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 重庆市长寿区 40122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无痛护理方法对老年骨折患者疼痛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 2014年8 月收治的200 名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护理理念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康复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无痛护理;术后疼痛;老年骨折
骨折是指患者的骨结构发生断裂,其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或者儿童,但尤对以老年人的影响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骼的强度和硬度明显下降,而且术后愈合时间长,疼痛感强烈[1]。因此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目前常用的老年人骨折术后护理方法为无痛护理。此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 2014 年8 月收治的200 名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现将有关研究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 2014 年8 月收治的200 名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 名患者,年龄在50 ~ 65 岁,平均年龄(55.89±2.19)岁。对照组100 名患者,年龄在53 ~ 70 岁,平均年龄(60.37±1.79)岁。200 名患者中,胫腓骨骨折患者3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40 例,肱骨骨折50 例,腰椎骨折40 例,其他类型骨折共40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病程等一般资料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首先进行康复指导,告诉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其次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防止发生相关并发症;最后是进行药物护理,对患者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防止患者伤口感染。
术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方法,首先医务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采取鼓励的办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其次是要取得患者的信任,要求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采用按摩、心理疏导、热敷等方法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最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保持康复环境的干净、整洁,保持通风。检查病房的检测仪器,及时检测患者的疼痛情况。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诱发患者疼痛感的因素,例如冷刺激。
1.3 观察指标
VAS 疼痛评分标准,总分为10 分,0,无痛;1 ~ 3 分,轻微疼痛;4 ~ 6 分,中度疼痛;7 ~ 10 分,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13.0 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并用t 检验,当 P<0.05 时,表示数据之间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VAS 疼痛评分对比:术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48h 后,研究组患者轻微疼痛5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15 例,疼痛平均分为(4.30±1.30)分。对照组患者轻微疼痛4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25 例,疼痛平均分为(5.31±1.60)分。研究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果
骨折是老年人常有的疾病之一,其外部暴力因素是其诱发的主要原因,患有骨折的老年人会伴有发热、畸形、休克等症状。
对于老年骨折,大多数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且手术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帮助老年人实现骨结构的复位和固定,术后痊愈后,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康复训练[2]。
老年骨折手术方法相对简单,但是术后疼痛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常用的术后疼痛护理方法为无痛护理方式,基本原理是排除一切外界因素和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术后痊愈,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3]。无痛护理方法要求的是细致的护理工作,把患者作为整个工作的中心,一切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出发,从而达到降低患者疼痛感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轻微疼痛5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15 例,疼痛平均分为(4.30±1.30)分。对照组患者轻微疼痛4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25 例,疼痛平均分为(5.31±1.60)分。
研究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无痛护理理念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康复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利萍. 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1):20-23.
关键词:股骨骨折;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
股骨是人体内长度最长、负重最大的管状骨,股骨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由暴力事故所致,发生后患者骨折处疼痛感强烈,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的康复时间较长[1]。长期实践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股骨骨折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但调查发现一部分股骨骨折患者存在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差的问题,导致疾病康复时间延长[3]。为提高股骨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本课题研究对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纳入我院骨科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股骨骨折;②未合并重要器官及组织损伤;③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调查问卷的填写;④同意参与本n题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意识障碍、病情危重;②合并其他部分骨折或脏器损伤;③年龄>75周岁;④拒绝参与本课题研究。本组94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7∶37,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为(38.9±2.1)岁,骨折原因:车辆撞击36例;高处坠跌28例;机械碾压15例;直接暴力打击25例。
1.2方法 我院自制早期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为94例患者发放,评价94例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该问卷共对患者的依从性做出三级评价,分别为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依从为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早期康复护理,部分依从为患者在医生或家属的劝导下能够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不依从为患者拒绝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本课题研究为94例患者发放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经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得出,本组94例患者中,51例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从,29例患者的调查结果为部分依从,14例患者的调查结果为不依从,将依从患者设为研究1组,将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患者设为研究2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包括年龄、疼痛程度、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患者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等。获得两组患者详细资料后,使用统计学软件对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对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本课题研究由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人员使用SPSS 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符合高斯分布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型指标,采用χ2检验指标间差异,P
2 结果
2.1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均会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P
2.2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为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独立性因素(P
3 讨论
本课题研究发现能够对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上述研究结果与廖灯彬[4]等的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本课题研究具体分析发现:①股骨骨折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与文化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表现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高,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为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骨折后早期康复护理意义的理解不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所掌握的知识更为渊博,能够更加充分的认知到骨折后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5]。②股骨骨折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与家庭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家庭收入较低的患者难以承受早期康复护理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加之经济收入低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继而会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6]。③疼痛程度:股骨骨折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与疼痛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疼痛能够对患者内分泌和心理情绪产生影响,继而会对患者心理、生理多方面产生恶性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差的问题[7]。④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存在密切关系,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在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开展的护理服务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相反若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无正确认知或对护理服务不认可就会影响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认知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继而会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8]。
基于上述现状,本课题研究认为骨科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疼痛程度的不同等,有侧重点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尽量减少上述因素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此外,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患者家属方面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家属能够辅助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护理。
对本课题研究所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早期康复护理,积极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金海.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2):48-49.
[2]车加丽,徐红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患者恢复状况的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05-506.
[3]严素敏,黄少娟,杨延斌,等.早期康复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5):15-17.
[4]廖灯彬,叶霞,刘晓艳,等.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23):1-3.
[5]吕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4,4(6):909-911.
[6]吉丽.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0(9):1161-1162.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b)-014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nfluence factors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elderly patients, in order to explore nursing countermeasure.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106 elderly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at Rehabilitation Center,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6. The influence of age distribution, gender differences, cultural degre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on treatment adherence were analyzed.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of the patients of medium, poor compliance were further analyz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good, medium, poor compliance was 15.1%, 59.4% and 25.5% respectively. The age distribution, gender differences and course of disease had no influence to compliance (P > 0.05), while the different culture degree of patient had influence to compliance (P < 0.05). The top four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complia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ere health education unfulfillment (accounted for 65.6%), treatment timing unadvisable (accounted for 58.9%),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accounted for 53.3%), body weakness, treatment process feeling fatigue, pain, and physical discomfort (accounted for 52.2%).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making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plan, putting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system are all feasibility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 Aging;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ompliance; Nursing
?S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老年患者由于身体衰弱、疾病缠身,以及经济、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改变等原因,治疗依从性往往不高。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老年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以期提高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0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康复病区住院的106例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住院2周以上者;③神志清楚,能正确理解并回答问题者。排除标准:①有智力、精神、语言、意识障碍者;②住院期间反复病情变化,需暂停康复治疗者。③不愿配合调查者。
1.2 调查方法
经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老年患者特点,自设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2]:①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e、患病时间、文化程度。②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患者能完全配合完成规定的康复治疗时间、次数者为全部依从(依从性好)、完成2/3者为部分依从(依从性较好)、完成1/3及以下者为不依从(依从性差)。③对部分依从及不依从患者调查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06份。
1.3 质量控制
问卷由调查者本人及2名经培训的护士负责发放,对年龄较大及视力不佳的患者,由研究者逐条阅读给患者听,再由患者本人做出选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对依从性的影响
106例老年患者按治疗依从性程度分为依从性好、较好、差3组。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对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文化程度对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对90例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患者,调查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健康宣教不到位,治疗时间安排欠合理,对疾病的认识不够,身体虚弱,治疗过程感疲劳、疼痛等身体不适占比例较高超过50%。见表2。
3 护理策略
3.1 加强健康宣教,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
老年患者由于感官的退化,反应较慢,行动迟缓,思维能力下降,因此,对老年康复患者健康宣教应做到反复多次、随时、及时。培养护士沟通交流能力,运用语言沟通交流技巧,采用关心、体贴的语气提出问题,语速要适当减慢,语音清晰,适当运用触摸和微笑等肢体语言增加亲切感。注意倾听,要让老年患者感觉到被重视。通过制作健康宣教手册增强宣教效果,手册设计形式、宣教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病区在显著位置张贴宣教展板,达到视觉强化,随时提醒[3]。
病区内设健康宣教室,定期组织患者及陪护人员参加病区健康讲座。健康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了康复医疗、健康管理、运动医学、饮食营养、康复护理等多方面内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同,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也有所不同,护士根据患者对疾病认识、理解的能力不同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同时运用同伴教育的方式,邀请并鼓励康复效果突出的患者分享康复经验,病友间互相交流。有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
3.2 突出康复护理专科特色
为满足患者需要,更好的安排康复治疗时间,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与科室主任和护理部研究决定在病区设康复治疗护士岗。经参考相关文献并参照其他康复医院护理模式,结合我院康复特点,拟每30张床位设置1名。任职条件为从事康复护理工作5年以上,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康复医学知识,丰富的社会心理等人文知识的护士担任[5-7]。康复治疗护士的职责为负责协调安排病区病人的康复治疗时间,深入治疗室了解患者康复训练情况,组织安排病区患者康复评价时间,参加康复评价会,协助康复责任护士做好护理工作。
研究表明,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作用[8]。我院康复中心于2016年4月起,在康复评价会的基础上,对所有住院患者在入院当日进行预评估,预评估会是由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主管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团队,为住院患者制订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尽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争取时间。康复护理模式强调“参与”护理、“主动”护理或“自我”护理[9]。康复护士通过康复评价会全面了解康复护理目的、对象、内容、技术,配合好康复技术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康复评价会还邀请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患者家属参加。患者家属参加康复评价会不仅能够了解患者目前的功能状况、病情发展和预后,还可使患者家属参与到康复治疗中。在护士的监督和指导下,充分发挥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康复护理的特点。并可取得患者的家庭支持,使家庭成员能够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团队,鼓励和支持患者完成每天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与社会[10]。
3.3 提高服务质量
提升护士形象,改变服务态度,将优质护理落到实处。针对老年患者身心疾病特点, 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生命质量。重视护士素质培养,护理部和科室定期开展护士服务礼仪培训,并通过礼仪表演、竞赛答题等形式,加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服务理念。
通过对患者热情的问候,耐心细致的解释,合适尊敬的称呼,给予老年患者一个温馨的住院氛围。对老年患者的称呼加以改进,从以往的直接称呼患者姓名,改为为亲切的把名字后面加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这种方式既核对了患者的姓名,又增加了亲切感。亲切的语言,礼貌的称呼既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通过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了护患信任感,使患者对康复治疗有了安全感,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11-14]。
3.4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熟练的技术操作,既能减轻患者痛苦,也能获得患者信任,给患者以安全感。科室对全体护士每月进行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考核,每周进行业务培训。对老年患者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安排有经验护士进行,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做好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科室安排优秀带教老师进行培训考核,护理部考核小组按照计划每月对全院护士抽考技术操作,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
运用激励机制,制定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标准,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对每次在院内操作及理论考试取得优秀成绩者给予奖励,不合格的予以处罚,严抓护理质量,科室各项工作严格按PDCA进行管理。
3.5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护士可通过与患者家属和单位的沟通, 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家属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是病人疾病恢复的坚强后盾。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家属经常陪伴探视,生活上多关心体贴,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取得家庭成员的配合,家庭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和睦关系,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在康复期患者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5-16]。
3.6 及时观察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功能恢复的进度以及对康复的需要
【关键词】 早期急救; 脑神经外科; 综合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82-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调查研究发现脑神经外科高龄患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高达10%~18%,其原因是由于高龄患者大多器官功能都有衰退的表现,且合并很多慢性疾病,所以护理质量显得格外重要。笔者针对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脑神经外科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脑神经外科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20例。康复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6.6±5.1)岁,其中脑挫裂伤5例,颅脑血肿6例,脑挫裂伤伴肝脾破裂4例,颅脑脑干损伤5例;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5±6.2)岁,其中脑挫裂伤6例,颅脑血肿5例,脑挫裂伤伴肝脾破裂4例,颅脑脑干损伤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对症治疗、降颅压等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在保证神经功能损伤症状稳定后的36 h内,进行临床综合康复护理,包括2个方面:(1)认知干预:包括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讲解临床症状、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纠正患者的错误心理,增强其自信心,加强患者脑功能的再建;(2)心理护理:认真倾听患者内心,与其密切交谈,利用临床心理疏导的方法,调整患者的自卑心理,使其积极面对疾病的疼痛和困扰,降低不良情绪反应的影响;重视康复治疗的效果并制定训练的计划[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恢复情况,其中康复组:入院(48.3±3.5)分,出院(58.5±4.5)分;对照组:入院(38.4±1.3)分,出院(42.4±2.7)分,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康复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众所周知,神经细胞损伤后不可再生,而处于休眠的部分突触激活可发挥代偿作用。对于本身就有许多疾病的脑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出现肢体、语言以及认知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会至其心理状况不佳,对治疗缺乏足够信心,失去治疗的最优时机。因此老年患者要想安全度过疾病期,关键是要做好其心理护理,在护理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消除其不良心理,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并接受治疗。老年患者大多脑组织萎缩严重,蛛网膜下腔增宽,并且血管顺应性相对降低,因颅内的代偿空间较大,颅内出血往往会较晚出现视水肿、恶心、呕吐等,当颅内压增高以致于不能代偿时,其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就会与患者原伴有的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等疾病相混淆,所以护理人员要十分谨慎,注意在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如瞳孔大小、意识改变以及大小便量的变化[2]。
研究结果表明,脑神经外科老年患者经过了10周的干预后,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综合康复护理需要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且对其进行的康复护理要及时准确,不仅可以调节其不良情绪,对心理进行保护,而且可以帮助患者度过危机,增强急救护理治疗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保护其生命质量[3]。
参考文献
[1]朱康平,罗静枝,钱伟兰.脑外科手术室的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1):405.
[2]侯付梅.脑外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特殊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3.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吞咽障碍;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128-04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射过程,吞咽障碍时,口咽部或胃部的物质经声带反流至下呼吸道导致误吸,当吸入的食物或分泌物定植有致病菌时,则可能导致肺炎的发生,常见于老年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2]。同时,吞咽障碍也是导致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3月浙江医院康复科住院老年吞咽障碍患者64例,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76.0±5.4)岁;脑卒中后35例,帕金森氏征16例,阿尔兹海默病8例,其他5例。64例老年患者均通过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价存在吞咽功能障碍,采用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患者生存质量[3-4],将以上患者按编码1-64运用数据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原发疾病及吞咽障碍程度及伴发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对象:入院时有急性呼吸系统炎症、生命体征不平稳、重度认知障碍或失语不能评估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病房常规护理,包括饮食调整、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定期翻身拍背。
1.2.2 观察组
在病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流程,责任护士根据流程实施。
1.2.2.1 危险因素评估[5] 科室自制吸入性肺炎危险度评估表,内容包括:年龄大于65岁、原发病(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和其他神经变性性疾病)、有无口腔疾病、有无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否鼻饲、用药情况(、镇静剂、抗精神病药)。以上每项评分均为1分,总分6分,分值越高,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性越大。责任护士每周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同时在患者进食时评估患者的进食种类及进食速度,进食过程中有无呛咳情况。
1.2.2.2 健康教育[6] 健康教育的对象为患者本人以及照顾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主要采取以床边示范与口头讲解相结合并配以相关健康教育小手册。教育内容包括引起吞咽障碍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康复知识、进食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的形态选择、喂食工具选择及喂食技巧。
1.2.2.3 吞咽功能训练[7] ①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让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每日2次。②加强口腔肌群的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做开闭颌关节5~10次,然后做空咀嚼和空吞咽。休息2 min后指导患者做鼓腮、磕牙训练以加强吞咽肌群力量。
1.2.2.4 针灸治疗 每位患者均经针灸科会诊,根据辩证选穴及施用手法,1次/d,30 min/次,10 d为1个疗程。每月进行1个疗程,共3个月。
1.2.2.5 口腔护理 配合较好的患者鼓励自主刷牙,并予三餐后漱口,每次含漱时间尽可能超过30 s。对于配合不佳的患者给予口腔护理,每日3次,同时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时进行咽拭子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及口腔护理液。
1.2.2.6 无法配合常规坐位就餐的患者,床头抬高≥ 30°,必要时按需留置鼻胃管,进食后30 min或更长时间方可摇低床头,以减少胃残留量,从而降低返流、呛咳等导致误吸的风险系数。
1.2.2.7 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咳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其翻身、扣背,至少每2小时1次。指导并督促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每日3次。
1.2.2.8 心理护理[8] 责任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了解吞咽功能的恢复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念,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责任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给予鼓励和安慰。心理医师每2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干预,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1.3 评定方法
1.3.1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①有基础疾病:如脑血管病;各种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等;②临床表现:食物在口腔滞留咀嚼时间过长,吞咽前、中、后发生咳嗽、窒息,餐后口腔残留食物等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以及肺部炎症症状或体征阳性;③影像学提示肺部炎症;④痰培养阳性。
1.3.2 日常观察
通过日常观察监测记录误吸的发生情况。
1.3.3 营养不良的评价标准
出现体重指数(BMI)男性
1.4 综合康复效果评价
1.4.1 采用SSA量表对康复治疗进行评价
SSA评价系统由3个方面构成。①临床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意识状态、头与颈部控制能力、呼吸功能、双唇的闭合程度、软腭的运动调节、咽反射及主动咳嗽功能;②嘱患者分3次进行吞咽,每次吞咽清水5 mL,此过程中观察咽喉运动、吞咽时有无喘鸣及喉功能等情况;③上述检查如未见异常,再次吞咽清水约60 mL,观察吞咽完成时间,吞咽过程中有无咳嗽等反应。SSA评分为17~46分,分值越高则吞咽功能越差[4]。
1.4.2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评定采用WAL-QOL量表
包括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时间、症状出现的频率、进食种类、食欲好坏、心理压力、语言沟通情况、有无恐惧心理、心理健康程度、社交情况、疲劳、睡眠等11个维度共44个项目,全方位囊括了吞咽障碍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小项采用5个级制评分,1~5分分别代表由差到好。本量表的一大特点是由患者自己评分,总分越高,生活质量就越好[5-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个月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个月两组患者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吞咽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S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3、4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两组治疗后2、3、4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SWAL-QOL比较
两组治疗后4周SWAL-QO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后4周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9年10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司的的最新统计显示,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从2010年起老年人平均增加800~900万人,预计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黄选兆[2]指出老年人的口腔、咽、喉与食管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黏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这不仅影响了营养的摄入,而且易造成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并有可能引起突然窒息、死亡,严重地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这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同时也对医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因此如何改善老年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研究显示针灸能通过改变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3]。本研究中,64例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吞咽功能训练与针灸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改善了患者的吞咽障碍。本研究显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也降低了由于吞咽障碍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采用SSA及SWAL-QOL量表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避免了采用放射影像手段评估带来的注入辐射、耗时等一系列不便,且从评价效果看,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疗效及恢复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S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3、4周观察组SS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3、4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SWAL-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后4周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危险因素的识别是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本研究通过自制的危险因素评估表,由责任护士每周进行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警示标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及照顾者的安全意识。有研究显示[4],健康教育可使吞咽障碍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下降35.7%、误吸发生率下降9.1%。照顾者喂食护理得当,结合正确的护理、口腔护理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否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引起误吸和营养不良致疾病恶化。本研究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床边指导等方法,增强了患者和陪护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喂食技巧及正确的运用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误吸、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护理发展进程中心理护理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通过心理医师诊治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使得综合康复护理更能人性化体现[9]。虽然本研究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预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综合康复护理流程的系统化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将各项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流程标准化并进行推广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庄洁,金其林.老年人跌倒预防及社区卫生服务干预对策[J].社区卫生保健,2010,9(5):367-369.
[2] 黄选兆.老年人误吸的临床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6):286-287.
[3] 李爱东,张志,周国强,等.早期吞咽障碍管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11):1542-1544.
[4] 唐颖,林金生,成放群,等.健康教育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影响的探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12):843-844.
[5] 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569-573.
[6] 高丽萍,霍春暖,瓮长水,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44-346.
[7] 李爱东,张志,周国强,等.早期吞咽障碍管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11):1542-1544.
[8] Tsuzuki A,Kagaya H,Takahashi H,et al. Dysphagia causes exacerbations in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J Am Geriatr Soc,2012,60(8):1580-1582.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治疗;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健康需求也越来越多,这都体现出护理服务的价值。脑卒中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很多,例如行动不便和情绪受到负面影响等等,这些都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使得患者病情加重,从而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1]。本文就是对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以下就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的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此次研究的患者都符合有关规定的诊断标准。通过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进行良好的康复护理工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5~80岁。通过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他们之间不具有很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两组患者均给予普通的康复治疗,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普通的护理服务,也就是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还应该给予良好的康复护理治疗,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护理计划,让患者感觉到被呵护、被关心的感觉;其次,各个病房要派专门的护士对其复杂,以便出现任何突况时,能做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再次,深化医院的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相应的基础规范;最后,确认患者可以出院后,还应该经常进行家访或者是电话访问,以让患者感觉到医院对他们的关心[2]。
1.3观察指标 在对患者治疗之后,通过对患者恢复能力的调查和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对患者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医务人员可以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3]。
1.4统计学分析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采用到SPSS16.0统计学软件,在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时,需要采用到χ2检验,如果P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3个月康复护理工作,发现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当中,日常活动能力恢复较好的有38例,较差的有12例,通过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满意的有47例,不满意的有3例。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当中,日常活动能力恢复较好的有31例,恢复较差的有19例,满意的有41例,不满意的有9例。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就可以发现,对患者实施良好的康复护理工作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患者根据医生的要求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执行能力,而且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执行医生的吩咐,而是通过和专业护士的沟通,从而取得两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这不仅能促进护士工作的效率,还能使得患者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4]。
在本次研究中,因为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的是良好的康复护理工作,对对照组的患者则采取普通的护理服务,从而使得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和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将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仅仅进行单纯的嘱咐治疗是没用的,还应该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特定的治疗。脑卒中患者大多都为老年人,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的影响,不仅因为这种疾病的致残率高,而且由它所引起的不良症状也很多,所以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5]。在进行口头和文字说明治疗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知识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变得更加完善。医务人员在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同时,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基础上,还能使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效,让患者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治疗。
参考文献:
[1]任玉花.持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 (8):121-122.
[2]张培琴,熊江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10,25 (8):1472-1473.
[3]王美霞.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7 (7):55-56.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性化护理;康复
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以下至粗隆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临床常见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骨质脆而疏松,易发生骨折[1]。且老年患者多合并各种基础性疾病,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院近年来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康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干预组42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2.3±3.2岁。合并疾病:高血压40例,糖尿病35例,呼吸系统疾病32例,冠心病24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1.2±3.4岁。合并疾病:高血压41例,糖尿病33例,呼吸系统疾病30例,冠心病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牵引护理,保持牵引装置正确、有效。同时,积极预防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每天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并利用牵引床的吊环做扩胸运动,使痰液及时咯出[2]。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做股四头肌舒缩训练及踝关节屈、背伸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运动功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患者入院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积极和老年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诊疗的相关知识,多给予其关心和鼓励,消除其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孤独和抑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定期深入病房,详细询问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恢复情况,由专人负责每日打扫病房,保持病房的整洁,开窗通风,为病房创造良好的环境。夜间进行诊疗操作以及开门和关门时动作要轻,以免打扰到患者的休息。
1.3 康复效果评价标准 治疗2个月后,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运动功能恢复良好视为康复效果优;骨折有所愈合,未出现或出现1种并发症,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视为康复效果良;骨折未愈合,出现2种及以上并发症,运动功能为有所改善者视为康复效果差。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如表1所示,经人性化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康复优良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n(%)]
组别 优 良 差 优良率(%)
干预组(42例) 37(88.1) 3(7.1) 2(4.8) 95.2*
对照组(42例) 30(71.4) 4(9.5) 8(19.0) 81.0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 论
医院积极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通过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建立和服务措施的落实来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目前,人性化护理服务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其中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意义重大。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临床治疗的方法很多,保守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但需长期卧床,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手术治疗对于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了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治疗后的康复,康复优良率为95.2%。
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使老年患者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自觉地做好主动锻炼和配合辅助功能锻炼,从而加速了骨折的愈合,缩短了住院天数[4]。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葛培佳,胡静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护理[J].上海护理,2008,8(3):52-53.
[2] 邝丽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94-95.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康复护理学;教学方法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性学科, 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WHO列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医学体系之一[1]。康复护理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对象主要是残疾者、老年人、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使残疾者的残存程度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重建心身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2]。作为现代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学习和掌握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技能,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识别、了解和解决患者功能维护与促进的问题,在各自领域开展康复护理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丰富康复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尝试应用了参与式教学法,旨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际操作的技能。现具体介绍如下:
1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它在观念、方法、模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式教学, 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已逐步应用于多领域、多学科的教学。
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互尊互动,共同设计课题。该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3]。
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小讲座、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多变、集思广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通过运用“参与式方法”使每个学生能够在紧张活泼、忙碌有序的氛围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 在合作交流中生成自己的新经验[4]。从而真正领略到培训的要义, 在行为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将新的理念和做法渗透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鉴于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优点、效果,应该更快更好地运用推广、改进、丰富、提高,使这一新式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对改进康复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参与式方法”教学过程
2.2.1分组: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我们有意识根据性别、民族进行搭配,每个学习小组10人, 这样可以保证小组讨论效果,保证学习顺利进行。
2.2.2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主体部分,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某些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与教师互动学习,互动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设计要明确课时分配、课程内容以及每个章节内容的参与式过程和方法。在活动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使用各种参与式教学方法。
首先,使学生明确康复护理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用“头脑风暴”法,使学生了解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概念、区别和联系等。
其次,整个教学中穿插各种“小组活动”的方式,即围绕一个需小组成员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或是需要讨论才能形成正确、全面认识的话题展开。一般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布置任务, 然后进行小组活动。
如教学设计“做一天残疾人”活动,由各小组扮演不同类型残疾人,上课之前完成一天的残疾人角色扮演,深入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考虑我们和社会能为残疾人做什么?创建无障碍服务设施的必要性?如何从自身做起,改进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各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写出小组讨论意见,最后推选1名成员在课堂进行汇报,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使学生们充分思考,积极讨论,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这次小组活动,学生们感到相互间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凝聚力有所增强,有的小组甚至深入到临床康复科,更加深刻的理解康复的意义和重要性,对课程产生较强的兴趣。通过辩论和演讲,可以丰富学习内容,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和观察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康复护理学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
【关键词】康复护理;护理工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多,给康复医学带来了契机和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迅速,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被我们引进和采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职业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人们更加关注康复医学的发展,因为康复医学的宗旨就是帮助人们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在这种蓬勃发展的形式之下,康复护理学也在发展、进步,然而与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的发展相比,康复护理学发展的步伐还不是很大,在理念、教育、临床护理以及总体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现在康复护理学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回顾和探讨。
1.康复护理学的发展现状
1.1 护理人员紧缺。目前,康复护理学越来越重要。很多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接触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但是,在师资、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临床护理方面,部分医院也开展了康复专科护理,但是在如何开展康复护理、开展哪些项目方面,每个医院也存在着不同,各地的发展也极不平衡。目前,对于临床康复护理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观念上比较落后。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康复治疗师专业教育正在推广,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与国际接轨,但是康复护理的发展脚步迈得还不是很大。康复护理是康复整个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来源于一般护理,但又区别于一般护理。康复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普通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康复治疗的基础知识,通过实施各种康复护理技术,最终使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仍然存在“能不能这样做”,“敢不敢这样做”,“这样做行不行”,甚至“做不做”,“这样做会不会出现什么后果”等等种种顾虑。其次很多临床科室都需要康复护理,例如心内科、呼吸科、妇产科等等,但由于观念的落后和认识的缺乏,这些科室患者的康复过程往往缺少了康复专科护士的参与。
1.2 康复护理技术很多康复护理技术和治疗技术是交叉存在。在康复医学对临床常见症状的处理技术中.有不少是护理技术已经涉及的内容,如:卧床病人的摆放、压疮的预防、被动运动、大小便功能的训练、热敷冷疗法等等;还有一些康复技术是护士掌握后最有机会为病人服务的,如:心肺功能的锻炼、吞咽障碍的训练及心理支持疗法等,这些康复技术完全可以是护理技术的延伸和扩展。护士在护理学的基础上接受这些相关的康复技术是得心应手的,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些技术大多数是有治疗师来完成,护士的工作似乎始终脱离不了打针、发药、执行医嘱。康复专科护理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怎样实施康复护理技术也很困惑,各个医院开展的项目种类也有所不同。
1.3 人员专业素质康复专科护士缺乏。现在很多在职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常常忽视患者的功能问题。其任务仍只完成打针、发药、测体温、测量血压等简单的操作,而以功能维护和促进为主的康复护理在这种模式中难以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康复护理的内涵,缺乏应有的康复护理意识,给康复护理工作的实施和推广带来不利因素,影响了康复护理事业的正常发展。另外,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缺乏,也是康复护理学发展的瓶颈。做为康复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取得怎样的专业资格,临床上如何开展康复护理都是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康复护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越来越迫切。
1.4 工作程序康复护士缺乏科学的工作程序。康复治疗工作是一个团队协同合作的项目。医生、治疗师、护士都会参与其中。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病人康复的过程中的角色,还是停留在“执行”的阶段,如何更好的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护士的作用,如何更好的与医生、治疗师恰当的分工协作,如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这都需要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护士仍然无法抽身于打针、发药,很多专科地康复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很多工作都停留在口头上的健康宣教,没有真正评估、实施和评价。在工作时间上,有些医院开展晚间进行康复护理,这虽然能够避免与患者日间的治疗相冲突,但是,增加了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和负担。
2.发展的方向
2.1 教学。首先,在《康复护理学》教材的编写上,我们应该更着重于护理方面。一些临床实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应该编入教材里。其次,在教授《康复护理学》的师资方面,我们更应该倾向于那些既有深厚的护理理论知识又有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的专业护理人员,在护理学院应该增加这部分师资的比例。定出的康复护师资格标准培养和选拔康复护师,充实康复护理教师队伍。我们可以从护理学院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护师进行2―3年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之能满足和适应康复护理教学的需要。建立康复护理自己的教师队伍,彻底改变康复护理教学由康复医师承担的现状。使学生更多的获得关于康复护理方面的信息。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康复护理学》的学时,增加临床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到康复护理学的实质。
2.2 临床护理。一是制定专科技术标准规范。在这方面,我们应将现有的康复技术总结归纳,吸各家之所长,建立一套专科技术操作体系。随着康复护理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专科技术不断修改更新,不断适应新的要求。二是培养康复专科护理人才。目前,专科护士的培养已经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一套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体系,并规定其准入资格,是康复护理学发展的要求,专科护士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三是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与康复医生、治疗师分工协作,发挥护理人员的重要作用。随着专科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地、主动地参与到病人的康复进程中来,在医院病房、门诊、社区等发挥更多的作用。
3.康复护理服务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