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制备实验总结范文

高中化学制备实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制备实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化学制备实验总结

第1篇:高中化学制备实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培养能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7-000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化学教师的观念改变和素质的提高,创新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简析之。

1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1.1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学习

教材中许多实验能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认识化学规律;但是我们对它的教学价值有待于在实践中、研究中加以深化和理解。有的实验现在看来可能存在方法上甚至原理上的缺陷,需要质疑、改进。研究化学实验需要教师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科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在创新教学中要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提高素质。如在盐类水解的实验中,用pH试纸检测NaCl、KNO3水溶液的pH值时,发现试纸并不显示黄绿色(pH=7),而是显示淡黄色(pH=6),我用试纸检测经煮沸冷却了的蒸馏水,仍然发现pH试纸呈淡黄色;然而用试纸检测pH=6-8的缓冲溶液,却发现试纸明显呈黄绿色。因此我认为pH试纸的灵敏度不够。一般中性溶液或浓度较低的酸、碱溶液中的OH-的量极少,不足以改变混合指示剂中溴百里酚蓝原来的酸型颜色,因此pH试纸的本底黄色(pH=5.5)不可能发生显著变化。显然教材中的方法不是很准确,因为高中学校一时还以难以配置精确的试纸和仪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适时点拨学生、化解问题。又如在高一化学必修课本第14页(实验1-1)中“相同条件”是指什么?很多老师只重视自己演示实验的现象,而加以忽略,其实对于该条件的解释更为重要,要让学生知道:条件相同是指温度、压强、溶剂相同且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才能使学生明白溶液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是其中所含有的带电粒子多少不同所致。通过对实验的研究能真正启发学生学习。我在做此实验时还增加了较浓的醋酸溶液作对比,效果非常好。

1.2抓住异常现象、适时探究、启发教学

有些实验会出现预料之外的现象,往往包含我们还没有认识的事物规律,暴露我们的思维缺陷和实验的不足。我们在研究化学实验时,要抓住这些难得的机会,追根溯源以获得研究的突破。如在做Fe2+被氯水氧化后,再用KSCN溶液检测Fe3+时,发现浓度及加入试剂的顺序不同,则得到不同结果。向1mol/L 的FeCl2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而后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到的现象往往是橙黄色,并非红色。这是因为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往往在Fe2+被氧化时SCN-也易被氧化,该实验最好是把KSCN溶液和氯水的滴加顺序颠倒,则更为合理、效果更佳。

在教学苯酚的知识时,当我演示到苯酚浊液加热时,溶液变澄清,但出现了分层,对此现象学生观察不仔细也不甚理解,我就引导学生查看苯酚的物理性质。另外有的同学提出Fe3+与苯酚钠溶液混合后的现象是什么?通过补做该实验,发现既有紫色出现,又有红褐色沉淀,说明苯酚钠溶液可以水解,有苯酚、氢氧化钠生成,分别得到上述现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1.3抓关键条件进行创新教学

所有的化学实验都是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进行的,对实验条件控制的不严格或失控,不仅会使化学实验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们在研究化学实验时一定要抓本质现象、关键条件。如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后加水得到的CuCl2溶液的颜色应该是蓝绿色,然而有时看到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加入水的量较多而造成的。在CuCl2溶液中,当Cu2+与H2O配合时溶液呈蓝色;Cu2+与Cl-配合时溶液呈黄色,而这两种颜色的溶液合在一起为绿色,所以要想看到教材中的现象,在实验中一定不能多加水,而且尽可能用细铜丝做,来增加CuCl2的量。针对这一实验条件的研究,使同学们得到启发:为什么CuSO4、Cu(NO3)2溶液只呈蓝色。这种教学能使学生学习融会贯通。

1.4特别注重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引发思维,是学习的开端,是创造的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化学实验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还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引导,不要一气呵成地完成实验或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对实验操作划分清晰的“段落”,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卷入“实验任务”,让学生依据信息和经验,预见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如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氯气。在测前、变色后、褪色后,均可设问、启发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教学效果。又如:溴化钠溶液与氯水的反应。可设计如下问题:

(1)氯水什么颜色,说明什么?

(2)溴化钠溶液什么颜色?

(3)溴水什么颜色?

(4)溴水与溴化钠颜色为何不同?

(5)氯水加入溴化钠后溶液什么颜色?说明什么?

(6)CCl4什么颜色?

(7)CCl4加入反应混合液后出现什么现象及结论

(8)振荡后溶液什么颜色及出现什么现象?

(9)振荡前后溶质的溶解情况如何变化,为什么?

(10)氯水加入溴化钠后发生什么反应?说明什么?

(11)此反应中CCl4起何作用?

(12)为确认其它卤素单质的存在,可用CCl4吗?

(13)还可用什么物质或方法来确认卤素单质的存在?

(14)为什么Cl2易进入到CCl4中?

有的实验进行适当改进或创新,可以营造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制乙烯时加入洗气装置。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加?洗去什么?用什么洗液?如何防止倒吸等等?让学生由浅入深去发散思维、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有的实验或操作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让学生通过逆向求索、缺点反思去思考,反而能够更加迅速、更加深刻地掌握正确的方法。如做银镜反应实验,采用常规的操作,但用了不洁净试管、氨水过量、乙醛过量等不正确方法同时实验。根据不同结果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要领。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情况给学生自由实验的机会,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在高考前或每一学期都可以安排一周“实验开放周”,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完成实验。如学生对钠和CuSO4溶液反应情况的争论,不如进行实验亲身实践,通过开放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得到结论。

2实验教学的主体的创新

化学实验本身虽然能产生许多生动、直观的精彩“景色”,但是倘若学生远离化学实验,只是教师唱“独角戏”,则难以触景生情,许多探究机会自然会失之交臂。学生是主角,学生是实验的认识主体,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验就可以产生情景交触的生动积极效果。动手能够促进动脑,“手脑并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对某些实验进行大胆改进。如盐类的水解演示实验可以改成几组学生的探究实验,自己实验、自己总结,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可推知:Na2S、Cu(NO3)2等溶液的酸碱性。

有的实验我安排学生在课前完成,让学生取得或加深某些直接经验。如钢铁的锈蚀。我安排几组同学制作不同条件下腐蚀,以及采用多种防腐蚀措施的实物标本样品,放在教室里给学生长时间连续观察其变化和效果。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有些选做实验或研究性学习实验,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要给予精心指导,如化学电池、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脲醛树脂的制取、溴乙烷的制取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激发了其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也能够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实验教学主体的创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增强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实验教学的威力和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3实验装置的探索和创新

分析全国高考实验题,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已经成为实验考试的压轴戏。2001年的“简易启普发生器”问题是制备气体的原理创新,2002年的“无滴管加水喷泉实验”属于思维创新,2003年的“氢氧化亚铁制备”是方法创新。所考查的创新实验都是由学生在一定的实验情景(已经熟悉的)中发现新问题,开展新思维,设计新方案,通过对实验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求得对问题新的解决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和习惯是很有帮助的。根据这种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创新意识,落实创新方法”。

3.1 介绍仪器功能要考虑它的多样性,对常规的仪器要引导学生分析其用途的多变性。拿常用的广口瓶来说,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装成反应器、洗气(干燥)瓶、量气瓶、储气瓶、收集不同性质气体的集气瓶、混合气体的容器、安全瓶,简直就是一个气体实验的“万能瓶”。

3.2立足书本,点石成金

近几年来很多高考实验试题压轴题的编制资源都来源于教材,如何利用教材“复制”出类似于高考水准的好题,是我们创新的重要环节。显然,化学教师要具备独特的眼光,能够发现每个课本实验的“闪光点”。如何来“点化”课本上的实验,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能够进行巧妙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变繁琐为简洁,变缓慢长时为高效适时,变现象欠明显为效果显著,变危险(毒)为安全可靠,变大型浪费为微型节约,变污染为环保,变不可预设为方向可控,变定性为定量,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等方面。

3.3 实验装置的创新

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水蒸气与铁粉发生置换反应的实验很难做成(如图1所示)。分析其原因是水蒸气通过铁粉石棉绒时,把铁粉石棉绒的温度降低了许多,大量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致使干燥剂(无水氯化钙)变成糊状,反应不能进行。

笔者做了如下改进实验:

以教材上的装置示意图组装仪器(如图2所示)

在制取水蒸气的烧瓶上加一只双孔橡胶塞,一个孔用导管与装铁粉石棉绒的玻璃管连接,另一个孔装上玻璃导管,再连接5cm长的乳胶管,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开始加热烧瓶和装铁粉石棉绒的玻璃管时,先把烧瓶上夹乳胶管的弹簧夹取下,让水蒸气排到空气中,当铁粉石棉绒被高温防风酒精灯烧成红热状态时,用弹簧夹夹住该乳胶管,大量水蒸气和铁粉石棉绒接触,水蒸气和铁粉发生置换反应,成功地完成实验。

此处对教材上的方法作了两处改动:

①制水蒸气的烧瓶上的胶塞改成双孔,待铁粉和石棉绒被加热成红热状态后,关闭向空气中排放水蒸气的导管,水蒸气进入玻管,与铁粉接触,发生置换反应。(建议:装铁粉+石棉绒的玻管选用直径小一些的,升温快,热量集中,实验成功率高。)

②把酒精喷灯改换为高温防风酒精灯,节省了余热喷灯的时间,避免了喷灯的呼啸声对课堂的干扰。是个安全、无声的实验。

又如:氯水的水稳定性实验在教材中有相关的演示实验及装置(图3),但该装置在实际操作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不能确定其分解产物的性质及反应的定量关系。我把注射器运用于该实验中同时把这个实验设计成探究性的实验:(1)在《氯气》第一课时讲到氯气与水的反应后,给学生展示一支100mL的注射器,然后吸取40mL新制的饱和氯水,把装置置于光线充足的地方(见图4(一));(2)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几个问题:氯水放久了会发生什么变化?其产物是什么?怎么证明?(3)在第二课时再把这个装置取出来,竖直注射器,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讨论得出相关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看到浅黄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注射器上部有无色气体,然后通过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注射器中缓缓推出的气体(见图4(二)),从而可以推出相关反应的原理及反应物的配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