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

第1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整体化护理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整体化护理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然而急性呼吸道梗阻在治疗上以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为主要手段,即气管切开是抢救急性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1]是抢救颅脑损伤的急诊气管切开术,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很多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增多及呕吐容易误吸或坠积于肺部,常造成呼吸道梗阻或供氧不足,导致肺部感染呼吸道功能衰竭,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由为重要,其呼吸道的护理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就我院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6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急性气道堵塞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9岁,平均为51岁,占同期气管切开的0.6%,颅脑损伤患者GES评分3~6分,损伤原因车祸外伤36例,坠落伤12例,打击伤12例,诊疗方法:①开颅手术40例;②保守治疗20例,急性呼吸道堵塞发生时间1周左右10例,1个月左右12例,3个月后16例,发生于气管插管16例,气管切开术24例,拔管12例,其他8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全部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以呼气为重,很快缺氧,SpO280%以下,面色苍白发干。

1.3 气管镜所见,局部充血水肿糜烂肉芽组织增生,尤其是管口处增生的肉芽组织成活瓣状,且管口的下方(即气管的后壁)严重。

1.4 呼吸管阻塞原因 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处压迫20例;②气管切开时气管前壁,切口过大皮肤切口缝合较宽12例;③吸氧管粗硬操作粗暴造成对气管壁的直接损伤6例;④长期局部反复的感染引起局部炎性、糜烂、肉芽组织生长8例;⑤患者的自身体质8例。

1.5 治疗和结果,立即做气管镜检查,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局部以活瓣样的肉芽为主,给予气管镜下电灼,切除;局部水肿糜烂范围较大且有管壁塌陷的情况,给予放置气管支架,结果所有患者皆行气管镜检查,气管镜下放置支架12例,切除增生的活瓣样的肉芽组织36例,更换套管保守治疗12例,最终拔管60例。

2 整体护理措施

2.1 气管插管的护理

2.1.1 患者出现呼吸骤停时立即通知麻醉料行气管插管,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消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2.1.2 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护。

2.2 气管插管后患者痰液增多时,应及时吸出,以防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和干燥后附于气管插管内壁形成痰痂。

2.3 严格交接班,①定时测量气管插管长度(从牙垫至呼吸机接头距离9~11 cm)及时呼吸机报警问题,并定时放气管插管气囊内气体,以防气管粘连水肿,充血、糜烂,定期湿化呼吸道;②向湿化器内加入无菌蒸溜水,每天约500~600 ml,痰液粘度和吸引是否通畅,是衡量强化的可靠依据;③气管导管的气囊若冲气4~8 ml,全壁受压一般不超过15~30 mm Hg,充气超过72 h有可能严重损害气管壁。因此每隔3~4 h放气5~15 min预防。

2.4 气管切开的护理

2.4.1 正确吸氧,频繁吸痰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增加感染机会,吸痰时动作应轻柔,由深至浅,左右旋转,边吸边提,切忌反复提插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压力为150~200 mm Hg时患者由于肺部感染,气管内痰液粘稠且比较多,不易吸出,可用生理盐水10~20 ml进行气管内冲洗,2~3 s后吸痰,可反复2~3次,直至气管内未见明显痰鸣音为止,生理盐水可有效控制痰液附着于气管导管壁形成痰痂,若痰液多且粘稠时,可间隔10~15 s后再操作,行气管内冲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若患者咳嗽剧烈,可待其呼吸平稳后再进行。

2.4.2 保持呼吸道湿润,每小时气管内滴药5 ml每次,湿化液为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16万单位,根据空气情况可增加呼吸道滴药次数,每次雾化吸入4次,雾化液为生理盐水4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霉4000单位,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室温控制在18℃~20℃,相对湿对为50%~60%,各种吸痰用品都应用一次性消毒物品气管套管气囊定时放气,防止长期压迫造成局部出血坏死,

2.4.4 拔管时的护理,有拔管指征,准备吸引器,气管镜,一次性吸痰包,一旦出现急性堵塞给予气管镜查明原因,立即处理。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因昏迷出现舌后坠,同时可因呕吐物的误吸或口鼻出血等阻塞在咽喉部至使呼吸道梗阻,呼吸道完全梗阻,可因窒息迅速死亡,不完全梗阻可因缺氧而加重脑组织的出血和水肿,使颅内压增高而重病情,因此解除道梗阻是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方法有消除呼吸道分泌物,牵出甜头加以固定,口对口人工呼吸,放置口咽通气道,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解剖死腔,并为给氧呼吸机使用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缺点是气管插管所致痰痂是影响患者呼吸的一个重要原因,气管内插管时间越长会造成喉气管狭窄,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最有效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见气管切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属急诊手术,如果操作慌乱盲目,粗暴不当,可产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气道狭窄少常见,而有出血皮下气肿及气胸,脱管,气管食管瘘,窒息死亡。

综上所述,我认为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一旦出现呼吸道梗阻应及早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间不易过长,最好在48 h,此时患者仍不宜拔管时应尽快做气管切开,加强气管切开护理,一旦出现呼吸梗阻,应用支气管镜查明梗阻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上述不同处理和整体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刘志敏,白俊萍.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吸痰的临床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11-312.

[2] 赵敏,刘越华.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1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

[3] 王保国.实用呼吸机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7-157.

[4] 盛卓人.特殊用途的气管导管,实用临床麻醉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9.

第2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炎 易坦静 辅助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7月共收治小儿支气管炎患儿98例,均为临床确诊病例,无其他疾病,排除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个月~5岁。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4岁10个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年龄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①考虑细菌感染者,使用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头孢噻肟钠针剂100mg/(kg•日);②考虑合并病毒感染者,在使用头孢噻肟钠的同时还使用病毒唑针剂10~15mg/(kg•日);③不给予止咳化痰药。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易坦静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100ml含盐酸氨溴索150mg,含盐酸克仑特罗0.1mg。口服剂量:未满8个月(或体重4~8kg),每次2.5ml;8个月~1岁(或体重8~12kg),每次5ml;2~3岁(或体重12~16kg),每次7.5ml;4~5岁(或体重16~22kg),每次10ml,每日口服2次。

结 果

经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患儿口服“易坦静”控制呼吸道各种症状治疗效果比较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讨 论

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肺部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音及痰鸣音,在治疗常规上以抗菌、抗病毒为原则,止咳化痰方面的药物很多,有些甚至多种化痰药同时服用,但往往效果不满意,特别婴幼儿支气管炎,咳喘较重,加上婴幼儿期咳嗽反射弱,往往痰液排出不畅,引起呼吸道堵塞,危及生命。

第3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沐舒坦;婴幼儿;肺炎;疗效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疾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主要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临床表现是咳嗽、发热,气喘及呼吸困难等,婴幼儿患肺炎时,由于婴幼儿的呼吸系统特点,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因婴幼儿咳嗽排痰差,在痰液黏稠时,更不易被咳出,从而造成患儿下呼吸道阻塞, 严重者可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出现缺氧、呼吸衰竭,甚至可能危及患儿生命。沐舒坦是一种新的动力型呼吸道快速祛痰药物,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沐舒坦能够有效的改善婴幼儿的呼吸道粘液的分泌,同时有利于分泌物排出,使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及呼吸困难。我们为了探索沐舒坦 (盐酸氨溴索 )针剂用于静脉推注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沐舒坦祛痰的疗效,对收治的10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3年有100例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的患者,年龄6~36个月。这些患儿在取得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历各50例,男生54例,女生46例。其中1岁以内 (包括1岁)患儿60例, 1~3岁(包括3岁)患儿40例;病程在7d以内的患儿76例,病程超过7d的患儿24例;通过对于其病情进行检查,病情重者有12例,病情较轻者88例,患儿一般均伴有咳嗽和喘息的表现。治疗组的为50例, 男29例, 女21例。对照组50例, 男25例,女25例。这两组的患儿的一些临床表现,如咳嗽、发热、肺部湿性音及胸部X线片都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0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于两组患者来说,常规的药物处理都是一样的,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口服止咳化痰药,吸氧吸痰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将沐舒坦针剂静脉滴注,剂量是1~2mg/kg/次,1~2次/d,疗程5~7d;联合沐舒坦15mg加入生理盐水2ml,并使用空气压缩泵压缩雾化吸入治疗,2次/d。

1.3观察项目和统计学方法 主要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肺部湿音及痰鸣音消失的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并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5d内肺部音及痰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5d内肺部音及痰鸣音有所减少。无效:5d内肺部音及痰鸣音未减少或增多。

2 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儿临床控制20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患儿临床控制1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气管、支气管官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易被粘液所堵塞。因此呼吸道分泌物多而口服止咳化痰药效果欠佳是婴幼儿肺炎突出特点之一。而且婴幼儿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使支气管粘膜血管充血,产生水肿,使支气管及细支气管更加狭窄,粘膜纤毛的运动差,导致粘膜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阻塞呼吸道根据研究沐舒坦作为新的动力型祛痰药,其主要成分为盐酸氨溴索。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激活粘液纤毛功能,促进粘液纤毛的运动,有利于痰液排除,改善呼吸状况,减轻婴幼儿肺炎痰液堵塞症状。沐舒坦不仅是粘液溶解剂,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抑制炎性介质,松弛气管平滑肌,促进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等多种药理作用,从而使肺泡不易塌陷,改善肺通气和呼吸功能,促进肺炎的恢复。且还对由组织胺诱发的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其具有止咳作用。采用沐舒坦静脉滴注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空气压缩泵通过压缩空气,形成的高速气流,将药液分离成颗粒小、重量轻、接触面积大的的微粒, 药理性质相对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婴幼儿的吸收。这些微粒能够停留在婴幼儿呼吸道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更有利于痰液的清除。因此,沐舒坦能从多个方面促进婴幼儿肺炎患儿恢复并缩短病程。从本组资料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沐舒坦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症状及体征改善快,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所以沐舒坦静脉滴注联合压缩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婴幼儿肺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林.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6:276-277.

[2]文碧玲.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第4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护理;肺部感染

Nursing comprehending to 33 cases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

LI Chun-hong,XIE Yan,LI Xiao-sheng.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Guiyang County,Affiliated Hospital,XiangNan Medical College,Hunan 424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methords o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Methods 33 ceses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nursed after Tracheoto,and observed state of an illness closely.Results 27cases were cured,5 cases were improved.5 cases were pulmonary infection,and1 cases were died.Conclusion Normalized nursing methord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 to prevent.pulmonary infection on patient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Tracheotomy;Nursing;Pulmonary infection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1],因此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对病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对气管切开进行规范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是当前护理工作的难点。现将桂阳县中医院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3例,男27例,女6例,32~76岁,平均47岁。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脑干原发性损伤2例,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伴硬膜下血肿28例,急性颅内血肿伴脑疝开颅术7例。GCS评分:3~5分13例,6~8分20例。治愈27例,好转4例,发生肺部感染5例,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

2 护理方法

2.1 基础护理 口腔护理2次/d,昏迷患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根据病情变换,每2 h翻身、叩背1次,翻身时放平患者头部,保持头、颈一致。叩背时,将五指并拢向掌心弯曲呈空心拳,由下往上、由外到内反复叩击背部。叩背可使贴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粘稠分泌物易于咳出或吸出,建立翻身记录卡并交接班。做好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及时更换无菌纱布和清洁消毒内套管。

2.2 保持气管套管、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意识障碍重,各种反射差,加上长期脱水治疗,很容易形成痰痂,造成呼吸道梗阻,因此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变化情况,术后患者经套管呼吸应安静无声,而发生有呼吸困难时,呼吸次数增多,阻力增大,可有喘鸣音等,此时应立即检查套管及呼吸道内有无阻塞及压迫情况。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出套管内分泌物,以免咳出之痰再次吸入气管内或结痂堵塞套管,如分泌物不多,呼吸不畅,应注意观察有无气胸、纵隔气肿等,注意观察套管是否脱出或气管下端是否有阻塞,一旦脱管,应报告医生,并立即用两手将套管沿切口正中线直行插入套管,如能,则呼吸困难立即解除,但插入时,不可用力过猛,如插不进,应将套管拔出,用止血钳迅速插入伤口,直抵气管内,将气管切口略撑开,呼吸困难可立即解除,同时给氧气吸入,以改善机体及组织缺氧状态。

2.3 并发症的预防 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如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严,易交叉感染,为防止呼吸道感染,预防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上要采用早预防的护理措施。

2.3.1 安置患者于抢救室或单间病房,实行专人护理,以减少交叉感染,病室需安静、清洁、无尘、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进行有效空气消毒,拖把固定使用,用消佳净消毒液擦拭桌椅2次/d。室温22℃左右,每日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病室1次/d,1 h/次。进入病室要更衣、换鞋、戴口罩,消毒液洗手。

2.3.2 严格无菌操作 各种治疗装置严格消毒灭菌,雾化器、湿化瓶用后消毒处理,人工呼吸机回路消毒1次/24 h,呼吸机上冷凝液要定时排掉,一次性吸痰管不重复使用。定期进行支气管分泌物及血液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二重感染”。

2.3.3 套管及伤口的管理 套管口应盖湿盐水纱布,以改善吸入空气温度及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套管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更换1~2次/d。经常检查创口及周围情况及皮肤有无感染、湿疹,注意患者吞咽情况及有无皮下气肿的发生。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警惕气管内出血,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变化,若有出血应迅速吸净气管内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报告医生,查找出血部位,对症处理。吸痰管,经严格高压灭菌后备用,每次吸痰使用1根。不得重复使用,所用吸引管外径不应超过套管内径的1/2,以免吸引时负压过高,发生肺不张。但吸引管亦不能过细,使吸痰不畅。内套管清洗消毒,1次/4~6 h,必要时随时清洗,以免痰液结痂堵塞内套管。

2.3.4 吸痰的管理 注意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颜色、性质、量的改变情况,做好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呼吸机者应严格消毒呼吸机,每日须将呼吸机的导管进行清洗并用消毒液浸泡,预防肺部感染。一般不应频繁吸痰,只有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确需吸痰时才吸。当分泌物粘稠、呈黄绿色,不易咳出时行雾化吸入,2次/d。深部痰液抽吸前后,气道可先注入无菌湿化液,5~10 ml/次,并根据分泌物的量、粘稠度及抽吸情况,决定注入湿化液的次数及24 h的总湿化量。翻身、叩背、雾化吸入促进痰排入大气道后,准确吸痰,避免深部长时间、大负压的抽吸,有效地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患者多数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用吸痰管刺激咳嗽,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液由气管套管口喷出,然后在气管切开处吸净残余痰液,避免深部抽吸。

2.3.5 预防吸入性肺炎 患者易并发消化道并发症如呕吐等,呕吐物易进入气管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及时清除口、鼻、气管等处的异物,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2.3.6 切口处换药 常规切口换药,2次/d,敷料随脏随换。方法:取下脏污的纱布,用75%乙醇或2%碘伏消毒切口周围约5 cm,加盖四层无菌纱布。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创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其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多变、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文献报道该类患者病死率达36.8%~64.3%[3]。重型颅脑损伤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如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气管切开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控制肺部感染具有积极意义。气管切开后,气管内容易滞留大量痰液,加之患者长期处于脱水、半脱水状态,痰液粘稠,轻者可使患者的通气功能和血氧饱和度下降,重则可使患者的气道完全堵塞,引起窒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气管切开使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上呼吸道防御屏障消失,气管黏膜损伤及不正确的医疗护理操作使外界病原微生物直接进入肺部,发生肺炎的可能性增加[4]。加强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对控制和减少肺部感染极为重要。频繁吸痰增加了气管套管对局部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导致细菌容易侵入下呼吸道。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屏障,呼吸道内水分从气管切开处大量流失,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符合气道持续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痰液粘稠度降低,患者自行咳出,减少吸痰次数,保证了气道通畅,避免因痰液粘稠,吸痰负压大,时间长而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降低了肺部感染机会,使感染率下降。赵晓明[5]报道,气管切开4 d 以上者,54%的患者出现继发性肺部感染。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注重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病情监测、营养支持及预防性用药,使肺部感染率较前明显下降。

加强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规范化管理,保持气道通畅,是防止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地降低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梁文石.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32例临床分析.广西医学,2006,28(10):1646-1647.

[2] 林菊英.中华护理全书.江西科技出版社,1993:246.

[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20.

[4] 黄素梅,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82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1117-1118.

第5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氨溴索 布地奈德混悬剂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于冬春季发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现应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根据全国小儿肺炎防治方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005年10月~2009年9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5天~2岁,重症10例(20%);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26个月,重症15例(25%)。临床表现有喘憋、呼吸困难,均可闻及喘鸣音及细湿性音。两组例数、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抗炎、止咳平喘、吸氧、拍背、吸痰等常规治疗,危重者予以强心、糖皮质激素、干扰素等特殊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剂雾化吸入,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20分钟。用药量依体重略有差异,每次用氨溴索1~2mg/kg+布地奈德混悬剂0.5mg+0.9%生理盐水20ml。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时间≤7天,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明显减轻、喘憋及气促消失,肺部体征消失;②有效:治疗时间≤7天,体温下降,咳嗽、喘憋及气促减轻,肺部体征明显减少或消失;③无效:>7天上述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结 果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 论

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合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抗感染、抗过敏作用,可抑制呼吸道炎性细胞介质的释放,减轻呼吸道高敏反应,同时可减轻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降低呼吸道阻力,改善肺功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1]。两药合用,大大增强了单一药物的治疗作用。雾化吸入,药物微粒直径小,能将药物均匀地送到气道表面,具有局部作用大、起效快、用药量小、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本研究中治疗组50例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剂雾化吸入治疗后,发现其祛痰效果明显,的确能降低肺炎患儿痰液稀释度,使其自主咳嗽排痰容易,大大减少了人工负压吸痰次数,避免了因多次人工负压吸痰而造成的呼吸道黏膜损伤。由于患儿的气道内不断产生的大量黏稠痰液能得到迅速清除,及时地保持了气道通畅,这对减轻气道堵塞起到了积极作用,临床症状亦迅速缓解。通过对治疗组的主要观察其咳嗽、气粗、肺部音、痰鸣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笔者体会对肺炎患儿除常规治疗外,如能积极辅以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剂雾化吸入能及时有效清除气道中的黏稠痰液,对减轻气道堵塞,通畅气道,迅速缓解病情,避免发生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第6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建立人工气道方便清理呼吸道,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但人工气道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如痰液吸不净、气道干燥,逐渐形成痰痂,使气道处于堵塞或半堵塞状态产生新的危机。因此,积极进行气道管理、避免痰痂的形成成为气道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1  痰痂形成原因

    气管切开后由于形成了“呼吸短路”,相对湿化不足气体由气管直接进入气道,引起纤毛运动频率下降或停止,使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异物的能力减低[1],破坏了机体自然防御机制,易使环绕一次性大容量低压气囊积聚的分泌物下行进入呼吸道,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进出呼吸道的气体失去鼻部清洁过滤、湿化作用,分泌物水分易蒸发变黏稠形成痰痂;呼吸道直接对外开放咳嗽及排痰机制障碍。气管切开病人发生切口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破裂出血[2]。术中止血不完善和气管套管前端压迫血管壁所致破裂出血[3],形成血痰痂。还有报道认为,气管切开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发生率可达30%~66%,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4]。

   

经口、鼻气管插管由于管道长、细,更易形成痰痂。武淑萍等[5]报道,发生痰痂堵塞导管的4 例均为气管插管病人,主要因为导管管腔较细(直径0.75 cm),导管较长(37 cm)引起。肋骨骨折、血气胸病人不能用叩背等方法刺激排痰。创伤性湿肺通常也不便于采用叩背法刺激。向国登等[6]报道,1例仅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就被痰痂堵塞了左支气管。可能的原因是:病人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平时痰多,术前没有做正规的呼吸道准备;发病初期大量使用抗胆碱药物解痉止痛,增加痰液的黏稠度;术前使用抑制腺体分泌能力更强的东莨菪碱,促使痰痂形成。置管时间与痰痂堵塞程度有密切关系[7]。吸痰管接触到气管隆嵴或支气管黏膜,造成黏膜损伤,增加出血和感染机会,增加痰痂形成[8]。吸痰后将吸痰管慢慢向外拉时,将少许黏痰带出而导管内壁,被机械通气的气吹干,导致管腔内形成痰痂。机械通气过程中加湿、加温器运转不正常。鼻饲反流误吸也可导致痰痂形成。

2  预防与护理

2.1  加强气道湿化 

由于人工气道后干扰了气道内的生理结构和纤毛的正常摆动。杨青等[9]报道,为了保持正常的气道生理功能及时补充气道的水分,模拟呼吸道的保护功能,恢复呼吸道纤毛的功能而促进痰液排除。

2.1.1  湿化液类型 

刘虹[10]认为,无菌注射用水湿化好,但无菌注射用水为低渗液体,有学者认为对气道的刺激性大,如果用量过大可造成气道黏膜水肿,临床上也较少用[11]。而生理盐水不能和分泌物混合,滴入生理盐水对稀释或溶解分泌物是无效的[12],但目前国内诸多的报道及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仍然使用生理盐水。丁彩儿等[13]研究表明,0.45%氯化钠溶液为中低渗湿化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或痰栓,对气道及肺组织的损害最小。1.2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稀释[14]。过去常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由于庆大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仅可造成耳蜗毛细胞不可逆的损伤,而且可造成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15]。孔梅枝[16]用5%碳酸氢钠代替生理盐水+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对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切开病人实行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明显减少痰痂形成。  陈列涛等[17]认为,蒸馏水+泼尼松+抗生素+沐舒坦可使痰液黏稠度下降,降低黏液的附着力,激活黏液纤毛毯功能,促进纤毛生理功能的恢复。

2.1.2  湿化方法 

湿化方法有持续气道湿化、间断气道湿化、雾化湿化、呼吸机加温加湿法。赵玉萍等[18]经过两种气道湿化的临床对比分析发现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湿化,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张红霞[19]通过临床观察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药优于注射器间断或定时气道滴药。

2.1.3  湿化效果 

以痰的黏稠度确定。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 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20]。

2.2  吸痰管理

2.2.1  吸痰管选择 

余湘蓓等[21]对5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用硅胶管和橡胶管吸痰,比较两种吸痰管对气管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硅胶吸痰管引起气管黏膜损伤率为7.14%,橡胶管为81.82%。李颖[22]在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中谈到吸痰管的问题,吸痰管过粗会造成呼吸道通气量不够或形成无效腔,严重时可引起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甚至伴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过细则影响吸痰效果。目前公认的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径。

2.2.2  吸痰技巧 

侯海萍等[23]认为,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向气管插管内送达到所需深度迅速撤出,与先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内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再吸引相比较,前者一次性吸清率达80%,后者达50%。骆雪英等[24]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与侯海萍等[23]报道的基本相似。谢春雷等[25]认为,传统的先吸尽口腔、鼻腔后,再吸气管切开处且吸痰管分开,效果不如先抽吸气管切开处后抽吸口鼻处。叶桂芳等[26]对昏迷病人采用呛咳刺激吸痰,吸痰量大于5 ml者占100%,一次插管成功率97%,而常规吸痰量大于5ml者仅占30%,一次插管成功率25%,说明呛咳刺激吸痰有利于吸出昏迷病人气道深部的痰液。杨春娥[27]在对162例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管理中认为解决吸痰管产生摩擦力不易擦入深度吸痰,办法是吸痰前用金霉素眼膏吸痰管较用蒸馏水蘸湿的吸痰管效果好。冯小菊[28]临床研究证明,在采用对气管插管常规护理上定时定量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较以前直接吸痰效果好,预防并控制了痰液附着管壁形成痰痂。梁新月[29]认为,当病人痰液稀薄时可用低负压,成人负压一般在10.64 kpa ~15.96 kpa,婴儿吸引负压控制在7.98 kpa~10.64 kpa。

2.2.3  插管深度 

庞爱华[30]在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人工气道插管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再延长1 cm~2 cm,有附件时另加附件的长度或从胸骨角2 cm~3 cm测量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口端的长度,可降低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韦晓君等[31]认为,插管深度的方法是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至有阻力感时后退1 cm~2 cm(37 cm~49 cm),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3  小结

        

预防痰痂的形成是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环节。临床工作中对预防痰痂的形成干预措施多,对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式也有较大的争议,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也就是学者今后将要继续研究探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傅丽桑,周秀花,陈敏敏.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8 (5):1718.

[2]周宁.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因素分析及处理[j].当代护士,2008(11):7475.

[3]章可谓,陈晓波,蒋晓琴,等.人工气道病人痰痂形成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8,17(4):623624.

[4]徐怀珍.气管切开术后52例的气道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1144119.

[5]武淑萍,刘君,赵玉春.38例老年病人人工气道意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2,17(11):823824.

[6]向国登,吴述轩,田华.气管插管全麻术中痰痂堵塞左主支气管1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1):32.

[7]吉素萍.经鼻气管插管痰痂堵管原因分析及旋转冲洗吸痰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56157.

[8]肖芳红,李智娟,杨菊妃,等.经鼻气管插管痰痂形成的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35536.

[9]杨青,方利,孙长芳.气道湿化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73.

[10]刘虹.如何减轻人工气道吸痰的不适反应[j].实用临床医学,2005,4(6):125126.

[11]梁惠梅,黄明英.气道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9):3638.

[12]ji yr,kin hs,park jh.instillarion of nomal sline before serioning in patients with pneumomia[j].yonsei medical journal,2002,43(5):607612.

[13]丁彩儿,李剑萍,丁国芳,等.气管切开后不同湿化液对气道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72874.

[14]陈超男.2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60.

[15]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8.

[16]孔梅枝.2种气道湿化给药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比较[j].当代护士,2008(7):74.

[17]陈列涛,骆文龙,甘秀妮.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后气道痰痂形成的影响分析[j].重庆医学,2007,12(36):11391140.

[18]赵玉萍,张继敏,李美学.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892893.

[19]张红霞.气管切开后2种气道湿化效果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6):9091.

[20]王志红,周兰妹.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67168.

[21]余湘蓓,蒋玉兰.两种不同吸痰管在人工气道吸痰中的效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811182.

[22]李颖.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8,22(11a):28362838.

[23]侯海萍,姚瑞玲.减少新生儿气道内吸痰并发症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4041.

[24]骆雪英,邬勋连,李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6,20(12b):32603261.

[25]谢春雷,李春霞,诸芯玉,等.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04405.

[26]叶桂芳,黄考福.昏迷病人吸痰法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14):11071108.

[27]杨春娥.162例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021.

[28]冯小菊.脑外科病人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护理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9):47.

[29]梁新月.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5):13271328.

第7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19-01

上呼吸道是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的重要部位,也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部分。但是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吸入的干冷气体绕过上呼吸道直接进入机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发生率高达30%-66%,从而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1]。临床上,机械通气患者可通过呼吸机的湿化罐进行人工气道的加温加湿,而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通常采用非加温湿化方法,导致湿化效果不理想,呼吸道黏膜干燥、痰痂堵塞等不良反应屡屡发生,因此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加温加湿管理,人工气道如何加温湿化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我们自2009年开始,对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采用了机械性湿化罐加温加湿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加温加湿有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1 选择对象

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共选择52例非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7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6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8岁。人工气道均为经口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人工气道建立方法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未使用祛痰药物,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气道的常规护理。

2 方法

2.1 物品准备:

实验组:选择合适的加温加湿工具――呼吸机湿化罐1套,人工气道与湿化罐连接管道及接头,包括呼吸机管道2根,积水瓶1个,呼吸机管道弯头1个,T管1个,氧气连接管1根。湿化液选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及无菌注射用水250ml,并将之配置成0.45%氯化钠溶液500ml。

对照组:选择非加温湿化工具,如一次性注射器(用于气管内滴药)、恒速注射泵(用于持续气道内恒速推注湿化液)、人工鼻、雾化吸入器等,湿化液选用0.9%氯化钠溶液500ml或无菌注射用水500ml。

2.2 使用方法:

实验组:采用呼吸机湿化罐加温加湿方法,湿化液选用0.45%氯化钠溶液。湿化液的用量(每日约1000ml)保持在湿化罐标准水位线处。湿化罐温度可根据患者吸气端接头处的监测温度控制在33℃-37℃之间,根据气道湿化效果、痰液粘稠度、患者舒适度及时调整温度。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非加温湿化方法,如气管滴入、雾化吸入、温-湿交换过滤器(人工鼻)等。

2.3 判断方法及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吸痰费用、人工气道置管时间及护理工作量。

痰液黏稠度判断标准:Ⅰ°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Ⅱ°痰液较Ⅰ°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Ⅲ°痰液外观明显黏稠 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 且不易被水冲洗[2]。

用一次性痰液吸引收集器,分别采取气道湿化前1天及湿化后一周的痰液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两组间采用X2检验或t检验比较。

4 结果

实验组痰液黏稠度Ⅰ°~Ⅱ°,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Ⅱ°~ Ⅲ°。 实验组护理工作量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平均每例吸痰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工作量及吸痰费用的比较

5 讨论

人工气道加温加湿在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机械加温加湿能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3],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由于丧失了正常上呼吸道对气体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功能,直接吸入未经加温加湿的氧气,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 痰液不易咳出,从而加重呼吸道堵塞,造成肺部感染。国内外研究认为,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或恒速注射泵进行气管内滴药,不但未能发挥有利的作用,反而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如血压降低、氧合下降、心率减慢、患者恐惧等,同时气管内滴药时可将大量细菌带入气道而增加感染机会。临床使用的人工鼻属于被动加温加湿方法,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湿热和湿化吸入气,并不能主动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因此对那些原本就存在低温、脱水或肺部疾病导致的分泌物潴留患者,并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因此,以上非加温湿化均会对非机械通气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湿化液以及湿化方式,临床上公认的比较理想的湿化液是0.45%氯化钠溶液,该湿化液为中低渗湿化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或痰栓。对气道及肺组织的损害最小。

经临床实验证实,对建立人工气道的非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湿化罐进行气道加温湿化,并选用0.45%氯化钠溶液为湿化液, 可有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患者自觉气道舒适、温和,痰液由黏稠转为稀薄,易于吸出, 改善了患者的氧供状况,有效降低了痰液黏稠度及肺部感染率,并明显缩短了人工气道的平均置管时间。本研究能有效促进呼吸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日平均吸痰费用及护理时数,减轻了患者负担及护士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超,张亚英,沈黎,等.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4.

第8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人工气道;排痰方式;排痰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96-01

人工气道在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排痰是保持气道通畅的关键。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咳嗽排痰能力降低,造成分泌物潴留,填塞气道可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临床上对清除呼吸道痰液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多次气道吸痰,容易引发病人一些不舒适症状反应,不但排痰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加重气道粘膜的损伤出血。因此寻早一种有效、简便且病人易接受的排痰方式尤为重要。我们ICU于2012年4月起应用沈阳华泰公司生产的多功能振动排痰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得患者进行排痰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的对象 将我科自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30~78岁,平均(53±6.5),35例昏迷,45例神志清楚,入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力咳嗽,肺部听诊湿音明显,并排除皮肤严重感染、肺部肿瘤、肺部栓塞、气胸、凝血机制障碍、极度衰弱不能耐受的患者等禁忌症。2组病人一般治疗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雾化吸入,同时配合手工法拍背: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护理人员五指并拢屈成杯状,利用腕部的力量由下往上、自外向内,有节奏地叩击病人背部,叩击的力量及频率以患者能承受且听到患者咳嗽及痰鸣音为宜,每次10min,2~3次/d。实验组40例使用雾化吸入后应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叩击振动排痰,操作要点:根据患者的、体格选用叩击头在背部叩击,有外向内,自上而下覆盖整个肺部,对于感染部位应延长叩击时间、增加频率,一般情况可使用频率在25~35cps,如患者耐受能力差可使用15~25cps,治疗时间10~20min/次,2~3次/d。

1.3 评定指标 比较治疗一周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变化,痰量、呼吸音及胸片、痰培养等结果的变化。

1.4 统计处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

3 讨论

由于人工气道患者有的昏迷,无力咳嗽,有的受外在因素限制不敢用力咳嗽,容易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粘稠,造成气道堵塞,甚至因痰液堵塞气道而威胁生命。目前临床常用雾化吸入、翻身扣背后再吸痰的方法,雾化吸入法是利用气流作用将药液形成雾状,使药物变成微小颗粒,分布到气道表面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粘液的作用,而无法将深部的痰液排出,传统的手工叩击排痰方法的机制是扣背时气流振动和咳嗽的动作,使肺泡内或细支气管的痰液脱落流入气道被咳出,手工扣背有一定的局限性,力量轻重不均,力量过轻达不到良好效果,力量过重病人不能接受,同时护士体力消耗较大,而且病人需更换,难以有效实施【1】。振动排痰机是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进行的,能同时提供两种力(垂直力:松弛及液化;水平力:定向排出),垂直力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刺激浆液细胞分泌,使痰液稀释,痰痂液化,从而有效防止较粘稠的痰液或痰痂堵塞呼吸道;水平力可使支气管内已液化的痰液按选择的方向流向主支气道,通过振动排痰机的深部渗透性作用,刺激咳嗽机制,使呼吸道深部的痰液能咳至上呼吸道,有利于痰液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氧合促进康复【2】。另外振动排痰机可快速振动胸壁,改善粘膜纤毛间的相互作用及气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纤毛活动,增进粘液传输率,促进排痰【3】。且振动刺激时有按摩功效,且着力均匀,保持恒定的节律和力度,易于患者接受。本组40例患者在使用振动排痰机1周后,排痰量明显减少,呼吸音改善,胸片提示炎症明显好转,同时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明显上升,说明排痰机用于治疗可更好的改善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呼吸功能,提早拔管时间,控制感染,降低了肺部感染率,促进病人康复。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蓓,刘雪琴,气道排痰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63-65.

第9篇:呼吸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气管切开后护理; 并发症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31-01

在神经内科,需要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很多,气管切开后的科学护理十分重要。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正常的呼吸道被阻塞重建呼吸道、改善呼吸及各种昏迷等多种疾病的救治。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4月,脑出血5例,脑梗塞2例,格林巴利综合症1例,麻醉后昏迷1例,经过气管切开术后,呼吸困难得到明显改善。

2、 护理

2.1气管切开护理

2.1.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0℃左右,地面经常洒水或用湿化器,湿度保持在60%―70%。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次,每次30min。控制陪护人员,避免探视。

2.1.2用物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无菌治疗盘内吸痰管、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

2.1.3:气管切开早期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定时翻身、扣背,扣背时应自上而下,从边缘到中央,手成勺状,增加共振力量,使痰松动。同时嘱患者有效咳嗽,对于咳嗽无力的危重患者或咳嗽反射消失的昏迷患者,应正确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1.4正确吸痰: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般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的吸痰管。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首先用灭菌用水吸痰管,再用手将吸痰管接头处反折,使之不漏气,趁患者吸气时送入气道15-20cm左右放开吸痰管,停留1-2秒,使周围痰吸入管内再提拉,边吸边旋转吸痰管,以便吸出贴在管壁的粘稠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动作轻柔、迅速,以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一根吸痰管只用一次,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吸引时负压以6.7kpa(50mmHg)为宜。

2.2气管导管的护理

2.2.1为湿化气道,术后常用的气管滴药为:α糜蛋白酶4000μ,庆大霉素4万μ,生理盐水20ml混合液。每15―30min气管滴入一次,每次3-5滴,或以输液的方式持续缓慢滴入气管内,滴数控制在3-6滴/min,每昼夜不少于200ml。

2.2.2为预防肺不张和减轻肺部感染,气管套管口上应覆盖双层无菌盐水湿纱布,纱布的湿度以不滴水为宜。必要时根据医嘱雾化吸入,充分湿化气道,可起到抗炎、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作用。

2.3气管切口的护理

为预防局部感染,应保持切口的清洁,每日更换无菌纱布2-3次,更换前用碘伏或安尔碘消毒套管口周围及伤口皮肤,再更换双层无菌纱布。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

3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3.1脱管:

造成套管脱落的原因有:切口过长、颈部短粗、套管系带固定不牢或过松、病人烦躁不配合等。气管导管脱落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因此,气管切开术后,应及时巡视,严密观察,防止气管套管脱出。如发现患者突然烦躁,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现象,注意可能是气管套管脱落的表现。

一旦气管套管脱出,应协助医生迅速用无菌弯止血钳插入钳口、撑开气管,重新固定气管套管。所以为防止套管脱落,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套管系带的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

3.2出血:

气管内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多为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吸痰管质硬、吸痰时压力过大,或者操作不当而损伤气管黏膜引起的出血。因此,气管切开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如气管切开术后数小时,从气管内吸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或切口敷料一天内有少许血渍,均属于正常现象。如果观察到有新鲜血渗出或血液至套管处咯出,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查找出血的原因,协助医生迅速止血。止血方法可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3.3皮下气肿:

为气管切口术后比较多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头面部和气管切口处气肿、呼吸困难、紫绀,同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我们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吸痰动作不可粗暴,吸引负压不可过大。

3.4感染:

是气管切开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的病情均有关系。一旦发生感染,应增加气管切口处的护理,每次更换敷料时消毒要彻底,或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5气管壁溃疡及穿孔:

多因气管切开术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解压等均可导致。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如长期头向后仰,是气管套管末端顶住气管前壁,导致气管壁局部糜烂穿孔。如头部过高,使颈部长时间成前屈状态,造成器官后壁穿孔引起器官、食道瘘。因此,器官切开病人的头部应与躯干平行。并根据医嘱4-6小时按时气囊放气一次。

4拔管的护理:

拔管应在病人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病人对气管切开的依赖时才能进行堵塞实验。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粘贴,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