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教育管理与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管理与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管理与艺术

第1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模式

在我们国内,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艺术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浙江省出台了《2012年全省实施工作要点》,在建立文化大省文化大繁荣的前提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更加弥足重要。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传统管理模式现状

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是体现公共艺术教育地位并落实教育目的重要手段。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传统管理模式也面临了诸多问题。

很多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不严谨,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系统缺乏合理科学的归属,处于多头管理或无序管理中。虽然很多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都给予了不同程度或多或少的重视,但表面上重视,行动上漠视,重学科专业教育,轻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一些大学的艺术教育机构是因为政策原因被动建立的,而不是处于思想上的重视,所以带有随意性和间歇性。

结构单一,平台模块少也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大缺点。在很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只限于课堂教学和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在课堂教学方面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按计划进行教学,在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则比较乏力。很多校园活动都是程式化的应付,没有从源头上鼓励举办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仅靠艺术团或其它零星散打的活动来点缀,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平台模块的构建,学生艺术实践的空间远远达不到要求,学生的艺术熏陶贫乏及缺少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发散性逻辑思维训练,因此很难将所学的学术理论知识内化为艺术修养。

课程设置有偏颇。很多综合性大学在社会转型期,以经济功利为导向,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实用性,如公共课中的英语、计算机类课程属于必修课,而公共艺术教育则属于选修,没有实现通才教育。这种设置从总体上无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培训成社会经济利益的群体,却没有注重教育者的内在需求、生活目标、情感交流和价值信仰,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人的个性发挥受到阻碍,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碎片式传统管理模式困境成因

1、与时代需求变化的脱节

社会形势日益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和价值追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就业导向和人的全面发展导向,很多高校也处于两难境地,就业重要还是人的发展重要,先就业还是先发展,不同的高校也参差不齐,很多高校不能把就业作为纯粹的衡量指标,而是应该把就业作为一种外在的表现方式从而提高内在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缺乏

南京大学校长陈俊教授指出,理念创造文化,文化创造制度,制度创造生产力。“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可我们平时在谈到这些话语时,除了感性上的表达一种紧迫性及抒发对未来的憧憬外,我们好像并没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延续中,从国外到国内的吸收消化中更好地完成两者间的过渡和借鉴。现代教育管理系统的真谛在于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教育管理更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

3、可操作性评价机制的缺乏

目前各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任务等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所以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各方面的投入也是参差不齐,要在大范围统一标准,达到一致要求是有难度的。缺乏合理性,学校师生评价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里也没有形成自我评价的文化,并且校内的评价专家的选定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学校都由退休后的老师担任督导,在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上,学校也没有结合国家、地方和本校发展需要,这些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的评价机制的体系设置都是偏向于重点专业,作为公共艺 术教育,则没有根据它的专业特点凸显它的优势。这种评价体系保证不了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也反映不出学校教育的个性。

三、培养创新人才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整合式新模式的措施

1、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组织管理机构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艺术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要从各个高校的实情出发,健全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和全体学生实际需要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在职责划分,发展定位和长期规划中根据自身特性来设计。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指出:必须使艺术成为哈佛大学认知生活和创造未来的核心动力。艺术乃是大学教育使命所载负的核心内容,她总是善于带来新观念、新形式、新方法、新感受,并对人们所有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重大而奇妙的独特启示。2这一主旨机构应该直接隶属学校,由校领导直接领导,由学校专项投入,在人事、财物等方面享有自,相当于相关的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专门的艺术教育委员会,既包括行政领导和专家,又包括艺术教育方面的一线教师,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定期研讨艺术教育问题,协调各部门机构形成,形成协作,建设全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从公共艺术教育的设置、教学、管理出发,组织好艺术教育活动,收集教学反馈,进行艺术教育评估,组织教师的制度化培训,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等。

2、建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原则和方法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综合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在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指导下,使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艺术教学原则的提出,要遵循教育学、艺术学、教学基本原则和艺术基本特征,要把握好大学生的艺术与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在分析和认识这些艺术教学实践中所具有的基本矛盾关系基础上提出的处理这些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3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要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艺术方式来教学,并且结合其它有关学科,多角度、多视野切入,提高艺术教育效果,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从心灵深处,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各项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受外线与操作性的行为之中,又内化于心灵体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思维、创新能力的人。

3、优化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设置

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说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的,拥有良好心智和创新能力的各种人才。所以,要从上述讲到的教育目的出发来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公共艺术课则要从实际情况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挖掘特点,勇于思索和创新,能展示学校的内涵,从而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作为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课程内容,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设地方文化艺术课程。以浙江省为例,很多非遗的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公共教育课程中设立,如临海词调,无骨花灯的制作,江南丝竹,东阳木雕等,不致让我们的文化缺乏历史,而是传承伟大的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可以将有关文化艺术主题的讲座引入课程体系,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文化艺术沙龙、艺术论坛、专题讲座等,以多种形式开阔师生的视野,活跃文化艺术氛围。

4、构建立体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

抓好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把艺术实践活动的平台建设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发展契机。同时积极发挥团队作用,要抓好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建设和艺术团建设,培养艺术兴趣爱好者,拓展艺术实践活动。可以以班级、学院或社团形式组建艺术社团,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做好艺术团的筹建和发展工作,培养艺术骨干,让艺术骨干带动全校开展高品质的艺术教育工作。创立公共艺术品牌,发挥品牌优势,形成艺术教育发展与提高的长效机制。积极参加省、市大型示范性艺术展演活动,使学校艺术活动的层次和水准有一飞跃,紧扣活动主题,集中创作、编排和层层上报,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和竞赛,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以量化形式推动各类艺术实践与竞赛活动,并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承接任务。此外,公共艺术教育的平台还要从校内拓展、延伸到校外,从学校到社会,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平台,如与地方紧密联系,建立一定方向的研发中心,以扩大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公共艺术教育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重任。钱学森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希望我们更加重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模式的开发和管理,通过现代的管理模式来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专门化,专业化、质量化发展。

2013年度台州市高校系统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G13009

【1】庞跃辉,史银.中国教育怎么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一、目前高职院校中的艺术教育管理现状

第一、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及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远比其他文理科学生要活跃和开放。但是,在信念方面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表现得较为匮乏。他们对国内新闻政治相比文理科类学生普遍表现有点漠然,他们虽然具有活跃的思维,却没有参与政治的兴趣;他们虽然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娱乐新闻媒体和其他方面。同时,他们个人的心理毅力不够坚定,容易误入歧途。第二、艺术类学生行为习惯较文理生偏低。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迟到现象、无辜早退、旷课、考试随意缺考、考试不诚信还有夜不归宿等方面。由于这些问题发生的长期性、普遍性,对从整体上扭转学习风气造成了不少困难。第三、文化基础综合素质相对而言不高,他们在招生录取时的分数较文理科类的学生要低许多,高职类艺术专业的情况就更加明显。这是由于艺术类学生平时及考前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提高各自的专业特征成绩上,从而导致他们在文化课上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提高艺术类学生在传统科目上的文化水平已经迫在眉睫。第四、个人特立独行,缺乏一定集体荣誉感。艺术类因其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教学活动往往多以小组或个人为主,再加上生源地的区域差异及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差异性等因素,导致他们在艺术能力领悟的培养过程以及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相对薄弱的状况。

二、艺术院校中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强

第一、专业课与思政品德类课程的有效融合文化素质是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道德与人格的修养。综合素质的修养直接关系到个人整体的素质修养与文化修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现阶段,在艺术类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文化课方面综合素质较低的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在艺术类人才的培养计划中主动开设一些综合类的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学习。如:在艺术生的专业学习中增加普科类文化知识的专业讲座和人文地理知识的课程,在学习中适当开展一些形式和表现手法多样的艺术展演等。同时,学校还应开设一些有关职场交流、社会实践以及文艺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学习到一些教师无法讲解的知识。第二、加强社会实践与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艺术修养素质能力是现代社会和国家对艺术人才的综合要求。综合素质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需要能力全面、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艺术教育管理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技巧,更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塑造,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艺术类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文化知识略显匮乏,如很多流行的软件与技术,在企业中可以随时更新使用到,但在学校里因不能实时与行业对接,则需经历一段相对滞后过程才逐步应用。这样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文化知识在结合实践深入到企业中去验证和磨合时,可能会面对不少疑惑。可见,艺术类院校在教学主观参与方面还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应该如何去实现自我发展,从而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转化为主动询问式和共同探讨式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探索模式。第三、高校要加强艺术生的自身专业修养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教育。高职类艺术类教育的管理过程中要求允许其有一些适合其专业特质的管理规范,但在总体上也要能与其他类学生实现管理上的统一性,所以在管理中要立足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艺术类学生的综合压力也日益的加重,加之社会和家庭的期望,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上带来更大的包袱。所以,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来看,自身专业修养与心理健康的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学生培养起健全的人格,从而真正的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三、结语

第3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教育管理模式

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

(一)教育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1.机械化管理。很多高校在艺术教育管理上过分地强调教育的程序性,导致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缺乏灵活性和民主性。例如在上学前就已经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用来安排这一学期或这一学年的教学进程。这种机械化管理模式,破使高校在艺术教育模式上出现形式僵化,致使教育管理模式上有实际性的突破。

2.管理内容相同,缺乏自主创新。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早就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支配方法,因此导致艺术教育管理模式在内容相同,指令性强,下面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创新。

(二)课程设置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1.课程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各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影响大多数高校对课程选修从而来达到教学的目的。选修课程的设置不利于全部学生对其学习,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学习和对艺术的熏陶。

2.课程内容单一。很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几乎是一样的,都是艺术基础知识和中外艺术鉴赏等课程。从课程内容来看,教学内容非常单一,大多数都是以基础类和鉴赏类的课程为主。

二、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1.根据现状来看,缺乏自主创新是高校艺术教育理念的主要问题,教师队伍的充实也是重点。在我国高校的教育艺术中,艺术教师年龄差距悬殊,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导致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老教师固然有深厚的专业技能知识和优秀的个人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运用相对古老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也比较落后,与快速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

2.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艺术实践类课程比例较小。高校设置艺术课程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艺术素质,因此高校艺术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运用。但在课程设置中,对艺术实践课的设置较少,对于这种现象原因是因为很多高校只重视传授艺术理论知识传授,对艺术实践的结果不重视,因此这种情况在很多高校中存在,而不是固定存在特定的一个高校中。

3.缺乏对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国内高校的一致问题,在国内教育模式经历数年改革后,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高校艺术教育仍有欠缺,教学方法改进甚微。4.由于艺术教育资源稀缺,致使国内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改革不能顺利进行。虽然国内高校艺术教育很普遍,但艺术资源依旧缺乏,近而导致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阻碍。

三、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模式

(一)实行激励机制

在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去激发学生积极、创造的态度,促使学生发扬积极学习的优良作风,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应该以公平作为前提。在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的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管理,保证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考核与评估

在教学工作的管理中,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估工作更应该重视。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估的完善能够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的,有效的提高。教学检查和监督的提高能够更好的使教学管理工作完成。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促进高校更好的向前发展。

(三)深入研究管理技巧

对于国内艺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国内教育者目前的思考。本文对艺术教育管理进行概括和总结。各类高校艺术教育督查委员会和民间艺术机构进行设立,来完善高校的教育管理系统。在艺术教育管理中,要采用和借鉴各类学科的管理模式与想法,在不同的政策和体制中要进行比较。吸取各学科的精华进行综合。

四、总结

创造国内艺术教育和谐有序环境,对教育管理体系科学性由极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为我国人才素质提高打下基础。目前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还存在部分缺陷。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目前社会对艺术教育逐步重视,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也在不断进化和完善,使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实现高度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裴龙.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1).

[2]张智杰.教育管理制度手册(第一册)[M].北京:中国民艺出版社,2007

第4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26-01

一、从艺术教育管理视角看人才的培养

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人们认为艺术生就是文化成绩不好或是不务正业的学生。不可否认,很多学生是在临近高考为了升学才转学艺术,而大部分艺术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较狭窄,所以提高艺术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如何提高高校艺术学生综合素质我有以下想法:

(一)应该提高对文化成绩的要求

按大学层次的不同,对文化成绩应有不同的要求。重点艺术院校文化录取成绩不得低于普通大学高考三本分数线,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其他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也应该提高文化分数线,不能仅仅只是一两百分,至少和大专成绩持平。文化成绩的保证,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保证。

(二)对学生艺术专业性的要求

保留原来联考和学校专业考试的基础上,为了杜绝学生纯粹为了升学而报考艺术学校的现象,国家和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例如,要求学生学习专业艺术至少三年以上。国家可以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机构,供热爱艺术的中小学生就读,从小夯实艺术基础。这类学校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侧重于艺术方面的教学,类似学校可以试验运行。高中时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美术、音乐学校。高中每学期除了对文化课的考察还要对艺术专业的考察,考试成绩可以作为报考学校的参考和对艺术学习时间的凭证。

(三)对特殊考生应酌情处理

对于特别有艺术天赋的考生,但由于高考文化成绩分数,可以采取专业成绩占80%,文化成绩占20%的录用形式。当然,这类考生的人数不会很多,所以每年录取人数只能占学校总招生名额的5%,而且只适合重点艺术院校。

二、对艺术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人才培养要重视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建设,严格的管理学生日常生活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因而他们存在一些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弛等现象。所以,艺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就更加困难。

大学并不是“放羊场”,很多学生由于心智和自我管理的不成熟,浪费了宝贵的大学生活时间,学校在这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好学生的时间。上课不能迟到早退,惩罚手段不能伤害学生自尊但是要认识到错误。在业余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自习学习,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的进步。

(二)艺术人才管理中要重视心理辅导,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虽然学生的心理健康被逐渐重视,但实际情况的改善并不十分明显。学艺术的人,心理一般是比较敏感的。当他们愿望落空和心理出现挫折时就容易产生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从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职能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出发,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咨询工作体系。使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诉说的对象,鼓励学生“有烦恼”找心理老师倾诉。

(三)艺术院校应加强学生理论的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重实践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也造成理论大大落后于实践的现象。通过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我明显感受到很多同学对理论知识的不削。“美学”,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程。所学的美论、美的形态、美的感受、审美等知识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每次上课的人数还不到一半。理论课对于搞造型艺术的同学可能比较枯燥,但是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技能,缺乏理论知识就无法创新和突破,顶多也只能是个技师。国外很多大师并不看重亲自实践。他们只提供想法和思维,动手和创作基本上分开了。无论是为了加强专业技能还是追求创新突破,没有理论作指导,实践是盲目的。

三、结束语

如今,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当代国际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普遍的肯定和重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培养,更是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与社会进步,大学教育尤其如此。艺术教育在人格养成的过程殊意义就在于通过诗意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完善健康的人格。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并积极实施改善艺术教育管理,使艺术教育管理在我国真正发挥良好作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第5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一、概念界定

知识管理最早应用于企业的销售和系统支持方面。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分享与创新为基础,实现对人和知识的管理。如今,知识管理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政府、出版传媒、石油化工等行业,并在诸多行业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对高校的管理中,也可以用知识管理弥补教育制度管理方面的不足。高校艺术教育旨在培养综合性发展的人才,如何将知识管理理论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之中,可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将课程安排、校园网络维护、教师队伍建设等归为显性知识,将校风、学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归为隐性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艺术教育显性知识的管理

在对学科进行划分的进程中,艺术学科成立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时间较晚,以致一些院校将艺术类教育划分或挂靠在其他院系之中。对于那些相对完善的独立艺术院系,还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同时也缺乏对人员管理这种显性的规章制度保障,从而对人员晋升、评职等方面比较模糊,教师及行政人员工作热情受到较大影响。现在高校是教学、行政两手抓,部分高校已经推行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也可以做教研方向的工作,这拓宽了部分行政人员的职业前景。然而,从事艺术教育管理的行政工作人员,还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没有完善的管理层级划分制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艺术教育隐性知识的管理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教育模式固化,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没有创新,也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学校在对学习环境的渲染熏陶方面应加强建设,校风、学风更应做到创新。然而现在一些高校中只是从定期考核方面来测量学生的成果,没有将实践与理论完美结合,固化于纸质的考试流程。艺术人才培养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素养等都能有所提升。

三、知识管理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实现管理体制优化,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从知识的划分上看,高校管理体制规范属于显性知识。知识管理以知识的分享与创新为基础,实现对人和知识的管理。在高校管理体制的优化创新进程中,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相对薄弱,没有形成规范化、体系化的管理体制。但是从知识的分享角度看,其可以借鉴已经成型的其他院系的管理方法:一是结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对艺术教育工作做到真正地重视,成立独立的机构,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支持,在科研量统计、人事考评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制度依据;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对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定期更新与完善;三是形成一套完善的反馈监督制度,教师的课程反馈、教师评价机制能够体现学生接受知识的完备性。可以说,反馈对于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有重要意义,反馈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传授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优化创新文化资源,实现学生自身价值

学校在应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在管理机制硬性指标的要求等得到满足之后,对高校学习风气、文化环境等隐性知识建设需要交流和创新。知识管理为高校管理创新与完善提供了新思考,并从知识的作用和分类方面重新衡量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教育和知识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知识管理并不是高于制度管理,而是通过价值创造将其管理思想融入学校管理的运作过程。一个学校的文化是在社会环境以及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而成的,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艺术院系相对于其他专业更注重自由、开放的学风建设,学校在对其文化资源进行优化创新时,应更加注重发挥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机会激发出他们输出知识、共享和创新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自我超越。

四、结语

第6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表扬;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1―0021―01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既有章可循,但又没有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在中学,班主任要建设好一个班集体,除了平时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外,更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艺术。

一、要注重培养并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因而要发挥我们的主动精神,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我们的身教去感知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行为。其实,学生平时不仅是在用眼睛来看你,同时也在用心灵感知你,在用实际行动模仿你的行为。作为班主任,要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画脚;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批评指责,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这就是人格的魅力,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胜过无数次严厉的指责和批评。

二、批评要讲究灵活驾驭、宽严相济的艺术

批评,是班主任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但如果火候掌握得不好,往往会令学生出现对立情绪,从而使批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需要站在理智的角度和较高层次思考良药与忠言,注重批评的艺术性,良药不是越苦越好,忠言也非越逆耳越好,学生其实更愿意接受不苦口的良药和不逆耳的忠言。学生所犯的错误,其实大部分都属于无心无意导致。当无意间犯错的时候,他已懊悔,也深恐老师的批评。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意目的明确,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好时间、地点、场合、措辞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在指出他的不足的同时,更应当懂得如何恰当地帮他指出和这点不足相对立的长处。

每个人在他存在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长处是别人没有或不足的,学生也同样如此。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首先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然后,再用提示、暗示、对比等方式,自然委婉地把话题转到学生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不仅注意到他的问题,而且还看到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他就会觉得老师是公正而又值得信赖的,从而消除了对批评的抵触情绪,也就比较容易认同和接受老师的批评。

三、表扬要讲究张弛有度、适可而止的的艺术

表扬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表扬应该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别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赞扬或鼓励,可以影响或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机会,向学生指出并给予肯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比如,对待学生考试成绩,应把它看成是学生的一种隐私,不在班上以任何形式公布,成绩出来后,不排名次,只给学生一个“进步榜”,列出考试进步者,这样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得到呵护,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进步的步子会更大。

第7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17-01

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协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必须注重管理及教育的艺术性,结合实际学情制定合理的工作策略,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一、借助班委的作用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该意识到班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具备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的班主任对于班委的作用并不看重。其实,如果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队伍,既可以为班主任分担班级管理任务,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班委选拔时采用激励机制。班主任在选拔班委时,可以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竞争上岗的选拔模式。而竞争上岗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无形中在整个班级形成了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学生对于这种激励机制也会表示出理解与认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力争上游。

(2)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班主任的“爱”。班主任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歧视学生。要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去。班委协助教师管理班级过程中,仅凭积极性有时是不能做好工作的,要提高工作的艺术性。班主任需要时刻关注班委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提醒和纠正,协助其对自身工作的不足进行反思,并且相互交流工作经验。班主任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实际情况,用班主任的爱来包容每一个学生。

(3)爱与严格并举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工作并非越严格所取得的成效越明显,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弛,不宜管理过严或者过死,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对于班委,班主任应该给予更多的管理权限,实施民主化管理,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班委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让其配合教师一起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给予其管理权限时,应该对班委进行正确的引导,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让班委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班集体中得以充分发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多角度切入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作为一个集体中的个体存在,其能力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与班主任所营造的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1)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班主任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有了班级管理制度,可以让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虽然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所以,班主任需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从而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对于所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需要以两种形式来呈现。一种形式是需要文字性的制度条例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另一种形式是需要将班风及班级文化转化成为相应的管理制度。借助两种形式的班级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2)注重自身教育理念更新,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班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具备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理念和能力,成为学生的楷模,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3)采取适当的管理与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生活情况以及性格特征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与特征制定教育策略,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中快乐成长与学习。初中生思想意识发展并不完善,过分要求自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应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可过度批评,应该采取耐心引导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在对全班学生进行管理时,应该采用公平对待的方式,要与学生成为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良师。通过采用适当的管理与教育措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作为班主任,要更新思维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班委的作用,同时注重多角度切入班级管理,提高教育管理的艺术性和实效性。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尊重并爱自己的学生,专心研究管理技巧以及教育艺术,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和谐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庆佐.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2]丰娴静.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

第8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 班主任管理 管理艺术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转型阶段,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还是懵懂的,于是,这就给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展开,而良好的氛围营造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和协调。班主任有责任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负责引导及管理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健康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概述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工作职责应当从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展开教育、指导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有纪律的新时代公民。初中班主任工作展开的中心是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首先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及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关心,根据其个性特点、兴趣特长来进行针对性管理,保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还需要联系本班的其他任课教师,最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多联系、多沟通,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解决工作问题,做到共同进步。

班主任工作的另一重点是教学管理,班主任的身份是多重的,除了担当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外,还作为一名教师,有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现状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进度、学生掌握程度等来落实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同时还要掌握好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针对性地学习计划和评价体系,制作好相关的学生档案和教学辅助计划,帮助学生有层次、有计划地向预定的目标前进。班主任的管理艺术要在学生、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运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将各种技巧融入到教学管理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初中班主任应具备的素养

初中班主任要基于其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具备多种基本素养,要根据本班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管理。

1.思想上要做到淡泊名利

作为一个社会人,受到社会上种种的诱惑,对名利都会有一定的欲望,而名利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对于教育者来说,拥有正确的名利观是十分重要的,这能够在实践中起到榜样作用。只有自身拥有正确的名利观,明确自身工作的理念,不能为了一丝名利而严重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学队伍质量。教师要从思想上做到淡泊名利,从自身出发,排除异己因素的干扰,才能不断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教学理念代表了班主任的一种思想觉悟,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实践中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教学理念同时也决定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标准与方向,这种标准和方向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样才能在平时的管理和教学中从一言一行上对学生起到影响作用。教师的思想不能顽固不化,要与时俱进,时刻掌握当下热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更好地与学生融成一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树立整体发展的概念

现下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当前的初中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干扰因素,极易出现意志力薄弱、学习能力及自理能力差等情况,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班主任需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班主任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潜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性的发展,让学生尽量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会基本的为人处事方式,能够和其他同学进行正确的互动交流,不断提高自身荣誉感。

三、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班主任要管理好学生,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跟学生做朋友,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善于表达对学生的善意和关爱。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教学管理中要做到以德服人,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耐心和恒心,让学生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主动打开心扉,那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就会轻松很多。

初中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做到民主管理。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各自的性格特征,其性格都是独立的,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班主任要以真诚的方式告诉学生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可以从多种角度考虑班干部的人选,不要只从成绩角度来看待学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服从教师的教学管理,这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完成班级的管理工作。

目前很多教师还是老一套的思想,认为学生只要成绩优异就可以了,这种观点一定要进行纠正,虽然说努力学习是一个学生的最基本职责,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灵活地进行学习,拒绝“死读书”现象的出现,用发展的目光看待班级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各项有益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德育是初中班主任教学的一个重点,进行道德教育,要秉承宽威相济的原则,对于学生的进步,要主动的赞美和鼓励,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要一味地职责,要采用合理正确的手段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

四、结语

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征,基于初中教育的特殊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在初中教育中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应当是倾听者,在实践中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批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自身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进而对学校的长足发展起到有益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现严.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06,(06):189.

第9篇:教育管理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高等艺术教育;教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0-02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1991年召开的“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联络网”等会议为标志。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78所大学开发和实验了全面质量管理。我国教育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例如青岛远洋船员学校于2002年5月通过了挪威船级社的国际认证,成为国内高校中率先建立ISO9001质量保证的学院。

二、由高等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当前教务管理的困境

艺术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在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一直都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究竟高等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时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还是要尊重艺术规律一直成为艺术教育管理者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现代的高等艺术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教学的“非理性化感悟”、传授方式的“非语言化”、教学成果呈现的“非文本化”、教学评价的“非量化”、教育成果显现具有长期性、学生的个性特殊性。

艺术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关注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常沉迷在自己的艺术领域中,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容易忽略。同时容易造成自我的认知不足,忽视对专业课之外的其他能力的自我培养。进入高等院校后,艺术类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对其教学管理中相对于其他高校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如果按照一般院校的学生来要求他们的学习很可能就会抹杀了他们的艺术创造性,如果放任他们按照自己的意识进行教学管理,又有可能会放松对他们的管理,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由此导致无法完成正常的授课计划,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以及学生和家长进行三方面的沟通,由教师、学生本人、家长以及辅导员多维多角度地同时监管所有的学生,才会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高等艺术院校教务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型构建

1.推行标准化工作。(1)教学方面:理论教学规范化、实验教学规范化。(2)考试及学籍管理方面:题库管理规范化、试卷标准化。(3)教材设备管理方面:教材标准化、教学设备使用及管理规范化。(4)行政管理方面:工作制度标准化、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化

2.质量责任制。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来进行教务管理,容易区分责任,将学生的整个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这种管理方法便于提升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避免了推诿情况的发生。

3.全过程质量监控。(1)对教师。建立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后通过多方面对教师的授课情况以及课后的辅导情况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监督,这种授课质量的监督主要是来自学生。(2)对家长。家长在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监督作用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大学生刚刚从高中校园走进大学校园,离开了班主任的管理很容易产生放松的情绪,而大学期间的辅导员所要管理的学生又太多,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3)对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在整个教务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和枢纽的位置,他们是上传下达以及协调各个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在明晰了自己的责任位置之后并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且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既有利于对学生在校期间整个学习情况的监督又有利于减轻教师以及家长的负担,并给予学生以一定的空间,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

四、新的教务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

此表是应用新教务管理系统后某学生第五学期部分课程的效果截图。通过对此表的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特点

1.对象的全面管理。采用这套管理系统,将对每一个学生的所有学习情况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对每学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各项实践类的成绩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监督。

2.全过程的管理。采用这套管理系统,是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为止进行了一个四年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过程。对每一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学业情况以及未完成的学业情况都有所了解,便于家长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三方的及时沟通,将问题处理在萌芽中。

3.全员的管理。运用这种管理方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管理,但同时也是对教务管理者、授课教师的一种管理,通过这些人共同的努力来完成每一名学生的培养,整个过程需要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家长和教学建设过程的所有参与人员的共同的全员管理。

(二)本管理系统在管理理念方面有以下特点

1.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强调“质量第一、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等质量原则在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因素和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性的管理。

2.强调教务管理的服务职能。在整个教务管理的流程中,所有的人都要树立服务的意识。教师是要为学生和家长服务,教学管理人员是要为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服务,家长式要为学生服务,学生也要树立为自己的将来服务的意识。

(三)本管理系统的优势

1.建立管理任务责任制,明晰责任。通过此套系统的管理,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建立了比较明确的责任机制,对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家长、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较为明确地划分了出来。

2.提高整个管理过程的效率。通过此套管理系统,将整个管理流程系统化、责任化,明确了负责人,同时也提升了整个管理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热情,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都金.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新美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