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思维;课堂气氛;关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1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广大数学教师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实践,对数学课程理念、改革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切身的体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重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视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视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在学习和实践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人就如何才算是一节好的数学课,浅谈下自己的浅见。
一、课堂能否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的魅力,在于体现学生的思考、逻辑和推理。假如你的一节课里,老师没有能结合目标抛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没有能让学生经历这个教与学的过程,又谈何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改变教学理念,摒弃一味的满堂灌教学方法,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质疑和展示这一个环节。从而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体,形成模式。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固,老师也因此更轻松。
二、课堂气氛的建设是否和谐或者活跃
如果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听不进去,老师听不下去,枯燥无味,即便是你认为准备得再充分,自己讲得再精彩,我觉得还是徒劳无功的,又岂能够得着一节好课?我和大家一样听过很多课 ,很多所谓专家的课。可能有些老师一听认为是专家,一定很厉害,我却不那么认为,固然大多数专家把握这个课堂气氛是比较活跃的,尤其像徐长青老师那样,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当然还有很多。但是,有一些专家就不行,一上来就来个自我介绍十几分钟 ,什么我从那来啊,你们的特产啊,我们的特产啊,一大堆的废话,更要紧的是弄一个五年级的教材,借四年级的来上,启发不了啊。所以,搞得这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老师们都听不下去,那学生又岂能听得下去?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大脑的发展规律而制定的,这教材是通过有关单位研究决定得出,这岂能是一般个人能够篡改的?所以,我坚持充分利用教材,循序渐进,逐一解决问题,从而达标。
三、课堂所学内容是否被引向生活的实际
现在的专家评课抓把所学知识是否引向生活这一点也非常的重要。记得在创新杯大赛上,那时我讲的是四年级的烙饼问题,这一课主要是教会学生高效生活,合理安排时间。主要内容讲完了,我给学生来个小拓展,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吗?”瞬间,全班同学哑口无言,只有一个女同学回答:“谁知道?”然后,我就切入主题,告诉他们读书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由此导出在生活有哪些地方可以高效、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这一个环节由此也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后面我这一课拿了那个等级的奖,对大家来说已是不言而喻了,对吧。
四、课堂上是否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主体是唯一的内因,尽管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属于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均不可能产生什么效果,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而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看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可从三方面去评价:
1、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课堂上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可从这几点观察:教师是否有创设各种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是否能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教师是否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教师是否有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2、学生是否感受、体验、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学习过程。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
3、学生是否在学习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很多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教师一说小组讨论,全班学生就以小组形式热热闹闹、七嘴八舌地交流着,气氛可真活跃,但没有真正达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目的。评价学生在这环节中得益如何,可观察这三点: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在合作中能否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学生在合作时能否及时地修整自己的意见。
五、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必要性;关键;存在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3.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
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前的教学现状
从我国课程的现状来看,我们的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系统,重视数学理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常规计算等基本技能比较熟练,这是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数学课程中的不足也亟待解决,过分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过程,忽视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揭示,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信心的激发和培养,我们的课程内容缺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没有体现数学的背景和应用以及时展和科技进步与数学的自然联系,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无用。我们更应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原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陈旧,刻意的形式化的表达以及对数学作为工具课所应起的作用的忽视,都制约了数学课的功能的发挥。所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标实施中的亮点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结论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数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巾,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借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我们应当认真学习、不断反思、开拓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程理念应走进广大一线教师的心里,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束缚。现在许多老师认为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过的数学知识,而且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取得成功,从而成为祖国有用人才。教师实际上包括家长、学校的理念是帮助学生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为祖国做贡献,也导致我们的不自然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制度影响下,学生们狂热追求名校,希望出人头地,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兴趣来学习。这也阻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非常艰辛地工作,只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熟练技能上,用以帮助他们通过考试,尽管我们制定新课程,编写新教材,但相应的数学教育目的,评价制度不改变,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在这方面,最大的责任在于体制的束缚,例如,国外的中学或小学的老师,如果发现他的学生解题跟别人不一样,他会表扬这个学生,但我们的大部分老师,他们会说,这道题考试要这么搞的话,那就没分。
此次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选取了各层次公众组成的随机样本384人。其中男性公众185人,占48.18;女性公众199人,占51.82。现将主要数据及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国
家
机
关
机
关
企
业
办
事
员
商
业
及
服
务
人
员
学
生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生
产
工
人
失
业
及
下
岗
人
员
其
他
企
业
法
人
家
务
劳
动
者
离
退
休
人
员
2.6
3.9
7.81
3.9
9.9
6.77
12.24
6.25
0.52
1.3
44.27
经过本次调查的数据采集和后期计算,结果表明我区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12,而杭州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9,杭州市统计局城调队20__年11提供资料高于杭州市的平均水平。
二、我区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电视、报纸是我区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高达85.94的公众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得科学技术信息;通过广播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为41.93、通过因特网、杂志、图书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分别为23.18、16.15、13.54;排列较后的主要渠道依次为亲友或同事、专业技术培训、音像制品,其比例分别为5.47、3.39和1.56。以上情况说明,我区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现代传媒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三、我区公众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
调查发现,我区公众很少露面的场所,如省博物馆、美术馆或展览馆等,恰恰是发达国家公众经常到场、进行科学素养熏陶的乐土。从侧面反映出我区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和科学意识、精神思想还不扎实。目前,我区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科普画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公众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科普的辐射面。
四、我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本次调查表明,我区公众认为“教师”声望最高(37.24),“企业家”居第二位(28.12),“医生”居第三位(27.86),“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声望比例为(26.56)。
绝大多数公众对科学技术持正面和积极的看法的,认为科技对社会积极影响为主的超过了91。
从调查中看出,我区公众对科学技术带来的益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且对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抱着十分积极的支持态度。甚至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公众对于并不能马上带来效益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程度也是很高的,这说明我国发展科技事业有强大的社会公众基础。
五、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1、社区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
许多街道、社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源,但在社区形象设计独具特色上还有一定差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社区科普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社区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化,已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无论是“__功”的歪理邪说,还是“非典”疫情的肆虐,都阻挡不住科学的脚步。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时展的需要,调查为制定新一轮适合于21世纪发展的“科教兴区”新规划,也为国家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一项长远的基础性工作。
2、加强科学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全面提高我区公众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学方法并应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盲从行为,也与缺乏科学方法有关。要提高我区公众科学素养,宣传和普及科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让公众真正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较高的科学素养来指导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总量与结构
提起科技投入,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投入总量上,将投入总量及占GDP的比重简单地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我认为在分析国家科技投入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观察这两个数字可能会产生片面的结论。
科技投入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这里所指的并不仅仅是投入能力,即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有一个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问题。一些专家对计算1.5%、2.0%的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笔者认为当前和未来如果使用好宝贵的科技经费的问题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和企业的利润。
在国家大力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问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分析科技经费的结构问题。如果科技经费的结构不合理,则总量再大也不会得到期望的效果。当前,科技经费投入中结构方面的问题很多,包括:
(1)层次结构:许多专家希望我国科技经费中基础研究的比重达到美国的水平,即从目前的5-6%提高到10%以上,甚至15%。我们认为,必须认识到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既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和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文章,也必须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盲目地与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上进行攀比是错误的。
(2)学科结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近3000个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各学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有也有低潮,有独自发展也有与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在国家科技投入的宏观布局中,在重大投资项目上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从总体上讲,还必须考虑科学技术的总体平衡与协调发展。实践中,可能某个时期某些学科会处于低潮,社会资金和人才都不愿意投向这些学科领域,这一时期这些学科最容易受到严重伤害,不仅得不到增量资源的投入,存量资源也可能流失。
二、供给与引导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责任主要是向社会提供技术供给,政府投入资金研究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而后再组织推广应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政府财政科技经费已经不能再负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技术的全部供给了,政府包办科技的作法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企业是科技投入的主体。目前我国企业的科技投入已经占到全国的60%以上,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职责应当转向引导社会资金和解决特殊技术的供给两个方向上,其中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发展,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最关键的科技领域,应当成为主要的任务。
三、公平与效率
坚持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家协调发展,在科技发展方面也是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地区间在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在拉大。因此,只有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科技发展,提高落后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
在行业发展方面同样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行业(象电子通讯等高技术产业,汽车、冶金等支柱产业)等受到各级政府、金融资本、外国资金的普遍青睐,大量的科技经费投向这些产业;而另外一些产业(例如涉农产业、服装、家具、制鞋等)则很少能够获得来自政府的科技投入,恰恰是这些产业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是涉及上亿人就业的产业,目前又面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严峻任务,正处于历史性的关键时期。
因此,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不能仅仅考虑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也必须考虑落后地区和科技方面的弱势产业。应当通过各种措施(例如通过转移支付,通过西部地区企业科技投入的税收减免由中央财政支付等措施)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
四、直接与间接
在讨论创新型国家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人们往往习惯于将眼光盯在财政投入上,希望从财政方面多争取一些经费,以计划、项目等形式分发下去,似乎这就是鼓励创新了。应当认识到,国家鼓励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税收减免也是一种科技投入。
我们认为,政府鼓励技术创新应当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配合使用,当前应当更重视间接的政策工具。最主要的间接资助手段就是通过税收减免来调控社会的创新活动。直接性的经费投入更适合于具有政府战略意图的重大项目,只有少数企业有可能获得,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减免(例如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所得税减免)的适用范围则大得多。
五、集中与分散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讨论中,一些学者和部门认为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科技经费管理、分配机制,由一个部门统管全国的科技投入。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
关键词: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技术的伦理审视
(一)科学技术罪恶论
此种观点认为,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非但不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正比,相反会使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堕落。这种思想最早的代表为老庄学派。“只有无知无识的婴儿才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老聃如是说。在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家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道德越来越趋于沦丧的地步。卢梭认为:科学艺术和文明的发展,是社会一切恶习产生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道德败坏的诱因。“科学和文艺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愈来愈坏了”,“一切甚至道德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与艺术的诞生乃是出于我们的罪恶。”这些思想,把科学技术看成人类道德堕落的原因,以致最终走上主张人类应当回复到无文化、无科学、无法律的自然社会的道路。虽然这种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强调科学技术而不重视道德品质的批判,但也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日益堕落的控诉。
(二)科学技术自善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的提高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人认为,道德和幸福的客观基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谓道德是使自己和别人都有幸福生活的行为。他们一致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利益和需要,这也是人类道德努力的准确尺度。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的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同时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也会依据社会的和个人的现实利益而变化。”同时,他们也都认为科技越发达,物质财富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越能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和谐。
(三)伦理学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最终意义上说,必将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才是决定道德这一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所在。”这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推动劳动者能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道德进步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样,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必须被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加以辨证地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在客观上务必将比已往任何历史条件下更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和道德觉悟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不能决定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水平的直接依据和标准,虽然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道德状况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判断一个社会的实际道德水平,应该主要以居于这个社会的主导地位的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为依据。无论哪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主要以它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来为这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相应的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判断社会道德水平进步与否,是不能只参考科技的发展的。
二、科学技术的环境之殇
1.要有现代“大农业”理念,重视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
众所周知,当前农业是以工业化生产与科学技术为基础,紧密融合到社会化服务体系之中,运用科学理念来经营管理的农业。其内涵是:现代农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农业”形态。从功能角度审视,现代农业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收入之功能;积极开发所有可以利用的农业资源,这是农业逐步担负保护生态环境、休闲旅游、文化继承等各种功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对现代农业投入越来越多。而新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让农业的发展从过去纯粹依赖农业资源,转到基本依赖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持续发展方面。从旧式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化过程中,科学技术承担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保障的根本任务。因此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重点。
2.运用科学之精神对相关农业科技新闻进行报道
运用科学之精神对相关农业科技进行传播,以实际行动践行“真实乃新闻之精髓”,它是传播农业科技新闻之基础,也是科技传播方向的根本要求。以科学、严格、谨慎和朴实态度乃科技新闻传播之核心要素。正是科技新闻的科学与正确性才极具旺盛的生命力。尤其要指出来的是农业科技新闻传播,民众不但可以见到科学合理之结论,更要见识科技全部过程还有此过程之中提炼出的科学思想、方法与理念,它是科技新闻传播方向的基本方面。不但要讲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更要讲科学技术能够左右民众思维、日常行为方式,还能对民众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积极影响。科学技术不但能创造宝贵的物质财富,其还有精神上的科学思想观念。
3.重视实用,推动和社会紧密融合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而社会经济发展不但给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物质保障,还给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之需要。现今相关农业科技新闻的传播上有很多问题:比如纯粹展现生产力的太多,展现生产关系的不多;纯粹反映技术指标的太多,很少反映科学技术与经营融合。科学技术传播的具体实践表明,两者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才能相辅相成。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其不仅要说清楚科学技术到了某种水平,且要说清楚科技作用以及转化的结果,将科学技术成果很好地展示在人民大众眼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紧密融合,使新闻报道的领域大大拓宽,不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另外,人们要由农业科学技术角度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报道,由社会经济与老百姓兴趣需要之视角对农业科学技术和相关产业最前沿进行报道。尤其是那些关于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应该是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重视和拓展的方面,这里面,不但包涵有价值材料,还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务必要在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上多多下工夫。
4.掌控好适用性,强化接受群体的研究
该新闻传播的适用性源自于对接受群体的研究,表现在有目的地迎合人们的现实需要。接受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人群是广大农民、农村干部群体、从事相关农业经营的人群等等。这种看法长时间左右着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报道理念、采写原则、人群定位。事实上,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接受农业科学技术新闻的人群不但涵盖上面所提到的人群,还有很多城市人群也是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接受者。此外,随着农民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内容也逐步加入那些高科技内容、科学小常识,还有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等内容。
5.提升实际操作性能,实现受众看明白,会运用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人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因为许多历史事件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他们难免会对历史感到陌生,有距离感,而一旦我们将他们的兴趣点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他们就会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情绪反过来又会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历史。
本人在准备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时,我就想,如何直观地帮助学生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概念呢?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所以不妨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汽车入手,让他们画一画他们所了解的各种品牌汽车的标志。于是上节课结束时,我就按照事先的计划安排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问题一提出,班里立即沸腾开来,这时我又做了强调,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知道的汽车标志画出来后,送到组长那里去汇总,下一节历史课时,由各组组长上台来画出你们知道的品牌汽车的标志,并说一说像汽车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有哪些积极作用。
第二天上历史课时,我感觉到同学们格外激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我通过课文和图片讲授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大王”爱迪生,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使用等。接着,我话题一转:你们知道哪些品牌汽车标志?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此时各个小组的组长已争先恐后跑到了讲台,在黑板上画了起来,有的画了宝马,有的画了奥迪,有的画了奇瑞……有的小组甚至画出了20多种汽车的标志。面对同学们完成的作业,我内心感到无比的震动:看来只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时,我情不自禁地为同学们的成绩鼓起掌来,同学们也笑得乐开了花。趁此机会我又问,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在先前的激发和调动下,同学们此时已经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各小组的看法,我让各组的组长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接着,我告诉大家,就是像汽车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我也希望每位同学从现在开始,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像爱迪生那样付出99%的汗水和努力,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有所发明创造,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的话刚一说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小小的资料收集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参与了历史教学,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发展与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活动中学生们的活力和合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个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张扬,摆脱了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枯燥形象,使历史学习变得新鲜活泼起来,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兴趣,也使历史课堂学习得到了延伸。这样的历史课学生喜欢,教师舒心,这样的历史教学不妨多试试。
关键词:科技进步 消费文化 影响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目前,消费文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切入消费文化研究。科技不断进步对消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消费文化的含义
消费进入文化视域形成了消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类型:消费文化。1994年,《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引起广泛社会反响。此后,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界定。重要观点可概括为三类:其一,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其二,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其三,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这三种理解完全不同。第一种意义上的消费文化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消费文化,它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基础上延伸而得的。第二个定义只强调了消费文化的观念层面,后把规范层面和器物层面的消费文化略而不谈,所以,是一个不完整的或者抓重点的定义。第三个定义把消费主义思潮与消费文化相混淆,把极端的消费思潮当作消费文化,把特殊的文化思想等同于一般的文化观念,有以偏概全之嫌,如果是在特殊语境下使用则是可以的。
消费文化的外延也有不同的分法。譬如有学者说,消费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1]此外,消费文化的外延可以按照社会生活子系统来划分,包括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和旅游文化等等。
具体的科学或技术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科技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以休闲、消费和享受等为主题的文化工业的空前繁荣。早期的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就认为,作为控制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文化工业上,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详细地阐述了这种思想。他认为,由于出版复制技术的高度发达,文化工业出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文化工业生产的大众文化对广大民众实现统治,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也是一种缺乏否定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它使广大民众沉湎于一种“虚假的满足”之中,从而沦为“文化奴隶”,丧失了对现行制度的反抗精神。科学技术同意识形态一样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奴役性,起到统治人和奴役人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方面,文化再生产表现为工业文化的形式,文化失去了起源自私人领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文化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丧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一般商品地生产已没有什么区别,文化工业产品由于技术的可复制性,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艺术作品的个人风格,一切作品皆沦为商品,文化已经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了;另一方面,却是专家文化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脱离所造成的文化贫困化。“思想的运动停留在作为理性之界限的栅栏之内”,人的精神内在向度被削弱了,失去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个性,是区;失去了对社会系统控制与操纵的内在反抗性,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为什么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扩张导致了这样的后果呢?哈贝马斯认为,关键是科学技术,特别技术是按照目的论行动的模式来运行,所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是目的的合理性,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自然的统治,而作为意识形态它们实现了对人的统治。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人文缺失。一方面,文化活动失去了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给人以精神享受的作用,使快乐变的无聊和无趣。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规划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成为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要掌握他们的度,学会趋利避害。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劳动与消费产生了分离,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收入也愈来愈高,我们进入普遍有钱有闲的社会,这些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信念和消费价值观。然而,这种作用是相互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反过来指导人们处理经验、调节对现实的看法,甚至还会改变人们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方向。
我们要建立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比如以健康、文明、科学的素质为前提的休闲型消费观,以寻求生活的真正乐趣、体现生命中潜存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文化型消费观。我们要关注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极其实践意义,为建立公共文化空间和提升大众文化品位、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供多种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消费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满足人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用于体验、审美、运动、健康等方面的消费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接受、被实践。比如旅游是现代人普遍享有的生活方式,既促进经济的繁荣,又加强了文化的传播。于光远老先生说: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2]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衍生的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文明的价值观一直在推动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发明和改进技术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消费是科学技术的基本动因和最终目的,科学技术必须以消费为基础,不能只从生产者的角度来制定科技政策;还应该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或者第三者的立场上,通过建设消费文化、提高消费者素质、创造消费能力等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的进步与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相一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