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

第1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61-03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大型客车作为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设计质量关系到游客的旅行体验与客车企业的品牌形象。在大型客车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车内所安装的导游椅大多采用外购形式,作为导游的工作席位,其造型单一,色彩材质与客车整体内饰格格不入,没有关注导游对产品各方面的需求。另,导游椅通常设置在车门入口处,是用户上车时第一时间接触到的视觉信息,影响整车的第一视觉形象。因此,需要对导游椅形态进行改良设计,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产品语意学突破了传统设计理论将人的因素都归入人机工程学的简单做法,将设计因素深入至人的情感、心理和精神层面[1],涵盖了功能、审美和认知三个层面的内容[2]。通过产品语意设计,可以激发用户产生关于以往生活经验和行为体验的联想,引导用户理解产品功能、自然而然产生正确的交互行为、并加深整体印象[3]。因此利用该理论从功能、情感和象征层面进行快速有效地造型改良,可以得到视觉和谐、交互自然、符合企业品牌形象的导游椅设计。文章基于产品语意学理论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研究大型客车导游椅整体形态优化。

1 设计原理

1.1 产品语意设计层次

产品语意学源自于设计符号学,最早由克劳斯-克里彭多夫(Klaus Krippendorf)与郎诺何(R.Butter)提出[4]。克里彭多夫认为产品语意应包含三种模式:(1)语言模式,传达信息本身的含义;(2)沟通模式,信息交换双方建立沟通的方式;(3)文化模式,关于象征意义的传达。根据这三种模式,可以将产品语意设计分为三个层次[5]:

(1)功能语意。产品需有效传递功能含义,操作使用需要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保证用户对产品功能理解和交互动作执行的过程自然、流畅;(2)情感语意。产品以一种符合其审美喜好和情感需求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3)象征语意。产品设计需暗示用户的社会地位,体现企业或品牌的服务意识。

1.2 产品语意设计流程

语意设计流程包括三个部分:归纳用户特征、产品意象搜寻和产品语意设计[4]。

用户特征指目标用户群体的特点,可以反映目标用户的行为习惯、审美喜好和社会地位等。对于拥有不同用户特征的人群来说,其对产品语意的理解存在偏差,为了保证最终呈现的产品语意的准确性,在设计之前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精准定位用户特征。

产品意象指可以表达相同或相似用户特征的具体事物。由于对用户特征的描述通常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文字词汇,将这些词汇直接转化为造型语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需要通过产品意象,将抽象的特征词汇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再从具体事物中提取抽象的造型元素,从而简化设计过程。产品意象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实物、事件或情景等。

最后,从产品意象中提取出可以表达抽象用户特征的造型元素,通常包括线条、形体、色彩、材質等物理特性,利用这些特性的物理组合激发用户对产品语意的联想,达到暗示功能、唤起情感、符合用户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

1.3 产品语意设计方法

从产品意象中提取功能语意、情感语意和象征语意并将这些语意赋予产品造型;这一过程需要专门的设计手段。产品的语意可以看做是一个具有多元呈现形式的超文本,其语意传达的过程具文学性,因此可以借助带有修辞色彩的设计方法进行产品语意设计,提高产品的修饰性和想象性[2]。

方塔尼尔区分了符合关系、相似关系、联结关系,并提出了3种相应的修辞格:换喻、隐喻与提喻[2]。利用这三种修辞手法可以有效将文化背景、文化符号和时代特色等元素融于产品造型设计,让用户无需与设计者直接交流的情况下,理解一件产品背后的含义[2]。下文对这几种修辞手法进行介绍。

换喻是一种基于逻辑上的符合关系的设计方法,常常用于表达功能性语意。例如,当需要为一个椅子造型添加“书籍存储”功能时,可以直接将书架的造型元素添加到椅子造型中,从而实现功能语意。换喻手法直接将用户的熟悉的功能性意象“添加”到产品造型中,从而达到暗示功能语意的目的。

隐喻是一种基于用户特征与产品意象之间的相似性而对从造型进行语意赋予的设计方法,产品意象的搜寻不受最终产品的类别限制。例如美国设计师Eero Saarinen的经典设计——郁金香椅,利用了郁金香的花瓣曲线作为椅子造型的轮廓线,让用户在这把椅子上似乎看到了花瓣的“影子”,从而产生了优雅、自然的联想。隐喻手法通过将用户对于生活中熟悉事物的感受投射到陌生事物上,让用户对陌生事物产生“熟悉感”,从而达到激发联想、唤起情感的目的。

提喻手法是一种基于联结关系的设计方法,和换喻手法类似,也是用符号的意义去代替另一个意义的表达方式。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换喻利用相近之物作为意象,而提喻则利用更具有包含性的事物作为意象。例如,通常社会意义上认为红色可以代表热情活力的情绪,而蓝色代表冷静平和的情绪,因此当一个产品需要表达热情活力的语意时,采用红色比蓝色更合适。提喻手法通过一种更为本质的信息传达方式,帮助用户更直接地理解从语意。

2 导游椅设计实例

基于产品语意设计流程可以将本次导游椅改良分为三个阶段,下文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1 用户特征归纳

首先确定目标用户,然后从功能、审美和认知三个方面分析用户需求,最后归纳用户特征。导游椅是提供给导游等乘务人员的专用座椅,因此导游为本次设计的目标用户。

在功能方面,导游作为服务性职业,有相对严格的职业规范,工作细致繁琐,即便在旅途中,能在座位上休息的时间不多,因此对舒适性要求较高。传统导游椅大多由背靠部分和坐垫部分组成,鲜有提供扶手功能,在舒适性上有所缺失。因此提高舒适性是功能特征之一。传统导游椅的交互方式为“压下坐垫”,导游通过执行“压下”动作完成折叠状态与使用状态的转换。为了不改变导游习惯的交互动作,在对产品进行整体优化时,应延续“压下”这一功能语意特征。

在审美方面,导游是一项常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需要以温和的手段处理旅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保护旅客权益。一名合格的导游通常具有随和、责任感强的性格,更倾向于喜欢攻击性较低、保护感更强烈的形式感。因此将“柔和”与“坚定”作为情感特征。 在认知方面,我国导游资格考试规定,一名职业导游必须有能力缩短同游客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游客心目中塑造可信赖、有能力带领旅游者顺利地开展旅游活动的形象。导游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旅客观感,也影响客车企业的品牌形象,既需要展现专业的工作能力,也需要营造平易近人的服务态度。因此将“亲切”和“安全”作为导游的象征特征。

2.2 产品意象搜寻

针对导游的三类特征归纳待解决的设计问题,然后分别搜寻可以解决该问题的产品意象,形成意象参考图(图1),为下一阶段提供设计依据。

在功能特征方面,待解决问题包括:(1)提高导游椅的舒适性;(2)改善状态切换语意。主要通过添加、删减、改进结构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意象类型以表达相同或相近功能的产品结构或物理形态为主。

为提高舒适性,在原有结构上添加了“扶手”部分,置于导游椅的两侧。受限于结构空间,扶手部分的状态切换方式采用绕轴旋转的形式。以关键词“旋转”为基础词进行词意发散,并以发散所得的各个关键字为搜索词搜索意象资料,最终整理资料形成意象参考图1,为改善状态切换语意,且保证改善后的交互方式符合用户的旧有认知习惯,以关键词“压”为基础词进行词意发散,最终形成意象参考图2。

在情感特征方面,待解决问题为:传递随和、责任感等情绪。主要通过对产品体积、线条和纹理的设计解决问题,因此意象类型以表达相同或相近情感的产品外观、人体线条或其他视觉形式感为主。以关键词“柔和”和“坚定”为基础词进行词意发散,最终形成意象参考图3。

在象征特征方面,待解决问题为:营造暗示“亲切感”和“安全感”的职业形象。主要通过颜色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概念解决问题。以关键词“亲切”和“安全”为基础词色彩意象搜索,形成意象参考图4。

2.3 产品语意设计

2.3.1 功能语意设计

功能语意设计采用提喻手法优化扶手部分语意,采用换喻手法优化状态切换语意(图2)。

首先,以“旋转”为基础词的意象收集后发现,绝大多数表达旋转语意的产品结构都包括圆形的造型元素。在旋转轴的起点位置添加圆形元素有助于传递给用户旋转的语意。因此在扶手部分的旋转轴起点加入了圆形的造型元素以强化扶手的功能语意。

通过以“压下”为基础词的意象收集后,发现可用于强化坐垫功能语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为坐垫上边缘添加斜面以传递“压”的语意,为坐垫部分安装把手以传递“拉”的语意。但由于坐垫部分的侧面遮挡,使斜面语意难以被用户识别,因此采用安装把手的方式强化功能语意。用户只需要抓住坐垫部分上的把手并向下压,扭簧结构会牵引着背靠部分同时向下移动,完成状态切换。改良后状态切换不改变用户旧有习惯的交互动作,易理解性高,用户体验好。

2.3.2 情感语意设计

情感语意设计采用隐喻手法,對导游椅造型与表面材质分区进行设计(图3)。

在整体造型方面,选择了“盾牌”和“鹅卵石”作为情感意象,通过隐喻的手法提取了盾牌的轮廓线作为背靠部分的造型元素,利用鹅卵石的圆润语意特征对导游椅的各个部分进行了曲率的改良。盾牌意象为导游椅提供了“坚定”的语意,体现导游的责任感。

在表面材质方面,以“母亲的身体曲线”为意象,利用隐喻手法对导游椅的背靠部分进行了分区设计,从而创造“被拥抱”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分区使用了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纹理,使得粗糙纹理和光滑纹理之间产生了强烈对比,让粗糙之处更为柔软,光滑之处更为柔和。

2.3.3 象征语意设计

象征语意设计采用提喻手法,对导游椅颜色进行设计(图4)。

通过象征意象的研究发现,冷色系更加符合安全的象征语意;低饱和度颜色对于视觉的刺激更小,更加符合柔和亲切的象征语意;高明度颜色的视觉重量感低于低明度颜色的视觉重量感,可以有效降低压抑感和隔阂感。

最终采用了低饱和度、高明度的蓝色作为主色,辅以明度较高的浅灰色作为导游椅的配色方案,柔和干净,传递亲切感、安全感的象征语意,更加符合导游的职业形象。

第2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西游文化;儿童家居;研究方法;创意设计

动漫主题衍生品设计既扩展了儿童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带动了动漫产业衍生品市场及周边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商业开发价值。西游动漫主题风格的家居用品设计必能将西游文化的内涵充分诠释,在宣传西游文化的同时,打造属于儿童的“动漫家居”世界。

1 儿童家居用品现状分析

家居用品泛指室内配饰、布艺、工艺品、学习用品、家具、生活用品等产品。儿童家居产品近几年来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家庭对儿童居住环境的重视程度也促进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家居企业发现了儿童家居市场蕴含的巨大市场需求,设计也开始趋于人性化和个性化,并开始注重儿童审美取向和环保材料的使用等方面。

市场现有的大多数儿童家居产品共同的特点是功能性和造型设计单一,差异化不明显,缺乏设计感和文化性体现,不能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另外,色彩运用过于鲜艳,不符合色彩的科学适用原则。儿童家居产品不但要强调安全性、人性化设计,更要注重儿童心理学、色彩学、审美学、艺术学等设计元素的融入,让儿童家居产品趋向文化性、实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的设计表现。

2 儿童家居用品研究意义

本文根据市场现状,深入进行在儿童家居用品中融入西游形象元素的创新性研究,旨在创作出一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造型风格独特、形式表现新颖的主题性儿童家居用品,使儿童家居用品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家庭摆设,更是具有文化气息、贴近儿童群体的生活艺术品。力求使以西游文化为元素的儿童家居产品设计既加深我国神话故事《西游记》的诠释,又弘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丰富动漫衍生品市场,提高儿童家居产品的品牌意识和文化内涵。因此,如何打破现有儿童家居产品的设计形式,设计出将西游文化与儿童家居产品相结合的动漫主题风格是此次研究的主要方向。

3 研究方法与思路

3.1 儿童家居用品种类

家居用品是指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等,儿童家居用品涉及种类以贴近儿童生活所需的物品为主。布艺类设计包括窗帘、沙发套、椅套、床上用品、靠垫等;工艺品类设计包括手办模型、花瓶、钟表、挂画等;家具类设计包括书桌、书橱、衣柜、置物架、衣帽架等;学习用品类设计包括书包、笔筒、笔记本、铅笔橡皮、置物挂袋、手提袋等。还有其他饰品类、灯具类、洗漱用品类等。

家居用品可根据室内空间的规划和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二度陈设与重新布置。儿童家居用品作为可移动的装修,是营造家居氛围的点睛之笔。它打破了传统的装修行业界限,将工艺品、布艺装饰、灯具等用品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个新的理念。

3.2 西游文化元素提炼

(1)装饰性符号提炼。提取《西游记》有代表性的场景和服饰等元素作为符号语言进行设计,如踩在脚下的云和孙悟空头上的发箍,可以提取出云纹和发箍的造型语言,作为儿童家居用品的装饰性符号,进行设计与延展。

(2)卡通形象提炼。提取《西游记》中有代表性的形象元素作为符号语言进行设计,如师徒四人形象和白龙马、牛魔王等形象,挑选能够让儿童记忆深刻又富有角色性格特点的原型作为参考,进行卡通形象的创新设计。卡通形象既要体现出概括、夸张、取舍的设计方法,又要保留角色原型的特定标志性符号,还要符合儿童心理学和儿童审美需要。最终,呈现出符合儿童家居设计风格的西游卡通造型设计,以便应用于更多范畴的产品领域中。

3.3 儿童家居用品改良设计

(1)从造型上进行设计改良,创作出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儿童家居用品。设计要删繁就简,符合儿童的纯真性格,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产品造型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趣味性,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富有童趣的世界和想象空间的家居环境。比如儿童衣帽架,运用《西游记》里唐僧手里拿的禅杖作为设计原型,进行重新定义和组合后,设计一款西游文化特色、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儿童专用衣帽架。灯具也可以进行改造,将《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坐莲花的经典镜头作为参考,提取其中的莲花作为吊灯设计原型,进行重新整合后,一款极具西游元素造型美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产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2)从装饰性上进行设计改良。比如布艺窗帘,可以将《西游记》中某个经典场景进行重新设计后印在窗帘布上,让儿童既直观又身临其境地融入西游文化的氛围中,这一类设计还包括床上用品、沙发套、座椅套等。

(3)从实用性上进行设计改良。比如书包、笔筒、笔记本、书签橡皮等儿童学习用品,将西游形象运用其中,寓教于乐的同时又具有实用价值,让儿童在特定氛围的熏陶中领悟到西游文化所传达的精神和寓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西游记》这个经典神话故事。这一类设计还包括挂袋设计、相框设计、钟表设计,还有其他生活用品类设计等。

(4)从材料上进行设计改良,所使用的材料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注重安全性和环保性。设计中多采用柔软、有弹力的材料,避免儿童在活动时无意中磕、碰,特别是儿童在室内活动时探索空间带来的伤害。例如,一款具有西游文化元素的儿童钟表设计,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材料的使用,运用不织布材料代替传统的塑料材质,并去掉了外层的玻璃。创新后儿童的钟表轻薄、环保,安全性能提高,符合儿童房的悬挂和使用,既能搭配家具又有主题风格特色。

(5)从色彩上进行设计改良。色彩的心理效应与情感能引起人们的各种情感和联想。色彩在整个家居环境中是给人的第一视觉感受,色彩设计合理,能够使产品锦上添花,提升造型语言,丰腴产品卖点,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西游文化元素的儿童家居用品设计,应该更加注重色彩搭配技巧和搭配原理,遵循色彩设计原则,综合儿童心理学、色彩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进行色彩的分析与研究。以儿童对色彩的心理需求为基础,以营造适合儿童健康心理的色彩世界为目标,结合造型设计,强化色彩的活泼性和视觉感受,最终实现色彩设计在儿童家居用品中的完美融合。

4 结语

第3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家用医疗产品;交互体验;情感

一、老年人使用家用医疗产品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形成受社会生活环境与自身生理特征直接影响的,一方面老年人因子女多不在身边,生活环境相对孤寂,交际圈也多是同龄人群,生活节奏变得缓慢而平稳,社会边缘化的态势无法避免。同时,生理组织老化,相应形成了行动相对缓慢,记忆力下降,身体五感的敏锐度下降的特征。社会环境和生理特征的转变,形成了老年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对事物发展追求稳定性,新鲜事物的相对抵触,厌恶复杂繁扰的变换节奏。着重靠经验而不是学习的认知特征决定了老年人的思维模型,逻辑思维与适时而变的模式逐渐消退,感性思维与习惯认知占据了大部分。此外,老年人的情绪易于激发出来,从而转化成情感的过程相对简单,一旦形成,逝去的过程又相对缓慢。

电子产品与信息技术新鲜事物的发展,其实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存在矛盾,设计就是要平衡两者的关系。健康一直都是老年人关心的话题,对于健康的可控心理是老年人强大的诉求。对于家用医疗产品市场的存在本身就是老年人这种诉求的基础表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变革不应该成为老年人接受产品的障碍,所以把握受众的心理认知特征至关重要。

老年人接受家用医疗产品的程度,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视觉上对产品形态没有抵触心理,色彩,造型,材质,触感等形态要素没有违和感,符合老年人的认知经验,也就是说主观满意度较为理想。二,产品易用性良好,容易学习,记忆负荷很小,产品安全可靠,容易使用,容错性良好,交互反馈及时准确。使用过程的交互体验感知顺畅。三,满足情感诉求,产品着重人性化设计考量,体现在对于上述前两个层次的改良,在细节上让老年人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逐渐形成对产品的情感依赖。

充分考量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后,医疗产品的设计目标不仅定位在产品只是检测,治疗,应急的实用范畴,而是发觉产品中亟待开发的情感因素,让产品成为健康的代名词。

二、家用医疗产品的情感因素

家用医疗产品大致可分为应急、治疗、诊断保健、康复等类别。具体产品包括血糖仪、血压计、按摩器、温度计等产品,具体类别不同,但具有体量较小,手持操作,数字化程度较高等共同属性。探究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对于关怀老年人,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层面对改良产品具有普遍意义。

对于情感这种感性属性的词汇研究,出发点还应归结到物理过程上来,寻求引感产生的原因,情感的基础表现是情绪,这种层面的情感是短暂的不深刻的,而且常常具有外在特征的表现,比如生气,伤心,高兴等。而情绪升级产生或是时间滋生的深刻请感具有延续性,一般不会伴有外在表现。比如归属感、依赖感、自我体验感等都属于这种情感。结合老年人家用医疗产品,产品激感的源头是我们要把握的东西,这种情感是产品交互体验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是以为健康服务这一基础建立起来的。

(一)产品识别层面的情感因素,基于情感化的可识别设计要更加方便老年用户感知产品的信息,主要包括视觉层面的形态要素以及用户界面的可识别性

(1)形态设计中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是产品体验的基础,如果给你一个东西,你根本看不懂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或者它很丑陋,很生硬,你连使用的欲望都没有,怎么会对它产生情感呢。合理运用有机形态增加亲和力,色彩符合老年人的审美需求,材质健康有质感,从外在表现上展现出家用医疗产品的健康气息,而不是很生硬,严谨的医疗设备的概念。

(2)合理的界面信息显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视角和视力范围的缩小,因此屏幕的设计应该在舒适的范围内,避免因设计不当而引起的不必要劳累。老年人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的生活习惯或知识已经很难改变,在可以调配的范围内家用医疗产品图形界面的设计要符合和适应老年人的习惯,使他们在直觉的指引下就能完成认知和操作。

(二)产品操作层面的情感因素

(1)形态设计的语意明确有效,又能起到功能引导作用。可以减少老年人记忆的负担,提高操作的效率和减少操作过程的疑虑和等待,从而为老年人节省精力,获得轻松愉快的操作体验。比如按键开关等部件的操作形式示意准确,整体人机交互界面要足够简洁。因为这是保障良好的交互体验的基础。

(2)明确的操作结果现实与反馈,物理机构的操作要轻量化,符合老年人的控制力。信息可视化的图形界面,适当运用动态交互,对操作结果的反馈要明确及时有效。界面信息展示要有层次感,内容越简单越好,视觉处理保证老年人简单有效的获取信息。

(3)感官互补,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的衰退,多少会在某一认知领域有所欠缺,因此为了使老年人获得良好的信息,就需要设施感官互补来弥补老年人某些功能的下降或缺失而造成的认知障碍,因此在对其中一个的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信息的显示和反馈中加入另外一个或两个来补充信息传递。多感交互对于信息反馈更加有效,也能增加产品的亲切感。

(4)产品是容错性良好的,误操作的情况下,不能让老年人感到无助和无奈,能够引导他们返回正确的轨道上,或者提供简单的跳出错误的通道。

(5)使用情景的隐喻因素,产品的操作过程符合老年人的认知经验,激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认同感与乐趣,在此过程中会更加享受产品使用的乐趣,要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健康就在受众的身边,健康是可以把握的。

(三)除了上述两个层面的情感因素以外,我们要更加注重产品给老年人带来的反思层面的情感因素

(1)通过产品的象征意义,符号表达,文化交融等方式,把产品设计行为和目标用户的生活方式相联系,引发他们的归属感。让老年人能独立自主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自信心,增进老年人机体活动愿望和更长久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升华产品为老年人的生活伴侣。

(2)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也是所谓的高峰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老年人的自我意识也是老年人的意识形式之一,自我意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作为老年人家用医疗产品,要使得产品的设计能够激发老年人高峰体验即自我的实现,使老年人获得积极的自我心理体验。老年人容易引起对生活积极性的丧失和对生活消极的倾向,这对老年人来说在生活、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影响。所以要让产品的设计能引导老年人实现积极自我体验,让老年人重拾生活的信息和勇气。

三、结语

探究老年人家用医疗产品中的情感因素,以老年用户为设计中心,使人与产品交互的过程中,在形式上迎合老年人的审美,使其心情更愉悦;在功能上考虑老年人特有生理特点,使操作步骤更简化、有效,为老年人家庭医疗产品设计发展提供新的参考与借鉴。产品要摆脱传统医疗产品带给人的生硬、冷漠的距离感,以及与疾病相关的恐惧感。老年人的心理与认知特征更值得我们给予人性化关怀,在产品人机交互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产品设计可以改良的细节,保证产品的易用性,继而给消费者带来顺畅的使用体验。只用认同才有可能带来良好情感。此外,还要深化到产品使用的反思层面,通过产品的内涵隐喻与象征意义,将产品代表健康的意义植入老年人的内心,让他们寻求到归宿感与自我体验,重塑生活的希望。好的产品应该在功效性和心理诉求上都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欧阳芬芳.老年人家庭医疗保健产品交互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3

[2]杨文正.老年人家用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第4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智能家居产品;空气净化;扫地;改良创新设计

0引言

由于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逐渐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智能产品应运而生,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该就是智能家居产品了,在众多的智能家居产品中,扫地机器人和空气净化器毫无疑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两者分别解决了生活中非常棘手的卫生、健康问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完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世上没有完美的产品,通过解构、重组它们的功能、结构、使用方式等,会让人惊喜的发现,它们还有更好的能力表现。

1研究意义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处于一个加快的趋势,并且社会和城市化还处于发展阶段,人们越来越忙于工作将会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随着社会财富的上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特别是健康上的需求将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雾霾频发,空气污染严重且治理起来复杂、困难等现实告诉我们未来不短的时间内空气质量是你我生活中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减轻辛苦工作带来的精力上负担也会是产品设计的关注点,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无疑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思路,因此扫地机器人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品。

2用户需求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空气净化器以风扇驱动空气经过过滤网为原理净化空气,良好的风扇、风道设计会减少噪音的产生,但是为了提高产品净化空气的效率,增加风扇的转速是最简便的方法,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较大噪音会给予用户较差的体验;并且大多数空气净化器为定点工作,因此净化面积固定,但是不同用户对于净化面积的需求不同,一款空气净化器难以满足多种用户,适用性低。

3解决思路

整合扫地机器人的风道结构,当扫地机器人内部的风机把空气吸入、排出后,通过导气管把排出的空气输送至空气净化模块,接着排出进入空气净化系统中的过滤网,达到净化空气效果。但是这种情况下风量较少,净化效果较差,因此空气净化模块上部设计一个管状圆环,将导气管与管状圆环连通,该管状圆环的中央靠内侧开有一条细缝,当空气从导气管进入管状圆环后,使得空气从管状圆环内侧的细缝中排出后形成康达效应,带动该产品上方大量待净化空气流过过滤网,运用这种原理,气流会较平稳、安静,并且空气流量将会增加到狭缝中排出气体的35倍[1],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同时又由于风机位于扫地机器人内部,噪音难以传播开来,因此达到了降低噪音的目的;又因整合了扫地机器人,因此使用其驱动功能,产品将能识别障碍,可进入不同的工作空间,达到提高净化效率和面积的目的[2];并且通过在扫地模块、空气净化模块与充电模块之间增加电磁铁吸附结构,可实现应对用户不同需求的不同功能形态的转变且节约能源和成本。

4设计内容

4.1扫地模块设计

为了尽量压缩体积,通过改良设计,合理的调整了扫地模块的内部结构,把内部的风机和排气孔前移,在兼顾美观的同时让空气净化模块能更好的配合在一起,同时没有过多的增加其高度。并在外壳与空气净化模块接触部位的内面设计有两个电磁铁,用于带动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吸附住空气净化模块。

4.2空气净化模块设计

空气净化模块不需要动力部件,其外形为一个圆柱腔体,腔体上部设计有防坠物盖子,腔体内部中央放置空气过滤网,外壳周围分部有许多排气孔和两个楔形凹槽,凹槽内面嵌有吸附铁块,整个结构用于被吸附悬挂在充电模块上,吸附铁块还存在于模块底部与扫地模块电磁铁对应位置,最重要的一个结构位于模块上部的圆环结构,这个圆环以一个紧靠模块内测的导气管连接至模块下部的开孔,开孔对应扫地模块的排气孔。

4.3充电模块设计

充电模块也是改良设计,增加了用于吸附悬挂空气净化模块的结构,其余主要结构为底座,底座上有充电弹片和距离传感器,用于引导机器人充电,悬挂结构上对应空气净化模块吸附凹槽位置为凸起结构,结构内面设计有电磁铁。

4.4使用方式

4.4.1操作

产品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与手机连接,使用专门设计的APP操作,通过控制功能模块的开闭,使产品具有只扫地、只空气净化及扫地加空气净化三种功能形态。当切换不同形态和需充电时,产品会自动寻路返回充电模块,扫地模块外壳上设计有提示灯用于显示工作状态以及剩余电量。

4.4.2安装

1.把充电模块靠墙放置,连接电源;2.在充电模块上放置扫地模块,使扫地模块的充电触点与充电模块的充电弹片接触进行充电;3.放置空气净化模块于扫地模块上,并配合好空气净化模块的悬挂凹槽和充电模块上的电磁铁突起。

5产品的改良和创新点

(1)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改善空气净化的噪音问题;

(2)让空气净化动起来,提高净化效率和面积;

(3)当用户提出不同需求时,通过吸附与分离,能够形成不同的功能形态来满足,节约了能源和成本;

(4)操作界面可视化,交互人性化、情感化。

6结语

毫无疑问,智能家居产品会走入我们的生活,但现在这个行业还缺乏许多标准,标准是阻碍智能家居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智能家居产品应以形成智能家居为目的而设计,而不同产商设计的产品如何在这个智能家居系统中使用而不形成干扰呢?不同产品由于“语言不通”,当它们在运作中“相遇”肯定发生一些设计人员难以预料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由于使用界面不同,用户在使用这些产品时肯定会增加时间和精力成本,这不符合设计原则,从这个结论来看,或许如本文中所探讨的设计会是一个思路。

参考文献:

第5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线工艺;自动化改良

1 生产线工艺的自动化改良问题研究

1.1 企业生产线不良问题调查

本人对到辽宁沈阳的A公司钣金车间调查,重点对这类企业各生产线的手工作业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效率制约问题、车间工作空间布局、产品质量等进行了实地调查、观测。以该空调生产企业钣金车间某板材冲压成形加工为例,虽然公司引进了较为先进的多工位压力机,但为了尽量达到“低投入,高产出”,板材的上下料和级进模间传递方式仍采用人工操作。这类手工冲压生产线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指令台、中转台和人员通道等因素影响,占地面积较大;(2)虽安装有脚踏开关等安全控制系统,但由于工人长时间简单、重复的动作,当生产危险发生时,仍惯性继续进行本应停止的动作,结果不能实现相应的安全保护功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3)由于工人长时间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操作失误,比如板材放进方向不对、忘记翻转等,造成次品率提高,影响了产品质量;(4)由于板材表面油膜的作用等原因,板材常会互相粘在一起,这种操作方式没有专门的拆垛过程,操作者完全凭手感取料,若双层或多层板材被送入压力机,会对设备或模具造成损伤,导致高额维修费,延误生产的连续性。

1.2 车间布局中的“人-机-环境”约束问题

生产任务完成于一定的作业空间,而作业空间设计的任务是使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和物料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使人(或机器)工作起来更加迅捷,达到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这是“机-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对工作空间的合理布局设计是影响车间生产力的一大影响因素,由于厂房有限,任何空余的空间都要有效利用起来,多台机器构成的生产线,在生产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布局越为合理紧凑,车间产能越大。企业期望有一种既能很好地完成上下料和进给动作,又能有效节省作业空间,且能良好体现“人-机-环境”和谐统一的操作方式。

1.3 工作空间约束下的技改要求

以A公司钣金车间板材冲压生产线为例,生产线共有多工位压力机10台,总占地面积181m2,每台多工位压力机及配套设备空间占地为16.4m2,采用全手工上下料和进给模式,对应操作者共计50名,操作者工作比较拥挤,无专门的人员通道,人员、毛还料、成品的进出极为不便,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车间产能较低。对当前板材冲压的生产现状进行技术改造,应主要从生产效率、安全保障、占用空间、资金投入以及工人的劳动环境入手,减少能源和人力浪费。特别是针对用全手工上下料方式的企业来说,技术改造有着重要意义。

2 自动化生产线工艺设备的创新设计

目前少数大型制造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生产线,生产效率较高,但是投入较高,存在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且占用场地和设备较多,维修复杂。较多企业仍用较为落后的手工操作方式,这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且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多,操作人员过多、环境恶劣且劳动强度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

以板材冲压生产线为例,板材冲压成形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塑性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天航空、家电生产和包装等工业领域,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和开发新产品的周期。下面以介绍的几种板材冲压上下料自动化设备的设计过程为例,来探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创新设计思路和过程:

2.1 满足工作空间布局约束的伸s机械手

设计狭义的伸缩臂是指装在挖掘机上的一种工作装置,是由固定臂与移动臂通过伸缩M伸缩力的作用使移动臂伸出及缩回,从而达到更大的工作半径,这种形式的工作装置即为传统伸缩臂。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伸缩臂虽然理论上可用于组合形式的机械手,但占用空间和重量大,导致设备稳定性差。

本文设计了一种气动式折叠伸缩臂,这种折叠伸缩技术如果应用在机械手之中,可最大程度地节省空间,尤其是可成倍缩小进出压力机等设备时的所需空间,且机械手整体滑移时处于缩紧状态,设备稳定性较好。

2.2 基于产品质量考虑的板料分离方法

在冲压生产线中,由于板材表面油膜的作用等原因,板材常会互相粘在一起,手工操作方式没有专门的拆垛过程,操作者完全凭手感取料,若双层或多层板材被送入模具,会对设备或模具造成损伤,导致高额维修费,延误生产的连续性。

为对取料过程进行双料检测和剔选,首先考虑板材的拆分方法,有机械分离法、磁性分离法、称重分离法、微变形分离法和吹气分离法等,其中高压吹气法和微变形分离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完成板料分离。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双料检测的板料分离方法,料垛预先进行独立吹气处理,端拾器采用微变形模式,分为动吸盘和静吸盘,并安装有厚度传感器,对抓取板料的厚度进行检测,若为单张厚度,则进行送料处理,若为多张厚度,则说明前面进行的分离操作失败,进行甩料处理,重新抓取。

2.3 柔性生产线中的“积木式”组合设备

当今市场订单呈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等特点,导致生产换线频繁,柔性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积木式”的组合形式,能让产品变型过程耗时最少,让生产及早恢复。若干数量的独立设备根据生产现状安装在溜板上,组成“积木式”的组合设备,这样不仅增加了一个整体工作自由度Z5,而且仅需要一个动力源,在独立设备Z5方向同步的前提下,还有效减少了机构动作与控制指令的复杂程度。

3 结语

本文对生产线工艺自动化改良中的设备创新进行了工作研究,尝试提出了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中的几种有效设备与方法:折叠伸缩臂的创新技术充分考虑到了车间布局与生产线产能、工人工作环境的有机协调;基于产品质量的板料分离方法为类似生产线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测方法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设备的“积木式”组合方法针对柔性生产线的多品种、中小批量、换线频繁等特点,实现了产品变型生产的灵活。

参考文献:

第6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CAD;工程地质勘察;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CAD是一种交叉型技术,是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程产品当中从而对产品进行设计的新型技术,其全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在工程设计中具有强大的功能,其主要目标是将产品设计和生产进行高效的数字化表达。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它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工具,以此来调高设计效率,并对产品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让产品具有最合理的、最科学的设计效果。在工程地质勘察中,CAD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这对于地质勘察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1]。

1. CAD的简介及技术特点

CAD其主要功能便是将产品设计进行数字化,具有高度的整合性。从广义上来看,CAD涵盖范围很广,包括了概念设计、优化设计、工程制图、工艺设计、三维设计、数控技术加工、产品数据管理等等。强大的使用功能、广阔的使用范围,这便确立了CAD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地位[2]。

CAD的发展史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首先由美国科学工作者提出了CAD的研究计划,但是由于当时技术还不够发达,设备也不够先进,并且该技术刚刚起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使得CAD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地制约。之后法国科学家提出了Béziercurve算法,这给CAD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CATIA终于诞生了,这套系统可以制作三维曲面造型,但是还是因为其开发成本较高,维护也较为困难,因此没有大范围地进行推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的SDRC公司在NASA的支持下,对CAD技术进行了很大的改良和完善,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了CAD技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产品——I-DEAS。这款产品具有极强的实体造型技术表达功能,甚至可以将机械的零件的全部属性都完整地表达出来,从侧面上将CAD、CAM和CAE模型表达结合起来,这为设计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这可以说是CAD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性革命。随后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 公司提出了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并以此推出了Pro/Engineer,这让修改尺寸驱动零件设计成为了现实。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尺寸驱动零件设计的推动下,CAD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其技术也不断地变得成熟。但是由于这种参数化设计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DRC公司出台了全新的I-DEAS Master Series 设计软件, 从本质上来看,它依旧是一种实体造型技术,但是该软件却提出了变量化技术概念,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创新,从而大大地推动了CAD的发展,真正意义上开拓了CAD的使用空间。当然,我国CAD技术在这种背景下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其中CAXA系统便是我国CAD产品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在经过不断地研究、开发之后,CAXA系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成熟性。CAXA系统以其独特的创新技术替换了原有的参数化设计模式,可以让设计工作人员进行更加直接的产品设计。这确定了CAXA在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总之,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AD还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使用前景,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从而促进产品和工程的创新开发。

1.2 CAD的技术特点

CAD技术是将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知识综合起来的一门综合性高新技术。从客观上来说,CAD技术是制造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CAD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设计水平,并有助于开发设计周期的缩短,这是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当然CAD技术涉及范围很广,并且技术变化较快,其技术构成也相当复杂,并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虽然其产出利润较高,但是也要进行相当规模的投资,并且具有相对的风险程度。如今很多著名的CAD软件及其衍生产品都有着功能多、规模大、范围广和系统复杂的特点,这对于开发资金的周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硬件平台和开发环境包括用户需求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也为CAD软件的开发带了一定程度的阻碍。CAD的关键性技术主要包括了基础造型技术和CAD的数据交换格式及标准化。基础造型技术又包括了参数化设计和变量化设计两个模块。而CAD的数据交换格式及标准化则保障了数据信息共享,为企业CAD技术信息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CAD技术虽然已经逐渐成熟,但是还存在着改良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2. CAD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具体应用

CAD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对数据进行录入。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相应的数据录入。在建立了工程编号之后,就能够和所对应的信息关联起来,并进行一体化管理。(2)进行高效的工程地质图形绘制工作。通过使用CAD软件可以在规定标准下立即生成相应的图形模块,便可以提高设计编图工作效率。(3)对地质图形进行编辑。这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般来说立即生成的图形模块并不符合实际的设计情况,这就需要在原有的模块上进行系统地编辑才能够满足实际的工作要求。CAD作为设计软件,同时也具备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对各个细节都进行编辑,以保证设计图形与实际环境相契合,这便大大地提高了地质勘探图形的准确性[3]。

3.结语

CAD是目前设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它的使用将会为设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CAD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会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港.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展出的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软件[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2(3).

[2]高印,谢放.钱塘江江道三维GIS模型的研究[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0(12).

第7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可行性;创新性;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这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粉笔带来的诸多不便,老师们越来越亲睐于多媒体教学,在现今的许多课堂上甚至出现了“零板书”现象,黑板成了摆设。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师不再自己书写“板书”,全借助课件上现成的东西,缺少了新颖性与针对性,教学质量自然受到了影响。如果我们克服了粉笔的这些缺点,那么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必然会回归课堂,于是多媒体与板书教学优势互补,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设计的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它是一种集粉笔夹持功能、PPT翻页功能和激光笔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粉笔套,将传统的粉笔套多功能化,能够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1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的研究意义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主要针对老师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具,是一种可以装粉笔,可以自动吐芯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减少粉尘的粉笔套,并且加装了电子遥控翻页和红外线,让老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项目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能促使多媒体与板书教学优势互补

随着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现今的许多课堂教学,出现了“零板书”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教师竟未板书一个字,无论字词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均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黑板成了摆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就是一本“微型教科书”,决不能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传统板书的价值。

然而,需要板书就会用到粉笔。但粉笔又存在易断、伤手等不因素,不喜欢用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一只外表精美,并且还将PPT遥控、红外线集于一身,又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粉笔套呢?我想老师们都会喜欢的。这就间接的促进了老师使用粉笔的机会,既有利于拉进师生距离、给学生充足的理解知识的时间,又让只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缺点得到了补充,是一举多得的事。

1.2 有利于改变老师的教学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几率

由于粉笔较短很难掌握写字时的用力,由于受力不均或受力不一致致使粉笔容易折断,易产生粉尘。粉笔粉尘进入肺的途径是通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支气管,在这一过程中,对肺和上呼吸道造成危害;粉笔粉尘的主要成份碳酸钙、氧化钙等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容易溶解于水,并产生碱性物质,对眼睛有较大的危害;漂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粉尘也会落在教师头发、脸上和脖子上,对皮肤膜有刺激,因为人体皮肤所生存的环境为弱酸性环境,这样在粉尘碱性作用下破坏了皮肤的基本生存环境,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影响了教师正常工作和生活,粉尘导致的教师职业病也越来越多。

根据测试,造成粉笔粉尘产生的主要原因粉笔自身成分和写字时受力不均匀有关。由于粉笔短很难保持写字时以相同的手势握笔,使受力始终均匀因此在加力时较多的粉笔粉尘会吸附在黑板上,同时一部分会运动到空气中,致使空气中粉尘剧增。本装置通过使用粉笔套间接的隔离了人体和粉笔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对人体伤害。大大的改善了老师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了职业病的发病率。

1.3 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在设计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过程中,使我们在大学阶段体验了资料查阅、尺寸设计、外观设计、造价评估、材料选择、实际制作、实验再修改等工业产品设计过程。这也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2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的结构特点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是一种新型创新实用教学工具,虽然市场上有粉笔套等相关产品,但其单一的功能使其生存能力受到了考验;或是有相同目的采用了不同方式去实现,通过改良粉笔生产工艺、无尘粉笔、无外线笔、PPT遥控器等,但依然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然而本设计集成了以上所有功能,物美价廉,又经济适用。

(1)用本装置的粉笔字套可以使粉笔的受力均匀,直接减少粉尘的产生。(2)用本装置的粉笔套字可以间接减少粉笔与人体的接触,从而减低粉尘对人体的伤害。(3)粉笔被进一步使用,节约资源,提高粉笔利用率。(4)粉笔套的使用,将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粉笔对老师的身体伤害,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5)加装的PPT遥控装置可以在教室的任意位置,对教学内容进行操控,让老师不再局限于讲台,而是融入到学生的氛围中。(6)红外线装置的设计,替代了教棍的指示作用,弥补了它的携带、使用不便等缺点。

3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的创新性

我们对传统的粉笔套进行了创新设计之后,其功能都能得到更好的实际运用。主要的创新点如下。

3.1 夹持部分

要使粉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自然脱落,又必须是易送进。这就需要解决两大问题:整个过程爪头与粉笔外圆柱面贴合;爪头的挠性控制合理,不能使其陷入粉笔中,产生粉尘、使送进卡死。然而这两大问题是现有市场上产品的共性。改良后,我们将夹持部分接触爪材料选为可收缩的塑形多开槽软套,既在充分保证接触的情况下又不至于出现卡死、送进难的现象。

3.2 送进部分

送进方式有很多种,一般采用较多的是:自动铅笔原理式、推送式、螺纹旋进式等。本产品采用独特的双线螺纹结构,配合锥形圆柱的尾座进行送进,让粉笔在送进过程中更加平稳,真正实现无极推送。锥形尾座很好的解决了一般产品需要选择大、小头放置的方向问题,使装填粉笔时更加方便,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3.3 电子部分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区别于市面上其他产品的一大亮点是后半段部分设计了电子电路部分。将红外线发生器和PPT遥控电路集成,设计安装于粉笔套上,使本产品功能更加强大,满足了当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常规使用要求。

4 结束语

本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将粉笔套、红外线发生器和PPT遥控电路集成为一体,满足了当前教师教学过程的常规使用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昭水.传统板书的优势不可忽略[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5).

[2]任志刚.粉笔尘对教师健康危害的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2,23(2).

[3]濮良贵.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课桌椅改良;教育革新;教学空间

学生使用的课桌椅是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之一,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必备装备。伴随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学教育技术和教学中用到的硬件设施的配备有了跨越性的进步。课桌椅的设计、配备、管理及使用是否符合科学规范,能否满足中学生实际需要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学硬件设施即课桌椅的应有价值,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课桌椅改良设计对教育革新的作用”,成为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高中生现状分析

中国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多应试,作业量大,辅助学习的资料多,学生压力大等;且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学生在姿势固定的情况下使用课桌椅的时间长,极易造成不良的学习姿势,如用眼距离过近或过远,歪斜坐姿等。会有造成近视、脊柱弯曲、驼背等情况出现。相比过去因为教育者意识上的因素,亦或是物质上的短缺造成没有进行课桌椅的设计改良,那么在如今发展迅速,教育革新的时代,改良设计能起到更好的辅助教学的能力,能让学生的成长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应该受到重视。目前,昆明市仍有不少学校在使用型号规格一样且不可调节的桌椅。为满足学生生长发育阶段的个体差异,希望改良出按照“学生身高与课桌椅高度匹配表”的课桌椅,并重新定义课桌椅。

二、我国高中教学空间分析

构建出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现状的教学用空间,第一步就是要了解素质教育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和必要条件。通过前期的资料整合显示,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教学空间滞后于发展中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这是制约教学改革的原因之一。有目的地了解师生教学的需求,例如教学组织的形式有哪些需要,还要考虑到学生处在教学空间中产生的心理感受,以及教学过程中体验的舒适性,还有课程形式的差异性等等因素。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速度和教育改革实施情况都有差异,因此并不能草率定论就以偏概全的采用标准化模式,当下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和差异性的改良。介于教育理念导向以及国家政策导向均是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调研可见,多数学校普通教室空间的构建是围绕教室面积、班级规模、教学空间等因素展开。不同之处仅在于各种因素发展进度的不同,个别学校如北京朝阳未来学校使用的开放式教学空间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管理体制、科技条件和经济条件下的,相比这类学校,它采用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对于处在发展中城市的昆明来说并不适用。我们应了解基本的国情,意识到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分析当前教育改革所处的阶段,教学空间的构建应符合教学改革的进度。因此,不同的城市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不同。

三、我国高中课桌椅现状分析

传统的普通中学教室中,课桌椅主要有单人和双人两种样式。伴随国家队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室使用面积有所增加,教学空间相对以前会宽裕一些,目前多数学校更愿意选购单人式的课桌椅。我国对于中等教育学校普通教室的研究也多偏重于教室这一单元的经济性、组合性、单元适应性的问题。很多学校采购的课桌椅大多呈现同一规格或相似的样式的情况,课桌椅的型号在同一个学校中基本是全部统一。学校选择的课桌椅一般采用钢和木板的材质组合,色彩也不会突兀,保持与教室色彩统一。桌面形状一般都是规整的矩形造型便于进行座位排列,易于拼桌和独立设置,板面的角部圆滑,以增加安全性。大部分学校的教室中课桌椅分为新添置,多次维修,以及新旧混用,三种情况,且均是一尘不变的死板状态。课桌椅均为相同高度、宽度、材料,忽略了学生生理上的高矮胖瘦、身材比例的差异。从初中到高中,同年级学生身高相差二三十厘米以上,人机关系不匹配的现象十分普遍。均采用高度相同的课桌椅显然是缺乏科学性的。成长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状况大相径庭,不能仅靠性别,年龄,年级去界定;而现状是大部分中学从初中到高中都使用相同型号规格的课桌椅,互不匹配的人机关系无法让学生建立正确坐姿以兼顾使用舒适与学习高效。学生使用着教室里数量最多和最重要的硬件设施,课桌椅。采用开放式教育的学校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有根本上的不同,因此课桌椅的形式和功能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国家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进行学习的传统教室将逐步被新型的教室所替代。首要重新认识和定位课桌椅的设计,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硬件设施的价值。课桌椅的配备和使用,应从提高教育质量以及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我国目前的教学理念以及办学条件距离素质教育以及开放式教学的要求还有差距。应在设计中考虑日后教学理念的改善在课桌椅改良设计留有变动的空间。目前课桌椅改良设计要从提高使用效率为重点,改良内容由单一功能向结构改良,功能改良,体验改良延伸拓展。

四、课桌椅改良设计对教育革新的意义

整个教育资源中除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外的一切人工资源是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和巩固教学成果,而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配备,建设的各种物质条件和手段的总和。对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认识偏差会影响学校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选择,认识的偏差会制约学校对课桌椅设计的更高要求,从而出现课桌椅数量够用即可,甚至桌椅不配套但能凑合使用即可的现象,这种偏差导致人们对课桌椅设计支撑课程改革、服务素质教育、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第9篇:产品改良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造型语言 功能增减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23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其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被不断的放大,从而形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心态。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在外部加以大力的控制。但人们仿佛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危机心理,导致了过度的关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食品检测产品应运而生,在满足人们检测食品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良性发展。

1 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实际应用现状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实际应用范围有明显的扩大趋势,以往只在实验室进行食品检测的产品现在也逐渐的走向进了普通人们的生活。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针对普通人群的该类产品也逐渐的被广大人们所提及和实际应用。然而,该类产品的设计明显没有对此类现象有敏感的反应,并明显落后于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产品设计人员对市场有敏锐的反应和对产品功能改良的试验性创新。

2 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食品检测产品种类繁多,分类也及其广泛。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专业型与标准型;从类别上可以分为食品安全检测型和有害物质检测型;从测试结构上可以分为定量检测型和定性检测型以及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综合测试型等等。在众多的检测产品中,根据使用功能与使用角度的不同,还出现了应用不同物理与化学原理进行检测的高科技检测设备,能够在很小的误差下进行数据的测试与分析。

2.1 专业型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测试方法与原理

以目前比较敏感的瘦肉精问题进行说明,分析说明专业型食品检测产品的特征。

气相色谱-质谱法优点是将色谱迅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度反应的定性分析有机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更高的检测极限。该种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分析准确率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广泛。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测定温度不稳定和强极性的β-激动剂及其代谢产物,而且,高效液相色谱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等系统联用,容易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化。该种方法的检测准确,误差小,测试专属性较好。但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检测过程比较繁琐,检测样本保存时间比较长,检测设备比较昂贵且难于操作。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酶联免疫吸附法:利用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通过化学方法将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克伦特罗结合,形成酶偶联克伦特罗。将固相载体上已包被的抗体与特异性的抗克伦特罗抗体结合,然后加入待测克伦特罗和酶偶联克伦特罗,它们竞争性与克伦特罗抗体结合,洗涤后加底物,根据有色物的变化计量待测克伦特罗量。若待测克伦特罗多,则被结合的酶偶联克伦特罗少,有色物量就少。用目测法或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克伦特罗含量,比色的最佳波长为450 nm,参比波长应大于600 nm。

2.2 食品检测产品的分类

食品安全检测产品是通过一些基本原理,对样品进行测试,从而得到试验结果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产品应用的原理不同,针对的目标不同,使得食品检测产品有了初始的分类。针对不同检测对象可以分为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检测、农药应用过量检测、添加剂含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应用范围的不同,还有专业级和民用级。

3 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功能设计创新

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功能创新设计有很多种方式,但能够在实际市场上投放应用的则需要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比较和实际的市场调研。通过前期的分析比较和调查研究,目前市场上针对民用的该类产品存在以下的几个主要的问题。

(1)需求量大,产品单一。由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导致谈“食”色变,缺乏食品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对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过于盲目跟风,造成时刻严防的紧急状态。

(2)检测方式相对复杂。目前该类产品的检测方式多为样本检测,通过提取样本,通过特定方式进行分析。采用这种检测方法的样本的提取与分析是分开进行的,样品的检测与分析时间持续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使得时间成本明显增加,缺乏社会应用基础。

(3)样品识别有一定的误差。样品的保存由于存在时间跨度,与检测母体不同步,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而对于这种误差的允许值,目前还缺少一个普遍性的明确规定。

针对以上问题,对该类产品的功能创新应该体现“功能为主,化繁为简,面向大众,减少误差”的十六字原则。

以功能为主,就是要体现此类产品的特殊性。针对目前市场的情况,对功能进行改良,进而达到以功能为主的目的。化繁为简则要求在体现功能的前提下,对过剩功能进行重组或者剔除,简化检测程序和方式。从而使该类产品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4 创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发展趋势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人们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认识越来越深,食品安全的检测产品也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专业型的检测设备可以通过功能的创新重组而走进寻常百姓家。通过该类产品的创新型设计,可以使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再盲目,而是有主动的防范方法。直接的提升了人们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也有可能间接的对食品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功能性创新设计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