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对外汉语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上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对外汉语专业在迅速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 对外汉语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具有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体系。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由于它在改革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等方面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几乎节节课都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殊不知,任何一种教学理论都有着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合作学习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在课堂教学中, 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在学习方式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片面地追求合作学习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动机和学习过程。这种状况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整体设计,往往根据对合作学习肤浅的理解,采取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吸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忽视它的基本内涵。这种合作学习在表现上看是按照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来进行的, 但实际上与合作学习要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相差很远。从而达不到教学内容。
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合作学习中教师课堂调控技巧的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课堂噪音过大。在课堂上教师刚宣布合作学习活动开始,学生就开始大声讨论,课堂上噪音很大,教师根本听不清楚学生在说什么, 并且教师并不清楚外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这样的合作学习,从表面上看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实际上是一种近乎无效的学习,甚至是在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取得的学习效果微乎其微。
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识不清
(一)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不足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文化战略的高度看,对外汉语教学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领导在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时,往往只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外汉语教学更深远的意义,因为对于对外汉语教学重视不够。不仅领导如此,教师也如此,很多负责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重视学科理论建设,不重视整合各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尚未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还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二)对外汉语教学过于程序化
缺乏趣味性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是套用向非英语专业学生教授英语的模式,没有注意到汉语的独特性,结合汉语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巧缺乏,整个教学过于程序化,而缺乏趣味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注意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没有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三)国内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不高
缺乏实用性强的教材国内对外汉语的教材虽然有很多,但是整体质量不高。一些基础性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太过随意,科学性不足,缺乏统一的规范,很多内容都是对经典教材内容的重复,缺乏突破与创新。而相关的中高级教材又十分缺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教师数量不足,相关教师的素质偏低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正蓬勃发展,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关教师的数量则严重不足。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在任教师的素质又明显偏低,很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仅仅因为会中文,能讲普通话而担任此职,他们缺乏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这使得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参考文献:
[1]邢守宝.“五部三环”目标教学法初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2]吕定刚.目标教学法的初步尝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S1).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汉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其范围非常广,汉语言教授的主要内容有:1.让其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留学生来说,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其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2]有许多外国友人之所以会选择学习汉语,是因为他对汉语有浓厚的兴趣或者是其工作与汉语相关,因此,让其对我国的国情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是非常有利的。2.让其学习中国人的心理观念及特征。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汉语的学习过程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了解的过程。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汉语,就一定要了解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心理特点等。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因为我国的文化非常广博,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所以,在汉语言的教授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适度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同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汉语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综合地制订教学计划,实施中国文化的导入。2.当代与传统文化同时教授的原则。[3]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多来自于电影、书本以及多媒体等,与中国人的真实交往很少,这就导致了他们对我国的文化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因此,要加大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共同推广,使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与汉语。3.实用性原则。留学生之所以要学习汉语,是因为其在学习工作中切实需要,所以,汉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实用性这一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教材及教学计划选择性地教授一些实际意义较大的知识,以利于其对汉语的运用和理解。4.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汉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文化的差异教授。通过将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学习,更有利于其理解与学习。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
尽管文化的导入在汉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国的一些高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较少地对日常文化以及一些新文化现象
进行实践学习[4]通过了解,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开设的课程有太极拳、古筝、书法、武术等,这些都是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但是,我国的文化正在不断地发展,而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对于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等较少涉及,出现了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二)文化导入的方向与实际有偏差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课程开设了中国地理、历史以及民俗等,这些课程可以说是一些单独学科,对语言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我们追求的导入的文化是一种实用的交际文化,这些文化对其日常交流以及交流过程中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文化的导入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进行单纯的语言教学,给学生讲授的是单调的句法、词汇以及语法等,教学比较机械,对于学生而言,课后也是死记硬背,效果不明显。总之,对文化的导入这一部分在理论上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
三、文化导入过程中应采用的方法
(一)完整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分散性的教学方法就是指将文化因素的教学分散到一些成语中,在讲授的过程中将一些代表性词汇挑出来加以重点讲解,或者是设置一些具体的语境进行讲解。[5]等到学生对汉语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系统、完整地对一些中国文化进行讲解,比如我国的一些风俗习惯、名胜古迹以及饮食文化等等。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开始对汉语言的教授应该视学生的汉语掌握情况而定。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若是超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则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讲授的深度,这样循序渐进,不仅可以使学生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而且还可以增加其汉语学习的兴趣,使其汉语言的掌握程度逐渐提高,这样更有利于留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
(三)导入方式要多样化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因素原则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外交流的渠道和范围不断拓宽,并由此引发了具有世界性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这种变化,一方面使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语言机能为重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汉语学习者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和进行深层交流的需求,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笔者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三点教学原则。
一、文化因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质来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承载文化的工具。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此问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原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吕必松先生曾经指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或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这类文化现象就成为理解和使用目的语的文化障碍。要消除这种文化障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就必须同时进行相关文化因素的教学……对这类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的研究,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不但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语言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1]
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及其教学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语言存储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文化信息的传达则必须以语言为中介,两者共生共存,互相依托。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很多词语的意义来源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词语表面的指示意义包裹着含有文化因素的“内涵义”。如果不了解文化背景,不明白其内涵义,就难以理解语言的真正意义。
如“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可以说是中国男女老少皆知的故事,对其寓意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可是,外国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有的说“讽刺了一个真正傻的老头儿”,有的说“批评了不听别人劝的人”,接着他们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愚公不把自己的家搬走,而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把山挖平呢?”这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缺乏了解。他们不明白,在中国,愚公是以一个不怕困难的形象进入千家万户的,他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性的斗争精神。只有当我们把这个寓言产生和使用的文化背景讲解清楚以后,才能解除学生的困惑。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和学都受实用原则的支配。外国人学习汉语,或者是为了当教师、做翻译,或者是为了解、研究中国,或者是为从事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对中国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认识欲望。刚开始,他们想学的就是怎样打招呼,怎样问候,怎样称呼别人,等等;有的才学会一些常用词语,就迫切地想了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社会习俗,而到了中高级阶段,他们更是对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民族心理、风土人情和潜在的观念差异等十分敏感。学生对交际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劲头,从教学对象方面来看,表明交际文化与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密切联系,说明单纯地学习语言不能满足需要。从教师方面来看,面对的不是自幼生长在母语文化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用同教中国学生完全不同的方法。因此,在教授目的语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目的语文化传授给学生,以弥补他们这方面的缺陷,使他们把语言技能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达到正确使用汉语的目的。
二、在文化教学中应遵循的三点原则
首先,总体设计,循序渐进。
所谓文化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在全面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2]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循序渐进是我们应遵守的重要原则。一般地说,初级汉语教学的重心是语音和汉字等基础语言知识的训练。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汉语的音、字、词、语法的规律更重要。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语言以外的文化内容还是少一些为好。即便遇到具有风俗语义的词语,也不宜采取介绍和说明的方式,而应采取简单注解的方式,尽可能不分散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注意力。相应地,这一阶段的文化教学应集中介绍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是初学汉语者探求中国文化的金钥匙。掌握汉字文化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步。
中级阶段,口语课和汉语课的文化内容都有增加,应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重。这一阶段的语言教学主要集中在使外国学生掌握并运用大量的汉语词汇和句式。汉语词汇浩如烟海,意义相当丰富多彩,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宽广而深厚。汉语几乎每个词、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惯用语的后面都有一个文化背景,汉语词汇能给学生展开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而掌握不同的汉语句式能使学生具备语言交际能力。中级阶段汉语课的文化内容,对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除了考虑字、词、语法等方面与初级及高级教材接轨之外,还要兼顾到文化内容的系统性,把系统的语言知识和系统的文化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表里,同步上升。
高级汉语教学是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时期的文化教学集中在介绍中国的文学、历史、地理、习俗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进行中外文化的多方对比,从中总结出中国文化的特点,有利于外国学生与中国人在更深层次上的交流。
其次,区分学生的文化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属于不同的文化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此把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
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国,中国文化的若干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已经融入到这些国家的文化中。例如韩国、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许多习俗、饮食、价值观念,韩国文化里有许多诸如“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俗语和“虚岁”这样的习俗,在日语中使用大量的汉字和偏旁。对这些国家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知识就比较容易,可以从较高的起点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相反,像欧美、非洲等许多中华文化圈以外的学生,其本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大反差,学生起点较低,文化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物质文化层面,并且要注意适度与适量。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讲清汉语与学生母语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避免混淆。对中华文化圈外的学生,教师必须等他们的语言及文化知识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再进行较高层次的文化教学。
再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之一是“对外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他们的交际活动又是“跨文化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应该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维度之中来考虑。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互动综合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关注。该模式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把学习者的本民族文化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化内容,以互动的方式与目的语发生关系,从而确定双向文化教学的方向。[3]
如在介绍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节日风俗进行比较,使他们更加关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由教师阐释中国文化的内容,缺乏学习者的呼应,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对比时,学生还应尽量摆脱浅层的文化对比,避免以狭隘的思维方式简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进行对比和思考,将自身感受和客观的叙述结合在一起,超越由教师陈述文化事实、学生简单接受的教学模式,将文化教学也转变为人际沟通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并不长,而其文化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也经历从无到有,逐渐丰富的过程。笔者对此问题的探索只是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不当之处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4):3-11.
对外汉语教学是教师将汉语知识、汉语交际技能传授给外国学生的过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功能法等等。近年来,专家们越来越重视在特定的语境环境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而运用语境理论,设计成功恰当的语境,可以让学习者在规定的语境中,积极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知识。
1.设计不同语境,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体会不同的语义,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在语境中对句义的理解。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人们在表达交流时,会根据特定的语境,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例如,“火了”这个词,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如果用来形容明星,是说这个明星很出名,很多人都知道他;如果用在两个吵架的人身上,是指这两个人生气了,发脾气了。一个简单的词,用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再比如“光”这个词,教师讲解时如果只是罗列出“光”这个词的几个意思或是单独讲解语法点让学生记忆,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而且记忆的效果也不好。这个时候放到语境中讲解就会很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学生最开始学习“光”的时候,知道它有“光亮、光线”的意思,对于“光”有“一点都没有了”这个意思不是很理解。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在课堂上将瓶子里的饮料喝光,同时说:“我把这杯水喝光了。”再让学生看没有饮料的干净杯底,说:“喝干净了,喝没了,喝光了。”这样再引申到“一点都没有了”的意思上,就能很容易使学生理解。此外,语境教学也可以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义词教学。
2.语境的设计要具有生活气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倡那些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生活化的语境。
例如俄罗斯的男生非常喜欢喝酒。教师在一次课堂教学中随口例举一句话:“安东昨天在酒吧喝醉酒之后,把酒吧的杯子打碎了。”没想到教师的随意一说,令班上的俄罗斯男同学非常感兴趣,并且纷纷要求教师将这句话多次重复。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便很乐见其成地将此句子细致讲解,并借助此句子讲解了“把”字句的用法。“把”字句历来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中文时的难点和重点,但学生在他们所感兴趣的语境中学习带有难度的“把”字句,非但没有觉得难,反而觉得很有趣。
3.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境往往赋予语句不同的语义,因此为学生设计语境教学方案的时候,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
如中文中最常见的打招呼:
――老李,吃了吗?
――吃过了,今天吃得比较早。
教师在讲解这个例句时,要结合中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为学生讲解明白在中国问候对方吃没吃饭不是像欧美国家一样是为了请对方吃饭或是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而就是单纯地打招呼,提问的一方不在乎被提问的一方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或是吃得好不好,“吃了吗”这一问法就相当于英语中的“Hello”,再通俗点说就是“你好”的意思。并提示学生在回答时简单回答就好,重在会意,不在形式。另外,“你去哪儿啊?”也是对熟人的招呼用语,回答时也不一定要回答一个具体的地点,只回答说“我出去”就可以了。因为对方的意图在于和你打招呼,而不是真正的想知道你去哪里。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对这两个招呼用语才有了明确的了解,才能够接受并且能在正确的场合使用。再比如,中国人讲究含蓄,中国人的性格也是比较内敛的。中国的夫妻之间一般不会将对彼此的爱意外露或是追求形式上的客气,中国的夫妻之间不常说“我爱你”或是“谢谢”、“不客气”之类的话,而外国学生尤其是欧美的学生对此就非常不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文化差异讲解明白,而且在为“谢谢”、“不客气”这类客气语句设计语境时,尽量不要设计夫妻之间互相道谢的例子,不然会让学生产生误解。
4.语境设计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并且符合语言教学规律。
语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一点点理解、消化,才能为进一步的语言学习打好基础。例如:“明天情人节,小王想给女朋友买花,可是又怕花钱。”这个句子中第一个“花”是名词,意为“鲜花”,学生很容易掌握。所以在设计语境时,要先例举出“小王想给女朋友买花。”讲解清楚之后,再举出“可是又怕花钱。”这里的“花”是动词,意为“用、耗费”。这样由浅入深地举例子,让学生一步步逐渐理解句子,就会容易得多了。而且这样对比着出现的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5.语境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语境的设计要明确地突出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点,因为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一定要使用某些特定的词语、句式,这种有针对性的语境设计有助于学生对于语言点的掌握。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要善于捕捉典型的语境,让学生在典型情境中体会和感受。例如,口语课课本中每一课都是依据这一原则,每一课的课文都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来展开,所设计的生词、句型和惯用句法也是按照话题所需要的内容来安排的。就像《中级汉语口语》第六课课文的题目是《我从小就喜欢看足球》,这一课的中心内容是谈论足球,所以课后的生词都是球类运动词。由此教师可以从足球引申到其他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这种通过话题的转化、场景的变换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对外汉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根据学生熟悉的语境进行语境设计。
教师设计的语境若是学生熟悉的,会很快让学生理解并且进入语境环境。例如每个人都有等人的经历,因此,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语境:
“她告诉我们8点来,一起去吃早饭,可是她9点才来。”
“我今天11点才起床。”
“李先生每天六点就起床了。”
学生在熟悉的情景语境中会很容易习得“才”与“就”的用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供了真实的交际场所。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原则
作者简介:高若瑜(1984-),女,河南开封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9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外汉语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但是,良莠不齐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能力的巨大差异,使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出鱼龙混珠的复杂局面,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对外汉语教师的入职门槛也相对较低。因此,如何尽快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制约对外汉语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与此同时,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引导功能越来越受重视,通过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界的共识。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师教学活动所作出的评价,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效果等。对于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对外汉语教学评价来说,学界探讨应当注意哪些原则性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学生的体验为评价的核心依据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了解汉语知识、掌握汉语语言能力,并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运用的需要。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动机与中国人学习汉语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与针对汉语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相比,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有更为鲜明的服务意识,必须更多地考虑外国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需求。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还是为了从事外贸活动;是为学习其他专业做语言准备,还是为了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这些目的的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应当也必须对此有所体现。
评价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最终标准,应该是学生的体验,即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学习以及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心往往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这种情况必须得到调整,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的落脚点和实现,一定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着多重问题,包括重视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重视课堂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忽视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针对性;重视对一堂课的评价,忽视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评价等。[1]改变这种评价问题,就是要将评价的重心落到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身上。
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对学生体验的关注,其核心就是要重视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状态、学习热情、学习策略等。研究发现,根据学生选修课程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如日韩学生比欧美学生较少选修汉字课;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更希望获得感性认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而较高阶段的学习者更希望了解有关语言规律的理性认识等。[2]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了解和关注的内容,自然也应当成为对外汉语教学评价的要点。
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
教学评价的基本含义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甄别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但如果评价的功能只限于此,那么教学评价的功能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且很容易导致教学评价功能的偏失,使其成为教师的负担,教师不得不为了得到较好的评价而疲于应付,甚至出现投机心理,结果就是为评价而评价,丧失了评价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评价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评价增进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增强其主动性,通过接受教学评价找到不足并不断改进。
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应该发挥促进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这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评价本身所具有的激励作用,即增强教师为了在评价中得到好评而改进自身教学的动力和决心;同时,评价更重要的功能则在于它的问题诊断功能以及在诊断问题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朝向某个方面发展的功能。所以,首先,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应当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而且是丰富的、翔实的反馈信息。这就要求强调教学评价的描述取向,即在对教学活动作出是非优劣的价值评判之前,先对教学活动作出价值中立的描述,以“力图描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实践、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用心去理解和解释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想法和状态,而后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做出量化的评价与持续性的改进。”[3]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应当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指明方向。教学评价也许并不能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明确而具体的改进策略,但应该发挥导向和引导功能,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反思,激励教师努力拓宽自己的眼界,并有意识地从事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提升理论水平、改进教学实践。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经大大提升,其中许多人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和熟练的教学技能,但仍然属于“经验型”教师的层面,理论水平有待提升。研究发现,对外汉语教师存在着对理论的“排斥感”和“渴望感”并存的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觉得这些理论既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应用;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希望能够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4]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应当起到推动对外汉语教师提升理论水平的作用。
最后,为了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改进教学评价,包括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等。还可以采取让教师参与教学评价过程的方法,包括制定标准、试测、修订等。研究发现,“教师在参加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管理、诊断与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运用、参加学习共同体等各方面在统计上都有显著的差异。”[5]
三、关注文化交际的效果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教给外国人语言,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以语言为载体而实现文化的交流。“语言的背后是文化,教语言就是教文化,这已成为国际上的共识。推广本族语言教学本身不是目的,宣传和推广本国文化才是根本目的,在当前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上更是各国心照不宣的目标。”[6]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承担起文化交流的使命,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实现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更何况,了解和掌握相应的文化背景内容本身也有利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文化知识,不仅不会影响语言教学的进度,反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掌握语言。这一点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尤为明显。如果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不清楚中国的社交文化、称谓文化,就很难真正理解汉语,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会受到限制。
因而,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必须把文化交际的效果纳入评价体系之中,而不能只是考察学生的语言习得情况。关注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交际的效果,首先意味着教学评价应当关注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与沟通能力,包括教师对学生母语的掌握,对学生生活背景的了解,对学生生活习惯和情境的了解等。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文化习俗和学习习惯,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传递文化知识,在避免文化冲突的基础上关注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其次,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文化交际效果的考察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应该评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究竟多大程度上运用了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即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多大程度上关注到了相关的文化知识。最后,对外汉语教学评价还应该考察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多少文化体验,在掌握语言情况的同时掌握了多少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内容。
四、评价方式的综合化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评价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理念、标准、实施、反馈等各方面均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而起步阶段的评价往往以精确化、标准化的量化评价为发展方向,因为这种量化的标准更具有客观性、可操作性,随着量化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它的问题就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开始变得僵化,变得为评价而评价,不考虑教师的主动性,而且包括思想、情感、意志等在内的许多维度是靠量化评价所测不出来的。于是,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开始受到关注。
对外汉语教学评价虽然起步晚,但完全可以借鉴其他领域评价的研究成果,从一开始就避免出现此类问题。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一定是综合化的评价而不是单一性的评价,一定是多元化的评价而不是一元化的评价。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应该尝试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对于一些需要加以规范的行为,评价的标准必须要具体,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可以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方面,标准则不可过细,要为教师留出足够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7]
对外汉语的教学评价应当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而不应该僵化地根据某些标准来作出评判。这就意味着,教学评价应当情境化。“具体到对每一堂课的评价,应该有对评价标准的不同解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好课’的标准还是‘优质课’的标准,都只是给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不应将它绝对化、教条化。”[8]教学不是表演,更不是作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年龄、种族、经济状况、经验、能力基础等,而只是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丰富性,那么,即便教学环节无可挑剔,也很难称得上是一节好课。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评价必须将具体的情境考虑在内,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必然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蒋竞莹.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4,(8):41-42.
[2]万业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J].世界汉语教学,2009,(3):416.
[3]安桂清,李树培.课堂教学评价:描述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
2011,(2):49.
[4]刘弘.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师发展需求个案研究[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7.
[5]赵明仁.美国教师教学标准的价值观与效能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1):38.
[6]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1):17.
关键词 对外书法教学 书写技巧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一、开展对外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即书写汉字的规则和艺术。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的灵魂,是使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之根本。汉字和古希腊、古埃及文字一样肇始于象形文字,但由于汉字独有的指事、会意方法使得汉字数量逐渐增加,可以满足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不像古希腊、古埃及文字那样完全拼音化了。所以,汉字便顺理成章的和汉语相“分离”了。这一方面赋予了汉语丰富内涵,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对于外国留学生,更是如此,很多留学生尤其是不具任何汉字背景的留学生,往往能听说读中文,但就是写不好。书法在攻克汉字书写难关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书法首先是汉字的书写规则,其目的在于使书写准确、简捷和形美。学习书法能增进对汉字字形理解,深化对汉字笔顺的记忆,加深对汉字结体规律的认识。从而使留学生能正确、流利地书写汉字。
笔者认为,对外国留学生的任何教学除了语言教学任务外,还无形中隐含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国汉字产生的最初目的是实用,但是随着自身及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书法被渲染上了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提倡人性本善,以心体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中国书法亦是如此,在书法练习时,讲究万缘放下,澄心静虑,以成“心与物冥”的人生追求和心灵境界,申言之,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艺术意识和美学思想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精神的独特体现。外国留学生学习书法,可能极难体味此种文化艺术精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能达到体验到“中国式平静”的状态,这不也正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传播吗?所以说中国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重要意义。
书法虽然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但是他与其他的艺术,如中国绘画、篆刻天然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书法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所以书法有着“举一反三”的独特功效,留学生会不自觉的接触到独具中国特色的其他艺术。
书法,在当今越来越流派纷呈,在世界范围内演变为注重形式,在中国称之为书法,在日本称之为书道,在韩国称之为书艺。在欧美,本没有所谓的中国书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画家从中国书法中吸收养分。比如,法国人Georges Mathieu 受到中国书法的启发开创了“书法画”,美国人Maik Tobey 更是远赴中国拜师学艺。加之,海外华人分布广泛,对中国书法依然恋恋难忘,在许多华人社区甚至有书法培训机构,一到春节,到处都是用中国书法书写的春联……所以,在外国学生中普及书法不仅仅是传播中国文化,而且能促进中外各种书法文化的交流。
当然,对外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外国学生怎么写好汉字,这是最基本的目标,再次基础上才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就失去了书法教学课的初衷了。
二、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是开展书法教学的第一步。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清楚该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中抉择,当然,有些老师本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更是无从下手。书法艺术的范畴极其宽广,包括书法技艺,书法发展史,书法思想史,书法理论史等。但是对外书法教学的对象是外国学生,太艰难晦涩的理论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在选择教学内容是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汉语水平,水平好的可以适当增加深度。还要顾忌学生的喜好,比如有的学生就喜欢书法技法,有的就对书法的演变史比较有兴趣,不一而足,需区别对待。不管怎么样,笔者认为对外书法教学大概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书法技法。
这是首要内容,只要是书法课就必须有这一内容,除非是纯粹的书法欣赏,或者是书法联谊会可以考虑摈弃不用,但那就不是书法教学了。书法技法包括三个方面:笔法、结字、章法。
笔法即运笔之法,康有为曾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运笔的方法决定了线条的形质。在中国历代书论中对用笔之法极尽深化之势,使后人难以捉摸。但在对外书法教学中,一般能使学生对逆锋、顺峰、中锋、偏锋有所体会,能够依各自特色分辨开就行了。至于笔势、笔力、笔意等内容则可以暂时省略。
结字,个人认为是书法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两部分,一是汉字的笔顺,二是汉字的结构规律。众所周知,英文诗画圈式的从左到右书写,泰语是画画似的从下往上写,所以外国学生学习中文最棘手的是汉字书写,汉字书写最大障碍又是笔顺。写好书法的前提之一是明了汉字的笔顺,所以在书法教学中,老师必然要强调笔顺,以求书法的气脉畅通和谐。汉字的结构,总体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又分为三:横式、纵式和包围式。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渗透汉字的笔顺和结字规律,讲解时不要求多,但一定要讲的透,有时候甚至要不厌其烦的拆解汉字,分析部件,然后重组汉字,通过反复训练,学生才能写出规范的汉字。
章法,是指对作品的通篇安排,所以让外国学生掌握有相当难度,但是也可适量讲授,一是可以增进学生的书法欣赏知识,二是可以让学生依照章法进行创作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章法,一般可列出书法的一般布局格式,如中堂、斗方、册页、扇面、长卷、匾额等等,比较各种格式的差异,明了其适用的场所。然后在根据各个格式总结出书法作品应该包括正文、款识、印章三部分。然后可以进行创作练习。
(二)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上溯殷商,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宋元、下迄明清,历经数千年,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主导意识、风行书体,或端庄古拙,或轻灵飘逸,或豪放大气,风格繁杂,博大精深。讲到书法教学,有必要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在介绍时一般可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汉字发展规律逐一介绍。每种书体的时代、代表作品、代表书家都可以纳入讲解范围。并可做一些适当书写示范。值得强调的是,很多外国学生在了解了异彩纷呈的各种书体后,往往会要求学习其中一种。这时老师就要慎重考虑了,因为我们现在通用的汉字是今文系统,其笔顺、结字规律和古文字,如篆书、今文有很大的不同,老师需分别对待。如果是中文水平较高,已经能流利书写汉字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学习篆书、金文等,但对于一般初学者还是应该从楷书入门。
在介绍书法简史时,尤其是书法风格是难免会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相联系,教师可依学生水平字形斟酌,尽量将其限制在较小范围内,以免难度过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其他知识。
讲到书法,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与书法极其密切的其他知识。如文房四宝,篆刻,绘画等。这些内容相对书法简史更加简单,且内容更富趣味,学生学起来轻松,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一般可以每一节课介绍一两点,实践表明,这样比集中讲授效果要好。另外对于韩国、日本籍的学生,可以将中国书法与其国内的书法进行横向比较,厘清它们与中国书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讲两者结合,以中国书法的创作技巧进行本国的书法创作。
三、教学方法
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就将进入教学实践了,这对教师有较严格的要求,一方面需具备相当的书法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
(一)区别对待、因人制宜。
既然是对外汉语教学,必然与中国人学习书法有差异。例如最基本的坐姿问题,中国学生不容易聚精会神,往往不能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但是外国学生却恰恰相反,大多数会身体过于僵直,不能自然。执笔也是如此,外国学生通常五指太近、太紧,此时需教其放松,才能心手相应。中国学生初涉书法,学习执笔一般要求掌竖腕平,外国学生很难习惯,不如任其自然,不必强求掌竖腕平。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通过训练腕力达到运笔自如。另外,很多外国学生习惯用左手执笔,但是学习书法就是否非用用手执笔不可,对此尚有争议,但我认为,我国也有左手书法家,不必僵化,他们习惯用左手执笔,反而更加自然,如果强求用右手执笔,反倒弄巧成拙,效果适得其反。苏轼《书论》说:“执笔无定法,但是松而宽”即是此理,只要不离大谱即可。
不但要注意中国人与外国人学书法的不同,还要注意区分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一般认为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一定的汉字甚至是书法背景,比非汉语文化圈的学生更了解书法,比较容易接受书法的规则,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专业知识,提高难度。很多日韩籍学生甚至有较好的书法功底,那就不必要再从一笔一划的基础教起,反而可以讲章法,甚至是创作了。
(二)新意教学,激发兴趣。
一般来说,外国学生对中国书法是比较陌生的,也正是这样,当他们接触到书法时,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老师要做的不是引起其兴趣,而是保持其兴趣。依照中国是的书法教学,学习书法的入门方法是对照字帖,一笔一划的多摩多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果好,进步快,但缺点是比较枯燥,难以坚持。所以在课堂上有必要改进教学技巧,变枯燥为趣味。在笔者的教学实际中,一般喜欢引进外国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其他中国文化,来弥补书法练习的枯燥。如讲解永字八法,八法是指侧、勒、弩、、策、掠、啄、磔。其义深奥,外国学生很难理解。我就用武术招式解释,勒如出掌,一送即收;如踢脚,迅捷有力……这样既形象生动,用能缓解课堂气氛,实际效果很好。再如腕力训练,一般就是多写多练,但并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增强腕力。我一般是每堂课都让学生用毛笔画圈,以使其腕能灵活转动,四面出力,如此几次,手腕即会灵活许多。当学生可以用毛笔准确的写出汉字后,不论字形漂亮与否,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一则就其创作讲解书法创作的规律和方式,二则可以发现问题,指出改正,三则可以教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小条幅,小册页,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有纪念意义。总之,很多的教学技巧需在课堂上逐步探索、总结,以便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外书法教学技巧。
(三)示范领先、操练为主。
古人讲学习书法需口传心授,颜真卿为得书法真谛,曾两度辞官向张旭求教,张旭念其心诚,遂传笔法十二意,颜真卿从此书技大进。可见老师在书法教学上的重大作用。尤其在学书法初期,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至关重要。运笔的方法,顺峰、逆锋都要有清晰、准确的示范,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视觉冲击。在结体上,不仅要有正确笔顺、结构的演示,指出错误写法,分析错误原因也很重要。所以老师可以再黑板上将正确写法和错误写法都展示出来,首先让学生观察,那个字体漂亮、正确,从而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老师在演示完后,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依照范字临写,老师根据学生书写的情况,及时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有的同仁认为尽量不要再黑板上的白纸上演示,因为这样会造成墨水的回流。事实上,如果以宣纸贴在很班上书写,老师控制蘸墨,一般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况且,在黑板上演示,字体较大,比较清楚。特别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如果要向每个学生一一演示,会耽误很多时间,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四)回归传统,摹临结合。
传统书法教学的路子是以临摹为主,我认为对外书法教学如果要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效果,做种还是要回到传统方法上。摹写是以薄纸蒙在范本或影印本上照着书写。临时是将字帖放在一旁,看着字的点画、结构仿照书写。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学书必须摩仿”“摹之数百遍,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这说明摹写、临写的重要性及程序。但是对外书法教学又需异之。摹写虽易上手,但是容易忘却,不易巩固。临写刚开始较难,不易掌握字的间架结构,但是一旦抓住字形规律,往往记忆牢固。所以我的主张是在对外书法教学中,先摹后临,临中再摹,临摹交错,互相结合,兴利去弊,取长补短。需要强调的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摹临结合有必要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
(五)由易到难、梯度教学。
不论学生硬笔书写是否流利,对于绝大多数外国学生,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都是纠正其汉字书写的错误,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最终达到书写漂亮。所以,对外书法教学应该由易到难,先教比划单一、结构简单的字,先教部首易写的字,然后由简到繁。就一般观点而言,“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所以是先练楷书,然后再练行书,再练草书。但也有人主张可以诸体结合练习,避免枯燥。此法不失为一种方法,但仍旧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要求。对于书法简史也是如此,不宜过早的讲授,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书法技巧训练,学生对书法有一定了解后再讲,这样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发现各时期书法的不同点。
(六)适时调整、多种方法结合。
可能老师教书法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书法练习来外国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但实际的效果未必如此,或许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对书法的好奇心和兴趣会下降。所以老师应该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书法的状态,及时地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实际的教学让我感觉到单一的课堂练习模式收效甚微,所以不妨采用课外活动的形式、如参观书法展览、参观碑林、题写扇面、制作书法条幅、学习篆刻和绘画等。这些方法能调节外国学生的学习疲劳,但不宜过多,只可作为“调剂品”使用,否则会“丧志”或“贪多嚼不烂”。
四、结语
对外书法教学可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书法教学和对外教学的综合产物。对外书法教学对于外国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意义重大,在对外书法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正确方向,以书法技巧为中心,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以期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
(作者:徐恋,吉林大学法学院在读法律研究生,研究方向:侵权法;李伟强,吉林大学法学院在读法律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法,近期研究方向:人权,法史)
参考文献:
[1]曾昭聪.朱华《面向留学生的汉字书法教学刍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
[2]王冬龄.《书法的中西精神融合――谈留学生的书法教学》[J].新美学,1985(03)
汉语有庞大的词汇系统,词汇语义丰富、深刻,融合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汉语词汇能够直接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变迁、价值观念的沿革和文化的发展,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指出的:“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因此,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就不仅要了解词汇的具体指称意义,更应着重理解其所隐含的文化内涵。留学生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对词汇望文生义而发生误会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该词的文化涵义,没有真正懂得其意思,也就影响了他们正确地使用这个词进行交际。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那些文化涵义较为深刻的词汇的讲解。而汉语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常与中国历史、典故和文化传统有关,如“拔苗助长”、“画饼充饥”、“滥竽充数”、“对牛弹琴”、“望梅止渴”等等,这些词汇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如果结合历史典故讲解其文化含义,即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词汇。在汉语中还有大量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如中国人常用“红眼病”来表达某人强烈的嫉妒心,“羊肠小道”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那些狭窄曲折又险峻的山间小路,又如“拦路虎”比喻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因“虎”在汉语文化中占据着百兽之王的地位,故用其来比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的“龙”、“凤”在汉语中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2对外汉语课外活动中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传播,不仅要贯彻在课堂教学上,还应该融汇在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觉得生硬,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碰到中国各种节日时,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通过与留学生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了解其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印象。旅游活动也是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他们学习汉语的“第二课堂”。旅游不仅使留学生更直观、真切地了解中国,更使其体验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学生在北京游览了古老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壮丽的天坛、雄伟的天安门等等,当留学生看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物,读到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汉字,都在潜移默化地体会一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是活生生地读到了一段中国的历史,他们在这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社会大课堂中汲取营养,培养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可谓是一种“文化之旅”。留学生的课外活动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举办的联欢会等文化体验活动,以及与留学生所学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还可以通过汉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美食节”、“运动会”、“中国文化技能比赛”等等,这对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使他们的汉语学习由书本进入到实际,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开阔其视野,增长其见识的同时,更使其直观地了解、学习中国文化。
3结语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背景
我国对外教育初期,其留学培养费用主要是由我国自主承担,但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生逐渐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7倍之多。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文化教育已经呈上升趋势。而主要自费学生的来源则集中在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要远超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汉语言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备受重视。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各国人民也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的素质文化教育,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发展。因此,我国与他国的学术教育往来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本土文化和风土人情。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只身来到中国,而学习者的教育层次也从本科延伸到博士不等,所学习的学科也由原有的汉语言类逐步发展到理、工、农、医等各个专业,这对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②。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相应的发展趋势。第一,我国的留学生成分与往年相比发生时了一些变化,自费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公费生,并呈上升趋势。第二,在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方面,已经从以往的东欧几个友邻国家上升到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属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增长速度最快,且这些留学生属于自费生的占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可以有效带动文化素质传播。第三,在学历生当中,我国本土的研究生数量在逐年增长,而对外留学生的研究生数量却明显下降。第四,我国的对外汉语言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简单认知转换到如今的教学方法水平的问题上。更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多样化、戏剧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对之产生兴趣③。
二、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目光投向中国,为此,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和挑战。为了应对新时代下的全新形式,我国对汉语言的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全新调整。我国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汉语言教学小组办公室,现如今已可对国家汉办进行独立办理,并成为知名品牌。其中,孔子学院已成为知名代表。在我国,孔子学院已创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更是分布于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多次举办海外中小学校长夏令营活动,为教师进行培训,派遣志愿者去海外组织编写材料,研究教学方法等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海外教学及夏令营等活动都备受国家关注,并被给予大力支持。汉语言的大力推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六大转变:第一,从汉语言教学到国际教学的转变;第二,从语言教学的走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第三,向大众化的应用教学转变;第四,从传统的教育推广向系统的国际推广发生转变;第五,从政府推动运作发生转变;第六,从传统的纸质推广向多媒体、多元化推广发生转变④。
三、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展望
摘 要:在汉语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前”、“后”来表述时间概念,但有时我们会遇到问题,即“前”究竟是表示“未来”的时间,还是“过去”的时间呢?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外国人对其的困惑了。首先,本文对其产生矛盾的原因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显的说明。其次,结合自己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所问问题,对中英文“前后”指向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旨在帮助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前;后;隐喻;视角;对外汉语;教学
一直都对“前”与“后”这一对概念有一些懵懵懂懂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日在家,问妈妈外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妈妈回了一句:“你把日历往前翻翻看”。我当场就迷惑了,往“前”翻?那天是2月11号,往前到底是往2月10号,还是2月12号呢?当时,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去多想。直到近日,自己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一名留学生的疑问让我再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表示,在汉语中,“前”让他感到很困惑,因为在他看来,“前”对应的应该是将来的,“后”对应的是过去的。可是在汉语中如“上课前”和“上课后”,却不是这样,“上课前”先发生,“上课后”后发生,这实在是让他觉得很头疼。经过一些学习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后,我在此对汉语中的“前”与“后”进行简单说明,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有帮助。
首先,简略分析一下在我们汉语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前”与“后”有时相互矛盾的现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说明。
一、两种不同的隐喻概念
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隐喻在近年来已被上升到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这个高度来理解。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 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想象, 而是一种认知活动, 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L & J 将隐喻分为三大类: 结构喻、方位喻、本体,时间隐喻属于其中的方位喻。时间隐喻指的是将非时间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Lakoff认为,人们的视觉系统使其具备了方位感知能力,从而能感知动作和物体的方位,但无法感知时间,于是人们运用这一生理感知能力去理解时间,而空间感知能力使人们能够运用空间概念去构建时间表征。所以才有了我们用方位词“前”与“后”来表达时间概念“过去”、“未来”。而到底是“未来”在前,还是“过去”在前,这就取决于两种不同的隐喻概念。
(一)、人静时动型。即观察者是静止的,时间迎面向观察者移动过来。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比喻时间像长河一样流过我们的感觉。由于是时间在朝观察者移动,显然走在前面的时间将很快成为过去, 未来则总是走在后面。所以就有了“先来在前,晚来在后”的感觉,才有了“前”对应“过去”,“后”对应“未来”的概念。这种概念类型在汉语中是非常常见的。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史无前例、前所未闻、后起之秀、后继有人、瞻前顾后、惩前毖后、思前想后、前因后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等。在这些例子中,前都代表“过去了的”,后代表“将来的”。
(二)、人动时静型。即时间是静止的,观察者面向将来移动。也就是我们去拥抱未来的感觉。在这种模式中,很自然地,“前”对应的是“未来”,“后”对应的是“过去”。在汉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前程、前景、前途等,都是用“前”来隐喻将来的时间。
二、视角的双向性
在汉语中,关于“前”、“后”产生矛盾的例子还有一些,比如很典型的公交站点的问题。比如我们学校外公交站点叫做“四川大学站”,那么“四川大学前一站”到底是指还没有到四川大学那一站还是已经过了四川大学的那一站呢?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呢?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我们视角的不同,即视角的双向性。
我们在表述“前”与“后”两种方位时,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面向未来”,一种即“面向过去”。这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我们面向未来的时候,未来在前,过去在后,我们这样表述:向前走,莫后退;前不着村,后不着地。而当我们面向过去的时候,我们往往这样使用前与后:上课前/后,春节前/后,一百年前/后。
所以,现在我们回到“四川大学前一站”这个问题,若言谈者面向未来,便是指的已经经过了川大的那一站;若其面向过去,则是指还没有到达川大的那一站。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与言谈者的主观视角有关。
了解了我们在运用方位词“前”、“后”来表示时间概念时出现矛盾的原因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在汉语中的一个总体使用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我们用“前”、“后”来表示时间概念的情况稍加留意,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在上文中所说到的两种不同的隐喻概念或者不同的视角,在汉语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我们明显更倾向于“过去在前,未来在后”这种隐喻。除了上文中为说明“人静时动”时所举出的例子外,还有很多,如:前言不搭后语、前辈/ 后辈、前人/ 后人、以前/今后; 前天/后天; 大前天/大后天; 前半天/后半天;前半场/后半场;前半夜/后半夜;开学以前/放假以后等等。而从“未来在前,过去在后”来看,我们则使用的较少,比如:前进、后退、我们要往前看,不能沉浸于过去等等,其数量明显要少于第一类。究其原因,我认为民族传统起其中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文化中,对祖先、对传统,是极为重视甚至推崇的。孔子认为最好的治世是三皇五帝时期, 就是我们现代人,说道明君,也是必称尧舜,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后人甚至世界所称道。因此,人们习惯于面向过去,习惯于从过去的优良传统中汲取精华,也吸取教训,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正是受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在用空间范畴中的前、后方位说明时间范畴时,形成了“过去在前,未来在后”的隐喻。
而在英语中,同样也存在人静时动型与人动时静型两种认知方式,但是与我们汉语不一样的是,其运用“人动时静”这种认知方式明显居多,如:in the coming 10 years;foreground。究其原因,其历史文化传统仍是主要因素。比如对西方影响深刻的文艺复兴,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在此基础上,西方是极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他们倾向于强调个人在面对时间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待时间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去拥抱时间,面向未来。这就与我们在上一段中提及的“中国人习惯面向过去”相反,西方人不会沉湎过去,他们着眼于未来,追求进步,追求变化。因此,导致了英语中对于时间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和汉语存在差别,他们明显更加倾向于“时间是静止的,而人是运动的,是人主动去跨越时间”这种认知方式。所以在英语里,常常是“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汉语中,当我们用“前”与“后”来表达时间概念时,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一些混乱。通过以上简要说明,我们对矛盾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但是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是否也要如此详细地解释这个“前”与“后”的问题呢?在我看来,这是不必的。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些太过于繁杂,不仅极为打击其学习中文的兴趣及信心,而且也并无太大实际功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即可:
一、对于初级的学生,关于“前”和“后”,我们可以只讲“过去在前,未来在后”这种我们汉语中更加常用的方式。如需解释其原因,可以适当对学生说明中华文化推崇祖先,推崇传统的习惯。对于稍高级的学生,可能已经遇到了矛盾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尽量简单地为其解释清楚。
二、我们在解释此知识点时可以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让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语言和文化作为相辅相成的两方面,我们要学会适当地把其结合起来,运用得当,会使得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其任重而道远。作为汉硕专业的我们,首先必须有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作为基础,只有自己把汉语学懂、摸透以后,才能担当此重任。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工具,再加以良好的教学技能,技巧,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传播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手段,为世界文化的交融和共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Lakoff,G.&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王寅.认知语言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