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触电急救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触电急救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触电急救的方法

第1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炼油废水;有机物;影响因素;处理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004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炼油废水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炼油废水在原油的炼制以及加工等过程中产生[1]。其主要来自电脱盐废水、含硫废水等,成分复杂,污染物的种类多,浓度高,对环境的危害大。炼油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有油、硫化物、挥发酚、NH4-N以及其他有毒物质,其COD含量较高,难降解物质多,生化性较差,废水的pH变化较大。同其它含油废水一样,会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油污薄膜,使水体缺氧从而死亡。水体表面的聚集油还存在可能燃烧的安全问题[2]。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节约用水法规的制定,各个炼化单位普遍开展了废水回用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如每吨原油的新鲜水耗水量基本降低到0.5t以下,循环利用水率达到95%以上。但也不得不面对废水回用成本高,投资大,原油性质变差及水量减少后的水质难以达标等诸多问题[3]。因此必须对炼油废水进行处理及回用,以达到国家水处理标准。

1 炼油废水的特点

(1)污水的水量较大,废水中污染物种类较为复杂,所含有的有机物尤其烃类及其衍生物较多。

(2) 油脂、酚类、硫化物和氨氮等为其主要污染物,其COD含量较高,难降解物质多,而且废水的pH变化较大。

(3)粒径介于100~1000nm的微小油珠易形成乳化油,较为稳定地存在于水中,不能被分离出来,而粒径大于100?m的呈悬浮态的可浮油,可以利用油水相对密度差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4)油性污染物会在水体中形成分子膜,破坏水环境,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并且使得CO2和H2CO3生成,降低pH值,浊度值变大[4]。

2 废水水质的影响因素

炼油废水水质不稳定,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性质不同的原油所产生废水水质差异也很大。

(2)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的深度对废水性质的影响也较大。例如简易加工的炼油厂和深度加工的炼油厂排出的废水排出的废水,污染程度差别很大。

(3)工业用水的水质及水量。废水的性质也受工业用水的水质影响,通常将循环系统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3 炼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炼油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3大类。

(1)物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有重力法、气浮法、絮凝法、吸附法等。重力法和气浮法主要用于初级处理。重力法只能去除颗粒较大的油滴。气浮法主要去除浮油和悬浮物等物质。絮凝法则是乳化含油废水处理中的重要方法。此法主要研究开发新型絮凝剂。吸附法在炼油废水中效果较明显。物理法处理成本虽低,但无法单独使出水水质达到要求。

(2)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混凝法、电解法以及O3/UV高级氧化法等。在炼油废水处理中主要应用化学混凝法,一般同时采用气浮法和过滤法,将特定絮凝剂加入气浮工艺中,可大大提高气浮处理的效果,使得水中难沉淀的胶体状悬浮颗粒物质聚集形成大颗粒,从而更易被去除。化学处理工艺主要去除水中的细微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化学法处理效果好,但是成本高,处理率降低,所添加的化学药剂会形成新污染,不利于广泛推广。

(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水中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分解而被去除。其处理工艺主要有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IMBR-A/O(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膜法及生物转盘法等。炼油废水利用生化法主要降解化学需氧量。生化法不仅成本低且抗负荷能力较强、处理的水量很大。

4 结论

炼油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极大,它作为一种重要污水回用资源。其废水水量稳定,来源可靠,废水所含有机物种类复杂,水质不稳定,因此,研究炼油废水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处理方法对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洪斌,庞小东,李建忠等.炼油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发展[J].给水排水,2002,28(02):51-56.

[2]田力,杨玉才,房毅.炼油废水回用处理工艺与控制系统[J].中国环保产业,2011(12):46-49.

[3]祈晓霞.炼油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研究[D].兰州大学,2011.

第2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关键字:变电电气设备;发热;故障成因;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M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variable heating electric equipment for power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security risks, if not this issue will be resolved in a timely manner is very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operation. Heating failure causes so the subst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the general analysis, and briefly discusses the heat harm,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 for fault reas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substation in china.

Keywords: subst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heating; fault caus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变电电气设备的发热原因

(一)电气设备质量存在问题,在某些环节进行不恰当的接线,导致导线通流能力降低,从而造成设备发热。

(二)设备连接位置不清洁、被氧化,使接触电阻变大。造成导体氧化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在进行材质不同导体的搭接时,过渡面产生电化学腐蚀,使得导体表面金属氧化膜处在半导体状态 。二是,金属导体被自然氧化。所以,电接触面氧化是造成发热的又一个原因。

(三)设备连接接触面凹凸不平,导致接触面流通能力不足,最终导致其电阻比正常接触面电阻要大一些。不平整的电接触面使有效接触的面积降低,当电流通过时通流的截面积变小,导致电流收缩效应增加,进而使收缩电阻变大,从而导致发热故障的产生。

(四)设备连接位置金属间压紧力不合适,造成连接位置接触电阻变大,由焦耳定律可以得知,发热与电阻是成正比关系的。恰当的接触压紧力能让接触面氧化膜被粉碎,使实际接触面增大,使点接触面接触电阻与收缩电阻减小。当接触压紧力太小时,便会导致点接触面在某些位置接触良好,而某些位置未接触,进而使有效接触面积变小。当电流流过接触面之时,由实际接触点通过,在接触点位置接触线产生剧烈收缩,形成收缩电阻,从而造成设备发热;当接触压力太大时,在电接触面位置形成四周外翘、中间接触良好的状况,从而导致有效面积缩小,进而引发设备发热。

二、变电电气设备的发热危害

(一)使电能损耗增加,造成电力负荷损失。不管是集肤效应还是设备发热,都会导致电阻增大,使电能损耗增加,并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设备损坏。

(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由于设备温度升高过大,使得绝缘击穿引发短路事故,进而导致火灾的发生。此外,假如电气设备不能进行很好的散热,将会造成设备局部一直处在高温状态,从而引发其周围物质的燃烧,进而发生火灾。

(三)造成材料裂化。温升过高将会造成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降低,又或者绝缘材料出现老化,有的甚至发生绝缘击穿的情况。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半导体元件的热击穿,使其性能变差,严重者设置烧断导线,从而形成短路。

三、变电电气设备发热处理方式

(一)当个别环节电气接线的形式不恰当或者由于设备质量存在问题而造成的发热,可以通过对局部接线方式加以改造的方式来解决,对不能改造的可通过更换设备或降低负荷使用的形式来解决。

(二)对于设备连接接触面氧化问题的处理,可使用锉刀或沙子把接触面氧化层刮去,然后再在上面涂上一层防氧化物质,例如中性凡士林、电力复合脂等,但对镀银表面通常不采用这种方式,究其原因还在于银的氧化膜导电性能非常好,假如在进行氧化层的处理时磨掉镀层,则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此外,由于银的氧化层非常软,当压紧力一定时会被压碎,因而在进行表面处理时需特别留意。对于灰尘导致的发热可通过清理接触面灰尘的方式来解决,通常情况下一次处理能维持较长常见不发热。所以,对于运行过程中容易氧化和积灰的设备来说,一定要对其接触面进行定期的处理,从而对发热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然而有一点需引起大家的注意,对中性凡士林、电力复合脂等防氧化涂层的使用将会使积灰速度加快,由此可见,防氧化和防积灰之间是彼此矛盾的,因而在采取相应措施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取舍。

(三)对于由于接触面不平整而造成的发热,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多次组装和拆卸以及施工质量欠缺等因素导致的。要想使这类故障得到避免需要在安装设备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施工过程中可使用量具对电接触面平整度进行测量,尽可能使其平整。严格说来,任何接触面都无法实现绝对平整,所以,在安装新设备之时,通常需要在电接触面进行“压花”处理, 也就是使用液压模具在接触面上压出均匀点阵,当紧固螺栓把两个接触面连接在一起之时,通过螺栓的压紧力而使点阵彼此咬合,进而使有效接触面积得到了增大。在进行新设备的安装时,此道工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它对以后预防发热的意义重大。

(四)对由于设备压紧力不合适而造成的发热,在进行平面接触处理时,需认识到并非压紧力越大便越不发热这一问题。材质不同的电阻接触面压紧力在安装规范里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适度的压紧力,能避免接触面产生变形的状况发生。

四、结语

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之一便是电气发热,导致电气发热的原因非常多,可按照设备运行状态的不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对发热故障加以处理,从而使电气设备发热故障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祝伟强,高士森.浅谈变电电气设备发热故障的成因及处理方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0):25-25.

第3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供电部门的一项硬指标,需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要求。文中从供电可靠性重要性入手,就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这一系列问题的应对措施作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供电;可靠性;原因分析;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用电量也随之逐年增加,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用电需求,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提高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既是用户的期望,同时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追求的目标,对如何抓好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专业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乡(镇)供电所农网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人员技术业务水平不高。 乡(镇)供电所农电人员综合素质偏差,技术业务不熟练,对施工设计技术规程掌握不够,线路设备施工安装过程中凭经验、想当然、马马虎虎完成安装任务,不求安全质量,不按规程规定要求规范施工标准,造成线路设备接触松动,对地、对外弱电线路安全距离不够,电杆歪斜,线路弧垂偏大等多种原因,遇有风吹雨打、日晒夜露、自然灾害等情况,线路设备接触氧化发热松动、接地、断线、碰线等等而引起停电或造成事故,或引起农村居民家用电器烧坏。工作不负责任,安全意识淡薄,思想松懈、散漫,运行维护水平不高,线路设备周期巡视检查不到位,或者巡视检查不认真,不能发现危急线路设备的安全隐患,从而去及时的消除缺陷,平时又掌握不到线路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确定线路设备检修内容。1.2农村电网基础比较薄弱,不能适应农村用电客户的用电增长,易跳闸停电。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虽然改善了村镇线路设备的健康状况,提高了电压质量,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村镇居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用电在不断的持续增长,原农网改造的线路设备不能满足电力发展需求,一部分用电企业自身用电设备陈旧老化、高耗能等原因,限制了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农电配网由于其本身所处的地域特性,决定了它只能具有单电源供电,供电半径长,设备先进性较差,互供能力不足,农网的检修、施工、改造只能在停电状态下进行,国家虽然对农网改造工程投入比较大,但各地区需要改造的农网工程还比较多,受农网资金的限制,改造的农网也未完全彻底,更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网改,而农电10KV配电网也未实行环网和“手拉手”供电,无网络联络开关及刀闸,不能提高网络的互供能力。农村用电户安装漏电保护器推广程度不够,一些用电户不理解、不支持,农电安全理念淡薄,有些用电户安装的漏电保护器烧坏又不及时更换,对于一些重要用电户又无一、二级漏电保护器保护,遇有短路、接地、碰相易造成大面积停电,从而不能保证低压电网的可靠运行,使供电可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1.3 农村电力消费者不能正确安全、经济、合理消费用电。 乡(镇)供电所与电力消费者沟通少,不能及时掌握用电企业的用电信息,缺乏对用电企业进行用电业务知识的指导,平时又不进行市场调查、预测,根本不了解电力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特点,不能把握电力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不能正确引导电力消费者放心消费,加上乡(镇)供电所不同的服务人员虽然为消费者提供同一服务,但是由于服务人员个性差异,技术业务能力不同,服务水平、服务后果也不尽相同,同时被服务的电力消费者本身素质也影响服务质量和效果。 1.4 农网线路设备施工停电频繁,停电时间较长。 停电管理制度不健全,停电计划安排无序,对线路设备停电不严格,农网10KV线路分段开关少,大多数农网无10KV双回线及“手拉手”线路供电,部分用电企业仍在使用高耗能淘汰产品,从而使得农网改造检修停电,造成大面积停电,停电工作前施工准备不充分,导致施工进度慢,增加用户停电时间,加上运行管理跟不上,使得农网线路设备本身缺陷未及时发现,从而增加农网线路设备的停电次数,有些故障处理、检修、新增设备等工作可采用带电作业,而乡(镇)供电所无配网带电作业人员,使得农村供电可靠性不能达指标。

2、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处理方法2.1 加强农电人员培训,提高乡(镇)供电所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首先,加强农电人员技术业务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让农电人员懂技术、懂业务,熟悉运用规程。其次,要进行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知识的培训,强化职工供电可靠性管理意识,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统计、汇总上报上,培训要贯穿于整个生产、检修、停电、运行维护等管理中去,任何工作如果没有理论作指导,很难向深度发展,无论是技术业务知识,还是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相关知识,都要不断更新提高,培训每年可采用一次集中培训,全面系统的理论化进行,平时每月可采用一次例会进行讨论研究,大家互相交流提高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所取得的成绩,解决平时统计上报数据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有关规定中不太明确的内容,或者开展如何提高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QC小组活动,拓宽思路,广积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提高乡(镇)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2.2 加强与用电消费者沟通,真诚服务,共谋发展。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就存在商品交换,就必须要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由于电力生产的特除性,决定了电力市场营销活动与一般商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电力市场潜力较大,我们要做好广泛的电力市场调查,尤其是重要电力大客户,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供电能力进行市场预测,了解电力市场消费者电力需求变化趋势及其特点,加强与用电消费者沟通,及时掌握电力消费者用电状况及设备运行情况,正确引导好电力消费者用好安全电、放心电,鼓励广大电力消费者消费绿色环保电能,并提供最优质的、快捷的、形式多样的电力消费服务,真诚为电力消费者着想,让他们得到电力服务后的满意感。 2.3 加强停电计划管理,努力提高施工进度。 电力营销活动应以满足消费者和客户的需要为中心,要能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清洁的二次能源,要让电能这种产品能够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以及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要保证电能质量,以满足电力消费者的需要,为电力消费者提供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的电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停电,乡(镇)供电所要加强停电计划管理,要建立健全计划停电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计划停电,减少停电次数,杜绝临时停电,避免故障停电,对任务单一的停电工作,要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可以推迟停电的工作任务要缓停,要结合多项工作任务同时进行停电,停电范围大的农网线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装分段开关和分支线开关设备,当局部停电时,其它区域可以连续供电,从而缩小了停电范围,停电施工前要充分准备好施工材料,配齐施工工器具,组织好施工人员,合理分配好施工工作量,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讲究施工工艺质量,努力完成好施工任务,对一些能够进行带电作业的工作要尽可能的不停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3、结语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不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但可以减少停电损失,避免因停电,引起的经济纠纷,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参考文献: [1]龚亚峰。徐州城区配电网配电可靠性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区家辉。提高10kV配电网配电可靠性的措施[J]。湖北电力,2005,(3) [3]陈文高。配电系统可靠性实用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第4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水利水电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对于那些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条件比较优越的选址,都已经被优先进行开发,或者很多都已经建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还需要不断的对新的相关水利水电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同时在今后也会遇到更多的那些不能对建筑物的要求加以满足的不良地基。不良地基主要是指那些由于地基方面的天然工程的地质缺陷,从而不能对上部的建筑物的稳定性要求加以满足的地基。

不良地基方面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质条件差,相关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要小于所设计的规定值,产生的原因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与岩石、岩石与岩石,或者其他对抗滑稳定产生影响的结构面,比如不同倾角的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古风化壳、软弱夹层等方面的抗压强度较低,不能对上部结构的相关抗滑稳定性要求加以满足,地基基础也可能会产生整体或者局部的剪切型破坏。基础的相关沉陷量不够均匀或者过大,地基基础产生该类原因主要是因为岩层自身的承载能力很难满足建筑物方面的要求,或者因为地基的基础层方面的强度不一,同时分布不够均匀或者岩石的地基中存在软弱破碎带方面的分布,在相关的外荷载的作用下,不均匀沉陷值或者沉陷值超过了容许值。比如在地基的基础里的淤泥质软土、软弱岩石、膨胀土等方面,从而造成了建筑物被破坏、变形。水利坡降或者基础渗漏量超过了容许值,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基础层存在着孔隙率比较大的卵砾石、喀斯特渗漏带、松散砂、强裂隙的透水层以及其他的一些较强的透水带,因此导致了水库的大量漏失以及扬压力超过限制,或者软弱透水层方面出现了管涌等渗透性的变形,使得基础遭受到了破坏。对于地基内为的无粘性的土粉细砂层而言,其因为振动,比如地震或者机械振动等可能会产生液化,从而造成相关建筑物的失稳破坏,或者因为震陷造成了建筑物方面的破坏。

二、基础软弱带的处理

地质基础软弱带按其倾角大小可分为高中倾角软弱带(倾角一般大干30°)和缓倾角软弱带(倾角一般小于30°),两者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

(一)高倾角软弱带处理

①挖出软弱带回填混凝土,做成混凝土塞,开挖深度一般为软弱带宽度的1~1.5倍,两侧开挖边坡为1:1~1:0.5。当软弱带较为疏松,且宽度较大时,可采用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拱,以使上部荷载传至两侧完整岩体。对土坝坝基软弱带,为防止渗流淘刷坝身填土,可清除部分软弱带后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阻水盖板。②当高倾角软,弱带位于坝肩,特别是拱坝坝肩时,可设置混凝土传力墙、传力框架或进行预应力锚固:对重力坝破碎岩体坝肩,当破碎岩体自身稳定没有问题时,可在破碎岩体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

(二)缓倾角软弱带处理

①将软弱带开挖清除回填混凝土,若上盘岩体尚坚硬完整,且全部开挖工作量过大时,可利用平硐或竖井开挖清除软弱带回填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并做好回填固结灌浆工作。②可用高压喷射装备清除软弱物质回填或灌注水泥浆及砂浆。③也可以沿软弱带设钢筋混凝土抗剪键,或穿过软弱带设抗剪桩。

三、强透水层砂、卵、砾石层防渗处理

处理方法一般分以下几种:①将透水层砂、卵、砾石开挖清除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构筑截水墙。②利用冲抓钻或冲击钻机作大口径造孔,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防渗墙。③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法修筑水泥防渗墙。

四、淤泥质软土的处理

淤泥质软土包括淤泥质土、泥碳、腐泥、以及其他天然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承载力弱、压缩性大的土质,多呈软塑及流塑状态。由于其质软,易产生高压缩变形、侧向膨胀、滑移或挤出,影响上都建筑物的稳定。士坝坝基的淤泥质软土排水困难,长期难于稳定。常采取的处理办法是:①开挖清除。②置换砂层,或砂垫层排水。③砂井排水。④抛石挤淤。⑤控制加荷速率,使其缓慢排水固结。⑥扩大建筑物基础或采用桩基。⑦预留沉陷量。⑧用板桩墙封闭和在底部侧向填砂、砾石阻滑。

五、深覆盖层处理

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是-①用强夯法或振动碾夯实或压实土体表层。②对地基进行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③设置混凝土截水墙或用高压喷射灌浆构筑防渗墙。

六、喀斯特地基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中喀斯特地基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建筑物区嘻斯特洞穴内,溶隙强烈发育,形成交叉溶蚀网络,在断层破碎带交汇处,破碎岩体较宽厚,加之溶蚀作用,常形成“泥包石”,或“泥夹石”状,洞隙间岩体常风化松动,溶洞或溶隙中有时充填有较松散透水的泥沙。此类地基强度不均匀,透水性强,且易出现管涌,影响建筑物稳定。二是个别或少数较大的洞穴,溶蚀管道分布于坝基,形成主要漏水管道,此种洞穴管道有时充填或半充填,使局部地基承载力降低,破坏了地基岩体的均一性,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陷。两种类型的喀斯特地基,处理的方法亦有所区别。前者以清除置换、截断渗水、降低扬压力,提高溶蚀破碎带的力学强度和完整性为主,或在结构上扩大基础,转移压力。后者以防渗堵漏为主,并清除或处理充填物,以提高其力学强度。

七、坝基涌泉处理方法

坝基涌泉或来自松散土层,或来自基岩裂隙,或来自喀斯特管道,对土坝可能造成管涌流土破坏坝身稳定,对混凝土坝可能使混凝土浇筑困难,甚至形成漏水通道,涌泉对大坝施工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妥善加以处理,处理原则是能堵则堵,能排则排。涌泉处理一般常采取的办法如下:对基岩涌泉,能封堵者予以混凝土封堵,涌水量大者,引水人集水坑,回填砾石,并预埋灌浆管,然后抽水并回填混凝土封堵,后期再进行回填灌浆。作为土坝基础,于混凝土盖顶上再铺筑粘土。

第5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工程教育;电路分析基础;教学方法

1.引言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在2011年颁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对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等10大类工程专业进行了详细的认证标准规定[1]。这些标准涵盖整个培养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质量评价、专业特殊要求等等。对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该标准给出了详细的专业分类以及每个细分专业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规定。其中电路理论课,包含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电路的频率分析、电网络矩阵分析、分布参数电路等内容,是重要的工程基础类课程。在多数高等院校中,承担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课程是《电路分析基础》,如何结合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工程教育为目标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满足工程认证标准的要求,是从事“电路分析基础”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现状与问题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一般电路系统的数学模型,训练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2]。通过分析后续课程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发现该课程是90%以上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电气信息类多个学科考研的必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近年来,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创新,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依然没有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既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强调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工程教育”培养计划所要求的。但现有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的参与。同时教师不注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活动,忽视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导致教学信息量太小,无法传授更多的知识。课程教学中只是理论知识的简单讲解,没有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

3.面向工程教育的教学方法研究

实现从单一传授知识的观念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观念转变,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型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后续课程和相关业的的联系,要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在设计一些知识点的课堂组织时注重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发现并创造新的知识。例如,通过习题总结规律引导出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等。在教学中再现一些知识点的相关来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性思维环境。例如,诺顿定理可由戴维南定理和等效变换推断出,节点电压法可由回路电流及对偶原理得出[3]。

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针对某一问题组织讨论。比如通过讨论正弦交流电路时域分析的缺陷和复数计算的特点引出相量法,使学生对相量法的理解更透彻。通过讨论几种特殊联接方式的耦合电感去耦等效方法[3],总结出耦合电感去耦等效的规律性,完善耦合电感去耦等效方法。

研究型教学:课程教学质量中的“质”涉及诸多内容,其核心是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将以“授课、考核”为主要特征的“传授型”教学转变为以“六个环节和六个融合”为基本特征的“研究型”课程。“六个环节”是:教――加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教学;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达到自学能力的提高;训――强化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和人文与科学精神的训练;研――引导学生参加开发应用研究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研究;管――通过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促进优良学风建设;考――将考核过程转化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实践与提高的过程。“六个融合”是:课内环节与课外环节相融合,教与学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相融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培养相融合,专业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相融合。

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基本素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从知识的被灌输者变成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成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电路特性时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切入,可有效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解 RC 基本电路[3]时,课堂引入了照相机闪光灯电路的例子,引导学生先从照相机实物的闪光灯物理系统建立闪光灯电路模型,进而与学生一起分析电路的充放电过程,总结出这种简单的 RC 电路具有可以提供瞬间大电流脉冲的特点,并告知学生此特性在电子点焊、雷达发射管等场合都得到应用。

4.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电子课件主要应用的软件为微软Office办公软件所含的Word、PowerPoint等,通过自带的画图软件、绘图工具以及公式编辑器等基本上可以完成电路课的教学任务[4]。尤其是PPT的动画效果利用,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目光,而且它比较有条理,顺序性很强,便于学生学习。

课堂以多媒体电子课件为主,黑板为辅。我校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自2000年以来就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课堂信息量不断增大。课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好评。经过多年改进,现已基本实现课件内容与教师讲授同步。针对公式推导较多的内容,则采用交互性很强的“黑板+粉笔”这种传统方式,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思路。由于授课内容多,信息量大,为避免学生疲于抄笔记,影响听课效果,我们制作了学生版课件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课件留有适当的空白,这样,既不必用大量时间抄笔记,又可敦促学生认真听课,紧跟主线,记录要点。

5.结论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往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方法与工程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从单一传授知识的观念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观念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2011.

[2] 庞勇伟.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探究[J]. 才智,2012,(31):134.

[3] 邱关源著,罗先觉修订,电路(第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触电的急救措施步骤

1、摆正身体使伤员平躺在地上;

2、拍肩呼喊;

3、按人中;

4、解衣扣和裤带;

5、清除口腔异物;

6、仰头抬额;

7、检查呼吸和心跳;

(1)判断呼吸;若无呼吸则先大口吹气两次。

(2)判断心跳;若无心跳,则用空心拳头在触电者心脏上方用力叩击两三次。

(3)再次判断伤员的呼吸和心跳的情况;

8、急救:

(1)呼吸停止,心跳正常------采用 人工呼吸 进行急救

跪在伤员头部一侧,靠近伤员头部上方的手,捏紧伤员的鼻孔使其不漏气,另一只手将伤员的下巴往下拉,使其嘴巴张开。

大口吸气,然后嘴对嘴向伤员吹气,吹气时间大约3秒;换气时,迅速离开伤员的嘴巴,同时放松伤员的鼻孔(注意手不要离开)换气时间约2秒。

重复上述步骤4到6次,然后再次检查伤员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

人工呼吸至少4次 + 一次再判断为一个周期,考核要求至少完成3个周期。

(2)呼吸正常,心跳停止-------采用 体外心脏按压 进行急救

跪在伤员身体一侧,与伤员的肩部向平,一只手的掌心压在伤员两

连线的中点位置,手指要翘起,不得压在伤员身上;按压过程中手臂伸直,不要弯曲,掌心不得离开按压位置;身体前倾,用自己上本身的体重往下压,按压深度大约3-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要求每按压15次左右,做一次呼吸心跳的再判断,已检查急救效果;按压15次 + 一次再判断 为一个周期,考核要求至少完成3个周期;

(3)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采用 心肺复苏法 进行急救。

心肺复苏法就是 既要做人工呼吸 还要做体外心脏按压;方法是:每个循环先做两次人工呼吸,在做15次体外心脏按压;至少做四个循环然后再去判断伤员的呼吸和心跳。这就是一个周期。考核要求,至少做3个周期。

触电急救方法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一:迅速脱离电源

人体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己摆脱电源。抢救触电者的首要步骤就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①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插头拨掉,切断电源。要注意,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关断的不是相线,并未真正切断电源。 ②找不到开关或插头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③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线来切断电源。

④遇高压触电事故,立即通过有关部门停电。

总之,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二:现场急救方法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力争在触电后1分钟内进行救治。国内外一些资料表明,触电后在一分钟内进救治的,90%以上有良好的效果,而超过12分钟再开始救治的,基本无救活的可能。 现场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法,严禁打强心针。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②体外心脏挤压法:是指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使心脏恢复搏动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三:触电急救方法

触电病人一般有以下四种症状,可分别给予正确的对症救治:

①神志尚清醒,但心慌力乏,四肢麻木。

该类病人一般只需将其扶到清凉通风之处休息,让其自然慢慢恢复。但要派专人照料护理,因为有的病人在几小时后会发生病变而突然死亡。 ②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法可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

清理口腔防堵塞,鼻孔朝天头后仰; 贴嘴吹气胸扩张,放开口鼻换气畅。

③有呼吸,但心跳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来恢复病人的心跳。一般可以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60~80次。

当胸一手掌,中指对凹膛; 掌根用力向下压,压下突然收。

④心跳、呼吸均已停止者。

该类病人的危险性最大,抢救的难度也最大。应该把以上两法同时使用,亦即采用“人工氧合”的方法。最好是两人一起抢救,如果仅有一人抢救时,应先吹气2~3次,再挤压心脏15次,如此反复交替进行。

预防触电安全常识

1、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2、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关、插座要及时报告,请专人检修,切勿乱动。

3、万一遇有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迅速切断电源,并立即报告老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实施抢救。

4、人体触电后,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脉搏和呼吸停止等症状。发生触电后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只要处理及时、正确,多数触电者都可以获救。触电后采取的急救措施如下:

(1)切断电源。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木板等快速将电线挑里触电者身体。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鞋等。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以防联锁触点;

(2)如果触电的人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均正常,可将其抬到温暖的地方静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防止引发休克或心力衰竭;

(3)如果触电的人呼吸停止而脉搏存在,应使用就地平卧,松解衣扣打开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用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也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让其服呼吸兴奋剂;

(4)对心搏停止而呼吸存在的人,应立即人工胸外按压;

(5)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建立呼吸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气供应。发生触电事故时,即使严重到“假死”状态,如果能抢救及时、救护得法,绝大多数也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第7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1. 老师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老师讲述了电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若用电不慎,就可能造成电源中断、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将给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进行安全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有关触电的基本知识,触电急救知识和电气消防知识等等。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分为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电击致伤的部位主要在人体内部,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而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使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触电急救的知识是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急救。急救时必须做到果断、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时,仅产生麻感,对机体影响不大。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但小于摆脱电流时,虽可能受到强烈打击,但尚能自己摆脱电源,伤害可能不严重。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至接近或达到致命电流时,触电人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跳动停止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这时,不应该认为是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并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有触电者经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工呼吸而得救的事例。有资料指出,从触电后三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由此可知,动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抢救工作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停止,运送触电者去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如果发现触电者皮肤由紫变红,瞳孔由大变小,则说明抢救收到了效果;如果发现触电者嘴唇稍有开、合,或眼皮活动,或喉嗓门有咽东西的动作,则应注意其是否有自主心脏跳动和自主呼吸。触电者能自主呼吸时,即可停止入工呼吸。如果人工呼吸停止后,触电者仍不能自主呼吸,则应立即再做人工呼吸。急救过程中,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斑或身体僵冷,经医生做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抢救。

电气消防知识是电气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和线路可能带电,因此在扑灭电气火灾时,必须了解电气发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补救方法,以防发生人身触电及爆炸事故。而现如今,我们都是面对的照明线路,所以我们要了解照明线路.

2.老师讲解常用仪器仪表使用

a.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1)插孔和转换开关的使用

首先要根据测试目的选择插孔或转换开关的位置,由于使用时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交替的进行,一定不要忘记换档。切不可用测量电流或测量电阻的档位去商量电压。如果用直流电流或电阻去测量220的交流电压,万用表则会立马烧坏。

第8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电气作业人员 心肺复苏 培训

0 前言

电击伤又俗称触电,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全身性和局部性损伤。重者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昏迷,心室纤维性颤动,呼吸中枢麻痹以至呼吸停止,触电的皮肤有水泡等烧伤,甚至皮肤、肌肉、肌腱烧焦、坏死等,可随时危及生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也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掌握触电急救及心肺复苏法,并要经过模拟人的培训”。本文就对电气作业人员心肺复苏(以下简称CPR)的培训工作进行探讨。

1 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

由于电击伤主要受损部位是心脏,故易发生室颤等心律失常。CPR开始时间与心跳骤停存活率呈正相关。复苏越早,效果越好。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4min内得到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min,成功率仅为4%:10min以上者几乎不能成功。我国猝死的院前复苏有效率与成功率普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张军根等对512例猝死院前急救分析发现,512例猝死者中只有一例目击者进行了现场CPR,其余的病例在医务人员到达前均没有进行CPR。国内救护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为10min左右,西方国家大部分为7~8min。目前国内外均已转向由普通人群构成的急救、救护员制度。

孪跃等对84例电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统计触电电压220V的57例,380V或高压电的27例;11例在家中,其余均在工作现场;触电后昏迷者65例,其中28例呼吸、心跳骤停。电气作业工人,由于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比较多,触电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所以对电气作业工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培训,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2 培训对象的特点

目前我国电气作业人员接受CPR培训的机会很少,非常欠缺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中也是理论多于实践,不利于CPR技能的掌握。且大多数学员学历层次较低,理解能力有限,而培训的时间又短。但有近一半的人愿意学习这项技能,可见学习积极性还比较高,建议在培训时语言要通俗易懂,不能使用专业术语或方言,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和视频教学,尽可能少讲理论,操作步骤简单好记,这样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3 培训工作内容

3.1培训目标

CPR培训强调以解决学员的动手能力为培训指导思想来制定培训目标:

(1)了解CPR相关原理;(2)了解环境判断与呼救的重要意义;(3)熟练掌握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方法:(4)熟练运用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按压重点掌握按压的部位和按压的身体姿势。明确CPR操作的重点是实行的CPR有效,难点是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

3.2培训内容

(1)急救呼叫和拨打120电话;(2)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徒手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提出按压比例改为30:2,不要求触摸颈动脉搏动,力求简洁、通俗、实用。单人和2人配合练习,因为2名以上人员参与复苏明显要比单人复苏效果好,差异显著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3时间安排

CPR培训时间尽量控制在3~4h。培训程序如下:(1)播放与CPR有关的触电事件或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抢救事件视频时间20min;(2)利用课件进行CPR理论讲授,时间30min;(3)用教学模拟人进行CPR操作示教,时间20min;(4)学员操作练习,时间50min,建议教师与学员比例为1:(4~6);(5)回示小结、考核,时间60~120min(具体要根据培训人数来定)。培训间隔6个月时应进行强化训练。

3.4要点难点分析

打开气道、胸外按压姿势、按压和通气比对于初次学习的工人来讲,实际操作起来都比较困难。所以,在培训课程中,可以针对这几个方面,加强练习。

3.5方法探讨

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培训方法。

3.6培训考核

分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可以简单些,重点是操作考核。操作考核培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员的操作动作及模拟人身上的指示灯和语音提示,评价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效果,填写CPR操作技能评分表,予以评分。

4 培训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9篇: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是日,沈某与两位好友一同来到某著名温泉浴场,当他惬意地享受着脉冲浴时,谁会料到蒸腾的雾气中竟隐藏着杀机。他的一位朋友当跨出浴池的一刹那,突然感到全身一麻时,随即听见尚在池中的沈某大叫“有电!有电!”。现场工作人员顿时乱作一团,七手八脚地将沈某拉出浴池,但他已经不省人事。他的朋友立即对他进行了人工呼吸。当救护车赶来的时候,沈某已不治身亡。

沈某的两位朋友随后去了附近的医院,医院根据他们手上和身上的伤痕诊断为“电击伤”。据当时浴池内侥幸逃脱的一位老人回忆说,这种感觉就像是触电。浴场的有关人员经过检查后认为浴池不可能带电。按照浴场规定,有心脏病或醉酒者不得入内,沈某可能死于他因。浴场命案的结果如何,目前还无从知晓,有关部门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作为普通的消费场所,浴场为何要规定心脏病或醉酒者不得入内呢?原来,沐浴是一项特殊的运动,而且,

入浴也须防意外

上海市心血管研究所教授 潘信伟

沐浴不仅是“洗尘”,同时还能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有利睡眠,对健康大有益处。尤其是近年来风靡的“桑拿浴”,更是具有健身、减肥、美容等作用,因而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然而,沐浴亦是一项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所以浴场对入浴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浴池内的温度较高,如桑拿浴室内的温度可达40℃~50℃,甚至更高。人体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兴奋,皮肤血管扩张,开始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心脏的排血量也就相应降低,以致对重要器官(如心脏、大脑等)的供血减少。再者浴室内的空气流通较差,氧气含量低,血液中的含氧量也就随之下降,因而重要脏器的供氧量便每况愈下。

在这样的环境中沐浴,正常人体会通过调节心跳和呼吸的力度,来满足各器官的需求,而对于“疾病缠身”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严重贫血、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酒后、身体虚弱的人,此时全身大量血液涌向皮肤和内脏,会出现心脏和大脑的缺血、缺氧,交感神经对血管收缩功能的调节失衡,可产生头晕、恶心、心悸、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晕厥、昏迷等严重后果。由此可见,浴场禁止这类消费者入浴也不无道理,否则极有可能发生不测。

目前,许多家庭都已具备舒适的沐浴条件。在家中入浴同样需要谨慎。除了防止煤气中毒外,还要注意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一般在35℃~40℃为好),餐后1小时内不要洗澡。因为这段时间内血液集中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和吸收,一旦洗澡,血液大量流向皮肤和肌肉,重要脏器的血管就会痉挛、缺血。神经调节功能较差的老年人遇到这种情况,常常会发生晕厥等情况。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入浴时最好有家属陪同或帮助。若是独自洗澡,切忌将浴室门反锁,以便发生意外时家人可以及时救治。

至于沈某之死,到底是否与电击有关,相信法律自有公断。然而,

电击伤害学问多

上海电力医院副主任 医师 赵崇华

电损伤是由于人体接触一定量电流后,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可分为电击伤(全身性损伤,俗称“触电”)和电烧伤(局部组织因电能转化为热能所造成的损伤)。按电压的高低又可分为:电压低于1 000伏的电流所造成的人体损伤称为低电压损伤;电压在1 000伏至22万伏的电流造成的损伤称为高电压损伤;电压高于22万伏的电流造成的损伤称为超高电压损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低电压损伤,后两者则多见于电力工业生产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导电体,且以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电阻最小,一旦发生触电,这两大系统自然也就成了电损伤中最大的“受害者”。

发生触电时,轻者仅表现为尖叫、心悸、面色苍白、四肢软弱、全身无力或有短暂的意识丧失,事后常诉说全身有“麻”的感觉,恢复后大多无后遗症。但是,严重触电者将会出现休克、抽搐、昏迷、呼吸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电流通过心脏时可导致心室纤维颤动或心跳骤停,如不及时抢救可立即死亡。此外,由于电击时间、电压和电流不同,轻者在体表皮肤上无明显肉眼可见的损伤,重者可找到明显的电击进口和一个或多个电击出口,同时还伴有局部组织的灼伤。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造成电击伤的原因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家用电器漏电、电源故障等造成的低电压触电,此类情况最多见;其次是电力生产的误操作、设备的误动作以及企业生产中的设备漏电;第三是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触电。

家庭中电源设备和电器漏电是造成触电的最常见原因,所以最好安装高性能的触电保安器,它能在人体触电发生后0.08秒内自动切断电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此外,普及安全用电的知识,尤其要加强学龄前儿童以及中小学生的教育,如电器的正确使用、避雷雨常识等。

一旦触电,注意:

现场救护要得法

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主任医师 徐绍春

面对在浴场突然遇难的沈某,在场人员虽已对他进行了急救,但是未能成功。原因何在?可能是致病因素太强,使沈某立即丧生;或者是急救不得法,终究未能起死回生。

现场急救可分为三个步骤:

1.尽快脱离电源。触电后,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必然越大,所以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是抢救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争取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若电闸开关在近处,关闭开关是最快、最简捷的方法。当电闸开关在远处时,要果断地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切断电路,或拉开触电者。营救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千万不能直接拖拉触电者。如果像浴场命案中那样,“顿时乱作一团,七手八脚”的话,不可能使触电者得到及时救护。要知道,触电时间只要拖延几分钟,死亡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