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

第1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以及复旦公学的“国文部”可以视为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前身。真正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应当是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中国文门”本科教育。因此,我国大学中文专业设置已经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中文系往往属于所在大学的“强势”学科,特别是1952年虽经全国院系调整而未撤销的中文系均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这些中文系主要集中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的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些大学的中文系经历了一段顺畅发展时期。第二类大致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在逐渐显现。第三类大致上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原先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类院校在原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或写作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中文系。相对于前两类中文系,这类中文系的办学特色大多尚在探索中,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相比,实力明显不足。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吃力的跟跑者。高等教育体系中那些后办的中文系在这次跟跑中颇觉吃力,普遍存在落伍的焦虑;同时,那些老牌中文系也面临着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问题。面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中文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办学策略,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加强调专业基础,向专门化、高端化发展。一种是走学科交叉与融合之路,提高本科生的应变能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强化专业化的“精英”教学之路。中文系下设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处理)四个专业。他们的教学理念,据北大招生网宣称:在本科层次坚持“精英教育”、“优才优育”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文化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基础。以向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中文及其他门类研究生为主业,同时兼顾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实用人才。北大的这个表述体现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坚持精英教育之路的办学理念,着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北大中文系按照精英教育层次设定本科培养目标是有道理的。首先北大有丰厚的中文底蕴,教学力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到2007年中文系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就有47人,大多是国家中文方面著名学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其次,北京大学录取的本科生质量优异,每一个年级都有数名省市级高考的文科“状元”,这个优势,没有第二个学校可以与之争美。再次,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大学中文系的“老大”,百年办学历史形成崇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是其他学校难以比肩的。从实际效果看,北大中文系的这个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对她的期待,北大本科生就业尚未成为“问题”,北大宣称: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包括本系和外系)以及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出国深造也是重要选择之一,众多同学去了哈佛、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芝加哥等世界著名大学,他们的知识功底和刻苦精神在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中享有良好声誉,许多国外大学都乐于接受北大中文系学生。愿意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就业率在100%到98%之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应用型热门专业。但是北大中文系的这一种做法不可复制。尤其是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雄厚,尚未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不具备走北大模式的条件。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北大中文系有意低调处理了他们对中文系办学思路的调整。北大中文系并没有躺在传统优势上吃老本,他们兴办的第四个专业叫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文理科兼收,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显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前面三个专业的相差很大。我们可以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语言学课程,包括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发展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音学等39门课程,这一类课程依托的是汉语语言学专业优势,显示出北大中文系在汉语基础研究上的强大实力。第二类有逻辑导论、数理逻辑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几何与代数引论、微积分等六门课程,强调基础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打基础。第三类有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计算语言学导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机器翻译导论、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VB编程与古籍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14门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从以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看,该专业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出应用性;第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其课程跨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大中文系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语言文学数字化要求,是应对目前正在爆发的全球信息数字化挑战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由此判断,北大中文系已经走在全国中文系改革的前沿。与前面三个专业的实践相比,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社会对于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相同,需求行业从数字出版到政府机构分布广泛,将来的多媒体阅读将替代现有的纸质载体阅读。

其他重点大学中文专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中文系之下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但一直没有在本科层次开设这个专业。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只有两个专业:中国文学与汉语语言学,将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的改革与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设有中文系,招收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财经文秘,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素养,适应经济领域及传播媒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特别是财经类行业、中外企业从事文秘、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和财经类三个类别。专业类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秘书学、文书档案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媒概论、应用语言学、公关写作;公共基础类主要有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关策划、社交礼仪、社会调查、广告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财经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相融合之路,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为主,适当插入经济学、管理学的部分课程。类似于中央财经大学做法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与经济管理类院校相似,一些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中文系也在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之路。如安徽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与园林学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商学的融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等。这些大学中文系基本上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创具有特色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专业融合或者专业交叉式做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融合不是相关课程放到一起就能起化学反应。从表面上看,融合也有融合的深浅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才不通、特色不特依然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一些学校在注重专业融合的同时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中文系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期待融合的学科了解甚少,监管难以到位;而优势学科对于辅助中文系创特色不一定有积极性,因而教学与管理效果自然不好。

第2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字: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语言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及其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些地方区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中对教育市场化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这里包括如下涵义:其一,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其二,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其三,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其四,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疑迎来了一次教学上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它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低.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致的。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所设置的专业及其课程应该是技能型的。这种疏离现象也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尴尬。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适性原则。教育的普通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潜质、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为更高级的人才,具体表现为对读硕读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二是现实型,即满足现状,希望学有所用,期望本科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就业打好基础,这是大多数:三是模糊型,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更没有理想期待,这是极少数.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无疑适应不了,必须进行改革。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在这种教学思想主导下,丰富的文学个案都塞纳进一个静态的文学史框架中,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文学便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如果文学课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们的文学课教育也就有了问题。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令我们反思,现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欣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减少文学知识的授课时间,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来。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使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层面。

2.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方式:

①讲授与讨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探究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让学生跃出教材的刻板与束缚,系统地、立体地、动态地研究讨论作家作品。

②学生走上讲台主讲。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作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众场合的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

③认知实践活动。

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文学底蕴。

3.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即包括已经过去的文学,如“十七年”的文学,“”十年的文学;和刚刚发生不久的文学,并且,随着当代文学的历史延续,中国当代文学还将包括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21世纪的文学。而以往的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限于时间的关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学做为教学重点。而常常忽略中国当代文学最切近当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现象,这应该由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关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有定论的名家精品的同时,应该把最新产生的文学做为研究的重点,甚至应该专门讨论那些最新发生的、没有定论的、甚至引起争议的文学现象。

4.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终保障。一方面,考试方式要由全闭卷考试改为半开放式的考试。也就是说不只是凭期末一卷定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要在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上要作调整。减少客观题目的内容比例,增加主观发挥题的比重。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学生出的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戏剧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等等。这类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鸿渐”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做成小论文,发挥学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评析能力。

参考文献:

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3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甘相伟的出身跟中国的很多80后青年一样,生于农村,家庭贫困,当地教育资源匮乏,试图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这样的出身和想法本没有什么稀奇的。但媒体为了收视率在报道一个励志偶像的时候,总喜欢把偶像成功之前或贫困或曲折的故事拿来与现在做对比,并无限放大。甘相伟就曾受到地方卫视的邀请,希望他配合做这种访谈节目,但他拒绝了:“没必要这样对比,我觉得意义不大,反而会让别人对农村的印象更加不好。再者,我只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并不觉得我是成功人士。”

梦想?甘相伟的梦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多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一样――上北大。特别的是,很多人只是嘴上说,心中有,但最终都放弃了,而甘相伟却用他的执着和坚持实现了这个梦想。

为上北大先当保安

“我一直都有一个文学梦。小时候喜欢看书,喜欢写作,我是文科出身,我知道我自己的爱好在哪,兴趣在哪,我是能做出判断的。”

2007年夏天,甘相伟第一次来到北大校园,正在未名湖边闲逛的他,在一座教学楼中看到一位保安手捧书籍,认真静读。“保安不去看门,却在读书?”甘相伟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得知北大鼓励保安读书,爱学习一直是北大保安的风气,甚至有些保安考上名牌大学之后,甘相伟心里怦怦直跳,并流露出想应聘北大保安的想法。

在第二天的面试中,在谈及想在北大当保安的理由时,甘相伟说,第一,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第二,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就这样甘相伟面试成功,顺利当上了北大的一名保安。

“我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知识的宝库里,我开始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2008年,甘相伟参加了当年的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一边当保安,一边上课,他开始“站着上北大”。“我们施行三班倒,早中晚三个班一个班8小时,一个星期一调,我如果上早班,我中午、下午、晚上都有时间。有时候和上课有冲突,我就和同事们调一下,我请他吃个饭。”

因为白天要上课,保安队就尽量让甘相伟安排晚上的岗。即使是这样,他的时间也只能靠“挤”。挤睡觉的时间,挤吃饭的时间,“因为太疲倦,我特地跟我的同桌说,如果看到我要睡着了,就使劲掐我。”为了多学习一些知识,甘相伟经常去旁听,有时候时间太紧,他要跑20分钟才能赶到旁听的教室。他甚至利用自己当保安小小的“权利”,向问路的同学打听:“你是哪个系的?你们系哪些老师的课讲得好?”

无论是在燕园巡逻,还是在未名湖畔晨读,甘相伟总是随身带上纸笔,有了灵感就随手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间,他先后写下了几百篇文章,并将这些文章集结成书。

“保安哥”到“励志哥”的完美蜕变

“你自己出生在什么家庭,处于什么样的阶层,这是你个人无法选择的。你现在能做的就是以你现在的所有去积极创造你想得到的东西。”

第4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劲锐人物:徐,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2009年、2010年连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0年获甘肃省三好学生称号、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2010年当选第二届文学之新选拔赛全国45强。其短篇、散文见于《最小说》《萌芽》《青年文学》《散文诗》及各类青春文集,著有长篇小说《小米村断代史》。

意外之一、二:

高考失利,专业被调

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与文学结缘。

高二文理分班,我选择了文科,理由仅仅是为了躲避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的十校联考,我以黑马之姿拿到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霎时,我对近在眼前的高考有了更多憧憬。我在每本辅导书的末页上写下大大的“复旦”两字,藏着捂着,做题的间隙翻过去偷瞄两眼,像是怀揣着神圣的宝藏,怕一不小心被谁掠夺了去。

可惜,游戏结束,我出局了。

一家人因为我的发挥失常慌了阵脚,考前的所有规划付诸流水,家人只得忧心忡忡地为我出谋划策。最终,根据高中的强项和兴趣,我填报了西北师范大学的外语系。“兰州”――这是那个夏天在我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名,一个我从未梦想也从未涉足过的地域。

祸不单行,现实与设想再次出现偏差,我被调剂到了第二志愿汉语言文学专业。事与愿违的沮丧和失落此起彼伏,甚至离开学还有半个多月时,我就抱定了和中文系决裂的心,铆劲复习外语,盘算着一开学就向学院提出转专业申请。

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惨淡的夏天,居然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人生之难以预料,可见一斑。

意外之三:

爱上第二志愿

“中文系和教育系是师大最好的院系,古代文学还是国家精品课程,你小子居然想转专业?!”听过我的想法后,中文系的学姐狠狠地敲了敲我的脑袋。的确,虽然只上了一周课,但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等精彩的课程已经让我察觉它极强的学科实力,我的第二志愿专业绝不是“第二公民”。转专业计划是否该暂缓?汉语、外语都是语言,我相信我可以学好。

无心插柳也好,无巧不成书也罢,扎根文学院,成了我逐步发掘潜能的契机。

中文系的课程学习更倾向于自学,所以许多人直呼“太清闲”“太无聊”,将整块整块的时间扔给了电脑游戏。起初我也深有同感,由于电脑水平欠佳,我便以写作消遣寂寞,至少能留下白纸黑字的凭证。在自习室或宿舍,我每天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散文,打磨自己的文字功底。同是“打发时间”,不同的方式,形成不同的结果,当然也造就不同的人。

写作是孤独的,写作前的练笔更是如此。大一第一学期,我就用坏了一支英雄钢笔,写完了一本两厘米厚的本子,常常一个月写出七八篇散文,三四个万字短篇。写到一定程度后,我开始向各大杂志投稿,但无论是通过邮局寄送的打印稿,还是通过公共邮箱发送的电子稿,均石沉大海。要知道,当时的我打字还不熟练,为了保证写作的连贯性,每一份稿件都是先写在本子上,细心修改后再逐字逐句敲打出来的。虽比不上高三复习辛苦,但也没有更轻松。付出的心血连一封退稿信都换不来,好比复习得再卖力,分数却毫无涨势,实在打击积极性!

回望那段日子,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精力和毅力。校刊编辑部的学姐说,每个人总有那么一段时期是精力特别旺盛的,有的人把精力转化为暴力,酗酒斗殴;有的人把它转化为虚荣心,到处标榜炫耀;有的人把它转化为求知欲,譬如图书馆的考研一族;还有的转化为倾诉欲,比如我。

很快,我便从频频退稿升级到常有文章发表。光凭努力可能还不能把人变成大作家,但要把我这个对文学一窍不通的愣头青变成小文青,还是绰绰有余的。

我还会转专业吗?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意外之四:

咋咋呼呼赢来一等奖

一天,编辑部的头头递给我一本杂志,扉页上印着硕大的三个字:新概念。“喂,去试试。”

我剪下报名表,挑出一份比较满意的作品,赶在大赛截稿前寄出。之后的日子,该看书看书该写字写字,几乎忘了此事。虽然新概念创新作文大赛不算太大型的比赛,但对一个之前毫无文学理想、上大学后才开始认真写东西的“外行”来说,除了“重在参与”,也不敢再奢望更多了。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傍晚,我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寄出的参赛稿,一番搜索后发现名单早于年前公布。鼠标急速滚动,指针跳过人数最多的A组,继而是B组,最后停在C组上,第二个便是“徐”。

我入围了!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像许多平凡的小人物一样,我从不相信“命运眷顾”这码事,连买饮料也鲜有“再来一瓶”的好运。但是生活,真的会在你毫无预期的情况下,给你一个惊喜。

像所有怀揣文学梦的孩子,我战战兢兢地步入考场,最后战战兢兢地从先锋作家马原手里接过那方水晶奖杯――一等奖。

我很幸运,但那些堆积如山的习作本和无数杳无回音的稿件,不会同意我仅仅拥有幸运。想起高中,虽然成绩不错,但是拼尽全力,结果往往还是阴晴不定。想要成功,大概真的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着力点。而这个着力点,就隐藏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的人可以一眼洞穿了然于胸,而有的则需要一个逐渐廓清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属于后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清兴趣更是关键。不要轻易将自己局限在某处,假如当初我执意转了专业,估计我将失去这片别样景致的天地。有时候,“兴趣”是比“理想”更伟大的词。理想是板上钉钉的坐标,框住了你的所有关注,而兴趣是幽昧火光,明明灭灭,潜藏无限可能。

意外之五:

唯一一个非“211”“985”出身的研究生

大三学年末,我以三年综合测评第一的班级排名,拿到了学院的保研资格。我心仪南开大学,但南开规定报考者所在的学校必须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而母校西北师范大学却是资格之外的省属重点大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给南开大学文学院的乔以钢老师发了一封电邮,将情况大致陈述一番,隔天便收到了乔老师的热情回复:“‘新概念’的孩子到我这儿来我就会负责到底。”

十月初赴天津应试,我立身于一众“985”名校的高材生之中,倒也少了很多心理负担。由于准备充分,笔试很顺利,一份卷子写得满满当当,下午面试结束,乔老师当场就让我回去好好准备。“来年再见。”乔老师说。来年再见?!如果我没有猜错,这是在暗示我,我已经提前成了南开大学文学院2011届研究生!

曾以为是意外再次降临,事后和乔老师闲聊,才知道原来为了给我破格复试的机会,他打了详尽的报告和材料上交给学院,才使我成为当年南开录取的唯一一个非“211”“985”高校的学生。

第5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哲学是由感而惑,由惑而思,思而达悟的觉解境界之学。有感而惑是哲学的起点,对于“感”来说,关键是要善感,要能从平凡的周围世界中挖掘出不平凡的道理来,这就需要敏感而冷静的心灵以及洞察的眼光。由惑而思,思而达悟是说哲学是一门思想领域上的学问,要求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大脑反复思索,才能达悟。境界是哲学的结果,是建立在“有感而惑,由惑而思”的基础之上的,是思悟之后的顺理成章和自然而然。

人们对世事进行思索,从而参破世事中所蕴含的玄机,看透事物的本质,之后必将获得一种超乎凡人的心态,使自己以全新的状态和心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以上只是粗略的介绍了哲学的形成的过程,接下来将结合本人的体悟,对此过程进行析解。

由感而惑,这是哲学活动的起点,然而自然万物纷繁往复,什么该感?什么不该感?这是一个哲学范畴内对感知对象进行选择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否面对重大的祸福就要“大感特感”生怕得不出什么哲理,而面对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平凡易见的事物,则一闪而过,不留半点注意半点思索。我个人认为:哲学是一种很主观的学问,与其说它存在于认识主体所认识的事物之中,倒不如说它存在于认识主体的心中,只是没有意识化罢了。认识主体触及世间某物突发某种哲思,其原因是触发的某物与心中早已存在的哲理在一点上形成了联系,通过这根联系,久沉于心中的哲理被带了出来,在触及这根联系前就出现在内心之中的哲理并不是凭空的,它是在认识主体的长期人生阅历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但是并没有被认识主体自身所知晓,只在静默中等待一个联系将其打捞出心灵的水面,进而全面化,理论化,系统化。认为:世间万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所以综上所述,生活处处都存在着与你心中所隐藏的哲理相联系的事物,所以我们要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哲学。因为处处留心,所以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因为处处留心,所以桓公在看到自己昔日栽种的柳树皆已十围时,发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悲叹!

由惑而思,思而达悟。这是获取哲学果实的关键一步。当“所感”将心中的哲理意识化后,心中的哲理只是一层很模糊的意识,只是停留在认识主体的感性层面,这种似解非解的状态使认识主体十分困惑。由此,将模糊的意识明晰成系统全面地理论的“思”出现了。思考并不是依靠大脑天分进行纯粹的苦思,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更准确地说,是与认识主体所挖掘的哲学思想具有关联的知识基础,只有拥有相关的雄厚的知识作为通行证,才能确保认识主体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奔驰,才能使模糊的意识形成明晰的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所以古往今来,著名的哲学家皆带有多种头衔。例如:亚里士多德,既是哲学家又物理学家;庄子,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才华横溢,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

哲学的终极成果是达到一种境界。其中境界有多种类型,这是由哲学类型的多样化所决定的。哲学作为根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不同,就会产生相应的不同的境界,同样,每个人所信奉的哲学不同就会追求不同的哲学境界。例如:信奉儒家思想的通儒便会努力追求“内圣外王”的儒家哲学境界,在平时必是“居则玩圣贤之词,动则行典籍之道。”信奉道家思想的名士会竭力追求“无为忘我”的境界,平时言谈举止必是任性而为,不滞于物,在精神上找寻大自在。

哲学的意义在于它的境界。在当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轻视哲学这门学问,理由很简单:哲学没有什么用处!其实没有用处的何止这学一门呢?文学,美术,音乐等陶冶人心灵,抚慰人灵魂的学问都是没有用处的学问。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站在他们这些人的哲学立场上讲话罢了。他们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心目中的“哲学”是“金钱至上,物质至上”哲学,他们所谓的用处实际上就是指创造经济效益和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思想只是对近三百年来由于科技进步所引发的工商业高速发展,物质财富高速积累的肤浅崇拜。我认为:哲学有大用处,其原因是哲学有大境界。我所理解的境界是人的心灵所处的位置。万事莫大于心,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心灵摆上合适的位置后,那么它就可以以一种但丁的心态来从容应对世间万物的侵扰。超级秘书网

境界是心灵的境界,一个人心灵位置的摆放是在精神动力承托下自然而然的结果。对于同一种哲学条件下的境界,它的境界高度与精神力量的大小之间是相互决定的,精神力量的大小与对所信仰的哲学的忠诚程度的深浅之间也是相互决定的关系。所以,哲学境界越高,精神动力也就越大,为人处事也就越是淡定。所以,张巡的哲学境界是高的,面对力量数倍于自己的安史贼佞,毫无惧色,慷慨殉城。这是出于对封建纲常的忠诚;所以,谭嗣同的哲学境界是高的,面对变法的失败,不躲不避,言道:“无有往者,无以图将来,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出于对读书人的社会担当的忠诚。

第6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明确“90后”大学生的特点是我们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基础。结合一些研究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及笔者的亲身体会,现将“90后”大学生的特点总结如下:

1、获取信息多,有个性、较独立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更多样化了。除了传统的书本,他们更多会借助电脑、网络与智能手机,因而他们获得的信息较以往的学生要多。当他们遇到了作业和问题,他们会选择寻求于网络,通常是“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们中有些人可以用现代化的方式获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与传统学生的羞涩、胆怯相比较“,90后”大学生也显得更加活波、开朗、大胆。他们喜欢表现自我,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教师有更多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古代文学课堂学习了解更多的信息,不愿接受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

2、务实功利,对古代文学学习投入的时间有限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的压力下,“90后”大学生普遍忧患意识较强,关注的问题更加实际,追求的目标更加功利。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将来就业这一目的而服务。对“90后”大学生而言,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有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又不是那么实用,与他们追求的实际利益联系又不是很紧密,所以,“90后”大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投入的时间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一直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下阅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的。而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有的教学对象,无法达到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业水平,不利于专业的长久发展。现实中,学生有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如何通过教学改革,让“90后”大学生克服这一系列的障碍?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去解决。

三、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需要注意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参与性强的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合理的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具体的关键点如下:

1、在教学内容上,提倡从美的角度、人性的角度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注意处理好字、词、句的疏理与作品的整体把握之间的关系,还要注重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性中永恒的普遍的东西,更多的从审美的层面去解读。让学生在精神和审美方面被吸引、被召唤,从而具备较好的文学和美学方面的素养。在讲到魏晋易代之际的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阮籍所处的魏晋易代时期险恶的政治环境,笔者引导:‘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是曹魏朝廷的大臣,如果你们中间出了一个杀人犯、或者是道德败坏者,你们会怎么对待他?’学生回答:“制裁他,鄙视他。”笔者引导:“如果这个人手中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如果你靠拢他,他可以给你们带来很多利益,比如你们想要的好工作,你们想要的房子、车子和票子,如果你反对他,他亦可以轻易的让你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你们又会怎么对待他?”学生陷入了沉思和沉默中,只有个别学生低声说远离他,不理他。……于是笔者总结:“司马氏在魏晋易代之际就是一个可以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对于曹魏政权来说,他们又是一个篡权者。面对司马氏,一方面阮籍同情曹魏政权,不愿意与司马氏合作,另一方面他又畏惧祸患,他的生活状态是整日‘胸中怀汤火’和‘终生履薄冰’的。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就是这种心态的隐约曲折的艺术表现。”接下来开始分析鉴赏阮籍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他内心的忧生、他的孤独、他的苦闷,还有他的五言诗的艺术特点“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等等。虽然作家和作品都是1700年前的如烟往事,但是理想、政治、道德、利益与个体之间的瓜葛却是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所以古代文学教师要把90后大学生引入历史,让他们与古代诗人真切的“面对面”的亲密接触,让他们明白古代的文学家和他们留下来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古代文学教师不能再固守古代文学课本内容,应该力求多涉及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习俗,使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联系当代的社会文化现象,阐释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的新意义,以此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不要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在讲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和郭主簿》时,笔者试图用语言还原公元408年的一个炎炎仲夏的午后场景。诗人午睡醒来,在堂屋前的一片浓荫中纳凉,有时候他会拿出他的无弦琴,在上面轻轻的拨弄;有时候他会手捧一本周公传或者山海经,与精卫鸟或者刑天共忧戚;有时候他品尝着自家新酿的醇酒,吃着自家菜园子里种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菜蔬,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侃大山;有时候他看着膝下嬉戏玩耍的幼子,小孩子正咿咿呀呀学说话呢;有时候他只是发发呆,抬头看看天空无心以出岫的白云,发发思古之幽情……学生被引入了这样休闲的生活场景的遐想中,笔者问,你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他们有的回答喜欢,有的回答不喜欢,请他们说说理由。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文学作品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古人的所思所想。这种还原式的讲解有意打破古今阻隔,就好像古人穿越到了当代,也好像今天的人穿越到了古代。通过这样的示范解读,让学生明白诗歌是活的,富有生命气息的,也是美的,令人向往和憧憬的。

2、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

面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与学生交流沟通?是继续传统的教与管的对立吗?显然那只能激起“90后”大学生的反感,让他们因为厌烦教师本人而厌烦古代文学这门课。那怎么做呢?教师应该本着平等、互助的教育理念,从课堂的管教者转变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在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来激“90后”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分析鉴赏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感悟作品,并且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读者,找出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出理由?”学生阅读完后,有的回答“:我喜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因为这一句非常大气,很有霸气”;有的回答:“我喜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因为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事业的追求。”笔者评曰,曹操引用了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典故,用以表明他不仅渴求贤才,而且贤才如果归附,他将会礼遇他们。而诗中用山和海的比喻表现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也有的学生回答:“我喜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因为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时光易逝的感伤”笔者评曰,这是一首宴会词,在宴会上一般大家都会开怀畅饮,心情比较轻松愉悦,但诗人由轻松愉悦的场景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慨叹。这种慨叹哀而不伤,蕴藏着深刻的生命意识,饱含着激越的情感。诗人用朝露比喻时光流逝之迅疾,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索。因为时光易逝,生命有限,所以人们会选择壮怀激烈,珍惜有生之年,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然也会有人选择及时行乐。接下来继续提问:“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生命有限的无奈,今天的人也一样,同学们会选择怎样面对这种令人忧伤的无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众说纷纭。通过这种提问和讨论的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总之,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探讨的方式展开,可以给个性独立的“90后”大学生表达思想的舞台,更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古代文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学习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所以这门课程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后才会有所收获。而“90后”大学生,务实功利,对古代文学学习投入的时间非常有限。面对这样的困窘,教师适当引入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达到与古代文学作品真正亲密接触的效果。例如讲到建安诗人曹植时,笔者提前布置,让同学们搜集网络资料。在课堂上播放了同学找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视频。视频内容如下:在曹植的封地,诸侯王曹植正在和朋友们饮酒赋诗,曹丕的使者突然闯入要押解曹植到洛阳奔丧,使者非常的傲慢而无礼。曹植含着泪,边舞剑边吟唱起了自己刚写的新诗句“父母且不顾,何况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接下来是曹植到洛阳以后,哥哥曹丕步步紧逼,眼看曹植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他凭着出众的诗赋才华,七步成诗,捡回了一条性命……。这段视频直接将学生引入了诗歌情境中,让他们了解了为什么诗人曹植前后期的诗歌创作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让学生对诗人曹植自父亲死后“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的处境印象深刻。进而对曹植“才高八斗”的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到杜甫《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时,笔者也让学生找与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学生找了很多不同时代“土豪们”的奢侈的生活场景图片和一些衣着褴褛、食不果腹的街头乞讨者的场景图片,在课堂上一起展示,他们看完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深切情感。在这个过程中,针对“90后”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精通,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后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也可以引导学生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资料和数据,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网络来辅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四、结语

第7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奔波打工,每年暑假,我会去爸爸他们工地上。在那里,看着跟我同龄的工友们拖着疲倦的身躯,疲惫的眼神工作时,我感到心酸,真的很心酸,我在想,我该用什么来称呼他们呢?“城市平民”“农民工”还是“铁路工人”。他们从事的职业往往是最累最苦的,他们工作在山坳里,日晒雨淋,他们有超乎常人的工作时间,他们本该在校园里欢声笑语,他们的肩上本应该背着书包,却背上行囊打工远行。有时候,我会想:他们是否身背行囊,也怀揣着大学梦想?

在工地上整整待了一个月,心情也由原先的渴望玩耍转变为开始怀念高三,渴望快点进入大学。我想起了去年步入高三的那个夏天,斗志昂扬,紧张的学业磨掉了我对琐事的锐气,眼睛里多了份执著,心里的那个梦确乎变得愈来愈清晰——上大学,上西南大学(我渴望上的大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种感觉就像洒一把糖在啤酒里,然后看着泛着白霜的泡泡升降,摇一摇,不曾减少,心情更加舒畅。

只为一个“师大梦”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而生活。有理想的灵魂我想是迷人的。为了它,多少次流连路边风景,徘徊着迈出了向前的步伐;为了它,多少次深夜鏖战于题海,孜孜不倦地翻阅资料;为了它,我放弃了我本爱好的小说,选择枯燥的政治书,背着那些我本不熟悉的内容,总觉得大学离我还太远,不只是一步之遥。

莫名地,我开始害怕高三,开始害怕面对父母殷切的眼神。还记得,高三的第一次大考,文科综合把很多同学考得措手不及,考场时间不够是很大的问题。看着批阅后发下的试卷,整篇白卷,成绩与自己想象得差得太远。那时,我是害怕的,想放弃高三……在深夜里,翻着西南大学的简介及平时搜集的相关图片,泪水横框,愈翻愈伤心。疲惫的我想卸下心中的所有负荷,可是,总放不下。我觉得自己就是在星空下苦守黎明的孤舟,旅途却没有风的助力,在浩瀚的大海中徘徊,茫茫没有尽头……

然而,我记得妈妈常说:“偶尔的失败并不可怕,没志气才最不可饶恕,你是我的女儿应该坚强,既然你已选择读书,你就必须做并且做好它,不需要找理由。”

是呀,苍白的生命理应由鲜活的梦想点燃,挂风帆起航,终才能到达彼岸。

渴望考入西南大学,成了我高三前进的动力。为此,我会凌晨5点起床,读外语,背诗词。是它,支撑我在那成堆的习题、那无休止的考试中隅行,我会在深夜里回顾我的错题、看地图册,反复做着历年的高考数学题;我会在梦里还想着有什么捷径,期冀在前辈的经验中找到灵感……命运的齿轮是跌宕的,我没能得到“数学王子”的亲睐,我没能一夜变成纵马骋驰数学战场的“花木兰”。但是,我渐渐地发现,一般的数学题是有感觉的,有胆量去试,那是我迈出的第一步,至少我不再胆怯。

当远离了高三,再次回忆这个过程时,我发现,除了疲惫不堪的紧张繁忙,高三生活还有很多美。对,美是存在的。我翻着高三期间留下的相册,看着上面留下的日期,那时,校园里的槐花树应该开了吧,但教室里,很安静专心看书的同学们,那专注的眼神,确乎忘记了理该欣赏美景的乐趣,任凭窗外云卷云舒,季节更迭。只是伴着缕缕清香在疲惫时抱着书,在阳光的抚慰下枕着书浅眠,在梦里,是否能有空去看看窗外的美景呢?一切的一切让我对青春有了更深的诠释,青春理应该专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拼搏的魂灵是美丽的。

梦圆大学,靠平常心+睿智取舍

一直喜欢能“一鸣惊人”的人,他们必定在“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蓄锐养精;能“动如脱兔”的人,他们必定在“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人,必定在他们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着。所以,在钦慕他人成功之时,我一直坚信,只要我坚持坚持再坚持,我便会成功,便可傲视群雄。到时,我便不必羡慕别人。

正在课桌前复习的你也许会和我一样在高三的星空下苦苦地守望黎明,也许你在黑夜中曾失声痛哭,在痛哭中绝望,在绝望中睡着…然而,既然路已经选择,你没有退路,必须向前。但,你也必须记住,在征战高考的战场上,你从来不是一个人。你有无数的先行者为你探路,披荆斩棘,留下宝贵的经验;你也有无数的伙伴,在同一片天空下披星戴月般前行……

2011年的6月对我而言,不平常,亦不平凡。因为在那个月里,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迎接高考。然而6月5日,我却因扁桃体发炎引起高烧,头重脚轻,喘不过气来。我胆小,畏惧打针,更讨厌吃药,所以输液成了唯一选择。带着闷热的天气和浮躁的气息,我被迫闭上眼睛感受药物流进血管里的冰凉。蓦地,我对于高考的心态变得很平静超然,我想我只需平静地去考场,平静地考完试就罢了。

当然,等待是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当我得知高考分数时,有一点点小小的开心。然而抉择和纠结远没结束,新一轮的抉择摆在了我的面前;由于高考分数没有绝对优势,填报我喜爱的西南大学很悬,即便就算能去西南大学,那被录取的专业恐怕也不尽我意。那些天我整日整夜地翻阅《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反复对比、筛选学校,然终难以定夺。我也曾想:报一个好点的二本吧,这样比较稳当,但是又有点不心甘。一日深夜,表哥的一个电话给我指明了方向:“妹妹,填东北师范大学吧,这样录取的保险性很高。就是那边冷了点,你可能不习惯……”电话里我沉默着,一听东北,心想妈呀,中国的小北极,白雪漫天跃入脑海!零下几十度的温度我能适应吗?生活在南方的女子在遥远的北方不会孤独吗?车程似乎太远了,一个人也没有伴呀,受了欺负怎么办?我到底应该选择吗?

为了评估去东北上学到底值不值得,我专门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填报东北师范大学,我可以录取到我喜欢的汉语言文学(免费师范生方向)专业,而这个又恰好是该校的强势专业;不仅如此,4年下来能省下2万多块钱。不是我世俗,我今年19岁,爸爸今年48岁,4年过后,我23岁,爸爸52岁,爸爸辛苦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如果不是我要读书,他不用那么操劳。在家乡,似我大的孩子,早已经开始打工挣钱了,何来上学之说……于是,我的心开始有些动摇。我尝试着去了解东北师范大学,当我在网上搜出学校的校园图片时,莫名地有一种归属感。随后我又在网上详细搜集查阅了该校的资料,感觉她很适合我,让我心很踏实,况且学校还漂亮,尤其是冬景,那么自然,那么纯洁……最后,我不再纠结,决定去东北师范大学求学。我很固执,认定的事,没有更好的理由,我是不会改动的。

2011年7月9号,当电脑屏幕显示我被东北师范大学录取的时候,手停在鼠标上,手指忘了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脑。爸爸恰逢下班,我拉着爸爸的手,悄悄地告诉他这一消息,我记得,爸爸戴着安全帽,笑得格外开心。伴着夕阳的光辉,远处,田野间泛着碧浪,一缕热热的气流飘向我。我想,那是幸福的味道。

第8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3-0128-02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感知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操等等。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当代文学的生态性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历史现场感,新产生的问题与争议会不断修正先前的研究所得,也会给教学带来种种冲击。

目前,中国当代文学令人堪忧的教学现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所涉范围甚广,其中存在如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其一,课程设置的变动给教学内容的安排增加了难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课时被删减。按照通行的教学内容,当代文学应包括文学史讲授和文学作品分析两部分,涵盖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文体,讲述“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乃至九十年代文学等重要的多个文学发展阶段,但一再被删减的课时与如此庞大并不断丰富的教学内容产生了现实矛盾,直接给专业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了难度。以某校为例,按每学期开课18周计算,每周4课时,当代文学的总课时量是72课时。而要以此涵盖60年的当代文学史及其作家作品,显然是有相当难度的,选择哪些内容来讲述及如何安排讲述的详略往往难以操作,可能会造成两种不良做法:一是重前不重后,把十七年文学作为教学重点,对新时期文学简化处理,或者对之后的文学史基本不做阐述或草草带过,使得原本与现实距离非常接近的当代文学“当代”意味有限而历史意味过浓;二是重专题轻文学发展史,当代文学史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有重要的文学现象,然而有的老师碍于课时限制,索性放弃对文学历程的总体把握,只对相对来说更重要的专题进行讲述,使得当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性被打破,学生上过以后对当代文学只有细节记忆而整体认识缺失。

其二,文学“边缘化”加剧了文学教育的尴尬。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巨大进步面前,不少人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对纯精神追求不再怀有企盼之心,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冲击,文学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消费时代、娱乐世纪,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甚至出现粗糙化、粗鄙化的危机,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当代文学教育产生了质疑。当询问《百合花》中新媳妇为何会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袖上的破洞,并盖上自己的新被子时,有的学生便认为这表明新媳妇对小通讯员产生爱恋之情;当讲授《拖拉机手与总农艺师》对林震理想的意义、林道静成长道路时,有的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却停留在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当老师在为文学而激情澎湃时,学生却在疑惑:文学究竟是什么呢?文学在今天这样一个全面商品化的时代还有什么价值呢?甚至还有人认为文学无用,学当代文学更没用。以这样的心理对待当代文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文学教育在文学“边缘化”的时代中显得如此尴尬。

其三,文学研究中的争论给教学增添了困扰。当代文学教学与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研究界的成果对教学自然能产生新鲜的触动,能开拓师生的视野,但正在进行的尚无定论的某些争论也会增加教学中的困扰。如“重写文学史”的争论就加重了教材选择的难度。教材的选择是教学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普遍使用和认可的教材有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有论者认为“这些版本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适用”[1](114),还在期待真正适用的教材。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就推出了一种旨在从书写形式上也进行变革、主张多元声音并存的“开放式”写作模式,并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还有些教师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而自编教材,固然能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但对它的衡量与评定又缺乏学理标准,使用又相当受限。而近几年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产生“去经典化”现象,则进一步加大了教材选择的难度。对当代文学史“重写”的争论,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对“十七年”、“”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未完成性,而海外学者如李欧梵、王德威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同样对大陆的当代文学研究形成了新的冲击波和影响力,他们则更愿意把“当代”安置在“现代性”这样后冷战的西方视野中。当代文学史被历史重释不断地改造、装饰和增添,这势必造成教学中教材选择的难度。

再如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的问题。如何评价当代文学,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中最前沿的问题。这场争论源于2009年10月间王蒙肯定“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当年11月在北京“第二届国际汉学大会”上,对当代文学,德国顾彬贬抑,陈晓明高评,由此引发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热议,现在讨论还在进行,如《北京文学》今年的第一期到第五期都开设专栏“如何评价当代文学”。又如,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显示出创作量急剧增长,新的小说类型大量涌现,青年读者队伍稳步扩大等特点,学生对此类作品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当代文学作品选的兴趣。这些问题恰恰体现出当代文学学科的当代性,虽尚未纳入文学史教材中,但学生对此亦有关注和疑问,教师则不可不关注,任何简单的回避与泛泛而谈显然不能解决他们的疑惑,任何贬义的否定与评价又只会造成他们学习当代文学的困扰。

当上述情况经常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时,我们切身感受到当代文学教学危机的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当代文学的教学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这涉及到学科的性质定位、教学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文本阅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与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例如:

以大学为单位的课程改革。北京大学的课程设计贯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针对学生实际素质和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调整、教育目标调整,具体到教学内容就是要注意“学术”与“人生”的均衡,还有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倾向采取小班上课的方式,几十个人最好,便于组织讨论和配合教学的相关活动。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科研突出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在文学立场、理论追求、整体观念、创新意识方面的创新对其他兄弟院校不无借鉴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则注重作品,丰富学生的艺术感悟。武汉大学的教学改革特色强调文学审美教育,更注重课外与课堂结合。上海大学中文系确立了以“培养21世纪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以人文素质培养和通识教育为主导方向,以课程改革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以教师个体为特征的教学探索。在考察大学课程教学问题上,杨洪承教授认为目前当代文学教材滞后,教学与学科发展相矛盾,其根本的原因是来自长期形成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大学教育的狭隘思路,而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的多元办学途径,在开放性视野中对当代文学课程设置必然提出多样性要求。朱晓进教授认为该课程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讲授文学知识,并且要在方法层次上,训练学生掌握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和理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一些文学问题;在能力层次上,注意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2]杨四平教授从“通才”教育的角度考虑,提出要改变过去教学的灌输性和空洞化,必须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成为审美的、历史的和人生的。谢昭新先生从自己教学体会出发肯定了将作品选和文学史分开来教的好处。陈晓明教授则从教育的意义考虑,认为“现代文学总体上是健全的人格教育,这是通过文本解读、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分子的理想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完成的。第一要具备审美能力,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培养;第二是知识训练,这是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一个知识分子的过渡;最后完成知识分子的人格教育。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离开任何一个都不健全。[3](174)

这些持续的教学探索,分析了当代文学教育的现状,呼吁对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有当下性的新思考,其用心则多集中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对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除此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反观专业教师的内在原因,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要想产生新的教育范式,关键还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要转变。我们认为,有如下四点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实践。

第一,就职业伦理而言,专业教师应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为己任,持守积极的从业态度。在现时的文学教学中,课时的压缩与文学史内容的丰富确实对教师备课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一些消极教育现象,如搜索现成的教案,进行有限的删减,然后据为己有,或者在课堂上津津乐道于当代文学的“花边新闻”来吸引学生一时的兴趣,放弃对文学精神的正面引导。这些现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当代文学教师的职业伦理到了需强调的时侯了。对当代文学教师来说,当代文学教学不仅仅意味着一份教职而已,它有着独特的现实价值。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而不是单纯传授当代文学史知识,这应当是专业教师的职责所在,需要我们持守积极的从业态度与道德标准,“需要我们的从业者持守最基本的职业伦理来尽量加以克服,以经典性的文学标准参与新作品的推介,激活教育主体对文学的感觉和感情”,这是一个“基本的朴素的要求,也是对从事这一职业称职与否最高的衡量标准”。有理由相信,专业教师的精神自主与教学原创会对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有所改观。

第二,就教学追求而言,应坚持独立原创精神。对当代文学课程来说,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范、独立原创性的分析,对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只能令学生生厌,教学只有追求原创精神,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的原创,包括独立的教案编写、个性化的阐释与解读、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的教学课件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文学教育常识化、理论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学生对此普遍缺乏关注的耐心,原因就在于其中文学的魅力的缺失,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独立原创精神,用富有个性化的解读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表达他们自己的阅读感受。例如可以定期安排读书会,给学生一个月时间读一两本书,撰写读书心得,然后在读书会上发言交流,教师鼓励并适时引导和总结。

第三,就培养目标而言,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能力,甚至是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而不宜局限于文学认知上。从教学实践来看,惟有将文学教育定位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才能彰显出文学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有论者表示,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思路就是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型,事实也证明,对于当代文学教育来说,传授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并非终极目标,它应该致力于提升受学生的文化修养,并在潜移默化中形理想,在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重塑学生真善美的灵魂。当下出现的文学争议现象也期待相关的文学批评的选修课来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追求创造性发现,在思考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总之,当代文学教学关注点始终在于“文学”,在于素养、在于能力。

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文化研究对当代文学教学也提供了新的启示,那就是美育的被强调。先生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而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4]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感染生命,现当代文学的现时性、接近性使它更容易引发当代人的心灵共鸣。但是要在教学中实践美育教育,教师主体还需要选择体现“真善美”三义的教学内容和行之有效的讲授策略,这方面已有探索,但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美育资源多理解为作家传记式经历,似还可再推进。

第四,就技能训练而言,写作训练宜在当代文学教学中给予重视。事实上,写作训练正是着眼于尊重青年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它体现在文学体裁写作训练与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两个层面。文学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文学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理论思维能力。当前的网络博客写作热会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学写作的乐趣,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考量的是把握问题的系统能力,其中融汇了研究、思考、表达三个过程,在学习当代文学课程中,“尝试写研究性的论文,是有利于提高整体能力的综合训练”[5](321)。这样的实践训练会使学生对文学、对文学写作、对文学教学产生一种难能可贵的专业兴趣,切实提升专业技能。对此,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希望在当代文学的教改中,对此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并把学生所有的与当代文学相关的写作成果都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考核之中。

总之,近年来,当代文学教学现状受到了相当集中的关注与讨论,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加入进来。但是如果将关注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具体的教学举措上,显然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清当代文学教育的职责与目标,而这个问题又是和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有效追问、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荣.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 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J].江海学刊,2006(3).

[3] 陈思和.陈思和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3).

第9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笔者对本校营销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问题是同属文科专业,为何没有选择文秘? 答案如下:文秘工作呆板无趣,没有活力。专业名声差。工作太过繁琐。长辈从事营销专业,受其影响。高中假期从事过营销工作。营销工作锻炼人,具有发展空间。以上答复表明人们选择专业时通常会考虑三个层面。一是就业,二是名誉,三是兴趣。而文秘专业在三个层面上都存在不利因素, 这些缺陷是造成该专业生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一:就业情况

就业层面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是否旺盛、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工作环境。文秘专业在这四个因素上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有利的是岗位数量多,市场需求大,不管什么类型、规模的企业,总是需要从事辅工作的职员,像办公室主任、前台接待、后勤、打字员、文员的职位都属于广义的文秘范畴。另外,工作环境相对安全、舒适。不利因素在于,毕业生多半只能从基础文员做起,薪水较低,且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居多,上升空间狭小,年龄过大后想要转型其他工作也较为困难。以上四个因素看起来利弊各半,但实非如此。

原因在于文秘市场需求旺盛这一结论对于专科生而言名不副实。理由有三点。一是文秘岗位青睐有工作经验者。二是许多企事业单位青睐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有学者调研发现专科学历需求不足文秘类岗位的一半。三是文秘岗位对专业的要求较为宽松,秘书专业技能不明显,岗位的可替代性较强。应届毕业生只能从低级别的文员岗位干起,而许多企业招聘文员时没有明确的专业要求,会计、财务、计算机、审计、档案、英语、新闻、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都可以从事文员工作。且与用人单位专业对口的非文秘学生由于对企业业务熟稔,更易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他们挤压了部分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升职空间。因此,综合学历、专业、工作经验三项考虑,能够接受应届文秘专科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数量并不算丰富。

(二)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二:职业名誉

名誉层面即为职业声望, 主要是考生及家长对专业的认知及认可程度。其考虑范畴包括职业的尊卑、优劣、名声三方面。尊卑由社会公众依据传统思想、禁忌判定。我国自古对职业有三教九流之分,存在一定的职业歧视现象。优劣指同等薪酬水平下,工作的危险性、安逸度等。名声即职业的美誉度。据笔者一次抽样调查显示, 企事业单位招聘秘书时的性别倾向保持传统观念:男性占11%,女性占89%,即文秘仍然被视为女性职业。而女秘书或有被妖魔化的扭曲倾向,或有被上司性骚扰之虞。这些观点败坏了秘书职业的声誉, 直接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

(三)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三:个体兴趣

兴趣层面即学生从自身性格、自我定位、社会期许等因素出发, 对专业产生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60、70、80 后这几代人追求稳定,能够循规蹈矩、专心致志地干一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90 后学生正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浸在创新创业的舆论导向中。他们个性张扬、朝气蓬勃,期望实现自我价值,因而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更喜欢有无限可能性的工作。而秘书工作严肃严谨、行事一板一眼, 且被认为是一个配合领导完成行政及日常事务的辅工作岗位,在企业中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处于关键部门,始终居于配角、次要者的地位。这种职业性质与90 后年轻人强烈的个性、突出的自我意识以及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观完全没有契合点。简言之,与时代气质不相称。

综上, 文秘专业在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所关注的三个层面均存在着不利之处, 且这些劣势是由专业性质和社会认知决定的, 因而与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效果的优劣并无直接关系。换言之,由于考生优先选择技术技能强、薪酬起点高的职业,在此形势下,文秘专业在与其他文科专业、工科专业竞争生源时,还没来得及比拼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实训室、合作企业等软硬条件,就由于专业特性而被考生和家长淘汰出局了。

二、他山之石:高职高专院校在生源危机中的应对之策及其得失

(一)化解生源危机的有效策略:加强招生宣传

面对席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的生源危机,各校的教师、学者们立足于本校、本地的实际状况,展开了积极的调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者意识到落实坚实细致的招生宣传对提高专业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客观现实也证实了酒再好也必须会吆喝的真理。笔者于2015 年11 月走访苏州职业大学的文秘专业,参观了该校的实训室、了解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平心而论,该校文秘专业的软硬条件可谓非常出色, 且地处江苏经济发达地区, 坐拥上万家外资企业,市场需求十分可观。然而该校专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学生入学、就业后均不会后悔选择文秘专业学习,但是招生仍然非常困难。可见,如何吸引学生报考文秘专业,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有学者指出,需要加大专业在校内外的宣传力度,利用二课或者协会在校内外开展系列活动,使人们知晓文秘专业的存在。 专业教师应针对秘书的市场需求、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声誉等问题进行解答,尤其可将学校往届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告知学生和家长。还有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具体的宣传方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学校开放日、招生现场会、招生手册等各种传递信息的途径有效地加以宣传。

(二)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谨慎采用改名的捷径

有学者认为将文秘专业改换名称是一条吸引考生和家长的捷径。为了消除社会偏见,减弱职业名声不好的劣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弃文秘之名,或改为商务助理、人力资源管理或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将其改为行政管理专业(下设不同培养方向)。有研究实验表明改变专业名称后总体填报态度显著提高, 尤其是大幅度提高女生愿意填报的比率。但是,笔者对改名之法保持谨慎态度。因为所改之名都是招生目录上已经成熟的专业,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行其名而招文秘生多少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报考者实际希望学习的是其他专业,因此单纯的改名并不能根本解决文秘专业不招人待见的问题。且为了契合修改后的名称,总不能没有一门相关课程。于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之名招生的文秘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容易形成大量文秘课程+少许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量文秘课程+少许行政管理课程这种颠倒式的方案,这看似扩大了专业内涵,实际上却是相当生硬。因为少许X 专业课程并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

笔者所在学校的文秘专业曾经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了一门会计类课程, 结果由于缺少先导课程,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非常吃力,考试不及格率极高;又由于没有后续课程,只能学一点皮毛,无法掌握会计的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实在是非常鸡肋。虽然招生时将文秘专业改头换面并非上佳之策,但却给办学者一个重要的启示:不用改名,但必须扩大专业内涵,使其成为交叉复合型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职业教育历史上的成功范例双专科。 该类型学制曾经给文秘专业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文秘双专科后生源出现了成倍增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文秘人才。可见,专业技能不突出、行业背景不明确的文秘, 需要和其他专业或职业结合起来,形成类文秘专业。营销(包括广告设计)、网络编辑、会展、速录、会计等专业均可以包含在更广泛的大文员范畴里,这些专业的技能性较强,可以让学生有外显的一技之长,从而增加对考生和家长的吸引力。综上所述,以文秘(扩展专业)之名招生,是当前化解文秘毕业生可替代性强之劣势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三、扩展文秘专业内涵的四个原则

上文提及有众多方向的专业(职业)可以和文秘相结合,但是秘书工作与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行业知识与经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择业时,秘书岗位却具有广泛性与随机性。所以教学时不可能将多个方向的专业(职业)知识和经验统统教给学生。且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 无法将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纳入教学计划中。假如在两三个专业方向上各选1-2 门课程,理想上学生可以从事多种职业,成为复合型人才。但事实上却容易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学生走马观花地学习了一大堆课程, 只是流于表面了解,且课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无法融会贯通,产生课程繁多杂乱、粗而不精,学了点皮毛,都是蜻蜓点水的困惑。因此,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数目以一个为佳,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选择方向必须考虑四个原则。首先,应该立足于区域经济形势。理由如下,一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考虑地方的企业类型和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区域内有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可供实践教学以及实习。以笔者所在的中小城市为例,会展就不适合作为扩展文秘专业内涵的方向, 因为受制于地方经济规模,每年的正规会展活动寥寥无几,没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实践,强行开设该方向,将会导致与产业脱节的培养倾向。

其次,应该整合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假如文秘专业结合X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那么教学团队应该是文秘专业教师+部分X 专业教师, 且这两类教师行政上应该隶属同一院系,以便于教学和管理。但由于各校的文秘专业近年来都处在不断萎缩的状况,难以引进扩展方向的教师,而没有优质的师资又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因此,细化文秘专业方向时应该注意选择本校成熟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已具有相当的积累,经验丰富、水平较高。选择本校的强项专业与文秘结合,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第三,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必须与文秘工作具有类似的内勤特点。扩展专业方向不能选择外勤类的专业(职业),例如导游、商场营销等,因为二者难以兼顾。总体而言, 工作场所主要落实在写字楼、办公室的专业比较合适与文秘搭配。例如网络编辑、会计、速录、营销策划、广告设计等。

第四, 扩展方向应该是就业岗位具有一定保有量的专业。专科生除少部分会继续深造外,大部分需要的是毕业后即能就业。而文秘+扩展方向的设定对学生的就业其实是把双刃剑。有利的是加强了技能的优势,不利的是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将其限定在和扩展方向相关的企业里。一旦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对秘书工作不够重视,学生将难以获得就业岗位。例如,有研究论文统计了2009-2010 年江苏省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设置与招生就业情况,在45 所学校中,江苏健康职业学院的医疗文秘专业的就业率排在倒数第二,仅为77.78%,有42 家学校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种文秘+医学的组合导致学生只能去和医疗相关的企业求职, 而大部分医疗类事业单位又排斥高职高专的学历, 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就业面过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