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课程建设实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实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教师培训的新理念

“十二五”期间,我校提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理想,助推学生自主求知和生命成长”的教师培训终极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我校合理规划教师培训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选择教师培训的战略,制定科学的培训制度,塑造良好的培训文化,三管齐下,积极创建合理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我校以“知识探究、能力构建、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引领,现已构建“钻石型”特色课程体系,包含基础学科类课程、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类课程、CPS(Creativity, Practice, Service)类课程以及人格养成类课程。新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随之发展与提升,既为教师成长提出了挑战,又为其注入了活力;既是教师培训的动因,又是培训的新平台。为此,我校将紧密围绕课程建设,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师培训,以教师培训促进课程建设,从而努力围绕学校特色发展,以教师培训为桥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促进学校教师培训为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学科基础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坚持“校本、生本、课本”的原则,即“以学校文化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本”,从而实现基于“校本”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为自身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基于“生本”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基于“课本”学习研读课程标准,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要求,落实双向细目表,进而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为教师培训的有效抓手。

构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

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之上,我校深入探究教师培训的内涵,合理统整与规划教师培训工作,使其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相融合。

教师专业发展涉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方面面,可归纳为升华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充实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四个主要方面。基于此,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对“十一五”教师培训工作的总结,努力挖掘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即“敬业”“爱生”“博学”“善导”。“敬业”是指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爱生”是指关心、爱护学生;“博学”是指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善导”是指育人过程中以开导、引领见长,这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发展的统一整体,教师的各种专业素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各专业素养的平衡发展与相互促进。为此,通过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生长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校提炼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即维系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链,并以此作为理工附中的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其中,“敬业与爱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促使教师超越“谋生”而追求“乐生”,这是使教师情系教育事业的精神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然而,“敬业”更需“精业”,故要“博学与善导”,这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硬实力的更高要求,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精雕细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是教师培训工程的又一重点。文化具有群体性和实践性,文化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由个体推广至群体,由设计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文化引领是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出发,我校着力从学习与教研、实践与反思以及师德三个方面培育教师培训的文化,而这正与我校“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相得益彰,即以知识探究促学习与教研文化,以能力构建推实践与反思文化,以人格养成引师德文化。因此,“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面,课程建设成为建设教师培训文化的沃土。

教师专业发展的点、线、面的有机整合,最终促使我校努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机体。为使其焕发活力,结合学校“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新理念,我校提出:以课程建设作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使教师培训回归教育教学实践。“人文奠基,理工见长”是我校课程的特色,指我校的课程在保证学生构建为人之本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理工领域的特长发展。基于教师培训与课程建设的融合,“人文奠基,理工见长”的课程特色为教师成长打下了生命底色。“厚德积学,沉毅笃行”是我校的校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体现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沉着坚忍,行动务实”,这是我校教师培训的行动准则。我校的教师培训注重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活动开拓教师视野,借助“教师沙龙”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这些都构成了教师培训生命体的特色生命活动。

与此同时,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我校积极倡导公开坦诚、高度信任、关心与分享、珍惜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风,并以此促进学校文化ACT建设。学校文化ACT具体是指尊重信赖(Are respectful and trustworthy)、相互关心(Care about each other)、承担责任(Take responsibility),这是我校团队建设的核心精神。教师培训工作的作风较好地体现了ACT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立足校内,两头在外”的教师培训方针

在“十二五”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将教师培训的总体方针确定为:立足校内,两头在外。

1.“立足校内”

所谓“立足校内”,是指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搭建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施“凝聚工程”、“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凝聚工程”旨在凝心聚力,通过人文、科学的管理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信念与经验、相互承诺的实践共同体,建设一支尊重信赖、相互关心、承担责任的优质教师团队。

“青蓝工程”即师徒结对,通过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发展。我校尤为注重对教师队伍新生力量的培养,并从思想、仪表以及日常行为的细节方面进行引导。为指导青年教师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学校对其提出“日行三必须”,即必须把教书当作事业来经营,一颗心追求,一辈子坚持;必须呵护学生;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来成长,放眼世界,见好就学,省思内心,闻过则改。此外,为引导青年教师优化个人发展的细节,学校明确提出了“教师20项修炼”,提醒青年教师关注自身形象、生活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多个细节,具体内容如下:

修炼教师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微笑;教师的语言;教师的习惯;教师的宽容;教师的德性;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情感。

精炼教师生活:教师的规划;教师的阅读;教师的研究;教师的反思;教师的写作;教师的幸福。

锤炼教师专业: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教育之梦。

“名师工程”是指学校为不同层级的骨干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营造交流、研究的氛围,旨在树品牌学科,出名牌教师,建特色课程,育教研文化,传经验影响。

2.“两头在外”

所谓“两头在外”,是指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将走向两个区域:一是走向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二是走向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

首先,我校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合作,通过为教师办理理工大学借书卡、开放理工大学网上图书馆、帮助教师提升学历等方式,使其能够分享大学资源。

第2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 问题 改进建议

一、引言

网络教学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高水平高校的必要条件。北京城市学院于2010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主要是作为全日制本科生的补充教学手段,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搭建的教学平台。平台中包含了我校全部本科生和教师的用户数据,并定期更新每个学期的课程开设情况。我校于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网络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目前系统中的课程数量已超过6 000多门,部分课程已经在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网络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W络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课程的定位不明确

网络课程是以网络为表现形式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书本搬家”“课堂搬家”,并非是课堂教学的机械移植,而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所以,解决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网络课程定位中必须加以明确的。网络课程既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补充,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平台,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但是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摆设,更不是为了应对教育部门检查与评估的一个手段。

(二)教学资源的使用过于单一

当下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呈现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PPT课件、教案和讲稿的电子化和课程视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缺少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和其他多方面交流形式。这种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不能完全让学生保持高度渴求的学习状态,从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授课经验和教学水平无法得到展现,最终导致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

(三)师生之间互动环节的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网络课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差甚至缺乏互动。网络课程是一种模拟教学,师生之间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学生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答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也不能和其他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对某一知识点有疑问时,缺少一个快速解决的平台。虽然可以在网络课程的答疑讨论专区留言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寻求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但都有滞后性,甚至根本得不到解决。

(四)网络课程日常维护管理和后续更新不及时

网络课程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网络课程需要持续的管理与维护,才能保证它的有效运行。然而很多网络课程一旦制作完成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持续使用,后续更新速度跟不上。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没有及时修订,视频的录制大大滞后于现实,维护与更新的不及时,造成网络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改进建议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加大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力度,创造机会让教师深刻理解网络课程的概念,消除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陌生感,让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的设计、建设和实施中来。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突出网络学习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以简单易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作业内容的设计要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少而精,拿到手”,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是传统的闭卷,也可以是开卷、大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方式。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新颖性、实用性,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薄弱环节,起到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作用。所以,网络课程需要重新组织原有教材内容,可以采用模块式设计,分模块讲解,同时将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模块式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既适应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也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促使教学资源多样化

网络课程中,应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1.使用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授课,实现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这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2.可以给学生提供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的分布,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3.布置合理的作业库和试卷库,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确保他们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实现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4.给学生指明网络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参考教材及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行业、本部门内的前沿知识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等。

5.可以将教师的教案、讲稿等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消化知识,从教学的角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6.可以将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光盘,这样既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负担,又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7.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书本,又有现代高新技术下的多媒体的使用。

(四)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

教师授课的视频多是独自坐在摄像机面前,没有学生的配合,没有黑板的板书,缺乏生动的教学情境。实际上授课视频最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录制,也就是说要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通过网络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上课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录像中学生的一员,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课堂一样,紧紧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学情境生动有趣,富有变化,学生时时刻刻能够保持注意力,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

(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师生之间能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与互动是网络课程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学习突出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习困难,目前网络课程中师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主要是答疑讨论专区、电子邮件等方式。可是由于教师平日工作比较繁忙,投入到网络课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可能造成学生的疑问不能及时解答,电子邮件不能及时回复等问题,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我校的做法是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安排师生见面,面对面的交流;成立专家团队检查督促教师及时为学生的答疑解惑,将其作为评价与考核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让网络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

(六)强化对网络课程的维护管理与更新

网络课程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方面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提高后期管理的效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从网络技术等方面开发出更适用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平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课程更新换代,课件视频更新录制,并且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材改版后,由于理论知识发生较大变化,要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方便学生的学习,使网络课程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的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通过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与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较充分地发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率,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但是在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地总结、分析并着手解决,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努力开发高水平的网络课程,实现网络教学效益的最大化。Z

参考文献:

[1]祝小兵.网络课程概念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4,(5).

[2]张贵英,张先杰.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

作者简介:

第3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活动课程建设 活动教学

为了促进我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我院对加强职业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展活动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2005年作为创新项目参加了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高度评价。

一、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养成高职生现实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的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是一门能够较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反映的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活动,它的实施有助于职业教育超越单一的知识教育或书本教育模式,并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起一种合乎时展需要的,符合职业教育课改方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

二、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

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开展要有地方特点和时代精神。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的特点和需要,同时要体现开放性和前瞻性。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开展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活动课程的类型分为必选课和自选课两种,以自选课为主,资源形式要体现多样性。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活动教学的开展,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反映了各方的发展需要。

三、活动课程设置的目标与活动教学原则

(一)目标

首先,着眼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对地方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实践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第四,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诚实信用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文化教育,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 高技能性原则。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培养生产现场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活动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活动教学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

2.能力核心原则。高职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相对于高职学科课程来讲,更加强调以应用为中心的主旨地位。活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3.多元整合的策略原则。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因此,活动课程内容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多元整合。

4.开放性原则。要求活动课程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应。

5.整体优化原则.实施活动课程,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是社会需求、学生基础水平、活动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平衡关系。三是课程之间的统筹关系。

6.个性化原则。个性化的活动课程要求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同时,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有权自主选择课程。

7.特色化原则。活动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一定要重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活动课程模式。

四、活动课程的课时分配

根据高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各专业活动课时的安排应等于或大于40%,分配到每教学周,按每周20节课计算,则每周活动课时应在8课时以上。各专业应根据学生三年的学程,系统安排好各专业的活动课时。

五、活动课程设置的内容、设计思想与学习要求

我院活动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构成一个体系。

(一)内容体系

1.文化类模块。(1)思品活动课程(思想教育活动、品德教育活动、军训活动、法制教育活动、信用教育活动)。(2)文体活动课程(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3)人文活动课程 (文学艺术欣赏、社会科学讲座、人文学术争鸣等)(理、工系)。(4)科学活动课程(自然科学讲座、环保活动等)(文、经系)

2.技能类模块。(1)学科技能活动课程(单科技能训练)。(2)职业技能活动课程(职业资格证培训)。(3)智力技能活动课程(思维训练、学习方法与操作程式训练等)

3.发展类(素质类)模块。(1)基本素质活动课程(智能素质、情意素质、人格素质)。*(2)适应、就业活动课程(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就业指导、职业角色塑造等活动)。(3)创业创新活动课程(创新意识、创业设计、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等活动)

具体科目由各系、各专业根据三大模块自行定义。

(二)学习要求

以上三类模块活动课程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因此学生在选择课程,形成学习方案时有一个最低的拼盘要求:加*者为必选课程,其余类则要求从后面列出的选项中选择一项,以体现课程培养的完整性。

六、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

1.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国际、国内高职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以活动、实践训练为教学载体。采取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测量.没计、制作、服务等具体活动。

2.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实施计划的全面落实。各系要合理安排课程。要认真按照活动课程管理的要求,确保所有专业按规定开齐学院规定的活动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及课时,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课时量最低应不得少于总课时的 20%。

3.推进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益。教师要注意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4.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与实践训练。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探究和体验,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评价

1.专业评价。院加强对各系部、各专业实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督导与评价,督促各专业认真落实活动课程计划,切实开好活动课程,并把活动课程实施作为评价执行国家教学计划的内容,纳入对各专业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估指标之中。

2.教师评价。重于对教师在活动课程中的组织、开发、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3.发展性评价。重视其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技能、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以学生“自我参照标准”为主。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考试、考查、汇报、表演、观察、竞赛、参观、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八、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管理

1.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由学院统一规划、管理。各系部、各专业制订活动课程科目,并组织实施活动课程的教学。

2.活动课程教材的开发和管理。各系部、各专业自主编著活动课程教材或讲义,但在编著时必须向学院教务处进行申报,经学院审核批准立项后方可进行;教材使用前,须经学院学术审查委员会审定。

3.教学管理。各系部在学院教务处的领导下,负责对各专业实施活动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

[2]单嵩麟.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

2003,(8).

[3]胡国英.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通讯,

第4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关键词:职业素养;调研;改革

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曾指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者,职业生涯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内涵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对于中职院校尤其是示范校建设,要纷纷把主要的精力和物力投入专业能力课程的开发和改革上,而职业素养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只是轻描淡写、无足轻重。随着全国一体化课程的火热推进和企业用人的强烈要求以及在示范校建设工作中的感悟,技工院校的同仁们似乎意识到,就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这一问题,好像普遍存在失衡发展的态势,即重才轻德、重技能轻素养、重就业轻发展。尤其是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缺乏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更是呈现碎片状,不成体系,没有标准,更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所以,如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已成为职业院校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在发展、设备在更新、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毕业生要想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要想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要想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必须有必胜的信念和超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能支撑起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职业素养,因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取得国家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具备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设施的状况大概如下:(1)一校一模式,确乏顶层设计、高端引领及标准化课程体系;(2)老套的传统教学法已不适应学生的味觉,亟须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3)学生厌学、困学现象较严重,需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有满足学生要求、发展的教材和学材。

于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了推进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事情,与此同时更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因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要把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双管齐下,并行推进。

一切课程的改革、建设都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凭空想象,要以市场需求为宗旨,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为落脚点。

一、企业调研,找准定位

1.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符合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建立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及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起到衔接与支撑的作用。

2.调研各专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找到共通、核心的职业素养要求。

3.搭建各专业共享资源平台,编制和开发相应的教材和学材。

二、校内校外,学生调查

1.毕业生调查。通过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已经毕业离校且走上不同工作岗位的本校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毕业生工作过程中的亲身体会,对母校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及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发扬光大的和需要改革完善的环节,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在校生调查。尊重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充分聆听在校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目标

结合地域经济和文化气候,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交流,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联系日常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仅可以为课程改革和开发提供方向与依据,而且可以为职业素养课程改革、开发提供素材,同时也可以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目标。

四、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整体建设思路

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整体建设思路要求在“服务于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综合素养”的课程原则下,大力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用人单位职业素养需求和现状调研、在校学生现场调研、职业素养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如何解决短期知识够用和终身发展的培养”四个主题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目前的实际能力水平,理清职业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和支撑内容,梳理出短期够用的知识和终身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职业素养课程的改革、开发提供设计依据。

综上所述,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来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有多少符合学生的实情,又有多少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还有待于教师到教学和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反复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离我们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近。

第5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关键词: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改革

新课程建设强调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双师作用,它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课程建设工作中的额外负荷影响和制约其改革的能动性。我们从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外因出发,研究哪些因素对教师起负面影响,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从外界环境出发研究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外部环境提供的条件与个人所需是否协调对应,实际上体现了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手段是否社会化,或者大众化的一种方式。教师感觉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中游刃有余时,就会心情愉悦,对其身体与心理健康有益;感到无所适从时,就会感觉处处充满压力,紧张,教师应努力试图改变这些不适应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临各种矛盾和抉择,如构建课程体系所需的知识体系的更新选择、新的知识体系获得途径的选择、专业技能同双师需求的矛盾等,这些问题给教师带来了诸多烦恼,最主要表现为教师视野的局限性与课程建设的紧迫性、创新能力与课程建设要求之间不匹配和外界教育资源与教师需求不匹配。

二、教师视野的局限性与课程建设的紧迫性

新课程下专业教师面临的挑战主要反映在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但是,短期的培训、考察、学习不能迅速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不能合理、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不能将课程建设落到实处。因而,要在观念上超越以往专业模式,在实践教学上有所突破,对于课程建设的驾驭者而言任重道远。

三、教师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与课程改革要求不相适应

(一)课程设计能力

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与课程改革要求不协调方面主要体现为:国家虽然开发系列新课程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没有地方特色。因此,教师要自行决定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式等,编制校本教材,使之服务地方,特别是高职院校,强调地方特色及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教师已经习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架构,当失去原有优势后,短时间内将很难转变为以实践技能为主的角色,这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教育教学能力

为了适应综合课程的趋势,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理论传授者转变成实践引领者。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基本教学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探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要注重学生能力的考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

新课程关注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从课堂走向实验室、实习基地,以至于进入企业,学习内容更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他人的交往范围更宽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教练员又是领队;既是队员又是陪练;既是管理作者又是服务者,角色的转换对教师的人际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创新能力

新课程中,教师要对课程设计与教学进行不断深究与反省,深入企业,完善校企教材的更新机制和知识体系,降低课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创新教学。教师要研究学以致用的转化途径,提高主动性。创造性思维源于教师强烈的创造动力和外部因素;创造性建构知识体系能力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处于动态之中;教学科研源于教学、指导教学,结合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借以指导实践。

(五)变革适应

课程建设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操作实践提出新的挑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这是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这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将为教师带来巨大压力。

四、社会及学校提供的资源与教师需求不匹配带来的矛盾

在课程建设中,不仅通过提高教师自身能力,适应变化的教学需要,还要改变周围环境因素,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满足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一)继续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对改革理念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才能拥护课程改革,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如何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将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能否提供相应条件,满足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的进修与提高需要,是决定新课程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评价机制

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评价方法,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过程性、主动性评价。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行政支持

教师课程建设的原动力是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支持。因此,教师的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是顺利与否的关键。特别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试验、尝试甚至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对于这些改革措施的容纳程度能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

(四)工作负荷与时间压力

课程建设强调教师设计课程、规划课程及在教学情境中进行的行动研究,这些都是很花费时间的工作。如何通过对教师的“减负”推动新课程发展,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五、结语

课程建设必将带来教学内容、教师角色及学校组织工作关系的挑战与冲击。对于教师而言,则是一个理念、能力建构过程,必然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课程建设的实施者应充分理解教师,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决定课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关注教师的所思所想,通过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缓解工作压力,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潇.浅析项目教学法中高职教师的适应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2(11).

第6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一)刑事诊所课程建设,是诊所教育法律援助目标的具体落实,社会对此有强烈的期待。

“诊所法律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操作技能,更要通过特定的法律实践(法律援助)使所有参与者增强公益意识,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真实案件,无偿地为刑事被告人辩护,不仅是刑事诊所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而且能维护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这种法律援助更有着广泛而迫切的社会需求。纵观我国的刑事审判,被告人无律师辩护的案件占有相当数量,在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这种案件的比重更高。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被告人欠缺经济能力,无力聘请律师;而在这些被告人当中,相当部分的文化水平很低,对刑事法的规定了解甚少、缺乏理解,甚至不能清楚陈述事实,因而几乎没有有效的自辩能力,加之对自行辩护普遍存在顾虑,他们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应有的,甚至是起码的辩护。在刑事诉讼关系中,这样的被告人无疑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也渴望得到刑事法律援助,获得较为专业的辩护,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刑事法律援助,社会应责无旁贷,也正好契合刑事诊所课程的实践性目标,回避刑事法律援助,是诊所教育的缺憾。刑事诊所的学生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在法律范围内维护被告人的辩护权,不仅大有可为,同时也是法律诊所自身公益目标的诉求和公益特征的折射。

在诊所法律教育的体系建设中,刑事诊所课程有其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课程建设和持续发展,其结果是法学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双赢。

(二)刑事诊所课程建设是诊所法律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完整实现。

作为诊所法律教育的有机组成和法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刑事诊所课程有其自求的目标,概而言之,就是培养、训练学生在刑事法方面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种培养和训练之于法科学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首先,刑事诊所课程教学指向的刑事法及其运用,是法科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欠缺刑事法知识和运用能力学生,很难说是合格的法科学生;其次,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他们需要有刑事法的知识和经验。虽然加速进行的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使法科学生毕业后获得的刑事法律工作岗位在减少,但最终的从业人数依然庞大。忽略在校期间的刑事法学习和训练,是法学教育的失职;第三,刑事法作为重要的部门法,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制度内容、运行要求、适用方法。通过刑事诊所课程的实践性学习,有利于是学生法律思维和能力的拓展,促进其他部门法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毫无疑问,刑事诊所课程是诊所法律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刑事诊所课程的诊所法律教育以及法学教育,在体系上是不完整的。简言之,刑事诊所课程建设,是诊所法律教育自身的需要和完善。

二、刑事诊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法制空间检视

“诊所教育最关键的界定要素是它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如果刑事诊所不进行真实刑事案件的援助,学生不介入诉讼,为刑事被告人提供辩护,不仅会使诊所教育的效果打折扣,而且有违引入诊所教育,促进实践性法学教育改革的初衷。问题在于,学生有无资格以及以何种身份刑事辩护?辩护是否违法?这种质疑成为刑事诊所课程建设滞后最主要的认识障碍。事实上,质疑学生辩护是欠缺法律根据的。且不说被告人的辩护权和法律援助的受助权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刑事诊所学生为被告人辩护,在道义上应得到肯定和支持,我国立法也为刑事诊所课程的学生辩护也“预留”了应有的空间。在一般的刑事案件中,学生辩护的资格和身份不是问题。

(一)《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许可和保障

刑事诊所学生介入刑事诉讼,为刑事被告人提供辩护是否允许,法律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无刑事诉讼法上的根据。我们知道,委托辩护是刑事辩护的主要形式,《刑事诉讼法》第32条确定的委托辩护人包括:(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这一规定清楚地表明,在委托辩护的案件中,辩护人不限于律师,如果由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非律师的公民同样可以接受委托而辩护。毫无疑问,非律师的公民应该也能够包含年满18周岁、经过法律专业训练的诊所学生,除非他(她)是“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诚然,《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没有赋予公民直接接受被告人委托而辩护的权利,进入诉讼的渠道相对狭窄,但允许以公民的身份辩护却是明白无误的,至少没有禁止性规定。诊所学生作为公民辩护,自无问题。

进一步讲,公民依法接受委托而辩护的案件范围,也没有特别限制。《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从此规定看,法院指定辩护的辩护人应当是律师,不能是公民,但是公民接受委托而充当辩护人的,并不在限制之内。

《人民法院组织法》则从法院保障被告人辩护权实现的角度,扩展了委托辩护人的范围。该法第8条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进行辩护外,有权委托律师为他辩护,可以由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为他辩护,可以由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为他辩护。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其中“经法院许可的公民”可以是被告人或其近亲属、监护人委托的公民,也可以是人民团体或被告人单位推荐公民。遵循这一规定,刑事诊所课程的学生辩护有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二)政府法律援助制度的支持

诊所课程的学生参与刑事法律援助,为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和规定所肯定和支持。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人权的司法保障和平等权利的保护。2003年颁行的《法律援助条例》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化跃上新台阶的标志。该条例不仅确定了法律援助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措施,而且为以法律援助为己任的法律诊所及其学生提供了进入各种法律援助的渠道,使诊所学生办理刑事案件有了更多的法律依据。如此认识的主要理由是,第一,条例第8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在我国,“真实当事人”的法律诊所,其工作平台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经过管理机关核准或备案的法律援助机构,该机构属于本条规定的“社会组织”范畴。诊所学生也由此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课程的学习者,又是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诊所学生受所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在内的各种法律援助,符合该条规定的精神。第二,条例第21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援助案件;也可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着眼于援助者的身份考察,该条规定与《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有着相同的精神。提供法律援助既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法律工作者,即使援助的对象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如果诊所学生成为条例所指“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接受其安排而办理刑事援助案件,不应有援助资格和身份的疑虑;若非如此,也属于“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情形。按照《法律援助条例》,诊所学生进行刑事援助,在资格和身份也该没有障碍。

以诊所课程的学生没有律师资格,因而限制其介入刑事诉讼提供刑事法律援助,不允许诊所学生出庭辩护的认识和做法,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诚然,法律提供的空间是有限的,但这不是刑事诊所课程建设裹足不前的理由,需要努力的是挖掘和利用有限的法律空间。

三、刑事诊所课程建设的基本运作思路

(一)立足刑事诊所的实际,恰当地选择援助案件

经验告诉我们,刑事诊所课程在援助案件的选择上,一是要避免“贪大”,二是要避免片面地追求“社会反响强烈”。诊所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经验式学习的能力以及凭借经验进行反思的能力”。忽略经验学习的本旨,选择案件不是以是否适合学生以及应否获得援助为标准,而是过分看重所谓案情重大和社会关注度,以致追求所谓“轰动效应”,把援助变成“作秀”,其结果可能是事与愿违,甚至产生负面的社会反响,无论于法律援助还是于诊所教育本身,都是一种损害。相反,刑事诊所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法律援助,可以从小而简单的案件做起。这样的案件除了与学生的能力较匹配,被人的利益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维护外,其有利之处还在于:(1)由于量多分布广,案件的可获得性强。基此,既能为有需要的刑事被告人施以援助,又能较好地保障诊所教学有“实践资源”,使课程实践具有可持续;(2)这种案件同样能达到“经验性学习”的效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实体内容和程序过程上,小案与大案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援助中,学生同样能得到经验性感受,而这种经验恰恰为重大、复杂案件的处理奠定了基础;(3)“拾遗补缺”,使更多的被告人得到刑事法律援助。在律师相对关注大案援助,无力顾及小案的情况下,由诊所学生补位,在客观上与律师援助形成“社会分工”,这是维护各类刑事案件被告人权益,全面推动刑事法律援助的需要。由是,刑事诊所的援助主要应着眼于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

(二)寻求与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和人民团体的合作,借力发挥。

虽然学生可以公民身份代为辩护,在法律上没有根本性的身份障碍,但学生仅以公民身份参与诉讼,出庭辩护,还是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质疑,客观上成为一种限制,从而减损刑事法律援助的参与度和效果。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个较为可取的解决方式是寻求与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和人民团体合作,把学生开展的刑事法律援助融入政府和人民团体的法律援助之中,把掣肘和限制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合作与融入的一个重要的进路,就是让学生成为这些法律援助机构中从事法律援助的人员,让他们实施的法律援助成为政府法律援助活动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由此,学生不仅可以依照《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以“社会组织”成员的身份实施,还可以接受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安排,以“本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实施刑事法律援助,出庭辩护。在运作方式上,可考虑以法学院的法律援助中心为基础,建立政府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一方面在身份上多一份保障,便于法律援助的实施;另一方面也便于接受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利于援助活动的规范开展。这样做虽然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所有问题,但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来自不同方面的对诊所学生在身份上的疑虑,为他们较为顺当地进入刑事诉讼减少障碍。

与人民团体的法援助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成为他们可资利用的法律志愿者。在有需要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32条的规定,接受人民团体的推荐,实施援助,出庭辩护,是另一个可选择的路径。

(三)与法院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获得法律许可的支持。

目前,诊所学生要在审判前介入而开展刑事法律援助,是不现实的。相对而言,在案件后,为刑事被告人充当辩护人而进入诉讼,较具可行性。要进行有效的辩护,必须清楚案件的事实,明确方的指控以及证据,因此取得案卷材料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和环节,此外还应当尽可能地会见被告人。按照《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非律师身份的辩护人,“经人民法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可见,在获得案卷材料、会见在押被告人方面,非律师身份的辩护人法院并无必须提供便利的义务。为此必须高度重视与相关法院的沟通,争取支持,以便依法进入诉讼,确保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的渠道畅通,获得会见被告人的机会。

第7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旨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构建健康中国,明确提出要将健康教育置于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强调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民以食为天,食育作为关乎健康的重要一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食育不仅关乎着大学生的饮食健康,也有助于推动全民食育的开展。建设高校食育课程,能够在对高校学生饮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全面推进高校食育高质量发展。

2浅谈健康中国理念

建设健康中国不仅对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因而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战略意义。健康中国强调以民为本,能够有效保障社会发展的协调稳定。健康才是最大的生产力,与健康有关的产业也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只有保障国民健康,才能更加稳定地产生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饮食是关乎国民健康的最重要一环,加强和推进食育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3高校食育体系探索

3.1高校食育发展现状

食育即饮食文化教育,教育人们科学地了解饮食相关的知识。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食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开始于21世纪初,目前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我国传统的食育相关教育都是重点关注饮食健康,在面向的群体中,我国也更注重对儿童的食育教育,而对高校的食育却有所忽视。[3]不少高校学生因为缺乏系统性的饮食教育,忽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在饮食的选择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导致自身体质下降。由此可见,加强高校食育迫在眉睫。

3.2论高校食育的重要性

3.2.1能够丰富知识大学正是学生掌握丰富知识和更多技能的黄金时期,进行食育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并能够促进食育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高校学生进行食育,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渴望,让他们学到更多的饮食知识,将我国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又能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面向全社会推广和发展食育。[4]3.2.2可以增强体质当前,不少大学生体质下降就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过于肥胖,或营养不良,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机能,使他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学习的黄金期和即将迈入社会的关头,拉低学习和工作效率,危害身心健康。[5]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2.3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大学生进行健身时需要有合理的营养配比作为支撑,才能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食育知识,科学地规划饮食,开展高校食育课程便能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

3.3高校食育体系的构建

由于我国的食育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高校食育的开展更是缺乏经验,需要自己摸索探究,借鉴别国成功经验。食育不止与饮食相关,还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完整复杂的体系,需要多方协调配合、共同构建。[6]3.3.1建立专门的部门食育不单单与某个专业或者院系相关,其实际范围很广。为了能够有效地开展食育,需要专门设立部门来承担相关任务,协调各方资源,在必要的时候出面寻求社会、政府等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各单位只有协调互助,才能推动高校食育更好更快地发展。3.3.2自主进行食育研发目前,我国在食育相关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教材和课程,仍旧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一些学习资源良莠不齐,难以甄别,这就需要高校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传统,鼓励学生参与研讨和开发,积极开展食育相关课题的研究,共同促进食育的科学发展。3.3.3注重实践教育食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教育,更需要进行实践来完善。高校食育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也是面向整个社会公民的教育。通过具体实践,学生才能对整个食育体系的运转有切身体会,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让食育教育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4健康中国视角下的高校食育课程建设

4.1建设高校食育课程之必要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其他各类资源,高校的教育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是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引领我国食育发展的生力军。开设食育相关课程,是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促进高校食育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完善教学模式和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与方法,使学生优化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推动高校食育体系更加科学地运转。[7]

4.2高校食育课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4.2.1坚持正确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一门课程的建设,其指导思想是这门课程的旗帜和灵魂。建设好高校食育课程,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遵循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相关规定,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社会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4.2.2立足实际,联系生活食育课程不是泛泛而谈的,需要具体地联系生活实际,并能够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要切实解决学生的饮食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契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建设接地气、有较强操作性、有活力的食育课程。4.2.3正确处理好食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食育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与很多专业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与其他学科也存在一定差异,要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的前提下来建设食育课程,确保食育课程与其他课程都能更好地进行。4.2.4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建设课程时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说教,还要注意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变换教学形式,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食堂观察一日三餐的生产过程,也可以走出学校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等。只有使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才能激发学生了解食育相关理论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

4.3当前高校食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食育课程都还处于建设和发展阶段,相关配套的教材、课程模式都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改善。许多师生对食育的认知都还很浅显,觉得只是简单的吃饭问题,仿佛没有了解的必要,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毫无意义,对相关课程和活动的兴趣不高。因此,建设食育课程还要进一步普及食育相关知识和理论,使高校师生正确认识到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积极参与食育课程建设。

4.4高校食育课程建设策略

[8]4.4.1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建设高校食育课程,自然而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首先要采用的手段,要广泛利用各类资源,运用各种理论材料,为学生详细讲解食育的相关知识,。4.4.2把学校食堂作为主要阵地食堂作为学生饮食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把食育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主要阵地。在开展食育课程时,也可以把相关内容同食堂联系起来,将学生的日常活动作为主要载体,让学生能够有更加具体形象的认知。4.4.3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方向由于目前我国与食育相关的理论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场地,需要在课程研究中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补充并完善食育理论体系,使我国的食育教育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4.4.4将饮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是食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之外,饮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到食育的真正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构成,激发学生对食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食育理论。

4.5高校食育课程建设展望

随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高校食育课程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构建符合战略发展的新型食育人才培养体系。食育在我国将不再是一个大众心目中的模糊概念、看似高深难懂的理论,而是一个完整的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的科学体系。

5结语

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健康状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我国的食育课程建设起步晚、发展不完全,但是在科学的指导思想下,立足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生活实践,食育课程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高校食育课程的建设、发展与完善,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食育知识,在实践与探索中推动我国食育高质量发展,带领我国整体食育水平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35(4):426-428,577.

[2]华颖.健康中国建设:战略意义、当前形势与推进关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6):105-111.

[3]李明晨.高校食育体系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5):63-66.

[4]刘云红.高校食育的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3-86.

[5]郭思宁.大学生食育的困境与突围[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9.

[6]桑磊.健康中国视域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策略[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6):52-54.

[7]宋尚新,王蓉蓉,王晶,等.高校食育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47):33-36.

第8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能够有效打造一支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和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深刻体会和领悟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总结出十三条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

1.精品课程的基本特征

弄清精品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教学质量高、同行认可、学生乐学、企业赞许、社会知名、示范性强、能为其他课程提供建设借鉴作用的课程。

2.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

2.1.加强学习,树立现代课程理念,

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1.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所必需的技术技能相对接;3.课程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对接;4.课程教学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的现代职教理念,有效实施“做学教一体”。

2.2.研究现状, 科学制订建设规划

要在充分研究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时间节点、特色和创新、实施与管理、课程质量评估体系与方法、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呈现形式、教材开发的要求和内容结构、网站建设方案、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等。

2.3.行动导向,构建实用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时要充分关注本地区专业群和专业链的建设,要与课程性质相匹配,要适合学习对象的特点,符合学习对象的成长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

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结构的构建为例:

2.3.1.根据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标准,构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实一体、模块化实用课程结构与内容。

2.3.2.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上力求体现数控、模具等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性特点。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四新”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4.深化改革,编写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实用教材

精品课程建设应重视开发相应的高质量系列教材。我们在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认真调研、分析、归纳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知识共性、技术共性和技能共性,将其提升为学习领域,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教材内容中。

2.5.专兼结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应该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型等组成。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教研能力强的“双师结构”优秀教师梯队。课程负责人应是本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专业带头人或者专业骨干教师。

2.6.理实一体,实施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有职教特色,要坚持“理实一体”的教学法,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的现代教学法,注重职业能力的提高。科学应用多种教学法、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7.校企合作,创设一流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要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创设优良教学环境,使校内外实训基地能有效为本课程的教学服务。一方面要使校内实训基地与现代企业环境相对接,另一方面要创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2.8.丰富素材,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课件、图片、视频、案例、实物、动画、现场和生产情景等,也包括相关工程技术资料、工具书(如设计手册、材料手册、工艺手册、零件手册)等。教学资源应与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相结合,体现“四新”。要有助教的软件资料,也有助学的软件资料。

2.9.资源共享,创建精品课程建设网站

精品课程内容要在网站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网站的交互性要好,要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展示建设进程及成果,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接受社会、同行们的检验和指导。

2.10.加强管理,强化精品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科学管理

课程的开发要“规范化”。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教材的使用都要按照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要求而定。课程的实施以团队教研活动为基础,注重过程管理和常规管理;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多元化、过程化,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依据。

2.11.科学评价,创新精品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

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评价方法。技能训练类课程应从学生是否学会做事、提高技能的效果等方面评价;基础理论类课程应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从学生能否应用知识为“做事”服务等方面评价;技术类课程应贯彻理实一体、掌握技术技能的达成度等方面实施评价。

2.12.交流研讨,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

有计划的开展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活动;利用精品课程网站的交流功能,及时应答在线提问、质疑等内容;在本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讲座与交流活动。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达成学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效果,经过实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简介:

姓名:张萍(1964-),女

籍贯:辽宁省本溪市,2007年被无锡市教育局作为人才引进,现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教师

学位: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生

第9篇: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关键词:空间制作;课程建设;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8-0182-02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Course of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WEI Juan

(Jiangsu Polytechnic of Finance & Economics, Huai’an 22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spatial teaching content determination, teach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process, teaching space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on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manufacture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the students provided the technical guidance and help.

Key words: space making;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teaching plan

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流行的一种辅助教学活动,网络空间教学以其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将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手段[1]。我校引进该项目两年来,学生的使用情况还不是很理想,制作一个兼顾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世界大学城空间 ,是每个想做个世界大学城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索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和设计的学生提供一些技术的指导和支持,开设了《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这门全校公共选修课,以帮助学生实现了解空间,用好空间的目的。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课程建设是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开展的。对课程建设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研究:一、空间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二、《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课程建设。

1 理论研究

空间教学的主要是利用大学城空间平台组织课程的教育教学的过程[2]。并将大学城空间课程建设的思路分为上课前上课中和上课后三个部分。

1.1 空间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构建空间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新技术的发展[3]。空间课程内容将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以学生认知的规律出发。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空间内容进行设计。空间教学是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空间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空间课程整体设计。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4]。

1.2 教学过程

遵循空间课程教学规律,构建空间课程建设内容。空间课程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构建空间课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

(1)课前,建设和完善各种教学资源。第一步,分解课程内容,建立课程的知识点库,第二步,分解真实项目,结合专业技能检查,建立课程的“技能库”,第三部,分解真实项目,建立课程的“教学案例库”,第四步,建立和录制课程重点难点视频库,第五步,根据真实项目,将“知识点库中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案例库“,形成教案。并将内容上传至空间平台,以供学生学习。

(2)课中,以教案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组织引导。第一步,引入任务,教师进行案例演示,第二步知识点讲解。第三部,学生进行案例模仿。第四步进行课堂检测,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3)课后,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使用技能库安排学生技能训练,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每一次的技能训练结果进行考评。

1.3 学习过程

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学习过程中,采取独立学习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和协作式教学模式。

(1)独立学习。再进行教学之前,空间课程电子教案,课件,微课等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同学自主学习老师课前提供课堂ppt,相关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料。以便学生进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独立学习是学生需要学生主动地去学,这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问题。

(2)分层次学习。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准备大学城空间资源时,在每个教学资源都分不同层次的进行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自己的水平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从易到难,逐渐掌握教学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3)协作式学习模式。大学城空间的制作是项开放式的课程。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课程。美化与制作网页是项费时的工作。完成一个较好的空间需要掌握较多工具。所以空间的制作与美化强调一个协作式学习模式[5]。如果有几位同学一起协作,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专长,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工具进行分工,再相互学习,开阔思维的空间。可以大大缩短制作时间,师生通过“互动交流平台”可在课内课外进行多维互动,共同解疑,共同进步。

2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空间课程建设

2.1 使用现状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针对全院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学开设的。通过调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100个同学的大学城空间发现:有35%的同学初步美化了空间,40%的同学稍微修改了空间,25%的同学空间基本没有任何的设置,80%的学生只有在完成作业时,才会打开大学城空间,20%的学生使用不熟悉,甚至找不到更改用户名和密码的地方,也不会美化空间,不知道如果向空间上传文章和视频。而大学城空间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线学习,留言互动等资料使用的更少。

2.2 情境设置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本门课程主要以制作和设计学生的世界大学城空间为主要任务。利用dreamweaver、Photoshop、bannermaker等网页制作工具,来美化空间的能力,对文字,图像等对媒体素材进行编辑,掌握空间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同学们对空间的美感和技术水平,并能熟练的制作出有专业水准的大学城空间。以此确定学生的使用现状确定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1)利用空间资源展开学习。人脉管理,提交作业,开展讨论,参加在线自测,在线考试,收集学习资料

(2)课程栏目设置。主要目的使同学们熟悉栏目设置,通信管理,导航设置,文章、视频管理,发表微博。等基本栏目的设置。

(3)能够使用软件快速的制作简单flash,为自己的空间制作出漂亮的flash。

(4)Photoshop软件的学习,通过这一软件的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空间的配色方案,空间配色的方法,以及空间布局的注意点。以及按照需求处理图片,得到需要的效果。

(5)用Dreamweaver实现网页的编辑。用dreamwear实现编辑文本,插入图片,表格布局。以及将编好的网页迁移的大学城空间中。

(6)Html语言的学习,常用标签的常用属性,如body,div,img,table等,世界大学城首页代码中用得较多的标签分析。

(7)使用JavaScript设计大学城空间动态效果。JavaScript编程初步,查看世界大学城空间的JavaScript应用,体会JavaScript代码写在哪?在空间里添加JavaScript应用。

2.3 内容设置

学生的使用现状确定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确定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对具体的每一个情境进行细化:

最后对具体的情景建立课程的知识点库,结合专业技能检查,建立课程的“技能库”,建立课程的“教学案例库”,建立和录制课程重点难点视频库,将“知识点库中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案例库“,最终形成教案。

2.4 课程考核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教师利用空间进行教学、考勤、布置作业并批改作业。基本要求学生的大学城空间中需要有适合的图片,flash,表格。能上传文章和视频等内容。依据学生的空间的功能和美观,空间的创新程度为主,以学生空间的文章、话题讨论。留言、等信息的给学生评价。

完成个人的大学城空间的制作。学生可以通过群组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除在课堂直接进行汇报之外,还可翻转汇报过程.学生在课余将自己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老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视频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教师和同学可以通过留言板进行对学习结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周漫沈,王海妹.世界大学城――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新模式[J].科技风,2013(16).

[2]于莉.云计算辅助教学应用案例――“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网站[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1).

[3] 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