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智能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供热;智能化;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33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供热系统的定义
所谓的城市供热系统一般由3部分组成,即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热源又称热力的生产,主要是指生产和制备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热网是输送热媒的室外供热管路系统,是热源与热用户连接的纽带,起着输送和分配热源的作用。热用户则是指直接使用或消耗热能的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系统等。
按照热媒不同,城市供热系统可分为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不同的城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热媒。按热源不同,分为热电联产系统、锅炉供热系统,另外还有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工业余热、核能、太阳能等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按供热管道的不同,又可分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的供热系统。所以供热公司在选择供热方式时,一定不能盲目的依葫芦画瓢,墨守成规,而应在客观的调查后,结合市场经济效益与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供暖方式。
2、现阶段城市供暖系统存在的弊端
2.1 工艺落后,污染性大
供热企业以往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 -生产 -消费 -废弃物的排放”。其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大规模的开采和消费资源,这样就极有可能会超过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对自然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而且,由于工艺的落后,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将其转化成产品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数量巨大的污染物。而某些没有道德的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不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只是简单处理就将其排放入空气中,这就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
2.2 能源的利用率低下
目前,尽管不少供热企业对于提高利用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可是由于公司人员、资金以及科技实力等等因素的限制,利用效率还总是提不上去,这就在无形之中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就是说,要想达到同样的供暖效果,供暖公司需要使用更多的自然资源,排放更多的废气,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尤其是在以煤炭等不可再生的非清洁资源为能源的不发达国家,这种问题就会更加突出。
3、优化输送配套系统,减少热能损耗
供热输配系统是供热系统的核心,决定着输出热源的利用率。所以只是一味提高燃烧效率而不重视运输环节是很难优化整个供暖系统的。为此,供热企业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解决好输配范围、输配距离以及结构之间的问题,采取平衡调节装置,设置适当的入口调节装置,保障水力的平衡。从而达到利用率的最大化。
而在某些方面,供热公司也可以灵活机动一些,如可以采用间歇调节的方式,在供水温度和循环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用减少每天的供暖时数进行调节。在室外温度达到设计值时,热源连续供暖,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运行时间。这种类似于冰箱制冷的调节机制就可以在保障供暖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工作能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种是分阶段改变供水温度的量调节,在供暖系统的整个运行期间,随着室外温度的提高,分几个阶段改变供水温度,在同一阶段内供水温度不变,改变流量来进行调节。通俗说来就是,当白天温度的时候适当将水温降低一些,而等到晚上气温下降时,再将温度提高一些。这种调节方式,不仅可以保障用户室内的温度在一个较为恒定的温度,提高其供暖服务的品质,而且适时的降低温度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当然,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十分有效,但其对于供暖的传输设备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智能化控制
4.1智能化供热原理
如何在城市供热中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其实在物理学研究中,智能化控制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在运动中保持热量的收支平衡。在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进行热量平衡控制。这是进行性智能化控制管理的基础条件。它是指各热源和各换热站在一个周期内提供的热量总体平衡。物理学上热平衡的方程式如下所示:
∑Q=∑H出-∑H入
其中,ΣQ代表整个系统与环境的热量交换和,ΣH出代表换热站供给用户的热量总和,ΣH入则代表是供热源提供给换热站的热量总和。
热平衡式属于物理学上能量平衡的特例,在实际的供热过程中,换热站供给的热量与热源供给的热量往往不相等。
第二则是进行无人值守模式。 无人值守模式其实是对热量平衡控制的进一步深化,即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使热源和换热站提供的热量保持相对的平衡,从而维持城市供热系统的正常运作。
4.2 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4.2.1气候补偿
气候补偿,是智能化控制中常见的方式,即通过控制换热站二次间接供水的温度降低换热站提供的热量,从而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提高用户在接受供热过程中的舒适度,一举二得。 其中最好的做法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不直接采用热量平衡方式进行供热控制,而是先建立二次供热温度和室外温度对应曲线,再通过换热站的转换中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调整,按阶段分季节地进行所谓的曲线供热,这样做可以尽量减低供热的复杂性,提高供热的实际效果。
4.2.2 无人值守操控
上面讲到无人值守操控是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第二种模式,通过在换热站内设置自控设备,进行如自动控制水温、补水、排查故障等作业,而无需操作人员进行值班管理。 这种模式的好处之一在于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劳动强度,既减少了劳动人员的使用成本,又相对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其次由于采用智能化控制管理后,极大地降低了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从而增强了城市供热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4.2.3 换热站控制
通常情况下,对换热站进行控制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调节二次供水温度,控制蒸汽压力,管理换热器水位及保持热网定压稳定等,换热站的主要作用就是用锅炉提供的高温热水或电厂提供的蒸汽转变成可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二次中、低温水。在整个城市供热过程中,一般会有一个总换热站和好几个可调峰换热站同时对用户进行供热取暖。
5、运用调度管理系统对城市供热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5.1 调度管理系统
调度管理系统是针对大型建设所开发出来的一套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调度中心和通讯网。调度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以太网将相关信息提供给用户,用以显示数据、管理资源及内容等。通讯网则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以城市供热系统为例,通过通讯网,可以将锅炉房、电厂及换热站等热源的相关资料传输到调度中心,再由调度中心进行分析,将数据信息等给用户。
5.2 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基本方式
调度管理系统即是对城市供热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根据城市及用户的实际情况,我们应综合其他因素总体考察研究最佳的控制模式。不仅要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养和指导,还应当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对各热源和换热站的供热量调整,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整个城市供热系统,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赛为智能商业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SIWILL-CB-IIS)是由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该产品的系统功能强大,性能稳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实时数据库、分发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控件、页面配置工具和系统配置工具等。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化集成系统(Intelligented Integration System,IIS)是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赛为智能商业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SIWILL-CB-IIS)是由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该产品的系统功能强大,性能稳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实时数据库、分发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控件、页面配置工具和系统配置工具等。该产品为工业级组态平台,是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结合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将设备控制、消防检测及保安监控等系统集成一体化。该系统利用一个总控室,完成空调、电气、给排水、照明、电梯、消防和保安监控功能,并通过总控室向大厦各种监控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其运作,同时通过对实时和历史数据挖掘形成分析报表,为建筑设施节能降耗调度、现代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采用该系统既可以节省监控设备所需的空间和管理人员,又可以提高建筑内部设备管理水平。目前,智能建筑中的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模式主要有四种:以接点方式进行系统集成、以串行通信方式进行系统集成、以楼宇自控系统BA为平白进行系统集成、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系统集成。赛为公司采用的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系统集成的模式,也是当前最先进的解决方案。
作为“2013年度中国智能化集成系统最佳解决方案奖”获得者,赛为智能商业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核心优势如下:系统基于B/S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便可在网内实现对本系统的访问,客户端可灵活部署;采用平等集成模式(采用第三方平台),任何子系统的宕机不影响对其他正常系统的监控;系统基于Windows内核构建,采用多进程、多线程方式保证系统性能,系统容量10万点,支持1万点/秒数据并发刷新实时库,现场数据至用户界面传输时间少于2秒,控制指令下达时间少于2秒;系统具备灵活的权限管理功能,可对任意数据点进行控制域划分,不同的用户可分配不同控制域的控制权限,从而实现灵活的系统控制权限管理;系统具备灵活的组态功能,包括子系统配置、设备及相关数据点配置、联动脚本的配置等,实时数据库支持多联动脚本引擎,客户端支持相应的网页脚本联动功能;系统具备在线运行组态功能,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模式下,可对子系统、设备、数据点进行添加或删除;支持历史数据的自动备份与压缩,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和报表功能;系统支持广泛的标准接口接入,具有ODBC接口子系统的查询报表功能。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施工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智能化工程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主流, 科学技术与时俱进, 这也就要求人们要抛开传统的观念, 适应现代的智能化管理技术, 本文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做探讨, 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举措。
一、智能化工程管理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运用多种高新科技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管理技术,智能化建筑在传统的建筑基础上得以拓展,让建筑行业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智能化建筑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从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及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具有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水平,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才能促进生产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观点也要与时俱进,提高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水平,加强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提高工程建筑质量,保证工程进度,促进建筑行业长远发展。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发展概念不一
当前,在各种条件在限制之下,很多建筑部门还没有深入智能化建筑,自然也没有认清其概念,在施工时经常出现管理上的问题。除此之外,工程的承建单位也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不能应对当前的工作,进而使经常性出现的管理问题以及工程在规划方面和现实不相称。在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其设计工作并不是由自己来完成的,而是由专业设计院经手。不过,从当前的情况上看,大部分设计院对智能化建筑的认识也不是很透彻,其理解仅仅流于表层,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很肤浅,工作方案缺乏具体的系统化操作流程和概念。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重视整体设计理念,而是单纯强调自动化和相关技术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建筑设计图纸不能将智能系统兼顾在内,进而产生很多安全隐患,从而使得实际施工要求无法达到。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很多智能化建筑的工程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建筑设计的定位不清晰最为突出。对于智能建筑,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对此并没能深入的理解,加上传统建筑思想的根深蒂固,对智能建筑设计的重视度不高,对于智能化建筑的理解只停留在传统弱点系统的层面上。在建筑需求上,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来对建筑需求加以明确,建筑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不能做到系统、全面,缺乏整体考虑、统筹兼顾的思维。另外在对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涉及往往在建筑施工设计之后,施工设计时智能化系统却还没有进行选型、订货,导致土建设计与智能系统设计相脱节,弱点管线预埋一楼、电缆通道缺乏或者过小的情况时有发生。设计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造成了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工程验收不达标,智能建筑不智能的严重后果。
3、工程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够高
对于目前建筑行业来说,高素质工程管理人员短缺,现有工程人员管理工作不到位是目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人员准入机制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人是空在其位,并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且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导致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限,整体素质不高,对建筑过程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分工不明,管理方法不合理,人员分配不科学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而且也阻碍了工程管理的质量。因此,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必备的资源,人员的素质问题是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物资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做好物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对物资材料进行确定,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提供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和数量,保证工程中使用的设备材料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物资的检验工作,通过抽样检验和试验等方式,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性能。然后,在对材料进行验收后,要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明确合同单号、材料单号、数量、外观等,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2、智能化建筑设计合理化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时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建筑方案必须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而制定。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必须根据项目所在地域、性质以及规模的不同进行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设计。建筑设计师与建筑相关的各专业的工程师之间必须加强沟通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够设计出理想的建筑方案。建筑相关的各方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总体设计时建筑工程整体的基础,必须以高度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建筑设计方应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本原则,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技术的集成,这也是一名专业的建筑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3、加强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
建筑企业必须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编制具有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做好现场的智能化施工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项目部必须建立明确责任制度,明确到人,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对建筑工程实行划片管理,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根据施工现场智能化施工管理责任,一追到底。这样不但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而且有利于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的顺利实施。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合理的调配工作人员岗位,使现场智能化施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应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智能化管理培训,培训内容以质量、文明安全施工为主,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智能化综合管理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交底内容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主动的进行施工工序的控制,及时对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建立质量控制点。在进行智能化管理时,必须结合建筑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建立智能化的监督系统,实现施工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及信息化。施工阶段对施工过程的干扰因素多,智能化监控能及时发现突况,并及时启动应急措施,指导现场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有利于加强对现场安全监督。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与建筑物功能是否完全发挥相关,还关系到今后这个系统能否稳健运行。总的来说,项目施工管理应当将质量、安全和人放在首要位置,并通过规范的项目管理,将施工成本降低,将施工质量提高,进而使项目达到增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施工企业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存在技术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不完善,重经营轻技术,搞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一些人另谋职业。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投入量不够,制约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滞缓。
2. 加大创新的力度和投入
(1)要强化创新意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
(2)研攻关,适应工程技术新、工艺新的需要,技术难题必须先解决好,并得到评委的认可才能中标,企业应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风险投资;争取业主和地方的立项和资金支持。争取政府或社会的立项和资金支持,也是一条不可忽视的筹资渠道。
(3)我们要顺应市场,开展技术创新,将国内自主研究的科技成果,具有独创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将已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能将技术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应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在项目管理多层次的情况下,抓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工作,必须建立技术改造项目责任制,建立技改项目管理责任制,从领导部门到企业、干部和工人都明确各自的技改职责,从而加强技改项目全过程。
3. 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
(1)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建设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各部门要遵照这个管理暂行办法,负责检查和监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项目管理不单是项目组这一层次上所进行的管理。是由决策、管理、实施3个层次组成的。只有管理的权限和所处的层次相匹配,建立起明确的分层次管理责任制,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2)为确保项目管理实现质量高、工期短、消耗低、安全好的目标,使项目成本管理能够按计划实施,对内分工负责,对外统一服从项目经理领导。实行项目法管理,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管理上水平,效益上档次的指导思想,做到谁施工谁负责。实施科学的内部管理,用国家劳动定额与工程质量、进度挂钩,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和施工班组负责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4. 加强成本管理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成本管理,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本降低了,企业可以用同样的钱力做更多的事,以同样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使有限的物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关企业的发展。成本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质量和经济效果情况的综合反映。降低成本主要是指减少材料的消耗,减少施工中水、电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5. 强化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责任制,抓奖惩考核,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了企业每一个人在质量工作上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检查有考核。一旦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可以追查清楚责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只有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把各方面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产品质量缺陷的产生。注重培养全员质量意识,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坚持质量第一方针,产品是企业的形象、没有质量的劳动是无效劳动、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效益观念,并在车间开展树标兵比贡献劳动竞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质量管理知识竞赛。
6. 施工技术创新
(1)当前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我国的国有工程建设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实行放权让利,承包经营,项目法施工,进而探索所有制的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从而使全行业融人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中,成为全国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较快、活力较强、充满生机的行业。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工程建设领域在深化生产方式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企业职业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它以企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重点,开展资质认证,为企业职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探索虽然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却是我国面向国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业。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是不断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管理的实施,必须通过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立适应生产力和市场需要,走一条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我们不断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何将其及时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中,对于企业而言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7. 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
论文摘要:以湖南长株潭地区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制造企业为实证对象,围绕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其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检验结果基本证实了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对知识的创造、整合、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1引言
2l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企业来说,知识已经变得比金融资源、市场地位、技术或其他资产更为重要,企业的知识创新、知识整合和保护能力以及知识共亭程度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从有形资源的管理和生产能力的管理过渡到人才技能和知识运用的管理,这些变化导致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这一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持续深入和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经济H益加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困企业开始踏上国际化的征途,众多研究显示,企业不断发展,在国外建立据点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阗索之一,但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闺企业如何在急速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的环境中开拓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倒际化经营水平和氽业的国际竞争力,答案是首先要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尤其是知识管理,同际化经营企业若能成功导人知识管理,必定能为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利益。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其国际化程度的关系,从而通过提高企业管理知识的能力来提高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2研究设计
2.1研究假设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知识管理能力(knowl edgemanagement capabi lity)对企业取得知识管理成功的重要性。不同的知识管理能力构成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企业要想把握知识管理的重点和方向必然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划分。企业知识整合能力是对企业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转化为对企业有用的知识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基于知识获取的速度(Grant,1996)121,企业必须能敏锐地识别市场的变化,合理协调和整合内外部的资源,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刘玉明,2007)1圳,从而提高同际化经营程度。因此提出假设Hl,假设H1,企业知识整合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整合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讲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Appl eyard,1996)。通过在供应链上协调企业内外的知识源(如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等),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盈利(Kogut and Zander,1992)习,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要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离不开知识共享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出假设H2,假设H2,企业知识共享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闰际化经营中,知识共享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如果知识是用于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则企业为了维持其竞争优势,对知识的保护更是至关重要的任务(Port erLi e bski nd,1996。知识保护能力,比如私人占有知识的能力(Conner&Pra hal ad,1996)171。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它相应的积极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因此提f{,研究假设H3,假设H3,企业知识保护能力与企业H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保护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在知识管理的所有’T,作中,知识的创新是最难以把握的,因为创新意味着要培育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譬}布知识(Kogut andZander,1992)驯,知识创新实现了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和在质上的改善(壬广宇。2004)削,是知识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4,假设H4,企业知识创新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创新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2.2变量定义及度量
被解释变量为企业闷际化程度,即企业的经营要素(产品、资本、人员等)参与罔际分工的程度。选取企业国外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国外雇员数占总雇员数的比重、罔外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企业参与国际经营所跨国家数占全球国家总数的比重及企业拥有国外分支机构的多寡来加以衡世。其中,前,三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深度,后两项指标反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广度。
解释变量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四个维度,包括知识整合、共享、保护和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的测量从知识的内外部获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能力几个方面来衡量,知识共享能力从企业人员间知识分享程度、知识在各领域的流通程度及抗知识冗余程度几个方面来衡馈,知识保护能力的衡量从企业所采取的知识保护技术、知识保护政策制定以及对员工的知识僻护宣传程度几方面进行,知识创新能力从企业是否具备蕈视知识推陈出新和新知识研发的文化氛围以及各项技术管理规范机制的制定情况来衡量。
变量采用7级李克特(Liken—t ype)度量方法,设计调杳问卷对每个问题的题项从1到7打分,以便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乇要采取实地凋研和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的方式,为确保问卷的科学。,理性,发放问卷前进行了预涮研。首先在校范围内向相关教授、博上和MBA学员进行访谈,提出修改意见,随后借助导师及个人关系深入样本企业对拟填写问卷类型人员进行访谈,根据被调查者意见修改完善问卷内容。
2.3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为确保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实地调研的可行性将样本企业定为湖南长株潭地区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制造企业。基于该地区样本分布特点将样本企业结构定为长沙50家,株洲和湘潭各25家。
数据收集以实地调研为主,与相同研究方向的同学组成调研小组,将调查问卷合并后实地走访发放。各地调研都通过企业和政府两条渠道进行,企业方面南导师联系身为样本企业高管的MBA学员或博士填写本企业情况,再由该高管协助联系本地区其它样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问卷,政府方面主要联系各市经委主管人员或市经济开发区管殚委员会人员,在其告知各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企业高管后由调研小组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由于实地调研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收集到的样本数量与理论要求有一定距离,作者又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放问卷以便获得数据。网络收集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给作者在样本企业工作的联系人,并委托他们进一步发送给更多的相关企业,同时还将问卷以电邮方式进行群发,以便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调查问卷由样本企业总经理办公室(或综合管理办公室)、市场部(或进出口部)、财务部等不同部门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每个企业发放两到三份问卷,共发放3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为124份。
3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针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中知识整合能力、共享能力、保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GJ HCD=B矿B I ZSZH+p 2ZSGX+p 3ZSBH+A4j蚴+e…(1—1)试中,GJHCD代表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ZSZH代表企业知识整合能力,ZSGX代表企业知识共享能力,ZSBH代表知识保护能力,ZSCX代表知识创新能力,po,p l。…p 4为回归系数,表示知识管理能力每变动一个单位引起的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平均变动量,,为误差项,反映未列入方程式的其他各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得到的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根据多重共线性检查指标容限度(tolerance)和方差膨胀因子(varimme inflalion factor,简标为vI F)来看,回归方程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由表得到的回归模型如下,GJHCD=O,285ZSZH-O,285ZSGX+O,1 15ZSBH+O,328ZSCX…(1-2)可以看出,企业知识整合能力(ZSZH)的回归系数为正(B---O,285),且在0,018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假设Hl成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ZSCX)的回归系数为正(B=0,328),且在0,007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假设H4成立。
企业知识保护能力(ZSBH)的回归系数为正(B=O,115),但在0,326的水平上并不显著,因此假设H3勉强成立,说明湖南长株潭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知识的保护能力有待加强,没有针对知识保护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员工对保护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企业知识共享能力(zscx)的回归系数为负(B=-O,285),且在0,017的水平上显著,这与前面假设相反,即企业知识共享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假设H2没有通过验证。可能的原因是,被调查企业多集中在以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讯等湖南制造业优势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上,而这类企业往往比较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新知识的创造,对个人、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知识分享及流动重视不够,此外,样本容量的限制和填写偏差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实证结果的误差。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筑智能系统得到广泛地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其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要做深入的探究,以便不断改进管理方案,提高施工水平。
1 建筑智能化系统和项目管理概述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成为提升人民居住水平的重要手段。而要建设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就要不断加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
1.1 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说到建筑智能化系统,就要先说一说智能建筑。所谓的智能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平台基础上,利用集成技术将通讯、办公等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环境,让人们享受到高效、舒适、便利的服务。可以说,智能建筑就是由这些自动化的集成技术系统和建筑环境共同构成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集成化的特点,最终形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
1.2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即对整个项目进行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即对项目从开始到结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便取得项目的成功。二是具有一次性、明确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因为项目的一次性,就要求项目管理要科学有序,正确全面地进行管理,而且主要是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
2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项目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由建筑设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集成技术和建筑环境共同构成的,因此,有着不同于一般建筑的项目特点:
2.1 投资大
建筑智能化系统因为功能强大,因此,它比一般的建筑投入的资金要多很多,但是,智能化系统在总投资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并不一样,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比如一些20世纪90年代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大约为20%~30%,这个比重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数字。现在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一比重还在上升,在一些智能化标准要求较高的建筑中,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和结构工程的投资几乎持平。虽然,智能化系统的投资与总投资额、功能需求、建设标准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智能化系统投资大是不争的事实。
2.2 施工工期长
因为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工艺比较复杂、繁琐,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施工工期较长,甚至比结构工程的施工工期还要长。
2.3 施工内容繁杂
智能化系统包括很多子系统,需要施工人员一一完成。其中,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智能化系统施工的主要内容。这当中就包括了暗转给设备、布置架线、各个子系统的竣工调试等多方面的内容。然后,还要进行中央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等重要工作,施工内容比较多。
3 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3.1 设计上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况
从设计图纸方面来看,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不匹配,也就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土建设计不匹配,两者之间没有通盘考虑,导致设计出现纰漏。这其中最突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通道预留上不合理。比如,土建设计时,给智能化系统的设备构件预留的尺寸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导致无法安装。或是安装的消防监控不符合国家要求,或是设备构件虽能够安装,但是间距误差大,这些都是因为设计不匹配导致的问题。还有平面图上设备的终端设计数量和系统图要求的不符,等等。
3.2 承包单位的资质不够或技术不达标
智能化系统也是有人来施工的,因此,承包单位的资质非常重要,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承包单位出现的问题有三种:一是资质不够。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进行智能化系统安装的资质,超出了经营范围的施工,只能留下安全隐患。二是技术不达标。承包单位虽然具备施工资质,但是对整个系统的集成技术了解不全面,一部分技术不达标,对子系统的兼容性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三是施工人员不合格。建筑智能化系统对技术要求较高,但是一些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不能按照科学程序安装;还有一些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都不合格,这些都能影响到工程质量。
3.3 设备材料的质量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备与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的采购和安装都容易出现纰漏,或是进口的设备材料缺乏相关的证明、说明资料;或是盲目追求经济而是用过期的设备材料,或是安装质量不过关,等等,都能对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
3.4 施工组织不科学
施工组织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没有标准程序,没有整体计划,反而是想一出是一出,或是重复,或是遗漏,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片面的,对于各个子系统的施工工作,造成的影响是严重且不利的。
3.5 系统试验不合格
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进行试验,这也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系统试验出现走过场、应付、不严格等问题,并没有按照职能部门的规定进行严格试验。这种情况使我们不能真正了解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4 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施工工程中市场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 对施工单位严格审查,确认其资质和技术能力
施工前,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深入了解,确保其有能力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4.2 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做好工作界面的协调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整个系统的施工计划和子系统的施工计划要通盘考虑,全面了解,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可以结合实际对施工计划进行小幅度地调整。同时,要做好工作界面的协调,也就是明确施工各方的职责和分工,让参与工程的各方能够协同合作,互相配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3 精心设计图纸
图纸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施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及时发现施工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4 施工后的系统试验要严格完成
要想保证智能化系统的安全使用,就要在施工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严格的试验,确认其各个部分的质量达到标准,符合设计规范,保证建筑智能化系统能够健康运行,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和项目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能看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对此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楼.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2]李光伟.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下旬刊,2010(02).
城市建设档案除具有一般文书档案、图形、声像数据的基本特征外,更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和时间特征。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方便、快捷的电子化得以推广,新型的网络化业务办理方式正在向传统的“文档往返式”业务办理提出挑战,城建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显示出弊端。因此,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科学、先进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进行城建档案馆的日常业务处理与管理工作,做到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节省办公经费,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办公质量。
城建档案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将实物档案的信息管理与城市空间信息管理融为一体,全面实现城建档案的集成化、可视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扫描建库系统和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结合,保护实物档案形成电子档案,有助于电子查阅和网上浏览,降低办公成本,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而且使用直观方便,接近现实世界。
一、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全国各地城建档案馆一直非常重视城建信息化的建设,先后推行了地下管线系统、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声像档案管理系统以及办公OA系统软件,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这种各系统相互独立的系列软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所以一套集档案业务管理系统、办公OA和声像档案系统结合的综合系统更适合当今城建档案馆的需要。
正元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城建档案日常业务工作流程(办公OA)的有机结合,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实现档案馆业务自动化管理建设、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库房管理现代化建设。
系统采用B/S结构,以“项目”、“工程”、“案卷”、“文件”四级管理为主线,挂接PDF、图片、视频等数字档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档案业务工作流程化、实体档案数字化、查询信息可视化、网上办公自动化以及行业的标准化。系统采用四层架构设计,第一层基础设施层主要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系统,第二层数据层为各种数据库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服务,第三层业务层主要为各种应用业务系统,第四层用户层为使用本系统的系统用户。
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的设计思路
按照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现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实际,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工作流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规范、高效、系统的档案管理系统,使数据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融为一体,提供各种档案管理工作元素实时运行状况,分析其内在联系
根据档案管理业务操作的需求范畴,系统设计为7个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查询利用子系统、统计打印子系统、配置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虚拟档案子系统。
2.系统实现
(1)档案数字化
现有纸质档案、资料目录及全文转化为数字信息保存、利用。文件目录主要利用人工输入方法,档案全文采用扫描后OCR转换成为文本方式,存储到数据库中
馆藏照片数字化。各种历史照片扫描以后以JPEG格式或者PDF格式存储到对应目录下,同时其相关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最终实现两者关联。
缩微胶片转换为数字信号。将缩微照片通过缩微照片扫描仪扫描以PDF格式存储到对应目录下,同时其相关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最终实现两者关联。
(2)系统开发
基于网站模板,我们根据功能的设计,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来开发各功能模块,先完成系统登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权限设置、系统配置等功能模块,再开发系统必备功能如档案查询,立卷归档,档案整理,扫描件上传挂接,统计打印等功能。最后开发库房管理,温度湿度等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报警等功能。
伴随着功能开发的进度,我们要花大量的精力来进行界面要设计与美化,做到实用、便捷、友好的界面。同时根据系统设计需要,网站框架也进行了重新布局。这部分主要是用JavaScript来完成了菜单与图层控制两大部分。
三、系统的功能
1.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系统设计为7个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查询利用子系统、统计打印子系统、配置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库房管理子系统。
(1)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实现各种形式与格式的不同来源的数据采集工作,是整个系统档案电子化的入口。该子系统主要有五个模块:前期管理、档案接收、电子文件接收、纸档案数字化、声像采集以及数据转换。
(2)档案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将采集到的档案数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立卷归档、档案编研、档案销毁、档案保管和库房管理等电子化、网络化业务管理。该子系统主要有五个模块:立卷归档、档案编研、档案销毁、档案保管、库房管理。
(3)查询利用子系统提供丰富的查询检索条件,导出工程信息供外部系统使用,实现利用登记和未还档案查询功能,主要包含:利用登记、项目检索、工程检索、案卷检索、文件检索、高级检索、流媒体服务、导出项目信息、导出工程信息、导出案卷信息、导出文件信息及导出四级信息。
(4)统计打印子系统提供了标准且丰富的报表模板,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模板打印出国家档案局要求的标准格式报表。
(5)配置管理子系统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模块之一,是作用于整个综合系统的基础部分,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义与配置,并在以后可以随业务变化而进行调整。
(6)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系统的后台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备份管理,系统代码维护,光盘六大功能模块。
(7)库房管理子系统实现了温度湿度的查询、统计、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库房和设备信息的维护等功能。
2.系统扩展功能
实现强大的工程档案可视化编辑、查询等功能:
( 1)档案可视查询功能: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条件查询、组合查询从而实现图形与档案信息的双向查询,即通过图形查找档案信息及照片,即知道某一项目的位置,可以查到该项目的档案及照片;通过图形查找档案信息,即知道某一工程档案,可以查到该项目所在的地点;提高了查全率、查准率、查询速度,弥补传统档案的查询缺陷。
(2)具有建筑档案图形录入功能:系统提供标志点、轮廓线、任意区域的档案添加、录入、删除、修改等功能;
(3)具有建筑物照片档案编辑功能:系统提供建筑档案照片添加、删除、查询、显示等功能;
(4)支持地图数据录入与编辑功能,能显示不同的温湿度下,纸质、声像、照片档案受影响的专题图
(5)系统操作方便,用户界面友好,具有全面的地图显示功能,如 :放大、缩小、中心放大、中心缩小、全图、专业层设置、鹰眼功能、支持用户配色方案等。
关键词:智能楼宇;弱电系统;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智能化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其配套的弱电项目也越来越多。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项目控制重点在于各个子系统的环节,针对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管理
1.1 弱电系统施工界面管理
弱电工程开工前,要以合同和设计方案为依据,制定并确认弱电系统施工设计的各个子系统和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和装饰工程等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明确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施工范围,并对已经讨论并确认通过的工程界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
1.2弱电系统施工技术协调管理
弱电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招标的需求说明和技术要求在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拿出初步方案,组织各施工单位召开协调会议,确实施工界面和交叉界面,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确实施工方案,确保各个系统协调交流推进。在系统调试前,要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制定调试大纲,并在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对实施的全过程的各项测试数据要做好记录、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3施工方案的落实
对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的技术文件已经讨论审核并一致通过,那么在弱电系统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遵照执行,同时在施工方案的落实过程中还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地方相关的建设法规、文件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程序进行施工,平时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关于施工过程方面的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等,隐蔽工程施工的工序衔接中,必须由相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确认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2、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的控制措施
2.1 施工控制
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控制措施,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作用以及施工进度控制。施工组织管理是将合理的安排整个项目工作人员的进场时间,确保管理、技术、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人员合理化的作业,防止混乱造成工程进度。而且这些控制措施还需要与施工进度相互结合,安排组织能力较强的施工队进行施工,保证质量能达标。另一个就是施工进度的控制,整个过程需要对整个工程时间做好统筹安排,制定施工进度表,严格按照进度进行。施工中施工界面控制是一项重要环节,其中包括线管槽敷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方面的施工,而且整个环节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是相当多,因此针对与这一部分需要加强控制,制定项目负责人,同时做好文字记录。最后就是施工安全控制,整个施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文明施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定进行。
2.2 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需要配合土建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加大协调与组织。控制质量主要从设计、材料采购、施工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图纸方案设计。针对于整个弱电系统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定进行合理化的设计,而且对于图纸殊图形,图例进行说明。其中包括系统图、平面管线图、室外管线综合图、弱电井图等等都需要完整和合理化。(二)材料采购。所有工程的用料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采购,不可偷工减料或者减少用料要求,决不可用其他类似材料代替和更换,需保证所有用料规格。(三)工程施工。合理施工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条件,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的各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做好与工程中其他工程良好协调,做好现场监督与后期验收的规范性。
2.3 技术控制
整个弱电系统项目控制中,技术控制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和减少返工,弱电系统必须对各个方面做好技术交底,其中包括对图纸、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合同中所有的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与图纸设计要吻合。同时明确系统中所有牵涉的协议与计算机应用方式、接口、联动类型,针对于所有涉及到的技术参数需要明确标示出来。同时对于工程中与土建、装饰、安装等工程做好协调和必要的技术配合。整个技术管理中必须对设备、线材规格、设备安装方式、调试步骤以及验收标准都做好技术监督和管理。尤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技术标准与规范。弱电系统中所有涉及到的规范和标准都很
多,针对于所有需要注意的环节一定要做好审查和监督管理。(二)技术的监督。弱电系统中关于所有技术问题不仅要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同时还要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督促管理。(三)技术资料的整理。在整个弱电工程中,技术文件是整个实施的依据,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文件,其中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方案说明、设计验收标准以及产品的相关说明。这些文件都需要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
3、加强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弱电系统施工必须与土建工程等其他工程相配合、协调,自觉遵循施工的规律。建设单位应该配合和督促监理人员采用巡视、旁站等形式,对每一个分部工程认真检查,对现场的设备和材料严格的把关,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取得国家质量认证,使用之前应经过甲方的现场代表和监理的认证。工程使用的电缆标志、标签内容必须齐全,并且具有出厂检验的合格证和本批电缆的相关技术指标。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对绞线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3.2加强技术的管理
在施工之前,要了解智能化工程和各种设备的市场行情,对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经济之处与设计的一方共同讨论,一起选出最优的方案,会审图纸以后要形成纪要,并且由建设、施工、设计三方签字,将其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性技术文件。电话、电视、数据传输等应该分开进行预算,而且列出设备的材料清单,包括数量、品牌、单价、厂家、产地、规格等,还要弄清楚工程的报价和相关说明,在终端点必须有相应的视频、音频、图像信号、数据,且要达到有关的技术标准要求。
3.3强化弱电工程施工的管理
智能化建筑的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施工的协调和组织对于弱电工程的施工的管理至关重要。弱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主要内容是施工的界面协调管理、进度管理、组织管理。施工的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现场的全部生产活动的文件,它能够处理主体与辅助、人与物、专业与协作、工艺与设备、维修与使用、生产与储存、供应与消耗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安排、空间布置之间的关系。施工的组织管理要合理的安排弱电工程施工期间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安装人员、调试工程师的数量以及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防止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发生,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应对安装和调试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是近几年整个建筑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由于整个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子系统的相互累加,而是具有集成度高、关联性的综合楼宇智能化系统,因此在加强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
要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参看文献:
[1]徐娇.现代智能化住宅工程管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
[2] 吴天恒.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 广东科技,2011(03)
[3]黄鸣.浅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的项目管理[J].广西城镇建设,2012(9).
[4]孟宪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
算、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管理、政府和企业办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有教育和农业等各个行业,都在悄悄地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
在智慧浙江科学会客厅暨“城市的明天”主题展览会上,中国电信以智慧城市沙盘为核心,分别设置了智慧政府、智慧产业及智慧民生三大展区,采用虚拟场景、互动演示等新颖活泼的形式,将移动与固定、转型业务与传统项目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中国电信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的实力和能力,以及融合创新带来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聚焦客户运营模式所创造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参观者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智能互联生活已经触手可及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高效服务的智慧政府
智慧政府主要包括平安城市、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工商、智慧税务等服务,为老百姓提供最大便利,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近年来,中国电信不断完善智慧政府各项应用与基础建设,有效促使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城市格局更加合理,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及时、有序。
在平安城市里,通过市、县、派出所三级联网和信息共享,对城市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和部分小区进行不间断监控,实现指挥中心的110、119、122三台合一,民警可以在监控中心把握现场情况,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在智慧城管中,通过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建立的智慧城市管理大平台,集城市管理、协同处置、执法监督、应急调度、决策指挥、公众互动为一体,核心业务涵盖环卫、园林、路灯、公共交通等城市管理业务。
有了智慧环保,就可以实现集空气质量、环境噪声、烟气排放、水污染、放射源、城市积水、城市雨量、河道湖泊水位、气象参数、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和环境综合管理、网络办公为一体的综合监测与监管协同。
智慧工商,将利用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整合商品监管软件,为政府监管部门搭建商品安全监管平台,同时提供专业的移动执法终端、定制电话终端、互动媒体终端等多种终端设备,实现重要商品信息的备案和监管查询以及一线执法人员移动执法和综合办公等功能。
电子报税,为纳税人提供及时、高效、安全的远程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纳税情况查询等服务。网络发票,为个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发票的网络开具、网络查验及相应的涉税业务,加强税务管理机构对普通发票的监管。
转型升级的智慧产业
中国电信借助智慧产业建设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聚集效应,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对旅游者提供向全世界传播城市形象的便捷通道。同时,催生出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农民兄弟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即可查看农场现场情况,了解温湿度等信息,实现翻地、播种、除虫、灌溉和收获,就如同“开心农场”一般简单。因为基于先进技术构建的农业专家智能、农业生产物联控制和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等三大应用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实现了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的综合智能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将运用自动识别技术、移动通讯技术、GPSone定位技术等,并基于CDMA手机进行嵌入式开发实现的一套物流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物流公司一线业务人员提供移动中的任务管理、数据采集、数据通讯等工作,为物流行业提供集语音、数据通讯、定位、拍照、扫描等5项重要功能于一身的全能终端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金融,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数据网络充分满足银行大数据量处理的需要等。
此外,智慧旅游则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智慧园区是通过融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形成软实力,对于包括政务、产业和民生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创造更美好的园区生活。
幸福感知的智慧民生
为了承载全方位便捷化的智能化社区生活服务,中国电信将光纤网络铺设进入千家万户,将其与城市功能平台相连接,形成以社区为载体的高品质城市生活。智慧民生主要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业务。
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从健康、居家、饮食、紧急情况等全方位给予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利用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的集中、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电子处方、电子病历,智慧医疗能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物品进行加强管理,实现诊疗信息的无纸化、语义信息的统一化,医药术语的标准化等。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际需求,利用移动网、电话网、互联网融合优势,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发出集协同办公、教育管理、家校互动、应急保障、教育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智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