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促进身体健康
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能就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依托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健康的体魄。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生的首要目标是丰富知识体系、提升社会竞争力,健康的体魄则是参加学习的基本条件。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的敏感性,提升大脑对新信息的分析及感知能力;还能发展人体的心肺功能,人体通过心肺功能的循环作用将氧气及其它所需物质传送到各细胞,并将代谢物排除体外,这是人体基本的新陈代谢方式。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肺适应有氧、无氧或混氧的供能方式,来达到提升心肺功能的目的。总之,开展适当体育运动是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有效方法及基本途径。
1.2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特征之一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努力克服运动所产生的肌肉疲劳、缺氧、心率过快等生理反应,最终达到体育目标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通过自身积极的意志努力和心理克制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因此,体育运动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有助于培养开拓创新、沉着冷静等品质的发展,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缓解学习及面临就业带来的压力,使身心都能更好地放松和调整。所以在继续教育模式下开展体育教育是现实可行的,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3丰富文化生活
体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并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体育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智能的过程。学生在校脱产学习时,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学生在面对巨大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在寻求既能使身体得以适当的运动,又能使精神获得松弛,同时还能有益地打发闲暇时间的多功能活动方式,开展体育运动无疑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效方法之一,体育运动不仅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也达到满足身心愉悦目的。继续教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教学能丰富在校学生的文化生活,能使学生从体育运动中获取乐趣,获得一种愉悦的感觉,愉悦感、轻松感和满足感的获得让能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相互的了解,愉快地沟通、交流,并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社会沟通能力。
1.4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
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国际终身教育思潮密切相关。它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一说,经由法国著名的继续教育专家朗格朗首次提出,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终身教育顺势分娩自不待言。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终身体育”伴随中国改革和发展正式诞生,随时空延伸而拓展。在继续教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身观,使成人学生进一步了解运动规律,明确体育运动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通过正确的引导、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制约体育教学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发展的问题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继续教育发展迅速,从而确定了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地位,体育教学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继续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在发展现状还是有着实质性的差异。
2.1体育教学的开展受人才培养方向的影响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想通过再次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提升个人的社会竞争力,在学习的目标上是非常明确的,继续教育机构也是针对这一办学特点来制定培养方案的。这样的人才培养趋势很容易导致所学知识单一,使人的思考方式仅局限于所掌握的知识泛围内,不利于在相关的知识领域开拓创新。如学生学习的法学专业,学校则会安排大量的法学类课程,对于其它的课程尽量的压缩,甚至是根本就不开展,体育教学自然也不受到重视。
2.2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不足
随着合作办学模式的推广,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由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些民间资本进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较为丰厚的回报,首先,在办学的过程中会尽量的缩减经费,从而使保障不足,体育场馆配套设施不够,维护保养跟不上,运动器材、设施缺乏,体育教学开展起来就比较困难,学生参与学习训练时没有器材,则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其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体育教育,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与参与过系统体育教育的学生差异较大,则对上体育课的欲望不强烈。
2.3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
现阶段继续教育学院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基本是按照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在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并没有考虑继续教育学生年龄偏大、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参加体育运动的水平等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而是依就以竞技体育的教学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由于继续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发展继续教育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出发,加入趣味性强、易学易练的大众体育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促进继续教育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
3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体育教学的对策
3.1创新体育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创新首要是教育观点的定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对象是需要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增强社会竞争力的在职或未就业的人员,这类人员主要是想通过再次学习深造,丰富知识结构、掌握专业技术,他们参加学习的目标是明确的,这个目标与普通高校学生参加学习的目标有明显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点,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3.2丰富教学内容
在继续教育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从学生的年龄结构、身体条年、参加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是继续教育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要求。针对继续教育学生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适当的安排运动负荷小、趣味性强、容易掌握、具有一定健身功效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太极拳、有氧操等。以上运动项目对场地、器材及师资的要求并不高,绝大多数的院校可具备开展条件。
3.3更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可视化
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和发现人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在网络社会的活动轨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科学建模与深度挖掘分析,可以预测判断某个个体或群体的思维动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对高校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精确的依据和参考[1][2]。
一、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1.依据未来趋势分析社会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区别于传统意义中高等教育管理的最核心之一是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3][4],高校在针对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需要能够高度匹配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而发生变化,高校的培养计划更需要基于社会需求进行规划,更好地模拟和预测社会未来的的发展。现在高校培养计划的制订是基于既定的目标、结合学校的资源配置,进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而基于大数据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则需要更广泛地分析历史、行业、全球、地区的数据,并结合政策信息、人口信息、环境信息等各种数据,模拟未来的社会需求、发展、演变以及与之配套人员结构、数量、能力要求、人才储备、发展计划等。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不再是单纯的计划,而更多的是立足于长远的规划和演进,进而避免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学生的未来做出精准规划。当然,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囿于高校中的大数据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社会发展及需求分析的大数据仍然需要更广泛的数据源补充。2.深入了解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习惯性认为,学生完成培养计划中的任务便已经具备胜任某种工作的能力,同样习惯性认为已经为学生制定比较正确的职业规划,其实不尽然,事实上,社会环境及商业环境的变化、知识更新换代的加速,决定在能力评估方面的严重误判风险,以及高校和学生对发展方向的盲目乐观,以大学四年的学习为例,新兴岗位培养体系的无法借鉴性,加之知识更新换代频率的加速,决定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动因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更合理地安排高校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学习发展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的终身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成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巨大挑战和重大契机。3.通过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管理中考核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高校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高效、准确地传递给每名学生,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够帮助高校有效地执行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而大数据时代的考核体系,则进一步需要对一系列高素质学生“画像”,并以此“画像”培养学生、发掘学生、塑造学生,通俗而言,即是透过大数据分析,将各种高素质学生的特征进行量化描述,进而基于此可视化描述形成学生的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帮助高校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以高素质学生的特征为基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通过洞察微末盘点社会人才需求在高校所设置的各个专业中,未来分别有哪些专业的需求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目前各专业所设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哪些知识或技能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帮助更大[5]?对于这些问题,高等教育管理者一般无从回答或仅能凭感觉回应。以大数据的人才盘点为基础,可以将基于样本的分析模型,应用于足够丰富的大数据,进而更清晰地盘点隐藏在社会需求人才结构下的能力和潜质分析,同时,反过来优化分析模型,可更好地对社会未来的人才进行盘点,包括人才结构的盘点、发展趋势的盘点,这是对传统的智能分析“以结构和因果为主进而发现问题为原则”的跨越式升级,形成洞察微末,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二、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
1.由传统的随机样本预测到全体数据预测的转变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是全体数据,即“样本=全体”[6][7]。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是通过“样本”数据基于传统的统计学进行预测,而在大数据的思维中,既然是“样本”数据,那一定会存在误差,并会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许对整体的偏差不大,但就个体而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对个别学生的一生产生误导。大数据是指不再采用随机分析法,而是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其实,这样的处理方法,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相比于随机抽取“样本”数据,准确率已不可同日而语。2.由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的转变现在的高校数字化管理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关系型数据库,即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法,并只能对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8]-[11]。而在大数据思维中,处理结构化数据是信息缺乏和模拟时代的标志,在现在所获得的信息中,仅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数据,只有接受其余95%的混乱的、非结构化的数据,才能全面地、完整地、立体地对事物进行观察。但现在,当我们试图扩大数据规模的时候,要学会兼容混乱,数据的混杂必然会牵扯到混杂数据的存储。大数据思维要求必须能够接受数据的混乱和非结构化。3.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转变在传统观念中找到一切事情发生背后的原因往往被认为是社会建立的基础。然而在大数据思维中,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即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通过数据来说明,其实上述前两个重大转变而导致第三个转变,这个转变可能会颠覆传统观念。而在更多的时候,寻找数据间的关联并利用这种关联就足够了。这种关联是决定预测的关键因素。相关关系的核心是量化两个数据值之间的数理关系。相关关系强调的是指当一个数据值变化时,另一个数据值很有可能随之变化。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使高等教育管理者通过大数据来关注什么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再关注为什么是这些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跳开追本溯源的探究,不再纠结于因果的论断,从而颠覆传统的理念,从关系入手,开启数据大数据的探索。
三、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
1.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都需要数据化将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数据化,是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深入数据分析,实现自身优化的基础。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中,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数据,甚至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轨迹、消费、爱好、娱乐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与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从而通过管理手段或培养方案的微调来进行控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高校需要建立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能否对海量数据的充分利用。利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的服务,但是大部分的服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基于用户的实时浏览、查询感兴趣的信息,高校充分地利用大数据,需要有意识地建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技术,并具有高效地完成分类、聚类、预测、推荐等较复杂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3.高校需要制订相应的数据储备计划高校无论是否用数据做决策,数据都真实地产生并存在,只是分析的意识不够,数据里面有很多噪音,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有价值,每所高校不管多大规模,都能够或多或少地掌握学生信息,如果不能全面地获得学生的信息,就无法挖掘数据潜力,高校中的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指标来衡量专业的发展水平,这些指标是实现提升专业水平和学生素质最核心的因素,不能通过数据有效地抓住核心指标会浪费资源和时间。因此,高校必须对海量数据制订完整的存储更新计划。
四、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现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评判标准是价值观和社会认同度的反应,通过特定的技术形式和规则来量化评判标准,并由此形成政策来规范执行者的行为,并及时地反映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评判标准决定执行的能力、过程和结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是在技术要素框架下,学生与企业、经济和政治背景的数据融合,这些数据通过算法描述并实现其功能,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实践领域。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虚拟世界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以及硬件技术不断提高,使数据变得更具可视性、重现性和说服力。虚拟教育场景是数据表达的镜像及图形化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数据由图标、图形、表格或其他易于理解的形式表达,虚拟教育场景能够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得更加物化和可操作,这种虚拟教育场景将高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步率、出勤率及其他相关因素形成数据仪表板,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成对不同用户易查询、易展现、易理解的表现方式,将其转换成可公开访问的形式,让更多的决策者、媒体和公众充分地了解,引导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用户做出合理、有依据的决策,并可扩展到常规的高等教育管理和检查中。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可视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数据展示和动态变化趋势的展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数据的可视化无论是在其展现能力上,还是在其表达方式上都如实反映数据,并放大数据的丰富程度和说服力,由此可以用来创建指标参数和对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解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可视化是界面,由各种软硬件创建,包含大量的程序代码和不同信息粒度的数据。这个可视化、图形化的描述构成一个复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涉及各种政策、操作者、执行者和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来使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的培养目标。
五、结论
一旦高等教育被数据化,并拥有数据分析工具以及必需的设备,就可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更快、更大规模地进行数据处理,去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从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抛开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把未来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性准确地预测出来,帮助高等教育管理者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解决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
[2]葛琳琳,张威.数字化档案IP网网络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1):65.
[3]周湘林.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25.
[4]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2.
[5]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9.
[6]葛琳琳,等.高校党校数字化档案安全等级保护策略[J].兰台世界,2015(4):87.
[7]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2.
[8]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3.
[9]葛琳琳,钟俊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框架、特征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24.
[10]葛琳琳,张威.高校学生数字化档案的渗透入侵测试研究[J].兰台世界,2015(12):46.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50-02
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不断完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
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更新高职办学观念。
1. 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
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加大职教科研力度,兴办利于职教发展的科技产业,建立职教实训、实习和试验基地。同时,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2. 树立“市场需求和市场形象”的观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观念
要树立高职院校良好的市场形象,即树立办学思想、教育观念、学校精神、校园文化、教育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态度、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学术氛围、实习基地等各方面的良好形象,具有服务市场的目标定位。
3. 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
“以能力为中心”由职业岗位能力、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三部分组成。其中,岗位能力包括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应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生存能力、交际能力等。
4. 树立“实践教学为重”的观念
按照不同能力培养方向,设置相应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组合相应的能力模块课程,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5. 树立“零距离上岗”的观念
“零距离上岗”的标准是零适应期,这就要求学生学得准确,学得扎实,学得顶用。它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是衡量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准,也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最佳标准。
二、深刻理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1. 国内外典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1)“职业为本”模式。这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认为:能力是基础,职业岗位的需要是核心。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与实践,最后考核这些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2)“能力为本”模式。这是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能力为基础进行教育与培训。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双元制”模式。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4)“建教合作”模式。这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共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推行学分制,强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加强现场实习与实践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特色,强调学力重于学历,注重职业证书的获取。
(5)“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欢迎。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特定性、时间性和多样性三大特性,这三大特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体现,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的集中体现。
(1)市场导向。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或企业的欢迎,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技术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
(2)能力本位。有三种能力观,一是任务能力观,即将任务的叠加当作能力;二是整体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决定工作的能力;三是整合能力观,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能力观,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
(3)职业本位。“职业本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的重要特征。职业本位要求我们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训练、职业习惯的养成,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4)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方向,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二是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见习、实习或顶岗工作。
(5)工学交替。一方面,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交流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把在校学习与在岗工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工学交替,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参加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技术,提高技能,成为应用型人才。
(6)实践主导。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放弃学科教学体系,按照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岗位来制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方案,设定职业技术和业务课程,设计基础课程,训练和考核职业基本功。这些课程都必须重在实践,体现实践的主导地位。
(7)“双师”教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是“双师型”,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措施: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和“双师型”素质,完善师资培训、考核、聘用、晋升、奖惩等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8)“双证”学生。“双证”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毕业证书之外,同时要取得至少一张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岗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发展潜力。
三、构建高职教育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办好高职教育,除了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外,还必须探索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订单式”培养模式
这是一种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跟院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院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教育模式。“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职业导向明确,就业率很高,这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线。
2.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指的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过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一起来。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文化、基础理论模块课程,第二、第三学年学习专业模块课程,实行工学交替制,校企磋商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岗位或按学生学习进度轮换岗位。“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一是“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企业(行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培养任务,包括联合开发新产品,指导毕业生搞项目设计等。这种校企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校企股份合作”培养模式。“股份合作”就是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分享办学效益。这种合作模式既能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管理的热情,加大企业参与办学的力度,利于解决实践课程的短缺师资、实训实习场所等问题,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逐步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08).
[2]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摘要】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慕课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凭借其特有的开放性、在线性、个性化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引起了教育界的一场变革。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慕课浪潮的冲击下,如何改革职业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慕课与职业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慕课是英文单词MOOC的音译词,为Massive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缩写,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在线性、大规模、开放性、自组织和个性化等特点。2008年当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蒙斯创造了MOOC一词时,它就被视为网络学习的新一代革命。2012年慕课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世界著名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纷纷加入慕课;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纷纷宣布加入慕课。美国《纽约时报》曾发文称2012年为全球“慕课元年”,许多著名专家更是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1]。2014年6月22日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从创新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五个方面全面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特别是职业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对职业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职业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职业教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从1980年建立之初,已经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比较先进的,能够适应当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的,主要包括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教育与劳动对接的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2]。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这些弊端既影响到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和影响。总结起来,笔者认为目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1.教学内容单一陈旧,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不通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很多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中,数十年如一日的使用同一本教材,教材内容也几乎不变,学生无法接收到最新的知识,这就导致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就业后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这也从另一方面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不够立体,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较低,本科学历占大多数;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者较少,多数都是新晋的讲师;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较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较少,缺少学科带头人;最后一点就是在多数职业院校中,缺少双师型的复合型人才,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能互相融合,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步。3.教学方法陈旧,在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尤显突出。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局限在课堂中的板书或是PPT课件的方式,教师把课本中的内容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既不灵活又不实用。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教育同样如此。职业教育要想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全新资源,在这种形式下,慕课应运而生。
三、慕课背景下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它的改革迫在眉睫,我国很多职业院校都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实施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例如河南省2011年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1]-JKGHAB-0092),广东省2012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编号:11GJB125098),云南省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等,都对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出了相应的建议[3-4]。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更多的网络开放资源融合起来。从2008年一批教育工作者创立地第一个慕课开始,到目前主要几大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edX)的数百万用户,短短几年间慕课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井喷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很多知名高校也加入到慕课的浪潮中来,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将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所中国常青藤大学及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共建中国最大规模的慕课[5]。但是目前国内对慕课的研究多集中在一些知名大学,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未能真正融入到慕课浪潮中。将慕课和职业教育关联起来,从慕课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仍属罕见。下面我们就如何将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慕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发挥慕课的优势,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1.利用慕课开放性的特点,打破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内容,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全面升级。慕课是世界开放教育资源的延续,是开放教育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慕课,只要有时间,只要能上网,只要你愿意学习,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且还可以得到反馈。学习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可以是一节课程,一个实验,甚至可以是一堂烹饪课。五花八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具有了自主性,能够主动融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结合慕课大规模的特点,充分优化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和师资结构。职业院校自己的专职老师年龄结构偏年轻,职称结构偏低,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是职业院校可以利用慕课在线授课的方式,聘请经验丰富、职称较高的外校老师网络授课,既可以带动本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优秀教师和教学经验的资源共享。3.利用慕课在线学习的特点,实现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互相融合入,实现真正的网络在线学习。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授课加期末测验的形式,多年未曾改变,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枯燥的课堂板书授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单调的考试测验也令学生愈发反感。慕课的出现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学生当时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听,有疑问还可以现场提问现场解答,这种双边互动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质量。
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吸收新鲜事物,融入新鲜血液,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全球慕课全民慕课的时代浪潮中,职业教育绝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求进步。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应该主动地融入到慕课大潮中,实现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慕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的结合,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116-121.
[2]徐小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31-132.
[3]邹玉兰,郭晓敏.基于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3.
[4]邵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4(3):68-70.
职业能力实际上就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所谓专业能力是指的从事某一岗位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就是岗位能力;方法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社会能力是一种沟通协调能力,强调的是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不等同于岗位能力。其中,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我们又叫做“关键能力”,它,决定着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综合能力。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动的时候,个体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善于在发展与变革中主动应对的定位能力,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力,也就是关键能力。
二、完整贯彻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国家规定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但有时候,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把办学导向明确了,就把办学宗旨给忽略了,在行为上显得过于急功近利。职业教育如果只关注岗位和企业,视野是很局限的,什么样的眼界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我们更应关注社会变化对人们职业行为的影响,要用动态的思维设计职业教育,这就是理念的一种升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由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企业形态、管理、生产以及对人才的核心要求的变化,决定了职业人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他要求个体具有更强的转岗、转行、转工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技术、知识、专业融合,设计、生产相互交叉、复杂多变的工作形式的适应能力,而这就要求个体具有更强的沟通、协调、应变的的能力,这些,远不止是夯实岗位能力的基础就能满足的。
三、树立正确人才培育理念
当下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中,不少教育机构陷入了这样的误区:片面加大实训环节教学,大量删减文化课,重视岗位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忽略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前成型和发展受限;学校从依托企业办学到完全依赖企业办学,校企合作的初衷被歪曲;不考虑学生的特长、个性、爱好,规定学生盲目考证,不仅没有使学生技能有真正实质的提升,反而使考证乱象频生。这一切片面的追求了高就业率,却忽略了学生将来的职业成功和职业幸福,更没有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使得学生看起来短期上手快,实则没有长足的后劲。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甩掉急功近利的心态,重视文化理论课作为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体的长远影响,科学安排课程;立足能力本位,合理优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习教学体系,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岗位能手,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职业学校应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地推进制度建设和改革,建立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同时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教学制度,如适当放宽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允许他们以阶段式的方式完成学习;优化招生和学籍制度,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且结合社会需要选择适合的专业;在不忽略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样、目的明确的实践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企业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二是积极推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进程,紧密整合教学活动与技术应用和社会服务内容,使学生深入一线从中获益,这样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效果和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三是着力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的,丰富其复合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操作和相关的实践经验,保证教师自身拥有较好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教学引导能力,言传身教,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综合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服务产业;群集发展;高职;人才培养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集群化的趋势代表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也代表着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产业的技术使用越高端,对人才的要求就越严格,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且为了适应现代化产业的结构升级和调整,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
一、新时期,产业集群发展对人才的主要需求分析
产业的群集发展在我国上个世纪末为开端,经过几十年的变革和深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着万千企业向前进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在加速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中,每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产业集群以高新产业为主导方向,并且集中在工业生产方面,特别是以制造业居多。
(一)不同的产业集群对于人才的主要需求方向的分析
产业集群有很多种,类型的不同使产业的性质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力和产业关联方式,同时也涉及到不同的资源特色。按照产业集群的性质,可以对产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分成传统的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因此说不同的产业集群对于人才的需求程度也不同,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市场以及企业的的特点定向的培养学生,让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教育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发展特点对以后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行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培养出适宜企业所需的人才[1]。传统的产业集群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多,还有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这种产业集中的状态下,需要对工人的劳动进行精密的划分,体现出工作人员比较高的专业化程度,一般企业的规模也不是特别大,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一般被安排在生产和加工的环节中[2]。除了传统产业集群以外,高新产业集群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走向。高新产业集群具有自己的特点,风险比较高、投资比较高,同时收益个附加值也比较高。在高新产业集群中,以技术创新为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与高新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人才,需要高职院校密切的关注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对相关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二)在产业集群状态下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分析
产业群集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带动相关产业在技术以及技能方面的转型。在一些产业集群中所需要的员工基本可以概括为能够吃苦耐劳,并且掌握了基本的生产操作技术,也有能力和耐心完成企业交予自己的任务[3]。
二、高职院校基于产业集群下的人才培养
首先,专业建设服务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这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有是一种先进的理念。更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考虑到产业集群对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是将专业设置定位在区域性以及方向性和特殊性方面。让学校的专业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产业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要在相关行业和企业家的参与下共同完成,以此制定出完善的专业发展方案,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产业链上看到不同岗位之间的区别和不同岗位之间的联系。其次,课程体系建设也需要满足产业集群的多样化发展。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审视,并且重视课程的基本价值,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以后能够进入企业中进行岗位实习,由此获得实践经验。岗位课程和职业岗位标准之间能够有更多的契合之处。为了让高职的课程更加实用产业集群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在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邀请一些企业成员和教育专家共同对课程体系进行评定,共同开发,以此实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在专业特色以及行业特色中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最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相适应。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培养人才的方式选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需要学生建立起一种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把企业的真实情况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不足,然后加强此方面的研究[4]。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上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正确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精尖技术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红娟.产业集群设计师流动站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州织里童装城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2,15(7):201-203.
[2]李新生.基于产业集群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3,36(13):28-31.
[3]李超任,李新生.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高职教育人才定位与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4,25(2):84-87.
[4]吴亚琴.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国际化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J].成才之路,2012,12(9):26-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种类日益增多、金融业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金融交易渠道愈加活跃。金融业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同时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多样化。
(1)金融机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与此相伴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非银行的金融部门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冲击了传统的大一统银行体制,并逐步成为和银行业作用相当甚至更为重要的金融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数量近年来 变化不大,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则呈现出一个显著上升的趋势。五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量也不断上升。(2)金融产品的种类日趋多样化。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外部条件已经较为成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竞争白热化、金融脱媒化、利率市场化、需求多样化、城乡一体化、资金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的增加以及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意味着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据智联招聘统计,2013年新增职位中来自银行、保险以及证券机构的金融业职位需求增长最快,比2012年增加了91%。前程无忧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500家雇主所在的16个行业中,金融/证券/投资成为亮点,金融投资人才在2013年炙手可热。在四季度金融/证券/投资行业增加社会招聘的雇主高达88.8%,而2012年四季度的调查结果为51.6%。
2.市场化。
2014年我国金融改革路线图已逐步清晰,即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层次多元的金融体系。伴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与深化,我国金融发展的总趋势逐步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进程,这在为金融系统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难度的增大。除了因利率、汇率市场化等引起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易便捷度的提高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间的风险相互传导,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具备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知识和拥有较强数理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能力的人才将成为金融市场最为缺乏的人才类型。
3.网络化。
至2013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余额宝、淘宝基金店、微信支付、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以“短、平、快”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被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从技术、政策、需求角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在未来的金融企业中,“电子虚拟网点”将大幅替代现有的“物理网点”,“信息流”将最大限度地替代“物流”和“现金流”。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加大了对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截至2013年10月,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55%。在这一新背景下,市场对既拥有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又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4.国际化。
伴随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正逐渐融入到世界金融市场中。截至2013年12月,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40家子行、190多家的分行。保险业方面,目前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55家外商独资、合资保险公司,占我国保险公司总数的31%。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中国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将进一步提高,包括国际化的眼光、全球化的资本运作意识、全球化金融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的运作能力等。
5.复杂化。
伴随金融创新的需要,金融产品由于衍生品的产生而变得越加复杂化。自1992年我国金融衍生品首次在沪深股市交易以来,以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为基本形态而衍生出的各类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产品应运而生,至今我国已涌现了大量以商品期货、外汇掉期与人民币利率互换为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随之,金融市场对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02年至2011年,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金融从业人员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金融行业中高学历人才占比位于所有行业的第三位,前两位分别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业。
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需求的悖逆和矛盾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围绕这一核心,高校的目标即是为各行业输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基于以上对行业变迁和人才需求新趋势的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金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足。
目前,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出现劳动力供给结构性过剩。由于金融业逐渐向多样化、混业经营方向发展,越来越需要通晓金融游戏规则和能够运作全球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对金融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从业人员提高分析市场行情、从事金融产品定价的数理能力,又要求他们拥有防范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还要求他们增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然而,从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看,高校对学生数理基础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直接导致毕业生素质难以达到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另外,学生的主干课程中缺少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课程,使金融学科未能很好地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也使得学生的能力难以驾驭未来金融市场中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
2.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一方面,金融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更是智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金融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的不断壮大,当务之急是挖掘具备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从而促进这些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竞争优势地位的形成。然而,目前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金融学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主,一味灌输,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不足。另一方面,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工作力度,对原有金融实践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效果不够显著,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高校的实践教学理念还没能突破传统金融教学模式的框架。金融实践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金融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陈旧,师资条件有限,学生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3.“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往往偏重一方,未能发挥整合优势。
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下,主要有两种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部分综合类院校及财经院校更侧重于从宏观经济学视角,进行银行体系、货币政策以及信用等方面的研究,更多地遵循“经济学院模式”。而具有理工科背景的院校则偏重于“商学院模式”,这些院校直接借鉴国外商学院的发展模式,从微观角度出发,以管理学为主,侧重以资本市场和公司财务为研究对象。现代金融的微观化趋势使得传统的以宏观金融为主的教学内容显得很不全面,说服力也就此减弱。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往往只偏重一方,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产、学、研”优势互补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在就业方面赋予人才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共赢。
4.金融教学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教学理念与目标。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在各个层面都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这对我国金融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虽然部分高校已逐步认识到金融教学与国际并轨的重要性,但其实施过程和条件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国际化程度不高,许多理论和内容较为落后。另外,师资力量与国际化教学目标的要求不相匹配。金融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没能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对西方国家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不够重视,引用率不高。对国际化教学的整体路线规划不清,在兼采众长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方法。
三、金融业人才培养联动模式的创新机制
由于业态发展、劳动力需求及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联动的关系,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应该始终适应这一联动模式的要求。以上探讨了我国行业变迁的基本态势以及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给出如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的建议:
1.搭建多学科渗透教学平台,立足培养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较多。例如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英国剑桥大学的综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学中盛行的交叉学科教育等都为我国金融学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思路。国内高水平大学也开始进行金融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教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大连理工大学推出的“数学+金融学”教学模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南开大学从2001年开始进行跨专业经济、管理和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在这些先行者的引领下,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可以在金融专业的基础上设置“2+2”课程,即学科交叉实验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金融学+X”课程,例如“金融学+数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等。目前,这类“2+2”课程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内已有开设,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这种模式的推广度和普及度并未达到预期高度,因此促进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将成为今后金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增加通识教育、平台大课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中应包括社会学、中西文化概论等课程。平台大课是指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选择管理类、文学类、法学类、理学类等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从而建立涉及经济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金融专业特色,又拥有全面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国外高等教育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模式、百森商学院“创业实践”模式、加州大学“个人专业”模式、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与国外具有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相比,国内高校目前也有了一定的实践,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已建成的金融实验室可实时接收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和上海证交所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供学生实盘演练。然而总体来看,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还限于比较僵化的模式。鉴于此,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高校金融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纯粹的理工科不同,既需要拥有很强的数理功底,又需要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和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本文建议在培养金融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IP(IInnovation-Practice-Interaction)模式,即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互动模式,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和实践模拟为主要方式,强化基础课、专业课、国际交流和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培养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大连理工大学正努力推进IPI模式的实践,不断实现多元交互式教学方法,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促进“商学院”与“经济学院”培养模式的融合。
孤立地发展任意一种模式在如今金融业大发展、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都是行不通的,两种模式均不能有效解决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走两者融合的道路,实现学术型培养模式与职业型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商学院”模式起源于美国,并逐步成为世界公认的优秀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目标,更为注重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训练。目前来看,我国在金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经验,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将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全部囊括在学生的培养计划内,既要注重宏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又要强调以实践为导向的微观金融教学。
4.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文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校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金融学教育的发展必然要符合这一主流趋势,特别是那些准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重点大学,更需要尽快地采取积极的措施。首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金融学英语强化班。目前已有高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在2009年成立了金融学(英语强化)班,该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金融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英语特色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批判性阅读与写作、欧美社会与文化、演讲与辩论等。另外,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该摒弃一些呆板教条化的内容,开设金融专业的双语课程,鼓励学生阅读外国原版教材和读物。其次,建立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海外高校交流学习项目,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用全球视角看待、理解和解决跨文化的问题。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之处,摒弃循规蹈矩的固有模式,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吸取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金融人才的培养仍然要立足本土,因为金融人才最终要服务于本土市场。
四、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才需求;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建设,广大农村地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对于相关专业人才可谓求贤若渴。但是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农村职业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教育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效果,无法满足农村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遭遇若干艰难险阻。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摇篮,应该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致力于为人才成长给予有力保障,以此来实现农村地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持续增长,为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农村人才需求分析
1.1农业综合型人才
知识覆盖面广、实践能力强、道德水平较高的人才谓之农业综合型人才,他们往往对于家乡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愿意扎根于家乡一展所长,为家乡建设奉献终身,他们发挥的能量更是不容小觑。可以说农业综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了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可以胜任任何—个岗位,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对高新科技产物的应用得心应手,将会掀起农业生产的巨大变革。
1.2农业科技人才
農业科技人才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掌握领先技术的一类人才,他们将会激发农业创新活力,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高效化开展,先进技术和设备得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农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此外,有些技术人才还负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将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传授给农民群众,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使农业生产真正走上了可持续的道路。
1.3农村管理人才
农村管理人才需要牢固掌握管理、营销、外贸相关知识,有比较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实施农村基层管理工作,在农村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优秀的农村管理人才能够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建设,充当各单位部门的剂,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销量的迅速增长,打响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4农村新型劳动者
农村新型劳动者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操作者,负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包装等工作,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农业生产创造的经济效益将会更为可观。农村新型劳动者在农村人口中占据的比例最大,其专业素质能力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不畏困难、善于经营的人才才能被称之为农村新型劳动者,这类人才的数量越多,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就会更为顺利,将会让农业生产焕发出一派新的气象。
1.5农村教育人才
农村教育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人才,主要负责传授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对农民的实践能力加以锻炼,以增加农村人才数量,满足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需求。农村教育人才应该意识到当今时代及所在地区对于农村人才有着哪些具体要求,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甘于无私奉献,还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向农民传道授业解惑,以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农民队伍整体素质。
2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2.1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不少农民的年龄都偏大,他们没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或者是在初中时就辍学回家,文化水平较低,参加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对于农业生产先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牢,难以有效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将会给农村建设造成一定阻碍。与此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想法过于陈旧,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缺乏改变生活环境的激情,直接表现为在农村建设工作中出力少,态度过于敷衍,只有涉及到自身利益时才会有所改观,认为培训和学习活动是毫无必要的,致使农村职业教育效果不甚理想,人才培养难度极高。
2.2农村职业教育得不到重视
农村职业教育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实用型人才上,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可以快速适应劳动者的角色,为社会创造价值。然而社会公众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过于偏颇,很多家长都认为职业教育毫无出路,毕业后留在农村对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没有多大助益,希望孩子能够受到高等教育,为此他们不惜花费更多金钱将孩子送到高中和大学就读。殊不知这种做法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生源短缺,真正能够成长为实用型人才的更是少之又少,毕业后愿意留在农村地区就业的极为有限,农村经济发展将陷入困境。
2.3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职业院校的办学门槛较低,而中国有着求学需求的人员数量庞大,使得近些年来众多职业院校拔地而起,打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口号,提出了种种诱人条件来吸引学生和家长,实际上这些职业院校却没有多少教学经验,教学体系也没有建立完善。部分职业院校的资金十分紧张,没有充足资金购买先进教学设施,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导致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验证,不能了解到当前农业生产的新形势,与实用型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限制了农业生产改革及农村经济建设步伐。
2.4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在农村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得到农民信任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中缺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人才培养制造了难题。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在农村职业院校进行教学完全是屈才,会将当前工作当成跳板,想方设法地离开农村,到大中型城市中的学校任教。教师的精力被分散,不愿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农民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也漠不关心,致使农村实用型人才实际数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差极大,新农村建设前路堪忧。
3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优化对策
3.1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
为了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村居民实施针对性地培训,培训内容和目标都要有所差异,不能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以免激起其逆反心理。通过开展对农村人口的素质调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在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时就会更加有的放矢,将会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数量极为庞大,从外部引进的人才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可能并不适应,他们的归属感不强,不能主动解决实际问题。而加强对本地人口的专业技能培训将会提供新的思路,农村经济建设将焕发无限生机。
3.2加强职业院校的宣传力度
社会公众对农村职业院校产生了错误的看法,生源问题就很難得到解决,农村人才外流,新农村建设受阻,将会形成恶性循环。相关政府和农村教育部门应加大农村职业院校的宣传力度,把职业院校的性质、职责系统详细地介绍给学生和家长,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使其知道农村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同样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学生择校问题上,鼓励成绩合适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来学习,并在就业方面给予一定保障,这样就会有更多学生和家长将农村职业院校当作一个就学选择,实用型人才培养也会得以稳步有序地落实。
3.3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第一,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购买现代化教学设备用于开展理论教学工作,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学生就会对理论知识予以深入理解和记忆。第二,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加入网络教学资源,将农业生产中涌现的新理论、新成果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之充分把握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看到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打破他们的传统认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第四,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训练活动,规范学生的农业生产操作,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那么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在农业生产领域大放异彩。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建设一支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师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发光发热,为人才培养殚精竭虑,有利于培育更多实用型人才。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学习和交流活动,让职业院校教师可以接触到最为先进的技术,将其消化吸收后传授给学生;教师之间还要经常交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换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与其他学校开展合作办学,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他们的工资福利相挂钩,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培训积极性。
4结语
何谓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尚无权威的释义。为此,笔者借鉴有关“模式”的一般原理,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一个具体定义。所谓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结构;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高职学生构建一个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均衡发展的教育平台图示。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实际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面向不同行业的高职学校,其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运行的特点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即使面向同一行业的高职学校,办学条件不同,学校发展历史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1.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并在全世界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拉动知识产业的高速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标准,知识产业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实际上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直接派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产业直接相关的新职业,如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师、机器人技术师等。这些新的职业,技术含量要求普遍很高。
——知识经济拉动脑力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互联网和网络公司的出现,特别是数据公司的出现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态势,从而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经纪人、证券咨询与分析师等,且这些经济技术与管理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具有明确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使命已不再是单纯地被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大批的就业者,而应是积极地超前适应社会变革,培养大量的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者。这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的历史性变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调整、提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加入WTO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这必将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入世后我国高职教育开放的力度更大,参与国际交流的地域更广,与外国合作办学的机遇更多。这对高职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不断扩大知识资本。未来人才需具有全球视野、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人才资源也需在国内外市场上重新配置。
从国内外人才市场招聘趋势看,对国际视野、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结构、管理经验、人格素质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创业素质优良、掌握贸易规则、具有过硬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职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靠我们关起门来办学是难以做到的。这些新的变化,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空前的、全方位的,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原则
根据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我国的实际情况、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原则。
1.全面性原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这是我们思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时必须关注的重点。
2.多样性原则
综观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共同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样性。这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行业发展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我国地域广阔、行业众多,如果高职教育用一个模式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显然是不切合我国实际的。只有用多种模式培养多种规格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才能满足市场对高职人才的多样性需求,进而使高职教育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国际性原则
国际性将是21世纪世界高职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这种变化趋势,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性问题会更显迫切。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与合作呈加强趋势,就高职教育来说,全球化人才的培养将依赖于高职教育自身的国际性视野和国际性水平。高职教育与国外合作办学、相互承认学历的步伐会日益加快,未来的高职教育将是日趋国际性的开放系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已迫在眉睫。
4.实践性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所以,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重建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完成应是在企业,而不是在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平台应该来自于各行业,实践教学基地建在企业,才能真正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德国高职学校实行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解决。以汽车修理技术专业为例,学生所使用的修理工具和修理设备都是同汽车制造厂设备的先进程度同步,实践教学课程全部由企业工程师授课,部分专业课程也安排在企业讲授。这样学生学到的是实用技术和先进技术,真正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生产一线完成。德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5.发展性原则
我们在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时,往往考虑就业因素多,考虑发展因素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必须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的内涵。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高职教育必须面对这一发展主题,重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模式框架应体现一种“立交桥”的发展理念,这样,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种规格和多种层次的人力资源,克服高职人才结构的单一性问题,而且还可以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开辟多条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发展道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框架
高职教育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重建“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1.宽口径
宽口径主要是就专业而言的。如果说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是从“产品品种”结构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专业口径的宽与窄则是从“产品功能”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所谓宽口径,就是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突破单一学科式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专门化)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一般来说,大类专业知识结构的服务面较宽,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较强,而在某一方面的针对性不如小专业。小专业则对部分工作岗位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就业的适应性相对较差。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职业不断派生,旧职业淘汰速度加快,导致人才流动频率提高,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大力拓宽专业覆盖面。宽口径设置专业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的主要内容之一。
2.强基础
强基础主要是就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的。所谓强基础,主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强化做人(人格素质)的基础;二是强化做事(职业能力)的基础。这里主要对做人教育问题谈点看法,因为,做人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笔者曾与一家企业的负责同志就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问题进行过专门探讨。企业方认为,诚信素质是企业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诚信素质的训练,教育学生要诚实,要守信,要真正能为企业的产品负责、信誉负责、发展负责。企业对选人用人提出的新要求,实际上给高职教育导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即做人教育。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对做事教育是很重视的,但对做人教育似有疏忽。做人教育的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品质和基础能力。就高职教育而言,要重视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的合理匹配,多设置一些人文、社会、艺术等课程,让学生通过对人类文明历史的了解与学习,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掌握做人的基本原则,把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成素质,成为一种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责任,从而真正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在重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把做人教育纳入其中,落实好。
3.重实践
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重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作为高职教育,其实践教学要突破常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增加学科的技术含量,体现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因为,实践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是体现在工作岗位上的,所以,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点必须定位到相应的职业岗位群。以电信企业为例,职业岗位的具体表述离不开高新技术设备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具体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供学生所实践的设备和产品应与企业的设备先进程度同步。
——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上构建一对一结构,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应重点突出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形式上,围绕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来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给学生创设一个协同合作、发挥潜能、技术创新的实践环境和发展空间。
4.图发展
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必须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按照国际高职教育惯例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从终身学习角度考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学习(自学、继续教育、深造)需要,奠定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