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绘画课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画课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绘画课教学总结

第1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础绘画教学;理论与实践

素描和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艺术设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有一到两年的绘画时间,甚至更长。而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学习的依然是素描和色彩。素描作为一切绘画艺术的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为主要目的。色彩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理性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色彩的审美及运用能力的课程。然而艺术设计类学生并非专业绘画类学生,他们的专业性质决定他们需要的是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对现代设计的敏感和洞察是学生们首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传统的素描和色彩的教学模式能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个人认为这两门课程需要除了大量地与实践相结合还需要先进行学情分析,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习惯,尤其是应掌握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千遍一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不是发挥不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会不会消灭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所以针对艺术设计类的学生的基础教学需要换一个角度和方法进行引导,为以后的专业设计能力的开发最好准备。

90后的学生有着自己的学习特点,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性思维较强,但却缺乏设计者所必备的沉静和专注。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都缺乏专注的学习态度。这对于学习艺术设计以及今后的艺术设计从业者的基本素质确实是一个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一现象,个人总结绘画教学应当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一、实践教学当如“吴带当风”

从50年代起,我们就一直沿用苏联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就当时而言,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也为我们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西方更多的文化传人进来,仅是这一整套造型教学模式完全不够用,很多学校或是教师开始了寻求别的出路。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摸索的,包括我也并没有真正从中领悟其重要的文化精神,那就是对绘画真理的认识。我们在西方文化中知道了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知道了马蒂斯、凡高、比加索……,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绘画的过程是怎样的,所有人都是独自一人在作画,最后拿出自己已经画好的作品而引起轰动。任何绘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艺术家根据自己对画种的掌握程度来决定自己的风格特点,这需要长期地艺术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最后形成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表现技法,独具一格的艺术语言。现在目前我们的教学模式似乎有“子承父业”之嫌疑。一般在上课开始先有任课的教师摆放静物或模特,然后作示范,画出所谓的“范画”,最后学生根据“范画”再来画,画的过程中教师还会时常帮助学生修改画面来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培养一批千遍一律的“画工”,不能达到大学培养的目的和要展现的结果。我认为在大学这个阶段的教学应尽量地让学生自己去表现,不能给其定死所要画的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来画。至于所要表现的形式、色彩、方法教师更不能过多的干预,更你不能说是要为其画“范画”了。这也不是说一点都不管,完全的放任自由,对于一些原则性问题还是应该指出的。我将这种方法称为“吴带当风”,这本来是指唐代时期画家吴道子所画的人物衣服非常随意飘动,像是有风吹过似的。那么,拿来教学过程里面来比方,只要学生所画的如这“衣服”一样还在人的身体上,那就不应该限制“风”应该朝哪面吹,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绘画中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展现出“千遍千律”。

二、理论教学当如“曹衣出水”

文艺复兴开始绘画拥有了空间和透视的关系,千百年来西方绘画将此作为绘画的基础。我们学习西方,所以从学画开始就必须学会“近大远小”、“一点透视”等理论知识。作为大学的教师,面对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但不能忽视这些理论的讲授,应该把理论的讲授放在绘画教学的首要位置上。绘画常识理论和技法理论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解剖、透视、比例、色彩、空间、明暗等等变化规律及构图法则,理性认识技能技巧的要领,为绘画实践打好基础。教师在讲解这些理论时,要求表达要清楚、语言要清晰、简明扼要,并要尽可能得讲深讲透,如有可能还要进行实地观察及演示等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讲授由于视点位置的不同所观察到的物体会产生变形、消失现象及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感受(室内桌凳、窗户,室外楼房、马路等变化)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在讲授构图法则时,通过同一主题的几幅不同构图形式的图例,使学生的思路有所依据,在认识和比较中获得知识。如果教师在理论上作不切实际的过分阐述,或者教师本身对各种力量也只是一知半解的话,也就必然缺乏针对性,不可能讲得深透,演示到位,学生不仅得不到要领,也会在实践中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发展其创造性绘画。可这样说,绘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后期绘画技能的提高与发展。这我们可以把理论教学称为“曹衣出水”。曹仲达在画人物时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人物的衣服与身体结合的密不透风,因此,我理解理论的教学和也应该做到密不透风,要向对待科学一样的严谨。

艺术设计基础绘画课教学中理论环节是严谨而不能马虎的,实践环节则应是多方面的引导,不能千遍一律的。在基础绘画课教学中,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在思维方式上去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敢于求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通过分析点评学生的作品来找到优劣点。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构建新的适应时展的艺术基础绘画课教学模式,方能使高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2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 静物素描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37-01

1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情况突出的原因

在美术教学中,静物素描是基本技能训练。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加强静物素描这一基本技能训练更为必要。笔者认为目前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的情况是比较突出的,仔细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学生绘画基础差。笔者对中专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了一次绘画水平的测试,方法是让他们自选一个比较简单的静物进行结构写生。写生结果,从画面不难看出:构图不合理,线条不流畅,造型不准确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能够比较好地表现物体形体结构的同学为数不多。这些都充分说明绘画训练不到位的情况是普遍的。

其二,学生对完成绘画练习的态度差。由于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着重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出发,训练不得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造成学习在练习时出现厌做、不做或抱应付态度,从而使学生绘画训练达不到理想效果。

2 改善目前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情况的途径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引起我们广大美术教师的重视,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笔者认为:静物素描教学必须立足于绘画基本功训练,坚持从基础抓起,在“认真”两字上下功夫。着力抓构图、透视、线条、造型、明暗的表现。相对来说,一年级以抓好形体结构训练为主;二年级应主要抓好明暗调子的训练;三年级重点进行整体效果训练。按过程、按步骤、按方法进行三大阶段的训练。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三大阶段的训练方法。

第一阶段,认真抓好形体结构训练。利用线条表现物体形体结构应从一年级抓起。画准形体结构,这是画好静物素描的基础,也是绘画的第一关。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其中的形体结构的训练也可以说是绘画教学中的第一楼吧。因此要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来提高对形体结构的表现能力。

要提高学生对静物画形体结构的训练水平,首先应从观察训练入手。在进行形体结构训练教学中,首要问题不是教学生怎么画,而是教他们怎样看。也就是说,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静物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解。如在《静物写生——线条表现的彩陶器物》这个内容里,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彩陶的构成部分和彩陶的形体比例关系。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比较,很容易得出:彩陶构成是由陶口、陶身、陶底、陶柄构成;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分别是:彩陶最宽度是陶身宽度的2/3,陶口与陶底的宽度又是总高度的1/3,同时又是陶身宽度的1/2。学生通过观察训练把握了彩陶比例关系,从而对表现形体结构,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为造型能力表现打下一定基础。

其次,要注意构图能力训练。构图是画面结构的总体,是指形象之间的整体关系,是思想性、艺术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重视构图知识的学习和构图能力的训练。在《构图基础知识——静物画的构图》一课教学中,笔者用纸板做好几个物体的平面图形,在画框大小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拼贴出各种不同的纸板模型,来演示构图原理,并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训练,体会单个物体的构图“大小适中”的合理性。

最后谈谈线条表现形体结构的训练。观察物体是绘画的前提,表现物体则是绘画的关键。在强调学生用线条形体结构训练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的方法。例如,画圆球的轮廓时,应先把它理解成一个方形体,逐渐把其四个角削圆,最后形成圆的轮廓。而不是顺着圆的边缘线一次画成,这样,既难将圆的轮廓表达准确,线条也容易显得呆板。教师通过正确讲解、演示以及引导,使学生在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避免学生厌画或不画的情况。

第二阶段,抓明暗调子的训练。素描基础训练的技术性很强,需要艰苦的劳动、刻苦磨练、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它。但如果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路子不对头,就不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在素描静物实践训练过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注意明暗调子基本技能的训练。明暗调子是用线条来塑造的。因此,教师应强调学生加强线条的训练。笔者在《明暗表现物体》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着手进行线条训练,通过反复练习,从而总结出用线的一些规律:用力越轻色调越浅,用力越重色调越深。通过实践得出用线规律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抓画面个性的训练。画面修改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关键。在写生课教学中,集中评讲画面修改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以往一般都是由学生唱独角戏,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为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笔者改变习惯做法。在素描作业画面修改训练评讲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修改训练。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展开讨论,从观察方法、表现方法、构图、形体、质感、空间感等方面对每张作业作具体分析、研究,然后小组交叉集中讨论,允许学生表达相反的意见、甚至辩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论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作总结性讲评,把握正确导向,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得主动,容易认清自己画面的优缺点,改起画来就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训练的主体意识增强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审美标准,又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3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中学美术教育影响作用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教学是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信息传播方式创建的一种全新的、具有特定化、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也可以对某个特定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微课教学一般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反映课堂上某个环节或主题而进行的。微课教学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指向性更加明确。微课课时较短,知识点集中,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学习上的难点进行集中突破。此外,微课还可以对课堂上比较抽象的画法进行演示,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知道自己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改善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学习等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增进师生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微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点主要是通过课堂实现,对于知识点的强化通过课后作业予以巩固,因为课堂上绘画创作的时间很少。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消化知识点,动手能力不足,不符合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微课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的中学美术教学形式,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重难点知识的传授,在讲解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巩固。微课教学模式减少了教师上课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绘画创作的时间。随着美术教学的改革,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微课教学模式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发展,弥补了以往美术教学的不足。微课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通过微视频授课。在这种方式中,教师不必出现在画面中,可以用画外音配合PPT讲解知识,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远程授课,这是对于信息科技的良好应用。微课摆脱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束缚,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或离线下载的方式查看微课中的知识点。美术课堂不再是必要的上课场所,学生可以在家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这种课堂的灵活性使整个美术教学的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分时间、地点,也不用教师当面授课,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学习,锻炼了自律能力。

三、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微课

1.课堂中使用微课

微课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上有一些知识点比较深奥,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些困难,教师如果想将这些知识点阐述清楚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教学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微课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视频,将其整合成课堂学习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示范绘画技术,通过微课可以将这些细节展示得更加清晰明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微课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微课的趣味性特点,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美术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课后使用微课

中学美术课除了教授学生美术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课后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梳理并讲解学生在课上没有理解或听懂的内容,唤醒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微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不仅可以使用电脑播放,而且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播放,方便快捷,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有些绘画技巧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完全掌握,需要课后反复练习。教师可以将这些技巧的演示做成视频,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练习。微课上传后,内容可以长期保存,学生可以随时播放观看,也可以反复观看,家长可以根据教师在微课中的讲解指导学生,学生可以在反复练习中做到熟能生巧。

四、微课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美术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生动、直观的特效,展现美术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利用微课视频,将经典美术作品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微课通过生动的视觉表达,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美术作品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积极学习美术,提高美术水平。学生在强烈的感官冲击下,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积极投入学习,逐渐地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大大提升中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微课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将微课运用于中学美术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美术知识,配合视频资料,将大量知识点和美术作品浓缩到微课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和掌握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微课具有微而精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认真学习微课内容,能够体会教师在微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投入的精力,明白美术教师的用心良苦,从而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学习。微课教学相对以往的美术教学而言,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美术教师为学生精心打造视频教学资源,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一改以往教学内容的单一、乏味,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沉浸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提高美术学习效果。

2.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微课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可以提高中学美术的课堂效率。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对于美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往往要当堂讲解、示范,有时甚至反复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如此会占用大量的上课时间,课堂效果却并不理想。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反复播放相关的美术示范视频,同时配上字幕,简短的视频不仅可以浓缩相关的美术知识点,而且可以展现美术技巧的细节,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及时进行美术实践。同时,美术教师还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巩固课堂讲授的美术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美术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制作好微课视频,把理论知识、绘画流程、注意事项都在视频中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观看,播放时对重点知识予以强化。学生观看后,教师再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这样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3.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通过微课形式进行授课,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美术学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还能及时反馈相关的教学信息,强化和巩固学生的美术知识,是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机会,通过网络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改变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以往美术教学的缺陷。教师要充分借鉴微课教学,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长足发展。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教学,才能促进美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水平,要保证微课使用的有效性,微课使用是否恰当、能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等,是其中的重要标准。因此,只有保证中学美术微课使用的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开展微课教学,进而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第4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摘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主要由绘画基础、素描、色彩、造型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风景写生和速写(人物速写、场景速写建筑速写)等课程组成,其目的是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造型设计、色彩的认知及运用等技能,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几门课程的涵盖面很广,几乎包含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本认识和技能的要求。

【关键词】艺术设计造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几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现就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 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中,大多数停留在绘画范围内,没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出发进行改革。更没有突出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的高职教育特色。

2、高职院校生源分数普遍较低,造成学生整体专业素质都比较偏低。

3、高职教育讲究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以及详细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而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乏的是对课程整体设计以及单元设计等方面的思考,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多数是对一些作品进行讲解、临摹、犹如高考中的应试教育。

4、很多专业的教师以及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很是质疑这些基础课对自己专业的真正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基础课的教学课时呈现了递减趋势 。如很多专业教研室主任删除了本专业中人才培养方案对风景写生、速写等基础课程的课时要求。

5、不少学生认为自己高中就学习素描色彩进入了大学还是学习画素描、色彩,所以很多的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学习专业基础课的积极性,以至于基础课水平得不到根本上的提高。

6、高职教育定位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其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理论实践合一”,虚拟教学、项目实做目的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教学” 所以最终导致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陈旧、专业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二 专业基础课程应如何开展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不断积累职业素养和岗位能,所以如何做好课堂设计,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应形成以单体练习、单元训练、课程综合实训、课外练习及项目实训的模式,在教学模式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1、单体练习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任课教师要通过理论讲授、实际范画演示等教学方法,讲解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对以后如何学好专业课程有哪些帮助。

2、单元训练是对知识能力的形成进行的小结,是任课教师通过理论的讲授,实际范画演示以及优秀的作品欣赏,作业讲评等教学方法,总结这一单元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等。

3、课程综合实训是通过各个学习的阶段,以一个综合的技能实训来把单元训练中的点串联起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和技法的运用,用来做为技能实训。例如,风景写生过后,学生可通过之前所掌握的设计素描、色彩以及建筑速写等专业基础知识,对写生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表达,所以学生在综合技能实训中能充分培养今后对专业技能的整体性的把握能力。

4、课外练习是每天课程授完后,任课教师提出要求并布置作业任务,由教师推荐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资料学生将进行课外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是针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转化过程。

5、项目实训是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做好《项目教学实训任务书》选取一到五个实际项目,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该项目进行分析、绘制(如建筑速写)等,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进行分解、吸收、消化、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运用能力。

三 试谈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进行教育思想的转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应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教学改革的先导,把如何拓展表现艺术技能和审美素养,如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运用的能力,贯穿于整个艺术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当中。

2、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要从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以及课程的标准入手,改革传统绘画教学,应试教学观念方法,真正做到课程教学为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养成服务。

以素描、色彩课程为例,有人反对把素描、色彩列入各个专业基础课,原因就是素描、色彩课程的基本的意义和目的被忽视了,认为“应用型人才”不现需要花时间去学练习素描、色彩景物、写生等基础课程。然而实际上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不断的提高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和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对基础知识讲解,绘画知识的延伸以及实际范画的演示,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多种绘画种类的传统特色及发展趋势,了解掌握传统艺术精神和语言特色,再如造型设计基础课(三大构成),对于同属于设计专业的而又不同方向来说,需求是有很大的差别,平面设计和环境设计,对构成知识需求的侧重点就着很大的差别。

第5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绘画课工作经验总结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绘画课工作经验总结一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美术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书画协会,利用星期六下午的时间给他们上课,在安全方面上与家长作好联系,学期末在校科技文化节术节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

三、经验和教训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总之,本学期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通过总结反思,我将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戒骄戒躁,以饱满的热情,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绘画课工作经验总结二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比较顺利圆满的。可以说,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但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取长补短,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一、美术课堂

这学期我担任初二年和高一年的美术课教学工作。初中学生的美术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动手作业这块会表现不尽理想,但是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在指导技巧的同时,鼓励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在美术认知领域里,初中生也表现得较为懵懂,但是教材里丰富的课题可以给他们带来许多新奇的感受。我认为牢牢抓住他们的新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美术课的一个情感要素!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将教材里的课题进行扩展,在上好教材重难点的情况下,不忘介绍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上绘画课时,我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他们去画什么,而是给学生提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大胆的去画、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通过多媒体使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在每次上课时,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当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道理吧。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相反,当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后画面就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再者,提高学生的表现欲也很重要。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学习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高一年这边课堂教学以美术鉴赏为主,重点从对各类艺术作品的欣赏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宽,需要精心备课,收集大量可能被学生提问到的资料。精心准备用于多媒体幻灯片的图片和视频,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主题。另有开设美术特长生的课,为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第三节第四节课,旨在注意挖掘有美术禀赋且有意踏上艺术道路的学生,提高其欣赏及艺术感悟能力,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在课后也很积极的自动留下提问和绘画。虽然超出工作时间,但是看到学生那么积极也是一种很大的动力。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都以培育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自己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按时上岗,尽职尽责,与同事们和谐相处。

这一年的工作中,有收获也有不足。比如控制不好课堂长度、纪律控制不够理想等。我会好好总结教学经验,再接再厉。

绘画课工作经验总结三

我们都习惯用一眨眼的功夫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这不,暑假又快要到了,一学期又快要过去了,那到底收获的又是什么呢?今在此作一番的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今后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现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工作的总结:

1、教学工作情况: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我任教初一初二的美术课,共十二个班,一个班每周一节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课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根据得失及时写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因为初一初二处于叛逆时期,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针对旧教材内容陈旧、单一、脱离学生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设计了”叶贴画”,”吹塑纸版画的制作“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美术课教学中,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2、考核成绩:本学期考核还是按照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为主,期末理论考试为辅,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初中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3、教学研究的计划完成情况:积极参加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评课。还积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宣传工作,以及学校宣传栏的宣传。

4、课外兴趣小组工作情况:利用每星期六下午的时间指导初一初二的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主要开设了美术基础课程:石膏几何素描,风景速写等,同时加以一些水果拼盘,花鸟写意国画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每次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活动,以及每个寒假暑假都参加了泉州师院的函授本科学习,同时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的一些新老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法工作,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第6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看法

一、以前的高等教育中艺术教学的模式是在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和信息都还很落后的时期制定的,如今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科技和信息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了,如果我们现在依然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去教学,可能就有些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了,所以应该在遵循以前大的教学原则的情况下适当作些改变,使之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和需要。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建立以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模式。针对艺术设计教学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1.教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职称论文应该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毕业生上岗后,进入状态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可成为工程设计、投标报价、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施工机具操作、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工程预算等技术人才。我觉得教学中应该目标很明确,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实践性强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就应该强调其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具体表现如下:

2.课程设置强调的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1)在设计模块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操作机会,能够熟练地掌握,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2)在施工技术模块中,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留学生论文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3)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纠正以往基础课与专业课工作总结“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改调子素描为设计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并加大室外写生训练。

(4)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实际需要,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5)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艺术设计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的交替,互相渗透的。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知识的综合集结和运用。在具体的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在今天这样的开放的社会中,对外设计服务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黎志涛.室内设计方法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第7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依据及必要性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大纲》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2、目前小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课型)不被重视。我区现使用人美版教材每册美术19课,专题欣赏只有1-2节课。市区级赛课活动中,容易出课堂效果的往往是实作课,许多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只看学生的绘画作品……于是,美术课程偶被挪作他用,各级赛课的“指挥棒”导向,学校的评价标准,让许多教师放弃上欣赏课。

(2)欣赏课教材与学生认知脱节。我区现用人美版美术教材,每册一般在开始和结尾各安排一节专题欣赏课,但这些课程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脱节。出现知识性、专业性上浮,趣味性偏低的局面,课程一旦游离于学生感知之外,欣赏难以直抵心灵,触动共鸣。长期下去,学生与老师都会丧失教学兴趣。

(3)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与欣赏课发展的不均衡关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尽管,我校的美术教师均为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但欣赏课教学关乎这个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其他领域知识、理论结构、表达方式等综合人文素养。对于综合性强的欣赏课教学,大家都感到难以驾驭。

(二)课题界定及研究的重要性

1、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2、小学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同时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美术教研组确定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收集整理适合各年段的欣赏媒材。

2、探索小学各年段适合学生欣赏的美术内容,形成专题欣赏课。利用平时的教学,养成随堂欣赏的习惯。

3、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了解一位名家或欣赏一幅名画。

4、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水品。

5、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与生活的认识及应用。

6、使欣赏课程专题化,常态化,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欣赏课程。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我校各年段的学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感兴趣的美术学习内容。

2、文献检索法:查阅资料,了解欣赏课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3、实验法:将我校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年段进行实践探索及研究。

4、案例分析法:针对具体的课例进行研讨、分析。

(三)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1)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3)讨论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及开题报告;(4)尝试研究。

2、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3年2月)

(1)调整课题实施计划;(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总结反思。

3、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文字与光盘资料。

三、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通过两年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收获。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掌握了欣赏作品的方法,提高了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研究之前,一件作品让学生评述,他一般都只会说色彩鲜艳、非常有趣、好看或不好看等简单、表面的评价词。这是由于学生对作品缺乏深入感知,作品内涵没有深入挖掘。通过欣赏教学后,学生逐渐明白,鉴赏一幅作品,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一般欣赏一个作品,先要看整体――看局部――看神态,进行初步感知;接着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因――了解作品技法来自何种流派,进行深入了解、理性理解;最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生活感受,思维作者意图及作品思想、价值意义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陶冶了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的人。

第8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能力培养 

 

进入21世纪,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教师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中职幼教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社会对幼教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缺乏专业特长的中职幼教专业毕业生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笔者开展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了,从开始的茫茫然到如今的胸有成竹,通过不断总结、摸索,已能使教与学水到渠成。如今对每届毕业生,我们都可以自豪地向幼儿园招聘方说:我们的学生有美术特长。那么,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均为女生)到底要掌握哪些美术基本功,以胜任日后的工作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精神,主要就五个模块展开教学,即美术欣赏、绘画技能训练、美术字(包括美术字书写、板报设计等)、图案和构成、手工制作(包括手工作品制作、幼儿园墙饰布置等)。 

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是幼教美术教学的前提 

美术欣赏为绘画、手工制作提供了审美标准与取向。美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它折射着人类意识及科技的演化。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认识客观世界,会有一种因人而异的全新发现。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美的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使学生得到视觉上的,使学生体验到作品体现的作者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还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学生创造美的意念。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年龄不大,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和感知能力都有限,应尽可能多地开展欣赏教学,以提高她们的审美水平,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时才会有好的起点。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结合起来效果最好。多媒体能营造学习氛围和直观的审美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及时进行充分、贴切的引导,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师生良好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集思广益。这样的教学,能让美术欣赏课堂生动而又有深度。 

绘画技能技巧训练是幼教美术教学的重点 

学生如能画一手好画,不但自己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幼教工作。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教室布置、与孩子沟通等诸多方面,熟练的绘画技巧将使幼儿园教师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在中职幼教专业美术课教学中,绘画技能技巧训练内容包括透视的基本原理、素描作画的观察方法和步骤、简笔画、水粉水彩画、国画等。除了讲授好理论知识,教师还应让学生多加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且在这些教学内容中,要有侧重点,比如素描教学,笔者没要求学生像美术班学生那样深入地画,只要求她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作画一般规律,能触类旁通就行。又如,在进行水粉画教学阶段,待学生对色彩基础知识有深刻认识和掌握后,不要求她们进行水粉画写生,而是更多地将水粉画与幼儿园的教学需要结合起来,要她们做幼儿装饰画、平面墙饰等,有时也让学生用所学色彩知识,为小朋友设计服装、书包等。 

幼教专业学生要适应幼教工作的需求,最重要的绘画技能是简笔画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并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绘画中存在的问题,让练习达到最大效果。一般师生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绘画水平便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创新,学会自主学习。 

美术字书写、板报的设计是幼教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识字量有限,板报等的设计就需要用美来感染孩子。因此,美术字书写、板报设计是幼教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另外,幼儿园的很多通知、宣传、课程安排等都需要与家长直接沟通,需要家长到幼儿园了解情况,这也要求幼教专业学生学好美术字书写、板报设计等,以便在家长面前撑起高素质幼教教师的形象。 

在中职幼教专业的日常教学中,除用传统方法开展教学、进行实训练习以外,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比赛。比如,我校每周都有主题黑板报比赛,我让全班学生轮流负责,让大家都得到锻炼。在母亲节、教师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节日,笔者常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更好地相互学习,通过作品讲评、修改、展览等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学习、逐渐进步。 

图案教学是提高幼教专业学生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图案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是最早唤起人类审美感知的艺术形式。中职幼教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通过图案的临摹、写生、创作,让她们逐渐认识和感受形式美法则,能够较有效地提高她们的审美素质。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对学生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是美的,也是艺术的源泉,因为大自然中蕴藏着自然的创造魅力和合理而完美的结构、丰富而奇特的美的形式。 

在讲授图案时,除讲理论知识外,我们着重开展实践练习。一般让学生先临摹一两张教材上的范图,之后带着她们到校园的某些地方寻找素材进行写生,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写生作品模仿范图,进行简单创作,把抽象的美与自然的美结合起来,引导她们主动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美,激发她们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手工是幼教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能力 

手工就是运用手的技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塑造物体的平面或立体形象。它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是同一学科的两个部分,也是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胜任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学工作,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它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手工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平面、立体造型能力,以及手、眼、脑的协调活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双手动作的灵活性,能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使学生日后在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在讲授手工时,除了教学生制作技能,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地进行创作。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种类的纸花后,让学生探究、总结,把主要制作方法概括出来,下一阶段便找来几朵造型差异较大的花让她们剖析,对着对象进行写生制作,再探讨什么样的花该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并及时对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讲评、展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不是生搬硬抄,而是每次课都带着目的和想法,能激励她们创新的热情,从而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技能。 

第9篇:绘画课教学总结范文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渗透的当今,美术基础教育学校的文化课教学,应对青少年学生有机地渗透审美心理教育。近年来,笔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研究和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努力寻求语言文学与美术作品或创作之间的美学通径,寓审美教育、美术实践活动于语文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启迪,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异中求同,打开通境

在往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常感困惑的是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困难。学生课外阅读有限,似乎在语文与绘画之间存在鸿沟,两者之间的经络很难打通。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有的懒于思考,对课堂提问、探讨问题无动于衷;有的对作业厌烦、马虎,应付了事,甚至偷懒不做;有的作文只写一些假大空的套话,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写不出真情实感。不少学生还摆出一副“你唱你的调,我睡我的觉”的架势。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培养“古今通、中西通、艺理通”的“通人”是美术院校的教学理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己必须搞明白语言文学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异同。庄子说:“道通为一。”其实语言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体异性通,我们要从中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同,它们都是语言,都是一种道说;异,它们在表述方式上一个是诉诸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个是诉诸视觉。莱辛在著名的《拉奥孔》一书中以拉奥孔的艺术形象为例,指出诗歌与雕塑语言艺术(即视觉艺术)之间的异同,主要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异”。诗人和雕塑家都在表现拉奥孔的痛苦,因为诉诸感官不同,表现方式就有所不同。诗人可以用语言文字恣意地描述拉奥孔因痛苦呐喊而扭曲的脸;雕塑家则不同,他以实体形象诉诸视觉感官,虽然表现的是拉奥孔的痛苦,但是拉奥孔在塑像中只是微张开嘴,他的痛苦表现在人与蛇的纠缠、冲突、搏击的肌肉张力中,这样,人物的脸孔不至于因痉挛而变形、变丑。虽然两者语言不一,但毕竟都是描述人物的痛苦,在作用于读者和观众的精神层面的情绪感染上却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