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学的基本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前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自身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大幅增长,对景观,特别是园林区域景观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如何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绿色、环保且含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已成为园林设计领域需要共同解决和面对的问题。本文旨在对当前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说明,从传统哲学的角度对其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方法予以详细探析。
当前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方风格化现象严重。对当前部分园林景观进行分析可知,其大都采用欧美的建筑风格以求增加景观的可观赏性与实用性,虽然这种“西化”的风格丰富了我国园林的设计思想,并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追求予以较好地呈现,但由于忽略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内涵,即以自然为对象,增进人们同自然的距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导致部分园林景观的人工因素大于自然因素,刻意地被修饰成西方园林风格,在降低了景观实用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2)商业价值突出,忽视基本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园林景观的设计也逐渐将其商业价值予以凸显,过度注重娱乐休闲设施的修建,而忽视了园林基本功能的完善,如园林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强、健康运动设施不齐全以及古景古迹被损毁等,由此使得园林的人整体质量大幅下降。(3)奢华现象严重。一些地区为了获得良好的园林效果,并追求园林景观的壮观,不惜斥巨资修建数千平米的喷泉和广场,从而使得地面铺装效果严重,并减少了园林中的绿地面积,使园林自然气息受到了大幅削减。
传统哲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辩证思想便是对立统一,即和谐与对立的结合,例如,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便可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又包括了生态平衡的维持。而人本主义同自然主义的和谐、统一便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例如,“绿色小区”、“生态花园”的出现均是这一哲学观的良好体现。基于此,将中国传统哲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总结如下。
1.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
在对园林的整体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确保现有地形、地貌与自然景观不变的基础上,建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清楚认识到,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将人工因素融入到自然当中,进而在增强园林景观现代气息的同时,也将其良好的自然特性展现到人们眼前,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
2.在山景建造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哲学在描述山脉形势时常有“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说法,通常,绵连起伏的山峰为势,而单独的山头则为形。故而,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对景观的整体布局予以充分考虑,通过对山景进行巧妙运用,从而创造出符合既有自然特色的山地景观。还需说明的是,在进行山景设计时,不可为提高山的容积率,而将山谷填平,或是将山头削平,因为如此操作便意味着对山脉自然景观的破坏,同时,也会增加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可能。
3.水景建设
古人对自然山水的渴求渴求可以用“仁、智”二字来描述,即所谓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应先对既有的自然水景进行准确考量和借用,通过对水景的合理设计拉近附近居民同水景间的距离,在增强人们自然保护意识的同时,也使其身心得以愉悦。对于人工水景而言,需在对营造成本进行准确考量的基础上,将适用原则与美学艺术融入其中,从而构建出更为理想的园林水景。
4.植物配置
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分析可知,植物在其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梅、兰、竹、菊、松等分别具有其各自的情调和内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从地区气候、地质条件等角度出发,选取代表地方特色和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此外,还需积极征询当地居民关于园林种植植物的相关建议,以本土植物为主,以引入植物为辅,在降低景观设计成本的同时,使植物融入到环境当中,愉悦人们身心。
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前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西化”现象严重、基本功能减弱与过度奢华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关系的思想,从自然环境、山形、山势和水景与植物配置等方面,对传统哲学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园林景观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未来,有必要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增强其可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和继承。
论文摘要: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PhilosophyoflifeHumanistic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educationorientedmanagementconcepttotheirownpotentialstudentsbasedonthematrixoflif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feto
education.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nurturingstudentsintheirhearts,complet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thecharacterandintegrity
ofthetraining,Isaharmoniousfullness,containsthewisdomofthelifeeducationphilosophy.Anyideasthatwillcertainlybetheunderlying
theoreticalbasis.Lifeeducationandmanagementtheoryisbasedontheconceptoflifephilosophy,humanisticpsychologyandthetheory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传媒 阻隔功能 相生相克
大众传播媒介(以下简称为“传媒”)具有信息沟通功能(即传媒具有传播事实信息和联通事实与受众的功能,在这里我将它们简称之为“沟通功能”)。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也是传媒之所以为传媒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传播学是基于研究传媒的这一功能而建立发展起来的。而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对立的两面构成,传媒在发生沟通功能的同时,它又产生了另一种基本功能——阻隔功能。传媒的阻隔功能与沟通功能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形成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只强调传媒的沟通功能而忽视传媒的阻隔功能,我们就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传媒,更不可能正确地运用传媒。
传媒的阻隔功能与传媒的沟通功能一样,也是传媒的基本功能。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传媒的阻隔功能,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基本无人涉足。在这里,我们首先有必要强调传媒阻隔功能的存在。传媒的阻隔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1)从信息源的选取看,传媒存在着阻隔功能。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传媒在事实信息传播沟通过程中,有着过滤功能。传媒这个“把关人”选取什么也意味着不选什么,沟通什么意味着阻隔什么,让受众看什么关键是让受众不看什么。传媒这个“把关人”如同守门人,他的职责的真正意义在于“不让进”,而不在于“让进”。按镜框理论的思维,新闻报道就像一个镜框,传播者要让受众看到什么就将什么事实放置镜框中,非镜框中的事实实际上就被阻隔了。如消息《研究生蔡成龙回乡当农民》,报道了某大学硕士研究生蔡成龙不恋城市,不图虚名,毕业选择回到家乡当农民的事实。传者认为蔡成龙的择业观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就将他回乡当农民的事实放在传者的镜框里进行传播,而其他一些大学生研究生的择业情况和不正确的择业观,传媒不认同,或者觉得没有价值,就被阻隔了。
(2)从传媒自身的容量来看,传媒存在着阻隔功能。大千世界,每天要发生许许多多的事实,每天也将发生许许多多有意义的新闻事实。事实是无限的,传媒是有限的,传媒传播事实信息也是有限的。由于传媒的有限性,传媒自觉或不自觉只能选取那些被自己发现的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新闻事实。传媒传播自己选中的这一部分事实信息,在事实上阻隔其他部分事实信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千百万,传媒由于容量有限,只能选取硕士研究生蔡成龙回乡当农民等少数比较典型的正面案例或负面案例进行宣传传播,而大部分大学生研究生择业的情况被忽略。
(3)从传者的意图来看,传媒存在着阻隔功能。就传者的主观来看,他们总是想让受众看到经过自己建构的镜框中的意义世界,而不想让受众看到一个全面的真实的现实世界。这个镜框中的现实,是他们建构意义的载体。传媒的本质,就在于它选择部分事实信息重构客观世界。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即是这个问题。议程设置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媒的效果和作用不在于直接改变受众的态度和行为,而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政治学家伯纳德·柯恩在《报纸与外交政策》一书中说:媒介在使人们“怎样想”这点上很难奏效,而在使人们“想什么”这点上十分有效。传媒的功能并非像镜子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以特定的视角和手段,有选择地将现实再建构之后积极地提供给受众。传媒传播事实信息的过程,是选择现实部分因素再构现实过程。凡是被传媒选择的观点、事件、人物,就构成了环境的主体。“议程设置认为,新闻传媒提供给受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传媒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选择的报道。”[1]传媒的这种选择性报道,既是事实信息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事实信息阻隔的过程。
(4)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传媒存在着阻隔功能。受时空条件限制,受众不可能事事都能亲临其境亲眼看见。他们常常通过传媒来观览世界新近发生的事实,获取世界新鲜的信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受众更是依赖传媒来感知世界。世界新近发生了什么事,受众习惯不是跑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去看,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跑到传媒上去看。受众习惯于传媒的这种阻隔。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人们十分关心当天世界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天刚一过去,热心的人们没有跑到全世界去看,而是纷纷上网看电视听广播,试图通过传媒及时了解“世界末日”的情况。受众对传媒有一种依赖感。受众依赖于传媒的阻隔,就如同现代人关注时间不看日月,只依赖于钟表。
(5)从总体来看,传媒存在着阻隔功能。传媒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将现实世界与受众阻隔开来,在受众与现实世界之间筑起一道屏障。从此,对于受众而言,世界就一分为二,一个现实世界,一个传媒阻隔板上的世界。从更抽象的层面看,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在这个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人对自身的桎梏是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的。语言学家萨丕尔说:“人类并不仅仅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生活在一个活动的世界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已经成为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表达工具的特定的语言。事实是‘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关集团的语言习惯不自觉地建立起来的。”[2]
传媒作为中介,处在客观现实与受众之间,它的出现就割开了客观现实与受众的自然联系,形成了自己的阻隔屏障作用。现实中,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信息或早或晚或直接或间接都会自发地自然传播,传媒为什么会积极主动无偿地承担起传播事实信息的任务呢?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不让受众知道其他一些事实的信息。从这一角度来看,传媒最初的现实功能似乎是阻隔,而不是沟通,或者是为了阻隔而沟通。
传媒阻隔功能的存在是无疑的。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传媒的阻隔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媒阻隔功能的主要作用有:
(1)隔离信息,将客观事实与受众隔离。这是其基本作用。尤其是现代传媒,为了控制现实中的话语权,总是利用传媒这个工具,尽量将客观现实与受众隔离,让受众尽量接受传媒重组的事实信息,进入传媒建构的意义世界。
(2)过滤事实。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有些是好的,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些是消极的阴暗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对于这些负面事实信息,就没有必要机械地全部传播扩散,以免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应有的影响。这就需要对事实进行过滤。另一方面是传媒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的直接主体,它掌握着信息传播的把关权。它总是要过滤事实,将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信息传播出去,将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信息阻隔掉。因而,传媒在传播中必须过滤事实信息,对事实信息进行阻隔或相应阻隔。传播学中“把关人”理论说明,信息传播是经过层层把关的,把关人将不适合的事实信息堵在关外。
(3)聚焦和强调。客观事实是不聚焦的、无指向的。人们面对现实世界,有一种混乱感觉,他们无法判定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他们必须依赖传媒来阻隔一些事实,突出一些事实,形成聚焦,以便注意。因此,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事件。同时,传媒通过阻隔事物的一部分,可以强调事物的另一部分。就像老北京人把看戏说成“听戏”。在行的人,坐在台前,名角一开腔,他就闭上眼睛,用手指轻轻敲着茶几打着拍子,静听唱腔。只有不在行的人才睁开眼睛看戏台上的热闹。闭上眼睛,才听得真切。这就是阻隔了视觉更增强了听觉。阻隔和沟通,在这里得到了相生相克。
(4)重组事实。客观事实是混乱的、无序的,对事实信息选择和阻隔的同时就是在重组事实。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说:新闻报道是将客观事实撕成碎片然后进行的拼贴。传播不是客观事实的传播,而是客观事实重组后的传播。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其实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讨论这一问题。
传媒阻隔功能是传媒的基本功能,它不仅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对于传媒功能的认识,基本是关注传媒沟通功能的存在,而忽视传媒的阻隔功能。这是对传媒性质和传媒功能的片面认识和理解。由此建立的传播学也只是关于传媒传播信息的半边学问。只有对传媒的沟通功能和阻隔功能双方重视,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传媒,充分发挥传媒的整体功能,克服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一些误区。传媒阻隔功能的研究,是对传播学理论的完善。
要了解传媒阻隔功能的实质,我们必须明确传媒阻隔功能与传媒沟通功能的关系。就传播实践显性层面看,我们只是看到传媒的沟通功能,而不见其阻隔功能。其实,传媒的阻隔功能与传媒的沟通功能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辅相成表现为:有阻隔才有沟通,有沟通才有阻隔;相生相克表现为:为沟通而阻隔,为阻隔而沟通。传媒的阻隔功能与传媒的沟通功能是同时存在同时实现的。就隐性层面看,传媒阻隔功能的实现过程是一种“暗箱操作”。传媒通过对客观事实与受众的阻隔,选择事实重新建构一个意义世界给受众,达到自己的传播效果。其操作的步骤为:传媒第一步是选择部分事实,阻隔不需要的事实;第二步是将选择的这些少许的事实进行重组;第三步是将这些重组的事实传播出去。经过这个“暗箱操作”,一个奇迹出现了:传媒选择少许事实重组而建构的“媒介世界”成了“客观世界”,而且受众认为这个所谓的“客观世界”是一个全面、真实的客观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转换呢?秘密在于:传媒通过单个事实的真来达到整体的真。从哲学层面讲,殊相可以感觉,共相不能感觉;也就是特殊是可感的,一般是不可感的。传媒选择一个个具体的事实进行传播,就单个来看,是可感的、真实的;而受众从这些单个真实事实的印证中,感觉到传媒传播的这些单个事实组成的“共相”是真实的。让受众看到该看的,并且把这些看到的少许事实错觉为世界的全部,同时又很自然地隐去了不想让受众看到的事实。到此,传媒的沟通和阻隔功能同时完成。
德弗勒说:“传播媒介能产生强大的效果,是因为它发出的信息建构了一个社会现实,向人们提供一种世界观;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参考架构来阐释社会现象与现实。”
注释:
[1][美]M·L·德弗勒《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萨丕尔论文化、语言和个性》英文版
关键词:建筑入口空间;实用功能;精神功能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我们常常把建筑物的室内视为内部空间,把建筑物的室外视为外部空间,而建筑入口就是这“亦内亦外”的中介空间。建筑因为围合成了空间才有了意义,空间因为有了门才有作用,入口用门将内外空间联系起来。本文将建筑入口空间分为建筑入口外部扩展空间、门、建筑入口内部扩展空间三部分。
建筑入口外部扩展空间:是入口空间向外的延伸,是进入建筑的前续空间,包括广场、街巷、道路、边界等。门:这里的门即是狭义上的“门”。是指连接外部与内部的节点,是建筑入口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门的形态与装饰,或精雕细作炫耀于市,或矮门小洞偏居于街。传统的内向性的中华民族用高墙、深宫、大院为隐蔽深幽,掩饰内里;以院落为建筑基本形态,四壁合围,庭院深深,仅以朱门红墙作为体现身份、昭示家族兴衰荣辱,以及对外交流的平台。建筑入口内部扩展空间:是入口空间向内的延伸,包括天井、大厅、大堂、内院、照壁、廊道等。
这些所有组成部分都是为了达到建筑入口空间的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用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精神功能又被称作精神意境功能。
一、基本功能
孔子言:谁能出不由户。古文献《释名》曰“门,幕障卫也”,这是对门极准确而又精当的解释。“从产生门之雏形起,门之基本功能即为:出入、防守。
1、交通功能
建筑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汇集于建筑入口空间,人或车通过广场、街巷或道路,再进入建筑入口内部扩展空间直至到达建筑室内。
交通功能是建筑入口空间的最基本的功能。无论是传统或现代建筑入口都是人们进出建筑的必经之道,是建筑交通流线的重要节点,是人车聚集疏散的主要空间。此功能要求交通路线简捷明确、人流通畅,对人们具有导向作用,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
2、防卫功能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认为,领域是人类最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它是保障个体和群体安全、维护个人心理平衡的重要条件。
建筑入口空间承担着重要的防卫功能。例如徽派建筑严格遵照古代传统规制内向性自我保护体现的淋漓尽致。高墙封锁加以小窗、超越常规尺寸的厚重木制大门,都是为了防卫而设。现代建筑入口空间中,防卫功能的表达也随处可见,防盗门、防爆门、卷帘门以及居住小区入口的门禁卡式大门等等,都表现了建筑入口空间的防卫功能的重要性。
二、衍生功能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建筑入口空间不仅限于满足出入和防守的基本功能,更逐渐要求具有其他衍生功能。
1、标志功能
门占据了出入口的区位优势,总是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建筑入口空间的标志功能,表示从入口起进入另一个空间的起点,起到了指引和导向的作用。为强调入口的位置所在,要求提供强烈的视觉信号以识别建筑的性质。古时的建筑入口都有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门楣上的匾额,例如张府、王爷府、颐和园、拙政园等,那些材料、颜色、雕饰各不相同的匾额即是入口空间标志功能的重要表现。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以匾额为标示的入口空间仍随处可见,如学校、厂矿、商业、酒店、银行等。现代建筑入口的标志性有助于人们在复杂的城市建筑空间中快速识别,尤其是商业建筑,应具有与众不同的形态和感官上的刺激,强化商业建筑的外观特征。可以利用形、色、光、质等造型要素,辅以文字匾牌、雕饰图案等来强化主题,以提高标志性。例如重庆南坪万达广场室内步行街的玻璃建筑入口。又如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门厅和过厅的内部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体形、体量,可以成为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中的活跃的元素,或者是复杂建筑物形态中的关节点。
2、转换功能
建筑入口空间是建筑重要的出入口,人们通过入口完成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的行为转换和心理空间过渡。转换功能满足了交通等物质方面的转换,更满足人思维和精神方面的转换。当人们穿过入口空间时,如人们从室外进入一个宽敞的商业空间时,其心情会舒畅、高兴、甚至兴奋;而进入一个封闭的建筑空间时,其心理会压抑、紧张、甚至害怕。
现代建筑往往采用丰富细腻的手法形成内外空间过渡的层次性,从而达到室内外的交流融合,体现出对人与自然整体哲学关系的把握,室内外的完全阻隔被弱化,亦内亦外的入口空间具有半开放的领域性,可以形成转换等待的礼仪空间,导向性的步行流线空间。
3、交往功能
建筑入口空间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传统民居建筑入口外部空间的石凳、石梯都是人们茶余饭后,拉扯家常的必要条件。入口是以门为中心向街巷、广场扩展的空间,是古镇村落街巷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出、休憩、交往、娱乐、礼仪的重要场所。现代商业建筑或住宅小区入口内外空间中会设置一些座椅,供人们稍事休息、等待、聊天等等。各种空间、时间和心理的交流是以入口空间作为条件,这种交往功能是建筑入口应追求的更高表现。
建筑入口空间的精神功能
建筑意境的定义
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意境是指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了意境。
“建筑意”是由梁思成与林徽因二位先生提出的,是一种建筑和环境给予人的情绪感染。它不仅包含着“诗情”与“画意”,还沉淀着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它常常牵引着人们的思维穿越时空,激发人们怀古或想象建筑师建造建筑时的心境。
建筑意境是指进行建筑创作时运用建筑语汇在建筑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建筑要满足复杂的实用功能,要适应以整套技术法则,建筑意境的创造不得不受到功能、技术、经济的严格制约[1]。这种境界应同时具有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内涵,给人们以美的刺激和美的享受。建筑凭借具象的建筑材料、语汇、空间、层次与色彩,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也包含对科学理性、文化传统的追求与传承。
建筑具有可参与性,建筑艺术意境美的体现不同于其他艺术。人的参与、转换、交往赋予建筑以生命的意象。建筑的空间感、层次感在人的穿行、使用中鲜活起来,呈现出一幅幅有机的、生动的建筑意象。以致产生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感受,这样建筑有了意境美才有了生命。
传统建筑入口空间遵照建筑规制,遵从家族、族群、聚落关系,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道德风尚、文化修养,并融丰厚的乡土文化和地域特色于一体,各地的建筑入口空间体现着不同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现代人崇尚西方的自由、民主、追求物质富裕和高科技。建筑入口空间逐渐开始以满足实用功能为主,不再追求传统建筑入口空间的表达方式,门洞只是为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开口。不再有等级尊卑之分,也不再受地域性牵制,仅以材料结构的独特性塑造,彰显所谓现代性,用“标准化”的方式复制、粘贴、克隆,自此,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甚至国家与国家的建筑及建筑入口再无差别。
注释:
①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P69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摘 要:要了解分配,先要认识权利的配置。以物权分析为切入口,可确认物权效率与物权公平的静态统一向动态冲突发展,依靠物权社会化的限制,使冲突转化为效率和公平的高层统一。物权制度的两个统一能够代表初次分配中的对立统一。初次分配中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高层面统一,是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的结果,政府限制权利滥用使权利社会化而导致收入分配均衡。效率优先论是“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关键在于追求什么目标的效率,以牺牲资源环境、他人公平为代价的净货币收入的效率优先不可取;占有规律决定了私人高效率不可能分给穷人“蛋糕”。准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两个统一可明晰政府与市场分工,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良心”。
关键词: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物权;社会化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之所以存在效率优先说、兼顾说、矛盾说、交互正向说等众多争议,是因为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各学科分别从各自研究的视角,选取效率的某一层面与公平的另一层面来论证庞杂而又多层级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得出的结论莫哀一是。本文试从法学视角的物权行使为切入口,分层次结构论证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两层统一,为我党的关于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战略转移提供理论支持。
一、公平与效率在物权制度中的两度统一
1、物权立法实现了物权公平与物权效率的静态统一
《物权法》第1条规定:为了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制定本法。这条规定肯定了立法的功能和作用。“明确物的归属”是《物权法》的基本功能。《物权法》所有条文都是围绕着一个宗旨:将自然状态的动产和不动产物,法定为特定主体排他性支配的客体,尽可能地实现“物”向“客体”的转化。法律明确“此物归属于我”的判断,界定的只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物权法》的基本作用是充分发挥物权效用,这是明确物权归属后的作用。物权的行使是发挥物权效用的途径,这条途径体现了物权运行中的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明确物的归属本身,是很有效率的物权设置。因为资源利用的过度进入、“公地悲剧”的浪费、经济的外部效应等无效率现象,都缘于产权界定不清。明确归属的客体物可转让、可排他性利用的物权行使,是发挥物的效用的基础,而物权效用的直接效果就是这个基础上的效率,效用可以用效率来表示。那么,物之归属的效率与明确归属后发挥效用表现的效率,就是“物权效率”。
在《物权法》颁布前,民法学家与法理学家之间关于《物权法》对“穷人的要饭棒与富人的小汽车是否平等保护”的激烈争议,致使《物权法》推迟了一年多出台。实际上,长期争议的不是一个对象,民法学家认为应当平等保护的是指“物的归属”,法理学家的分歧是物权的行使应当区别对待。既然“物的归属”是《物权法》的基本功能,那么,来源合法、有正当理由的归属权,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私人,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不分特殊主体和普通主体,必须一律平等保护,才能充分体现法律的公正性。于是,《物权法》在第3条规定:“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物权立法上的人人平等被确定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物权法》规则的公正和平等不仅指法的制订,也毫不例外地涵盖了《物权法》的实施。在运用物权规则约束和处置物权行使中的物权行为时,没有特殊的物权人。物权基本原则贯穿于立法和执法全过程的公正和平等,应属于《物权法》所展示的“物权公平”。
这样看来,《物权法》的基本功能和基本作用所体现的物权效率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所展示的物权公平,都来自于共同的《物权法》渊源。《物权法》是两者统一的工具,两者和谐一致时才能出台《物权法》。形式上的统一是由内容的统一所决定的。保障物权法效率的《物权法》目的,必须依靠公平的物权规则,物权公平是物权效率的基本手段,也依赖了物权行使过程中人人都有的效率来体现物权公平。我们把这种起源于特定功能和作用的统一称为低层次的统一,局限于特定原则并以此为原点的低层级统一是静态的统一。这意味着静态统一后会出现动态冲突。
2、物权行使趋势使动态物权效率与静态物权公平相冲突
明确归属后的物权行使,因为“是与一种资源或任何行动路线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由人与物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物的关系有所不同。权利是一种手段,社会依此控制和协调人类的相互依赖性,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1]在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物权权利的行使是相互的,此物权人的物权与彼物权人的物权都存在物权效率的追求,这就应当制止此物权人只享受绝对的排他性权利,才能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构建“社会公平”的环境。如果只顾此物权人的权利而忽视其他物权人的权利,则处于非均衡发展的不公平状态。可是《物权法》基本功能和作用的局限性,恰恰在于只能单纯地明确物的归属,静止地为物权行使规定公平的规则,不能整体性地对相互之间进行约束。这就是物权公平的缺陷和不足。
然而,实现物权目的理想效率与物权行使的效率结果大相径庭。比如,小汽车的利用效果与要饭棒简直无法比,这不是关注物的归属形成的存量差别,而是关注明确归属后效用结果的反差。归属的物越多,物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功能越广泛,则物权人因起点的“海拔”高度而具有强大的物权利用势能。强势物权势能反复释放使物权人不断地囤积物权,甚至形成一种区别于市场垄断的“物权垄断”,导致物权人处于物权利用的支配性地位。弱势物权人只有很弱的物权势能甚至没有,因此,只有要饭棒的人不一定是因为懒,而是缺乏有效率的物权势能。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弱势物权人没有物权效率,强势物权人很有物权效率。
物权势能决定强势物权人有效率和弱势物权人无效率,与物权整体制度的社会公平相距甚远,而《物权法》的物权公平又显得无能为力。因此从原点出发而逐步发展的物权效率与处于静态的物权公平之间发生冲突。
3、依靠物权社会化实现高层次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关键词:描写术语学,功能,变异
中图分类号:N04;H0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4―0061―04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下半叶的语言学应当属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这种说法似乎有点绝对。但论及它们对当代语言学的推动作用和重要影响,大概没有太多异议。功能主义对语言学的贡献,大致可用一句话概括:使语言学研究从以规定为主转向以描写为主。用这句话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术语学研究的转变,也许同样适用。孙寰博士的著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就与术语学的这一转变有关,这从书名之中的关键词――“功能”“变异性”,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一 内容概述
全书共分6章。第一章语言的功能概述20世纪语言学发展历程,对功能主义和功能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历史耙梳,细数各家对“功能”的不同理解,着重论述语言功能类型的划分问题,提出交际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三分说”,并将交际视为语言最主要的功能。
第二章术语的功能从语言学和术语学的关系人手,评说术语学研究的若干阶段: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规定术语学,70年代后兴起的描写术语学与90年代以来势头正劲的认知术语学,提出术语的功能类型并将其分为术语的一般功能和术语的特殊功能2大类共10小类:前者有称名功能、意义(或符号)功能、交际功能、语用功能,后者有认知功能、工具(确定知识)功能、启智功能、累计功能、法律功能、信息压缩功能。
第三章“功能”与“变异”重在论述或辨析全文相关的若干概念,如语言“变异”,“语言”和“言语”,“功能”和“行使功能”,“确定范围”和“使用范围”,“语言术语”和“言语术语”,“功能”与“变异”。
第四章词汇的变异问题是词汇语义学关注的问题,著者重在分析变异产生的原因,即哲学因素、语言学因素和非语言学因素。从哲学角度分析词汇变异主要基于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对现实世界可能发生不同的范畴化,不同的理论和观念系统并存,科学思维和日常思维的关系。词汇变异的语言学因素是由一系列矛盾引起的,即语言和言语、说话人和听话人、能指与所指、被认可的用法与语言系统的潜在可能、符号与文本、语言的信息功能与表情功能。此外,词汇变异还受社会、文化、经济等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术语的变异问题是全文的重点。著者首先提出术语集是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其要素(数量、形式、内容)和结构是变动不居的。术语变异问题的提出与术语学研究从规定论向描写论的转变不无关系,规定术语学对术语提出的单义性、稳定性、系统性等是对“理想术语”的要求,不是现实术语所具有的特征,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根据术语的结构,术语变异包括形式变异和语义变异两大类,形式变体包括语音变体、拼写变体、词法变体、句法变体、词法一句法变体,语义变体包括双式术语变体、(统一术语系统内)概念同义术语变体、修辞同义术语变体、术语和冠名术语变体。从术语学角度看,术语变异的动因也是由一系列矛盾引起的,即术语的语言基质和术语的本质、概念的变动性和术语的规定性、术语在言语实践中的惯常性和术语的人为约定性。
第六章术语变异的功能层面是术语变异的机理分析。著者将“意义”和“含义”加以对比,指出前者是术语语义中相对固定的部分,后者则受个体的主观因素和言语情境的影响。而从历时角度看,术语语义中的概念意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特定阶段人类科学认识的水平大体保持一致。术语语义体系中还包括各种附加意义或评价意义。
二 亮点评析
在笔者看来,运用功能主义的思想研究术语的变异问题需要点勇气。诚如俄罗斯一位术语学家所说:“在通用语言范围内研究变异性问题对于研究现象的本来面貌具有重要意义,而这在术语领域还有更重要的方法论和实践意义,因为变异在专业言语中引起的那些现象,是人们早就一直反对的。”“那些现象”或许正是同义现象、多义现象、同形现象等,这与人们一提到术语就能想到的那些特征,诸如单义性、准确性等,是格格不入的。纵览孙寰博士的著述,以下几点是较为突出的:
1.用二律背反解释术语变异产生的根源。对于语词变异问题,从语义角度谈得较多,著者将此提升至哲学高度,就更具指导意义和说服力。变异与规范、变体与常体原本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术语规范的指导文件中,明确规定要避免同义现象、多义现象等的出现;另一方面,在所有的科技领域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同义术语、多义术语,甚至在标准化文件中也无法将其完全杜绝。因此,术语学从规定转为描写的过程中,学者们对术语变体态度,也发生了从反对到正视的转变。与这一转变相关,术语学中还出现了一系列相对的术语,如语言术语一言语术语、确定范围一使用范围等。这些对立面的出现使得原本陷入“僵局”的问题似乎重获生机,即将术语的变异性和规范性放在不同的层面处理,前者属于使用范围,言语术语的范畴,后者则属于确定范围,语言术语的范畴。为揭示这一现象的本质,专著大量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多对矛盾,如语言与言语、说话人与听话人、能指与所指、文本与符号、信息功能与表情功能、术语语言基质和概念本质、概念的变动性和术语的稳定性、言语实践的惯常性与约定俗成等。
2.系统归纳术语的功能类型。术语在不同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与其功能不无关系。“功能”本身是一个学科通用术语,语言学中也常用到它,但理解不一致。笔者查阅手头的几部语言学词典,对它的定义从3个到5个不等。这里所说的“功能”指的是语言的社会功能,即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还有表达思想的功能、情感功能等,而著者关注的是术语具有哪些功能。如果术语是语言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科学语言的组成部分,它应该具有语言的基本功能,当然还应有些别的功能。这样,将术语的功能分成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两大部分也就顺理成章。不过,著者在第一章提到,对语言功能的类型划分,学界的看法尚有分歧。如前文所说,著者最终将术语的功能分成2大类10小类。将认知功能和工具功能算作术语的特殊功能,有些读者或许会有些疑问。雅克布森提到语言的6个功能就有认知功能,而工具功能更是常被提及的语言基本功能之一。也许,在认知功能前加上“科学”二字,将“功能”用括号中“确定知识”替换一下,问题会更清楚一些。提到术语的法
律功能,还可以联想到术语的强制力和仲裁力。标准化术语是要被强制使用的,这在俄罗斯和中国体现尤为明显,在英美等国这更多是一种公信力。同时,对于弄清楚事物本质,术语具有最终裁决权,比如对于某一现象,若能用术语加以解释,其让人信服的程度要高得多。
3.对相关术语的自觉梳理和辨析。新理论与描写这一理论的元语言似乎总是同步发展的。要解释术语变异的问题,就不得不与BapH,OBaHNe、BapHaHaHTHOCTb、Bapl4aTIdBHOCrB、BapNa6eCmHOCTb等术语打交道,它们无疑是阐释术语变异理论的若干重要“元术语”(meta-term)。遗憾的是,上述术语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十分清楚的,有时甚至被不加区分地并用或混用。著者从词源、构词、使用范围、美学因素等方面对上述术语进行比较,对上述术语的使用给出自己的看法。类似的辨析和梳理还见于著述的其他章节,涉及术语包括同义词与同义术语、同义现象与双式现象、变异现象与同义现象等。虽然元语言自身的混乱在理论发展之初往往不可避免,其消除和统一也非一日之功,但著者在整理、规范相关术语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不仅不应被忽视,更值得提倡和鼓励,它为后来研究者谨慎使用相关术语起到提示和引导作用,也为将来的术语统一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如果说术语研究者身上多那么一点点“术语意识”,也许也就体现于此。
三 两点思考
应当承认,术语是个复杂的研究对象。列福尔玛茨基说它是“一仆二主”,即同时效忠“词汇系统”和“科学概念系统”这两个主人,列依奇克认为术语还有第三个主人,即“理论系统”,实际上是“一仆三主”。无论规定论,还是描写论,或是认知论,都是探究其复杂本质的途径和方法。在术语学发展的某一阶段,某种方法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规定论与描写论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辩证关系。在某些领域,如术语标准化,规定论占主导地位;而在对术语进行语篇分析时,描写论则更为重要。描写论为主的术语学研究阶段,以下两个问题是需要考虑的。
一个问题是变体的规范性问题。变体总是相对于常体存在的。术语规范就是有意识地从诸多变体中选出一个常体,立做“标杆”。规范术语学者认为术语不应该有变体,殊不知,没有变体就无所谓选择,术语规范也就失去意义。反过来,术语变异性也应有所限制,术语称谓概念的特性决定其变异不会像普通词那么随意。笔者认为,其界限在于概念同一性,异在所选择的特征和认识方式,比如“电脑”“微机”“电子计算机”“计算机”。超出了这一界限,就不是术语变体和常体的问题,而是两个术语的问题,比如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中的memory(内存一记忆)。同时,在此界限内,还有另一个界限,哪些变体是规范性的,是允许在标准文件中出现的。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标准文件认为只有简化变体,如用“计算机”指“电子计算机”是规范的;也有些规范文件也允许出现“电脑”这样的俗语。我们知道,现行国际和各国的术语标准化指导文件仍是以规定术语学为主的,如果期望术语变异研究对其未来的修订产生影响,变体规范性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明式家具的形制风格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旨在由表及里地掌握明式家具哲学思想内涵的精髓,为现代中国家具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明式家具的形制及结构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东林学派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简朴、空灵、内敛、优雅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设计理念。
一、儒家思想中“中庸 ”、“礼”的体现
博广的儒家思想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在 明式家具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 ”,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 ,要含蓄,以免适得其反。孔子说:“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 ”,“礼”主张社会上的人要区分名分,如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妇等,然后又指 出了各种身份之间应该遵循的礼仪、处事规范等。
明式家具的设计中处处体现着这种内敛、中庸、礼法有度的观念。如明式圈椅对称式的整体构架、外扩内敛式的椅圈及扶手、鼓腿彭牙式及内翻马蹄式 的腿足等等不仅传达出中庸、含蓄的思想内涵,也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礼有法度”对人性的束缚。
礼法中讲究礼貌的坐姿 ,要保持上身挺直、双脚放在椅子的前面或放在脚凳上,或盘足而坐。在明式家具许多椅子的设计中,靠背与坐面垂直或接近90。有些椅子的坐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尤其是主要陈列在厅堂 的椅子的造型浑厚冼练 ,稳重大方,端庄中正。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制,除了满足“坐”的基本功能,更作为一种礼教尺度,规范人们“行得稳,坐得正”显示了封建社会的理性伦常和家长气度 。
二、 “有用之学 ”东林学派思想的体现
明中期以后东林学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有用之学”饷实学,提倡改革,鼓励创新。文人的参与为家具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他们刻意追求的是“高逸”、“雅致”的生活意境,要求制作工艺要一丝不苟,装饰要简洁脱俗。明式家具中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如缠枝纹寓意吉祥幸福、忍冬纹寓意延年益寿、莲花纹寓意圣洁等等,题材寓意大多比较雅逸,颇有”明月清泉 ”、”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 。“有用之学”的思想变迁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造就了明式家具经久耐用的榫卯结构及重俭轻繁的艺术特征。榫卯结构不用钉和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结构牢固,百年不松动;同时便于拆卸和组装,利于修复时更换部件而不伤整体,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
三、 “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道学思想体现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明式家具的形制和艺术特征同时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 尚“无为”,重 “天然 ”,追求 “天人合一”和 “普遍和谐”的宇宙观,从明式家具的一些设计上也反映了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
1.追求天然材质 “反璞归真 ”
老子说 : “道之 尊,德之 贵,夫莫之命而常 自然 ”,认为美在本真。选择使用天然材质,追求天然材质本身的美感,强调与大 自然的和谐共处 ,体现 了老子 “天人合一”的思想 。明式家具的用材大都是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幽雅 ,纹理优美生动的珍贵木材。如黄花梨木性适中,便于雕刻不易变形是制作硬木家具的首选材料且材质温润如玉,受到文人雅士青睐;紫檀木质地坚硬细腻,适于精雕细刻,多得达官贵人喜爱。不同材质的运用体现出不同文化内涵,这也是明式家具的特殊文化现象。在加工工艺上,大多采用通体光洁处理,突出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在许多传世 的明式家 具上 ,都把纹 理最美 的木材用在显眼部位 。此外 ,也有利用不 同木材 的质地和色泽拼合搭配,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更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时多打蜡少髹漆 ,从而充分展示了木材木身的质感和纹理,这也正是道家 ”返璞归真”思想 的完美体现 。
2.崇尚阴柔之美的线型
《老子·七十六章》中写道 : “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 道家崇 尚阴柔之美,认为 “柔”是生命之初的外象,富有无限的潜力 。这种柔美的哲学在明式家具上也得到了体现,明式家具的许多构件 ,本身就是线条,这些线型与家具一脉贯通,自然流畅,协调统一 ,优美动人。在扶手椅、圈椅、桌、案、几等家具造型中,有不少使用圆材,使其弯转有度 ,精巧流畅,以表现曲线美 。如明椅靠背最上的横木——搭脑,其线形的起伏变化丰富,或翘 或垂,或仰或倾,或出或收,或曲或直,或刚或柔,都各具神韵。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体现了以柔克刚、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极具回转灵动的生命气韵。
总之 ,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家具风格独特之处实际上也表现了社会、文化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而从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加 以分析探讨家具风格 的成因,可以找寻出明式家具形式之外的精神思想 ,从而掌握其设计思想的精髓,希望这能给 中国现代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汾.明代文人与明式家具.观察与思考,2003.4
[2]龚云云.明式家具中的 “礼”.科教文汇,2008.2
思想道德教育在语文科教学中的渗透,最基本的就是要以教材内容为本,以之为切入口,从中挖掘和引导学生理解德育方面的内涵与要求,并在教学中强化渗透,讲授时应力求融知识传授、智力开发和思想启迪、能力培养于一体。《中学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大纲》中指出:“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和运用。”语文教材选编的大多是占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不仅文采华美,而且负载着一定的社会理想、政治信念、人生哲学等方面内容,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宙审美品位,传达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这些优美的篇章如春风化雨般定会滋润学生的心田,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感化作用。当他们通过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秀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更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提高
一、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神圣责任。由干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形成过程中,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但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太差,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进行对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等品质的构建
二、利用文本进行学生情感教育,让他们珍视亲情友情等人间珍贵的情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欲横流,导致很多人重利轻义,世风日下。尤其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付出缺乏感激之清,缺乏感恩之心亲情教育以与学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为起点,推已及人,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珍视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
[关键词]Wiki 教师 协作发展 策略
[作者简介]张欲晓(1974- ),女,辽宁沈阳人,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教育理论。(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65-03
从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教师群体共同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教师专业发展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发展观,也是一种专业发展的文化需要。群体发展是相对于个人发展而言的,它避免了个体发展与教师群体发展、学校发展脱节的局面。随着ICT技术的深入应用,学校也开始把传统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措施迁移到信息技术环境中。而随着信息技术由web1.0时代过渡到Web2.0时代,以Wiki为代表的技术为教师群体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Wiki特有的技术特征也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协作支持服务。
一、Wiki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Wiki作为继Blog之后又一大规模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社会性软件,它对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具体有哪些作用?Blog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Wiki与Blog又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Wiki与Blog的区别
Wiki与Blog大致在同一时期出现,但Blog的应用和发展更好一些,Blog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有效的技术支持工具,事实上Wiki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两者有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各有所长。尽管Blog也被一些教育者用来作为群体协作的工具,但是通过许多个人Blog组织而成的Blog群明显不具备Wiki的灵活性和协作,其他教师也不能对其内容进行直接编辑和修改。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的使用更方便,也更具有开放性,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二)Wiki的基本功能
Wiki之所以能在教育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这与Wiki的基本功能有密切关系。这些功能是Wiki提供各种服务,乃至成为有效的群体协作发展支持工具的基础。Wiki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有:新增条目、内容修订、页面锁定、版本记录、版本对比、IP禁止、沙箱测试、版本追溯。这些功能为教师开展各种群体教研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保障,对于设计和开发适合教育情景的Wiki支持系统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教师借助特别设计和开发的系统完成协作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相关教学实践工作。
(三)Wiki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1.帮助教师群体更畅通交流与进步。Wiki作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协作技术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进而集中集体的智慧进行探讨和扩展。同时,Wiki所具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等特点可以实现教师之间更好的通力合作与协作教研,成为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Wiki的出现为支持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另外,Wiki平台还可以使教师群体以更加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一些传统的平台只允许使用评论或者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设计;而在基于Wiki技术的平台中,任何参与教师可以拥有与作者一样的权利在研讨的方案原文上进行修改或者批注等操作。这样,教师拥有了更大的权限,可以自主地修改任何教师的内容,也实现更广意义上的平等相对,真正让教师在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协作教研活动,实现群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可以激发教师群体进行协作教研的创造性意识。Wiki提供的协作教研平台支撑环境为教师之间进行协作教研提供了开放的共享空间,这使得在Wiki平台上的资源不再是某个老师所特有,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共有资源。任何参与人员都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方案直接呈现在Wiki平台上,协作者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创性,对其进行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并以历史版本的方式记录协作过程。教师通过浏览和比较历史版本的资源分享、共享协作成果。
3.Wiki环境可以为教师群体集思广益、共同交流、协作教研等创设环境。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可能有些教师因为惧怕权威不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往往集体讨论变成了经验丰富、年龄较长的骨干教师的个人观念。然而在Wiki环境中,大家避开了真实身份,没有权威,用虚拟身份进行交流,于是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从而使一个研究方案集成多位教师的思想和经验,充分挖掘了教师的潜力,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协作研讨模式,为教师群体协作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4.Wiki精神可以增强教师群体进行协作教研的内聚力。Wiki强调共享、互动、反思、发展,淡化了个人意识,强调群体的作用,要想成就一部作品,参与Wiki的成员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教师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往往会不约而同地积极参与其中,这样Wiki就形成了一个浓厚的、活跃的、积极的氛围,为所有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帮助教师群体协同教研工作,这种协作互动的精神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整合,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总之,Wiki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开展各种协作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潜能。作为群体协作支持工具,如何有效地结合Wiki的技术特征使其更好地适应教师协作发展的需要是Wiki支持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核心。
二、Wiki教育功能设计
从当前的一些Wiki教育应用情况发现,Wiki还处在教育领域中的初级应用阶段,Wiki的诸如历史版本及其比较、在线编辑、沙箱测试和最近更新等核心功能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并没有深入应用。而Wiki的这些功能恰恰是教师开展协作研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功能,是解决当前众多协作软件不能很好支持协作的有效方案。为此,从教师的协作教学、科研等特征来看,很有必要设计一个适合于教育的Wiki系统。因此,把Wiki的优势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需求,设计和开发EduWiki(教育维客)系统。EduWiki被定位为一所或几所学校使用来促进学校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向群体专业发展转化的支持技术环境。为此可以把EduWiki定义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充分挖掘适合于教育需求的Wiki技术促进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以促进学校特色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创新群体系统。
三、Wiki促进教师协作研究的策略
(一)构建实践共同体环境
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实践共同体说明在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中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共同体之于合法的个体实践的重要性。构建教师的实践共同体环境是促进教师协作研究的重要方式和策略。EduWiki系统开发的直接目的就是为教师群体开展协作教研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实践共同体环境。EduWiki系统设计的各种协作支持活动与支持功能为教师开展群体教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可以使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群体研讨、学习、科研等活动,这种基于网络的异步交流机制至少可以为教师提供两种认知支持:首先,认知资源的支持。教师可从协作者、教研伙伴和通过在线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性信息。其次,人际支持。实践共同体的存在有利于满足教师的自尊和归属的需要。
(二)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EduWiki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师协作教研的认知工具,也可以作为一个模块整合到集教师专业发展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中,从而更全面地促进教师协作教研、共同发展。
1.课题研讨。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在理论上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各学科教学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探索规律,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依据。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课题研讨活动经常是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展开讨论,网上讨论也仅限于教师自己的研究内容,教师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协作研讨一般也是流于形式。一个优秀的课题研究平台会给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而在EduWiki环境中教师开展协作课题研讨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利用EduWiki的协作功能开展课题研究无疑为教师组织研究课题提供了便利,利用系统的功能模块创建如组织结构、课题方案、研究历程、课题报告、研究成效、特色活动和特色学校等各种特色栏目的课题研究策略。此外,EduWiki系统还具备提供基于校内或校际合作的多种课题研究模式的途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Wiki服务部分的在线编辑、历史版本比较等一些零技术操作技巧的环境突破以往协作带来的弊端。
2.群体的教学反思。“反思”的理解来源于哲学的思维方式。教学反思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技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构建高效的反思平台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及时地抓彩是教育者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以往教师成功地利用Blog开展教师叙事研究为教师个人反思提供了高效的平台,而Wiki的出现则为教师群体反思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在EduWiki系统中,利用系统的创建反思札记功能记录教后反思的过程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群体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此外,在EduWiki中通过创建小组教学前的反思,让教师能够在教前备课充分,而在课后教师通过邀请专家一起研讨,开展反思交流活动,教师群体之间通过头脑风暴把所有成员的建议与心得体会集成在一起讨论,以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讨论对象,对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最后,教师通过在EduWiki系统自己的反思札记,目的在于让其他教师分享达成共同进步与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为教师减少聚集在一起的时间,同时还优化了整个教学研究过程。
3.教学案例观摩研讨。案例教学是指运用一些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是被剖析的对象,通常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直接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因此,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把这一教学研究方法直接运用到基于网络的同步课堂、课后异步教学的情境中。EduWiki系统核心功能――群体研讨与协同创作功能,正好为教师实施教学案例观摩的记录和跟踪提供了技术支持平台。当前许多资源平台缺乏对协作过程的记录以及协作成员的监控功能,而Wiki所固有的功能决定了其可以为协作研究或为研讨过程提供记录和监控等支持服务。通过使用EduWiki系统,参与其中的教师能够实时关注研究的进展、成员的工作量以及成果的发展状况,这对形成经典优秀的案例研究促进校本培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有全校教师积极学习,相互传播,大胆应用,才能让教师群体的努力和智慧得以流传,才能不断进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利用EduWiki开展教学案例观摩研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EduWiki系统的团队子系统为教师群体观摩教学案例提供了群体研讨环境。通过教学案例观摩,教师群体,尤其是新教师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内化了的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教学问题。
其次,EduWiki系统为教师观摩教学案例提供研讨空间。在EduWiki环境中,教师群体拥有一个良好且宽松的协作活动创造环境,为此,教学案例观摩研讨使得教师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
第三,EduWiki系统开展教学案例观摩研讨可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的反思精神,发展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批判的技能,使他们掌握对教学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因为教学案例观摩研讨本身就是对案例所描述的个别教育教学过程的分析、思考、评价等,这种自我反思精神对教师的成长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在EduWiki中观摩教学案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教师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去作出反应,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在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架起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在观摩、研讨、分析案例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教学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五,EduWiki系统提供教学案例观摩研讨对改进教师授课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观摩这种来自同行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和领悟到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变技巧,尤其是对一些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问题,有效的观摩学习,能有助于教师群体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哲学观。
综上所述,Wiki不仅帮助学校减少了教师之间思维碰撞摩擦,使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教学方法的处理等方面收获颇多,同时,还为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途径。Wiki帮助教师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上升到教师群体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教师各自发展,脱离学校发展的局面,从群体层面带动了个体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