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急救方面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急救方面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急救方面的知识

第1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3―0063―03

失眠,中医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等,现代中医多称之为“不寐”,也称之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长期失眠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甚至加重或诱发身心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症多为对症治疗,常用的催眠镇静类药物多为化学药(如苯二氮卓类),大多易产生成瘾性和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较多,甚至严重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停药后又易出现戒断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相对而言,中医方剂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标本兼顾,个体针对性强,所用中药多为纯天然药物,临床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安全而无副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试就中医方剂治疗失眠症发展的历史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古代研究

1.1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内经》中把失眠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明确指出“阳不入阴”是失眠症的总病机,“气血虚弱”是失眠症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导致失眠的外部条件;“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是治疗失眠的总则;《灵枢・邪客》篇列半夏汤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即是这一原则的充分体现。

1.2 汉隋唐时期 东汉末年,张仲景将失眠称为“不得眠”、“不得卧”,并创立了多首延用至今的名方,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的黄连阿胶汤、《金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的酸枣仁汤等。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失眠症和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的关系作了论述,并创立温胆汤等方剂。

1.3 宋金元时期 祖国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治疗方剂日渐增多。如南宋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五脏门》篇云“胆气实热不得睡,神思不安”并立酸枣仁丸;在《严氏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定立化痰清热、化痰镇惊、养心安神等治法,药用温胆汤、益荣汤、心丹、寿星丸等治疗。

金代刘河间在《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懊虚烦不得眠》篇中指出“懊烦心,反复颠倒不得眠者,烦热怫郁于内而气于内而气不能宣通也,或胸满结痛,或烦、微汗出、虚烦者,栀子汤主之;或气少者,加甘草一钱;或呕者及初误以丸药下者,加生姜半两……汗后烦躁不得眠,五苓散或凉膈散;口躁,错语不得眠,五苓散、黄连解毒汤;烦心者凉膈散”。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手镜・不得眠卧三十七》篇说“胃虚则不得眠。心虚则不得卧。汗吐下后不得眠。栀豉主之。日烦夜静。姜、附主之……不眠。少阴病,心烦不得眠,宜黄连阿胶汤。大热错语不眠,宜黄连解毒汤。下利而渴不眠,宜猪苓汤利其水。吐下后,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导其热”;在《丹溪心法》卷三“发热四十七”篇云“治烦不得眠,六一散加牛黄”。

1.4 明清时代 中医发展达到高峰,名医辈出,百家争鸣,各家医著更是数不胜数,这一时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失眠症的方剂治疗开始系统化,如明代戴元礼在《证治要诀》中独设“不寐”篇云:“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虚者六君子汤加炒酸枣仁,炙黄芪各半钱。痰者,宜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枣仁各半钱下青灵丹,伤寒不寐,当于活人书中自惊悸以后诸证,亦可用温胆汤加或同金银煎竹茹,则随其寒热虚实而去取之,导痰汤加石菖蒲半钱尤治,大抵惊悸健忘,若用凉心之剂,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病愈不减,惟当以理痰气为第一义”。楼英在《医学纲目》设“不得卧”篇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治胆虚不得眠,四肢无力,鳖甲丸……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兼治惊悸……烦不得眠,六乙散加牛黄服之”。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不寐》篇指出不寐分为“无邪而不寐者”和“有邪而不寐者”,并提出以“养营养气”和“去其邪”为主治,随证采用“半夏汤、三阴煎、补中益气汤、五福饮、七福饮、天王补心丹、归脾汤、寿脾煎、《金》肾气丸、理中汤、理阴煎、十味温胆汤、养心汤、排气饮、竹叶石膏汤、安神丸、四磨饮、五君子汤、六安煎、温胆汤、大和中饮、平胃散、导痰汤、酸枣仁汤、五苓散、滚痰丸、《秘传》酸枣仁汤、五皮散、大补元煎”等方治疗,辨证论治尤其详尽。

清代林佩清在《类证治裁,不寐》篇对失眠症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阴虚故目不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其卧立至。盖不寐多由思虑劳神,惊忧怒火,气郁生涎,用半夏汤……胃不和则卧不安,盖胃气主降,若痰火阻痹,则烦扰不寐也,宜橘红、茯苓、石斛、半夏、炙甘草、枳实、山楂肉、神曲之属。又曰: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此水停心下,不得眠,宜茯苓甘草汤。若夫心血不足,或神不守舍,宜归脾汤、琥珀养心丹。由肝虚受邪,梦中惊悸,魂不守舍,先服独活汤,后服珍珠母丸”等。张璐于《张氏医通》中云“不寐有二。有病后虚弱,有年高人血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人不寐。虚者,六君子加枣仁。痰者,灵枢半夏汤,虚劳烦热不得眠,酸枣汤,或酸枣仁一两炒研,水煎绞取汁,下米二合煮糜,以生地五钱捣汁人,更煮过,时时服之。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竹叶石膏汤,水停心下不得眠,茯苓甘草汤。妇人肥盛多郁不得眠者吐之,从郁结痰火治。大抵胆气宜静,浊气痰火扰之则不眠,温胆汤,用猪胆汁炒半夏曲加柴胡三钱,炒枣仁一钱五分,立效,盖惊悸健忘失志心风不寐,皆是痰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若凉心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惟以理痰顺气为第一义,导痰汤加石菖蒲,有寐中觉魂魄飞荡惊悸,通夕不得安眠,是肝虚受邪也,其人易怒,魂不归肝,是以飞扬,独活汤、珍珠母丸次第服之。喘不得卧,以喘法治之,苏子、橘红、甘草、桔梗、竹茹,厥不得卧,以香港脚法治之,牛膝、丹皮、木通、沉香、官桂,虚劳咳嗽,形脱不得卧,不可治,烦不得卧,诸药不效者,栀子豉汤下朱砂安神丸,不应,用益元散加牛黄,更不应。虚火用事也,补中益气汤下朱砂安神丸,间进六味丸,恒服方效,有病久余热不止,久不得卧者,六味丸滋其真阴,自然热止安卧矣。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心下硬闷,属宿滞,半夏、白术、茯苓、川黄连、枳实。病后及汗下后与溃疡不得眠,屑胆虚。人参、茯苓、炒枣仁、陈皮、麦冬、龙眼肉为主。有火,脉数,口千,加知母、川连、竹茹,心烦,用炒黑山栀”。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了血瘀失眠的理论并创立了活血化瘀法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进一步丰富了失眠症的理论与治疗内容。

2 中国近现代研究

2.1 辨证论治理论研究 刘仕昌将本病分为4型:心脾两

虚型,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常用归脾汤加减;痰浊阻滞型,治宜除痰化浊,方用温胆汤加减;肝气郁结型,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宁心,方用逍遥散加减;阴虚火旺型,治宜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方用酸枣仁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连毅在临床上将失眠症分为5型:肝郁化火型,治则疏肝清热、佐以安神,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痰浊内扰型,治则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用温胆汤加味;阴虚火旺型,治则滋阴清心安神,用酸枣仁汤加减;心脾两虚型,治则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方选归脾汤;心胆气虚型,治则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周静媛等主张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失眠症,早期患者应用疏肝解郁、养血活血法治疗,中、重症患者则加用活血化瘀药(水蛭、桃仁等)。张志浩认为失眠多由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心肾不交引起,为虚实互杂的疾病,治疗应以滋补肝肾、清心肝火、交通心肾为原则。自拟经验方安神汤(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女贞子、炒枣仁、远志、沙苑子、丹参、五味子)治疗,赵冠英认为失眠症常见有3型:气阴两虚型,宜益气养阴、安神导眠法,药用生脉散合百麦安神汤加减;胃脘疼痛相伴型,宜和胃健脾、调中利眠法,偏于心脾两虚者以归脾汤加减治疗,偏于胆胃痰热者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之;肝郁火旺型,宜疏肝清热、泻心安眠法,治以丹栀逍遥散合朱砂安神丸化裁。

2.2 临床用药疗效研究 魏相玲等用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47例,总有效率为91.5%,李宝玲等在治疗失眠的同时兼顾女子更年期身体、情绪和心理的变化,采用疏肝养血活血、排毒宁神的治疗方法,自拟解郁宁神汤(柴胡、白芍、当归、酸枣仁、川芎、三棱、莪术、土茯苓、甘草)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65例,总有效率为89.2%。戴子辰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若心中烦躁不宁加焦栀子、淡豆豉;心悸、健忘加酸枣仁、炙远志;多梦加丹参、琥珀末;胃纳欠佳减石膏,加陈皮、六神米曲)治疗顽固性不寐58例,总有效率为93%。黄宁以归芍天地煎加味(当归、白芍、熟地黄、天门冬、黄柏、知母、广陈皮、黄连、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为主方,若潮热盗汗加鳖甲、秦艽,心悸心烦加茯神、合欢皮;头晕耳鸣加石决明、钩藤;急躁易怒加栀子、黄芩,心情郁闷加柴胡、郁金,共治疗更年期失眠症36例,总有效率为91.7%。黄韬等以柴胡清骨散和黄芩清肺饮加减治疗血郁阴络、气化不利型失眠症10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48%。周晓波以逍遥丸加减治疗失眠症50例,总有效率为94%。范文东等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症56例,总有效率为92.9%。韩会玲以甲乙归藏汤加减治疗失眠症70例,总有效率达90%,丁茂文以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症32例,总有效率为93,75%。袁运硕,以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56例,总有效率达89.28%,刘连尊等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失眠患者50例,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安定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同时发现治疗组在引起药物依赖及药物副作用方面亦优于对照组。

2.3 实验研究 刘彬等通过建立失眠大鼠模型,予保神开郁冲剂高、低剂量组及各对照组灌胃治疗,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中脑、桥脑、延脑等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分析保神开郁冲剂增加深睡,提高睡眠质量的机理,结果发现保神开郁冲剂高、低剂量组能够使5-HT含量增加,NA、DA的含量降低,并与其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综上所述,失眠症的方剂治疗理论和内容及实践研究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渐完善、日益丰富、不断深化的。发展至今,虽然历代医家对失眠症的具体辨证分型及所用方药各不相同,但其辨证分型多与五脏相关,大多数医家认为不寐的发生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基本病因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主要在心、脑;其发病机理多为邪热、痰火、情志、劳倦等因素伤及脏腑,影响心、脑的功能,治疗上多采用历代的经方验方(如朱砂安神丸、龙胆泻肝汤、温胆汤、半夏秫米汤、黄连阿胶汤、归脾汤、血府逐瘀汤、酸枣仁汤、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等)加减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与治疗失眠有关的方剂的实验研究也有所开展。

第2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防治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是中国的公路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时期。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每年将超过2000亿元的投资用于公路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世界第二。我国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预计2015年将达到55000km。2010年交通部组织了全国农村公路专项调查,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农村公路统计标准。2011年起,将村道纳入公路统计里程。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km,比上年末增加11.18万km。目前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

在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度好、无渗缝、振动小、噪声低、行车舒适、养护维修方便等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日益发挥着主通道作用,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很多公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如开裂、泛油、松散、沉陷、水破坏等。这些病害使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对公路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也影响着交通部门的形象。针对这种现状,总结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调查沥青路面的病害成因及对策,对于提高我国公路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沥青路面病害因素分析

1.1路面裂纹

路面出现裂纹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因素之一。相关研究显示,沥青路面裂纹主要分为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两种,前者主要发生在一些老路段,如路面出现积水状况,则纵向裂纹的发生率会大大提高。导致沥青路面发生纵向裂纹的主体原因是公路的施工地基横向填土密度不够,均匀性不强,从而在一些因素的诱导下引发裂纹。而后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对路面的反应作用。其发生过程如下:路面是受热的导体,公路的表面温度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变化幅度较大,当温度达到一定量时,表面温度就会向公路内部延伸,在长时间的温度影响下,沥青成分常会出现老化现象,其路面的抗击能力也会大大降低,温度裂纹发生的机率也随之增高。当路面发生小型裂纹时,温度裂纹就以此为断裂中心,不断的向两边破坏延伸,最后导致严重断裂,引发地基凹陷等路面损坏。

1.2路面整体结构失稳

部分沥青路面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根据沥青路面的建设原理进行合理设计,导致沥青路的整体结构失稳。同时,在选材方面,部分沥青路面因没有选择合理规范的混合材料料和小粒型沥青,导致沥青路面的渗水性提高,使雨水易于渗入,从而引发各种路面病害。

1.3路面泛油现象

路面泛油指的是在表层积水的情况下降雨渗入并长期贮存于沥青混泥土内部,当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表层材料发生摩擦破损,导致沥青,内部积水溢出路面时,就出现路面泛油的现象。发生路面泛油最根本的原因是沥青混合材料的内部匹配不符合要求,其粘结力不达标,从而引发集料与沥青隔离,沥青过度集中,从而产生泛油现象。

1.4水作用对路面破坏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沥青路面在雨后经常出现排水不畅的现象,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局部积水。而积水对路面的破坏程度往往不可忽视,其可能导致路面出现疏松、、坑槽等现象。

1.5路面负荷过重

随着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公路交通量的大幅度增加也使得各种违法违规运输随之出现,导致路面负荷过重,这是目前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共同因素。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交通量年增长率迅速上升,其中负载车辆在违法运输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对沥青路面病害采取预防措施时,必须慎重处理好负载问题。

2 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2.1路面裂纹的及时处理措施

当发现路面裂纹现象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实施围栏保护策略,在彻底清洗路面的基础上,将沥青撒入裂纹路面,并用干净小粒的石屑洒在沥青表层,使其起到保护膜的作用,最后用小型机器进行压制定型。对单个出现的微小裂纹,应该用较稀释的沥青进行涂抹,而对于冬季低温情况下出现的较大裂纹,应采用中型喷灌乳化沥青进行石屑保养处理。对高等公路出现的纵向或横向裂纹,要实行密封胶灌裂的手段,对路面进行施工维护。首先,要用专门机器对裂口进行拓展整形,当裂缝处有一定的宽度时,对裂缝内部进行清理,再实行密封胶的封闭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当比例的封胶,其长宽要适合裂口,为了减少车辆对封胶的磨损,可以在裂口两边固定胶带,但要选择适宜的厚度和高度,不可盲目使用。当完成密封胶灌裂修补后,不可直接通车,要继续实施围栏维护手段,等封胶制冷后方可允许通车。

2.2提高路面结构的规范性

沥青路面普遍存在沥青层过厚的缺点,这是路面结构设计不规范的主体表现。在沥青路面设计中,沥青层无需过厚,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沥青路面的承载主体是路基或地基层,而不是沥青层,加厚沥青层以承担路面负载是路面结构设计的误区。(2)要增强沥青路面的使用功效,必须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合土,而不是加厚沥青层。(3)温度裂纹是沥青表面的本质反应,沥青的厚度与温度裂纹无关,增加沥青层的厚度无法避免温度裂纹的发生。(4)增加沥青层的厚度会提高车辙的发生率。

1.3科学使用透层油和粘层油。

根据公路建设的相关规定,沥青路面在实施各种铺筑工作前,必须确保表层清洁,不得含有任何杂质。当喷洒车在喷洒沥青时,要合理掌握喷洒车的前进速度和喷洒量,预防出现喷洒过量而造成沥青过多或出现油膜,更不能出现漏洒,要确保路面沥青的均匀性和平整性。

1.4防治水损害的有效方法

当沥青路面出现水损害现象时,首先要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水损害的原因、过程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切不可盲目处理。在水损害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要果断实行挖补处理,避开病害路段,在比较安全的路段进行挖补施工。同时在挖补过程中,要在原路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新结构,有效排除水作用对路面的损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的病害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施工监督。再出现路面病害时应根据路面病害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实解决沥青路面的病害,提高沥青路面对交通的贡献性,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辉.城市加铺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

[2]余晓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12).

[3]冯辉.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1(07).

第3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平面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平面设计方向的竞争压力,高职院校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培养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才能顺应平面设计方向的发展趋势。以下是笔者对高职平面设计方向的几点浅析。

1 平面设计的相关介绍

所谓的平面设计就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图片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平面设计的主要方法可以是有规律的组成平面图形,也可是原创的手绘方式。平面设计常给人一种立体的三维感,但是那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所产生出的一种幻觉。平面设计是设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仅包括了电脑、素质等技术,还包含创意性、美术性等艺术体验。平面设计的主要元素包括概念、视觉、关系以及实用元素等。而平面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创新型、技术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2 平面设计方向存在的不足

2.1 起步较晚

我国各高校正式引入平面设计这门专业的时间较晚,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八十年代的发展已经日趋缓慢,这就导致了在平面设计专业的开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参照的教学模式都是依赖于高等院校,但在参考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高职院校一味的模仿,却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的情况,那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平面设计在高职院校中发展的停滞不前,还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严重、直接的影响。

2.2 专业人才的流失

虽然目前我国对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平面设计专业也成为了众多热门专业中的一员,但是在以上基础上却出现了大量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专业的情况,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就业的方向是平面设计,而其他的学生就只能选择放弃本专业或是再进行深入的学习。这就导致了平面设计方向专业人才的流失,而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也得不到满足。

2.3 教学模式的不完善

上述专业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中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不科学使用,再加上长期对高等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模仿和复制,这些种种都会导致高职院校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恶性发展。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现阶段本专业就业信息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3 平面设计方向的发展措施

平面设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也具备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平面设计行业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但是目前的平面设计人员的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再加上现在专业的设计人员十分缺乏,因此这就决定了平面设计发展措施需要不断地加强。针对平面设计行业面临的现状,高职院校应该把握好这一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大对技术型、创新型设计人员的培养力度,才能更好地适应平面设计方向的竞争趋势,以寻求特色的发展、生存模式。

3.1 完善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平面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的现状,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和探究,找出解决和改进的方法、措施。在教学模式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借鉴和学习,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协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关系的同时,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首先,从教学角度上看,老师可以通过对课程的精心安排和组织来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看,老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与先进科技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中更了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课程实践活动。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联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这样有助于更多技术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2 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树立创新性的教学观念,通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学习意识,并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查阅资料以及学习优秀、经典设计作品的良好习惯,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对作品进行独立的设计、规划时,老师列举大量的应用例子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学校通过引入实际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设计人热情和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3.3 建立健全教学设施

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基本前提条件就是,学校教学设施的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中平面设计专业的开展,学校必须加大对设施设备的建设、师资水平以及资金的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促进相关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因为平面设计教学中所需的设施都要与科技进行接轨,因此,学校要对教学设施进行及时地更新换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职平面设计方向的现状以及其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对平面设计的浅显研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中的平面设计专业既要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训练,只要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创新型以及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丽.浅析高职院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J].轻工科技,2013(02).

[2] 王慧,钟尚联,李江萍.浅析高职平面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需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1).

[3] 陈玉涛.浅谈高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1).

第4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视;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画面亮度

一、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数字电视的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的最基本手段,它往住是各种图像分析与处理时的预处理过程。图像增强就是增强图像中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图像成分的清晰度;二是使图像变得更有利于计算机处理。图像增强的方法一般分为空间域和变换域两大类。空间域方法直接对图像像素的灰度进行处理。变换域方法在图像的某个变换域中对变换系数进行处理,然后通过逆变换获得增强图像。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是图像增强空域法中的最常用、最重要的算法之一。它以概率理论作基础, 运用灰度点运算来实现直方图的变换, 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统计直方图每个灰度级出现的次数,第二步是累计归一化的直方图,第三步是计算新的像素值。

第一步:

for(i=0;i

for(j=0;j

n[s[j]]++;

}

}

for(i=0;i

p=n/(width*height);

}

这里,n表示的是灰度级为i的像素的个数,L表示的是最大灰度级,width和height分别表示的是原始图像的宽度和高度,所以,p表示的就是灰度级为i的像素在整幅图像中出现的概率(其实就是p[]这个数组存储的就是这幅图像的归一化之后的直方图)。

第二步:

for(i=0;i

for(j=0;j

c+=p[j];

}

}

c[]这个数组存储的就是累计的归一化直方图。

第三步:

max=min=s[0][0];

for(i=0;i

for(j=0;j

if(max

max=s[j];

}else if(min>s[j]){

min=s[j];

}

}

}

找出像素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or(i=0;i

for(j=0;j

t[j]=c[s[j]]*(max-min)+min;

}

}

t[][]就是最终直方图均衡化之后的结果。

处理前的图片:

处理后的图片:

对于数字电视的彩色画面来说,直方图均衡化一般不能直接对R、G、B三个分量分别进行上述的操作,而要将RGB转换成HSV来对V分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的操作。

二、数字电视画面亮度保持的实现

数字电视图像增强方法主要包括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图像滤波、图像锐化等,直方图均衡算法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本算法很好的解决了数字电视画面亮度保持。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是以累积分布函数变换法为基础的直方图修正法,设定变换函数为:

(1)

式中w是积分变量,而 就是r的累积分布函数[3],并且单调的从0增加到1,变换函数 在0≤r≤1内单调增加,且满足0≤ ≤1。

公式(1)适用连续信号处理,在处理离散数字图像时,可用频数近似代替概率值,即

( 0≤ ≤1 ,k=0,1,2,…,L-1 )(2)

式2中,L是灰度级的总数目, 是取第k级灰度值的概率, 是在图像中出现第k级灰度的次数,n是图像中像素总数。离散情况下的公式(1)变为:

通过对数字图像运用公式(3)对图像中每个像素进行统计计算出新灰度值,用新灰度值代替原灰度值这就是传统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基于亮度保持的多边直方图算法是将0-255灰度区间根据平均亮度分成四区间分别进行均衡化处理,平均亮度计算公式为:

(4)

式4中 为像素k在整幅图像中出现概率, 为四舍五入取整函数。

直方图均衡化公式为:

(5)

式5中 、 分别表示子图像灰度范围的上界与下界,N为对应子图像灰度范围内的像素个数总数, 为为对应子图像灰度范围内的像素个数的累积函数, 为原始图像f(m,n)横坐标与纵坐标变量。算法实现步骤如下:

1)利用公式4计算图像f(m,n)的平均亮度;

2)计算图像f(m,n)像素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 ;

3)根据图像f(m,n)像素的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亮度Y将原图像灰度范围分为[ ,Y]和[Y, ]两灰度范围的子图像,依据步骤1求出两子图像灰度范围[ ,Y]和[Y, ]的平均亮度 和 ,其中

最终将原图像f(m,n)的灰度范围分为[ , ]、[ ,Y]、[Y, ]和

[ , ];

4)依据原始图像f(m,n)中各像素位置 进行四灰度范围内的直方图均衡化,输出亮度保持的增强图像 。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MATLAB为实验研究工具,对本文算法实验对象标准lena图像,实验结果如图1。

上面图像对比可以分析出直方图均衡算法的优越性,直方图均衡算法处理上亮度与原图接近,视觉效果好。

四、结论

电视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为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供直观、清晰、适合于分析的图像。在诸多图像增强算法中,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经典、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之一。它以概率理论作基础, 利用一个灰度变换函数来修正输入图像的直方图,使其趋向于均匀分布,以增大图像灰度级的动态范围,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在图像增强算法上,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相对比较优越。

参考文献

[1].王国权,仲伟波.灰度图像增强算法的改进与实现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12

第5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针灸;失眠;脑力宝;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17-01

失眠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进入睡眠困难;睡眠质量较差。可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失眠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方法。但是其疗效不够稳定,依赖性强,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1]。研究发现,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逐渐被推广应用。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卫生服务中心应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患者41例,应用药物治疗失眠症患者41例,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确诊为失眠症的82例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41例。A组为治疗组(针灸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A组中男性15例,女26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1月-13年,平均病程67年。B组中男性17例,女24例;年龄30-63岁, 平均年龄447岁;病程1月-12年,平均病程72年。两组失眠症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中失眠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病程均超过一个月。且已经排除因疾病、外界环境干扰以及服用安定类药物等因素引发的失眠。

13治疗方法

A组(针灸治疗组)[3-4]:①针法:首先,使患者安静俯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使用30号15寸针灸针,心俞、穴脾俞、三阴交分别直刺,得气后进行捻转,使用补法;留针20min,起针。然后,取穴神门、太冲、太溪、穴百会;患者改安静仰卧,常规消毒;神门、太冲、太溪、穴百会分别直刺,得气后施捻转使用泻法;留针20min。1次/d。②灸法:每晚入睡前,取一端点燃的艾条。对百会、四神聪穴行温和灸;各灸15min,1次/d。以上治疗方法,10次为1个疗程。

B组(常规治疗组) 口服药物治疗:脑力宝(吉林天强制药有限公司,02g/粒)4粒/次;3次/d。司唑仑片(山东省平原制药厂,1mg/片)1片/次;3次/d。连续口服10d。

14疗效观察

141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时间,失眠效率等。

142疗效评定:痊愈: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完全消失;每天睡眠时间≥6小时;患者精力充沛。显效: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基本消失;每天睡眠时间在4-6小时;患者精神较好。有效: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有所缓解;睡眠时间≥3小时;精神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A组(针灸治疗组)41例患者:痊愈者有19例;显效者有11例;有效者有8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268%。B组(常规治疗组)41例患者:痊愈者有10例;显效者有12例;有效者有7例;无效者12例;总有效率为7073%。针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药物治疗组高,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A组治疗前PSQI总分为1350;B组治疗前总分为137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评分为325;B组治疗后评分为570;A、B两组比较,A组评分较优,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压力随之逐渐增加;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从而导致失眠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由于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较差,直接导致患者在白天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恍惚,焦虑,抑郁等症状。失眠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甚至对其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提高人民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治疗失眠症,是我国社会公共健康事业的重大问题。

药物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失眠症的常用方法。但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大,依赖性较强,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不宜推广应用。失眠症的发生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中医认为,情志所伤,劳思太过,心气受损是失眠症的主要原因。其病位在心。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体内的阴阳失调。故其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养心安神,调理气血。据报道,针灸疗法可有效治疗失眠症。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本次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而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73%。针灸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

参考文献

[1]杨军雄,张建平,于建春,韩景献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05:466-468

[2]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S]3版山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第6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b)-0035-03

Clinical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tangential excision for full thickness burns with adipose tissue reserved by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ZHANG Zheng ZHANG Rumin

第7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非医学专业;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又称院前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事故往往发生在途中、工作场所、家庭等医院以外的地方,能在现场施行急救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同伴或是路人。现场第一目击者如能在医生赶到之前,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对维持患者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就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伤残率、死亡率降至最低。本文通过了解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知识能力和需求状况,为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我们于2013年12月,对我院非医学类专业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级非医学类专业进行整群抽样,抽取预科107名、汉语言文学127名、法学院103名(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院系共33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根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急救相关知识两部分。

1.2.1.1调查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专业、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120电话知晓时间、急救知识主要来源、大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希望获得急救知识培训、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急救知识。

1.2.1.2急救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意外事故急救。具体有拨打120的正确方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溺水急救、醉酒急救、煤气中毒急救等常见意外事故急救。此部分以百分制计算,其中,急救基本知识占40%,意外事故急救占40%,心肺复苏术20%,分值超过总分值的70%表示处于较好水平。

1.2.2收集问卷方法采用匿名答卷方式,填表时向参加研究的患者讲解量表的填写规则、注意事项,要求研究对象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填写,不需要进行交谈或通过网络查询,填写时间为30min之内,填写完毕,收回并当场检查,如有漏填,请研究对象补全,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场发放并收回。发放问卷337份,收回有效问卷337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收集的问卷经双人输入Excell数据库中,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率、均值及标准差、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337名大学生男生119名,女生218名;年龄18~24岁,平均(19.42±1.06)岁;预科107名,占31.8%,法学院103名,占30.8%,文传学院127名,占37.7%;98名来自城镇,占29.1%,239名来自农村,占70.9%。父亲职业:教师23名,占6.8%;干部35名,占10.4%;离退休22名,占6.5%;农民173名,占51.3%;个体39名,占11.6%;其他45名,占13.4%。母亲职业:教师15名,占4.5%;干部10名,占3.0%;离退休20名,占5.9%;农民185,占54.9%;个体49名,占14.5%;其他57名,占16.9%。医疗急救机构联系知晓时间:小学205名,占60.9%;初中80名,占23.7%;高中26名,占7.7%;大学7名,占2.1%;至今不知19名,占5.6%。

2.2对急救知识的兴趣问卷调查显示,急救知识主要来自学校老师(70.90%)、父母(28.80%)、电视(0.3%);有34.4%的学生非常渴望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57.3%的学生认为一般,5.6%认为无所谓,2.7%的学生完全没兴趣;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基本急救知识,14.8%认为看个人兴趣,1.2%认为没必要;13.9%学生希望了解运动性损伤急救,9.8%希望了解心肺复苏,63.8%希望了解意外事故损伤。

2.3急救知识得分大学生急救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应该加强培训教育,急救知识得分,急救基本知识(22.30±5.87),意外事故损伤急救(25.50±7.63),心肺复苏(5.85±2.26)。

2.4急救知识影响因素分别以急救基本知识、意外事故损伤急救、心肺复苏术得分为因变量,研究对象的专业、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120电话知晓时间、急救知识主要来源、大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希望获得急救知识培训、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急救知识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1,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规定显著性水平P<0.05,建立3个独立的模型,结果显示急救基本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母亲职业、大学生是否应该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需要急救知识培训、你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急救知识,见表2。

3讨论

3.1大学生急救知识偏低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意外事故急救得分均低于总分值的70%,处于较低水平,与以往调查结果一致。急救知识偏低已是一个公认的问题,很多高校或学者均在尝试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能力。本研究中,急救知识来源主要为学校老师(70.90%),其次为父母(28.80%),电视(0.3%)。急救技能是高校健康教育不可分割地部分,张军根对26所高校调查显示,15所学校在近4年内没有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不能开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师资和没有经费[1]。因此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生需求,选明确培训内容,细化考核标准,邀请临床相关医生或红十字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可采用军训培训模式、体育课培训模式、朋辈教育模式等,培养学生对急救知识学习兴趣,提高急救意识及知识技能[2]。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恰当的引导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仅一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意外事故发生的预防尤为重视,所以很多急救知识也来源于父母。因此,可采用学校为主,父母为辅的方式,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掌握基本急救知识,让他们能够在危急时刻自救或他救,减轻意外带来的伤害。

3.2选择恰当方式,加强意外损伤急救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基本急救知识,63.8%希望了解意外事故损伤。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活泼好动,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较高,在网络、媒体、学校等宣传下,学生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对于自救或他救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但调查中以往调查显示,仅34.4%的学生非常渴望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57.3%的学生认为一般,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大学生对认为急救知识需要相关的专业背景,仅仅几次培训课,学生没有信心在危急关头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恰当的培训方式,选取学生感兴趣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同时还要严格考核标准,增加参与培训学生的信心,树立严谨的急救意识。

3.3急救知识影响因素母亲职业是急救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大多家庭里,由于女性的特征,母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更细致、全面,会把自己从电视、他人等途径得知的急救知识反复告知孩子,不同职业的母亲,可能获知途径或知识更多,对孩子相关知识的指导也更多。大学生是否应该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需要急救知识培训均是急救知识影响因素,且呈负相关,即认为大学生非常应该了解急救知识,非常希望了解急救知识培训者的急救得分较低。近年来,意外事故在大学生中频发,事故面前的无助与焦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急救知识的缺乏,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对于自身缺乏的知识进行学习。

总之,大学生急救知识有待提高,而学生对于此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急救知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向希等

    参考文献: 

第8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方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86-01

公众社会急救,即公众所从事的现场急救,是指意外或急症发生时,在医护人员或救护车未到达前,“第一目击者”以一般公认的医学原则为基础,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在事发现场对伤者施行初步的救助或救护。

近年来,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逐步受到关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医疗机构急救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有待加强等。我中心多年来,积极开展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总结和探讨,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加强广大医护工作者对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公众参与急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 宣传普及急救知识重要性

1.1 经常提供案例宣传报道在120院前急救过程中,由于患者突发意外,现场公众未能及时施救或未能正确施救导致患者一味等待急救人员,而错失抢救良机,造成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反面事例使公众对提高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印象深远。

1.2 以典型事例说明,某患者在公众场合发生意外后,由于得到现场公众的正确及时急救挽救了生命。正面事例对公众提高急救意识,掌握急救常识有鼓舞作用。

1.3 大力宣传提高急救意识,掌握急救互救知识对自身避险和施救他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尤其在自身避险方面。

2 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的方法

2.1 根据近期发生的公众关注事件如地震、火灾开展急救知识普及。针对灾难伤害导致外伤、骨折、烧烫伤等疾病开展急救知识普及。

2.2 根据季节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如夏季开展关于溺水、中暑等急救知识的普及,冬季开展关于冻伤、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知识普及等。

2.3 通过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以进学校、进社区等形式与公众近距离接触,面向学生、社区居民等特定人群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特点是范围小,但能进行直观的教授,有良好的互动效果。

2.4 通过宣传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公众的急救知识普及,特点是简单、通俗,受众人群广。

2.5 通过开展大型主题活动提高公众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如我中心多年来坚持开展了“纪念世界急救日”、“120急救日”等大型活动,并以大型活动为依托,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

3 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受哪些因数的影响

3.1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是决定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因素。只有不断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公众才有意愿自动自觉的参与到急救知识的学习与传播中来。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是开展急救知识传播的基础。

3.2 开展急救知识普及的培训内容及方式。公众有了对学习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学习急救知识的热情,开展急救知识普及的培训内容及方式将是非常又一重要因素。培训内容应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应贴近公众生活实际。培训方式应活泼、新颖,在培训过程中应积极与公众感性互动,调动公众热情。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切忌枯燥、乏味、讲授高深医学原理。

3.3 逐步建立完善的急救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体系的建立,才能提高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的科学化、现代化。

3.4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应该出台专门的法律来制定规格。完善我国急救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样无论是执行培训机构,还是在公众实施救治过程中,将有相关法律依据。

小结

医护人员,应肩负起普及公众急救知识的责任,尤其是从事急诊、急救人员,只有通过长期和不断的努力,才能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使公众能够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公众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上的差距,从而促进中国人的健康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第9篇:急救方面的知识范文

一、当前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急救意识淡薄。

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程度均不够,在急救知识宣传上形式单一单调,普及工作不到位。大学里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宣传展板形式,宣传没有成为常态化。偶有大型的宣传都是在“大难”来临时或之后(非典、甲流、地震、火灾、意外伤害等)才开始陆陆续续映入人们的眼帘。各高校现普遍以冬日防火等为契机搞一些讲座、演练等形式的宣传活动,或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传授一些意外身体伤害的急救措施为主要的急救知识宣传渠道,但均涉及范围狭隘,学习知识有限,缺乏专业、正规指导和训练,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相当匮乏,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有效的实施自救和施救于他人,在施救现场,大家多以旁观者的身份处之,急救意识相当淡薄。

2、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出现“想学无门”局面。

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兴趣都比较高,他们非常希望学习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自救或对他人进行施救。但是,当前大学生获得急救知识的渠道有限,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媒体,大学里面很少有相关知识的教学,专业的指导老师也少之甚少,更不要谈专业的培训机构、培训器械,使大学生想去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因为缺乏这样的渠道而无处可学。

二、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措施

1、通过校园网络电视播放《意外伤害与急救》系列卫生科学教育片并且内容定期更换,组织学生和教职工观看学习,并在观看完成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

2、通过学校开设网站设立大学生急救知识教育网页,网页内附有急救措施及技术的操作短片。短片主要包括全面、系统地介绍疾病和意外伤害等的急救知识以及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知识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设相应的网上对话栏目,为大学生就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答疑解惑(和医务室校医协调由医务室专人负责)。

3、为将急救知识教育普及到校园每一位学生,学校可以将急救知识教育片进行拷贝,下发各个院系。各院系通知各个班级进行拷贝,保证每个班都可以看到教育片。班级可组织分寝室观看或者集体观看。观看完之后各班自行组织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讨论急救相关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并搜集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形的其他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问题。将学习效果和所搜集的问题向学院反馈,学院尽快给予评价并对所搜集的疑问进行解答。

4、举办急救知识方面的展览。定期出急救知识专栏、图片展,将其分为疾病、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几个大的版块,内容定期更新。利用周末、节假日或主题日将急救知识专题专版放在餐厅前、体育场、实训中心等处展出,让同学们在这些时段内能够更加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活动期间还可以给大学生发放急救知识手册等措施来宣传急救知识和提高大学生的急救能力。

5、组织急救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开展常用急救知识竞赛,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急救知识普及率,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每学期培训完之后组织一次大学生急救知识竞赛和急救技能操作比武,在集中培训完之后竞赛活动之前发给志愿者或有兴趣参加本次竞赛活动的学生关于急救知识的文字材料、真人模拟教育片等,同时校医务室提供所需器械并指派专人现场指导,进行大概一周的强化培训,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集中练习。从志愿者和兴趣爱好者中选出一定比例的选手进行分组参加比赛。在人流量较多且比较宽敞的场地进行竞赛。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和技能操作的三轮竞赛,由学校卫生所得老师和教务处、学生处领导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参与奖等。竞赛的效果一是巩固培训知识、加强技能掌握,同时对围观的学生也起到非常好的宣传作用,对急救知识的普及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