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创新;商业银行;融资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了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商业银行应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不断优化科技和金融融合机制,增强金融服务高质量供给水平,提升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效能。
一、科创银行的挑战与机遇
科创企业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创企业在提升经济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就业、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创企业是商业银行业务增长的重要储备。近年来,科创企业蓬勃发展,据科技部官网的消息显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8.7%,研发投入占到全国企业的70%。相关数据显示,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数量达到32.8万家。长远来看,科创企业是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业务阵地。科创企业对于商业银行的最大机会在于这些客群的高成长性和对资本的巨大吸引力,如小米创业9年即成为世界500强,并赋能提升了庞大的小米产业链企业,宁德时代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在全球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获得了资本和市场持续且大量的支持。部分科创企业在短短数年快速成为当地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类客户对银行业务需求快速增加,给银行公私业务带来一批优质的客群,这些客群也是中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主力军。抓住这一主要客群也是商业银行能够持续壮大自身经营实力和高质量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抉择。科创企业前期资金投入大、产品研发周期长,产品迭代速度快,与传统企业金融风险呈现出的特征有很大差异[2]。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按照传统模式经营,其管理体制机制、风险控制技术、员工考核激励难以匹配科创企业的融资特点。科创企业既有传统小微企业内部治理简单和财务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又具有专业和技术壁垒较高、知识产权和信用评价难度较大等特点[3],这就对商业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对银行现有的经营管理体制的考核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探讨
1.科创银行模式多样化相对于国内4000多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法人而言,科创银行的建设具有不同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阶段。每家银行都将根据自身的资产规模、机构网点、人员与技术储备、专业能力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因素,结合所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及阶段,自主选择科创银行模式。从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出发,大中型银行应着力成为科创银行的主力军,致力于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创新者、全周期服务者;中小微银行着力成为科创银行的特色军,致力于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特定阶段、特定行业的专业科创银行。2.科创银行产品精准化一家银行的科创金融业务能否快速稳健发展,跟总行的战略定力和政策稳定性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优化,在总行层面建立科创金融的领导机制,确保有效运营。并配套完善运行机制,持续优化内外部协助机制,为科创企业打造全方位差异化金融服务链;探索科创企业绿色审批机制,授予基层银行更多经营自,着力扩大科创业务覆盖面,推动科技金融扩面提质增效。科创银行应积极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建立符合区域特色的科创金融业务模式,在专属信贷产品设计上发力,探索开发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商票保贴、税务贷、补贴贷等更加灵活的融资类服务[4],缓解科创型中小企业“轻资产、弱担保”的融资难问题;并加强与政府、担保公司、创投机构、券商、律所等机构的合作,多层面获取企业精准信息,建立科创企业服务生态圈。3.科创银行服务多元化科创企业是典型的技术集中型企业,最有价值的创新都体现在软件研发、数据集成和运用、艺术创作、品牌建设等内容中,这些都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科创银行业务可结合这一特点,拓展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对初创期科创企业,通过发放人才贷等创新产品,充分适应初创期风险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对技术尚在研发攻坚阶段、市场尚未成熟的种子期企业,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如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持续跟踪服务客户成长;对成长期科技企业,以信贷业务为主,探索利用股权投资方式,以差异化、多元化金融产品供给,提升综合化服务能力;对成熟期科技企业,围绕产业链提供投资并购、发行债券、债转股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以产业综合化服务带动产业整合。
三、结论
综上,科创银行前景广阔,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融资在科创企业融资渠道中将占据更大的份额,科创企业的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比重中也会越来越大。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科创银行势必通过转变经营模式,设计精准化产品并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科创企业的融资生态更加完善,为科技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参考文献:
[1]张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与路径初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18(01).[2]王景武.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J].中国金融,2021(15).
[3]严俊.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业务的思考[J].银行家,2021(08).
(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992年,将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发展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截至2011年9月,全国共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16个,其中包括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60余个省级实验区[7,8](见图1)。
(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行分级管理,分为国家级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两种类型。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委负责协调指导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设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办公室挂靠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且,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申报的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地规划论证、评审和技术指导,此外还开展与实验区工作相关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实验区所在地政府具体负责实验区规划、组织、建设的实施和协调管理。
(三)河南省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
河南省是国内较早批准成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省份,成立实验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发展特点是起步早、速度快。截止到2012年5月,河南省内已有9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巩义市竹林镇、辉县市孟庄镇、济源市、孟州市、林州市、鄢陵县、濮阳市华龙区、嵩县、宝丰县(见图2),此外还有十余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二、河南省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行管理体制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的连续性不能得到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事业。它需要许多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9]。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执政能力的强弱,都会直接影响着战略的实施和实验区工作。有的地方政府不能连续开展相关工作,对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实验区工作的连续性大大降低,实验区发展和建设的成果大打折扣。
(二)实验区工作中社会与公众的参与程度不够
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已开展近20年,无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是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数量在全国范围都处于前列,但还没有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质量上却落后于其他省份。出现此种情况,与社会与公众的参与程度不够有很大的联系。除了专家、学者或是政府工作人员,一般公众不了解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了解甚微,在加上地方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大,决定了本区域公众、团体和组织对实验区的参与程度不够。
(三)可持续发展工作面临继承和创新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已成为社会综合发展和改革的实践基地,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机制和管理创新的试验田。国际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深化,实践也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9]。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碳贸易等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目前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就是要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动向,并吸收国际的最新思想,创新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机制和管理模式。
三、河南省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10]。强化管理人员和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实验区的管理人员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推动者,因而要重点加强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以推进实验区示范项目建设。
(二)不断提高社会与公众的参与程度
要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和效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宏伟事业,涉及到的领域和产业部门相当广泛。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公众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需要新的参与机制和方式。公众既需要参与有关实验区重大发展项目的决策过程,也需要参与决策执行的监督。因而要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实验区建设的政策法规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验区的有关方针、政策、实施内容等,引导和发动广大公众的参与,充分发挥公众投身社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能够为之出一份心,献一份力,切实把“政府战略”转变成“公众战略”。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公众积极参与。为了促进和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范围广泛的公众层面取得共识。二是疏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的渠道。为公众参与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决策者能够和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充分反映公众的要求[11]。实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最大的成效之一是决策层、公众、组织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并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验区深入人心。
(三)以探索和创新作为实验区工作的主要推动力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而提出来的,可参考的模式和经验较少。因此,需要在探索中勇于创新,大胆实验,不断探索。通过遴选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进行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可以先行一步,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体系解决目前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积累经验。实验区在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是改革开放的权利,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和税收减免政策。因此,实验区应充分发挥本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不断探索体制创新,引进科技和先进的配套技术,探索和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去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问题[12]。
(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干部队伍是实验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和强大发展后劲的根本保证[12],是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根本环节。一是要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这是实验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二是要吸引各行业的科技人才,这是实验区建设的重点问题。对于引进的人才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这首先需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改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意识,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机制,以利于人尽其才,建立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用人机制。河南省内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方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重点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对于现有的人才要注重人才培养,留住人才,努力强化“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充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此外,还需要为人才在实验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实验区企业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的供应。
(五)与国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紧密合作,努力营建和打造国际合作平台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在科技部及其他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经初步建立了国内和国际合作平台。可以通过继续深化合作,不断借鉴其他区域或国家的先进经验,并通过管理的创新来提升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河南可以走出国门,积极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联系,引进其科技资源以及学习其经验理念;也可以以实验区为单位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通过实验区的交流与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采用引进技术专家、争取资金援助等形式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解决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
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人为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1],如酸雨、温室效应、土壤农残等日趋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相协调,对地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新理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1981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并在1984年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3]。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在系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下,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融合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而建立起来的生态方式,这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最明显特征是融合了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在生态效益稳固的基础上,获得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超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有限的承载能力[4]。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想、技术、原则、途径,强调农业生产力的持久稳定提高必须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的保持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为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及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途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目前,在苏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已经出现了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农业自然资源逐步衰退、利用不够合理的情况下,人口却不断增加,可见,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必然趋势。
1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1.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在选择生态农业时,应因地制宜,从农业系统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食物结构出发,围绕本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用系统分析方法,以资源最佳利用为目的,从农林牧渔、种植业及农田群分布结构上进行调控和优化。
1.2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兼顾的原则
绝对优势就是在选择农林牧渔结合方式和进行合理布局时,全面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择最能适应本地区生产力,水平最高、效益最大的行业进行规模种养;相对优势就是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本地区相对比较有优势的作物、畜禽及水产品优先安排生产。两种优势相辅相成,兼顾统筹,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1.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从系统论的整体与局部的概念来看,整体效应产生于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当农林牧渔协调发展时,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在生态农业设计时,要运用优化技术创造最优的农业种群结构,最大限度地合理应用农业资源。
1.4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要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5]。生态效益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经济效益是农民进行持续生产的动力,社会效益是农业生产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表现。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要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争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研究
2.1利用海洋资源的“绕海”模式
海洋滩涂资源是苏北地区一大发展优势,沿海滩涂的鱼虾贝壳类海产品种类繁多。以连云港为例,其滩涂总面积10.7万hm2,已围垦8万hm2,尚未围垦2.7万hm2。此外,潮下带可开发的浅海域面积18.7万hm2。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沿海已围垦滩涂面积8.03万hm2(其中,赣榆县2.11万hm2,灌云县2.77万hm2,市区3.15万hm2),约占滩涂总面积的75.3%[6],起围高程2m左右。全市滩涂淤积型岸段每年以20m左右的淤积速度向潮间带淤涨,每年淤涨滩涂面积约为133.3hm2。沿海滩涂已开发利用面积7.80万hm2,占已围垦滩涂面积的97.1%。其中,农业种植面积1.53万hm2,水产养殖面积3.06万hm2,盐业用地面积1.04万hm2,港口、城镇及其他用地面积2.41万hm2。2011年,全市滩涂区域实现社会总产值243.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2%。滩涂区域对全市经济总量的贡献值将会不断地提高,沿海地区的滩涂区域将成为连云港市的经济重心和城市中心[6]。
2.2利用蚕桑资源的“绕桑”模式
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特殊产业,也是蚕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蚕农收入的70%来源于此。2008年,江苏省桑园面积7.07万hm2,占全国桑园面积的9.5%,位居全国第四;蚕茧产量9.85万t,占全国蚕茧产量的15%,位居全国第二,全省优良桑超过60%,家蚕良种覆盖率在80%以上。东台是全国主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茧丝绸是东台支柱产业。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1万hm2[7],有蚕桑生产镇19个、蚕桑生产村280个、养蚕农户60796户,亩平发种、亩桑产茧量、张单产等数量指标和上茧率、出丝率、解舒率、净度等质量指标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全市有缫丝加工企业12家,年产干茧8000t,生丝2500t,茧丝绸三业产值16亿元。先后荣获“全国蚕桑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茧丝绸基地”等称号。桑园面积突破1万hm2大关,饲养蚕种突破50万张,年产鲜茧近30万担,收购量居江苏省第一,为农民增加收入1.94亿元,人均增收199.7元,桑园每公顷收入突破7.5万元。
2.3利用地理优势的“绕药材”模式
盱眙山区地处大别山余脉,药材资源丰富,是江苏三大中药材产区之一。1984年,全国中药材资源重点普查了360种,盱眙就有153种,占42.5%;在审定的35个品种中,盱眙有24种,占68.6%[8]。盱眙出产的蜈蜙、灵芝等珍稀名贵药材,以及野马追、辛夷、丹参等常规药材远销省内外,全县中草药年产值4.7亿元。盱眙野马追产业被江苏省科技厅确定为“苏北星火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以王店乡、黄花塘镇为中心,建立野马追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全部实行GAP规范化种植。野马追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66.7hm2,年产量1250t,产值850万元。盱眙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作为全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种植各类中药材1666.7hm2,仅卖中草药原料收益就达1.1亿元,带动32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盱眙县仇集镇建成黑头港片万亩金银花基地,11个村(场)各栽植了13.3hm2以上金银花示范片,全镇金银花种植大户达120户,栽植面积200多hm2,每公顷效益30多万元。射阳县洋马乡曾以粮棉种植为主,在粮棉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借助千亩“百药园”这一独特优势,瞄准建立药材产业化的目标,积极营造市场、优化服务、加快开发,有效地带动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衔接。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品种近200种,常年种植的品种30~50种,并形成了白、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芪、板蓝根、薏苡、杜仲、银杏、鹿茸、龟甲等10多个主导产品的生产优势,其中尤以白为最,常年种植面积在1300hm2以上,年产干3000多t,现已成为中国生产的最大基地之一。
2.4“绕棚”转的设施农业模式
以徐州市为代表,新建设施农业基地面积5960hm2,改造提升面积6230hm2,总规模发展到1.3万hm2,占耕地比重20%,总量、占比继续保持全省第一[9]。20个重点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有13个完成建设任务,6个已建成主体圈舍,正在完善配套附属设施。设施结构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改变了过去低层次设施生产的模式,日光温室、标准钢架大棚比重明显提高,增量占比达到85%。栽培品种呈现多元化,设施果、特菜、花卉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进山区”取得重大突破,实施面积已达800hm2,其中,邳州200hm2、新沂267hm2、贾汪133hm2、铜山200hm2。以铜山区柳泉镇柳泉、西堡、前亭这3个村为例,总实施面积130多hm2,全部为标准钢架大棚,主要种植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年来,设施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茄果类蔬菜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设施鲜切花、设施果等高档设施品种效益则更高。
3苏北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劳动生产率不高
目前,苏北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土地紧缺、经营规模小和养殖设施的落后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2科技人才不足以蚕桑业为例,相当一部分的县市级桑蚕技术服务机构仍然依靠“自收自支”,规模难以扩大。由于设置蚕桑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桑蚕人才培养萎缩,加之经营丝绸业风险大、效益不稳,从事桑蚕业的人员纷纷转行。
3.3环境对生态农产品的影响
江苏农村的工业比较发达,很多桑园、药园离工矿区很近,容易受到污染,对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受病害和虫害的威胁,化肥、农药在种植业应用非常普遍,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最为突出,加之对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3.4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桑蚕、中药材等已成为苏北部分县市的名片,占据着龙头地位,但市场是残酷的,随着世界经济的起伏,农产品、海产品的价格波动大,需求量的波动也大,收入的不稳定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4促进苏北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4.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环境问题的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苏南的太湖治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农民由单一的粮棉油传统种植模式向设施蔬菜、瓜果、特色作物和经济作物间套种植的效益型转变,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把庭院种植、养殖有机地联结成良性循环链,建设庭院生态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4.2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
改变苏北地区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与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围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工业生态化建设,延伸产业链,实现高效率、低排放。通过生态的相生相克、互补共存、循环再生,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容量,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4.3制定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关键词】社区银行;可行性;发展模式
一、引言
为追求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追求“做大”。这一点,在处于转轨经济的中国尤甚。在这种大环境下,社区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社区银行在中国是否有发展前景?其在中国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什么?在中国发展社区银行,可行的发展模式有何独特性?在我国现有商业银行的结构框架下,如何发展社区银行使得银行总体结构最优,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从已有文献看,目前业内对于在中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和前景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希望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我国的社区银行发展可行性以及发展模式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本文的剩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了社区银行的起源和地位;第三部分阐述了社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条件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探讨了在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模式;第六部分得出研究结论,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思想;第七部分从政府宏观调控角度出发,试给出政策建议。
二、社区银行的起源和地位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s)一词最先起源于美国,现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金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所谓“社区”并非我们通常字面所理解的城市社区概念,而是泛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s of America)给社区银行作出如下定义:社区银行是独立的、由当地拥有并运营,其资产从少于1000万到数十亿美元不等的机构。现在所说的“社区银行”主要指那些资产规模较小、区域集中度较高的、拥有关系型信贷优势、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
众所周知,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十分发达,主要包括跨国银行、全国性银行、超级区域性银行、区域性银行以及社区银行,其中社区银行的比例最高,占比超过90%,是美国商业银行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银行体系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尽管近30年来由于银行业的大规模并购和破产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出现较大波动,加上大银行实行经营地理范围的扩张策略,导致美国社区银行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行业份额有所下降,但其持有的资产和存款总量仍在增加,总体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美国社区银行业之所以如此兴旺,是因为大银行由于市场定位和规模特点无法有效满足遍布全美的数量众多小企业的各种服务要求,而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美国市场,社区银行能够为广大小企业提供重要的信贷支持,因此能得以在激烈的银行激烈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金融机构发达的国家,如欧洲各国及日本等。这些国家和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大力支持发展社区银行的政策,由此说明社区银行的发展前景依旧十分乐观,其在未来的银行业发展中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民间并没有“社区银行”这种说法,我国学者根据国际社区银行的相关定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社区银行赋予了新的含义。巴曙松(2002)认为,社区银行是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业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康卫华(2005)认为,社区银行是从当地住户和企业吸收存款并向当地住户和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金融机构。
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社区银行”的定义可发现,我国的社区银行主要是指类似城市信用社或区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然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和自身体制以及经营机制上的一些问题,这些中小银行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社区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属于不规范的“准社区银行”。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经有一部分的城市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逐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开始立足于转制和科学发展;而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则为这些银行的转型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促使这些银行在社区银行发展的道路上更加积极地探索。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先期发展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制约痕迹明显,在转换和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问题。如社区银行市场定位不明确,并没有所谓的“区域”概念,盲目追求“做大做强”,同时这一理念还迅速扩展到了整个行业,产生系统性偏差。这些银行并没有把为社区中小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最终陷入和大型银行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其次,由于受限于资产规模和创新能力等因素,我国现有社区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够,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功能缺乏,影响了这些银行为社区企业、居民提供优质便利的金融服务的能力,加上各项产品之间的关联度不足,造成对客户投入成本的巨大浪费;最重要的是,社区银行与大银行在资本构成、组织形式、市场定位、经营地域范围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对各种银行机构采取无差异化的统一规范,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社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对社区银行的运营管理也无法有效监管。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只能说是处于初步萌芽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异,面临问题和困难较多,总体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四、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碰到了很多问题,但不代表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相反,社区银行发展的可行性值得更加积极的探索。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需要社区银行的出现,规范的社区银行对完善中国银行业结构会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发展社区银行不仅可以满足多层次的金融产品需求和个性化金融服务,还可以增强银行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一个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能改善我国基层金融空洞化、金融服务出现真空的局面。因此,发展社区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随着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对区域经济的分化整合愈加显著。传统的行政区域划分受到了市场经济区域划分的强烈冲击,不同区域由于其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人口构成不同,产业结构存在差别,对本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分析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现状可发现,我国发展社区银行具备条件已经成熟,完全可以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银行。
首先,中国中小企业的广泛存在及其融资需求客观上为社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条件。近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扩张壮大,其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所面临的融资环境并不宽松。大型银行日益将融资的重点转向大型公司,中小企业面临发展机会虽多,但资金运转困难,无法顺利获得贷款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融资对象的社区银行则能够客观上促进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增加市场活力。研究表明,小型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较之大型银行更有优势,为其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机会。
其次,社区银行由于规模小,资金量有限,所需资本不高,便于民间资本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我国之前对银行业发展制约较多,银行多是国家资产,民间资本不能顺利进入银行业,但社区银行进入壁垒较低,降低了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有利于提高银行业本身活力,促使大小银行在竞争中各自发挥优势,有针对性地定位市场,保证银行所提供金融服务质量的提高,在银行投资者获利和银行客户满意两方面达到双赢的结果。
最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于中西部等不发达地区,东南部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更好,这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型银行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相对发达的地区,造成了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合理,越是不发达的地区,越需要充足的资金,当地却缺乏有力的金融机构保障其资金运用,这些企业苦于借款无门,加速向东南部移动,进一步加剧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更有甚者,本来急需资金的不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被转移到资金已经比较充裕的发达地区,导致地区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恶性循环会造成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的隐患,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社区银行能够填补金融服务的缺口,其“吸当地,用当地”的资金运营模式,能够缓解之前这种虹吸现象及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促进市场经济平稳有序的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社区银行已成为当前金融业改变其二元结构,促进银行结构全面调整,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之一,我国现已具备培育社区银行的肥沃土壤和便利条件,因此应该加快步伐,为社区银行的成长创造健康的环境。
五、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
社区银行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不代表其在中国的发展模式也要照搬美国。对此,学者针对中国当前的银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钱水土、李国文(2006)认为社区银行的设立途径有三种:由民营企业资本组建、将现有小型金融机构进行改造、由民间非正规金融引导为社区银行;彭路(2007)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在拉动不发达地区和不发达部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为解决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和金融结构的二元性,应把社区银行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金融支撑,以求社区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首先,在银行的规模和数量问题上,由于发达地区银行众多,目前分工不清,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可主要采取改造的方式,将原有的小规模区域银行进行调整和改制,使其逐步规范,成为符合要求的社区银行;而在不发达地区,当地银行数量有限,可新建与改造并举,将现存诸如信用社等经营管理不善的小银行进行统一整合和规划,加强监督和管理,制定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路径,同时新建一批符合要求的社区银行,从头开始建立有利于其区别旧有银行,同时更容易吸纳新的人才和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其次,通过总结我国前期银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对社区银行的产权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社区银行产权模式的核心是公司的产权组织形式,社区银行的产权归属决定其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衡,是银行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国外社区银行的产权组织形式一般都是股份制,按照股份制公司“两权分离”的要求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按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我国由于地区间历史因索、文化差异及贫富差距较大,社区银行的设立可因地制宜地探索股份制与合作制结合的模式。一些全国中心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县、地级市的中小金融机构经过重新整合,可以组建成股份制模式的社区银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县、地级市的中小银行机构经过重新整合,可以组建成股份合作制模式的社区银行;在广大县域和金融不发达地区应把农村信用社转化为合作制的乡村社区银行。
最后,社区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对于所有银行来说,导致其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有效控制风险:社区银行规模小,资金量有限,风险抵抗力弱,一旦发生风险,会迅速陷入破产危机。因此,社区银行的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社区银行由于行业集中度和贷款风险集中度较高,贷款金额较小,贷款客户比较分散,应制定规范的信贷管理政策、程序并严格执行;同时,应把企业的有限责任转变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以及大股东个人的无限责任;集中全力搜集客户信息,清除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坏账损失,从而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同时,社区银行还要严格控制存贷款比率,保证资产负债的期限相匹配,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达到规避流动性风险的目的。
六、研究结论
根据前文分析,本文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虽处在起步阶段,面临很多困难并存在一定不足,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并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2)我国在逐渐放开市场,促进银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孕育出适合发展社区银行的肥沃土壤,社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3)在我国建立社区银行必须结合我国金融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经济区域应当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发达地区以整合为主,多采取股份制形式,不发达地区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同时采用整合与新建两种扩张方式,产权模式也应根据情况选择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4)社区银行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若想让其得到健康长期的稳态发展,必须注重对风险的把握和控制,因此,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回顾
1、“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
(1)深入实施科技“四大工程”,科技创新能力逐年得到提升。“十五”期间,全区科技进步目标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优化,成为推动科技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五年来,全区坚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四大工程”,2003年增加全面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科普工程”,2004年又在科技“五大工程”的基础上,将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体系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每年市、区领导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全区将科技进步考核目标列入“三个文明”指标体系,年终进行自下而上的考评。五年来,全区共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名,其中高层次人才××人;创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家,认定民营科技型企业××家;开发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项。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区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五年累计专利申请量×××件,其中2005年×××件,比2000年增加×××%。科技成果鉴定××项,其中2005年××项,比2000年增加××%。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截止2004年,全区××家企业在手生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项。其中,近两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项。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区列统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到2005年达××%,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接近×%。按照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近两年计划并已着手通过引进、嫁接高新技术,重点建设和培育××××、×××××两个产业化特色基地。
(3)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产学研联合的构架基本形成。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的平台。区政府××××年与××××××咨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两位专家为区政府科技、经济顾问,请专家组帮助,为区工业产品科技创新五年规划作咨询;××××年区政府与××大学×××××系签订合作协议;2005年与××工学院就开展全面合作进行了多次接触,学院准备每年至少在区内组织4次高新技术讲座,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授课,不断拓展全区各级干部,特别是企业家的科技创新视野。
五年来,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重大科技活动,先后邀请×××××、国防科工委、××大学、××大学、××大学等几十家单位的××名专家、教授来××参会;组织××多家企业分西线、南线、北线出行,走访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北京、广州、深圳、西安、成都、哈尔滨、沈阳等地,签订正式合作协议项目61项。
(4)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十五”期间,区财政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坚持保证科技经费优先到位,重点支持全区高新技术项目开发。通过不断拓宽渠道,基本形成了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途径、多形式的社会科技投入体系框架。区本级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每年按财政实际支出的××%拨付,并逐年增加,五年内科技三项费用投入×××万元。其中2005年×××万元,比2000年的×××万元增加了××%。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的逐年增加,有效发挥了政府资金引导的作用,扶植和启动了一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速了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的进程。
(5)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公众的参与度、认知度不断提高。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周,通过鲜明的主题、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大市民喜闻乐见。每年全区有近×××人参加科普志愿活动,直接受益群众逾万人次。每年的“送科技下乡”、“科教社区”活动,实现了科技普及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在农村开展的“学科学知识、做现代农民、建美好家园”科普活动和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让科技真正走进了农村、走进了农户。在城区开展的科普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经过几年努力,全区×个街道、×个社区通过市级验收,其中×个街道、×个社区通过省级验收。2004年,我区被中央文明办、×××××联合表彰为“科教进社区”全国先进集体。2005年市、区又明确了在城区再新建高标准科普画廊××座。
2、“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区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与兄弟市、区相比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五年来,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增加缓慢,区内企业尚未建成一家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更没有一家企业具备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条件。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研发经费达不到应有的比例。研发机构自身开发能力欠缺和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不紧密、不到位,是制约多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到2005年,全区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的比例不足%。
(2)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全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基本属于仿制性质,自主创新开发新品和自觉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意识有待强化。尽管全区的专利申请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但大多限于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较少,借助专利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企业极少。大多数企业在规模偏小、市场占有率不高而未曾遭受侵权赔偿教训的情况下,很难走出简单模仿的路子,这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3)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面不宽。虽然区属企业整体改制使得过去一直困扰企业的体制得到了解除,但部分改制新生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科研成果应用方面并无多大起色。企业负责人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程度尚待加强、提高,加之受资金、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高新技术引进、嫁接改造工作比较困难。
(4)创新型人才不多。“十五”期间,尽管全区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科技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尤其是企业基层一线所需的工程、农业、经济类技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5)推进科技进步的载体和功能不全。××区没有自己的传媒、电力、通讯、邮政、环保等基础行业,这种功能性缺陷,对科技进步的整体推进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科技中介服务为桥梁,科技投入为支撑,政府宏观管理和政策为导向的科技发展框架。
2)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推动作用。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力争达到60%。
3)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培养、引进等途径,重点建设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和以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技术开发人才队伍。到2010年,全区人才总量达××××人,高层次人才达×××人。
4)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实现多层次、多形式紧密型合作,全区企业形成与中科院系统、国防科工委系统和国内知名高校、科研单位等三大支撑体系相挂靠的科技合作局面。全区半数以上企业都分别与1-2家以上高等院校建立紧密型关系。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建成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家。
5)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区工业产品中的比重,全区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
6)组织实施国家级新产品及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个,到“十一五”末,力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7)建成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集团××个。半数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集团在国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甚至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建成市级产业化特色基地××个。
8)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效显著,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上世纪末水平。
9)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基本形成,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资金投入逐年增长,达到产品销售额的×%以上。
三、“十一五”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创新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形式。针对区内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现实,加大“柔性”引进力度。通过两年一度的科技洽谈会、“项目推介会”以及各种重大科技活动,为企业积极寻求技术合作搭建平台,确保企业在开发高新技术项目过程中至少拥有一个以上高校、科研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具体合作方面可采取3种形式:①一次性买断技术的“拿来主义”,对条件允许的企业,鼓励买断科研单位的专利技术实施新产品的开发。②“捆绑式”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建立合作联合体,借助知名高校、科研单位的品牌,提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此种做法国内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③“带土移栽”式引进科技成果。将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连人带项目一起引进,建立企业研究所或研发中心,实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质的飞跃。此类合作对象一般为科研单位转制或退休专家。
2、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围绕五大产业领域,进一步提高火炬、星火项目、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等各类科技计划的组织程度。加强对科技项目计划申报、评审工作的指导,采取上门服务、以行业、系统为单位,聘请项目开发联络员,实行例会制度等形式,加大推动力度。每年选择一定数量的高新技术在手开发项目,作为区委常委挂钩服务对象。选择×××个具备发展前景、成长型的企业作为区政府重点跟踪对象,扶持其每×年上一个技改项目,转化×项科技成果,开发×新产品,更新装备一批具备当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设备。每年全区力争有1-2家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通过五年努力,使得一批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感谢大家的光临,并感谢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科学发展观》
原来我对社区这个工作不是很了解,觉得社区工作有什么好做的,过去都是一些大妈就能办的事情,骑着自行车包里放着公章,走到哪哪就是办公的地方,所做的工作无非是东家吵架了,西家有事了,真想象不出社区除了这些事还能做什么。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社区二字进入了我的心中,但是毕竟没有接触过,不知道我所面临的新工作带给我的是什么?
无数次的盘算过,无数次的在脑海中谋划过,我应该怎样去工作,我应该怎样去适应新的环境,来到社区工作这段时间,我感觉到社区的工作不是像我想象的这样的简单,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我每天都在不断的提升自己,每天都觉得是不一样的生活,我们做社区工作的人,面临的都是辖区居民,居民素质参差不齐,遇到的问题和琐事也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社区工作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如果只有奉献精神而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我们的工作就是空中楼阁,就是纸上谈兵,只能是说在嘴里写在纸上的空话套话,还要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多学习,多创造,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但是发展还是要有一定得依据,我们的党就是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智慧的凝聚。社区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有作为的和谐的社区工作者。
尤其是最近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更是让我感悟很多很多,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一点点的成熟,在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在不断的充实自己,我知道了为什么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怎样提炼出来的?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通过学习,以前不关心政治的我,有时间就在翻书就在琢磨,我在深刻的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学习不是目的,学以致用才是目的,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才是我们应该思索的,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好总结出来的经验,如何把党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是我们首要的任务,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社区工作是社会的稳定剂,家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和谐了整个社会才会和谐,我为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而感到自豪。
通过学去了我心中浮躁,拥有一颗甘于寂寞的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乐于学习者得精确阐述,既然选择了社区工作,就不能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人民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给我们社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拨开了我心中的迷雾,要弄清楚是什么,知道了为什么,然后才会去想怎么做,才会在繁杂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让自己的业务素质在学习中得以加强。
记得我带领我们社区体操队参加石家庄市巾帼风采大赛,当得知我们队获得一等奖的时候,我和队员们紧紧的抱在一起,她们展示出了我们社区的风采,是怎样的一种骄傲,又是怎样的一种自豪,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想起我刚来时书记对我说过的话,做社区工作什么也不会不可怕,什么都可以学,但是必须要有一个踏实工作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做事就会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如今的我真的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也想起主任说过的话,把社区的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你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如今我和家人们紧紧的拥抱着,看着她们高兴的笑脸,我也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我也在深深的思索,今后我要以怎样的方法,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思维,如何全新的开展工作,怎样把所学到的东西结合到工作中去,怎样活跃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怎样提高居民的素质,怎样把党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怎样把党的温暖播洒,怎样让居委会成为居民的主心骨,我思考的很多很多;通过学习更增加了我工作的信心,我要用百倍的热情,运用好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服务于民,为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新型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做为我们社区馨雅诗社的一名成员,最后我用一首小诗结束我的演讲:
社区是我家,人人都爱它,
科学发展观,惠及千万家,
大家都来学,精神变化大,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科普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162-03
0引言
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等,渐变性自然灾害,如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等。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时,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科技知识传播出去,解决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若没有这种即时性,则这种科普知识的传播及发挥的效果将大大减少甚至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自然灾害通常是非常特定的事件,所发生的问题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科普是针对突发性灾害的,根据公众关注的灾害问题所开展的应急科学知识普及,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媒体与科普工作者根据公众需要什么就要马上提供给这方面的科技知识。应急科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挑战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不断增长。2010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100亿美元,受灾人数2亿多人,因灾死亡人数达到了29.68万人。2011年,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公布的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366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3万人。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估算,2012年全球自然灾害共造成1600亿美元(约合997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在自然灾害面前,民众不但要在第一时间面对灾难,更要在第一时间处理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大部分群众不知如何逃生或自救,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随着社会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加,社会公众群体所需要的应对和处理社会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科学知识需求的科普,即应急科普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应急科普模式不是像传统的应急科普无限制的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而是一旦公众有科普方面的需求,科普工作能立即满足公众需求,及时有效地让公众快捷、有效的找到他们所要的知识,以及提供给公众向权威人士咨询的渠道。应急科普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提倡,传统的科普模式是让公众提前“储备”大量的科学知识。应急科普模式增强了传统科普模式的针对性、前沿性和时效性,提高了公众参与科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应急科普模式在整个社会科普教育中,无疑是基础性的地位。通过对应急科普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应急科普模式进行分类。因而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是,政府和公众更能系统而全面的预防和处理突发自然灾害,力求通过政府的政策、组织、经费资助和协调,使科普工作在社会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科普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的自上而下和发展中国家的自下而上的两种模式。发达国家将科普重点放在使公民对科学技术形成全面理解,并能够参与科技有关的公共政策讨论,发展中国家更关注“脱盲”和求生存发展上,更关注与民生国际密切相关的内容。
1.1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李士、方媛媛提出,要改变传统上只限于纪念日或活动日的“点缀式”应急科普教育的现状,做到全民应急科普教育的普遍化和常态化,将应急科普教育寓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没完没了的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应急科普知识,而是通过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科普知识,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共安全意识、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得民众在灾难面前临危不乱,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降低灾难及二次灾难造成的损失。
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认为,“20世纪的科普事业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普及、公众理解和科学传播,它是科普事业的广义化过程”。科普模式也正在发生从常规模式到应急模式的演化。
北京师范大学赵孟营教授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不单是未成年人,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都很差。他们没有公共安全意识,不知道什么是应急避险的正当行为;不懂得预防危险;更从来没有在模拟的灾难场景中体验自救与互救。”
1.2国外研究状况
1.2.1.美国
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教学来学习,最好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教学。他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主要是以亲历科学、互动性地进行科普展览。在其之后,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人们参与互动的亲历应急科普的教学方式也渗透到教育改革及大量科学教育设施中去。
美国勒德曼博士在芝加哥地区提出了“动手做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Learning)”的科普教育模式则是亲历科学方式的教学改革应用,该模式提出后收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
1.2.2日本
日本是全球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因此日本是世界上最注重地震科普的国家。他们视防灾如国防,政府从中小学起就培养公民防灾意识,使公众能训练有素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训练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系我防护和避震逃生的技能。
日本科普专家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亲历科学的方式来学习是一条普适原理。日本从1971年开始,国家政府每年举行赈灾防救演习训练,现在已扩大到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大规模的防震演练。
多年来,日本政府、学者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防灾治灾应急科普模式的研究和完善,在灾害应急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日本JST安全研究所根据公众实际需求运用预测性技术课题,研究开发出用于防灾减灾的应急模拟体系。该研究中心还开发了危机评定法,经济成本评定法以及相互依存性解析法,并针对其危害性采用相应的应急科普模式。对于灾害的发生最终做到灾前预报准确性、灾时应对及时性、灾后救援有效性,尽可能的减少灾害发生时带来的损失。
1.2.3英国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所说:“对于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还没有被社会传统抹掉的时候,不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就会使他们失去对科学的持久兴趣。”必然对以后的科普工作造成更大压力和困难,因此科普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普及。
英国设立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 开展科普工作;教育、科技、大众传媒、博物馆和政府等机构的约20多名成员组成英国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 组织开展科普工作, 设立科普科学基金和发展基金英国没有专门的科技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科技传播工作已成为科学创新工作的一部分。
2自然灾害应急科普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般意义上,科普模式包括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和科普作品的总称。全球科普资源总体而言呈现量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但是总量相对于人口来说显得相对不足。
2.1应急科普平台
现在的科普模式趋向于系统化,各个国家都在整合各项应急资源,使应急科普平台更加完善。
总的来说,有:1)通过科普出版物配送平台,针对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情况,对民众进行发放各种应急科普知识书籍、报刊和宣传单,分类开展经常性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2)通过电视节目服务平台,进行电视应急科普宣讲,播放一些和应急处理相关的影视作品,电视作品和动画作品,使人们掌握更多的应急处理方法;3)通过科普活动服务平台,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有奖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从不同层面多样化加大应急研讨、交流和宣传的力度;4)现在网络几乎覆盖全球,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使民众可以随时浏览,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应急科普知识;5)通过政府服务平台,政府将某一特定日子定为“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以及主题宣传活动,使公众掌握自救、互救、预防、逃生等基本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6)通过现场互动平台,建立灾害发生的模拟场地,进行实景模拟演练,提高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7)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社区科普文明长廊、科普报栏、文化广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
2.2应急科普模式分类
通过对应急科普模式的研究分析,将应急科普模式分类归纳如下:
2.2.1根据应急科普宣教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1)专业组织应急科普模式,专业科普组织举办应急科普知识讲座,对民众进行专业性的科普知识教育,对自然灾害专业应急;2)社区应急科普模式,建设社区科普文明长廊、科普报栏等宣传科普知识,开展“科学文明家庭竞赛”、“社区科技活动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科普展”等活动,建立民众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3)政府应急科普模式,建立灾害发生的模拟场地,进行实景模拟演练,同时将某一特定日子定为“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使公众掌握自救、互救、预防、逃生等基本技能;4)学校应急科普模式,青少年是弱势群体,应急科普应该从小学开展,通过系统全面的学校危机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应急科普能力以及防灾自救意识;5)企业应急科普模式,企业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应急安全知识教育,在建筑楼内贴示出安全标语及出口指示牌,保障安全通道的通畅;6)网络应急科普模式,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在网站上公布灾害应急处理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模拟防灾救灾,使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应急科普知识。
2.2.2根据应急科普的机制不同,可分为:
1)应急科普开发模式,有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其他社会力量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出版图书、音像等应急科普资源,尤其是涉及较少的生化、核辐射等应急科普类读物。创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优质应急科普活动形式,开发数字化应急科普资源;2)应急科普集成模式,科普资源集成机构将已有各类应急科普资源集成数字化资源。引进国外优质应急科普资源,进行吸收创作。将各种集成的、引进的应急科普按不同的自然灾害、按图书、音像、数字等形式分类,使民众享受到更为丰富的应急科普,掌握更多的应急科普技能;3)应急科普配送模式,应急科普配送机构应针对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情况,对民众进行发放各种应急科普知识书籍、报刊和宣传单,编印发放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投放公益广告,分类开展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2.2.3根据应急科普途径不同,主要有:
1)科普场馆,通过展览教育、培训教育以及亲身体验,激发公众对应急科普的兴趣以及掌握有关的应急措施;2)图书出版,借助出版有普及应急科学知识、传播防灾应急方法的图书音像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3)新闻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应急科普宣讲,播放一些和应急处理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动画作品,使人们掌握更多的应急处理方法;4)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在网站上公布灾害应急处理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模拟防灾救灾,使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应急科普知识;5)群体博客,个体或组织自发一些原创科普信息及国外最新科普咨询等应急科普知识供网民浏览学习,开展交流论坛、专题讲座、科普活动周;6)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来模拟自然灾害发生的三维空间虚拟世界,让公众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如同身临灾害现场一般,提高公众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2.2.4“三位一体”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政府组织建设、企业经济支撑和专业应急组织提供专业科普知识的由专业应急组织进行专业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应急组织可以对民众灾害的应急方法与措施进行专业支援、专业救助和专业支持。政府对公众具有号召力,安排组织公众应急科普知识学习,提供科普宣传场所和设施。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企业在经济上对公众应急科普的建设,是一种企业新型战略的创新,具有经济和文化意义。这种政府、企业和专业组织三位一体互动与融合的应急科普模式充分利用了各参与方的优势,提高了应急科普宣传的效率。
2.3应急科普模式发展趋势
今后的应急科普模式会更加专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服务平台,创建目前涉及较少的生化、核辐射等应急科普模式,开展以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优质应急科普模式,尤其是对原有灾害发生地的实际参观,能够让民众认识到应急科普知识的重要性。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对应急科学知识普及的作用将会不可小觑。
纵观国内外的科普模式的发展变化趋势:1)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现代科学与本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以及知识体系间的关系,注意将传统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正规专业教育等渠道进行传播。现在的学者们更多开始关注多元化的问题,即现代科学与本土知识系统的关系问题如何根据不同的文化形态有效传播应急科普知识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2)在方式上,强调“亲历科学”原则,且这种方式也不断渗透到改革及大量的教育中去;3)在对象选择上,一直把青少年作为主要对象,并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应急科学普及,多数国家把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科普对象,尤其是应急科普对象,关注弱势群体成为科学普及工作对象选择的趋势;4)在主体上,主体间合作交流得到不断加强,形成“大科普”体系。它突破了单一模式,形成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科技团体、大众传媒等共同支撑的传播体系。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鼓励科普主体间的合作特别是科普机构与正规科学教育机构间的合作;5)在机制上,应急科普主体队伍正逐渐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应急科普模式不断得到完善。应急科普知识作为科学知识的一个分类,其生产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工作存在着一种职业上不断分化的趋势,科普知识内容更能够满足公众的兴趣和需求,以科普的创作编辑、宣传讲解、组织策划、管理协调等为主的专业化职业化科普工作者队伍正逐渐形成。
3 国内外现有应急科普模式的不足与改善方法
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应急科普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待完善,问题之一在于应急知识宣传不够深入,教育普及往往停留在书面上,逃生演练措施不够完善。有些国家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畅,科普模式总体上处于条块分割状态。
发展中国家应急科普模式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应急科普模式尚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第一,应健全民众的应急科普教育体系。通过专题讲座、社会媒体宣传、社会演习等,对民众进行应急科普知识的教育。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
第二,建立并完善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应急意识与应急心里教育体系。以战争、灾害等突发公众事件的危害后果或其纪念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应急意识。
第三,针对地震、洪水、火灾甚至是多灾并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救灾反应能力,建立危机应对情景仿真与演练场地,提高民众应对突发公众事件的应对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探索并创新民众参与式、常态化的应急科普教育体系。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和“感官式”的科普知识。
第五,建立民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创建防灾型全民文化氛围。这是构建全民应急科普教育模式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第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数字化技术,向民众宣传应急科普知识,使民众随时都可以学习掌握应急防灾知识与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洪建,张卫星.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J].灾害学,2012,4,28(2):56-62.
[2]黎剑.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J].自然灾害学报,2006,8,15(4):33-38.
[3]李保俊,袁艺,等.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4,6,13(3):19-23.
[4]孙建平.大都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M].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8.
[5]朱登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应急科普的作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0,2:226-228.
[6]郭太生.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3(6):16-25.
[7]王勇,王蒲生.事件科普营销模式探究[J].科普研究,2013,4,8(043):26-30.
[8]朱效民.中国需建立“应急科普模式”,[EB/OL][2012-05-28].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570
[9]高小平,刘杰,刘一弘.建设我国应急管理科普宣教体系[J].中国应急管理,2011:37-40.
[10]龙珂,邹光南,董坤.灾害应急通讯体制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7):126-129.
[11]申瑞瑞,融燕.日本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对我国政府的启示--以“3.11”大地震应急措施
为例[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19(3):55-61.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是微课程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
(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
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程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因此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将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介绍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文章一共12篇,占总篇数的18.8%。胡铁生是我国微课资源库的开发者,其认为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中经加工改造完成;二是原创开发,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一节新的微课程的开发要通过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过程。金陵认为微课程是对原有课程的再开发,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继续分解若干个微小课程。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实质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是从一个个小细节中发现亮点,通过不断追问,将看似价值不大的叙述开发成策略、梳理成故事,通过后期制作形成。以上学者阐述了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来源以及制作过程。梁乐明等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我们设计制作微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黄建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等。
以上阐述表明我国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较少。今后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将更多由一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加强教师的各项设计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三)微课程的应用研究
通过内容分析可知,当前文献主要研究微课程在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因此微课程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微课程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将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 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刘静波认为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以上学者分别是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角度阐述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因此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目前微课程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有刘文忠的《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顾柳敏的《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钱柳云的《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刘文忠的研究表明,微课程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此研究没有选取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结论有待考证。顾柳敏选取“地球的自转”为教学内容,利用微课程资源以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这种探究是在微课程理念下,对新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以上研究表明一线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目前这种研究的层次比较浅,微课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
二、微课程发展趋势分析
(一)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微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应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目前还没有极具说服力的实例研究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基础上参考借鉴,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抓住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程的“微”特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今后微课程的实证研究将更多关注具体科目、具体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二)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技能培训
目前微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质量远不达标,利用率较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军人,掌握学生的水平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一线教师创作微课程不但能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很多教师没能把握微课程的基本核心理念以及制作技能,应对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作技能培训,使微课程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
(三)拓展微课程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商务 威客模式 知识经济
一、引言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中,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互联网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一个异常活跃的因素,它渗透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商业模式也同样经历着历练与更新。2008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了《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个数据说明在国内,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商机已经到来。随着网络的盛行,国内的网上交易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台阶,电子商务作为网上交易的重要商务活动之一,其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难以预料的增长前景。
二、知识经济下的威客模式及其商业意义
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知识经济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正值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威客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悄然而至,它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通过互联网正在运行着。
威客理论的提出基于其创始人刘锋发现的三个基石:发现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现象;确认互联网知识价值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人类大脑的联网而非仅仅是机器的联网。威客模式是指:“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体现了互联网按劳取酬和以人为中心的新理念。”通常“威客”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利用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创意和解决问题的答案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二是指将个人的智慧、创意和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一种运作模式,因而又称为威客模式。应用威客模式建立的网络互动平台通称为威客网站。
目前威客模式的商业应用主要体现在基于威客网站的知识市场,参与主体有知识客户、威客以及威客网。威客网站是互联网上一股新生的力量,其势头方兴未艾,正扮演着一个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知识市场角色。知识流和资金流是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血液,源源不断的知识流和资金流使威客网站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威客模式网站的运营模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互联网进化论提出了威客模式的运营商业公式:W=(U+Q+A+P)×Cr这就表示威客模式(W)由这么几个要素决定:威客模式网站的注册用户(U),主要由问题的提供者和答案提供者两部分组成,而这两者身份对用户而言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由用户给出的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和任务(Q)以及针对问题进行解答所形成的答案(A)供用户查询和交易。威客模式网站支付系统(P)不仅仅限于互联网在线支付手段,也包括线下的银行付款,邮局汇款,和直接给付。为了保证正常交易,威客模式网站需要建立信用体系(Cr)确保提问者,确保问题和答案的真实性。
由此可见,威客理论作为一种电子商务模式的支撑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作为有思想支持的知识经济在电子商务中必将走得更远。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经济
1.互联网知识价值化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20世纪在90年代后期,其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微软的主要产品是知识,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是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这些表明,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
资源共享是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介入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方方面面而又良莠不齐,而以体现自我价值为宗旨的一些免费网络服务也一起涌来,在此条件下,互联网也就成为知识培育与传播的沃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知识生产领域中的免费策略逐渐显露出与经济规律的不相适应来。这个矛盾如不加以很好地解决,必将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威客模式的出现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最优尚未得到论证,但至少已经是一种解决方案了。知识产品也应作为一种商品完成交换,实现其价值。毋庸置疑,互联网是一个相当好的生产,管理和流通的平台。
2.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经济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运行的一个很好的手段,知识经济与互联网结合实现了一个运行框架。威客模式是互联网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模式。顾客需求来自于互联网,知识商品的供应者来自于互联网,以及实现流通的市场也出现在互联网。正如互联网进化论所谈到的,互联网联系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而更确切的说是人类的大脑。需求方和供应方也不仅仅局限在个人,一个虚拟大脑也可能是由一个团体或若干个团体有机构成的。这样的流通方式很简单,也很合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各取所需,实现交换。利用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特点,企业可以征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知识领域的人才,而个人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早在1999年欧盟委员会就在建设信息化社会的政策中正式提出eWork的概念。和eWork概念最接近的模式,就是现在慢慢普及的“威客”模式,准确地说威客模式是eWork的一种应用。
四、威客模式的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在我国,互联网知识经济应用普遍是这样一种形式:需求方将部分短期需求放到网上征集解决方案和作品,然后从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并支付费用。这就是“威客模式”的应用。我国目前已经有不少威客网站,比如任务中国、威客中国、猪八戒威客、创易网、虾米地带、智客网等等网站。从实际运作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这种平台解决了问题,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聚集到这些威客网站。例如任务中国威客网提供各类工作人员平台,是中国著名的威客网站,拥有超过200万全实名制威客。国际上,威客网站更为普及,有不少任务悬赏式的中介平台外,比如getafreelancer、rentacoder、cgilance等等。并且还有围绕这些网站的一些边缘服务网站和机构。并且随着各个方面的协同工作,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威客模式已为许多人所接受。
2.存在的问题
从热力学定律熵观点来看,威客模式还是个新生事物还处在动态调整期,毕竟互联网知识经济起步较晚,从近年的一些网站发展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问题的现实性,也导致一些威客网站淡出我们视线。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经济观念还不为大多数人了解
虽然近年网上购物非常普遍,但传统的购物习惯总让顾客对质量和安全性报有折扣心理。更别说知识产品作为商品在网上的流通,不少人还是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更放心。2008年《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同时网络购物的使用率从2007年12月的22.1% 到2008年6月的25.0%,半年增长率为2.9%。数据表明虽然多数人还处于传统的购物习惯,与国外的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
(2)交换价格比较随意
虽然交换的实现可以由一些提供支付服务的网站作支持,但威客网站的悬赏额度制定通常没有一个统一的依据,决定因素的随机性很大。这就使得知识交易的度量还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政策方面的支持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3)诚信和知识产权问题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对于诚信问题,我们不仅仅在该领域见到,但凡涉及中介一类的服务一般都会提到这方面引起的纠纷。在供求双方乃至中介方都会出现诚信问题。在社会的生产生活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也不由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威客巴巴起步较其他网站来说更晚,但其对诚信度的重视却超过人们的想像。据新闻报道,其网站是国内第一家和国家公安部合作使用身份通的网站,对于任务以及接收任务的威客都通过身份通进行验证,从而杜绝“马甲号”的出现。
对于威客模式中版权的认定和保护同样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通过运作中简单的监督和侵权惩罚还远远不够。所以还是要依靠立法的手段来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
(4)相应的配套机制还不晚完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经济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些网站揭竿而起的实现就可能蔚然成风。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经济活动,政府应该从政策面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另外相应的产业化的机制都需要快速的跟上。也需要强有力的数字力量对目前纷繁杂乱的互联网知识经济市场进行整合有序化。
五、威客模式的发展趋势
1.威客的新发展
从威客理论的爆发到趋于理性的发展,目前威客模式的实际应用范围已经在不断扩大。威客模式的商业模式也更加丰富,现金悬赏模式,任务招标模式,建立人才库寻找威客(能人)三种方式成为威客模式的主流。大型网站正在向威客领域迈进,如Google、雅虎、天涯社区等。表明威客模式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赢得世界的尊重。威客理论正在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进化理论正在为学术界所接受。在众多威客模式网站的探索和实践下,威客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涌现出大批创新应用。比如淘智网的“知识出售”模式,任务中国的“招标任务”模式,职客网的“悬赏找工作”模式,猪八戒威客网的“威客营销”以及威客网的“威客地图”。
2.威客模式如何创新与趋势
从上所述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威客模式的创新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多视角发展。威客模式立足于互联网技术,从其商业角度而言,又与经济学很有联系。威客模式的发展不应该停留在眼前的水平。面对日新月异的全球经济环境,必然有很多的机遇可供选择,决策者和管理者应该不断研究新的情况,挖掘新的应用运作领域。进而开发出更加丰富的知识经济表现形态。对于影视和音乐创作与生成,威客模式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契机。从2008年的威客网站表现来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以淘智网为代表的知识出售式威客即C类威客。让知识产品提供者真正体验知识就是财富。
变从动为主动。威客理论从诞生之日起,似乎一直就在不断向纵深扩展和丰富,但前期的威客网站基本是知识招标、任务悬赏这样的状况,网站的访问也以吸引访问为主。自主创新是事物,尤其对于威客这样的新生事物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威客模式的应用也在不断尝试中发展完善。只有主动的掌握了航行,才有可能在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大洋中乘风破浪。这几年威客理论和应用也有许多主动的突破,比如威客地图的理论提出以及应用。为多元的主动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更有淘智网提出威客要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智务实现创新,并在这方面崭露头角。
正规化与规模化。新事物的迅速发展同时必然伴随着诸多问题的出现,加强管理水平和建立响应的法制体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已有不少文献综述在呼吁立法的问题。威客模式的知识经济要强大起来,应该实现从“威客”到“威企”发展的一个过程。国外虽然没有首先提出威客的概念。但在应用实践上比国内走得步子更大一些,规模化已经初步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工作组织形式的企业除了有任务悬赏式的人才中介平台外,已经有专门协助企业转向eWork应用的公司,这类公司为企业员工提供基于网络的工作协同培训、提供在网上征集人才的渠道、提供管理网上人才和企业固定员工之间的协同工作软件等。
互联网经济活动量还是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互联网经济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各方面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信这个问题的解决迟早会达到一个满意度。
六、结语
我国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威客模式的理论和应用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时期。威客模式作为互联网知识经济的一种应用正在逐步成长走向成熟。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也需要各方面专家学者加以重视。相信经过各方面协同发展与努力,威客模式的知识经济必将更加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一支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周 斌:威客网站商务模式的组成结构探讨[J].商业研究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