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儿童美术教育阶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美术教育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美术教育阶段

第1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 美术教育 课堂教学 美育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以生为本,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因而我们美术教学的课堂只是一个学生接受美育的起点,学校课堂是一个很小的审美环境,要让学生们有更多接触美、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的时间与机会。小学和中学同属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美术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在初中从事美术教育十几年后,又步入小学成为了一个新手。一切从头开始,从教青春期的少年转变为教可爱的小朋友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的制定了1――9年级四个学段的目标、内容及实施建议,但真正的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这些在职教师不断的探究、摸索、实践,特别是从少年转向儿童年龄段转变,教学实施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育内容实施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的差异

美术学科是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美术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使学生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 在中学的课堂,教师进入教室讲解相关知识时,虽然也要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入,但一般只是一两句便进入课题在十几分钟的讲解后,教师即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式、辩论式、问答式、讲述式、抢答式等与学生为主体的横向交流之后学生们就可以动手实践了。例如七年级上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七年级上册学习速写部分,教师在讲解知识点后,学生们就可以讨论交流所学到知识然后动笔实践。教师巡视进行个别的辅导。而在小学课堂上教学需要分步骤讲解分步骤巡视才能达到教学要求。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迷彩服,用彩纸对折之后打开,一面镂空剪出动物的轮廓,一面用彩笔绘制出动物的斑纹,完成后将纸对折可以看出有斑纹的动物。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步骤分解。第一步,把彩纸对折,然后进行巡视并辅导。在确定学生们都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再进行第二步的讲解。一面彩纸镂空剪出动物的轮廓,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教师需要边示范边讲解边巡视边指导。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及时表扬只正确的学生,在另一面画上斑纹,不做具体要求,学生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发挥,最后对折完成作业。同样是讲解的时间短,动手实践时间长,但如何讲如何动手却大相径庭。

二、学生理解力的差异

中小学的理解力有差异这一点尽人皆知,好像没必要说,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理解力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就“教”学生是否能“学”会。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者的过程不仅是主动地对进入感觉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去发现,探索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在美术课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起决定性的只要,学生强烈的我要学等主体意识,是作为学生认识与发展的主体所具备的内因和动力。中学生在经过六年的小学教育后,在所学知识有一定积累后,掌握新知识理解新知识都比较容易。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即使他理解了掌握了所学知识也会想凭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方法,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材料。而小学生则不同,他们很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同,希望能够用和老师一致的方法,绘画作品能和教师的一样,但由于能力有限,作业的质量当然和教师的范作有较大差距。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耐心,让学生讲讲这画中的内容,以及谈谈自己的感受,要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开始,一种发挥自己想象的冲动,是上好小学美术课的主要任务。

三、作业要求的差异

中学生的美术作业要求,构图合理,学生必须对自己的作业内容有个布局,要有整体规划。线条要简洁流畅,色彩的搭配要有美感,小学生的美术作业要求,在教师的辅导下学会如何选择合理的构图,辅导学生们会用点线面来表达美术作品。学会三原色及认识多种色彩。美术欣赏部分,更体现了巨大的差异,小学阶段欣赏自然景色动植物、图片录像剪纸、民间艺术、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美术作品。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以讨论比较的方式来表达美术作品,是在特定的范围中进行感知。而中学生有单纯的欣赏课,课题建议学生们欣赏古今中外的大师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价。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对于小学生美术作业的质量不必强求,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要对小学生的作品要多肯定,且鼓励形式多样。对学生作品中所蕴含的创新意识,哪怕是 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

中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无论差异如何作为美术教师必须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论》 上海出版社

[2]《美术新课程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美术教育杂志 》

第2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艺术感受;特点;教学方法

在形象可感的色彩和形状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生动的图片及直观的画面小学美术教育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从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分析,美术课程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必要的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之上,从知识与技能的双重角度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整体认知,进而更好地实现德育与美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结合。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与生理渐趋完善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今后的思维意识及能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小学美术教育从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多方面实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对于学生心理活动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审美教育的渗透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是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课程实施的核心目的,基于美育教育基础之上的美术课程开展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教育特征,同时对于学生自身审美观念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德育与美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还体现出自身综合学科的教育特点,将美术教育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2.趋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物质原料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呈现方式,其中关于物体空间及面积的描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辅助实施,因此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也成为了现阶段美术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广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并赋予美更多的艺术内涵,这对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影响深远。

3.特殊的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探知欲望促使下他们能够积极发掘身边事物的特点,然而在真实和虚幻之中他们一般很难辨清,注意力极易分散。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容易和乐于跳出现有学习模块的束缚,将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因而对于视觉艺术本身也有着强烈的内心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小学美术教育在迎合不同阶段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在专业师资力量训练方面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在学科知识融合方面也形成了一定学科关联,文学、舞蹈等学科的融入对于加深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极为有利。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促进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特定学习氛围下促进自身审美意识与创造意识的发展。社会生活与美术课程的结合其优势不仅体现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对于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2.课内外内容的相互结合

小学美术课程的一般教学步骤表现为先讲后画,这一教学模式在当前美术教育中也可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教师可以边讲边画甚至是先画后讲,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内容掌握情况来决定。课内外内容的相互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在实践研究能力培养方面也大有裨益。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外出写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至关重要。

3.多媒体教具的辅助

多媒体教具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出现已屡见不鲜,这对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也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在如何开展多媒体美术教学的问题探讨方面还需要诸多斟酌。我们可以将网络教学视频或是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在课程中呈现给学生,或是通过网络教学指导来提升学生对图画的整体感知。此外,感受画面的情感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拓展极为有利。

4.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心理差异也是需要在小学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视的方面,这是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形成,这对创造能力的发展影响深远。传统模仿式教学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绘画天性被抹杀,学习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师生之间融洽平等关系的构建是极为重要的,这对美术教学的实施效果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基本认知规律考虑,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趋势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美术教学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征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呈现方式,尽可能体现美术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真正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学环境的创设也应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在积极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美)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李蒙丝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张法.美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第3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育事业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幼儿美术教育方面要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培养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本文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案例法等。调查和研究幼儿基础美术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等多方面。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主要对幼儿美术基础教育中综合材料的价值进行了论述,在论述中对幼儿美术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材料的运用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主要从多个方面对幼儿美术教育在综合材料运用现状的探索和措施。

关键词:幼儿美术;综合材料;运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Program (Trial)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State, it is clearly stated that the emotion of early childhood art education should be enriched. Cultivate the initial sense of beauty, the expression of beauty and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goals: 1. Be able to initially feel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environment, life and art; 2. B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art activities, and be able to express oneself emotion and experience boldly; 3. Be able to perform art performance activities in the way you lik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include investigation method, case law, etc.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in children's basic art.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wo aspects, on one h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of children's fine ar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of children's fine art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mainly from many aspects of the early childhood art educ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exploration and measures.

Key words:children's art;comprehensive materials;application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 录……………………………………………………………………………Ⅲ

引 言………………………………………………………………………………1

一、运用综合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1

(一)提高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1

(二)建立幼儿对综合材料运用的能力…………………………………………2

(三)提高幼儿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力……………………………………………2

二、综合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现状……………………………………………2

(一)综合材料在绘画活动中的运用……………………………………………3

(二)综合材料在手工活动中的运用……………………………………………3

(三)综合材料在欣赏活动中的运用……………………………………………4

结 论………………………………………………………………………………5

参考文献……………………………………………………………………………6

致 谢……………………………………………………………………………7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越来越关注,综合材料不仅广泛运用于成人艺术界,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幼儿美术教育领域。在这一背景之下,幼儿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接受教育活动的启蒙时期,其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越来越受到不少重视。幼儿学习美术、音乐等课程,不仅有利于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利用综合材料来开展教学活动,会给幼儿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带来多个方面的好处。基于此,本文开展有关幼儿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材料应用的研究,探索综合应用材料的实施措施。

一、运用综合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

综合材料的广泛运用是幼儿美术教育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举措。同时也是在艺术发展,趋向融合综合的当代幼儿教育的情境下,突破传统幼儿美术教学界线,拓宽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进行多种媒材综合运用的美术教学实践。

本文所提到的综合材料,具体可以指稻草、树叶、枯枝、毛线、蔬菜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将综合材料应用于幼儿美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对于幼儿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传统的绘画材料较为单一,只知道有卡纸,笔,橡皮泥等,在创作中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而综合材料种类丰富多变,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综合材料创作能够借助以多种材料的创作形式来表达学生内心想表现内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工具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拉帕雷德曾说过,活动教学并不是要儿童做他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愿意做,主动做,因此兴趣的规律是整个体系随之运转的唯一枢纽。美术课程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更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扎染是中国传统的美术表现形式之一,幼儿美术教师把传统的表现形式带到了现代幼儿美术教学中,这不仅是孩子们了解了扎染同时也让孩子们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这种形式来进行指导孩子们创造美并表现美,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又如,在“我是一个小能人”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先向孩子们展示了自己预先捏好的一个小作品,然后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构成,并讲解作品的制作步骤,最后再由孩子们亲自动手尝试。由于幼儿教师在创作时采用了材料,孩子们对材料的关注程度往往小于对作品的关注。所以很多孩子希望用很多材料放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样孩子们在作品的表现上可能就会变各式各样。

(二)建立幼儿对综合材料运用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开放性、创造性思维是利用综合材料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探讨各种知识结构的融合和技法的表现。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幼儿开阔视野、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并寻找多种材料表现的方法,才能激励幼儿发挥富有想象力的美术创造才能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运用事物的想象力方面都存在着和成人不同的思维,所以在平时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家长和幼儿美术教师应充分的考虑到幼儿这一特有的因素,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一个让他们感到好奇同时又能利用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开放性、创造性思维是利用综合材料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探讨各种知识结构的融合和技法的表现。

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幼儿开阔视野、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并寻找多种材料表现的方法,才能激励幼儿发挥富有想象力的美术创造才能。前提是必须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时候借助综合材料的应用来表现孩子们对现实具象的描绘。如脱离了幼儿美术活动,综合材料也只不过是普通的物品而变得毫无艺术价值。教师可以特定的情境,由教师、家长、孩子一起,让孩子一起参与 这不仅在孩子的自我探索中渗透了点、线、面的知识,而且发展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掌握根据主题进行多物一用的创造途径,培养了孩子们对综合材料运用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三)提高幼儿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力

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运用事物的想象力方面都存在着和成人不同的思维,所以在平时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家长和幼儿美术教师应充分的考虑到幼儿这一特有的因素,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一个让他们感到好奇同时又能利用的环境。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可知,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从观察而开始的。尤其是美术学科,而且还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加入了综合材料的运用就要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主动活动,观察力的培养对人的成长发展有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从侧面一定的反应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加入综合材料是对孩子观察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来提升幼儿观察力发展。

二、综合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现状

(一)综合材料在绘画活动中的运用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将物质材料和自己的主观经验加以组合制作出对幼儿个人来说新颖的作品,幼儿因此获得各种新的知识和经验幼儿队伍的材料,我这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团棉花,零碎的纸片,婶子,树叶,彩色的绒线的生活中,每件随处可见的物件都会引起又要待命兴趣,比起单一的绘画材料,一会儿更喜欢沉浸在这些物质的他料理就是不皮的家喜欢的材料战略,具有并努力的用各种方法把它们堆砌在一起。在绘画中有些小朋友使用了宣纸他尝试用乳胶粘宣纸,乳胶使用的量多量少,决定了宣纸会有凹凸不平的效果,从而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突破的单一作画方法,幼儿对绘画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多种的尝试。

(二)综合材料在手工活动中的运用

美术活动中加入手工教学,激发幼儿的动手灵感。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时,心智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由于世界观的不健全,生活经验有限,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非常富有创造力。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动手实践对他们大脑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用自己的双手来进行的美术活动的幼儿会产生一些独立创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作用下,幼儿会经常想动手操作,改进自己已有的创作,或进行新的制作。因此,幼儿教师应在美术活动中加如手工的教学,从而来激发孩子们的动手灵感。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把手工制作加入其中,因为幼儿对美的因素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他们都会努力的将作品做到心目中的最好。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对孩子们说要在作品里面加入手工剪纸艺术,孩子们都对这种表现产生了好奇的心理。

在幼儿美术作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动手实践对他们大脑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用自己的双手来进行的美术活动的幼儿会产生一些独立创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作用下,幼儿会经常想动手操作,改进自己已有的创作,或进行新的制作。因此,幼儿教师应在美术活动中加入综合材料的教学,从而来激发孩子们的动手灵感。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把综合材料的运用加入其中,因为幼儿对美的因素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他们都会努力的将作品做到心目中的最好。

(三)综合材料在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在综合材料美术教育当中,欣赏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脱离了传统临摹式教学之后,幼儿不再受单一审美的桎梏,但同时也陷入了审美的盲区,这也就意味着幼儿比以往需要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传统纯绘画类的幼儿美术比起来,综合材料美术形式更加新颖,创作方法更加多样,作品效果更加个性生动,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要求绘画的“形似”,幼儿的审美能力当然也不能停留在以往“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的阶段,而是要懂得欣赏美术中的形式美。所以在综合材料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是要教授幼儿综合材料美术的创作方法,更要教授幼儿应该如何欣赏综合材料美术,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故在平时的课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和美术作品,使他们的感知觉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的均衡、对称、节奏、和谐等美的活动模式,从而形成对这些模式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和共情能力。

结 论

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幼儿美术活动中综合材料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开放性环境,给幼儿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开展一些有关综合材料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给幼儿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综合材料教学在幼儿美术基础教育的广泛实施。

第4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培训的内容全面,整体性强,含概了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全部内容。比如,国画,手工制作,设计,欣赏,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色调,绘画技法等等。小学美术,属于美术基础阶段的教育,是从符号到技法的过度阶段。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入学后半个学期之内基本上还属于符号阶段。

我在上课时,发现学生的美术本上有许多象是符号的画,经过我的了解才知道,这是他们记的作业。手工老师让他们回家准备小剪刀、毛线等,因为他们不会写字,就画一个小剪刀和几条线,我也很好奇。当我听专家讲古代是用符号代替文字的故事时,我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小学生。在这种符号的基础上,加上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小学生的绘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美术的技能和方法提供了儿童美术语言所必需的符号来源和运用尺度。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与专业美术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小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与技法掌握所收获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他们所习惯的话语所指,而结合了特定主体的心理意象,并成为了这个意象外在实现的工具,使孩子们既陶冶情感,又得到能力的提高。

地方美术资源应该是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专家认为,选取地方文化资源要注意三点,即必须适合美术课的表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人文和历史的价值。结合这三个方面,我想到:中国文化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国家的文化艺术,它不是独立的,它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征。所以我认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对地方的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核心成员、上海市特级教师程明太教授来内蒙古做培训时,第一句话是,你们当中有没有骑马来的,我是第一次来内蒙古,我没有看见你们当中有人穿民族服装的。于是我就想,如果我们的艺术课教材中补充一部分具有内蒙古地方特色的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家乡。因此,地方乡土教材对地方学生的发展成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的历史,文化,艺术如成吉思汗,民族服装,蒙古包,草原,马头琴音乐,建筑等,如果编入艺术教材,具有很深刻的意义。使小学生从小就对家乡有全面的认识,将来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宣传内蒙古,也能让世界人了解内蒙古。

我在上课时,进行调查,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只看见眼前的城市、高楼,其它的一无所知,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感到……

通过参加本次培训,使我更加增强了搞好美术教学的信心。从教二十年来,第一次参加这样全面的培训学习。日常都是靠卖报纸、书刊来补充知识,料件有关信息。因为只有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去示范引领广大的学生。

第5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关键词:创意美术;幼儿;美术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时期下人们更加重视和关注幼儿时期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是其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引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幼儿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创意美术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它采用更先进开放的教育理念、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

一、创意美术概述

创意美术是新课改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的一个新的课堂教育理念。作为幼儿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对创意美术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明确什么是创意美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贯彻落实。创意美术区别于传统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创意”二字上。所谓的创意美术是指通过对幼儿进行引导,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展示自己的思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美术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创意美术的实施过程

创意美术是新课改对幼儿美术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挑战,它符合教育发展的时代性特征,同时也为幼儿更好地适应美术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创意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主要从创意美术是如何实施的以及其实施途径两方面来论述,最后简析实行创意美术教学对幼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1.创意美术教育的实施前提

在实际幼儿美术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意美术教育,幼儿园教育者及创办者必须树立以创意美术为宗旨的教学及办园理念。就幼儿美术教师而言,首先应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激发引导孩子的想象力是幼儿美术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其次,教师应注重对幼儿开放意识的培养。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因此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他们真实地接触人、物、花鸟、山水等大千世界,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再次,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艺术感的培养。幼儿美术教育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它们来说毫无意义,要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各种美术作品的创造。最后,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兴趣是儿童美术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才能,得到肯定。只有这样创意美术才可以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

2.创意美术的实施途径

教师通过对创意美术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贯彻和落实这种理念。教育集市则是创意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创意集市是一种新颖的美术教育活动和方式。它是将一条幼儿园走廊里面陈列许多废旧材料,诸如杂货、瓶罐类、布艺类、纸盒类等。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成美术作品,然后布置在师生共同设置的一个创意集市里进行义卖,将所得的钱捐给有困难的儿童,卖完后再做再卖,呈流动形式。买者为幼儿家长,定期开放,这种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可以采用趣味绘画和趣味手工的方式,并定期进行义卖,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及学会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

3.创意美术实施的重要作用

通过创意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对美的发现和感受能力,逐渐培养儿童的情操,有助于陶冶儿童的性情。因此,幼儿创意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第一,通过创意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右脑的使用与开发,平衡发展左、右脑,并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第二,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兴趣。第三,通过创意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进行研究,反映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教育阶段的科学贯彻与落实,也是现代化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可以提高幼儿美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育能力,推动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为幼儿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美工活动创意馕大比拼[J].新疆伊犁幼儿园早期教育报.

第6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策略

农村小学美术对于完善学生性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山区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

一、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陈旧的教学理念

美术教学过程,本应是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农村教师因信息闭塞及其它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

2、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

制约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因素主要有三:其一,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为了各自学校的语、数教学质量的排名,语、数教师几乎包班上课,完全剥夺学生上美术课的权利;其二,师资力量不足,美术课大多由语、数老师兼任,缺乏相应的美术培训;其三,教学设施欠缺,特别是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的缺乏,更是造成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美术教育的差距。

3、单一的教学目标

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忽视美术等艺术学科的探索。学生只是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学生的美术作品的,也只是对象的“复制品”,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忘记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等培养目标。因为美术只是一门“副课”,往往不需要“结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放弃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的作品,往往只是“复制品”,缺少创造性和想象力。

4、评价标准的单一

以往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除此之外,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 给与评价,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一的。多数美术教师的评价仍是在甄别与选拔功 能的层面,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一些标准 化、规范化的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案质教育现念

教育部明确提出:应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作为最基础的小学教育,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必须跟上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的步伐,应彻底革除应试教育的旧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要让学生带着残缺的知识结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甚至步入社会。

2、加强师资,改善条件,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

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多是兼职,因此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 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可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 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 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选择美术素质较好的老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文 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

3、 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为此,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 术的兴趣。 我们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 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4、优化作业,多元化评价

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而传 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 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 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 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环节。

审美素养的养成是心灵成长的关键一环,对个体的人生观和性格完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基本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应从小学开始落实。而在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农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一件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选拔制度等都在牵制着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就此,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以期引发大家对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孙晓晶.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发展[J]. 青年文学家 2011年16期

[2]李新云.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对策[J]. 教师 2012年09期

第7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一、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及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小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处在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情感方面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小学生在情感上没有定型,只要教师对其进行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可以使小学生的情感向着教师的预期方向发展。

2.对他人的依附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比是一张白纸,正处于认知和情感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模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积极、正面感情的传达,使学生拥有正面、积极的情感,而不是负面、消极的情感。

3.鲜明的直接表达性

俗话说童言无忌,说的就是小孩子什么话都敢说,只要心里想说什么,嘴上立即表达了出来,从来不隐晦自己的真实内心想法,也不会考虑表达后的结果。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展现美好的一面,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热爱,然后再逐步教给他们正确的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小学生都还是儿童,其心智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情感不稳定,很善于模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完美情感思维和表达方式,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社会等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误入歧途的现实。二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比如要求。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是社会高素质人才,而人才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强而完善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恰好吻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三是弥补现代教育观念的不足。现代教育虽说是素质教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无论家长还是学校,依然把学生的智能教育放在第一位,也是说考分是最务实的,但是由于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智能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马加爵事件,由于单单的和同学的矛盾就导致他连杀几人,如果其情感认知稍微好点的话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认识到了美术教学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道路和素质教育的提出,特别是素质教育提出以后,全国各地小学在美术教学上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认识到了美术教学在学生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认识到了美术教学对其它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很多专家学者也相继开展了针对美术课程在学生情感培养作用上的研究。

(二)起步晚,发展缓慢

但是由于美术教学在小学课程中开设的时间较晚,其重要性并不被大众所认可。甚至有人觉得,在小学开设美术这门陶冶情操的课程,对于儿童来说简直是“对牛弹琴”,倒不如趁孩子的记忆力好、可塑性强,抓紧时间让他们多学习点科学文化知识来的实在。也正是因为这样,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美术教学并不被人们认可,受到的关注程度也不高,导致发展缓慢。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以前的美术教学近乎空白期,到后来美术教学在小学课程中出现,十几年来,对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研究还不及其它学科研究的5%,前景堪忧。

(三)相对其它学科受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在素质教育被广为提倡的今天,很多学校受过去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学校的领导们在安排课程的时候都是把美术教育排在最后,有时间就排,没有就算了,要么就是挤占美术课的课时。有这些教学观念的存在,学校美术课程不受重视也是在所难免了。

(四)美术教学观念的误读

在美术课的教学观念上,很多教师认为,美术就是一门绘画课程,开展美术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兴趣,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是一种不健全的教学观念。在这样教学思想的引导下开展的美术教学课程,可以说聊胜于无罢了,没有太大教育意义。

三、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美术教学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一定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样的人才才是高素质人才,然后强调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使权体民众都认识到美术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让人们自觉的去选择美术教育。只有人们的美术教育观念转变了,人们才可能去感知美术、接受美术,并让自己的孩子去开设美术课程的学校接受教育,就像当初他们接受考分是孩子的一切一样。

(二)改变学校教学观念,认识到美术教学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是教育活动的开展的主要场所,开设什么课程,关注什么课程是有学校说了算的,另外,学校开设什么课程,家长一般也不会干涉,因为学校都了为了学生的发展考虑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要想美术课程在小学中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实施,一定要改变学校的教学思想,让学校切实认识到美术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想挤占就挤占的,是关乎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关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如此,国家颁布相关教育条例,社会媒体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三)培养美术教师,提高其美术教学技能

现在小学很多美术教师并不是专业的美术专业毕业,或者只是接受过很少的美术教育,其教学观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美术教学在学生情感培养上的作用,就是认识到了由于其美术教学技能有限,也不能很好的实施对小学生的情感培养教育。教学从注重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面貌;提高美术教师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建立激励创新的现代教学评价体系。因此,对广大小学美术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养及招聘专业的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是提高美术教学对小学生情感培养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加强对美术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研究

环境具有潜在熏陶和影响的作用,每个学生都难以抗拒自身周围环境的影响,物质情景、人际情景、文化情境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社团活动,创设民主、轻松、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美术教学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开展的时间尚为短暂,现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小学教育的一线教师及广大的专家、学者大力开展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研究,比如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为美术教学在情感培养中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帆. 小学美术课堂的多元化情感教育[J]. 教育科研论坛. 2010(05)

[2] 吴敏. 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考试周刊. 2009(09)

[3] 杨雪梅. 探究情感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3)

第8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关键词] 美术 基础教育 革新 社会接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甚至到现在,或在将后更长一段时期内,对美术基础教育的普及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明显是一个难题,起码我们当下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我们能够真心诚意地把美术基础教育当作是现代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那么,我们一定就会维持某种赞许,并且会必须做出相应的某种价值评判。但是我们并不能设定这一点,我们觉得对最合适的美术基础教育的价值准则一定也与那些产生于我们社会文化极为不同的教育氛围中的其它事物有关。另一方面,美术基础教育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社会的接受问题。当然,鉴定革新有利与否的标准是看这个事实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当然,现代教育实践已经无可辩驳的证实,美术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无比重要,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也许,造成我国美术基础教育落后的一个原因是将无意义的简单基础美术教育和有意义的全面的美术基础教育事实两者混为一谈倾向的缘故,但我们得分清如下三个独立的问题:基础教育单位在社会中充当美术基础教育的施教者或反施教者的角色的问题;我们用于区分个别基础教育单位的独特美术基础教育手段的问题;美术基础教育单位或个人对待个体创造、革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须分清一个基础教育单位关于美术教育的关于创造性教育的主张和它们是不是富有创造性教育手段的问题。如果这一基础教育单位并不是崇尚创造的教育主体,那它很可能不在它的教育过程中着重表现创造性和独创性。则它常常会用这个社会所接受的术语――它会说它遵循教学大纲――来解释其基本的教学过程。本来,“这种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艺术作品的趣味性,特别是使儿童感兴趣。另一个目的是帮助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理解和利用艺术作品。”①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中国的美术基础教育很少强调美术的创造性教育和美术的社会功用教育,忽视了美术对人的成长意识的功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改革,美术基础教育的创新问题和社会功用问题将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在一个传统文化中,创造性不太可能建立起一个新的传统,但它或稍稍减受既存传统的作用。”②各种因素使得我们难以在素质教育中的美术基础教育问题上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当然,在这过程中,会有不少人认为革新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一些人则会认为革新是危险的。其实,美术基础教育革新与否最终还是要被社会所接受和检验的结果。这是因为“艺术教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活动,而是注重艺术活动的功能和效应的教育活动,艺术教育学研究如何通过符合一定价值取向的教育媒介实行定向控制,从而获得明确的教育目的。因而,艺术教育是具有定向性、调控性、有序性的教育行为,也是在施教者严格的调节、控制、引导下有序进行的艺术活动”。③

“任何改进都是进步”。当然,美术基础教育的革新势必将会带动美术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们知道,美术基础教育革新问题包含着这样两个层面――教育革新和美术革新,在这里美术与教育是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在美术基础教育实施中,美术方面本身也包含有教育的要素,教育本身也包含着美术的因素。

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查,将受过良好美术基础教育的和未受过良好美术教育的两组中学生分为两类。结果我们吃惊地发现受过良好美术教育的那组学生心态乐观,对事物的认识主观而恳定。而未受到良好美术基础教育的那组学生心态较为消极,对事物的认识客观而不太恳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不妨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一组爱好学习美术知识的小学生认为画上的苹果是幸福的象征,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愿意学习美术知识的小学生则认为画上的苹果是吃的东西,只是水果的一种。这是两组截然不同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中,美术教育的结果显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如前所述,但我们不能只以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来鉴别人的创造力或对某种教育成果的肯定,但我们却绝不怀疑亚德佩巴的观点,即革新是创造力的一个因素。

在我们仔细地划出这些必要的区别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美术基础教育革新以来的美术基础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但它并不注重单科知识的简单灌输,也并不整体划一地使人都成为艺术家;也并不等同地使人感受到传统社会的赞赏。而是使人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至少不会对美术知识完全是一无所知的状态。这样,美术基础教育的革新问题才可以完全被社会所接受。

注释:

①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14页。

第9篇:儿童美术教育阶段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功能;定位;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138-03

一、美术教育具有的功能

美术教育和美术一样在古今中外几千年的探索中被不断完善,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变化和教育思想的不断演变,美术教育曾被科学、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主导,对其本质的追求也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育已经被注入各种元素,使其具备了多样化的功能,从萌芽时期培养工匠的纯技能传授,到19世纪后期开始探索的美术欣赏,再到20世纪初由科学和经济主导的实用主义潮流,直至较为成熟的罗恩菲德“工具论”和艾斯纳“本质论”两大流派的提出,美术教育已先后被赋予包括美育、智育、德育等多方面功能。之所以不同时期对美术教育功能有如此多不同的看法,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对教育目的思考的逻辑起点不同导致,从教育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力来看,从教育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来看,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1]因而,从强调服务对象的不同,美术教育功能大致可被划分为这么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自身成长的功能,包括培养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审美意识的培养,陶冶情感,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开发右脑促进学科思维能力,心理治疗作用,充实人的业余生活、提高道德修养等;二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包括美术的商业价值、价值观的培养、帮助批评社会、改善人际关系、传递美术文化等。

二、初中美术教育应考虑的因素

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而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初中美术教育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对象的普遍特征,二是这个阶段在整个美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三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现实要求。首先,在教学管理上,从这个阶段的教学对象,即初中生来说,他们还处于从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因此他们的特征便带有过渡性质,是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一般来说,他们具有以下普遍特征:他们的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但具体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知识面日益开阔,个性、气质进一步显现,兴趣开始分化,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审美趣味已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感知觉发展较快,他们的注意力比小学生更集中更稳定,但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他们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认识和探究事物都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会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他们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对于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然而正由于上述特点,反而使少年的美术作品失去了儿时想入非非的构思、纯朴天真的造型、无所顾忌的表现力,而变得理智、冷静、谨慎,甚至因过于犹豫、顾虑而从此告别了美术。这是公认的美术教育的艰难时期。根据罗恩菲德、艾斯纳、常锐伦等人的研究,人在美术方面的成长要经过若干个阶段,具体参见下表:

根据对我国少年儿童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初中阶段的少年更接近于常锐伦的研究结论,即处于模仿成人的写实期,但他们的创作热情仍埋藏于心底深处,如何按照卢梭和杜威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围绕初中生自身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创造力,是初中美术教育获得良好效果所必须研究的。

其次,作为基础美术教育中的中后期阶段和专业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美术教育有着承上启下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给予过高的期望,期待通过少量的课时完成专业技能所要求的全部训练;也不能过于降低标准,使其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显而易见的是,大部分的初中生并不会成为专业的美术家,因而我们的培养重点不应该放在专业技能上,而应该更多考虑那些基础性的教育目的。

再次,在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时,也应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时代的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去奢谈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由于我国仍是一个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条件仍未足够发达,接受现代文明洗礼的时间还很短,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短时间内要求达到他们那种教育水平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较为合理的做法是根据现有的条件先解决最为迫切的问题。

三、初中美术教育功能定位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大体方向,如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2]。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的美术课标也特别强调了美术教育的人文属性,说明了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第一要义,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笔者认为,这其实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相当接近,其核心便是培养社会个人自我实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本人认为,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指向可谓切中要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无疑比之改革开放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从受教育面的扩大、受教育人口的大大增加、普遍文化水平的大大提高均可说明我们教育的进步,但是,社会上愈演愈烈的诸如三聚氰胺事件、周老虎事件等各种丑恶现象,以及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让我们又无法感到乐观。社会上反映的种种弊端,其根源恐怕就在于普遍缺失的人文素质。根据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主持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报告》披露的数据,在总分102分的问卷中,我国公民的平均得分只有70.827分,其中尤以人文精神方面得分为低,考虑到中国公民普遍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则实际水平更低,现状堪忧。而这种缺失很明显与我们先前的教育制度和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文理分科制度从高中时代开始就剥夺了理工科学生接触人文教育的机会,致使很多人的人文素质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对于美术教育这种可以直接灌输人文精神的学科,我们也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这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教育产品——“人”无法全面发展,进而导致我们的社会产生严重缺陷。因而,从现在开始,我们务必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弥补这种缺失,为我们的下一代打下良好基础。考虑到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与高等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培养目的和面向人群的显著不同,考虑到它所具有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国民素质教育,因此,我们更应首先将初中美术教育的重点定位在我们最缺乏的素质,即人文素质的培养。具体而言,即通过美术教育传递给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和相互关爱的人文情怀,教给他们各种理想、信仰、价值取向的知识,培养他们具有完整的、高尚的人格。与此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操,让他们具有基本的分辨美丑的能力。另一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各方面快速成长的阶段,其可塑性很强,根据加德纳等人的多元智能理论,美术教育可对传统教育所忽略的六种智能进行开发和锻炼,因而可将这个阶段美术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定位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力,使他们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最后,鉴于美术教育自身所特有的造型能力训练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锻炼,以及其在当今社会中所具有的实用价值,我们也应适当地给予他们基本的造型能力训练,为他们将来可能面临的其他专业技能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调整初中美术课程设置,突出重点教育功能

明确了初中美术教育三个方面的重点功能定位后,我们必须对现有的初中课程设置适当加以调整,以凸显这些功能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讲,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美术欣赏和参观、外出等体验活动所占的课程比例。正如艾斯纳所说:“美术教育家们不仅日益有志于让孩子们提高鉴赏能力,以培养对美的感受,而且他们也关心通过伟大美术作品讲述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3]事实上,一些伟大的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强大艺术感染力比很多苍白的说教更有帮助,艺术家们通过刻画艺术形象,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社会的客观世界。当复杂的人生与纷繁的社会浓缩在艺术作品中的时候,便容易看出其是非曲直,进而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4]如: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与正义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和对真理的渴求。而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罗中立的《父亲》、王式廓的《血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作品更能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崇敬、对苦难的同情和对罪恶的仇恨。另外,可通过与校外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结合,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如2001年上海美术馆与中小学合作,进行了“摩尔在中国——上海美术馆之旅系列活动”,这种新型的美术活动将更加吸引学生,也是美术课程发展的趋势。

2.课程内容应追求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实施人本管理。在设定具体课程内容时,应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以适应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智能开发的需要。由于美术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给出了一个指导性的大纲,但具体执行过程中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况且新课程改革已经改变了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的传统观念,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这就赋予教师更多的自,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现阶段广大教师和学生基本都能满足生理、安全和社会等需要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激励教师和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成了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研究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管理学上应对这一问题最合适的理论即人本管理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人能够自我有效地进行管理,而人之所以能自我管理,归根到底是由于他们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由于初中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造力等高层次的能力,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空间,因而非常适合采用灵活的人本管理方式,在遵循大纲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形成适合自己的特色课程;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开放式研究学习。例如,美术教材第13册第三课的主题是:团结合作,通过设计一次郊外旅游路线图,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综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态度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一节集综合性、探索性于一身的课程,我在课堂中的要求是:以设计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路线图、评选最具团结合作精神的小组为目标。学生以4人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开始创作本组的旅游路线图和旅游备忘录。虽然有的组出现了意见不统一的状况,有的组出现了会想不会画的状况,等等,但也有出乎意料的作品,其中第6组派出代表以旅游团“导游”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有声有色地向下面每个“游客”介绍自己组“公司”的旅游路线,并且还将各个旅游景点的人文特色描述得很精彩来吸引“游客”,这是本节课最具创意的一组。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旅游路线图,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却能够通过团队合作策划出属于他们的作品,并运用了他们自己掌握的其他学科知识,将本组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迎来其他各组的阵阵掌声。可见,通过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增值,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思维活动的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种种联想和灵感,这种教学上的互动的确能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产生创造欲望、保持良好心理的氛围,进而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3.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按照新课标的精神,在保证国家“指定动作”的前提下,也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用更多“自选动作”,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美术课程,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和不足。通过校本课程建设,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地方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教师创设了展现自己才干和特长的舞台,增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人文性和灵活性。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处广州这个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充分挖掘一些富有艺术特色的人文景观来进行课程开发。典型的如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祠堂建筑——陈家祠,因集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而闻名遐迩,堪称一座岭南建筑艺术和民间工艺的博物馆。其建筑装饰无处不在,岭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建筑装饰工艺“三雕二塑一铸一画”——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不同风格的美术工艺,都在这里得到了和谐、巧妙的运用。通过组织学生到陈家祠参观、写生、记忆、描述这里的艺术作品,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和人文精神,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如,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民俗活动,开发“综合·探索”型校本课程。如家喻户晓的粤剧、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元宵节的闹花灯等活动,在民间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开发设计《粤剧人物脸谱》、《元宵花灯欣赏》、《龙舟竞渡》等校本美术综合实践课。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抓住同学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步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活动方式,学习活动技能(如学唱粤剧、学做花灯等);同时收集资料,利用学过的相关美术知识技能开展探索活动;最后通过营造当地民俗活动的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表现自我,超越自我,展示活动成果。这样的一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接受科学、文化、审美教育,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又可以得到人文、历史、艺术、民俗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多个层次的综合,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

只有明确了初中美术教育功能的基本定位和重点,才能懂得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实施,就可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样才能引领在基层学校的领导和一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美术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马菁汝.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4.

[2]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学泰.人文素质与背诵《论语》《老子》[N].新京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