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康养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康养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有的家长可能是自身受教育程度不够或者是脾气暴躁,因此对于小孩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如平时教孩子时没有耐心,随便教一下就要求孩子懂了,如果还不懂就打他们,甚至讽刺挖苦他们,导致他们天天生活在恐惧环境中,甚至产生反抗,出现敌对、出走的情形。也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只能自己去学习,随意性很大,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只能不了了之,当堆积的学习知识越来越多时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久而久之也会产生自卑。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于他们的不良行为不闻不问不管,甚至纵容,导致他们的行为随意性很大,甚至无法无天。还有一些离婚家庭,也容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让他们自卑,抬不起头,抑郁,缺乏爱。

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体系导致的原因

从整体来说,我国经济欠发达,教育投资不足,尤其对中学的投资,根本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相对集中一部分财力办好一批重点高中。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教学环境优越、教学质量较高的重点高中。这样,各个初中的校长、教师、学生就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如果自己所办的初中,考上重点中学的人数太少,这所初中的生源就成问题,它很难再办下去了。因此,他们必须层层加压,一切为了升学,重智育、轻德育就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事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从校长到教师怎么可能花大量精力去思考对中学生品行障碍的矫治呢?这说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对中学生品行障碍矫治研究的问题,并不完全是什么个人的责任,也不完全是教育部门思想不清产生的误导,而是有着长期的社会原因和现实的功利主义原因。

三、社会不良风气方面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少数垄断性行业和效益好的单位职工的收入不断增加,而下岗职工的收入很少,生活十分艰难,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这种情况反映到中学生身上就是:一方面,少数经济条件特别优越的学生崇尚金钱,贪图享乐,政治理想淡化,无心学习,或者追求异性朋友,或者吃吃喝喝,或者讲究穿着打扮,在校园里物色气味相投的 “伙伴 ”,形成小团伙,他们之间的相互攀比、相互影响,往往会制造出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严重违纪违法事件;另一方面,一些经济特困的学生,愁吃、愁穿,愁交不起各种费用,他们曾经因自己的成绩好而自负,又因经济十分拮据而自卑,并常常陷人抑郁、孤独的情绪之中。甚至到了最后有些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是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的人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学习认真刻苦的同学却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因而他们无心学习,也无法集中精力。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1)先天性的生理基础,即遗传因素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因素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与正常学生相比,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家系中有疾病活动过度、注意不集中病史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数亦大些。 德国精神病学家卡尔曼的研究证明:父母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病率为 68.1%;有一方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病率为 16.4%;家庭无精神病患者,发病率为 0.85%。这说明,遗传因素对人们包括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影响的。

(2)中学生自控能力、自我接受能力较差,抵抗挫折的耐受力较弱。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都还不高,接触社会也不多,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不能很好地管好自己,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所以会导致他们产生很多烦恼,进而郁闷、焦虑,甚至说自己很没用。

第2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生;英语教学;健康人格;快乐成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不仅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认真、冷静、诚恳地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要从心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第三,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发自老师内心的真诚的爱。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带微笑,并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被老师关爱、被老师关注着,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英语教学内容

(1)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克服英语学习困难。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如在商店购物时和售货员之间的对话,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等,让学生分角色对话,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学以致用,把语言学好、学活的教学目的。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如录音机、英语电影、英语报、英语动漫等,以最直观、最形象的形式,既能使枯燥无味的语言变得生动易学,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在所难免,所以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借鉴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九年级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中,要让学生知道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会遇到困难的,关键是要找到合理的方法去克服困难。也可以找一些英文格言,如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学无坦途)Never say die.(永不放弃)Learning any language takes a lot of effort. but don't give up.(学习任何语言都是需要花费很多努力,但不要放弃)这样,学生就会重建学习信心,自觉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克服困难。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变化,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要给予合理的评价。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知道,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要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必须要先学习其国家的文化,了解外国的文化、习俗,了解外国人的生活及行为、方式、方法,这对于学生的英语的学习和交流有着很大的作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

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国家与我们国家在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礼仪方面、生活习性、社会交往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比如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等,当学生意识到这些差异后,就会加深英语的理解,同时也在全方位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健康的人格。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习惯的养成,比如预习的习惯、晨读的习惯、读英语报刊的习惯以及和别人用英语对话的习惯。同时,还有积极参与课堂上英语学习的好习惯,比如积极发言、朗读表演、对话演习、情境对话等。这些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所在。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包括英语朗诵、唱英文歌、讲英语故事、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英语、课外读书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接受最美、最善良、最高雅的文化熏陶,会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切身感受语言的魅力,体验语言的内在美,这将十分有利于造就他们一生高尚幽雅的人格。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当今社会,各种不良思想时刻在影响着学生。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结合我们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才为己任,不仅关注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真挚的、有爱国情感的人,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玲霞.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J].学

园,2011(3).

第3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校局合作 民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公安工作具有“高负荷、高节奏、高对抗、高风险”,民警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工作表现及工作效率。因此,以“校局合作”为平台开展民警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校局合作下民警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1校局合作是公安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校局合作” 是指公安院校与基层公安机关紧密合作、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惠共赢,共同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公安实战需要的公安专门人才的教育训练模式。建立“校局合作”机制是一个符合公安行业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的有效方法。

全国公安高等院校已成为大教育、大培训的主阵地,为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物质、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民警教育训练必须坚持实战牵引,贴近实际。公安一线既是前沿阵地,也是教育训练活生生的课堂;公安实战能力是民警的核心技能和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和切实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公安教育训练的“校局合作”是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有机结合,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挥各自的最大效能,创造特色鲜明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

1.2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增强队伍战斗力,提高广大民警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服务队伍建设。目前,民警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如下:

1.2.1 科班式的学校专业培养模式。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这些“科班”人才毕业后进入到公安院校中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 表现出了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具备非常多的理论和常识。

但是,这些“科班”人才在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更多依赖书本和理论知识,对于基层公安工作还缺乏系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训练,缺乏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操作技巧。所以这些学生在毕业后直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及时地进行由专业人才到专业教育人才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难易程度,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去了解基层工作的特殊性,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民警心理健康工作。

1.2.2 半路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2005年,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各省、市、自治区也补充了对于基层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规定。基层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口突然加大,但每年各地的公务员招录人民警察仍倾向于补充基层的警力,所以很少设定心理学的岗位。为了解决基层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不足,各地以基层的政工部门为主,依托相关的心理学学术团体和国家认证的心理培训机构开展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扩充力量。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极大地充实了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缺口,这些师资也成了我国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中坚力量。

但是,这种师资培训往往是“速成班”,民警们要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大量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这对于民警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培训效果同样存在着考验。同时,这些民警本身也承担着繁重的基层工作,如何协调现有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校局合作下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配置

2.1 定期组织开展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及时了解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2011年,根据甘肃省公安厅政治部组织开展民警心理健康调查的要求,对临夏州、张掖、金昌、武威、陇南、定西和甘肃矿区等七个地区的4721名在职民警进行了民警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中3903名基层民警参加了问卷调查。由警察学院心理科相关教师结合基层民警的实际情况,对SCL-90量表进行修改,修订了《民警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大致包括以下四方面:对工作的感受、目前的身心状况、工作情况和工作和生活资源。经调查,了解了当前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五个表现:一是紧张焦虑感;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四是缺乏归属感;五是人际关系不和谐。此次问卷调查,虽然对于甘肃省的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院局合作的平台没有搭建起来,所以对于基层民警没有有效地提供经常性的日常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疏导、训练和心理治疗等。

为进一步加强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健康服务工作,甘肃省公安厅向甘肃省科技厅申报“甘肃省警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实证研究”科研项目,并于2012年底获得甘肃省科技厅批复,立为2013年全省软科学科研项目。此项目数据收集建立在基层民警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基础上,问卷以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职业倦怠量表为主。访谈侧重于民警的职业压力状况、职业满意度、职业价值感等。此次调查加强了院局合作,由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搭建平台,省警察学院心理科教师和市警校心理科教师与各地、州的公安局建立长期联系,有利于对甘肃省民警提供经常性的日常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疏导、训练和心理治疗等。通过此次调查,制定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常模,可以更有效地探索研究甘肃省民警整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甘肃省招收民警进行心理素质测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预防和减少民警心理障碍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保障,把好“用人关”。

2.2通过校局合作,及时了解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以“实验中心”“服务中心”“训练中心”为主,开展研究、服务和教学训练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民警心理健康和心理训练需要,开发能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警种、不同岗位心理特点的心理训练手段和课程。该课程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作为依据,来培养、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受训民警要通过自身公安工作经历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并接受课程。

2.3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建设

建立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专家组。利用社会资源,甘肃省公安厅从医院、高校、专门机构等聘请10名左右的心理学专家,组成专家组,承担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科研、民警心理健康专业队伍(咨询师和辅导员)的培养、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

目前,全省两所警校共有从事民警心理健康专职人员20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和部分取得心理训练师培训资格。此外,专职教官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申报相应的校级、省级研究课题,以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加强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专业队伍的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班。2010年元月,甘肃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处在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举办了两期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辅导员暨心理行为训练师培训班。2013年,甘肃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从全省基层民警中选拔100多名热爱心理工作的民警集中培训,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组建了各地基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在警院的心理教师的帮助下,承担各单位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和个案辅导工作。这支队伍是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这些同志工作在一线单位,又具有心理专业方面的知识,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这一人群积极构建一个全省公安系统咨询人员网络,通过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使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为活跃在公安心理健康工作战线上的生力军。

通过对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建设即“社会专家顾问团队+警校心理专业专职教师+基层心理健康辅导员”,可以建立甘肃省公安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互助网络,也是一种群体性的支持系统。

总之,以校局合作为平台开展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民警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辛大勇,宋军.“校局合作”模式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2):141-144.

[2]张榕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 时代教育,2011(1):135-137.

【作者简介】

第4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007-03

投稿日期:2005-04-18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J03Y27)。

作者简介:严德-(1963-),男,山东济宁市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体育事业要与时俱进,谋求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必须有强大的体育人才群来支撑。有鉴于此,本文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问题,以期在宏观上提出未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供世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上海、山东、天津、江苏、福建、广东等12省、市的地市级体育局领导、高等院校研究生导师、重点中学高级教师共37人。

1.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影响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因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归纳、筛选的基础上,选取了36项指标(因素),请专家按其影响程度由小到大,在0~9的范围内对各指标赋值。然后采用SPSS10.O软件对结果进行R型因子分析。在规定特征值大于1的数值为主成份后,获取4个因子,再经方差极大旋转,获得21项因素,构成表 1。

2.2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因素分析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逐步确立和完善。小康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取决于未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而小康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又决定着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状况,影响着体育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层次。

2.2.1体育人才服务领域因子各因素分析 由表1可见,在影响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因子中,服务领域因子的贡献率最大,达36.221%。另由表2可见,在传统的体育服务领域,如学校体育教学、专业训练和比赛、社会体育工作等中的“非常广泛”一项,专家的认同率很高,平均达到0.817%,而在新的服务领域,如医疗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和中介等“有待开发”的认同率则很高。表明未来体育人才的服务领域将突破传统体育范畴,延伸、拓展到社会更广阔的领域。因此,适应社会需要,开发和培养更多门类、更多专业的体育人才,将是小康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任务,也是扩大体育人才就业渠道的必然选择。

2.2.2体育人才质量因子各因素分析 由表3可见,人才质量因子主要涉及人才的学历层次、综合素质和能力、知识结构三项因素。可以预见:小康社会体育的服务质量和效益观念的提升,对体育人才的素质、学历层次要求更高,复合型体育人才备受青睐,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将实现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效应(表4),将促进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若按1:200的师生比,2020年时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师资总量将超过17万人。按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师学历的要求,专科学校研究生比例在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在60%以上,研究型大学在80%以上,所以未来对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高学历、高层次的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将增加。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体育人才质量也将有明显提高。再次,竞技体育发展趋势表明,“科技先导”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型”教练员是提高运动成绩并在比赛中获胜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教练员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果要求更高。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体育人才无疑成为社会的要求。

2.2.3体育人才需求数量因子各因素分析 严德一(2004年)根据小康社会体育人才的社会职能,将体育人才分为:体育运筹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体育信息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经济人才、体育教育人才、竞技体育人才、社会体育人才等8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一直是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存量均较大,出现了毕业生分配率低、就业难的问题。表5中该类人才“供大于求”的判断率为0.82也说明此问题。但对于“供小于求”的判断率仍有0.12,表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还有一定的需求空间。体育教育人才总体上供大于求条件下的适度增加,提示我们:现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改造与优化并举,发挥其专业悠久、知识体系相对厚实的优势,把人才培养重心切实放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另由表5可见,社会体育人才、体育经济人才、体育科技人才均有较大的需求空间。这些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是未来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规定:“10年内,大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体育人口达总人口的40%左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体育社会指导员约20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之比约为1:6500。若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的每千人配备2~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数至少为65万人。其次,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1.5%左右,2020年将达到2%以上。表5中,体育经济人才需求“供小于求”的判断率为0.84,表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懂体育、懂经济、能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体育经济人才。再次,表1还显示,体育科研人才“供小于求”的判断率为0.82,“供大于求”的判断率为0.00,说明该类人才是“短缺”人才。该结果与安儒亮在1999年的研究结果:体育科研人员的需求系数0.87,具有很高的趋同性。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是“科技兴体”的要求,未来,提高科技对体育发展的贡献率是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2.4体育人才类型因子各因素分析 赵桂银、王正鸥(1993年)在其所著的《体育人才学》中,从不同角度对体育人才进行了分类。人才的本质是劳动者。随着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体育人才的劳动特征和社会职能正发生着改变。我国体育将全面与国际接轨,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体育发展的传统模式将受到冲击,体育人才的专业门类将调整并扩大,出现具有创新特征的“体育知识劳动人才群”(关于“体育知识劳动人才群”问题另文探讨)和新的专业门类。如体育信息人才、体育运筹人才

等。有些人才可细划到部门。如体育保险人才、体育广告人才、体育旅游人才等。

3 培养对策

3.1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体育人才培养培养意识决定行动。目前,我国在体育人才培养观念上仍存在着与时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在对人才价值观的认识上“重社会价值,轻主体价值”;在对人才质量观的把握上“重知识掌握,轻素质培养”;在对人才发展观的落实上“重现实结果,轻长远发展”。而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体育人才观。只有这样,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才能用先进的人才培养理论指导实践,并以超前的理念保证人才培养过程有一个高起点。

3.2强化社会本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满足社会对不同体育人才的数量要求 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是体育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体育专业设置要考虑入学需求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以解决目前有些体育专业人才“过剩”,而有些体育专业人才又“短缺”这一结构性矛盾。同时,高等体育院校(系)要明确角色定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及发展趋势来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并在专业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

3.3优化课程设置,突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一方面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特色。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和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改革现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中应减少陈旧知识,适当增加反映现代科技进步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注重基础教学。

3.4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复合型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小康社会体育人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承担的社会工作,将远远超出其传统的职业范畴,职业界限泛化;同时,在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和体育人才培养,将面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人才培养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把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实际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放在首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3.5扩展人才培养投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培养体育人才的格局小康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规模将不断扩大。因此,体育人才的培养应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行为主体多元化、组织机构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体系多元化的开放的人才培养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康社会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

第5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1.四个“疾病”模块的实践性教学和特色校本教材开发,使学生学会针对某一类疾病的康复功能评定和综合治疗技术,实现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临床治疗在教育上的“零距离”衔接。

2.轮转实习模式的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轮岗实习点,增加了接诊各种疾病康复治疗的机会,并提高了学生医患沟通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中医院多为脑卒中患者,儿童医院多为脑瘫患儿,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则以治疗脊髓损伤和骨关节病变见长。其优点在于以医院为专科、以疾病为单元,又汇通和完善了中西医结合和互补的治疗技能,使得我校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独显优势。

3.专业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成立学生专业社团“杏林社”,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中心,为广大师生和社区居民进行理疗、牵引、推拿、针灸等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学生技能在社团活动中产生了“质”的飞跃。

南京卫生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新方法,总结出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养成的“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五化合一”是从五个不同维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教学理实一体化”,是将课堂搬到全仿真的实训中心,教师讲授、演示并指导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时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精品课程,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并渗入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训模拟临床化”,是在职业教育的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康复实训中心的建设本着与临床接轨的设计思路,按照临床治疗类别分布和功能划分,模拟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实训中心建设,建成专业氛围厚重、准医疗环境的实训基地。“技能操作模块化”,考虑社会对康复技术人才技能的要求,重点突出疾病治疗方法的学习,将康复治疗师职业所涉及的疾病进行归类,总结了四大类疾病康复,制定了以“脑卒中”“脊髓损伤”“骨关节病变”“脑瘫”为单元的“模块化”实训课程标准,开发出配套的校本教材,使学生学会针对某一类疾病的康复功能评定和治疗技术,实现专业教学与临床岗位在教育上的无缝对接。“毕业实习专科化”,分段在中医院、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三站式轮转实习,打破了目前各校康复专业办学的常规――综合医院“一站式”单一的康复科毕业实习模式,其优点在于以医院为专科,以疾病为单元,又汇通和完善了中西医结合和互补的治疗技能。“职业素质养成一贯化”,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早期融入职业概述和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各类形式的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和社团活动等,不断强化职业意识、深化职业思想,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详见左下图)

该研究的特色:

一、统筹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连续有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渐进提升的教学安排,将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康复治疗师是一个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都很高的职业,“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既针对高技能又兼顾了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我们围绕中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经历“初与师合、形神如师、终与师离”的技能学习和训练过程:即始于“临摹”教师手法,过渡到治疗手法和动作要领模拟教师,最终实现独具一格,在传承教师治疗技能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治疗的认识和体会,形成兼具技巧性和治疗特色的临床技能。

二、以“疾病”为模块优化和整合专业课程。避免了重复学习、知识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改革教学模式、拓展与职业相关的知识课程等,以高效率、最优化的方式调整课程结构,将专业知识有效链接临床治疗。通过实施四大类疾病模块的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技术问题的应变能力,走上岗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能适应社会需求,并具备后续发展潜力。

三、开发有效实训模式,打造实训基地。“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涉及的医院多,接触各病种患者的机会增加,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二是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三利于综合治疗技能的培养,四是轮转实习模式学生认可度高,提升了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建成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康复辅助用具研发制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2013年9月我校康复实训中心立项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我们依托实训中心,将保健按摩师的培训课程融入实践教学中,高级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100%。

第6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 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如何促使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的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德智体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心理健康纳入考量学生素养的标准体系中。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逐渐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首要正式任务。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高,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形成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指出:“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有赖于高质量的劳动大军,而高质量的劳动大军的培养正是由高等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育’一起来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这是该组织为统计各国教育情况而制定的“教育统计标准”,反映了世界多数国家教育体系的共性部分。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社区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技术大学等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来培养。

我校思政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及《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方案。方案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日常咨询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三项内容。

方案涉及课程学时、学分设置、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内容设置及咨询对象、咨询类型、咨询方式等,也较为详尽地提到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举措。自2013年3月1日执行以来,心理健康教研室在思政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如期进行,还将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主要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维目标制定,一是对教师进行优化,二是对学生进行优化,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基本途径:全面渗透常态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心理健康的主宰者。发挥大学生心理社团和学生心理骨干的积极作用。强调开放式和参与性,以能力为本,以课题设计为主的教学设计。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中心途径:专门教育与辅导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按照学分学时1:16比值计算,共32学时。其中16学时为课堂讲授,16学时为心理咨询、个体、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普查等活动。

最后,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实效化。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保健的基本体系中,利用多种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教育工作。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使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也可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

参考文献:

[1]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2]詹启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层次结构模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3]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5).

第7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1.1是培养合格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研究与实践表明,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要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适应需求进行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方法,实现校企的实质性合作,从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1.2是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一是改变教学与实践的单一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实践优势、学校专业人才优势,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无缝对接。二是学生在企业学习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轮岗实训,学生能掌握生产操作规程、企业管理程序、质量检测与产品研发技术等技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随着合作的深入,能帮助学生和企业更好的成长,既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也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1.3是立足高等药学教育长足发展的需要

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对高等药学教育来说,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良好途径,既提高了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有效实施,一是能突出药学专业的办学特色,二是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三是极大提升了药学专业的办学水平,使高等药学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2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1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和融合,随着专业设置的拓宽,已经建立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药学学科群体。②目前大多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重理论轻实践,或因陈旧教材制约,或因实践基地的匮乏,学生整体素质较低,不能达到行业、市场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标准。所以创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是办出特色专业、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2.2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市场所需存在的矛盾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企业更需要懂技术会操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方面能独挡一面,不管是生产组织与管理,还是在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都具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高等教育传统教学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学,在医学院校培养理工科人才问题上更为突出。而“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把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经验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市场、企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高等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可以缓解人才培养与市场、企业所需的矛盾。

2.3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第8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43-01

近几年来,我参与了“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对这一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我的认识加以阐述。

1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辽宁西部,虽交通便利,但经济还不够发达,经济缺乏大企业的支撑。许多企业倒闭,下岗工人很多,就业困难。本来职业教育受“普高热”的影响,缺乏生源,已经是困难重重了,在加上本地区经济的不发达,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尴尬,使得我地区的职业教育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突破瓶颈,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重大的意义。我校率先采用订单、冠名等办法实现校企合作,实现学生异地100%的就业。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对职校、对企业、对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

1.1 校企合作对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增强自身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新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企业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以我校为例,这些年在市教育局领导和我校领导的带领下,顺利实现了和富士康企业、北京京东方、天津三星、天津一汽夏利等企业的合作,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校企合作,也使我校起死回生,由校园内没有几个学生,到现在的学生满校园,同时由于就业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1.2 校企合作对企业和学生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缩短了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适应期,这样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讲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毕业后很快就业,解决了家长和学生的就业困惑。另外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熏陶,增强了改革的意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同时在工作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有了更深的理解,便于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培养了从岗位做起、从基础做起、从自身做起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所以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总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

校企合作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其合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在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中,总结出我地区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订单式”培养

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其基本特征是: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并按照协议约定,落实学生就业。我校从2007年起就不断开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新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烟台、天津产业园)、天津松下、天津三星、天津一汽夏利、北京京东方,两锦大洋电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毕业学生的全部就业。

2.2 “校企互动式”培养

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做法,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它可以弥补校缺乏实训基地,专业培训不足的缺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3 “双元式”模式

既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进行,企业负责主要实践技能的培训,学校负责专业理论和文化课的教学。我校从2007年开始,学生在校学习2年专业理论和文化课,第3年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由企业的工人师傅手把手教,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2.4 “资源共享式”

既充分利用职业院校资源,与对应的行业、企业通过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方式,培养训练相结合,与企业零距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企业在岗职工。

3 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学校、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

(1)学校方面: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轻易放弃岗位。以我校“富士康”班为例,2%~5%的学生不愿在一线工作,想在办公室,做清闲的白领工作,这部分学生定岗实习没几天就轻易放弃了工作岗位。还有10%~20%的同学对自己和就业单位的期望值过高,就业目标不明确,不懂得就业中创业的道理,碰到困难和挫折,或者是工作累的时候也放弃了工作岗位。5%~10%的学生还达不到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拈轻怕重,偷懒耍滑,不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有时会出现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他们在定岗实习中被企业淘汰。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还要加大学生就业前的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找准自己在当今的社会角色中的定位,明确当前就业工作的目的,实事求是地评价审视自己的就业能力非常必要。

(2)企业方面: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我校为例,学校按照订单培养的协议,完成了人才培养计划,企业也应该按照协议参与人才培养。比如,把企业机器设备引进学校,成立实训车间,企业定期派老师来校指导学习的实习等,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到这一点。企业应给予更大的热情支持校企合作。

总之,中职培养人才要立足于企业的需求,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各类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为职教的发展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杨金洪.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J].科技信息,2009(1):668.

第9篇:康养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曾翠云,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广西 梧州 54300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1-0128-04

泛珠三角区域是我国在2003年7月正式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地区概念,它覆盖了中国五分之一的国土,占了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包括了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九个省(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是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以及香港、澳门。这就是知名的“9+2”经济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影响下,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开放与融合。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着重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科教与文化、商务与贸易、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卫生防疫、旅游、劳务、农业等十个领域向前推进。从2003年到2012年,依托港澳、面向世界的区域开放格局日益清晰。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的九省(区)与港澳贸易总额突破2500亿美元,比“泛珠”合作初期的2004年增加了两倍以上。“香港接单。广东设计,内地制造”等各种优势互补型产业分工模式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使得泛珠三角区域的就业市场前景开阔,另一方面也由于外向型的高附加值产业的迅速增加导致对招聘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要求。

一、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的就业环境透视

泛珠三角区域的就业环境随着产业升级而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和社会对接,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据报道,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泛渤海湾区域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的就业人数比例为21.1%。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660万人,2012年达到680万人;2013年将创历史新高,接近700万人。2013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比十年前(2003年)的212万人多了487万。2013年,泛珠三角区域中的湖南省,大学毕业生就有32万人。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报告则指出,按照现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万人。从市场调查中得知:最近三年,签约率高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类。另外,制造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建筑业也是签约量大的三个行业。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24.14%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是个人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我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欠缺;而更多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要求。比例达到了65.9%。一方面是“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就业难”,这种趋势日益常态化。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

二、明确人才培养路径的改革方向

探寻人才培养路径的改革方向,必须要明确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1998年,在教育部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制订培养目标和人才规划要有依据;培养过程与方式方法要具备科学性;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评估方式相对稳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中的一个层次。构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培养路径进行顶层设计,要从战略上把握自身条件、目标定位、培养规划,力求往多样化、人性化的方向去健全整个育人体系。泛珠三角区域的区位优势明显,依据这种优势。应该“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三、探析有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多功能型的人才。包括知识的复合、能力的复合、思维的复合等多方面特征。这种类型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他们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而且对相关的技能也是一并具备的。这些人才特征正切合了社会的需求。因为,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知识整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所以决定了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就是要找准一条跨学科、跨专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的新路子,从而实现教育、人才、产业的多赢。

(一)复合型人才的种类

人力资源界对人才的类型区分为-型人才、I型人才、T型人才、H型人才、+字型人才。

这五类人才的区别主要在于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方面。其中,知识面宽、整体素质强的T型人才、H型人才、+字型人才都是属于复合型(或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企业前进的核心能动因素,这类人才也成为了企业界的“香饽饽”。

(二)有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1.“课堂-实验-实习(训)”的人才培养

这是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探索和实践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整个模式的设计,立足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同时兼顾创新型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环节,既注重所有类型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也注重根据学生的特长,在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或学术研究、数理分析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营销能力。在实习实训环节,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选取不同形式的实习方式,如课题研究、专业调研、顶岗实习等。不同形式的实习实训所用的课时也不一样,会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课时。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挖掘个人潜力并发挥最大化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2.“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长期维持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接收人才的合作关系。这是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选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其中折射的育人理念值得所有高校学习,即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可以是多层次、多样式的。广东省从2010年5月开始,选取了省内100所优质技工院校,与1000家企业携手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年培训规模为60万人,预计到2015年,广东省的技工院校所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总数会达到500万人。这种合作可以使得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合二为一,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也会根据培养内容和人才作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

(1)订单培养

学校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企业也可以直接和学校定制(或预订)相应的人才。这种培养方式可以让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方实现多赢。学校无需开毕业生招聘会,毕业即就业,企业解决了技术人员的储备和接班问题,降低了员工的流失率;学生一毕业马上就业,免除后顾之忧;社会也减轻了负担。

2013年的夏季,有着699万的高校毕业生,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供给量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但是,广东的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招聘会却成了“预订会”,人才供不应求。一些学校的特色专业的学生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要提前一年预订人才。依据订单培养,近年广东的一些技工院校的特色专业出现了100%的专业对口就业。

由此可见,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和市场需求接轨,更要有前瞻性,要有战略眼光,提升自身的专业层次,这样才能做到围绕时代培养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工学结合

工是指工作实践,学是指学校学习。工作实践既可以是有过三至五年的工作时间。也可以是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适应某个工作岗位的能力。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寒暑假或实习期,参加社会实践,累积工作经验。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技术、零售贸易、金融、房地产、社会服务、传播与文化等产业,都有机会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品质,挖掘自身潜力。复合型人才,不仅仅是学历上的复合,在个人的潜力和品质方面也应该是出色的。应变力、洞察力、适应力、抗压力、执行力、沟通力等个人潜力与宽容、冷静、主动、谦虚、谨慎、诚信、忠诚、坚韧等品质都可以在工学结合中逐渐习得和强化。

(3)顶岗实习

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方式主要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实习问题有过明确的指示: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相应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实习,即“2+1”的教育模式。这是顶岗实习的大致做法。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顶岗时到专业对口的部门或现场直接参与工作,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早在2006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就率先在全国实施顶岗实习工程。这种创新教育实习模式后来由师范类院校扩展到各类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顶岗实习的特点是,学生的工作是“正在进行时”,完全履行其所在岗位的全部职责。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升级与转移正如火如荼。急需中高端技能人才。这无疑就给高校学生顶岗实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4)冠名班

这是校企合作模式中达到“无缝对接”境地的一种。由企业冠名、企业资助,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共同培养人才。如,“万科装修监理班”(冠名企业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班”(冠名企业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富宁精密电子有限公司)、“长城汽车班”(冠名企业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班的招生会按冠名企业提出的条件来录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也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的:企业还会派出经验丰富的实战型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管理方式是学校与企业的二元制管理,学校的辅导员和公司的员工都是班级的责任人。整个过程。从招生、教学、实习、就业都是学校和企业一起商议实施的。

冠名班的学生,是按照企业的标准来培养,学生从“学生”变为“员工”,既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实现零距离就业,也降低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达到了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或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5)共建实习基地

这是学校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种形式。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开展交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及互补,在目前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的确是一条有效途径。如,梧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签订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美术学院与广东省郁南县政府共建实习基地“广西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写作创作基地”;海南大学法学院与临高县人民检察院共建实习基地;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与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共建工程实践与实习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黄埔军校纪念馆共建实习基地等等。实习基地不仅局限在国内。还可以利用中国一东盟经济圈的优势在境外开设,和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共建实习基地。在《东盟2020年展望》中,东盟国家也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呼吁东盟“通过优质教育、培训和改进技能、能力,加强所有经济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开拓视阈,辐射周边,也是一条可行的共建路径。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可以成为高校学生由“校园人”向“工作人”转变的“孵化器”,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6)共建培训鉴定站

2012年3月26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通知》,要“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按规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国家对职业技能有标准有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有鉴定机制。围绕着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学校与企业由此搭建对接的合作平台,共建培训鉴定站。高校可以顺应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考评体系侧重职业能力、工作业绩、职业知识水平和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校企共建培训鉴定站,能够使高校学生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状态。

(7)企业员工脱产培训

员工脱产培训,就是让员工脱离工作岗位,进行专门的集中培训和技能开发。例如,可以参加一些高校的学习班、研修班,参加企业内部开展的培训课或研究活动等。培训的目标都很明确,注重计划性、系统性、专题性,可以是讲授、辅导,也可以是操作、训练。

校企合作的员工脱产培训。因为是围绕着知识技能培训(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等)和态度培训(思想、品德、修养、信义、人际等),涉及深度的内容,所以可看做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

3.“双证教育”的人才培养

“双证教育”中的双证,是指学历学位证和职业资格证,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都确立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地位。高校培养的学生,获得学历学位证的都证明是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其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都是要经过除常规的课程学习外再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的。如,计算机、语言、物流、会计、财务、工程师、厨师、营养师等等。“双证教育”是“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新型教育工程,它整合了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势,具有强强联合的效应。一方面,学生通过高校的学历教育可以增加并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结构和文化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顺应市场需要学习相应的职业技能,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取得证书。“双证教育”是属于教育的“1+1”,是培养中高端技能人才的最佳途径,具有大学学历教育和专业能力教育两不误的效果。

四、高校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当下意义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