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
刚进入大学,面对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学开始寝室群体生活,同学之间的亲密相处会给有的人带来各种各样的不便。例如习惯早睡的同学却总是在晚睡的室友的灯光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经济状况好坏反映在一日三餐、衣着打扮上,有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再者,进入大学,学习环境相对宽松,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不会再有高中班主任那样的角色进行督导。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导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改变是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
(二)缺乏交流,人际关系不佳
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除了对课本的学习,还要学会与人相处,形成朋友圈子。但总会有学生无法快速从高中的生活模式中解脱出来,在大学缺乏与别人的交流,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发展,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没有人可以倾诉或者给予帮助。不懂得与人相处更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久而久之会变得孤独、不合群,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三)学习竞争意识太强,结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对自我要求很高,希望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获得奖学金。但由于大学课程教学进度快、内容多且繁杂,还没有找到大学学习规律的学生很难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变得不够自信。在这样的感受中常常会焦虑、不安,产生患得患失的情绪。
二、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目的
自我心理教育是指通过不同途径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受自身的心理波动,控制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时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正常状态,解决心理困扰,改善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实现大学生对自我进行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对自我心理调节的主动性,是时刻保持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有效解决目前保障大学生心理卫生资源的不足或者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包括正确认知问题和压力、不断训练自我意识和主观调节情绪。这一过程的本质是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和提升的过程。通过自我心理教育逐步对自我改善心理,主动进行心理教育归纳整合方法,提升自我心理质量。
(一)正确认识并加深对心理教育的理解
提倡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应该使他们充分认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宣传,让大学生明白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被重视,唤起他们内心对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的需要。通过参加宣传活动或者是与专业老师直接交流理解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增强需要对自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二)创造轻松的自我心理教育环境
大学生重视对自身进行心理教育,深入改善自我心理状态,却疏忽了对心理教育环境的改善。毕竟心理困扰问题属于较为隐私的话题,学生们在认为不合适的场所或环境不敢轻易袒露自己的心声。这就需要营造一个重视心理健康,可供集体进行心理教育的小环境。例如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会场或是正在开展心理活动的团体。这样就给寻求自我心理教育的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
(三)积极调适自身心态
针对需要进行心理教育的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心理状态制定适合的心理调适方法。在生活或者学习等方面遇到困扰的大学生,不可避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合理发泄自己心中累积的情绪,以避免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从而快速有效地调适心态,恢复正常情绪。
【关键词】有氧健身操;心境;女性大一新生
研究发现,长期进行有氧健身操运动能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身体形态,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培养意志品质等作用,因此有氧健身操是进行身、心、美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健身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且健身操运动受客观影响不大,而且内容丰富,动作新颖,简单易学,富有感染力,为女性大一新生持之以恒的参加终身体育锻炼,在客观上提供保证,因此有氧健身操运动受到女性大一新生的喜爱。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单是没有疾病或病症,还要有完善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观念使得人们追求健康的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健身的同时又能健心的体育活动将成为人们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投入到健身的心理学意义、方法及其机制的研究中,这又会对大众健身的辅导、宣传和指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研究的ο笥敕椒
1.1 研究对象:有氧健身操对女性大一新生心境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氧健身操运动与心理健康相关文献,为了解本课题提供理论支撑。
1.2.2 实验法
1)实验对象:选取湖南省某高校60名女性大一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所有学生身体健康,无特殊病症,且在身体形态、素质和机能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实验期间,严格控制对照组不参加其它体育活动。
2)干预措施:有氧健身操运动,共8周。有氧健身操的练习内容严格按照某高校大学体育选修课《有氧健身操》大纲执行,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以花球操和青春健身操为练习手段。运动强度为人体运动最高心率的60%-80%,运用POLAR表来监测心率。训练以为周为单位,每周3次,每周一三五为训练日,每次练习时间为60分钟,训练前做10分钟的热身运动,花球操和青春健身操单双周交替训练。
3)观察指标:本实验采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作为研究的测量工具。POMS量表在实验前后测量2次。
1.2.3 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实验前后所测数据进行组间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的POMS水平的比较
表1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OMS水平同质性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OMS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实验班具有可比性。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POMS水平的比较
表2可知,8周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区别。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MD总分以及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和慌乱这5个分量表的得分有所下降,其中TMD总分、紧张、疲劳和抑郁的降低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
2.3 有氧健身操运动改善心境的原因分析
有氧健身操能够在促进积极情绪产生方面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在于:首先,有氧健身操参与者提供了机会,使其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达到调节情绪和改善心境状态的目的。其次,有氧健身操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内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的分泌量,可以使抑郁、焦虑等不良症状得到改善,促进积极情绪的增加;再次,在有氧健身操锻炼的过程中,社会交往能令参与者感到愉快,有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最后,有氧健身操可以使参与者的不良情绪和多余的能量得到合理的发泄,使其情绪更加稳定,缓解人际紧张和强迫行为的发生。总之,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中各个维度,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都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3 小结
有氧健身操运动能有效地降低普通女性大一新生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其积极因素,有利于心境状态的改善,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4 建议
1)高校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地、有效地开展健身操教学,利用健身操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外,还要不断提高对健身操运动的认识,从而自觉自愿地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该项目运动当中去,进而不断提高女性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大力促进其的心理健康发展。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健身操与其它健身健心手段和方法搭配成“运动处方”,并使之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紧密配合,从(下转第215页)(上接第172页)而为解决某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创造条件。
3)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多组织一些校内校外的健身操表演、交流和比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提升女性大一新生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以便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其兴趣与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晨琼.健身操对提高中年人运动能力效果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4):80-85.
[2]许赛赛.谈谈有氧健身操对女大学生的体质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0):163-164.
根据我长年从事精神医学的观察结果,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关注。现在,儿童的行为问题、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中青年人的心理压力、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了。手里的数据可以作为佐证:目前中国近1.7亿人被各种程度不同的精神心理障碍所困扰!
我在临床实践中很深的体会是:心理疾病也与躯体疾病一样,是因为大脑的功能与结构等发生了一些异常改变,患者表现为语言、行为、思维等异常。因此,维护心理健康,很多方法与维护躯体健康的方法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预防躯体疾病,最主要的是靠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其实心理健康也一样,重在平时的功夫。
首先,任何时候,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多看生活中充满色彩的一面。尽量做到性情平和,心胸开阔,情绪乐观,要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生活既丰富多彩,同时也充满坎坷和烦恼。不必为小事烦恼,可通过各种健康的途径(如找人倾诉等)把不良情绪及时释放出来,保持一份好心情。这种对生活乐观的态度,特别要靠平时的自我培养,要在平时就养成这种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其次,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要注意联系老朋友,还要结交新朋友。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一点也要在平时就多下功夫。比如,经常和好友聊天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关心帮助,思想上沟通交流。要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取长补短,通过参与此类活动,使自己心情舒畅、生活愉快。家庭成员要互相关心,不但在物质上关心,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相互理解和支持。这些都要在平时多留心、多培养、多下功夫。
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业余生活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养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这样既可舒展心灵,又能达到珍惜时光、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使生活更有意义。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改善心情,能有效地延缓记忆力、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这些活动,平时每天都要去做,持之以恒。
此外,每天都要学习,即使你不再是学生,但学习是平时不能缺少的。因为,学习不单纯是为了记住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发展,增强承受心理刺激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4;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100-01
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必要的指导。部分高中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教师要对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打开学生的心结。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善学校和家庭条件
高中生平常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因此,学校和家庭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避免心理问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障碍。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随时为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高中生的思想问题跟他们的年龄有很大关系,这年龄段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处于叛逆期的他们又常常会拒绝学习,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学校要与家庭进行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通过开家长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思想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通过开家长会,学生家长能适当了解一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时能进行妥善处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在学生的教育上,家长要调整好对待孩子的态度,既不能过于苛刻,又不能过于放纵,要准确把握好这个度,要防止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二、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造成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在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习压力,要让学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懈努力下去。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把压力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减轻大量的知识给学生带来的无形压力。学校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心理发展稍不注意就容易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心理辅导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指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当学生由于心理原因犯下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进行批评,要帮助学生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把学生心理发展不完善的地方摆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控来解决的。作为班主任,应当定期组织班会,让学生共同交流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应对的方法。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能够提高思想认识,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更多的要依靠教师,因此,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十分必要。要明确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地位,因为班主任最了解自己的学生,能够根据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作为班主任不仅肩负着督促学生学习的任务,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班主任除了要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应当适当地帮助学生释放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学生的压力减轻了,就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只有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让教师成为能够独立对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的心理专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问题不仅会出现在学习能力上,还会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上。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心理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重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处处起楷模作用。家庭要配合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武晓娜.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政教学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谢鸿.高中阶段学生自我分化和逆反心理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
一、提高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
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看来似乎有点绝对的话,从特定角度看也不无道理。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特殊阶段,需要教师的特殊关爱与指导,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引导者。另外,好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师源性的心理问题。基于这两点,要想提高学生的心育水平必须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生活中,学校除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外,还应为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有以下两条途径:
1. 专业引领。即通过学校的自培方式(以心理教师为主的心理辅导),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通过他培方式(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讲座)来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事实证明: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至少,我们不能因为教师自己的心理因素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2. 实施载体。选择何种实施载体,要针对实际情况。例如,我校根据我区的心理健康课题《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个实施载体,即教师的快乐作业问题,提出了“两定”、“三不定”。“两定”即快乐作业定时、定量。“三不定”即不定字数、不定体裁、不定内容。这样就保证实现了“快乐作业”的真正目的,既不给教师造成心理负担,又能让教师通过挖掘自己身边的快乐事件,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调适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才能积极地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寓教于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品质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诚然,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落实必须寓教于活动中。因此,我校抓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工作,主要从“三个着眼点”出发,即通过“心理常识知识”的普及;“个别调适”工作的开展;实现学生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具体工作落实“十个一”工程。即在“心理常识知识”普及方面我们落实“四个一”:即办好一块心理展板,全程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每周三开播一次心理广播,定期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日一网,通过(心理园地栏目)与学生交流互动,实施心理辅导;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优质课,全面提升学生的心育水平。在“个别调适”方面我们落实“三个一”:即办好一个心理咨询室,做好个体与团体的心理咨询工作,掌握学生心理问题的一手材料,对症下药,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开通一部心理热线,随时随地实现对学生的心理救助;建立一个知心姐姐信箱,关注学生的心灵。在“自我教育”方面我们体现了“三个一”:即由心理委员牵头,心理教师指导,学生每月自办一期心理小报;由科任教师以学科为单位布置一个“我实践、我快乐”的快乐作业活动,如生物课的生豆芽、蒸馒头,思品课的亲子档案介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快乐体验,改善心理品质;还有每周班会的一剧,即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心理剧,让学生在整个剧本的编排中提出他们心中存在的问题,在剧本的表演中,通过自身体验与感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实现真正意义的自我教育。通过以上的“十个一”工程,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真正地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素养。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功能与途径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question which developed to the sports teaching aspect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elaborated the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to the student psychology education's special function, and proposed raised the student healthy psychology in the sports teaching the method and the way.
key word: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function and way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 (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2006年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随机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在广东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高校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及各类竞赛等,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负荷,人际交往频繁,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作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普遍体会到,打打球、跑跑步、练练拳等,会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学校体育通过教学和各项体育竞赛等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
(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肌肉及体力均在逐年增长,骨骼尚在发育之中,因此,对学生要开展多种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及进度的安排都应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快速跑游戏中,教师不分组、不定项目,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确定比赛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比赛的内容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新型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和认识,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其在教学中进行各种积极尝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四、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高校体育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1. 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方面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 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参考文献】
[1]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兰自力,等.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2.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校体育承载着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本文主要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情绪改善方面的心理效益,及对参与者的感、认知以及人格智能的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析。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情绪改善;心理效益;认知
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也是将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1 学校体育在情绪改善方面的心理效益
1.1 改善心境
心境是指一种比较脆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保持积极的心境对于维持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学校体育课可以改善学生们的心境状态,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参加者在疲劳、愤怒、紧张、慌乱、压抑这五个负性维度上的得分下降,在精力感这一正性维度上的得分提高。
1.2 降低焦虑水平
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的潜在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不安的情绪状况。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种。由于特质焦虑比较稳定,并非一两次室外体育课可以改变的,因此学校体育课所引起的焦虑水平的下降,一般都是针对状态焦虑而言的。有关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使参与者从日常的应激和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了暂时的休息,从而降低了焦虑水平。
1.3 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
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状态,个体处于流畅状态时,注意力会集中于有限的刺激范围,短时间的感受,忘记个人的问题,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流畅体验是一种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到来的理想体验,也就是说锻炼者在体育活动中,忘却自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处于活动过程中,产生对动作过程的控制感,享受过程,体验乐趣。
2 学校体育对参与者认知类及人格、智能方面产生的心理效益
长期以来人们对焦虑、抑郁、心境等情绪改善方面的心理效益研究较多,而对身体锻炼的认知类及人格、智能心理效益研究较少。实践证明,高校体育除了能为参与者带来情绪方面的心理效益之外,还对参与者的感、认知以及人格、智能的健康发展产生心理效益。
2.1 学校体育对认知类――反应时方面的心理效益
反应时是指完成不同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及当某个特定的刺激出现到对它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复杂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三种。现有的研究已证明,经常参加学校体育有助于反应速度的保持,在同等条件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者反应速度快于不积极锻炼的。
2.2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影响
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的影响,其中既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意等情绪,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教学条件设备、环境、气候、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等。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是意志行动实现的过程,必将对参与者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
2.3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对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健康、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Bos等人在1993年进行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有关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培养有积极的效应。大学生们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在许多方面具有很大可变性,学校体育这一种干预手段对他们人格积极发展和定型具有重要意义。
3 发挥高校体育教学课优势、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1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要根据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都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条件。教师情绪饱满、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改变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师生课上课下的情感交流更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
3.2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学习,精通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及运动心理学,熟练掌握运动强度对不同类型心理所产生的心理效益,能掌握当代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缓解学生心理问题上的作用。
3.3 以专选课教学为主要形式
专选课教学中,学生们兴趣比较浓厚,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并且有较多的小群体竞赛,易于形成初级群体。这种交往的网络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直接的支持。正是在课堂上所激起的强烈情绪和愉悦,也使个体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大为提高。
4 结论
通过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能有效改善心境、降低焦虑、形成良好情绪体验、降低抑郁,以及在认知、人格和智能方面都能产生良好心理效益。学校体育是心理压力较大同学释放解压的良好手段,有序、科学的体育课可以缓解学生来自家庭、社会、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学校体育利于心理健康,但是要科学有针对行的活动:有氧运动比无氧运动更能引起状态焦虑较为持续的下降;参加运动要有连续性,因为一次体育课运动后状态焦虑的下降水平在锻炼后30小时之内会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身体活动量必须长于20分钟,才能有效的降低焦虑,身体锻炼必须坚持10周以上才能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
参考文献 :[1]Stuart Biddle: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相关身体活动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2000,20(4):71-74[2] 殷恒蝉,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39[3] 张立敏,张力为: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43-48[4]刘宁: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性思考[J],贵族民族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94-196[5] 万志全 史济纯.论人与人生[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0
[6]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 [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理查德.著,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一、大学生的健康理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WHO)从“生物学-医学-社会学”模式的角度对健康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资料表明,最初的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也停留在“无病、无残、无伤”的水平上。近年的调查表明(见表1):大学生的认识有所提高,但还不够全面,基本停留在“生物学-医学”的模式下。他们有现代人的文化素养,但缺乏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体育意识和保健策略。
我国学者的论述可概括为:健康应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增进他们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促进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养成;预防疾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水平及社会发达程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素质”测评标准,不仅包括体质,还应包含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以达到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到提高生命质量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核心,把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当作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
二、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首先,大学生形态指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据2000年全国第4次学生健康调研显示:1995-2000年全国城市男生超重肥胖者由6.97%上升到10.70%,5年来上升3.73%;大学生形态指标低于全国常模,胸围出现负增长。山西省大学生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陕西省大学生的BMI指数的统计,只有56.5%的男生的体重基本在正常体重范围内,54.9%的女生偏瘦。天津市大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上海市大学生的BMI指数呈上升趋势。
其次,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据来自天津、山西、陕西、江苏、辽宁、甘肃、浙江、海南等省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肺活量下降,心肺功能出现较大“滑坡”;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均有所下降,且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2000年比1995年,1000m跑(男)和800m(女)平均所花的时间分别增加20s"和15.01s"。
研究表明:合理参加体育锻炼是改善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也是基于体育对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的良好作用。研究表明:大强度运动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的状况,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人体的最高心率的计算方法是“220-年龄”)。
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
据1988年对天津三所高校近400名大学生的调查,患神经衰弱的人的比例为1.05%,其中女生为1.23%,男生为0.81%。1989年教育部曾对126所大学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有20.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区的调查统计数字表明:部分高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达30%-40%,其中严重障碍者约占10%。
神经衰弱比例明显上升,其他心理障碍状况加剧。通过对西北 36所高校健康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抑郁发生率为36.11%,焦虑发生率为21.45%。性别、专业特点、在家排行、家庭经济收入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均有显著性。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发展自我意识,帮助其理解并形成社会规范意识,完善个性,培养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入手。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活动后的受试者其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则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65-75%。锻炼者每次从事20-60分钟的活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长期坚持2-4次/周的活动频率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2006年的一份调查结果[2]显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敌对、抑郁等因子可能有较重症状的分别为9.4%、6.8%、4.5%、3.3%和 3.1%。另据资料,在被测试的大学生中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的只占3.01%; 能良好适应环境的占9.97%;经过努力基本能适应一个新环境的占41.23%; 而遇到困难怨天尤人甚至消沉的占29.13%;还有16.66%的人适应能力很差。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适应愈加复杂的学校和社会环境。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节奏的改变有较强的适应性。运动中的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复杂的互动关系等,对克服认知、情感和人格的障碍,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有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高校体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针,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确立增进身体健康、改善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课余体育意识,敦促大学生的体育行为;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与余暇体育活动,包含体育表演、校内运动会及各项运动比赛,加大对课余体育项目的开发,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科学引导,建立适应课余体育运动的俱乐部形式;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组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关键词: 太极拳 改善 心理健康
1.研究方法
1.1问卷研究法
笔者对我院两校区2002年―2006年太极拳练习者400人(男280人,女120人)的习武动因进行了问卷调查。所有练习者的拳龄在0.5―4年,每天坚持练拳半小时以上。练习内容为:24、48、88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等。无论学练者的动因如何,在学练过程中,教师都重视对太极拳理论的剖析和传统文化的阐释,鼓励练习者从体的角度去习练劲法,体悟虚实、松沉等要领,并以推手来检验练拳所得和规范拳架。练习者的练拳动因见表1:
1.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论文百余篇、著作6部,对上述所有资料整理并系统分析进行理论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2.结果与讨论
2.1行为研究结果与分析
2.1.1研究结果
心理健康一般通过心理症状、情绪情感、认知功能等指标来体现。我们从被试者的练拳心得中选取与心理健康有关的10项指标:心情愉快、消除紧张、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改善思维、改善人际、改善性格、调节情绪、遇事沉稳、转变视角,对400名练习者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如下:
2.1.2结果分析
通过“体用结合”练习太极拳,学生走出了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的认识上的误区,使得练拳兴趣提高,主动性大大增强。经过一段时间(1个月以上)的系统练习后,所有的练习者均有心情愉快的感受,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良好感觉;97.3%的练习者有消除紧张、遇事沉稳等良好感觉;95.2%以上的练习者感到可以缓解生活与学习产生的压力;92.1%的练习者认为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善思维,这可能与太极拳的复杂运动形式对改善大脑的灵活性和均衡性有关;95.6%的练习者认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原因是通过修体和致用即套路与推手练习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机会;通过自身体悟太极拳拳理和传统文化的学习,89%以上的练习者认为,“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这对调节心态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2练习太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
太极拳本身是以练习套路为本为体、推手为用的内家拳,是一种强度适中、运动量较大的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健康及其有序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年的研究表明,太极拳这种体用结合的运动方式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1间接心理作用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质上说属于柔性文化,太极拳运动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和东方哲学思想,如平衡观、整体观、和谐观等,以及“法贵柔缓”、“运动有度”、“上善若水”、“柔软胜刚强”、“柔则生、刚则损”等思想。太极拳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融儒、道、武、医于一体,被尊为“哲拳”。太极拳拳理是以太极思想为指导,老子主张“道义”,提倡凡事不应急躁,更不能逞凶斗勇。太极拳作为道义之拳、重德之拳,要求练习者只有深怀道义之心,做对社会、国家、集体有益的事情,少索取,多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利,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解放自己,“致虚极、守静笃”,保持恬淡虚无状态。“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陈鑫语),太极拳是正道,练习者从中可以悟出立身之本、做人之理,不断追求精神健康、道德高尚。
行为研究表明:98%的练习者认为练习太极拳使自己“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调节作用,这和太极拳独具的体用结合习练方式密不可分。正是因为通过练习太极拳体悟到其蕴含的深邃的哲学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元晖在《论儒化》中指出:“文化熏陶是形成人们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它与高级神经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心理的两根柱石。”文化通过语言和行为模式传递,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人们用共有的语言交流,从而相互影响。
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重点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太极哲理的体悟,使得大学生习练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进补了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性对人的心理调节作用影响较大。
2.2.2直接心理作用机制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容易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身心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之中,而长期不良的紧张情绪是造成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太极拳通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以及“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等要求,使习练者全神贯注在练拳过程之中,首先可以把许多负性情绪信息排除在意念之外,在切断心因性情绪的致病原因后,一些心理疾病即可迅速缓解。其次,通过这种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调节练习者的情绪,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重视内在精神,强调意识锻炼是太极拳运动特有的心理学特征。习练太极拳时要求进入“放松入静”的心理状态,把纷杂的连绵思绪纳入太极思维控制之中,进入似有似无的舒适、宁静的境界。此时,各种刺激的感觉阈限提高,大大地减少了从外界传入中枢的信息,使思维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意识却处于十分清醒的高度入静状态。
练习太极拳重在自身体悟,体味习练过程中动作松柔圆活、松而不懈、身正体舒、气沉丹田、内劲节节贯串等动作要领,以求达到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的功效。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静体舒”并有意识、能动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前提下,解除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太极拳推手强调不丢不顶,两人紧密协调配合,并在退守实战中注重点到即止,讲求手德。长时间推手的锻炼,对发挥正面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达到积极进步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等良好效果,改善人际关系,使得习武人群和谐相处;同时,伴随着拳友的增多,消极情绪(如冷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会逐渐减轻和消失。另外,太极拳对因失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延缓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改善信息加工速度,调节思维运动、抑制能力,提高稳定性。这些对调整心理状态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太极拳通过练体、致用的方式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机制,几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其作用机制模式图如下:
3.2建议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对人身心的良好影响是其它体育运动无可比拟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修炼的价值,我们应坚持在教与学过程中从体和用的角度去体悟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并结合太极拳拳理形成科学教育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推广,使这一民族瑰宝真正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63-66.
[2]赵淑英,殷玲玲.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40-43.
[3]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