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金融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来都不缺数据、一向以“高富帅”形象出现的金融行业被认为有足够实力玩转数据。那数据带来的苦和甜、喜与忧是否真如外界所假想?要找到答案,需要与从业者们进行一场坦率的交流。“以前走过弯路,现在意识觉醒,未来需依循章法”,在达成共识后,金融业里有志发挥大数据威力的IT、业务决策者们已经起航。
领悟数据标准
国家开发银行营运中心前处长、中经安信息科技公司现任总经理邱胜利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领域有超过16年的经验,他主持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银行业务系统。邱胜利承认,在银行业中,对数据的利用存在“调子定得较高,实际使用还有一定差距”的痛处。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邱胜利感受到的挑战很多:“数据乱象,缺乏数据标准,导致单纯的数据集中意义不大,即使系统建成,数据仍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数据应用的瓶颈在于数据采集标准不规范,导致无法互联互通的数据孤岛遍地皆是。为此,国家开发银行特意成立了一个数据标准部门,按照真实的业务格式设定标准,对旧的数据进行移植和清洗,新的数据则搭建数据采集平台,底部打通,各个业务部门统一获取数据。
“一个大型集团的IT主管曾向我诉苦,数据根本没法统一采集。试想,一个规模较大的银行会有上百个业务系统,如果这些系统不统一按照标准采集数据那将多么可怕,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更是空中楼阁。”邱胜利指出,数据清洗和系统的灵活性也很重要。由于行业规则的频繁变动和严格的合规性要求,银行数据系统需要及时调整,“一个有威信的数据平台就像一棵树的主干,新老业务系统就像这棵树上的枝叶,可以不断分杈生长”。
证券行业同样经历过数据标准的阵痛。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伏劲松感慨道:“以前受带宽和处理能力所限,证券行业采取多种数据描述语言,各显神通,接口互不兼容。”所幸的是,现在这些限制被打破,数据描述语言也因此通用。“目前,所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要求用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语言编写,金融行业的数据通用标准基本成型。”
大数据应用的层次感
回顾以结构化数据为主导的数据利用过程,不难发现数据让金融业痛并快乐着。时间的步伐往前走,数据的表象也在发生变化。
正如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所形容的,旧认识是“数据是稀缺资源”,这直接导致“数据小农”心态,即拣着测、挑着存、采着样来处理。大数据观是数据没有累赘,应具备全样性和全量性。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大数据的利用更为复杂和艰难。
来自用户的声音表明,金融业各个细分领域对大数据的驾驭能力已现差距——赛迪顾问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对于数据的管理、应用、安全方面的需求迫切,现阶段数据起辅作用;保险行业对数据的利用程度较高,由“集约化使用”向“智慧使用”迈进;证券业和期货业数据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将从客户服务渗透至业务层面;支付行业困惑于如何使用数据。
在中国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北京运营中心总经理马景丽看来,银行追求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经营模式。这其中,数据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营销和事件营销已不神秘。但“我们应用的数据和事件还局限于内部的存量数据。应用场景比较简单:在数据仓库里定义一些规则,客户有大额支出,或理财产品到期,这些事件都会让资料信息弹出来,我们就跟踪做二次营销;中国人民银行通知超级网银要停两天,我们会通知客户提前处理资金”。
她意识到,这些跟大数据差距甚远,银行业务发展的数据,目前主要基于结构化数据,“我理解的大数据应该是除了财务数据以外,增加客户的行为数据”。领导关注大数据,但对“大数据对业务的支撑效果”不明确,不懂怎么投入,不懂怎么引进技术。“数据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内容。”马景丽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决策人员明确回报,能规避什么风险,也需要教会业务人员如何使用新系统,毕竟在银行业,大家是很愿意投资和应用新技术的。
国内保险行业最早的大数据掘金者之一、德华安顾保险董办主任王洪涛表达了对国内保险行业对大数据集约化使用向前再跨一步的希望:“集约化使用是把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和接触数据进行逻辑归并,消除信息孤岛,从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更好地控制风险。在这方面,保险行业内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都已有所行动。2009年,我在阳光保险集团主持的客户信息基础库建设,建立了跨产寿险的客户统一视图;我现在参与筹建德华安顾人寿保险公司,在系统开始搭建时就做到数据的集中。”
下一个阶段是智慧地用,这意味着“利用数据挖掘,发现保险行业内的新知识,从而将保险行业的数据坟墓转变为金矿,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保险行业仍然处于开拓期。”
王洪涛介绍,国际上,保险行业的大数据智慧应用集中于以下方面:客户细分、人甄选、营销响应、交叉销售和二次销售、欺诈监测、流失预警、客户挽留等。在国内保险行业,他已主持了一些保险大数据智慧应用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客户细分、人甄选、交叉销售、客户体验等方面。他从2010年开始,在阳光保险集团主持建成了数据挖掘系统,这在保险行业是创先河的,并开展了许多保险大数据智慧应用的项目,培养出了国内保险行业的第一批数据挖掘师。他希望自己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同行业内复制和推广。
银河证券信息中心主任技术总监唐沛来刚刚从华尔街归来,通过实地考察,他感受到了国内外证券行业在大数据应用上的差距。
“国内证券行业的大数据应用目前更多地针对结构化数据,主要应用于客户服务,比如我们根据客户的买卖信息来分析他的投资偏好,从而推送不同的投资建议。而国外对冲基金的量化交易已经充分将数据利用起来。”唐沛来详细介绍了量化交易是如何将数据与交易指令的生成和执行紧密关联起来的——量化交易把注意力从大势的涨跌上移开,将某只股票近十年的行情数据调出来,结合最新的财务报表,当下的新闻事件、政策这些包含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进行计算,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数学模型判断是买入还是卖出。
“由于外界数据的波动性,量化交易需要随时抓取最新数据,数据模型会根据交易状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唐沛来认为国外量化交易已经实现了大数据对业务的驱动,“数据模型的准确性和速度都至关重要。为了追求3ms的数据传输时间的改进,有对冲基金专门在纽约和芝加哥之间架起了微波卫星。谁先完成数据的处理过程,谁就占有先机。”
唐沛来表示,银河证券也在尝试深化大数据的应用,“以发送给股民的预测报告为例,我们会使用更多的数据来支持该报告,不光是行情数据、财务报表数据,还有从社交媒体,如QQ、微信那里获取并经过处理的数据,分析大众的情绪,获悉哪些词代表正面,支持上涨,哪些词代表消极”。
至于以散户为主且风险较大的期货行业,数据的利用更直接地表现为CRM和个性化服务。“期货公司会建立客户服务中心,进行客户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对客户进行分类,并确定新开发客户的目标,还会根据现有客户的盈利率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投资服务。”中国期货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刘铁斌指出,目前国内期货业利用数据在客户开发方面的力度较大,但后续的客户服务没有跟上。
在业务层面,刘铁斌认为,客户数据对业务的推进,以及量化和高频交易在期货市场的应用都将是大数据价值在期货行业的重要体现。
第三方支付是金融业的新兴势力。来自快钱支付和拉卡拉支付的业务人员表达了希望将自有的大数据与实际业务结合起来的愿望:“支付公司拥有真实的海量交易数据,完全可以在将数据清洗后,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参考,比如根据企业的进出账,进行信用评级,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根据个人的消费活跃度,推荐理财服务等。”但支付行业对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还没有形成系统认识,商业模式也没有明确,“我们会给用过拉卡拉终端的客户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介绍促销活动,或者给商家打电话,联合开展促销活动,以促进刷卡量,而拉卡拉的收益就是手续费。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数据应用,我们希望能找到更聪明地应用数据的方法。此外,我们还头疼于哪些数据是有效的,如何将这些有效数据过滤出来”。
平台上的双赢
“从使用方的角度来说,大数据的集中、清洗、管理,尤其是如何通过分析与业务结合起来,是我们对大数据的迫切需求。”刘铁斌代表应用方将用户需求摆了出来。这些需求明确指向“技术厂商应深刻理解大数据的内涵,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端到端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英特尔从两个层面理解大数据:一个是广义层面的,一个是狭义层面的。“从广义层面来讲,大数据是一个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理念,比传统的BI更加强化这种理念。对企业来讲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指的是怎么用数据创建新的业务,获得更多的收入,节流指的是怎样管理好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节约成本。金融业属于服务行业,在服务行业里面最关键的是大数据的价值杠杆,即怎么样去做好客户的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刻画。”英特尔数据中心软件部大数据产品技术顾问黎超阐述了英特尔心目中的大数据涵义,“从狭义层面来讲,大数据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的复兴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获取收集数据的成本大幅降低,二是企业深刻认识到数据是一种资产,以前在数据清洗的过程中,限于持有成本,对数据的属性有所取舍,但新形势下的新挖掘和分析可能会需要那些被舍去的属性。长期保留原始数据格式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因为一旦有新的业务需求,可以利用原始数据再次进行数据加工和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意义和它的关键属性直接对数据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特尔将这些挑战进行总结,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第一个是数据持有成本,这主要是硬件成本。就算是金融行业这样的资金大户,在遭遇PB级数据量所需的数亿元投资时,仍会‘一身冷汗’,因此要坚持大数据的持有成本可控,尤其是低价值密度数据持有成本要可控。”黎超指出,企业运营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高,但伴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越来越多的企业导入来自互联网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大部分属于低价值密度的数据,单看某一个网页或者单看用户某一次点击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把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分析才有结果,此时就应该在尽可能满足分析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去降低硬件成本。
第二个是软件成本。“很多企业感叹,我们被软件厂商绑架了,因为要不停地进行巨额的软件投资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从互联网行业的成功范例来看,可推广的模式是开源与商业化相结合。”黎超表示,开放可以让用户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商业化则能引入竞争,在开放与商业化结合的平台上,新技术的发展会让用户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双赢。
第三个是系统必须在最初就具备弹性。大数据的增长速度之快,使得企业无法在部署之初就做好宏大的规划,也无法一次性投入巨大的建设成本。“用与时俱进、按需分配来形容系统的不断扩容很合适,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数据的增长匹配,成比例发展,这是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的体现。”
第四个是统一不同来源数据的物理存放和数据的再加工。前者是为了方便数据的读取,形成对数据的完整视图。后者指的是业务发展要求不停地把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生成新的数据模型,来反映经营状态,指导经营需求,这就意味着大数据平台要能够把异构的数据统一,长期存放在一起。
英特尔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体现了其对大数据平台挑战的深刻理解。“英特尔在企业应用大数据应用的角色上,对自己的定位是企业大数据端到端的软硬件基础平台层的供应商。传统意义上,英特尔是芯片厂商,主要提供硬件。英特尔逐渐发现一个问题,单单提供硬件离客户太远,很多情况下解决不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英特尔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和做法——建立生态体系,靠近用户,提供软件平台。英特尔发行版Hadoop软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结合了商业化技术和开源技术,足以支撑企业的大数据应用。” 黎超强调在英特尔为大数据提供的强大硬件支撑,如芯片、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之外,英特尔的软实力也崭露头角。
找到好的数据工程师
赛迪顾问指出,如果利用得当,大数据可在加强风险管控、精细化管理、业务创新等业务转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大数据能够加强风险的可审性和管理力度,支持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其次,大数据支持服务创新,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通过分析客户消费行为模式,提高客户转化率,开发出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市场需求,实现差异化竞争。
“大数据应用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数据科学家的重要性浮出水面,其价值在于在标准层面理解所在行业的业务和具备一定的IT技能,利用好大数据工具。”黎超表示,大家对数据科学家这个角色的期望较高。
“数据工程师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计算机技能逃不掉,第二个是统计分析,第三个是机器学习。大数据模型中的发散分析超越了统计专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须由数据工程师来完成。”伏劲松对金融行业的数据工程师求贤若渴,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数据工程师人才缺口很大,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充足,但实际应用少,没有用好这些人才。
去年初,受万科等大企业高调宣传影响,整个地产行业瞬间觉得转型已经迫在眉捷,而转型大的方向,就是从过去单一的土地开发模式,转向持有运营。这对于多年习惯了“买地――卖房”模式的大多数开发企业来说,向持有运营转型并非易事。意欲转型的房企,涵盖来说至少在意识上要有以下几项“互联网+”的观念需要确立。
弃开发模式 转持有运营
首先要明白所谓向着营运转型就是:向资产管理转型、向生产资料获取方向上转型、向既有客户资源挖掘服务转型。
这其中,除去原有管理营运团队和资源整合发生战略性转变之外,企业同时也需要增加储备IT团队,以使其带动原有团队接纳吸收互联网思维。唯此,发展的速度,或者明确地说就是业绩,才有可能保住增长,不至于转型之中大起大落。
以行业龙头万科来说,其物业销售营业额已突破2000亿元。在整个地产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大势之下,与所有房企一样面临着全国战线的回缩,这就使其面临着一线等核心城市只能保住利润,却不能支持业绩扩张这样的窘境。万科在三四年前才调整战略,明确逐步增多持有型物业占比方向,所以近几年来我们看到的是它在拼命向养老地产、产业地产、旅游地产方向寻求转向。但其增长速度和规模显然不足以支撑过往2000亿元大盘转型。所以,万科又做社区“五菜一汤”,做小区O2O,甚至找雷军去聊和地产可能根本不相干的事。
当今的世界,TMT领域的大佬已经无所不能。谷歌甚至百度都要进军汽车行业,研制出产智能汽车。那么地产商的跨界、混业也必将是大势所趋。尤其是那些上市的地产公司,面对“新常态”之市场,单纯靠卖楼销售已经走到尽头,业绩支撑很难维续。未来三两年内,我们一定会看到房企向持有转型,甚至向非地产行业领域转型。科技、农业、轻资产服务等领域或许都有可能看到开发商的身影。
弃借贷开发 转金融投资
中国持续二十年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看似繁复,简单概括则只有一个――向银行借钱融资,之后建房卖房,最终获利。这个模式在当今市场供求关系彻底转换、市场风险和银行管控日益趋紧的形势下已经不可维系。未来开发商应该从金融机构的借贷者,转向金融融资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房企的运营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事实上,自2009年政府加大房产调控力度,许多地产企业和相关金融界人士已经意识并着手采取新的地产融资形式和手段。也就是自那时起,各类地产信托、基金等层出不穷、名目繁多。但其本质上,多数还是以开发商购地和销售回笼资金为导向。
而现在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旧有的地产融资模式有了更大的扩展空间。刚刚披露年报的碧桂园去年业绩突破千亿元,据悉与其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不无关联。其与上市金融公司汇联深度战略合作,金融公司为其设计了从投标拿地到众筹销售的所谓“地产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不仅资金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支持力度效率远高于以往的单一形式。
由于房企是近乎类金融的企业,物业资产与生俱来的融资优势使其在金融领域可以游刃有余,包括其庞大的业主资产潜在空间,在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之当下时节,房企不但可以通过众筹等方式获取低成本资金,更可以通过资产投资方式实现跨界成功。
近几年,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去海外购置房产,“国人未来十年置业热点一定是在海外”的论点也催动许多国内有实力的房企去海外投资地产项目。如果以基金的模式带旧有客户去海外购置自己开发的房产,房企无疑又挖掘了一个巨大的金矿。
弃土地开发 转行业跨界
过去二十年,如果说土地招拍挂制度制造了世界经济独有的政府土地财政,进而一夜暴富的发展奇迹,那么资本市场向房企开放,允许大量房企上市,甚至开放所有行业上市企业从资本市场进入房地产领域,则是这一畸形经济实现的引擎发动机。当资本市场与土地拍卖联动,土地与股市互推上涨,进而将楼市推向极致甚至疯狂程度之时,新一届政府所说的“转型”和“新常态”,实际是在警示:这一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房企的核心生产资料只有两个――土地和资金。当市场供大于求形势显现,土地生产资料的价值必然大幅度滑落,不被认知。未来整个行业必然面临因产能过剩而导致大量企业退市,或者关张倒闭的行业倒退和萧条。转型,不仅是发展,对于多数房企来说,更有可能仅仅为了活命。
事实上,在一个良性的相对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之中,所谓房企的生产资料远远不止土地和资金两项。比如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商业管理、资产经营、酒店、城市公寓、工业厂房,甚至机场、码头、影视、旅游、体育产业等都可以使地产商投资并且获利。而这些领域的资源其实正是时下国内开发商所欠缺的生产资料。在此方面,万达无疑已是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其整合院线、足球、体育经纪、主题公园等,其规模不同于万科模式的快速扩张,生产资料的多元化注定是其基础。
近三五年来移动互联网带给各行各业巨大冲击,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新商业模式无处不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三大体系已经通过许多行业渗透进入房地产领域。当地产开发商所提供的物业空间已是所有行业承载体之时,每一个行业企业,其实都事实上成为了开发商的生产资料。
去年底,雷军的小米公寓亮相引来众多眼球。但其实国内城市公寓第一品牌的“未来寓”已然稍稍在做全国的布局扩张。这家由基金背景支持的管理公司已经在南京、上海等城市自持管理,或者与开发商合作有项目,今年计划将进军北京,与京城房地产商寻求合作。
我们看到,去年中国的中超俱乐部无一例外的全部由开发商出资所有。作为全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足球固然对于塑造品牌甚至扩张拿地能带来直接的利益,但中超最大的获益者――广州恒大,则在最辉煌耀眼的时刻推出了它的矿泉水和粮油。而众多人的看法,由于地产企业业绩下滑,中超未来两年将会有一家俱乐部老板易手。危机也无处不在。
这些信息都说明房企的机会与市场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跨界跨行业,整合更多的生产资料,实际在验测着开发商老板们的眼光与智慧。
弃短线挣钱 转孵化投资
总理今年两会上不仅提到了互联网+,更重要的是提到了要鼓励全民创业。可以说,中国正赶上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业机会。
时下各类形式的创业孵化器涌现。从已知的数据看,全国孵化器数量可能多达上万个。除去政府主导的之外,大量的孵化器还是由天使或VC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所为。
所谓的孵化器,无非是给创业者提供创业的空间,并对项目加上引导,促其成功。所以,物业空间是所有孵化器的载体,是基础和必要硬件。而这方面无疑开发商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无人不知乔布斯车库创业的传奇故事。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公司都由创始人初期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创业成功,将企业做大成为市值百亿,甚至上千亿、上万亿的公司。而近年IT、互联网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创造了绝佳的创业空间和环境。当众多八零后、九零后创业风起云涌一般掀动起创业大潮之时,拥有物业空间资源的开发商如果错过搭载的机会,则只能证明这个企业终将走向没落。
商业地产现在全国大量过剩,除了招商和运营管理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之外,开发商的思维意识固化,也是其重要原因。面对电商对传统商业物业冲击,以及整体供应量过剩的双重压力,开发商现在甚至可以将购物中心和社区商业定位为“商业孵化器”,将市场潜力大、市场可延展空间大、团队管理强的品牌商业引入,或者协助其发展成为连锁商业。此类模式在万达广场也在升级换代之时,相信会有极大的可为空间。
此前不久,北京几家华堂商场相继关张停业,原有的开发商将其改造为商务办公使用。这种随市场而转向的做法是一种明智之举。在北京写字楼租金水平大大高于商场租金收益之时,在法规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资产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发挥。但是,如果能更彻底地向孵化器转型,也许会有更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人去年开始入黑马营创业培训营学习,如果按照中国特色商学院主要是为了“混关系”去看,我倒认为,这里其实才是地产商们最应该来的地方!创新企业、各行各业的产品和创新商业模式会聚于此,对于想笼络各业资源甚至生产资料的开发商来说一定会不虚此行。
地产之大势未来,就是开发商极少再有靠海量房产销售获利发展的可能。对于那些高融资成本的房企来说,这可能难以接受,但“新常态”下也只有迎对,而不要继续压赌逆转。一方面手里的项目要盘活,另一方面长远的投资必须迎对。长线投资将是开发商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昨天和几位同学聚会,一位同学讲青岛万达广场经营状况如何如何惨淡。事实上大家都知道,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模式确实创造了天下奇迹,但全国多地万达广场商户生意不佳,铺面空置现象也十分普遍。
去年起万达推出了2.0版本万达广场,即以主体公园等体验式消费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就其自身创新来说,此方向不能说不对。但就全国已建成上百个1.0版万达广场来说,其改造升级也成为必然。假设可以把万达广场定义为“商业孵化器”,万达划出一定比例的空间用于商业品牌孵化,其连锁规模效益对于商家来说都将是火箭引擎一般的助力,轻轻松松就可以快速培育出数家IPO上市公司。其所获得的回报收益怎是卖点物业、收点租金可以匹敌!
弃销售主导,转技术营运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就地产行业来说,新常态下整个行业市场,房企面对转型需求与压力,则必须改变旧有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团队构成。必须从只管地和钱的简单、粗放营运模式,向增多经营管理专业人员、IT人员、金融专业人员方向转型。
当使用大数据进行市场定位已经可以颠覆过往任何大牌专家、机构所谓专业报告之时,房企的投资以及运营终将彻底改变。而在市场总体已经严重过量的现时市场之中,产品主义、经验主义的操盘都已过时。一个以销售为导向的金融产品的设计加上平台渠道化的引流,或许可以让所有的营销行为都弃之不用。而这些,无不仰赖于团队转型,人力资源储备战略转型。
总体来说,过去二十年中国房地产是高速发展的“圈地――卖房”一个模式,中国从住房短缺转瞬之间成为了绝大多数城市房屋过剩的国家。全国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总计3万多家,境内外上市地产公司多达数百家。在市场预期向下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房企如何继续存活下去?这是摆在许多开发商面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摘 要 目前河南省的品牌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打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但是在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上与一些“品牌大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品牌的国际化征程也困难重重。究其根源,品牌建设需要良好的品牌环境,而品牌环境的改良则有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全球低碳经济的浪潮下,面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河南省能否走好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将影响着品牌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 品牌建设 品牌环境 产业结构
一、河南省知名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立足省情,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是中国最大农机制造企业,平顶山神马帘子布集团是中国最大帘子布生产企业,莲花味精产量居亚洲第一位,安彩玻壳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长城铝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之一。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相继成长壮大,涌现出了“双汇”食品、“新飞”冰箱、“安彩”玻壳、“宇通”客车、“风神”轮胎、“三全”食品等响当当的知名品牌。
由此可见,我省的知名品牌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品牌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品牌大省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名牌大省,在走向“名牌大省”、实现品牌国际化的征程中,还有许多等待跨越的路与沟①。
1.深沟之一:数量上的差距
这里所说的“数量上的差距”是指河南省缺乏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与国内的一些品牌大省在数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据有关统计数据表示,世界级品牌占全球品牌数量的比例还不到3%,但是其产品却占据了全球市场40%以上的份额,销售额更是占到50%以上,在一些电子信息产业更是超越了90%。
这曾是中国缺失的,更是河南缺失的。比如说,2009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入选国家数共计28个。从品牌数量的国家分布看,美国占据500强中241席,比去年少2席。法国以46个品牌数位居第二,日本以40个品牌入选席位排名第三。其它入选品牌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39个)、德国(24个)、瑞士(22个),而中国仅有18个,其中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工商银行(ICBC)和国家电网(State Grid)分别位列63名、70名、91名、95名,其余的品牌多数在400名到500名之间,中国与其他品牌大国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河南更是没有一家品牌进入世界品牌500强中,即便是在2009年度中国品牌500强中,河南也仅有双汇、宇通、新飞、思念等8家入内,而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其中河南排名最高的两个品牌双汇排到71名,宇通排到87名。
2.深沟之二:质量上的差距
这里的质量,主要是指名牌产品在行业上的分布,能否体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水平,是否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国际化潜力的特点。这里所说的“质量上的差距”是指河南省的品牌结构不尽合理,现有名牌由食品工业“唱主角”。
目前河南竞争力最明显的产业是食品产业。河南的面粉、挂面、速冻食品、方便面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食品加工也已形成多个产业集群:肉制品产业集群、方便面产业集群、速冻食品产业集群。河南食品行业的优势,为河南赢得了中国食品基地的称号②。
虽然我省的食品工业发展的不错,但从整体上看,我省的名牌产品结构目前仍受制于传统模式的“惯性”影响,呈现出传统工业产品多、高新技术产品少,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的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的形态。从产品生产的导向看,我省名牌产品的生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源性的导向,尚未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虽然我省名牌产品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产品创新不够,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不宽;从产品的外向角度看,我省名牌产品的自主品牌出口量小,出口品种单一,附加值普遍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③。
3.深沟之三:河南企业缺乏品牌意识
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够强,对国际、国内目标市场普遍缺乏长远性、战略性思考,是河南省企业的通病之一。企业品牌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品牌的战略认识不到位,重有形资产增值,轻无形资产增值;
二是对品牌广告宣传投资少,久而久之将降低其在同行业或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
三是不注重对品牌的保护,遇到产品被侵权假冒时,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其商标专用权;
四是不注重对商标品牌进行研发、创新,一标用终身,不懂得商标的防御性保护,缺乏品牌创新的前瞻性和预见性④。
现代经济竞争首先是区域竞争,区域竞争是区域优势产业竞争,优势产业竞争是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优势品牌的竞争。我省若没有一批知名企业,若没有在国内外市场上打得响的知名品牌,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我省亟需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地位,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大环境
1.金融危机下的国际形势
目前,全球经济结构面临调整。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过度依赖负债和信用支撑、超前消费的模式,近来储蓄率有所上升,消费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有所减弱。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提出“智慧地球”等新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客观上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压力和制约。同时,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受到各国高度重视⑤,节能环保产业也存在着从发达国家向新型工业化国家延伸的趋势,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环保市场,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经济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使工业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品种质量和管理提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有所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将继续增强。同时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还很多,其中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的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一个现状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竞争力不强,许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滞后。近年来,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大量落后产能亟待淘汰,风电装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然而,产能上去容易下去难,产能过剩矛盾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更加凸显。此外,在开展结构调整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政策性强(地方政府为了维持GDP可能让产业结构调整流于形式)、组织协调难度大(进行产业重组和兼并必然要面临失业人数增多的压力)等等问题,因此,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
三、河南省品牌建设上的差距成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之一
企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处于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中。从根源上说,优势品牌的培育关键在于品牌环境的建立,而品牌环境的改良则有赖于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集约化、清洁化、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全省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规模化、效益化,才能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利于品牌培育的大环境。
通过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仍存在着以下三个突出问题:一、产业层次低。对资源、能源、原材料依赖比重大。二、名优产品少,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对经济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有限。三、服务业严重滞后,尤其是生产业发展不足。
这种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的产业结构,整体效益不高,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是不可持续的。金融危机使得这种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所折射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既要激发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又要利用结构调整的外部压力,还要创造加快结构调整的良好条件,不断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新的突破。我认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代表未来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因此,我们要抢占先机,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现有和潜在优势,选择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完整产业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⑦。
第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整合资源,努力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协作,共建技术开发机构或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受阻,企业纷纷转而争夺国内市场,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已经成为增强河南市场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对传统的机械、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要防止产能过剩问题,着力进行优化升级而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对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业要注重规模和效益的提升。
注:
①雷路展.发现河南品牌力量.河南日报.2006.08.16.
②胡心洁.食品加工河南品牌阵营的一个典范.河南日报.2005.06.15.
③孙银辉,李强,张建武.实施名牌战略,助推中原崛起――我省实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河南日报.2010.08.10.
④李世顶.品牌改变河南.经济视点报.2007.12.27.
⑤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特别关注(第三期).中国工业报.2009.12.22(002版).
[关键词]会计人;需求;人本教育;就业效应
[作者简介]唐振达,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副教授,高级会计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2―0053-06
一、会计人需求:会计人培养的基本动力
(一)会计人:从事会计及会计相关工作的人的雅号
辞海里没有对“会计人”的释义,自从财政部主办的《财务与会计》杂志把从事会计实务和理论工作的人员统称为“会计人”之后,这一称谓逐渐为社会认同,成为从事会计及会计相关工作的人的雅号。因此,本文所指的“会计人”是特指那些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会计行为能力并获得权威机构认同、即将参与会计实践活动、能独立或与他人协作实现会计目标的会计预备从业人员――会计专业学生。
(二)会计人需求:共性和特殊性并存
需求一般被定义为个体缺失或需要某事物的状态。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缺少某事物的不足之感;二是个体要求得到某事物的求足之心。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不断产生需求、满足需求、再产生新需求的生命过程,正是需求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王开田教授在其《会计行为论》一书中提出了“会计人的需求”这个概念。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认为,会计人除了具有人类需求的共性之外,还应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殊性:
1.职业技术需求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即会计人必须拥有一定的会计技术知识、会计行为能力。为了胜任工作,会计人都有一个职业技术不断提高、知识不断更新的需求。由此,会计人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具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并在具备会计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因此,会计人的职业技术需求满足程度、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会计人其他需求的满足程度。
2.职业环境需求
职业环境是指工作人员从事某一职业所处的客观环境。职业人是环境的产物,任何一个职业,其整体的职业环境决定了这个职业的从业者整体素质和具体作为,因此,就产生了会计人对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的需求。会计人所面临的职业环境,包括会计主体内部环境和存在于会计主体外的外部环境,一般包括企业规模、资本结构、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社会知名度、经济效益、福利待遇、会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当局的领导艺术、业务分工和人际关系。因此,会计人一般会首先选择规模大、效益佳、待遇好、人际关系和谐的企业作为自己服务的对象,如果某项不能满足则退而求其次。
3.职业报酬需求
职业报酬是指职业能给予任职者的各项利益,包括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职业报酬越高,职业声望越高。会计人具有职业报酬需求是会计人最根本的需求。会计工作是一个谋生手段,在影响会计这项职业吸引力的所有因素中,报酬是最直接相关的一个因素。除了经济利益之外,它还包括会计人的职务、职称的晋升,社会地位、名誉提高的需求以及其他精神奖励等需求。
4.职业成就需求
工作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也是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能体现社会对个人的人生评价和人格肯定。任何人从事任何一项职业,都会期望一种职业成就感。会计人也不例外,会计人也具有职业成就需求,即会计人在自己服务的单位做出成就的愿望。职业成就感是会计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也是获得尊重、重视和重用的必要条件,同时还体现了会计人的责任感、良心等道德的要求。
二、会计人本教育:会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作为满足会计人职业技术需求的主要供给者――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关注会计教育的最新发展,用最前沿、最先进的教育模式帮助会计人打好顺利就业的基础。目前,人本教育在教育界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其先进性和优越性得到了教育界的推崇。会计教育也应顺应这种潮流,不断探索会计教育如何实现人本教育。
(一)会计人本教育内涵
人本教育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着力使培养对象――会计人的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这种教育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辩证的主体,知识只作为培养有健康人格和体魄的智慧人的载体,以知识为载体发展会计人能力和发掘其潜能,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会计人多样性的个性发展,把会计人个性是否发展作为能否进行良性思维运动的前提。因此,会计人本教育是一种以满足行政、事业、企业单位需求为目的,以会计人的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会计教育。较之传统的会计教育,会计人本教育更注重在会计教学中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更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掘,更能够为会计实际工作服务,更符合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需要,也更能提高会计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二)会计传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应对措施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在传统会计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会计课程基本都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系统讲授来完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课堂教学是一种灌输式教育,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思维活力,压抑了会计人的创新精神,不利于会计人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教育首要是转变教育观念,要树立教师和会计人在教与学方面平等的观念以及满足个性教育的观念,要变“传授知识”为“传授学习方法”,以利于会计人终身学习。
2.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训练
在传统会计教育下,教与学基本上都是在课堂完成,学生基本接触不到实际。课程设置中很少安排甚至没有安排实训实习,即使安排了也是在校园的实验室内完成,加上这种实习情景的设置较为单一、考核不像课堂学习一样严格、组织起来也相对不如课堂教学容易,往往造成管理不到位,多数会计人不重视,草草完成交差了事。有的即使完成了一套模拟账务处理,在实务中仍不能灵活运用。因此,会计教育应加强会计人的实践训练,探索更有效的校内模拟实习方式,尽可能地加强与实务界的联系。
3.重专业知识轻课程综合演练
在传统会计教育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会计学的专业课程,而经济学、管理学、市场经济学等拓宽会计人知识面、扩展其基础知识范围和经济视野、帮助其打下扎实理论基础的相关课程却在会计人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内容选择以及教学力度上明显不足,从而导致会计人在踏入社会后思考问
题视角单一、遇到复杂会计问题不知所措、理论研究视野不宽广等。因此,会计人本教育应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口径,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经济学等方面的基础,培养其解决复杂会计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会计人就业:会计人本教育价值体现
近年来,会计人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次性就业率在逐年降低。
(一)会计人就业环境
近几年来,会计人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法规的不断完善使会计人面临着重新学习一整套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资格考试制度的推行使会计人年复一年地为考试生存;电脑网络的发展使会计人要研究不断变革的网络操作环境、不断升级的财务软件、管理软件甚至电子商务;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也要求会计人不断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国际会计准则的风吹草动、国际会计同行的步步逼近都会牵动着每一个会计人的神经。但同时,会计人的报酬却始终不如营销、人力资源等岗位的报酬来得立竿见影。这就致使众多已有一定资历的会计人改行,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对会计中高级岗位人才“求贤若渴”而刚毕业的会计人就业压力极大的现象。据人才网报道:“工商管理、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会计等这些学校重复开设的专业毕业生竞争激烈,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根据广西人才市场统计,会计专业在招聘数量上排第9位,而求职者的数量却排在第4位。可见,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会计人就业误区
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不意味着会计人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相反,往往是会计人自己走进了就业误区,导致会计行业出现如此紧张的就业形势。
误区一:自我期望值过高
不少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日常会计处理、做学问不费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自然择业困难。
误区二:过多的物质要求
许多会计人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还讲究住房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如果用人单位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便潇洒地“移情别恋”。反正会计这一行业是越老越吃香,他们不怕多换几家企业。
误区三:迷恋大型企业
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因为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机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那么几十或几百号人,资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
误区四:千方百计考证,以期为自己增添竞争砝码
现在会计人要求持证上岗,许多会计人认为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于是千方百计考证: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这种基础性的证自不必说,很多的会计人更是将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增加自己竞争砝码的一项事业来做。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大,多数加入这一考试大军的会计人经常是一年到头紧绷着神经,今年刚考完又要去准备明年的考试。如今工作不好找,多考一个证就会增加自己的求职分量是许多会计人的心态。但是,证书只是一种资格的象征,并不是说你将来就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 误区五:苛求专业对口 求职者寻求对口的工作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但很多会计人却陷入了这种思维定势的误区,非会计类工作不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数量、专业结构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亟需复合型人才,注重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这种形势下,“改嫁”不见得是件坏事。因此,会计人求职应灵活应变,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冷静对待专业“改嫁”,切不可片面强调专业对口而错失良机。
四、会计人本教育与就业效应:两者高度的正相关
根据《英才薪资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具有不同学历的会计人随工作经验和能力变化的未来预期薪资收入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种会计人学历水平的薪资差额和能力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其结果也验证了会计人接受教育程度越高,会计人就业效益越好。会计人本教育与会计人的就业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如图1:
图1显示,会计人本教育与会计就业存在高度正相关,会计人本教育体系越完善,会计人个人能力越高,会计就业效应越好。
五、改变会计人就业观念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人本教育体系
(一)会计人本教育体系构建
满足社会需要应是构建会计人本教育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基于这一点,会计人本教育体系可作如下构建(图2):
图2显示了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是会计人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应用能力是建立在学习能力及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管理与控制能力是建立在应用能力之上,决策能力是对会计人能力的最高要求。
1.学习能力
会计人学习能力包括:(1)获取知识的能力:会计人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钻研会计业务,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积累实践经验,成为终生学习的实践者。会计人除了需精通会计专业知识以外,还需知晓诸如财务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审计学、统计学、市场管理学、目标管理学、预测学等经济管理知识。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流动,会计人还必须熟悉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惯例。(2)创新能力:一是充分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将暂时闲置的沉淀资金用活用好,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熟练运用现代计算工具,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研发新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交际能力
会计人交际能力包括:(1)协调能力:会计人是在一定的组织中以团队的形式展开工作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必须善于协调,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优化会计工作的内外环境。(2)沟通能力:会计人在职业活动中会涉及各方面、各层次的不同利益的群体,这就要求会计人具有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具有从各方面听取或吸收信息的能力、具有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沟通可以澄清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消除监督中的敌意,进而改善人们对会计人的刻板印象,树立新型会计人良好形象。
3.应用能力
会计人应用能力包括:(1)实际操作能力: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以及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等都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进行具体会计业务处理时有关会计处理方法的选取、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信息电算化的操作、网络化传输等,都要有相当娴熟的操作能力。(2)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需要职业经验来支撑。会计人职业经验是会计职业实践的积累和升华,各个单位、各个不同时期以及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会计事项的性质、会计处理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这不
仅需要会计人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对实践进行总结提高。(3)应变能力:会计人应具备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适地、适宜地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情况、新问题、新经济业务不断出现,会计人要在不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前提下处理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包括每笔经济业务所列的会计科目、合理避税等。
4.管理和控制能力
现代会计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组成的,由于我国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够,管理会计质量仍停留在一个十分低下的水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这个大环境,管理会计质量也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会计人的职能将会极大地拓展,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发展到成本控制、资本预算、营运资本管理、风险控制、业绩考核与评价、战略管理、跨国投资决策、跨国营运资本管理等,这就要求会计人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控制能力。随着财务会计处理计算机化,会计人的主要职能将会集中在报表分析与预测、会计的控制与决策上。
5.决策能力
会计人决策能力贯穿于会计管理的整个过程,会计人决策能力主要表现为:正确决策程序的体现,决策标准与目标的相关性和评价各种方案的客观性,而科学的决策来自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则来源于对客观实际周密的调查研究。因此,会计人应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对机会和风险的判断能力、资源配置中的筹划能力。
(二)会计人本教育下的教学改革
在会计人本教育中,应根据会计人本教育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
1.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互动学习。
首先,在教学中实施课前认识,部分讲解。比如,在会计人已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之后,让会计人规划自己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使会计人了解职业界对会计人能力的要求,培养会计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开设《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交际礼仪》等课程,让会计人针对自己的问题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参考教材或范本,在会计人整体减负的趋势下,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会计人利用假期做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部门去实习;作为教师,可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这样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多利用直观性教学,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发和应用会计教学系统软件。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把会计各科所学、所涉及到的核算原理和过程、图式、账表以及账户间的勾稽关系等内容,制成电教片、幻灯片、挂图等,这些教具直观性较强,可以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发和应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要检查会计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要进行测试。可以将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一部分是不同的模拟操作或案例。对理论部分的试题可采取笔试的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回答的方式,以锻炼会计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建立会计实训室,使专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为了调动会计人在学习会计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应减少课堂讲授时间;课堂上主要讲授重点、难点、热点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操作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分配大体为1:1。同时,学校应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使会计人能在实习的财务环境中去接触、感受和从事会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会计课程设置改革
首先,应加大基本素质教育及实践的课时,并强调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习,将学习和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及技能作为教育的重点。
其次,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和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和职称考试内容的辅导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
最后,会计教学不仅要妥善运用资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
六、结 论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美国1979年《文书削减法》最先提出联邦政府的信息管理问题,并在联邦机构中设立政府信息主管。企业的信息管理则是在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业信息主管(CIO)的职位。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D.A.Marchand)与霍顿(F.W.Horton)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或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彼得·德鲁克则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OECD1996年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文件强调指出了以往的创新都集中于投入—产出分析中,那是一种静态的线型模型,而在当今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ThesmoothoperationofinnovationsystemsdependsonthefluidityofKnowledgeflows)。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然而许多企业并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们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们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2、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3、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4、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ofscope)。
5、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
CKO(ChiefKnowledgeOfficer),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2、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整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CKO对要获得的知识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事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
3、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4、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独立设置与“首席经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识官”(CKO),这足以证明西方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Morten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业知识中心的主任拉尔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编辑策略:在剔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识,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和市场划分分析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公司致力于个体间的对话,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在这些公司中,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中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移的。为了使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这样的公司都重金注资于建立人员网络系统。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
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
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2)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1.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2.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那么企业将从反复使用的模型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例如微软的产品;反之,如何拥有的是新颖的产品,则对知识进行管理时应以人格化策略为主。
3.公司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的是明确的还是难以言表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可以被编辑的,如简单地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当公司的员工依靠明确的知识去完成工作时,人-文档的方法最有意义;而难于言表的知识由于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的,包括科学知识经验,操作性的“Know-How”(知识如何),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和技术经验等。对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4.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共存。由于企业开发多元化经营和知识的商品化,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有时变得十分复杂。两种策略共存的前提,是采用不同策略的单位彼此独立运作。例如,在通用汽车公司,小轿车部与财务部没多大关系,因此不同的模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单位中。但如果是高度一体化的企业,则需选择一种作为主导策略,以另一种作为辅助。至于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则取决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企业的经济状况及企业所雇佣的人。正如一些咨询公司所发现的:强化错误的策略或试图同时使用两种策略,将会迅速地损害本企业;80/20法则是实际决定主辅关系的一个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与“狼”共舞管理制胜[J].管理科学,2000,(4):1-1.
[2]维高.知识的革命[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09-215.
[3]跃清.知识资本的测量与管理[EB/OL]www.chinajournal.net.cn/
indexqkw.htm,2000-6-18.
[4]魏蜀明.CKO:知识管理拍岸来[N].中国企业报,2000-06-13(3).
[5]杨杰.知识管理的策略[J].IT经理世界,2000,(2):48-50.
关键词;虚拟企业 现行会计体系 更新 网络财务
一、虚拟企业概述
1991年,虚拟企业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 Press)等首次提出了以虚拟企业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这标志着虚拟企业理论的诞生。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虚拟企业是指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为了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通过信息技术结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最大优势,只保留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它功能虚拟化。虚拟企业是以知识为导向,高新技术为主体,目前还处在演进的过程中,无论是静态的组织结构还是动态的运作模式,都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短暂性。虚拟企业构建的前提是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各企业因为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目标组建联盟。合作完成,目标实现,这种联盟就宣告结束,虚拟企业便消失,所以具有临时性、动态性的特点;企业界限模糊。虚拟企业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使企业界线变得模糊。虚拟企业一般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图,不存在层级,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组织结构网络化。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为网状型和协调型结构,既减少中间层次,缩短信息通路,加快决策速度,又有利于信息横向传递交流;优势互补。虚拟企业是企业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具有众多的核心能力,能将劣势功能有效外部化,协同共进,在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企业资源。虚拟企业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之趋于扁平化,运用虚拟运作,整合外部、内部资源,便可能达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组织的高效、柔性化和敏捷化。虚拟企业强调彼此合作,是一种“共赢”的新型竞争观念;虚拟企业不是一个法人实体,是一种动态联盟,一旦任务完成,它就可以解散,解散后的各成员又可以加入到其他的虚拟企业中去;虚拟企业之间并不以物质资产作为企业的边界,而是以数字信息流形成的虚拟协作关系作为企业的纽带,这种新的产权形态,可以对虚拟企业内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约束,使其在信息流的引导下按照最有利于信息流动的原则进行流动。
二、虚拟企业环境下现行会计体系面临的挑战
(一)会计理论 会计假设不是毫无根据的虚构幻想,而是根据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合乎事理的推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虚拟企业的出现,会计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会计假设与经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是对会计空间范围的限定,要求会计应当以会计主体本身的经济过程及其结果为对象。会计主体的界定要满足两个条件:有可控的资金或资源;有独立的经营目标。传统会计主体假设认为,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被严格限制在每一个特定的、在经营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的单位内。只有首先从空间上对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予以界定,才能使各会计要素有空间归属。传统的会计主体是有形的实体。虚拟企业是以市场机会为契机,以网络为纽带,各相互独立的企业组成的临时同盟,随时会消失和解散,具有极大的虚拟性,是无形的,这就导致会计主体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给会计主体认定带来困难。虚拟企业会计主体的认定基础是共同经济利益论。同时,虚拟企业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会计主体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实”的物理空间,且具有可变化性。同时虚拟企业确实存在,按照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虚拟企业的存在也不足以影响会计主体假设,它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其实质不会受到影响。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仍然适用,只是在对虚拟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正确,客观反映上目前还存在一定困难,这是会计界要解决的难题。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持续经营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直到实现企业主体的计划为止。虚拟企业的兴起及迅速发展与持续经营假设产生了最直接的冲突。虚拟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短暂性的特点,是为了快速捕捉市场机遇,根据市场需要,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一旦机遇消失或项目完成随之解体,具有临时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的营运不像传统企业那样追求持续发展,它的产品一旦满足市场需求或市场上有替代品出现,它就会解散。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并不适应虚拟企业。由于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条件不复存在,会计分期也就没有必要,也无法用以计量和报告虚拟企业的经营状况,其会计报告的披露方式也必须发生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适时提供会计报告成为可能,同时,虚拟企业又是高风险企业,必须随时向各个伙伴企业报告其运营状况,因此,会计报告应采取分期报告与适时报告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虚拟企业因某业务或交易而成立,因该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存续的时间长度伸缩很强。在存在时间长短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要人为分割,不仅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实际意义也不大。计量单位。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尺度,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虚拟企业是一个抽象的联合体,其最重要的资产――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在资产负债表上无法反映,大量非财务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揭示与利用。虚拟企业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其产品通常具有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价值变动大的特征。一方面,虚拟企业打破了地域界限的束缚,使全球成为一个大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加快,从而加剧了货币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和电子货币的流行,使资金在企业、银行间高速运转,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资本市场交易更活跃,各种现实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更为频繁,交换和结算可通过网络在瞬间完成。在瞬时交易中,币值几乎稳定不变。因此,短期存续的虚拟企业适应币值不变假设,但长期存在的虚拟企业则会因为面临巨大的货币风险而完全不适应币值稳定假设。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由于其客观可靠、可验证性而得到普遍采用。但是在虚拟企业环境下,这一原则受到冲击。虚拟企业中商誉的出现,向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发出了挑战,由于商誉并不代表任何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只有企业在被兼并或被收购时才确认,但商誉并不是企业在兼并之时产生的,而是在兼并之前已经实际存在的,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基础之上的会计所无法反映的事项;虚拟企业的交易对象是一些商品或金融工具,其它格波动频繁,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当前决策相关性较弱;同时虚拟企业从成立到解散只有很短的时间,不符合持续经营。因而,历史成本不能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信息。同时虚拟企业的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其产品又多为技术含量高的高附加值产品,而科技的发展正越来越快,因此,虚拟企业的资产及产品都具有价值不稳定的特征,传统的历史成本法
必将高估或低估其价值,应采用现值法计量较为稳妥。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是针对会计确认时间而产生的一项会计原则,指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在当期收付,却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由于虚拟企业具有短暂性的特点,合作目的一旦实现,虚拟企业也就宣告解散,所以虚拟企业的销售确认、款项收支、成本配比、财务成果核算常可通过电子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不存在前后会计期间分别予以确认和款项实际支付的问题。此时,权责发生制已失去其基础。
(二)收益分配 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不仅以出资额的比例来定,还要考虑各个伙伴企业承担风险的大小。一旦虚拟企业失败,有些伙伴企业可能损失很小,而有些却可能因此倒闭;另外,若虚拟企业成功,有些伙伴企业只会分得额外利润,而有些伙伴企业却可能获得另外的核心能力并极大提高其单独竞争力。因此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要在考虑投资额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各伙伴企业承担的风险及其潜在收益,这样才能使虚拟企业顺利完成使命。
(三)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针。目前,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着决策有用观和经营责任观的争论。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观,也成为历史观,就是提供给资本提供人易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关系的报告,即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信息。在虚拟企业中,会计信息用来对虚拟联合的效率进行评价。现有虚拟企业的参与者对联合方式下的各方权利、责任和利益进行考评,作出是否继续保持虚拟企业现状的决策,潜在的进入者可通过其会计信息,对是否进人这个联合进行决策。可见对虚拟企业而言,会计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
(四)无纸化和信息化 会计无纸化是指会计确认依据的经济交易事项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等被磁性载体和电子数据取代。虚拟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及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流、信息流合一,以电子方式在企业内部或“供需链”上的企业之间流动。由此,会计无纸化面临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电子形式的会计证据原件是否可以作为法律上认可的证据原件。由于机器自动确认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需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适应电子商务模式的机器自动确认的会计规范。会计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会计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会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较严峻,比如会计信息资源的产权界定、如何有效的监管会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会计信息用户的学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会计核算范围 现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表现在对会计要素变动及其结果的核算上。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作为虚拟企业的核心资本取代财务资本的地位,知识资源也将替代稀缺资源而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从而,知识经济会计模式要求从有形资产会计向知识资源会计转移。产品生产过程将以高智能的劳动为主,人的智慧和才能起决定性作用,也是形成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为此人才资源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必然反映在会计核算中。另外对人才资源以外的无形资产核算也不够充分。如果再考虑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虚拟企业会计的空间将更为广阔。
三、虚拟企业环境下会计体系的变革
(一)会计理论的变革 虚拟企业会计主体假设的重构:利润主体假设。依据虚拟企业的特征,赋予会计主体假设新的内涵。会计主体假设应拓展其外延,包括有形实体,还包括无形联盟,这些无形的联盟不具有实体形态和法人资格,但他们参与市场活动,以营利为目的,是利润主体。虚拟企业持续经营假设的重构:可以放弃持续经营假设,代之以“合作清算基本假设”。所谓合作清算基本假设,指在网络经济环境中经济联合体为了实现某项合作,通过网络将大量的知识、技术、资金、信息及人力资源迅速组织起来,按照市场或用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及最终消费,当这项合作项目一经完成,作为会计主体的虚拟企业就要对合作项目的收益进行清算,以便使合作各方通过网络媒介实现快速流动和再次组合。对虚拟企业会计分期假设的重构:以经营期为报告期。传统会计分期假设在虚拟企业中没有意义,具有网络处理信息模式时公司提供及时财务信息成为可能,不需要依靠会计分期提供会计信息的形式。以整个经营期间作为会计报告更适合虚拟企业的现实情况,降低法律、税务等部门的监管成本。因此,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以“即时反映基本假设”来实现对“会计分期基本假设”的补充也就成为必然。即时反映基本假设是指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会计主体要公开、公正、公平地披露和揭示会计信息。对虚拟企业货币计量假设的重构:虚拟企业应继续沿用这条假设,因为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出现,都没有改变货币计量的功能,利益相关者对虚拟企业非货币信息的需要可通过增加会计报表附注来解决。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电子货币”基本会计假设就充当计量尺度这一角色。虚拟企业的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其产品又多为技术含量高的高附加值产品,而科技的发展正越来越快,因此,虚拟企业的资产及产品都具有价值不稳定的特征,传统的历史成本法必将高估或低估其价值,应采用现值法计量较为稳妥。权责发生制已失去其基础,而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比较合理。以现金的收入或付出作为收入实现和费用发生的基础,以在交易期间内实现的营业所得和实际支出的款项作为交易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可以更好地反映虚拟企业的现金流量。
(二)收益分配的变革 虚拟企业的利润或亏损应由成员单位依照虚拟企业的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或分担,且必须在虚拟企业成员生产经营期间(即解体之前)分配或分担完毕,不留任何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若要再次合作,则重新建制建账。同时虚拟企业又有别于传统企业,有的还需要进行二次分配。第一次是虚拟企业内的分配,第二次是虚拟企业成员公司间的分配。
(三)会计目标的变革 虚拟企业的成立必须是成员之间相互协商、相互合作的结果,成立之初已对市场形势作周详的预测与分析,对经营方式作精心安排。一旦企业开始运作,由于经营时间的短暂,经营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同时企业内部管理职能逐渐分化剥离,职能部门渐显模糊,管理作用被淡化,所以向管理当局提供有助于调整经营方式的会计信息,也不再是虚拟企业会计报告的目的。在虚拟企业中,会计信息用来对虚拟联合的效率进行评价。虚拟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虚拟企业的“股东”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债权人、政府、员工等其他的相关利益者而言,虚拟企业的会计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直接发生相互关系的是组成虚拟企业的各个普通企业,而这些普通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可以获得的,虚拟企业的增量会计信息并不能提供相应的附加值,这实质是缩小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已成为一种全新的资本。信息使用者更关心的可能是知识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增进能力的信息。会计信息源的拓宽要求会计既能提供历史的信息,也能提供具有预测、决策未来经营活动的信息。在网络会计时代,虚拟企业会计目标有信息供给、信息鉴证和信息消费三个方面的内容。
(四)会计无纸化和信息化的变革 无纸化会计系统中,主要保存最关键的会计数据原始凭证,而电子原始凭证文件的数据结构涉及到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和其他会计信息的会计软件的编制,如果电子原始凭证文件的数据结构不能规范和统一,将影响会计软件的通用接口,影响会计信息在网上的交流和沟通。会计无纸化将促进会计核算和管理向标准化、国际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无纸化给会计带来的挑战也是国际性的难题。另一方面,在信息化中,应该强化会计信息资源的产权界定、监管会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会计信息用户的学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革命性的变化。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否则只能使会计陷入困境。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由于知识经济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能准确地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信息,而必须是几种计量模式并存,择优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六)会计要素的确认 虚拟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的索取权也将由出资者独享转变为包括企业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及相关利益者共同分享的权益。所以虚拟企业会计要素可以重新分为资产、产权、剩余、收入、成本费用、利润6大要素。其中虚拟企业条件下会计恒等式应当改为:资产=产权+剩余。在资产方面,虚拟企业资产要素应由人力资产、知识资产和财务资产组成。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知识资产,将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也是争夺市场、获得生存的主要手段。将知识资产纳入资产范围,将用于其中的投资予以资本化,设立专门账户进行核算。同时,应扩大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对于成本与价值相差较大的无形资产,应按成本和价值进行双重揭示。在所有者权益方面,应增加人力资本内容,核算由劳动者个人以其自身对企业进行的投资,确立劳动者权益,并允许其参与利润分配,但应当与物力资本区分对待。在利润方面,电子商务环境中,知识资产概念加以延伸,更为重要的是利润将是智力资本和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而且主要是由智力资本所创造。现行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明确利润的概念,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明确确认和计量智力资本所带来的利润。同时在虚拟企业条件下,收入的确认不仅应包括营业收入的确认,还应包括资产置存收益的确认。虚拟企业成本费用核算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计算生产要素的消耗特别是知识资源要素的消耗。二是采用作业成本核算制造费用。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01-05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明确提出:“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经济时展的现实要求,而且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跨学科具有综合创造性、互补性和群发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概念阐述
(一)跨学科课程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开展的根本依据。教学就是根据课程计划,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各项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1]而跨学科课程就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根本依据和基础,主要包括不同学科基础必修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跨学科相关选修课。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虽然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结合现有观点和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具体来讲,创新能力就是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在创业和科学之路上不断前进;创业能力就是要掌握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再学习能力;而实践能力就是要具备较强的处事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好高骛远,踏实肯干。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能力,不能只强调某一个方面,而这也是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2]
二、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
跨学科创新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这恰好能够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当前许多高校依然延续传统的学科建制,强调单个学科的“深”,却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广”。学生随着对单一学科的深入学习,会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就是从单一的学科视角出发来审视、解决问题。若是外在因素稳定不变,这种单一学科视角有利于问题的高效解决;可一旦外在因素多变,那么这种单一学科视角必然会成为难以逾越的思维障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外在因素始终处于变化中,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创新创业者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问题。而跨学科创新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广博的学科知识,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这无疑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解决方案所需的认知方式,因此其构建有其内在必然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要求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对学习方式有个性要求。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启蒙式生产模式,一种是现代的开放性生产模式。前者是在固定情境中设置完成的,强调的是学科内部研究和个体创造,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后者则是在开放性情境中创造完成的,强调面向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叠加,创新要求在常规中寻求突破,拓展发展空间和思路;创业需要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和创新要素,单一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创业的现实要求。[3]所以,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能够给予创新创业教育以启发,符合其对综合知识和个性学习的需求。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学方式有个性要求。可以说,从“以教师为本”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是教育范式最为重要的突破。“以学生为本”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要在充分掌握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他们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尽管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普及,但在具体落实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专业学习中,许多教师都没有完成理念的转变,依然扮演着课堂绝对主导者的角色。而跨学科课程教学的开展,决定了某一专业教师无法在学生课程学习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就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将关注点由以往的课堂讲授转向学生实际需求。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需要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而跨学科课程教学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求
创业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决定了其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支撑,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就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跨学科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是一种“体现批判性思维和认知论整合的认知过程”。[4]在此过程中,跨学科课程教学强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属于典型的合作型学习。所以说,跨学科创新课程能够有效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求,符合其对于主体合作能力的价值诉求和内涵特征。
三、 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困境
(一)“学科本位”的理念束缚
传统大学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核心的,其根据学科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的独立式编排构建,具有明显的“学科本位”色彩。传统高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理性的人”,强调教育成果的“智力卓越性”,这就造成了高校课程内容设计的狭隘化。笔者通过对国外高校的调研发现,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高校通常会树立明确的标准:“注重遵循科学发展的整体观及其内在的关联性,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和科学的整体性出发,以综合的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使不同的学科教育从内容上而非形式上、从实质上而非表面上形成有机的融合。”[5]反观国内高校,“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理念,过于强调知识的学科归属,追求课程的整体性、持续性和科学性,却忽视了科学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及学习主体的全面性,存在各学科知识封闭的问题,成为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一大障碍。
(二)“学科逻辑”的组织桎梏
传统高校的课程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倒金字塔式逻辑组织,即“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结构形式,这种“学科逻辑”的课程组织强调的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纵向衔接,却完全忽视了多学科知识的横向交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内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体系都是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而在教学实践中也非常看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虽然这种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概括性,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经典,但这种“学科逻辑”的课程组织,却忽视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课程选择。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综合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试图将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如将植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动物学这些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整合为生物学,却因知识碎片化、跨学科教学能力弱、课程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步履维艰。[6]
(三)“柔性欠缺”的课程设置
正如上文所述,传统高校课程设置虽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强调的是专门化教育,但这样的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弹性,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相比于国外高校,我国高校不管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还是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强调的是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刚性,却忽视了课程知识的整体性和柔性。虽然这一问题有所解决和完善,但跨学科课程,尤其是创新创业视角下的跨学科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尚不突出,这种设置层面的缺陷也成了一大现实困境。
四、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由上文可知,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以往的专门化教育转向综合性教育;在对学生展开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展开通识教育;在实现“专”与“通”平衡的同时,增强课程知识的柔性,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明确“开放型”构建方向
2016年3月,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话题,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她透露,关于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休学创业问题,教育部今年将正式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可以说,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时代语境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在此背景下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开放型”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向,一方面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另一方面要做好教学结构的优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跨学科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开放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课程体系。要制订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交叉显著的,能够充分彰显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实际采取区别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高校要面向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在校生活,掌握创业知识和技巧,为其今后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并做好对大学生的跟踪引导;对于大二学生,高校要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在选修课中增设创业相关课程;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加大案例教学分析比重,加强MOOC平台建设,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创业技能,包括公司成立、体制架构、市场分析、项目选择、风险评估、成本管理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创业风险率。
同时,高校创新创业视角下跨学科课程教学结构要适应现实发展需求,加强各相关专业的关联性,全方位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元素,不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跨学科思维创造能力。除了要增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外,还要在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侧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跨学科思维的深入融合,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与突破。另外,高校要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灵活采取企业调研、创业设计大赛、创业知识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以推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教学结构,高校还应增设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健全的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学分体制和考核机制。统筹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改革本科生招生机制,实施大类招生,调整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报告纳入学校事业发展年度报告、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范畴体系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可以说,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高校要积极开设跨学科综合类课程,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开放化、菜单化的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由传统专业单一型向跨学科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7]
(二)构建“学科群”课程体系
所谓的“学科群”,就是由若干相关学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以一定形式结合而成的学科群体。通常来讲,学科群是学科知识相关、内部逻辑关系强的跨学科组合体,具有明显的“核心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的递进式结构。学科群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科学综合化、交融化时代语境下,满足创新创业现实要求、适应知识创新多学科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
高校要想构建完善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科群的属性,构成该组合体的各个学科之间,不仅具备相同的理论基础,而且彰显着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逻辑性。例如,高校所开设的“城市规划”课程,以建筑学为主干学科,涵盖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相关学科内容,这就属于典型的“学科群”课程体系,由多门学科交叉融合、互补共享所构成。需要指出的是,“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跨学科知识整体性出发,协调好各学科的系统关系,充分发挥核心学科课程的带头作用,实现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8]
具体来讲,“学科群”课程设计的原则,通常是学科上游设置基础理论课程和应用研究课程,学科下游则要设置与行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应用技术课程。可以说,这些“学科群”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强调科学的理实结合、文理渗透,而且还要注重艺术与工科之间的巧妙结合,这是“学科群”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等方面,全面探索“艺管结合”、“艺工结合”、“艺商结合”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的可能性。在专业主干课程之外,结合相关产业多领域交叉发展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设文化、市场、经管、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强化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如此一来,不仅切合了主干专业的学科特点,而且发挥了交叉专业的学科优势,完善了大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的认知体系。同时,高校还应允许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修满某一专业的学分后,积极攻读第二专业,并完善创新创业成果学分转化与认定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管理服务,为实现“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除了加强学科群之间的跨界整合外,高校还要注重学科群与产业界的跨界整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增强跨学科课程的实用性,采取校内协同、校企联盟、校地合作、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等形式,积极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新闻人才”、“卓越管理人才”等,实现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与应用研究课程的高度结合,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
(三)构建“通识型”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门教育而言的,其宗旨是培养学生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素养和态度,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性,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心,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以罗纳德・巴尼特的观点来讲,通识教育直接针对课程,其关注点集中于创建跨学科课程。但如何实现“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有学者认为,“通识型”课程体系主要由五大类课程构成,包括人文类、社会类、艺术类、自然类和科学类。
在美国,“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已经在许多高校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其中以哈佛大学最具代表性。整体来讲,哈佛“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要实现四大目标,即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加深学生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养成学生良好的批评建设思维。哈佛大学“通识型”课程建设之所以成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课程体系,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它一直强调课程建设的学科共生性,坚持将课程体系设计搭建于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这是国内高校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就现状来讲,国内高校“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内部构成、学分比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但整体而言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全校通选课”模式,北大、清华等高校都尝试过这种通识教育;另一种是“复旦学院”模式,这是一种以核心课程为支撑,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助的“通识型”课程体系。“住宿书院制”最早源于英国,就是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小型学习社区,社区内的学生能够打破专业界限,通过师生讨论、名人讲座、院长茶叙等活动开展跨学科学习。目前,国外知名高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实施了该制度,而国内的上海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正在积极尝试中。但相较于国外高校,国内高校“通识型”课程建设还存在着重视度不够、整体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未能充分彰显出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因此,高校在“通识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知识的多元性、综合性、广博性建设,促成能使学生平衡发展的全人教育。让学生在通过社会、科技、生物等学科的通融学习,有效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批判思维、科学精神,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独立的“三观”,实现知情意完美结合,为全面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在创新创业跨学科体系的构建中,高校要将通识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在育人理念上,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勇于和乐于创新,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其次,在就业理念方面,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担当,要学会通过从事创新性事业来树立人生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最后,在课堂教学环节,要灵活采取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提高知识传达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精神。
具体来讲,高校可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七大模块,包括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世界历史、科技发展、生态环境、艺术审美和社会研究,打破以往根据专业大科目分类的模式。在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校要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跨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具体来讲,就是丰富七大模块的课程单元,并为每个课程单元设置专门的教学团队,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协同开展单元课程设计,共同开发教学读本。例如,文化传承模块下的“子学”课程,不再像以往那样,由不同院系独立展开课程设计与教学,而是在“子学”这一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政治系、历史系等不同院系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充分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等展开研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以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拼盘化”问题,增强跨学科“通识型”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9]
(四)构建“实践性”课程体系
“实践性”课程体系,是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最具价值的环节,强调“教与学”、“理与实”、“教与研”的一体化,以知识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是最能彰显创新创业跨学科精神的课程体系。
首先,高校要借助竞赛展开实践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项目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创业潜能,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其次,高校还要积极开设创业实务课程,提高跨学科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引进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开设创业实务课程,如西南财经大学所开设的招商银行最新实务、国信证券最新资本市场与证券业务等数十门课程,都是以创业案例为媒介,进行经典创业模式、创业方法和创业理念的教学。[10]同时,高校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或邀请成功就业和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拓展学生视野,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的良好平台,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此外,高校还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具体实施层面,高校要坚持“育人为先”的原则,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整合资源、建构体系、协同创新,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抓学生实体创业资助、扶持与孵化,全面推进实践育人结硕果。高校要积极发展建设大学生科技园,设置公共服务区,创新创业培训区,产、学、研实践、实训区,推动省级科研机构入园,并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体项目提供智力和决策支持。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立足实践育人,形成部门联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积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青春创业榜样评选、“创新青春,创业筑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
另外,高校应由学校团委牵头,组织多部门参与开办大学生创业沙龙、“科学论坛”“博士论坛”等品牌的创新创业类教育报告平台;组织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到企业挂职、见习等实践活动;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等特色的科技创新品牌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提升技能。各院系重点开展高等数学建模大赛、高等数学竞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市场营销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装置大赛等活动,以专业技能大赛推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实践型”课程体系。
(五)构建“服务型”保障体系
在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校必须注重“服务型”保障体系的构建,以确保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方面,就高校而言,“服务型”保障体系的构建工作主要包括:完善跨学科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为创新创业跨学科教育的高效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如制定创新创业学分制;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氛围,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平台,加大创新创业精神的宣传;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包括弹性学制制定、跨学科成果转化、班级创新创业导师配备等。
另一方面,就政府而言,要积极支持高校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探索。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的根本是要推动创业,而创业的落脚是促进创新,因此,只强调创新而忽略创业,或只强调创业而不讲创新,高校跨学科课程改革将失去其应有价值。只有创新与创业平衡发展、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创新创业跨学科教育的“闭环”,进而实现高校、社会和政府的“三赢”。
第一,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要积极制订促进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建设的政策措施,对资金奖励、金融扶持、企业扶持、跨学科科研团队扶持、平台建设、协创中心搭建等方面进行详细界定和阐释。此外,要积极出台促进在校大学生创新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对税收奖励、创业补贴、租房补贴、贷款贴息等进行具体明示。为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还要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工作领导小组,以把握正确方向、统筹部门资源、强化推进力量、提高政府执行力。
第二,经费资助。地方政府要加大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具体来讲,地方政府应为那些创新项目优势显著、创业发展成效明显的大学生提供一定限额的资金扶持。如,成都市政府打造了“8号平台”,坚持每月8号举办资金项目对接活动,为有创业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帮助,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从中获益,累计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融资。
第三,公共技术服务。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成效展示平台,以及跨学科科研成果和资源共享平台,以此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跨学科原创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训练计划,不断健全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训练体系,加强项目过程指导与管理,进而形成开放性、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机制。
第四,见习平台服务。政府要及时引入市场机制,支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与地方共建孵化园、中试基地、互联网+实验室等创新创业跨学科实践平台。积极打造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开展项目介绍、创业沙龙、信息咨询等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见习平台服务。
第五,提供创新创业园区。地方政府要在硬件设施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园区。例如,地方政府可按照创业优势显著、配套功能完善的原则,以每个大学生创业园最低5000平方米的标准,为他们提供一年以上的免租办公场所,并提供10万~2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以及税收、社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本,提高创新创业跨学科成果的实际转化率。
五、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方式要求和内容要求,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必然性与必要性。但面对“学科本位”的理念束缚、“学科逻辑”的组织桎梏和“柔性欠缺”的课程设置三大困境,高校在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寻求“专”与“通”、“刚”与“柔”之间的平衡点,明确“开放型”构建方向,重点构建“学科群”、“通识型”、“实践性”课程体系,并积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服务型”保障体系,逐步落实到创新创业这一关键点上,在进一步完善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6.
[2] 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6-151.
[3] 周慧颖,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56-59.
[4] 凯瑞・A霍利,郭强,译.理解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挑战与机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60.
[5] 谭华,孙丽珍.高校医工(理)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7):51-53.
[6] 李飞标,徐志玲.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3.
[7] 陈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面支撑[N].中国教育报,2015-07-18.
[8] 郑瑞伦,翟晓川,唐靖云,秦忠兰.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