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环境保护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走向工业化强国的道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此同时,也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工业污染。当前,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老化工企业作为一大污染源,控制和治理污染是当务之急。下面笔者浅要分析了老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难点。
一、老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
1.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
中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早些年发展起来的老化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用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大多数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作为一项污染极重的行业,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似乎并不高,这无疑是环境保护道路上的一大阻力。
2.化工企业本身耗能高、污染重
化工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具有耗能高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决定了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难度大。化工企业本身就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作为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这就造成“三废”排放量大。有些化工产品的生产,还必须在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进行,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污染重似乎在所难免。
二、应对老化工企业污染严重的对策
1.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的主体是人,有了人才能生产出产品,所以要想保护环境,就必须从“人”这方面下手,强化人的作用。针对老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这一难题,笔者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狠抓思想教育。
第一是确立相关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避免出现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对化工产品的一线操作人员和后续处理人员进行专项教育,真正使环境保护工作深入他们心中。同时还要加强检查和考核,把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有效落实。
第二要加强员工思想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部门主管领导要注重责任教育,普及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员工知法守法,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
第三是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老化工企业的干部和员工多数是老一辈工人,他们的思想较为传统、守旧,不能较快地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始终停留在最初的水平上,容易造成整个企业的落后,甚至被淘汰。因此,进行适当的技术培训很有必要。
2.其次,要加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感
笔者相信,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单靠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企业全体职工的通力合作。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从“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的角度出发,开展“责任在我心”的主题活动,从全体职工的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树立他们的责任感,从每个员工做起、从部门领导做起、从企业主管做起,让所有职工明确,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不允许丝毫的妥协和懈怠,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
3.再次,要排除隐患,夯实环境保护的基础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虽然老化工企业开始在技术设备上进行了更新和改造,但是大多数精力还是集中在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上。有的落后设备本该淘汰,有的电汽设备已经老化严重,但是仍在超期运行。在这种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下,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隐患不容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企业要加强设备评估管理工作,排除各种隐患,为环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4.最后,要开拓创新,全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近几年,国家的环保执法力度和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老化工企业的生产负荷急剧增加,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坚持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主动创新,做好“三废”综合利用工作。这里的“三废”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它们是化工企业的必然产物,如果能有效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循环经济。目前国家也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作为老化工企业,就要学会主动创新,灵活运用现代科技,联系企业实际,更好地落实“三废”综合利用工作。
4.2组织开展环保调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老化工企业主要领导要组织各部门对企业本身存在的环保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及时评估,要注意对比历年环保指标的变化情况,再对企业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整改意见。
4.3攻破科技关,为企业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撑。之所以老化工企业的环保难度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科技跟不上。所以,要真正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组织他们对企业存在的的技术难题、环保难题进行攻关,从而为治理环境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结语
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老化工企业对环境保护予以高度的重视,真正把保护环境工作提上日程;希望企业更具社会责任感,坚持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道路;同时,也希望企业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子孙后代的明天,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参考文献
[1]杨丰习,徐向东. 浅析老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154-155.
[2]黄如金. 延安石油化工厂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
[3]蒋龙波. 浅谈加强安全环保工作在化工企业中的重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150.
[4].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A].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1年)[C].2012:4.
关键词:化工企业;环境保护
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提高,可是化工企业又涵盖到环保、安全以及健康等层面的问题,当前在社会的发展中,人们更为重视节能环保,并且全球大多数产品均与化学紧密相连。当前社会对化工企业重视的方面则为环保、安全以及健康等,而环境保护已经变成人类发展中的核心,应当持续深入分析环保技术,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技术支持。化工行业也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应的环保规定,减少污染物的排泄,清洁生产,为人们的发展给予良好的氛围。
一、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问题
1、化工企业违法成本与风险逐步加大。有些化工企业经营是为了追寻经济效益,仅加强生产、不注重排污,错误地认定环保只与政府、社会有关。有些企业欠缺对环保的刑事责任意识,通过直排、偷排的方式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有些企业甚至还会知法犯法,特别对于乡镇中小企业而言,法律意识模糊,欠缺环境保护责任感。而新的《环境保护法》则规定“按日计罚”,对违法排污单位在罚款的数额方面不设限,化工企业如果违法排污,并且不快速改正,则会面临庞大的惩处,显著加大了环境违法成本。新《环境保护法》还制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也就是在发现具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状况时,具备社会条件的社会组织则能够在人民法院提讼。并且,对于污染环境严重、后果恶劣的行为,则需担负相关的刑事责任[1]。2、污染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高。有些化工企业在污染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方面欠缺,有效运转率不高,随时产生各种污染事故,百姓不断上访上诉,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企业不具备治污设备,直接将污染物排出,或使用有些简单的排污设备,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污染处理技术。有的企业环保投放欠缺,处理设施长久失修,变成摆设,或欠缺管理措施与制度保障,环保设备完成后,未严格管理及操控,设备运转失常,无法满足设计技术的标准。有些企业还会把污染处理设备当成应对检查的道具,在环保现场检查时,匆忙开机运转,检查完成后则立即停机。如图1、图2、图3所示。3、欠缺先进的环保技术与人才团队。诸多化工企业已经知晓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断使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可是当前依旧被技术发展、人才团队等方面所影响。污染治理基础研究不佳、技术不纯熟,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这也令诸多企业投放更多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可是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当前,极为欠缺良好的清洁生产三废利用技术与工艺,甚至在国际中,彻底处理工业污染的良好方法也并未从本质上获得改变。在环保人才方面,有些化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欠缺环保工程技术人员,不能有效处理产生的环境问题,令工业三废污染影响长期存在。如图4所示,我国当前的城市黑臭水治理技术体系。
二、化工企业运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1、强化环保制度的完善。需要创建科学有效的环保制度,减少化工企业违法成本与风险。在新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企业应当创建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化工企业需严格执行所有环保责任制,并重视政府环保部门核算的排污总量,从整体上分析企业的违法成本与风险,建立符合企业的环境保护标准,从而建立环保监测制度,使用专用设备与专业人员,通过先进的技术定期测量污染物的排放量,以此把控污染物排放与生产控制,发觉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减少化工企业的违法成本与风险。2、强化环保工作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影响到化工企业的所有环保工作管理,应当具备相关的监督与测试工作,监督检查化工企业内三废的治理状况,提出适宜的环保建议。并且,还需要执行企业内部环境监控,把控所有原始数据,建立正确有效的环保设备运行台账,重视环保资料归档与统计工作。定期呈报各类环境保护数据与报告,包含对员工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培训、审核等工作,强化环保工作的体系创建,保障所有工作良好执行。3、创建环境保护意识。化工企业应当具备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注重社会责任感,并依照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担负起自身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污染治理工作不应当依照传统治理方式执行,应当加强防范于未然,预防为主并且防治融合。生产经营内无法忽视本身企业为环境形成的负面影响,应重视对环境与社会的贡献,以此把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等工作意识有效渗入至所有环节,例如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与项目建设与生产经营等,从而才可以有效掌控环境成本,正确管理环境经济,强化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互间的融合程度,使用成本管理而提高环境效益,有效融合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2]。4、强化政策扶持程度。政府部门需持续提高政策扶持的程度,化工企业内的环保工作涵盖诸多层面,可是更多的为技术改革,而诸多化工企业并不能担负起这类技术的资金,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造成影响。政府部门需要颁布符合时展的政策,比如建立专项资金,为化工企业的环保工作实施给予有效的支持,以此提高化工企业的技术能力,令其可以良好地解决各类污染,确保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提升环境保护的能力。5、调整化工产业构造,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若想真正处理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则应当通过企业领导协调化工产业的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发展,并且应当拥有环境方面的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能够加快化工企业环境技术品质的提升发展,真正提高化工企业的高新技术,从而为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给予技术支持。并且,应当通过科技解决污染,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减少化工企业在环境污染方面的程度,以此加快化工企业的有效发展。为了从本质上转变化工企业的环境治理,国家应当创建相应的政策机遇保障,加快化工企业的现代化改革,为提高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3]。6、强化员工环保培训,完善企业环保工作机构。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进行环境宣传、培养与审核,提升员工对于环保的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企业环境保护的决策权在高级管理层中,技术控制则为工程技术人员,执行则为车间基层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所以在培训当中,应当加强分层次、分重点的进行。管理层的培训教育重点则为法律法规,工程技术人员偏向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基层管理人员及工人则需偏向法律法规、污染预防乃至应急处理。环境保护培训教育需要构成长效机制,每年归入培训计划,从而才可以逐渐有所进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意识到目前企业面对的问题,持续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政府部门给予的政策进行产业升级,把自身建立成环境良好、资源节约型的企业,完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保效益的提升。
作者:胡星明 单位:樟树市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席国荣.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及趋势浅析[J].化工管理.2013.(24):8,10.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2010年12月16日,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上,企业家们围绕“转变与行动”的主题,就当前我国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紧迫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否会加重企业负担、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责无旁贷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并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经营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奥立弗?谢尔顿提出。1923年,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一定的道德伦理因素和社会舆论影响。ISO26000 关于“社会责任”的定义是指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为其活动和决策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所承担的责任。这种担责行为应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健康和社会福利,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符合适用法律和国际行为规范,并被整合到整个组织及其关联实践关系之中。
环境经营是日本学者吉泽正和福岛哲郎于1996年《企业环境经营》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传统的企业环境管理仅注重对在生产过程末端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随着全球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环境管理因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而应转变为企业环境经营。企业的环境经营是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和经营过程,使环境保护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过程。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环境经营
(一)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需要。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渐消弱,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生态环境,采取一种新的贸易形式“绿色壁垒”来限制别国的出口。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首要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以有限资源、以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加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形式,包括环境附加税、绿色环境标志制定、产品加工标准制定、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6种表现形式)我国出口商品已受到各国“绿色壁垒”阻拦,这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企业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把环保理念融入产品中,继续保持产品出口的优势。
2.企业外部环境的严格化。外部环境包括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及社会环境。法制环境是指约束企业破坏和污染环境行为的立法和司法环境;政策环境是指引导企业推进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主要是以经济利益约束和诱导企业的环境行为;社会环境指的是社会各界,主要是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对企业实施环境经营的约束、监督和配合。我国已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环境保护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这对我国的各类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3.企业融投资风险的绿色化。环境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污染环境而被迫支付巨大的环境污染清理费用和赔偿费用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信用风险。目前,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环境问题对其信贷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4.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化。人类社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也要求企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换。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在环境保护方面先行的企业通过加强环境管理,不仅降低了环境风险、避免了环境损失,也带来了竞争力的提高。只有让消费者知道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业绩,才能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并带动产品销售。
5.消费者需求的绿色化。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了高度的敏感性。消费者在选择产品与服务时,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往往选择符合个人生活方式和喜好,无害身体健康,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品,兴起了“绿色消费”。
(二)环境经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
环境经营是把环境保护与治理活动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彻底消除因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方面影响,从环境污染的源头治理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经营中渗透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和理念,深化了环境经营的内涵。环境经营是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活动重点。在进入 21 世纪,全球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逐渐严格化的今天,环境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环境经营作为 CSR 的一部分,其先进的企业经营者们普遍认为“环境和社会经营是构筑新经营模式的基础”,其表现形式从“企业环境报告”向包含企业更广泛活动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转变;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从单向的消费型社会系统向循环型社会系统转变……环境经营已成为企业在社会发挥作用、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
环境经营是指通过管理环境的行为来提高环境业绩,同时通过考虑环境的企业经营来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很多学者在讨论的问题。环境经营是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承担并发挥使资源能够顺利实现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的责任。所以,在企业的长远规划中,必须考虑将环境经营置于怎样的位置,应该力求明确到底应该如何行动。环境经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经营方式。
三、企业社会责任下的环境经营实施措施
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从内外两部分实施环境经营策略。
(一)从企业外部活动来看
企业的外部活动应该与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一个不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企业是很难在企业间立足的。
1.遵守履行国家和政府的环境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是企业作为良好市民的基本要求,其含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对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我国政府已经表达了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对企业也多次下达了“节能减排”的指标,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2.企业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要积极进行治理和补偿。企业在经营中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必须尊重自然、关爱民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宗旨,在企业内部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并且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努力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积极参加建设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
3.联合其他企业开展环境公益活动。企业应该多开展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联合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和社区周边的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主动的参加公益活动,在进行公益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企业的公益形象也得到提升,这是一种无形的宣传手法。
4.公布环境报告书,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企业应主动向外部包含取得 ISO14001 认证、采用环境会计等环境保护措施的环境报告书。所谓环境报告书,是指汇总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目标、计划、环境管理的措施、减少环境负荷的措施等企业向社会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手段。公布环境报告书的企业,可以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公司声誉。
(二)从企业内部活动来看
企业内部实施环境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产品和服务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企业长远利益的新型经营方式,也是实现企业外部活动的必要保证。
1.领导者参与,确定环境经营战略目标,制定环境经营战略规划。高级管理者能否明确其愿景,并把其融入到经营方针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高级管理者拥有环境保护和经济价值追求的认识,积极发挥生态创新的领导权,只有通过上下共同拥有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和实施具体的战略而来承担社会责任,环境经营才能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有效实施。企业应该跟踪目前市场走势和需求动态,把握住绿色消费浪潮带来的市场机遇,提出自己的绿色经营战略,并提出一个既符合客观环境变化趋势,又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具体规划。
2.成立环境信息技术部门(绿色部门),建立与各部门信息与技术的交流制度。企业环境经营战略能否有效的实施并取得理想效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部门来支持。因此,要对原有的组织系统进行调整,成立一个专门的环境信息技术部门,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可以高效共享,为决策提供依据,使环境保护贯穿于企业内部的所有经营活动,保证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
(1)制定产品与服务的绿色生产准则,接受民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和监督。在企业内部信息高效共享的条件下,企业要综合利用资源,实现二次能源的利用,节能,节水,降耗,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料和污染的生成和排放,开发绿色产品,企业的生产系统应结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制定有利于实现本企业绿色生产的环境保护制度,接受公众的评价与监督,对有利于企业绿色生产的合理创新意见给予奖励。
(2)申请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做好企业内各部门环境管理的审核和控制。为了规范化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绿色部门要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进行沟通协调,使企业的环境战略规划顺利实施。
(3)引入环境会计制度,编制企业环境会计报告书。环境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企业与环境影响有关的经济活动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的分类、反映和控制,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数字或其他信息的一种信息系统。环境会计把企业环境活动纳入企业会计核算范围,是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与企业环境经营结果相结合的会计核算模式。
(4)加强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得以实施的有效保障,只有通过研发新技术用于生产资源节约型可再生利用的和环保型的产品,企业才能在差异化的同时降低资源的消耗。
(5)实施绿色营销,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优势。绿色营销是企业从保护环境出发,以消除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为基本点,创造和挖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的焦点是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3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号)提出的“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施职业资格管理”、“扩大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实行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要求,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水平,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我部于20*年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两年以来,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部决定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以增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环境管理、改善企业环境行为为目标,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引导守法和强化执法相结合、企业自律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原则,继续扩大、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企业环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争取到20*年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基本试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积极探索引导企业增强守法能力和强化企业污染减排主体责任的有效机制,发挥企业在微观环境管理中的主动作用。
二、工作范围和内容
此次试点范围是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已开展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的企业、以及各地环保部门认为有必要纳入试点的企业。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一)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指导有关企业建立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设立环境管理机构,明确企业环境管理总负责人和企业环境监督员;
(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素质。组织有关企业参加由我部统一组织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台帐和资料。指导有关企业做到台帐和资料完善整齐,装订规范,监测记录连续完整,指标符合环境管理要求,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指导有关企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企业污染减排计划、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度;
(五)指导有关企业在醒目位置放置污染源分布图、污染物处理流程图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图;
(六)规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等;
(七)探索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重点探索与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清洁生产示范、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上市环保核查、限期治理、停产整治等环境管理制度或环保工作相衔接的方法。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可以分为准备、试行及持续改进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年9月-*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统一组织和指导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地市级、有条件的县区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落实《关于开展大型电力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50号)和《关于开展造纸行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41号)的基础上,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结合污染减排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定试点企业名单,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具体负责领导和人员,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培训。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于20*年*月底前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领导及人员和试点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汇总表报送我部。
(二)试行阶段(20*年*月-20*年12月)
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的登记制度,组织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填写登记申请表(附件一),并将登记变更情况汇总。要指导、督促有关企业根据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并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环境管理与监督制度,督促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履行职责,督促企业按规定上报试点工作情况。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于每季首月5日前将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登记变更汇总表、试点工作简报报送我部。
庆州县环境保护局
(2018年12月24日)
今年以来,结合环保督查、巡查,庆州县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通过“绿剑行动”等一系列措施治理产能低下、污染严重的“散乱污”企业,通过各类专项排查、专家排查对加大企业进行治污监管和指导,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很多企业更是抓住这个机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庆州县楷模居品有限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一、基本情况说明
楷模居品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份,于2015年2月份正式投产。现有员工700余人,具备年产10万套木质门窗生产能力,公司环保手续完备,环保设施基本齐全。公司现有的环境保护设备、设施主要包括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布袋除尘器、脉冲除尘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先进的环境保护设备。
2018年7月18日,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过程中,该公司由于环境保护设施运行不正常及危废管理不规范受到处罚。对此,庆州县人民政府、庆州县环境保护局高度重视,聘了环保专家公司对公司存在的环保问题进行会诊,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公司管理人员也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更是未来的大趋势;同时也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好事,顺势而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为了响应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的号召,该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标准。
二、重视环保工作,加大环保投入
(一)升级环境保护设备,提高排放标准
公司原有环评中喷漆废气的处理方式采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方式,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同时提高排放标准,降低环境污染,为保护碧水蓝天做出努力。该公司投入300万元将废气处理设备升级为光氧催化装置,提升了处理效率和提高了排放标准。同时公司在设备更新、升级过程中紧紧围绕工业4.0概念实施,实现了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定制化的产品供应,其中公司安装的国内最先进的UV自动喷涂生产线,提高了油漆的使用效率,减少了工业废气排放和漆渣(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我们本来是创税大户,环保部门来了还处罚我,一开始我还挺想不通。”公司负责人说,这家“企业一直坚持生产,创税收、解决就业也为庆州发展做了不少贡献,可还是被处罚。”在中央督察结束后,企业主动加大投入进行了环保改造,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只有环保达标了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后来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二)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环境保护意识
一方面,自2018年7月18日公司受到环保处罚后,公司加强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努力提升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宣传,使员工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多次组织员工去行业内环境管理规范、环保设备、设施先进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使公司管理层认识到自身与先进企业的差距,不再固步自封。积极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并运用于日常管理。要求所有环境保护未达到要求或环境保护设备出现故障的生产场所,坚决停工,直至达标再启动生产。另一方面,成立环境保护科,专门负责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检查细则,并严格执行。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实际工作中,环境保护科巡查人员严格执行相关环保制度,对于违规的人员严肃处理。
三、环保投入加大产生良好效果
(一)环保设施完善,推动企业长足发展。自进行环保整改和环保设备升级后,该公司又经历了多次中央环境保护部的多次督查,公司都顺利通过,确保了运营安全。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使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更加规范,通过环保设备升级,员工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员工和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员工招聘更加具有吸引力,该公司下半年顺利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二)环保意识增强,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日常监察沟通交流中,该企业负责人说,企业升级改造后吸引到了更多优质客户,老客户来厂里看到新的、先进的环保设备,也更愿意和他们合作了。“现在技术工艺先进了,环保设施完善了,不仅不怕督查、不怕执法,更能在优胜劣汰中变得强大了。”可见企业不仅没有因为治理污染亏损,反而增收了不少。从长远看,企业做好环保工作,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可通过竞争优势的获取,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提高环保要求,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为了提升产品环保品质,确保客户使用到环保产品,公司在采购原料时对供应商提出环保要求,所采购原材料都要求是环保级别。并在对供应商验厂时提出环保检查要求,不要污染环境的企业原料;公司的产品每年通过环保机构第三方检测都符合环保要求,公司的产品美誉度不断提升。还与红星美凯龙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绿色家居领跑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在家居行业的美誉度,得到了消费者的信赖,当前楷模木门已经成为全国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空间。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企业转型升级后发现,当前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公司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公司提高产品环保标准,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前景和新一轮的发展裂变。据悉,公司的销售额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了30%,公司订单供不应求。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环境污染,企业需加强环境成本管理,抓好环境成本控制。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郭道扬教授以成本的耗费与补偿的辩证统一观为依据,给环境成本下定义为:“环境成本是以维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充分考虑在产品生产前后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按照所测定的人力劳动消耗、自然资源消耗标准,对产品投入进行计量,并计算所必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治理补偿性费用,这些资源消耗与环境治理费用便是环境成本。”王立彦认为,生态环境成本在环境科学和宏观微观经济核算实践的发展水平下,可以由四个方面来明确:维护环境支出,预防污染支出,治理环境支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李静江将成本概念用于环境领域,与企业的环境管理相结合界定的环境成本,是企业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具体包括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废气物回收再利用的成本、环境损失。从控制角度来看,王跃堂、赵子夜认为,随着环境成本管理已从事后处理延伸到事前预防,可将环境成本分为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金友良、肖序、王伟达从便于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环境负荷的角度,从环境成本效果观出发,以降低环境成本的影响因子为基础,对环境成本进行了分类。孙继辉、兰柏超、许昕等认为,环境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
步丹璐等、陈亮等将质量成本引入环境问题,把环境成本分为预防成本、检测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管理中的控制是对管理系统汇总的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结果与计划目标相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纠正,以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保证成本达到预期效果的手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企业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成本进行计量、分析,并找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实施改进措施,进而达到政府环保要求。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目前,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集中于产品生命周期法,基于价值链法分析,基于作业成本法分析和环境质量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认为,企业环境成本存在于产品的各个生命阶段,要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基于价值链的环境成本控制,是将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作为环境成本控制的切入点,构建价值链模式进行成本控制。基于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将环境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量中,从而真实地反映环境成本。环境质量成本法是通过提高环境控制水平,降低环境污染水平,以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总成本。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影响
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在减少本企业环境成本支出,提高环境污染控制水平的同时,可减少对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总消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终极目标可以这样描述:在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下,通过对环境成本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以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随着环保法规的陆续出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并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生态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但是,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当前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外部存在的问题。缺乏环境会计准则及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环境成本控制是环境会计的核心内容,但是从2006年颁布的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来看,没有专门关于环境会计的准则,在其他准则中也很少涉及环境成本的核算。没有系统的环境成本方面的具体制度或指南出台,企业无法找到环境成本核算的依据,难以实施成本控制。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缺失。2009年国家审计署制定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使环境审计工作在我国政府审计中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环境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延伸与扩大,承担着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的重要责任。它既有传统审计的监督功效,又有评价、鉴证、管理、服务等多种功能,但是目前我国除《宪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审计内容外,其他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基本没有明确审计机构在环境保护监督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环境审计准则处于空白状态,缺乏可操作的环境审计标准,审计人员的实施难度较大。
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主动性较弱。笔者对40家企业做过调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从总量上分析,还是分行业分析,按现行环保法规要求,对原有设备改造或重新购置费(90.3%)、排污费(90.3%)、绿化费(87.1%)的三项支出,都是当前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支出的主要项目。很显然,这些支出是被动性支出,意味着企业目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主动性较差,还没有达到自愿、自觉和自律的要求,企业责任感整体偏低。企业对环境成本控制缺乏统一规划。环境成本存在于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散在各个部门。为了达到国家管制的标准,一些企业仅对生产过程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为了适应企业制定的考核机制,各个部门尽可能优化减少本部门的环境成本,把减低企业环境成本的任务转嫁到了其他部门,企业的环境总成本并没有降低。环境成本控制专门人才缺乏。环境会计是一门边缘性学科,会计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企业内部的会计从业人员大多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审计、税务知识等,因此,实施环境成本控制,企业急需既懂环境、会计,又非常了解本企业产品生产的专业人才。
三、生态文明建设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实施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路径主要有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全民主导型、企业为主政府为辅型四种模式。依据影响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因素,我国适合采用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此模式下,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法规、政策等让企业遵守,限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担任监管角色,企业则通过各种措施自觉遵守法规、政策的规定,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环境控制水平,以降低社会环境总成本。
政府层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而这些“两高一资”行业又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的产业布局,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排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刻不容缓。因此,政府应加快鼓励企业选择清洁产品的步伐,对于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给予税收减免、信贷优先等政策扶持,以提高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完善环保法规。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严重的工业污染和废弃物堆积的问题,我国制定了30多部环境法律、行政法规、标准,环保法规体系正逐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甚至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监管体系,但是这些法律中的一部分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所需,急需修订。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责任者之一,但这并非因油企质量不达标,而是我国标准不够,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另一部分法规级次偏低,执法力度较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完善环保法规,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着手,迫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注重环境信息披露。应加速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法规、准则,使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以弥补环保法规的不足。对于那些还不重视环境影响及对社会公众形象造成破坏的企业来说,统一颁布并实施的环境会计制度在改变他们观念方面,效果会更显著。建立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国外的环境审计是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并重。20世纪7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的企业开始实施内部环境审计,使得企业由外部的、被动的环境管理逐步转变为现如今的自觉的、主动的环境管理,因此,我国应逐步建立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导,以社会审计为主,内部审计为辅的审计体系。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应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强化环保理念,提高社会公众对环保的认识,提高其参与度,为最终实现全民主导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环保承诺书格式范文一:深圳市瑞兴辉塑模具有限公司环保安全承诺书欣闻贵公司为了保护环境,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尽一分自己微薄之力,开始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鄙公司深感敬佩。的确,地球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现象已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居住环境。我公司愿意与贵公司一起坚持:从我做起,并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一起,来改善我们的环境,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坚持不断地改进我们的环境表现。
在此,我们谨向贵公司保证:
1、
2、 遵守与我公司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 在我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废气、废水、有毒废气物排
放,做到合理排放。
3、
4、 注重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向全体员工发出号召,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平时生活中,自觉节省能
源,减少水、电、纸张的消耗,减少垃圾排放。
5、 在以后的科学进步中得知有新的改善环境和提高员工安全的工艺、技术时,
尽量采用新技术。
6、
7、
深圳市瑞兴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提供给贵公司的产品不含有毒成分或符合环境与安全规定要求。 尊重贵公司的环保要求。
承诺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环保承诺书格式范文二:环保承诺书我们在致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将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自觉承担社会道义和责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本企业郑重承诺:
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设置专(兼)职的环保机构,配备专职的环保人员。
二、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主动拆除与环评审批规模不符的生产设备,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技术工艺上着手,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治污设施与生产能力相匹配,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三、建立规范化排污口,推行阳光排污。积极开展自查,不偷排、漏排,若有违法偷排现象,自愿接受包括停产整顿内容在内的各种处罚。若有下列违法行为,自愿采取以下措施整治,一年内发现超标排放一次的,主动限期治理;二次的,自行停产整顿三个月;三次的,自行关停。
四、遵守排污许可制度,严控排污总量,按时交纳排污费等依法应交纳的费用。做到刷卡排污,严格控制排污总量;体谅我镇水环境容量小的困难,无条件服从环保部门的调度,及时限产、停产。
五、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安全稳定。制定并落实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若出现污染事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除承担相应责任外,愿主动接受处罚,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最大限度消除影响。
六、建立长效机制,经得起检查。对环保工作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经得起各级环保部门任何形式的检查。若被上级环保部门查处的,自行停产整顿三个月。
这是我们向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敬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承诺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环保承诺书格式范文三:企业环境保护承诺书企业环境保护承诺书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努力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本企业郑重承诺:
一、牢固树立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科学发展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意识,坚持在企业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促进企业发展。强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群众健康的社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切实肩负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坚决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等制度,自觉遵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规定,主动接受环境现场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做到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环境质量改善。
三、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企业节能减排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达标排放。主动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制订科学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确保环境安全。
四、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强企业环境管理,强化诚信意识,恪守环保信用,将诚信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品牌。扎实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处理好厂群关系,自觉维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这是我们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敬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我们将进一步坚强自律意识,视环保为企业生命,做诚信守法企业。
(一)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不健全。眼下,多数的企业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披露环境信息的,这就造成环境会计相关的准则对其披露质量有了直接的影响。由于我国在企业环境会计的信息方面所做的研究起步较晚,最重要的是突出在关于重污染的企业方面。虽然目前我国对企业的环境会计应该披露的信息给出了相应的规定文件,但由于对企业在强制性方面的规定比较少,同时也没有正式的规定信息披露的内容及形式,所以就导致了企业在进行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有很大的随意性。
(二)缺乏环境会计披露的会计准则。目前,企业大多是通过自愿的原则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大部分的企业在披露有关的环境会计信息时只是略有出现或根本没有。就算在招股说明书中出现,到后期也会回避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根本不会兑现当初所做的承诺。尽管政府的环保部门已经了一些获得了一些成果的关于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法规和制度,但其主要针对的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而对于重污染的企业政府部门还没有做出相关规定。
(三)缺乏对环境会计信息的第三方审计。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单单是企业自身的事情,还应该加强利益无关者对其的审计工作。自我国执行单独的执行审计准则以来,就开始对规范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以及其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就促使我国的审计标准更制度化与完善化。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在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方面披露的审计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细则对其进行规范;按照现有的审计体系来看,也没有对企业环境会计的审计业务进行全面的规定。因此,就很难保证位于第三方的审计在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审计的质量了,同时也导致了第三方审计整体的职业能力的降低。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小。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占的比重较少。这是因为,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弱,他们以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为工作重点,从而忽视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没有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有关的、规范的披露。从外部因素方面考虑:一是相关的利益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比较少,这样的话就削弱了企业自主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想法和动力;二是我国关于强制性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比较少,而且政府的有关部门其监管也不到位,以致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作为。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上文提到过,虽然我国有一部分的企业进行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但是其内容不够完整,不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使用。这是因为,一是在关于信息披露的企业中,其中大部分、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的附注部分进行了相关说明,但也仅仅停留在定性描述上,几乎没有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二是企业出于利益考虑,在进行相关的信息披露时只会披露对自己有利的,对自己不利的或有损公司形象的均隐瞒不报;三是在企业的年度报表中对关于环境会计信息连续披露的部分比较少,致使信息需求者不能进行相关的分析。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知识结构还较低,特别是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是来自于财会方面的相关的专业或自学的,他们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而环境会计是一门涉及了众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其信息披露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有多元化的、专业的知识结构和高质量的素质。这些制约了企业关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同时也制约了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三、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完善对策
(一)提升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要提升公众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应从企业和公众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做好对于企业的环境会计的宣传工作。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能够自觉的进行环境保护和自觉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二是要做好对于公众的环境教育工作。积极地开展环保教育,使其了解污染行为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影响,提醒公众重视企业的环境效益,以增大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动力。
(二)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要想规范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形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进行:第一,为了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披露信息的可比性,要统一披露信息的计量方式,加强对企业披露信息的内容进行强制规定。同时,进一步地促使企业有正确的披露意识,使企业运用定性披露与定量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完整的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第二,要使企业关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规范化。要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学习西方的两种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流披露形式:一是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二是补充的环境会计报告。要对不同的企业、相同的企业不同的污染程度分别规定其披露的模式。
(三)注重企业环境会计人才培养。当前,我国要充分地做好环境会计人才的相关培养工作开设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培训,要让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充分了解关于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环境信息的披露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除此之外,企业在以后的招聘人才中要特别注意招聘一些环保与会计方面的复合人才,改变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单一的知识结构的现状,加快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企业;环境污染;环境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全球经济在近五十年期间虽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开始为我们之前严重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买单。为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采取了法律手段、行政、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等对企业进行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法律手段。到2011年底为止,国家共颁布了22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了90余件环境保护规章。虽然,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的环境状况正在由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局部好转,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和转变。虽然如此,但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现状仍亟待改善。
我国针对企业环境责任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立法方面,环境保护法规多为单行法、规定过于分散、并且相当一部分领域的法规处于空白状态。在执法方面,对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环保部门缺乏自主的事前监督机制、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缺乏相应的关联机制、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大部分企业并未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鉴于此,本文就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就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提出建议。
一、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立法的完善
众所周知,单单从道德方面去约束企业使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当今的社会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作为参照的标准。严厉的处罚制度虽然不是根本目的,但是确实可以对企业产生很大程度的威慑效应,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应致力于环境法的完善和执行,争取做到让不法企业无漏洞可钻的程度。
1、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作为一项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制定公开的可操作性程序,公开主体由政府主导改为政府与企业公开相结合,政府和公众对公开过程进行监督,保证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公开手段应该多样化,如企业的新闻会、广告、展览会、企业公告栏、允许公众参观等。建立可行的救济机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将企业的生产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减少暗箱操作.
2、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对企业的排污全程控制,形成从生态设计一绿色制造一生态包装一绿色运输一绿色销售一绿色服务一回收再利用全过程的防污控制具体改革方式如下:(1)提高收费标准,将标准制定在高于或等于治理污染的成本,改变企业宁交排污费也不愿治理的现状;(2)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捧污即收费,超标加倍”虽然比过去的处罚严厉,但不足以制止污染行为,超标排污行为已构成违法,应当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给予行政处罚,不能仅征收排污费;(3)明确收费部门和收费标准,改变多部门重复征收、乱收费现象,积极探索费改税;(4)借鉴国外排污权交易的经验,在我国进行推广
3、提高企业的废物回收利用率。在考虑企业自身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开发多种产品共享的新系统,改变原有的单一生产路线循环,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以其为原料开发新型生产工艺制造新产品,构建一个由多个子循环体系组成的共企业的环境责任研究生网络,在为企业解决废弃物处置的同时,获得新的经济效益。例如,2000年富士施乐公司提出的平台设计概念,使通用部件用、于了多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该公司年成立了一个研究验证拆解和分类工作设施的“生态园”,并对不可再利用的材料,实施“零垃圾填埋”处理。目前,富士施乐在日本已实现了100%的零排放目标。
4、加强环境补贴。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投入的补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可以改变补贴方式,通过国家的直接补贴来维持对环境的保护,引导企业的经营方式。我们应该更多的重视在对气候有益的能源,可再循环利用资源等方面的补贴政策,把危害环境的补贴转为有利环境的补贴,能使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和协调发展。
二、关于企业环境责任执法的完善
1.促进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对于企业生产环境资质的监察,坚决杜绝那些无照经营或者资质不合格的公司或企业的存在,一经发现坚决取缔。对于那些经过资质审核的企业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确保生产污染物的环保处理,并且要请专业人士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树立他们的环境责任感。
2.加强资源税收制度的执行。环境税收在国际上是一种通行的经济手段。其目的就是为实现特定的环保目标,通过强化纳税人的环保行为,引导企业放弃或收敛破坏环境的生产方式;同时筹集环境保护资金,用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对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环境税主要是指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中国应该进行环境税改革,其改革应以取代或补充现有的规章和收费制度、以经济上更有效率的方式控制污染排放、尤其是大气污染排放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降低对污染产品的消费和筹集环保及一般公共资金。对环境税进行改革只需要对污染损害进行基本的估量,不要去设置过于复杂的环境税,尽量限制新税种以及考虑环境税收入的循环利用。
3.建立环境的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助于利用经济激励和社会宏观管理手段,促使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一般商品在生产过程相结合,从而达到整体上对全社会的生产活动进行宏观调节,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治理进行系统管理的目的。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价格体系,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凭借对环境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获得高额利润,环境资源却没得到补偿。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改变企业无偿使用生态资源的习惯,迫使企业在进行商品生产时就计划到生态环境的损耗为减少生态成本。这样就可以达到促使企业自觉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目的,从而达到确保生态系统对当代和后代的支持能力不会由于现在的经济发展受到削弱和破坏。
三、结论
企业必须在发展经济,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社会提出利润最大化同时,承担起环境责任。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人民群众对于环境等相关问题越来越重视,这必然对企业环境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我们应该及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同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单的法律约束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重视对企业自身的建设,培养企业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并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 樊明达.强化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思考[J].管理参考,2007.
[2] 叶晓丹.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责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崔宁斌.企业环境责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12).
[4]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