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育教育优秀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阶段以来,职业学校的美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制约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到他们就业后职场地位的提高。
一、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育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即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二、美育教育对中职学生的重要作用
1.可以让学生感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大自然的花鸟鱼虫、清风明月、瀑布溪流给人以美感;艺术的高雅、人性的善良、交往的融洽给人以美感;关切的眼神、微笑的脸庞、温馨的问候给人以美感。通过教师的启迪教育,让学生不断感悟世界的美好,从而激发出内心世界的真善美。
2.可以启迪学生心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分辨美丑的能力是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试想一个以轻薄为美的人在职场中能否站得住脚?一个以厚黑为美的人在职场中能否取得成就?一个将追求流行时尚、注重外在的肤浅个人形象凌驾于厚重的品德修养与正确信仰之上的人,能否度过他求职的试用期?笔者想答案是否定的。
3.可以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美的事物或美的感悟表达出来,笔者认为就是在创造美。只有懂得了美的内涵的人才能表现美、创造美,反过来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更加深了对美的体会和感悟。
4.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毕业学生迅速融入社会
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会迅速找到自身发展的切入点,之后脚踏实地地生活,去创造真正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打破制约个人职场发展的瓶颈。
三、笔者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途径
1.以校园文化做引领
青青的草坪、盛开的花圃、矗立的奇石、葱茏的树木,构成美丽的校园;彰显专业特色的教室布置、文化长廊,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的黑板报、橱窗,无不体现“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2.以军事化管理为载体,对学生凝神塑形
嘹亮的口号、整齐的阵容、方方正正的被子、摆放有序的物品,将散沙似的个体凝聚成有战斗力的团队。
3.以社团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美育教育
组建民乐团、鼓乐队、书法社、绘画社、健美操队、合唱团、美术社、太极社等10多个社团,聘请有专业特长的老师任教,鼓励学生多兴趣发展。
4.以礼仪教育为手段
教授学生懂礼用礼,大力开展礼仪教育。坐立行走、一言一行,都讲求文明规范。
5.以课堂为主阵地
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科感受到美的熏陶。首先学校提倡教师的语言美、行为美,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其次,在音、体、美、语文、数学,甚至专业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让每一个线条、每一个零件、每一个焊花都成为美的象征,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美。
6.以多彩的形式拓宽教育渠道
利用国旗下讲话、好歌传唱、优秀电影展、经典赏析、美文诵读、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四、案例分析
刘晨光是笔者学校99届仪器仪表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承德华富玻璃器皿纸箱车间,最初为车间操作工人。他在校期间,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社团,课余时间接受老师的悉心指导。毕业后,他在工作中利用特长,参与了一些包装设计工作,逐渐崭露头角,引起了管理层的注意,随后逐渐从工人到班长、段长,21岁就被任命为车间主管生产、技术的副主任,成为承德华富玻璃器皿有限公司2000余人中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相应地加强了动力,在规模和教学方式上也相应加速创新与改革。幼儿舞蹈教育是动作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的美好生活体现,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境况,也抒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真实感情,幼儿舞蹈教育中的美育教学是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强调了舞蹈教育的美育价值观念与美育教学功能,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加强美育教学功能,是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方式,也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价值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建立对舞蹈教育的认识,提升了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在价值。就幼儿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进行细致分析,针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做出认识分析与研究。幼儿舞蹈教育美育功能认识研究一、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舞蹈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发育,锻炼孩子的体魄幼儿期音乐与舞蹈教学是对幼儿艺术素养开发与培养的关键时期,加强幼儿本身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必须尽快让幼儿认识与喜欢舞蹈课程,对舞蹈行为艺术产生兴趣,而且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性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骨骼生长、加强肌肉的活力、调解呼吸能力、促进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的有效运行与发展,增强免疫力。例如,课程《小燕子》之中,手臂模仿小燕子的飞行动作,可以提升幼儿的手臂力量,改善肘关节的灵活性与力量,还可以提升腿部肌肉的拉伸力。2.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情操,培养孩子的情感舞蹈教育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而且通过不同题材的幼儿舞蹈,可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以及生活的审美情趣。例如,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展现的是民俗文化之美;舞蹈《小火箭》给孩子们以科学美的启迪;舞蹈《我们去郊游》则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3.舞蹈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大脑开发,培养孩子的智力幼儿舞蹈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对一项活动与行为的注意力,改善幼儿思维能力与记忆能力。比如,在幼儿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幼儿会对感兴趣的舞蹈动作进行观察和认真的分析,对充满乐趣与柔和的信息会进行记忆,并且会在回家之后将这些信息模仿给家人观看,有助于幼儿提高自我的自信心,或者家人的夸奖和支持,帮助幼儿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改善记忆力功能和思维能力。二、把握幼儿身心特点是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的前提条件1.幼儿的生理特点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要求由于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具有心脏收缩力差,肌肉纤维细、弹性小,容易疲劳,小肌肉群不发达,运动神经尚不健全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动作一般要求比较简单、自然。例如,“踏点步”“娃娃步”“错步”等舞步的动作都具有这些特点。又由于幼儿头大四肢短,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迅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所以幼儿往往在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连蹦带跳。这就要求幼儿舞蹈的动作要短促有力、节奏明快,而且不断地反复。幼儿由于存在年龄不同与性格不同的现象,对舞蹈动作的喜爱也是各不相同,年龄比较小、性格比较活泼的小朋友喜欢动作灵活,力度弹性相对较大的舞蹈动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这类小朋友给予一些独特的教学指导,在动作上针对性地给出一些特别的辅导,通过韵律与节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舞蹈技巧。还有的年龄大一些的性格内向点的幼儿,喜欢一些基本上动作单一,简单化的舞蹈,可以尽情地跳来跳去,相对简单的舞蹈就符合他们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针对这类小朋友可以放松和活跃教学,整齐地带领他们做动作,让小朋友们一边唱一边跳。2.幼儿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要求由于幼儿具有好奇、好模仿、好幻想等心理特点,他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喜欢拟人化的动物舞蹈,这就要求幼儿舞蹈中应多采用童话、科学幻想的题材,多采用模拟动作、直观形象性动作,充分体现新颖、活泼、生动的艺术特色,而且要求教师上课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也要形象具体。三、提高儿童兴趣教学是加强幼儿舞蹈美育教学的关键1.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是幼儿舞蹈教学的有效途径,幼儿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兴趣的培养,提高幼儿本身对舞蹈的一种学习动力,模仿的兴趣。幼儿本身其实是具有求知欲与好奇心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将其引导出来,利用好奇心,将舞蹈教学内容中的美育教学信息都学好,掌握好,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案例与情节,让学生了解到舞蹈教学的一些道德信息。比如,可以引入一边跳舞一边唱歌,歌曲《粉刷匠》《一分钱》,都可以在幼儿心中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评判方式与标准,让孩子们正确认识社会,利用舞蹈培养美育观。2.要把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引导成稳定的爱好成功的舞蹈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一种积极、快乐的情感,更要善于把这种兴趣引导、升华为对舞蹈的热爱。在这方面,教师能否创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否掌握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例如,在教屈膝蹲的动作时,大多数幼儿只是机械地蹲下、起来,做不出屈膝的弹性感觉,如果让幼儿想象着用膝盖去拍皮球,并让幼儿边拍边数,不仅可以提高乐趣,而且可以让孩子无形中找到屈膝的感觉,做起来就不再那么松懈呆板了。3.要把孩子对舞蹈的爱好保持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幼儿对舞蹈具有兴趣,一些幼儿也从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舞蹈的潜力与天赋,活泼与愉悦的舞蹈表演,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足以提振自我学习其他知识的欲望,也改善了幼儿本身的兴趣观念与欣赏能力,提高了自身对舞蹈的热爱,加强了学习的兴趣与对生活的乐趣,改善了心情,也让幼儿自我意识到了舞蹈带来的快乐,积极应对生活的信心与健康的人生信念。4.树立幼儿舞蹈教学的学习价值理念舞蹈艺术的美育教育,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儿童舞蹈教育可以播洒民族舞蹈艺术的种子,此举预示着民族舞蹈的光明未来。我国各民族儿童音乐舞蹈是中华民族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美育教育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它以特有的形态描绘和表现了美丽丰富的童心世界,又以其斑斓多彩的艺术形象对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陶冶和开启着儿童的心灵智慧,同时,又通过儿童自身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快乐的舞蹈使孩子们的感情渴望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
参考文献:
[1]康玲霞.试论儿童舞蹈的美育教育功能.黄河之声,2012,(3):33-35.
[2]王丽娟.谈舞蹈的美育功能――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几点认识.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0-122.
[3]吕璐.舞蹈教育与美育的相交功能研究.才智,2011,(8)88-90.[4]曾大地.谈儿童舞蹈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青春岁月,2011,(7):37-39.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0872。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认识美术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就像是一张白纸,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在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认知是一张白纸的特点进而利用多种方式来为小学生的白纸添上炫美的色彩。多媒体设备是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有力助手,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理解的有效工具。笔者认为在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认识美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术。
【案例分析】在刚开始进行美术学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在美术中常用到的工具有哪些,每一种工具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分别展示“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十分颜料”等工具不同的形态、特色以及在画质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等。
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展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将这些内容区分好,并且学生也可以在画面的配合下较快地掌握好这些基本工具的用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展示美术的构成,美术家的逸闻趣事等内容。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形象化的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获得了良好记忆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感受美
美术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目标并不是要让学生掌握什么基本的作画技巧或者是要让学生能够画出多么优秀的画作。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属于启蒙阶段,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待美的正确意识,并且还要增强学生的美育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待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恰当引导学生并且在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加固学生获得的发展和提高。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好动,而小学低年级的美术课本要求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多。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地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然的美。通过这种感受,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美术的有关学习有一个良好而愉悦的体验。
【案例分析】在学习“近大远小”的内容时,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内的树林,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描摹自己看到的景物。教师在学生的描摹完成之后,再有针对性地找出两个学生就同一个物体进行对比教学。而教学的课堂也可以设置在校园内的树林里,在这里借助实体景物来讲述“近大远小”的内容。
这样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让学生对“近大远小”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是一种创新课堂教学实施的有益实践。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积极地思考、努力地观察,并且能将眼前所见到的景色将的感受在自己的作品中直观表现出来。这样的课堂不仅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三、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和积极鼓励
在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的偶像,是他们最伟大的榜样。所以这些学生尽管年纪小,但是对很多的事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而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案例分析】在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以“我的家园”为主题开展画画比赛,很多学生的画作都非常天真、活泼,富有创造性和活力。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是简单的涂鸦,或者是寥寥数笔的草率之作。无论是令人称奇的画作还是简单的富有童真的画作,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与心灵去看世界,理解学生的画作,多用心去解读学生的画作。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粘贴在教室的墙报上或者走廊里,以此来鼓励学生喜欢绘画,在绘画中获得喜悦的感受与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以学生的优点为突破口来鼓励学生。
在教师的这种正面评价和积极鼓励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将得到增强,学生幼小心灵中的那些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将得到满足,学生的创新能力被肯定并且不断发展。这样学生的多种能力在美育的滋润下将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
一、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的概述
美术鉴赏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中的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了解不同时期作品的艺术流派、艺术特色以及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因素,学着欣赏并评价一件艺术作品,感受其魅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课程承载着美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使命。我国教育家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理论观点,他认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情感,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1]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对艺术的兴趣。美育和人们的文化素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也是推动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适当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同课异构概述
同课异构指同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班级讲授相同的教学内容,或是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班级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形式。对于同一课题,教师首先依据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授课方式与手段、教学的基本内容,随后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中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是重中之重[2]。教师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相互汲取意见并完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异”是同课异构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如何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是探讨的主要问题。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形式由教师不断探索而来,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方式。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教学过程中的“异构”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最终完成教学目标,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教学现状,根据自身对同课异构的理解,现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同一教师,不同班级授课”和“不同教师,相同班级授课”两种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形式,研究同课异构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中的应用。
1.案例一
笔者承担了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主要来自本科会计学、土木工程、汽车与服务工程等专业。笔者在此分析并解读会计学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不同班级、同一教师、同一课程内容的美术鉴赏课程。在这两个专业中,会计学专业的女生占该专业总人数的80%,土木工程专业的男生占该专业总人数的85%。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这些差异提醒笔者在授课时注意调节课堂氛围,转变教学方式,对同一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构建方式,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鉴赏课程第九章《中国民间美术鉴赏》的授课内容,是笔者结合孙乃树的《美术鉴赏》与王甍、耿纪朋的《美术鉴赏》两本教学参考书的内容整理而来。此外,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在民间美术田野调研中的研究成果,以丰富该课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根据对教学参考书的理解,笔者设计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重难点,具体内容如下。(1)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课程由对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以及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三部分构成。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民间美术的种类,其中包括刺绣、年画、剪纸、民间玩具等艺术表现形式。第二,教师要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民族自豪感。(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民间美术的艺术成就与不同种类作品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为民间美术的工艺特点和审美内涵。(3)教学基本内容(课堂导入部分)笔者通过了解不同专业的学情,结合自己的擅长方向重组教材内容,设计出教学预案,对教学的导入作以下修改。在会计学专业的课堂导入部分,笔者的设计思路为:中国民间美术的类型众多,由于会计学专业的女生占该专业总人数的80%,因此笔者首先选择大部分女生更感兴趣的民间刺绣作为新课导入。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笔者以苗族刺绣手工艺的视频导入新课。少数民族的刺绣更加新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视频相较于图片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笔者介绍中国民间刺绣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刺绣类型与特点。在介绍不同种类的刺绣时,笔者拿出自己收藏的刺绣实物作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刺绣作品,让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交流,更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堂导入部分,笔者的设计思路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男生居多,相较于刺绣,民间玩具更能调动男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在此课程中调整了教学内容的顺序,首先将编结玩具、糖塑玩具、七巧板益智玩具等民间玩具的介绍这一小节内容置于新课导入环节,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随后,笔者增加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环节,通过手工编结的方式让学生以3~5人一组制作玩具,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动手能力。该次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丰富了笔者的教学经验。重组教材内容,将其与实践调研相结合进行授课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笔者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尝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授课,效果良好。在磨课的过程中,教研室的其他教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笔者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有所助益。
2.案例二
笔者通过现场听课、参与研讨的方式,观摩了Z老师和G老师美术鉴赏的课程。通过对比发现,在同一授课班级,不同的教师会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方向设计同一教学内容,并展示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风格。Z老师毕业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事美术鉴赏教学一年;G老师毕业于中国画专业,从事美术鉴赏教学多年,经验丰富。《中国古代绘画鉴赏》是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课程的第二章内容,该章节的内容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较为重要。Z老师和G老师分别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对教学进行预设,并以说课的形式向其他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下是两人关于《中国古代绘画鉴赏》的不同构建过程。(1)教学目的和要求Z老师:让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美术鉴赏知识,鉴别、欣赏、分析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在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学会由浅到深地分析与总结古代绘画方式、绘画形式以及艺术特色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内涵,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以增强,开阔其视野,陶冶其情操。G老师:通过选取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加以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运用“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分析作品。提高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和鉴赏中国古代绘画的能力。(2)教学重难点Z老师:教学重点为掌握中国古代绘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挖掘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具有的传统文化思想。G老师:教学重点为让学生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为让学生学会使用“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等艺术表现手法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3)教学基本内容Z老师的课堂导入如下。首先,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请学生静心聆听教室回响的古琴声,感受中国文化特有的意蕴,从而联系到中国古代绘画,让学生联想到水墨画也具有相似的意蕴。其次,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绘画的不同类型,通过PPT课件赏析五代时期顾闳中的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等作品,在赏析的过程中分析作品的构成形式与色彩搭配,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最后,通过视频的方式赏析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增强课堂的趣味性。G老师的课堂导入如下。首先,利用自身中国画专业的知识储备条件,将中国水墨画实验引入课堂。其次,除了讲授教材内容,还让学生主动感受中国画的神奇魅力。在此基础上,讲授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再次,在分析中国画时运用“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等艺术表现手法。最后,避免较多使用多媒体技术,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按着预设的教学流程开展学习活动。两种不同方式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表明了同课异构教学方式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都有促进作用。基于教学主体差异的同课异构研究,统一的教材有着多元的课程形态,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让教师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不同的教学风格可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其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
四、同课异构对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启示
通过研究同课异构在高校中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其对于改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的积极影响。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求同和求异的思维,美术类学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事物,支持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根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课异构的方式符合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育领域,教师如果都照本宣科地开展美术教学,将难以发挥美术鉴赏教学的作用[3]。同课异构对于教师主动意识的形成非常有利,教师要善于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等内容,充分利用教材,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个性。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一、体现数学教育价值的教学课例
1.凸显数学本质,体现数学教育的思维训练价值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科学方法,以逻辑的严密性和结论的可靠性为特征,在解决科学与实际问题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思维操练过程,提升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数学也是学习合情推理的课堂,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培养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最经济的场地.良好的数学教学活动,应突出数学的本质与特点,揭示数学知识产生的自然性与合理性,既讲推理,也讲道理,既讲推理和结论,也讲道理和缘由.要基于感性发展理性,让数学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鲜活地流淌,让数学教学活动闪耀理性、智慧的光芒.教学设计:问题2:怎样的推理是归纳推理呢?(1)抽象思维,形成概念.探究下面的几个推理案例.情境3:铜能导电;铁能导电;铝能导电;金能导电;银能导电.铜、铁、铝、金、银都是金属,由此我们猜想:一切金属都能导电.情境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2×180°;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3×180°.三角形、凸四边形、凸五边形都是凸多边形,由此我们猜想: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情境5:当n=1时,n2-n+11=11是质数;当n=2时,n2-n+11=13是质数;当n=3时,n2-n+11=17是质数;当n=4时,n2-n+11=23是质数.1、2、3、4都是正整数,由此我们猜想:当n取任意正整数时,n2-n+11是质数.师生共同得出归纳推理的特点,进而得出归纳推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推理的模式:S1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S2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Sn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S1、S2、…、Sn都是S类事物的对象,所以S类事物都具有(或不具有)性质P.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生活或数学中归纳推理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2)初步应用,巩固概念.例1观察下列等式,猜想一般结论.由学生总结出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即:对有限的资料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整理,进行概括、推广;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设计分析:从生活及数学中的实例出发,通过对生活及数学中不同推理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归纳推理等概念,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推理的模式,其目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概念化的结论得到具体的建构.同时,这样的建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数学结构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然后,运用科学概念辨识生活中的推理,由学生举例说明生活及数学中归纳推理的案例,了解学生对归纳推理的理解程度,及时更正学生在认识理解中产生的偏差,巩固定义.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了生活—数学—生活的过程,体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形成理性思维.
2.揭示数学美,体现数学教育的美育价值人爱美的天性在青少年时期的表现尤为突出,教师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在教学中揭示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应用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巧妙地把美育教育融入学教学中,这是对美的认识的升华!挖掘和揭示教材中的数学美,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欣赏和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使运用数学美启迪灵感成为学生的一种思考习惯,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这有利于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宣传美、传播美的途径,从而实现数学美育价值的教育目的.教学设计:强化训练,拓展思维.练习:通过观察下列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设计分析:设置此练习题,从知识层面上看,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归纳推理的一般过程,同时体会归纳推理的特点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期望学生能从数学对称美的角度出发。
3.展示数学史,体现数学教育的科学素养价值数学是一门论证科学,其论证的严谨使人诚服,数学的真理性使人坚信不移.数学无声地教育人们尊重实事、服从真理.数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在数学演算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数学推理中,更容不得粗心大意.粗枝大叶、敷衍塞责是与数学的严谨性格格不入的,因此数学使人缜密.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逻辑性很强的抽象科学.学习数学,攻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会逐渐铸就人们脚踏实地、坚韧勇敢、顽强进取的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数学家,讲一段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又是如何执著追求的故事,使数学知识折射出人的意志和智慧,使学生在感动、开心之中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并对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教学设计:感受猜想,完善思维.问题4:归纳推理猜测的一般结论是否成立呢?分析情境5中当n取6、7、8、9、10、11时结论的正确性.由此你对案例5的猜想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发现,当n=11时,n2-n+11=121不是质数,从而得出结论:案例5猜想的结论是错误的.情境6:费马猜想(.教师简单介绍费马猜想的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有些归纳推理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有些归纳推理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问题5: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可靠,为什么还要学习归纳推理呢?情境7:哥德巴赫猜想(.先介绍一下哥德巴赫的学术背景,再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及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情境8:华罗庚教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袋子里都是球.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归纳推理的作用:其一,发现新事实;其二,提供研究方向.设计分析:设置歌德巴赫猜想产生的情景,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袋子里都是球”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感受归纳推理的魅力,进一步认识到合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通过“猜想—验证—再猜想”说明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处在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问题4、5的探究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得到体现,从而收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功效.
二、对归纳推理教育价值的思考
1.强化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审视高中数学教育价值,我们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有很多方面是值得反思的.首先,对于数学本质的认识不够清晰导致数学教育价值的失落.往往认为数学就是解题,数学就是一堆概念、定理、公式的集合.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问题解决只是展现解法、展现思路,对思路的寻找过程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解、怎样想到这样解重视不够,对解决问题时思维与策略的自然性与合理性揭示不够,给人以“入宝山而空返”和“买椟还珠”的感觉.其次,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的机制使得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带着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追求和满足近期、可测量的考核目标,使数学教学趋于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强化练习可能要考到的内容,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目的.因此,部分教师将“归纳推理”这堂课上成了“如何进行归纳推理”的习题训练课,对归纳推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这一重点中的重点一带而过,仅仅根据几个特例让学生说出“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就下定义了,且在整堂课中,罗列大量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强化对学科教育价值的认识应摆上教学的议事日程.
2.用教育形态来凸显数学的教育价值数学教学要善于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数学的‘教育形态”’,其内涵就是教师不能只是把教材上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传递给学生,而应将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意义进行合作建构的过程.诚然,教材、教参是课堂教学的资源,但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分割、整合、重新构建,然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形成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把教材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生成的教学资源,把“复制知识”的课堂转变为动态的、生成的课堂,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希望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生活、数学、文化作有机的整合,让学生在一堂课中细品数学自生活中来,在探索中前进,并将最终作用于生活.基于这一想法,在设计时,笔者在用实例引入概念之后,先讲解例题,而将哥德巴赫猜想的介绍放在了最后,以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情感教育.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安排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湘西;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部,主要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这三个市(自治州)组成,地理上属于云贵高原的东部武陵山片区,海拔较高。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村寨居住较分散,人烟较稀少,交通条件较落后,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不太发达。湘西大部分农村地区为少数民族居住,如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瑶族等,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受经济、交通、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普遍缺少教师,作为“小三门”的美术教师更加奇缺,许多学校无法开设美术课,少数能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多由非美术老师兼任,因美术老师年龄大、非专业、进修少等原因,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效果普遍不容乐观,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师急需通过继续教育开阔视野,提升教学能力。
一、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老师对继续教育的思想认识上不重视
因农村学校开课多老师少,教师教学任务重,且美术课程不是考试科目,基层学校对派出美术老师参加继续教育普遍不重视。1.领导对派美术老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不是很重视。学校领导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老师的继续教育,不少学校的领导认为“美术老师没有必要外出培训”“美术成绩好也不能提高升学率”“美术老师外出培训就是玩”“美术老师不参加外出培训,在农村学校也能上课”。2.美术老师对外出参加继续教育缺乏主动性。年龄大的老师认为自己反正快退休了,没有必要出去辛苦的学习,年轻的老师认为自己毕业不久,在师范院校学习的知识还可以维持课堂教学。中年老师面临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生计问题,也不愿意外出培训。这些消极的认识和态度会影响参加了继续教育的美术老师,也会使一些一线老师对继续教育的质量产生怀疑,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二)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方式单一
1.参训老师专业基础、年龄结构的差异影响了培训效果。继续教育美术培训班经常把专业美术老师、非专业美术老师混合在一个班级开展教学,而且参训老师的基础不同,年龄不同,但大家都学习同样的内容,这样难以评价学习效果,难以评优评先,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参训美术老师的积极性。2.专家授课内容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线老师的实际需求有一定距离。继续教育的培训老师一般以专家为主,许多专家是高校教师,省级教研员,或深圳、湖州等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美术特级教师,这些专家们确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但专家们的讲课内容普遍以城市或远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基础,对于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学校而言接地气不够,专家们引领的道路与广大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经济不发达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3.培训方式单一,学员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许多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美术老师在一线工作多年,教学经验较丰富,理论基础普遍不扎实,但许多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启发性,基础理论、名词概念讲解得多,而联系湘西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进行的案例分析讲解得少,“满堂灌”较多,师生互动较少,参训学员主动思考不多,通过培训得到的启发有限。
(三)培训指标少,教学任务重,培训经费不足,教学与培训的矛盾突出
随着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师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人数的增加,教学与培训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教学任务重,有的学校派出老师上课后,原任课班级无老师代课,使基层学校不愿派老师外出参加培训。湘西属老少偏穷地区,经济上本来就欠发达,主管部门送师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实施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建设具有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特色的培训模式
1.改进培训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师培训应该根据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色开设课程,湘西地区闭塞的同时也保留了许多优秀传统资源,如民间节日“赶年场”“赶秋”“三月三”等,民间习俗“对苗歌”“过苗年”“赛龙舟”等,民间美术“苗族刺绣”“苗族剪纸”“土家织锦”等,在继续教育注重教育的共性上如能突出湘西地区的“个性”,培训效果定将事半功倍。2.设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继续教育利益驱动机制。湘西地区许多美术老师都是非专业老师,她们和城市美术专业老师相比,可能素描、色彩等专业知识技能不突出,但她们大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美术技能,如刺绣、木雕、编制、泥塑等,非专业美术老师的技能考核方面,湘西自治州已经开始使用民间美术技能作为评价项目,如果结合继续教育在职称评定、晋级晋升方面也能增加民间美术项目,老师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会更高。
(二)申报相关基金会的培训项目,争取资金政策的支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许多民间基金会也关注教育,关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基层老师的培训,比如福特基金会、实事助学基金会、好未来公益基金会等多年来都关注农村地区教学教学。在政府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引入民间基金会的力量,广泛开展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师培训,能提升教师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蒲公英行动”自2003年从凤凰县启动,一直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教育公平为奋斗目标,现为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蒲公英行动”在湘西地区以凤凰县为中心,组织了多轮湘西地区美术老师和校长培训,先后有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阿拉乡中心完小、文昌阁小学、龙山县民安镇二小、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怀化铁路第一小学、麻阳县锦江小学等21所湘西地区农村学校的美术老师参加了相关培训,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老师参加培训不需要原单位承担任何费用,全由福特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深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和当地教育局好评,湖南省教科院市级美术教研员工作会议也曾在凤凰县召开年会,年会还组织全省美术教研员到腊尔山希望小学参观考察,把湘西美术老师培训模式向全省作了推广。“蒲公英行动”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美术老师和校长培训一般在湘西举行,这些培训经常邀请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博导尹少淳教授,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广州美术学院陈卫和教授,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江师范大学李力加教授等专家等专家到湘西举行接地气的讲座培训,专家们甚至直接到阿拉中心完小、文昌阁小学、腊尔山希望小学等学校与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很快,培训效果显著。阿拉乡中心完小美术教研室的美术老师都是由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非美术专业老师组成,她们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掌握了利用湘西当地文化资源转化为美术资源的方法,她们开发的《苗族服饰》校本课程多次外出送教并入编教材,非专业美术老师组成的阿拉中心完小美术教研室被评为“湖南省优秀艺术教研组”。箭道坪小学美术组老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以少儿版画为突破口,开发了《中国凤凰少儿版画》校本教材,学生作品多次远赴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地展览并获奖。腊尔山希望小学美术教师龙俊甲老师是腊尔山第一位专职美术教师,2003年参加蒲公英行动,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开发了乡村泥塑、树皮画等地方课程,先后荣获“湘西州美术学科带头人”“湖南运达乡村教师奖”“美术报2013年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师数量少、学历低、底子差,急需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能力,开拓视野。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指出:“重点关注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美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学科教研队伍建设”。2015年3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出席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也指出:“要努力配齐配好专职美育教师,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国家已经发现农村艺术教育是薄弱环节,并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培养“一个全面的人”具有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到重视的一个时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美术教师若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结合湘西特色吸收外部力量为我所用,提升自身素质,定将建立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美术教育新模式。
作者:谷炽辉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188-01
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完整的结合。其中德育是摆在素质教育中的首位,由此可知德育的重要性。
一 为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课堂教学是知与情并重的载体,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教育要求下学会知识并且掌握运用知识的技能。“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小学英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英语课堂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英语文化的感染和德育的培养可以紧密结合,“施德于教”。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育人的目的。
二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离不开德育,课堂离不开德育,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
2.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在这种有竞争、有合作的形式中,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努力地展现自己,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溢于言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影响教学,要灵活处理,也要保留一定空间制造悬念让学生去思考。每一节英语课给学生布置一个难度适当的任务,并在任务设计中巧妙地和德育渗透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操练、巩固、连贯和提高,既使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加强,又使他们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交流,习惯得到培养,道德品质受到影响,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3.教师要以自身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和实施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教师应及时捕捉、提炼、整理学生身边的德育案例,为课堂德育教学增加真实性和感染力。
优秀的德育案例教育是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针对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目标过高, 德育教学事例缺少感染力, 学生缺少真实体验的现状, 我们应在生活中多搜集整理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 构成“德育案例”作为教育学生的典型材料,引导教师围绕德育目标进行教学。各种途径搜集的德育案例既真实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针对意义, 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建立了一个贴近生活、真实丰富的德育案例资源库,为课堂德育教学增加真实性和感染力。
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进行德育。
【关键词】服装教学;审美教育;渗透策略
所谓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生活之中皆是美,审美教育可以通过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及各种艺术来实施。可以说,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据不容替代的重要地位。高等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就是为专业教学提供服务,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而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创造服装艺术美的能力。其实,服装设计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教育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言:“艺术对象能够创造出懂得艺术和欣赏美感的大众。”从某种角度而言,服装设计是一种实用艺术,在这门课程中渗透美感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美育效果。本文先分析在服装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提出在服装教学中给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在服装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调整服装行业人才结构的必然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服装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穿着的服装形式越来越多样,色彩越来越缤纷。但是一提起知名服装品牌,大多都是外来户,我国本土知名的服装品牌远远逊于国外品牌。特别是在时尚服装设计、高端服装行业领域,很少减少我国本土设计师的身影,中国知名服装品牌也是凤毛麟角。随着国外服装品牌的不断渗透,我国的服装企业、服装品牌以及服装设计人员都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突破内外市场环境的挤压势在必行。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提升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相当于在培养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服装设计师,要促使他们在设计理念上发生转变,以优质的产品赢得市场的认可,这是我国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唯一出路。而只有我国服装设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我国的服装行业水准才能得到质的飞跃。由此可见,在服装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完善服装设计人才结构的需要,也是优化我国服装行业层级的必然要求。
(二)提高我国服装行业国际贸易地位的必然需要
对我国服装行业国际贸易情况有所了解的人就会发现,我国服装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基本处于底层地位,以输出廉价劳动力和提品初加工服务为主;不仅收获的经济利润少,也无助于发挥我国服装行业的贸易优势。如果高等院校能加强服装设计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美感,促使他们不断创造美育成果,那么就意味着能为我国服装行业输送一定数量的具备中高端服装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可以帮助我国服装行业努力进军国际贸易中的中高档服装领域,进而使我国整个服装行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受益方,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难想象,当我国庞大的服装行业成为全球范围内中高端服装和时尚品牌的发源地,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指日可待。
(三)转变我国就业形势的必然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规模越来越庞大,由此带动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具体到服装设计领域来说,由于学生群体之间不具备太大的差异性,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个性,在设计思路方面大同小异,所以不具备职业竞争力,无法吸引用人单位的眼光。如果学生能提高审美能力,具备审美情操,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许多新颖独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其服装设计作品就会从大批同质化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这无疑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其实,我国并不缺少设计型人才,关键是缺少有见地、有创意的设计型专业人才。偶尔出现有这种创新能力的学生,往往是各个用人单位哄抢的对象。如果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对学生不断加强审美教育,提升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势必能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紧张的就业形势。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不管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在服装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都大有裨益,可以帮助学生、帮助整个服装行业都获得有效发展。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服装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提升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在服装教学中给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认识美的能力
一直以来,服装都是人们非常重要的审美对象。在服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服装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以此为基础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和创造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服装的外形设计中带领学生认识美。众所周知,服装具有多种外形,V字领、圆领、娃娃领;短款、中长款、长款;短袖、中袖、长袖……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服装外形,都要遵守平衡感,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的审美体验。在服装设计中,平衡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称,二是均衡,对称是服装设计常用的形式,能给人带来庄严、稳重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具有对称美、均衡美的服装设计作品,使他们提高审美能力,为后期学习奠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服装的色彩设计中带领学生认识美。色彩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情感。服装色彩更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先声夺人”的第一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服装色彩之美,将色彩的理论知识与现代审美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力求为人们设计出色彩鲜明的服装。教师一是要将色彩的科学基础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色彩法则,二是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服装应该使用哪些色彩,比如采用红白搭配、黑白搭配设计运动服,可以使运动员更显活力,体现勃勃生机。还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的体型应该使用哪些色彩,比如偏胖的人宜着深色服装,看起来会显得苗条一点。利用色彩掩饰形体的不足,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提升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评价社会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美好的事物,可以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将这种能力外化为具体行动,为人们创造出美好事物。正如歌德所言:“鉴赏力的培养不是依靠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最好的作品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最高档的服装进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厚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美国纽约时装周、法国巴黎时装周等视频,让学生对盛典中明星的穿着打扮进行研究和评价。我们都知道时装周中的服装都是走在潮流最前沿,隐含着丰富的美学理念和研究话题,利用这些生动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充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时装周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新鲜的体验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实地参观法,组织学生走进当地一线服装企业,指导学生参观、触摸服装面料,让他们实际感受服装材料的质感、量感和力感,体会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好的服装设计建立在好的服装面料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服装面料,全棉、竹纤维、涤纶、莫代尔……这些面料各有利弊,学生要掌握这些面料的使用方式,力求设计出最佳服装,尽可能提高服装美感。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新潮时装展览会,利用优秀服装作品在学生的心里打下烙印,提高审美标准。
(三)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看、摸等阶段,还要让他们做,即亲手设计服装,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在亲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查缺补漏;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有待改进的地方,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为自己、为同学、为父母设计服装。学生对自己有充分了解,可以从自身条件出发,为自己设计出合适的服装;在为同学设计服装时,学生要从他们的年龄、体型、气质、肤色等条件出发,为他们设计出适宜的服装,体现他们的气质美和形体美;为父母设计服装时,不必过于追求流行,力求简洁、舒适、大方,要彰显中年人特有的风度与气质,展现含蓄沉稳之美。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校的信息化平台利用专业软件设计服装,并将自己满意作品上传到信息平台上,供大家参观、学习。教师也可以开通BBS社区、QQ群、微博等,将学生的作品及时上传,让其他人进行点评,发表意见。这些新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意见,从大家的评论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扬长避短,使自己设计出的作品更加吻合大众的审美诉求。还可以组织学生时装展览会,让学生找到合适的模特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丰富校园文化,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衣食住行,衣居首位。高等院校的服装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将这种审美能力用于实践,设计出优质的服装作品,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服装教学的目标,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
作者:王婧昕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珉著.服装设计艺术[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06.
[2]李泽静,戴璐主编.服装设计[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08.
[3]管德明,崔荣荣编著.服装设计美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
[4]石磷硖著.服装设计方法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2.
[5]华梅著.服装美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5.
培训是给人们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正确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可知,职场正确认知的传递效果才是决定培训效果好坏的根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老师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感悟范本,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美术老师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感悟范本一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有这样一些特征:
首先,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其次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
三、教学结构的有效性。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应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改课前回顾评议上次作业为课尾当堂总结,减少学生的遗忘。三是改课下批改作业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地纠正、示范,很直观形象。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当堂全部批改,因此必须以课下批改来补充。
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中小学生绘画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五、学生作业评价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美术课堂评价经常会出现只有个别学生作品得以展示作品、参与评价,评价还存在教师一言谈的情况,展示、评价的全体性、全面性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因此,有效的评价观也是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儿童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存有极为相似之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美术作品的内涵。因此,在儿童绘画评价中我们可以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他学生共同评价,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让学生相互评价,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的作品,是美术老师不可替代的。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有些教师误认为学生的作业漂亮美观,教学就算成功了。其实不然,他们只看到了作业完成后的效果,忽视了儿童的作画过程。在教小朋友画《下雨了》一课时,其中有个小朋友的画面中除画上了雨中撑伞的人外,还画了许多条又黑又粗的短曲线。这些黑曲线使得本来挺漂亮的画面变得一点儿也不美观。问他为什么要画这些黑曲线。“老师,这是在打雷。我没有乱画。因为雷的声音很响,听上去很害怕,所以我就用黑颜色画打雷了,”他认真地解释道。这幅看上去并不怎么样的画,如果没有孩子精彩的介绍,画中展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就不会被发现。因此在教小朋友绘画时,不能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应当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画中完全自由地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在帮助、指导、评价时,要理解孩子的绘画语言,尊重儿童创作自主性,切莫过分注重画面效果而轻创作过程,使得一些极富想象而画的不像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理解和肯定而失去信心。应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评价活动,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和能力,成为一个从外表到心灵都懂得美的人。
而上述所列有效教学的内容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培养方法上,应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教学中常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真诚的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的美术素养有所提升。
美术老师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感悟范本二
我有幸参加了__区90学时美术培训,虽然天气炎热,但也没有阻挡我们学习的热情,第一天看到培训安排,我就感觉这次培训非常具有实效性,非常注重我们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成长,安排了很多实践学习的时间,也感觉到领导对此次培训的重视,不但课程安排上合理有序,更重要的是采用了与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合作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地和优良的师资。总之,能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
在几天的学习时间里,有幸聆听了导师的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以及国画专业上导师的示范指导,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也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其中__市美术教研员,李芳老师的讲座,讲到了学校特色教育的打造和新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用她身边活生生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__地区一些具有特色的美术教学研究案例。确实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也感受到,要打造学校的特色教育,需要我们教师潜心去研究,用心去打造,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从点滴做起。她还在如何撰写教学研究课题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用通俗的言语,典型的案例,讲解了课题研究方面要注意的方面,她教导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表现,真正关爱学生,用情感倾注于教学中。而不能以自己的教为中心去撰写文章。湖州师范学院姚起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新材料的应用,也通过了一些例子,在材料表现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他的一些创造性的理念,给我无尽的想象空间,体会到了艺术创造的魅力和价值。
这次培训我们分了三个班级,我选择了国画班,但其实我在国画方面的学习是很薄弱的。平时拿笔的时间也比较少,对笔墨的运用是很生疏的。但我内心却对国画艺术十分喜爱,所以作此选择。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国画班有一位十分优秀的导师,钟安老师,初见时就被他儒雅的气质,和谦逊的言语所感染。期间,他给我们在国画学习上提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时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给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他提到艺术创作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带有功利性的因素。以轻松愉快的心境去创作,让我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感触颇深。几天里,导师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经常给我们示范指导,看到钟老师娴熟的绘画技巧,水墨的情趣跃然纸上,让人赞叹不已。也让我对国画更加增添了几分喜爱。与此同时,从国画班的同学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其中沈建林老师的山水画线条流畅有力。燕青老师的写意花鸟,构图优美,笔墨富有情趣。潘宁老师更是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在此,十分感谢这些老师。
培训即将结束,但对我来说也许更是一个新的起点。虽然在专业上的提升十分有限,但通过培训,在认识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深深的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专业成长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学习中的遇到的良师益友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今后,将以此为勉励,不断地钻研,苦苦地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
美术老师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感悟范本三
此次省级美术学科培训无论是讲座还是示范课或者评议课都十分精彩,让初出茅庐的我深有感触。
首先,是来自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胡教授的讲座,他不同于照字念经的老教授,用幽默风趣的对话和提问像我们阐述了美育的重要性,美术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并介绍了美术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提升了我们对自己职业的另一种认识。再来,他分析翻译的美国的《美术课程标准》让我们见识到了外国教育家是怎么去进行美育教育的,更亲近孩子,在引导下更多以孩子为主体,“放羊”与“秩序”兼备,鱼和熊掌都兼得的教育方法理念让我备感认同,这种美育思想今后我也会在日常的教学中慢慢去实践和摸索。
其次,第二天的三节示范课让我对一节好的美术课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一路轻骑》《晋江五店市》和《我们去旅行》三节示范课让我明白,学生自评互评是欣赏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和轻视;美术老师一定要“大胆”,画自行车就可以去搬辆自行车来教室或者下楼去有自行车的地方上课,与其去讲不如去看,去看不如去碰,真实的视觉传达才能更好去让孩子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它都有些什么部件,“观察”能力一定要去重视;不用把欣赏评价留在急匆匆的课尾,可以再多用一课时来专门欣赏评述学生作品让学生去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自评互评最后才教师评的欣赏环节;教师进行评议课时应当多以学生的角度去看课堂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教师身份去评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