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22最新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我十分感激教育局给我们这些幼儿教师进行的团体培训,十分感激三天来各位教师不辞辛劳的给我们授课,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说明教育局对我们幼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教育局“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精彩讲座,教师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还进行了具体的观摩活动。经过这次幼儿教师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今后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头是培训中我印象深刻的讲座。第一个讲座是xx为我们主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分别从正确理解活动区活动、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效应、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的关系、活动区材料预设遵循的原则、活动区活动存在的问题、活动区创设与指导要点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相应的列举了很多身边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生动形象。经过杨教师的精彩讲解,使我了解到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指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托,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一样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经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它能够促进幼儿自发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幼儿是经过自我的发现自主的游戏、学习的,他们在寻求游戏中的欢乐;在游戏中锻炼、发展其某些方面本事,学到新的知识、本领。其次,把握年龄差异、班级特点,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本事、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所以首先需根据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动手本事程度,设定活动目标。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开展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个讲座是xx教师为我们主讲的教师基本功方面的知识。第三个讲座时xx幼儿园副园长xx教师的一日生活皆课程。接下来还有4位教师的精彩实例讲解。各位教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习新《纲要》,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理念,树立新观念,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注重幼儿健康、认知、情感、态度、科学、艺术、创造性等方面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育活动过程、模式、资料、形式、方法、结果、评价等方面别具一格,新颖趣味,实现共同发展。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呼唤与时俱进的新教师,要体此刻观念要新,要常新,更新,坚持发展性,树立新的幼儿观、教育观、质量观、目标观、课程观、师生观、资源观,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领潮人。
幼儿教师承担的职责有很多种,每一个幼儿高兴的来到幼儿园,而我们的职责则要保护他们的安全,教导他们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从一日常规开始,从各方面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让我们的小朋友做一个健康,欢乐的宝宝,在健康方面除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仅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在这次的培训中,听到了各位同行前辈的经验之谈,我倍感荣幸,我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也更坚定了自我从事幼儿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信念,期望自我学以致用,把这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2022最新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很荣幸在这严热的暑期里能结识到这么多来自郴州市各地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们,也很感谢市教育局和郴州师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们能再次走进久别的教室学习深造;又能让我们向更有经验的园长和骨干教师们学习,且相互交流沟通。通过这一段的理论学习,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很多,受益非浅。
虽然仅只有20天的园长培训,但我对幼儿园园长这一职位有了新的认识:园长不仅肩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还是一所幼儿园的总策划者。要办好幼儿园、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园长,从某种意见上讲,一个好的园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
在园中,园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能影响全局,作为园长,她所担负的管理是整个园所的教育、保育、后勤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园长要明确幼儿园的任务、性质、地位、作用、目标、职能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教育中,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教育教学模式,组织教师们开展各类教学业务活动和幼儿一日活动,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在保育上,把好安全和卫生观,严格按照保育员手册执行,做好幼儿的个人整洁卫生工作,并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真正地体现出保教结合的概念;在后勤上,做好园内的服务工作。针对这一系列的工作,园长必须建立一套正确可行的管理制度,同时一名园长还必须树立起正确几重观、发展观、教育观,一切以孩子为出发点,尽可能为全园幼儿提供良好学习游戏环境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使他们在舒适的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也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坚定的基础
课堂里我有幸能听到郴州师范政治高讲黄成元老师向我们指明了教育现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一起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也很感谢我们那么多的幼教先驱们能那么心胸宽广与我们共同分享多年的幼教经验:有郴州市直机关幼儿园的彭园长,向我们讲述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典范,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案例并不是一谓的重复往日的内容,为了完成一页纸而矣,而是要将它当作是一项创作,要用设计的理念去完成它,要精典又不失新异且真实;有郴州市实验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法王老师和舞蹈教学周老师,课堂气氛生动活泼,那毫无保留的教学,很是咸悟;还有省直第二幼儿园向园长不辞劳苦百忙中赶到郴州给我们上课,让我们对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安全大于天!
在所学课程里美术让我感悟特多,所学到的也多,我接触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并不是很多,特别是美术教学这一块,虽然自己是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但结合幼儿绘画教学的学习和思考并不多,对幼儿美术教育很是困扰,尤其是对将自己到美术中所学理论的专业的知识将其通俗化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和美术教学这一块开启了方向,懂得了如何将美术中所要学的内容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结合到幼儿教学中,要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吸引它们爱上美术,不说搞创意,搞艺术,而是“玩”,玩画画,玩创意,玩创作,玩艺术。充分让孩子们到“玩”的过程中感受线条、色彩、图案等的趣味性,通过不同的技法如同一图案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材料贴、拓、拼、粘、剪可以创造不同的作品,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同一物体的多变性。
在这次的培训中,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幼儿园管理者,我需要的是更多这样的精神食粮。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所以的学员一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一定能学有所用,在工作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把自己的幼儿园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档次,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省级、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当家人”是我们这期的同学。也希望在实践一段时间以后,能再有机会参加;园长班的培训,让自己的各种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2022最新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这一次关于幼师培训的活动也结束了,获得不少的收获,尤其是在教学和管理上,让我颇多的受益。培训让我学到到更多在对于幼儿的教育中要如何做的方式,也让我有不少的体会。
这次培训是我们幼儿园跟其他幼儿园合伙做的,让我们互相学习,吸取不同的教学经验,已达到让我们做好一个幼师。我作为我们幼儿园的新老师,更是需要这次机会,所以在培训确定下来的那一刻,我就积极报名参加了,很庆幸拿到这个机会,这让我很安心。
教师培训最终的意义在于幼儿的教育,所以我们培训的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找到更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尽可能让幼儿在幼儿园里进行启蒙,奠定基础。培训活动开始,我们去了几家幼儿园中最有名的,当我坐在幼儿课堂的时候,不得不感叹xxx幼儿园能够有现在的规模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是有真材实料的。听了这趟课陈老师的讲课,我对她颇为敬佩,陈老师能够准确抓取幼儿的心理,从幼儿自身出发制定教学计划,一步紧跟一步的开发幼儿的智力,最终就是成功的带领幼儿进入学习的世界,首先就让他们喜欢学习,才是最好的开始。从这里引发我深思,我之前在教学生的时候,是按照我的思维在教的,没有去顾忌学生心理的活动是怎样的,所以教学效果不怎么令人满意。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主体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具有基础性,良好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与学习质量,也可为其以后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场域中,与语言相关的教育乱象层出不穷,同时,很多教师似乎并不明了语言教育背后所体现的教育意蕴。这些促使笔者对语言教育现象及教育理念进行重新审思,从批判的视角反思当前我国幼儿语言教育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或许,幼儿语言教育的理念就在那“熟悉”场景的背后。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场景:日常生活、语言活动和其他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与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笔者通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场景进行扫描,发现语言以各种形式渗透在不同类型的活动场景中,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组织、言语表达及行为方式,创生出多样的语言教育场景。总体而言,语言教育的场域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师幼和幼幼对话,以非正式对话姿态的形式呈现;二是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门语言教育活动,如阅读、语言游戏、谈话等活动;三是以语言为载体而开展的一系列非语言领域的活动,如科学探索、手工制作、学唱音乐、学跳舞蹈等。
(一)日常生活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语言不仅传递纪律、礼仪、尊重等规范性信息,而且也是建立良好师幼和幼幼情感的关键途径之一。理解日常用语、遵守行为规范、乐意与人交谈、表达内心想法等是日常生活中渗透性语言教育的主要指向。下面笔者将描述一个关于中班教师在晨接之后与幼儿对话的案例,并对其作进一步分析。
幼儿:占老师,早上好。
老师:代华楠,早上好,去把书包拿出来放好,书包放到书包架上去。(老师因为她的迟到,显示出不高兴的表情)
幼儿:占老师,我今天来得有点晚。
老师:你知道啊,为什么啊?
幼儿:我爸爸从泉州回来了。
老师:然后呢?
幼儿:我爸爸回来了,就要去喝酒,然后就起不来了。
老师:为什么要喝酒呢?
幼儿:我叫他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他就要喝酒,气死我了。
老师:然后呢?
幼儿:因为他喝醉了,我不放心他开车,所以我不要他送我的,然后,他非要送,然后就来得有点晚了。
老师:那好吧,看在你这么能干的份上,今天就原谅你了,去吧,拿碗打饭吃。
此案例中的占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但从语言教育的视角分析她与幼儿的对话文本,笔者认为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尽管占老师不断提问,鼓励幼儿表达,但在实际情境中,她一直站着,在对话进程中存在形式上的不平等。而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很少蹲下来与幼儿对话。第二,幼儿的任何行为与表现都有他背后的原因与动机,但占老师在没有了解幼儿的想法时,已显示出她的不高兴,而面对幼儿的“过错”,教师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第三,在占老师的追问环节,幼儿似乎没有回答老师的问题,或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师的提问,如“为什么要喝酒”。此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反思,或进行引导性的追问,或换一种提问方式。
(二)语言活动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学习有五大领域――健康、语言、艺术、社会和科学,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幼儿阶段的语言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期语言发展,为此,幼儿园纷纷开设各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以提高幼儿语言水平,达成语言领域课程总目标。下面笔者将描述中班语言活动的教学案例――小猫的生日,以呈现语言活动的常见场景,并对其作进一步分析。
老师(手拿布制小花猫):小花猫,你好,让我先来抱抱你,请你做我的好朋友。还有谁愿意和小猫做朋友的?(学生都举手)这么多,来来来,那咱们一起和小猫打声招呼好不好?小猫你好。
幼儿齐答:小猫你好。
老师:你看,小猫笑眯眯的,它一定也非常喜欢你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有一件特别令小猫开心的事情,所以它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你猜猜它遇到什么事那么高兴?(部分学生举手)心心,你猜?
心心:我觉得小猫找到了一条大鲫鱼。
老师:猜得有道理,猫最爱吃鱼,如鱼得水。还有吗?来,多多说说看。
多多:今天小猫过生日了。
老师:有可能,小猫过生日,多开心,猜得有道理,还有吗?(部分学生举手)嘉嘉,你说说看。
嘉嘉:我猜小花猫今天和其他小动物过新年了。
老师:她想的和你们都不一样,动脑筋了。还有吗?小兰。
小兰:因为它今天捉到了一只老鼠,所以它很高兴。
老师:说得真完整,(小花猫)本领那么大,我们给它一点掌声好不好?(老师指着小花猫)
老师和学生:小花猫,你真棒!(合拍着手)
老师:好,给了小花猫掌声,也给我们的小兰一点掌声。
老师和学生:夏小兰,你真棒。(合拍着手)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特点;现状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还是比其他孩子更优秀,所以现在学前教育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学的质量。在音乐方面的教育也是学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幼儿音乐感悟是具有先天性的,因此一旦加以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就能比较容易被培养出来。这就说明了现代社会要求更加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从一定程度上要求了中职院校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新时期学前教育工作人员。但是现目前中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这就要求要不断完善和研究更多的教学方式,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
1、过于追求其学科性
现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教学都是围绕具体教学学科为中心开展教学的。由于音乐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过于追求音乐教学的学科性,这就轻视了每个学科存在自身的联系。因此比较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乐器的弹奏技巧和声音的发声技巧,通常老师判断学生的音乐能力就是通过这两个技巧,从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来讲,这种方法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学前教学专业并不是以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而是能够教书育人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过分追求这两种技巧并不实际,应该将重心放在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将技巧传达给学前儿童。由此可见,现在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学前音乐教学的老师还没有转变意识。
2、教学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教学
经过实践的学前音乐教学案例中发现,现在学前音乐教学中一些比较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儿歌伴奏和识谱能力的培养。但是培养学前教育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唯一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的幼儿音乐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学生的欣赏技巧和即兴伴奏能力。或者对演唱和伴奏的要求过高,几乎忽视曲目教学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教学问题,没有一个能够全面处理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由于现在许多中职院校并没有重视根据现实需求和社会变化转变教学方式,一味地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所以就造成了教学内容与现实要求相背离。再加上不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可以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且教师还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情况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忽视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统一。通过对幼儿园的调查,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园的大部分毕业于中职院校的老师自身素质不高,且教育责任感不强,因此,现目前中职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这就导致了中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掌握教学技巧。
3、专业与就业不对口
现代很多中职院校毕业的大多数学生掌握学前音乐教学的能力不足,水平和能力都不达标,所以幼儿园更愿意聘请具有专业教学能力和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由于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的教学经验,所以一旦进入幼儿园是不会直接涉及到有关教学方面的工作,都是必须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其中工作的内容就会与自身学习的专业之间有很大的出入。有些学生学习到音乐知识之后没有地方施展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教学能力也会降低。现在重视院校没有充分考虑到音乐教学和学生就业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办法施展才华。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
1、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为中职学生要完全掌握知识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动手能力操作,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加得心应手,熟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有非常高的动手能力,不能一味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过关,必须监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2、学习的内容较多
一般中职院校的学生要全部掌握音乐知识要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舞蹈、美术知识之外,还要学习语、数、外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所以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精力就相对要少一些,其中音乐的学习还包含了许多内容,例如钢琴、儿歌、声乐等等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就是钢琴的学习,钢琴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大多数学生没有坚实的钢琴学习基础,大多数学生都需要从最基本的知识学,可想而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与现状进行探讨,得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主要归结于教学缺乏针对性,过分追求学科性,专业不对口等等问题,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幼儿园提供音乐水平能力较高的教师,从而增加中职学生的就业率。
作者:高露露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康修珍.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0(17):161-161.
[2]羊捷.强化理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导报,2015,(8):90-91.
[3]古晓琳.以工作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模式[J].科教导刊,2013,9(22):102-104.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对策
国内幼儿教师任职之前的一种教育方式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近些年来,国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迅速,而相比较于高校本科学前教育,高职学前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此,有效地认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规律,且以此作为前提条件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能够给幼儿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属于人生当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是开发一个人智力的黄金阶段。在此教育时期,能够实现幼儿智力的开发,从而奠定幼儿以后的小学教育基础。因此,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跟幼儿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学前教育教师的水平与综合素质决定了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职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理想与否决定了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确保孩子接受系统化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从而奠定孩子将来的学习基础。并且,也可以对幼儿教育实施最为理想的教学,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变成幼儿教育的主导。2.培养优秀的幼教人才能够提高高职学校的知名度,在扩大生源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如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使人才达到高水平的专业技能,那么这些优秀的人才必定会获得幼儿学校与教育机构的青睐,从而有助于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而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口碑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考察和报名,从而在提高高职学校知名度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学生跟学校之间的互惠互利,从而实现双赢的终极目标。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策
1.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是有着非常强的实用性与综合性。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该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现代化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涉及到科学、社会、艺术、医学、教育、自然、生物、文学、心理等等一系列方面)和基础理论,有着较高的英语、美术、舞蹈、纸工、琴法、音乐等专业技能,以及具备较强的科研、管理、教学能力,可以胜任幼儿园平时的管理以及教育工作,且可以持续地开展专业化学习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用人才。具体的培养目标有:一是有着坚定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国家和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敬业精神与道德素质,热爱孩子,具备比较强的自我教育观念,认真钻研,埋头苦干,有着较高的品德和修养。二是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性理论知识,把握前沿的幼儿教育理论动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科研的技巧,有着相应的科研技能;有着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以及具备相应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技能。三是明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有着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较高的纸工、舞蹈、音乐、琴法等专业技能;了解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方法等;结合实际工作,可以创新性地解决和处理各类问题。2.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意。培养教师的专业情意属于师德的一种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中需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而专业情意属于教师师德的一个关键性组成部分,需要高度关注。有学者提出,所谓教师专业情意,就是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的情感,教师完善的专业情意意味着进入了一种高超的专业成熟境界。鉴于此,专业情意跟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密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当今,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教师也缺少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可以归根于缺少专业情意。并且,由于幼教工作充满神圣的使命,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对工作的向往与激情。只有如此,才可以在该领域获得持续的发展,为幼儿谋福利。具体来讲,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而且需要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情意的培养,也就是要求学生对幼教事业充满追求和热爱,对幼教工作充满信念与理想,以及让学生明确幼教工作的专业性、幼教事业的伟大和光荣,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认同专业,最终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钻研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最终为幼教事业奋斗终身。3.改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培养模式。基于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影响下,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大大提升。在学生学习了专业课程之后,业已具备相应专业素养的过程中,高职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到幼教场所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学校首先要实现自身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扩大,进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空间,高职学校能够跟周边幼教场所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进而实现共赢。并且,需要实现学生实习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如能够有效地统一幼教场所平时的教学管理与幼教场所的实习,进而让学生切实感受以后的工作现状。这样学生在具备实践经验之后,以后毕业踏入社会就可以迅速地适应环境,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总之,教师要激励学生打破空间的制约,提供条件让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幼教工作岗位,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实际考察的过程中真正地体会到学前教育专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顶岗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这就需要高职学校强化管理顶岗实习模式,在建设顶岗实习的体系上:首先,确保尽量丰富多彩的顶岗实习内容,这样学生在进行实习的时候能够系统地把握幼教工作的全部内容,逐渐地掌握自主带班的方法,可以在不需要外界帮助的基础上编写带班教学的全部文案。其次,需要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承担指导任务的教师务必明确具体的责任,还需要引导学生坚持行业规范。再次,需要规范学生的实习过程,能够划分实习过程为几个联系密切的环节,环节一的时间为1周,学生在这1周当中务必把握幼教工作的大体内容;环节二的时间为6周,学生在这6周中需要学会自主带班的方法;环节三的时间为3周,学生在这3周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习感受,编写教学案例与实结。最后,教师需要有效地监控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实习指导小组,由小组的教师负责执行。4.建设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团队。要想实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是根本所在,应当注重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增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双师素质是指专业指导教师不但具备专业实践指导能力,而且具备讲解专业课程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把握幼教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这样才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幼儿教师的工作岗位要求,才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并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能够在幼教挂职,从而跟幼教一线紧密接触。与此同时,坚持“请进来”的原则,请具备丰富幼教经验的教师或者是专家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以实现教师队伍的充实和壮大,这是由于他们可以以实践作为视角探究专业建设的策略,制定适宜的人才培养档案,而且能够直接地讲解具备较强实践性的专业知识。5.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考核评价模式。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式是高质量的人才考核评价模式。为此,需要建设和完善开放的教学评价机制与多元课程考核体系。一是针对专业理论课程来讲,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以笔试、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相统一的方式进行,且根据6∶1∶3的比例在期末总评中计入。笔试的根据是教材,选择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以此编制为试题库,在考试之前抽选试题进行考核。实践考核的根据是理论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实践项目情况进行记分,在期末的时候相加多次的考核成绩取平均数。日常考核是根据学生日常的作业完成情况、提问情况、出勤情况、课堂交流情况、听课情况等记录分数。总之,笔试、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相统一的考核模式有效地统一了技能测试和理论测试、笔试和口试、闭卷和开卷,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笔试模式以及纯理论考核模式。并且,如此的考核模式完善了学生为了应对考核而临阵磨枪的不足之处,因而能够客观和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二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的考核来讲,也能够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即有效地统一比赛成绩和课程考评分数。具体来讲,首先,建设专业能力(语音、舞蹈、音乐、美术等)的达标体系,如此一来,能够确保所有任课教师都具备一致性的人才培养观念;其次,在进行考核的时候,由相关教师集体组织打分,如此一来,能够确保分数的公平性;最后,在课程规划中组织艺术性的技能比赛,这涵盖绘画、舞蹈、声乐、钢琴、手动操作、课件制作等等,且以附加分值的形式在期末的总评中计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讲,需要明确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和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改进实习培养模式,以及优化考评模式。只有如此,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易.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策略[J].艺海,2016,(10).
[2]周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32).
的学习方式,在有着国际教师、国际学生的幼儿园,以英语作为载体的探究活动彰显出了独特的效果。
关键字 PYP课程 英语探究 探究六步骤 教学方法 一、对PYP课程的理解
(一)PYP课程
PYP—Primary Years Program即国际文凭小学项目。PYP项目是国际文凭组织为3至12岁学生设计的,它是一个国际性的、强调学科交叉的项目,通过课内、课外多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的传统课程通常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具体的科目。而PYP课程分为以下六组学科:语言、数学、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个人/交往/体育。以开展以上六组学科进而使学生形成重要的概念,获得技能和知识,培养正确的态度,学会对社会负责。PYP探究课程围绕以下的六大跨学科主题开展:我是谁?我们处在何时何地?如何表达自己?世界如何运转?如何管理自己?共享地球。教师再根据以上六大跨学科主题制定各年段的探究单元主题。
(二)什么是探究
在PYP课程中,学生以形成性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了解了什么是PYP课程后,我们不难看出:在PYP课程中,探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贯穿教学的始终。那到底何为探究呢?在“Making the PYP Happen”中,我们了解到,对于探究,最广义的解释是:探究是由学生或教师发起的,使学生从当前的理解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更深入的理解水平的过程。学生将以探索、思考、实验、与以往的学习建立联系、收集数据、通过应用加深理解、研究并寻找信息等方法进行学习。
二、PYP课程英语探究活动分析
根据我校的语言政策,3-6岁项目是使用双语开展探究教学的,双语即中文和英文。那么英语探究活动,显而易见,就是以英语为语言载体所开展的探究活动;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对于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要把英语探究活动搞好,首先就要过英语关。3-6岁的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回答提问、自主提问呢?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的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本人将从英语探究教学的特点、开展的条件、探究的六个步骤、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PYP英语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以世界为教材是PYP的特点之一。教学内容源于生活,通过探究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处理,然后内化,最后运用于生活。PYP英语探究式教学,是围绕PYP探究单元展开的,以英语为载体进行探究教学。首先,从探究的角度讲,它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如:思维特点、动作发展特点、理解能力等;再者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的特点,尽量采用学生能听懂的,但比原有水平稍难一点的语言开展探究,这样学生既能通过探究获得知识、信息,又能提高第二语言能力,一举两得。
(二)开展的条件
要有效开展英语探究活动,需具备良好的条件,以下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展开谈。“软件”指的是活动的参与者,也即教师和学生。英语探究,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才能用英语组织探究活动,再者,要求教师要有很全面的知识。在探究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能机智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没有全面知识的教师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做一个终生不渝的学习者。除了自学外,学校也组织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保证探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硬件”指的是我们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如:开展PYP探究单元少不了的《单元书》,它包含单元计划表,家园互动,教学案例,活动照片,幼儿作品,幼儿单元评价表等内容。还有其他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数字化资源等等。此外,我园还每班配有一名外籍教师,英语探究活动由中国英文教师和外籍教师合作开展。
(三)攻破语言关很重要
使用英语开展探究活动,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听得懂教师的话,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课前,教师将会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或是英语语言活动的时间进行下一英语探究活动的渗透,渗透的内容为与下一探究活动相关的新单词,重难点句型等。这样,在活动开始前先给学生突破语言关,活动开展时,学生能较为容易的听懂教师的语言。教学活动由中国英文教师与外籍教师合作开展的优势在于:外籍教师能给学生英语语言上语音、语法等方面地道的输入;中国英文教师能解决当学生听不懂是给予解释,或是对于文化、专业词汇方面给予适当的中文解释。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轻松过语言关。
(四)PYP探究六步曲
在PYP课程中,探究通常分为以下六步开展:导入,发现与探索,梳理,进一步延伸,反思和行动。下面以《感官》一单元为例阐述六个步骤:
中心思想:我们的感官以及他们的作用。
这个主题我们主要探究的是对自然世界和规律的探究。物质与人类社会生物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科学的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将会帮助和改善人类的基本功能。在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如下主题:我的感官有哪些;感官的构造;它们有什么用途;盲人与聋哑人的生活及如何帮助他们等。
探索步骤一:导入
1.与专业舞蹈教师提前沟通,在探究活动开始的同时开始舞蹈《五官操》,学生们通过悦耳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很快便知道了人的五官有哪些,初步了解了五官的作用,并且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茶余饭后不时的欢唱。
2.围绕“人的感官有哪些?”进行探究。在探究开始时,让学生们讨论“感官有哪些?”,“感官和五官是一样的吗?”,“感官和五官的区别是什么呢?”教师通过多媒体,亲身探究体验、分享经验等手段让学生们对以上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笔者在对钦州学院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141人的调查中,问及关于毕业后想从事什么职业时,有111名学生选择的是教师,只有30名学生选择的是教师以外的职业。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职业热爱并充满信心。热情和信心是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了这些,音乐基础课程就有了内在发展的动力。学前教育就业前景为音乐基础课程发展带来希望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环境较为宽松。一方面,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由城市普及到农村,这就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人才的产出,尚未满足社会的需求。从目前来看,与众多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列为就业前景的“金牌专业”[4]。据调查,钦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班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学前教师近300人,每年就业率均排全部专业的前茅。2006—2011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2006年90.48%,2007年92%,2008年100%,2009年100%,2010年94.59%,2011年92.1%,而且就业单位95%是幼儿园或者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为音乐基础课程发展带来了无限希望。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程的问题与不足
音乐基础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也是涉及音乐理论知识面较广的一门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并运用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常识。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使音乐基础课程的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动力。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薄弱音乐基础源于人们对音乐的长期积累,包括对音乐的认识、兴趣及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课程正是培养大学生对学前音乐的认识、爱好兴趣,并使其掌握学前音乐技能的一门课程。学生是否有一定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笔者在对钦州学院2011届141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广西各地的农村,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不足,音乐专业教师、音乐教学设备欠缺,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课程培训,只有极少数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接受过短期的音乐辅导。当调查到关于“目前音乐基础课程学习是否感到困难”时,在141名学生中,有128名学生答案是肯定的,可见学生音乐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这种现状必然制约着音乐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二)学生对本专业兴趣淡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兴趣淡薄问题令人担忧。在摸底调查中发现,高考第一志愿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是110人,其余28人是从其他志愿录取而来,3人是入学后申请从其他专业转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当问到学生们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有58名学生的回答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有52名学生的回答是因为考虑到家人的意见、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而选择这个专业,有31名学生是因为报考了其他专业未能录取,而被调剂到学前教育专业;也就是说真正喜欢学前教育专业的只有58人。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不感兴趣或兴趣淡薄。(三)音乐基础课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音乐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它是声乐、舞蹈、器乐等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音乐基础课程是“基础的基础”,在整个课程结构中,起到奠基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学前教育的音乐基础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课时安排偏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如钦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声乐基础、舞蹈基础、琴法基础、绘画基础、音乐基础等8门主干课程中,音乐基础课程是基础课程里课时最少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仅在一年级开设,两个学期共64学时,每周2学时。可想而知,按这个课时安排,教师要完成整个课程教学,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视唱练耳等教学内容,时间显然不够,即便教师“教”得完,学生也“授”不了,又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二是教材不适用。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新的专业,教材建设尚在探索之中,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本、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教材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制约着对教材的选择。目前钦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所选用的音乐基础教材是《视唱练耳修订版(一)》从教材内容来看,这本书主要的读者对象是高师本、专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修和教学的参考书。这本教材并没有和幼儿音乐教学需要相适应,显然不利于学前教育音乐基础课教学的发展。
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规范化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师范院校和其它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该课程标准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进行改革,特别是应该以此来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课程标准的颁布刺激和带动了师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的调整和革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然要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本文指教育类课程体系)。
2.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化成了时展的主题。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明确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应当具备什么知识、素质、能力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已经给出了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要处理好“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高素质教师应当通过什么课程来培养,就是“学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设置什么课程体系来培养。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必须推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3.基础教育改革新形势的紧迫任务
从1999年酝酿基础教育改革,到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再到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数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理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的师范大学,必须引领并推动基础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任务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当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文件,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引领并推动课程改革而不是停滞不前,在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及培养模式上应该及时改革,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4.现有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单一,学生实践时间缺乏的普遍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与一线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相脱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以及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推行,以前仅仅依靠一门“教育实习”课程搭建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展,必须构建基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新体系,才能符合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要求。
二、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
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放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人才培养新要求做出快速的调整。开放性的课程结构能根据社会对学生就业评价、国内外教师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经验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形势做出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灵活的调节,及时更新。
2.统一性与特色性结合原则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当遵行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统一性的实质是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总体设计、通盘考虑。在坚持统一性的同时,应当富有特色性,允许各校根据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因此,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必须要遵循教师教育的统一性原则,必须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课程加以整合,使整个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既具有阶段性、针对性、连续性,同时又要有灵活性,形成各校培养人才的特色。
3.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职前教育知识要求以及教育实践时间的规定(不低于一学期),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设置旨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教育理论课程,以便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教育理论素养基础。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一方面要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跟班见习”等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师范生职业能力。
三、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1.调整课程结构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职前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目标分为三个模块: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及行为,具有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在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可以通过19个课程模块来进行构建,结合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比较成熟的课程、与新课改相吻合的课程、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以及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所作的调查等,可以将课程结构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基本素质、知识、技能。通识课程要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联系起来,注重树立学生教育信念与责任,培养学生教育知识与能力。通识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来在学科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学科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素养。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能认识到学科教育的价值,掌握该学科在中学的知识体系及其与实践的联系,认识该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变化及要求,能从当前中学各学科教学的需要进行校本研究及开发。学科专业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
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教育实习等,师范生通过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能全面体验教育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教育责任与信念,具备基本教学能力,将实践环节贯穿到所有相关教育课程模块,形成连贯进行的实践课程系列;落实教育实践不低于一学期规定,充分保证学生观摩和参与教育实践的时间。
2.增设特色课程
教师教育特色课程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在教师职业中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教师综合素养。特长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能展现自身兴趣和爱好的课程,学生必须选修1~2门课程。开设为公共选修课程。
3.优化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就是要更新课程内容,要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1],将现有教育类课程与课程标准建议的课程模块进行内容的充分融合,构建开放的体现师范特色的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