重视第三种知识即先天综合知识,整部《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说都是对先天综合知识的论证,然而出乎康德意料的是,他的认识论中的前两种知识,先天分析知识和后天综合知识却得到了后世哲学家更多的认同和研究。

另一方面,康德的认识论有一个与休谟相同的目的,即为科学定性和划界,他是通过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分析来进行论证的,康德一方面论证了科学(康德把它叫做“理论理性”)的价值和意义,在经验的范围内,科学真理(理论理性)具有普遍必然性,但若超出了经验的范围则科学(理论理性)必然陷入二律背反,成为一种先验幻象,这说明科学(理论理性)及科学真理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在科学的范围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领域,这就是价值世界(康德把它叫做“实践理性”),康德与休谟一样,敏锐地触及到了科学的有限性和价值问题,但与休谟排拒价值世界不同,康德认为正是因为科学(理论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价值(实践理性)成为必要和可能,此所谓“扬弃知识,以便为信仰留下位置。”②在康德哲学中,在科学(理论理性)的范围之外是广阔的价值(实践理性)的领域,而且与科学(理论理性)的经验性、必然性相对应,人类的价值(实践理性)领域则是超验的、自由的王国,其重要性甚至在科学(理论理性)之上。因之,康德不只是区分了科学和价值,而且从哲学上对这两大领域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此举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在康德之前,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区别虽然早有认识,但这种区别 “并没有从基础上以哲学的方式建立起来。人们一般认为,一切知识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由于自然科学的成就,特别是逻辑、数学和物理学知识的确定性,这些科学的规范、原则和哲学基础似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切科学知识的准则。就认识论而言,康德并没有超出这样一种观念。但是,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为人的行为的可能性留出了一块自由的畛域。哲学所要证明的,不仅包括人们达到对于自然的普遍必然的认识的可能性,而且还包括人们意志自由的可能性,也就是独立于自然法则的自由法则的可能性。康德的这一观点虽然尚未涉及文化科学的各种具体学科,也未涉及文化科学一般方法论问题,但是为一切主张文化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思想提供了最基本的哲学根据,这就是人的行为的自由本性,人的行为以及由这种行为构成的社会的历史性。”③

综上所述,莱布尼茨以来的认识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1,基于知识的形式特征(与经验有关还是无关)和真理性(必然真理还是或然真理)的近代特有的知识分类说,这种知识分类说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经验无关的、具有必然性的逻辑——数学知识,另一类是与经验有关的、只有或然性的经验知识;2,与这种知识分类说密切相关的“价值论”,休谟和康德都区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科学领域之外划出了一片价值的领域,“价值论”特别强调了与逻辑和事实判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同,价值判断是主体的和主观的领域。近代认识论的第一个观点将包含了价值判断的社会科学排除在自然科学之外,不管作出这种分类的哲学家的主观意图如何,它在客观上确认了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研究,导致了社会科学的独立存在。第二个观点以“价值”统摄社会科学,这不仅点出了社会科学的根本特征,而且对“价值判断”的分析讨论日后也成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命题,因此近代认识论的这两个观点事实上构筑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奠基

康德等人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观点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得以建立的起点,也是一个获得今日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观点,但进一步而言,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事实与价值之分?特别是应该如何看待包含价值判断的社会科学?则又是一个引发了广泛争议的问题,由是而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潮,因而康德之后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是沿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路径发展的,一种是主张社会科学科学化的实证主义,另一种是主张社会科学特殊性的历史主义,两种思潮都建基于休谟和康德的理论之上。

广义的实证主义包括圣西门、孔德、密尔、斯宾塞、马赫及逻辑实证主义等一系列人物和思潮,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科学主义倾向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和康德哲学中有关只有逻辑和经验研究(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价值判断并非科学的著名观点,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实证主义认为,价值判断和社会科学或者根本就不是科学,或者必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整合和分析。而自然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除了研究对象上的原因以外,研究方法上的优越性是一个关键因素,这种优越性使得自然科学的原则、规范和方法应该而且事实上是一切知识的准则,因此,社会科学要成为科学,只有使用统一的自然科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实证主义与古代哲学家一样是方法论上的统一论者,认为只要是真正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就既可以认识自然,也可以认识人和社会。实证主义并未承认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社会科学研究有何特殊性,但实证主义仍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以下几项贡献:1、实证主义专门探讨了科学研究(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2、实证主义强烈主张社会科学应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经验性和科学性;3、具备了科学性的社会科学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作出了更大贡献的是新康德主义,这主要建基于这样的事实,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事实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相对于无目的、无意识的自然事实而言,社会事实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意向性,因为社会事实都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人类行为的主观性、能动性、选择性和价值性都是客观的自然事实所不具备的。而且由于这种区别,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如实验法等实际上也无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加以运用。所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除了运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一些方法以外,也应该存在不同于自然研究的、社会研究的特定方法,也即有一种所谓“社会科学的逻辑”,新康德主义正是从这里出发,肇始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首先是狄尔泰,狄尔泰一生的伟大抱负是完成所谓“历史理性批判”,他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独到见解开启了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真正建构。他先从存在论的角度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狄尔泰看来,以历史事物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与以自然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有着原则区别,自然科学以外在的物理世界为研究对象,而人文科学则以人的内在生命、人的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自然的物理世界本身没有意义,或者其意义需要人去赋予,而人类生活则是有意义的,由于这种区别,因此,从研究方法上说,“在自然科学中,任何对规律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可计量的东西才有可能,……在精神科学中,每一抽象原理归根到底都是通过与精神生活的联系获得自己的论证,而这种联系是在体验和理解中获得的。”④这就是说自然科学通过感觉、思维等外在的认识方式来进行,它是用因果关系描述和解释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则应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内在地去领会,它是用将心比心式的心灵交互来体验的理解的科学。“社会事实是被人们从内部理解的。我们可以根据对我们自己状态的观察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在我们之中再现。我们理解它们,就可以通过爱和憎,通过我们激情的变换,而使历史世界再现。”⑤

与狄尔泰从存在论角度研究人文科学的特殊性不同,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则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 文德尔班认为,由于自然“规律”是始终存在、反复出现、不断起作用的东西,因而自然科学使用普遍化的方法,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界的“规律”、“齐一性”、“共相”、“不变的形式”, 它是“制定规律”的科学。而历史“事件”则只有一次性、个别性和独特性,因而社会历史科学则使用个别化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某一过去的事件栩栩如生地再现于当前的观念之中, 它是“描述特征”的科学。

李凯尔特进一步从质料和形式两个方面区分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所谓“质料的分类原则”即从研究对象上来划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李凯尔特认为自然是那些从自身中生长起来的、自生自长的东西的总和。文化则或者是人们按照预定的目的生产出来的。在这里,价值是区分自然和文化的标准,而所谓价值就是独特性,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是普遍的、重复的,因而没有价值,都不能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反之,一切文化产物之所以具有价值,在于它们的独特性,它们的一次性发生过程。⑥

与“质料的分类原则”相比,李凯尔特更强调“形式的分类原则”, 即从研究方法上来对科学进行分类。从研究方法上说,自然科学是试图从事物的普遍因素中形成普遍概念,因此,它必须采取“普遍化的方法”。文化科学所面对的是特殊的、一次性的研究对象,因此,它就只能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当我们从普遍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自然;当我们从个别性和特殊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历史和文化。

新康德主义从康德关于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相区别的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之相互区别在存在论(狄尔泰)和方法论(李凯尔特)上的内在根据,指出了历史事实和文化现象与自然事实相比所具有的诸多特殊性,如价值性、个别性等,第一次明确地从学科类型上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化科学)区分开来。同时,新康德主义还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比如:狄尔泰对“意义”的分析、对神入型理解的阐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对“价值”的强调、对个别化方法的探讨等等,这些成就一方面正式开启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其中的许多观点后来都成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原则。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如果说新康德主义开启了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的话,那么,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韦伯则把这种研究向纵深推进,并最终确立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原则。

韦伯的方法论思想异常丰富,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几乎所有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如何界定社会科学,划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在这一点上,韦伯基本上接受了新康德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应从存在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加以界定,社会科学既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更由于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而有其独特性。

其次,如何看待价值问题。自休谟、康德以来,“价值”乃是不同于“事实”的另一种判断和另一个领域,是社会科学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新康德主义更是以价值论为中心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无论是韦伯时代还是在现代,价值问题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韦伯在价值问题上的观点是一方面强调价值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反对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反对用寻找“规律”等来取代社会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对德国唯心主义,坚持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客观的经验科学,不赞成用直觉等含混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具体而言,韦伯的基本主张是试图将“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在方法论上统一起来。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首先是“价值关联”的,这表现为价值是社会科学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所在,同时,“价值关联”也表明社会科学家必定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背景下去从事研究的,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与研究者的信仰、利益和偏见等密切相关。因此,价值关联既是建立社会科学的前提,又是解释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兴趣的根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分析则是价值关联的具体化,它具体地揭示了文化意义之所在,它们是经验分析必不可少的前提,但还不是经验科学本身。

如果说“价值关联”是社会科学得以确立的基本前提的话,那么,“价值中立”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它向社会科学提出了一个客观性的要求,这种要求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要求是一致的。区分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将价值判断从科学认识中剔除出去,这个由休谟率先提出的原则在韦伯手上得到了明确而系统地阐述。

韦伯认为,前述价值关联的有效性只限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它不能代替对实在所作的科学分析。韦伯一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如对当时流行的工团主义理论和信念的分析阐述了科学与价值的分野,另一方面,在《“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和《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中的客观性》等文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应把纯粹从逻辑上可推演的断定和经验事实断定与实际的伦理价值判断或哲学价值判断区分开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⑦因之,“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论原则表达了三种规范,(1)必须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2)价值判断无法取代科学认识,(3)科学知识也无法得出有关价值的结论。“价值中立”表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必须追求真理,必须满足客观性要求,学者不是先知,教师不是宣传家,讲台不是布道所,韦伯反复强调的这个原则如今已成为社会科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韦伯“价值中立”说的另一个意蕴是社会科学的价值论域没有事实领域那样的客观真理,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真理,无法在终极的意义上比较高下,价值论域是“诸神彼此之间永无休止的斗争。⑧真、善、美是无法统一的,正所谓“一事物之所以为神圣,不但不因其为不美所妨碍,而且唯其不美,方成其为神圣……一事物之所以为美,不但不因其有不善之处所妨碍,而且唯其有不善之处,方成其为美……一事物之可以为真,不但不因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所妨碍,而且唯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方可成其为真……”⑨因此,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终极信仰都是平等的,哪一个都无权宣称具有绝对的正确性和优先性,禀持不同价值信念的人均应相互理解和宽容。

韦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理解”和“理想类型”两个研究范式。韦伯认为,“理解”或是合理性的,即逻辑的或数学的理解;或是神入的,即对他人心理和行为的重新体验。韦伯着重分析了神入性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必要性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价值观念、终极目标、激情行为及所有的非理都很难用逻辑的方法来解释,而只能作神入式的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可能性在于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人们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内心活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在被理解者所处的情景中将会出现的内心活动来类推他人的内心活动。当然,由于这种神入性理解不具备合理性理解的逻辑明晰、普遍性和规范性,因而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有争议的,不过,正如安德列斯基所说,尽管神入性理解有种种局限,但若无神入性理解,社会秩序在几秒钟内就会崩溃,因而它是无法从社会科学中排除出去的。⑩

“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个范式,韦伯认为,由于研究者面对的社会事实纷繁复杂,要做出接近真实的研究颇为不易,因此需要建构一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概念系统,它是从历史事件中抽取和归纳出来的一种概念构架,是为了透视实在的因果关系而构造的非实在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类型”。韦伯的“理想类型”论以及韦伯在他自己的研究中提出的几种“理想类型”:如新教伦理、科层制、三种统治形式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休谟和康德提出事实和价值的分野而肇其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到韦伯时代已完成了初步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已经建立起来,并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比如,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分离在今天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经济学据此就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分。又如,根据价值中立的研究原则,现代社会科学家都力求避免用价值判断来代替科学的实证研究,以求得研究结果的客观公正。另外,价值与事实的不同还表现在价值判断并没有事实判断那样的客观性,各种价值具有不可公度性,而社会科学研究又无法回避价值判断,因此在价值问题上,社会科学家要坚决反对和摒弃唯我独尊的沙文主义,坚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平等对话的原则。

总括本文,从休谟到康德、从新康德主义到韦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由是得以建立。

引文注释

①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75:488.

② 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人民出版社,2001:59.

③ 韩水法.韦伯.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37-38.

④ 转引自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0:125.

⑤ 转引自韩水法.韦伯[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40.

⑥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商务印书馆,1986:20.

⑦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100.

⑧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28.

⑨ 转引自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55.

第6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旨趣》一文作为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科学化历程中里程碑式的标志性文章,对近代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旨趣》一文也是傅斯年回国初期对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后所形成的主要成果,属于研究傅斯年史学思想的基本史料。21世纪初,随着国内近代学术史、学科史研究的高涨和傅斯年热的兴起,该文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无独有偶,史学研究中的热点也渗透于高考试题之中,上海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就有一道与此文相关的题目,具体如下: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评分规则:A.1分,B.1分,C.0分,D.3分)

该题为最佳选择题,即在四个选项中,除错误和最佳两个选项外,还设两个虽有一定正确性,但是又不够准确、深刻、全面或有其他缺陷的选项,此类试题试图更加精确地表现和显示考生的实际水平,提高试题的鉴别力[1]。题目中的材料节选自傅斯年撰写的《旨趣》一文,旨在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史学研究中客观性和主观性相互关系的认识。平心而论,此题题型新颖、贴近学术热点、选材眼光独到,关注史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不失为一道好题。另外,对于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如何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整体性理解,此题尤有启发性。

依据题目设问要求,“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首先,C选项比较容易排除,在试题所给的材料中,傅斯年虽然提到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多种学科,但这些学科只是作为研究历史学语言学的工具,并不能由此得出历史学涵盖各种学科的结论。实际上,C选项的结论是由于过度推理而得出的。在剩下的三个选项中,哪一个又是最佳选项,却不易判断,需要深入思考和仔细鉴别。

作为一道考查学生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中提供的材料是解题过程中首要的信息载体,同时也是关键的信息来源。观察试题所示材料中两次出现的省略号可知,材料虽来源于傅斯年的《旨趣》一文,但却经过了命题人的剪裁取舍,最终以单一片段的形式呈现出来。试题中涉及的这些材料,在《旨趣》原文中分别出现在其论述历史学语言学进步与否的三个标准以及文末所提的三个口号中。完整阅读原材料,有助于教师在试卷分析时更好地理解傅斯年的思想,从而指导学生做出最佳选择。原文具体如下(作者对试题中引用的部分以黑体强调):

(一)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进步。凡间接的研究前人所创造之系统,而不繁丰细密的参照所包含的事实,便退步。……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大如地方志书,小如私人的日记,远如石器时代的发掘,近如某个洋行的贸易册,去把史事无论巨者或细者,单者或综合者,条理出来,是科学的本事。[2] (p.73)

(二)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利用了档案,然后可以订史,利用了别国的记载,然后可以考四裔史事。[2] (pp.74~75)

(三)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又如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各种学科的方法汇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2] (pp.75~76)

……我们高呼:

一、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气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

二、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三、我们要科学地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2] (p.82)

在上述材料中,傅斯年所表达的思想依次为:历史学语言学研究要依据直接材料,材料的扩充能推动学问的进步;地理学等自然科学能为历史学研究提供工具;要在历史学语言学研究中去除主观,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成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客观性的学科。

现在再来分析A、B、D三个选项。先看A选项的结论,试题中的材料:“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明确地反映出傅斯年认为史料的扩充对历史学科的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观点。所以,能够得出A选项中的结论。其实,傅斯年在《旨趣》一文的开篇中,即表达了“历史学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中世的意味,且每取伦理家的手段,做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2] (p.70)的思想,简而言之,即“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傅斯年本人也因此赢得了史料学派“旗手”和“舵手”的大名[3] (p.227)。

那么B选项认为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有无依据?分析试题中所呈现的材料:“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其虽略去了原文中的前一部分,即“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各种学科的方法汇集”,但依然可以得出傅斯年主张史学研究中应运用诸如地质学等自然科学方法这一结论。如何理解傅斯年的这一主张?对傅斯年素有研究的学者李泉的观点值得参考:“利用自然科学之工具”研究历史,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将自然科学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史学研究,解决历史问题。其二,将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引入史学领域,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史学方法[4] (pp.162~163)。

最后再看D选项能否成立?试题所引用的材料中有:“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仔细分析材料中所提到的“生物学地质学”等自然学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不难发现,其研究过程中具有鲜明客观性(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属性),而研究者个人的情趣、好恶等主观取向对研究工作的影响相对较少。众所周知,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不论研究者属于哪个阶层、带有何种价值取向,但他在研究过程中所依据的材料、采用的方法却带有广泛的普遍性、必须遵循内在的学科规则。傅斯年主张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自然科学一样,实际上即主张历史学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要遵循自然科学所遵循的法则,即重客观性而不重研究者的主观取向。所以,D选项也能成立。此外,跳出试题所给材料,根据前引《旨趣》一文傅斯年高呼的三条口号,可以明确发现傅斯年的主张,即历史学语言学应远离主观,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同样具备客观性,从而使科学的东方学在中国建立。这进一步印证了“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这一结论,同时也是《旨趣》一文的主旨所在。

既然三个选项都能成立,哪一个选项才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最佳选项?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进行整体性理解。所谓整体性理解是指在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其基本做法为:首先,通读全部材料,依据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对材料进行分层、并逐一概括出各层论述中作者所表达的局部结论;其次,分析每个局部结论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一致性;最后,理清结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中发掘最终指向,实现对材料的全面把握、准确理解,并得出符合材料本意的结论。若只阅读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或只抓住某一个方面去分析和解读,即使所得的结论新意迭出,并且能够成立,却也只是局部结论、片面结论,并不能全面完整的反映材料的主旨。

对试题材料作整体性理解,便能看出傅斯年分别从研究过程中依据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以及学科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论说自己理想的历史学语言学。首先,在研究依据方面,傅斯年提出了史学研究者要以史料为出发点,尽力剔除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因素,不做超出史料之外的发挥和解释,也就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材料之内使它发见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2] (p.79)其次,在方法采用上,傅斯年表达了研究者在史学研究中要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的思想,一方面要将自然科学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史学研究,促进历史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要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史学领域,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从而增加史学的客观性,减少史学的主观性。最终,傅斯年提出,在史学发展方向上,要让历史学具备自然科学的特征——重客观性轻主观性,成为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总体来看,傅斯年的整个论述过程,都是紧扣史学研究中“应该重客观性而轻史家的主观取向”的这一核心观点来展开,三个论证层次在这一观点具有一致性。在逻辑上,论证的三个层次呈现出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关系,最终落脚于史学研究中“应该重客观性而轻史家的主观取向”这一归宿点。在A、B、D三个能够成立的选项中,只有D选项比较全面、准确、深刻地反映试题材料蕴含的思想,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对材料的整体性理解。与D选项相较,A、B两个选项仅是由依据材料或采用方法等单一层次形成的结论,没有全面利用题目所呈现的材料,也没有深入挖掘不同层次的内在关系,最终没有实现对材料的整体性理解,故而形成的结论缺乏深刻性和全面性。

古人虽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却须知,身处其中的所见所得并非庐山全貌。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须要跳出庐山,置身山外更高山,进行整体把握,全面审视。这种方法,用在材料分析理解中,就是整体性理解。而2012年上海高考第34题正是一道注重对材料的整体性理解能力的考查的题目。

【作者简介】焦鹏,男,1979年生,中学二级教师,西安市西光中学历史教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聂幼犁.最佳选择题要按常规出牌(上)[J].历史教学,2012(5).

[2]傅斯年.出入史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第7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中医学 发展 创新

some thought on tcm development

guo yong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06)

abstract: medical practice is guided by tcm theory,and the staff engaged on that is tcm talents.tcm is of social science,though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more of natural science,absolutely not “pseudoscience”.the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s,tcm needs to fi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progress,and the tcm change must be creative.

key words:tcm;development;creation

   

近日阅读了刘力红教授的著作《思考中医》,并有幸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独自静思,对刘教授的观点及中医现状感触良多,对中医的发展有所想法。

1  正确认识中医

   

我认为所谓“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个过程的人员才是中医人,可见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目前社会上部分机构和个人,为了某些目的,打着中医的招牌,掩人耳目,缺乏系统的、正确的中医理论的依据,参与医疗和科研活动,这类单位和个人其实不是中医,只是“伪中医”。

   

中医的理论是不是“严重落后的”?“是伪科学”?“要求废除中医”?那如何评价中医理论是所谓的“超前的”还是“落后的”?个人认为必须要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更古不变的哲学真理,世界上应该不存在超时代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定会进一步加深。

   

《辞海》对科学的注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故科学存在相对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可以重复的,可以用数字语言来表达,而中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更多的倾向于自然科学的,绝对不是“伪科学” !

2  中医需要与时俱进

   

近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中医不行”“取缔中医……”这种现象值得深思,目前中医在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例,从古代的主体到现代的20%左右,其服务功能明显下降。我国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医疗体制并存,但多数领域的医疗水平(包括疾病的防治能力,国民体质及平均寿命等)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且只采用西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没有优势。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中医的一部分功能已经被现代医学所替代,另一方面是“伪中医”在作梗。负责任的说,中医是有疗效的,只是随着时空的变化,很多老的内容不适应了,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比较相对落后了,目前的中医学理论大多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中医理论萌芽、发展、成熟的存在环境与今天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对象改变。古代中国人平均寿命50岁左右,农业社会中生存,农耕体力活动为主,生活节奏慢,饮食结构简单、自然,生活相对规律,仅以中医作为单一治疗方法;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0~80岁,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生存,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结构复杂,生活缺乏规律者较多,以西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2)药材改变。古代的中药绝大多数为野外自然生长,污染少;现在中药人工培育为多,很多遭到工业污染,许多药材已经无条件使用(例如:虎骨、犀角等)。(3)疾病谱改变。古代中医面对的患者各种疾病均可见,“伤寒”、“温病”多见;现在面对的患者以代谢病、慢性病、老年病多见。(4)需求改变。古代的求医者多有“听天由命”的想法,信息来源单一,信赖医生,现在的多数患者,不单单治疗疾病,对预防保健、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信息来源广泛,医生信赖度相对降低,循证医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既然中医的生存环境变了,中医不变怎么能适应!

3  中医需要创新

   

学科的灵魂是理论,没有理论的创新,学科的生命力也就会终止,中医理论必须创新。其实古时的中医医家就有人提出“古方不能尽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的道理,“变则通,通则久”中医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境地。不然他的服务功能只会越来越低,最终被时代进步的大潮淹没。

第8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免疫学 科学史 课堂教学

早在2002年第173次全国香山科学会议,我国科学家就得出结论: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学科,其发展水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科学实力[1]。因此,对于未来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免疫学具有理论性强、概括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并且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诸多前沿科学,是历届学生反映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在免疫学理论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不失为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近五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尝试加以分析。

1.自然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高中起实施文理分科教育,导致的后果是:文科的学生不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不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理科的学生不知道一些简单的人文常识,如不知道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等。为了有效弥补自然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的不足,在专业课中有机进行科学史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2]。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到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安定感,反而使人类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精神问题。现代科学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反而包含许多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3],[4]。另外,自然科学的绝大多数理论都经历过或是严谨或是巧妙,甚至是传奇的研究,这些属于科学史的范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说:“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合理预测每门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所以,对于科学史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科课程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3]。

2.科学史在免疫学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有18项免疫学研究成果,共计32位免疫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还不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其他医学研究成果[5]。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研究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免疫学的发展史。其次,每个特定时期免疫学的基本技术手段,如沉淀反应、单克隆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印迹技术等的发明,立刻成为当时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免疫学科学史不仅是免疫学本身的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还代表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史[1]。最后,人类不断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一部免疫学发展简史,尤其是现代免疫学的飞速发展,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6]。

3.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3.1正确理解科学家,塑造精神榜样。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著作《怪诞行为学》中对教育有过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孩子们会对很多事情激动不已(如棒球),我们的大学作为社会团体要使他们像现在熟悉棒球明星一样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并不是说点燃对教育的激情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其价值将是巨大的。”作出奠基性贡献的免疫学家都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这一点在早期科学家身上得以体现,譬如巴斯德,既是立体化学的奠基人,又是微生物学的鼻祖,还是现代免疫学的创始人,更是疫苗学的创始人。又如196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梅达沃是移植免疫学的创始人,开创了临床器官移植的新领域。同时,他在音乐、歌剧、哲学及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活动,使他的影响远远超出生物医学范围。随着目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缺失,科学家的榜样作用不可替代。

3.2感悟科学发现的巧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发现是某一阶段的历史产物,但是,科学家的巧妙设计与探索会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巧妙的科学发现,会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人们一直想搞清楚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入手。美国遗传学家斯内尔变换思维,把移植排斥反应当做遗传性状来研究,最后通过遗传学方法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而法国科学家多赛则另辟蹊径,他以大多数临床医生不重视的人类输血过程中受体血液中产生的抗体为突破口,找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这些科学家的天才思维和巧妙发现等事实的讲解,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神秘的科学研究通俗化。

3.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目前,很多大学生并非缺乏工具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的失落严重制约个体的成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免疫学发展中,有着许多医学工作者救死扶伤,甚至舍己救人的故事。在免疫学教学中,可应用这些事例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天花疫苗发明者琴纳在女儿身上试种牛痘疫苗。为了研制预防乙肝,美国科学家布隆伯格不远万里,深入澳大利亚乙肝患者中。SARS期间的抗感染免疫中,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时冒着被传染的生命危险而不辞劳苦地工作甚至牺牲的典型事例。

4.如何做好免疫学教学中的科学史教育

4.1有机插入。

除了绪论中的免疫学发展简史可以以科学史为主讲解外,其他章节的教学只能有机插入,避免生搬硬套。如抗体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是免疫学的重难点内容,内容极其枯燥、晦涩、难懂。如果结合三位科学家对抗体的发现、结构解析和酶解片段的研究故事作为导言,引入相应理论进行讲解,就会使这部分枯燥的内容生动有趣,并且不再是单独的知识点堆积,而是前后联系的有机整体。

4.2避免喧宾夺主。

如果把免疫学课堂内容作为主料,那么科学史教育只能是佐料,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如ABO血性抗原的发现,放射性免疫的发明,干扰素的发现,toll样受体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的研究等重要内容,可以适当放一些纪录片短视频,教师不过多叙述。这样既能增加科学史内容,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4.3课外小论文。

科学史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靠有限的课堂穿插是远远不够的。布置一些课外论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历史争论,胸腺发现的优先权之争,发现艾滋病毒的造假事件,对牛痘发明者琴纳的历史评价等有趣的论题,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小论文。

总之,免疫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无论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习兴趣,还是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记第173次香山科学会议[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73-78.

[2]李涛,肖恩玉,李志勇.论大学的科学史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113-117.

[3]马元方,王泽兵.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0-35.

[4]陈华群.浅论大学生命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育的意义[J].吉林教育,2011,11:7-8.

第9篇: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王海港(1972-),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摘 要:在自然科学中,物理学占据着显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对于物理学教育的开展采取阶段性的措施,现行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少出现物理课程的影子。然而,物理学深层次中的文化含义及其精神要义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基于内在文化的物理教育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大自然的本质,促进时展。

关键词:物理文化;物理教育;教育策略

物理教育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面临诸多问题,在国内物理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条件下提高全民整体的物理素养,培养出多层次的物理学人才才能克服不利局面。而现实中低层次人才对于物理常识的匮乏,高层次人才对于自然理论、物理学主体文化的认知不足已经开始对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影响。从根本上了解基于文化的物理教育的特点,开展物理教育的转变和改革,增强物理教育的实用性,突出物理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指导意义,在长远的未来里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物理文化

1.物理文化的内涵

在自然科学的诞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由各国的自然科学家、爱好者等共同认识并且总结出来的一种被多数人广泛接受的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即是自然科学文化。物理自身就是文化的一种。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独立出的一门专业、系统的自然学科,而物理文化即是所有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种文化。物理文化的范围涉及到现有物理学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实验仪器到物理学定律、公式、语言、符号再到物理学的科研精神等方方面面。

2.物理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人类漫长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善和科学的方法。作为其中的一种,物理文化是人类认识自我必须具备的素养。那么,将物理文化教育看作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有了很现实的意义。

(1)掌握必要的物理常识,使得人们拥有一个严谨、理性、逻辑性强的思维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和助力。

(2)拓宽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从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比世界、社会和人类自己的发展规律,换一种角度去理解万物的存在。

(3)物理文化的凝结本身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学生理解科学精神是一个具体的参考。在对目标的不停追寻中,教会学生如何将主观的想法转化为客观的理论,如何将模糊的概念发展成为科学的思想理论。

(4)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将经过大量实验的证明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这种特性使得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端正对待科学的态度,同时也能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和人生。

物理文化的教育能从多种角度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帮助其养成科学思维逻辑等不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基于文化的物理教育特点

1.物理学历史的厚重与启发

物理学整个发展历程,几乎伴随着现代社会进步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历史的掌握和认识决定着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历史中伟大人物的真实例子将物理学的脉络一一铺开,这会系统而又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物理学。而这样的历史教学经验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当中。

2.对于物理文化素养的侧重

造就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要从最深的地方挖掘个人潜力,物理文化教育围绕文化素养、科学精神、研究方法、态度、创新意识展开,是与其他基础学科不尽相同的地方。

3.重视物理文化与实验的结合

书本知识永远是落后和陈旧的,理论知识的吸收是要靠实验操作去保障和检验的,教学课堂内外的完美结合是现代物理教育合适、高效的方式和观念。

三、基于文化的物理教育策略

1.转换传统物理教学思维

中国传统文中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视程度几乎可以忽略,这导致了千百年来形成的轻视自然科学的恶劣氛围。进入工业化时期,中国从闭关锁国的环境中走出来,认识到“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加大了国民教育中自然科学所占的比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物理教学体系。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原有的模式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物理教育偏重于基础知识和物理实验,对于内涵的物理文化和物理研究科学精神没有足够的关注。而且现有的教学体系在中学以后就更少地关注物理,造成了学生对于物理学这一至关重要的自然科学的陌生与无知。对此,物理教育应该转换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将物理文化提升到与基础知识学习、实验操作同等重要的地位,造就真正理论深厚、高素养的物理人才。

2.丰富教学手段

物理学代表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观念,单靠死记硬背,不能运用一个科学的思维逻辑、学习方法去理解记忆,融会贯通,最终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们缘木求鱼,不得要领。

虽然现在的物理教育已经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但习惯性闭门造车,不和外界交流,学生更不能了解世界范围内最新、最权威的物理学信息。对此,物理教学者应该注意:(1)加大对于实验设备的投入,大大增加实验课程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必要时候可以将实验操作与物理文化学习融合,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2)创造多样的学生与外界交流机会,展开良好的互动,比如:举办多级别物理知识竞赛、开展物理学讲座、开办以物理学为主题的夏令营、趣味实践活动等,以此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学生有时代主人翁的参与感和责任感。(3)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利用,比方说组织学生观看物理学相关影视资料、参观科技馆、学生自我展示等,来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电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下深刻具体的印象,以此加深记忆程度。

3.加强实验与文化的融合

物理学是一门讲求真知灼见,用事实说话的学科。理论文化与实验的互补保障了物理学这一学科严谨态度的实现。在教学中,即便一个人掌握了足够深度的知识理论和物理文化素养,也拥有不错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如果不能将这些要素综合运用,那这个人仍然是在用一只脚走路。所以,加强几者的融合,从根本上把这些要素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随用随拿,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复制。

4.鼓励学生探索发现

物理学就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好奇,经过不断追求探索形成的结晶。所以,从这个概念上讲,物理学教学也应该遵循这样的理念。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骨子里就具有的好奇心,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应该降低自己的位置,隐身在学生背后,帮助学生去发现自然世界的种种奥妙,这比起教师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知识灌输要有效的多。

结论:

经过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将物理文化教育渗透到物理教育的每个方面,既要保持对于物理科学的现有意识,更要增强教师、学生、学校对于物理文化的认知。两者的协同并举既能丰富日常物理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加深物理教育的内涵,使得物理教育在多姿多彩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效果。(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华.基于文化开展物理教育的价值分析及其注意问题[J].物理与工程,2012(10):57-58

[2] 常学建.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观念培养[J].祖国建设版,2013(01):145-146

[3] 凌峰.转变教学挂念,搞好物理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3(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