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数和合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X2+1素数概念
在X2+1数中,当X为偶数(1是唯一特例)时,例如:12+1=2; 22+1=5; 42+1=17;……中的2、5、17、……皆为素数,这种素数是否有无穷个?此为X2+1素数猜想。
2是偶数中唯一素数,故本文只讨论求解X为偶数时的X2+1素数个数问题。
X÷2为X2+1奇数个数,也是项数,用N表示。
2.X2+1奇数因子
因所有奇数除以4均余1和3,故奇数可表示为y=4a+1和y=4a+3两种形式(a为0、1、2……整数),并各占奇数集合总量的1/2。据题意,可做如下假设。
假设①:X2+1=4a+1(4a+1为奇质数)。X2=4a+1-1=4a,得出a= X2÷4,当X为偶数时,设X=2k,a=(2k) 2÷4= k2,本式成立。
假设②:X2+1为合数,则X2+1=(4b+1)(4c+1)=16bc+4b+4c+1=4(4bc+b+c)+1(其中4b+1和4c+1均为奇质数)。设4bc+b+c=k,则原式等于4k+1,此与4a+1是同一种数,同理可证,X2+1=(4b+1)(4c+1)……(4n+1)。
假设③:X2+1=4a+3(4a+3是奇质数)。则a=(X2-2)÷4= X2÷4-2÷4。设X=2k,则原式等于4k2÷4-2÷4= k2-1÷2。因k2是整数,则a无整数解。故本式不成立。
综上,X2+1奇数要么为4a+1类型奇质数;否则为由1至n个4a+1式奇质数相乘积的合数,是4a+1奇数集合的一部分。
3.X2+1奇数因子的分离排除周期规律计算
X2+1奇数数列符合自然数素数分布与个数计算公式原理。
X2+1值差:指X12+1 到X22+1之g的变化差值,设X2= X1+c(c为偶数),即(X22+1)-(X12+1)= X22 -X12 = c(2 X1+c)。
分离排除周期计算:设奇质数因子4a+1=m,因(X22+1)-(X12+1)= c(2 X1+c),根据自然数素数分布规律和个数计算公式,当c÷m=g和(2 X1+c)÷m=f(g和f均是整除最小整数)时就可以求出奇质数因子分离排除周期。
①完整分离排除周期(c÷m=g整除):因c为偶数,m为奇质数,所以,g必为偶数,则g的最小值是g=c÷m=2时为一个奇质数m的一个完整分离排除周期,2m为从X1 到X2的值差。例如X1 =8,m=5时, X1 到X2 之间的差为c=2m=2×5=10,即X2 -X1=18-8=10,则奇质数m=5的分离排除周期内的奇数项数为5个,意为每五项有一项被分离排除掉。即X1 =8,此后是10、12、14、16,此为一个完整分离排除周期,自18开始则进入下一个分离排除周期。
②周期内分离排除 (2 X1 +c)÷m=f(f为最小整数):因2 X1 和c都为偶数,m为奇质数,故f也必是偶数。因X1 和m皆已知,因此决定能否整除的因素是c值变化,如当X1 =8,m=5时,只要c=4时,f=4是整除最小整数。即c+ X1=4+8=12,即在上面8、10、12、14、16中的12处也可以分离排除,因8
据以上计算可知,在同一周期(五项)内分离排除两次。
设X2+1奇数为N个,则经过奇质数因子m=5分离排除掉N×(2÷5)个,剩余N×(5-2)÷5=N×3÷5个;其它奇质数因子也同理计算。
4.X2+1 素数个数计算公式
把4a+1奇质数分离排除因子从小到大依序进行分离排除,称为优先分离排除法,如5、13、17、……
设M和N为X2+1 奇质数总个数和奇数总个数,据自然数素数个数计算公式原理得:M=N×3/5×15/17×……1155/1157……×(k-2)÷k+t(k为X2+1奇质数,也包括非X2+1形式的4a+1奇质数形成的合数,如1157=13×89,k≤X2+1;t为因分离排除而减少的X2+1奇质数,N=X÷2)。
当N和k∞时, M=N×3/5×7/9×11/13×……×[(k-2)÷k](k≤X2+1),M极缓慢递增,在相同区间范围内,N×3/5×15/17×……1155/1157……×(k-2)÷k(k≤X2+1)>N×3/5×7/9×……×(k-2)÷k(k≤X2+1),虽然分离排除因子越来越多,使X2+1 奇质数会变得越来越稀,分布密度却趋向于恒定变化,但会永远不断出现,所以,X2+1 奇质数总个数必缓慢递增∞个。
二、梅森素数
1.梅森素数概念
梅森数指2n-1(n≥2)形式的数,其中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
2.2n-1奇数因子计算
由(2n-1)÷4=(2n-4+4-1)÷4=(2n-4)÷4+3÷4看出,(2n-1)÷4均余3,即2n-1奇数集合是y=4a+3奇数集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自然数素数分布规律及以上X2+1素数计算过程,易得以下结论。
2n-1奇数(梅森数)要么是y=4a+3式奇质数;其余为y=4a+3式合数。其合数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奇数个y=4a+3奇质数相乘积形式的合数(因为偶数个y=4a+3式奇质数相乘积仍是y=4a+1式奇数形式);另一种是由y=4a+3与y=4a+1两种形式的奇质数相乘积的形式(因为这两种形式的奇质数相乘积仍是y=4a+3式奇数,但y=4a+3奇质数为奇数个)。虽然其中含有m个y=4a+1奇质数,但这种数不参加分离排除,只起辅助作用,此由y=4a+3奇质数的性质所决定。
三、2n-1(梅森数)奇数的奇质数分离排除周期规律
2n-1奇数由A1到A2的差值,设A1=2n-1,A2=2m-1,其中m=n+c,则差值ΔA=A2-A1=(2m-1)-(2n-1)=2n(2c-1)。
设y为某4a+3奇数,则ΔA÷y=2n(2c-1)÷y,以此计算式可求得奇质数的分离排除周期。式中2n是1至n个2相乘积的偶数不可能整除任意奇数。若能整除只能是(2c-1)÷y=g可进行整除,g为奇数,且g为最小整数时是奇质数的分离排除基本周期。而最小g值是(2c-1)÷y=g=1,即2c-1=y,所以,其中的c代表该y值的分离排除周期数,而y= 4a+3是奇质数或奇数合数。故而,梅森素数的分离排除过程是在项数(幂序列)上进行的,和自然数素数分布规律及计算方式相同,而不用在2c-1奇数数列中进行。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当n=1时,21-1=1不计;当n=2时,22-1=3,即当n为偶数时的唯一素数,此后的2j(j为≥2的整数)项数如第4、6、8……项皆为合数,因子中必含有3这个因子;当n=3时,23-1=7,即当n为3j(j为≥2的整数)项数如第6、9、12……项皆为合数,因子中必含有7这个因子……如此可知当n为素数时才可能是梅森素数,n为合数或偶数时不可能为梅森素数。
四、2n-1素数(梅森数)计算公式
设M和n为2n-1的奇质数总个数和奇数总个数,k为1到n范围内最大奇质数因子。据自然数合数因子分布规律原理和自然数素数个数计算公式原理,可得如下梅森素数个数计算公式:M=n×(1÷2)×(2÷3)×……×[(k-1)/ k]+w个,其中k≤n,w为因奇质数在分离排除过程中减少的梅森素数个数。又因为n×(1÷2)×(2÷3)×(3÷4)×……×(k-1)/ k=n×1/ k=1,当n∞时,而M=n×(1÷2)×(2÷3)×(4÷5)×(6÷7)×(10÷11)……×(k-1)/ k+w越来越大于n×1/ k,故,梅森素数有无穷个。
本设计以“日”的时间观念的建立为核心,整合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两个知识点,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用于度量长度的“尺子”(直线条),以及一天钟表要转两圈的生活常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24时计时法的原理。我们运用转化策略将弯曲的钟表刻度“拉直”成像尺子一样的“时间轴”,由两条“12时尺”变为一条“24时尺”,这种动态形成的“时间尺”能让学生有效地突破认知难点,顺利实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正确转换。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年、月、日》例3,是学生在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以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目的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发现和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我们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W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等和时间有关的知识,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有所接触,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然而,学生虽然知道24时计时法的一些知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仍然需要认识许多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正确区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逐步培养运用转化的策略灵活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日”这一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生活情境导入,诱发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12时钟面。
谈话引入:我们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学会了看钟面上的时间。你知道现在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那12时我们在干什么呢?(出示两幅场景图:吃饭和睡觉)
质疑启思:同样是12时,为什么有的在吃饭,有的在睡觉呢?
2.复习钟面,认识“一天24小时”
追问:一天怎么会有两个12时?(让学生略有思考时间,带着问题,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介绍“一天24小时”的由来。
质疑启思:一天有24小时,但钟面上只有12个数,时针转两圈才是一天,所以一天里就有两个12时。那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再来看一个视频吧!(播放春晚0点倒计时视频)
谈话:当夜里12时的钟声敲响那一刻,新的一天就开始了。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也就是夜里12时。夜里12时就是新一天的0时,那时我们一般在干什么?(睡觉)
想一想,一天24小时我们分别在干什么?其实,一天的时间很短暂,同学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3.引入时间轴,运用普通计时法
(1)点拨引导
如图1所示,如果把这条线看成是时间长河,1小时用一小段来表示,那一天要分成多少段呢?对了,是24段。哪个点表示中午12时?哪个点表示夜里12时?
(2)区分两个12时
谈话: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两圈。图1中,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是时针走的第一圈?对了,是深色的那一段。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是时针走的第二圈?对了,是浅色的那一段。第一圈会出现1~12这些数,第二圈还会出现1~12这些数。因此,为了把第一圈和第二圈的时间区分开,我们在说时间的时候,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时间词”。
(3)在时间线上找指定时刻
谈话:你能在图1中找到两个不同的“8时”吗?哪个点表示“上午8时”?哪个点表示“晚上8时”?你找对了吗?
4.创造并认识24时计时法
谈话:如果说时间时每次都要加上时间词,会不会觉得有点麻烦呢?如果不用时间词只用数字,能不能将一天的24小时准确地表示出来?(课件同步动态演示)第一圈的时间不变,“凌晨2时”还是“2时”,“中午12时”还是“12时”。当时针走到第二圈时,“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那“夜里7时”是几时呢?对了,是“19时”。“夜里12时”就是“24时”了。像这样用1~12这些数,还需要时间词帮忙的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而只有0~24这些数来表示时间的方法,就叫做“24时计时法”。
对比启思:比较一下这两种计时法(如图2),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对了,“普通计时法”使用时间词和1~12这些数来表示,而“24时计时法”是用0~24这些数,不用再加入时间词。两种计时法各有优点,人们平时习惯使用“普通计时法”,但在一些正式场合都使用“24时计时法”。
5.学以致用,对比强化,拓展延伸
(1)根据情境图判断两种计时法
谈话:学习完新的知识点,一起来看一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有趣的故事。如图3所示,这两个时间中哪个是“普通计时法”?哪个是“24时计时法”?
(2)根据现实问题情境,延伸对下一个知识点的思考
谈话: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在外面看到路牌上的禁行时间是上午9:30~下午3:45。这两个时刻是什么计时方法呢?对了,是“普通计时法”。如果想把这两个时刻转化成“24时计时法”,该怎么做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新内容。
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主要包含“24时计时法的认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解决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三个知识点,而其中“日”这个时间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难点,是后续学习“两种计时法互换”与“求经过时间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设计在导入环节由两幅生活场景图引发认知冲突,从而使“普通计时法”的不足和探究“24时计时法”计时原理的认识需求得以有效凸显。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所以本设计紧扣学生关于一天的现实经验,强化其对“一天有24小时”的认识,建立“日”的时间观念,并使其借助经验感受一天的时间很短暂,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从而实现对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由于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时间的可度量性,仅仅把“钟表”当作“时间”的代言人,因此,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用于度量L度的“尺子”(直线条),以及一天钟表要转两圈的生活常识,并运用转化策略将弯曲的钟表刻度“拉直”成像尺子一样的“时间轴”,由两条“12时尺”变为一条“24时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和追问澄清了学生认识的误区或学生从来不曾有意识关注的问题,清晰区分了两种计时法的不同。
设计亮点
本微课程教学设计是基于对学生认知难点与数学学习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索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难点突破方面的有效融合。
1.基于认知难点,彰显微课价值
在时间有限的微课中选定一个认知难点作为其内容是彰显微课价值的必然选择。《24时计时法》一课中有“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解决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两个知识点,学生之所以容易出错,其根源是他们对“24时计时法”的原理不理解。因此,在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建立以“日”这一时间观念为核心的“认识24时计时法”这一认知难点作为微课内容,以便更好地彰显微课显“微”阐幽的独特价值。
2.基于核心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基于数学核心知识的学习过程,所以微课内容除了要关注认知难点外,还应关注知识点序列中处于承前启后,能对后续学习起到关键作用的知识,即核心知识。在《24时计时法》的知识点序列中,借助“日”这个时间观念的建立理解“24时计时法”的原理,恰恰是能否顺利进行后续学习“两种计时法互换”与“求经过时间问题”的关键点。学生能在亲历“一天24小时”的由来、借助时间轴运用“普通计时法”、创造并认识“24时计时法”这一过程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木塑复合材料与越来越稀少的实木相比:具有木材和塑料的复合功能,不吸水、不发霉、耐老化、耐酸碱、拒虫害、易着色、易加工、无毒、无味等特性;各项性能指标可与硬木相媲美,外观、手感与天然木材相似,可锯、可刨、可钻、握钉力强;可根据客户要求研制及生产个性化产品,如色彩等;可100%的回收再利用,是一种性能优良、经济环保的新材料;可以替代外运货物木质包装材料和铺垫材料;也可以用于门窗框、建筑模板、地板、家具、汽车配件及交通护栏等的生产。
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木塑制品在市场上还没有大面积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木塑复合制品年产量已接近10万吨(50%用于地板、15%用于门窗、15%用于护栏、20%为其他产品),产值超过8亿元人民币。据预测,至“十一五”结束,我国的木塑年产销量有望突破50万吨,产值有可能超过50亿元人民币;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木塑产量有望赶上美国。
本木塑复合材料生产技术以聚烯烃类塑料及木质纤维为原料,采用先进的一步法生产工艺,不造粒;加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特殊的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良好的混炼效果、塑料与木粉分散均匀;机器下料速度快,产量大幅提高;加工助剂大量减少;产品表面光洁,物理机械性能优良;综合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材料可100%回收利用。
刺绣,又称丝绣,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亦称“女红”,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工艺。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借助针的运行穿刺绣制而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花纹或文字的工艺,刺绣是完全的手工艺。在汉代,刺绣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宫廷服饰、日用品。到了宋代,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进了中国刺绣工艺在宫廷与民间的全面发展。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产于苏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苏州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养蚕业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素有“人间天堂”之称。苏绣在宋代已有相当规模;明清时期,苏州刺绣在图案、针法、色彩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亦早已闻名于世,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古典格局,诗意江南。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绣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在丝绸、棉布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于世,构图简练、主题突出、形象生动、色彩典雅而柔和,绣工极为细腻。
苏绣针法多样,讲究“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
平――绣面平服熨贴;
齐――轮廓边缘的针脚整齐;
细――针工细巧、绣线精细;
密――丝线排列细而密,不露针迹;
匀――粗细适宜,疏密相宜;
光――光彩夺目,色泽鲜明;
和――配色合度,设色适宜;
顺――丝理周转自如。
双面绣也叫两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
双面绣虽然同样是穿针引线,但它要求在一次操作中完成双面一样的效果。要把丝线劈成1/16甚至1/32,然后用稀针逐步加色的技法,使正反两面的形象色彩及针进排列完成一样,关键主要是把千针万线的接头隐藏起来并要正确掌握循序用针的规律,一丝也不能疏忽。
蜀地富饶孕育了蜀绣的发展,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所产丝帛质好量大,故唐宋时“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成都繁华富丽,生活享乐而艺能有所工,史称成人多工巧,绫锦雕缕之妙,殆牟于上国”。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优裕的精神氛围使得绣艺妙绝天下。
蜀绣艺术起源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因为川西平原古称“蜀”,故川西的手工刺绣被称为“蜀绣”。蜀绣的兴起与蚕丝织品的出现密切相关。“蜀”字在古时是一种野蚕的名称,后来因为蚕丝业的兴盛,川西也就被称为“蜀”。蜀绣是全国四大名绣之一,根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考证,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蜀绣最初只是绣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如服饰、桌布、枕套、鞋垫、戏服等,并没有形成规模,且官方也未设专门的织造机构来负责管理蜀绣的生产和技艺开发,所有的蜀绣织品以散落在民间的形式存在着。
今见蜀绣较早记载出于汉赋家杨雄,其《蜀都赋》云:“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另作《绣补》诗。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达,蜀绣有了雄厚的基础,所以到西汉末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声在外。刺绣基础在民间,但作为工艺品,在当时仍很稀罕,因是奢侈品,并受朝廷官府控制。汉代少府属官的东织室西织室,就是专为皇室加工缯帛文绣高级成品而设立的。因绣品显示非凡之技,所以常视之为宝。晋常璩《华阳国志》详载蜀地宝物,便将锦绣与金银珠玉同列。汉末三国时,蜀锦蜀绣均被用来换马以应作战之需并补财政之不足。
在清以前,蜀绣主要流行于民间,至清朝中叶以后,逐渐形成行业,尤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为著名。从方志所列清末“成都之绣工出品”及“劝工局之绣工出品工程”,可见蜀绣在当时已非常注重日用品的出产。这是蜀绣民间性突出的方面,生活需用,民间即不乏绣制。城乡妇女闲时多自绣鞋帽枕套头巾甚至帐帏被面等,操练极精者即成高手。如成都王松轩女史便自制彩线,以名家粉本绣之,尤工小品,市多争购。当时各县官府所办的"劝工局"也设刺绣科,可见其制作范围之广。当时的生产品种主要是官服、礼品、日用花衣、边花、嫁奁、彩帐和条屏等。
其实早在东晋《东阳国志》中,就将蜀绣与蜀锦并称蜀中之宝。清道光年间成都发展了许多绣花铺。绣品以本地织造的红绿等色缎和地产重要散线为原料。用线工整厚重,设色典雅,其针法是“针脚整齐、线法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车,即指由中心起针,向四周扩展;拧,即指长短针从外向内作添针或减针的处理)”。有套针、晕针、斜滚针、族流针、参针、棚参针、编织针等。产品有镜帘、花边、嫁衣、卷轴、鞋帽、裙子、枕套、被面、帐帘等。题材多吉庆寓意,具有民间色彩。蜀绣以其纯熟的工艺和细腻的线条跻于中国的四大名绣之列。以自然界为主题(如熊猫、花鸟)的蜀绣更令人爱不释手。有单面、双面刺绣。纯手工的刺绣,确保了画面逼真,造型多变,图案精美。
衣因绣而尊,便有等级之分,古代正史上的《舆服志》详列此种差别,谓之典章兴矣。不仅如此,丝帛必须“加五采之巧,施针缕之饰”,方显珍贵,这正是“织锦刺绣,名曰卓殊”《论衡》的奇能,也是中国“女功之始也”。王充论儒生之富于才学,比“犹女工织锦刺绣之奇也”。尤其商业发达生活侈靡之地刺绣更见兴盛,且名家一出,便自成流派。
民间凡富裕士子游女也多衣锦绣。《花间集》词多咏五代蜀中男女情事,时有刺绣方面描写,如“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韦庄);除穿戴又借多种绣品及图案抒思并点染境界,如“红烛背,绣廉垂,梦长君不知” (温庭筠),“绣鸳鸯枕暖,画孔雀屏欹”(顾曾)等等,尽管是词人之语,也可探知当时风俗;女红之盛,由闺阁的特定背景描写可见一斑,如“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韦庄),“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毛文锡),诸如此类,几乎成了香艳脂粉套语,如“绣户”不少是指大户人家雕梁画栋的屋宇,如王倨"绣户雕轩文杏梁”。上举词中每每用金钱绣鸳鸯鹧鸪,那直是富豪之女的事,如白居易诗“红楼富家女,金缕刺罗襦”,所谓绣楼绣阁,当是大家闺秀的所在。但也看出刺绣及绣品在妇女生活中的重要。
蜀绣还有一大特色,据说清道光年一从苏州调任四川的官员随带戏班中便有三个绣衣师傅,均为男子,皆顾绣技法。后招徒授技,顾绣之法遂融于蜀绣。于今蜀绣老艺人几乎都是男子,其因就是当时招徒囿于世俗之礼而不能招闺中女。今天成都的刺绣车间似又回复女儿本色,难见男性绣工。梁张率《绣赋》有云:“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顾影自媚,窥镜自怜,极车马之光饰,尽衣裳之妊妍……”言绣之技,绣之情,绣之美,非女儿之作不能形容如此。若没有女工的刺绣印象,又焉能领略“绣绷花鸟逐时新,活色生香可夺真”的闺中情景及感受“金针银脚从人看,愿度鸳鸯满世间“(清樊樊山《忆绣》诗)的儿女情怀。
一首唱少女给情郎绣荷包表达爱心的四川民歌,有句“为绣荷包儿有人求…… 瞒倒爹娘绣得忙”,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互生恋情,违背父母之命,私送信物,故要瞒着。荷包随身佩带,除装钱物又作装饰,元杂剧明清小说服饰描写每每提及,欧阳修的“紫荷垂橐”即言此物。因以彩色丝线刺绣,故必出自闺阁,送心上人,图案绣鸳鸯或并蒂莲,喻有情人终不分离,针针线线,极尽工巧,最见女子惠心深情。荷包未必都特别,然而刺绣确非等闲手段。先秦典籍记“观古人之象”时,把“作会”(即绘)与“绣”并提,说“画缋(绘)之事,杂五色……五采备谓之绣”(《尚书》《周礼》)。画绣皆用色,且“绣亦须画乃刺之”,可见其不简单。汉以前刺绣主要是衣裳,王充《论衡》:“刺绣之师,能缝惟裳”。所谓“绣”,文绣(《礼记》)。只有皇帝服装才以五色绣之。据说周代以绣文绣区别以葛布与丝帛为材料的绣品。《史记》载“楚庄王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皇帝宠物穿绣图丝衣显是极尊贵;战国“齐纨鲁缟”很有名,这大概与齐郡尚刺绣、“恒女无不能”有关,丝织绣品大量制作在当时是极奢侈的,所以齐国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约定按下列_________种方式确定“劳动合同期限”: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_________日止,其中试用期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_________日止。
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其中试用期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c.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劳动合同期限,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完成本项工作任务之日即为劳动合同终止日。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乙方根据甲方要求,经过协商,从事_________工作。甲方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对乙方业绩的考核结果,按照合理诚信原则,变动乙方的工作岗位,乙方服从甲方的安排。
(二)甲方安排乙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应当符合甲方依法制订的并已公示的规章制度。乙方应当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履行劳动义务,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_________。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在工作时间和休息方面协商一致选择确定_________条款,平均每周工作四十小时:
a.甲方实行每天_________小时工作制。具体作息时间,甲方安排如下:_________。
b.甲方实行三班制,安排乙方实行_________班运转工作制。
c.甲方安排乙方的_________工作岗位,属于不定时工作制,双方依法执行不定时工作制规定。
d.甲方安排乙方的_________工作岗位,属于综合计算工时制,双方依法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规定。
(二)甲方严格遵守法定的工作时间,控制加班加点,保证乙方的休息与身心健康,甲方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乙方加班加点的,应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同意,依法给予乙方补休或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三)甲方为乙方安排带薪年休假。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一)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二)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乙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定期为乙方进行健康检查。
(三)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乙方对甲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四)甲方按照国家关于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规定,对乙方提供保护。
(五)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甲方应当执行国家关于医疗期的规定。
五、劳动报酬
(一)甲方承诺每月_________日为发薪日。
(二)乙方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每月_________元。
(三)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乙方的工资报酬选择确定_________条款:
a.乙方的工资报酬按照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的内部工资分配办法确定,根据乙方的工作岗位确定其每月工资为_________元。
b.甲方对乙方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内部工资分配办法,乙方的基本工资确定为每月_________元,以后根据内部工资分配办法调整其工资;绩效工资根据乙方的工作业绩、劳动成果和实际贡献按照内部分配办法考核确定。
c.甲方实行计件工资制,确定乙方的劳动定额应当是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按质完成甲方定额,甲方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
d._________。
(四)甲方根据企业经营效益、当地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等,合理提高乙方工资。乙方的工资增长办法按照_________(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内部工资正常增长办法)确定。
(五)乙方加班加点的工资,以双方经过协商确定的_________工资为基数计算。
(六)乙方事假期间,甲方扣除工资的标准为_________。
(七)乙方依法享有带薪假期(婚假、丧假、年休假、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按乙方的_________工资支付。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
(一)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其中依法应由乙方缴纳的部分,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代扣代缴。
(二)甲方应当将为乙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公示,乙方有权向甲方查询其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情况,甲方应当提供帮助。
(三)如乙方发生工伤事故,甲方应负责及时救治,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为乙方依法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并为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履行必要的义务。
(四)乙方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甲方应当执行。
(五)_________。
七、劳动纪律
甲方制定的劳动纪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履行民主程序,并向乙方公示。乙方遵照执行。
八、协商条款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选择_________条约定条款。
a.乙方工作涉及甲方商业秘密的,甲方应当事前与乙方依法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的事项,并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
b.由甲方出资招用或培训乙方,并要求乙方履行服务期的,应当事前征得乙方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c.甲方出资为乙方提供其它特殊待遇,如_________(住房、汽车等),并要求乙方履行服务期的,应当事前征得乙方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d.甲方同意为乙方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情况,具体标准为:_________。
f.甲方同意为乙方提供如下福利待遇:_________。
g.甲乙双方需要约定的其它事项:_________
九、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经甲乙双方协商约定,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终止劳动合同:_________。
十、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一)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依法执行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续订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二)当事人一方故意或者过失违反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并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规定或者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十一、劳动争议处理
(一)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双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甲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损害乙方合法权益的,乙方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
十二、其他
(一)劳动合同期内,乙方户籍所在地址、现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告知甲方,以便于联系。
(二)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解决。
(三)本合同不得涂改。
(四)本合同如需同时用中文、_________文书写,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为准。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七)本合同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生效。
甲方盖章(盖章):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
理由有三个:
1、因为鸡蛋可以发育成鸡,鸡是荤的,所以鸡蛋也算是荤菜;
2、蛋类在菜谱中属于禽蛋类的,禽类是荤菜,所以鸡蛋也是荤菜,它们属于同一类;
3、荤素的区分,是把植物性食物归为素菜,动物性食物归为荤菜,蛋当然是动物性食物,所以是荤菜;
4、还有佐证,素菜馆是不用鸡蛋的,所以鸡蛋是荤菜。学校饭堂卖鸡蛋都是按荤菜价钱卖的 是素的,在吃素者看来,未经受精的鸡蛋是没有生命的,因为它不会长成鸡。
2、将淘好后大米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
3、喝粥的时,将大米从冰箱里取出来,此时大米都已冻成一块;
4、将冻成一块的大米直接放到锅里煮;
一、艺术教育与和谐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他人、自然、社会环境与事物时所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是行为的方向标。人的和谐首先是人格的和谐,只有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潜能才有望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能量社会化。而艺术教育对人格的优化、激进即和谐作用早已在实践中被证实。33岁的麦克阿瑟奖金获得者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曾经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发明巨匠,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作家或者业余画家。由此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任何放任自流的教育、凭受教育者从个人爱好出发的教育或者不包括艺术在内的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艺术教育犹如给心灵加上了眼睛,给理想增添了翅膀,否则,学生们只能置身于混沌的世界而一筹莫展”。由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人类会对终极产生不安和焦虑;由于社会激烈竞争状态的存续,又会导致人类情感、道德的懈怠和软化,它们都是造成人格危机的温床,都是人类人格危机蔓延的加动力。对此,佛洛伊德认为,美是欲望之升华,艺术不仅是人们脱离现实的压抑和束缚的避风港,而且为人本能欲望的满足与宣泄提供了一条合理升华的途径。因为艺术是人本质对象化的主要方式,是对人高尚的生命及精神的再现和弘扬,当人本质的艺术美进入艺术审美视野时,艺术审美所引发的积极情感就是对人的现实本性即和谐、理想人格的体验和肯定。西方美育之父席勒则把人的生命状态分为三种:自然人、审美人和道德人,在他看来,道德的人不能产生于自然状态,只能由审美的人中胜出,即要成为一个道德的人,首先必须成为审美的人。中国近代教育史中记载,先生就曾经将美育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中,他当时极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来实现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目的。戏剧理论家狄德罗更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戏剧的池座里,好人与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美育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形象本身及创造性、理想化、多元化的教育过程,在对人情感的引导及净化、道德品质的粘补及修正和心理平衡能力的积累及提高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即和谐人格的养成。人格是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能帮助一个人决定任何情形下的反映,并同行为保持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把“持久性”和“一致性”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过程和艺术本身对人情感的震撼不仅体现在当时的审美愉悦中,更重要的是它会伴随审美者的感受记忆融入道德成分里,逐渐在审美者的感性中消融、历练,在潜移默化中积蓄成人的审美心理因素,进而在形成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最终达到左右人的精神气质及规范人格的目的。从一位波兰钢琴家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师》中我们看到,那位犹太钢琴家虽面临二战时期种族灭绝的考验,但他却泰然自若的坚持用手指虚拟演奏,心境在无声的音乐中定格并坚守,心中的音乐帮助他战胜了困境和死亡。而“形象”、超然并和着灵性的钢琴音乐,也同时唤醒了那位冷酷的德国军官沉睡、麻木的人性。在犹太艺术家和凶残的德国军官之间,发生着音乐与屠刀的搏斗、天使与野兽的较量,最终,是钢琴和音乐的力量战胜了绝望、复苏了人性。德国哲学大师谢林说:“只有艺术和审美的创造,才是唯一战胜生命焦虑的力量和对生命的最终慰藉”,而这种力量和慰藉所产生的结果,会经常超出人们的想象和意料。由此,从人格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特征出发,艺术素质一旦深入人心即内化,它将对人性即人格起着普遍及恒久的支持作用。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和善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即审美过程中所体验和积蓄的艺术本质化的情感,的确是激发人们心灵深处自觉追求真善美及历练人格的理想营养源,因此,在艺术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和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应是通达人格美育即人格和谐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教育与和谐交流
人类主要依赖人际交流沟通、存续和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把人际交流分为“双向交流”和“信息传递”两种形式。后者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只能使接受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则开发和调动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意识,使双方在相互碰撞下,达到交换思想、沟通情感、开拓思维即和谐交流之目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或者心灵与艺术之间,由于他们既具备双向交流的基本条件———双方,又进行着彼此主观能动意识的碰撞,所以,应是社会心理学家眼中的“双向交流”。但他们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动式的人际交往,而是在艺术形态的激发和感召下,心灵与心灵之间、心灵与艺术之间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识自觉沟通。这种各自主观能动意识有感而发的、无功利的和真实的沟通,在艺术“为美”本质的浇灌和给予中,必然产生人心向善的结果即人我和谐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主体形式是“课程教授”与“创作展示”,它们的核心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课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学生)之间与“创作展示”中的艺术家、接受者(观众)之间,前者是将艺术作为授课内容教授给他人,后者则是通过艺术创作展示助人接受。虽然二者的传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际交流形式中典型的“双向交流”,它们的传播宗旨皆是传道解惑。就艺术形态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谐及本质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间即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永远处在主观彼此下意识的感应、欣赏及愉悦的积极状态中,这自然形成了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忘我、平等、主动的和谐交流,这种潜在的、下意识的审美交流特性,对人的深层心灵沟通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国作家缪塞在谈创作体验时说:“当作家在书写的时候,是心在说话、在、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交流比做人与作品在“恋爱”,说“犹如你已经向你所爱的人倾诉爱情一样”。先生则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他认为,以人对美的普遍认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识的审美结论尽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当人们随着艺术的教授、展示过程的引导而进入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时,艺术家、艺术形象、艺术接受者之间便下意识架起了心灵沟通与内在自我交流的桥梁,由此,便自然产生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及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自然的感情传递和呼应,他们在艺术与心灵的共鸣与下意识的主动交流中,各自实现着对文化及精神实质的判断和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本能的实现着“和而不同”的、自觉的和谐交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除了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外,他们各自还处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艺术审美交流中。以艺术传播者为例,他们的创作过程,是建立在经历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对群体内在律动的窥视之上的,正如诗人荣格所言:“每一位诗人都为千万人道出了心声,为其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说出了预言……”。也就是说,诗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万人的心声”和“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的信息,并且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才能赢得优秀艺术作品,就此,艺术传播者已同是艺术接受者。又以艺术接受者为例,在艺术诸因素对其意识及感官、视觉的冲击下,艺术接受者们一会儿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节及环境中,一会儿又徘徊在现实生活里。对此,艺术心理学家维尔茨基是这样描述的:“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有人把观众即艺术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进”现象称为艺术的表演性,即如台下的艺术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识的在观众与舞台形象(表演者和剧中人物)———艺术传播者之间摇摆、重叠。就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双向交流外,这种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层沟通和审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达理想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这种超越语言信息传递的、以同一场景与同一情感体验生成的高级心理对话与沟通,在艺术传播者与艺术接受者同在社会、历史、人生、艺术家、作品等之间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艺术形态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灵与艺术之间“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觉交流形式赢得人类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进入艺术境界时,伴随审美体验的提升,来自外界的干扰逐渐隐退,审美主体随之进入趋向平衡的审美心理场,此时,心理的各种负重、压抑、焦虑得到化解和消释,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审美进入的主要标志———情感的净化,而情感的净化则是对人情绪宣泄的极大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导思虑、提升境界,进而实现在个体心理和谐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及群体的和谐交流。
三、结论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工业企业的广泛创新和变革的新时代。这些创新和变革,将给全球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改变企业的研发、生产、运营、营销和管理方式。
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正在被传统制造业所认可,它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看待制造业价值链的方法。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实现流行预测、精准匹配、时尚管理、社交应用、营销推送等更多的应用,大数据可以进行大规模定制,能够实现智能制造,能够帮助制造业企业提升营销的针对性,能够实现降低物流和库存的成本,减少生产资源投入的风险。
设计环节:大规模定制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技术是制造业升级的三大动力,不断推动着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大数据时代》作者、数据科学家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曾经预言,大数据下一波的改革是大规模定制,为大量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成本低、又兼具个性化。大数据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告诉商家每一个用户的消费倾向,以及需求之间的细分差异。这些数据量的增加,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将定制产品的生产问题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 理技术及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尽量减少定制零部件数和定制环节。从而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顾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
大数据在制造业大规模定制中的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订单管理、智能化制造、定制平台等,其核心是定制平台。定制数据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就可以实现大数据应用。
消费者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交互和交易行为也将产生大量数据,挖掘和分析这些消费者动态数据,能够帮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等创新活动中,为产品创新作出贡献。制造业企业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进而传递给智能设备,进行数据挖掘,设备调整,原材料准备等步骤,便能生产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
大规模定制,为大量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成本低、又兼具个性化。比如消费者希望他买的车有红色、绿色,厂商有能力满足要求,但价格又不至于像手工制作那般让人无法承担。因此,在厂家可以负担得起大规模定制带去的高成本的前提下,要真正做到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就必须对客户需求有很好的了解,这背后就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
工业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关键之处在于生产流程的模块化和标准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以工业化生产的成本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批量生产,是产品在品种与成本、性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突破口。
模块化设计是指把产品的结构设计成许多功能相互独立的模块,各模块可以容易地装配成不同形式的产品。因此,模块化设计把产品的多变性与零部件的标准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在产品设计中,模块化水平越高,定制产品中模块和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也越高。
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思维,正在注入汽车市场,悄然对传统商业模式进行革新,使汽车工业朝着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智能汽车工业”转变。在这种趋势下,以用户为中心、运用大数据的C2B智能化大规模定制,正是汽车智造的主要方向之一。
上汽大通响应上汽集团战略,从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商用车公司,转型成为一家数字化C2B跨界车企,将C2B智能化大规模定制当作战略方向。上汽大通推出的一款C2B SUV D90,在上市前一年时间里,用户就可以参与车的定义、开发、认证、定价、配置、改进六大环节;不久前11月的广州车展,上汽大通推出了以C2B理念打造的“划时代皮卡”T60,这款产品不仅具有全球领先技术、澳洲A-NCAP五星碰撞安全、卓越驾乘体验、互联网智能体验的产品优势,并且具有“丰富个性定制”特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选择颜色、配置等,低配版可以选择高端配置,高配版也可以减少不想要的配置,不用为不想要的配置买单。
未来,上汽大通还将会邀请用户前往广德汽车试验场、黑河极寒环境、澳大利亚、川西、迪拜等世界各地,测试车辆的耐久性、动力总成性能匹配、机械完善度等,在现场,上汽大通会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调试工程样车,确认和优化匹配数据。在与用户不断深入沟通后,上汽大通的C2B汽车在车辆上市前就已经取得了“大订单”,截止到目前,上汽大通D90“盲订”车主已经超过5000人,体现出用户对上汽大通的信赖以及对C2B理念的认可。
未淼男畔⒒、网络化社会中,依靠大数据技术,工业生产将会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定制,产能过剩不复存在,这将改变传统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制造、低成本扩张的工业社会发展模板。工业文明因此将会从原来 的“物本”时代进入新的“人本”时代,这就是“新工业文明”。
生产环节:智能制造
大数据智能应用以数据挖掘分析为核心的应用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加快互联网与制造业快速融合,是传统制造业变革与升级的重要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智能制造系统包含了三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数字化制造,第二个层次是智能制造1.0系统。而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是智能制造2.0系统,它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发生了战略性、突破性进展,产生的第二代人工智能。但不管是哪个层次,它的根基都是工业大数据。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称之为人工智能2.0技术,它实际上是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变革和核心技术。它之所以可以实现这个突破,它的根基和关键也是工业大数据。
在“工业4.0”中,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工厂/车间的设备传感和控制层的数据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使得生产大数据传到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分析,形成决策并反过来指导生产。
现代化工业制造生产线安装有数以千计的小型传感器,来探测温度、压力、热能、振动和噪声,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诊断、用电量分析、能耗分析、质量事故分析等。比如,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是如何执行的。一旦有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快速地发现错误,解决问题。
生产线、生产设备都将配备传感器,抓取数据,然后经过无线通信连接互联网,传输数据,对生产本身进行实时的监控。而生产所产生的数据同样经过快速处理、传递,反馈至生产过程中,将工厂升级成为可以被管理和被自适应调整的智能网络,使得工业控制和管理最优化,对有限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从而降低工业和资源的配置成本,使得生产过程能够高效地进行。
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智慧制造云或者智能制造系统建设和运营的战略资源,它的作用使智慧制造云成为智慧化的基础。
大数据对于智慧制造系统,有多元符合模态,数据型的异构、类型异构,符合参数结合,高度实时性和不确定性等。智慧制造云大数据的价值,通过采集管理分析服务,能够精准高效智能促进云制造的智慧化,实现产品+服务为主导随时随地按需个性化、社会化的制造,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其他环节:优化供应链、精准营销
利用相关大数据进行分析,将带来维修、仓储、配送、销售、售后服务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大幅下降,这将会极大地优化供应链,减少库存……
当前,RFID等产品电子标识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帮助制造企业获得完整的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大幅提升仓储、配送、销售效率,大幅下降成本。
以海尔公司为例,在海尔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客户数据、企业内部数据、供应商数据被汇总到供应链体系中,通过供应链上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海尔公司能够持续进行供应链改进和优化,保证了海尔对客户的敏捷响应。
相关专家表示:通过大数据提前分析和预测各地商品需求量,从而可以提高配送和仓储的效能,保证了次日货到的客户体验。智能化物流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流通领域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做到订单的合理配置,减少运力浪费、提升效率。
物流环节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商品的特性和规格、客户的不同需求等问题,从而用最快的速度对这些影响配送计划的因素做出反映(比如选择哪种运输方案、哪种运输线路等),制定最合理的配送线路。
而且企业还可以通过配送过程中实时产生的数据,快速地分析出配送路线的交通状况,精确分析配送整个过程的信息,使物流的配送管理智能化。基于大数据实现车货高效匹配,不仅能减少空驶带来的损耗,还能减少污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产品故障诊断与预测方面,无所不在的传感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产品故障实时诊断变为现实,大数据应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则使得预测动态性成为可能。以车载电话、倒车影像系统等许多车载应用为例,他们可以创造有价值的数据,尤其是有利于找到诊断日益复杂的引擎和控制系统问题的新途径,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通过解读汽车收集的各类数据,可以降低维修成本,优化诊断技术,进而可以提高诊断和维修能力,加快维护保养速度,这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可服务更多的客户以增加收入。而对于驾驶员来说,获知诊断数据,会提高汽车定期和全面保养的次数,从而增加维修保养订单,带来更多收入。
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在日益完善,它只需要很少或根本不需要提供更多的服铡5缍汽车的低保养或无保养,或已让人叹为观止;而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势头的迅猛,也令人刮目相看。今后,新能源汽车、自主驾驶汽车的更多新款将会占领市场,从根本上实现终身免保养,最终,传统型车辆将会全部消失。
这就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发展,会彻底改变其商业模式。汽车经销商还可能和驾驶员共同读取汽车自动化诊断数据并从中获利。很快,大多数车载终端可进行远程软件升级,完成维护,目前通过连接居家蓝光机和游戏系统网络接口,便可以实现远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