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基础知识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89-02
《经济学基础》已被教育部列为高职高专经贸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先行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学生感觉学习困难且用处不大。
一、高职营销专业《经济学基础》的定位设计
(一)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兴趣是首要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堂课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第一次课讲经济学的两个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理性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可以从俗话“物以稀为贵”谈起,然后让学生发掘身边的稀缺资源,最后深入地讨论如何让自己毕业时成为“稀缺性资源”,如观看《士兵突击》,就许三多任务性格展开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向他学习成为企业老板喜欢的稀缺人才。人的理性假设可以从食堂排队打饭到马路交通秩序的例子谈起,认识人的理性特征。通过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分析引导,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来学习经济学知识与原理,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感受经济学的用处与乐趣,从而激发自己分析经济现象的兴趣。
(二)联系专业学以致用是关键
1.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每学一项经济学原理或常识都要用相应的日常生活现象来解释,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具体直观,便于理解与记忆。比如学习成本理论时,可以从以下经济现象引入:为什么旅游淡季旅游区的餐馆还在营业?为什么飞机票提前预定能便宜很多?你上大学的成本又哪些?如果你不上大学你能赚多少钱?如果你花钱买了电影票中途发现电影不好看你该不该继续看完?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理解了各种成本的概念,并且理解了企业家进行生产决策主要考虑边际成本。
2.用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营销工作
经济学原理要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学习,要指导营销专业学生用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营销工作。比如在学习影响需求的因素时,要着重探讨如何利用商品价格、替代品价格、收入、偏好、预期等影响因素提高产品需求量;比如针对消费者收入这个因素,我们首先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收入及花费在某类商品上的金额,了解不同收入消费者的需求量和需求特征,然后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针对消费者偏好这一因素,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情况及偏好形成的机制,通过广告、人员推销等方式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影响需求量;针对消费者的预期,也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并采用相应策略进行干预,提高需求量。
3.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幸福指数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应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我们的人生幸福指数将大大提高。对于高职生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通常给不出现实的结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经济学思维的主要内涵是: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通俗一点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点对于人们的决策非常重要。人们的选择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如果约束条件改变,选择也就会相应改变。权利是社会行为,它们取决于拥有相应责任的他人的认同,因此,权利总是相对的。政府并不总是代表公共利益,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有着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实践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做主线,学生是学习主体,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和锻炼思维模式。下面以弹性理论学习为例设计翻转课堂流程。
1.课下。教师首先通过“世界大学城”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包括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测试题库等,其中PPT课件包含弹性的概念、计算公式、例题、经济意义、类型、影响弹性的因素、基本的应用等内容,教学视频时对PPT的讲解录屏,学习学习完成后,通过测试题库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测试后才能进入课中环节。
2.课上。教师首先以学生熟知的“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低总收益也低,有些商品价格低但总收益高”的问题,让学生发言开展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展开。原因是各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需要分析影响不同商品的弹性因素。在完成知识的内化的基础上,提出“假如你是化妆品厂的营销经理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价格来增加收益呢?假如你是药厂的呢?”通过理论应用于实践来内化知识训练思维方式。通过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协作,学生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创新。
(二)辩论式教学法
1.教学设计。首先要在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中安排1-2次辩论赛,确定好辩题。在具体实施前告知学生辩题、辩论时间、辩论规则和考核方式等教学过程设计,并将辩论赛具体安排发到学生手中。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后可以安排一次“垄断好还是竞争好?”的辩论赛,学习完宏观经济学之后可以安排一次“失业率低好还是通货膨胀率低好?”的辩论赛。
2.教学过程。辩论式教学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括“相关理论的学习―辩论赛的布置和准备―开展课堂辩论赛―裁判评分―辩论赛后的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过程。辩论赛之前学生最好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辩论赛的布置主要是老师选好辩题,按辩论赛的规则进行分组、抽签,安排好各类人员。辩论赛的准备主要是各小组搜集资料,分工协作,模拟辩论。开展课堂辩论赛前由学生布置好会场,然后按程序进行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的辩论、自由辩论及总结陈词。裁判评分由教师担任主裁判,可以选两名学生担任副裁判,根据小组的表现给出分数,计入考核。辩论赛的总结包括教师的点评和学生写赛后心得两个部分。
3.注意事项。首先应选择好辩题,辩题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要贴近工作及生活实际,不要选择空洞的辩题。其次要做好辩论过程的控制、赛后的评价和总结工作。辩论赛事先要做好准备,赛中严格遵守规则和时间限制,控制跑题、情绪化、不尊重对方甚至吵架的现象,赛后要做好评价和总结,重点指出本次辩论赛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经商贸类专业;经济基础课程;课程改革
一、财经商贸行业的特点与人才需求分析
(一)财经商贸类行业主要特点分析
1.第三产业对吸纳劳动力就业有广阔的空间
财经商贸行业涵盖的范围较广,它不仅涵盖第三产业的绝大部分职业岗位群,而且也涉及到第一、第二产业的有关职业岗位,所以,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下图是我国1990-2007年三次产业就业分布情况:
如图显示,就吸纳的劳动力来说,在我国的三大产业中,自90年以来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在1990年,只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18.5%,到2007年已经占到全国就业总人口的32.5%,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同时期,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从这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于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有很大的空间。
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第三产业不仅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其创造的价值在GDP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其价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65年各发达国家平均值已为51.23%,1992年这一比重又进一步上升到65.62%,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的比例能达到70%左右,而这一比例在2007年中国只有42.31%,即使是最高的2001年,也仅仅达到48.22%,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下图为1990-2007年以来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布情况。
3.财经商贸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以城市和专业市场为载体,密集度较高
第三产业是一个庞杂的混合产业群。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中心,第三产业相对集中;专业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它的扩展本身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专业市场的兴起还会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业务以及各类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4.与制造业、农业相比,财经商贸行业大部分是从事商品流通、交换、售后服务和其他各类服务,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决定了该行业的就业门槛较低,对技术性要求较小,竞争性强
财经商贸行业的这些特点以及动态的变化使得对财经商贸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充分分析财经商贸行业对人才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财经商贸行业对人才需求分析
1.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应该是基础宽厚,强调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决定了必须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制造业、农业相比,财经商贸行业的学科背景更多表现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工作中注重人的差异,强调顺人而异,随机应变,对交往艺术和交流方式有较高的要求。这一领域高职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运用专门的技术、业务、经验知识,向特定人群提供支持与服务。
2.宽专多能是这一领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财经商贸活动是多种知识、多种能力的复合运用,因此,行业中的众多岗位,很难提炼出一门“一招鲜,吃遍天”的能立身的核心技能。无法强调一专而只能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3.财经行业的学科理论对深度要求不高,但要有相当的广度,实践性更强,经验积累很重要。
4.对财经商贸类相关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最看重的并不是学生的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毕业生职业意识中所显示的综合素质。而专业基础课程就能够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知识。
二、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制约着课程改革
工科、农业类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着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优势,易于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理论与实践之间容易转换;而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多数课程侧重于心智性训练,工具性较弱。
(二)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涉及门类较多,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
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涉及门类较多,与实际联系较紧,时效性强,互补关联性较高,但目标差异性较大,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
(三)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实习与工科相比,难度较大,规范性不强
工科类学校的实习平台只要具有一定的机器设备就行,在学校内就可进行实习操作,同时可进行人数较多的规模实习,规范性强;而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必须有实习单位接收才能进行,实习的岗位有限,群体性规模化训练难度较大,课程的理解因人而异,不易标准化。
三、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选择
(一)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财经商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必须注重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即专业基础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
1.筑牢专业基础能力
重视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基础的,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力图在传统与现代双重因素影响下朝专业基础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改革必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通过实践,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
2.构建财经商贸类职业通用能力
通用职业能力是国际职业教育普遍接受的概念。它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的、可广泛迁移的,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对专业能力的运用和个体的发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用职业能力既有其培养的必要性,又有其培养的可行性。
(二)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路径
财经商贸类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程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专业基础课教学仍存在模式僵化、理念陈旧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学很难达到职业化的效果与要求,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职业教育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变革教学内容
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与专业特点、职业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和时代、学生的同步互动中,力争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积极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发展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更能使之真正地学以致用。
2.创新教学方法
从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学方法的滞后是影响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瓶颈。因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
首先,积极探索适应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中解脱出来,使专业基础课教育更富有活力;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手段相结合,努力使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多样化;再次,集体备课共享合作资源,对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问题学科组成员充分研讨。
【关键词】课程资源建设;有效途径;职能作用
处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日新月异时代,社会力量高等教育办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从单纯的关注规模、追求数量的外延式发展转为眼睛向内、脚踏实地、注重结构,以质量提高、特色强校的内涵发展为自己的战略方向,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和具体要求。作为一所以现代建筑工程科学技术为主的高校,特别是建筑装饰专业的学院要建成“人民满意”、全国一流、乃至有世界水准的高等学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将学科规划与建设作为办学特色的根本,有效发挥教师在课程资源建设的作用,倾力打造属于我们二级学院本身的课程、教学、科研质量品牌,以及管理与服务质量品牌,尽显特色优势。
高等院校专业基础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所涵盖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几乎同步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由崭新的教育理念支撑的培养目标,仅就我们建筑装饰学院应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诸行业信息化之需设置的软件工程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倘若得不到广泛有效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要实现其课程目标是非常不易的。作为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必须明确在专业基础学科课程资源建设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能和所要履行的职责及对学生专业引领作用。结合近年所任的专业基础课《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页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学科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由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最终到自由地开发和拓展、以及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的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重新认识自我,促使教师的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表现为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在高等教育改革走向纵深的今天,有谁不渴望将自己锻造成具有课程智慧的人师?除了进一步理清教师专业发展这个高校教育改革重要取向外,基于专业基础学科课程资源建设,教者要着重探究并解决好角色转换、职能转变两方面凸显问题,进而探索开发和利用专业基础学科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建构那些策略性知识,发挥好专业引领作用。
一、转换角色,增强开发和利用学科课程资源的自觉性,为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服务。
我们说,在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一所社会力量高等教育院校要以独特魅力生存与发展,必须将自己的办学目光锁定在国内一流并适时追踪国际教育的服务宗旨上,在人才培育上应是最前沿的教育信息,而作为教者个体,尽管所容纳的信息沧海一粟,但亦必须一如既往的以最快速度、近距离的随国内教育改革的节拍并把握国际教育的呼吸。因为一堂课、一次教学研究和实验活动、一个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和对教师的启示都可能是巨大的。教育惟有牢牢把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方向、发挥学科优势,才能促使学院品位的提升,更好地履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谱写有区位特色的办学新篇。
目前,一些院校教学平庸、发展滞后其在于从教人员的主观愿望和付诸日常的教学行为在目标内容上“不脱纲”、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不超标”,教者匮乏创新意识,只注重课堂书本知识层面传授和学科课程终结的测试,在学科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严格依据教材和院系等对教学计划管理,不能有半点突破。教者受传统课堂教学思想束傅和教学流程框架组织形式的制约,使得“依赖心理”起支配,教学内容“唯书本论”、教学策略“唯上论”等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作为教师,当一名“教书匠”非常容易,当“名师”只要努力去严谨治学也不是很难,但要成为“人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照亮学生生命的航程,用自己的课程智慧、专业创新来影响学生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日常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科教学质量一直被院系视为“生命线工程”,在实施所任《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教学计划中,我也愈加感受到教学质量的提升重点在课堂,教师要转换角色、改变课堂由教师主宰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必须重新审视和确立教师的角色,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据网上信息显示,时下我国有2000多所高校,不可能放在同一平台上,不同类型的院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其共同点是“适应性”,适应性就是质量。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包括发展的质量观、合适目标的质量观、需求性的质量观、多元化的质量观、特色的质量观,各类院校都在用实力最强的师资、实验设备,集中人、物、财力加大发展,形成优势与特色。一旦形成特色后,这方面的人才,包括教师和学生,就会蜂拥而来。如果每所大学都有几个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就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特殊需要。应当承认,一些院校还未能把高教改革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真正纳入发展战略,使得一些教师在以信息化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时代呼唤面前未能迅速调整自我、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新的人才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挑战面前,一些教师之所以处于被动地位,其原也在于缺少角色转换这一前提条件。不管教师的主观愿望多么纯正,教学策略倘若依然恪守“以我为中心” 、“教者是神圣殿堂”,这种教学是无效的、徒劳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改革实际上不单纯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而是培养模式、办学理念的改革;教师角色的转换,就是使教师在所任专业基础学科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未来发展而设计、为学生主动学习导航。学院只有树立“学生就是大学”这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办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质量即适合目标”这一和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做到角色的彻底转换。教师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学生和学院的发展去发展自我,不断提升专业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教师也只有积极主动去开发所任学科课程资源、行使有效教学,才能完成促进学生成长这一最终标准,进而达到为基础课程目标服务之目的,整个教师队伍才会有强大的竞争力。
二、转变职能,探索开发和利用学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为学院专业优质和特色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转变教育职能这是教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所在。一所好的学院,专业基础教学应恒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课堂,作为院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不是教师自身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窗口,应充分体现教者的课程智慧和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空间价值。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整个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它的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与教学改革配套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实施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去实践教学评估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和学生定期反馈等制度,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实现教育职能观念的转变,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有不断地将书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实现课程目标而去开发和利用学科课程资源并不断探索其有效途径,才能打破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使教与学活动其乐无穷,更加有吸引力。我们说,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目标都离不开充裕的教育理念支撑和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的支持,高校基础课更是如此。尽管理论成分表述多是基本的专业技术原理,即前人的实践认识、操作过程的经验总结——现成的结论,学生获取专业基础知识上是被动的,特别是面对抽象、枯燥、生硬的理论,感受乏味,但教者务必使这些基础理论“活”起来。要在改革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改变教与学方法。一个人走向成功,要具备多种素质,搞教育要IQ、EQ同时培养,有的学生智商很高,情商不高,很难成才。区分一名良师不仅要衡量讲授能力,还要衡量其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和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情绪的能力。二是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新事物,它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很近,教师可以围绕课程特点、基本知识技能、专业基础课程总目标和人才培育的课堂学期教学目标内容及分解的每节教学目标,视教学班学生需求,索取有价值的、鲜活的实践知识(操作层面的实例),作为对固定专业课程(书本原理)学习的补充,这样势必会激活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活动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其实,教者开发和利用学科课程资源途径很多,如诸多版本的教材、网络、软件、图书馆、社会实践(固定或非固定的教学研究、实习基地),只不过有些教师视野不够开阔,加之院校课程本身的封闭性和有些教师缺乏识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使原本十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了单纯而枯燥的知识传授,但也必须谨防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者应明确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目的是在于服务,为专业基础课的全程教学活动服务。我们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专业基础课的学科教学就是在院系已通过的固定版本基础上整合了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是院系教研机构,还是教师在探索开发和利用学科课程资源中,都注重了从三个角度切入,以寻求新的突破:
转贴于 Ⅰ.在学科固定教材基础上,不断拓展实用所需。
应当看到,在全球信息化大潮推动下,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专业教材建设在教育发展战略上更显得举足轻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时间较短,从业人员较少,而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几十年间积淀的经典教材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建设一流的专业,要求教者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将目光瞄向世界最先进的层面,力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是高校课程资源建设和提升教育品位的必由之路。高校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的资源建设应本着国家教育部对高校计算机适用人才培养提出的内外兼蓄,使用外文版的号召,兼顾学生外文基础参差不齐客观状况,在组织教学的实践中,以我国教材为蓝本,适当引用外国优质课程资源,诸如《计算机科学丛书》等。它是对国内高校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度身订造的,其中,许多教材已为M.I.T,stanford,u.c. Berkeley, C.M.U等世界各版大学所采用。作为被我们建筑装饰学院基础科学教育选作的优质教学资源,我认为它不仅涵盖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库、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图形学、通信与网络、离散数学等国内大学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核心课程,而且各具特色,有的出自语言设计者之手,有的历经三十年而不衰,有的已被全世界的几百所学校采用。在这些圆熟通博的名师大作指引下,教者必将在计算机科学的宫殿中由登堂而入室。这些宝贵的优质教学资源为我们建筑装饰学院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教与学活动起到助推之成效。特别是影印版教材,单独开辟了“经典原版书库”,引进全美通行的教辅用书“Schaum’s outlines”系列组成了“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便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掌握,其资源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e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无论是我们搞教学研究还是引领学生探究学习都很有利用价值。
Ⅱ.从社会性即行业的实际应用价值合理地开发利用。
国家教育部门在“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意见别强调,要“按照优势突出、特点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引导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办出特色”。目前一些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专业教育属性的基本认定,即未能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和基本任务。一些院校往往处于一种急功近利的运行状态,有一种为教学而教学倾向,他们对社会需求不能深入考量,甚至不清楚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对未来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什么要求,然而,他们却同样堪负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我校在优化课程结构上,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人才培养为目标,其专业基础课程优势在于彰显出“生本观”、“为学生发展而施教”的教学特色,我们从社会性即学生未来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应用价值有计划地、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我们不仅关心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还能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确定人才培养标准,以此为依据设计与之吻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使其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先进性,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保证人才培养的必要质量,故从开始我们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我认为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应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基点出发,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Ⅰ]、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条件,即院系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诸如通用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图书音像(教学软件)资料。[Ⅱ]、通过教科研、学研、开放课堂(异彩纷呈的课堂革命)、学术讲座、热点沙龙、研讨交流等互动形式,实现资源共享。[Ⅲ]、通过E-Learning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等信息环境下的教学与学习行为,打造教与学的新亮点,促进专业基础学科课程资源建设。特别是通过博客、QQ群等学生喜爱的网络工具,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合理利用。为了延伸课堂教学,可以将课堂搬上博客,在“博客课堂”上,学生既可根据各自需要查阅资料,也可下载各章讲义,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实现学习目标 [Ⅳ]、拓展校外课程资源。譬如“软件工程学”属现代信息技术范畴,社会应用范围广、专业科技含量高、工程技术人员发展潜力大,决定了人才市场的紧俏,我们可在共同发展、双方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建立稳固的教科研训实践基地。仅从国内目前教育信息化行业有一定推动力的IT企业就有10多家,诸如联想、戴尔(中国)、浪潮、英特尔(中国区)、浙大网络、现代中庆、清华同方、华为3com、方正科技、IBM、一百易、华工紫龙、爱普生(中国)、汉王科技、AMD等。从国外的教育经验来看,发达国家99%的大学包括高职院校都是采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笔记本电脑的教学模式给整个大学的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中国的高等院校要想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最需要的是创新和探索未知领域,这正是中国教育体系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Ⅲ.从学院(系)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完善资源库建设。
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与传统行业(机械、建筑等行业)相比,还是比较年轻的行业。传统行业生产、管理和工艺都相对成熟,而软件行业在各个环节上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对软件“工程”科学性的认识,还要从学院(系)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完善资源库建设。尽管时下软件开发太稚嫩,甚至有人认为还谈不上“工程”,即未有一套略为成熟的评估标准。软件项目极易出现失败或失误,而软件工程理论又未能完全解决软件危机中的所有问题,但我们仍要坚定专业教育信念,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使它走向成熟。笔者认为,教者仅靠课堂教材是不能达到现代人才所必备的专业技术理论目标要求,还必须不断拓展新的课程资源,确立建设目标,形成新体系。计算机软件工程作为专业基础科学必须从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过程改进三个重要方面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
课程资源库建设不是盲目的,它是在科学精神指导下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中一般应坚持“六项基本原则”:[Ⅰ]、进步性原则。课程资源要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向,而不是游离时代。[Ⅱ]、适应性原则。课程资源要符合当代大学生渴求新知即专业技术理论与实践活动前瞻性的兴致需求,以促进个性发展。[Ⅲ]、实效性原则。教者应精选信息并与学科内容有效整合,形成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并产生最大效益的课程资源。[Ⅳ]、经济性原则。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者的导行很重要,应合理使用开发项目经费,做到既省时又高效、便捷。[Ⅴ]、因地制宜原则。应以本院(系)专业特色优势为主,在学科教科研训中展示专业教师风采。[Ⅵ]、共享性原则。对校内外、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专业基础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层面,因为在平素专业教师中的教科研学术交流和开展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了素材性课程资源,我们只有不断地潜心研究,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表至里、由浅入深,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其丰富内涵。
总之,在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趋势下,专业基础学科课程资源建设显得更为迫切。因为学院(系)专业教育、学科教学面貌的变化是以发展为标尺、各层面的效能需用管理者和教师的智慧去探索,课程资源建设与环境建设、队伍建设已被列为整合办学资源的“三大工程”。由此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对于满足师生成长需求、对于学院(系)教育发展、专业品位提升具有战略意义。理念认同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时下我们缺的并非理念,而是果敢的实践。我们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就是通过研究和改革探索,形成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新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与计算机IT产业的紧密联系,提升计算机软件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软件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还要通过不断挖掘自身资源、用足用活已有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以最少的成本和资源达到学院(系)专业发展事半功倍的结果,实现教育绩效的最大值。让我们在百舸争流的教育大潮中,牢牢把握专业基础学科课程为学生成才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主旋律,以我们的教育创新成效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美].Roger S.pressman著,郑人杰、马素霞、白晓颖等编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2007.1出版.
[2] 杨德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2007.1.29.《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
1.重实践操作轻基本知识、理论学习
本院学生主要是专科层次,对其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是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部分学生就有了重实践操作而轻基本知识、理论的现象,从而导致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
2.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转变不适应
由在高中依赖老师家长督促学习转变到大学靠自主学习,学生对学习方式转变不适应,而且学习医学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不够,学习方法不恰当,导致了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
3.学习科目多,课程安排紧
由于课程安排的要求,学生学习科目多,课程安排紧凑,自习课相对较少。课堂学习结束后,缺少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也导致本门课程学习效果不佳。
二 提高学生知识吸收率的对策
1.巧设课前提问
所谓温故而知新,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现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以压力。如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对上次课内容进行知识回顾,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化压力为动力,增强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巩固所学,提高知识的吸收率。
2.以思考题导入新课
授课前的导入过程,可以用思考题的形式导入。如在讲授生命体征中体温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出一名高热病人的病例及问题,将热型、发热程度及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等内容涉及其中,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知识吸收率。
3.精练讲授内容
即讲重点。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某些章节内容多,课时少,对学生一看就懂的,或只要求了解的,或已经在基础课中学过的内容,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内容,不必再占用课堂时间。如清洁消毒灭菌的内容中,可以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及物理消毒灭菌法,而化学消毒灭菌法,课本上已经总结得条理清晰,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知识吸收率。
4.讲授过程反复提问
在本门课程中,某些重点知识会反复出现。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通过反复提问法来帮助学生反复记忆,加深印象。如“健康”的定义在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中初次学习过,在健康与疾病以及环境这两部分内容中,再次提到“健康”时,就可以提问的方式来回顾,起到督促学生记忆的作用。
5.讲授时适时进行阶段性小结
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多、层次多、且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及一些重点、难点及考点,可以阶段性地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回顾。如护理程序这一部分内容,护理程序共五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又有很多重点、难点及考点,内容多、耗时多。往往同学们学习到下一个步骤时就忘了上一个步骤,对护理程序不能进行整体的把握。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每讲授完一个步骤,进行一次小结,五个步骤全部讲解完后再进行一次总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6.善于总结口诀
简单而押韵的口诀是教学的好帮手,既可以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又可以减轻学生记忆知识的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所以在本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前对知识反复琢磨,仔细研究,用通俗易懂、简练准确的语言编成口诀或顺口溜。如注射的原则共十条,经过仔细思考后,将其归纳总结为“三严格,三合适,防意外,要无痛”。只要记住这短短十二个字,就可以将繁冗的注射原则轻松记忆下来。所以,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多思考、多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吸收率。
7.做好课堂小结
课堂知识讲授结束后,以思考题或练习题作为小结内容,既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考点进行回顾及复习,同时可以作为学生听课效果的评价,并最终提高学生本节课知识的吸收率。
8.布置课后作业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性强,且涉及到护士资格证考试。在每讲授完一章内容后,教师可以从相关书籍上查找相应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学生通过练习、以及老师批改且答疑,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9.充分利用实训课练习时间
本课程实训课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练习时间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如在测量生命体征的实训课上,让等待操作的学生在某位学生测血压的同时,记忆引起血压测量不准确的误差有哪些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督促学生记忆,将可能浪费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同样可以起到提高知识吸收率的作用。
10.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直观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借助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媒体,能有效地将各种信息直接传达给学生。如在各种注射法教学中,注射部位的选择、进针手法是重点内容。教师将注射部位的神经、血管与肌肉的解剖图扫描入计算机,制成动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清晰地展示了注射部位与解剖之间的关系,并将进针的操作录像导入计算机,分解动作讲解,尤其是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使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多媒体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从而提高知识的吸收率。
三 结束语
根据本院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知识的吸收率,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汪美华.浅谈临床见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18~19
[2]郑凤莉.浅谈口诀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14):77~78
企业管理概论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企业管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
关键词: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历史教学更注重从世界历史的特点出发,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使学生具有更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力求充分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和育人功能。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增强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以及内容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用的各种观念作指导,正确地帮助学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近年来中考更是加强了运用马克思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查趋势和方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用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
历史思维能力涉及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学生知其然,从不知道到知道,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是要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论历史现象,阐述历史的发展规律等;第三层次“还有什么”,是要学生“融会贯通”,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具有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与应用能力。 第二、三个层次都要重视理论的运用。
比如:在教学《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一课时,需引导学生看课本提供的史料:“19世纪70年代,在工业方面,英国一直遥遥领先,法国次之,德国和美国分别居于第三位和第四位。19世纪70年代后的40年间,这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德国居第二位,而号称“世界工场”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则居第四位。”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政治的不平衡,这是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变动的历史规律。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理念 基础 能力 方法
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与之相适应的高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生了重大变革,过去的指导高三复习行之有效的方法,已经不可能适应于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指导高考备考复习成了一个紧迫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对教材的内容,教学教法,考试的要求,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其中教师的作用是重要的,关系到改革的成败。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在实际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过去的复习课主要是传授知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然后让学生识记。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主导与主体地位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来,甚至本末倒置。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太大。因此,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扮演好指挥家的较色,而不是保姆式的教学,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二、对教材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也是新历史高考的命题依据。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结构上作出了重大变化。新课程的教材编写是以专题形式呈现的,内容跨度大、概念多,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直观上很大程度地被削弱了,给学生的记忆与理解造成了混乱和困难,不利于学生掌握。同时, 3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被分别以不同的侧面出现,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复和割裂。因此,复习备考时我们可以首先对教材的学习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是通史体列和中外顺序对政治、经济、文化的模块内容加以构建,这是一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
三、夯实基础,渗透能力培养
首先,通过对新课改后历史高考题的分析,新高考仍然强调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如何,是决定高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基础知识是活水,源泉,如果连基础知识都不能掌握,谈何运用?所以,进行高三复习,先从基础抓起,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评价以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去掌握。另外,学习过程中涉及到概念性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理解透彻,否则,不便于对基础知识的消化。
其次,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既要注意历史事物之间的纵向联系,也要注意历史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纵横联系中加深对历史事物的整体把握。
再次,高三历史复了夯实基础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我认为是能力的培养。就自己个人对高考试卷的分析及标准答案的理解,题目的设置往往有三处着眼点,一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答案往往在所提供的材料中;二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答案往往在教材所学中;三是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其答案往往是二者结合。而要准确答题需要学生有很高的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2009年高考第22题三个问题的设计:(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快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阐释能力。这也是新课标要求考察学生两大能力。这就要经常地讲,经常地练。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提升对新材料新情景的运用与理解能力
新课程观的理念认为,知识来源是多渠道、多方面的,对于学生的考核将更重视对其学习能力和深造潜力的考查,这已经成为高考的重要目标。由于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命题考核的内容不可能都与教材的内容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更侧重于学习思维能力的考查,从江苏2008年以来的试题来看,命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新变化。如,2009年选择题11题: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这些目标的考查是大量运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来实现的,命题增加了材料题的比重,阅读量越来越大。选择题也多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更多地创设新的情景,同时,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总之,新课标、新高考下如何形成科学、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只是刚刚一个开端和探索阶段。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高考和学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魏国栋、吕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一、展示基础知识运用(色彩、灯光等)模块
服装在卖场中要能更好地传达服装的设计理念、设计构思以及流行趋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基础,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色彩作为服装以及服装陈列基础课程,都必须要从基础学起,比如说先让学生从配色开始练习,颜料、色卡纸、色相环等都是最基本的练习,有了基本的配色方法,再培养学生时刻关注流行趋势,提高学生的搭配技巧和能力。卖场中有了色彩,没有灯光,就像人没有了眼睛,所有产品特色都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所以灯光和色彩是卖场基础设计中重点的知识模块。
二、卖场空间规划与服装构成形态模块
卖场的规划布局,一定要考虑空间与消费者的动向,这些都与卖场的规划有重要的关系。卖场中的道具摆放不仅要考虑人体工程学,还要与服装展示的形态有重要的关系。提高销售量,一定要通过陈列卖场规划图来实现。陈列设计师必须要对尺寸有充分的把握,对道具和卖场有基本的估算能力,平时多用尺子去测量,例如:流水台有多高,落地架大概多长一个,灯的安装位置,顾客伸直胳膊最大长度是多长等都有大概的估算。
三、橱窗陈列设计模块
橱窗是缤纷多彩的时尚产物,要想抓住顾客的目光,必须把橱窗作为卖场的第一张脸,好的橱窗总是能给人一种奇妙和兴奋的感觉,能更好地传达服装的设计理念,通过道具、灯光、服装的搭配、背景的设计和模特的运用等,营造出某种气氛来更好地传达服装的特色。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橱窗中模特的摆放位置和姿势,改变人模横向间距和前后位置的变化,人模之间要注意呼应、分合,整个组合变得更丰富、更有吸引力。橱窗的制作分类分为简洁构成式设计、生活场景式设计、奇异夸张式设计。
四、陈列手册的制作模块
陈列手册制作大概分为陈列基础指导、季度主题、季度平面宣传品、季度陈列指导等。陈列手册能更直接指导服装在卖场中最终的搭配方式、设计风格、设计创意等。学生在做手册时,必须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有较长的销售经验。陈列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分为感性设计和理性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并且反复交替进行。当然随着设计的深化、感性的成熟,设计的思维方式应有一个从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考的过程。这是由于展示产品最终是要正确表达内容,有效地传达信息和作品之间形态的实际效果等决定的。通过以上几点,服装陈列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不仅学到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结合实训教学,对服装陈列课程有了更深地认识。然而,在课程中师资和实训教学、教师考试体系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在师资和实训建设方面比较欠缺。服装陈列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综合的素质,例如: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审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涉及到,要有创设新学习情境的能力。
目前服装陈列的教师大多数是各大院校的优秀服装毕业生,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服装面料、工艺制作、款式设计等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部分学生缺乏对市场讯息敏锐的反应,专业搭配技术不够熟练,对卖场空间布局不够完善,不能将书本基础知识和现场实际情况更好地结合起来,专业知识相对狭隘,在成为教师后,很难实现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应用知识和一定的统筹能力。项目教学要将理论基础知识引入实际的工作环境,老师和学生要置于仿真的卖场环境中,接触真实的陈列道具、高质量的卖场空间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内部的设施、卖场环境营造跟不上实际教学项目的要求,因此要加强校内陈列师资和实训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方面不够完善。由于目前部分学校的教师喜欢按照自己的专业眼光和水平习惯性地给学生考评成绩,所以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不断地探索,需要形成一个基于教学评估体系的实践“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好的评价考核体系能促进教学,引导激励教师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心态。虽然大部分专业在岗教师本身具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没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缺乏洞察市场能力,不了解市场需求评估。要实现学生和企业之间近距离上岗,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市场结合,关注市场讯息,让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环节
随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政策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将成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之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需要一大批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经济,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但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明显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加强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咨询服务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面广,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事农业企业或乡镇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业企业、村级、乡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技能,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微观经济管理和服务的中、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二、对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
通过近年来我们所作的调研,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敬业精神、诚信、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竞争意识、职业道德、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身体素质。其中最强调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
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要学习先进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学生要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学生的素质和风格。要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把自己的观点以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要能思、能说、能写,还要能做,要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地解决问题,具备实践中的操作动手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考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涉农企业要求现在的很多岗位都必须是持证上岗,比如:搞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搞营销的要有营销资格证书,搞农村收购的农村经纪人员也要有经纪员资格证,从事企业管理的可考职业经理人资格等等。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了资格证书,为今后从事某专业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三、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学识的深浅和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其能否顺利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需充分考虑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科学配置,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适应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公共任选课三大部分构成(见图示1-1课程体系设置)。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政课、语数外、计算机、体育、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与健康、安全消防、形势与政策等。公共任选课开设素质类课程,意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个人修养。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部分构成。
四、高职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内容的改革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重视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企业逐渐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以往偏重于政府需要的经济理论分析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明显不符合社会需求。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增加管理类课程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可设置的专业方向有:会计电算化 、农(畜)产品营销。专业核心能力为:农业经济调查分析及市场营销、财务核算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课可开设:农业经济基础、农业技术经济、农产品加工概论、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农村财政与金融、农业经济调查、会计核算模拟训练、市场营销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加强新教材建设,积极选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规划类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鼓励教师主编或参与规划教材编写,使课程内容充分反映学科的新发展、新要求。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先进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五、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的完善
不断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合理规划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的课时,宜实验、实训的就安排实验、实训,宜理论教学的就安排以理论为主,兼顾实验、实训。课堂教学推广以案例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根据农村、农业职能部门、企业具体实际,让学生自己去规划农村、企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去思考和设计方案,回到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融入畅谈式教学方式,畅谈式教学使学生如鱼得水,让学生自己阐明观点,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的讨论,借助学生间的知识互补、信息刺激和情绪鼓励,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案例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住,通过畅谈,探索更好的答案。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竞赛活动,例如开展演讲比赛,每个学年举行一次,要求以班为参赛单位,先在班内进行选拔组队,再在全系范围内进行淘汰赛,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先进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六、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意义重大,选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依据,必须在农业和农村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民主建设等方面,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地方,作为选定建设实习基地的重要依据。另外,实习基地共建单位还应广泛包括涉农企业、乡镇政府和事业单位等等。
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利用寒暑假时间,要求学生深入到农村、企业和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并开展指导与评比工作,将学生成绩计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许玉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31-33.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4,(11):80-81.
[3]樊东,王晓云,赵奎军.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18-21.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