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地规划相关知识范文

土地规划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规划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地规划相关知识

第1篇:土地规划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课程体系;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9-03

一、研究背景

土地整理是指为改变地块零散、插花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整套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权属的综合措施。土地整理是我国当前一个时期内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解决用地建设指标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保障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在中国耕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未来,土地整理任务将更加艰巨,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多。从我国当前土地整理人才培养状况来看,并没有专门的土地整理本科专业,其土地整理技能培养主要是通过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等专业教学来实现。从土地整理人才培养内容来看,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土地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农田水利、工程概预算等内容。从教学上看,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没有专门针对土地整理技能培养,因此,当前本科课程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土地整理能力培养,必须研究讨论专门的土地整理技能培养方案,以满足实际需求。

二、本科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途径

从当前本科学生培养要求来看,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①基本能力培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能力,即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基本能力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②专业理论分析和应用能力。该能力主要由专业理论课教学来形成,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并能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石,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潜力源泉。③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学生顺利走向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作为教学型高校,更应注意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使得学生能顺利就业。结合本专业实际,从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层关系:基本能力与学生就业;专业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与学生就业;专业技能与就业。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学生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参考龚怡祖等人观点,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课程、科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公共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底部,其功能主要是承载大学文理基础学科教育并促进其相互交融,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科类基础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中部,其功能是建构人才的知识结构主体,使学生获得以主干学科为核心的大门类范围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受到相关的方法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打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顶部,其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比较鲜明的专业方向(或特色),使他们有选择地接触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领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职业竞争力。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照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从课程安排上来看,对于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由基础课和选修课来进行;对于学生专业理论及应用能力,一般应由专业基础课程来承担教学;而专业技能,则应由专业核心课程来达到这一培养目的。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主要有土地规划与土地管理、土地整理、土地测绘、不动产经纪与评估、地理信息系统与开发等。从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来看,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规范实用的课程体系;其次,没有系统专业的师资渠道;再次,可选用的课程教材少。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综合性,除了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外,还需兼顾其他专业技能,因此,其设置的课程难以满足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通常,该专业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应用等,专门针对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仅有土地规划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从土地整理工程内容来看,主要有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农业等相关知识,从其工作内容来看,应设置以下课程。首先,专业基础课,应开设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土地整理技能培养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也应为先修课程。其次,核心专业课,应开设土地整理工程制图、农田水利学、土地开发整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将为土地整理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再次,专业选修课,可开设建筑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基础、水泵选型与安装、电力输送、城市规划、农业气象学等课程,以丰富和提高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

四、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相关建议

目前,为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达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措施,我国各省市必然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可以预见,在今后5~10年内,土地整理将快速推进,并将吸引和需要更多的土地整理专门人才。因此,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将会愈加现实。首先,从本科层次的土地整理人才培养来看,应尽快完善土地整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目前,尽管天津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已经十分重视土地整理人才的培养,并制定了自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但从全国来看,并无专门开设土地整理专业的高校,也就无从谈起规范、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对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设置,各高校差异较大,因而对土地整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不尽科学、完善,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应加强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从土地整理相关教材来看,目前,并没有土地整理规划教材,即使是普通教材,也少之又少,给专业技能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从网络上查询,仅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几所高校编著出版了《土地整理概论》《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等个别教材,很难满足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再次,应适当对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是交叉学科,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偏向于社会科学格局,急需的理学、工学门类的土地科技人才培养渠道不畅、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土地科技和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土地整理专门人才培养。建议修改专业名称为“土地利用技术与管理”“土地科学与技术”,并升为一级学科,下可设土地整理等专业,以强化土地整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龚怡祖,陈万明.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53-57.

第2篇:土地规划相关知识范文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持续土地利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稳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弄清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质量和数量变化、土地资源潜力等重要信息。开展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研究可为土地管理和其他研究工作提供现实性强、准确性高的科学资料与辅助决策依据。

一、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3S技术基础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主要是对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等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进行监测。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建立起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是一种能够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某一区域的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类数据变更的空间信息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动态监测技术系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是一个要求有一定技术与精度的工作。商时又有很强的现势性,3S技术为它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和发展空间。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一体化技术,简称3S技术。RS技术含义是在远离目标,与目标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判定、量测并分析目标的性质。GIS是指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GPS技术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二、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的构建

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所需要的软、硬件包括:TM影像,各种土地相关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社会经济资料等),GIs软件,图像处理软件(IDRISI,IMAGINE等1,构筑动态链接结构的模型开发软件(C++,VB等),数据库构建技术(Fox-Pml;微机,扫描仪,数字化仪,输出设备(出图仪、打印机)。

(一)遥感信息的获取流程

1.遥感图像的处理。当使用多时相遥感影像研究土地资源状况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精度,必须对遥感图像进行一些处理。即对遥感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几何纠正、辐射纠正、图像分类和图像增强处理办法等。

2.解译标志的建立与判读。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需要建立解译标志的有: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等。地貌在遥感影像的表现最直观、具体,解译标志容易建立,如湖泊、扇形地、水系等,都较易判读;土壤是一种特殊的解译客体,应依据其成土因素、表土的光谱特性和地表特征进行综合判读;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解译是重点。随后,可参照1:10万地形图、1:1万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图像按解译标志解译,并存储在GIS软件中。

(二)利用GIS和GPS构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技术流程

1.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缺少数据的信息系统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工作是建立数据库。用于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这里重点介绍空间数据的采集。

首先应进行图形数字化。采用GIS软件设计适合不同线状类型的数字化程序,将土地利用图、土壤图进行数字化,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对地形图、养分图等进行数字化。

2.土地资源时空变更数据的获取。首先。是基于GIS的遥感专题信息的提取。以土地利用中最常见的居民地为例,先在调查地进行实地查看和探测,其次,是与本底数据库的空间叠加,进行空间复合分析。如和土地利用图复合后,由计算机提取判读结果与土地利用图各地类的差异。即可获得土地类型的变更数据。

3.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系统。它不仅以3S技术为基础,还要有土地科学、土壤学、地理学和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获取土地资源时空变更数据之后。复合本底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构建技术建立一个综合的时空数据库。

4.GPS技术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参与。GPS的参与主要表现在野外数据的快速获取。(1)在遥感影像解译之前,需要结合非遥感数据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确定其解译标志。(2)对数据库的野外纠正,对判读不清楚的地区做定点检测和对利用ARC/INFO的数据处理功能所得到的二次数据进行抽查。测定精度。(3)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成后,对于一些小面积的变化,可不必再用遥感影像,直接利用GPS测量。

三、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主要应用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建立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以其信息量大,查询、分析、操作和管理方便而被广泛应用,它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应用方向的不同,采用多个基础数据库进行叠加,设计建立不同的应用模块,使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具有多种功能。

(一)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模块的建立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是利用基础年份的数据与监测年份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指标通过基础数据库来获取,并根据监测需要建立监测指标库。其中每项指标以关键字与基础数据库相连,当选定某项监测指标后,系统便打开与之相关的基础年份与监测年份的数据库。

(二)土地资源评价模块的建立

土地资源评价是研究土地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及其潜力问题,一般是在土地资源类型的确立及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土地质量评定问题。首先建立评价因子数据库,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综合因子并确定权重。然后确定评价单元,按照各适宜级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与分级。并根据具体研究需要制定出土地适宜性分类。

(三)土壤侵蚀预测模块的建立

第3篇:土地规划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政府 公民 公共管理 网络参与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公民能够更便捷、自主地参与公共治理,但大部分地区的基层政府对于公民网络参与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民网络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完善公民网络参与机制,发挥公民网络参与的正向价值,成为新时期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现实问题。

运用新兴媒体工具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一种创新表现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公共管理首先是政府职能之一,主要包括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教育、经济管理以及劳动社会保障等具体内容。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一直是国内公共管理的一大特色,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政治生活全面进入了网络时代,因而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具体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运用新兴媒体工具逐渐成为公民参与的一种创新表现,也提高了公民参与积极性,其意义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公民利用网络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对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益处良多。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需依据各项公共政策来处理、管理公共事宜。公民依托网络可以自由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政府在参考公民实际诉求的基础上再制定公共政策,不仅科学合理,也更易满足公民诉求。

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公共政策实施阻力。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实践中较好实施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目标的达成。研究发现,公共管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程度越高,系列公共政策在出台后的实际实施阻力就越低。尤其是在某些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领域,如土地规划、环境评估等具体公共管理事宜,系列公共政策如若未能将群众切身利益与感受考虑其中,便极易造成公共政策实施受阻,甚至容易引发公共管理秩序的混乱。

在现阶段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形下,公民网络参与公共管理也就极容易“变味”

基层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重视程度较低。现阶段国内政府整体上对公民网络参与较为重视,中央政府工作会议上也曾对公民网络参与事宜有过具体提及,但个别基层政府对于公民网络参与并未引起重视,对公共管理中网络参与重视程度较低,使得公民网络参与变得随意和偶然,因而系列公共管理政策在制定上和实施上也都遭遇较大阻力。政府作为实际公共管理主体,其对于公民网络参与所给予的认识和重视不足,也直接导致相关机制较难构建。

公民网络参与积极性不高。公共管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也是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落后、互联网建设不完善、硬件设备缺乏的地区,部分民众对于如何使用网络进行公共管理不甚了解,相关机制的构建因而存在较大的现实难度。此外,一些公民作为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对于公共管理及网络参与难以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而由于公民网络参与的数量和质量无法保证,公共管理在实际开展中就极易与民众诉求产生矛盾。公民网络参与未能营造出有利环境,更是制约了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质量较低。公民网络参与公共管理是为了增强公共管理的实际管理能力,确保各项公共管理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但当前公民网络参与公共管理的质量相对低下,对于公共管理相关政策的制定参考价值较小。这是由于普通民众在思想意识上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其在参与公共管理等具体事宜中时难以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提出的系列建议与意见可行性较低,因而利用网络参与公共管理的实际效果便大打折扣。此外,低质量的公民网络参与也拖慢了相关机制构建和完善的整体进程。

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不完善。网络虽然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便捷、自主的渠道,但网络空间鱼龙混杂,信息繁杂,人们极易受到各方意见的干扰和鼓动,表达思想也极易出现混乱。因此,在现阶段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形下,公民网络参与公共管理也就极容易“变味”。部分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对民意进行恶意引导,更是会导致公共管理事宜陷入停滞。公民网络参与下舆论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公民网络参与的整体质量下滑,也成为制约公共管理中公民网络参与机制构建的一大阻碍。

通过公民网络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让公民协调、高效地参与公共管理

进行公民网络参与制度建设。地方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需要转变公共管理理念,在给予公民网络参与较高认可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公民网络参与制度,对公民网络参与等具体事宜进行细化和规范,对公民网络参与的程度、频率等作出具体要求。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公共管理实际,对公民网络参与进行规划,通过建立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制度,有效避免公民网络参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完备的制度建设下,地方政府更需要以具体制度为中心,积极尝试构建公民网络参与的相关机制。

注重公民网络参与相关知识宣传。公民网络参与相关知识的宣传极为重要,政府在构建公民网络参与机制时需要将何时参与、如何参与等具体情况告知民众。例如,在某项土地开发项目中,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对公民何时参与进行通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对参与的形式和流程进行宣传。此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利用政府T户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对公民网络参与知识进行传播。

确立对公民网络建议的评价体系。现阶段公民网络参与公共管理质量偏低,大部分公民虽然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意愿,但却缺乏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因而需要确立网络建议的评价体系。例如,地方政府在进行具体公共管理活动时,可成立具体的网络建议评价小组,由专人对公民网络建议进行归类和划分,择选出那些对公共管理具有正向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公共管理决策时,充分听取和考量此类意见和建议,服务于具体的公共管理相关事宜的政策制定。

加强网络监管,注重网络环境营造。营造一个适合公民网络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环境十分必要,这也是公共管理中公民网络参与机制构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到具体公共管理活动中时,地方网监部门应当对各种言论进行监管,避免不当言论对公民网络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实际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公民网络参与时的言论自由与基本权利,维护好公民网络参与环境。

各地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需要提高对于公民网络参与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网络时代做好公民网络参与的整体规划。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管理而言利大于弊,如何将优势发挥出来,避免劣势则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公民网络参与机制。通过公民网络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实现公民协调、高效参与实际的公共管理。

(作者分别为四川工商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教授)

第4篇:土地规划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基础课程 差异化教学 自然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37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hysical Geography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WANG Tao

(College of Geomatics,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Physical geography has opened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jors, resources protection majors, even engineering majors of many domestic universities, that reflecting the basic position of many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physical geograph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e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e conclusion physical geography teaching should be im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major was obtained. By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hysical geography knowledge related to student's profession will be training well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hysical geography knowledge.

Key words basic cours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hysical geography

0 引言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众多高校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土地科学、地理科学等,甚至测绘工程类专业得到开设,促进了相关专业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的科学认识。①由于高校性质的差异,如综合性高校、师范类高校、农林类高校及地矿类高校等,自然地理学课程在开设过程中,教授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②③受到高校自身发展过程的影响,对于自然地理学教学历史较长的高校,其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等得到更多的应用。④

作者所在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以测绘学为基础,先后开设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目前,以上4个专业均开设自然地理学课程,但课程性质在专业间存在的差异,课程教学学时也存在差异。比如测绘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为32学时、地理信息科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48学时。

针对测绘类和地理类专业中自然地理学课程性质、教学学时的差异,作者认为,测绘类专业与地理类专业应该在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及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开展差异化教学。

1 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

1.1 教学内容的差异化

自然地理学课程覆盖内容较广,教学内容较多,涉及到地球表层的诸多要素,如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依据教学学时,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涉及内容需要有所侧重,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地理信息科学等地理类专业来说,自然地理学是专业基础课,考虑到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内容多与地理相关,在该两个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涉及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内容均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于作者所在的矿业类高校而言,地理类学生毕业后就业倾向于测绘类、地矿类、土地类。据此,教学内容中地质、地貌内容需要重点讲述,有必要单独开设地质、地貌概况类课程,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及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求。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除涉及自然地理理论外,在实际应用及生产方面,侧重于资源环境方向,水文、土壤、植被(生态学)教学内容也应该加以重视,增强学生水文学原理、土壤学、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与内容,有利于学生未来在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方面的基础理论应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来说,自然地理学课程是该专业的重要基础,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学习,为之后的相关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48个学时的教学,明显不能满足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基于目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欠缺,应将自然地理学教学学时提高到80个学时左右,待实验教学条件满足后,增加实验教学内容,使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超过100学时。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从就业来说,作者所在高校倾向于计算机编程技术、测绘、土地规划等方向,除编程技术为特色外,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就业方向较为相似。由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学生侧重于技术方面,对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则以强度适中为主。虽然自然地理学课程也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但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相比,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的依赖较轻。故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内容要详细讲解之外,更多的是引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思想及软硬件等内容,与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相结合,增加学生地理信息与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的关系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就业方向的认识。但是,就目前教学学时来说,学时偏少,可以提高到64个学时左右,增强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教学及部分实验教学内容,使得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达到80个课时以上。

测绘工程和遥感技术与应用是测绘类专业,但遥感技术与应用专业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依赖性要高于测绘工程专业。尽管二者的教学均为32学时,但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应该有所差异。考虑到测绘工程专业的就业多集中于工程部门,野外实践较多,在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倾向于地质、地貌、水文方面的教学内容,气候和植被方面内容适中,土壤内容较少。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讲授内容,才能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使学生最大的掌握专业相关的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遥感技术与应用与测绘工程专业均为工科专业,就业初步定位摄影测量及其它方向,但前者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基础理论的需求要高于后者。结合遥感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该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地质、地貌、植被、土壤内容应该侧重,水文、气候内容适中,考虑到仅有32个教学学时,根据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又设定地貌、植被为重点讲授内容,地质、土壤次之,水文、气候最少。尽管测绘工程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从之前的16学时增加到了现在的32学时,但32个学时的教学学时也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将测绘工程和遥感技术与应用两个专业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提高到48学时更能满足教学学时的需求。

综上,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二者皆为地理类专业,但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点不同。前者需要将自然地理学各要素深入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并能利用其分析与解释地理现象;而后者更多的是将计算机、地理信息技术引入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促进技术与理论的结合,拓宽学生的专业范围。测绘类专业中测绘工程专业应侧重于地貌、地质、水文方面的教学内容,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应侧重于地貌、植被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以上4个专业均需增加理论教学课时才能满足自然地理的教学需求,待实验教学条件满足时,也需要增加实验课程教学学时。

1.2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⑤作者所在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过王建教授主编的《现代自然地理学》、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以及吴成基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等。目前本科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以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教材为主,该教材已经出到第四版,也是自然地理学本科教学中的经典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易于理解与学习,是自然地理学的综合性教材,应用范围较广。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教材,对于开展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差异化教学来说,仍需要进行适合相关专业的自然地理学教材建设。具体建设可以结合上述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增减。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教材需要增加实验教材和实践教材,理论教材采用伍光和教授自然地理学即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需要增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自然地理学的相关教学内容,实验和实践教材内容可以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相似,但侧重于自然地理学的计算机应用方面;测绘工程专业自然地理学教材以地质、地貌和水文内容为主,精简原有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内容,可以在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专业实验和实践教材中,选择野外实验和实践内容,作为该专业的实验与实践课程内容;遥感技术与应用自然地理学教材建设应以地貌和植被为主,扩充二者的内容,精简其他内容,增加自然地理学与遥感的结合内容,实验和实践教学教材也可选择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专业实验和实践教材的部分进行学习。

综上,教材的差异化建设,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本身的关注,亦作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提供帮助。

2 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包括诸多环节,其中最主要的为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其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⑥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在上文已述,主要是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各专业自身特点,将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实验教学过程因实验室还在建设过程中并未开设,是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的一个损失。我校自然地理学实践课程环节主要放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末,进行为期2周的野外实践学习,包括溶洞地质、滑坡和崩落、地垒与地堑及山崩地貌、山地植被、人文环境、土壤侵蚀监测等实践内容,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开设后,相关实践环节内容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仅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有设置,其它专业均为其专业实习,如土地调查实习、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实习等。这里主要讨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环节建设,其它专业涉及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内容均可参照。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环节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重要的学习过程,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契合点。就目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环节而言,实践环节时间较少,仅2周时间。考虑到实习过程主要在陕西省境内,去掉周末,仅剩10天时间,对于诸多自然地理学要素的实践学习而言,显然实践环节安排时间太短,可考虑增加到3周。目前实习内容以地貌实习为主,包括溶洞、崩塌、滑坡、山崩、地垒与地堑等内容,植被、土壤、水文、气候方面的实践环节较少。结合实验室建设内容,土壤、气候实践环节内容可以融合起来,植被环节实习与山崩地貌、山地地貌实习相结合,水文与土壤侵蚀监测相结合。可考虑将实践环节增至3周时间,学生可供实践的时间为15天,地貌实习4~5天,人文实习1~2天,土壤、气候环节1~2天,水文、土壤侵蚀监测内容1~2天,再增加1~2天的室内实践理论教学时间,以及1~2天的实习报告写作时间,构成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环节内容。

3 结语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与改革关系到众(下转第99页)(上接第79页)多本科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过程,应当结合众多教学工作者的建议和意见,形成较为成熟的、完善的差异化教学过程,形成适合多种专业自身特点的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内容。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应用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JG12 19)”、“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野外实习基地信息化建设研究(JG14033)”

注释

① 戴仕宝,王岽.基于不同授课对象的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3):76-78.

② 王文福.测绘专业《自然地理学》教改体系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85-88.

③ 黎遗业.高师自然地理学学科课程教学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2):86-88.

④ 陈效逑.“自然地理学”穿心教学体系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24-27.

第5篇:土地规划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 海外营销 政府的作用 对外贸易活动

引言

企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聚集体(Michael E. Porter,2000)。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分布,主要的动因是为了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或联盟获得外部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George Marshall,1890;Oliver Williamson;Richard Nelson)。这种优势集中体现在劳动力的搜索成本、运费以及专业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Alfred Weber,1909)。中小企业由于资本、技术、产量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局限,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上往往处于相对劣势,这也促使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上的集中,一方面尽享集群带来的溢出效应,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资金、劳动力、知识、技术等相关经济要素;另一方面为扩大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开展企业间的紧密协作,并在最大程度上谋求金融、教育、科研、以及政府等机构的支持。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对着资金不足、缺乏海外市场知识、缺少专业性人才的状况。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活动长期停留在代工、定单贸易、跨国企业产业链中制造商的层面上,缺乏自己的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 以至于绝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拿走。面对自身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对进行产业升级以及开展海外营销活动虽然有迫切需求,却表现出有心无力。即便是以集群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相互间开展多层面、多方位的合作,也仍然具有很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中小企业集群在其海外营销中亟需有一个组织来为其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协调群内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引导群外组织对群内企业进行合作与帮助。政府在承担以上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集群与政府的关系

中小企业积聚成群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集群的主体和主导者是企业。所以,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企业自发形成的市场导向的组织。政府作为集群构成主体之一,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是协调者而非主导者,但这个角色在集群的各个形成阶段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集群的萌芽阶段,企业需要政府在土地规划、产业政策、市场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还需要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投入。

在集群的发展阶段,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分工合作,政府要促进企业间的纵向联系(如图1中企业E、F、G与企业A之间是产品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以及横向联系(如图1中企业B、C、D与企业A的产业相似、企业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引导集群内企业进一步完成专业化分工,在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避免集群内企业只是简单的扎堆而没有聚集效应。此外、政府还可以重点扶持集群中一两家稍大规模的企业(如图1中企业C),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起到示范效应,在营销活动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其生产链中的中小企业共拓市场。二是政府还要促进企业与为之服务的金融、科研等支持性相关机构的合作,为集群内企业解决融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问题、使企业的产品更快更好地走向市场。在集群的成长阶段,政府应促进集群内企业进行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更密切的合作,整合各家企业资源,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从而增强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在此阶段,政府还应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共同创造品牌效应以及促进企业联手开发市场。

中小企业集群自行建设海外分销渠道的困境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虽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其在自身发展中仍存在很多局限性,这些局限并非中小企业集群自身所能够克服的。

海外营销和企业创新人才的缺乏是中小企业集群海外营销的软肋。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历史很短,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相对缺乏,更缺少把握国际市场变化的复合型经营人才,这也造成中小企业集群缺少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具备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但大量中小企业在人才的劳动保险、社会保障、职业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导致很难招聘到和留住人才。中小企业集群由于科技人才和设备条件等软、硬件的不足,研发能力同样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资金短缺则是掣肘中小企业集群自行建设海外分销渠道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虽然集群内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使得融资条件有所改善,但自建海外分销渠道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对中小企业集群而言仍然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是在金融市场高度垄断和严格管制下,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大问题。

集群企业海外营销合作平台的建设需要获得外部力量的支持。由于涉及大量基础设施以及电子、通讯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中小企业集群不论是实力上还是组织协调上都不足以独立承担。

此外,如何做到对海外目标市场的法律、制度、人文环境的准确把握,海外市场需求信息的获得等,都迫使中小企业集群必须寻求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

我国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海外营销活动中应起到的作用

(一)提供融资和政策支持

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本金少、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度不高、抵押物不足,因而难以获得贷款,缺乏融资渠道。此外,一旦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苗头,还很可能被要求立即还款,进而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企业的海外营销活动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融资困难是不少中小企业放弃海外营销活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在此方面的支持非常关键。

在融资支持方面,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一整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信用评级体系,使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得到信贷支持。其次,政府应大力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通过与担保机构共同承担风险、以及为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其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同时,政府还要致力于合理和规范民间融资活动,因为民间融资建立于人缘关系及其它商业关系为纽带的信用平台上,所以是中小企业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资金的较好方式。再次,政府要着力于改革金融市场,减少国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歧视,促进银企合作,鼓励国有银行设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池,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此外,政府还可引导资信良好,实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利用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或促进其上市进行股权交易。融资支持的方式多种多样,政府要起到合理引导企业与资金方进行对接,着力解决有合理资金需求的企业的融资活动的作用。

在财政政策支持方面,政府要着手于建立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上的支持,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引导和吸引中小企业聚集。对于有能力去拓展海外营销活动的中小企业,政府不仅可以适度给出税收减免、贷款补贴等政策支持,还可以利用政府的财政资金来设立与产业发展、风险投资、研发创新、中小企业支持、海外市场开发等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二)扶持企业集群研发创新

我国多数的中小企业集群仍然以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品牌为基本特征,集群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当前,我国由于生产力、原材料、土地和环境所带来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如果集群内企业再不加强创新研发、品牌塑造、市场拓展和提升营销能力,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

政府对集群内企业的研发创新起着引导、支持和鼓励的作用。在创新引导上,政府可以邀请集群所处行业国内外的专家来介绍行业发展最前沿的情况,共同探讨该行业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使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首先紧紧扣住产品适用技术,随后在适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前沿技术。政府还可以引导集群内企业交换研发经验,合作研发项目,共同将研发成果转变为市场化竞争要素。关于创新活动的支持和鼓励方面,在资金来源上,对引领创新的企业给予创新基金、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还可以建立风险投资资金,以减少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在人力资源上,政府可以促进企业与一些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也可以引导生产相类似产品的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在基础设施上,可以引导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向集群所在地积聚以便于更好地向企业输送人才以及共享实验室资源,也可以考虑在集群内建立高新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研发创新型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三)吸引人才及提供技能培训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普遍存在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问题。然而,人才又是企业的关键生产力,人才的缺乏和流失会直接拉升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

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助力集群内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一是提升集群所在区域的整体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既包括生活、工作环境,也包括服务性支持行业的发展。只有集群区域有好的环境,好的配套设施,才能吸引人才来本地工作。二是帮助成立高效的人才中介机构。人才中介机构不仅仅是等着相关人才主动上门来找企业,还应该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主动走出去为企业寻找引进合适的人才。企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人才,还需要既熟悉集群所处行业、又了解海外目标市场的管理人才。三是为企业分担部分人才培训的任务。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培训所需的场所、设施和师资,因此,政府可以尝试自己成立或认证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培训机构,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紧扣其生产营销活动所需要的员工培训。对于还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政府可以为其分摊一定比例的培训费用,使员工的培训费降低到他们可以承受的水平,以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获得他们切实所需、为其所用的人力资源。四是协助企业制定薪酬分配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少中小企业缺乏人才管理意识和经验,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员工薪金、福利、奖罚系统,企业自身缺乏企业文化和企业凝聚力。政府应该起到联系企业和人力资源专家的作用,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对症下药,以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以降低人才的流失率。

(四)支持海外市场开拓

除了资源限制外,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营销活动的主要障碍是对目标市场环境的不熟悉以及对如何展开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相关知识的不了解。

就海外市场环境而言,集群内的单个企业所获得的信息难以满足企业对目标市场研究的需要,尤其是当涉及某一特定行业产品的海外市场信息的一手数据收集时,高昂的调研费用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无法承担。政府此时可以通过协助集群内企业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引入提供调研分析活动的中介性组织,或邀请国内及目标市场的行业专家开展讲座等方式帮助集群内中小企业获得和定期更新信息。政府还可以组织企业主动走出去,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参观目标市场的同行业公司、深入实地考察目标市场的相关产品需求等方式使企业对市场有直观的认识。政府在信息的收集和提供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就海外市场拓展而言,政府可以联合相关机构组织中小企业进行海外市场营销活动的培训,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探讨走出去的最佳途径。对于图1中所提及的横向集群,如果有龙头带动型企业,政府应该一边推动其它企业与龙头型企业的合作、一边助力龙头型企业的品牌创建和海外市场拓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集群内企业。如果缺乏龙头带动型企业,政府就应该引导集群内企业共创区域品牌。政府对区域品牌进行政策扶植,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维护区域品牌信誉。政府还要健全市场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区域品牌建设保驾护航。随后,政府还可以考虑联合集群内企业的力量共建市场分销渠道,如共建贸易公司、共建专业市场,共建电子商务平台等,使集群内的企业建立面对海外市场的短渠道,保证了企业的合理利润。

(五)协调集群内中小企业间的信任关系

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产业聚集和产业分工,而是希望能够达到集群内企业高效分工,既竞争又合作。而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往往出现过度竞争和信任缺失的现象,如企业之间生产不合作导致的互不分包;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竞争激烈所导致的价格战;产品上相互抄袭导致的相互设防,这使得集群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

此时,政府作为企业间的联系和协调者,首先要协助集群内企业建立信任关系。结合图1可以看出,要形成企业间的顺序式关系需要集群内企业的纵向合作,形成企业间联营式和互惠式关系需要集群内企业的横向合作。政府一方面要引导集群内企业明确专业化分工、形成配套支持产业链;另一方面要组织集群内企业的集体采购、共同研发、共建渠道等营销行为增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引导企业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对彼此的认同感和共同的价值观,发挥合作与信任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政府还应致力于集群信任体系的宏观环境建设。建立和完善集群信用制度,通过运用舆论的力量,提高失信企业的道德成本,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规范市场秩序,使失信的企业由于得不到其它企业认同而被淘汰。信任合作氛围的营造使得企业之间能够较好的进行信息交流,企业之间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多,集群内交易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六)促进集群中小企业与外部服务支持性相关机构的合作

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可能脱离于其它服务支持性相关机构而单独存在,企业需要银行、担保公司为其提供融资服务、资金支付和收款服务,需要物流公司为其提供货物的运输、仓储服务,需要保险公司为其提供货物运输的保险服务,需要与海关联系了解货物出口的流程和税率,需要法律部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通过与这些健全的外部支持性机构的合作,集群内企业不仅能通过专业化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内部规模经济,还可以通过高效的营销渠道降低交易成本达到外部经济效应。

政府有责任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有利用外部服务需求的企业快速的找到能够信任的服务提供机构,加强和促进相关各方的联系。对于企业来说,这一做法可以提高其利用外部服务的效率,使其可以集中精力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将其它的业务环节交给更专业的机构去做。对于外部支持性机构来说,他们也可以随着集群企业的成长而成长,高效诚信的服务机构由于得到政府的推荐而取得更多的业务,进入了良性运转的服务机构又能反过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还应承担起完善和规范外部服务性机构的任务。除了前面所提及的常见的服务性机构外,如果集群企业有需要,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社会服务中介机构的组成,如介绍和引入本地或外埠的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人才中心、调研公司、广告公司等服务机构。政府要衡量和规范外部服务性机构的服务标准,以便提升企业与外部服务机构合作成功的概率。

(七)提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

由于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特征,存在搭便车的现象,所以政府应该来承担这些靠企业自身无法完成却对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很重要的职责。政府所供给的公共产品,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配套等硬件部分,也包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等软件部分,两者缺一不可。便捷的交通是基础设施中最根本的一项,它能降低原材料、产品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生产费用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水、电、天然气等能源的提供也会对工业生产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通讯和网络建设能加强企业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和降低沟通的成本。环境配套所指的是为企业及企业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如在企业集群周边建设学校、医院、银行、商业等生活配套机构,以便于企业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政府还要提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所需要公共信息平台、公用图书馆、教育培训机构、创业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曹天伟.山东聊城打造产业集群促中小企业抱团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3)

2.王良洪,蔡翔.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中的政府作用[J].预测,2005(3)

3.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符宁,张建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成长制约探讨[J].商业研究,2006(9)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6.杜靖,蔡翔.论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中的政府作用[J].商业研究,2005(14)

7.王文君.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成长影响因素研究[D].企业管理,2009

8.朱峰,王志媛.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活力,2008(10)

9.叶文忠,刘友金,吴琼.国外有关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研究―基于全球分工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9)

10.叶文忠,岳检.基于知识学习的集群中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1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93

12.杭品厚.集群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9)

13.符正平,顾汉杰.最佳信任:中小企业集群企业间信任关系动态演化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