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语言文字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文字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言文字基础

第1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关键词]字词;句段;构思

王尚文教授在《言语形式四题》中就小学语文教学指出:“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的奥妙,熟悉它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揭开“语言形式”的面纱,实现语文课程这一“独当之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直至文章的段落篇章,都值得反复推敲,潜心斟酌,从中体会语言的奥妙,感受语言的温度,触摸语言的质感。

一、推敲精妙传神的字词,体会文本语言的奥妙

字词只有放在文本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比较品析、诵读体味、激活情感等手法,才能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灵动、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

一位教师在《槐乡五月》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槐乡的小女孩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老爷爷、老奶奶走路会飘吗?

生:爷爷奶奶太老了,手里拿着拐杖飘不起来。小女孩步伐轻快,所以能飘起来。

师:你看到什么会飘起来?

生:国旗会飘,树叶会飘……

师:小姑娘为什么也会飘呢?

生:她身上别着槐花,头上戴着槐花,是香味在飘。

师:如果今天挨老师批评了,你会飘起来吗?

生:不会,因为心情不好。

师:也就是说,心情愉快的时候才会飘。还有什么时候,你也会有飘的感觉?

生:考试100分,心情很高兴,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对,一个“飘”字就写出了小姑娘飘散的花香,飘逸的身姿,飘飞的心情。看来“飘”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

本片段中,教师围绕“飘”字和孩子们进行对话:第一次对话,小姑娘和老年人对比,明白小姑娘轻盈的身姿才能飘;第二次对话,“飘”字写出槐花香飘十里,与文章意境相融;第三次对话,“飘”字和生活相连,是快乐心情的体现。这个“飘”字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启发学生通过一个形象的动词来表达特殊的情感。真可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二、斟酌精彩典范的句段,感受文本语言的温度

许多文本语言看似普通,却潜藏着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独具匠心。如果教师在细读文本时,不但能发现文本内在的“意”,还留心文本外的“言”,在“言意”间穿行,捕捉那些特别的语言现象。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在这些语句中,变得有温度,有味道起来。

薛法根老师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的片段:

师:读着课文,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你感觉很特别?

生:(读片断)从这里我能感受到院子里生机勃勃。作者写花开、鸟飞、虫子叫好像都跟人似的,有了生命。

师:一切都是活的。花开了,就像――(生接:花睡醒了似的),活了吧?鸟飞了,就像――(生接:鸟上天了似的),活了吧?虫子叫了,就像――(生接:虫子在说话似的),活了吧?这三个句子结构相似,连在一起叫――(生:排比)。

本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薛老师在细读文本时,已经发现了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秘密,他先引导学生读句子,说说“哪些句子你感觉很特别”。当学生说出句子的感受后,薛老师又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是“结构相似”,此时,“排比”修辞手法的点拨也就水到渠成。

三、揣摩精心巧妙的构思,触摸文本语言的质感

同样是薛法根老师在《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作者就是要表现自己的童年生活多么快乐、自由、幸福有趣。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呢?

生:园子是她生活的环境。

生:有这么多昆虫、庄稼陪伴着她,她的童年生活才如此幸福有趣。

师:是的。(指黑板)看园子的这些特点和我的童年生活的特点,发现什么了吗?

生:写园子丰富多彩,衬托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生:写园子里庄稼自由自在,其实就是写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由自在。

第2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整合 黄丝镇

2010年12月27日7时40分许,湖南省衡南县松江镇一辆载着20名小学生的“三轮农用校车”受浓雾影响,整车坠入河中,导致14名小学生遇难。遇难孩子大多来自该镇的东塘村。该村小学于多年前被撤销,村里孩子只能到附近的因果村上学。两村相距四五公里,当地没有配备校车,家长们因为孩子年龄小就租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接送孩子,三轮车超载且安全系数低,最终诱发惨祸,此次车祸引发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的讨论。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指通过撤、并、联等多种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组合。依据社会发展实际和利用教育产业性功能,对现有教育资源重新整合就会创出新的教育生产力。

本文以贵州省福泉市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现状为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一、黄丝镇教育资源概况

黄丝镇辖4个村,55个村民组,共有4430余户2.03万人。全镇目前共分布着1所幼儿园和9所一至六年级齐全的完小。截止2010年初全镇共有学生1446名 。

全镇教职工96人,小学专任教师79人中本科学历2人,专科60人,高中学历16人,高中学历以下1人;小学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8人,一级职称 58 人,二级职称3人。 二、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原因第一,施行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增多,全镇人口呈下降趋势;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工子女上学政策放宽导致许多适龄儿童转到镇上读书,农村小学服务地区的学生人口递减,学校生源减少,不少学校开班困难。第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优质资源需求提高,更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各校有效整合既可防止资源浪费又可实现资源优质化。

三、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成效

经整合,黄丝镇原有17所学校现存9所,政府资金投入更为集中,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资源集群效益提高。学生可享受到电脑配置、英语教师配置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解决部分学生上学远难题,黄丝镇还在两所学校试行寄宿制。寄宿学生离开家庭,降低了对家长依赖,独立性增强。在校时间长,师生间交流时间增多,联系更紧密。整合使原来分散的教师资源也得到集中,现有小学教师人数增加,师资配备更完善。同时,教师增多带来了教师间良性竞争,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良性循环。

四、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不足

第一,“上学远”难题未解决。学校资源整合后,被整合地区学生上学的路程均增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被整合地区65%的学生上学需步行30分钟以上,30%的同学甚至超过1小时。然而除了逐步建立寄宿制外,目前黄丝镇没有其他措施解决这一难题,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仍未得到保障。

第二,寄宿制度不健全。黄丝镇现有两所寄宿制学校,但寄宿制度不全,条件落后。以鱼酉中心小学为例,鱼酉小学占地3651㎡,在由老教学楼改造的1517㎡校舍中,仅有13名住校学生。因此未配置宿管,由专任教师轮班管理。学校搭建了简易食堂提供餐饮,由附近村民承包,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学生使用热水、冬天取暖等也极为不便。同时,寄宿加重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贫困学生辍学率增加。在鱼酉中心小学,住校学生每月需缴纳住宿费120元(包括中晚餐),每周还需早餐等费用约为20元,一年共计1600元。部分家庭难以负担这笔额外费用,最终导致学生辍学。

总体而言,寄宿制学校还存在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差,缺乏管理人员编制,教师工作量大,辍学率高等系列问题。

第三,学生心理辅导落后。低年级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容易引发系列心理问题,如:上学路途遥远带来厌学情绪,寄宿学校缺乏家庭关心与监督,放纵自己等。然而老师的注意力依旧停留在分数上,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度不高,学校也未开展相关的心理疏导活动,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五、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可鉴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呢?笔者认为: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可加强调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教育硬件设施要符合学校整合需求。对于寄宿制学校,要保证设施齐全、管理到位,督促学校对寄宿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此外,还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缓解目前问题:(一)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地方政府对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经费的投入应随地方财政收入提高而增加。学校也要自谋出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捐资助学,为学校配备必需的文体活动器材和书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面临的住宿、饮食、安全等系列问题,就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立后的配套设施建设。上级部门对已经确定的寄宿制学校要投资建设标准化宿舍、食堂、澡堂等,配备专职炊事员、管理员,确保师生正常的教学和生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学校师资现状,首先应从数量上补充。以鼓励年轻教师扎根西部农村为主,大学生毕业实习、支教等其他方式为辅增加从教人员。其次要提高师资质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再次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他们长期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第3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一词,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在全球各地广泛进行的商务交易和商务服务活动的总称。在宏观的角度来说,电子商务是网络发展带动的商务革命,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经济秩序,它涉及的领域从电子技术和商业交易本身,到诸如金融、教育等社会层面;从微观上讲,电子商务则是基于各种商业背景的实体,从个人消费者到企业、金融机构、政府职能机构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参与商业贸易活动。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发展,产生了信息化、自动化、无纸化的商务模式,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彻底的、革命性的变化,从根本上导致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理论体系和会计模型受到严重冲击。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前途和命运。

二、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会计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处于新生发展的状态。电子商务形成了信息化、自动化、无纸化的环境,设备、运输等曾经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资产在会计核算中已经不占主导地位,财务会计管理更多倾向于会计信息管理、决策分析。在不同国家,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会计准则也存在国际差异。针对电子商务,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包括信息化法律、IT及电信法律、信息安全法律、计算机软件法律及知识产权等,因此在相关案例分析以及实践经验中,没有完善的法律支持将直接影响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这必将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比如交易信用问题,电子数据有效性问题等等。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与金融机密等情况时有发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不良后果。另外,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也有一定影响。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对电子商务进行了工商登记和相应的管理,但税务登记和管理没有跟上,新征管法对此也没有明确规定,相当于电子商务税收这一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税务部门对电子商务的监控程度相对较低。

(二)传统会计理论及模式亟待变革

传统意义上,会计的职能包括反映、监督、参与经营决策。电子交易形式的出现使得会计信息实现了实时反映和自动处理,另一方面也造成会计的主要职能发生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接受客户愈加细致的监督和严格的考验,会计工作的形式也必须改变。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财务资料量的扩大,对企业资金的运作状况提出了更细致精确的标准,这就进一步要求深层次地划分反映会计主体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会计要素。我们需要打破原有工作单元之间的界限,将财务、电子商务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的职能。另外,电子商务的不断趋于成熟必然推动财务实现网络化,传统财务将向电子财务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将向管理倾斜。此外,必须加强对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活动的监督,协调交易双方利益。当前我国部分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其会计职能仍停留在原始状态,传统模式局限于信息的处理方式,没能考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缺乏合适的模式。

(三)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强化

电子商务下财务会计的正常运作,包括财务信息的传递、存储与处理大部分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得以实现,因此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除了必须具备相关网络技术知识外,还要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及开发、设计、维护和保养。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除了了解企业的信用和财务状况,还有必要及时了解外国企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发展。另外,电子商务的发展飞速,要求财务会计的工作模式需要不断改进创新,适应时代的特点,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还必须掌握相应产业的基本知识、有创新知识的能力。目前,我国会计行业门栏低,存在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在职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薄弱,综合素质偏低,面对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视野狭窄,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会计飞速发展的要求。企业实施和发展电子商务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优化和完善。

(四)电子商务环境的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程度的发达意味着电子商务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这就导致储存和处理完全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财务会计信息极容易受到非法访问者的窥视甚至破坏。如果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严重安全漏洞,很难保证客户信息安全,危及企业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电子商务环境下,安全危机表现为会计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被人为修改。除此以外,软硬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瘫痪。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将始终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研究领域。目前,信息安全已成为良好电子商务环境发展的瓶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电子商务财务会计法制建设

建立电子商务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保证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安全的重要手段。比如,会计原始凭证里的合同、票据等,目前我国的《合同法》肯定了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地位,有效内容由书面合同延伸到了电子数据的形式。然而要加强电子信息的安全有效性,还要建立更细致严格的制度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来保障会计原始信息的安全,比如加强网络财务立法措施,严厉打击经济犯罪行为。加快电子商务立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立法工作首先应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结合电子商务交易的特点,反映出交易安全的核心观念,保证电子商务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可以完全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励公平竞争;其次,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建立针对电子商务安全、保密的法律保障体系,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黑客入侵系统窃取商业与金融机密等违法犯罪行为,保证财务会计电工作安全、有效进行。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税收缺失问题,首先要完善税收登记制度,实施电子商务税收的合理管理;其次要严格监督电子交易的税收过程,提高税收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培养高素质电子商务下会计从业人才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财务工作的时间、空间、效率带来了改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也随之有了创新。互联网的应用将会计引向电算化发展,增加了会计业务风险的同时也丰富了财务会计的形式,这些变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企业会计要培养自身良好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此外,当今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在保持自身专业优势的同时,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同时,财务人员要深入研究企业经营环境演变,不断更新观念,进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积极应对挑战,企业必须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加强培训人员对财务会计软件的使用,确保他们能不断完善自我,与时俱进,有效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参与企业决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财务会计在电子商务时代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第4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一、涉农小企业融资约束困境及原因

1. 涉农小企业融资困境

涉农小企业没有有效的风险规避手段和机制,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严重缺失,以及其功能的不足,使涉农小企业想要进行直接融资的这条路存在较大障碍。

另一方面,间接融资可以解决涉农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向银行进行信用贷款,但是银行的经营方式多倾向于稳健的经营策略,而涉农小企业失败率偏高,这违背了银行追求资金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的基本要求,因此,银行不愿冒险给涉农小企业发放贷款,这也体现出目前涉农小企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等问题。

2. 涉农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涉农小企业自身的生产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涉农小企业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较为薄弱,涉农小企业本身依靠的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模式走的是粗放型的生产经营路线,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者相应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信息获取量不对称,再加上涉农小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对企业状况进行评估。另一方面,涉农小企业在产业的结构方面受到一定固化思想的限制,导致创新思维的匮乏,产业的升级显得尤为迟缓,对来自于更大的市场的不适应性更是加剧了涉农小企业发展的挑战,甚至成为了市场淘汰的首要对象。

(2)涉农小企业贷款需求频繁和资金需求量偏少涉农小企业贷款需求频繁和资金需求量偏少给银行信贷增加了借贷的成本。而对于小企业来说,控制信贷的成本又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如果随意得忽视了信贷的成本,那么信贷的利用率就不高,融资带来的效益就会大打折扣。

3. 制约涉农小企业融资的外部制约

(1)土地资源的制约

我国目前正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的资源和农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空间正在被逐步的蚕食和压缩,有明显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城市化发展中,部分在行政区划为同一等级的县级市和县级县,虽然在行政等级上相同,但县级县的发展指导思想是三农,而县级市的发展指导思想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这就造成大量快速建设的城市弱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转而向着能快速带来GDP 的城市化建设方面大力投入财力人力,大量的农业土地被征收为工业发展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2)环境污染的加剧

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我国在畜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面临单一的选择,一方面畜牧业的发展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另一方面,农业污染的治理不善导致养殖的效率低下,形成恶性循环。

(3)政策受益程度不高

我国对于农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虽然很多,而且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涉农小企业却难以得到这些政策的扶持,对于政策的受益程度并不高,甚至大部分的涉农小企业从来没有享受过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样,金融支持缺乏力度,作为资产有限、实力薄弱的涉农小企业来说,可以用来抵押的抵押物较少,也就意味着能够进行贷款融资的能力就小很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涉农小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金融仓储融资模式及优势

1. 金融仓储融资模式

金融仓储是指需要融资的企业通过将存货(这里的存货可以是原料、成品或者是半成品)作为抵押或者是通过仓储公司根据融资企业提供的实际资料来出具仓单作为质押标的,然后从金融机构得到融资资金的活动(仓单质押)。因而,金融仓储存在两种基本的操作模式动产抵押和第三方仓单质押。

2. 该模式在涉农小企业融资中的适用性

在融资企业的存货抵押过程中,仓储公司对质押物在质押期间进行全程监管。这种方式的引入,充分利用了涉农小企业暂时闲置的资源,也给企业带来了流动性资金,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融资成本,为涉农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信贷便利。而通过第三方仓单质押的本质是质押相应仓单,仓单的便捷性和背书转让的优越性让质押权利的流通更为灵活,更有利于融资过程中的可行性。

近年来,金融仓储的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始终是最大的问题,南方地区的金融仓储有着相较于北方地区更为令人欣喜的发展速度,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较为知名的金融仓储企业均坐落在温州、四川、山东等地,这也造成了金融仓储发展的两级分化。但金融仓储在我国起步较晚,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这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通过实践证明,金融仓储的发展和自身不断地创新,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开辟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融资平台。金融和仓储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金融仓储融资模式。在看到我国金融仓储业发展的规模较小的同时,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因为规模小,所以现在迈出的每一步对于涉农小企业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三、涉农小企业金融仓储融资对策

1. 建立专业性和普遍性的仓储监管机制和变现流程

涉农小企业如果使用动产抵押的方式来进行融资,金融仓储企业要解决在融资中涉农小企业所抵押存货的监管问题和存货变现的风险问题,要建立相关的具有专业性和普遍性的仓储监管机制和变现流程,及时反馈相关的存货的监管信息,保证在融资过程中不出现存货的损失,在融资的涉农小企业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要能够通过专业的手段把存货变现,尽量保证银行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要维护融资企业的利益,其目的是要让涉农小企业从银行顺利贷款,同时让银行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所以,对于金融仓储企业来说,提高存货保存监管和存货价值评估的能力是金融仓储企业本身发展的关键。

2. 搭建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

由于银行难以了解涉农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所以,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互通平台,而金融仓储企业就有必要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为银行和涉农小企业之间提供一个能够将信息平等、及时互通的渠道,使银行能够全面地了解涉农小企业,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到银行贷款的利好消息,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决策。同时,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使信用贷款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涉农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良好的信用基础。

3. 金融仓储企业运行过程需要监管机构监督

为了避免在偿还贷款环节出现的风险问题,可以通过监管机构对金融仓储企业收取相应的准备金来进行保障,对金融仓储企业进行实力评估,判定规模的大小,设定规范的金融仓储企业准备金额度,这一手段可以在金融仓储企业抵押的存货或者是仓单权利受到价值损害,而导致贷款无法得到偿还时,通过准备金优先偿还银行和融资企业,为融资过程的资金安全性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4. 保障仓单转让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由于仓单的权利是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转让,那么,在转让的过程中,就需要有完善的规则来保障转让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就意味着建立一个统一的二级市场的必要性,一个有着严格监管和专业的二级市场,能够为仓单权利的转让提供更为便捷和有保障,保证了仓单权利的持续有效性,能够及时、完整的进行变现,金融仓储企业的仓单权利在获得合法的效力之后,相应的监管部门要规范仓单权利交易的空间和程序,监督在交易的过程中各环节的合法性,保障债权人角色转变后的各方权益。同时建立一个统一的二级市场也加强了质押的灵活性,让融资的涉农小企业能够通过参照具体的规定以便更合理地安排自身的生产以及保证存货安全、及时地进行流通销售。

随着目前我国现代物流行业跨越式的发展,金融仓储企业的快速兴起,金融仓储企业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和银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对于涉农小企业来说更是在融资渠道上开辟出了一条更适合自身融资发展的途径,这也能最大限度地解决银行对于涉农小企业存在偏见的问题,消除了银行对于涉农小企业贷款的顾虑,帮助涉农小企业建立更为健全的信用体系,使得融资的难度大幅缩小。

第5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近十几年来我们学生体质正在发生改变,体质成逐年下降趋势。遗传、营养、体育运动三个方面因数主要决定体质。遗传因素很难改变;学生的饮食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不在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得不将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归到体育运动中。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管理,提高初中阶段独生子女学校体育的质量,注意哪些问题。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概念。体育管理,即体育领域里的管理活动。学校体育管理是为了达到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等因数的作用。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锻炼、代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很多方面都是学校体育管理的工作,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

二、独生子女初中学生的界定

(一)独生子女初中学生是指初中学生在家中是父母唯一孩子、没有其它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身亡的受试者而言。因此,并不包含“有兄弟的唯一女孩”,或“有姊妹的唯一男孩”。(二)由于独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家庭的成员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独生子女学习的任务就是一切以读书为中心。这期间便使得部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的思想,独生子女存在怕苦、怕累、胆怯、意志力薄弱等现象就很普遍。然而体育运动是对意志力和进取心的要求,激励并支持人们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去战胜类似依赖、懒惰等人性的弱点,使人的个性品质得到磨砺。管理好学校体育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激发个人的兴趣爱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三)研究表明独生子知识面宽、智力早熟、兴趣广泛,大多聪明、机智,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但是任性、不能与同学很好的合作,有较强的依赖性,使得独生子女们冷漠、孤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到与同学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效果。在体育态度方面,独生子女初中学生弱于非独生子女初中学生,这主要是由于独生子女初中学生更加重视自己文化课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体育锻炼,忽视了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独生子女虽然有温和、顺良、聪智等优点, 但也有不少诸如自私、嫉妒、固执、缺乏社会交际能力等缺点。容易形成流于浅近、功利和感官化的消闲文化氛围,因而产生一系列严重影响他们健康人格塑造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第6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实发挥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

(一)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学校是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国民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重点领域,使用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定义务,是学校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是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渠道。学校师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扎实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切实发挥语言文字事业基础性、全局性作用的关键环节。

(二)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学校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的必然要求。语言文字事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及社会辐射作用,将语言文字工作从校园向社会延伸,提高全民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学生和青壮年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

二、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一种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两种意识”即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师目标。熟悉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普通话水平达标,汉字应用规范、书写优美,具有一定的朗诵水平和书法鉴赏能力,熟练掌握相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普遍具有自觉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自豪感。

(三)学生目标。普通话水平达标,口语表达清晰达意,交流顺畅;掌握相应学段应知应会的汉字和汉语拼音,具有与学段相适应的书面写作能力、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高校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书法鉴赏能力;具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立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在学校内涵建设和育人目标中明确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定位准确,目标明晰,措施到位。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相关要求贯穿于学校常规工作和主要环节,常抓不懈,确保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二)坚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促进。各级各类学校要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日常管理,列入科研项目的总体计划,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列入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高标准的语言文字工作要求,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加强语言文字能力培训,促进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通过增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各地根据《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见附件)的要求,结合原有工作基础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标准和评分细化方案,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高等学校应更加注重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宣传推广,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工作方法和活动组织的创新实践;幼儿园应更加注重校园语言文字环境规范建设、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建设,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积极发展幼儿的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民族地区双语幼儿园应注重为幼儿创设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推迟达标时限,所有学校最迟应在2025年前完成达标建设工作,2020年前应完成一半以上。各地可在学校达标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各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在按照《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开展督导工作时,要将学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的重点领域,切实按照每5年一轮的频度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确保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达标建设任务按时完成。

第7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培养 改革

一、背景与现状

母语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母语能力的培养关乎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母语能力的基础与核心,但目前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听、说、读、写能力不断下滑,特别是自1999年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渐走向大众化,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滑坡十分显著。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贺阳教授曾带领课题组对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的319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语言文字能力测试,测试结果是30%的学生不及格,68%的学生得分在70分以下,这个结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与这些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定位不相称。考虑到被调查的4所大学都是国内综合性大学或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顶尖高校,学生素质处于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高端,因此可以推想,就整个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语言文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比这次调查的结果更严重。[1]

为了解我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实际状况,我们在2015年对全校13个系的130名在校生进行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状况的抽样调查。第一项调查是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发放试卷130份,回收有效试卷121份,测试结果显示:100分的测试卷,全校及格率仅有33.1%,80.2%的学生得分在70分以下,80-100分的高分比例为4.1%,平均分为57.1分;平均分达到60分以上和及格率达60%以上的系都只有3个,占比均为23.1%。可见,全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整体偏低,达到优良水平的比例更低。第二项是语料搜集与分析,我们搜集了学生的请假条共65份,并进行用字规范、遣词造句、格式规范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是:共出现错别字12个,词语使用不当、语句不通顺等现象36次,格式不规范的假条63张。这说明学生常用书面文案的用字规范度尚可,遣词造句方面问题较明显,而格式规范问题很突出,其比例高达96.9%。此外,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状况,我们还对能够反映我校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普通话测试成绩(近三年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含二乙)的占86.3%,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甲)的占27.8%,而且呈逐年提高的态势,但能够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含一乙)的比例只有很低的0.13%。由此可见,我校学生普通话平均水平不低,但能够达到标准水平(一乙)和较高水平(二甲)的比例不高。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整体上表现出“普通话口语能力尚可”“书面语应用能力偏低”“口语与书面语能力发展不平衡”“优秀率偏低”等特点。这个结果可以说是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能力整体态势向好,忧的是学生的书面语应用能力普遍偏低,口语与书面语能力发展不平衡,优秀率偏低。总体上看,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水平不高,这与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称的,已成为制约我校本科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

二、培养的价值

鉴于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整体效果不佳,已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所以,对于我校而言,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价值巨大。

1.有助于扭转我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整体效果不佳的局面

尽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整体表现不理想,但不同层次高校的情况差异较大。与高水平大学相比,我校生源素|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要逊色得多,因而在校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更低,与高水平大学差距很大。这点有前面的调查为证,虽然我们与贺阳教授课题组的调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并不影响对这种“差距”的基本判断。所以,对池州学院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为必要与迫切。只有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才能逐渐扭转我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整体效果不佳的局面,缩小与高水平大学在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巨大差距。

2.有助于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和就业、从业竞争力的提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方面,只有二者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其中非专业素质是指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养的综合提法,包括人在观念、品格、能力、知识、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2]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往往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非专业素质培养,学生普遍低下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便是最好的注脚。语言文字能力是非专业素质最重要、最基础的能力之一,所以,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学习能力更强,发展潜力更大,因此,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我校大学生参与就业、从业竞争的能力。

3.有助于我校本科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一2020年)》中要求,“高等学校要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以提高语文鉴赏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3]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复合性,更应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池州学院自2007年升本以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了“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素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正好契合了我校办学与人才培养之所需,但实际培养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必须进一步优化与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校本科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改革路径

为了改善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促进我校本科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增强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从业竞争力,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顶层设计、课程结构安排、教学方法体系、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考核与评价制度五条路径进行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

1.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顶层设计入手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应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理念。我校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完全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理念。依据这个目标,学校将人才培养规格细化为三大能力平台和十二个能力模块,其中就包括隶属于综合能力平台的语言表达能力模块,由于这个能力模块不属于专业能力平台,所以其所指应是一般性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说明我校在顶层设计上重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但问题是各专业在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时,并没有充分体现这点,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时有时无,而且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内涵的认识也不够清楚。以最新修订的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全校48个本科专业,只有26个专业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如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多数专业对本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缺乏准确而清晰的认识。另外22个专业大多有外语(英语)能力培养的要求,却没有对母语能力的培养提出任何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应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顶层设计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具体来说就是,明确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之中,并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需求提出相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然后以此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与其专业能力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和学校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保持高度协调一致,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也才会得到根本保障。

2.从课程结构安排入手

在确立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以后,还需优化课程结构安排,以保障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得以实现。池州学院针对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过多门课程,如教师口语、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各专业对于应该开设哪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没有明确的认识,有些专业开设这些课程时随意性较大,没有延续性,甚至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它们剔除,除了师范类必修的教师口语课,大多数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在全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在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中,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设置的课程只有两门,共15学分,其中大学英语占13.5学分,留给母语能力培养的学分只有区区1.5学分,而对应的课程却是旨在强化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大学生文学素养课。为了给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留出空间,提升地位,我们建议重新调整有关的课程结构安排,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拨更多的课时与学分,如将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之下的大学生文学素养课划入通识能力模块,并在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引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同时还应针对各专业需求优化设置相关课程内容,如师范类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可以不再安排口语表达类课程,教师口语课依旧保留在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可以不安排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可在语言表达能力模块或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中设置普通话课程;其他非师范类、非汉语言文学类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针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开设一到两门课程,承担课程教学的单位可以研究设计一套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并协助各专业选定需开设的课程。

3.从教学方法体系入手

在当前高校母语教育被整体弱化的背景下,能够分配给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学时与学分少之又少,即使下决心进行课程结构安排的优化调整,也不可能使之获得与英语教育同等的重视与地位,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学分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创设了一套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两围绕”“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两围绕”就是“围绕训练讲理论,围绕能力做训练”。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很强,实践训练占据了课程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不过训练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就应围绕训练精讲理论,同时也要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围绕能力目标开展训练,以取得训练效果的最大化。“三结合”是指“基础训练与模块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基础训练是为了给专业化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打基础的训练,如普通话训练、基础写作训练等。模块化训练则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专业需求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如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的应用文写作训练、沟通与谈判训练等。二者应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课外训练是课内训练的延伸,应充分发挥演讲、征文等课外语言文字活动的第二课堂作用,与课内训练相结合,大幅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的成效。集中训练能够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散训练则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训练需求,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些训练方法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对于保证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在有限学时内取得预期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从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入手

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础、保障与关键,学校办学定位的确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综合实力的提高等都需要优秀校园文化的支撑。[4]语言文字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并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的形成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影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快速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往往重视专业建设,强调实用性,而忽视了包括语言文字环境建设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池州学院自升本以来在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并为营造富有皖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徽派山水学林式校园文化环境做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美中不足的是,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方面较为薄弱,如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很少设置醒目的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宣传牌、标识语;每年的朗诵、演讲、写作等比赛及普通话宣传周期间的有关宣传,往往局限于文学与传媒学院(原中文系)内部,全校性质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宣传、竞赛不多,等等。语言文字环境建设的不足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短板。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不仅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隐性课程的性质,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为了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发挥语言文字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建议大力加强校园语言文字h境建设,不仅要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硬件投入,还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组建专门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司职语言文字方面的宣传、竞赛、测试、评估等工作。

5.从考核与评价制度入手

课程考核与评价制度是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如何,培养的效果怎么样,也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检验。北大温儒敏教授认为,应在学校和社会上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这可以加强学习的强制性,提高学生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程度。[5]实际上,汉语能力测试不仅可以让学生重视母语学习,还可以检验学生母语学习的成效。但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全国性的关于母语语言文字能力的标准与测试办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国家启动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的测评,如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汉语应用能力测试等,2013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更是把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作为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的六大重点工作之一。但目前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他几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并未全面展开,完善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尚未形成,高校的情况也是如此。为了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在检验与促进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展现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排头兵形象,我们认为高校应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测评体系与制度。池州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积极探索符合本校人才培养需求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考核与评价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建议引入国家级测试,建立“校考与国测相结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校考”指学校安排的课程考核和拟设置的全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国测”是指由国家承认的测试机构组织的测评,包括已引入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建议引入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和“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也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在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6]他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对池州学院的建设发展也很有借鉴意义。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升本,不仅代表着学校办学规格的提高,也意味着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对于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我校本科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体现。我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其培养目前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已严重制约了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所以,对于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不仅要提升认识、增强意识,更需要加强研究,多管齐下,积极探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路径,形成一套切合我校特点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案,以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现状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gxyqZD2016365]和池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模式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编号:2013jyxm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贺阳,徐楠,王小岩:《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光明日报,2011年01月11日。

[2]罗建国,廖小磊:《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社会科学报,2009年04月02日。

[3]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一2020年)》中国教育报,2013年01月03日。

[4]温淑环:《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5]刘芳:《为大学语文找病根》,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4日。

第8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必要性;措施

一、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1、读音不标准

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同样的字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读音,很多时候会因为多音字闹出笑话,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里,在电视上我们也会看到主持人出现类似的错误,长期以往下去会对汉语言文字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2、用词不当

汉语言文字中有很多意思相近的词语,很多时候人们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错词语。往往一个词的不同会影响到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如截止和截至这两个词虽然读音相近但是意思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这些相似的词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区别,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3、用字不当

现在很多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会利用相似读音的字来替换原本正确的字,这种方式不利于汉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往往会给人造成误解。在很多的图书中也会出现用字不当的情况,但是这种现象在审核的时候可以有效地避免。

4、网络语言文字的不规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网络用语成为一种时尚。年轻人喜欢将网络语言用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些网络语言很多时候会让家长朋友一头雾水,不明白孩子的意思,这种情况会阻碍家长和孩子的正常交流。随着网络语言的深入,很多人不能清楚地辨别规范文字与网络文字的区别,这给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字的不规范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给我们正常的交流和学习带来不便。汉语言文字不仅代表着我国的历史文化,还体现了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实际的语言沟通中,我们要尽量减少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保证语言沟通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要人类之间还存在语言沟通,文字的规范化就十分必要。大量不规范的语言文字的长期发展,会影响到社会的统一发展,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整、整个民族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现在我们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在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的同时也在宣传我们的文化。我国的汉语言文字就是我国文化的代表和基础,我们要将我国文化的精髓全方位地呈现出来,让其他的国家也能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显得更加重要。

三、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措施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面对汉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相关部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依靠简单的宣传手段来完成规范化工作,这样单一的方式不能很好地提高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宣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强制的手段来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进程。在2000年,我国就颁布了有关汉语言文字规范的法律,使得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走上了正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在之前法律的基础上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字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制定规范汉语言文字的工作方案,为今后的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律制度的规范不仅促进了法制社会的建设,还引起了人们对汉语言文字的关注。

2、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一直得不到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手段过于单一化,人们根本就没有真正认识到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样的媒体手段来加强宣传力度,不同的宣传手段可以加深大众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认识,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重视学校教育,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学校的教育对于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有很大的作用。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汉语言文字的使用,为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在学生中体验到汉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老师还可以大力宣传普通话和标准的汉语言文字,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字有正确的认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标准的汉语言文字,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开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之前,首先要加强大众对汉语言文字的认识,让大众真正理解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5).

[2]张荆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3]孙媛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西青年,2013(22).

第9篇:语言文字基础范文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教育的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困扰。现在,我们已认识到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这还是至关重要的。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然而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呢?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以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但语文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则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所以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精讲巧练,讲练评相结合,着力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必须真正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其次,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以便更好地为其他学科服务。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否则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

同时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 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所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情景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而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 ,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求再细仔化,更易操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些便成为有待探讨的问题。

第三,要在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的,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会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应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