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教师教学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教学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教学艺术

第1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艺术

G623.2

农村小学的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而言,视野相对落后许多。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我们,就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组织教学艺术活动,来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师教学艺术水平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教学艺术这一概念并非今人之首创,它是伴随着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开展的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艺术手段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今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教学语音的语调。课堂教学语音的语调是指语言的高低、强弱,音高得当,音强适中,它是语气轻重缓急的统配置。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调要和谐,并能与表达的内容相一致,且要有利于农村孩子接受的语言,富于情感变化语调,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

教学语言中的每句话都是有若干个语素组成的,它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常会使一句话传达出不同信息。例如:“梁秋实是资本家的乏走狗。”如果语调变化,“梁实秋是资本家的乏走狗?”就会让学生误解为“梁实秋不是乏走狗”。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语调的感彩是十分重要的。在学过程中,教师语言音、调高低要适度,一般以坐在最后排的同学能听清为准。并且教学语言的语气轻重、缓急也要因人、因语句、因时间、因情境而异。

(二)教学语言的节奏。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教学语言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交替变换,以及根据语句长短进行抑扬顿挫有规律的变化。教学语调的节奏鲜明能使教学语言更加鲜明、形象,同时也增强了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存在于每一堂课的始终,有目的的组织语言变化,像音乐里的渐强渐弱音符一样,富于动感,充满活力,使课堂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感召力。

另外,我们还要耐心的塑造自己,自觉地运用幽默、铺垫、夸张、渲染、比喻等手段,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幽默多趣。

二、教师的仪容,动姿语言艺术

(一)仪表语汇的优雅美。农村教师的仪表、举止、言谈要适合当地人们可接受的特点。外表传达出一定的信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无论穿着多么有品位的衣服,如果他浑身邋里邋遢,不修边幅,是无法给人以好的印象的。外观整洁,同样是教师仪表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教师是否讲究个人卫生,将直接影响着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无论是何种情形,作为教师,都必须要求衣冠整洁,一个教师要是长期不洗澡,不常剪指甲,不常理发,不常换衣服,上课随随便便,短衣短,下课乱七八糟,蓬头垢面。那他就难以给人以愉快的感受,同时也无法树立一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应有的崇高形象。这将为他的教学工作带来莫大的困难。因此,教师要简朴、整洁、自然,不是过分的装扮,达到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社会角色相和谐,这是教师仪容仪表的最高境界。

(二)表情语汇的自然美。表情是师生交往过程中面部呈现的动力表现,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交流信息,是师生心理接触的“外显点”。教师亲切的自然表情,常会帮助教师取得极大的成功。马卡连柯曾经下过如此断言:“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现的人就不可能做教师。”

教师的表情美学要求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的表情不能是死板的,机械的要真实自然,不仅能“登山则情满于山”,而且要把这种感情通过面部准确地表现出来,并激起相应的情绪体验,使之与教学的节拍和要求相一致。

(三)眼神语汇的神韵美。素养较高的教师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处在教师的“注意圈”中,都是教师“注意中心”的感觉。这样教师微笑的眼神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温暖;教师镇定的眼神,使学生有安全感;教师信任的眼神,使学生受到鼓舞;教师不满的眼神,使违纪的学生感到内疚。一般情况下,教师应避免对学生久久直视、斜视。学生站立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宜过多的目光旁落,至于在讲课时目视天花板或教室外面都是不可取的。

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的眼神,还要读学生的眼神语汇,以便及时取得有效的反馈。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调节教学进程,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三、教师组织教学艺术

(一)组织课堂开端艺术。古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今借用是指一节课要有凤头之美,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开端的方式很多,如以情开讲,以静导入,以知导入,当然还不只是这些,还有新的教学技术手段的导入等。我们认为,只要认真研究,使用各种开头方式都无所谓,关键是要符合教师艺术的要求。

(二)课堂中组织教学的艺术。在教学中没有再比“偶发事件”更令人教师头疼的事了,好端端一节课,就被突发事件给搅和了。巧妙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取决于教师的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这三种能力,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教学实践。只有不断的提高,不断的积累,才能形成足够的教育机智。只有如此,才能在教学中面对偶发事件从容镇定、应付自如。

(三)组织课堂结束的艺术。一节好课的结束常含不尽之意,韵外之致,给人以美的遐想,有益的启示,其中精美的结束也有补平清淡开头之不足。

结尾的方法是多样的,如曲终奏雅,精论小结,问题的结尾等。总之,只要符合教学艺术的要求都是可以发扬光大的。

“教无定法,教艺天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进而丰富教学艺术理论宝库,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王惠慧.论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J].作家,2013(12)192-193.

[2]黄晓霞.语言艺术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J].文学教育(下),2016(01)108.

[3]万爱莲.浅析教师的仪容礼仪[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9)163-164.

第2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1 教师要提高对教学艺术的认识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本文由收集整理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既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又使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教学的新颖性、灵活性,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教师独特的风格使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

2 教师如何加强教学艺术修养

教师必须练就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根据大纲精神、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时代需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妥善安排、巧妙启发,有重点、有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训练,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教学活动中,一旦具有了创造性和艺术性,那就进入了教学的理想境界。而这正是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要提高教学艺术,首先要掌握教学规律的驾驭艺术。规律,又叫法则,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提示它,认识它,利用它。教学规律,就是教学中各种内部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规律,是决定教学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法则,也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教学规律的驾驭艺术,就是在认

第3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69―01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在追求科学性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教学的艺术性。下面,笔者就政治教师的教学艺术谈几点认识。

一、潜移默化的人格感染艺术

当代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尤其是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处于转变时期,他们渴望自由、独立,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政治教师如果仅就课本知识进行耳提面命式的传授,是不会取得理想结果的,相反,教师的品行、修养及情感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要想让学生的心灵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我认为教师的人格感染是“上之上者”,它更注重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即“灵魂要让灵魂塑造,榜样能示范来者”。

二、无为有为的兴趣培养艺术

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是使其学好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个前提。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贯彻无为有为的思想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所谓“无为”,就是不硬性地要求学生应如何把身心投入到政治课的学习当中。这种做法并非不作为,而是要达到“有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改正,也应允许他们保留不同意见。同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会产生。

三、鞭辟入里的现象透析艺术

在“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课程加强了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强化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实现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提及诸多政治、经济等现象,而有些现象恰恰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能够鞭辟入里地分析这些现象,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向心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当然,这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广泛涉猎其他领域或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科学地揭示政治与经济等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四、新颖别致的板书设计艺术

板书反映了教学重难点,对教学活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布局新颖、设计科学、别具一格的板书,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养成。在政治教学中,我受数学教学的启示,在板书设计上,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了坐标法则、集合图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等,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含玉吐珠的语言表达艺术

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与话剧中精彩的对白会让观众喝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优美典雅,不乏机智和幽默,既鼓舞人心,又耐人寻味,且传递信息准确,使每一句话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再结合语言的音调、音量、音速及音色等诸因素的变化,能够产生一种语言艺术美。这一方面,可使学生体味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还可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

第4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艺术 教学反思 意见 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20

“教无止境”,教师对自身教学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优化教学艺术理应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具体说来,高中历史教师在优化自身教学艺术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学习更多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之余坚持学习更多的知识,不单是我们为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做好知识层面的准备,更是我们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必要举措。

1.学习更全的历史知识。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师要想传递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新课改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释:“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新课改的理念不仅在数量上对教师的知识基础作出要求,更要求教师的知识更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与时俱进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提升自身知识质量的基本途径。而实现与时俱进的关键就在于学习新的历史知识,进而将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们。所以,在强调学习更多知识的时候,我们要做好的就是学习最新的历史知识,保证自己知识的与时俱进。

2.学习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好高中历史课,还需要具备夯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其中,教师最需要学习的就是与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有关的知识。比如说,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们都不陌生,然而真正在教学过程中成功运用的教师却并不多。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理论层面加深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争取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3.学习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教育中,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很多,这些交叉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机整合,还能够实现知识上的迁移与升华。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们立足于历史知识提出相关学科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尽量作答。做好这一点,无疑需要教师更多的了解诸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二、定期开展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反思,就无所谓进步;没有对比,就无所谓突破。”一位教师教学艺术的优化,与其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是分不开的。

1.形成定期反思的好习惯。我们讲定期开展教学反思,然而有的教师要么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要么是被忙碌的工作冲淡了思考,很难真正坚持进行反思。这种情况下,教师建立起反思的好习惯是最为有效的。习惯成自然,即便教师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再繁琐,仍然会有一种定期反思的自觉意识。所以,建立反思的好习惯是我们定期开展教学反思的首要条件。

2.反思的内容要全面。教师是不是真正可以在反思中有所进步、有所获益,最关键的就是我们反思的内容是不是全面。如果我们只是针对自己某一方面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就十分片面,我们优化自身教学艺术的效果也不那么明显。在反思的时候,我们要针对自己教学语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业布置、课后辅导、组织复习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反思,从各个方面找出自身的不足。

3.反思的程度要合理。反思固然是一种好习惯,但是反思的程度过了头也是不行的。正所谓“物极必反”,有些年轻的历史教师就是因为过度反思,造成了自信心缺失的局面,自身的教学艺术成长之路反而更加曲折。我们讲反思,并不是全面否定自己,只是更加侧重于发现不足、完善艺术。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反思的程度,就容易进入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自己都没了信心,学生又怎么会认可我们的教学工作呢。所以,我们既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也要肯定自己的成果,应该在自信心满满的状态下,更好地审视问题、解决问题。

三、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

教师努力优化自身的教学艺术,归根结底还是想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们虚心听取和接受学生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

1.重视学生对自己教学艺术的评价。学生往往会通过一些正式或随意的途径,对教师作出评价。当我们得知学生的评价时,要坚持虚心的原则、耐心的精神,高度重视学生的所有看法。尤其是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非常合理实用的时候,我们更要加强反思。

2.积极推进与学生的课上课下互动。很多情形下,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可能不敢随意提出自己的意见。学生有话不敢说、有意见不敢提,那么我们就失去了非常珍贵的提升教学艺术的渠道。所以,积极推进与学生的课上课下互动是非常要紧的。在跟学生互动的时候,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平易近人地向学生咨询他们真实的想法。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越是自然,我们交流的效果就越好,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多。

3.切实根据学生的意见调整教学工作。有的教师前期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只是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实际教学还是没有一点改变,这就相当于是前功尽弃了。我们不仅要听取学生的意见,更关键的是切实根据学生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要真正在实践中作出实实在在的改变,我们的努力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四、与同事展开深入的交流

合作共赢是新时期教师与教师交流的主要趋势,在与同事进行教学工作上的交流时,教师需要坚持深入的原则,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5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相比,大学是本着育才兴国,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社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因而,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更加广泛,任务更加艰巨,高校教师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一名好的教师能够点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并帮助学生去塑造自我,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教学艺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唯有实践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

1.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内隐和外显的动作体系。它受教学理论的指导,受教学内容和对象的制约,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而确定的有计划的一连串行为或操作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渠道,又是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综合性、多样性、发展性、可补偿性等特点。从性质上来说,由于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与普通学校教学方法是一致的,所以就方法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由于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门教育,又是传授高层次知识的场所,并且大学生在其身心发展上具有很多特殊性,因而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表现在: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及与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接近性。

2.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改革趋势。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一是启发式,一是注入式。启发式强调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一切有效的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入式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兴趣需要。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课堂上,这种注入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普遍存在,教师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缺乏思考的冲动和想象的空间,也就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变教育思想,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高校的课堂上,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外,还要积极运用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读书指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查阅资料,积极地思考、分析、概括、总结、实践,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他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也就谈不上教学的艺术。因此,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是师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一切条件,巧妙地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教学艺术也是教师教学个性化的表现。高校是教学艺术的圣地,高校教学艺术有着与中小学教学艺术不同的特征,它兼备固有的思辨性、幽默性和激励性,主要表现在高校的课堂教学艺术上,通过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启思艺术、教学教态艺术等表现出来。

1.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其实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如何组织好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要讲的内容科学、合理、逻辑清晰又饶有兴趣地传授给学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精心准备的。要认真备课,每一堂课都应该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衔接恰当、收散自如。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能有效地安排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理论课与实践课、案例课与讨论课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平时我们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它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因此需要精心地加工和认真雕琢。首先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准确性、说服性和启发性。准确性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用语准确,不能误人子弟;说服性就是所讲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能够信服;启发性即教学语言要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并敢于提出质疑。除此之外,教学语言也应具有亲切感、节奏感和幽默感,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并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教学启思艺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关键,而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就要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辩证思考意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做到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做很多功课。首先,要认真吃透教学内容,根据内容所需,精心设计问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要巧妙。其次,还要注重积累,博学多才,能把相关学科、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融入所讲的内容当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

4.教学教态艺术。教态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仪表等若干方面,在教学中恰当配合、灵活运用,有时甚至能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气氛的形成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所以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态度端庄、和蔼可亲,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摒弃不良的教态习惯,比如永久的“站桩式”教姿,比如站立时不停抖腿等习惯。尽管教师不是演员,但是你却应该引领你的学生进入角色。实践证明,良好的教态更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专注于课堂;良好的教态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石。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内在联系

要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要弄清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身就是教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东西。教学方法中蕴含着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在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感悟、提炼和升华出来的。教学艺术体现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之中,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而巧妙地运用。换句话说,教学的艺术性是教学科学性的升华,是以教学的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的。

四、提高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注重自我的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素养,具有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和把握,这是上好课的前提。而要提高运用教学方法的技能技巧,也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觉地用教学规律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修养。要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方可提高。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将对自己有用的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不断改革创新,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第三,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形成教学艺术的必由之路。各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平时反复练习,练中求进,练中求巧。也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第四,具有创新意识并敢于创新。创新是教学艺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品质。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那么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教师都不敢于创新,那么学生何来创新的动力?教师不是传声筒,也不是照相机,而应该是创造者,是艺术家。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使自己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邵宗杰,卢真金.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0-08.

第6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一、语文教师因激情而魅力四射

语文教师因特有的身份而特别要有激情。有了激情,脸谱语言、肢体语言、身态语言、装饰语言、动作语言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以至神采飞扬,激扬文字。有了激情,思维更敏捷、思路更清晰、思想更活跃、感情更丰富、涵养更优秀;有了激情,对事业全身心的追求是不懈的、有成的,并且更自信、更自励,时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责任感、使命感;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运用教具活了,采用方法活了,每个环节活了,并且充满了灵性;有了激情,听、说、读、写的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综合实践的安排,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人文性定会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了激情,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内蕴、人格、技巧、艺术等,定会使学生入目、入心、入情、入理、入神;有了激情,就有了生动的情境,有了感染人的意境,就又能产生新的激情,如此优化的循环,定会魅力无限。

二、学生因激情而生机盎然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主人,理应是主动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奇好动的特征,自然决定了他们涌动激情。因激情,他们的志更显露,趣更浓厚,笑更灿烂,语更甜美,眼更迷人,行更活跃,思更童化,智更灵慧,呈现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状态。具体地说,有了激情,他们的预习会自发自主,会多角度触摸,多手段运用,多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多解决问题;他们进入课堂会精神振奋、情绪高涨、精力集中,很快进入状态,少了无谓的组织教学,他们的思维会积极活跃,他们的发言会踊跃频繁,他们的理念会异彩纷呈,他们的作业会一丝不苟,他们的自主会有模有样,写作会有声有色,探索会有板有眼;他们的实践会全心、全情投入,他们的读会感情充沛,他们的说会滔滔不绝,他们的写会一气呵成……这就是我们的学生,本质意义的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整个是一种令人畅快淋漓的境界。

三、交往因激情而流光溢彩

有激情的教师与有激情的学生本身已是“风光绮丽”,如果能够相得益彰,便是妙不可言。课堂上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共同的发展,达成和谐的统一,是最理想的境界,这样的交往才是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交往。教师的激情吸引、感染、召唤学生,学生的激情会升腾,学生的激情有时也是对教师的肯定、欣赏,教师的激情也会因此而升腾,这样师生的激情共同升腾跌宕,一阵涌过一阵,一浪高于一浪,把课堂交往推向,推向完美。师生有激情的共同保护、共同升腾,交往、互动、碰撞、对话,产生的是争议、认同、赞赏、信赖、接纳、深交的心动;产生的是勉励、鼓舞、振奋、图强的力量;产生的是求异、求同、求新、求优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思维火花;产生的是汉字说话、语言闪光、篇章传神、听有新意、说有新解、写有新论,知识新、理念新、体验新、感悟新、效果新的愉悦;产生的是对行为习惯、思想情操、课堂境界、人生目标的更好追求;产生的是师生相和、生生相融、妙趣横生、精辟透彻、酣畅淋漓、妙手天成、余韵不绝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交往不正是新课程新理念所期待的流光溢彩的交往吗?相反,师生冷淡、味同嚼蜡、死气沉沉,或只有一厢激情,特别是教师缺乏激情而严重抑制、泯灭学生本身的激情,怎么会有好的氛围、好的交往效果呢?

四、教材因激情而风韵绰约

第7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象13、23、29、56等都不能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是3的倍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135与换位置531、153、315、351。让学生检验与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检查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是3的倍数,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与其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无关。“那么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起来,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使教学效果较佳。

二、导课新颖,产生兴趣

成功的导课,不仅能讯速安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教学文字题时,课一开始,教师一言不发,在黑板上板书:“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学生睁大眼睛,感到很奇怪。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缩句。这时,学生忍不住了问老师:“这节课不是语文课!”老师还是一言不发,等学生缩句后,教师又在这句话的下面写上“45加上1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再要求学生缩句,这时,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这样的导课,不仅抓住了解答这道文字题的关键,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探索新知,激发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识,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把三根小棒分别摆在不同的数位上,于是组成了许多数:111、12、102、210、10101等等,经检验,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可见三根小棒无论怎样摆,都能被3整除。然后再让学生分别用4根、5根、6根、9根小棒摆成不同的数。这些数是否能被3整除?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探索了新知,而且激发了兴趣。

四、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教学方法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五、运用直观,发展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贴在黑板上,首先出示准备题: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每小时走3千米,4小时后两人各走多少千米?让学生移动小人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教师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学生说对着走,于是教师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越来越怎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新课,于是教师把准备题改为: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3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向而行)。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的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进而启发学生:两人相遇后还可怎样走?继续走下去,两人相距就越来越怎样呢?用小人演示一下。于是把准备题再改编为(相背而行)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相背而行,小华每小时行4千米,小明每小时行3千米,3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运用同一教具演示,使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六、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后,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38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这时,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人人积极思考,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解答方法。

当同学们说出用归一法,倍比方法、方程、比例方法等解法后,教师接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也可以用分数的知识解答。把3小时看作占5小时的3/5,根据已知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式:136÷3/5。这样,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第8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案例一】

一堂三年级《时分》的公开课:上课教师将教学内容图片化,课文的题目、正文内容及课堂提问都与图片一起显示在屏幕上。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读着屏幕上的文字。整节课共播放了20多张图片,其中关于钟面的就有十多张。一节课下来,学生竟没有看过书上的内容,也没有动笔写一个字,40分钟都在观看一张张“精彩”的图片。

【案例二】

这是一堂二年级新课程《统计》的公开教学课。

教学时,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伴随着鲜亮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电脑提出了本该由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相当高,课堂上显得非常热闹。突然,不知是教师操作错误还是其他原因,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顿时,学生鸦雀无声。于是,专职计算机教师赶紧跑上去摆弄,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每次我都下意识地看了看表,第一次停顿了两分钟,第二次停顿了五六分钟……下课铃响了,教师却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只好草草收场。

【案例三】

这是一位数学教师的《连加,连减》课。

该教师用课件演示来创设情境:在操场上,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9个气球。突然吹来了一阵风,小朋友手中的5个气球一起在天空中消失了。课件演示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根据此情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回答:“可以提出‘还剩气球多少个?’的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9-5=4(个)。”由于学生列出的算式没有用到“连减”,接下去难以用已制作好的课件教学,教师就引导学生:“还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学生一片茫然。无奈之下,教师只得给学生以明示:可以用9-2-3的算法。到最后,教师问学生是否同意这一想法,学生却不约而同地大声说:“不同意!”顿时,教师十分尴尬……

有了多媒体,要能充分开发利用,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充分开发,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要用什么媒体、什么课件,教师都要精心的设计。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不管选用什么媒体、使用什么课件,都只能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工具,并不是用它完全取代教师、教材和教学互动过程。比如案例一,学生整节课都是在观看图片,没翻过一页书,没动过一枝笔。这样的一节课结束后,只能在学生大脑里留下一幅幅的“精彩”的图片以及图片设计的艺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我认为,这就跟大脑有毛病的人和无所作为的人看风景一样。看的目的还是看,看了就算了。老师的作用就是点一点鼠标吗?

第9篇:教师教学艺术范文

教育教学必须具备艺术性往往是许多人所忽视的,而在具体教学中对教学的艺术化问题的思考更是淡漠的。在艺术教学领域里,对于教学的艺术性问题,可能思考得多一些,但是常常有这样一个误解,想当然的认为在艺术领域中的教学由于所教授的内容是艺术本身,那么教学就自然而然、也毋庸置疑地具备了艺术性,艺术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这是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

艺术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艺术美的形式、传递美的本质,并和学生一起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因此艺术领域的教学更需要让教学遵循艺术审美特征,让教学审美化、艺术化。而艺术教学的艺术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内容是艺术的,而且教学的方式、教学的理念、教学的结果等都应该是艺术化、审美化的,是符合美的规律的,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的结果都是与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息息相关的。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艺术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艺术教学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的问题亟待我们共同探讨与研究。艺术教学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艺术审美特征,缺乏艺术性,教学的内容艺术含量不足,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都是艺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的、突出的问题。在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本质没有完全贯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也没有融入在教学的细节中,教学的内容、方法,都没有得到艺术性的深化、艺术性的整合和创新,或者,即便教学的内容是艺术的,但是教学的方法却是非艺术的,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本质只附在教学的表层,甚至完全脱离了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很多艺术教师对艺术和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同时缺乏教学艺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教学理念、方法陈旧:一方面体现在艺术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模式,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艺术化形式教学的能力不高。

探讨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化的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必须从艺术谈起!对艺术和艺术的本质的研讨是我们阐述艺术领域中艺术化教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

艺术是人对真实世界审美认识、精神掌握之后的意识和表现,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物化的结果。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通过人的精神动机和精神活动认识体验世界,展示所获得的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后进行的创作和表现,同时将这个过程和结果物化。这种认识活动是一种能动的认识,是主体个性化的精神和情感主动作用于客体对象,同时对客体进行艺术加工、艺术提炼、艺术创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认识事物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同时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艺术就具备了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等形象性的特点,同时所塑造的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艺术与美是密切相关的,美是艺术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一般地说,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审美特征:

1.实践性和主体性

2.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和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艺术概论》p102页)

7.自由性

8.真实性

下面我们简单阐述艺术的审美本质

深入全面地把握艺术的本质,是我们探讨艺术教学和艺术化教学的关键所在。艺术与美是密切相关的,美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来源于现实美,又形成一种高于现实的美,这种美是需要人的意识和精神去审视、感知、体会才能重现的一种抽象的美。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是我们无法用具体的言语和文字能够表达的,可以说是无法翻译的,这种不可翻译性使得艺术的美必须直接面对人的鉴赏和判断。“美”的面前如果没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一颗审美的心和欣赏美的情感,那么“美”的价值就会大大减弱,甚至不复存在。因此,审美是艺术美存在的依托,艺术美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审美的问题是贯穿在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的欣赏,可以说,审美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艺术概论》p78页)敏泽:“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转引自《文学理论:回顾与展望》第72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杨恩寰也认为:“审美是一切艺术的审美本质,无审美也就无艺术。”(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第16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审美是艺术美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现实美,又形成一种高于现实的美。现实的美如果没有审美的认识和创造,就只能永远是一种自然的、天然的美,审美先于艺术而存在,而后促使了艺术的形成,我们说审美是艺术得以产生和形成的最根本的、无可取代的条件;同时,审美也是艺术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艺术一旦形成就以凝练、完善的形式融集了丰富的艺术文化,汇集了深远的艺术意蕴,也不同程度地聚集存留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积沉,以及不同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没有创造者的审美,艺术的美将不会存在,没有欣赏者的审美,艺术中所凝聚的艺术美将不可能再现。

审美是艺术的本质。一般说来,审美是主体通过对美的物体的鉴赏和体验,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愉悦和享受。那么审美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或者说审美的过程需要遵循什么样的精神原则呢?

艺术不是为了直接满足使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上的影响。艺术的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给予人精神上的陶冶、愉悦和感染,这种愉悦是超功利性的,没有具体的、现实的目的。康德认为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不受功利、概念、目的束缚的美,是一种用最纯真的眼光来看世界所发现的美,而审美也不是用日常的目光对事物进行美与丑的判断和褒贬,而是用最纯粹的眼光洞察事物本身。同时,审美是一种完全开放的状态,在审美过程中主体是自由的,是解放的;审美也是一种充满着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状态,审美主体把自己投入到作品中,面对作品中最富孕育性、情感性的点,结合自己的阅历体验和价值取向进行联想和自由创造;审美还是一个饱含情感的过程,没有蕴含情感的艺术品是不可想象的,也是苍白无力的,同样,一个审美的过程没有情感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用情感才能感受到情感,只能用情感才能感动情感。

二〉突出艺术审美本质、体现艺术审美特征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艺术化教学

艺术与美有血缘般的联系,艺术和美始终是水融的。美是艺术的真谛,是艺术的生命之源,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作的领域,因此说到艺术,不能不谈美,而说到艺术教学,我们更不能不谈艺术和美。我们追求艺术化教学,就是追求美化的教学,追求突出艺术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的教学。不具备教学艺术的艺术教学不是真正的艺术教学,突出艺术审美本质、体现艺术主体性、形象性、创造性、情感性、自由性等审美特征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艺术化教学。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苏霍木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同时他又强调: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个性化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教学可以营造课堂教学生动鲜活的面孔和朝气蓬勃的生机,使课堂教学有了活的灵魂和永恒的生命力。教学艺术不仅将教学引入审美的境界,而且赋予教学无穷的魅力,焕发师生学习和创造的激情。艺术化的课堂教学必定是一幅“教师青春常在、学生如沐春风、课堂春意盎然”的绚丽画卷。

艺术化教学首先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示艺术的美和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东西、美的东西,如果不能用美好的方式和手段去展现,虽然内在的美本身不会被打折,但是美却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学生所领略到的美就不完全。其次,艺术化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方法达到最高层次,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艺术是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甚至不增加教学的内容,就能优化艺术教学的效果的方法,同时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可以这样打个比方:教学的效果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乘积”,即便教学的内容丝毫不变,只要教学艺术化程度越高,值越大,则“乘积”(教学效果)就会(越)大。阎增武在《浅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中认为:“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勿庸置疑,教学存在美。教学的美使学生愉快、激动、向上,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教学美可以使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教学效果也会很好!朱作仁等编写的《教育辞典》中指出:“教学艺术是能够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的各种知识、条件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其次,艺术化教学能够做到以美引入,以情感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让学生在美好的学习气氛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化教学必然体现美学特征,给人以审美感受。教师通过艺术作品的生动形象和艺术感染能力,使课堂形成一种感情和艺术气氛,创造最佳效果,学生则以主动愉快的心情,在审美中接受知识,并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感知生动的艺术形象中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和熏陶。凡是具有艺术性的东西总是具有美感的,即有非凡的魅力,能够感染人、愉悦人,能够让人倾倒、迷恋。艺术领域内的教学一旦具备了艺术性,经过教师的精雕细琢形成一种美的形象和手段,就能让学生由厌学变成好学、乐学,在课堂学习中乐此不疲,在愉悦的气氛中如沐春风。教师通过创设美的情景,酝酿美的情感,挖掘美好的感觉,置学生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感动、愉悦,从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机,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礼学*学记》中讲:“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体现。而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艺术的教学,学生没有置于美好的学习气氛、没有受到感染、没有得到学习的乐趣,就失去了善学与乐学的基础和前提。与此相对,在艺术化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知、情、意融入教学中,构建创造了一个美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达到激情洋溢、生机勃勃、意象情思纷至沓来、愉快轻松的感觉不可遏止的最佳教学环境。

三〉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的关系

教学艺术和艺术教学是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艺术教学的主体内容是艺术,蕴含着美的作品,艺术教学是展示美,传播美的教学,艺术教学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艺术元素,这些艺术元素如果没有最合适的形式,没有最佳的传播方法,就不能由教师的一端传向学生的另一端。而教学艺术是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教学,它用美的方式将美的内容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将教学引入审美的境界,赋予教学无穷的魅力,实现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可以说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一个是目标,一个是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艺术教学需要展示美,教学艺术的过程不仅展示了艺术的美,也展示了教学的美,艺术的美也在艺术化的教学中得到升华。

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的另一种关系,我们可以概括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艺术化教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教学领域中的艺术。从构词逻辑看,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教学艺术是归属艺术的。人们通常所指的艺术具有相对独立的自身形态,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虽然教学艺术不是此种意义上的艺术,但是教学艺术同样具备艺术的特征,教学艺术是一种不能脱离审美本质的艺术,是一种具有个性、创造性、主体性等审美特征的艺术。展示教学的方式的美,本身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艺术教学的内容,而且,艺术教学中,教学若无艺术性,不但艺术的美不能展示,教学方式也就成不了艺术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艺术的困境

艺术领域内的教学艺术问题是不容乐观的,主要问题一是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二是艺术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意识和能力。审美本质是教学艺术的灵魂,艺术的审美特征也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艺术教学当中,艺术的审美性质和审美特征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上都应该有所表现。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对于艺术教学领域内的艺术化教学有许多种误解,这些误解散见在整个教学当中。比如有:误解一:想当然地认为在艺术领域中的教学由于所教授的内容是艺术本身,那么教学就自然而然、也毋庸置疑地具备了艺术性,艺术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即便教学的形式没有遵循美的规律、教学的形式没有贯彻审美的本质,教学的艺术性也丝毫不会有所减少。误解二:教学的内容具备了审美特征,艺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就一定实现了艺术性,就符合艺术教学艺术化的要求了。艺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不需要考虑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教学内容的艺术性不需要考虑整体内容的整合,也不需要考虑所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当中的最佳顺序和比例。误解三:艺术教学中必须注重艺术技能教学目标、可以忽略艺术欣赏教学目标;在艺术欣赏教学中,只需要完成对艺术形式的欣赏,不需要加强艺术精神的领略、人文知识的学习等等。

所有的教学都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基础的,如果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研究滞后,那么教学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同样,艺术教学也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对艺术教学的目标和艺术价值的片面理解,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没有突出艺术审美特征、缺乏艺术性!其主要的、突出的问题是艺术教学中只注重艺术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略艺术的内在价值和本质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艺术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略审美体验(联想、想象、创造、情感),漠视艺术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方面所起到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艺术教学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方法陈旧,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上。在艺术教学中,一些过时的、保守的、封闭式的教学观念,严重的束缚着艺术教学的手脚。我国传统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弊病众多,在教学目标上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单一、高深、繁难的知识技能,没有向学生提供能够拓展视野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知识;在教学形式上长期停留在单一枯燥的形式上。长期以来,教学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强调共性,漠视个性,强调统一,无视差异,无形之中扼杀了许多颇具创新、颇有建树的设想;教学中处处充斥着刻板的程式、机械的灌输、单调的训练。我国传统教育基本是灌注式教育,在灌注式教育中,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艺术教育是与灌输式教育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由于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艺术教学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灌输的俘虏,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掌握技巧,耗费了学生许多时间和精力,却事倍功半。这种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违背了艺术本身的精神,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不到学习的乐趣,享受不到美,感觉不到愉悦,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呆滞僵化,没有活力和生机。

缺乏对艺术教学的认识,同时忽略对体系中的新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方法的研究,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的水平停滞不前。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运用艺术化形式教学的能力不高,也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的非艺术化。正确把握、运用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性,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艺术领域内,要求艺术教育者既是教育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艺术教学更需要艺术教师具备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双重素质,能够将教学和艺术两者融会贯通,将艺术的手段和形式融入教学当中。

我们都知道,一个专业技能很强的演员,并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它可能缺乏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样,一个具备非常丰富的教学理论的教师,如果对艺术的本质不了解,对艺术的领悟能力不高,在艺术教学中也是不会称职的。因此,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两个部分:艺术化教学的能力和艺术能力。只有在教学中将这两部分相交融和才能共同构成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

本论

一〉艺术教学内容的艺术性

艺术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审美教学,这就在本质上决定了在艺术教学中必须以艺术为主,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审美特征、审美价值,教学内容构成的主体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和艺术精神的。艺术教学所选择的作品的内容必须是美的,只有美的内容,才能体现艺术的本质,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才能引导学生置身美的艺术境界,才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艺术品位,才能提高学生美的感悟能力,达到高层次的艺术鉴赏水平。

当然,并不是教学的内容具备了审美特征艺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就一定实现了艺术性,就符合艺术教学艺术化的要求了。我们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中学课堂上的艺术教学,所教授的内容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艺术知识,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突出了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审美本质,但由于不符合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具备艺术性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教学内容构成的主体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和艺术精神的,所选择的内容要求是艺术的,同时内容的整合和组织也要求具备艺术性。在教学中,首先要选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艺术审美水平的艺术作为教学的内容,同时这些艺术的内容又必须经过筛选、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内容取向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其成为教学中适宜而经典的成份。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除此之外,组合这些适宜而经典的内容,让其在教学中具备最佳的顺序和比例构成也是教学内容具备艺术性的一个方面。

在艺术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上的把握,艺术教师必须同时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教学内容的主题内容必须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

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一方面可以来源于艺术精品,另一方面可以来源于自然和生活。

艺术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中外一切优秀的、具有经典性的艺术文化遗产,把经典的艺术引进学生的课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经典的艺术作品具有经典性和永恒性,在艺术形式上、技法上是优秀的,同时“它往往反映人性最深处、最本质的东西、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最高成就,所以能经得住历史的筛选和考验”。(《艺术课程标准解读》98页)因此,其中所内涵的精神是一笔不朽的精神财富。在艺术教学中,把古今中外经典的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充分接触和感悟经典的艺术,细细体会,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力、所凝聚的艺术魅力,学生课堂和生活就有了重要的文化养分。

艺术教学的内容,可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把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引进学生的学习当中,既可以让学习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让学生更贴近艺术的源泉。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中的美经历了人类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融入了人类鲜活的个性和充满智慧的创造,是高于生活和自然的。但是艺术的源泉是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色彩、声响、形状甚至动态等都是艺术形成的基础,都是艺术美赖以生存和提炼的源泉。一位学者说过:“如果一个人看过蚂蚱,抓过蛐蛐,挖过蚯蚓,摸过鱼,那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感觉会完全不同”,他眼里心里的艺术形象也会更加鲜活和动人。现实生活中的美和大自然的美是艺术的有利根据和根源,在教学中引进大自然中的美,让学生扎根于艺术的源泉,学生形成的艺术感觉就会更真实、更鲜活,审美愉悦的实现就更容易做到水到渠成。

第二个方面:艺术教学尚未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无视学生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的心理顺序,这是教学内容缺乏艺术性的体现。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艺术审美发展水平,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认识规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审美的认知规律,提供学生感受艺术、表现艺术、创造艺术以及学习艺术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艺术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个方面:教学内容选择和整合的综合性。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实践,这种实践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经历着分化和综合的过程。每个艺术门类以及其中的各种样式,都是一个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各自闭关自守的领地。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们都会从其它艺术中吸取营养,甚至同其它艺术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品种,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并使得整个艺术体系得到发展。(《艺术概论》186页)

艺术教学的内容的组合要注意体现综合性、融合性的原则。艺术的多元化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为艺术教学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条件。而且“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互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反映世界。这是他们共同的“基因”,是他们能够相互联系和融通的根本原因。”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雷默提出了“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不一而足。每一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同时许多艺术又,还可以借用非艺术的要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

同样在《艺术标准解读》中所说:“由于社会对具有艺术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渴求,促使艺术教育自身也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形成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大趋势。不仅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交叉和融合,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造等不同领域间也开始相互渗透。”美国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采用了把各种艺术学科结合起来的综合艺术教学形式,即利用绘画、音乐、舞蹈、刺绣以及其他不同的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去启发学生。

艺术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把握:一个是艺术和非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另一个是艺术自身各要素之间的融合。艺术教学要注意发掘艺术各门类的文化内涵,加强姊妹艺术之间和其他相关文化的联系。艺术教学是一个与姊妹艺术及相关文化相互联系与渗透的教学。艺术教学可以把相关艺术门类的艺术特点结合,进行知识整合;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霍斯曼曾这样说过:“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这种教学强调所有艺术之基础的、共同的东西,即艺术的审美性、创造性、表现性的东西。艺术教学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

艺术教学可以同其他学科,或者是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样可以相互增强活力,否则艺术教学将是贫乏的。提倡艺术教学内容的融合和综合性发展,是对传统艺术教学观念的一大突破,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一大成果。

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舒曼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雕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雕塑的作品又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第148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在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再组织一些延伸和拓展的材料,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教学知识。第四个方面:教学内容顺序和比例的合理设计。

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单线条的设置教学的程序,而并没有从多维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目标,立体的设计教学要包含的内容。

为达此目的,教师应当具备很强的分析教材和组织教材的能力,对所选择的内容能够控制有度,既要放得开,选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又要能收得拢,做到重点突出,言之有物。这样再根据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特色突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程序是教与学之间形式和内容安排的和谐组合。具备渐进性、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组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然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领悟美,并能触类旁通,富有创造力。

所以好的老师,要将教学内容合理搭配,给不同深度、不同方面的教学内容分配合理的比例,并使各部分内容保持合理的出场顺序,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完整性。

二.教学方式的艺术性

在艺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的,教学的方式也应该遵循艺术的美的规律和审美特征,使得艺术教学本身艺术化、审美化,让艺术教学这一行为和过程具备艺术的美,同时也让其本身成为一种美的艺术。因此在教学实施中,艺术教学在具备各门课程教学所具备的教学艺术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艺术教学所特有的教学艺术。基于这个原因,本文从一般课程的教学艺术和艺术课程所特有的教学艺术两个方面来陈述。首先,针对一般课程所应具备的教学艺术,简单阐述了教学意境的艺术性、教学节奏的艺术性、教学空间的自由性;其次,阐述艺术教学特有的教学艺术:一方面根据艺术教育的审美规律,主要针对艺术主体性、形象性、创造性、情感性等审美特点提出了艺术教学的个性化、艺术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教学的即兴创造性、艺术教学的情感艺术;另一方面遵循艺术美学原理,主要针对艺术审美心理特征提出艺术教学的距离美、艺术教学的移情美。

<一>教学意境的艺术性

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在思想感情上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艺术教学中教学意境的营造能将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境界,让学生置身在美的情韵和诗意般的境界中。具备意境的教学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这种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激情,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审美愉悦。艺术从来就是一种充满情感和美感的东西,在艺术教学中,遵循艺术的审美特征,就可以营造出艺术化的教学境界。具备艺术性的教学意境,应该是一种景真、情深、意切,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是一种以“实”情实景营造的教学意境。除此之外,在艺术中常用“艺术空白”的引导和启发下,我们以“空”代“实”,同样营造出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意境。

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

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在教学中处处洋溢着美和迷人的魅力,其实现的前提首先是有“情”也有“景”,然后再实现情与景的交融,构造出景真、情深、意切,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这种意境的实现,可以说是需要将视觉效果、听觉效果甚至触觉效果融合在一起方能达到。在艺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去促使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的形成。在教学语言上,用散文化的言语去描述对象。散文化的语言是一种美丽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她能真切而细腻地表达出人内心美妙而短促的思绪和情感,同时其中蕴涵的袅袅流动的韵味和激情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获得美的愉悦和情韵;在教学表示上,用美丽的画面展示对象,画面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流动的音乐是一幅流动的风景;流动的风景以线条、色彩的形式停留下来,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艺术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凝固,静态的图画展示着流动飞扬的情感。艺术教学把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融为一体,引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愉悦服务。美丽的图画、流动的风景、诗意般的言语融入着教师的情感,同时带动着学生的情感,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展示着美的空间和深远的意蕴,也将学生引入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空白”的教学意境

空白艺术是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研究范畴,“空白艺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德经》中的八个大字“达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老子看来,无声是最美的声音,无形是最完美的形象。中国画家常常用“空白”来藏境,空白是构思立意的一部分,是集中、提炼、概括的结果,是创造意境必不可少的,它留下联想、想象的余地和空间,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

在艺术教学中,运用“空白”来营造一种教学意境,是教学艺术化的表现。

艺术作品留下的空白,并非空无一物,它是以空显示实,由实而空,“空”正是情感充盈的艺术空间,是作品的艺术内含所在,清代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对艺术之“空”有这样的论述:“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空白艺术就是对那些能够引起激发人们想象的地方进行画龙点睛的提示,通过暗示和隐语将真正艺术想象的空间及其作品所要直接表达的真正艺术内含和意蕴留给欣赏者,接受者,以最少的笔墨从侧面间接而不是直接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艺术领域中,空白的运用是很受青睐的。空白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品的蕴涵和思想情感,驱动想象和情感的驰骋。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更应该尊重这种空白的存在,切不可枉自聪明地去填补。空白艺术正如道家的无为之无,这无并非空无之意,而是“无为而无不为”,突破了时局局限的“意无所制”,其范围更加广泛。在教学中运用空白营造教学的意境,以“空白”诠释“空白”,可成就一种超越的教学艺术。

有人把空白的艺术称作是“召唤”“空筐”的艺术,认为空白可以召唤学生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空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个空筐,等待学生用自己的思索和想象去填充。艺术空白营造的教学意境可以让学生在空白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以获得完整的美感。不同的学生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在艺术的想象空间创造美妙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而教学中的“空白”因此可能变得非常的丰富和异彩焕发。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应该有意无意的设计许多境界空灵,意趣无穷的艺术“空白”,让学生去补充和创造,让其在自己的创造中获得最大的艺术享受。

在艺术教学当中,运用空白艺术营造教学意境可以学习国画中“计白当黑”之法,音乐之空白的“休止”之法,雕塑中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诗词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做法等等。除此之外,艺术教师还可以运用沉默来达到艺术空白美的效果,实现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在教学中用来“布白”的沉默,不是没有内容、空洞无物的。空白,虽无,却有,似无,却又可见;沉默虽无声,却奔涌着情感。它能使人想到“象外之旨”“弦外之音”“境外之物”,它具有一种无限性。“沉默”这种无言无语的“空白”,胜过了明白直露的千言万语,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教学节奏的艺术性

节奏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方式。音乐要有节奏,诗歌要有节奏,平仄相间,动静相间。美学家朱光潜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艺术。艺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的节奏性,体现了教学的艺术化。艺术教学节奏是指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变化,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在教学中,不能不追求教学节奏的艺术性。首先,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遵循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因此不能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协调。艺术教学的教学过程应该像奏乐一样,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相联。其次,追求教学的节奏美,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动律的变化,会使教学节奏呈现出一种明快、生动的韵律之美、流动之美。这种美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又能这种美能够感染学生,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也有利于师生间思维与情感的沟通交融,达到优美和谐的境界。再则,教学中要增强感染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就不能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协调。具备节奏美的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生机勃勃,优质高效。实践证明:凡是课堂教学效率高的教师,必定是善于控制教学节奏,或有张有弛,张弛得法;或有密有疏,疏密得法;或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或新颖多变,起伏和谐。课堂教学能否具备鲜明的节奏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把握教学节奏上,最重要的是教学的节奏应该遵循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和时间。心理学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认知节奏和生理节奏像潮涨潮落一样呈现出波浪式状态。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规律,以曲线式的节奏推进教学,设置课堂教学的若干“浪峰”“波谷”。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这样认为:人脑接受刺激引起的兴奋点如果不断转移,那么相对来说人就不容易感到疲乏,反之,某一兴奋点持续活动,就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同时抑制还可以扩散,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人脑就会出现困倦乃至睡眠状态。教学中节奏的艺术性可以让学生解除学习的卷怠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回归精神的“自然保护区”。美学大师朱光潜说:“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而愉快。”

一堂课平铺直叙,没有起伏,没有跌宕是缺乏节奏艺术的表现;课堂上始终紧锣密鼓,不留一点空闲,不留一点空白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节奏的课堂;课堂上教学气氛松散平淡,杂乱无章,课堂气氛压抑,沉闷也是没有节奏美的表现如此不一而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自然觉得枯燥无味而昏昏欲睡,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如果40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艺术化的节奏呢?在教学中,通过动静搭配、张弛交错、疏密结合、起伏有致等多种对比和转化,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和学生的心理节奏像切合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动静搭配:动,应该是有控制、有节律、有针对性地对问题的研究,而不是杂乱无章、随心所欲的;静,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思考,认真的钻研,而不是一潭死水般的沉寂,而是在酝酿一个成熟的见解,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恬静美。艺术教学中,教学的节奏应该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统一。

疏密结合:(空白)密的地方要求教学内容的容量较大,教学速度较快,用紧张的节奏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疏的地方要求教学的内容较少,教学的速度比较平缓,同时留给学生的空间大,自由思索的余地大。“疏可走马,则输出不是空虚,是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透风,换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让人感到窒息”,艺术教学中疏密结合要求是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的和谐统一。

张弛交错: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艺术教学中,教学节奏也应该是有张有弛有起有伏的和谐统一。所谓张,就是紧张、急促;弛,就是轻松、舒展、宽松,张与弛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张和弛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统一,教学中要么会显得平淡无奇要么,不能突出波澜和,整堂教学就陷入没有弹性,没有张力的状况;只有有张有弛,张弛交错才会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相得益彰,韵味无穷。

<三>教学空间的艺术性

艺术教学需要营造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同时也需要给学生留一个艺术化的空间,一个自主、自由的空间。

1.自主的空间

人作为独特的、精神的主体,有形成自我的本能,也一直在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中表现出自主性。人的自主性表现为他可以产生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维、决定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在自知自觉中把握世界、形成个人主体生命的意义,在确定自己的行为当中主动积极的形成自己、完成自我。

德国的卡西尔用“人是符号的动物”来解释人的自主性,认为人是一种能以符号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动物。艺术便是符号中最生动的一种,人类在不断地通过艺术的形式体现着人的自主性、也发展着人的自主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融入了主体的呼吸和生命,融入了生命主体完成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和过程。“艺术作品之所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因为艺术创作主体对生活原料进行了创造性的选择、提炼、想象、虚构,并在其中渗透着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情感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作品融入了主体的呼吸和生命,体现了对生活的新发现和审美的独特建构;艺术创作活动是凝聚了创作主体的全部心血的、个性化的、能动的、艰辛的创造性生产过程。”(--《艺术概论》第277页)在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之中,艺术家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主体个性。

在艺术教学中,需要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一是由人的自主性特性所决定的,二是由艺术的主体性特征所要求的。在艺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始终是艺术,只要有艺术存在的地方,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的特征就会毋庸置疑地跟着存在。在艺术创作全过程中,艺术家这个主体起着决定性意义,在体验艺术家这个主体所释放出来的意蕴时,学生这个主体毋庸置疑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教学可以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主体和学生的主体、作品包含的主体和学生的主体都应该处在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之中。

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并非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做任何变动的适应。人都有自己的主体性,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接受。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行动,离开了学生的这个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学生认知的目标最终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在艺术学习中,学生在欣赏、创造等过程中,感受、领悟、审美都是要通过自主的活动才能完成的,离开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传递出去的知识就得不到学生的接收和内化。

教学中,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其充分施展个人能力,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教学艺术。

2.自由的空间

“在艺术活动中,人们并没有在主观上带着掌握世界的功利目的,但却足以在享受到精神自由状态所带来的愉悦和惬意中掌握了世界,可见,艺术是具有自由品格的。正是艺术的这种自由品格,使得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能够细腻而充分的体验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从而达到各种心理机能和谐统一的自由境界。”《艺术教育论》p3艺术是一种情感自由的、自主的表现,创造艺术、鉴赏艺术是人追求美、追求自由的象征。人在自由创造中发展了艺术,酿造了美,而美的根源也落在了人的自由创造之中,正如杨辛教授在《艺术美学原理新编》中所作出的结论:“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美学原理新编》第19页)

艺术教学作为一种以艺术为参照对象的教学,必须体现艺术的特征,自由性是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教学所应该突出和遵循的;同时教学作为一种自由活动,与其他各种艺术活动一样,需要体现出人类的精神、意志活动的自由性,必然要以自由性为其特征的;而且对于艺术主体来说,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是最高境界,将自身从自然和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精神世界的自由,是艺术家甚至全人类的追求。庄子就是追求自由生活的典范,他不断地以自由的方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