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第1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这不得不让我们处于一线的老师考虑改变原有的接受式课堂教学的方式。因为原有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有很大的阻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地思考,真正做到自主地探究钻研,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有效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让新旧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课堂中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一、问题情境教学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启发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达到素质教育的一条途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对语文课本产生疑虑、提出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才算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优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个性、创造性为目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那就是问题的提出。其核心是设置问题情境。其原则是: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知识,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需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因为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具体分析

1.什么是问题情境和启发式教学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通过问题设计来渲染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氛围,以达到深入理解文本并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去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的特点。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讲述诗歌鉴赏专题的时候谈到游子、谪客这两种形象时,对他们的理解必然会涉及到乡愁这种情感,所以就先延伸了这样一个问题:无法排遣的乡愁融在了游子、谪客的血液里,凝聚在他们的笔端,在文学史上绽放着迷人的光彩,你读过这类作品吗?请把你读过的内容或经典语句给大家说一说,好吗?学生很快调动积累,背诵了很多有关“乡愁”的诗词,如崔灏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尽情体验着思乡之情。我让学生试用语言把刚才想象和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使他们感受古人的“乡愁”。这样,我们在评价鉴赏这两种形象或者鉴赏羁旅愁思类诗歌就有落脚点。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实践是结合有关通俗易懂,易于引起学生联想的具体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观察中引起思考,悟出其中道理,并从中得到启迪,获得意念的变化,达到举一反三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授课者能够根据知识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再在课堂授课时能够用好启发式教学,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就能够达到把已知知识转化成学生具体知识再转化成能力的目标,所以二者有机地结合很是必要。

2.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的一个过程。学生是否有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主要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联。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置障碍,使其不能利用过去经验加以解决,于是使学生产生一种认知上的矛盾或不平衡或冲突。这种认知上的矛盾转变为一种对学习的需求,从而激起学习的动机和探索的动力。并且此种障碍又可以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来加以完成,自然在心理上就能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这样,学生就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而且好的问题情境的设计还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能够自主学习,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

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开始,教育者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启。”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就是强烈的求知欲,而求知欲正是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对某种知识欠缺不足,而力求获得提高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第2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问题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实践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最为显著的特点,每个专业的学生在3年的时间内要修完30个学科,每个学科设置成16个问题,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就要解决这16个问题,每个学期为16周,每周解决1个问题,每个学期完成5个学科。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笔者学校借鉴这一教学经验,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进行了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尝试。

一、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进行问题启发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是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认知房地产业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房地产开发有一个框架和整体上的认知。一般情况下,这门课程会安排在大一,作为各门专业课程的先导性课程。

目前,在高职教学中运用得较多的有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先导性课程,同时又涵盖了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用这两种方法教学,将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面临大量的未知知识,从而使完成任务和项目变得不现实,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比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问题启发式教学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种教学法的环节主要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因此,我们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中运用该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房地产行业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业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进行深刻的认知,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有必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只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尝试和挑战。

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通过对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分析,笔者学校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改革,实施的具体环节如下。

1.打破传统教材的编排,以问题来统领该门课程

在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计划课时为72学时,笔者将该门课程设计成8个真实的问题:

(1)房地产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开发是怎样的关系?

(2)房地产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的关系是怎样的,政府如何干预房地产市场?

(3)在房地产开发各个阶段,政府如何实现监管审批?

(4)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实施方案是什么,如何做好此项工作的资料搜集?

(5)房地产开发商如何获得开发用地?

(6)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有哪些?

(7)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内容有哪些?

(8)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筹措的渠道有哪些?

2.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置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情境

在该门课程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问题(2)为例,针对“政府如何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设置真实事件操作如下。教师在资料准备时,提取最近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如“国五条”),让学生分析在这些政策中如何运用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住房政策、城市规划、地价政策、税收政策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这些政策会对房地产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要完成基本概念的认知,包括房地产一级市场、房地产二级市场、房地产三级市场、房地产供给与需求、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第二步是分析,学生在认知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加工,分析在现实问题中具体采用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对房地产供给与需求、对房地产各级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教学环节的实施

(1)分组。通过分组学习,实现问题启发式教学所强调的协作学习。为更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在本门课程开始前,教师需进行学生分组,每组成员4~5人。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学生好、中、差水平的搭配,让先进影响后进。

(2)“一天解决一问题”教学环节的展开。问题启发式教学需要采用集中排课法,即一周中需集中一天进行同门课程的编排,一天解决一个问题,亦即实现“一天一题”。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的72个学时安排在9天,每周安排1天,每天解决1个问题,1天作为机动。

①第一阶段,每一轮会议和第一次自由讨论或独立探索。每天教学活动开始时,由教师召开第一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教师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思考、拟定和分配实际任务,会议时间一般为1小时。

会议一完,进入自由讨论时段或独立探索。学生在各自的组内进行独立的探索,或发挥群策群力的精神,完成以下任务:搜寻和阅读资料,开始建构初步的解题方案,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议题。自由讨论时段一般为1~2小时。

以第二个问题的教学开展为例。教师在第一轮会议中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问题。准备“国五条”或“国六条”方案,然后针对“国五条”问题:“国五条”分别运用了哪些土地供应政策、金融政策、住房政策、城市规划、地价政策、税收政策?这些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供需,以及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充分了解问题后,学习小组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完成小组分工。

在第一轮会议完成后的自由讨论或独立探索时间,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集中讨论或分开学习。在该阶段,学生要自己阅读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教材,也可来源于图书馆资料或网络。学生收集和阅读理解问题的相关资料,形成对问题解决的初步认知,如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概念,以及网络上收集到的市场反馈信息或言论。

在完成该阶段的任务时,教师要随时了解小组讨论的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该阶段中的疑问。

②第二阶段,第二轮会议和第二次自由讨论,准备演示PPT。在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自由讨论或自由讨论的自主学习后,进入第二轮会议。第二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集中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难题,协助学生制定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案。会议之后,进入自由讨论时段,该段时间为2~2.5小时。学生继续在所属的组内探讨问题,阅读和剖析资料,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制定更精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准备演示内容。

③第三阶段,第三次会议。在该阶段,学生和教师交流,演示研究成果,并进行答辩,学生观摩并通过提问了解其他组如何制订解决方案。教师进行探究和给予评价。若需要,教师可提供额外资料。

(3)课后完善及补充阶段。一天的学习后,还有一些环节及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及细化,学生可在课后进一步进行,最后提交成果,教师给予反馈。

(4)教学评价。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法下的教学评价方法作出改进。根据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的特点,课程的评价方法为:小组成员互评占10%,成果质量占50%,成果汇报占15%,过程控制占10%,课后改进占15%。

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体会

1.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先难后易的过程

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中实行问题启发式教学,在8大问题的解决中,前两个问题的实施是最困难的。原因之一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在大一开设,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很少,相关概念难以准确把握。针对该种情况,教师可在第二阶段的会议中增加基本概念与知识的集中讲解时间,从而纠正在第一阶段自由讨论中学生所出现的理解上的偏差。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大多首次接触小组学习方法,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还不默契,容易造成有些学生的任务很重,而有些学生偷懒甚至不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搭便车”的情况。针对该种情况,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分工与学习进程要进行更为紧密的监督与跟踪指导。因此,在前两个问题的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仔细的指导,尽量协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增加学生的信心和兴趣。随着对问题(1)和问题(2)的解决,学生逐步掌握了房地产行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前期的相互了解和调整,小组协助学习也变得更加有效,因而后面6个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将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2.课后的完善和补充阶段尤为重要

在完成第三阶段的PPT汇报后,学生还应根据老师的意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包括完成学习日志,总结学习的收获和感悟。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往往不尽完善,课后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水平。学生通过进一步收集资料,扩充知识量,形成更好的解答问题的角度,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应对学生改善后的方案或学习日志提出及时的评价,维持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其学习的兴趣。通过实践,很多学生课后完善的PPT,不管是PPT的编排,还是解答问题的角度和表述,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问题启发式教学改革的收获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1.收获

在问题启发教学方法下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形成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同时要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学生形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思路和具体的操作可行的办法。这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在该种教学方法下,强调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去完成任务,符合房地产经纪和策划职业需团队分工协作的真实情况,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

2.问题

(1)充足的信息资源。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下,教师需要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需要学校有充足的资料或信息资源,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时查阅资料的需要。特别是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还应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真实案例资料。

(2)合理的师生配比。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既强调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检测、了解学生对某一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其次,应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由直接传授知识转变为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通过对话帮助学生分析所面对的问题,最终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非常了解每阶段学生完成任务及讨论的进度,及时解决在该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老师还要对课后任务改进和完善给出具体的、持续的指导。因此,在该种教学方法下,教师的工作量远大于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工作量,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以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为例,每班学生不超过25人,从而有条件实行小班教学,保障教学效果。

(3)教材建设。传统的教材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授,学生以听为主,而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所以需要有全新的教材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而目前适应的教师教材和学生学材无疑是最为缺乏的。

参考文献:

[1]郑深.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2(9).

第3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很久了,关于教育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也似乎成果丰硕,当下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开始取得广泛共识:素质教育是一种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联系,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健全个性等为特征的教育。然而一句“重点中学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因为那里是通往大学的捷径;里面的人却想出来,因为这里是束缚个性的牢笼”(文化中国―中国网.cn),却以学生的切身感受撕破了素质教育身上的伪装。我认为,比形而上的探讨更有价值的应该是操作层面的落实。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心理的层面去探析启发式教学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和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去克服,且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一种学习情境。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的特点。如有位老师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时,抓住一个问题这样提问:林冲为什么没有被大火烧死?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困难,不是轻而易举地能在课文上找到答案,但是通过仔细阅读课文进行探索,又能够发现答案之所在,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学生从性格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林冲做事小心谨慎,故而躲过此劫;有人从课文的结构出发,认为前文已经埋下了林冲不会被烧死的伏笔;有的人引用课文原文:“原来天理昭然,保护善人义士,因而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而且从作者的角度谈到其思想的局限。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问题情境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总是和启发式教学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君子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诱导他,但不是硬牵着他走;鼓励他,但不要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但不把现成答案告诉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指出:“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叶圣陶先生也如是说:“教师的教不在于全部讲述,而在于相机诱导。”在教学实践中,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运用启发式教学教育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是至理名言。

二、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在当代,启发式教学更是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方式。(2)它打破“满堂灌”的陋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在教学中得以落实,契合了教师中心型向自我教育的环境活动型的转移。(3)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从心理学方面分析,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主要和学习动机相关联。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我们平常讲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就其内在心理机制说,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都是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的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重要的因素。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置障碍,使其不能利用过去经验加以解决,于是使学生产生一种认知上的矛盾或不平衡或冲突。这种认知上的矛盾转变为一种对学习的需求,从而激起学习的动机和探索的动力。比如,老师在讲“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个问题时,不是先告诉学生结果然后证明,而是给学生很多大小不同的角让他们去拼三角形,形成问题情境,这样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其学习的动机,学生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才能找出问题的答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实行启发式教学的价值源于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动机虽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又不是充分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它虽不直接影响和改变学习中的认识过程,但对于长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来说,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这种作用可以从罗森塔尔效应得到证明。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激活作用,二是指向作用,三是维持作用。对于一堂课而言,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例如,在进行《变色龙》一文的教学时,老师这样提问:在这里课文说:“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为什么“笑”呢?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他们既感到新奇、有趣,又感到这确实是个问题,所以就积极地行动起来,认真地进行着思考,而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答案的多样性,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思维是积极的、多向的,但始终指向和维持在“笑”这一问题上,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个问题的创设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问题情境的创设所激发的动机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即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下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在内心获得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的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而不是指向学习活动外的其他目的,这就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三、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而创新能力需要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维需要加强思维的训练,这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及创造性等品质得到全面提高。

1.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要使学生思维具有敏捷性,就要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加快,并且做到合情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使学生感到问题的新颖性、有趣性,从而产生一种非想出来不可的、想不出来是一个遗憾的想法,使思维处在十字路口,于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急切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思考起来。这时学生的思维处在一种急速运转的状态,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就会得到提高。

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所谓思维的广阔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如果老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则能使学生的思路畅通,思考问题时就不会囿于一隅,而使其思维伸向广阔的领域,这样就能达到对思维广阔性品质的培养。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老师这样提问:“课文结尾作者写菲利普夫妇决定从哲尔赛岛返回,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碰到于勒,请同学们引用课文说明,这样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时学生思维的触角被激活,伸向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之高、回答涉及课文范围之广都表明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得到了锻炼。

3.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深刻的思维是指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般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原因,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无法深入,这为启发式教学对思维的深刻性训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问题情境的障碍性、探索性特点表明思维的演绎性特征是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从而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加强。在讲《哥白尼》一文时,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哥白尼经过朋友一再催促,在临终前才出版《天体运行》这本书,这时30年过去了,这反映他的胆小懦弱,而不是一个勇敢者。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这个问题一经提出,使学生的思考一下由表层的被动接受老师答案而转向追根溯源,思维向纵深探索,从消极地听课转变为主动积极地研究课文。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学生的看法逐渐趋向一致,老师让学生判断的那种见解被否定。在上述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分析是积极的,他们对课文的研究也是比较深入的,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培养。

4.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周密性即在思考问题时做到精细周到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问题情境往往即在学生忽视的地方创设,使其不仅看到问题的这一面,而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以弥补其认识上的片面和漏洞,老师的启发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其身前身后,使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得到锻炼。

5.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分开讨论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与思维品质之间的关系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其实在同一堂课上,只要问题情境创设与教学启发得当,思维的几种品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培养。而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在启发教学中尤其典型。启发式教学的效果是使学生乐于思考,急于思考和便于思考。这时学生的思维处在最紧张最兴奋的状态,或者从传统的思维的定势中解脱出来,变方向、变角度、变途径进行思考,这样往往能弃旧图新,超越已知寻求到一种首创性的认识。这便是创新思维。

四、创设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情境的障碍性、探索性及可接受性要求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中注意其艺术性。

1.问题情境设置的难易度。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作业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品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中间有一个差距,这个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教学要面向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问题的设置不能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过于深奥,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否则不但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避免非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启发式教学流于形式。非问题情境因其不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同样难启发学生的思维,结果也将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2.问题情境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低年级学生发言积极性很高而越到高年级气氛越沉闷,这实际上是学生年龄、心理差异的表现。因而在问题情境设置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老师的启发诱导也必须考虑学生的变化着的心理要求,设计难易适度并能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低年级学生课堂设疑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强化听觉、视觉唤起注意,让他们集中思考以求解答;而高年级学生则抽象思维已经有所发展,应注意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提供思考的方向和角度诱其探索的欲望。

3.要注意启发诱导的时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很清楚地说明启发时机的重要性应在学生心求通而为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情境下给予适当的启发和点拨,这时候学生的思维高度紧张活跃,这时教师如果能抓住本质和关键,则启发效果明显。反之,启发式教学则徒有虚名。或者说,问题情境的设置一要问在知识的关键处,二要问在教学当问处,三要问在难易适中处,四要问在学生需要处;而启发式教学则应注意,一要启发在关键处,二要启发在及时处。

参考文献:

[1]葛美丽.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科学研究.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5).

第4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一、启发的原型

所谓启发原型,就是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中待学知识的生长点。我们知道,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内化、领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新的教学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材料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教学中必须分清哪些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新知识的相关材料(即启发原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教学。

比如概念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教材抽象概括而成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从这些学生已知的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材料入手,去其表象、存其精髓,逐步形成概念。如平行线的概念,可先例举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日常生活中诸多不相交线的实例,找出它们的共性,使学生形成初步映象后,再抽象成两条直线,由相交时逐渐移动一直线变成不相交,从而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

再如解题教学中,由于其关键是解(证)题思路的探寻过程,而思路的寻求过程经常表现为:“从已知、结论或是图形方面看,过去有没有做命题?”等。这里的“类似的题目”、“更容易、更直观的命题”就是此时的启发原型,教师要善于把待解(证)之题与这些启发原型沟通起来。这样,解题思路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楚、由分散到聚合的过程,思路的获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定理时(新教材已改为公理),教材中的证法是:如图所示,把ABC拼在AˊBˊCˊ上,使最长的边BC和BˊCˊ重合,并且使点A和Aˊ在BˊCˊ边的两旁,连结AˊA,……(下略)如果教师如上机械讲解,学生会问:“为什么要拼在一起,为什么连结AˊA?教师是怎样想到的?”这些正是学生的困惑所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充其量只学会了本题的具体解法,而不会举一反三,同时教师也失去了一次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好机会。而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两次原型启发,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其过程如下:

(1)第一次抽取原型

教师:过去学过如此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它们与本题的已知条件有何不同?

学生:学过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等。它们的条件中均有一个或二个角相等,而本题条件是三边对应相等。……噢!应先证角相等。(通过原型启发。把思路定向为“证角相等”,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第一次飞跃。)

(2)第二次抽取原型

教师:如何证角相等呢?过去学过什么方法?

学生:利用平行线;利用全等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

教师:本题应该用哪种方法呢?

(学生思考后,容易排除平行线法。经过教师点拨,亦可排除全等三角形法,最终将思路集中在“利用等腰三角形”上。)

教师:图形中并没有等腰三角形,怎么办呢?……,要找等腰三角形,应应有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两条相等的线段(腰),而本题条件中相等线段却分散在两个三角形中,……。

(至此,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想到将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教师只要通过指导,使其思路更加完善即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应该说启发是成功的;如果此时学生还不能自己得出“拼图”的思路,而是由教师自己给出拼法,也应该说达到了启发的目的。因为经过这样的安排,学生的思维经历了领悟的过程,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拼”,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要“拼”,做到了知其法、明其理,这也正是启发式的目的之所在。)

二、启发的时机

关于启发的时机,孔子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意思是说,只有在学生思考不出而产生烦闷心情时,在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时,教师才予以启发。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把握时机。如上例证明边边边定理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当学生虽明白题意而又不知如何下手时,抽取第一个启发原型,从而把思路定向为“证角相等”;当学生在分析中不知用何法证角相等,出现第二次思维困惑时,再次抽取启发原型。将思路定向为“利用等腰三角形”;当学生不知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出现等三次思维障碍时,教师又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时诱导、点拨,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拼在一块”上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要创造时机。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在启发原型的基础上,及时创设愤悱情境,营造良好的启发态势,使学生在似知非知、欲懂非懂的情境中,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去。

如在讲授“拆添项法分解因式”时,先出示一题x6-1,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得到两种结果:

x6-1=(x3)2-1=(x-1)(x+1)=(x2-x+1)(x2+x+1)

x6-1=(x3)2-1=(x-1)(x+1)(x4+x2+1)

教师有意安排两名不同解法的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分析:两名同学公式的运用都准确无误,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由于学生都亲自解答过,此时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焦点立刻集中在“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上,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愤悱心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启发契机。

三、启发的力度

关于启发的力度,古人也早论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示之始而正之于终”,意思就是: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严格要求但不要施加压力;提醒学生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教学的一开始,教师诱导、提示,学生尝试并得到一些结果时,教师再予以指正。

第5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数学;启发模式

课程改革从不止步,它催促着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案,积极探索创新,营造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问是针对小学生自身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以下本人就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有效提问、启发学生,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一、筛选重点,提问关键

小学生年龄小,没有过多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很难理解数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重点知识,一般更注重对问题表面的认识,思维能力很肤浅。这样一来,教师就应该突出提问并讲解重点知识部分,比如,在讲循环小数时,出题让学生自己演算,当学生都算出结果并对问题产生疑惑时,提问学生结果得出的数有什么样的规律,启发学生观察数的特点,最后告诉学生概念: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那么这个数就叫做循环小数,例如,5.3333……0.27272……18.207207……在关键处提问,点重点,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从生活中的数学提问

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所以数学教学不能仅局限在课本教学上,诠释抽象数学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从生活中发掘教学材料并运用于课堂,教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比如,在讲直线和线段时,参考世界地图提问学生,这片蓝色的海洋边界在哪里?学生找不到边界时,引入直线的知识,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然后,用手电筒引入射线知识,告诉学生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再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自由发表意见,在共同探讨中,大家会从分歧和共识中得出最终的正确结论,足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三、情景教学,借学生兴趣提问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活泼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此问题我们可以创设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实例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在情境创设时,教师一定要使所创情景具有针对性,不让问题的趣味性减分,知识性减少。比如,在讲到统计知识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几部动画片《秦时明月》《大头儿子》《猫和老鼠》《巴拉拉小魔仙》

等,在学生充分放松、课堂气氛活跃时顺势融入数学知识,请学生主动上讲台在黑板上将自己喜欢的动画角色统计出来。再或者在课堂上利用天平解释方程的意义,在天平两边放上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问学生为什么天平一边高一边低呢?学生必然不等我解释就喊出:因为重量不同了,接着再讲概念,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让学生学到知识,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用途。

四、情感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提问氛围

只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好的课堂氛围指的是什么呢?简言之,轻松的师生互动,学生有主动学习意识,师生有和谐的关系。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能认为师生关系就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用心接近学生,不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在生活和学习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虽是自己的老师,但更是自己的朋友,敢于回答课堂提问。另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回答错误时也不能严厉批评,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正确做法应该是经常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用综合的眼光看学生,不依成绩评价学生,发掘学生的特长和潜力。一旦学生和教师有了感情基础,他们才会积极思考老师课堂的提问并积极作答,使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很简单的例子,小学生都很喜欢表现自己,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回答,在别人回答问题时常常插话,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照顾这些学生的尊严,提问他们,你们听清楚同学说什么了吗?复述一次好吗?你觉得他说的对吗?对是为什么,不对又是因为什么?这样提问必定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

总之,要想保证数学课堂高效,教师就要发挥教学才能,总结提问规律,创新提问方式,必要时借情感带动提问,创建情景提问,点中知识要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力,教会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金爱冬.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6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是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所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具有获得知识技能的强烈要求和独立发展自己意识的迫切      愿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也是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实际问题,数学应用,学习兴趣。

 我们教育者都知道: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学生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保持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逐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那么,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以“问题”为主线,盘活启发式教学?

首先、将导入问题化,启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学习发生的土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以顺利学习的必然条件。教师采取有效的知识呈现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对学习内容可以产生很大兴趣。

1、预设启境。只有知识融于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知识产生的时候是鲜活而生动的,而象征知识的符号是抽象而枯燥的。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符号,将知识的内涵生动的再现出来。让知识回归到它产生的情景中去,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文字符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2、捕捉启发时机。在授课过程中,随着学生思维的开动,课堂气氛会不断活跃,这时,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启发。

例如:我在传授三角形全等知识时,得出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就有学生提出,那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我首先对这名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然后拿出教学用的一副三角板,让学生也拿出他们用的一副小三角板,进行互相比较,结果发现这两副三角板的对应角确实相等但它们显然不全等。在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后,我同时告诉大家,这样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其次、将知识生活化,应用数学,带着问题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中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诱起学生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知识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时,一些教师只知结合教材,判断课后哪些是同类项,哪些不是,再怎么样合并同类项。实际上,我们在讲完同类项知识时,可这样提问启发: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同类项情形?教师再提这样的问题:50人与30元为什么不能加在一起?50元与30元为什么能够相加?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知识,并且对数学也逐渐有兴趣了。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灵活处理教材,使例题生活化,易学易懂。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应用教材时,要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第三、将训练多样化,一题多变,培养创新能力

1、游戏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训练学生的互动,在读完多项式升降幂排列后,完成游戏:将事先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写在一块硬纸板上,抽几名学生上讲台一人一张面向其余同学,再抽一名学生上来指挥,使他们手中的单项式组成这个多项式,按某字母升幂排列,这样做,学生兴趣浓,交换某些项时,符号也随之交换,因为符号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再抽一名学生把这个结果记在黑板上面,老师评价。然后再抽一组同学按此游戏方式完成降幂排列。这样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胆识,组织能力。

2、变式训练,将知识延伸并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课改背景下,题海战术已经被广大教师摒弃,因此变式训练的功用显得十分突出。变式训练就是多角度、多思路地从不同的方面改变基本概念、原理、与规则的应用情境,让学生理解其最本质的东西。它是基于学生熟悉问题的背景,是对问题的现象和本质的延伸与拓展,是师生共同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层次化、灵活化、巧妙化、多样化。因此变式训练有利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cm,高为10cm(A、B两点分别是圆柱最大矩形截面两角上的点),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学生沿过点A的一条母线剪开得到侧面展开图后,容易求出最短路程就是圆柱侧面展开图中线段AB的长度,待学生完全理解后,教师将习题进行变式,提出下列问题:

(1) 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时为什么要将圆柱展开?

(2) 如果半径和高均为6cm,最短路程又是多少?

(3) 如果将点B移到点A的正上方,最短路线是哪一条?

(4) 如果从点A绕圆柱表面一周建一悬梯到达点B,则悬梯的最短长度是多少?

(5) 在(4)中,为了减小坡度,点A需绕圆柱两周到达点B,则悬梯的最短长度又是多少?

这样不断变换题目的条件,使问题层递拔高,学生要想正确解答出来,必然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正确地空间想象以及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问题(4)、(5)虽然较难,但问题(4)可仿照原题的思路解出,而问题(5)可以将其转化为问题(4)来解决。

第四、将数学应用化,适应社会,享受学习乐趣。

面向全体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的生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应当摒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因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开展实践活动,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相似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相似的例子,相似图形的性质在实际中应用也很多,直接应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来解决生活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长度的问题(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在教学中,要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加以解决,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这样学生培养养成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数学应用在其它学科之中,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和其他各种文化是相互融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正是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汲取。因此,我将其它学科与数学结合起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合理运用。

艺术课参与教学,使数学课堂更精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与黄金分割、黄金比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赞叹《蒙娜丽莎》之美的同时,深深感到这美却来之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联系方差等知识决定射击选手谁参加比赛。物理中的电功率问题、压力、压强、速度问题、密度问题和杠杆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结合起来。化学中溶液配制问题也是数学问题。真的可以说,在数学中,科学身影无处不在。从以上来看,学科综合不仅开辟了数学新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数学与其他学科综合是大势所趋,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7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一、基于教材,培养问题意识,挖掘解题之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编排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不同年级段要求不同,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要求。解题教学要以教材为起点,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章节都配备了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应用问题、拓展延伸等,利用这些问题,引发认知冲突,造成悬念,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情景,开启学生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好奇心。例如教学圆、扇形、弓形的面积后,让学生思考:一种圆管的横截面是同心圆环面,用刻度尺只测量圆管横截面的哪一条弦的大小,就可以算出截面的面积?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利用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面积公式及整体思想,只要用刻度尺测出与小圆相切的弦的长度,即可算出圆管的横截面面积。虽然这道题知识点丰富、综合性较强,但是所用的公式和原理都出自初中数学教材,而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容易理解,测量计算方法也简单易行。讲解此类习题既巩固了书本概念,又拓延了数学的应用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引进开放性问题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一题多解”是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对沟通不同知识间的联系,开拓思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有益的。一个习题讲解之后,培养学生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方式想想,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答。恰当而又适量地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思路分析,探讨解题规律和对习题多角度“追踪”能“以少胜多”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中,通过比较、分辨不同解法的优劣,总结解题规律,选择最佳解题方法,有利于思维方法的“迁移”,使知识交融,方法贯通,丰富了解题经验。

解决开放性问题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数学的开放性解题教学,基于书本习题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其主要目标不在于认识的结果而着眼于认识主体的活动过程,创设条件提供带有启发性的情境,触动学生主动地去观察、猜想、发现,这是一个建构活动。要求学生动态地分析可能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复杂关系,不仅需要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还需要发散思维,进行问题建构或引申,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活动。

三、从教师出题到学生出题的转变

数学解题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将教学思想与方法内化于学生自身的素质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在传统的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习惯从自身出发,自己来出题,让学生来解答,这一过程只是单方面培养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根本没有得到训练。

让学生来问,编拟问题给自己思考,给同学思考,学生编题过程,也是活跃创新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生活现象,思考能否用数学的知识方法、观点和思想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一过程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编拟一道数学应用问题,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数学建模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编拟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有敏锐的眼光,勤于思考的精神,并能通过现象看出问题的本质,更重要的是逐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适当点拨和引导的作用。

四、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总结问题

为了获得真正的能力,应更加重视解题后的思考和总结。

首先,回顾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例如:可以问学生这个解题方法是怎么想到的?其中什么条件对你启发最大?起到决定作用的变换是哪一种?为什么这是关键的一步?这种方法可以用到别的题目上吗?从中悟出什么规律……通过这一番回顾和思考,可以从中探寻解题的规律,把这些规律总结出来,就可以去解决类似的题目,起到由例及类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8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一、凭借已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学知识,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让他们活跃起来,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使学生能够亲自动脑想,动笔算.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复习旧知识,深化旧知识,层层递进的方式.

探究:已知数列{an}中的项满足a1=b

an+1=can+d,求它的通项公式.

师:(1)c=0时,an=b,n=1

d,n≥2,(必须首先考虑到),

(2)c=1时,此时为等差数列,an=b+(n-1)d.

(3)当c≠0,c≠1时,此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非等比数列怎样求an?

二、凭借初探深化,初次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新课标倡导还课堂于学生,加强学生独立探究和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地经历初步感知、发现归纳、类比概括、反思总结、优中取优等思维过程,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生1:写出数列的前几项,观察各项与其序号的关系,归纳规律猜想得出通项.师:对于系数比较简单的此类递推关系求通项问题可以猜想,但要注意此种方法为不完全归纳,还须用数学归纳法给出严格证明,但目前知识做不到.

生2: 从等差数列的通项推导中an=an+1+d=…=a1+(n-1)d想到可以通过迭代的方法得到通项. 因为a1=b及an+1=can+d,所以an=can-1+d=c(an-2+d)+d=c2an-2+cd+d=…=cn-1a1+cn-2d+cn-3d+…+cd+d=cn-1b+(cn-2+cn-3+…c-1)d=cn-1b+cn-1-1c-1d=bcn+(d-b)cn-1-dc-1.

三、凭借新的发现,思路逐步打开

师:对,此种方法是较为基础的一种方法,但要注意在迭代的过程中规律的发现,且迭代过程较为麻烦.要求每一次迭代后都能做到准确整理,一旦有一步出现纰漏,满盘皆输.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生3:可以依次写出从第一项到第n项的递推关系,然后叠加消项.

师:想法不错,但是让我们加一下试试看:a2-ca1=d,a3-ca2=d,an=can-1+d,在相加之后我们并没有消掉任何一项,加在一起仍然无法求出通项,怎么完善呢?

生4:通过调整系数再使用叠加法 a2-ca1=d

(*)

a3-ca2=d

(1)

若要相加消项则需将(1)式两边同乘1c得:

1ca3-a2=dc

(*)

又 a4-ca3=d

(2)

将(2)式两边同乘1c2得: 1c2a4-1ca3=dc2

(*)

以下同理调整系数, 1cn-2an-1cn-3an-1=dcn-2

( * )

各(*)式相加得 1cn-2an-ca1=d+dc+dc2+…+dcn-2

整理得: an=bcn+(d-b)cn-1-dc-1.

四、提示思考方向,找到最优解法

师:通过调整系数,叠加之后只剩首项和末项,再进一步求和问题解决,那同学们可不可以将递推关系适当变形,构造成我们熟悉的等差或等比数列呢?如果能消掉d就好了.

生5:因为an+1=can+d

所以an=can-1+d两式相减得an+1-an=c(an-an-1).设bn=an+1-an,则{bn}为首项b1=a2-a1=(c-1)b+d,所以a2-a1=b1,a3-a2=b2,…,an-an-1=bn-1,叠加求得an.

师:这种构造方法通过作差消掉了相比等比数列多出来的d,通过叠加的办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生6:an+1=can+d.

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cn+1得:an+1cn+1=ancn+dcn+1,设bn=ancn,则bn-bn-1=dcn.叠加求得bn,进而求得an.

师:这种解法虽不是构造出等差或等比数列,但是构造出了可以使用叠加法的形式,使用了一步等比求和,问题迎刃而解.此种方法也可推广到形如an+1=pan+cqn类的递推关系求通项,两边同时除以pn+1即可.

生7: 因为an+1=can+d,

所以an+1+x=can+x+d=c(an+x+dc),

令x=d+xc,得x=dc-1,

所以an+1+dc-1=c(an+dc-1),

即数列{an+dc-1}是首相为a1+dc-1=b+dc-1,

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

所以an+dc-1 =(b+dc-1)·cn-1.

整理得an=bcn+(d-b)cn-1-dc-1.

师:通过恒等变形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常数,构造一个新的辅助等比数列,中间还使用了待定系数法.比较我们给出的这几种解法那种最优呢?

生:显然是最后一种.这样构造比较容易接受,计算过程也比较简捷.

师:能否想出一些类似的题目或者推广呢?

生8:其实对于待定系数法我们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类别的递推关系求通项问题.形如an+1=pan+cqn,我们可以设an+1+x·qn+1=p(an+x·qn),再如an+1=pan+cn+d,我们可设an+1+xn+y=p[an+x(n-1)+y]等.

师:漂亮,这些题目就作为大家的课下作业吧.

第9篇: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启发式教学 应用 误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且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而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应用最为广泛,小到一个问题的质疑,大到一种理念的熏陶,甚至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一、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去质疑,积极思考。质疑是思之源,疑是学之始。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启。”“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启”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这就要求老师给予指导、解释,使其清楚。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而言,需要掌握的内容多,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过不去的“坎”。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发散学生思维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实施步骤是: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这一方法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问题。譬如在《泊秦淮》中,可以设置这几个问题:(1)作者停泊在秦淮河看到、听到了什么?(2)看着眼前秦淮夜景,作者有何感受?(3)作者听到商女的歌声,他又作何感想?(4)秦淮之景之声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感受到杜牧的聆听“亡国之音”不胜感慨的情感。

2.采用设疑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学生本来对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他们产生疑问、思考疑问、解释疑问,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自觉探索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接触到苏轼的《浣溪沙》,其中有一句:“谁道人间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我就提问学生:为什么流水会向西流,不是都说“百川东到海”向东流的吗,难道是诗人犯错了?这下子学生就来兴趣了,互相讨论,查找资料,最后得到了正确答案――蕲水(今湖北浠水县)“水极甘洌,下至兰溪,水作西流”。

3.运用多种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科学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课堂管理模式,积极健康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有科学的授课方法。教育理论家曾明确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不仅在课内要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而且在课外要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启发应该能够激起学生参与智力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教师的启发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深度,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通过自觉积极的思考能够获得基本正确的结论。顺利简单的“启发”出的结果对学生的思维力度价值是有限的。

4.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设置情境。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境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2)示范操作。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作示范操作,以便于学生“学习知识迁移”。(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是认知的主体体现,能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4)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5)总结评价。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学生学习的参照点。

二、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关键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

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特征,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语文与生活与历史各个领域都有联系,这样就决定了对各类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应该立足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是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和出发点。按照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是随着学习层次的深入而获得的。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与新的知识进行相互作用,或者将新知识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顺应新的知识,从而使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把原有的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转化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的思维过程。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落差,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设置平台,使新、旧知识之间呈阶梯式梯度,这样便分解了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难度。对学生来讲,分步式训练更易于掌握;对教师来讲,也更易于引导。教师三言两语直接向学生介绍概念,然后立即让学生运用概念解答教学问题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这事实上是在学生没有真正获得概念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运用概念。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富有成效的。而反过来,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理解概念,那么运用概念就容易多了。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梯度”,分阶段对学生加以训练,再连贯起来。在每一个小的阶段,针对所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巧设疑难,恰当引导。另外,设置悬念也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波澜起伏,回旋跌宕。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设计“自我提问单”,使学生按一定的程序自我提问启发。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题的能力。

3.掌握广博而精准的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联系的。教师要向学生传播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本身必须掌握与这门学科知识有关的其他若干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想,发展学生的智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师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恨不得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以为在课堂上讲得越多越好。其实,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不让学生独立思考,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学生并不能全部接受。只有少而精,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学去获得多博的知识;只有精准,才能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不致被过重的教学内容压得喘不过气来,应当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去创造。因此,要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多一些,教师就要教得少一些,但要教得精一些。

4.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仅给予“对”或“错”的回答,而要启发学生反思其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缺陷,然后给予恰如其分的指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加以即时的有针对性的修正,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同时,对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倾向,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误区

启发式教学法是在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的深刻批判背景下产生的,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启发式教学法,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还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可导,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

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结果为中心的启发。这种启发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头脑中先有了一个答案,然后通过启发式提问,提出一个一个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预设好的结果逼近,直到把这个结果问出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形成对教师提问的依赖,即教师向他提问他就会回答,离开教师的提问他就不会思考。那么针对传统启发式教学的弱点,应该怎样进行改进呢?启发式教学的目标不应该是问出一个标准答案,应该教学生学会思考,提问要指向思考过程和思考方法。

1.结果启发式的误区

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种结果启发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个特定的问题,教师的头脑中已经有了正确答案,而学生头脑中还没有,于是教师就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千方百计地把正确答案问出来,自以为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法。

这种“结果启发式”忽略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重要因素,虽然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势必造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往往会产生对老师提问的依赖,即老师提问他就会答,离开老师提问他就不会答。

2.“提问”即是启发的误区

启发式教学法发展至今,仍有一些教师只将其简单理解为提问,不管问题简单与否,课堂提问都是每节课的惯例,盲目地认为“提问”才是真正的启发。其实,这种情形也可归入结果启发式教学法的大范畴,在此将之细化了。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这样提问:“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啊?”提问甲同学,甲回答:“分为六段。”语文老师摇摇头,说:“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乙同学说:“分四段。”老师仍摇头,这时大家一起回答:“分五段。”老师高兴了:“完全正确。”这是“提问即是启发式教学法”的误区。

3.少讲多练的误区

有许多人把启发式教学法理解为“少讲多练”,甚至有很多教师每堂课都按一定的时间比例来划分“讲”与“练”,认为教师一堂课讲到底,没有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就认为这是“满堂灌”。是不是“灌”,客观地说,衡量的标准是看学生有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启发有方,诱导得法,就能符合学生实际,创设出一个问题思维情境,即使一堂课讲四十五分钟,也是好的方法;反之,只灌了二十分钟,后面做了二十五分钟的练习,那也是形式上的练,不过是灌的延续。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石柏兴.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2003.

[2]王琳.启发式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西北师院学报,1984,1.

[3]章建跃.略论启发式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通讯,1992,6.

[4]魏景伦.点睛显旨赏心悦目.四川师大学报,1987,6.

[5]刘敏,罗文兴.浅谈数学课教学的启发式.中学教学研究,1993,7.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