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艺术教育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教育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教育实践

第1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内容提要:一个健康的人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在备课时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应该要问自己,这节课能带给他们快乐吗?他们得到快乐了吗?一个人只有快乐着,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一个健康的人才能更好的展开他的学习与工作。通过调查,绝大部份人在孩提时代,对绘画有着天性的喜好,然而到了中学阶段,这种天性的喜好已经不存在。从孩提时代的天马行空充满想象的涂抹到中学阶段提着笔不知要画什么的这种巨大的变化,使我们感到艺术教育的悲哀,我们没有推动他们的想象力反而是压制了他们的想象力,这种现象必然是我们教育者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论据,阐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事实依据是以美国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作为背景,“美国人为何如此的重视艺术学科?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美国人的教育战略”。而论点是提出我国的艺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从而提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如何让学生体验快乐”。

一、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艺术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给人具备更高的情操,可以使人更充满着活力和想象力,在当今天社会,学科之间的整合,各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俞加的紧密。在美国中小学校的课程中,艺术课程现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1994年3月,克林顿总统签署题为《美国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教育改革法案,法案首次把艺术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使艺术成为与英语、数学、历史、政治和地理、科学同等重要的学科。美国人为何如此的重视艺术学科?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美国人的教育战略。20世纪50年代在空间技术的竞争中,为了抢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957年前苏联抢先发射成功第一颗卫星,开创了人类星际发展的历史。美国人大吃一惊,奋起直追,但还落后了83天。美国感到异常耻辱,10年后,经过认真反省,教育家认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为了研究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美国人创立了《零点计划》项目,20年过去了,投入了上亿美元,出版了几十本专著,上千篇论文,在一百多个公立和私立学校做实验。现美国人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的智能:1、数理逻辑分析智能;2、语言技巧智能;3、音乐智能;4、身体运动智能;5、空间位置智能;6、人际关系智能;7、认识自己智能。认为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而艺术学科也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学科。

中学美术学科作为艺术课程的一部份,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发展不可少的。中学生是一个人从幼儿到成年的转型阶段,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想象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翅膀,而如今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重负下,已越来越丧失了这样的能力,作为教育者不得不冷静的思索现有的教育体制,本着对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前提下,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艺术教育。

二、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问题

通过调查,绝大部份人在孩提时代,对绘画有着天性的喜好,然而到了中学阶段,这种天性的喜好已经不存在。从孩提时代的天马行空充满想象的涂抹到中学阶段提着笔不知要画什么的这种巨大的变化,使我们感到艺术教育的悲哀,我们没有推动他们的想象力反而是压制了他们的想象力,这种现象必然是我们教育者的问题,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在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方法采用等诸多方面仍然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经过了三年的新课改,虽然在理念上有了更完善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作为教师有没有将先进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还是换汤不换药,用老教法上新教材呢?从教育的内涵上看,第一、引导;第二、传授。目前中国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是以传授优先的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学生由此可以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但主体性、创造性却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协调好引导与传授的关系呢?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以下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课堂上去协调好引导与传授的关系:

1.美术的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新课程改革,如春风沐浴般清洗着我们教育者的大脑,给我们带来了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理论是模式化的,但教学方法是灵活的,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摸索,去探讨,通过教学实践去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新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中,每门课目都有它的独特性,但它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教书育人。一个健康的人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在备课时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应该要问自己,这节课能带给他们快乐吗?他们得到快乐了吗?一个人只有快乐着,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一个健康的人才能更好的展开他的学习与工作。所以我们的美术课应该是给学生带来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快乐,是得到成就感的一种愉悦,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又如何在快乐中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所以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路始终围绕着“体验快乐”这个中心,这个思路支持着教师其它的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实现这个教学思路呢?首先就是要熟悉教材的指导思想、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大纲的总体思想指导下理解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是作为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使教学内容能在“体验快乐”这个中心思路上得以展开,进行教学实践。以下通过一个案例来阐述这“快乐美术”的教学理念。九年级的两节色彩课《美丽的静物》《美丽的风景》中,教师在教材的编辑指导思想下和“体验快乐”这个中心思路上,对授课的内容进行了改动。本课的编辑指导思想是“以学生能学会如何欣赏色彩,并且掌握几种色彩绘画语言为学习重点,在实践中表现自己对风景、静物的独特感受和对色彩的理解,不以具象绘画为目标,更不能以像或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重点是“能理解色调对情感的影响作用,通过欣赏和动手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难点是“通过色彩表达内心的感受”。在理解了本课的指导思想下,采用“快乐美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色彩以及色彩知识,对课堂内容上采用“避重就轻”,避开“技法”练习,技法练习有难度同时过程比较泛味,学生很可能会从热情转变到厌学,因为技法的掌握是在不断的失败中得到的,学生会因为受挫无成就感而导致厌学的情绪,那么本课就难以展开下去。为此本课可分为三个阶段:无序有序有形。

(1)无序,就是“涂鸦”,通过无形无目的无拘束的“乱画”,锻炼学生的“大胆”,熟悉材料工具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色彩心理学的知识。实践中证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涂鸦”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心情上的释放,“无意”中又学到了知识。这一点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2)有序,有秩序有意识分割空间,在各个空间中填上色彩。这一步是要让学生知道色彩的神奇,点燃他们的好奇心,难度上学生也是能接受的了。兴趣只能让他们愿意学。而有了好奇心就会让他们主动去探讨。这一步老师要在恰当的机会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上去。

(3)有形,描绘简单的有形状的物体,如简单的静物与风景。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体验上能大胆的想象与创造。从而最终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2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 艺术行为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一、艺术教育现状 

 

艺术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1)艺术理论知识;(2)艺术专业技能;(3)艺术行为。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机构大概有师范类艺术院校、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艺术大学等。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强调艺术理论知识的,有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还有理论和专业相结合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针对艺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专业技术要求,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艺术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过分强调技能训练,最终可能会过分依赖技能手段而丧失艺术创作的真实感和纯粹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教育如果没有技术含量作为保证,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艺术创作。就算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运用。 

 

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第3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一、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情感,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和精神,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必须要善于利用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内涵,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比如在断臂维纳斯欣赏时,在审美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要学生围绕维纳斯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和时间,要让学生独自准备,针对维纳斯的断臂和艺术形象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结果进行点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有着显着意义。

    二、借助艺术欣赏中的创造性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艺术是一门极富创造力的学问,教师要善用其中的创造性元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装饰设计类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其中色彩和装饰的搭配,告诉学生怎样的色彩搭配效果最好,怎样才能提高设计的整体品位。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所学的艺术知识装饰自己的房间,并将自己的装饰成果拍下来展示给其他同学。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

第4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体制建设;培养措施;活动平台

作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不仅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承与发展民族艺术,以及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也都有很好的作用。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吉林省比邻朝鲜,是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区,尤其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歌舞之乡”著称于世[1]。本文结合长春市朝鲜族民族文化资源特征,以长春市朝鲜族中学为例谈一些观点和做法,同时也展示部分实践成果,为当前中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1开拓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①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切实有效地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使校内各种设备、课程资源、和师资的价值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在校园生活和环境中渗透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和观念上的教育。②合理开发校外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利用好朝鲜族文化馆的各种人才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展演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与其他学校保持频繁的经验交流和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深化艺术教育体制建设,为艺术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

①学习课程标准,深化艺、体教育。认真制定课程计划,根据每位艺、体教师各自的专业特长,结合教育内容,使音乐、美术课程均有多种艺术特色,主要通过“提倡多元化教育”、“加强过程性评价”、“创设开放的评价活动”、“组织系列艺术活动”等措施,完善艺术个性化教育体系。②完善常规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重点、不定期地抽查,加大监管力度和研究活动,夯实艺、体教师的基本功。③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建设高素质的艺、体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学校艺体质量的基本保证。④开拓教育渠道,寻找发展亮点。在艺术教育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⑤加强管理。由学校统一管理下,以主管副校长主抓,政教处负责,建立年级组主任,班主任和指导教师三重管理体制。同时,切实落实活动时间,以初中一、二年级为主,建立校本课程的管理模式。

3采取有效的艺术教育培养措施,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增添活力

①构建民族艺术教育团队:目前,长春市朝鲜族中学已经构建有多个特长班性质的民族艺术教育团队。例如:朝鲜族舞蹈队、民族鼓乐队、伽倻琴班、电钢琴班等。②开展周六特长活动:长春市朝鲜族中学初一、初二学生从13-14学年下学期开始进行周六特长活动,已有四个学期的时间,周六特长活动的科目有舞蹈,鼓乐,管乐,足球,美术,排球,伽倻琴,科技模型等八项。14-15学年上学期增加了电钢琴科目,14-15学年下学期增加了视频编辑,朝语演讲,15-16学年上学期把足球队细分为校足球队和足球普及队,在朝语演讲的基础上增加了英语、汉语演讲,统一更名为三语演讲,活动科目增加到了十二项。累计参加特长活动的人数为851人次。③举办校园艺术节:自2011年起,长春市朝鲜族中学每年都要举办校园艺术节,至今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特长。④寒暑假特长培训: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学生都要进行特长培训,2014年寒假期间由朝鲜族中学百名学生组成的大型舞蹈还参加了长春市少儿频道春节晚会。

4搭建多元化艺术教育活动平台,展现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与风采

①长春市朝鲜族中学校内艺术中心:长春市朝鲜族中学艺术中心配备有舞蹈教室,伽倻琴教室,美术教室,军鼓教室,民族鼓乐教室,电声乐教室,管乐教室和电钢琴教室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需要。②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为了强化艺术教育的实效,学校还从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聘请多位艺术家作为学校的外聘专家,亲自指导学生的训练和教育。③各类校外展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各类展演活动,如:2001参加第三届长春国际教育展演出获一等奖;2002年为中国教育台录制节目;2006舞蹈《欢庆》获长春市特等,吉林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10年9月参加长春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6月参加长春市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系列大赛获舞蹈一等奖;2011年10月舞蹈《鼓韵》在长春市第一届舞蹈大赛获一等奖;2012年6月舞蹈《长白鼓韵》参加长春市中小学文艺精品展演;2014年6月参加端午节活动;7月参加全国阳光体育闭幕式;10月参加长春市第三届舞蹈大赛《融》获特等奖;2015年1月参加长春市少儿春节晚会;5月参加长春市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9月参加吉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摄影展颁奖仪式;9月参加东北亚博览会演出活动等等。

5小结

虽然目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仍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对不完善的现状进行改革创新,吸取前期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大力发展艺术教育,使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从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民族艺术宝贵之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并构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白贞女 崔淑芳 张海燕 单位:长春市朝鲜族中学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5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关 键 词:设计教育 实用性 实践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严峻的考验。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具有时代性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一、发展与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许多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创造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表现为一些院校教学资源不足、师资短缺、专业特点与发展方向不明确、教学实践性不强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大量的扩招使一些院校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近几年,招收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愈来愈多。据统计,全国院校由几十所发展到450余所院校(参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一些院校只是看到生源好,没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研和充分论证,就盲目扩招,而且扩招数量惊人,这让人警觉深思。

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缺乏一定的学科规范,教学目标、方向不够明确,理论与实践不能统一,课程设置不规范。师资不足,一些师资的知识修养、专业、技能水平等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无法体现专业特色,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不强,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不高,一些院校的实践教学大多还在纸上谈兵。

二、构建实践型艺术设计教育

学科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明确方向、科学规范,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体现专业特色,从实际出发,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搞设计、做项目,真正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加强素质与专业技能教育,充实教学内容,强化实际操作、艺术考察、设计实习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竞争力。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转变思维观念,建立教学、实践、创作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1.更新观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艺术设计学科本质入手,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原则,深化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①针对性原则。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要体现设计本质,应针对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通过各种课程的比例关系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②科学有序原则。课程设置要科学编程,确保教学目标实现,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步骤,创建科学、有序的专业课程体系。③实用性原则。专业教学与实践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目前许多院校有校办企业,既有创收,又能打造学校声誉,还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研究所等,还可以创办校外合作教学平台的方式, 安排校外实践生产,让学生能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2.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特性

艺术设计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要加大实践或实际操作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践、设计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通过实践促进学生了解市场,认识设计与生产、管理的关系,掌握操作技术。注重设计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和市场,通过实践环节,如市场调研分析、艺术设计、实验操作、市场策划、毕业实习等,真正把实践教育落在实处。

3.建立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应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优势共性,科学发展。建立教学、实践、创作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真正服务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教学要为实践和创作服务,实践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创作是教学和实践的成果,同时也能转化为经济价值。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60%—70%的时间在企业,而只有30%的时间在学校进行,它解决了从学校教育到就业之间的鸿沟。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熟练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使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实力。例如,一些大企业不喜欢招收刚毕业的学生,对有二三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并没有达到社会或市场的需求。因而,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例如,湖南师大美术学院设计系把远大集团、集美公司、湖南广电传媒广告公司等作为教学实践单位。

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做项目,在项目中学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实际操作规程、方法和一些具体材料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及时检查反馈、交流,适当评价学生实践成果。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与当地的几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实践和毕业创作采用岗位生产制,让学生以普通技术员工的身份到合作企业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真正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际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设计,以实际成果来检验实践教学或毕业创作。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力、艺术表现力和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结语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将院校教学延展到企业实践,以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来完善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职业发展平台。大学生在校即可获得社会实际工作能力,另外,又推动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内容的多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艺术设计教育真正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欧阳巨波.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装饰,2006(9).

第6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目前,我国中学的美育课程设置普遍只有音乐和美术,这是由于中国整个教育体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由于一些世俗的偏见都给中学开设舞蹈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并非不可逾越,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和对现代教育的探索,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有成之余能学习一点艺术,提高修养,增强创造力与想像力,同时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开始考虑加强课余活动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普及舞蹈教育,让舞蹈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在中学开设舞蹈课,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验舞蹈美,并启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研究内容:中学舞蹈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学校舞蹈队的训练、进行对比实验。

三、 课题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

四、 课题的实施过程

实验班级的选定:根据学校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初一年级6个班作为实验班级,每周开设一堂舞蹈课,初二年级6个班为对比班级。

1、编写适应于初中生的校本舞蹈教材。初中舞蹈课程不同于专业学校的舞蹈课程:专业舞蹈学校的舞蹈教学主要是培养舞蹈表演、编导、教育专门的从业人员,要求精通各种舞蹈技能;而对于普通中学的舞蹈课程主要是培养审美情趣,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中外不同舞蹈作品,进而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能力。因此,用专业舞蹈学校的训练体系、教学方法和教材来对普通中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是不合适的。

2、课堂教学。初中舞蹈课的教学内容以形体训练为主,以民族民间舞、中外舞蹈名作赏析为辅。根据上面的教材原则,可以增加现代舞、街舞、踢踏舞等节奏强烈、深受当代中学生们喜爱的流行舞蹈。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身体的支配力,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尽情展现中学生的活力,着重对学生进行协调创造力及表现力方面的训练与提高,增强其自信心。

在具备了一定舞蹈体验的前提下,可增加舞蹈名作赏析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外优秀舞蹈、舞剧作品,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舞蹈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了解每一种舞蹈的风格、特点及评判标准,接受作品中表现的真善美的教育,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

3、适当举办集体舞蹈比赛和文艺演出。艺术具有参与原则,课外活动中学生是主角,组织各项文艺比赛和演出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使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这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4、学校舞蹈队的训练。初中舞蹈教育应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路子。学校舞蹈队的组建、教学与训练对舞蹈教育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学校舞蹈队的训练时间应放在课余时间。笔者在学校舞蹈队的训练中增加了舞蹈表演的软、开度和技巧,并且排练了一些节目在校内或校外的一些活动上表演。这不仅让舞蹈队的学生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能带动更多学生对舞蹈、对艺术的求知与感受。

五、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在中学开设舞蹈教育可以实现的美育功效有:

1、实施美育,学会审美。首先是审美认识的提高。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接受过舞蹈教育的学生对各种舞蹈种类有一定认识,大大扩展了初中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审美认识,对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历史、人生和探索未来都有深刻的影响。其次是审美教育的作用。通过舞蹈的课堂教学,接受教育的年级在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中外不同舞蹈作品后,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再次,中学生的舞蹈还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在参与表演与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2、开发智能,学会学习。舞蹈训练从手、眼、身、步、韵等方面着手,对于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记忆、模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都有全面推进的作用。

3、锻炼体能,学会健体。舞蹈的本体是肢体运动,因此初中生的舞蹈是学生们通过娱乐达到健身的最佳方式。教师应运用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经过训练的学生肌肉呈条形生长;以柔美的身体韵律训练,使身体曲线优美舒展;以欢快的动律训练和轻松的舞步,使骨骼、韧带、关节在灵活性和柔韧性等方面都得到运动和发展,并通过舞蹈矫正不良的形体,改善过于肥胖、瘦弱的形体,从而促进初中生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第7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艺术实践;德育教育

2013年,浙江省创性地将“礼堂”和“文化”相嫁接,提出打造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提升农村文化体系建设的质量,重构乡村精神文化空间。作为具有社会文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艺术院校,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性作用。近年来,农村文化礼堂服务已经成为高校艺术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农村文化礼堂艺术实践服务活动,探讨如何在艺术实践中,解决“以文化人、以德立身”的艺术教育成果和明白“艺术要为谁服务”两大根本性问题,是完成高等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服务概况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是浙江省历史悠久的全日制高等艺术类院校,也是全省基层文化伍培训基地,共设有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技术、文化管理六个教学系部。2013年以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统一部署下,在院党委领导下,积极参与农村文化礼堂服务活动。六系部专业特色不同,服务内容各有特色。

戏剧系有影视表演、表演演艺、越剧三个专业,越剧学生将细腻传神、韵味深厚的戏剧带到乡间地头,极接地气。表演专业的学生将极具生活气息的小品、相声等生动演绎给乡亲们。音乐系的学生除了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献给父老乡亲之外,还可以着手“定制”村歌,通过乡亲们的需求实现供给。舞蹈系除了文艺演出外,也可以进行广场舞、排舞的指导和创作,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舍美化、新农村墙体绘制、最美画像宣传等美术系的同学们都信手拈来。影视技术系提供电影下乡,村舍微电影拍摄与宣传等。文化管理系的同学们提供村史提炼、陈列馆设计与展示、非遗保护等工作。13年以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采取点单式服务,先后深入浙江临安、嵊泗、海盐、吴兴等地农村,开展以“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实践服务活动,仅2014年演出近六十场,还荣获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团队”殊荣。

二、艺术实践可有效推动德育教育工作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组织过的农村文化礼堂的艺术实践不下数百场,大大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也成为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方式的有效路径。

2.1端正价值观,塑造健康人格

德育教育是艺术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参加艺术实践,因为条件有限很多工作都是由同学们自己来承担,搭台、打灯光、对台词、走台、化妆,甚至因地制宜的临时编排节目,都由学生主导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协同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处理能力关系,个人与人民群众的服务观念。艺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人民群众的掌声和热情,更能感受到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是为谁而服务的问题。我们的艺术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接触到观众,在农村文化礼堂中,只有深入民间、深入社会,展出的作品、做出的绘画、表演的节目反应了人民生活,贴近现实,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喜爱。经过舞台的锻炼,大学生也体味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喜悦,获得艺术学习真正的快乐,尽可能获得“学艺、学做人”的功效,塑造健康人格。

2.2树立正确审美观,提升审美情趣

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美育教育。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爱好美、欣赏美、追求美,但是往往容易追求外在的的美,注重时尚流行,而忽视有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美。课堂上,老师也会讲作品的美,但同学们感受性差,接受能力弱一些。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从各种天然景观、人文写生、艺术展示、文艺汇演中,切身体会到对自然、人文、艺术、生活的美的追求和动机,激发他们崇尚美、传播美、创造美的热情,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审美体验。

2.3体察民情国情,弘扬民族精神

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中,同学们需要接受了实实在在的情景式爱国主义教育。浙江的山川河流、地区地貌,发展过程中不同发展程度的城镇、乡村,节假日时期,各地举办的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民俗。这样多的场景,可使学生们从不同的理解层面和视角理解乡土民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凝聚爱国热情。随着眼界的括大,视角的不同,这也是深化专业知识、丰富创作素材的过程。青年学子容易手高眼底、遇事浮躁,多次下乡参加文艺实践演出,让他们了解民风、体察民情、感受民风,增进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提高思想觉悟,承担起大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2.4实践文艺宗旨,树立责任意识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类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是艺术工作者,平时单纯的理论说教不能让他们很好的明白,自己需践行的艺术宗旨和服务对象。但是通过农村文化礼堂演出,通过各种文艺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个社会的风貌,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职责与担当,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提高思想觉悟。

三、艺术实践推动德育教育路径探析

3.1加强艺术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

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政一线教师的专有工作,在全员育人背景下,各个老师都要成为育人工作的“能家好手“。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专业教师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在实践活动任务中能更好的确保完成任务,但往往缺乏对学生思想上、组织上、安全上的管理经验,因此要加强专业教师思政管理培训,在教学生学会做人上多下功夫。而对于思政一线教师,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管理经验,但是专业指导力不足,因此要加强对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总之,根据不同实践指导教师不同特点,做好行前准备工作。当然,指导教师也不宜频繁更换,保证指导教师的职业素质,才能确保艺术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3.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物质富有不是真的富有,而精神的富有才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繁荣。艺术院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艺术创作为谁服务这一根本使命。艺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田间地头,要走进农村,走进百姓家里,走进百姓心中,感受他们的质朴的欢乐与悲伤。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教育的引领作用,创作出的作品既贴民情亮风貌,又要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引领这个时代的风貌。

3.3将职业道德融合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

大学生毕业后即将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中尽早的让大学生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方便他们毕业后较早的实现身份转变,适应工作需求。因此,在平时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意识,排练时、布置现场时,需要指导老师严格要求,让同学们提前进入角色。如,注重纪律、个性方面的约束,注意时间观念和集体意识,不唯利是图,保证艺术作品的创作周期等,不断磨砺职业道德意志,增强工作的责任心、荣誉感、使命感。

3.4将美育教育贯穿于艺术实践教育的始终

美育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实践教育就是通过让同学们集体专业实践,对审美对象有深刻感受和深层次感悟,从而提高他们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且能够通^对美的事物进行甄别和道德判断,而得到道德上的教化,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 关于美育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DB/OL]. 新华网,2014-10-16.

[3] 刘志山. 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J]. 江苏高教,2004(3)

[4]薛晓阳. 希望与审美: 作为艺术解放的道德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14,( 12) .

[5]朱永新. 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深远意义[J]. 河南教育,2015 ( 7 - 8) .

[6] 钟佩霖 . 依法治国视角下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新探[J]. 法制博览(下),2015(09).

第8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21-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进步,对艺术领域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艺术设计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而且自身已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庞大产业,各种设计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给我们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但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能够掌握一些设计的基本技能,走上设计一线岗位时总缺少一些人文底蕴、个性修养、发展思维等综合能力素质,不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在大力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就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一、素质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责任

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大部分国家都在推动提高国民的素质。美国1985年了“2061计划”,提出口号“让每个美国人成为科学家”;欧盟15国2003年实施了“科学与社会”计划;我国2006年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的战略要求。中国第五次素质调查结果:我国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伴随高校“扩招”,全国艺术设计专业每年招生超过十万,造成在盲目追求行业“量”的繁荣,却无暇梳理教育“质”的现状。为此,开展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研究,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责任。

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现状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多数考生是由于报考非艺术院校无望而投门于艺术。高考成绩低,文化基础薄弱,写作能力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重“艺”轻“技”思想严重是普遍现象。素质教育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以适当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并实现个体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

首先,多数高职的艺术设计专业学制短,课程任务繁重,为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更是花费很大的精力在专业教育上,无暇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至于“发展素质教育”成了口号。其次,教育者总是把素质教育放在嘴边,却不知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知如何把素质教育作为课程传道授业。有些院校片面的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隔离开,认为将时间花在开展“素质教育”上看不到效果,得不偿失,简单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课外活动。再者,在国家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政策鼓励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却忽略了自身素养的提高,教师缺乏个人修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

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中,必须处理好“专才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才能适应时代变迁,使得本专业长远发展。

三、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

为了使学生素质提高落到实处,以“科学+技术+艺术”能力培养为目标、以 “道”、“器”并重为导向,优化课程,以实现人才“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雄厚”、“技术艺术过硬”、“创造能力强”培养目标。

(一)打牢科学文化素质拓展基础

文化知识基础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也是拓展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保证。为了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开展以外语、写作和美术基础为突破口带动科学素质拓展的教学实践。第一:采取了以强化补习为保证的分级、分段教学策略,增加了不同层次教育的针对性。第二: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中国文化系列讲座、名家名作、广告文案写作等选修课;在专业教学中,通过实验报告、创作方案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与写作水平提高。第三: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分层次教学辅导,对基础薄弱学生增大训练强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互帮作用;增设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写生实习以强化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经常举办各种展览、讲座、比赛,强化学生专业设计理念。

(二)夯实专业素质拓展与设计基础

专业素质拓展模块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科学认知水平和能力,夯实雄厚的专业基础,拓展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入学初就开设“学科概论”,教师在学科发展前景、学习方法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开阔专业视野,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为了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设了创新思维学、造型艺术、装置艺术、人工学研究专题、环境色彩研究专题,增加了工程制图创作训练环节。进行科学实验训练,以设计案例的思维方法与过程、方案论证、问题分析、实施方案、问题解决策略、方案落实为主线,进行系列科学素质强化训练课题。

(三)锻造高超的“艺术+技术”设计能力

技术开发与应用模块是在精炼艺术类课程同时,将专业课与优选的工程课结合,主要培养学生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和相邻领域的设计、开发研究与应用能力,纠正学生重“艺”轻“技”思想偏差,使学生的思维更理性化、科学化,突出“科学+艺术+技术”的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解决问题能力深度、加强现代设计方法的系统培养、强化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培育,增设了装饰结构与工艺、、模型制作、工程预算、演展空间设计、网页创意设计、广告策划、无障碍设计、空间设计研究专题、建筑与室内动画漫游等专业限选课。为了强化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收集信息、掌握学科高新前沿技术的自学能力培养,增加了文献检索、计算机综合运用等选修课程。这些都为“技术艺术精湛”奠定了基础。

(四)大力发展教学的实践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对未来设计师的培养要求是独立的、全面的。从好的创意产生到图纸的表达,再到方案的实施,每个步骤都要求设计师亲力亲为。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实际真题,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题目的现状、要求、市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参与投标,或者跟客户实际沟通交流,不但完成了实践教学环节,又能培养学生融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又或者在课业的布置上采用公司化教学,把设计公司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社会价值。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开始增设顶岗实习课程。顶岗实习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效果的评价直接来源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是在七尺讲台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肩负起影响学生人格、品格的重要任务。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坚定的职业操守,有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兼顾学术和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具备“双师”素质的同时,也应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起“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职责。

三、小结

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而优秀设计师不仅取决于专业能力的强弱,还在于综合素质的高低。培养出具有高等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才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如果把学生素质培育当成提高教育质量、改变艺术设计设计教育现状的关键来抓、把它从提升科技创新与科技强国的高度去认识,就一定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第9篇:艺术教育实践范文

1 数字艺术制作人才与数字艺术创意人才

真正的数字艺术人才区别于传统艺术人才,它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2)具备艺术修养;

(3)具备传统艺术功底;

(4)具备艺术创新思维;

(5)具备艺术创作能力;

(6)具备数字艺术技术体验能力;

(7)具备数字艺术技术实现能力。

我认为数字艺术人才可分为制作人才和创意人才。数字艺术制作人才是指有基本艺术素养的技术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懂得艺术的规则,同时能够跟踪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艺术先进的创作观念,掌握数字化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汇,但跟踪国外先进的数字技术并不是出于技术迷恋和技术崇敬,而是要使它成为一个创作的工具,更好地为工作服务。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意”开始成为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的产业形式,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在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推崇创新理念、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产业形态。数字创意人才是指具有知识创新与创意能力的人才,他们具有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特征。

2 数字艺术教育的要素

数字是指技术和手段,指表现和演示形式;艺术是指思想、概念、规律、表现传达。数字艺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艺术或技术相分离的表示层次上,而是要有效地将二者相融合。

3 职业教育中的数字艺术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现实需求的教育形式,面向社会需要其实就是使教育面向顾主需求,或者说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因此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应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学生(也就是顾客)需要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职业教育则以培养实用型,掌握一定技能和技术的人才为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研究型人才有本质的区别。

3.1 职业教育的学生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学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等特点。它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及从业资格的培养,学生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数字艺术教育的特点

从我国的现在教育来看有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主要重视创新型数字人才教育,培养有原创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内容创意人才,他们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

一方面,对于数字艺术制作人才来讲,从当前市场来看人才的价值远超过硬件设备的价值,CCTV总工程师丁文华曾说“……问题就是一个,就是我们人员的培训问题。电视台如果要拿出资金来投入这些硬件,过去几年还有问题,而这几年没有实质上的问题,更多的是人员问题。现在对一个包装基地的评估,人员至少要占到六七成的权重。实际上创作人员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硬件平台的价值。在这个方面,我有钱可以买到好的设备,但我未必能够请到非常精湛的创作人员”。就是说市场需要高端实用性数字艺术制作人才,即有设计能力同时能用高精尖的设备的人员。

另一方面,从创意产业来看,人才的奇缺使包括动漫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文化产业缺乏原创核心价值,大量抄袭模仿,甚至沦为“文化加工业”;另一方面,好的创意又缺乏成熟的市场推广运作,难以实现其经济价值。这归根到底是人才缺乏的问题。

从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数字艺术教育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和课程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人才有赖于教育,大学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必将对我们当前的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数字艺术的职业教育方向

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看,数字艺术的职业教育方向更应注重培养数字艺术的制作人才。

3.4 职业教育中的数字艺术人才的特点及定位

作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我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先后开设了电脑美术设计和多媒体艺术设计两门数字艺术专业,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中的数字艺术教育要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应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这样毕业生走向社会才能容易找到工作,学生的需要(实际也就是社会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因此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主要定位在数字艺术设计的中间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教育教学始终用创作实践的模式组织教学,这样的模式不仅带动和改善了教学,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技能型人才。

4 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育模式

(1)用创作实践带动和改善教学。我校的教学对象是成人,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优化了课程设置,在基础课与专业课课程中,在加强学生艺术理论修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其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是我们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我们的电脑美术专业来说,基础课是专业课的根基,但同时根据创作实践的要求我们打破了原来那种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了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而是结合创作实践,改变了原有的专业课与基础课脱节现象,如结合实际创作的片子加大室外写生训练的力度,把创作实践融入到基础课的教学中,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三维软件的同时以创作实践的形式来实现,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