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

第1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整体来看,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总会有其独特之处,这一独特之处也必定依赖于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名词就可以看出其知识基础涵盖了建筑、美术、设计等大的系统的知识,如色彩结构知识、建筑设计知识、建筑结构绘图、立体结构知识、绘画技巧知识以及化学、物理、工程知识等。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学科有工程学、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等。环境艺术设计还需要宏观的理论知识构成,如伦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美学等。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包括室外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街道环境设计、公共设施服务环境设计、园林景区设计、广场空间环境设计、公共雕塑设计等;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则包括家居生活环境设计、商店空间环境设计、饮食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空间环境设计、娱乐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等。艺术体现人的精神思维,环境艺术设计也体现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人的审美意识。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

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环境改造、标新立异的变化,也不是超出人们的主观想象或脱离客观实际的制造。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更是一种结合客观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结合科学与艺术不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设计风格。

1.充分结合自然环境进行设计

艺术讲究的是个性,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同样讲究个性化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个性化的设计并不是设计师简单的自我创造力的发挥,而应该是结合自然环境充分展示艺术魅力的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的反映,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性总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自然空间的合理使用和开发,还要充分、合理地采用相应的艺术手段进行设计,不仅在于对现有环境的改善,还在于切合实际的大胆尝试,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2.充分发挥空间的使用程度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科学、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各个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加广泛,在科学和艺术上都表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环境空间的利用是其个性化的重要体现。在考虑人文知识因素、环境条件的情况下,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客观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意和规划,充分发挥环境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体现文化需求和人的精神需求。如,对于某一室内环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业主的情况,把空间的利用率与业主的文化程度、个人爱好及职业等结合起来进行设计,这样不仅能满足业主的精神需求,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空间的使用功能。

3.集艺术与科学为一体的个性化设计

第2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数字技术;融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现代化社会,各种信息科技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生产过程中,其中的数字技术就是一个典型,这项技术不仅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与元素例如美学、舒适理念等,也很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到了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提升了设计的质量,也符合现代化设计理念。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分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指的是采用艺术方法及手段,借助一些方法手段,设计规划建筑物的内外环境及景观,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环境设计的美观、舒适与合理性,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会涉及到概念图、草图等等,设计艺术手法也是非常繁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现在已经慢慢地融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在设计上也实现了创新[1]。

(二)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等技术发展而来的,通过数字编码,使用如电子计算机等通信设备,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并处理好。数字技术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包含有数字编码、数字传输等等技术。数字技术与信息化是紧密相连的,数字技术也可以称之为计算机技术等等。环境设计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各种图文、声像等资料表现传达出来,它是一种辅的方法与手段在设计过程中。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融入的必要性

(一)社会时展的必然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类的专业学科,但是它与传统建筑设计类专业学科又有一些不同,它主要的设计方式是借助电子设备来完成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就会使用到比较丰富的科技元素。现在的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种多元融合趋势,不同行业之间不断进行着融合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与数字技术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习惯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与生产自动化,环境设计在这种背景下,与数字技术相融合,更能满足人们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也能够很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及工作环境[2]。

(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较多科技元素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方式都有较大改变,对于新兴事物认识表现出了新特点,人们对于建筑房屋的设计认识也不例外,人们对建筑技术及形式在认识上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变。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用的原材料及技术与传统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在设计方式上具有较大不同,因此在建筑的最终表达形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多种科技元素及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具有很多科技元素,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离不开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三、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运用

(一)更新了环境艺术设计师理念

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促使建筑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萌生了许多新想法与新观点,在以往传统的设计中融入了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了全新的艺术设计尝试。环境艺术设计师要想更好地将数字技术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数字技术有全面而细致了解,数字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起到改善环境艺术设计及优化作用与效果,突破传统设计观念中的不足与缺陷,促进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有机地将艺术与科学结合了起来,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设计师在使用数字技术过程中,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其增加了新内容与新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效果极大地增强了[3]。建筑设计师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认识到其价值与作用,并利用好,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感轻松感。

(二)加快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

数字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也是较为突出的,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高科技,不仅在文字处理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对于图像及图形处理做得也非常好,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相比,具有较大区别,它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变得更加快捷更加容易,这种技术设置的门槛较低,稍微了解它的都能够很好很熟练地使用,并且设计出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数字技术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这个举措加快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前进步伐。环境艺术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而传统设计方法下,采取的手工绘图的发光法,修改起来非常不容易、较麻烦,但是数字技术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点,方便了后期设计修改,也促进了设计的精准化与规范化,更好地传达出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

(三)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

环境艺术设计中采用数字技术,其中还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使用起来的效率非常高,能够有效加快环境艺术设计的速度、提高其效率,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将设计过程中的图像声音及文字等都以数字形式表达出来,为环境艺术设计者提供更多构象及方案,设计者在修改过程中也是非常便利的。设计图像、图形及文字在数字技术下有了很好地展示,将技术与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两者的优点也被发挥了出来。传统设计是手工形式,其中用到了白描及渲染等多种艺术技巧,在这些基础上加上数字技术后,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就极大地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更有艺术感与优越感[4]。总而言之,数字技术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弥补了传统设计的缺陷。

(四)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竞争力

数字技术使用的是数据格式存储方式,借助一些图形软件,对具有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数据文字转换,之后将其调出来用数字格式文件,接着进行加工处理等工序,增强其艺术设计效果,最后为其所用。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不仅有效降低了设计成本,也减少了设计错误率,有效地提升了设计质量及效果,这样设计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得到了极大提升。使用这种技术后,复制拷贝设计作品也变得更为便利,文件能够反复印刷及打印,保护了文件不受损伤,其质量也得到了很大保障。另外日益发展、先进的信息互联网技术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者能够做到远程文件共享,这样就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业主也会对此具有较高满意度。

四、结语

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不仅能够在思想理念上改变设计师、使设计师创新设计方法,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为其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较大保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很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到其中,提升其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晓刚.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3):282-282.

[2] 姜坤.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4,(3):242-242.

第3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空间意识建筑空间传统造型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设计学科。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与分隔及家具、陈设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或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由此可以认定,提供人们生活使用的环境空间,与限定环境空间的环境实体要素,以及环境空间与环境实体的营造法则,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课题。就环境而言,空间与实体是构成它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而就环境艺术设计目的来论,其造型活动的核心,则主要是创造能够包容人的“内空体”空间环境。所以空间是设计的主体,人是设计的主角。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说过:“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环境艺术“空间”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或者称为空间艺术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门造型艺术的空间都更为复杂、更难被人们所理解。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教学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态向现代艺术设计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教学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教学空间意识滞后于教学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良教学弊端。

现行小学、中学美术课程,以及艺术设计类高考的备考科目中,均没有针对四维造型艺术空间知识的学习内容。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在艺术辞典或美学书籍中,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和工艺美术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诚然各门类的造型艺术均离不开“空间”的特征,并且都会在环境艺术之中呈现出来。但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概念却不尽相同。

绘画的“空间”是平面二维的,尽管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是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但人与画面为静态相对,仅凭视觉观赏。雕塑的“空间”是立体三维占有性空间,是以三维实体占据空间,本身并不能产生空间,人只能从外部环绕欣赏它,雕塑形体与观众分离,人在形体外面以视觉或触觉感受它。工艺美术的“空间”与绘画、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由地面和竖向界面两个要素构成的,比起建筑室内少了一个顶面要素。建筑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自然成为最能让人了解和认识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我们运用这一学科知识,推而广之,就能认清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空间特征。

从环境艺术整体来看,单纯凭借建筑模式还不能完整地解读这门构成因素和表现形态极其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语汇”。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设计》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1.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性

工艺美术、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形象,主要表现在实体形态方面。不可否认,绘画和摄影等造型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绘和表现空间,写实绘画中应用的透视技法,即根据人眼观物的规律,精准地描画真实空间;摄影更能丝毫不差地记录或还原一瞬间的空间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画,画得多逼真;一张照片,拍摄得再生动,它们终归还是一个只能看,而不能走进去的虚拟空间。现代科技制作的电脑三维动画,或环型全景电影,能让人眼感觉到画面的纵深层次或环视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视听,产生空间幻觉。但仍然是针对人的某些感觉方面制作的“虚像”,终究无法把人带进真实的环境空间中,去感觉冷暖干湿,嗅闻芳香气息,触摸软硬粗细的真实存在。

建筑是最能让人联想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建筑物包含众多的室内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又限定出丰富的室外空间。可是它的整体气势、总体形象特征更多地是从外部获得的、给人带来类似雕塑体积造型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只有环境艺术突出地表现了空间性审美特征。要欣赏环境艺术作品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进入其内部空间,边走边看,并将所有景象通过联想组合起来,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与审美感受。试想一下,若仅仅凭借静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图画,就想欣赏和感悟到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艺术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机勃勃的景致,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无疑是不现实的,只会落得个纸上谈兵或盲人摸象的结果。再如,旅游到了丽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边,而未能进入其内部游赏。就根本无法感悟到纳西人家小桥流水、天人和谐的空间意境;也欣赏不到“天堂”般绮丽多姿的西子湖风景美,留下的只有无限遗憾。唯有当观赏者亲临三度空间之中,调动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围各种审美信息,并经过综合联想与理解,方能实现对环境艺术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基于立体真实空间的特殊审美体验方式,是认识和评价环境艺术特征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出现了对真实空间美艺术特征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虚拟的设计表现效果,作为构思、设计、评价的最主要对象,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真实环境空间的注意。专业建立初期不少师生过分热衷于手绘效果图表现的竞技,之后又沉醉于电脑的虚拟视觉世界的再现。更有甚者,几乎把环境艺术设计课演变成了效果图技法训练课,或者装饰艺术创作课来上,用评价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正如多年前布鲁诺·赛维批评错误的建筑评论时所言:“评论家们把评价绘画的方法扩大运用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这就把一切都缩减到仅有图面上的价值。”“这不仅是评论方法上的错误,也是由于缺乏一种哲学见解而引起的概念错误。”

2.环境艺术的时空综合性

现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空间的狭隘理解,爱因斯坦之后空间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由庞杂的真实物体组成,通过连续观赏审美的环境艺术系列空间,必须以运动为基础才能实现。这种独特的运动观赏方式,给它的空间艺术结构中融入了时间的因素。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时间也就成为新的课题。波兰闵可夫斯基曾经提出“四维空时连续系统”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空间除长、宽、高三维之外,还必须加上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这正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时空综合的“四维空间”特殊性。

众所周知,通常艺术专业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标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为动态的时间艺术类型;而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甚至建筑艺术,则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类型。实际上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并非单纯的静态空间艺术,在三维之外均离不开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四维空间特征。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拓展开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生俱来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造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要感悟和审美,观赏者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边走边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既要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

音乐形象是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的,是活跃的、发展的、流动的形象。在流动的时间中音符、乐句都不停变换,形成几乎不重复的音响,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音响组合成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形象。环境艺术形象虽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须沿着一定次序排列、延伸、连续和展开。室内外环境艺术,在构思、设计、欣赏时,同样讲究前奏、过渡、和尾声各不相同而又连续的计划安排。研究流动的时间、运用连续的时间,成为音乐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十分相似的共同规律。

3.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搬运到不同的地点展出。中国瓷器和秦兵马俑可以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欧洲巡回展出;中国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来自法国卢浮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馆藏绘画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论是谁、身居何处,要欣赏故宫、颐和园等中国皇宫及皇家园林,或者参观法国凡尔赛宫、罗马斗兽场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须通过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实现审美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故宫、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势,出自于京城广阔平原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圣马可广场优雅的艺术氛围,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亚德里亚海的映衬;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东,是为了顺应苍山在西、洱海在东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好似从当地“长出来”的,凸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唯一性”景观风貌。旅游的魅力充分显示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宝”。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综合属性。重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扎根于现实生活背景,充分挖掘和应用本土历史、地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凸现鲜明地域环境特色和创造“唯一性”景观风格的原创精神,杜绝抄袭,避免概念。拓展参观考察、写生勘测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努力结合现实项目展开教学实践。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2](日)卢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第4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一、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认识

所谓的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一种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的观念,是消除污染,消除浪费,注重科学,促进人类、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的理念。就环境艺术设计而言,所涉及的生态理念要包括以下特点:第一,高效性。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要坚决杜绝粗放、浪费的发展模式,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特别要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第二,多样性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的设计形式要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艺术需求。环境艺术设计者要尽可能利用丰富的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设计形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这里所说的多样消费并不是无节制的浪费型消费,多样化消费是为了减轻单一性消费对环境造成的的不利影响,能够使引导人们的健康消费方式,以促进自然环境与人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科学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中的科学性主要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循环性和可持续性,主张加大原材料的循环利用,用最科学的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在当今社会工业发展迅速,人口不断膨胀,对环境造成级大风的压力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需要重视科学生产的原则,通过生态理念的应用,采用最科学的资源利用方法,减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利用生态理念,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选用天然材料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在材料的选择上就要选择天然的材料。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者,要对天然材料有充分的的了解,了解材料的特征,如何进行工艺加工,如何进行更好地造型,能够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制作,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者要运用天然材料,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设计和加工,能够通过选用天然材料的方式节约资源,保证资源的安全性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深入到艺术设计中去,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

2.采用生态设计的方式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就需要采用生态设计的方式,能够通过生态设计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实现物种的多样化发展,保障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者,需要利用生态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通过生态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对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系统能够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比如,再设计过程中,如果一个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对的是一个废弃地、垃圾场,是一个被人类活动破坏严重的地方,环境艺术设计者就有责任利用生态设计的方式,是这些破坏严重的地方恢复生机。设计者要考虑如何通过生态设计恢复这些地方的生态系统,思考如何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方式,使这些地方变得更加美丽。

3.生态保留与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设计

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者,在利用生态理念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态保留与创新的设计方式的的应用。通过保留与创新,能使原有要素得到保留,并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材料进程创新,保留并增加设计作品的使用功能,赋予其新的含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加强环境保护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能够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保护意识要深入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现代,很多技术手段在环境设计中得到应用,但无论是什么手段,都不能破坏环境,设计者对环境要有保护意识,只有这样,设计的作品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加强生态保护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设计中对环境的破坏,才能使环境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发展,才能设计出符合生态理念的作品。

5.重视生态开发与利用

在现代设计,很多废弃物由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成为毫无价值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进行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就要重视生态开发与利用,考虑建材废料的再利用,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设计者要尊重自然法则的过程,对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型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设计目标,这对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作用重大。

第5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自教育部决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我国就缺少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大量高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老师数量有限。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多所院校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这些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院中,可能有些院校只有几个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师,但是招收的学生却有几个班,从而使得老师数量跟不上学生教学需要的步伐,进而导致教师短缺。二是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大有用武之地,从而也让部分环境艺术设计老师将教学看作“副业”,而将房地产的设计项目看作“主业”,难以在学生身上倾注更多的教学精力和时间。三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到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量和较宽的知识面,但是目前很多艺术院校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2对策与建议

2.1做好课程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否设计出合理的课程结构对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一是突出区域特色,避免课程雷同。我国有一千多所院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但是这些院校却是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在设置课程时,一定要将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地域文化特点与课程相结合,以突出自身特色,例如:如果院校地处湖北武汉,由于湖北地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多凸显楚文化的特色,将其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中去,使其可以有机结合,这样就一方面可以突出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避免课程设置雷同。二是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在课程安排中,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应该加强对人文学科等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可以平衡、综合发展,成为市场真正需要的设计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2.2调整教学观念与方法具体而言:一是调整教学观念。大学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而培养学生,更不能将学生看成产品。在现阶段,要想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艺术院校应该要调整教学观念,提高对教学质量的认识,树立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优质的专业教育。二是改进教学方式。一方面,强化师生互动,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用途日渐广泛,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捷、真实、直观等优点来向学生展示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的魅力。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让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到相关企业参与工程的设计与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6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艺术设计;个性化;因素

1环境艺术设计内涵

环境艺术作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其主要是以环境作为基础的一门艺术,环境艺术主要是将所设计的作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很好的相容,并通过制作材料的纹理、形状等形式体现出环境艺术的艺术手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比较强调环境这一依托特点。也就是说要求设计师所设计的艺术作品需要建立在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并且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很好的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实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广泛的,基本上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环境艺术在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建筑园林设计等设计领域都会涉猎到。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人员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人们的生存环境也更加健康美丽。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将人们的生存环境与艺术设计进行有机融和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标新形式。

目前我们对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3个不同的表现意境层次:其一,人居环境中的自然环境,这一环境主要涵盖了山水、河流等自然环境因素,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中透露着很多自然信息。其二,人居环境中的经济环境和休闲娱乐环境。这一环境主要是为人们的空间环境带来活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人与人的情感发展。其三,人类自身的素质与所能达到的审美眼光对环境好坏的判断。这一点对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来说,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三个层次协调好,才能够让居住者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人与环境进行有机结合的关键性因素。

2环境艺术设计特征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的传统艺术设计手法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差别。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够对生活环境改良,而且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实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动感美、协调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而且环境艺术设计还强调了部分在整体中的影响。目前设计师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2.1人文与自然的有机融和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建立在环境基础上,其原则是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的服务性,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具有以人为本,但又需重点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环境艺术设计的这一特点也是其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

2.2多元化与整体性的有机融和

环境艺术设计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还要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以及审美特点。即,在相同的设计作品中,不论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是设计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都要具备多元化的设计特点。除了具备这一特点之外,设计师还不能破坏掉艺术设计的整体美感,要保留其整体性。

2.3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融合

设计师在设计环境的时候,除了要满足人们居住的生理需求以外,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换句话说,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还要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进行有机的统一。

3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等艺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都有影响,需要设计师慎重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除了设计师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外,还要设计师根据不同的设计背景来选择设计的风格。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也是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融和。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要求设计师要敞开心扉,摆脱传统艺术设计的束缚。为了解决传统工业生产中留下来的相关设计问题,设计人员一定要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个性化艺术手段,设计师对环境艺术中的个性化设计还要有一个全新的、系统性的认识。现阶段我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设计方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设计的室内室外空间中,设计师们不断的融入更多的自然因素,这样的设计作品往往会让人更加贴近自然。另一种方法是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逐渐减少水平造型和直线线条的使用,并将更多的色彩元素逐渐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这样一来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才会更加灵活。当然,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还不能忽视设计的整体性。

4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影响因素

在现代化的设计中,人们对个性化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逐渐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个性化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对个性化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还非常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设计进行分析:

4.1风格化的制约

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是设计师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自然界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入一些已经掌握的自然规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化也是设计师对自己所创造艺术氛围的一种诠释,它对整个设计作品的个性化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4.2环境艺术设计

个性化对环境的使用功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广大群众对环境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相同空间所采用的个性化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不同风格的个性化也能够很好地依托环境空间的使用功能。

5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艺术设计手段,其设计目的更加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也是未来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走向,良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及审美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一个不好的环境设计则会降低人们的审美观。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一定要始终坚持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楣.生态文化——环境艺术学科的新课题[C]//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2000.

[2]田鸿喜.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及应用[C]//《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3]邱长沛.城市水景的自然生态与艺术风韵——从巴黎塞纳河到“东方巴黎”成都府南河、沙河[C]//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2005.

第7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数字虚拟技术;环境;艺术设计

数字虚拟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手段,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并且,数字虚拟技术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但是,人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数字虚拟技术过度依赖,任何设计环节都依靠数字虚拟技术,缺乏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思考,导致环境艺术设计内涵缺失。并且,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依靠数字虚拟技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对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研究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有效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有着深刻意义。

1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1.1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依靠手工设计操作,设计细节的修改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甚至需要重新设计。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十分方便,能够及时纠正环境设计中的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具体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虚拟数字技术可以省去复杂的人工设计操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计算机设备的物力特征等,自由选择设计的色温值和照明度,并通过设计预览来预览设计效果,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1.2互动性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根据客户要求来进行,而设计过程中也会融入设计师的思想。但是,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作品功能等要得到客户的同意。因此,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客户进行互动和沟通。并且,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要素众多,如果在设计之前没有形成符合客户需求并正确表达设计思想的设计方案,很容易激化客户和设计师的矛盾而重新设计,浪费大量的资源。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让客户在设计软件上预览设计成果,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首先,目的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目的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并掌握设计内容、设计效果和设计环境,避免凭借设计师的主观意愿进行盲目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其次,艺术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艺术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积极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增添活力。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经验来创新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另外,设计师应该熟练掌握数字虚拟技术,使用数字虚拟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亮点。再次,集成性和交互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感染力和感官刺激来源于数字虚拟技术的集成性。数字虚拟技术集成了多种设计技术和设计软件,并对不同的设计技术机型优化组合,才能呈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另外,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与受众进行互动和沟通,强化受众的情感体验。最后,真实性和科学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面向社会公众,设计内涵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发展。为提高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真实性和艺术性原则,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和现实生活中的设计材料,设计科学合理、符合社会现实的环境艺术作品。

3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3.1过于依赖数字技术

数字虚拟技术、艺术、创意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素,而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三种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并不是三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将创意和艺术连接起来,创造具有艺术价值的创意产品。虽然数字虚拟技术比传统的手绘设计更加方便准确,但是数字虚拟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设计线条和颜色,影响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然而,在数字虚拟信息的支持下,环境艺术设计师为了节省设计时间和精力,过度依赖数字虚拟技术,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

3.2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虚拟数字技术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和途径,有效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的价值含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常用技术。然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十分重视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数字虚拟技术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商业炒作的噱头。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中为追求商业价值而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和艺术魅力。另外,还有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陷入了唯技术论的错误之中,一味使用数字虚拟技术而违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将数字虚拟技术放在第一位,忽视了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审美。

3.3文化内涵缺失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内涵相分离,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展示的时代风格和时代精神,虽然设计出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但是这些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由于文化内涵的缺失很难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4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策略

4.1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

首先,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正确对待数字虚拟技术,充分认识到数字虚拟技术的辅助作用和服务地位,将艺术设计放在第一位,使数字虚拟技术为艺术设计服务。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熟练掌握虚拟技术,充分了解数字虚拟技术的缺陷,避免数字虚拟技术缺陷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影响。最后,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依靠数字虚拟技术来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而应该将数字虚拟技术与传统的手绘设计相结合,将数字虚拟技术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充分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思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4.2合理追求商业价值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科学处理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合理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而违背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要在保证艺术设计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数字虚拟技术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博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07).

第8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重要意义;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各种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环境艺术专业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在培养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使得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紧跟专业的要求,而实验室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实验室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跨越性强,涉及到包括美术、建筑学、土木系学、园林、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和雕刻等多个专业的内容。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必须以实验室为载体,通过实验室将抽象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化。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同时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且强调为人民服务和实用性第一的宗旨。

1.2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培养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以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观察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大部分都得通过实验室来完成,可以说,实验室是培养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提高这些能力的过程中也慢慢养成了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这便是实验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1.3实验室建设是协调生产、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础

实验室是学校生产的重要基地,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平台,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通过实验室,生产、学习与科学研究同时得到了发展,并且三者其中任何一者的发展都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实验室协调了生产、学习与科研的发展,而不至于说其中任何一种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其余两者,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整体上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2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措施

2.1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合理安排资金

资金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没有了资金支持,实验室建设只能成为空谈。所以,我们应当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首先,学校应当科学合理地对教学经费进行安排,将合适比例的资金投资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中;其次,对所投入于实验室建设的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对于大型项目的支出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批;再次,实验室建设的资金要预留一部分备用金额,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2.2加强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一项特殊的工程,如果能加强与一些设计单位的合作,将对实验室的建设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因为,设计单位拥有专业的设计团队、设计工作经验和高超的设计水平,并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输送专业的设计人才,解决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甚至还能为实验室建设捐赠一些有关的器材。这就要求校方或学院方面应当密切与一些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促进实验室的发展。

2.3打破传统,协调院系实验室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部分课程跨越了院系的学科界线,像材料工程学、量体力学、环境工程学等都并非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来开设,而是由土木学院或工程学院等来承担。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上这些课程时,往往在本学院自由的实验室进行,但是由于专业的针对性不够强,常常导致实验室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现象出现。这就要求各大相关学院应当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实现院系实验室教学的协调,即当开展一些非本学院负责的课程时,借助兄弟学院的实验室来开展教学。让一些关联较大的学院密切沟通,同时也促进实验室教学加大针对性和专业性,促进实验室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4加强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人是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执行者,我们必须加强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尤其是随着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管理队伍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而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大人才投资力度,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做出严格的要求;其次,加大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培训是保证管理队伍能够持续为实验室贡献力量的主要措施,是我们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聘请一些权威的专家定期为管理人员进行授课,通过系统的学习让管理人员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总之,实验室建设直接关系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生产过程、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结果,也是培养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我们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正确认识实验室建设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意义,以最科学的精神、最严谨的态度和最专业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效措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最终推动我国各种城市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5(06):66-70.

[2]黎勇.关于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工作室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48-150.

第9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摘 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峻.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况进行剖析,分析了该专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产生的原因,且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对于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04-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样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刚起步的学科,也在不断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教育模式之间都在相互的渗透和交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必然需要走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就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这个行业来说,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手段、工艺技术和施工材料都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对设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各大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对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实战应用能力,须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思考与改革.

1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指高等设计艺术学校主体有计划发觉、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则是与生存环境密切互动的一种文化生态.

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且不断扩招生源.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就读该专业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这使得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面无法保证教学资源的充足及完善,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打折扣的现象出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一直到今天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同时,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高校所提供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用性相对于社会发展的落后性凸显.造成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

1.1 在专业定位方面过于单一

环境艺术专业是一个学科综合性相对较强的专业,但目前我国国内的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着求多求全、专业过窄、缺乏综合性的通病,一般都把该专业要么定位在“室内设计”,要么就定位在“园林设计”这样一种学科比较单一的方向上,虽然专业的名字是“环境艺术设计”,但配备的老师和授课的内容只是局限于某一方向,如就室内装修、装饰等环境美化方面,并没有考虑到整体的构造.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单一方向定位,极大地限制了设计本身与其他领域的结合.这种局限性的定位大大限制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领域及发展的长久性.

1.2 在行业标准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

环境艺术这样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在我国还没有公认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更没对应的系统的理论学科建设.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环境艺术企业的资质等级规范,也没有环境艺术设计师执业资格制度,所以,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还处于一个尚未成熟的状态.这种未成熟的状态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对规划师、建筑师所起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全面.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我国综合型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十分缺乏.该领域人才的匮乏又促使高校高质量教师的缺口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充,继而影响学生所受的教育水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建立系统、科学、统一的行业标准迫在眉睫.

1.3 在教学方式方面不适应社会需求

环境艺术专业其实是一个特别自由和开放的专业,它需要给予学生大量的自由时间和开放空间,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去亲身体验.但与之相反,我国目前的一些综合性大学,虽然设置了该专业,但在教学模式上非常的死板,教材的设计没有新意,教学工具老套化,教学空间局限化,专业的交流、课程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度都不够.高校注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忽略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性,使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这种教育结构使得该学科的理论性多于实用性,学术性多于技能性,造成了学生们所学与社会所需相脱离的局面.另外,就教育手段而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无法调动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获取相应的知识.这也带来了高校通过这种旧式的教育手段教导出的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力、独创力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这都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面的社会实践中应用能力的提升.

1.4 在教学质量方面有待提高

综合来看,现各高校主要存在整体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教师缺乏专业性、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教学评价取向偏差等现象.从生源角度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中弥漫着过于看重结果、想走捷径的思想,认为只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稿酬的电脑操作技能,就能够满足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就生源的自身素质而言,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基础知识欠缺、知识面较窄、应用能力较弱.从教师方面来看,因为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师队伍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各大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缺口.

2 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能力的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高速发展,为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纷纷成立.这种快速地发展,在一段时间内满足了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说明另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广泛性和应用性,是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不同的办学方向.当然,过快的发展也为这门学科带来了很多隐患,最主要的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性与社会需求相脱离.针对该专业存在的应用能力弱的问题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克服、解决.

2.1 明确专业定位,矫正发展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实用性专业,明确的专业方定位将决定着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为综合性专业,踏出“室内设计”的局限性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迫切需要做到的.只有打破这个局限性,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充分拓展到建筑学、艺术学、园林学等领域,该专业才能得到更宽广的发展,挖掘出更大的应用性.当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强调课程体系的结构化、科学化、综合性的同时,还要求在某一点上有一定的专精深度.结合各行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不同方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且深化其专业性是十分有必要的.专业性的显现将会改变该专业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状,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走的更加长久.

2.2 制定统一、系统的行业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想要提高自身的应用性,制定出系统、统一的行业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专业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与实际相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系统的、科学的行业标准对于该专业来说,如同灯塔一般,完善的行业标准的建立会使得高校在教学方向、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得到更加明确地指引,更加适应社会的潮流,增强该专业的实用性、应用性.

2.3 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才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创造力的培养必然要求高校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刻板,这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自由性和开放性背道而驰.高校应将教学重心由设计结果向设计过程倾斜.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长期实践中,可以发现对设计过程投入更多的关注,更有利于有创造力和个性的学生的培养.将教学重心侧重于设计过程强调的是高校对学生设计产品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引导学生依据设计目的进行各项准备,如背景认知、社会调查、数据收集等等,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设计理念并完成应用性与设计性相结合的设计作品.这个过程不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得到培养,创造力也在无形中得到很大的提升.环境艺术不同于其它的艺术,它有其它艺术不具有的一些特质.环境艺术是随着社会的需要慢慢的演变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系统工程.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环境艺术的重要性,每一个学习环境艺术的人感觉未来的职业前途光明.现在环境艺术的职业者慢慢的从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造福社会,使自己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太注重人的创造力,但是创造力恰恰是环境艺术的核心,因为创造力的提高使得学生更能应对高速发展的社会,提高自身对社会需求的应用能力,也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性.

2.4 结合社会需求改变教学内容,增强该专业的应用能力

高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是造成该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普遍需要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决定于教学质量,决定于教学成果是否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促使高校必须要结合社会的真正需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变,首先要做到课程内容实用化,传统教学把学术理论作为教学重心,而高校现在需要改变的正是这一点.所谓的课程内容实用化就是将教学重心由学术理论替换为学术理论与社会应用相结合.改革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正日益星升起来,其中以校本文化课程设置最为突出.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题化、教学结构科学化、教学内容综合化.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实践的锻炼.而合理的教学结构和内容使得学生们在知识掌握上,既能掌握理论知识,也能掌握技能性知识,使学生们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其次,高校教学内容的改变要做到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要从理论走到实践.在教学安排方面,高校必须要面对应用性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采取设立教学基地、与企业联合办学等方式,让学生大量的接触到实际设计、参加到实际设计中.这不但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对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能力.

2.5 关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所追求的,希望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提高,学校不仅仅让学生提高智商,还要提高学生的情商.在高校的教育中,要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是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足够的实践积累的基础.培养学生内在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每一门学科都不能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想要更好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知识,必然需要从其他领域获取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自身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这也需要学生有自己学习和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

3 结语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应用能力方面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只要高校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指向标,不断调整教育方向,必然会开拓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方法.所以,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改变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在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必然会改变应用性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现状,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王大凯.对高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论坛,2006(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