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第1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贸易壁垒,直接投资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项目下的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和其他投资(贸易信贷等)三大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

一、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正日益跨越国界流动,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也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种投资机会,实现其利益追求目标。在我国现阶段拓展海外投资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引导和服务的角色,企业是核心。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扩展和方式演变,不但体现出国家的对外政策更加宽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和资助扶持,而且还反映了部分企业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更需要通过多样的方式寻求海外资源和市场,特别是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国际化整合和开展国际化经营,来获取专业人才、专利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培育。

(二)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规避外贸壁垒和摩擦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曾采取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而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看中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大的市场,纷纷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其跨国集团的商品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沉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并且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遭遇了较多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使商品输出面临阻力。而此时,我国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已有很大提升,无论是在资本、技术、管理方面,还是在人才方面,都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改变我国制造业的低端产业链,扩大新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外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应通过发展对外投资,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我国从劳务输出、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特别是金融资本输出的转变,以顺应国内资源环境和国际市场对我国对外合作方式转型的要求。

(三)全球范围获取战略资源.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对资源能源的大量需求,但相对需求而言,我国自然资源匮乏,很难满足未来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据报道,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53%,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不到1.9亿吨,而原油进口量则接近2亿吨。为保障资源供应安全,我国必须通过发展对外投资,跨国并购一些石油和矿业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掌控必要的石油及其他战略资源,缓解资源缺乏所带来的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调控经济、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一路上扬,加之外商投资和各类投机资本的流人,由此形成的双顺差带来了巨额外汇储备,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2008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使人民币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与此同时,我国巨额外汇资产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大对外投资、力促企业走出国门、转变对外投资策略、增加外汇利用渠道等,就成为消化市场过剩流动性、有效调控宏观经济以及保障国家外汇资产安全的必要途径。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首破2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超过 900亿美元。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5.3%,而存量则达117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为1011.9亿美元,占85.8%;金融类167.2亿美元,占14.2%。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又飞速地增长,仅前6个月投资额已达257亿美元。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是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比较活跃。2006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82.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近40%,其中÷非金融类70亿美元,金融类12.5亿美元。2007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较上年减少20%,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国外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仍将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和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二是投资行业分布比较齐全。 2006年底,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的前4位,占投资存量的 70%。在2007年底,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合计占存量的80%。

三是投资地区分布渐趋平衡。 2006年,在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中,亚洲与拉丁美洲之和,均占到90%。2007年,我国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非金融类对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投资增长1倍以上。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有所改善。

四是投资主体呈现以国企为主的多元化。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继续保持多元化格局,当年未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 33%,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首位;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26%,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总数的第2位;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12%,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第3位。2007年,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上升较多。从对外直接投资数额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三)对外证券投资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起步较晚, 1997年只有不到10亿美元,1999年突破100亿美元,2001年突破 200亿美元。近两年来,由于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使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各种突发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2006年为112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96%;2007年为23亿美元,比上年流量下降 98%。2007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存量为2300多亿美元。我国原来的对外证券投资主要是商业银行购置境外债券,最近两年又推出合格境内投资者(odll)的对外证券投资。

(四)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的对外证券投资

2007年6月,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作为中司的资本金。2007年9月29日,中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金达2000亿美元。中司的经营目标除去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依法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外,主要是经营运作国家的外汇储备,投资于境外金融产品,使之成为创新对外证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司在2007年所做的几笔主要的海外投资,均属于对外证券投资。

三、我国未来发展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创新对外投资

当前,从经济和技术上都要求我国加速对外投资发展步伐。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分别仅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 2.72%和0.85%。这与我国已有的经济总量、国际竞争力和长远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学者建议可抓住此次海外金融危机的机遇,开展新一轮海外并购。但同时,也要注意汲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大规模海外投资的经验教训,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从行业来说,除继续加快发展矿产、金融等行业对外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制造业对外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地域分布来说,除继续加快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等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对美、欧、日的投资力度,通过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来获取国际先进技术;从投资主体结构来说,应改变国有企业占比过大、民营企业占比过小的状况,发展民营企业投资会更有利于冲破投资壁垒,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我国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税收和金融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投资目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法律规章、行政程序、税收政策以及金融、外汇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顺利走出去并站稳脚跟。要完善对境外中资企业的监管制度,规范境外企业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处。政府还应重视统筹对外投资扩大与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关系,保持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为顺利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基础和保障,必须防止类似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经济金融大起大落。

(二)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东道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的国内政局不稳,社会矛盾较尖锐,加之文化、宗教、民族、部落等冲突,以及经济利益分争,蕴含一定的政治风险。如,2007年,我国境外企业和人员在外遭遇了10余起安全事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性风险,在处理好国与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的相互流动,促进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并推动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构筑和谐共赢的对外经贸关系。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运作中除应高度重视与各国政府部门以及同业间的沟通、对话外,还要善于与当地工会、媒体、社区等民间组织打交道。可根据不同投资地的风险状况,选择采取全资、合资、建立分支机构等不同的直接投资方式,或者采用参股第三方国家的公司,再由后者到投资地国去直接投资·的方式。还要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不断地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化解潜在的政治风险,消除企业海外经营的顾虑。

(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对外投资中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现代国际金融形势下,对外投资会面临诸多金融市场风险。一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对外投资目的国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汇市、股市、债市等大幅波动,使对外投资遭受风险。二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陷阱。金融衍生产品对投资者来说既可成为其分散风险、获取暴利的工具,也可成为投资风险陷阱。三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危害。国际投机资本不仅会以“热钱”的形式流入他国,促使资产“泡沫”膨胀和引爆金融危机,而且还会对别国的对外投资进行劫掠。因此,也应逐步培养优势产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正确处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证券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注重对投资目的国、投资行业和品种以及投资时机的选择,注重长期收益。要注意防范超范围从事境外期货、股票、外汇炒卖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业务,加强疏通资本流通渠道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体系,防范资本外逃、侵吞国有资产和洗钱等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第2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

在当前的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房地产产业空前壮大,并逐渐走向低端项目和高端项目的两极分化。这就意味着中国一部分房地产企业需要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发展。而房地产作为海外投资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其海外投资必须十分慎重,因此,对于其投资主体所在区域、投资进入模式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一、房地产产业的特点

房地产产业是指从事土地以及对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集一体的行业,主要包括: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对房地产的开发以及再开发;房地产经营活动;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房产市场则是指从事房产和土地的出售、租赁、买卖以及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房产市场是房地产产业进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并可以带动很多产业例如建筑业、建材工业等行业的发展。通过市场机制,房地产市场可以及时地实现房地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可以提高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促进对房地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房产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是整个房地产市场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图1房地产产业的构成

由于房地产业产品得独特性质,导致房地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具备较其他行业有许多不同。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产品的差异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的差异。房地产产品的位置具有不可移动性和固定性,所以特定的消费者只会在特定的市场区域内来选择房地产商品,就造成了在不同市场区域内所供给的房地产产品难以互相替代或是竞争的现状,因而房地产市场较难形成统一,于是也就不存在统一的市场竞争和市场价格,每座城市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也会出现具有各自比较独特的发展态势。

2.消费的需求差异。在这种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通常会综合考虑根据房屋的区位、户型结构、工程建设的质量、房屋周围的环境、房屋的物业管理水平、住宅周边的公共服务设置的建设程度以及社区文化等多种因素进行需求选择,导致房地产客户群体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3.价格的差异。价格差异过大是房地产商品的最大的特点。以上海、广州的房地产商品为例,2009年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商品住宅的均价之间差别在2~3倍之间,而他们的均价均高出全国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

房地产产品的以上三个主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房地产对外投资的方式选择。例如与制造业相比,正是因为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它不可能像制造业产品一样选择出口的进入模式。结合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吸收外资以及房地产对外投资的现状看,房地产业国际化经营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体。

二、中国房地产FDI的国际环境分析

近几年的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呈现着非常明显的特点。首先,全球经济的增长脚步变缓,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非常不平衡。特别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随之而来的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使得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增长都遭到重创。其次,中国几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各国的关注。而世界上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却表现平平,所以这就造成了在发展速度上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当然,世界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和中国强劲崛起,将会给中国企业当然包括房地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最后,为实现对有关资源的全球配置,世界各国对各自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对产业进行升级。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在贸易各国之间,跨国商品与服务类交易在不断地扩大,同时资本的流动和技术的传播在不断地增加。除此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机遇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同并且日益增加的。针对这一国际现状,中国房地产业更要利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部分国家房地产业市场全面开放的机会,积极稳妥并且大胆地走出去,进入跨国企业全球贸易体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渠道和资源的相对优势来寻求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投资区域,使房地产业价值链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重组和配置。

三、中国房地产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从2004—2009年,中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总体趋势在不断扩张,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来看,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851万美元,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9.381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1.85%,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上来看,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2.0251亿美元,2009年为53.434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07.72%。其中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均存在下降,但是2009年整体又恢复大幅度上升趋势。

但是,从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的行业分布来看,除了2008年中国房地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外,虽然中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虽然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净额的比例中偏小。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分布中,对香港地区的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40.8418亿美元,占对香港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2.4%;对欧盟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8 800万美元,占对欧盟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1.4%;对美国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4 592万美元,占对美国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1.4%;对澳大利亚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1.64164亿美元,占对澳大利亚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2.8%;对俄罗斯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7.1339亿美元,占对俄罗斯所有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32.1%;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5 971万美元。占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0.6%。全部看来,中国房地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其次是俄罗斯,是对俄罗斯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分布最多的行业。再次是澳大利亚地区,是对澳大利亚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分布第二多的行业。

四、中国房地产业FDI特点及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企业FDI的区位分部不均衡,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如图2所示,中国房地产业对避税地香港地区FDI存量占全部房地产业FDI存量的76.4%以上。当然,这与中国FDI整体集中在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世界主要三大避税地的现状分不开。中国房地产业FDI第二集中地是俄罗斯,对俄罗斯FDI存量占房地产总FDI存量的13.35,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俄罗斯近几年以每年5%的经济增长速度,俄罗斯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有购买力的阶层对新建住宅的高需求,从而使得俄罗斯房地产市场进入活跃期。但是这种对某一地区过度集中的房地产投资格局在长远利益上看不是非常利于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中国房地产业FDI区域的过分集中而导致的自相竞争。房地产业FDI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世界的市场和资源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自相竞争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整体发展没有好处;(2)不利于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的分散。当中国与东道国发生政治冲突或者东道国发生经济危机时,房地产商品作为不可以移动的商品必然会造成众多的国内企业的投资失败,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国内经济造成一定的连锁反应;(3)不利于中国房地产企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再者,从各项指标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的国际化发展还处在初期水平。中国2009年房地产FDI合同额仅占世界房地产FDI合同额的1.3%。并且即使在国内算是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在其进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依然主要是依靠其低廉的劳动力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从整体层面上看中国房地产FDI目前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缺乏成本优势。与制造业相类似,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为成本优势,造成这种优势的原因在于国内劳动力的低成本和对整个工程技术管理的低成本。然而由于近年来逐渐发展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制约,中国的这种比较优势的发挥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在国际经济规则当中明确地对劳动力的国际间流动作出限制。针对这一限制中国的制造业选择通过大量生产制造流动性强的产品还弱化这一限制,然而对于房地产业来说 房地产产品的特点是缺乏流动性,正是房地产产品的这一特点对房地产国际化经营在目前受到制约。

2.缺乏咨询服务能力。根据对房地产产业的界定,当前的房地产业是集生产、技术和服务为一体的产业,而不仅仅只是房地产工程。然而由于中国的建筑管理体制的客观原因导致中国的建筑施工和设计各自单独成体,这样对施工和设计的认为隔离导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缺乏类似于国外的那种工程公司或者工程咨询公司。也正是因为这种缺失从而导致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由于国际化经营经验以及人才的缺乏而导致的风险。

3.缺乏足够融资。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房地产业的所现有的融资程度完全没有达到国际上房地产FDI的需要水平。融资水平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难,融资风险抵押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政府对房地产业融资的政策性支持太少,政府对融资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

4.存在着语言及文化的障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造成制约的非常常见的因素,在与对方的沟通和谈判、尤其是对客户群的开发过程中会遇到障碍。

总的来说,中国的房地产跨国经营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且此路非常漫长。在这条发展之路上需要得到政府以及企业自身的协助从而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克服。

参考文献

[1]外国直接投资产业带动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8,(4).

[2]温建东,马昀,陈斌.管理外资流入房地产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7).

[3]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太原大学学报,2010,(1).

第3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陈继勇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8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70多名,博士研究生30多名。陈继勇教授研究视野开阔, 多年来锐意进取、笔耕不辍,在美国经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研究领域硕果累累。他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内外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世界经济》等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其研究成果先后30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研究领域。2000年以来,主持并完成主要研究课题10余项,主要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美国‘双赤字’与世界经济失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互利共赢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溢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影响途径与数量测度”;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重大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经验总结、前景展望及对策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项目“美国新经济及其经济周期研究”等。先后公开出版《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发展趋势与我国对策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美国新经济与经济周期研究》等专著,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世界经济》等经济学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获奖情况。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如2001、2003、2007、2009年先后四次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2005年两次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2006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获商务部“扩大对外开放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征文三等奖;2009年获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和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第4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区位选择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0-0046-07

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外贸往来最频繁、份额最大的省份是广东。自“10+1”协议以来,广东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及投资均保持高速增长,东盟是广东第四大贸易伙伴和重要的引进外资来源地。广东应该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尤其要加快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步伐,最终实现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文献述评

国外文献围绕对外投资产生的原因、考察投资方所应具备的投资条件较多,如“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E・波特,1985)、Stephn・Frost and Mary Hof2004)分析了日益增多的中国投资对东盟国家产生的影响,Nick J.Freeman and Frank L.Bartels.(2004)分析了东盟国家吸引投资的动态变化,Jung Soo Seo,chung-SokSuh(2006)利用混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韩国1987―2002年间对东盟四国直接投资的经验数据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出口的替代效应等,这为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以及如何培养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参考。国内研究中,许宁宁(2005)提出了中国企业到东盟各个国家直接投资的重点选择产业,还有杨成绪、过家鼎等(2004)、邓洪波(2004)、呼书秀(2005)、陈霜华(2005)、李世泽(2007)从产业、技术、资源优势等层面和经济、法律等角度讨论了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有关问题。广东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讨论中,郑鼎文(2005)提出以“泛珠三角”为依托建立广东与东盟合作发展的投资平台,朱志励(2010)提出利用东盟原产地优势,要求企业“低成本进入,渐次推进”。

(二)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术界通常把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另一类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现象的,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

当前广东省在国际分工阶段中总体上处于中游地位,而东盟的各个成员国经济及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种关系决定了广东对东盟的投资中两类不同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同时存在:一类是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即以发挥相对优势、转移失去成本优势的产业和促进国内产业调整为目的,对更低阶梯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另一类是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即以汲取国外先进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为目的,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的投资。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造就了企业的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本和货币优势、组织和管理优势等。由于具有了这些垄断优势,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才能克服海外投资的重重障碍,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如熟悉当地风俗习惯、当地语言及当地商业惯例等,确保海外投资有利可图。

边际产业理论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序列是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的,并依次进行。当前在广东,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为广东经济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比重大,当省内资源紧张、生产供给过剩时就有了向外转移的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J.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问题的开创性成果。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其二,就地取材和低价营销战略;其三,对外投资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技术地方化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拉奥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只要他们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加以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需求,这种创新活动就会形成竞争优势。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是能够开发出与西方名牌不同的消费品,特别当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需求及购买力有较大差别时,他们的产品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由英国里丁大学的坎特威尔(John A.Cantwell)和托兰惕诺(Paz EstrellaTolentino)共同提出。他们主要从技术累积论出发,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得出基本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二、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广东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广东与东盟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资源具有合理配置的优势。目前,东盟已成为广东的第4大贸易伙伴和外商投资的重要来源地。2009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值633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1/4强,位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2010年1~4月,广东对东盟贸易额为23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8%,占同期广东进出口总值的11%。广东与东盟的相互吸收外资总量相比之下却很不相称,东盟对广东的投资稳定增长,2009年实际直接投资达202.7亿美元。

广东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类型以贸易型为主,投资规模小。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总量大,但相比之下,广东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规模小,并且投资多以贸易型企业为主,生产性企业很少。在东盟的境外投资项目数占全国比重不到10%,广东制造业优势尚未很好发挥。截至2008年底,广东在东盟设立各类企业或代表处共计153家,协议投资额9.02亿美元,其中贸易公司占2/3以上,这与国际上工业类企业占跨国公司主体地位的情况不太符合。从全国数据看也印证这点:同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对东盟的投资相比,我国对东盟投资仍未能形成规模与集聚效应。

(二)广东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实条件

目前广东各项经济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雄厚,已具备了较强的海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同时,自中国和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广东与东盟之间的投资降低了贸易壁垒,减少了交易成本,增强了各方对资本和人力的吸

引,为广东与东盟的相互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距离较短,彼此间特殊的地理和人文优势能帮助广东企业在海外投资时更直接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广东省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及传统行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等各方面都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些都为广东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创造了现实条件。

三、广东企业产业类型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指向

(一)广东优势产业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指向分析

1.广东省贸易分工指数。

为了准确表达广东产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状况,本文引入TC(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贸易分工指数),即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指数越大,表明该国在该类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竞争优势越大;指数越小,表明该国在该类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竞争优势越小。表1是按产品类型分的海关进出口额所计算出来的产品TC值,一般认为,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5的可看作是出口竞争力较强的产品或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O的则是出口竞争力较弱或很弱的产品或产业。

2.分析。

广东对外直接投资首先应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产业。产业上,广东在制造业上的规模、实力强于东盟,一些成熟技术对于东盟国家来说既经济适用,又是最需要的。

由表1可见,广东省的皮革制品、旅行用品及手提包,鞋及零件,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及零附件,家具、床上用品、照明装置等劳动密集型产品Tc值都很高,是广东企业海外投资的优选产业,这些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和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加工制造业体系,拥有大量成熟的已趋于标准化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装配型工业部门,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是广东出口的主力产业,具备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实力。有许多广东的鞋类企业、照明企业已大力发展对东盟国家的海外投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广东在机械制造、冶金、电子及家用电器等工业部门积累了大量的适用型成熟技术,这些技术已趋于标准化,并具有劳动密集型、灵活性高、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简单等特点。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东盟的共同有效优惠贸易协议(CEPT)规定:对最终产品中东盟国家的生产加工增值比率不低于40%的产品出口到其他东盟成员国,可以享受优惠关税。利用这一规定,中国企业直接到东盟任一国家投资,在当地生产并向其它东盟国家出口产品比直接在中国国内生产再向东盟出口更有利。

广东与东盟各国相比,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特别是家电制造业发达;而相比广东,东盟国家的工业普遍较落后。一方面,广东家电进军东盟有坚实的基础和强烈的愿望。广东的彩电、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家电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生产能力很强,已经具有了世界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面对国内市场需求饱和、竞争激烈的局面,“走出去”对外投资是广东家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东盟国家由于工业弱势导致对工业品的外来需求旺盛。如,新加坡的经济重心不在制造业,除了电子和石油化工产业外,其他制造业在新加坡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高;文莱是一个人口少、地域小的国家,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只有一些简单的石油冶炼厂,工业不发达。再如,印尼的机械设备工业比较落后,而广东省的机电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富有竞争力,是印尼所急需的,部分企业到印尼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采取在印尼进行本土化生产的方法以降低成本,市场占有率持续上扬,已经在印尼市场培育了较好的品牌知名度。

(二)对新马泰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指向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一国提升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谁拥有高新技术,谁就掌握了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就会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应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广东对外投资的主要战略产业,这些产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东道国的技术与知识资源,由此推动省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由表2可见,广东省2009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从总类TC指数看,只有弱优势,但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比较高且呈现显著优势,TC指数值超过0.5;虽然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最大,但是并不具有显著的优势;而电子技术进出口总额占高新技术产品的第三位,表现出明显劣势,TC值为0.671;其他如生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产品,虽然进出口总额不大,但都是劣势,尤其如航空航天产品的TC指数接近-1。所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除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外,其它都是竞争弱势。

东盟国家中,2009年新加坡人均GDP为中国的9.76倍,马来西亚人均GDP是中国的1.88倍,泰国人均GDP是中国的1.04倍,这些都是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近年来,这三个国家都大力鼓励外资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它们给予的优惠待遇吸引了不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前往投资;新加坡、马来西亚本身就兴建有不少高科技产业园区,许多跨国公司纷纷落户投资,发挥了较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众多高科技企业集中在一起,信息传递迅速,还能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十分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广东省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也十分需要这种产业集聚的环境。

高科技产业一般具有前期科研经费投入额巨大,早期市场不易得到认知,风险较大等特点;国内的高科技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特别是缺乏风险基金对高科技研发项目的支持,加之居民消费水平较低,高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过小,都导致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成长速度较慢。而东盟国家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人均国民收入较高,对新开发的高科技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投资于新加坡、马来两业的高科技产业,还可利用新、马的市场需求催生高科技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

根据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广东应该加强对东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主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设立科技研发中心,进行直接投资,开发高新科技产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积累和产业升级,积极争取在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占据较高的位置。积极向海外市场寻求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是广东高科技企业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

(三)对新马泰第三产业的投资指向分析

东盟国家不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也没有明显优于广东省,但老东盟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第三产业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比较发达的:在其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40%以上,其中新加坡的第三产业占GDP超过了70%。特别是新加坡的金融服务业、物流运输业较发达。在新加坡投资于金融服务业手续简便,更有世界上诸多知名的金融机构和团体投资于新加坡的金融业;

泰国的旅游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广东对东盟国家的服务业直接投资涉及贸易类行业(批发和零售)、餐饮服务业、银行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承包与劳务合作业等,大多属于传统的服务业领域;在旅游服务业、信息咨询业、现代物流业、电信网络业、文化传媒业等附加值高的新兴服务业上,还比较缺乏投资项目。还未能很好地利用东盟国家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先进的有利条件。

因此对于广东而言,这三个国家是广东第三产业“走出去”的较好的投资地区。在第三产业上对东盟这几个国家的投资,一方面可以在东盟广阔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可以使广东的第三产业能够在东盟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技术、经验的创新和积累。

(四)广东边际产业对印尼、柬埔寨等国的投资指向分析

广东省对一些经济发展层次低的东盟国家进行投资,应将广东逐渐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至该产业还处于成长时期的东盟国家,使双方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随着广东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纺织、食品加T、金属制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而这些产业的加工生产能力相对于国内市场又已经过剩,这些产业成为广东的“边际产业”。将这些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中经济发展阶段落后于广东的国家,既能使东道国在边际产业上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广东省企业在这些传统产业领域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边际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推动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印尼是东盟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巨大,是东南亚消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广东省纺织工业技术明显领先于印尼,广东纺织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为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政府应大力鼓励纺织工业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产业转移。纺织、食品加工业是广东对柬埔寨投资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因为柬埔寨的劳动力充裕而成本低廉,纺织品出口到欧美享有特别优惠待遇,结合中国在纺织业上的成熟技术,在柬埔寨直接投资建设纺织品加工装配厂有利于中柬的产业分工。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除纺织品外,食品也是柬埔寨民众越来越看重的产品,但柬埔寨的食品工业却几乎为“零”,因此广东企业到柬埔寨投资生产糖、盐、方便面、饼干、各种糖果食品定会有不凡的经济效益。食品工业可作为广东对柬埔寨投资的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产业。

(五)广东资源类产业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指向分析

随着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国内的资源供给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单纯的进口资源则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钳制,对外直接投资于资源开采业,能够稳定地向国内输入资源,已经成为广东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缅甸、文莱虽然盛产石油,但是在石油化工冶炼业方面,都不具备生产深加工石油化工产品的能力。而针对东盟国家的石油冶炼业不发达的情况,广东省石油冶炼行业的一些大型国企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技术实力雄厚的优势,抢先进入东盟国家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领域。特别是针对缅甸、文莱、马来西亚各自的具体国情,在当地直接投资兴建石油化工冶炼厂,打造石化产品深加工的生产基地,延长在东盟国家投资石油化工产业的生产链,获得石化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的价值增值。

印尼、菲律宾、缅甸等东盟国家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锡、铀、镍、锰、铜、铭、铝土矿、金刚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老挝拥有亚洲储量最大的钾盐矿,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需求量大而缺乏的重要矿物资源。但由于这些东盟国家中有的没有自己的冶炼工业,有的矿业的采掘还远未开发,有借外力开发的愿望和需求。因此这些国家是广东在海外开发矿产资源的理想地区,广东应把矿物资源开采业作为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重要产业之一。

(六)广东小规模技术产业对中南半岛(lndo-chi na Peni nsula)的投资分析

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运用比较简单和实用的技术作为自己占领小规模市场的竞争优势,这种小规模的技术、地方化的技术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适应国内市场环境改进和开发而来的,它们仍具有在其它发展中国家发挥作用的潜力。

根据威尔斯和拉奥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我国和东盟各国同是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广东在多年的对外开放中,通过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模仿外资在本土投资项目和技术,经过一定改进和自主开发,积累了大量成熟的工业技术,经过创新后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市场要求。这些技术具有劳动密集、成本较低、灵活性高等特点,势必更加符合东盟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要素结构及价格、消费品位和购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质要求等,因此广东的小规模技术十分适合东盟一些国家。

我国的农用物资包括农机具、农药、化肥、农用运输车,在中南半岛诸国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这些东盟国家在农机具的生产上又落后于中国,如每年越南、老挝、缅甸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农机具、农用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产品。涉农物资产业是在中南半岛国家具有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投资产业之一。广东中小规模的农机具生产厂家、农用化肥生产厂家、农用运输车生产厂家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商机,进入中南半岛国家投资设厂,充当投资的主力军,直接在东道国生产并在当地市场销售。在中南半岛国家投资的企业,要继续巩固中国的农机具价格便宜的优势,还要注重针对中南半岛国家的气候特点,改进技术,使农机具真正能满足中南半岛国家农业生产的需要。

四、结语

广东省在国际分工阶梯中的地位及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特征,加上各国产业政策及资源禀赋等状况决定了广东省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战略的复杂性,其适用的指导理论除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外,某些产生于发达国家的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其也同样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因此,广东对东盟国家的投资,要从拓展东盟的产品市场和利用东盟的丰富资源出发,根据广东经济发展需求、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情况、产业发展特征及资源状况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投资理论作指导。

第一,战略定位上,重点投资小规模技术产品。广东经过积累和创新改进的小规模技术产品在中南半岛诸国市场占有率高,是广东对东盟投资的重点之一。重点是农用物资,小规模的农机具生产厂家、农用化肥生产厂家、农用运输车生产厂家等进入中南半岛国家投资设厂。

第二,发展目标上,注重在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上的投资。在广东对东盟的学习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中,重点在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的投资,主要是新兴服务业及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汲取这些国家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

第三,合作优势上,主要在制造业上的投资。制造业是广东的优势产业,广东在拥有成熟技术的工业项目上加强对东盟直接投资,可以保持和提高广东制造业产品在东盟国家市场占有率。投资重点是机电尤其是家用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直接投资的重点东盟国家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

第四,做好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东盟的产业转移。广东应将劳动密集型的边际产业转移到东盟经济发展层次较低的国家投资,既可以缓解省内资源紧缺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又可以扩宽海外市场。重点是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直接投资的重点国家是印尼和柬埔寨。

第5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一)地理格局:亚洲国家(地区)占主体的对外经贸关系

我国已与世界所有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经贸关系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已同世界上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对外投资目标国达到102个,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象国达到183个,对外援助对象国(经常性援助)达到123个,并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并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经贸关系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亚洲国家(地区)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从亚洲起步的。1978年,我国贸易伙伴国仅为40多个,其中,亚洲占16个,对亚洲贸易占外贸总额的49.2%;利用外资主要来源于日本、东盟、香港和澳门,约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集中在伊拉克、埃及、索马里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尚未起步,对外援助主要面向亚洲周边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2009年,亚洲国家占我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的53.1%,亚洲十国(地区)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63%,亚洲占我国对外投资流量的77.9%(2008年),占我国工程承包总额的51.1%(2008年),占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的79.2%(2008年)。从对外开放三十年来发展变化的态势看,我国对外经贸关系正在逐步从亚洲向全球更广泛的区域拓展,但以亚洲国家为主体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领域格局: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领域各有侧重的经贸关系

1以货物贸易为基础形成的对外经贸关系全方位格局。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格局是从发展双边货物贸易关系开始,逐步形成的。目前,我国货物贸易往来对象遍及全球所有国家(其中包括25个没有外交关系或已经断交的国家)。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模持续扩大。1978年至2009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扩大至22072.7亿美元,共计增长了105.9倍。

2依托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深化的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利用外资是我国深化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重要纽带,以发达国家为主体,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成为当前经贸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之一。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前10位投资来源地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0%。1992-2009年,美、日、欧发达国家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虽然没有显著提升,但我国与上述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却从35%提高到43.4%,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的更快发展。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来源国(地区)约有190多个。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近6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985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跨国投资东道国,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3依托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迅速发展的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与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结构相比,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对外投资及对外援助等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均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对象。2008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91%,对外劳务合作的86%,对外投资的93%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对外援助也以“南南合作”为主要特色。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仅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进一步密切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1990年至2008年,我国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1.4%,与非洲发展中国家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8.6%,均高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增速。

(三)产业格局:依托制造业分工合作形成的对外经贸关系

制造业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载体。从贸易角度看,一是货物贸易发展规模大于服务贸易,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22072.7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为2868亿美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7.7倍;二是货物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9年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达到82.1%。从投资角度看,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2009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比达到52%;二是对外投资主要体现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对外延伸。虽然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产业类别中商务服务业的占比达到29.7%,居第一位,但这些领域的投资大多是制造业下游环节的对外延伸。因此,我国当前的对外经贸关系发展主要是以制造业为载体形成的。

产业分工合作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特点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已经由1981年的5%提升至42%。其中,加工贸易进口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57.4%,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1.9%,这一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主要体现为美欧发达国家与亚洲周边国家在产业梯次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多层次的分工合作关系。

(四)发展模式:双多边合作共同推进的对外经贸关系

1世贸组织框架内机制性开放条件下推进多边经贸关系。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经贸关系发展模式从双边框架下的自主选择性开放,转变为多边框架下的规则机制性开放,对我国经贸关系发展规模、水平及经贸关系处理方式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有利的方面看,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的经贸发展环境更加开放和透明,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2002年至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从6207.7亿美元增加到25616.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6.6%,高于1978-2001年的年均14.9%的增长速度。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527亿美元增加到108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2.8%,高于1979-2001年的年均11.6%的增长速度。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的投资项目显著增加,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从不利的方面看,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贸易摩擦的数量显著增多,从加入世贸组织前年均22起发展到目前的年均82起。据世贸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案件占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且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连续十四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三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贸易摩擦的增多对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下更为紧密的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关系。自2002年中国签署《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形成了新的推进机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前,我国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并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了双边和区域合作进程的发展。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了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税减让和领域开放进程,提高了领域开放程度,对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为例,2002年以来,我国与东盟各国货物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27.1%,高于自由贸易区成立前年均17.4%的增长水平。中国与东盟的相互投资也取得了较快增长,2009年,东盟主要国家对我国的投资额达到43亿美元。2008年,我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额达到24.84亿美元。东盟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以货物贸易为例,我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额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以前的8.2%提高至9.1%,在亚洲国家(地区)中的地位从第四位提高到第二位。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格局呈现出“多边框架下全面推进与区域、双边框架下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局面。

二、我国对外经贸关系格局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

1地理分布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目前,我国经贸关系格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理失衡现象,贸易与投资的主要合作伙伴集中于少数国家。从货物贸易领域看,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及俄罗斯,与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6.4%。从服务贸易领域看,也存在着贸易伙伴集中度较高的现象。2009年,我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依次为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与该五大伙伴之间的服务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68%。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看,截至2008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中,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省居前五位,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8.1%。从对外投资发展看,截至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排名居前五位的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占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83.4%。综合比较,美国、日本、东盟、欧盟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高度失衡的经贸关系格局将增加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发展的风险。

2领域分布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在世界投资格局中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弱,表明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领域格局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从货物贸易发展看,2009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达9%,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其中,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进口则仅次于美国、德国,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从服务贸易发展看,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经达到3060.3亿美元。其中,出口1471.1亿美元,进口1589.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66、57.8及82.6倍。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位也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及进口在世界的排名已升至第五位。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看,2008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占全球FDI流量的6.4%,截至2008年底,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6.6%。从对外投资流量和存量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占比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仅占全球的3%,而对外直接投资年末存量的占比仅为1.1%。由此可见,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以货物贸易为主的不均衡现象是十分显著的。这种领域分布的不均衡使我国在处理对外经贸关系和应对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方面的灵活性大大降低。

3贸易收支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这主要表现在货物贸易领域,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额已达1960.7亿美元;另一方面,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而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尽管贸易收支状况并不完全代表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各国实际获益情况,但美、欧发达国家动辄以顺差问题作为其挥动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干涉人民币汇率问题等行为的口实,这不利于我国处理与美、欧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也不利于我国对外经贸全局的健康发展。

(二)“低层次”的经贸关系格局

1加工贸易方式占据半壁江山,产业分工层次较低的对外经贸关系。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2%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其中,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加工贸易总额近80%.这表明我国利用外资的较大部分也是以加工贸易为载体实现的。由于大部分加工贸易是以OEM为主要方式,附加值低,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大部分处于价值链分工地位最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即使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也达到81.5%(2009年),这些都表明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产业分工格局仍处于较低水平。

2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贸易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对外经贸关系。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看,我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达到94.5%,但同时,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我国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对外依存度达到85%,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依靠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车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依赖进口。这说明,虽然我国经贸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对外经贸关系格局中,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中,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仍处于较低地位。

3以价格、资源、环境成本为主要竞争手段,综合收益水平低的经贸关系格局。作为全球第二贸易大国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现有对外经贸关系格局主要是依靠低价格的成本竞争力,并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成本代价形成的。因此,是低收益水平的经贸关系格局。以出口产品价格来看,我国主要商品的出口价格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很大差距。这说明现有经贸关系格局的扩张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不利于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看,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在促进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当前经贸关系格局具有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是综合收益水平较低的发展格局。

(三)“被动型”的经贸关系格局

1外资企业为主体的被动型贸易关系格局。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外资企业完成的贸易额已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5.2%。其中,外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9%,进口占进口总额的54.2%。由于形成了对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方式的高度依赖,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左右进出口货物流向和引导外贸关系格局的主要力量,而广大内资企业长期缺乏自主营销渠道和国际化发展经验,市场格局的拓展受制于人,现有经贸关系格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形成的。

2“引进来”多于“走出去”的被动型投资关系格局。我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相对而言,“引进来”的发展规模、速度均大大超过“走出去”。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投资关系的发展更多地是以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为主要形式。尽管我国制定并多次修订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各级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大多制定了明确的发展定位,但从“被动型引资”向“主动型选资”的转变仅是近年来在部分沿海地区才有体现,而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的利用外资仍以被动型接受为主。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虽有较快发展,但主动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仍比较弱。因此,投资关系格局总体上仍处于被动状态。

第6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一、跨国投资理论简介

(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196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 后在70年代由C·P·金德贝格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产品市场不完全;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二是垄断优势:市场垄断优势;生产垄断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国家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信息与网络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为后来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二)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卡森及加拿大学者拉格曼于1976年共同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企业内部建立市场,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跨国公司是内部化经营跨越国界的产物。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主要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忽略了国际客观的经济环境。

(三)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包括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由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跨国投资企业要具备以下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即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金融与货币优势;内部化优势即将企业的资源内部化,以保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区位优势即东道国在投资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从比较全面与综合的角度研究企业跨国投资,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但它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

(五)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是近年来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是任何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由直接诱发要素与间接诱发要素产生的。直接诱发要素是指投资国和东道国拥有的各类生产要素,间接诱发要素是指生产要素之外的政策和环境要素。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避免了单纯研究发达国家的实践而得出结论的弊端,但是此理论仍然是局限于静态上的研究,缺少从动态上对跨国投资的发展进行分析。

二、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现状

(一)跨国投资快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并呈现出不断加速趋势,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5%,年同比增长率平均达到43.1%。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该类投资比2007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559.1亿美元,2012年更是猛增到772.2亿美元。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一国对外投资存量与GDP之比,能够反映该国对外投资相对其经济的发展水平。2011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与GDP之比,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不到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的1/2,在金砖四国中也是最低的。

(二)跨国投资目标市场日益广阔。我国对外投资的目的地由上世纪80年代集中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2008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对亚洲的投资流量占比呈现出明显的“倒V”型,而对拉美地区的投资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2008年后,对欧洲的投资增加也比较明显。

(三)跨国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我国企业在各个行业均有投资。从具体产业看,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2011年末这三类产业企业数量分别占30.8%、25.3%和12.5%,合计占境外企业总数的68.6%。我国对外投资已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少数领域,拓展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服务业等国家鼓励的领域。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的跨国购并成为推动跨国投资的最重要力量。

(四)跨国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我国对外投资主体从初期以国有外贸商业公司和工贸公司为主,转变为目前已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投资主体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丰富国家投资渠道,探索特色海外投资类型。

(五)跨国投资形式日益丰富。我国对外投资从建点、开办窗口等简单方式,发展到投资办厂、资源开发,并开始采用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跨国并购投资明显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购金额较2007年增长了379.4%,随后除2009年略低于200亿美元外,其他三年均超过250亿美元,显著高于2007年之前的水平。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中国跨境并购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占全球并购交易案数的份额2008年为1.0%,2011年提高到2.5%。

三、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还属于起步阶段,管理模式还在摸索。管理体制还不稳定,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对境外企业或管得过严、干预过多,或放任自流、管理失控。高素质、具有跨国管理经验的国际化人才更是匮乏。

(二)东道国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对中国跨国公司形成挑战。东道国对跨国公司的要求日益苛刻,要求企业打破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把对人的关注作为重要尺度,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当今的跨国公司需要承担更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我国过去长期粗放增长模式下形成的“三高一低”不良形象已成为开展跨国运营的隐形障碍。部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够强,对当地政治、社会、环境关注不够 ,也亟须改变。

(三)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跨国企业资金规模小,投资领域、行业比较落后,投资模式比较单一,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投资结构较差。

四、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策略

(一)政府应加大力度,健全和完善跨国投资的制度。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跨国投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府应高度重视跨国公司的发展,为其进行商业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同时与国际市场接轨,调节各类投资主体跨国投资行为、促进跨国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健全跨国投资制度,保护投资主体的利益。督促跨国公司建立内部经营体制,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培养国际化跨国投资专业人才。在中国进行跨国投资的进程中,人才的培养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人才的稳定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内部培训,外部锻炼,建立多样化的人才队伍。设立国际化人才培训专项基金,汇聚整合政府、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传播力量,合理分工、有机配合,加强国际化人才培育。

(三)实施发挥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全球一体化经营是跨国公司的一个主要特点,但全球化应该是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时,更加重视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要寻找合适的当地人、律师,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商务习俗,注重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培养本地管理人员。要进行本地研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节约运作成本,研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保持技术优势。要与本地政府建立双赢合作关系,与本地企业建立长期诚信的友好合作关系。让产品满足当地人的需求,经营方式符合当地的法规习俗,经营目标符合东道国的发展战略。通过本地化策略,很好地利用东道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并强化自身整体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拓展经营领域,更好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

参考文献:

[1] 蓝庆新、张雅凌.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及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09,(03).

[2] 杨正、梁纬.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17).

[3] 高嵩友.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并购[J]经济问题探索,2003, (09) .

[4] 卢进勇.关于加快发展跨国公司的几个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06,(02) .

第7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日益严峻,本文主要对双顺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在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过万亿,持有如此巨额的储备固然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但由此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2000年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6%下降到2006年的36.3%。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同时全社会总存款,居民消费存款的比重持续降低,从2000年的53.6%下降到2006年的50.7%。因此,全社会储蓄率的过高不是由于居民储蓄过高,而是由于初次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企业存款和政府储蓄的巨幅增长与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消费率和投资率之间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会导致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及时得到实现,大量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带来高失业率,并且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偿还贷款能力。因此,只有减少企业留利和政府税收在GDP中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消费启动的支撑基础。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以及工资形成机制的滞后成为中国消费增速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难以改变目前格局,消费启动依然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微观经济主体信用度不高,一些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后,到该还贷时,虽有能力但拖欠不还;还有一些企业盲目投资,相当一部分投资形成无效投资,导致平均投资回报率低,还贷困难。这些现象使银行风险增大,导致“惜贷”现象出现。其结果是国内储蓄出现相对过剩,这种过剩反映在国际收支上就是持续盈余和“双顺差”。

2.外汇资金的过度流入

(1)国内居民和企业的发展对外资的需要

我国的居民储蓄倾向比较高,而居民储蓄绝大部分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转化为投资的。由于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及内部机制不完善,效率相对比较低等因素,银行不能很好地发挥社会资金转化功能。国家高速发展所引起的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与不能使储蓄有效率的转化为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产生需求外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企业的融资渠道少。我国企业的融资大部分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融资。随着商业银行转向商业化经营,建立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各大银行都以追逐和保持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发放贷款数量,而对放贷地区、项目进行谨慎的选择以追求经济效益,企业在国内获取资金的渠道被堵塞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将目光瞄准了外资,产生了对外资的需求。同时,国内企业愿意与外资合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跨国企业的进入,我国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急需高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外商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因此,国内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资的形式来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2.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从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管理较松,流出管理较严。例如,鼓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限制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鼓励外债流入,限制国内金融机构向境外提供债权,不允许非金融企业对外发放贷款;鼓励非居民向我国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限制居民向非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等。

(3)外资的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主要动机就是寻求获利机会。首先,进行直接投资可实现内部化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我国外贸市场的高额交易费用和存在的较高的贸易壁垒促使大量的跨国公司放弃国际贸易的形式而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体化策略。其次,我国廉价的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和土地等,巨大的市场潜在容量,再加上我国政府为吸引外资给予外资的一系列超国民待遇,更加吸引外商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外资大量超规模涌入,形成了负的储蓄缺口;另一方面,外商投资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取代进口,加大出口,从而进口减少,出口增大,外汇的负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

(4)是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心理预期对我国的资本流动始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2002年以来,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和个人出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媒体铺天盖地地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被强化。在存在价格落差(利率差、汇率差)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和个人都会成为潜在的投机者。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会推迟和减少购汇、付汇;老百姓也不愿意持有外汇。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国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扩大。从境外远期外汇市场看,人民币非交割远期汇率升值较高的时段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时期高度吻合。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菲尔德.海闻译: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第8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 外资 制造业 企业经济

1. 我国制造业中外资经济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年度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比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资方式、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当今各国间逐渐激烈的引资竞争。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始终坚持以积极吸引外资为工作的中心。

经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90%的外资经济高度集中在制造业上,这些外资企业是其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这些领域的结构调整不可能靠政府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应该大力吸引外商投资来参与这些传统行业的发展。然而,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都供大于求,而且这些行业中的国有企业的比例比较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进展比较落后。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新的项目,转而把重心放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性能。为了使这样的目的能够得到实现,我们应结合这些行业国有积极基础雄厚的特性,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购并环境,鼓励外资以技术和设备等方式参股、购并和进行资产重组,为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与内资相比,外资经济主要突出特点有:

1.1在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中,内外资经济各有七成左右的资产总量汇集在资本、技术密集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或重工业中。从地区分布看,外资经济的集中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规模很小。

1.2外资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及内资企业。从科技投入看,在制造业中外资企业科技投入的相对规模赶不上内资企业,国内科技研发的主体依然是内资企业。2008年,外资企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6%,明显低于内资的3.43%。此外,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外资和内资企业分别为1.25%和1.84%。可见,外资企业科技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外资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高于内资企业。从经营效益看,外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从资产收益率看,2008年外资企业为6.84%,而内资企业为5.14%。在制造业内部,内外资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的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

1.3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明显高于内资企业,且出口结构也优于内资企业。在我国制造业实现的40005.76亿元出货值中,外资企业占72.05%。此外,在外资企业当年创造的工业销售产值中,46.18%用于出口,高于内资企业的10.25%。就出口结构而言,外资企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行业,而内资企业则大部分是一些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

由此可知,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外资经济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上同内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在经营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尽管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高端,但其在我国的科技投入力度还较为薄弱。此外,外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而出口倾向和出口结构又是内资企业难以匹敌的。

2. 我国制造业中外资的发展

2.1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朝着外商独资方向发展。在外资经济贸易发展的初期,中外合资这一投资方式被广泛的利用。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不确定风险的降低和各国投资政策的放宽,规范和透明,外商独资的企业迅速利用这一良好经济机遇迅速发展起来。外资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在1990~2005年期间,中国GDP以年均9.8%的增长速度上升,大约有1.9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在工业总产值中,外资企业工业产值的比重也由24.74%提高到31.74%。1998~2005年平均占工业总产值28.96%,即我国工业总产值中每100元中就有28.96元是由三资企业创造的,外资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

2.2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以东部地区为代表,我国在充分利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和接受国外企业的代工合同等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迅速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102.89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快速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通过经济起飞资本,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等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外贸易扩大和产业进步。其中,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由于跨国公司投资具有规模大,起点高,投资总额大的特点,可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短缺,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另外,随着跨国公司投资力度的增强,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公司及其FDI活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尤其对主要产业的影响,还远远没有表现出来。市场开放之后,中国制造业面临真正意义的国际竞争才刚刚开始。在这种环境中的竞争,主要依靠相对竞争力,以及企业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只有积极调整自己、互动性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竞争力的企业,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合资企业中的中方,一定要把现在的合资期限当作自己最后的学习和能力建设机会,为在合资期限结束后,自己的生产和发展做好准备。譬如,在汽车产业中,合资企业的中方现在就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即:“10年或者20年的合资期限结束以后,跨国公司不再和我们合资了(现在合资选择,是中国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所要求的),中国企业凭什么立足?中国企业还能生存吗?”企业越早做这种准备,就越主动。中国企业的引进外资政策也应该围绕着国内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来调整,自立发展的目标也才能尽快圆满实现

结论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进入中国的外资毫无置疑是一个帮助者。它们带来了成功的管理模式、制造技术,帮助中国的制造业开发市场,树立品牌,推动了中国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必须审慎应对,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罗智波.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与对策社会科学研究[J].2009,(5).

[2] 桑百川.外资控制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3]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第9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

作者简介:雷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讲师,国际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蒋德翠,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106-02

一、 中国与新加坡双边投资现状

(一)新加坡对华投资现状

在投资关系不断改善、双边贸易往来不断加大的环境下,新加坡对华投资近年逐年提升,从2009年的36.0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63.05亿美元。有数据显示,2013年新加坡对华投资73.27亿美元,新加坡在华投资的金额已超过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的总和。

不管是从投资额还是投资增长速度来看,新加坡毫无疑问是东盟对华投资的核心力量。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2009至2012年间新加坡对华投资分别占同年东盟对华投资的77.1%、85.8%、87.03%、89.1%,新加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表1:2009-2012年中国与新加坡双边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公布2011-2013年《中国外资统计》、2010-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二)中国对新加坡投资现状

相比新加坡对华投资,我国对新加坡的投资动力稍显不足,虽然近年来发展比较迅猛,包括中石油、中信银行、华为,甚至是国内航空企业纷纷在新加坡投资设立分部, 但是不管是中国对新加坡还是东盟,直接投资额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比重仍然是比较小的一部分。以2011年为例,2011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为651.17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为59.05亿美元,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总量的13%,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为32.69亿美元,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总量的7.1%,远远小于同期东盟、新加坡对华的投资 。

不管是新加坡对华投资,还是中国对新加坡投资都拥有不小的上升空间。我国只有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尤其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才能不断促进两国之间投资贸易交往。

二、 中国与新加坡投资争端解决的主要法律渊源及分析

从广义上来讲,中国与新加坡投资争端解决的法律渊源不仅包括中新两国的协议,还包括所有中国与东盟签署的所有协议中有关投资争端解决能够适用的条款。但论及主要渊源应该还是以下三类:

(一)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投资争端解决的条款

2008年10月23日,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新自贸协定)。《中新自贸协定》从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贸易救济、服务贸易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约定。并在《协定》第十章中约定了相对于《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中条款的优先适用规则。有关投资争端的解决条款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了第十二章中,里面规定了磋商、调停调解以及仲裁制度,为中新两国有关投资方面的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有关投资争端解决的条款

作为CAFTA的成员国,《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对于解决两国之间的投资争端同样适用,而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当事人在条约适用和范围方面的选择面更广更灵活了。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中有关争端解决的条款

较之《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投资协议》针对争端解决问题进行了一些补充和完善性的条款,尤其是对国际仲裁方面的补充,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少便利和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前列(二)(三)中有关争端解决的条款,作为CAFTA在争端解决中的重要法律渊源,在解决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投资纠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东盟十国之间投资和法律环境有着较大差异,因此作为我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我国有必要协同新加坡制定更为完善的投资机制,包括争端解决机制,既保障东道国利益,也能起到促进投资者积极性的作用。

三、 构建中国-新加坡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中亟需解决几个问题

在中国和新加坡之间构建一个高效、全面、独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合乎需求的、顺应发展的抉择,而要构建中新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有几个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一) 如何平衡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利益的问题

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一再的被众多专家和学者提及,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案件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世界各国在这方面持有的态度各有不同,也存在着一定争议。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各方的争议根源还是在于立场和利益。如果站在我国的立场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考虑现阶段我国与新加坡在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方面的比例。 从表1中近几年双边投资的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在同新加坡的双边投资交往中,更多的还是担任着东道国的角色,因此我国除了注重保护中国投资者在新加坡的投资之外,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维护国家对本国市场的管理权上。

曾有学者提出兼顾双方的一种方式,即建立专门的投资者与国家之间争端解决机制,但是投资者如果要提起诉讼,必须以“用尽当地司法救济”为前提。这种方式较之争论两方的极端态度而言,已经有了不少改进,不失为可取的折中方式。而笔者担心的是,“用尽当地司法救济”会提升投资者的诉讼成本,延长双方争端解决的时间,这点对于投资方是较为不利的。基于这点考虑,可以借鉴2009年9月《中国与加拿大双边投资协定》中约定的“用尽国内行政程序”原则,二者相比较可能后者更加容易被双方共同接受。

(二) 其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管辖权问题

中国和新加坡的投资争端目前还能适用较多的其他争端解决机制的条款。2012年美国BIT范本中更多的强调了投资东道国对其境内外资的监管权, 但是,不管怎样,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两大重要任务是投资保护和投资自由化。尽管中国和新加坡双边投资贸易所带来的收益并不能替代双方政府和个人的所有收入,但是构建双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任务还是为了促进双边投资交流,达成共赢。因此,笔者觉得有所保留的接受其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一方面起到投资保护的作用,促进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也不至于被侵蚀,保证了东道国调控市场的能力。

(三) 投资规则与环保规则的协调

投资与环境保护近来被关注的原因在于,早期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签订双边、多变投资协定时多数都忽视了环境因素,用环境的破坏来换取经济效益。结果会发现得不偿失,往往事后用来治理环境的费用要远远高于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于是各国(包括美国)在后期签署的双边、多边投资协定中都增加了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的环保条款,旨在禁止投资者对东道国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投资关系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 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有了十几年,并且初步有了一些成效。但是通过查阅商务部的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不难发现,与中国新加坡双边投资贸易一样,中国在与其他许多国家和组织的投资贸易往来中,更多的还是扮演的资本输入国的角色。因此,我们国家在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在签署双边、多边投资协定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投资协定模式,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规则范围内,更加强调针对性与均衡性,谨慎适用其他争端解决条款,从而形成在国内层面上以鼓励为主,在国际层面上以保护为主的对外投资政策与法律体系。

注释:

新加坡成为中国最大投资来源国.国际在线新闻网http://gb.cri.c n/420 71/201 4/02/ 03/5931s4411374.htm。2014年5月28日访问.

“中国企业赴新投资动态”.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sg. mofcom.gov.cn/article/fuxin/fxtzdongtai/201307/20130700209111.shtml。2014年6月5日访问.

根据2013年《中国外资统计》,2011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额为70.0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