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科学研究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研究的内涵

第1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机电工程;失效理论;失效率

中图分类号:T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虽然科技在不断进步,但是更多的“科技流产”、“科学事故”也不绝于耳,由此,失效学理论变应运而生。近代工业的兴盛对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等的腐蚀、断裂的失效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现代的检测方法、测试仪器等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失效情况分析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失效学理论提供了实际的研究基础,而理科理论的完善,模糊数学的异军突起,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失效学研究理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必须强调的是,失效就其本身而言,其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脱离不了干系,人的认识是客观并且有限存在的,但客观世界是无限广大的,而机电设备也是由人类产生的,也就是意味着,失效的发展有着其不容忽视的绝对性,而安全则是相对产生的。所以,当事故频发后,就产生了两种新鲜的机制,一是事故失效机制,二是事故应急机制,失效机制是在失效时间发生后,对事故本身进行针对性的实效研究,对失效的机理、原因和模式进行诊断,而应急机制的目的一方面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而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事故。虽各种机制在不断完善,但事故的失效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对于机电设备的失效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失效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失效研究的内涵

在研究失效问题时,首先要点明的概念就是机电产品。机电产品是指一定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具,其性能是使用机械、电器、电子设备所产生出各类电器电子性能的设备或用具。那么,机电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去预定功能的现象就称作失效。在失效领域中,针对具体的失效是事故的过程的研究就是失效领域的核心研究内涵。由此,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失效性诊断,二是针对失效的预测,三是对失效事故的预防。在三个层次中,对失效事故的诊断是研究的可信问题。

(二)失效模式分析

失效模式分析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失效性分析,二是事故分析,三是废品分析,四是状态诊断。

(1)失效分析。失效分析通常发生在当机电产品作为商品流入流通领域后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

(2)事故分析。事故分析通常发生在当机电产品作为商品流入市场后,对使产品发生难以修复的情况下,对失效原因的分析。

(3)废品分析。废品分析通常发生在当机电产品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前,因某种原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而不能进入流通领域时所进行的分析。

(4)状态诊断。转台专断是针对机电设备在流入商品领域前或后发生的失效事故的模式、原因、极力等做到适时、适当、动态的判断。

(三)失效模式与失效信息的诊断系统

失效信息是指与失效情况有关的对象、现象和环境的相关信息。当失效事故发生时,每一种失效信息都是失效研究的一个特征,其都能够反映出导致事故发生失效现象的原因或因素。当将全部的失效信息综合起来,并进行科学的分析时就较容易诊断出事故的失效模式,进而发现失效的原因或机理。并且,可以将这种分析推理的过程反向推知出事故的失效信息。

二、失效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一)失效的裂纹等诊断方法和技术

在失效研究领域中,对失效事故的端口或裂纹进行诊断是极其普遍的诊断技术。断口诊断是指,在通常情况下,结合事故发生时的断口附近的情形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断口的痕迹特征、裂纹走向或者断口上的颜色、形貌的变化风,尤其要注意的是断口附近的微观特征以及微区成分等信息。裂纹诊断和断口诊断的方式基本相同,在通常情况下是结合裂纹的最开始发生的位置以及扩展的方向,以及与接触介质的关系、裂纹的分布等情况,在分析中同样要格外注意裂纹与显微组织的关系和走向等微观信息来进行诊断。只有将宏观的情况和微观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才能准确的诊断出事故的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以及失效机理。

过去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已经给出了典型的失效模式的诊断切口,包括典型的失效断口、裂口的判断特征。但是,对于非典型的失效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刻和广泛,尚缺乏一定的研究。因此,需要对断口、裂口的宏观、微观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对断口、裂口发生附近的材质、应力大小、零件情况和缺口状况等的变化总结出规律,以及能够形成判断失效模式的特征判据。

(二)失效的概率诊断、智能诊断和模糊诊断

失效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情况分析,既有能够影响失效性发生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还有影响失效情况发生的本身设备的必然性。失效性的不确定性是指导致失效情况发生的材料具有分散性、随机性、环境的不确定性、机件的随机性;失效性的必然性是指机电设备在设计上必然会出现缺陷、选材不当等问题。因此,事故的失效情况的发生是由外在的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和内在的必然性共同导致的,必然性表现在事故发生的规律,偶然性表现在差异上。因此,失效模式以及失效事故发生的原因、机理的诊断就可以采用概率诊断或模糊诊断的方法。但从当前的科技发展情况来看,在失效诊断方面仍待研究和发展,虽然近些年计算机领域的不断发展导致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高速进步,因诊断技术的发展仍然赶不上事故的发展率,只有通过研究人员仍然在不断努力,探索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三、结束语

机电设备的失效性分析是从失败中寻找成功,是从过去入手未来。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更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依托,高新科技的发展也逐渐开始依赖于失效分析,因此,对于失效的科学分析仍要进一步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群鹏,张峥,武淮生.失败(失效)是成功(安全)之母―试论机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J].中国机械工程,2000(0l):70-72.

[2]钟群鹏,武淮生,张峥.机电装备的失效分析、安全评定和无损检测[J].中国工程科学,1999(0l):43-48.

第2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文化内涵;网络文化;提升;引导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0-0006-04

一、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

(一)问卷调查

2011年以来,我们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向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职院校分别发放400份(共计2000份)问卷进行了调查,收回1876份,有效问卷1802份,有效回收率为93.8%;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高职园区辅导员合作平台对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访谈,得到了一些第一手研究资料,保证了调研的有效性。本次课题研究也是课题组第一次全方位开展学生课题研究的尝试。课题研究过程中5所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起精心设计问卷,并分步实施调研。问卷内容涉及课余生活的时间保障、校园课余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开展课余生活的建议等。问卷在课余生活选择项里详细调研了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课外阅读情况、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课外上网情况等。每个调研问题均设置3个以上选项,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作答,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文字表述题三种形式。访谈内容与问卷调查基本相同。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学校学生有效问卷的详细统计分析与访谈第一手资料可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实际情况如下。

1.学生课余生活单一,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参与社团和课外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在问卷调查“你眼中的课外生活”选择项“单一、丰富、无、不好说”里,选择“单一”项的占46%,选择“丰富”项的仅有24%,有30%的同学选择“无、不好说”。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课余生活不满意,更说明各高校在学生课余生活引导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够或者工作成效不显著。在“你是否经常参加社团活动”选择项“经常参加、很少参加、从未参加、不好说”里,选择“经常参加”的仅占27%。在“你是否经常参加课外实践活动”选择项“经常参加、很少参加、从未参加、不好说”中,选择“经常参加”的仅占2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虽然大都组织了各种各样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但比较注重形式或为了完成任务,在内容选择和活动质量上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学生参与打工或其他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不多,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对社会、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的人数不多,且阅读的书籍也以休闲娱乐类为主,不能创造机会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其他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拓宽视野。在“你是否经常参加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选择项“经常、很少、不、不好说”里,选择“经常”的仅占17%,选择“很少”的占47%,甚至有27%的同学选择了“不”,可见,高职学生对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不感兴趣。在“你平时课外阅读的书籍类别”选择项“课本、专业图书和期刊、文学作品、中外名著、武侠或言情小说、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消遣类杂志、其他”里进行选择时,选“武侠或言情小说、消遣类杂志”的学生占60%,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成为高职学生的一个硬伤,这是最有别于本科院校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大学生,放着学校设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于不顾,不能涉猎更多的专业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文化,不能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对未来个人的发展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高职学生课余生活大都选择上网或睡懒觉,在无聊和空虚中打发时间,平时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人士交往甚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你的课余生活”选择项“参与社团活动、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上网、进行体育锻炼、睡懒觉、打牌、打工和其他社会实践、其他”里,选择“上网”的占60%,选择“上网、睡懒觉、打牌”三个选项的居然达到82%。在“你上网的主要目的”选择项“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玩游戏、搜索下载学习资料、看电影听音乐、了解相关资讯、浏览黄色网站、其他”中,选择“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浏览黄色网站”四个选项的总共达到72%,选择“搜索下载学习资料、了解相关资讯”两个选项的不到20%。在“你的课外人际交往情况怎么样”选择项里选择“交往圈子很广很有人缘”的仅有11%,而选择“没有朋友孤单寂寞”的多达47%。试想一下,一个大学生整天沉湎于网络世界,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与外部世界交往,怎么能了解真实的世界,怎么能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形成有主流价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的学生即使毕业了,要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么是知识面狭窄,要么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将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问题的提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不恰当已经成为制约学生成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尽管所反映的问题不一定完全客观,但它确实对我们职教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警示。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是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的学生除了上点专业课以外整天无所事事,课余时间都用在网络上,甚至有的学生深受网络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将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果“疾在腠理”时不能及时得到治疗,那么到了“病在骨髓”时恐怕就难以补救了。

三、提升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文化内涵

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一般做法和措施

面对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王建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痴迷网络是课余生活缺失所引起的,我们既要重视网络的重要作用,又要认识到网络引发的大学生行为问题,高职院校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鼓励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学一点其他非专业的知识,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本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盖小丽等调查分析后,揭示了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建立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2]刘宝等指出,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状况堪忧,并指出为规范和丰富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并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3]上述观点都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学生沉湎于网络是一个值得忧虑的行为问题,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的缺失,也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和措施。但是,这些想法和措施在目前的高职院校都在实践,关键是实践的质量问题。高职院校轰轰烈烈进行课程改革,社团等学生活动形式也层出不穷,学生管理更是煞费苦心,学校文化建设也在不断实践,但问题是怎样将其落到实处,怎样提升各种活动的文化内涵,使其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切实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敢于实践,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二)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点

要切实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这是两个关键点,不容忽视。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经有别于精英教育,尤其是现在的高职,承担了极其繁重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任务,而其又缺少本科院校多年的文化积淀,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课程改革可以自上而下,教学模式也可以不断变化,但文化的影响力不是一下子能达到的,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文化还要与行业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合,这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现阶段的高职学生也是因为在高中阶段学习习惯不好或学科瘸腿而进入高职院校的,他们很难做到本科精英学校大学生的那种自律和进取,尽管他们也有本科院校学生缺少的某些气质和特点,但就大学学习生活来说,尤其因为课程特点不一样,还有无形中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他们难以与本科院校学生齐头并进,我们应该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入手,加强设计和引导。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解决问题时需要特别考虑的,不能一概论之,人云亦云。

(三)提升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文化内涵的具体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专业训练和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双轨并行的高职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进入21世纪后,深受德国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影响,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以行动导向开展课程教学,职业教育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尽管各院校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但这一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前文述说,高职教育没有本科教育的文化积淀,但高职教育有其本身的特点,也因为其年轻而变得朝气蓬勃。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不仅能指导具体的课程改革,对整个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也有其独到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应从职业教育优质人才培养的高度,在改革具体课程体系,强化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完成项目的同时,应构建“两轮一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理实一体化和项目化的专业能力训练在此不再赘述,“两轮一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是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高的有力尝试。在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上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此为一轮;通过团学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为第二轮;在此基础上独立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以此为轴,引领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教务部门、学工部门的通力合作,严格贯彻,加强督导。有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更有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引导,课内和课外全然一体,职业教育将会面貌一新,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置于大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人才培养质量也将会大幅度提高。

2.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进一步融合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从职业人的角度塑造高职学生。学者刘献君指出,文化育人是指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使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的过程。[4]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积淀不能与本科院校相比,但高职院校有其本身的特色,在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向国外先进职教理念的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学校文化进一步与行业企业文化相结合,在制度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面独具特色。高职院校应该及时捕捉这一文化特点,夯实自己的学校文化内涵。尤其是在专业教学、团学活动、思想教育等方面,积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高职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沐浴校企融合的学校文化熏陶,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了正确的思想引导和良好的职业氛围,高职学生就有了归属感和使命感,就不会迷失和堕落,也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3.加强学生课余生活设计和引导,提升活动层次,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高职院校课余生活要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基础之上,在校企合作的学校文化和职业人培养的良好育人氛围之中进行设计和引导。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处事不惊和随机应变的职业核心能力,整天无所事事,沉湎于网络世界不能培养人,只会使人堕落或产生心理疾病,健康的职业人才务必在健康科学的育人环境里成长。高职院校的决策管理层、教务部门、学工部门要开动脑筋,职业院校教师更要紧密配合,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课余生活环境,改善活动场地,完备体育设施,积极鼓励学生加强体格锻炼,针对学生特点引进不同的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历练身心和积极向上的斗志;团委和学工部门应该与教务部门积极配合,打造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专业社团,建立自主发展的学习中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择,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热情。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加强指导,以专业工作室名义或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来积极引导社团发展,通过社团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拓宽社团发展路径,加强社团运作与企业锻炼的融合,让学生不断进入社会,有条件的社团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培育创业和创新精神。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学工部门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育活动热情,拓宽学生视野,将学生从网络世界里摆脱出来,投身读书竞赛活动,投身文体娱乐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只有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加强设计,专业教师尽情投入,课余活动的质量才能提高,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才能提升,学生才会从无聊的网络世界里真正摆脱出来。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痴迷于网络只是一个存在的现象,不是学生追求的发展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改善学校课余生活环境,提升活动质量和文化内涵,培育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势利导,耐心教育,这是学生摆脱网络世界和虚无生活的有效策略。高职院校在加强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大家齐抓共管,献计献策,人才培养的软环境才能得到改善,高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才能真正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建.不容忽视的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有感[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2]盖小丽,李静,韩胜难.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3]刘宝,吴晓燕.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2).

On Benign Guidance to Network Culture by Promo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Life

TAN Zhu-p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Jiangsu Province)

第3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实践教学;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5005103

0引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级学科专业,深刻理解专业内涵,是保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从培养专业人才的角度,专业教学自然包括学科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协调统一的两个部分。如何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15]。伴随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大量投入,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得到解决,恰恰相反,社会要求高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人才的呼声日益强烈。深刻思考高校实践教学现状,目光聚焦教学实验室,高校教学实验室的性质、作用与地位值得再审视。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对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作用值得探究。

1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内涵理解专业实践教学的涵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有关材料成分/结构、制备/合成、性能和使用效能及其关系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对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教育要面向学科的要素,自然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知识应该是构成知识结构的主要方面。就理论教学而言,要以系统的知识学习和综合思考能力培养为主,强调宽厚的基础、学科知识横向与纵向间的联系。理论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专业理论素质。实践教学不应该仅是理论的再现和简单证明,而是强调理论在应用中的相关性和综合性,同时引导和激发学生走向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起点。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与工程实践的能力。基于此,确立了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方向。高校教学实验室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实施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主体,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象是教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

2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实践教学的要求2.1重视宽口径材料类人才的培养

材料类型已经覆盖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以及高分子材料材料工程方面,覆盖了金属的成型与加工、无机非金属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以及冶金工程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与此对应,重视宽口径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3]。

实际上,在专业人材培养过程中,各个学校依据自身条件和发展定位而限定“宽口径”的“度”,即办学特色。由此,也决定了“宽口径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实践教学内涵对于每个学校来讲是有一定限度的。实验室对于实现“宽口径”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具有了可行性。

2.2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方向发展各教学环节的学科性特点日益突出:在课程设置上,普遍注重学科式课程,专业课程已从中心地位转向了载体地位;在课程内容上,围绕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实践教学与学科性内容的关联性日益紧密[4]。例如,大功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高、精、尖设备大量向本科教学开放;普遍提倡本科生低年级开始进入科研团队,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毕业论文或设计题目普遍要求真题真做。实验室对于实现宽口径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性日益彰显。宽口径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体地位也日益凸显。

2.3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由基础转向专业

伴随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大量投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在经历“十五”、“十一五”基础实验室专项投资建设基础上,投资0.24亿元进行了“十二五”建设,以学科与专业综合建设作为重点,加强教学科研创新平台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已由基础转向专业,投入的趋向突显学科性。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可以立足于实验室。

2.4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材料研究专门人才的需求淡化了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概念,对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相结合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增加。

伴随专业教学内容学科化、综合化,实践性更强,探索性更强。以专业认识实习或企业化的现场实践为实施方式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不适应性。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其建设易于朝向保障实现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发展。从高校的性质与任务、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以及从现实条件来看都是符合逻辑的。

3高等学校实验室实践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改革措施3.1高等学校实验室实践教学现状的思考

1) 以科学实验教学涵盖实践教学。实验室的实践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性:教学内容突出学科化,教学方式强调科学探索。与此对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投资趋向于科学研究设备。实验设备现代化、高精尖化以及专门化。这种实践教学现状使科学探索深度不断加大,基础实践能力逐渐淡化。虽然对教师与大学生双方的科学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但基本技术的实际操控能力越来越弱化。如果以宽口径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标准来衡量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会被弱化。

从材料测试分析方法的课程教学来讲,由于侧重电子探针、原子探针等现代分析手段,材料成分分析最基础的化学分析方法被淡化,而化学分析方法是工程实际中测定钢平均成分的基本方法。大学生就业主体还在企业,仍面向工程实际。大学教育,特别是工科的大学教育,工程知识的教学偏弱,大学生就业难,社会接受度低,这些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客观原因。

另外,先进科研手段层出不穷,先进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在先进科技面前,面对高精尖、高价值科技手段,存在看得见却摸不得的客观现实。不能上手,实践能力无从培养。

除此之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大学生群体在一个相对较短的、确定的时间段内了解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出相适应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

2) 实验室实践教学存在明显的教学实验性。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受传统的思想影响,实验教学依课程开设,且在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正所谓教学实验,而非实验教学。而且,在实验教学内容中对科学发现的历史缺乏重视。科学发现的历史,不仅在于体现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展现了探究科学的思想方法、在探究科学问题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技术手段的选择使用、改进与发展的过程,这些恰恰表现的是工程实践的核心内容。

在实验教学形式上,所谓基础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划分,多是从实验内容的量、涉及知识性的面及工作难度角度,而非从实验教学的内涵上来考虑。项目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且实验项目在内容设置上重复现象严重;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专业实验能力及科学研究基本能力方面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上没有有效体现;学生创新意识不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学过程未能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不适应宽口径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实践教学的内涵,实验室教学的实质作用未有效体现。

3) 高校实验室教学的优势尚待发挥且不能与工程实践相协调。按照传统观念,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注重科学理论相关的工作。在此观念下,设立的实验室多属于科学实验型实验室,而非工程实践基地。为弥补这一不足,高校多致力于建设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使本属于学校自身的实践教学体系,被分成校内的实验室实践教学与校外的工程实践教学两部分,使得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出现脱节,不能协调统一。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效支撑高校实践教学。因而,许多高校大力建设校外产学研基地,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在“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投资了4.25亿元用于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10个可共享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实践中发现,所谓工程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偏向工程,一定程度上弱化实践教学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协调统一,对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样,工程实践基地建设为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实,满足大学生群体在一个相对较短的、确定的时间段内掌握不断涌现的新的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另外,由于企业客观现实的限制,校外产学研基地的工程实践教学效果确实大打折扣。况且,在信息交流高度发展的今天,是否需要花大力气建设校外产学研基地以完成工程实践教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2高等学校实验室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 提高对实验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施工程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保证教学质量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十三五” 高等学校改革的核心。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实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观念,提高实验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支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首先,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实现实验室的角色转换。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要以深化改革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为核心。通过体制创新,打通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教师身份界限,在建立起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基础上,形成设备先进、资源共享与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支持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实施实践教学任务的主要基地。

其次,通过理念创新,打通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界垒,有效地实现教研相长,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理念创新,形成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协调一致、科研研究室与教学实验室协调统一的机制,实现教研相长。学术性的教学模式,打通了科研研究验室与教学实验室的管理界垒,专业教学任务由团队协调处理,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第4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阎金铎教授认为物理科学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叫具体方法;比如观察的方法,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或某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等;第二层次叫逻辑方法;在具体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过程,最后上升到思维的三个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方法;如理想化方法、等效法、假设法、类比法、数学方法等.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泛指非具体和非逻辑的第三个层次的物理科学方法,它是指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实践途径以及具体手段.

1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现状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高中物理内容中.这样,从物理教材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呈现形式来看,就不可避免的导致高中物理教师把“方法”教育放在物理教学的次要位置,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无“法”意识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是物理科学实践的产物,是发现物理知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把钥匙.所以,应该把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放在与物理知识教学的等同位置.但就当前的物理教学来看,无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内容中没有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方法,比如,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而没有用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密度的比值定义法定义密度.其实,比值定义法是一种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其所定义的物理量由其特殊规律,比如用比值定义法所定义的物理量与所比的两个物理量无关,其定义式是量度式而不是决定式.而在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中第一次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是速度,由于物理教师对比值定义的物理科学方法不甚熟悉或不够重视,所以在用比值定义法定义速度时,对比值定义的物理科学方法的内容和特点避而不谈.

1.2一提而过

物理知识是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载体.同时,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又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是科学实践智慧的结晶.挖掘高中物理内容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素材,融物理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不容忽视.

高中物理内容中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有:理想化的方法,如质点、单摆模型;比值定义法,如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定义;等效法,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类比法,如电场与重力场;控制变量法,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等.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这些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往往出现一提而过的现象,而对物理科研究学方法概念的内涵、外延、特点以及应用等很少涉及.比如,质点模型是理想化科学方法应用的产物,但在质点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常只说明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而对什么是理想化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为什么要把实际物体理想化?在什么条件下把实际物体理想化?等理想化方法的内涵、外延以及实质和特点置之教外.

1.3有“法”不依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潜伏于物理知识之中,挖掘物理教学内容中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素材,放大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价值,提高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地位,加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考查,做到有“法”必学、学“法”必用、用“法”必考,从而引起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重视,为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供方法的支持.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是物理知识向物理能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物理科学研究方法,

想品质.可以通过实验思想方法的比较选择来养成基于严谨方法对某事物进行判断的认知品质等.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得更细致一点,譬如在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某类问题的“锲子”,以帮学生不断生成更高水平的的解题策略.

根据笔者的经验,认知策略的最佳教学时机,在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或物理问题的解决之后,两者之间衔接要紧凑,一般应先让学生自主反思,然后教师进行点拨.长此以往,则可收到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品质的功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教学与追求认知策略不应当是分开的,而应当是一体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探究的顺利进行,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除了习得物理知识与物理思想之外,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本身就是认知策略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一整体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除了判断学生的知识达成度之外,还可以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去判断学生的认知策略是否形成.总的来说,有了这三个基本理念的支撑,高中物理教学就可以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在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物理知识方法化、科学研究方法显性化,做到知“法”、学“法”、用“法”.在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前提下,加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训练和考查.当前的物理教学现状表明,物理知识的巩固训练多是致力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实验,而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训练是练的少、考的少,表现出有“法”不依的教学现状,由此说明当前的物理教学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乏力.

2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思考

2.1增强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是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对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物理教师要在提高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要在领会理解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概念的同时,具有抓住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本质的意识,挖掘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素材的意识,以及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意识和评价意识.

2.2构建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体系

表1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体系

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

法教育内容(方法、举例)高中物理科学研

究方法教育目标

高中物理科学研

究方法应用训练高中物理科学研究

方法教育评价

实验归纳法光的反射定律

领悟实验归纳方法,经历实验归纳物理规律的过程,学会独立操作.

实验设计规范操作

数据处理归纳规律

等效替代法力的合成

与分解

认识等效法的意义,理解等效的本质,会用等效法探究和解决物理问题.

等效思想等效方法

等效规律数学处理

理想化方法质点

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及理想化方法的物理意义,掌握理想化的条件.

理想模型的认识

客体理想化条件

理想模型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

力、质量的关系

知道控制变量法,会控制变量探究问题,会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归纳物理规律.

控制变量的认识

变量控制的方法

变量控制的条件

控制结果的处理

控制结果的归纳

比值定义法电场强度知道比值定义的基本方法,理解比值定义法的本质.

定义内容的理解

定义式的理解

定义式的应用

乘积定义法功认识乘积定义法,理解乘积定义法的意义、本质和特征.

定义内容的理解

定义式的理解

定义式的应用

极限法瞬时速度认识极限法,理解极限法的物理意义,会应用极限法解决物理问题.

时空极限和极限条件下物理量的变化,极限条件下物理规律的运用及物理问题的分析.

类比法电场认识类比法的思想,认识类比法的本质,会应用类比法研究问题.

类比法的概念

类比法解题

假说法普朗克量子假设

了解假说法的思想以及假说法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会应用假说法研究问题.

假设法的概念

假设法解题

外推法自由落体运动

规律研究

认识外推思想方法及外推法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会应用外推法研究物理问题.

极限外推法解题端值外推法解题

放大法扭秤法测

引力常量

认识放大法,理解放大法的物理原理,会应用放大法研究物理问题.

微小量放大设计,放大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振动图象

与波动图象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方法的运用.代数、平几、解几、三角、数列知识的应用.

评价内容:

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应用训练内容.

评价题型:选择题;

填空题;

设计题;

操作题;

论述题.

评价形式:

纸笔评价;

操作评价;

纸笔操作评价.

评价标准:高中物理科学

研究方法教育目标

评价呈现:(1)等级形式

第5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教学科研能力;大学教师;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35-02

目前我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青年教师无瑕顾及教学,导致教学能力较差,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整体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学与科研并重导向型办学体制代表了高校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1]。决定高校教育质量及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是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使自己迅速成为教学研究中间力量,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创新人才,迅速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这是值得思考。科研一方面对提高教师全方位素质和教学研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教学质量的提供也有重要的作用[2]。因此,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对保障国家整个科技事业创新以及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3]。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借助团队平台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策略,适应时代教育教学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1.充分利用老教授人才资源,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建立教学科研帮带制度。要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学者,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导青年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科研,如何申报项目,如何获取第一手教学科研信息等,无论是从教学科研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课题的申报,还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都需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老带新是一种见效快、易操作的师资和科研培训方式。老教授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指路作用,促使他们快速成长;青年教师思考问题的新思路,也会带给老教师一定启发,这种交互影响,必将带动团队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队伍即是科研队伍,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多出高层次精品。为了缓解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难以并重这一矛盾,要有意识地树立一种团队攻关意识,尽快培养和组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研究团队,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反思教学和探讨问题的平台、营造相互取长补短科研氛围,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团队也是科研团队,使教学和科研并进,教师能够把科研思路转换为现实,并将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增加专业知识的先进性、新颖性、应用性,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补充。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从自我做起、相互协作,教学科研相结合既能保证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迅速提升。

3.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从教学中寻找研究课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从课堂教学中寻求教学科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还有利于优化和提高教学团队的素质,为将来申请高层次教学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在结合教学寻求科研课题的主导思想下,团队围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认真考证并申请立项,研究课题都来源于教学,所以完成起来目的性强,教师将教学中经验性的东西进一步梳理和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改进,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回馈给学生。

4.抓住学科建设,引导教师在学科建设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教学和科学研究又是整个学科建设的两大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以建设学科为中心,在教师中明确“教为基础,研为发展”的思想。从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认清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只有教师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两大支柱的真正提高,学科才算得到真正发展。因此,发展学科建设在引导教师在教学、科研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年教师要抓住学科建设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建设,以实现教学、科研水平的真正提升。

5.青年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高校既是培养高素质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思维创新、创新能力培养的场所。这就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有创新视野,还要能够及时捕捉最新的知识信息,并善于把他们融进自身的教学科研中,能够获得具有创新理念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校要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良好环境,帮助青年教师建立创新意识,在创新中谋求自身发展,提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为此,必须号召青年教师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做研究型教师,成为善于学习、善于研究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潜质从事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真正实现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就是最终实现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因为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

6.完善奖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激发青年教师研究热情。工作的环境与事业的成功是留住人心的关键。青年教师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给他们展示风采、表现才能的机会和平台,希望他们的工作表现、工作成绩、个人价值得到肯定和尊重,希望学校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热情与兴趣的重要前提。通过举办青年教师理论教学大奖赛、实验教学大奖赛、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大奖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大奖赛等,建立一个公平科学的奖励机制,直接与薪酬、晋职、晋级、教学、科研资源分配上密切相关,达到肯定先进、否定后进、促进中间,最终实现调动全体教师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积极性的目的。

7.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倡导把优异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增强工作责任。大部分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积极向上,价值观多元化,只有很少部分青年教师对本质工作责任感淡薄,思想消极、没有信念,个人利益至上,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正确引导,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理解、认识教师职业的真正内涵,教师的行为规范,懂得教师的人生真正价值所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明白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对社会的价值,把完美工作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倡导把优异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弘扬正气、不图回报、大功无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8.青年教师应自觉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青年教师应该树立参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的意识和觉悟,强化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一切挑战,通过认真、细心、坚持不懈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增强从事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自觉性。通过自身挖潜,明确主攻方向,找到一条既适合自身发展又有益于社会需求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道路。此外,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交流,开阔眼界,增强捕捉信息完善学科结构的能力、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勇于攻关解决学术难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探寻全新解决方案的能力、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的能力,即通过交流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9.对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教学研究和科研研究对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毋庸置疑在明晰教学思路、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明确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拓宽专业知识、深化知识内涵、实现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教学科研学术水平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引领学科发展、充实学科内容、完善学科结构、健全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建设、培育应用人才、增强创新竞争能力、完善自身知识更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加自觉地去思考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之法,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自然得以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只有对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强化对有潜质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力度,不断创出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及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习惯性反思自己的教学科研,不再简单的为教书而教书,为科研而科研,而是应该将二者合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保障”,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水平共同提高,最终才能实现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进而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效率地实现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韦朝毅.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师教育论坛,2013,(26).

第6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内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着力彰显的指导地位,着力强化共同理想的教育,着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夯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推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进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在讲授每门课程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机地融入教材中,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社会发展。再次,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讨论式、交流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断深化和推广案例教学模式,改革考试考核方法,达到内化观念、提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探讨自己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和见解、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和疑点,在轻松、分享的氛围中接受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深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价值追求,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外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顶层设计,凸显主题性和主体性,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将国家民族的命运和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首先,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引导,使各个社团活动在主题设计时,要以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彰显活动的主题性。在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知行合一,外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其次,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科技活动,彰显和培育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挑战杯”赛、数学建模等科技活动,通过组织、设计、实施、总结和反思,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其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再次,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参与面广、深受学生喜爱的特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网络文化、学术文化等在内容上、功能上、作用上相互承接、相互补充,可以最大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化人的合力作用。[1]因此,校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

3.发挥校训及规章制度的作用,固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具有继承性、融合性、稳定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现阶段要赋予大学校训新的时代内涵,要深入挖掘校风、教风、学风中的创新精神和爱国精神,使师生知荣辱,明是非;爱祖国,坚信仰;勇创新,善行动。不断加强校训的宣传教育,使校训入心、入脑,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贯穿于校训之中,进而更好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要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促进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4.发挥教师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融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需要构建“三全育人”机制,要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就需要广大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作用。首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育人作用,使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和榜样。其次,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元素,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培育创新意识、改革意识、进取意识、奋斗意识,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 力践行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在科学研究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大学应该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充分发挥科学研究职能,依托高校人才众多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经济社会提供创新动力和发展引擎。

1.在科学研究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科学研究是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坚持改革创新,善于追求真理。首先,面对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高校的科学研究要敢于瞄准国际国内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努力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结合本校特色统筹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园及科技创新基地,不断跨越科学与技术的界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线以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界线,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努力占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科学研究要瞄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主动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基地,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出理论和出产品并举,最大限度地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和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使其充分展现出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次,大学在科学研究中要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指导科学研究工作,要将生态环保意识、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等融入科学研究之中。在传统的科学研究职能的基础上,还要在继续教育、决策咨询、社会批判监督、科技推广、科技培训、资源共享、兴办知识企业等方面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和层次化。

2.创建科技创新基地培育创新型人才

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培育创新型人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注重培养科研拔尖人才。创新型科研拔尖人才是知识技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注重提升科研人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把科学研究与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融为一体,提升高校的人才资源水平,以形成创新的强大动力。其次,培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培育符合学生兴趣的科技活动,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增大实验比重,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协作能力。再次,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高校汇聚了若干学术精英、创新团队和一批拔尖人才,具有优良的科研设施,宽松的学术氛围,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凸显大学崇尚实践、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善于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发企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在服务社会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大学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发挥人力、智力、科技等优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1.发挥大学以文化人作用引领社会风尚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是一个宣传、教育、熏陶、实践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大学以文化人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贯穿到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风尚和价值追求。首先,突出特色优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高校要展示时代风采,引领社会风尚,树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人物及团队,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先进的事迹感染人、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以进取的精神激励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人人学习模范、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树立王选、孟二东、马祖光以及优秀大学生等典型人物,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典型带动其他学生弘扬正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品学兼优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其次,明确方向,树立价值导向。大学在服务社会中,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社会落后文化,甚至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同时社会上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的冲突,必然影响大学文化发展。大学文化必须高扬文化批判旗帜,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不断抵制不良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反文化、抨击腐败文化,担负起社会良知、道德良心的重担,在与各种思想文化的批判和交锋中,发挥社会批判、文化引领和文化监督的独特作用。

2.以大学的精神成果为依托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优秀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更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首先,创建学校特色精品文化。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积极参与精神成果的培育,并从中接受陶冶、塑造,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追求,使所有师生都有展现自己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平台,并积极促进精神成果转化,使文化成果走出校园更好地服务社会,形成对社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其次,培育价值观念,孕育时代思想。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较高层次的文化体系,对全社会及广大群众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产生较大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而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自然会带着大学文化的烙印,开时代风气之先,树时代精神新貌,以大学精神文明成果为依托,发挥其对社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再次,大学要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着力培养文化运作与发展所需要的新闻传媒、文化创作以及文化创意、电子出版、动漫网络等新兴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满足日益发展的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文化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

四、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文化传承与创新,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 发展对大学职责的新要求,又是对大学职能的新认识。这个职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文化建设的水平,更决定着大学对国家和民族作用的发挥。

1.在文化传承中筑牢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中,各民族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首先,要保持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连续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核心价值的连续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已深深融入我们民族血液之中,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含中所包含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其次,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的积极内容,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重视教育等核心思想。并将民主意识、科学精神、法治思想和公平意识不断融入传统文化之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使之与现代核心价值相契合,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其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性的转变。再次,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培育我们的共同精神家园。要不断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逐步使诚实守信、崇德尚贤、礼义廉耻成为师生日常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和民俗礼仪,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统。要培育和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体师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在文化创新中突出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

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结果。大学要完成其职能,就需要把创新作为不竭动力。首先,大学文化具有思想启蒙、科技创新、引领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学作为培育知识精英、科技精英和文化精英的摇篮,要为时代和社会提供最先进的理论体系、价值体系、科学体系和文化体系。要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创造出丰硕的精神成果、思想成果、科研成果和学术成果,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次,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高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内涵深、品位高、有思想内涵、有专业水准、师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文化品牌。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各门课程充分体现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时代化、通俗化、大众化和多样化。注重品牌文化的扶持与培育,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大学文化品牌,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3.在文化交流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大学肩负着连接世界文化和我国民族文化的使命,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丰富文化交流形式、深化文化交流内容。各大学不仅要与世界上各大学进行文化交流,也要与文化科研机构、文化企业、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合作。要提高师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还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世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展现中国进步、文明、开放、民主的形象,进而使更多人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明古国的文化修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其次,建立有利于畅通文化交流渠道的机制。建立国内外高校间互惠的文化交流机制,如通过联合办学、出国留学、访问学者、交换学生等形式深化交流,有序、定期、全面地开展高校间文化交流活动。[3]除开展学术交流外,我们的师生还要讲清“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增强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师生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高校在这方面应该有所担当、有所示范、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陆岩.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15.

第7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 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28-03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学术地位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地方高校在新形势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抓好学科建设对于促进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作用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学科是高校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集中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学科内涵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和学科平台条件建设等。[1]学科建设就是通过不断完善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学科建设平台,以达到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目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包含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平台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发展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础,也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对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布局合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群。二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聚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三是通过政府投入、学校自筹、企业资助等方式,大力改善学校软硬件条件,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提升学校的发展水平。[2]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地方高校花费大量工作来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受区域位置、办学资源和经费来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定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学科定位不当、有特色的学科不多、优势学科群不明显、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这也是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地方高校受所处区域位置的影响,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远不如重点高校和省会城市高校,这就使得地方高校在吸引一些高端人才方面难有大的作为,甚至连本校原有的优秀人才也会流失,造成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匮乏、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学术教师流失的现象。三是学科平台与资源建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和资源有限、省部级重点学科偏少、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学术开放和高水平学术交流不多、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的低水平配置等。四是学科建设误区问题。一方面,学科建设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倾向,定位欠准确,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目标上急于求成,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3]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三、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一)明确学科定位,制订科学的学科建设规划

大学最重要的文化是学术文化,最重要的传统是学科传统。因此,制订科学的定位对学校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学科建设的水平决定学校的定位,而学校的定位又决定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学校发展定位过高,会造成学科建设中的盲目攀比、盲目跃进,不利于学科建设的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过低,会造成学科建设中的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容易导致在学科建设中缺乏系统规划、没有持续性。[4]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定位既要考虑到自身发展规律和所在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要集中力量优先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

学科建设规划是对学科远景发展的科学规定与论证,是学校学科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制订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率、促进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5]学科规划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层面规划,学校要对现有学科发展做一个全面的诊断和分析,进一步明确重点与特色,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选择好主攻方向,找准定位,集中优势,重点投入与建设;二是院系层面的规划,各院系、学科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订出学科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培育优势学科,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途径的学科建设机制。

(二)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针对目前学科门类偏少,学科结构欠合理,重点学科建设薄弱,学科特色不突出的实际情况,地方高校应当树立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科建设理念,明确服务社会的范围,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一是要统筹协调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一般学科的发展;二是要通过定向扶持一般学科,改善和优化学科建设结构与布局,实现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协同发展与整体提升,促使学校整体学科结构更加合理。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合理的学术团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地方高校的最大困境便是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没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就是一句空话。[6]因此,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地方高校要制定有关制度与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对本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一是以建立科研项目资金资助和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等方式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三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要培育合理的学术团队,首先要制订相应的人才政策,既要引进在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实现拔尖人才数量上的新突破,又要高度重视校内现有人才的培养,调整校内人才的结构,优化人才配置,大力提高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的比例。对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的教师,要创造有利条件,重点扶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尽可能提高他们在国内国际的学术知名度。同时还要加强学科方向的凝练,提炼出在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学科方向。

(四)优化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构建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

当前学科建设的矛盾是不断增长的学科发展需要(包括基地、投入、政策等)与学校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搭建学科平台,一是要整合全校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使用效率。平台无论是跨学科的,还是跨院系的,都要有大局观念。二是平台建设要高起点,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建立开放、合作、流动和竞争机制。

构建良好的学科环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明确学校、院系和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院系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科学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形成良好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对学位授权点申报、人才引进、科研课题申报、经费分配等进行指导协调,保证学科建设的顺利实施。[7]同时,还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形成求实、创新的科研氛围,树立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构建良好、和谐的学科建设环境。[8]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

1.学科建设与教学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是学科传承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教学质量则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学科的知识与内容只有通过教学的方式才能传授给学生,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是通过教学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播。学科建设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基础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只有通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才能培育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才能创建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资源。地方高校只有将学科建设的过程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科建设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不断推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科建设与科研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平台,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坚强推动力。开展学科建设,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离开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科学研究才能产生科研成果,才能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活动申请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才能创造学科建设环境,锻炼学术队伍,提高学术水平,获取科技成果,增强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抓学科建设不仅仅是争取学位授权点和重点学科的数量,也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增加招生专业,而是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学术水平和增强学术核心竞争力上。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科发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使学科建设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学科建设的综合效益得到明显体现,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未来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是办学特色之间的竞争。办学特色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学科优势之间的竞争。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认真梳理学科建设思路,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和增强学科建设意识,集中精力抓好学科建设,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崔新红,王吉芳.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若干误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94-95.

[2] 刘德宇.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13-17.

[3] 吕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

[4] 游海.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几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1-5.

[5] 叶M.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0(5):30-33.

[6] 王文祥.地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47-51.

第8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学科 学科建设要素 学科建设规划 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03

Abstrac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leading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the blueprint and basi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ubject,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put forward the 5 elements of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n use the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way to mak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lanning.

Keywords discipline; elemen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ystem theory

学科建设涉及高校工作方方面面,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建设什么”,即建设内容问题;二是“如何建设”,即建设策略问题。研究解决这两个问题,根本落脚点在于明确学科的基本建设要素,制定指导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划。

1 学科相关概念的梳理与认知

1.1 几个基本概念

(1)学科。学科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多年前,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学科分类思想后,伴随着其不断地分类发展,其内涵也一直在不断丰富与演变。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学科的概念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时关于学科的界定,是指“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理论体系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2)学科方向。学科方向,是指一个学科中,依据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形成几个稳定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学术研究方向。按照学科体系结构布局,它是学科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即: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方向。一级学科往往有若干二级学科组成,二级学科由一个或多个学科方向组成。因此,学科方向是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属于学科。

(3)专业。《教育大辞典》中,专业是指“各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实质上,它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需求而划分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块,是有明确岗位指向的。

(4)学科专业。经笔者检索相关文献库,学术界对学科专业尚无明确定义,这一概念的使用,主要是高校中的通俗称呼,人们常常把面向本科生的专业和面向研究生的学科,在高校中合二为一,称之为“学科专业”。

1.2 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基于对学科基本概念较为统一的认识与界定,以及与其它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对其内涵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认知:一方面,它应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它体现于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科目类别中。

从学科的体系结构讲,每个学科均包含一个或若干个与学科自身内涵紧密相关的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其实是其知识体系科目和分支的物化体现。按照知识体系生产、传承、发展的内在基本规律,每个稳定成熟的学科方向,均需要以下四个关键要素做支撑:一是承载和运用该方向知识体系的特定群体,即师资队伍;二是创造和更新该方向知识体系的实践过程,即科学研究;三是传递该方向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活动,即人才培养;四是为该学科方向建设所需提供的基础支撑条件,即平台条件。

综上所述,立足于学科内涵及其内在发展规律,学科概念在外延上至少应包括:学科方向、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平台条件五个要素。一个学科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方向组成。一个学科方向,需要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平台条件四个关键要素的支撑,且四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便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稳定的学科方向。

2 关于学科建设要素构成的思考

2.1 “学科建设要素”研究现状

关于学科建设要素,蒋元平研究认为,它应包括“学科建设规划、学科队伍、学科基地、科研项目、学科环境”等;田恩舜提出应包括: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条件建设、科学研究工作、学术管理制度等;罗云却认为,应包括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确定学科方向、组建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确立学科项目、建设学科制度、营造学科环境等。

2.2 基于概念外延的学科建设要素的提出

基于学科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剖析与界定,笔者结合从事学科建设管理的工作实践,认为学科建设要素可以概括总结为:学科方向、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平台条件五个基本要素。这五个要素在承载解决“学科建什么”的问题上,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选建、合理布局学科方向。瞄准科技知识发展前沿,选建培育新兴学科方向;根据学科自身建设发展,调整、优化或融合相近的、重复的、交叉的学科方向,对各学科方向进行合理布局。二是着力抓好两项重点工作,即人才培养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两项工作既是学科方向和学科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学科方向和学科不断超前发展的有效牵引与驱动源泉。三是着力开展两个基本建设,即师资队伍建设和平台条件建设,这两项建设是确保各学科方向乃至学科自身能够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3 关于学科建设规划制定的思考

3.1 “学科建设规划制定”研究现状

专门研究论述“如何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文献不多。刘让同提出:学科建设规划制定既要尊重历史,也要虑及建设的过程周期,重点关注学科队伍、学科资源和标志性成果。高昀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及了“学科建设规划制定的过程”,并提出了“阐明宗旨”、“确认目标”、“战略选择”、“对策组合”四步骤的制定方略。

3.2 基于系统论方法的学科建设规划制定思路

规划或计划是管理中的首要职能,人类社会任何一项有组织的活动或工作都必须从规划或计划开始,学科建设也不例外。但从学科建设要素的构成来看,该项管理活动又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依托学科规划驱动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务必在规划制定之初,就要融入运用系统论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据此分析,假定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那么明确该系统的输入条件,分析其约束条件,并形成系统输出的过程和数据,就是学科规划制定的流程与报告。

依据学科建设的要素和一般意义上规划的内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研究认为,一份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应涵盖三个输入条件、三个约束条件、一组目标输出和一组工作举措输出。

(1)明确输入条件。规划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组织未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连续性、增值性特征,当然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要有相应的输入条件做支撑,否则,制定出的规划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项规划通常离不开三个输入条件。一是职能使命。对高校来讲,其所属学科的职能使命的定位,应立足本校、面向社会,要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相一致。二是现实基础。梳理认清该学科现有的基础是学科建设规划的起点,明晰学科的现有基础是提高学科建设规划的可行性、指向性和科学性的根本保证。三是面临的形势。规划面向的是未知、动态的将来,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也并非孤立的活动,因此,科学制定学科规划,必须将该学科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知识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对该学科提出要求等各类形势要素,充分考虑研判。

(2)分析约束条件。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单位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上出现了贪大求全、盲目攀比,甚至脱离校情学情社情。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规划在制定之初,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原则缺乏深入论证与分析,在没有充分分析相关约束条件情况下提出的指导原则,导致实际建设中路线的错误。笔者经研究分析,科学确立学科规划建设的指导原则,应首先考虑以下三个约束条件。一是综合效益最大化;二是未来发展可持续;三是资源整合可支撑。在基于上述三个约束条件针对不同学科提出的相应的学科建设原则,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与价值。

(3)确定建设目标。确定输出学科建设的总目标,是指在规划的时间区段内,确立学科建设的总体建设发展目标,如五年内,某学科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其中若干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等。

在确定总目标基础上,把握输出分项目标时要关注两方面问题。首先,各学科方向的设立布局及其建设目标是系统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由各学科方向组成,学科方向的布局设立是否科学合理可行,影响决定着学科的总体发展走向。因此,在一定的周期内,确立重点建设的学科方向,以及培育扶植和调整弱化的学科方向,并各学科方向要达到建设目标。其次,各学科方向的四个支撑要素要形成具体的建设指标。各学科方向的师资队伍建设、平台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及相应学科方向建设目标牵引下,一定周期内应达到的指标是什么,是必须明晰的输出内容。

在实际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学科方向间,师资队伍或平台条件等支撑要素,存在跨不同学科方向共享并存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可在学科总体建设目标牵引下,直接制定本学科各支撑要素的建设指标。

(4)确定大项工作或重要举措。一切建设目标或指标的实现,均需要组织实施具体工作任务和有效措施来驱动与落实。因此,在学科和学科方向建设目标,以及四个支撑要素建设指标规划确立后,确保相关目标和指标实现各大项工作任务和具体抓手、举措也必须做出相应明确的具体工作安排和要求,才能有效保证学科建设规划的系统、完整与可实现。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双一流”方案》的颁布实施,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龙头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重视并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相关问题,也被提升至应有的高度。本文的研究契合了当前高校建设发展现实需求,从辨析认知学科相关概念等基本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科概念外延的“学科建设五要素”说;运用系统论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对如何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进行了对策性思考与总结,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总结与体会,从理论层面,研究探讨了学科建设 “建设什么”、“怎么建”等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D].国务院,2015.10.

[2] 康翠萍.高校学科建设的三种形态及其政策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11):37-41.

[3] 蒋元平.学科建设的内涵诠释和实现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07(1):4-6.

[4] 田恩舜.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2(2):126-129.

第9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工程建设 高水平 民办大学 创建

西安翻译学院由当代著名教育家、民办教育事业的拓荒者丁祖诒教授于1987年创办,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经过25年的艰苦创业,西安翻译学院成为以实施本科层次教育为主,多学科、多专业的一所综合性民办本科高校。下设7个二级学院,开设近70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近年来,民办高校面临生源萎缩,质量下降, 经费不足,专业同质化,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近乎空白的严峻挑战,质量已成为民办高校竞争的核心,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将成为民办高校的必然之路。

学院新一届班子领导正在实现战略转型:由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转变,由注重招生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转变,由注重对外宣传向注重品牌建设转变,由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软件建设转变。为此,学院确立了以实施五项工程为抓手,以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为目标的新的强校工作思路。

质量提升工程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活动都需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民办高校在初创阶段限于人力财力物力,主要以生存为目标,很少也很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西译院发展至今,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师资队伍有所加强,这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可能。衡量高水平民办大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教育教学质量。唯有此,学校才能立足,才能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教育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等方面。

西译院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办学层次、教育类别的结构,坚持本科以应用型、复合型,大专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学校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明确办学定位,避免同质化倾向,力求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与陕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支柱产业相联系的专业为主攻方向,形成西译院独有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争一流。

西译院求精求特,在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在本科教育中从培养理念,培养思路上向精英教育的模式上靠拢,在文科类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上作精英培养。西译院虽然不可能追求每项工作都是第一,但西译院绝不能没有第一。我们要在翻译人才这一领域培养出能与公办高校相媲美,进而超越公办高校的一流翻译人才。学院正在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民办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文件精神,制订学院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译院英语专业在陕西省新一轮质量提升计划中被确定为改革试点项目,已列入省政府支持民办高校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之一。

西译院以教育部启动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契机,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申报和准备工作,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去年学院在专业硕士教育申报中,其翻译硕士专业经专家组评审,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第六轮,离申报成功的其他专业相比,仅是一步之遥。我们有信心在下次申报工作中取得成功。

人才强校工程

实施本科高水平学历教育务必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专职教师队伍,其教师的师生比、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都应高于国家设置标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师资数量少,学历低,职称低,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直接影响到质量工程的实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西译院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是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最重要的人力保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院已下大力气、花血本,加强师资队伍、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的建设。学院积极响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号召,开展与公办高校对口帮扶活动。目前正与西北大学接洽,寻求西北大学的全方位支持,西北大学已伸出援助之手,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实质性帮助。学院正积极引进西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陕西省教育厅也积极促成西安翻译学院和西北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实施西译院国际化战略是我院人才强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译院以外语教学为主线,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独具优势。下一步西译院把实施国际化教育作为该院深层次发展的首选课题。学院决心更新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教学模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和引入国际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同时改造创新课程体系,开发自身特色。融合国际要素的精品课程和教学材料,不断拓宽中外合作办学之路。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进军世界。

学院已决定每年投入2000万元实施新的“人才强校计划”,开展“1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采取选派青年教师海外进修、深入企业学习、到“985”、“211”工程大学挂职与访问等措施,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有力推动“双语教学”、“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人才强校工程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