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

第1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学前美术教育 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随着学前美术的普及,随着人们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学前美术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认识学前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潜能,如何催生和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美术教育研究者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对学前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学前儿童主要指尚未入学的0―6岁的儿童,即幼儿。对幼儿实施的美术教育即为学前美术教育。首先,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即人在幼儿期由创作行为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体现出的美术行为特征和作品特征。它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尚未入学的幼儿。如果主体不是幼儿,是儿童甚至是成人,即使他们的美术行为和创作具有幼儿美术的特征,也不能作为学前美术。在其他学科中,似乎难以根据年龄来分类,只有在人文学科中有儿童文学、儿童舞蹈、儿童歌曲之类的说法。但这些往往指的是成年人以儿童为行为主体和接受客体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即儿童文学、儿童舞蹈、儿童歌曲等都有成年人参与的成分。而学前美术、儿童美术的接受主体和创作主体都是幼儿、儿童本身。这是学前美术与成人美术之间最大的区别。学前美术的形象生成与组织主要取决于其身心发展水平,同样也能反映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学前美术是幼儿表达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情感,尤其是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形成的时候更是如此,而且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很明显,学前美术带有一种鲜明的自发性的特征。加登纳在《儿童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提到幼儿艺术知觉的两个阶段:一是0―2岁的幼儿知觉期。此时的儿童能够认识他人和一些几何形的物体,即发展最初的知觉力。但这时期的幼儿对有组织的形式表现出偏爱。二是3―7岁的符号认知期。此时的幼儿开始在一定文化背景上掌握图像、手势、声音、数字、形式和语言等多种符号的意义。但此阶段因知识经验不足,还不能知觉艺术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悦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所以成人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二、对幼儿主要实施美术欣赏教育

因处于0―6岁的学前幼儿的年龄太小,教育者应在尊重幼儿手部肌肉、骨骼、力量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让其信手涂鸦,尊重他们的感受。但这时,更直接、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来欣赏和安排美术欣赏教育。首先,选择抽象性的美术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马蒂斯的《忧愁的国王》,康定斯基的《即兴35号》,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等作品。这些形式层面的作品最容易为幼儿接受、理解和欣赏。经研究发现,比起其他风格的艺术作品,儿童更喜欢和抽象作品展开对话。因为欣赏这些抽象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这恰恰与幼儿尚完好地保存着人类的本能和直觉相一致。其次,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幼儿应选择具象性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应是在儿童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能理解和接受的。幼儿在欣赏了抽象美术作品后,对美术的基本要素及情感的表现性有了一定的基础,于是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写实作品上来。经研究发现,徐悲鸿的马,陈之佛的花,齐白石的虾等作品,幼儿是很有兴趣的。这些作品直接描绘了儿童较为熟悉的事物,通过对这些美的艺术的欣赏,幼儿会对美的事物更感兴趣,情感体验也更丰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作品的选择不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都应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选。

三、关于儿童美术考级

针对儿童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它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儿童享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然而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是孩子画一幅漂亮、逼真的图画。于是,就把孩子送到校外的美术培训班、少年宫学美术。一些校外美术老师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抓住家长的心理,让孩子快速地临摹一些写实性作品,选出一些好的美术作品拿去参展、考级,一些毫不知情的家长以为孩子进步很大。于是决定把孩子培养成画家。其实过早地定位人生目标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更何况儿童美术和成人美术完全是两码事。事实证明,很多人在儿童时期获得大奖,甚至国际大奖的,长大后碌碌无为,甚至根本就没有从事美术工作。由此看来,儿童美术考级是有违素质教育的精神。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性特征的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儿童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和感知,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其实,儿童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也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而是用美术特有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表现学生的生活,打动学生的心灵。而校外美术培训班和少年宫的多数老师只注重技术训练,单调乏味,或者要求苛刻,批评甚多,严重地挫伤了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家长应理智地看待儿童美术考级,社会也应坚决叫停儿童美术考级。

四、正确的评价幼儿美术作品

绘画是儿童大都有的潜能,是儿童不启自发的一种自然表现。绘画给儿童带来很大程度的不是作品的本身,而是儿童在信手涂鸦中于纸上留下的痕迹和此过程带来的快乐。对于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不能以“画得像”、“画得好”、“××的画是班上最好的”等来作为评价标准。我们应关心孩子是怎么画出来的,用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幼儿没有立体、透视、线条等的概念,且他们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差,秩序紊乱,对复杂的空间感知能力弱,画出的作品没有透视、空间,可能过于大胆,造型夸张、构思奇异、和原始绘画有着惊人的相似,天真幼稚的突出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面上。这时教育者不可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儿童,而应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赞美他们,积极地引导孩子充满生机和活力、主动地作画,用手中的笔将真情实感融入画中。

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要兼顾儿童自身的身心阶段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教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用亲情的语言,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力。注重不同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让幼儿的画面呈现符合幼儿心灵的美。

五、对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识

不了解学前儿童绘画时的心理特点,就不能很好地辅导儿童,也就不能很好地评价幼儿美术作品。学前儿童年龄小,心理没有发育完全,对外界接触不多,缺乏知识经验,所以他们的思维认识、行为动作都是幼稚的。他们在画画时的意识、造型等也都是幼稚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涂鸦期”,这时他们的手、眼、脑配合得并不默契。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当儿童进入这个时期,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幼儿很乐于在绘画中展现自我,比如他们的自己的作品,一定会拿给家长或老师看,希望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所以这时的家长和教师一定要丰富其想象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尊重儿童的心理,让他们在儿童绘画王国尽情飞翔。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美术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它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我们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通过幼儿的自我表现去构建健全的人格内涵,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在学画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欢愉和乐趣,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关于儿童美术的几个问题[J].美术,2007,6.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第2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 童心 新课改 实践构想

一、回归童心的小学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研究

1.回归童心的内涵

明代李贽在其《童心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童心”这个概念,他将“童心”释为“真

心”,即本然之心。在这里,李贽将“童心”“真人”“至文”“假人”“假文”等概念对应起来,认为人品决定学品,强调人品的重要性。同时,李贽认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应该是复归“童心”,即要通过教育使丧失了的“童心”复归。而且他希望不要用“纲常”、“人伦”残害人的“童心”,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1]

五四时期,儿童的精神和价值开始受到关注,“儿童本位”的思想得到传播,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认为培养儿童,不能斥责儿童的“痴状”,而应该培养儿童的“痴状”,这里所说的“痴状”就是指“童心”,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童心”,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情趣。

西方国家中,18世纪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尔》中主张“从儿童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教育的‘儿童中心论”。[2]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先天善良的本性,发展儿童的潜能。教师应当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用心呵护儿童,保护儿童,激励儿童,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保障。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儿童中心主义”,他认为“儿童是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3]

王礼芳在《回归童心》一文中指出“童心亦真心”,是纯真无邪的原本之心,提出“童心泯灭是教育之大忌”。“回归童心”即返老还童,改变角,与幼儿平等对话。[4]郭雯的《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中在第一部分对“童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童心是人出生时的自然本性和天赋资源的总和,它是自然之心,是未被异化之心,是人最为宝贵的属性。童心既是儿童之心,也是人最初的自然本真状态,它包含人的真实、自主、创造等品质。[5]

2.回归童心的小学美术教育

罗恩菲德在他的《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提出“美术教育在于提供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个性、智力和创造力。”[6]在这里他十分重视对儿童天性的保护,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强调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反对在美术教育中一味的模仿,希望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儿童的创新精神。赫伯特・里德在其《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幼儿自然本性的发展。[7]他认为儿童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艺术创造力和发展潜力,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保护每一个儿童,发展他们的个性。

3.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分析

1.1功利性教育之风盛行

艺术本身是无目的的,非功利性的,美术也是这样,学生的绘画源于天性,充满原始的想象力,使他们的作品十分自然而有生命力。然而当今社会,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转变,许多教师以赚钱为根本,在教学中扼杀了学生的天性,甚至把美术教学作为招生、晋升、创造经济效益的手段。

2.以提高绘画技能为目的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以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为目的,过于关注学生的模仿能力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美术教育的本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绘画中的自我表达受到干扰,使学生失去了“童心”。

3.美术教学的成人化倾向严重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往往都是教师自己预设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忽视学生感受,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以灌输统领学生,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在教学评价中依然是自上而下的教师评价方式,过于关注结果,缺乏对学生发展多样性的关注。

二、回归童心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策略

1.关注童心,支持原创。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眼中的世界是十分精彩的,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自由而魔幻,他们的画中常常出现了许多夸张变形和不符合逻辑的形象,让人感到新奇和有趣。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原创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好看而又新鲜的画作。

2.创造条件,因材施教。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想让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多种方法,结合特定教学情景,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提高美术素养。

3.积极引导,拓展视野。

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展成熟,各种能力都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审美体验,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创作冲动,同时,美术教育是全方位的,需要创造条件,回归童心,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4.多元评价,回归童心。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小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的思维方式考量作品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积极开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评价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构想,与学生一起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综合采用各种有效评价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实现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回归童心,驰骋想象,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德)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文联出版社,1984.

[3]王坚红主编.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胡惠闵,郭良菁编著.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鄢超云著.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林琳,朱家雄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维克多.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8]宋婷.回归童心的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郭雯.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0]宗宏岗.小学美术教育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J]集美大学学报,2011.

第3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创造力;培养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是通过绘画知识、绘画语言的传授,综合开发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培养孩子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和人格品质。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也有几种因素制约、困扰着实际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操作。

从教学法的角度看,教幼儿美术比教成人更难。要激发幼儿艺术创造的欲望,想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与技巧上有所突破就需要教师的善意引导教育。一般来说,培养学生创新力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对艺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前提条件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本质在于释放孩子们潜在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创造力才是培养学生对艺术兴趣的最终目的,也是最高阶段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美术教师不能不善于发现他们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有可能去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才有心灵火花的迸发,创造力就是在想象中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作品的充分肯定,巩固学生的兴趣的产生,不是一成不变、永不消失的。如果得不到教师充分的肯定与及时的表扬。已经产生的兴趣也会渐渐地削弱,直至消失。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尽量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不要打击其积极性,要引导孩子学习观察,学习临摹,并注意循序渐进,要使幼儿力所能及。童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学生的入门老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持良好创作的基础。

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能使学生增强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观察和体验,从而获取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从丰富幼儿艺术表现的材料入手,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让积极的情感贯穿美术活动实践中,使幼儿学会创造美。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乐趣。重视情感与美术教育的密切关系,重新认识情感对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符合美术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要求,是美术教育适应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满足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要求,也是服务于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营造兴趣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美术教学的目的之一。美术创作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它的原动力,是人类精神和心灵的需要。因此,能否促使儿童发生某种打动心灵的情感反应,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始终是广大教师在儿童美术及各类艺术教育实践中应当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经历越多,供加工选择的内容越丰富,想象的途径也就越广,想象活动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在学生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只有精心呵护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才能不断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提高创美能力,形成较好的美术素养。假若片面强调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必将是舍本求末,让学生可贵的情感体验不断消退。也可以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艺制作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动脑、动手,发展思维,正如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工艺教学中,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运用积木、笔屑、泥团等材料进行拼图,通过操作、观察、想像等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创作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老师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对作品不适当的地方指导其进行修改,给学生们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创作环境,让学生们体会创作的乐趣,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设备,搞好课堂教学,教育学生在欣赏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多媒体电教手段还能为学生从多个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这些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当然,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教学要从美术科学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际,巧用活用,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声。同时要准确地把握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展示时机,直到美术教学达到最优化。

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造力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下转第205页)(上接第197页)生活以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好的儿童作品应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要看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只有了解儿童,新生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第4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儿童;绘画;表现;创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93-01

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绘画性如何体现?也就是说,画面的表现力和创造性如何把握?单纯依靠老师,亦或是完全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如何能做到既发挥孩子们绘画的主观能动性,又吸收老师的专业绘画技巧,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考并渴望解决的问题。

一、通过传统文化的绘画命题拓展孩子们的绘画创造

作为校外儿童美术老师,我希望孩子们在参加校外学习时可以持一种放松的姿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课程时既要与校内教育互补,又要富有学习性与趣味性。基于这个教学初衷,我设计了一门成语故事课。在这门课中,每个成语经过老师详细地讲解,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最终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我只是尽量引导学生,而不是进行过多的影响与干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成人干涉”的问题,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我总是会听到一些家长纠结孩子涂色是否均匀,轮廓是否和老师的一致,却很少在乎孩子们在画面中的改变与创新。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解答,消除家长的疑惑,同时鼓励孩子们的表现力与创造性。

二、西方现代绘画对儿童绘画教学实践的启发意义

在画面表现力方面的训练上,我设计了临摹大师作品的环节,以丙烯材料作为绘画工具,选取一些现代画派和表现画派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与改编,例如毕加索、达利、布拉克等大师的绘画作品。

在临摹的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孩子们对画面进行改编与加工,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对画面的想法,用自己的理解完成一幅作品。

日积月累的训练之后,孩子们对画面的掌控越来越熟练,画面越来越完整有趣,我的教学目的也更清晰。例如,二十世纪伟大的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一生创作作品近四万件,涉及的绘画领域有油画、版画、素描等,他在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影响下使平面的绘画在创造三度空间的基础上突破性地营造出四维及多维空间,使绘画在空间的概念上做到了有限的时间表达;使纯客观的视觉艺术走到了更加多元的概念范畴,从而导致绘画向符号向物质转化,绘画的本体意义最终消失。他的绘画直接导致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向后现代主义发展,继而出现了封塔那、杜尚等后现代艺术大师。这些艺术大师在面对真实自然时和儿童启蒙时期一样充满大量的想象和概念因素,因此我们用成年人的眼光和逻辑思维很难理解毕加索的作品,儿童绘画作品亦是如此。因此,选取毕加索的作品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是比较恰当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绘画存在的意义与儿童画是相似的,十九世纪以来欧洲艺术经历了工业和科学发展等时代影响,当理性思考走向极致的同时,艺术家却在反观人类最原始的思想轨迹和本能创造,甚至是人在幼年时期萌发出的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思维和观看方式,毕加索、马蒂斯、克利、杜比菲等大师不约而同地受到了儿童绘画的影响。儿童绘画的创造力本质要尊重儿童特有的观察力,因此儿童美术教育是启发教育而不是干预教育。

三、儿童画的创造性和表现力教育是启发式的教育产物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和启发,例如我会指导孩子们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组构画面,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孩子们对于特殊的工具材料充满好奇,一般都会积极地动手参与、使用体验,发挥他们内心的理解和创造。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创作的画面更加直观、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孩子造型丰富立体,有的孩子用色热情大胆。这样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提升了,课堂学习氛围也更加活跃。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由于他们不具备成年人成熟的逻辑思维和认知,作品中具有天然而质朴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种创造是儿童理解的世界,而绘画作品中表现力直接依赖于这种创造性。当然,儿童绘画的表现力来自对未知世界和未知材料的好奇。课堂中临摹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热情,同时适当的教学干涉是必要的,但出发点一定要明确,启发引导是关键,表现力和创造性是孩子们绘画能力培养的关键,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是开放的,自由的。

综上所述,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孩子们,孩子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虽然有时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但是作为老师和家长,要能够正确认识儿童的内心世界,认识他们的行为举止,尊重孩子们对绘画本能的创造和表现。我们的教育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对美的认识,学会独立地表现美,创造美,对他们一生将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高.美术教育促进自闭症障碍儿童心理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7.

第5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当前形势;幼儿美术教学;创新意识;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教育大力改革的今天,幼儿教师应在美术活动中为孩子们创设自由表现的机会,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他们大胆想象,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在绘画中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感悟与体验。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幼教美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现笔者将对此展开相关探究。

一、注重引导孩子从实践生活中发现美

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引导他们去感悟生活中的美。具体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从客观角度而言,美术作品中蕴藉着浓郁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实践生活,同时高于生活,她所展现的美感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感更典型、更集中。因此美术教师应做有心之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基础与前提。根据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主动观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去感受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色彩,万事万物美丽的形态,从中获得极为深刻的生活感悟,最终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能力。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激发孩子们在绘画上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不能盲目而行。譬如告诉孩子们在外出时可以观察见到的高楼大厦,路人的言行举止或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带领孩子们观察幼儿园内植物的生长变化,在户外开展游戏活动时引导孩子们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场面。此外,还应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引导他们感悟美,表现美,为孩子以后的美术活动积累更多素材。第三、引导孩子欣赏具有美感的名家之作(名画)。美术作品的创新既包括题材的创新,又包括表现手法的创新。为了培养孩子们在美术上的创新能力,可让他们欣赏名家名作,譬如欣赏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梵高的名画《鲜花与玫瑰静物画》,能丰富孩子们对颜色种类的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颜色,通过观察这些著名画家的经典之作,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画面中的美感,学习表现画面美的技巧,从而培养其在美术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

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还应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可让美术教学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互融合,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绘画灵感。从本质上而言,对于幼儿美术教学应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互融合,以此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情感,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譬如在让孩子们欣赏《动物音乐会》时,可让他们踏着旋律表演各种动物的走路形态,孩子们兴致勃勃、生动形象的表演能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跃然纸上。孩子们喜欢听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在听完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与他们一起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以及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形态,并引导他们对故事的结局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此一来就能有效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进而让其能在绘画中表现更多新颖的元素。其次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特点进行指导,不能实施一刀切的指导策略。从客观角度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因而他们在审美意识、绘画能力、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美术教师应承认这一点,并积极面对这一点。正确对待孩子们的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有的孩子想象力极为丰富,绘画时胆子很大,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可是这类孩子在绘画中却较为急躁,作品表现得比较混乱,色彩构筑也极为单调。对于这类幼儿,一方面要肯定他们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要针对其缺点鼓励他们在选色、涂色时要抱着极为认真的态度,让画面的色彩更为丰富;有的孩子喜欢模仿别人的画,绘画的线条比较流畅,色彩表现很丰富。对于这类孩子在肯定其长处的同时要充分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生活去绘画,不断拓展思路。此外,还应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这类孩子在绘画时不断充实画面的内容;对于一些在绘画上表现出自卑感的孩子,千万不要一味指责,一定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赞赏,则能有效提升其在绘画中的信心,进而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孩子绘画作品的最终效果,而忽视了应怎样帮助他们在美术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质上,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但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评价,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去培养他们在美术上的创新能力,这既是提高孩子绘画技能的必要手段,又是时展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第6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绘画学习环境

“幼儿的心灵,如果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之中,他们就会非常自然地生长起来。”“肥沃的土壤”是指适宜的环境和令人愉悦的学习情境。艺术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发芽,因为年龄特点,儿童的创造不会在命令与强迫下出现,只可能在毫无心理负担的宽松环境下迸发。

我在区域活动区中设立了儿童画创意空间,空间里展示孩子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并且定时更新,平时鼓励幼儿大胆评析这些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作品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又如我在开展“漂亮的树”的创作时,就把各种形态各异树的图片和多样的范画张贴在儿童画创意空间,还把这些图片做成课件,设置了优美的大自然音乐情境,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想象树的灵动、感受树干的粗壮、树枝的摇曳、树藤的攀爬、树冠的张

扬……鼓励孩子用多变的线条和图案来画这些树,表现自己心目中

漂亮的树,作品完成后张贴在儿童画创意空间,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互相交流。

二、提供多样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幼儿绘画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被新颖有趣的材料所吸引,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有油画棒、蜡笔、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毛笔、彩色粉笔、印章、水粉、水墨等等。这些画材提供在区域空间里,让幼儿根据绘画主题来选择工具和材料,提高幼儿绘画的成功率,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例如:幼儿可以选择水粉来学习调色,选择记号笔来画线描画,选择彩色水笔来装饰图案等。

三、生动有趣的绘画方法,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1.数字法

让孩子写一个2字,并把2的尾巴拉长一点,然后在上方添加几笔,一个正在浮水的鸭子就跃然纸上;又如用数字画人头像等。用这种游戏画画十分有趣,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从而激发孩子学画的兴趣。

2.故事法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像“小蝌蚪找妈妈”“大狮子”“大山的故事”“海底世界”“圆圆商店”“竹笋娃娃”等,故事中的动植物形象都是孩子学画的内容,如教孩子画兔子,老师可以给孩子讲“小兔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兔妈妈,她有三个孩子,一个是长耳朵,一个是红眼睛,一个是短尾巴……”小兔的基本形象特征通过这三个名字就概括了,老师边讲故事边教孩子画,这样孩子即听到了故事,又学会了画兔子,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

3.变色法

找三个小瓶,分别装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再找一个空瓶,先倒入少量的红色水,然后再倒入同量的黄色水,并搅拌一下,不一会儿,孩子就会发现这两种色水混合变成橙色的水了。用同样的方法把红色水和蓝色水混合,黄色水和蓝色水混合,会发现它们分别变成了紫色水和绿色水,让孩子根据老师演示的方法和步骤连续做几次,这样孩子在玩中就了解了绘画中简单的色彩知识了。

4.猜谜法

就是先不说出所要画的内容,而是先在纸上画出东西的基本形状,让孩子猜。这种神秘感,可使孩子产生好奇,孩子的情绪就高涨起来。这种游戏可以由老师画孩子猜,也可以由孩子画老师猜。

5.手影法

就是借助灯光或阳光用手做各种姿势,通过投影让孩子观察墙上的形象,这样会发现影像中有的像小兔,有的像大马,有的像鹰,还有的像小狗,然后让孩子模仿并学画这些动物。这样,孩子在玩中画,画中玩,既锻炼了双手的灵巧性,又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

6.吹画法

把调好的颜色水泼或洒在图画纸上,然后取一根细塑料管,让孩子尽情地吹散这些颜色水,吹开后,颜色水呈自由放射状,一幅清晰、自然的图案画就呈现在眼前了。

7.滚画法

让孩子用废纸揉成团,蘸上颜色在纸上来回滚动,滚出来的花纹像大理石花纹一样;也可让孩子用木珠、瓶盖、螺帽等实物蘸上颜色印在纸上即成美丽的图案画。

8.改错法

这就是先将画的物象故意错画或漏画在孩子不注意的部位,让孩子通过观察,把错的地方或漏画的地方改过来或添画上,如将小兔的尾巴画长了、小鸭的嘴画成小鸡的嘴、小猫屁股画上胡子等。随后给孩子几分钟的观察时间,让孩子改过来或添画上,鼓励孩子找得快、准。通过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耐心、认真和细致的习惯。

9.补缺法

这就是先把物象的主要形体画出来,让孩子补充添画次要部分和细节。如画熊猫,先把熊猫的外形画出来,让孩子补充眼睛和耳朵。又如画人,老师先画一只眼睛、一只耳朵,让孩子补充另一只眼睛和另一只耳朵,然后再画上鼻子、嘴,人物肖像就画成了。要注意关键的地方由老师画,画时要强调一下,以便引起孩子的注意。

10.图画捉迷藏法

这就是在一张纸上画上一头大象,不画鼻子,要让孩子先看准了位置,把眼睛蒙起来,再去添画鼻子,结果往往容易添错了位置,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让孩子把老师的眼睛蒙起来,让老师来添,与孩子同乐。

11.找舞伴法

先用蜡笔或油画棒画出种种颜色的线条交织在一起,分成若干组,其中每一组都有一对不同颜色的“舞伴”,把它们的颜色线混在一起,就谱成另外一种颜色,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让孩子找一找,哪种图案是哪一对舞伴画的,它们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

由于孩子天赋不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创设创轻松愉快的绘画学习环境、提供多样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和不同的启发方法,尊重每个儿童的天赋,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真,使他们艺术的本质不受污染、不造作,而使人赏心悦目,且能使人得到真切的美感。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第7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设计;个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6-04

笔者最近在幼儿园观摩了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发现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知道自己是在准备一次社会教育活动,但不论是写教案还是实际组织教育活动,往往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了其他领域的活动,如语言、科学、艺术等。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具体,导致具体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不能围绕目标进行,教育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社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在目标设计上遇到困难,以致社会教育活动事倍功半。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深入解读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社会教育质量。

一、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解读

1.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包括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1〕五个方面涵盖了幼儿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3〕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及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4〕其中,作为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外显的标志是其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即幼儿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行为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例如,有研究表明,4~6岁幼儿的坚持性特征已趋于稳定,〔5〕3~5岁幼儿的独立性特征也基本稳定,等等。〔6〕《纲要》把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本质规律,也抓住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个性特征具体包括两大方面,即认知特征(智力因素)和社会性特征(非智力因素)。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即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7〕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同伴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及情绪情感的发展等。对照《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极强的对应性。可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确定的,即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对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意识。〔8〕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自我构建的。〔9〕幼儿期正是个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控制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个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自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动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是近年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同伴交往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来说,同伴交往既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在5~6岁时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加强同伴交往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可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是社会为其成员所规定的一些行为规范。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就成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幼儿期是个体规则意识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场所的具体行为规范,学习按照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幼儿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情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例如,陈帼眉认为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10〕《纲要》也将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作为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加以强调。

二、在目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幼儿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环境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由于他人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体验,社会行为则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或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可以说,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三者缺一不可。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个方面。

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感的发展是首要方面。情感更多的是与幼儿社会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当幼儿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时,幼儿就会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内心体验。对幼儿来说,情感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是幼儿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推动幼儿行为发展的作用。例如,在组织“尊重他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心。产生了同情心,幼儿才可能会主动去帮助他人。

认知是社会情感产生的重要前提。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中,社会认知的发展也很重要。社会认知对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知识经验,即传统的社会常识部分。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社会常识教育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二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目前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比较容易忽略这一方面。例如,在大班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目标设计中,教师注重让幼儿认识各种残疾人的标识及知道要帮助残疾人,但却相对忽视了让幼儿学习去理解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以及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的认知就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

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行为的培养包括行为技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幼儿的社会经验较少,对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不够了解。因此,行为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幼儿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在学习社会行为技能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很重要。

可见,在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方面内容,做到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有机统一。

2.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其他领域的活动,才能使社会教育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深入挖掘,就是要仔细分析教育内容,思考社会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应该如何体现。以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嘻嘻哈哈的信”为例。单从题目上看不出这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然而事实上,“嘻嘻哈哈的信”讲了两个好朋友嘻嘻和哈哈在分别一段时间后互相给对方写信表达情感的故事。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注重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导幼儿感受他人对自己的感情,并学会表达对他人的感情。如果教师不注重深入挖掘故事内容,很容易浪费这个适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好故事,而使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一个与社会领域无关的语言或者美术教育活动。

教师在挖掘教育内容蕴含的社会教育目标时,要注意“解题”。所谓“解题”就是要分析教育内容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其本质,从而确定活动目标。例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合作”的意义。合作是什么?合作从人数上说应该是由2人以上参与,从目的上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内容上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从形式上说是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就要明确合作的本质在于2人以上共同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清楚“解题”,就容易导致活动目标模糊不清。例如,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幼儿容易产生意见和分歧,所以教师可以将教育目标确定为让幼儿在与他人共同做事时学习倾听、表达、协商。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要具体、可操作,避免出现活动目标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实施的问题。

3.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许多年轻教师由于缺少经验,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特点及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不足,导致目标设计不适宜,社会教育活动质量不高。

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教育的目标设计也要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小班、中班以情感体验为主,辅以行为技能训练及习惯养成;大班则以社会体验和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同时还要注意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以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例。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的重难点是体验残疾人的情感,而大班的重难点则应该是体验残疾人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心理需求。

在关注发展普遍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个别教育问题。有些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就已经形成任性、胆小、不合群、自理能力差等特点。教师要注意矫正这些幼儿的问题行为,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矫正个别幼儿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总之,要使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准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要深入挖掘教育内容的内涵,明确一些社会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只有准确把握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才能围绕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社会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33.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

〔3〕〔4〕〔10〕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70,370,312.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8-343.

〔6〕YANG LIZHU,ZOU XIAOYAN.A study of the cross-situational stability of three-to-five-year-old children’s indepen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2005,13(2):171-178.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8〕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3-184.

〔9〕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On the Design of the Objectives in Kindergarten

Social Education Activity

Zou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1)

第8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范文

一、从生活中发掘创造性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的绘画作品虽然称不上艺术,但同样归根于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及理解。幼儿生活的环境支配着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进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抽象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理解和看法。因此,在幼儿创意绘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出发,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从而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在创意绘画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生活经验,从而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观察,顾名思义,既要有“观”又要有“察”,而幼儿往往只“观”不“察”。由此,在引导幼儿观察生活时,教师应重点帮助幼儿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生活。比如,在《美丽的秋天》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看一看,让他们观察大小、色彩各异的树叶,闻一闻花草的香味,听一听山泉流动的声音,等等,让幼儿在充分感受秋天的美丽色彩后讲述秋天的特点。感受和观察大自然,能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大胆创作,尽情渲泄。

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勤于观察,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整理自己的画笔、纸张等,引导幼儿将他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想到的用创意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幼儿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准备充分积累,可以创作出内容丰富的作品,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进一步开发。

二、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专家研究发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幼儿萌发创新意识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只有让孩子们自主地进行绘画活动,还孩子以绘画的自由,才能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发。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

幼儿的创造力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让绘画成为他们施展个性自由、抒绪的手段。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适用于各种不同绘画形式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水彩、水粉、油画棒以及各种纸张等,关注幼儿创作兴趣的变化,随时调整绘画工具和材料,通过营造良好的绘画环境,充分满足幼儿求异创造的需求。

2.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创作心理氛围

创造的本质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指出,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规而感到焦虑不安,幼儿也会如此。由此,在创意绘画中,由于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幼儿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绘画技法,教师要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们与众不同的言行,不能轻易指责孩子。当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他们大都希望与他人分享这种喜悦,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同和赞赏。因此教师应努力让孩子在一种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应当在了解、理解幼儿,懂得幼儿的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并对其创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幼儿从随意涂鸦到感知表现形象,都是创造性的体现,并没有“像”或“不像”的统一标准,都应该具有积极的一面。因此,对于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应“主求其意,不严求其形”,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画什么”比“怎样画”更为重要。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观点,才能在创意绘画教学中更好地处理传授知识、技能与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关系。

三、融合各学科组织教学活动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和学的关系,这是幼儿自主创作的前提。教师既不能完整地示范讲解,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为了让幼儿能够进行多元化绘画创作,促进幼儿感官的协调发展,教师在幼儿创作实践中应引导他们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和探索发现中学习技能,扩展思维。

1.欣赏音乐进行遐思绘画

音乐具有直接令人产生身体律动的功能,同时又能影响人的情绪。在幼儿创作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幼儿易于理解,又能充分激起情感的音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描绘倾听音乐后的感受。利用欣赏音乐来引导幼儿进行遐思创意绘画,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渗入自己的情感,画出形象、生动的作品来。

2.听故事进行绘画

在幼儿创意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幼儿的故事,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大胆想象、描绘,还可以给没有讲完的故事加上结尾。通过听故事,幼儿对故事中的情节、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情节的因果关系进行想象与整合,使绘画中的人、物与情节的组合有序合理、生动有趣,这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一些童话故事的引导,幼儿在绘画时充满了对童话的向往,同时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也对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绘画创作特征,凝聚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创意绘画大致可分为涂鸦期、象征期、主观感觉表现期和视觉写实期四个时期。在幼儿绘画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幼儿在绘画方面也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天分。教师只有研究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绘画创作特征,探讨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才能为指导幼儿创意绘画提供理论依据,才可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涂鸦期(约18个月至3岁)

这个时期的幼儿在绘画时尽兴涂抹,作品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各种各样的线条。但这些线条并不是幼儿胡乱涂画的,动笔去画就是这个阶段幼儿绘画创作的真实体现。教师在幼儿画画时不应打扰,而要等他们画完之后听孩子讲一讲画的是什么,这个时期教师不用指导幼儿画什么、怎样画,但要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象征期(3岁至5岁)

在这个时期,幼儿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图形符号,而且可以命名。在这一时期,幼儿往往把人画成“蝌蚪人”,他们观察事物时只会关注其主要特点,对外界事物的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直觉的象征化,与真实物象相差较大,更具有独创性。所以这个时期,教师不能单纯评价幼儿画得像不像,也不需要示范应该怎样画,但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事物的细节及各部分的关系,让孩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主观感觉表现期(5岁至9岁)

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创意绘画的黄金时期。因为年龄小一些的幼儿能够画其所想,而稍大一些的幼儿随着观察力的进一步增强便开始了对细节的描绘,从而画其所见。主观感觉期是幼儿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幼儿绘画创作最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有明显的写实倾向。6岁以后的幼儿已经可以将所见所闻作为整体记下来,保存在记忆中,并能凭记忆把所见所闻加以概括后重新组合表现出来。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通过绘画日记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形象记忆力,使幼儿轻松大胆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创作作品。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主观意识,不过分强调事物的逼真性,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形象记忆力。

4.视觉写实期(9岁以上)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绘画创作开始向写实转变,开始关心自己作品的水平,否定自己过去的绘画作品,更加注重描绘物体的逼真性,喜欢欣赏有立体感、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强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幼儿的想象力和形象记忆能力的发展逐渐减慢,而观察写实的能力却飞速发展,不再适合进行纯粹的幼儿创意画创作。这一时期,教师应通过色彩和素描等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让他们接受不同的绘画风格,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