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学的基本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迪基;艺术习俗论;艺术的定义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36-01
对艺术的定义,或“什么是艺术”,经常被看做是美学或者艺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毕竟美学的其他议题,例如审美经验、对艺术品的描述和解释、艺术品的价值等。
一、艺术的死亡与不可定义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段插曲,艺术总有一天要被哲学所代替。1919年波兰的维特基威兹也预言,艺术行将死亡,艺术衰亡的过程已经开始,没有力量能阻挡这一过程。面对哲学、艺术、美学乃至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在当今所充满的深刻危机,艺术的死亡命题自然而出。当然,对传统艺术信念的动摇和打击,还来自影响巨大的分析美学。此外,维特根斯坦对传统艺术与美的本质主义的打击更具威力。其后,维氏美学思想的追随者保罗・齐夫、约翰・帕斯莫尔、莫里斯・韦兹等人在美和艺术的本质方面,也基本采取了怀疑和取消的态度。
迪基作为一个严肃的艺术哲学家,面对这样一个理论背景,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如前苏联学者瓦・古辛娜所说:“在分析美学中因现代艺术问题而造成的矛盾和困惑的背景下,乔治・迪基提出了解决艺术作品的定义和认定问题的新途径。”
二、拯救艺术:迪基走向习俗之途
迪基是如何论述他的艺术习俗论的呢?我们先从他的《艺术和美学》说起。迪基认为:“艺术的一切次属概念都是开放的,而其总概念是封闭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或者某些艺术的次属概念,如小说、悲剧、雕塑、绘画等没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而‘艺术品’作为以上各类的总称,却可以根据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来界定。”在《艺术和美学》中,迪基为艺术作品下了他所谓的类别上的定义,“1、人工制品;2、代表某种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位。”
比起迪基提出的艺术作品所应具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他认定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显得更重要了。在迪基看来,正是“某种制度”、“艺术世界”才是决定一件人工制品是否是艺术作品的关键。迪基认为,艺术习俗或艺术世界是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等各种艺术门类的系统所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备有那种能授予客体以鉴赏资格的习俗背景。”
在迪基的另一本主要著作《艺术界》中,他承认他的《艺术和美学》有不少错误,但他仍坚持“以艺术习俗论取向理解艺术是可行的”。他认为传统关于艺术的理解(如摹仿说,表现说等)所暗含的境界都太“单薄”了,不及他的艺术习俗论“厚实”。在《艺术界》中,他又提出了“修正过的习俗论”,他明确艺术习俗论要维护与某些先锋艺术相对立的一般民众的“普遍观点”。在《艺术界》中他还用大量篇幅对他的“艺术世界”作了说明,借此来修正、补充、完善他的艺术习俗论。在他看来,艺术习俗就是一种使艺术作品成立的“呈现群”(the presentation group),是艺术创造的最低限度的框架。他还重新列举了构成“艺术世界”的五大特征,亦即艺术习俗的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艺术家是在创作艺术品过程中参与理解的人;第二,艺术品是向艺术界公众呈现的被创作出来的人工制品;第三,艺术公众是这样一批人:其成员对向他们呈现的一种客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准备;第四,艺术世界是所有艺术世界的总和;第五,艺术世界系统是艺术家得以向艺术界公众呈现艺术品的一个框架。总之,在迪基看来,艺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特殊的背景,只有在此背景的烘托之下,才能创造出艺术品。应该说,迪基在《艺术界》中所作的补充,把他的艺术习俗论的美学内容表述得更具体更清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生活的形式”,并主张“为了澄清审美用语,你必须描述生活方式”。作为一位后分析美学家,迪基在他的艺术习俗论中可以说创造性地体现出了维特根斯坦的一些理念。他实证性地对艺术习俗作了美学描述,从而成为了后分析美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林毅夫著 余江译 中信出版社 2012年9月出版
这本书着重分析近十年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深层原因。西方经济学主流认为,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出口导向战略和高储蓄策略,导致美国经常账户状况恶化。与这种指责不同,林毅夫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流动性问题的放任形成的高杠杆率和低利率政策。随之而来的流动性泛滥、房地产投资泡沫、过度消费和忽视制造业创新等因素累积后,以次贷危机总爆发为临界点,扩散成具有全球杀伤力的金融和货币危机。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要旨,是根除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美元和其相对不受限制的货币政策之间产生的结构性矛盾。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
李泽厚 刘绪源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6月出版
继《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之后,面对诸多驳难与赞扬,李泽厚再谈中国哲学与哲学的未来。话题,五十个小话题,站在今日时代高度,对2010年谈话录的未尽之意,也对几十年来萦绕于心的终极问题,深入梳理,直陈要害。书中多有新见发表,尤以能否通过中国传统,让哲学“走出语言”之思考,最显警醒独到。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
朱寅年 曾国华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出版
该书汇集了魏书生、孙维刚、俞敏洪、钱理群等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其中,既有备受关注的中小学名师,又有知名校长,还有勇于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教育名家,以及深入教育前沿,为中国教育奔走呐喊的知名专家。他们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视野开阔教育,用行动改变教育,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优秀读物,也可作为教师、校长的培训用书。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杨栋梁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6月出版
进入近代以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人的中国观经历了由尊崇到蔑视的演进过程。战败则给了日本以反省和重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机会。“负罪意识”与加入西方阵营后意识形态对立所产生的“有色视角”,加上战前遗留下来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现实中国的蔑视,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形成了战后日本人中国观的基础。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关键词:艺术;透视;生命;透视主义;隐喻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3-2
一、透视法的起源及其演变
从词源学上看,“透视”概念来自于中世纪拉丁语的“perspectiva”,指“光学”(Optics)。它是由动词“看”(specere)加上介词“通过”(per)组成,意思是“看穿”。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个词被用于表达一种绘画技法,即通常所谓的“透视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对于透视点的选择非常关键。并且,艺术家还把单点透视看作是描绘空间的合乎自然规则的方法。这种对特殊视点的要求在西方思想中是独特的,西方世界科学的优越性在这里可以窥见一斑。
今天人们对透视法的研究,还注意到其权力效用,认为透视点的选择,要紧的不是几何学的精确性,而是传达“视觉权力”的能力。透视法只不过是画家藉以获取并表现视觉权力的一种手段而已。就是阿尔贝蒂在他的《论图像》中,也把从眼睛到图像的直线描述为光线之“王”。在文艺复兴时期,国王是各城邦国家的统治者,也是艺术的委托人。17世纪,透视法被运用于法国的皇家宫苑凡尔赛宫,国王路易十四的宝座就坐落在这条线上,这样就惟有他一人拥有最佳的视点位置。“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早期现代的宫廷文化中,理想的观看者和实际的观看者经常是同一个人――即国王、王子和其他权威人物,艺术就是为他们而创作的。”①
到了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的早期,透视法被应用于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方式上,以身体控制为核心。这种控制同样是通过站在某个监视点上实现的。这就是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说的“规训社会”。比如18世纪边沁(Jeremy Bentham)设计的“圆形监狱”。在圆形监狱的中心塔上的监视者通过可见性把被监视者尽收眼底,而被监视者却无法看到监视者和其他牢友。这说明了透视法有利于现代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控制模式,这种控制被广泛应用到军营、学校、工厂和监狱等场所。“这是一种关于复杂的关系权力的物理学。这种权力不是在国王身上而是在能够用这些关系加以区分的肉体中达到最大的强度。在理论上,边沁确定了另一种分析社会肌体及遍布社会的权力关系的做法。从实践角度,他规定了征服各种肉体和力量的做法,这种做法应该在实践君主统治术的同时增加了权力的效用。”②所以,与早期的王权象征的单眼透视相比,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实现了另一种视觉权力的形式,只要个体始终可以被看到,那么谁在看也就无关紧要了。
二、尼采对透视法的隐喻使用
在尼采的思想视野中,文艺复兴代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他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理想和一切高贵的价值观得到了光辉灿烂的复兴。尼采将文艺复兴看成是上个千年的黄金时代,对文艺复兴的赞颂,当然是因为它是古典艺术的复兴。
尼采经常表示,他的“艺术”概念应当理解为“艺术家的意义”。埃斯库洛斯、阿里斯托芬、荷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以及其继承者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人,都是尼采所颂扬的伟大艺术家。在《快乐的科学》中的一则“向艺术家学习什么?”的标题下,尼采说:“与事物拉开距离,直到看不见它们的程度,如果我们还想看到它们,我们的眼睛可以补看;或者变换角度观看,将之裁剪并放到框架中;或者使之部分地相互遮蔽,以便我们使用建筑上的透视法;或者用有色玻璃观看,在夕阳的余晖中观看,或者赋予事物一层不完全透明的表层。凡此种种,我们都应当向艺术家学习,并且争取在其他事情上比他们更聪明。因为这种微妙的力量通常随着艺术的中止和生活的开始而终止;但是我们想成为我们生活的诗人――首先是最细微、最日常的生活。”③我们应当向艺术家学习各种看事物的方法,透视法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但是,这种学习目的是要将艺术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做生活的诗人。
透视艺术与创造这种艺术的艺术家相比,显然后者更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像艺术家对待艺术那样来对待生活。所以,当尼采在其他地方讨论透视法的时候,他更多情况下不是专指这门技艺,而是隐喻用法,比如他经常说“生命的透视法”、“生命的光学”、“生命的透视―光学”等。这些隐喻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即一切生命都根据自我中心来确定远近关系。不仅存在着一个透视中心即生命自身,而且还存在一个透视范围,即视域。尼采将上述透视中心和透视范围结合起来,就是他所谓的生命的透视法。这种透视法被他看成是一切生命的基本条件。“你应当学会一切价值判断中的透视法――移植、曲解、视域表面的目的论,以及属于透视法的一切……你应当学会理解一切是非中的必要的非正义、与生命不可分割的非正义,理解甚至连生命本身也是以透视法及其非正义为条件的。”①这里的意思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如在镜子中反映的一样,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被我们改变了的事物,“移植”、“曲解”和“视域表面的目的论”等属于透视法的一切,决定了我们不是如其说是地反映事物。
三、走向透视主义
关键词:自主创新,应用;条件;意义
一、自主创新的分类与应用的哲学反思
自主创新,对思考对象而言可将其分为两种。一是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二是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应用创新。
1.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
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分为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基于思考对象,在方法上可以分为根本式创新与模仿式创新。科学、技术之创新取决于创新过程中的结果,是基于现有结果的分类。后者是在方法上的创新,分类前提与前者相比更具抽象性。因为其方法上的分类往往取决于创新主体的观念、意识、知识累积等几个层次的条件。根本式创新是指基于一个或多个方法或者行为上的不受任何已知条件干扰的创新,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取代、替换旧事物,模仿式创新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之上,须具备一定条件能够完成的创新。
2.创新科技的应用――科学与证伪
波普尔证伪主义模式为创新提供了一种富有启发意义的方法论。在证伪前提下讨论创新使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备了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提出,科学应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波普尔认为,科学不象培根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仅仅从特殊事件中就可以归纳出来,并且绝对可靠。他在《猜想与反驳》中提到过:“归纳法只是神话。”波普尔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当其作为某种猜想或假说出现时,必然藏有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避实践的检验,但终有一天其中的错误会暴露出来,从而遭到实验的反驳或证伪。因而波普尔的观点是:“知识,特别是我们的科学知识,是通过未经证明的(和不可证明的)预言,通过猜测,通过对我们问题的尝试性解决,通过猜想而进步的。”
二、创新的哲学条件
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创新是人在创新,因此需要人有一定的素质。(1)自由。思维的自由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一旦它获得相对独立,就有能动性,表现为自由――为认识活动、思维活动提供空间和活动范围。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也是超越的过程。所谓超越有三层含义:一是说“超越”来自于自身,就认识而言,是说认识发展的源泉,推动科学进展的灵魂主要来自于认识自身的否定性;二是说“超越”使认识的内容能够进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必然性,即超越现象达到本质和真理;三是说“超越”使认识不再单纯地是对原来有限事物的认识,而是超出了有限,趋向无限,达到了新的东西。这三层含义归结为一点,就是辩证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发现和产生新东西的过程;(2)要有批判和怀疑的头脑。如果你觉得现有的东西一切都很好,一切都没有问题,你就不可能去创新,(3)创新需要想像力。事实上,人类的一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仅仅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世界中周旋,更需要丰富的想象活动。康德指出,“人们能够称呼想象力的这一类表象作观念;这一部分因为它们对于某些超越于经验界限之上的东西至少向往着,并且这样企图接近到理性诸概念的表述,这会给予这些观念一客观现实性的外观;另一方面,并且主要的是因为对于它们作为内在的诸直观没有概念能完全切合着它们。……这种想象力以努力达到最伟大东西里追迹着理性的前奏……在完全性里来具体化,这些东西在自然里是找不到范例的……如果想象力的一个表象安放在一个概念底里,从属于这概念的表达,但它单独自身就生起来了那样的思想,这些思想是永不能被全面地把握在一个特定的概念里的……因而把这个概念自身审美地扩张到无限的境地;在这场合,想象力是创造性的,并且把知性诸观念的机能带进了运动,以致于在一个表象里的思想(这本是属于一个对象的概念里的),大大地多过于在这表象里所能把握和明白理解的”。因而,创新的成果,就是在自然与想象这两个世界中碰撞产生的。同时,辩证法作为想象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始终在背后默默地支配着它。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答案,想象力是创新得以深化与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 人本主义 教学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A
The Inspire of Humanistic Learning Theory to Teaching Practice
XU Pengteng
(Guangzhou Public Security Border Defense Department of Basic
Command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AbstractAchieving humanistic teaching model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military teaching, if teachers can insist on people-oriented teaching philosophy determin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heory with humanistic learning, a new mode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self-study,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nglish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ir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Key wordshumanistic;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1 理论依据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在运用到心理学领域之后,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临床心理和心理辅导引入到了学习领域,于是产生了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里理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主张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教育的目标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是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为目的。同时,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他们反对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材料的“无意义学习”,而特别注重学生的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因素,主张进行与学生个人密切相关的“意义学习”。当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等提出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性质和这些基本条件提出了一些课堂教学设计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从而对学习与教育理论的进步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立足生本理论,激发学习动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生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驭动的,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以学习的意志、愿望、兴趣、求知欲等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外在动机为辅。而所有内在动机中,影响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因素是好奇心。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对什么内容比较关注,继而加以引导,激发学习的激情。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火灾救援内容的,在讲授英语知识前,可以先放映一些消防员救助火灾现场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同身受,自然有了想要学习此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注重情感体验,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用填充式的模式进行教学,用流水线的方式传递知识给学生,如在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步骤不管遇到什么内容,都是听写生词,就课文内容提问,讲解课文,词汇语法练习,写作和翻译,测试等,只注重知识的输出,达到一定的分数水平,却对学生的情感漠不关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极其反对对如此教学模式,该理论秉持着人的情感和认知是人类所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是人组成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也需要情感作为依托。情感因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而且对学生品质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由此而知,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定义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综合过程,即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和学生在课堂上建立感情基础,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了感情基础,就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公正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地感受安全和愉悦,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的人际关系是指师生间要民主、平等,它主要包括“真实”、“接受”和“理解”三个要素。“真实”是要学习者尽情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它是人际关系的总则;“接受”是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尊重;“理解”主要是带有浓厚的感彩的移情理解。他们认为人际关系三要素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决定着人的“自我”是否能被发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创造力是否能最有效地形成。总之,师生的感情关系是否融洽是学习活动成功与否的保证。要实现此种目标,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在课余时间放下自己“权威的架子”,融入到学生当中,把他们当做朋友,尊重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只关注好学生,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置之不理。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多采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即使发现缺点也要加以宽容和理解,通过耐心地教导让其改正,维护学生的尊严与自信,正确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这样才能营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感到自信与轻松,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学生才能自发主动、热情活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围绕教材内容,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
纯理论性的知识讲解通常使人抵触,而寓教于乐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人感觉到学习知识的轻松,还能够陶冶情操,让学生内心充满愉悦,寓教于乐也是必须的。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每节课的所讲述的重点内容,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活动进行之前将班里学生按成绩或兴趣分成不同的小组,活动完成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教学评价,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分数奖励或者小礼品,这样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竞技性会激发学生的大脑参与到课堂中来。分组教学可以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团体合作的机会,可以充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所学知识实际训练,这样学生就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活生生地能够进行运用。以英语为例,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仅掌握语法知识是不够的,必须用在实际中加以操练。
关键词:经典;阅读;人文学科;鲍姆加藤《美学》
中图分类号:I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43-04
一、经典研读的意义
经典阅读,乃是支撑人文学科存在的基础。此为以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学科特性所决定。英国当代哲学家艾耶尔在比较哲学发展时便说:“自然科学的进步所特有的那种直线形式。……物理学的理论就像技术仪器一样,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就要被取代。”[1](P6)与生产工具和自然科学由浅入深,由落后到先进的直线替展不同,人文学科发展取立体树状样式。简言之,“哲学等是以视角和层次(或者说‘范式’)的转换方式发展的,而文学艺术则是以累积和扩展的方式发展的。”[2](P110)无论“范式转换”或是“累积扩展”,都不是否定性取代性的。比如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又到语言论的发展,体现的是范式转换,而非认识论取代本体论、语言论取代认识论等。文学更是如此,后来作品和方法不仅不能取代以往的创作,而且不一定比之前作品地位更高。这就是说,人文学科永远必须阅读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不可替代的或者说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原典。
马克思将今人所说的人文学科称之为“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3](P489)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学科的又一特征,便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来说,人文学科对于物质生产发展似乎“无用”。既没有直接功利作用,又必须阅读绝非现代口语的作品,人文学科的两个特征在当今现实中成为富有冲突的两个方面。于是,人文经典阅读在当下社会中大为冷落,在国人读书总量下滑趋势中跌落最惨。这种状况甚至蔓延至大学人文教育。然而,略有识者皆知,人文学科对于人之为人的品格与境界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这便是人文学科“无用”中之“大用”。所谓“知识分子”,并非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者,而是具有人文精神担当意识者。毫无疑问,经典阅读,十分重要。
二、大学文科经典研读的问题与机会
目前中国大学人文学科阅读量则少得多。就本科人文学科教学而论,尽管教师时常也开出参考书目,但阅读者不多,且呈递减趋势,结果近乎虚设。其教学上的原因,便是对阅读缺乏有形要求。上课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老师考笔记,学生背笔记。一门课下来,十数页笔记足以拿到“优秀”,连教材都不必多读,遑论经典?果有原典阅读,也是全凭个人兴趣,与教学过程无关。而较有人文兴趣的学生,扩招以来明显减少。这固然与当今蔑视读书(不是蔑视考试)的社会环境有关,但也有内在恒常原因。人群中各种兴趣与天赋之间的比例皆有常数,并不随时代演进而发生根本变化。以学问论,有天然兴趣的比例并不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的扩招而增加,更何况,处于精神高端的“兴趣”原本就“峣峣者易折”,如今更遭遇厚重物质功利咄咄逼人的挑战。随着各档次学校扩招,比例恒常不变的对专业真正有爱好有兴趣的考生,更多被名气更大学校所网罗,这对一般学校的生源无疑产生很大影响,对其教学来说,无疑更加艰难。再有,尽管高考试题编构已有很大进步,但高考成绩终非鉴别专业天赋爱好的唯一尺度。
城镇的生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地方性,小城镇是一个基本上由当地人构成的空间实体,他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在环境建设方面容易获得高度认同;
(2)尺度小,小城镇具有人们生活和工作步行可达的小尺度,因而可以避免大城市巨大的机动车交通流量带来的空气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3)城外是乡村,小城镇的周围通常被乡村田野和自然山水景观所包围,没有无序蔓延的城乡结合带,是霍华德所追求的天然的“田园城市”;
(4)城乡环境一体,通过河流、残遗的农田林网等将城市与周围的乡村自然景观连为一体,城市和乡村互相融合,可以避免在城市中建设大型开放绿地需要占用额外的土地,而将城市建设成为高效紧促的可持续城市形态;
(5)低消费,小城镇在物质生活方面较大城市简单,数量也较少,可以避免过度的物质消费带来的对社会财富的浪费;
(6)低能耗,建设合理的小城镇不会有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可以节约大量的调温用能,同时具有很好的使用太阳能的条件,各种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成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城镇的这些生态上的特点,表明小城镇与生态学应用的基本原则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本地居民安居乐业,大城市中追求过一种简朴宜人生活的人群具有强烈吸引力。
因此,城镇建设应该围绕如何强化以上生态学的内涵进行。
二、生态化发展策略
城镇生态化意味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乡的生态化发展。上千年的生态退化和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更要求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以新的生态视角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城乡生态化发展之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的演进严重失衡,生态环境问题愈益突出,城市损害了自然!为挽救生态环境的破坏,解决城市发展的生态危机,人类首先必须以谦恭、友好的态度尊重自然,呵护自然,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机制。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1,倡导东方人“和谐”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
2,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复兴被冷落或被遗忘的城市历史场所,找回失落的空间,重新唤起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实现城市现代化应与城市地域化、个性化相结合。
3,建立大地园林化、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实现城市生态化。
4,建立城市的绿色平衡体系,加大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如努力做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不低于35%,城市应普遍建设森林公园,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
5,建立人与生物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城市与区域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要像珍惜生命一样保护城市的山水体系,山脉、水系、水源保护地、郊野荒地、滨水岸线、湿地必须谨慎地加以保护。
7,树立健康的生态价值观。发展生态产业,推广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生态出行与交通、生态材料,提倡生态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8,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构建健康的发展形态,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9,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利用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10,建立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平衡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三、城镇生态化发展策略的实施
从现代城市发展到生态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化过程,可能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生态城镇的建设成功至少应具备以下5个基本条件:(1)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2)协调的城市生态经济;(3)发达的文化与教育;(4)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精心编制的城乡规划与设计;(5)政府的生态化决策以及政策、法规、管理与监控机制。
实施城镇生态化策略,建设生态城市可分三步走,即三个阶段:
第一步,起步期。
大力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唤起人们对城镇生态化建设的重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加强能力建设,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功能进行初步调整,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实现城镇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知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意识都需要极大的提高。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是实现城乡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动力。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的总目标,就必须要改变一切不符合生态原则的政策,指定城乡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生态化发展的计划与措施,推行可持续城市和可持续小城镇的规划与设计,推广生态化示范试点小城镇、示范试点小区与示范试点村庄的规划与建设,推广生态技术、生态建筑,实施交通网络生态化,加快城乡生态化发展步伐。
第二期,发展期。
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增强城市共生能力,大力推广示范试点工程,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之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城乡生态化建设的活动中去。加强生态立法与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对不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与经济手段。
第三步,成熟期。
关键词:实践;分化;统一;内在矛盾性;运行机制;世界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37-04
实践是“为天地立心”的活动,即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建世界。之所以把天然统一的世界分化又统一,原因就在于,那个原本统一的天然世界是一个纯粹自在的自然界,它走的是自己的路,从来不会主动的理睬人或满足人的需要。人所需要的一切虽然最终来自于自然界,但又不是自然界直接赐予的,反过来说,自然提供的大量资料却大多数不是人所直接需要的。这是人和自然界之间最深刻的矛盾。正是这个内在矛盾性促使人去从事分化和统一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肯定实践是分化世界和统一世界相结合的活动是哲学实践观的核心。
一、实践是主体性和对象性活动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统一的,但这种统一并不是动物式地对外在自然的单纯适应,而是在实践活动中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3]。”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中,人类既在创造自身的历史,同时也在塑造自然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既是社会与自然不断交互作用的途径,同时又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是人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
实践本质就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客体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这个定义包涵两点:(1)实践是人特有的主体性活动。也可以说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它由主体发动,并且是为了主体的活动。实践的主体性表明了自主性和创造性,统称自觉能动性。(2)实践是在主体之外进行的对象性活动。任何实践都有其指向对象,这个对象叫做客体。客体具有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为使其成为“唯我”之物,主体只能运用自然力。借助物质力量对物质对象施加物质影响,这种对象性决定了它是感性的物质活动。
综上所述,实践是主体性和对象性活动的统一,这个统一表明实践是集主体性和客体性于一身,这是实践中人和物各自二重化造成的自然物质始源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动态表现。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是两种相反的特性,主体和客体是实践的两极结构。实践的功效就在于,它能使两种相反的特性相成。也就是说,实践能使主观客观化、主体客体化。不再是单纯的主观性,而是能与客体抗衡,有现实能量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实在性也不是自然物质的单纯客观性,而是有主体目的、主体利益能量的现实存在性。这种使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相融合是实践直接现实性的优良品格。它表明实践的一极直接与主体的主观性相通,并把它引出主观世界,使其客观化,可以说,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另一极与客体的客观实在性相通,并使客体主体化,客观主观化。
对人来说,世界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实践分化与统一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4]”的过程,是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即创造世界的过程。天然自然只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前提,而不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人类世界不是建立在天然自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物质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个基础上,天然自然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人化自然,成为人类世界内在要素对人类世界发生作用;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人类世界的基本内容,人类世界所发生的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并且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
二、实践的内在矛盾性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即是实践分化和统一。世界的二重化首先体现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实践同样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自在世界一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世界;二是指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世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一)实践对世界的分化
在人类产生与人类实践的作用之前,物质世界仅仅是自然界,是一个没有被人类影响和改造过的世界,是纯粹的自在世界或天然世界。自在世界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纯粹自发进行的,都遵循纯粹的自然规律。这时没有所谓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区分。
在人类产生和人类实践作用以后,作为自在世界的自然界分化,产生了人类世界。所谓人类世界,又叫属人世界,是指被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影响、改造了的世界。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人们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社会;二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所影响和改造了的自然界,也就是被打上人类意志烙印的“人化自然”或“人类学的自然界”。“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在实际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5]。”
此外,实践不仅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区分的基础,而且也是联系的桥梁与中介。通过实践而相互联系的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具有统一性。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了以前所没有的人类世界。但人类世界不是人凭空创造的,而是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的,以自在世界为物质前提。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既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也是整个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地转化为人类世界,使越来越多的“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人类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制约的桥梁和中介。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不仅人类文明和文化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影响自在世界,改变着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以及规律作用的条件,甚至造成大自然的生态失衡的危机;另一方面,自在世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断进入人类世界后,就成为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制约着人类世界的发展变化。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是实践分化统一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人和自然界的之间的深刻的矛盾,才导致了分化世界的活动。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劳动实践,同时劳动实践又使分化的世界在不断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实践的运行机制
实践的运行机制是实践内在矛盾性的重要方面,作为实践的运行机制解决的是这样的问题:分化的世界怎样统一起来的,又是怎么在同一实践基础上得到统一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实践活动两极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双向对流”。实现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主客体二重化决定实践活动是动态过程,而且是双向对流的互动过程。即二重化的矛盾不能用单向解决。
具体的讲,实践以主体和客体为两极结构,以工具为中介,以目的提出为起点,以目的实现及结果为终点。
目的就是实践活动开始前,在人头脑中以观念形式存在、对实践活动结果的一种超前反映。人的观念活动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践上看人的观念活动,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现实性”是揭示实践作用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概念固有的本性或原有涵义说,离开实践的主体不但没有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分,而且就连现实与可能的区分也毫无意义。只有在人的实践中才需要把握现存世界中那些潜在着的、尚未成为现实的多种可能性,并通过自己的活动使其转化为现实。这种现实性,并不能从认识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性中引申出来,而只能从实践中引申出来。实践所创造的现实,是人们的现实性观念存在的源泉。工具是硬件工具系统,工具贯通两极的作用就是工具在实践中的中介性作用,主观目的单纯主观性是在工具中介之下物化的,并且表现为一定客观效果。理解工具要理解工具和目的的关联性。工具与目的既对立又统一。工具所以是包含主观因素的力量,也是因为目的。实践结果指在客观对象上实现了主观目的,即结果就是主观目的的感性显现。
其中,主体实践中的能动因素,主观目的的提出、贯彻、实现是这种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客体是实践活动的对象,又是实践活动的制约性因素,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转移是这样制约性的直接表现。客体的价值属性是主体及其需要所赋予的,是价值主体运用价值尺度对象化的结果,是主体属性在客体上的对象化凝结。工具是把主观、客观结合起来,使二者得以实现的中介因素,这样,目的、工具、结果就是构成了主客体之间相互对流的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就是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的实质是把实践活动造成世界二重化重新一体化,把客观始源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矛盾重新统一起来,这一运行机制的结果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这个结果是主、客体间对立的解决。
如果说实践的五个内在矛盾性的具体规定即:人为世界和天然世界的矛盾、人类世界(人的世界、现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矛盾、人和物与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主体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自然物质始源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矛盾是强调分化,则运行机制是回答二重化的世界是如何在同一个实践中被一体化,统一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活动既是在物质世界的客观舞台上现实的塑造出属人世界的现实依据,又是把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既是客服客观的片面性和主观的片面性的基本途径,又是把人和物的东西统一起来的必由之路。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社会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统一结果,实践结果的重大理论价值在于回答了在社会发生学上,社会是怎么来的。实践观的世界观首先在于社会历史观。
旧唯物主义者的缺陷就在于,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6]所以,劳动实践是正确理解实践结果和社会存在的关键,也是正确理解生产方式由来的关键。正是由于劳动,原来作为自然条件的地理环境,经过劳动之火的锻造被一分为二了。一部分为劳动对象,另一部分介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生产资料。原来的人口变为主体及劳动者,这样由原来物与物的关系转化为人和物的关系,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构成全部社会存在的三个实体性物质要素。它们支撑着全部社会物质生活,由此看来,作为实践结果的社会存在并不是地理、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三者相加之和。而是地理和人口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整合。这个整合的结果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或说是社会发生学上讲的实践的结果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生产。
实践结果、社会存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哲学中的三个具有决定意义逻辑性的环节,其中,实践结果既是人类社会形成的真实的历史起点,又是唯物史观产生的逻辑起点。社会存在是对实践结果的理论概括,唯物史观是对社会存在的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正是在实践结果上实现了唯物史观同实践观的对接。
社会是实践的结果,“社会是劳动的产物”。其中的物质性不是单纯客观性,而是包含主观因素。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生活领域里的物质性概括。社会存在概念形成,标志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整个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解决,在于解决社会生活的物质性。由此,得出结论,若没有唯物史观,则没有整个物质统一性。没有实践观就不会有唯物史观。这里,集中体现了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世界观是人对于世界同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寻求世界的统一性,一般的说,不把世界观看作是人们站在世界之外对世界的静观和直观,而是置身于造成实践二重化的世界,及二重化造成的关系之中的对世界的反观和反思。马克思创造性的建立了一种以自然界的先在性为前提,以人的革命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石,以人的对象化和世界的人化、物的外在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辩证统一,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崭新的哲学世界观,始终充满着永不停息的生命活力。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7]。”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马克思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之处,即它们都不懂实践。在研究人类生活时,马克思选择了“劳动”作为切入点。虽然自有人类存在就有劳动,但正如人们千百次地接触商品却未必能认识商品一样,尽管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从事劳动和实践,却并未真正懂得它们的本质和意义。马克思则通过对实践的哲学分析,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揭开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奥秘,从而使这个被以往哲学家普遍忽视的世俗问题成为哲学变革的“阿基米德支点”。
哲学的实践观就是世界观,至于寻求世界的统一性,在一个无人天然世界中,不存在不统一的事情,即天然是统一的,哲学所寻求的世界统一性只能是经实践分化的二重世界的统一性,即哲学所寻求的是不统一世界的统一性,有分化才有统一的必要。
实践的上述世界观意义就是哲学世界观的真实含义。它表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是一个死寂的世界,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是人和自然相互抗争的世界,在这一个世界中,不仅有自然物质始然性作用,而且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实践分化和统一世界相结合活动,实质是自然活动始然性和人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见,世界观不是静态概念,而是动态过程。没有二重化世界的分化,世界观就无法形成。人的真实世界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二重化世界。
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这个直面于人的现实世界,并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整个哲学的基本核心和灵魂,不但揭示了这个现实世界的“奥秘”和本性,而且既克服了唯心主义哲学的片面性,又超越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立足于用实践活动去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的新哲学,即以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新形态的唯物主义哲学,从而在哲学性质上也实现了一场划时代的哲学变革。
四、结语
马克思的哲学与西方其他学派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确立人的哲学地位和否定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这样,这就不仅仅是提高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找到了返回现实世界,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把人加以具体化的现实基础和道路;不仅仅是摒弃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且确立了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真正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转变,创立新的世界观。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优越于其他现代哲学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核心地位和内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创立,就意味着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诞生,意味着哲学理论被转移到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意味着哲学的主题、性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当代社会,学习实践观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实践思想不只是描述性、解释性的,它更是革命的、批判的。为了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哲学界主要形成了三种思路,即通过“回到马克思”或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文本,把握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精神实质;通过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等的“对话”,揭示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真实意义;通过“面向当代实践”推进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研究、运用和发展。科学世界观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在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如果脱离当代实践,马克思实践思想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就必然枯竭。
其次,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当代人类只有确立科学的实践理念、健全的实践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实践模式,关注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的改变之间的和谐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化自然自身的和谐、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
再次,哲学是一种对待多重世界的思维方式理论。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世界多重化、多义化,使它充满了多重复杂的矛盾关系。哲学要为人们提供的不是那个人产生以前、与人无关的非人世界的图画,也不是人虽产生却仍然像动物一样顺从自然支配的那种自然一统的世界图画,而正是这个业已充满着人的矛盾的多义世界的情景。哲学的作用应在于,通过揭示这一世界的上述基本矛盾关系,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世、地位、处境、价值、义务和责任,以便自觉地采取适于自身性质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它们的关系。从这一意义说,哲学就是一种对待多重世界关系的思维方式理论。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89.
〔2〕〔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1,289, 458.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1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和发展的概况
生命伦理学于20世纪50~60年代起源于美国。
我国的生命伦理学(Boehis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至今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1988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安乐死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以及在岳阳举行的生殖技术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学术会议,以及前后两起法律案件(陕西汉中的安乐死案件和上海的人工授精案件)标志着生命伦理学在中国兴起。随后,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许多学者的推动下,不断的向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出版了一批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著作,
为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些较好的教材和研究专著。例如,邱仁宗教授所著的〈性命伦理学》(1987年)等等。
第二,翻译了一些生命伦理学著作。这些著作的翻译为我国学者了解国外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三,一些学者对高新生命科学技术所引起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李本富教授对“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论”进行了分析;毛新志和殷正坤教授对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3];王延光博士从“遗传信息的隐私权问题、基因组图谱的信息使用与人的社会权利、基因组信息和医学解释与心理压力及名誉损害、基因资源的专利”等等方面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4];宋可群、李玉珍、王琦对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5]。许多学者对当代生命科学技术所引起的伦理难题所进行的研究和探讨促进了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第四,召开了为数众多的国内、国际生命伦理学的学术研讨会,推动了生命伦理学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第五,成立了一些学术或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成立将积极促进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第六,创办了3种相关的生命伦理学专业杂志一《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哲学》和《医学与社会》。这些杂志为发表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舞台,为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为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第七,一些单位组织了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研修班,提高了生命伦理学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生命伦理学素养。
2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2.1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同生命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有关。一方面,生命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规范伦理学,它不谋求建立体系,而是以问题为取向,其目的是如何更好地解决生命科学或医疗保健中提出的伦理问题,向决策机构提供伦理和管理建议,供决策机构参考。这样,生命伦理学就没有哲学那样玄而又玄,没有哲学那么深奥。另一方面,生命伦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学科,本身涉及到许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等)这就对生命伦理学研究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生命伦理学研究人员有生物学或医学背景,而且要求他们有良好的哲学/仑理学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如果从事生命伦理学教学或研究的人员缺乏医学、生物学背景,就很难进入到这个学科领域;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哲学仑理学理论,很难将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深入下去;而如果他们的外语水平不好,则很难读懂外文文献,就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些都会制约研究人员对生命伦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研究人员杂乱,有良好素质(具备上述4项要求)的学者太少。
目前,我国业已形成了一股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热潮。什么人都研究生命伦理学,不少人缺乏伦理学背景和正规培养、训练的研究人员都一拥而上,这本身反映了部分研究人员对生命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生命伦理学研究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缺乏了解。当然,更多的人关注生命伦理学,更多的人投入到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对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什么人都参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这不仅不能促进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反而给大家一种什么人都能研究生命伦理学的错觉,这本身不利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第三,合理运用生命伦理学理论和原则对具体的生命伦理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哲学反思还很欠缺。一方面,由于一些研究人员缺乏基本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知识,他们就很难把具体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分析透彻;有些人员运用生命伦理学理论分析具体的生命伦理学问题时,理论和实际问题分析不紧密,伦理学理论、原则和具体的伦理学问题脱节或者是简单的套用伦理学理论、原则分析伦理问题,伦理学理论、原则和具体的伦理学问题是两张皮,而不是浑然一体。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人员没有掌握分析生命伦理学问题的方法,如正反伦理论证的方法和案例分析法。目前,国内能够灵活使用这些方法的人不多,所以对生命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分析也显得平淡。
2.2许多学者热衷于研究高新技术等热点伦理问题,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伦理问题
美国青年学者JmesDwye傅士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德医学伦理学教学研修班”的授课中指出:当代生命伦理学家应该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而且应该做出检讨。当代生命伦理学家都集中研究高新技术中出现的伦理难题等热点问题,而忽视了一些根本的伦理问题。高新技术等热点伦理问题受到许多人的关注,而一些更迫切、更紧急、更基本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在我国,有许多更重要的伦理问题需要生命伦理学学者进行认真的研究。例如,农民的基本卫生医疗问题、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险问题、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艾滋病防治问题、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青少年人流手术的规范问题、公正问题、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等等都显得更加迫切和紧急,而关注的人并不多,这确实需要我们反思。部分《医学伦理学〉嫩材的内容陈旧,质量有待提高。
2.3我国的生命伦理学还没有本土化
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基本上是照抄照搬西方的生命伦理学,这在刚开始引进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我国的生命伦理学从引进到发展近20年了,还没有真正实现本土化,这也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其实,我国的道家、儒家传统有丰富的生命伦理学思想,有待我们挖掘。例如,中国道家的“自然主义传统”对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儒家的“仁爱”原则是对西方生命伦理4个基本原则的整合与超越。
2.4生命伦理学的中青年学者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还是主要靠老一辈的学者撑着,而中青年学者严重匮乏,出类拔萃的生命伦理学的中青年学者更是凤毛麟角,这制约了我国生命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2.5学术研究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生命伦理学的学术研究机构分散,一些研究机构形同虚设,它们没有或很少从事生命伦理学研究或者开展相关的生命伦理学活动。
3发展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对策
为了推动我国生命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使生命伦理学在我国能够茁壮成长,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3.1整合资源,共同合作
由于一个单位的资源和科研力量有限,我们应该整合资源和科研人员,跨单位、跨地区甚至跨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进行一些有份量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工作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学术活动。这就要求打破单位界限、学术界限,摒弃门户之见,,紧密合作。2001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的翟晓梅博士申请到北京市科委软课题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伦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就是由邱仁宗、翟晓梅负责,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的骨干老师杜惠群、张新庆(博士生)周一曼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的3位生命伦理学的博士生合作的结果,该课题于2003年7月份结题,主要研究成果也在邱仁宗,翟晓梅主编的《生命伦理学概论》出版。现在,我们迫切的工作就是将国内的生命伦理学研究机构的资源整合起来,开展一些生命伦理学的活动,做一些实质性的研究工作,改变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学术研究机构形同虚设的局面。
3.2加强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哲学探索,深化生命伦理学的伦理问题的哲学思考
徐宗良教授指出,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伦理判断,在对有关的准则、规范展开争议之际,着重对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和功能本身做一番认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其建设寻求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十分必要的[6]。正如美国学者古尔德所言:确定“应该是怎样”的前提条件必须依靠逻辑的连贯性,以及对前提条件存在的原因进行哲学的研究[7]。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梳理出生命伦理学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生命伦理学还十分必要依赖道德哲学、生命哲学、生物学哲学、生存哲学的研究,以此去确立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各种价值判断的冲突[8]。因此,对生命伦理学理论和原则进行哲学探索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是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需要挖掘中国古代哲学像道家、儒家的生命伦理学思想,实现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本土化。对具体的生命伦理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哲学上进行反思,深化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哲学探索,对于促进和发展生命伦理学具重要的意义,是关系到生命伦理学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3.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1批有实力的中青年学者生命伦理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学科,英美的研究和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加强生命伦理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培养我国的生命伦理学教学和研究人才,有巨大促进作用。为此,一是尽量多组织一些高水平的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二是开展国际课题的合作;三是遴选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到国外学习与培养。
3.4普及生命伦理学教育
对大学生、医院工作人员、决策机构的管理者、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并出版一些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有关生命伦理学的科普读物,普及生命伦理学教育。
3.5规范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队伍
鉴于目前我国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人员混乱,参差不齐,应该规范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净化生命伦理学的研究环境。生命伦理学研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当然,要满足进行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所有条件,目前在我国不现实。但是,至少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对于有志从事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人员在某些方面欠缺的,可以一边研究,一边补缺。因此,对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可以采取这样的政策。一方面,我们要鼓励有志于从事生命伦理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学者参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壮大生命伦理学研究的队伍。另一方面,我们对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应该采取“宁缺无滥”的政策,整饬生命伦理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3.6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给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以应有的重视
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一些生命伦理问题设立专项课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例如,农民的基本卫生医疗问题、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险问题、人口的老龄化问题、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问题、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等等)更要优先支持,研究和解决这些生命伦理学问题推动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第二,设立国家级生命伦理学研究基地。建议国家级生命伦理学研究基地设在北京,整合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的生命伦理学学者(可以在上海、武汉、南京建立分基地)进行国家课题、国际课题的研究,推动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虽然当代中国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与发展业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只要我国的广大生命伦理学的学者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我们相信我国的生命伦理学会发展得更好,生命伦理学一定能在我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邱仁宗,翟晓梅生命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本富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4(3):54
[3]毛新志,殷正坤.转基因食品还是结构更重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64—65
[4]王延光人类基因组研究及其伦理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1(2):22—25
[5J宋可群,李玉珍,王琦试述人类体细胞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9(6):30—31.
[6]徐宗良浅论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哲学之源[J.道德与文明,2003(1):28—31.
[7][美]詹姆斯。A。古尔德现代政治思想[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4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