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研究计划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图像理解
中图分类号:TP391.4
可视化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图形科学的新领域。它是指是运用图形学原理和方法,将大规模的科学数据-数值和图像,转换为可视的图形和图。它能够给予人们深刻与意想不到的洞察力,在很多领域使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成为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它也是理解复杂现象和大规模数据的重要工具。
自从1986年可视化概念提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开始研究可视化理论、方法,开发可视化工具与环境,它们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气象预报、航天航空、核武器研制、医学图像处理等科学与工程领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
9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一般需要使用巨型计算机和高档图形工作站处理庞大的数据量以及相关复杂的图像生成算法。所以,在高水平的大学、大公司和国家级的研究中心才有实力对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近几年来,随着处理器功能的不断提高,可视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已经扩展到科学研究、工程、军事、医学、经济等各个领域,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因此还需要在在医学、地质、海洋、气象、航空等行业加大应用力度。
1 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可视化是一种计算技术,它将符号转换成几何,使研究者能观察到他们的研究工作。可视化技术能够将看不见的事物通过计算机变为能够看见的事物,提供了科学发现和展现事物的新途径,改变了科学家原有的研究方式,能够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启示。
根据可视化技术的交互性、多维性、和可视性的特点,以及考虑结合程度,可视化技术可以分为后置处理,实时跟踪处理和实时绘制及交互控制三个层次。后置处理指的是将计算结果解释或显示为可视化的图形,目前大部分应用软件属于这一层次;实时跟踪处理强调它的实时性,因此要求计算与显示必行同步进行,这样能够随时发现执行中的错误以便日后改正;实时绘制及交互控制一方面强调它的实时性,另外能够根据显示结果随时改变执行过程中的参数以便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具有交互界面。近二十多年来,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都在致力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而且已经重点向实时处理和交互控制方面发展。
2 国内外比较著名的研究成果
2.1 流体可视化软件
这是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National center of supercomputer Application)的研究成果。该软件通过多个相联系的模型,在交互及分布环境下研究暴风雨的形成规律。其中安装在NCSA的超级计算机CRAY-YMP进行模型计算,VGX工作站则用来实现二、三维图形显示,提供用户接口,二者之间使用网络连接。
2.2 医学可视化技术
医学数据的可视化,已成为数据可视化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近代非侵入诊断技术如CT、MRI和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的发展,医生已经可以非常容易获得病人有关部位的一组二维断层图像。因为核磁共振、CT扫描等设备能够产生人体病变区域的多个方面多个剖面的图像,或者重建为具有不同细节程度的三维真实图像,使医生对病灶部位的大小、位置,不仅有定性的认识,而且有定量的认识,从而及时高效地诊断疾病。CT图像打破传统的胶片感光成像模式,借助于计算机重构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图像,使医学图像从二维走向三维,使人们从人体外部可以看到内部。利用可视化技术软件,能够重构有关器官和组织的三维图像,例如美国加洲的ADAC实验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开发出的软件已在许多医院得到应用。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以获得心脏的三维图像,并用于监控心脏的形状、大小和运动,为综合诊断提供依据,例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进行的主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血管显示等。正是应用了可视化技术,变不可见为可见,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耿国华教授实现了医学图象数据库系统MidBASE。在数据库设计、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嵌入三维可视化构件、WEB方式远程查询等方面特色明显。已在多个医院使用,效果良好[1]。
2.3 地学可视化技术
科学可视化应用到地学中,产生了地学可视化。1990年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的举办“科学可视化”专题讨论会,促进了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可视化研究。进而在1995年举办的“可视化技术用于发现和开发更多的油气资源”会议,使得科学可视化技术在油气工业中的应用成果大放光彩。目前,美国的SGI公司在可视化技术方面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在地学中主要应用于油田开发、油藏数值模拟、石油地质、地震勘探、钻井、测井、遥感测绘等方面。
2.4 人类胚胎的可视化
这是美国依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研制的成果。首先依据美国卫生和医学国家博物馆所得到的胚胎数据重构人类胚胎模型,其次将该模型进行三维显示。这一成果预示着人类可以远程访问人类性态数据,可以进行分布式计算。
2.5 数字博物馆的可视化技术
数字博物馆最突出的特点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三度空间或把现实环境编制到计算机中去,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从而使得用户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中的感觉。数字博物馆借助这样的技术,对珍贵藏品进行三维可视化的建模。在追求视觉真实感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物体真实数据。研究者可以直接测量模型得到标本的形态结构信息,为远程标本研究提供可靠翔实的基础,真正地做到了辅助科学研究及数据保存的作用。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地学数字博物馆、中山大学生物数字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数字博物馆、西北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数字博物馆等,这些数字博物馆不仅为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平台,有利于院校之间的学术信息和研究资源的共享,而且满足用户的交互性、参与性和沉浸性。
2.6 大场景及文物的虚拟修复可视化技术
大场景与文物虚拟修复还原和展示的研究涉及多个研究领域,需要综合应用数字图象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可视化技术等研究领域。目前,在我国很多研究机构已在与大场景和文物的虚拟修复技术相关的领域内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还没有研制出完全自动的虚拟修复和还原系统,并且这些研究成果相对独立,没有一个综合文物复原和大场景虚拟还原展示的系统。
3 结束语
NCSA(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是国际上从事可视化研究的权威单位,一直从事可视化算法如软件的开发研究。而在国内,清华、北大、国防科大、中科院软件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可视化算法的研究及可视化工具的开发,都已取得了一大批可喜的成果。随着计算机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诸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可视化算法的成熟,可视化技术一定会产生一个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荣国栋,孟祥旭.Inspeck3D-DF三维扫描仪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6):237-239.
由于学院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只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也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容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与习惯,限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造成部分已经有的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执行,没有真正发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总结出问题所在,我们进行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方案,并且指出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同。依据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要求,围绕着专业,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我们对计算机实践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尝试。
二、面向问题找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
1.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大纲,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以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有一定的专业认识能力和抽象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与自信、创新、吃苦耐劳精神品质为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也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认真理解,以此作为教学导航。在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时,不能向以往一样只罗列出知识点,必须在提出典型应用的项目及项目分解的任务,纳入计算机前沿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具体任务操练时还需指明课程群中各课程间的联系,以及实践环节中对综合项目的实际作用,并要求提供全面、专业的参考资料。在实际操作过程讲解中要增加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我们对已有的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突出联动性和任务性,对任务的难易进行相应的分类,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活动改变过去演示性和验证性的现象。
2.制作出严格规范的实践流程。实践性环节与理论授课相差甚远,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教师中心,强调以学生为本,通过对项目内容的深层挖掘分析,对任务的恰当安排,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实践流程的实施一般包括:项目的收集,任务课题的拟定、任务课程的实施步骤、学生设计与开发、提交、评阅、总结等。教师的引导要从收集到总结,穿插在每个实践环节之中;利用网络及参考资料辅助学生搭建项目知识框架、划分出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任务中的问题,引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由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发挥更大的潜能。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任务都要明确要求,使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做都有统一的标准。实践操作的实施主要体现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产生相应的文档资料的编写能力。
3.挖掘适合的实践项目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中的主干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中课程群的实践教学项目,不要仅限于课程本身,而应尽可能地与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相关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科学的项目。当学生在完成某一主干课程实践任务时,能复习或了解先前学习的相关课程,并在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能通过本课程任务进行综合理解,知晓本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就要求实践项目既要锻炼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更需要给学生理解本专业实践设计整体知识体系的网络。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识计算机专业本身的规律,让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维,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满足就业岗位需求。
关键词:测控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殷红(1978-),女,四川都江堰人,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彭珍瑞(1972-),男,甘肃民勤人,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交通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Z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78-03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都包含了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群平台体系。在近30年的课程改革发展中,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一直是兰州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重点建设的课程群之一。随着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与铁路及其它交通运输领域的先进测控技术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对机械类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势在必行。[1]
我校机械测控技术重点课程群建设随着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而启动,开启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测控技术类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工作。[2]在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中,以“服务铁路,机电结合”为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业测控技术紧密结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优化研究,彰显了我校的铁路优势,突出我校测控专业的特色。第一,解决了机械测控技术发展与教学内容、手段之间如何衔接的关系问题。第二,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以及实验实习教材和设备缺乏的问题。第三,解决了长期以来青年教师实践能力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结构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测控技术类课程体系包括“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控制及PLC”、“测控电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语”、“微机测控系统软件设计”等课程,为机电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体系。一般课程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目前,机械测控类课程每年授课人数达800多人,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动力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等多个专业。主讲和辅导教师形成了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组成的合理梯队,为培养机械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然而,如何将测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课程教学,如何适应地方高校扩招以来,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群教学面临大众化教育转型的问题,成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关键。
为了适应铁路发展的需求,使课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授课效率更高,测控对象更加明确,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后如图2所示。这些专业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育部分密切联系。只有有机考虑各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关系和知识更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才能有力地突出铁路机械测控技术的特色。
随着机械测控技术重点课程群建设深入开展、校级精品课程“机械测试技术”和省级精品课程“机械控制工程”平台的搭建、历年来对教学中出现的弊端的资料积累、学生就业趋势的分析调查,[3]对全面调整机械测控技术的课程体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课程体系的优化中,紧密联系我校自身的优势,结合测控系的师资特点和硬件设施,优化改革机械测控技术的课程体系,突出我校面向铁路的办学特色,使课程体系结构实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详略得当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思路
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优化参考知名特色测控专业的办学水准,准确定位具有我校铁路机械测控技术特色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动作用,编写优秀教材,改革实践体系,加强学生测试与控制实践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4]实施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的重构和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中秉承宽领域、厚基础、重应用的办学思想。课程体系所涵盖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基本参考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特色测控类课程的教学计划。但各学校的特点和主要面向的工业领域以及师资特点不同,所以并不都完全适合我校的专业建设。我校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经过长期的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群建设上不断探索。考虑各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避免出现内容重复讲授,也避免有些重要内容在各门课程中都没有深入阐述的情况。这对于在有限而珍贵的课时中讲授更多现代测控知识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关键的。
另一方面,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课程前后衔接的优化研究也非常重要。课程的设置需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重点指向铁路机车车辆测控对象的特点,同时兼顾一般工业过程的测控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和设备资源,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突出铁路机械测控的特点。
同时,在有限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充分训练学生在检测与控制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与重点课程的理论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做到与大交通、新测控的发展与时俱进,与铁路及其它交通运输领域的先进测控技术紧密结合。
三、实施方法与效果
在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紧密联系我校自身的优势,结合测控系的师资特点和硬件设施,优化机械测控技术的课程体系,突出我校测控专业的办学特色,合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参考全国各大高校优秀的测控专业办学单位的课程体系,分析我校和他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可参考的类同之处和区别,在此基础上突出铁路机械测控的特色,为我校测控专业及机电学院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建立完整的测控技术课程体系。
1.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删减重复出现的内容,加强现代测控技术知识的渗透,强调铁路及相关运输领域中的测控对象实例。由图2的结构可知,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以机车车辆为最终测控对象,侧重机械类测控技术知识体系的构建。
将学科基础部分和专业教育部分的课程有机对应,形成知识良好的继承性,去除知识讲解的冗余,避免知识衔接的断裂。使实践教育中具有铁路特色的机械类测控对象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在教学进程计划的优化中,强化机械类课程的设置,加强机械与测控教学的联系。弱化光学类的课程教学,电气类课程根据机械测控课程的进程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服务于机械方向测控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机械测控课程的教学主线,对专业教育课体系进行优化建设。
2.立体化教学系统的建立
教学团队围绕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群建立了由课程教材、实验教材、电子教案、网上资源库、试题库、远程实验系统和自动命题系统组成的立体化教学系统(如图3所示)。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教材确立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并参加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同时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PLC》、《面向对象的测控系统软件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等,都是该课程体系中重要的支撑资源,这些教材在国内十多所高校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的实验教材和远程实验系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5]网上资源的建设开阔了学习的视角,打破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强了各门课程知识间的联系。[6]自动命题系统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公平性,也为学生自主检测学习效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更有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建设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课堂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立体多维的学习环境,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7]
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我校的铁路优势,突出我校机械类测控技术教育的特色,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建设目标,建立完善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建设推向“知识、能力、素质型”大众工程应用型教育。
同时,也积极探索试点班级的精英教育,在“詹天佑班”的建设中开展的控制工程双语教学拓展的学生的专业视野,纵深推进了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精英化教育。[8]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课程体系优化的平台,在“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测控系统软件设计”等省校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辐射带动作用,启动其它课程全面改革的进程,带动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优化,从根本上实现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改革。
3.加强实践教学
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占总教学工作量的27.8%,占据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在信息检测和控制工程领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工业检测、微机测控、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实践能力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采用了“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科学研究”三者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结合课堂内容自主开发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实践学习环境。远程实验系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加大测控系统设计、单片机、PLC、电子工艺实训等重点课程的课程设计力度,调整金工实习的内容和课时,突出测试和控制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认识广度,解决实验设备有限和实验项目多的矛盾,可以将虚拟实验室和常规实验室相结合,兼顾学生动手实践和对高新测控技术的感官认识和仿真操作能力,使实验体系的改进得以实现。通过基础实验室、测控实验室、金工实习基地、计量实习基地、校内外科研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强化训练,不仅丰富实验内容,也可以带动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对工业工程问题的认知。
4.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组由治学严谨的资深老教授督导,建立了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平台,探索出可以不断培养出优秀中青年教师的良好机制,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成员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测控技术类专业平台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将测控系的教学特点与检测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所的科研内容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不断优化和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13人次,承担教改项目4项,实验教改项目3项,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多篇,出版教材8部。
四、结束语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已发展多年。为了适应测控技术发展的脚步,与铁路机械测控对象紧密结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和编写优秀教材为切入点,参考知名特色测控专业的办学水准,准确定位我校具有鲜明特色的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向;以专业教育课的体系重构优化为重点,突出铁路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的主要脉络特点;通过实践体系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检测与控制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动作用,加强各门课程内部的细节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宏观调整与微观建设同步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实践环节的配套改进,使机械测控技术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最终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思强,卞继红.论办学定位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耦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49-53.
[2]刘欣.课程与教学发展变革的基本走向[J].教育探索,2012,(4):23-26.
[3]崔军.整体工程观:毕业生就业能力诉求与课程结构调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68-72.
[4]杨学军.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5-8.
[5]赵建华.高校实验教学目标探析[J].高教探索,2012,(4):73-75.
[6]谢明凤.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和知识本体应用的远程课程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8-86.
关键词:LOD技术;Creator;简化
模型的实时绘制是虚拟现实的一项基本要求,而计算机所提供的计算能力往往不能满足复杂三维场景的实时绘制要求。1976年,Clark提出了细节层次(LeveI ofDetail,LOD)模型的概念,认为当物体覆盖屏幕较小区域时,可以使用该物体描述较粗的模型。在虚拟现实系统的场景绘制时,在不同的显示时段需要不同的简化模型,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简化。
一、LOD技术相关研究
LOD技术是指在同一个场景中,依据视觉的特性,远离视点的物体只需较粗的细节,而只有离视点较近的物体才需要详细的细节,这样便可以通过具有不同细节的描述得到一组模型,供渲染时使用。LOD技术主要有顶点删除、三角形删除、三角形合并、基于包络网格的模型简化等算法。1992年后,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许多LOD技术模型生成算法,对地形网格生成而言主要有基于规则三角形网格算法和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算法两类。作为对规则三角形网格算法多分辨率地形的简化,在大地形的场景绘制时,在不同的显示时段需要不同的简化模型,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简化。Hoppe提出了一种递进网格算法,增加三角形到任意网格来满足需要的细节,后来又对递进网格算法进行了扩展,形成了基于视点的递进网格算法,避免了三角剖分给整体网格带来的影响。
二、实物模型在Creator软件中的LOD简化
Creator软件中的LOD技术主要通过设置模型的Switch ln、Switch Out值来实现不同视点距离显示不同复杂度模型。在实际开发中注意相邻复杂度模型中低复杂度模型的多边形数目是高复杂度模型多边形数目的75%。采用该技术不但可以增强场景的逼真度,也可以减少场景绘制的多边形的数量,既提高了可视性又节约了系统资源。
现代美术教学日新月异,手段和理念都再不断的更新,加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运用,课堂教学更吸引学生,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很多的教师几乎将课堂上的演示抛于脑后,认为这是落后的教学手段,陈旧的教学方法。笔者则认为不然,多媒体和课件的运用对教学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画传统的教学,历来提倡“画从谱出”,凡学画的人,无论画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对谱中或者老师传授的每一法、每一式都反反复复地精益求精。现在我们对小学生的绘画教育与培养专业画家的目标虽不一样,但对“画谱”在教学中的显著作用绝对不能忽视,绝对不能一味的厌旧求新而轻易抛弃。在技法类的教学中,范画比之其他的教学方法更有优势,更能让学生学习直观的学习,更喜闻乐见。“范画教学”更合乎我国民族特点。
根据现代美术课堂的特点,范画主要分为五类:
1欣赏范画
美术教育不全是技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所以美术欣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但课本中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名画和当代学生的优秀作品,因为版面有限的原因,他们都缩得非常小,很多地方无法辨认学生常常是一看而过,无法品味,教师即使在上课时将课本高高举起,但由于画面太小,也很难将学生的目光吸引,欣赏无法实施。要是事先把它们(主要作品)绘制放大成范画(无法仿绘的也该收集大副印刷品)悬挂于课堂之上,效果就截然不同,学生会对挂图目不转睛而较快的心领神会,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这也省去了教师许多不必要的唠叨。
2步骤范画
凡作画总的有个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的步骤,由于课本中“步骤图”印得太小,不连绵,有的根本就没有(如人教版第十册“绘画——人物以类聚比例动态“第十一册”工艺——会徽设计“第九册”中国画——写意花卉等)学生不可能从这几课又简单的范画中“反”得很多,对他的忽视就是造成学生乱涂乱画的严重祸根,要指导,又不能光靠一枝粉笔,而且时间也容不得教师在课堂上那么“慢条斯理”。这就要求教师按作画一,二,三……的顺序,课前早有“预制品“到用时依次挂出,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
3对比范画
在讲评分析学生作业时,只是一味的讲述如何如何,一味的指出不应这样那样,往往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影象,学生在“好”、“差”之间始终趋于含糊朦胧的状态。如果两幅范画并列对照,如色彩的饱和与灰暗效果,景物的大小疏密,很快就一目了然,让学生欣然翻悟在分秒之间,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差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所以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之所以然”的理性认识的催化剂。
4启示范画
有不少教师以为“范画”总是用来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是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才智的有效方式,学生创作水平跟知识、技法的增长应同步上升,然而不少学生却是相反,他们对“创作”随着年岁增大反而越来越怕,他完全应归结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失误,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调度好“导”与“创”的关系所致,如果教师在每次创作作画教育中,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能按班级实际水平,事先组织几幅范画,用各种不同的构思。同时,范画中使用的技法又都是已学过和分散零星的集成,这就是用范例来启示学生如何“学用结合”,很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把积累的技法,经常应用与自己笔端的习惯。
5当堂范画
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俱全,如间色、复色和浓墨、淡墨的调和,油画棒、水彩颜料的混合使用等等,都必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才能真正让学生了解,特别是对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才有许多更需要教师当场挥笔演示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
在当前中职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专业教学取得理想成果,对美术专业人才进行更好培养,应当加强各种专业课程教学,而绘画基础课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所以,在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对该课程教学加强重视,并且要充分清楚认识,在此基础上以有效途径开展课程教学,从而使绘画基础课教学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使课程教学质量及水平得以提升,促进课程教学更好发展。
一、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在当前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专业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对美术专业人才较好培养。在中职美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绘画基础课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美术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因而加强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也就十分必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具体而言,在美术专业教育教学中,有效开展绘画基础课教学的作用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有效开展绘画基础课有利于提升学生美术水平及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教学,可使学生具备好的绘画基础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绘画技巧及方法,从而也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学习其他相关美术知识,对学生美术能力及水平提升十分有利;其二,有效开展绘画基础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造型能力培养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通过造型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能够实现二次创造,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其三,有效开展绘画基础课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及水平的提升,在绘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对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然后融入自身情感对事物进行描绘,因而可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增强其情感体验,因而可对学生综合水平及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发展十分有利。
二、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现状
在中职美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绘画基础课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在学生造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因而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绘画基础课教学也就十分必要。然而,就当前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及不良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中职院校美术教师仍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技巧教学,对于绘画基础课与学生专业之间的差异未能够充分考虑,其最终所导致结果就是绘画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各自进行,造成学生在学习绘画基础课过程中缺乏清晰目的及相关训练目标。另外,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各种人像、石膏及事物等方面写生过分强调,对于学生审美意识及创新思维培养往往忽略。此外,绘画基础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设计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绘画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创造能力得以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素描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往往忽略。最后,对于绘画基础课未能够充分清楚认识,对于中职院校美术教师而言,其通常对绘画方法训练比较注重,然而并未能够使绘画基础课中设计绘画及设计意识实现有效结合,并且实际课程教学中基本都选择传统素描模型,并未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描绘有关事物,这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
三、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有效途径及措施
1.明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绘画基础课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专业教师应当将社会实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加符合中职教育要求及目的。为能够使这一目标得以较好实现,中职美术专业技师应当依据社会发展形势及学校实际市场定位,对教学目的及教学方向进行综合分析,就目前美术专业市场就业定位情况而言,中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主要为画家、设计人员及软件操作人员与教师等,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当以这几种职业为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另外,对于不同职业教育而言,对于教师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从而制定科学严谨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培养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
2.确立并运用现代化科学教学理念
在当前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当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首先,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未能够对学生感受及情绪充分考虑,这种教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不利。所以,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从而依据学生不同特点开展教学,最终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通过直观性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对于绘画作品而言,其属于直观艺术,可对人们产生较强烈视觉刺激,因而通过直观性教学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兴趣,比如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优秀绘画作品,使学生较好感受这些作品,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对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从而使其提升学习积极性及兴趣。
3.加强绘画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
在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得到更好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还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加强重视,并且应当对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加强重视,使学生造型能力能够得以提升,为学生综合美术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另外,对于教学评价方法应当进行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属于重点内容,通过科学合理教学评价,可较好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认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单一评价方式,对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并且更加合理,从而为更好开展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4.构建项目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汇中,可分模块对绘画基础课实行项目教学。对于项目教学模式而言,其目的主要就是使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之间实现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其符合中职教育目标。依据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内容,可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设计素描与手绘速写,所以在项目模块教学中可分为两个部分开展教学工作。其中,对于设计素描项目模块而言,其所包括内容主要就是入门观察法、结构透视素描以及整体关系处理法与创意素描。在该教学模块中,其重点内容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进行培养。在手绘速写模块中,其内容主要包括线描速写、画面整体关系速写及多种不同绘画材料表现技法,该模块教学中主要就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及能力进行培养,要求学生必须要这些知识内容熟练掌握,从而使其绘画基础能力及水平能够得以有效提升,为其更好学习其他美术专业知识奠定理想的基础条件。
四、结语
在当前中职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绘画基础课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绘画能力及造型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绘画基础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分析绘画基础课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有效途径及措施合理开展绘画基础课教学,提升其教学质量及水平,促进其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哈提•卡下旦别克.对美术绘画专业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126.
[2]侯传洲.浅谈技工院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的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3,(12):75.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发展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对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就科学技术发展和运动训练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的作用,并提出了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科学 技术;运动训练过程;转化
引言:随着运动训练系统的发展,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运动训练中,除了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训练手段这几个基本要素以外,还有科学技术、信息、管理、教育以及决策等多种因素。其中,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作用尤为凸显,成为了现代运动训练中比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体育竞赛的影响力和保证运动的公平性。因此,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技术发展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运动训练是体育竞技的核心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协调和谐发展需要具体细化和落实到经济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因此,促进竞技体育发展要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提高运动训练行为的高效收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竞争也越来越激励,这就要求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运动相关过程,在运动训练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运动训练中,可以竞技获胜的可能。因此,运动训练行为要求加入更多的科学技术,实现科学化的控制。当运动训练水平得到提高后,也可以促进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引导出更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运动训练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①。
在运动训练中,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各种训练理论、运动训练的方法、内容、手段、检测以及评价等,都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在运动训练行为的全过程中,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融入。
二、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的作用
(一)提高竞技运动的整体水平
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中,可以提高竞技运动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首先,在硬件方面主要是对各类科学技术产品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技术、摄影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在运动训练中,通过电子计算机和摄影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运动员的运动训练过程全程拍摄下来,运动员可以利用这些视频资料分析和总结出自己在运动训练中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并针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同时,运动员也可以利用视频资料找出自己的优点,以此加以训练,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新材料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对提高运动员的整体好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美国一家公司利用新材料制成了新型的游泳衣,运动员穿上该游泳衣后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提高运动员的游泳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
(二)保证运动的公平性
在以前的运动训练中,主要是采用秒表的方式记录运动员训练的成绩,但是秒表是靠人工操作的,存在一些主观因素,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所记录的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成绩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的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中,普遍采用了全自动电子计时,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秒表记录方式,弥补了传统秒表存在的不足,大大的减少了记录的误差,使运动员训练的成绩和比赛的成绩更加准确。同时,随着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对兴奋剂的检测水平也得到了进步一的提高,检测结果也更加的准确,在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保证了体育运动竞赛的公平性。
(三)提高影响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体传播途径也逐渐增多,当前运动比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中,主要是新闻媒体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运动项目的报道,人们无法观看到整个运动比赛过程,以此对运用比赛的关注也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观看比赛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等,或者通过智能手机也能直接观看运动比赛,随时随地了解运动比赛的过程。随着人们关注程度的提高,体育运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的作用之大。
三、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性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有多种科学技术,包括提高运动训练效率的科学技术、改善运动训练的科学技术、增加新的训练手段的科学技术、帮助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技术以及保证运动训练安全的科学技术等。要实现科学技术向运动训练过程的转化,就是要将这些科学技术发展起来,并充分的融入到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训练的整体效率。同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功能也包括多种功能,其主要的有增殖功能、动力功能、联结功能以及超前功能。
从以上的功能中可以看出,把学科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渗透和连动。其中,教练员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能动要素,运动训练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变化,不会影响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的主导地位。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科学技术的渗透离不开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是指导运动员运动训练的主要人物,是运动训练技术和知识的直接传播者,教练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运动员运动训练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因此,教练员要具备运动训练相关的科技技术,只有教练员具备了科学技术,才能在运动员运动训练中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指导运动员训练,保证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教练员的科学指导下,运动员才能更好的进步,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运动训练资料也是影响科学技术转化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运动训练资料可以分为训练器械、训练条件以及训练工具。本文主要从训练工具的角度来分析。运动训练工具在本质上可以起到扩大或代替运动器官的功能,可以扩大人类的运动能力和克服人的自然界限。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上的渗透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主要指的是具有科学技术的教练员和研究人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并转化为训练工具,使得运动训练工具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运动训练工具的进步,就是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渗透。第二个方面是,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工具中的渗透,发明出来的运动训练工具运用到运动训练中后,必须比前一种工具具有优越性,能提高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效率和水平。最后,随着运动训练工具的科学化发展,使得运动员的技能和水平也越来越高,促进运动竞赛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应用于运动训练是当前体育竞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竞技运动的整体水平、保证运动的公平性和提高体育竞赛的影响力。因此,要加强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渗透,促进运动竞赛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胡林涛. 对我国足球运动训练理念的理论探讨[D].成都体育学院,2013.
[2] 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3] 田野,王清,冯连世,张忠秋,洪平,赵杰修,郝为亚,王向东,肖丹丹.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J]. 体育科学,2010,09:3-11.
[4] 陆斌. 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蒋兰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前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5] 朱伟. 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6] 毛爱华.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化机制;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E8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is increasingly closely linked to the new situation, all countries are explor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virtuous circle, to enhanc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 author is researc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Key words: Achie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formation model;Transformation mechanism;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一、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进步、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75%以上都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的,日本、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80%,英、法、德等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都达到了50%以上。近十几年来,我国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开拓技术市场为突破口的科技体制改革,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所有制的技术经营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批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进入生产领域。但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科技成果转化还普遍存在数量少、质量差、规模小、效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国外研究综述
1.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
理论界对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认识可以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指出“新的专家阶层是一群勤于思索的人,他们利用知识为经济生产做出重要贡献”。马克思明确提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问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索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证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创建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但是科学技术依然是增长的外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作用不断加强,罗默、卢卡斯和格鲁斯曼等一些经济学家用新增长理论解释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的积累。
2.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美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模式以基础研究任务和应用研究市场为导向。基础研究主体主要是高校和各类研究机构,经费以政府出资为主;而对于应用研究,企业是科研主体,从事产品的改进研究,经费由企业和贷款解决。应用研究的管理方式是企业化管理,决策程序明确,并用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各类人员科研积极性。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主要作用是制定和实施法规,引导企业与产业部门合作,并帮助建立各类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德国科研坚持市场导向,前沿基础研究由科研院所承担,应用研究由企业承担,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大型项目政府和公益性组织也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德国科技管理采用市场管理,科研项目选择根据企业竞争的需要,科研成果的价值也由市场机制评估。德国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制定法规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制定相关标准提高科技含量,并提供相应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同时政府还通过大型项目的支柱引导科研方向。
3.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
西方国家尽管没有全国性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对于国家资助的实验室、大学都有绩效监测体系,他们大多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科研资金投入的效益。国外学者试图建立一种对科学技术产出的分类法,来评价和监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鲁本斯坦和盖斯勒(1982)提出科学技术产出的四大分类:(1)与销售相关的,(2)与节约有关的,(3)与对利润的影响有关的,(4)与技术解决方案的时间与成本有关的。盖斯勒和克莱门茨(1995)通过43个联邦实验室向51家工业公司进行技术转移的实例研究了技术的商业化。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多是从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扩散理论出发,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著名专家傅家骥、许庆瑞为代表。对现有文献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国内对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对技术成果的有效评价及阻碍产业化的障碍研究几个方面。
1.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陈琴荃等人(2002)创建了符合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类型的互相促进的四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建科技型企业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技术支撑模式、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模式,并对其高效运行的关键进行了探讨。
姚应才、倪宏兴(2006)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有政府推广转化模式、科技创新转化模式、产学研联合转化模式、自主转化模式、市场驱动转化模式和技术引进转化模式。
徐彬等(2010)对共生环境及共生环境中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和分析了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并以四川万安石斛产业科技园为例,对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实效进行了验证。
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李钢、李林(1999)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由政府推动系统、科技成果供给系统、成果转化主体系统及社会化保障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孙建中等(2002)撰文提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企业、政府以及市场等诸多因素,并通过构建由成果提供方(高校、科研机构等)、成果转换方、成果需求方组成的反馈系统控制机制模型,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应的对策建议。
徐辉、王忠郴(2007)基于“成长上限”系统基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面对成果转化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和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等,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原动力。
3.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涂小东、肖洪安、申红芳等(2005)用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三个指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做出评价;陈腾、叶春明、沈杰(2006)应用DEA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了DEA方法中指标体系确定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成玉飞(2008)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天津省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做出客观评价;王桂月、王树恩(2009)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模糊性的特点,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具有模糊化和良好预测能力,在给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可以较好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
四、结语
以上对科技成果转化国外和国内相关研究分别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国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开始得较早。正因为英美等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始得早,所以其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高,而他们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借鉴。不同于国外,国内学者专家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研究比较多,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涉及高校、企业、政府以及市场等诸多因素,所以转化机制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常立农, 周哲. 试论我国科技转化的模式[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
【关键词】强化正强化技能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他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这就是强化理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
强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行为的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这种间接方式来实现的。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数学课堂上的正强化就是鼓励那些课堂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课堂不兼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正确行为的形成既依赖于正强化,又依赖于负强化。我们教师可运用强化的方式创设激励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正强化为主要的强化方式,少用负强化,两种强化要有机结合。因此一定的强化技能是数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它能起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为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
一、课堂内强化技能实施的一般流程
1.创设机会,发现“闪光点”
教育需要我们的宽容与尊重,要丢掉盯住孩子们缺点的习惯和居高临下的说教心理。尽量在数学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表现中“看到”其“闪光点”并给于强化。可采取例如提问、板演、学生展示、学生讲解等方式。
2、合理判断,抓住“闪光点”
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进行合理的判断,不仅从正确程度方面,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表现,总之要善于抓住学生表现中的每一个“闪光点”,让孩子因为自身有了“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面向全体,强化“闪光点”
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以强化,这样可调动不同水平的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强化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技能应用的主要形式
1、语言强化:语言强化是最普遍、用的最多的强化方式,对学生在听课、回答问题、解答等学习活动中好的表现,都可以用语言进行强化。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不吝啬于用语言激励强化。我清楚地记得在上小学五年级时,我的数学老师说了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话:“你有一双求知的眼睛,上课时你的眼睛从不舍得离开课堂,你一定会有出息的。”从此让我迷上了数学。
2、肢体语言强化:教师用非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例如:点头表示肯定,竖起大拇指表示“你很棒”,摸头表示“你真聪明”,走近学生看作业情况表示关注等。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和动作有机结合,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强化效果。
3、标志性强化:对学生的作业、成绩或表现给予象征性的奖励或称赞。如对数学作业或考试成绩特别好的打上“红花”、批上优、良、有进步等,某步思路独到时打“大拇指”或写上“想得真独特”等评语。特别是小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他们会指着那些“红花”、“大拇指”,骄傲地对别人说:“瞧,我多棒”。
4、表现性强化:教师为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有特殊“贡献”的学生安排一些有表现性的特殊活动,以示奖赏,如让他向全班学生讲一讲自己的见解或把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可挑战更难的题目;帮助辅导同学等。
三、强化技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1.、提高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强化技能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以表扬或奖励,尽管他们做出的反应有时不完全正确,教师还是应该对他们的积极性及正确部分给以肯定。
这样可以为学生产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作好充分的铺垫。再说,课堂中的奖励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容易形成集体舆论,从而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同时也收到了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也可以防止或减少非教学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干扰。
实验研究表明运用强化技能塑造学生的行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诸如遵守纪律、独立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认真做作业的时候,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经常采用各种激励、赞赏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并巩固正确的行为,能起促进作用。
2、提高学习水平
研究表明,正强化不仅能改善学生的行为,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水平。这是由于教师有目的地运用强化技能,促使学生的正确行为以较高频率出现的结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正确、思路清晰、分析独到等,教师采取适当的强化方式给予肯定或赞许,会使学生因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承认而在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这样有助于学生把自己正确的反应行为巩固下来。如果这种正确反应经常得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学习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我班里有这么一位学生,他非常聪明,但在低年级时,数学经常考倒数,听他的老师说,难做的题目,他肯定会做对的,可基础题、计算题经常出错,有时甚至才考了六、七十分,他自己也非常害怕做基础题、计算题。经常成为同学们的笑柄,老师也对他唉声叹气。我了解情况后,经常在课堂上将难题让他来回答,并经常夸他“你真是学习数学的小天才!”、“你的分析真独到,看,让老师和同学们茅塞顿开!”…当他计算又出错时,我制止同学们笑他,并说:“你这么聪明,这种口算题怎么会难倒你呢!来,拿出做红花题的认真劲儿来,老师相信你!”渐渐地,他不那么害怕了、渐渐地同学们越来越佩服他了,现在的他,可是我们班的数学“小王子” 呦!瞧他那张自信的脸吧!
四、应用强化技能应注意
1、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运用强化技能时,应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对学生的所有正确的反应都给以强化,要选择与达到教学目标有密切关系的正确反应给以强化。
2、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
对于人的激励,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时,才能采取适当的强化
措施。同时,还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成许多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
3、及时反馈
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特别要注意课后作业、行为习惯的反馈。
4、要把握好时机
强化时机对提高强化的效果很重要,对简单的问题、课堂练习作业等可进行即时强化,对一些抽象性强的复杂数学问题,应等学生充分反应后再进行强化。
5、注意强化的时效性
强化应及时,但须注意及时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