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生态农业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农业建设

第1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应融入生态文明观念,突出地方特色,弘扬地域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应使农民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对农民的个人选择给予尊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支持、引导上下功夫,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动力所在。

关键词:

生态农业;美丽乡村;问题;措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很早就对此决策发表过论述,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1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从国家环保部调查研究全国生态文明意识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国内老百姓掌握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极为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行为并不关注。政府行为是公众很大程度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实际决定因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较强的依赖政府行为。在大多数的地方,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实际上,很多干部和群众还没有正确的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没有办法真正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到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能用实际行动对环境进行保护。

1.2规划水平不足。

科学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的最重要工作,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小组规划与科学规律并不能吻合,规划内容还处于极为肤浅状态,对实际的发展需要不能达到满足,设计内容深度不足,此外整合不到位的状况在一些农村项目中也存在,对实际条件情况过分追求,把量力而为作为工作的唯一着重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思考和改进农村发展建设上办法不多,在建设内容上不科学性极为严重,从而对建设美丽乡村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

1.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整合力度不够,仅靠上级资金支持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但是有些地方投入单纯依靠有限的地方财政,这导致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增加,工作推进不力。同时,大多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农民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收入水平,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难度增加的因素,从而限制了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的提升,距离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很远,与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很大的差距。

2对策

2.1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首先,地方政府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贯穿于整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乡村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实现村容整洁,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村民居住环境,解决农村道路、污水治理、人畜饮水、信息、卫生等民生问题,真正的造福于村民。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应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地方政府应重视构建农村生态文化氛围,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2.2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全局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着眼点,把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把绿色环保作为建设新型社会的重点内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地方政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村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做到统筹规划,要注意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发挥地方优势,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和民俗气息,规划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把中长期的规划和近期的工作目标科学、有机结合,量力而行,不能顾此失彼,贪大求快,讲求实际成效。

2.3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支撑。

美丽乡村需要有美丽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刷刷墙,换一下屋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提升乡村魅力,可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特点,引导农民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地域农业品牌建设,为农业生产品牌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农民投身创业,增强农民群众良好的品牌意识,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发展,彰显农业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美丽乡村,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各地实践证明,发展生态游、农家乐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有效抓手。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兴文明本质上就是兴生态,而生态的衰亡实质就是文明走向衰亡。积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充满良好性与积极向上性的前提条件,并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红群 单位:村镇建设管理所

第2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农业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生态农业综合功能强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该文简述了东平湖流域基本情况,分析了该流域实行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针对该流域实际,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出了该流域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总体设想与目标、规划布局及模式、重点工程、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东平湖

东平县地处鲁西南,总面积1343km2。耕地6.8万hm2,辖14个乡镇(街道),716个村(居),总人口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万人。全县山区、平原和库区各占三分之一。东平湖位于县境西部,黄淮两大流域交叉处,西近京杭大运河,东近大汶河,北通黄河。总面积627km2,占东平县总面积的8.8%,以二级湖堤为界将其分为新、老湖区两部分。其中:老湖面积209km2,属黄河流域,常年蓄水,新湖面积418km2,属淮河流域,滞洪农耕。境内有黄河、大清河、汇河、金线河等河流18条,湖河相连,河流总水面35.28km2,占东平县总面积的2.6%。东平湖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全年日照时数为2417h,年均温13.3℃,无霜期231天。大于0℃的积温为4994℃,大于10℃的积温为4492.8℃,多年平均降雨609.16mm。能够满足种植业不同轮作制度生产的需要。流域内粮、棉、油、桑、菜、果,牛、羊、猪、鸡、免、鸭等农业生物品种资源丰富多样,门类较全。东平湖盛产鲤鱼、鲫鱼、乌鳢、甲鱼、毛蟹、湖虾及莲子、菱米、芡实、苇子、蒲草等水生动植物产品。东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淡水渔业基地县、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县。东平湖是《水浒传》中描写的“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美丽田园。湖产莲子彩绘荣获农业部主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金奖。

1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首先,东平湖流域涝洼地改造后的台面水面种养单一,构建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群众收入低而不稳,贫困面积大。其次,农民过量施用化肥、随意使用农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秸秆焚烧时有发生,随意堆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农业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再次,东平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担负着蓄水调水的任务,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因此,东平湖流域转变发展方式,治理面源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东平湖流域上述存在问题和需求的有效途径。东平湖流域实行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对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水质为目的的具有水泊湖区特色的良性生态环境,实现该流域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确保北方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总体设想与目标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南水北调东线流域环境治理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循环、持续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修复为手段,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创新发展,社会广泛参与,成果全民共享。针对东平湖流域实际确立“建设五个生态农业区,实施六项重点工程,采取六项保障措施,达到一个总体目标”的生态农业发展思路。通过生态农业开发建设,使东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充分利用,生产节本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水质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总体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综合高效生态农业区目标,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3规划布局及模式

3.1湿地生态休闲观光保护区

该区主要包括腊山洼、金山洼、小清河入湖口湿地及稻屯洼,面积0.67万hm2,是净化、保护湖水环境的屏障。区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水浒英雄聚义岛、水浒影视城、水浒大寨等休闲旅游景点,是环湖游、湖中游的中心区域。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加强野生鸟类、天然草木植被保护,实行轮牧、围栏和封育,加强鼠害及蝗虫防治,禁止开荒种地,防止乱开发。扩大莲藕、菱角、芡实、芦竹、蒲草种植,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3.2“上田下塘”立体生态种养示范区

该区主要包括新湖、商老庄、州城、东平、戴庙等乡镇(街道)。区内对涝洼地综合治理和改造,形成了池塘和台田面积0.93万hm2。目前台田多单作大豆、玉米、小麦等,部分植桑养蚕;池塘多单作稻、藕、鱼等。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大力推广上粮(桑)下鱼、鱼藕混作、稻蟹混作、稻鸭混作、粮粮(菜)间套等立体种养生态模式,实现种间互补,共生互利。利用塘泥肥田,实行物理、生物防治,严控化肥、农药使用,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3.3优质小麦、玉米标准化生态生产区

该区主要包括新湖、州城、彭集、东平、接山、大羊、梯门等乡镇(街道)面积4余万hm2。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结合实施相关项目,发展优质小麦4万hm2、优质玉米2.67万hm2,优质品种分别控制在3~4个以内,优质小麦商品率达到60%以上,优质玉米订单达到95%以上。通过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防等技术,减少污染,提高品质,逐步使小麦、玉米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

3.4绿色花生标准化生态生产区

该区主要包括彭集、沙河站、州城等乡镇(街道)。区内建立了0.53万hm2绿色生产基地,有山东省定点花生专业批发市场1处,有专业脱壳加工户达3000多家,有两家较大型企业从事花生油加工。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进一步建立完善投入品专供及产品监测体系,教育农民严格操作规程,严控农药、化肥使用,推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增施有机肥。

3.5优质大蒜标准化生态生产区

该区主要包括斑鸠店、旧县、银山、戴庙等乡镇(街道)。区内种植大蒜0.67万hm2,其大蒜质优闻名国内。斑鸠店镇已注册“斑鸠店”牌商标,并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认证。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应该严格标准化管理,实行定点监测。通过应用频振灯物理杀虫、生物防治,减少农药用量及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使其达到绿色基地标准。

4重点工程

4.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

一是重点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水平。特别是在湖东主粮区大力抓好小麦、玉米机械收割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同时,在果菜主产区,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二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在畜牧规模化养殖区,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三是提高秸秆基料化利用水平。在戴庙镇、旧县乡食用菌主产区,推广秸秆养殖食用菌技术。

4.2农田“两减三保”示范工程

以减少化学农药、化肥使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为重点,在全县每个乡镇(街道)按高标准建设“两减三保”的示范典型区。一是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预报制度,制定农作物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以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防虫网和生物农药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控害技术,结合农业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有害生物专业化统防统治。三是积极开展土壤养分抽样检测,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

4.3农业标准化工程

大力发展“三品一标”,重点抓好斑鸠店大蒜,沙河站花生、西瓜,彭集圆葱、花生,大羊核桃以及库区莲藕、大豆等品种的基地认证、巩固、升级与管理工作,加强生产过程监控,严格按《规程》进行生产。在湖东主粮区建设小麦、玉米基地;在平原乡镇,以沙河站镇、彭集街道为重点,建设绿色花生基地;在库区以斑鸠店镇、银山镇、戴庙乡、旧县乡为重点,建设无公害大蒜基地。

4.4退耕还湿工程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实施“退耕还湿还林”政策,制定用于湖区“退耕还湿”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在湖滩地、河滩地调整种植结构,改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湿地作物,积极发展干果、苗木、休闲农业、培育人工湿地等产业,实现规模化“退耕还湿”。重点在稻屯洼、入湖口及出湖口实施此项工程。

4.5水陆复合立体种养生态工程对库区涝洼地实施生态改造,形成“上粮下渔”的总体格局,并对其基面、水面子系统及其联系系统布置复合立体种养,实现多层次、多业结合、种间互补,促进良性循环。重点在沿湖乡镇特别是在新湖镇、商老庄乡实施此项工程。

4.6农业休闲功能拓展工程

组织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最美休闲乡村、美丽田园创建及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和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提升,不断拓展和培育农业休闲资源,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标准、优化环境、规范服务,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在沿湖乡镇实施此项工程。

5保障措施

5.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工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农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工程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实行一个模式,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涉及乡镇(街道)也分别成立相应组织。

5.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车、专题讲座、以会代训以及利用现有的典型和成功经验等,深入宣传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意义、作用、前景,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在全社会形成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抓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共识和良好氛围。

5.3建好体系,增强功能

县农业局成立由农技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任组长,业务科站长及中高级农艺师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负责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宣传、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配套完善土肥、植保实验室,建立无公害、绿色生产专营农资营销网点。

5.4搞好示范,抓点带面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提高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科技含量,并且围绕关键问题,组织科技攻关,注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农业科技入户的工作机制抓好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试点村抓起,逐渐向乡镇区域扩展。

5.5强化技能,提高水平

将县、乡农技人员,按区域、产业组织起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专家讲座、印发资料、培训班等形式,对其开展继续教育、科技培训,加强生态农业知识教育,提高参与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技术水平,确保发挥综合效益。

5.6依法行政,严格管理

第3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加快推进我镇生态农业镇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为扎实推进我镇生态农业镇建设,加大农业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根据丹政发[2013]11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绿色和生态农业镇的目标,以实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清”工程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确保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生活环境舒适化,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总体目标

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持农业自然资源,有效控制农村工业“三废”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污染,根本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蓝天、碧水、沃土”,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到了2013年底,建成市生态农业镇,到2015年,建成省生态农业镇。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8月-9日)

1、镇政府成立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下达任务,落实责任;

2、建立健全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机构,形成建设网络,全面启动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

3、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形成浓厚的建设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9月-11月)

1、各村、各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对照省生态农业镇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召开生态农业镇建设专题会议,对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重点责任部门定期将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报镇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3、分阶段邀请市专家组对我镇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指导,查找问题,及时整改。

(三)申报验收阶段(2013年10月-12月)

1、各建设单位完成有关技术报告和数据、资料统计工作,并报镇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镇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建设报告,汇编整理档案和音像资料;

3、镇政府按序时要求分别就生态农业镇向市农林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建设局申请验收。

(四)全面建设推进阶段(2014年1月-2015年12月)

四、建设要求

生态农业镇建设要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树立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理念理念,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结合起来,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第4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成效;问题;对策;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90-02

重庆市是一个农业范围广、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的直辖市,现有乡村人口1 324万人,农户721万。现有耕地面积223万hm2,人均耕地0.07 hm2,且耕地耕种强度大,复种指数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常年在333万hm2以上,其中粮食面积占66%,蔬菜占18%,水果占9%,牧草占7%。常年粮食总产量在1 100万t以上,单产达到4 950 kg/hm2;年出栏生猪2 060万头、肉牛55万头、山羊220万头、家禽22 500万只、肉兔3 900万只。

1 重庆市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重庆市生态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试点示范,经历了20年的建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推广农村沼气,加快了“猪―沼―果(粮、菜、鱼)”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

近10年来,全市累计投入23亿元发展农村沼气,累计达到155万户,占适宜农户的50%左右,户用沼气沼肥利用率为95%。绝大多数沼气用户采用了“猪―沼―果(粮、菜、鱼)”的生态农业模式。

1.2 优化产业结构,严控养殖污染

落实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制度,设立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主城区次级河流沿线共关停搬迁规模化养殖场(户)3 516个、畜禽429头(只),拆迁圈舍172万m2,实现应关停的100%关停。

1.3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用肥更加科学合理

2013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达213万hm2,配方施肥总量达50万t,减少不合理施肥3.2万t。加上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覆盖栽培,增施农家肥,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也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安全质量。

1.4 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

制定农业地方标准24项,开展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场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已创建蔬菜标准园9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1个、水果茶叶标准园24个、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42个,累计认证绿色食品644个、地理标志产品38个、有机食品92个、无公害农产品1 514个(基地638个)。

1.5 开展农业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全市在此期间在7个自然村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对家庭、农田垃圾进行回收与利用,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 018套、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设施95套、配套管网1 062 km、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8.36万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8万t/d;建设垃圾处理设施5.16万套,新增垃圾处理量785 t/d;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333个,新增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能力938 t/d。

2 重庆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治理任务繁重

近10年来,全市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分别增加了38.9%、33%、147.2%。粮食化肥施用量增加了43%,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左右,全市常年农药商品用量稳定在9 000 t,每季蔬菜农药使用平均为3次,全年使用6次左右,其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使用比例为7∶10∶3。化学投入品大量持续利用,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农产品品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压力大

据统计,2012年全市每年畜禽粪污数量约8 600万t,随意排放,利用率较低。全市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有逾4.9万个,小型沼气池仅1 295个,只占2.64%,导致大量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突出,此外由于养殖经济效益不明显,降低了养殖户对粪污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

2.3 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

据测算,全市农作物秸秆常年总量在1 000万t以上,而利用率仅28.4%,其中作为肥料利用直接还田的占20.2%,作为饲料的占8.1%,作能源利用的占0.2%,生物转化为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加工利用的分别占0.2%、0.1%,其余的71.2%均未利用或利用不合理。作为薪柴直接燃烧的比例高达36%,田间就地焚烧的占33%,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2.4 生态农业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阵,措施单一

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特点,涉及到多技术、多行业和多领域,仅靠单一措施和技术推广达不到理想效果[1]。生态农业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投入不足,难以发展。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重视项目建设,轻视宣传发动,生态农业观念淡薄,尚未形成共识,广大群众参与不够。

3 重庆市生态农业建设对策

3.1 加强领导,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实施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面较多,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和有计划地统一组织实施。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区县要对当地的生态农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实行领导目标责任制,把生态农业建设任务指标落实到乡镇,责任落实到人,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并强化监督管理。

3.2 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实行生态环境补偿办法

各级政府应把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市级投入应不少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启动有机肥生产、运输、施用的补贴政策,加大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配套建设力度,提高补贴资金比例,以扶持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对农村沼气和农村环境治理的扶持力度,农村沼气项目按照市级配套400元/户的标准落实,将农村清洁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市级财政预算项目[2]。

3.3 依靠科技,促进生态农业“三大效益(经济、生态和社会)”的有机统一

生态农业涉及学科多、领域广、行业多,需要综合性的技术和管理。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创新能力,大力推广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和典型模式。同时,加强生态技术培训,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农业建设队伍。

3.4 制定规划,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要着眼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利用生物和生态农业措施;其次,要充分利用生态农业内在规律,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再次,要统筹安排,全面建设,突出重点,协调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按照战略规划,坚持不懈地建设生态农业[3-4]。

3.5 重视宣传,逐步树立生态农业理念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让领导者重视生态农业建设,让生产者自觉生产生态农产品,让消费者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认同、呼吁和支持生态农业建设[5]。

4 参考文献

[1] 苗泽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生态农业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3):171-174.

[2] 张壬午.论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农业产业化[J].农村生态环境,2000(2):31-34.

[3] 汪怀建,周跃龙,黄锦勇,等.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23-25.

第5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

我国生态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的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全国性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工作在中央八部委的支持下全面展开。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攻目标,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通过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及资源高效利用,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5]。多年来生态农业建设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生态农业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潜力,强化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生物种群多样化、农业产业多样化,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达到经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我国生态农业的成就开始为世界关注,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历史实践表明,生态农业可以为美丽乡村提供农业产业转型,是建设“青山绿水”的基础保障和有效途径[6-10],是优美乡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内容。

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在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基础上才有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刚刚开始,我国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因此,我国当时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往往以传统农业的一些精华如“粮-畜-渔-果-菜”,“粮-畜-桑-果-渔”,以及“桑基鱼塘”等经营模式为主[11-13],主要在小农户层面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正效益,以便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标[14-15]。当时出现的生态农业典型如山西省闻喜县、辽宁省大洼县、黑龙江省拜泉县、北京的留民营村[13,16-18]及其一批生态农业户、沼气生态户等在国内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从这些地区的生态农业实践看,尽管其生态农业的资源高效及可持续性特点鲜明,是从传统农业知识中挖掘和继承了有价值的生态模式、技术和方法,虽然有益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强化其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生态农业是源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产物,以家庭分工为基础,往往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本农业格局进行总体设计,重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忽视市场,忽视与工业、加工、物流等部门之间的产业耦合与链接。当前我国的农业已从农户小生产开始向规模化、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农业企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其发展过程,是以经济效率更高的农业生产系统替代经济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生产系统的过程,是一个以营利为目标的生产活动。由于这一趋势不可逆转,现有农户的小规模小农经济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的技术如果没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科技升级与创新,就不能改变生态农业的低生产率,难以适应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实现农民致富及区域发展的需要[19-20]。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到供求关系转折的临界点,农民工明显增长的务工收入刺激农民开始放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意愿。比如近年来户用沼气池在农村正常运行的萎缩,这与农户家庭养猪剧减、农民进城打工、养殖方式与市场的变化所造成的户用沼气缺乏发酵原料及缺乏管理有直接关系,这也导致以沼气为纽带的一些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运行受到影响。针对传统生态农业没有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等经济特征,当代要倡导的生态农业必须适应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需求[21]。生态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适应这种发展与转型的要求。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内涵当代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开发资源并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且有市场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重视产业结构从种、养、加扩大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链接,健全与完善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生产系统,实现健康安全农产品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建设优美、文明的新农村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有机、绿色等安全农产品生产是当前生态农业的抓手,与此同时,安全农副产品的需求和“绿色战略”又推动了现代新型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当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必然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产值及增加收入前提下保证农产品安全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生态农业也必然要走农业的产业化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只有建立在相应完善可行的生产技术规范、质量管理标准、产品生产控制与检验体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当代生态农业也必须是一种能更为充分地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保护和培育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从而使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农业资源配置模式和农业再生产循环产业。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特征

(1)在进一步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有突破性的改革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对生态农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定位,鼓励以市场为导向,土地向生产能手、经营能手集中,广大农村应以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为主推行生态农业模式。同时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宏观资源配置,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在区域范围内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协作分工体系,推进形成区域生态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因此生态农业在运作机制上要有市场化特征。此外,要通过可追溯的生产经营方式降低农户和企业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以及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从内部微观资源配置入手,通过发挥当地生态、资源、文化与人力资源优势,强化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主要是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与养殖业复合系统,实现植物性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循环、系列加工增值,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因此生态农业的生产具有区域内良性循环的特征。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包括产品加工链、废物资源利用链、水生态降解利用链、能源多级利用链和信息调控链及可信任的物流链[8,14,19,21]。

(3)随着技术创新不仅速度显著加快,农副产品个性化特点越来越突出,在产品供给上形成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20]。通过包括物联网、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农村生产流通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农村市场流通系统等在内的农村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解决安全农副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控制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接口,达到效益最大化。通过生态、安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引导农户参与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22-23]。

(4)新型生态农业应以安全农产品生产为抓手,通过建立新的耕种流程,倡导生态消费文化;制定并实施规范的食品安全检验制度和企业品牌承诺责任制度,培育诚信的生产者,完善可靠的物流,使生态农业具有农副产品的优质安全可信的特征,塑造一种新的流通关系,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互信赖,农户不再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受损失,也不再因为利益驱动而生产制造不健康农产品,提升生态农业产品和服务的绿色科技含量。所以,当代生态农业是实现绿色安全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24]。(5)生态农业强调通过循环型畜禽养殖、新型肥料、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控、农田残膜清理及再利用等技术及一系列低碳农业技术[25-27],在时间与空间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强化养分循环和强化对系统的综合管理,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对系统的投入[25-29],因此,生态农业具有节能减排和低碳农业的特征[30]。(6)通过景观多样化工程技术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集成[31];构建与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区域分异、良性循环、生物多样、整体优化”的农业景观格局,着力建设观光农庄、观光牧场和都市农业园,创建“田园风貌型”、“特色文化型”“、滨溪休闲型”“、生态旅游型”、“产业带动型”等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典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优美乡村,也可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农药投入强度,开发生产更多的生物产品,克服或缓解单一种植可能带来的市场与环境风险。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征。总之,生态农业能否成为主导农业类型,既不取决于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有多少缺陷,也不取决于生态农业有多少优点,而取决于它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是否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利益以及产品之外对人类可持续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能力。此外,生态农业将以何种速率替代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主要取决于实现上述功能的生态农业技术的竞争力、适用性和可推广性,以及生态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和推广体系的完善程度[19]。

小结

(1)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需要3个主观因素:即理解、意愿和能力。理解可通过知识传递,意愿的关键在于生产者的决策,有能力才可变为现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是资源和环境,而实质却是非科学的决策和违背自然规律的社会行为,前者是后者结果。纠正上述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需要一种规范、完善的生态文化建设所形成的生态道德标准及其相应的思维定势,用以主导人们的思想,主导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并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美丽中国包括人的美好心灵,包括人的美好行为,因此,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生态合理化,要坚持硬件与软件兼顾,形成一种融传统与现代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文明的新理念[31]。

(2)实现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决定了必须以接口技术为突破口并进行多产业间的链接,发挥多目标的整体效应。其中能在农场推广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其能量多级传递利用的接口技术产业化开发与推广是突破口[7-8,17]。

第6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一、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十二五”时期,是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园区是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片区是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新兴拓展区,片区是市委37号文件确定的科技城所在地和重庆主城发展的后援地,同时和片区是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区域,目前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相对较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脆弱,农民收入较低。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和片区农业农村经济,有利于推动和片区农业转型升级,缩小与沿江地区发展水平,对于提升涪陵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加快全区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和“三化同步推进”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适宜和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以园区打造为载体,促进和乡镇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统筹城乡发展。

(二)发展目标。从年起,争取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使和乡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明显、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区域特色,效益为先;市场导向,多元开发;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集约高效,科技创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三、建设范围、核心区域和特色产业布局

(一)建设范围。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包括等6个乡镇和以及所涉区域。生态农业园区主要包括等4个乡镇所涉区域。

(二)核心区域。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域为“一带”、“五片”、“十点”。“一带”,即稻菜(水稻+榨菜)轮作产业示范带。“五片”,即优质生猪产业示范片、特色果品产业示范片、增福土鸡产业示范片、大宗绿色蔬菜产业示范片、生态休闲观光产业示范片。“十点”,即无公害精米加工基地、榨菜加工基地、畜产品加工基地、果品加工及商品化处理基地、科技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大新红色旅游基地、新农村示范基地、低碳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园区核心区域为有机榨菜和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三)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特色蔬菜、早市青菜头、畜禽、伏淡季水果和苎麻等特色产业、体验式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园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肉牛、黑山羊、土猪、中蜂、反季蔬菜、早市青菜头、烤烟、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和生态休闲农业。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年)。开展调查研究,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农业园区建设模式,主要进行设计、规划、立项等工作。

(二)建设阶段。招商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抓好市场建设。园区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万元,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水、电、路”到农家,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园区初具规模。

(三)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影响范围扩大到和12个乡镇,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年翻一番。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统筹抓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其纳入全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道路建设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林业发展区划等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确保园区用地较长时间内不被征占用。同时,合理布局农业功能区,优化种养业结构。坚持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细化制定年度建设计划。

(二)努力完善农业经营机制。积极引导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参与农业园区建设。支持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业园区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园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鱼塘、林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配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三)广泛推行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坚持产学研结合,组建以产业为主线、产品为重点、高层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实行农业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对口联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引进、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积极推广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能量循环养殖等新型种养模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四)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严格依法保护耕地和林地,大力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土壤地力培肥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田水利、机耕路、排灌渠道、泵站、电网、库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备,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完善土壤地力、生态环境及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管理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五)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设施、机械购置、种子种苗、科技推广、贷款贴息等环节。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现有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以及科技、建设、交通、环保等方面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扶持、片区农业园区建设。对现有支持农业的各类资金和项目,有关部门在安排年度项目计划时,优先向农业园区倾斜。对园区发展蔬菜、畜禽、果品、烤烟、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以及园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农业生产标准、认证“三品”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奖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规模经营。鼓励园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积极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对难以流转的土地要开展专业化统一服务,提高园区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对园区当年新增规模流转土地在50亩以上的,且流转年限在5年以上的予以奖励。

三是落实农业用地政策。对园区内的建设用地,可根据园区规划,适当调整园区所在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符合调整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涉及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其耕地可在本园区内或本区内进行补充。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工作机构。为确保上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充分借鉴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分别成立区级层面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领导和管理机构,对内行使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

第7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关键词:延安;生态农业;粮食增产

1延安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

目前,延安地区的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39%,面积广大的沟壑,既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头,同时广阔的土地面积也意味着丰富的农田耕作资源。据统计,延安地区的沟壑耕地潜力达到了150万hm2,可通过生态建设和农田改造等方式获得新增和恢复可利用耕地100多万hm2。为此,国家和政府近10a在延安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生态措施和改造计划,例如在2011年,治沟造地工程项目首先在延安开始进行试点工作;2012年9月,国家有关部门将延安的治沟造地工程纳入国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整个项目覆盖了全区13个县区,改造规模达到50.4万hm2,项目时间从2013年持续至2017年,总资金投资达到了450亿元。截至2015年年底,改造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7亿元,实现治沟造地20.8万hm2。通过治沟造地项目的生态改造,使原本不适宜耕作的沟壑地带转变为符合粮食生产高标准的农田耕作土地,并在改造的同时进行多项改善农田耕作环境的技术措施,使整个地区的耕地质量大幅度提升,项目地区累计增产粮食达到3.5万t。

2延安生态农业建设中粮食增产技术体系的应用

2.1抗旱保苗管理技术

采取有效的抗旱保苗管理技术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对于全年气候干燥、降雨多变的延安来说显得十分必要。应从粮食幼苗期开始增加磷肥和钾肥在所施肥料中的比例,以此使幼苗的抗逆性增强。由于延安地区长时间处于干旱,土壤含水量不高,粮食作物的蒸腾作用在幼苗出土后增强,这时应该避免按常规施肥量,以免引起肥害。实际施肥量应该在传统施肥量的1/2~2/3前提下,依据具体的土壤情况及作物生长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如果当年的旱期较长,应该在缺水严重的地区尽量减少叶面的施肥量,以减缓粮食作物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对水的需求量。同时可增施使粮食作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的抗旱剂。目前,具有一定抗旱作用的抗旱剂仍以腐植酸和腐植酸盐类产品为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土壤情况添加一定数量的KH2PO4。

2.2覆盖栽培技术

以延安安塞区的农业技术改进为例,该地区自从采取独特的覆盖栽培技术后,至2015年秋,全区粮食平均产量393.3kg/667m2,达到增产206.07%,获得了巨大的项目试验成功。安塞区主要采取了“良种+全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栽培技术+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的方法,彰显了谷子覆上膜、蓄水保墒增产量,穴播免间苗、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提效率,绿色防治病虫害的操作是该项目技术的特点。该技术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了大幅创新,打破谷物栽培必须留单株的传统观念,借鉴水稻栽培模式,改过去条播为穴播,通过一穴多株的办法解决间苗难题,将种植密度由1.8~2.5万株/hm2提高到3.5~4.3万株/hm2,实现了群体增产;通过全膜覆盖抑制蒸发和膜面集雨积温的双重作用,解决田间提墒、保墒和温度蓄积难题,改善粮食品质,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机、农艺技术的嫁接组合,达到覆膜、施肥、播种一次完成,中耕、收获全程机械化,在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使粮食规模化种植成为现实。该技术可在延安生态农业建设地区进一步扩大耕作面积,并进行广泛的推广。

2.3膜上灌溉技术

所谓膜上灌溉,就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地膜防渗输水,把地膜铺在垄背上改为铺在垄沟里,在膜侧面筑埂,通过薄膜上的苗孔和经专门设计的渗水孔进行渗水灌溉的方法。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农作物,包括棉花、玉米、花生、小麦及豆类都适合采用膜上灌溉技术。以棉麦套种为例,若采用3行小麦、1行棉花的套种方式,则小麦行距16cm,棉花行距1m,麦棉间距应为34cm。播种后盖上宽40cm的膜,1行棉花盖1个膜,两边膜侧各留5cm宽作为推土压膜用。棉花播种后覆盖地膜,并用土压实成5~8cm小埂。这就形成了以地膜为底的输水、渗水垄沟。水漫过沟顶向两侧麦行灌水,同时在输水中水沿苗孔下渗为棉苗利用。待小麦收割后,再开浅沟培土筑成垄成高为10~5cm小埂,对棉花进行膜上渗灌。

2.4微灌抗旱节水技术

将灌水进行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于作物根部附近。比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节水效益显著。同时还可与施肥结合,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一般应用于大棚栽培和经济作物的栽培。

3小结

截至2015年年底,延安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2万hm2,122个乡镇建立起了农业综合服务站、专业合作社,包括洛川苹果试验站、延安小米研发中心、延安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等6个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开始投入生产运行。在配合国家的治沟造地的政策下,不断创新土地利用模式,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优质耕地,实现了延安粮食的大幅增产。

参考文献

[1]张建平.论旱作农业与生态建设的关系[J].甘肃农业,2013(06):27-28.

第8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关键词:庭院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系统性特征;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57-0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有各种挑战和任务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80%以上的农业人口居住在农村庭院,待开发的庭院土地面积有400多万公顷[1],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土地资源,势必成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庭院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将从更深层次上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它不仅要求农产品的质量要符合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而且要求农业生产和加工的基地也要实现“绿色化”。因此,原先普遍存在于农村庭院中的“小作坊”式的农业生产加工,将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而被更加合理的庭院生态农业所替代。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庭院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建立农业生态复合系统,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功能的协调统一[2]。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村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理论层面上认识,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关系:(1)“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关系。应做到三者兼顾,即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中心、寓社会效益于生态和经济效益之中。(2)“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的关系。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重点,加工业能使庭院农产品增值,服务业既要重视农产品流通,也要重视农业技术传播等。(3)“政府、企业、农户”的关系。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合理开发农村庭院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引导;企业应紧密配合农户,增强其对庭院产品的消化能力,发挥对农户生产的带动效应;农户应在政府和企业的引导下,科学自主地进行庭院开发,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使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事半功倍。从实践层面上看,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开发要与市场相衔接。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及价格的确定等问题都要由市场需求去决定。二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相连。庭院经济发展需要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需要有一定生产技能的人员去操作,需要运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去管理,才能发挥庭院生态农业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三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相连。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制,促进庭院生态农业走向规模化、区域化和产业化。四是要把庭院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的“改厕、改圈舍”结合起来。如通过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将人和畜禽的粪便通过液氧发酵技术进行处理,生成的沼气用于解决农村户用能源问题,剩余的沼渣、沼液用于施肥,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防止了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二、庭院生态农业的系统性特征

近十余年来庭院生态农业在全国蓬勃兴起,推广面积呈扩大趋势。以系统工程学的视角看庭院生态农业,应从其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各方面进行把握。

(一)整体性

系统工程学中的整体性,即指一个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所有要素的集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3]。以庭院生态农业的典型形式――“四位一体”为例,该模式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智能转化技术,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建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上述每个要素都是组成该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构成的模式的整体效应又大于各部分分别发生作用时的效果,体现了该模式的整体性。

(二)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指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强烈的目的性,它是系统的主导,决定着系统要素的组成和结构。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是要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进而起到促进农村发展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无论从其发展的策略制定还是推广机制上,都要与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的目的相对应,由目的决定组成和结构。

(三)相关性

庭院生态农业中的土地、太阳能、沼气、植物、禽畜、温室及厕所等要素之间相关,这种相关性从价值流、物质流、能量流等方面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机制是一种集种植、养殖、加工、商贸为一体的高效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活动[4]。

(四)层次性

庭院生态农业的层次性体现在:庭院生态农业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系统,但其同时被包含在中国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内,中国生态农业又是世界生态农业系统的子系统。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 055万hm2,中国约4000hm2,占世界生态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微乎其微[5]。从我国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庭院占地在400万hm2,庭院占地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庭院空隙地有200万hm2,若能有效地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既可以增加我国生态农业用地的比重,也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五)环境适应性

庭院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要具有环境适应性这一特点。即庭院生态农业系统要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适应环境变化。

三、庭院生态农业的推进机制

综合庭院生态农业的系统性特征,从我国实际出发,今后应该着力构筑以下机制,加快庭院生态农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推进庭院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建设和生产,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庭院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庭院农产品的重要属性,也是其区别于普通大田作业农产品的重要特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企业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庭院农业生产领域,实施标准化建设和生产。就生产基地建设而言,各地因地制宜地推行标准化模式图,争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证,按照规模适度、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建立庭院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稳定的农产品质量生产基础。就生产过程而言,以村、乡为单位,建立健全庭院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条件不足的地区可以申请要求当地的农业质检机构辅助加强对庭院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测,定期庭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以政府和市场约束两方面的力量提高庭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推进创新性庭院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构筑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机制。庭院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经营主义的素质和组织形式。由于庭院生产通常是在农闲时间进行,这一时期农户家中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劳动力都转移到大中城市务工,实际进行庭院生产的劳动力通常是留在家中的“3860”部队(妇女和老人)。因此,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培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庭院生态农业是以单个农户为经营单位的,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与市场有效对接。必须以组织化、规模化为方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或“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将市场和农户连接为一体,从农资购买、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方面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相协调,避免企业与民争利,实现农企互动、产销对接,形成带动规范生产、促进农户增收的组织机制。

(三)推进庭院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构筑机制。品牌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和特色的标志,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媒介,也是庭院生态农业产品面向市场的一面“旗帜”。推进品牌建设,首先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原产地保护,再将这些优势品牌进行整合,解决可能存在的品牌“多、杂、散、小”的问题,凸显地区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国内和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四)推进农村庭院资源的有序开发机制,把握生态经济化规律。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庭院内部的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获生态效益。按照环境经济学的观点,庭院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政府和公众都应该给予这一正外部性一定的回报。这就要求政府从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改善的层面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公众方面以资金资助、人才援助、物质支持、舆论宣传等方式支持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庭院生态农业建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李新平,黄进勇,马琨,王兆骞.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

[3] 李季圣.庭院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

第9篇: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问题;措施;成效;山东青岛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38-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和谐社会。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必经途径,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础[1-3]。青岛市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黄淮海流域作物a地之一,产品在国内主要面向东三省、京津地区等。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经济发展速度快与过多消耗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强化生态意识成为当务之急。

1 青岛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经济高速增长,资源消耗过快,环境质量压力大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属温暖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662.1 mm,属严重缺水城市。每年夏秋季节雨量充沛,但春、冬2季降水少。近十几年来,伴随着农产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用水量猛增,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同时农家肥使用减少,化肥使用量急速增长,但其利用率不高,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而且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使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害发生严重,同时也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这些因素造成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污染,也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1.2 农民环保意识仍需加强

近几年,为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基础上,为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设,青岛市开展了农业技术人员到村到户宣传活动,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大量宣讲,但覆盖范围不足,使得一些先进生产技术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在有的地区无法贯彻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1.3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配套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环境目标的建设上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这样就无法正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准确的评价,也就谈不上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同时,对农产品的日常检测机制也有待提高。

2 青岛市生态农业建设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首先要从源头做起,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农村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尤其应注重在学校中进行环保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最好能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2.2 找出重点,强化农业生产资料监管

针对近几年市场上经常查出有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青岛市开始大力整治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监管,实行定点销售,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同时,开展农药、种子、化肥农资打假护农行动。

2.3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高标准农产品

青岛市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并严格执行国家农业标准,建成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3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场)13处,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面积达14万hm2,各类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年生产总量达到100万t以上[4]。在强化生产的同时,在各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对上市的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进行抽查检验,每年平均抽检各类样品2 000批次以上。各生产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在上市前要进行自检。

2.4 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

迄今为止,青岛市已经制定地方农业标准100余项,制定并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87项,包括粮、油、果、菜、茶;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查体系、监管体系,建立起一支由市、县、镇、基地人员组合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监管队伍,明确责任目标,加大考核力度。

3 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随着生态农业建议工作的扎实推进,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条件,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而且也提升了青岛市农产品质量。目前为止,全市已有现代农业园区695个,共有著名农业品牌166个,其中国家级名牌13个,省级名牌17个,市级名牌136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省市著名商标31个。胶州大白菜等3个产品成为我国首批认定的中国名牌农产品。大泽山葡萄被评为“有较强影响力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胶州湾蛤蜊等农产品也享誉全国。今后还应加强对农业地理标志性产品的进一步挖掘及发展,加快研究推广,才能进一步推进青岛生态农业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 张志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3(1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