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急诊急救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乡镇中心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32-04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原了基本药物“基本、基础、基层”的内涵,为改变“以药养医”的痼疾、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供了制度基础[1]。2010年1月30日九江市11个县的63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全面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力保群众的用药安全,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为群众减轻看病负担。为了及时了解乡镇卫生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本研究对九江市63所乡镇卫生院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九江市已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63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本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研的对象,研究时间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其中63所乡镇中心卫生院现核定编制2450名,实际在岗名数1646名;其中有编制名员804名,聘用842名;在岗人员中,临床医师549,护士377名,医技及管理人员720名。
1.2 方法
采用定性方法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定量收集和复核已向乡镇中心卫生院发放的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月报表,并采用Excel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乡镇中心卫生院服务提供情况
2011、2010年分别与2009年同期比较,试点地区门急诊人次由725 179人次分别提高到1 278 559、1 026 567人次,分别提高了76.31%、41.56%;出院人次由49 831人次分别提高到79 006、66 640人次,分别提高了58.55%、33.73%;基本药物西药由175种分别增至224、180种,基本药物中成药由53种增至101、71种,基本药物占总药品种数的92.59%、71.51%,基药使用效率为90%、75%。
2.2 乡镇中心卫生院相关收入情况
2011、2010年分别于2009年同期比较,63所中心卫生院门急诊次均费用由67.72元下降到41.47、52.41元,分别减少了38.76%、22.61%,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了27.30%、12.14%;门诊医疗收入分别上升了39.68%、39.10%,住院医疗收入分别上升了40.49%、44.92%;门诊药品收入分别下降了5.29%、2.52%,住院药品收入分别上升了1.03%、2.03%,其中基本药物收入分别增加了83.58%、58.18%;总收入分别增加了83.96%、56.07%;药占比分别下降了13.20%、13.03%;基药占总药比分别上升了87.75%、58.51%;业务收入分别上升了12.81%、14.74%;医务人员均收入分别增加了41.17%、18.95%(表1、表2)。
3 讨论
3.1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
乡镇中心卫生院是承担辖区内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医疗机构,其治疗费用低,报销比例高,深受农村群众欢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多数乡镇患者因医药费贵、中心卫生院医疗水平有限,病轻者选择不治疗,病重者选择上级医院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药费支出,且影响了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从而阻碍了卫生院医疗水平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加强了九江地区中心卫生院建设,提高了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其治疗费用低,报销比例高,深受农村群众欢迎。乡镇中心卫生院现是承担辖区内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医疗机构。基药药品零差率销售、报销比例提高,直接推动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的增加,加强了医疗机构服务。百姓的医疗需求在这一制度推动下会进一步释放,使疾病能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了由于经济压力而使小病不治延误成大病的现象。
3.2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取得“三赢”
63所乡镇中心卫生院统一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执行“非目录药品”使用规定、统一实行零差率销售、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付款制度、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优惠政策等内容,用以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减轻用药负担,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的积极意义相对应[2]。中心卫生院服务提供情况、相关收入数据,实施前后比较表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长久以来形成的“以药养医”体制逐步瓦解,基本药物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药品,医务人员用药习惯向安全、低廉、有效方向转变;行为逐步规范,医疗机构公益性逐步提升,有效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等问题。有效的基本药物制度多渠道补偿方案确保了各级财政拨款都能够及时足额到位,职工的福利待遇大幅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前有了明显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本市群众得到了实惠,对医改政策和卫生院的满意度有了空前的提高,初步取得了“政府赢得民心,农民赢得实惠,医院赢得发展”的“三赢”成效[3]。
3.3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乡镇中心卫生院信息化管理
本市部分卫生院通过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在医疗机构日常使用的业务软件中加入基本药物的管理功能,促进了基本药物的推广和应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卫生院的信息化管理,经过科学规划和持续建设,本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部分卫生院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新农合、行政监管、办公自动化等很多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机到互联互通、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的跨越,信息化成效初步显现[4]。
3.4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中心卫生院合理用药
本市10所乡镇中心院实施后平均用药品种数由3.28种下降到2.29种,减少了30.18%;基本药物处方使用率由98%提高到100%,增长了2%;药品通用名处方使用率由99%提高到100%,增长了1%;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由15.24%减少到11.02%,下降了26.67%;注射剂、静脉注射使用率分别由16.54%、9.32%减少到11.22%、2.01%,下降了32.16%、78.43%;合理处方率由69.54%提高到83.54%,提高了16.76%,结果表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了本市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合理用药水平[5]。这与本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加强其政策宣传密不可分。①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规范合理用药;②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公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和对基本药物的信赖度,普及合理用药常识,改变不良用药行为。
3.5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卫生院综合体制改革
按照服务人口1.25‰标准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实施绩效工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公开选拔,择优聘用和聘期目标责任制,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全院聘用、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了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制订了绩效考核方案,按照服务质量、数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现了“两个确保”,达到了“两个满意”,即确保职工收入总体水平不下降使医务人员满意,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效率不下降使居民满意[6-7]。
3.6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6.1 实施初期基本药物利用尚不充分,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共有307种药品,但是目前基本药物品种的结构严重影响了基本药物的利用,剔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常用(如治疗结核病、血吸虫病、麻风病及精神病等药物)及短缺的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能采购使用的品种及品规数不多,且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抗生素、妇产科用药、儿童用药、感冒用药的药品较少,有临床医生反映目录内部分药品品种落后,疗效不理想。药品种类的缺少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于“有医无药”的尴尬境地[8]。
针对上述情况,本省结合本省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等流行病现状及不同人群的用药习惯,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结构,《江西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增补目录(基层部分)》(2011年版)增补了226种药品,至此,包括原卫生部2009年公布的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在内,本省基层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品种达到533种。此次增补的226种药品包括中成药91个品种、西药135个品种,重点增加了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眼科、慢性病防治等药品品种,侧重解决了本省基层医疗机构普通反映的药品品种和类别不足的问题,但各地中心卫生院因特殊情况暂未配备新增补的基本药物。
3.6.2 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不合理,队伍亟待加强 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不合理,普遍存在缺编、断层现象。各乡镇卫生院均存在“老人”面临退休、“新人”接不上、人手少、一人兼多职的情况,致使工作开展困难。基层卫生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本市63所乡镇卫生院原有人员学历低,高学历人员找不来,临时人员因工资水平低难以留住,严重制约了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更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9-10]。
3.7 建议与对策
3.7.1 尽快配备新增基药品种、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的规范管理 根据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等流行病现状及不同人群的用药习惯,尽快配备《江西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增补目录(基层部分)》(2011年版)增补中的品种。①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中心卫生院的指导,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向上级部们反映本管理区内中心卫生院的特殊情况,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②加强监管力度,督促试点单位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此外还要加强试点单位医德医风建设,逐步让医务工作者自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1]。
3.7.2 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人才建设 中心卫生院建设要在“扩总量、调结构、优政策”上下功夫。①采取相对灵活的招聘方式,使大部分在基层卫生工作时间较长、水平较高、表现优秀的人员能够纳入编制管理,引导和鼓励优秀的编外人员、社会上医学毕业生、个体执业人员到基层工作[12];②建立面向基层的定向培养力度,完善基层卫生人员待遇保障、培养发展、财政投入方面的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③适度提高临时人员的工资待遇,缓解卫生院人员紧缺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鹏.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影响评估与执行力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0,95(2):26.
[2] 林朝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的积极意义[J].首都医药,2010,6(11):57.
[3] 万朝雷,杨泽云,魏玲,等.九江市中心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现状的调查[J].医药前沿,2011,24(1):41-42.
[4] 于倩倩,尹文强.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政策执行困难原因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2):86-89.
[5] 邹榕,罗红叶,黎燕宁,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广西乡镇卫生院门诊用药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13):1451-1453.
[6] 张丽青,黄术生.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和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6):438-439.
[7] 吴俊安,项建明,朱庆群,等.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思考[J].中国农村事业卫生管理,2010,30(6):438.
[8] 迟新杰.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7):24-26.
[9] 崔雪丹,尹文强,陈钟鸣,等.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社区医生激励机制路径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4):251-254.
[10] 宗文红,周洲,买淑鹏,等.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0):1099-1102
[11] 高月霞,李奕辰,刘国恩等.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488-491.
【关键词】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分层培训
继续教育是构建护士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1],在护理人才培养、护士职业生涯发展及护理队伍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3]。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及护理岗位分级管理的深化改革,护士培训的重点转向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分层培训,使各层级护士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组合,而对护士实施分层培训也是决定培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4]。急诊护士是应对急、危、重及难预测事件的一线人员,需要不断学习高强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5],而分层培训是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6]。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急诊护士工作为基础,以核心能力提升为导向,科学合理地构建急诊护士分层培训模式,以期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有效地改善作用,为急诊专科护士规范化分层培训裨补阙漏。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由院前急救、院内急救、EICU、急诊内科病房、急诊创伤外科病房及留观病房6个护理单元组成。选取2016-01—12在岗护士112名为培训对象。其中男性16名,女性96名;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为(30.85±3.04)岁;初级职称74名,中级职称38名;硕士6名,本科48名,专科60名;护龄≥10年20名,5~<10年32名,1~<5年46名,<1年16名。
1.2方法
1.2.1护士分级国内针对护士分层的划分尚无统一标准[7]。因此,本研究在借鉴相关分层标准上结合本院护理部制定的护士分层标准和急诊护士成长特点,按照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个人工作能力及综合技能水平将急诊护士分为5层级(N0~N4)。N0级即工作1年内的护士。掌握基本临床知识与技能,在带班老师指导下能完成常规护理工作,掌握急诊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常用仪器的使用,独立胜任病区各班护理工作。N1级即专科及以上,工作1~5年的护士或护师,具有N0能力。掌握专科基本急救技能及基本知识,独立胜任急诊科一个病区以上各班护理工作。N2级即专科以及以上,工作10年及以下的护师或工作5年及以下的主管护师,具有N1能力。熟练掌握基本临床护理知识与技能、专科急救技能与知识,胜任两个病区以上各班护理工作,参与病区管理与临床带教。N3级即本科及以上,工作大于10年的护师或工作大于5年的主管护师,具备N2能力。掌握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抢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胜任三个病区以上各班护理工作,承担主要带教和科研工作。N4级即本科及以上,工作大于10年的主管护师或不限工作年限的主任或副主任护师,具备N3能力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熟练掌握相应专科的疾病临床诊断、治疗,组织协调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解决复杂的护理专科问题,指导教学及科研,承担学部内教学授课。1.2.2成立培训管理小组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共同组成,负责急诊护士分层培训的开展及考核督导工作。1.2.3培训目标在满足不同层次急诊护士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培养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使不同层次的急诊护士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相应的工作和任务,提高其核心能力,形成合理的急诊护理人才梯队,有效促进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1.2.4分层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制定按照《急诊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以“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8]为框架,结合前期调查所得护士需求及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实践、评判性思维、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1.2.4.1N0级护士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规章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基本知识和技能、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集中强化训练,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独立上岗。在急诊科新入职病区进行为期2年的培训。1.2.4.2N1级护士重点培训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专科基本急救技能及知识,急救仪器的操作与维护,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熟练掌握急诊常见病的急诊流程,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掌握沟通技巧。在急诊科内2个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轮训,以急诊抢救室、EICU等为轮训重点。1.2.4.3N2级护士重点培训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抢救医护配合,突发事件的处理,临床带教能力,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在急诊科内2个以上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轮训,以急诊抢救室、EICU等为轮训重点。1.2.4.4N3级护士强化该阶段护士的急危重症医护配合模拟训练、急救知识更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临床带教、质量监控能力,提供外出进修学习及培训机会,了解前沿知识和技能。在急诊科内3个以上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科室轮转。1.2.4.5N4级护士此阶段的护士为急诊专科护理专家,培养重点为急诊专科护理教育、培训、科研、团队管理与质量监控能力,提供外出参加交流及培训机会,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在急诊科内3个以上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科室轮转。1.2.5师资队伍根据培训课程内容,科室确定以护士长、优秀临床带教老师、急救技术骨干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集中对其进行“教学设计”的培训,授课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及护士层级需求,合理制订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并交由管理小组审核。1.2.6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形式要根据不同层级护士需求及培训目标,力求多元化。有集中理论授课、疑难问题答疑、疑难病案讨论等,有小组操作培训、情景模拟、情景再现、经验分享等。培训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4个学时,时间为3个月,共计150学时。各层级护士除特定培训课程外,可自行根据岗位需求和核心能力要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轮转期间,高层级护士负责低层级护士的临床带教,及时给予指导。
1.3评价方法
1.3.1理论、技能考核理论考核范围为培训内容,技能考核内容为常规技术项目+急救技术项目,共2项。技能评分标准依照《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急救技术考核成绩为两个考核项目的平均成绩。理论考试80分合格,常规技术和急救技术均是90分合格。1.3.2核心能力测评采用Ming等[9]编制的注册护士量表进行测评,该问卷共包括58个条目,7个维度,即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采用Likter5级计分法,从完全无能力到很有能力依次计分0~4分,总分越高代表自评护士的核心能力越强。在本次调查中该量表7个维度的Cronbach'α在0.804~0.862,总体Cronbach'α为0.853,具有较好的信度。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实施分层岗位培训护士考核成绩及核心能力与前一年同期常规培训护士考核成绩和核心能力分值分析比较(表1~2)。
3讨论
3.1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培训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分层岗位培训可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培训效果(P<0.001),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0]。成人学习理论表明,成人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能立即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其学习的主要动力[11]。分层培训内容的制定遵循护士成长需求,着眼于当前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急诊护士层级及岗位要求而分别有所侧重,因而可以有效激发急诊护士的内在学习动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提高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培训效果,更趋向于达到培训的目的,实现启发和引导护士自身发展的用意。此外,作为顺应护理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分层培训既满足护理人员个体需求,也能满足组织发展的团体需求[12]。
3.2分层培训可有效提升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层培训可显著提高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P<0.001),与相关学者研究报道一致[13]。护士核心能力是保证质量、安全从事护理工作所需要至关重要的能力[14]。急诊科护士通常需要在高挑战性的护理环境中完成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护士所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全方位要求。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除具备临床基本护理能力外,还需要评判性思维、人际沟通、法律与伦理实践等能力;在职业生涯和急诊学科发展上,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专业发展等能力也必不可少。分层培训可针对不同层级护士的能力需求,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能力,有效促进专业能力发展[15-16]。本研究数据同样证实,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的分层培训,可有效提升急诊科不同层级护士的核心能力,优化其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缩短急诊护士的培养周期,最终保证服务质量,促进自身成长和急救护理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急诊外科;漏诊原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37-01
诊疗规范,知识全面,对来诊的患者可以快速评估,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与治疗,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急诊外科医师必备的基本要求。尤其急诊外科患者区别于其他常规门诊的患者就是一个“急”字,患者初诊时就伴有出血或疼痛难忍等症状,倘若不及时诊疗,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笔者对2003年~2012年10年间我院发生的157例漏诊(missed diagnosis)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分析了造成患者漏诊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漏诊157例,其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65例,年龄为3~69岁,平均为45.82岁,患者死亡2例,急腹症72例,创伤83例。因患者自身因素造成漏诊者19例,查体不全者91例,询问现病史不详者47例,未询问既往史者25例,语言理解错误者9例,过分依赖影像检查者17例,医师责任心不强31例。
1.2 漏诊原因
2.1 个别患者因精神疾病、酗酒、无家人陪护、年龄偏小或经济条件等限制,不遵从医嘱配合检查及诊断治疗。有些患者害怕X线辐射或是畏惧疼痛,拒绝搬动检查,或者不提供显性骨折的体征,有些患者怕花钱,故意隐瞒症状及病史。这种现象容易分散医师的注意力,降低警惕性,最终引起漏诊发生。
2.2 造成急诊外科漏诊的主要原因就是医师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差、诊断治疗不规范。由于我院急诊外科医师多为骨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等外系的轮转大夫,其对本专业的疾病会有良好的认识,但对于其他专业的疾病就会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询问病人病史不详细,不询问既往史[2]。其次,检查不规范,流于形式,而规范的查体是作为一个临床医师的基本技能,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急诊外科患者就诊原因无论为急腹症或者创伤,还是心脏疾病首发症状,多为腹痛,此时,有些年轻医师缺乏经验,只对患者描述的疼痛部位进行检查,忽视了疾病的演变过程,故误诊或漏诊,以致延误了患者的诊疗时机,耽误患者的病情,甚者会危机患者的生命。
2.3 过分的依赖影像检查也是造成漏诊原因之一,有些患者骨折由于位置关系或者断端无移位等一些因素,不易显示骨折线,导致一些患者定期复查拍片的摄片不规范,尺寸偏小等情况[3]。
2.4 医师的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患者漏诊的主要原因,往往医师在诊断疾病时麻痹大意,忽视了患者的其他复合伤。而复合伤会涉及患者多个脏器和部位,因其损伤区域广,患者伤后引起的创伤反应也比较持久、强烈,也容易使患者体液丢失过多或者失血过多,引发休克等,有较高的致死率。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应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完全依靠想当然的主观臆断,临床诊断时,需认真查体,详细询问病史,结合检查,将不合理的假想剔除,进而接近患者疾病的本质,防范误诊、漏诊的发生。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对医师进行急诊外科基础知识的培训,不断的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身治疗水平。合格的急诊外科医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外科的两个基本功:一为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即(局部)麻醉、手术切开、止血、打结、缝合技术;二为急救基本功,即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电击除颤、人工呼吸等。
3.2 急诊外科医师要明确对患者的诊疗思路,应该掌握四点原则、两个观念及四个主要步骤。
3.2.1 四点原则:一为要有轻重缓急原则;二为要有分清主次原则;三为尽早明确诊断原则;四为要有全局原则。
3.2.2 两个观念:一为患者的整体观念;二为患者病情的变化发展观念。
3.2.3 四个主要步骤即一看二问三查四治疗。一看患者状态:①患者进入诊室方式(自己捂伤口、别人扶进来或昏迷被抬进来);②患者情绪(平静、紧张、大呼小叫等);③通过以上两点医师可以对患者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决定患者诊治去向(检查室、诊室、换药室、手术室、抢救室、)。问、查、治疗三项同时进行,急诊医师应该按照“CRASHPLAN”(C=Cardiac心脏,R=Respiratory呼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H=Head头部 ,P=Pelvis骨盆,L=Limb四肢,A=Arleries动脉,N=Nerver神经)[4]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治疗时的用药,完整的保存医疗资料,若有医疗事故发生,可提供有利证据。
4 总结
漏诊是指初、再次检查,复苏室和手术室初始检查、探查而遗漏的所有创伤。漏诊的发生会进一步的延误患者的救治时机,从而加重患者病情,重者导致死亡。因此,急诊外科医师在日常医院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以及对非专业的疾病知识要有一定了解,能迅速并且准确的做出诊断与治疗,而在诊疗或者急救过程医师应该采取诊断、观察、抢救三者同时进行[5],若条件允许也应反复进行评估检查,降低患者漏诊的发生率,提高急诊外科患者的成功救治率。
参考文献:
[1] Janjua KJ,Sugrue M,Deane SA.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early missed diagnosis and the role of tertiary trauma survey[J].J Trauma,1998,44(6):1000.
[2] 胡 博,吉训明,费晓璐,等.北京某医院2007-2008年急诊患者就诊及付费行为模式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07):108~110.
[3] Teixeira PG,Inaba K,Haijizacharia P,et al.Preventable or potentially preventable mortality at a mature trauma center[J].Jtrauma,2007,63(6:1338~1346.
【关键词】急救中心;就诊;人力资源;配备
急救中心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更是医院的窗口,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又是西北地区首家获得JCI认证的医院,承担来自全疆各地的所有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患者多护士少,如何有效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急诊管理者应客观面对的现实,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1]。笔者就我院急救中心门诊2015年全年收治患者状况做一调查,特别是入住抢救室患者的状况做一调查,调查我院患者病种分类、人员构成、抢救比例、急诊高峰等,为管理者提供客观资料,探讨如何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急救中心的综合救治能力,保证抢救工作的有效进行。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方法及工具
利用急诊分诊电脑系统收集2015年1月~12月所有来我院急诊就诊的患者资料,特别是入住抢救室的急诊患者,回顾性探讨急诊患者的收治特点。入住抢救室时间、离开抢救室时间、入院高峰及出院高峰等。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救中心门诊收治患者一般状况
2015年全年门诊总人次为53957名,其中院前急救120共出车次2367次,内科门诊就诊29814人次,抢救10050人次;外科门诊就诊24143人次,抢救3024人次;输液32838人次。
2.2患者入住抢救室高峰表1
2015年患者入住抢救室高峰时间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2:00~19:00793660.760.760.719:00~24:00375228.728.728.724:00~2:00138610.610.610.6合计13074100.0100.0100.0
3调查结果
3.1入住抢救室患者专科、疾病及性别构成
2015年全年入住抢救室患者共13074名,主要以内科为主,内科患者10050名占总人数的76.87%,男性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的工作性质、生活习惯有关,许多男性生活存在不良嗜好,如抽烟、喝酒等,加之男性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是家庭的支柱,社会的中流砥柱,压力高于女性。根据调查入住抢救室的患者最多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其次是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这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这与国外Lindaf等[2]人的研究相似,所以管理者要注重对抢救室的多发病及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护理常规的培训,提高急诊护士的护理水平,由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加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猝死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急诊管理者应定时进行CPR的强化培训,提高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2抢救室患者入院及出院高峰构成
我院的第一个急诊入院高峰在19:00~24:00,由于19:00点以后各门诊都下班患者只能到急救中心就诊,许多患者白天要工作不好请假,只有晚上下班就诊,第二个就诊高峰是晚上24:00~2:00,我院是新疆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医院,许多南北疆的危重症患者都会转入我院就诊,由于新疆各地路途遥远常常是救护车早上出发晚上才能到达我院,增加了急诊的人流量,我院急救中心抢救室共有抢救床17张,但实际每日加床10~17张最多20张,而护士是按17张床配置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有报道,护士在急诊的高峰段值班高度紧张,超负荷工作状态,是护理差错发生的隐患。
4应对措施
4.1适当调整岗位人员
根据调查结果管理者可以科学的进行人员、仪器设备、物质的合理配置,避免在人流高峰或突发事件时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19:00~24:00点是我院急诊高峰,在这段时间增派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上分诊班,在保证准确分诊的前提下,缩短分诊时间,防范医患纠纷。
4.2弹性排班,增加高峰人力
我们针对急诊高峰,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王荣欣等[3]指出,在急诊高峰时间段,将骨干力量投入到一线,增加一线的人员数量,我科将全科护士按学历、职称、能力、经验、表现等进行能级划分,将不同能级护士组合成小组,选出管理、技术、业务熟练的护士担任组长,组长可根据患者就诊特点灵活调配人力资源,避免浪费资源,保证护理安全。我国急诊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激发护士的潜能,提高急诊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是目前管理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基本摸清了我院急诊患者就诊的时间规律,找出了急诊高峰,并根据急诊高峰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了急诊抢救和护理能力,使急诊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刘翠,朱建英,叶文琴.利用患者分类方法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58-59.
关键词:非医学专业;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又称院前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事故往往发生在途中、工作场所、家庭等医院以外的地方,能在现场施行急救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同伴或是路人。现场第一目击者如能在医生赶到之前,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对维持患者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就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伤残率、死亡率降至最低。本文通过了解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知识能力和需求状况,为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我们于2013年12月,对我院非医学类专业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级非医学类专业进行整群抽样,抽取预科107名、汉语言文学127名、法学院103名(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院系共33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根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急救相关知识两部分。
1.2.1.1调查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专业、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120电话知晓时间、急救知识主要来源、大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希望获得急救知识培训、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急救知识。
1.2.1.2急救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意外事故急救。具体有拨打120的正确方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溺水急救、醉酒急救、煤气中毒急救等常见意外事故急救。此部分以百分制计算,其中,急救基本知识占40%,意外事故急救占40%,心肺复苏术20%,分值超过总分值的70%表示处于较好水平。
1.2.2收集问卷方法采用匿名答卷方式,填表时向参加研究的患者讲解量表的填写规则、注意事项,要求研究对象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填写,不需要进行交谈或通过网络查询,填写时间为30min之内,填写完毕,收回并当场检查,如有漏填,请研究对象补全,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场发放并收回。发放问卷337份,收回有效问卷337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收集的问卷经双人输入Excell数据库中,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率、均值及标准差、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337名大学生男生119名,女生218名;年龄18~24岁,平均(19.42±1.06)岁;预科107名,占31.8%,法学院103名,占30.8%,文传学院127名,占37.7%;98名来自城镇,占29.1%,239名来自农村,占70.9%。父亲职业:教师23名,占6.8%;干部35名,占10.4%;离退休22名,占6.5%;农民173名,占51.3%;个体39名,占11.6%;其他45名,占13.4%。母亲职业:教师15名,占4.5%;干部10名,占3.0%;离退休20名,占5.9%;农民185,占54.9%;个体49名,占14.5%;其他57名,占16.9%。医疗急救机构联系知晓时间:小学205名,占60.9%;初中80名,占23.7%;高中26名,占7.7%;大学7名,占2.1%;至今不知19名,占5.6%。
2.2对急救知识的兴趣问卷调查显示,急救知识主要来自学校老师(70.90%)、父母(28.80%)、电视(0.3%);有34.4%的学生非常渴望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57.3%的学生认为一般,5.6%认为无所谓,2.7%的学生完全没兴趣;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基本急救知识,14.8%认为看个人兴趣,1.2%认为没必要;13.9%学生希望了解运动性损伤急救,9.8%希望了解心肺复苏,63.8%希望了解意外事故损伤。
2.3急救知识得分大学生急救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应该加强培训教育,急救知识得分,急救基本知识(22.30±5.87),意外事故损伤急救(25.50±7.63),心肺复苏(5.85±2.26)。
2.4急救知识影响因素分别以急救基本知识、意外事故损伤急救、心肺复苏术得分为因变量,研究对象的专业、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120电话知晓时间、急救知识主要来源、大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希望获得急救知识培训、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急救知识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1,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规定显著性水平P<0.05,建立3个独立的模型,结果显示急救基本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母亲职业、大学生是否应该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需要急救知识培训、你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急救知识,见表2。
3讨论
3.1大学生急救知识偏低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意外事故急救得分均低于总分值的70%,处于较低水平,与以往调查结果一致。急救知识偏低已是一个公认的问题,很多高校或学者均在尝试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能力。本研究中,急救知识来源主要为学校老师(70.90%),其次为父母(28.80%),电视(0.3%)。急救技能是高校健康教育不可分割地部分,张军根对26所高校调查显示,15所学校在近4年内没有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不能开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师资和没有经费[1]。因此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生需求,选明确培训内容,细化考核标准,邀请临床相关医生或红十字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可采用军训培训模式、体育课培训模式、朋辈教育模式等,培养学生对急救知识学习兴趣,提高急救意识及知识技能[2]。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恰当的引导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仅一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意外事故发生的预防尤为重视,所以很多急救知识也来源于父母。因此,可采用学校为主,父母为辅的方式,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掌握基本急救知识,让他们能够在危急时刻自救或他救,减轻意外带来的伤害。
3.2选择恰当方式,加强意外损伤急救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基本急救知识,63.8%希望了解意外事故损伤。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活泼好动,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较高,在网络、媒体、学校等宣传下,学生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对于自救或他救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但调查中以往调查显示,仅34.4%的学生非常渴望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57.3%的学生认为一般,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大学生对认为急救知识需要相关的专业背景,仅仅几次培训课,学生没有信心在危急关头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恰当的培训方式,选取学生感兴趣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同时还要严格考核标准,增加参与培训学生的信心,树立严谨的急救意识。
3.3急救知识影响因素母亲职业是急救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大多家庭里,由于女性的特征,母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更细致、全面,会把自己从电视、他人等途径得知的急救知识反复告知孩子,不同职业的母亲,可能获知途径或知识更多,对孩子相关知识的指导也更多。大学生是否应该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需要急救知识培训均是急救知识影响因素,且呈负相关,即认为大学生非常应该了解急救知识,非常希望了解急救知识培训者的急救得分较低。近年来,意外事故在大学生中频发,事故面前的无助与焦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急救知识的缺乏,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对于自身缺乏的知识进行学习。
总之,大学生急救知识有待提高,而学生对于此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急救知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向希等
参考文献:
急诊医学是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跨各临床专业的学科,既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紧密相连。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急诊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可能将急性严重伤病人员从死亡的边缘迅速抢救回来,并降低其并发症和致残率。因此急诊急救工作的及时、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急性患者的安危和预后。
急诊医学的发展史和现状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受伤士兵的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美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突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近3万急诊专科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美国共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1]。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署,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患者应诊的科室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的空床情况等,以便使急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
英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话号码为“999”。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麻醉医师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5”,接到呼救电话,由中心值班医师判断病情后决定采用何种类型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师、护士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到合适的医院[2]。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颁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3]。
急诊医学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首先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主要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4]。
二、复苏学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和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三、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航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如何有效、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5]。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44岁)中的第1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3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患者死亡高峰的发现和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创伤急救中心[6]。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话,其中约25%的患者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患者中5%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多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和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7]。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
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p#分页标题#e#
八、现代EMSS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将其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EMSS[4](见图1)。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已发展成为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8]。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临床专科的特点和不平衡发展
急诊医学专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训正规专业急救队伍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急诊医学专业就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诊疗指南而言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需要凭借多系统交叉、多学科交流融合,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的专科成长之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急诊医学专业和学科,从时间和专业技术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急诊医学专科的差距并不如其他专业领域那样显著,这为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一定的先决条件。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需求不同,对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别。例如,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急诊医学专业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院前急救效率、建立各临床专科间互助“绿色通道”和普及全民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这些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财力,致力于将高科技和先进装备运用于团队医疗急救和急救体系的建设[1]。以色列等一些长期处在战争或恐怖活动威胁的中东国家的急诊、急救发展模式侧重于重大创伤立体救护和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治。而对于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和国家,急诊医学中的灾害医学分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影响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的急救知识和全民急救普及教育因受“911”事件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影响,比原来更强调防恐方面的急救知识内容[9]。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日趋接近。很多临床专业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到已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些专业已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那么,急诊医学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创新性地努力建设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呢?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创伤的增多,新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的产生,更使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院前急救
如何尽快建立快捷、有效的我国院前急救系统,规范和高质量地运作各地的“120”急救中心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城市院前急救初级服务系统和急救网络,人员、通讯、车辆装备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改善,一些急救中心的功能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院前急救的资源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我国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存在急救立法、网络建设、培训与科研、管理运作、区域性协作、国际间交流、灾害应急救援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二、医院急诊科(室)医院急诊科(室)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我国目前一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
施和急救器材,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总的来说,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医疗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水平和特色。可喜的是,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对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8]。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医院急诊科(室)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要[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新建急诊科(室)又缺乏国家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等诸多问题。上海某大医院所做的一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急诊科(室)普遍患者众多(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急危重患者所占的比例不高(浪费一定的医疗资源来充当夜门诊的角色),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入院困难,不得不在观察室等待一定时间方可住入各相关专科病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急诊就诊制度(符合急诊的情况才予以就诊),完善社区医师制度,提前分流一部分急诊患者,加强社区一、二级医院力量,帮助三级医院分担一些常见病的患者。要加大对广大普通群众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急诊的真正含义,不要盲目地急诊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对于“120”急救系统来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送往不同级别的医院,做到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不耽误患者病情。在医院内部,要理顺各专科与急诊科的关系,对急诊患者的去向必须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统筹安排患者,其次,还可以同周围的一、二级医院合作,将一些病情较轻、已经稳定的患者转至那里进一步治疗。充分体现急诊医学“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的医疗实践特点。
三、重视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
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包括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急诊信息管理、急诊医疗经济学、急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具体如制定急诊范围,急诊医疗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医疗常规、急诊医疗流程和工作程序等),如何保留急诊医师和护士,急诊病例资料管理,急诊患者咨询与投诉管理,急诊医疗事故差错及其防范,急诊科的安全保卫,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急诊医疗成本与效益,等等。另外,还必须积极开展急诊医学的教学和培训,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护士,重视急诊的管理和科研,如进行有关急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研究如何使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更优化合理,如何提高急诊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5]。#p#分页标题#e#
四、加强医院急诊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最近,卫生部专门就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通知,强调必须提高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灾情、事故的应急能力和日常急救工作水平。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则上均应成立突发事件抢救组,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医务处(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担任正、副组长,进行组织指挥,抢救治疗和后勤保障等,具体负责院内急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线抢救和分类救治。要认真制订灾害和突发事件院内急诊保障预案,忠实执行“通知及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合理、及时报告”的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启动EMSS,调集医院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安全有效、全力以赴地救助伤病员。
五、建立急诊专科医师认证体制,努力培养急诊医学的专业人才和队伍
急诊医学涵盖了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背景和多学科操作技能。急诊服务对象是危、急、重的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师通常需要掌握包括创伤复苏、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以及综合内科专科诊治能力(内科学各专科),例如治疗心脏病发作(心脏科)、管理困难呼吸道(麻醉学)、放置胸腔引流管(心胸外科)、急诊超声波检查(影像科)、缝合复杂的裂伤(整形外科)以及处理宫外孕(妇产科)等。急诊科医师还需要通晓几乎所有专科领域的常用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需要4~5年的时间培养一名急诊专科医师。在美国,目前有近10个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和学术组织,包括ACEP、美国儿科急诊医学(AmericanAcademyofEmergencyMedicine,AAEM)、ACOEP(AmericanCollegeofOsteopathicEmergencyPhysicians)、急诊医师协会(AssociationofEmergencyPhysicians,AEP)、EDPMA(EmergencyDepartmentPracticeManagementAssociation)、ABEM(AmericanBoardofEmergencyMedicine)等,足见急诊医学学科以及急诊专科医师学术生涯在医学界的地位和急诊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有些发达国家,急诊医师还根据社会和地区的差异分为家庭急救医师和临床急救中心医师,这样更便于按需培养人才[4]。因此,对从事急诊工作医护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应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向全科医护方向发展,实行全科医师、全科护理制。因为急诊服务对象是患急性疾病任何年龄的伤病员,这些急症包括各临床医学学科。通常急诊患者来急诊时首先遇到急诊医护人员,而有些急症,如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常涉及多个专科的问题。因此急症患者先由全科急诊医师作紧急诊断处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的生命和主要脏器功能,需要专科医师处理的,再由急诊全科医师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最后,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同时要完善急诊专业医师的专业晋升机制,尽快实施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准入制,建设和增加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培养急诊医学的高级人才。
六、加强急诊医学的科研建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4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68名南京某高校二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选择题),调查内容包括:性别、专业、是否愿意参加急救知识培训、对CPR知识的知晓率和掌握率等。
2013年5月至9月,从被调查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37名学生,按培训方式不同分为A组69人和B组68人。两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掌握急救知识程度均无显著差别。
1.2 培训内容
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基础生命支持(BLS)教师手册[4], 包括CPR理论、成人/儿童一人和二人CPR操作技术,婴儿一人和二人CPR操作技术,操作模型为心肺复苏模拟人(美国挪度公司)。
1.3 培训方式
1.3.1 传统授课培训
传统授课模式培训包括集中式理论授课(2 h)和分组练习(1 h)。首先由指导教师介绍心肺复苏基础知识,应用多媒体讲解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理论授课结束后,学生在复苏模拟人上充分练习,练习期间研究对象与指导教师互动。
1.3.2 边看视频边练习(practice with watching,PWW)+教师指导培训
培训前将学生分组,学员与模型的配备比例3∶1,培训课程总学时为3 h。培训视频光碟由美国心脏协会提供,视频内容有BLS课程总介绍、成人、儿童、婴儿CPR操作技术以及模拟心肺复苏场景,心脏按压、气道开放与患者评估等重要步骤的分解动作演示。培训中要求学员观看视频讲解,一段讲解后仔细观看视频演示,然后跟着视频演示进行操作,几组人员轮流操作后再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指导教师在学员操作的过程中对关键内容予以指导或对操作手法问题进行纠正。
1.3.3 评价标准
培训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测试。理论测试内容包括CPR基础知识、成人、儿童、婴儿CPR的操作以及模拟抢救场景的应对,题型为25道单项选择,满分100分;技能测试内容为成人单人CPR技能操作,包括12个操作手法,满分100分。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内容以及评分标准均依据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5],自行设计,经急诊医学专家反复修改而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两人核对后采用Excel表格录入,由一人核对无误后,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大学生CPR培训现状见表1。CPR培训两组分别采用PWW+教师指导模式(A组)、传统教学模式(B组),考核后的成绩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技能考核中比较两组模式的扣分情况见表3。不同性别的得分情况分析见表4。
3 讨论
3.1 普遍缺乏急救知识的大学生是CPR培训的重点人群
王一镗教授早已呼吁“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并着重强调现场救护的重要性[6]。然而,我国CPR的普及培训与国外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国内对于各级人员的心肺复苏培训有一些研究和探索[7],但缺乏针对参与心肺复苏人员的继续教育和重复技能培训与定期考核的相应制度或机制[8],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大学生对急救技能的需求与兴趣都非常高,但根据研究数据表明(表1),目前大学生急救普及现状处于高需求、低受训、低掌握水平的状况。大学生作为普及急救知识的切入点,不仅可成为“第一目击者”中有效的施救者,还能对其周围人群起间接影响作用。
3.2 应用最佳培训模式是CPR培训的关键
传统的CPR培训方式是我们教学中最常采取的方式,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培训方式并不是最适合大学生CPR培训的方式。第一,课程设置和教师的培训常无法很好地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在教学中,教师常偏离课程内容的计划,而且对学生的监管不力、未提供有效的反馈;第二,传统方法用于理论授课的时间较长,实际操作时间较少,且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员的自主参与性和个体差异,故对培养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不利,无法保证每一位学员都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因此传统方法培训后的技能熟练度和技能保留情况均处于较差的状况。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显示PWW+教师指导方式的培训效果远高于传统教学方式(表2)。该方式的优势如下:①传统培训方式中理论扣分多为对心肺复苏基本知识的理解,尤其心肺复苏中最为强调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位置判断以及人工吹气的手法往往会出现概念性的错误,而PWW+教师指导方式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较好。PWW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教学内容赋予生动形象、直观的效果,所获信息量大,不但加深了理解且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②技能扣分最多的为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方面,传统培训方式与PWW+教师指导方式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除了和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以外,还和技能操作时教师监督、指导、纠正不及时有关,后者要求教师对心肺复苏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予以强调和提醒,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手法,由于该培训方法使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避免了因指导教师的差异而影响培训质量[9];③在研究中,还发现性别差异对传统培训方式培训结果有所影响(表4),男生的技能成绩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PWW+教师指导方式无性别差异影响。心肺复苏为一体能要求较高的抢救手法,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我们在培训中发现女生在胸外按压方面,按压深度和频率往往不能达到要求,在操练中若缺乏指导,女生容易放弃从而减少练习机会。而PWW+教师指导的方式可以避免这方面的问题,模型和学员按照比例分配,保障每一个学员都有操作机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急救发展,需要规范培训课程,促进中国急救培训的发展[10]。本研究显示,PWW+教师指导方式的培训内容更通俗化、步骤更标准化、记忆更高效化,是高效率、科学的培训模式,建议可以运用于高校CPR培训中。但是,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样本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对象选择较为局限,且样本量较少。
参考文献
[1]Gazmuri RJ, Nadkarni VM, Nolan JP,et al. Scientific knowledge gaps and clinical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CPR and ECC identified during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ECC and CPR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 Circulation,2007,116(21):2501-2512.
[2] Shrestha R,Batajoo KH, Piryani RM, et al.Basic life support: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medical/paramedical professionals [J].World J Emerg Med,2012,3(2):141-145.
[3]聂雷霞,张敏.在读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及分析[J].护理杂志,2012,29(1):67-69.
[4] Hazinski MF, Doto F,O’Neill L. et al. 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instructor’s manual[M]. Dallas, Texa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6:3-37.
[5]沈洪.释读:2010年AHA CPR-ECC指南的实用简化流程[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961-964.
[6] 王一镗.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4):341-342.
[7]张劲松,张芹,吴昊,等.大学本科五年制急诊医学专业CPCR课程设置及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4, 24 (12 ): 896-897.
[8]沈洪,王一镗.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 (1): 13-14.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当代护理学的一门重要新兴学科,是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且综合性极强,涵盖了临床各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的救护理论及常用急救、监测技术。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整合各学科相关知识,优化教学内容,做到既全面规范,又避免重复教学,以更好的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急危重症专业护理人才,以适应急危重症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建设,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结合学科现状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予以解决。
1 现状
1.1 学科现状 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并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1]。由于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往往同时存在多器官、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晓各种急危重症的治疗与护理方法,熟悉各种急危重症监护技术的操作,掌握多种现代化监测和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能迅速准确的发现患者的主要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生命。而社会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和人才的紧缺为本学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怎样抓住机遇,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高素质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就成为当前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2 教学现状 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新兴学科,在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方面承担了极为重要的任务,但目前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如人意之处。
1.2.1 课时紧、内容多、难度大 虽然急危重症护理学正日益受到护理教学机构的重视,也被列为护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专业限选课)之一。但总的来讲,课时数偏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却极其广泛,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和ICU工作、常用急救技术和监护技术、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内外妇儿学科中各种常见的急危重症的救护等,且部分内容抽象,在讲解和理解上都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和即将学习的各学科相关知识,优化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教学,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是在课程建设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1.2.2 教材实用性不强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护理专业各层次目前使用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材大多参考医疗专业急救医学教材为蓝本编写, 内容多、难度大,因此必然存在一些偏医轻护、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罗红艳通过对国内现有不同版本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材分析比较后也指出,在开展岗位调研基础上,编写立体化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材非常必要[3]。当前急需适合护理专业学生使用的,能够充分体现出本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具有职业特点、适应临床需求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材。
1.2.3 教学与临床脱节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技能很强的学科[4],一些学者指出目前存在护理教学脱离临床的现状[5]。必须明确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目的均应围绕临床,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急救技术,熟悉常用急救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医院急诊科及ICU病房的设置与布局、工作流程,同时在实验和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但是多而全的内容,使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教学重点的专业性不够突出,不少知识在急危重症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得极少或根本用不上,而一些临床常用的知识和技能又未能得到深入和强化。另外教师本身素质,一些老教师不注重知识更新、教学方法单一,年轻教师教学及临床经验不足,也是造成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重要因素。
1.2.4 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联系脱节 由于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联系其他学科所学知识,如健康评估、内外妇儿、病理生理、药理、护理学基础等等。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些学生对其他学科已学知识一问三不知,如在讲到心电监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回忆不起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又如在讨论ICU中常用的重要的监测项目血气分析时,学生又对在病理生理、外科护理等学科中学过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知识的记忆所剩无几。还有一些学生的各学科知识成碎片状,彼此无法衔接,这与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平时学习不主动,不求甚解,考试前死记硬背,过后很快遗忘有关。这不但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还使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难以顺利实施。同时也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埋下隐患。
2 应对策略
2.1 结合临床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必须结合临床需要,以“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对现行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进行课程建设时第一步就是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对那些较深、较难的理论部分可删繁就简,压缩一些对医生来讲是必须的, 对护士来说并不重要的内容,如呼吸机的各种模式;删除一些近年来临床已很少应用,而教材中却占大量篇幅的内容,如漂浮导管应用;删减那些与管理层、决策层密切相关的政策性、法规性、模式性的内容,如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等。在修订大纲时可邀请内外妇儿及其他基础学科的教师共同讨论,删减各学科之间重复的内容。同时修改实验大纲,使实验项目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彻底改变教学内容繁冗,导致必要知识点缺乏足够时间讲解的现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力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2.2 从现有教材中挑选更合理的教材 在教学和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编写内容更新、实用性更强的教材。
2.3 及时了解本学科在临床上的新进展以及临床对从业者的要求 (1)加强学校与各大医院的交流,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资源。可首先邀请医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高级护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提出对课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并可以定期开展讲座、见习带教的形式参与课程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聘请他们承担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任务。(2)在教学设置上,改变以往先课堂教学,再下临床见习的模式。提前安排学生去医院急诊科和ICU进行集中见习,让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之前先初步了解急诊科和ICU的工作性质,亲身体验急诊科和ICU的工作流程,实地感受急诊科和ICU的工作氛围,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课堂学习更期待、更主动、更富有建设性。近两年在学生下临床进行毕业实习前,我们还设计开设了临床仿真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现有的场地、仪器设备[6]。同时也借鉴孙雪洁等人的教学经验,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案例式教学引入实验课中[7]。如设置一例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组织学生从院前急救到医院急诊科抢救再到ICU病房的救治和监护,在实验室中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最核心的三大救护进行了实战性演习,意在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配合能力、紧急应变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即将开始的临床实习。(3)鼓励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到临床一线参加短期实践,进修学习,及时补充新知识,也希望能在职称评定及各项经济待遇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通过以上“教与学”、“学与用”的联系,切切实实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和即将学习的各学科相关知识 (1)完全依赖学生自己复习以往所学的各科知识以及自学课堂上没有讲授的内容,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策划和参与。教师指定复习内容,内容不宜多,但针对性要强,要求学生课前复习与下一堂课相关的其他学科已学知识,方法可以是问题式的,编写学习指导,也可通过网络课堂作答。如在上急性中毒之前,先让学生复习生理学中关于胆碱能神经的功能、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特点;药理学中抗胆碱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护理学基础中的洗胃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教师督促学生复习,检查复习情况,把复习指标量化并按比例纳入考核总分。如果学生复习到位,教师授课的重点是放在课堂组织上,而不必再把大量课堂时间用在复习这些相关学科的老知识点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2)将传统的单向授课改为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美国教育界指出护理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评论知识和护理文化的能力[8]。以往有学者通过实践证明类似改革的成功之处[9]。而笔者也认为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个案设计,以增进学生对各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衔接,并灵活地用于急危重症护理的学习中。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设计特殊个案,如“妊娠后期孕妇遭遇车祸至颅脑外伤”,根据个案找出与之相关的各学科的知识点,再尝试制定具体的抢救护理计划。要进行这种学习方法的探索,是有很大难度的,其前提条件是学生对各学科的知识积累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这只能先在少数求知欲较强,各科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学生中小范围地试用。总之,课程建设不是一个一二年就能完成的项目,而是要根据临床发展不断摸索完善的长期任务,说到底还是这句老话,我们课程建设的目的最终只有一个,就是为临床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建宁,许虹,汪国建,等.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中华护理教育,2009,6(7):303-304.
2 郑金辉,祁传琦,高新红.国内外工科高职教材的比较研究.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3):6-7.
3 罗红艳.不同版本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材比较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142-143.
4 宋洁,张淑香,杜静.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护理学杂志,2006,21(15):12-13.
5 邢世波,柳兴华,李明霞.护理教学避免脱离临床实践方法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67-70.
6 范亚峰,王晓蕾,倪国华,等.危重症监护技术训练实验(训)课程构建探讨.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9,24(4):74-76.
7 孙雪洁,张迎霞,付靖.急救护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63-1664.
文/郑丹
搬重物、突然被人撞都可能闪着腰,有时候,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咳嗽一声也会让闪腰“防不胜防”。
西安卓瑞公司总经理贾荣博贾博士介绍,以脊柱腰段为中心的腰部在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的协助下,起着支撑整个上半身的作用。
中年以后,支撑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腰部活动度和负重能力都有所下降,尤其是整天坐着工作的“办公室一族”,如果缺乏腰部肌肉的锻炼,很可能在弯腰时因打喷嚏、咳嗽这些“小动作”而闪了腰。
闪腰也有急救期,如不当回事或自行错误处理,不仅加重疼痛,还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如只是局部疼痛、不能扭动,那就应慢慢舒展腰部,并立即选择硬板床平卧休息,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放松。没有硬板床,可在硬地板上垫一层薄被,暂时平卧休息。扭伤后1-2天内用冷毛巾湿敷腰部,有助于破裂的小血管收缩。通常可用毛巾蘸冷水,拧至半干,敷在痛处,每1-3分钟换一次毛巾,连续5-10次即可。敷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适得其反。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仍处于损伤的急性期,最好不要揉按腰部。
过了急性期则需要采用热敷法促进血肿吸收。在腰部盖一层薄布,将拧干的热毛巾敷在患处,上面再加盖一层浸湿的热毛巾以保持热度,每3分钟更换一次,每次持续热敷20-30分钟。用热水袋也可以,还可将炒热的盐或沙子、谷糠等包在布袋里做热敷。
此外,还可通过推拿、针灸、拔罐、理疗等方法加快恢复。症状不重的患者,可在家人的帮助下恢复。例如,患者俯卧,家人用双手手掌在他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用拇指按压最明显的痛点或取位于腿中间的委中穴,由轻渐重,直到感觉酸胀,持续1-3分钟后逐渐减轻压力。
稍停片刻,反复5-7次,再用拇指指尖掐痛处。或用背运法或蹲起法帮助恢复。
背运法:患者与家人背靠背站立,将手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慢慢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他双脚向上踢,片刻后放下。
蹲起法:让患者蹲下、两手手臂向上伸直,手掌相对。另一人蹲下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按捏患者腰部最痛处左右两点,使患者感到疼痛而又舒适。两人再同时慢慢站起来,再慢慢蹲下。若能出汗效果更佳。
有些牙痛和心梗有关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黄建始
著名健康管理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说,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自我健康管理,他常常先讲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老人晨练时,发现自己跑一会牙就疼,停下来休息几分钟牙就不疼了。连续两天都是这样。黄建始教授说,老人应该马上去看急诊,排除心梗。
按照健康管理的原则,牙痛者,求医前一定要知道:牙痛如果是那种下牙、下颌或颈部的疼痛,伴有胸痛,且有症状之一:在颌部、颈部和手臂有疼痛和麻辣感,呼吸短促,眩晕、出汗。马上就要看急诊,排除心肌梗死。因为跑步中出现的牙痛是心绞痛的一个特殊症状。
相反,如果他没有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不知道这个基本的医学常识,很可能就不会去看医生,或者即使看医生也可能先去看牙医。很可能牙医只是为其开了一些治牙痛的药,那么这位老人的心绞痛很可能就被延误了治疗,甚至威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