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技术分析

第1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项建筑工程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划,那么浪费起来可能是无度的;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协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应用到多种技术,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针对问题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对比执行过程和结果与计划。以上所举的这些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出现的几率很大,为了能够有效应对,就需要有一个施工准则,还要有能够熟练掌握,并具有良好执行能力的人来操作。这样不仅能够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得到有序进行,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提供工作效率。这也能充分显示出良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所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所在地的地质勘探问题分析。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多企业对在建工程所在地的具体地址情况并未进行详细以及全面勘察,所得出的数据并未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的设计标准要求,但是为压缩成本甚至是缩短工期,常常继续施工,使得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严重脱离标准要求,从而给建筑工程的地基稳定性埋下深深的隐患,也给整个在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2.2施工材料管理问题。建筑工程中具体的施工工艺新颖,与此同时,也会使用新型的材料进行施工,此时,会出现部分的一线管理人员对新型材料的检查和审核并没有那么严格,甚至自身对新型材料的特性了解并不充分的情况存在,从而无法保障新型材料以安全的性能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恰当的运用到具体的建筑施工当中。除此之外,还存在将一些并未没有经过严谨实验对其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验证的新型材料就贸然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之中,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2.3施工方式存在问题。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大致相似,即为逐级分包形式。使用逐级分包形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进行逐级分包的分级越多,各个进行分级承包的施工企业为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会默契的在施工队伍素质上进行削弱,使用的建筑施工材料质量低劣,严重时甚至可以发展到严重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导致在建工程无法按期完成,即整个再建工程的的安全性以及时间性无法得到保障。2.4施工过程未规范化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需要严谨、认真的施工以及高标准的检查。这一点涉及到施工人员、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技术组织、材料组织乃至技术交底等等一系列的环节均需要进行标准化甚至是规范化的操作和执行,才能保障在建建筑工程的良好质量以及如期完成。但实际施工中,不遵守技术标准,不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存在建筑施工人员凭借经验进行施工的情况等等,这不仅仅只是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更对建筑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极不负责的表现。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解决对策

3.1施工准备阶段。3.1.1认真会审建筑工程施工的图纸。在施工开始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先认真会审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图纸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对于施工图纸上不满足于现场的施工现场的要求的部分,要及时与设计单位以及业主方进行协商,争取做出最有效的更改,同时,也要仔细检查相关的图纸说明以及资料是否齐全。在确保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善的情况下,再进行施工。3.1.2明确并且落实相关责任。在施工准备阶段明确各个职位的相关责任负责人,实现责任明确制。在施工开始之后,相关的责任负责人要对现场的施工起到监督作用,现场有任何的问题都需要第一时间报告给相关的负责人,负责人在收到报告以后,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解决,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每进行一部分,相关的负责人也要进行检查,以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的准确性,提升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3.2施工阶段。3.2.1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如果能够实现质量的控制,其实也就是实现了施工技术的提升。为了能够及时地处理由于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所出现的技术难题,应当建立相应的技术攻关队伍,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针对于进场的原材料,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检查进场的材料的质量以及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只有这样进行全面控制,才能实现质量以及技术的全面管理。3.2.2实行互相监督制度。对于一项工程来说,若想提升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可以在员工之间建立互相监督的制度。几个人为一组,大家要互相监督,发现对方是否有施工技术不达标的现象,一旦有,要及时给予纠正,并向相关的管理人员反映。且要针对这项制度建立明确的奖罚措施。对于整个小组都没有任何问题完成施工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虽然有问题,但在互相监督帮扶下共同解决并且也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小组,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小组人员有工作失误,但是却没有发现的,劝阻人员都要进行处罚,主施工者受主要惩罚,其余监督者受次要惩罚,这样一来,便可以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提升。3.3加强施工后的施工技术管理。所谓的后期的施工技术管理,也就是在工程竣工之后的技术管理,这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质量的评定。同时还要结合最初的设计图纸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出一份质量评测标准。将这个评测标准和已完成的建筑的具体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以此来评测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如若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一定要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补救,施工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徇私情,对于任何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问题,都要明确的指出,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结语

综上所述,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成为社会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却依然存在关于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为此,文章中针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其解决对策进行了阐述。

作者:杨凤生 单位:上海金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2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分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影响概述

1.1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伴随着建筑行业气势如虹的发展, 市场竞争亦是愈发激烈,这就难免导致建筑工程效益被降低,因而,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不仅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还能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应不断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注意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尽量避免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故障费用, 这样不仅能有效防止施工进度滞后, 还能降低成本, 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为了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并不断增强工程测量工作、增强施工中材料监控、增强施工技术参数控制等这样能为工程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应合理的进行对技术方案、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技术管理,这些内容在整个技术管理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 更能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与此同时,还应对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行大力推广, 以便工艺技术水平能不断提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提高。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内容探析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制度内容包含范围广泛, 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图纸会审制度。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应由建筑工程各参与方共同进行审核, 是一个设计图纸的交底,亦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第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就是讲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通过详尽的规划从而进行指导实现,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综合性文件,具有技术含量高, 设计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第三,技术交底制度。应严格贯彻落实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要求,并让施工人员充分明确自身施工部分的技术质量要求, 进而按照相应的施工操作规范进行。第四,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审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技术组织机构,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建筑企业应建立技术组织机构,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从而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建立技术组织机构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以法治企, 并确保贯彻落实, 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权力与职责范围, 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 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等要求,从而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培训及交流,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以便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员工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从而对问题做到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 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

3.2 抓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工程合同中的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目标就是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因而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工序和环节, 这样才能让这些目标得以实现。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同文件及国家相关规范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规定内容完成工程进度, 并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还应充分注意施工技术资料积累和技术储备工作。还应紧密围绕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来进行工程投资。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是注意工程过程标准化工作, 做好项目质量目标管理工作,通过工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确保施工的结果。

二是加强质量查验,严格实行相关的查验制度, 从而增强企业自检体系的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自检体系, 才能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与产品质量。

企业必须对质检工作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且具有先进的质检受到, 以便确保质检结果的真实性。

三是相关的质检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涵养,充分了解设计资料,发现问题必须立马进行决策和处理。

四是重视质量碰头会, 并定期召开建位三方参与的碰头会。加强三方的沟通与协作配合, 以便共同做设监理、施工、设计单好质量管理工作。坚持采用合理的质量制度,并从中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五是建立评比制度, 定期进行评比。对于分项工程应进行反复多次的验收, 及时贯彻落实质量奖罚条款, 实行奖优罚劣,通过技术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另外, 技术管理应为合理减缩施工工期和实现进度控制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并确保施工质量, 保证施工实际成本不会增加。应预先就对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严格把握住关键环节, 尽量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防止由于技术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不合理造成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计划的影响。

3.3 加强对技术工作管理

第一,根据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适当合理地对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制订、修订及贯彻, 而后在实际生产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应让技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 建立完善的定期检查制度,进行对技术管理工作的检查,并根据建立的制度规范进行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

第三,采用行政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业务人员进行大力培养,发现可造之材应加以提拔,从而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让其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大力进行人才的培养。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不断下降, 这是由于其没有充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善于发现人才,并加以培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第五, 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经验, 并定期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交。还应加强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与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许多教育单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建筑行业呈现出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升级和转型。

参考文献

(1)岳丽敏. 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第3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虽然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概况

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建筑业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猛烈,由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建筑行业,引起建筑业内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整体水平,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赢得市场竞争力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必须注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将施工技术管理切实纳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发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真正作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进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完成实施工程的目的。

2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2.1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审美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和发展,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施工工艺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必须要提高建筑技术含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2.2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安全的保障

安全是建筑工程的要点,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高的特点,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必须要以相应的技术支撑建筑工程的安全化实施。安全要求时时渗透,并要求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提升。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合理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保证工程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业务水平,提高风险意识,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程;有利于材料,设备最大限度使用和其功能的最大发挥,从而降低工程成本,获得企业经济效益。

3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的问题

队级建制的取消,使原有的施工作业层逐步瓦解,需要重新组织

和配置新的施工作业层。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大的集团公司实行由集团公司统领,担负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从而形成集团、子公司和施工队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人员冗杂,机械设备等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缺陷,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施工企业原有的队级建制即施工作业层逐步被取消,而如何重新组织施工作业层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2建筑资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使现有的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随着我国在交通、能源及城市建设领域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不断开工建设,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期,国有建筑企业一方面凭借自己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不错的市场份额,经营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但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机构设置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自身人力及资源配置的发展速度较慢等,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市场份额逐步加大、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的矛盾。

3.3建筑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小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企业亟待自我发展和完善。由于建筑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热潮的兴起,在促进国有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大批小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些小型建筑企业和私人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如资质等级较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等,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 解决建筑工程技术问题的方法

4.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在技术管理型模式中,完善的管理体系,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都是非常关键的。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必须树立互利共赢的观念,“双赢”才是真正的赢。合同管理是技术管理型模式的核心。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法制经济,或者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技术管理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合作模式,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合同的约束。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才会高效有序的进行。

4.2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行为的主体,对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使职工树立质量意识,以质量要求自己,做到工作一丝不苟,以质量取得效益;其次,加强施工人员基本素质管理,使施工人员树立以场地为家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爱护工程公物,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再者,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培养高业务水平人员,提升工作能力。

4.3注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完善对施工的关键通道与现场进出口的各种地面进行硬化的处理,建材的布置要符合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每个工作人员都提供劳动保护用品,这些用品一定要是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这样可以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水平,也可以保证其人身安全,间接的提高了工程施工安全以及施工的速度。

第4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字:绿色建筑;优势;发展状况;可行性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它影响着生态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新时代人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抛弃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建筑方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其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和困难,但发展意义影响深远。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绿色建筑的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2绿色建筑的优势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绿色建筑不仅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绿色建筑综合力强、影响大。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综合性强,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第三,以人为本,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密切结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第四,绿色建筑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的考虑,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日后使用等都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绿色建筑起步晚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人均资源十分贫乏,所以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2.2对绿色建筑理解不到位

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依然不足等。长期以来,我国对能源的管理偏重于工业和交通节能,而对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几乎是空白。另外,全国节能建筑比例低,而节能省地型住宅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

2.3对绿色建筑实施性不强

缺乏操作实践及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建筑中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3 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及发展策略

3.1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

环保意识增强。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随着近年来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大多数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室内空气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兼顾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应时而生,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各级政府和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环境的控制开始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已率先通过了环境管理标准认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一方面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使施工过程逐步实现节能、降耗、低污染,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的环保事业作贡献。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选择绿色建材,适时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

3.2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转变观念,加深领导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更为重要,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此外,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

实施全民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和推广若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只仅限于那些公用建建筑,不能广泛涉及到农村和民用建筑;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法规,支持绿色材料、保护民众的生态建筑。依靠立法和执法实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应该贯穿“绿色”的理念。

第5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竞争也愈加激烈,而人们生活质量、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建筑质量及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对技术的管理,才能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

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现场施工的规律和秩序,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技术人员的现场施工技术,提前发现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科学化的研究与分析,采取相关的技术处理措施,消除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隐患,进而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工序安全有效的进行,保证在达到标准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科学合理的原则及规范标准的原则。要实行合理有效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就必须剔除只注重现场施工进度的思想和做法,重视运用先进技术管理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杜绝现场不合理的开支。同时,在进行各项工程现场施工中,应该遵循科学的施工技术原则,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求,还应达到现场施工的规范操作方法和流程,实行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开发施工技术人员、设备及新技术的潜力。此外,在项目施工中还应保证各项施工的协调性,克服主观随意性,保证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益,建立规范、标准的施工现场秩序。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技术组织机构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机构,我们要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首先是以法治企,强化落实,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其次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为了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要加强对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的细化程度,按照施工标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和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推行材料控制措施,狠抓图纸会审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与成本具有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材料包括施工的原材料、成品、配件等,如果材料不符合设计的要求,施工质量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加强材料监管力度势在必行。在施工中要编制材料购买方案。严格的将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以及数量等信息进行规定,并且在进行采购过程中应当实施多方询价,相互比较的措施,购买材料应当按需购买,避免造成浪费的现象。材料的购入次序以及保管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购入次序应当根据施工的进度,优化材料的进场次序与间隔时间来制定。而材料保管应当按照材料的材质等进行分类保管(易燃易爆品应当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要严格遵守材料的抽查审核制度。将抽查与检验结果及时的汇报给业主以及设计单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还要加强对图纸会审工作的落实力度。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完成施工要求。具体措施是要检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与法规,图纸的总说明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内容,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对于存疑之处,设备安装图的标高尺寸是否符合土建图等问题。如果以上的问题存在或无法解决,应当及时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

4、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进度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通常比较长,为了确保施工工期,就需要制定一个可行性比较强的施工进度计划,而计划的制定,必须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由专业的人员负责制定。对于这个施工进度计划,其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综合考虑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切实降低各种因素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配合工作,在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应请安装工程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场,合理配置工程所需的人数、机械设备和材料等,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等满足施工需要。

除此之外,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规划,制定各个季度、月度的施工进度规划,并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施工进度贵划目标的实现。

5、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5.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术交底工作,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通过层层技术交底.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质量控制点,施工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按合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交竣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

5.2关于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管理是以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为准则的。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材质、施工工艺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在对重要单元工程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工程施工时,应成立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保证工程质量。原材料、成品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应严格实行质量控制。施工中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都应认真对待,制定好处理方案。

5.3关于工程进度与成本的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进度目标来全面实施进度计划。随时关注施工能力、设备和材料供应情况,以及单元工程形象的实际进度等;还应根据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其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为了不影响整体工期目标,要注意协调好分包的工程项目的有工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

6、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的规范要求,严格进行管理,做好施工准备和进度管理,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验收质量,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亚琦,朱静.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第6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某地小区住宅楼工程,为砖混结构商品住宅,设计地基承载力R=120 kpa:基础为C20混凝土筏基,垫层C10砼,土0.000以下用M7.5水泥砂浆砌 MU10机制砖,一二三层为M7.5混合砂浆砌 MU10机砖,四五六层用M5混合砂浆砌 MU10机砖,预应力空心楼板,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本工程包括土建、上下水、采暖和电照工程。

2建筑工程细部施工技术

2.1测量放线

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建立方格控制网,以控制桩作为控制建筑物的墙轴线定位依据。高程的引入由建设单位指定标准水准点引入现场,作为基础标高的测量依据。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2米处设置水准线,作为楼板标高的测量依据。

2.2基础工程

素砼凝土垫层及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时,必须有混凝土配比单和主要材料的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搅拌机旁设一机两磅,要求车车计量,不许用换算体积比,砼浇筑要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基础钢筋绑扎时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两层筋间距

2.3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主体工程砌砖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种砌筑方法能保证砂浆饱满。墙体采用梅花丁排砖法砌筑。垂直运输使用一台提升架来进行运料,砌墙时搭设内脚手架,大面积砌墙前首先砌出样板墙,达到优良标准后方可以此墙为样板进行大面积施工。同时,现浇混凝土施工时,构造柱部分箍筋要求做成双向为135°弯勾,弯勾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且不小于50mm,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保护层垫块应制作专用垫块,柱子钢筋上端应设有定位箍筋。支模板时要考虑起拱,并配备充足板底模板,尽量在混凝土浇筑28天后拆模,如需提前拆除模板,一定要经工地技术负责人同意。浇筑砼构造柱时,要对构造柱底部做认真的清理、冲洗,混凝土构造柱的顶面标高不得低于本层板面的高度,确保构造柱不出现断层。

2.4楼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前应认真清理基层,依据各楼层+0.5m线控制地面标高,有排水要求的地面,按设计要求做出坡度。铺贴地板砖地面前,应刷素水泥浆结合层,找平砂浆应严格按配合比配料,地面的找平应在初凝前完成,及时做好地板砖铺贴工作,做好养护,保证楼地面平整,达到满意的观感效果。此外,水泥地面保持表面洁净,无裂缝、脱皮、磨面和起砂现象。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各分项施工质量控制

加强测量放线工作,建立复测制度,确保建筑物各种轴线、中心线和标高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要求。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的主要工序应安排相对稳定的班组施工,每层放线都要用经纬仪由标准固定引线,不得借用下层轴线,以防墙柱移位。标高由―0.20米处上引,每层放线后都要坚持做预检。同时,还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及验收规范组织施工,各种施工的技术资料必须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进行,各种试验报告及时准确。构配件进场必须检验,各种构件要有合格证,无证禁止使用。加强对砼拆模强度的管理,对主要部位拆模由专人负责,不可拆模过早,影响砼的质量。加强空心板极缝控制,下口板缝不小于20mm。并用细石混凝土掺5此外,微膨胀剂隔层灌缝,用小型震捣棒震捣密实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防水工程要抓好细部环节,如出屋面铸铁管根部处理,屋面泛水处理等,厕所楼地面管道随主体埋设,严禁剔凿,防水细部做法要认真。穿楼地面管线要随结构施工埋设套管,不能埋设的只准钻孔穿过,严禁剔凿,损坏楼板。

3.2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收料员严把材料质量关,无合格证或观感不合格材料不许进场,已进场材料进行重复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对进场的砂、石、砖等材料,由技术员亲自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水泥使用应保证其质量稳定性。用于主体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彻底砂浆饱满度,粘土砖提前浇水湿润,湿润程度以砖断面四周吸水深度不小于15mm为宜,严禁干砖上墙。门口木砖的留置部位距洞口上下四皮砖,中间留置距离不大于600mm一块。木砖必须做防腐处理,木砖木纹应于钉子垂直。外墙面抹灰牢固粘结,整齐美观,墙面无污染。外墙砖应平整,缝隙应通顺一致。干粘石面层采用细米石干粘石,保证不掉石子,不泛浆。分格处镶成品塑料条,保证分格光滑、整齐。楼地面在门口处及单粱两侧镶玻璃条,以防楼地面出现不规则裂缝。同时,门窗进场要及时索要产品合格证,严格检查产品规格、型号、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劣质产品严禁使用,门窗安装前应有技术交底,切实做好门窗安装,位置准确,整齐一致,上下垂直,口扇平整。外墙窗台必须做到内高外低,内平外坡不积水,外坡抹成不小于5%流水坡度,内外窗台不得吃口。此外,屋面工程施工前,应对结构层及各种预埋件穿过屋面的各种管道等,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认真进行检查。屋面保温层,找平层的铺抹应从出水口位置拉放射线找坡,找平层应冲筋、上扛、压光,不掉皮起砂,坡度正确,表面平整无积水,并按规定要求留设伸缩缝。防止管道甩口不准、立管位移,统筹安排管道的安装位置。水暖要与土建密切配合,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并注意管道隔墙位置和基准线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4技术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控制工作,放线完毕后,必须由该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测,加强技术交底管理工作。每项工程进行前,必须对该分项的施工要求进行书面交底,同时,还应加强原材料委托试验管理,每份试验单取回后,要经技术负责人复核数据,并登记入档。加强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预防,并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最终消除质量通病。此外,还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应用工作,对技术资料实行规范化管理,逐步引入计算机内业资料管理软件,把技术资料管理推上一个新台阶。

4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施工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发展,在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目标管理。因此,在房屋工程施工中,必须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各施工人员和各工序要密切配合,注重技术交底工作,特别是安全隐患高发环节和部位以及特殊建材的施工,以达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一、前言

随着目前建设工程的增多以及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施工竞争愈演愈烈,被技术管理水映出的竞争势力也特别突出,有的企业,表面上拥有雄厚的资本,丰富的技术储备,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进行技术管理,或者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因此,经常在竞争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不利的地位,这充分说明了技术管理在企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意义

关系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的管理,想要让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一定要抓好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确保工程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一定要抓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就是要对施工过程的各种施工技术、各项技术活动、各种要素,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和调节,组织与发挥,计划与决策的总称。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包含复杂项目、多工种操作、多种技术混合的综合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了熟悉设计图纸、进行图纸的会审、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施工过程中的洽谈商量管理、检验质量、竣工验收等各种技术工作。

2.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管理的职能,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决定和指标,这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科学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符合技术规程、规范、技术规律的要求,实现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的目标。有利于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作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养,提高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素质,有利于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和工程特点,运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适用的技术,运用到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它有利于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3.1施工准备阶段

3.1.1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技术标准,它同时也是建设领域的技术规范,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执行。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要加强,以提高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一旦发现有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存在,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严格按照规定对责任人和怎忍单位进行处罚。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了解、熟悉、掌握和会审制度;对施工场地总平面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施工试验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和工程检查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测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3.1.2做好施工图纸会审。技术管理的关键是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工程项目中标后,我们要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与建设单位委托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组织好施工图纸的会审。熟悉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目的,对施工中的某些要求。对于施工单位提出来的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要经过讨论、商量,不再确保工程质量和符合建筑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处理存在的问题。

3.1.3明确责任。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负有全面责任的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其职责就是要准确、及时的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就是要以掌握设计意图和理解业主的目的为基础,现场施工充分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同时还要参与到控制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对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复核已经测量、计算的各项数据等等,技术负责人要参与和解决管理、控制对工程施工进展有影响的工程成品质量的各个施工环节和技术问题。

3.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控制

3.2.1技术交底。对确保工程施工进程和工程质量起至关作用的是技术交底,这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分部工程都要准确、及时的进行技术交底。对特殊和隐蔽工程更是如此,对采用的新工艺、新结构提出的技术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容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等更要特别强调。这样就能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合同的工期和质量交竣工,建设出满意的产品提供给用户。

3.2.2工程质量的管理。技术管理一定要根据规定的进度目标,对施工进度计划全面进行执行。针对有些工作的实际情况,随时关注材料、设备供应情况和施工能力,注意单元工程形象进度,对后续工作的计划进度安排及时调整好。对存在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注重对双方存在工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进行协调,不会发生因为这种情况而出现影响整体工程工期的情况。在工期达到合同文件的要求和质量上符合工程项目的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取措施,将工程的费用成本降低。

3.3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竣工的项目工程要进行合理的检验与评定,就是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手段对完成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性和特征进行测定,通过对规定的质量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凡是与规定标准不相符的有关部位和工程,要在检查完后进行相关的加固补强,凡是与规定标准相符合的有关部位和工程,检查后予以通过,对满足优秀、良好标准的,给予优良的评价。质量检查包含以下几项具体工作:一是度量,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方法进行测试、测量工作;二是比较,就是用质量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三是判断,就是分析对比的结果,根据规定的质量标准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四是处理,就是对被检查的工程项目的竣工后产品进行评价,是否能够通过验收,是否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是不是要使用一些方法就行补救。

三、结语

总而言之,技术的管理就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针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控制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旭东.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3)

第8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使得建筑高处施工作业也越来越多,这就增加了建筑高处坠物坠入的事故发生几率。当前的很多恶性工伤事都是由于高处作业防护不当而造成的。下面简要探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1、施工测量的控制

高层建筑由于具备高度高、层数多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就特别高,针对这种情况最好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制定好相应施测方案,选好测量仪器,按照施工方案构建施工控制网,把高层建筑的控制轴线尽快投影在建筑的面层上,为保证以后的浇筑混凝土、立模板和捆扎钢筋并按照控制轴线画好柱列线等等细部方样;施工测量方法一般将内控法和外控法有效结合,在使用外控法来投测轴线情况时,要每隔一定层数私用内控法测量一次,从而降低竖向偏差积累和提高精度;在使用内控法测量时,通常采取激光铅垂依法,务必在首层的面层上控制好平面,同时用中心十字来控制或者选好四个合适位置当作控制点,浇筑上升各层的楼面时,为确保激光可以垂直向上透过预留孔,要在相应位置留下以200毫米为边长的正方形方孔和首层层面的控制点对应。高层建筑的施工处理务必按照实际情况实行可行方法,实施途中还需认真校对与复核来保证无误。

2、混凝土控制

(1)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做级配实验、配合比实验,实验过程中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严格执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以此作为实际施工中的参照标准。

(2)在测定所到场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易性等都符合要求,且不存在分层、泌水、离析等问题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筑要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厚度必须符合规范、设计要求,时间要按其缓凝时间予以确定。同时,要保证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冷缝出现。

(3)混凝土振捣时,振动器插点必须按一定顺序有规律均匀排列、插棒,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振捣时应按“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方式进行,层间不宜形成混凝土缝,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亦不宜过短,应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高层建筑多采用具有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缩短施工周期等特点的泵送混凝土,采用此种形式,不仅要严格控制浇筑、振捣,最重要的是严格执行养护制度。养护中要根据规定,按照不同水泥品种和混凝土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则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另外,养护要有专业人员予以负责。

3、裂缝控制

(1)设计措施

针对“放”采取的措施应是设置好永久性的伸缩缝,在外墙面的恰当部位留下分隔缝。对于“抗”采取的措施,要防止结构断面因突变带来集中应力,加强对钢筋构造配置重视;采取小型空心堆砌混凝土而成轻质墙体要保证增设间距小于3米构造柱,各层墙高中部要增设厚达120毫米和墙等宽混凝土腰梁,在砌体没有约束的一端设置构造柱;在预留门窗洞1:3处采取钢筋混凝土来巩固;在两种基体不同接触地方用钢丝网来处理;对于梁低砌筑要求要特别注意;要合理设置屋面隔气层和保温层;对于抗、放相结合措施要合理设置好后浇带,并采取相应可以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技术,在混凝土里要多渗入纤维素等等。

(2)施工措施

对于抗、放相结合措施,为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要在早期对新浇混凝土进行养护。为了在早期尽量降低收缩度,务必要对构件做好湿润养护控制,从而防止由于其表面水分的过快蒸发和由于产生的较大收缩,导致的因内部受到约束而产生的开裂。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要着重控制好混凝土温度上升,减缓混凝土降温的速度,降低混凝土收缩率,为提高混凝土极限的拉伸值,完善构造的设计和改善约束上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选择中低度的水化热水泥,对于混凝土后期强度要充分利用,加入粉煤灰和减水体本身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但焊口处防水用热塑带粘接,无法达到焊口防水目的,玻璃钢外防腐是层状结构,表层有脱落,与热塑带粘接不牢,起不到防水作用,况且玻璃钢外防腐易碎,施工过程中容易破损,建议江心岛采用夹克管或改变焊口热塑带粘接防水,真正起到防水作用。

(3)考虑到昼夜温差过大容易造成水井套管阀门破裂的现状,建议岛内水井采用德大井口(双30区块采用德大井口套管没有发生冻裂现象)。

(4)建议加大预防污染事故发生的投资,侧重预防,以治理为辅,只有把隐患治理了,保证生产过程中不污染,治理只能是对预防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用来治理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三、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经验等,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员工事先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将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质量。

2、重视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

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永远不可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层面的差异在一般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并不是那么明显,但在工程量大、施工工艺复杂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很多时候甚至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比如混凝土的振荡捣实、混凝土的泵送装搅拌等。只有采用了选进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施工设备,才能的在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人力投入和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进度。

3、各个岗位需要相互配合协调

在民营部门和是工业部门都需要在综合的管理方面进行管理,只有相对在建筑部门进行协调,才能够对各个岗位进行配置。我国在高层的建筑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分布有很多个专业,对于技术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需要在各个岗位进行综合的管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4、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相对比较长,因此必须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以及施工图纸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严禁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等现象,以避免返工。同时还应加强检查验收现场施工情况,坚决要求整改或返工不合格的工序,只有验收合格才能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现场工人间的技术交底工作,让他们熟悉操作过程和技术标准,进行全员、全过程的技术管理。

结束语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及正常进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无法完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及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还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爱国.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1年.

第9篇: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显得愈来愈激烈,只有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职能与科学方法,才能保障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针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以及策略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使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

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中按规律要求,按正常施工程序进行,决不颠倒工序,破坏施工规律,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一般是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主体工程自下而上,装饰工程自上而下,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电气、采暖、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梯等安装工程的配合穿插施工, 做到预埋、预留的位置、尺寸准确,安装调试到位,使整体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装饰工程的顶棚抹灰与楼地面工程的施工中, 应该是先施工楼地面工程,之后再进行顶棚抹灰,因为楼地面工程的施工工艺是:清理基层―抄平弹线―浇水湿润―刷结合层―浇筑混凝土基层。浇水湿润易造成顶棚污染,水的凝聚渗透作用降低抹灰层与混凝土结合层之间的粘结力, 造成顶棚空鼓、裂缝、反碱。浇筑混凝土基层时施工机械和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将造成顶棚抹灰层顺预制板缝开裂和抹灰层空裂。这就说明了施工技术管理中施工程序的重要性。通过技术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隐患消灭在发生之前,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针对工程特点和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攻关活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通过技术管理,积极研究与推广新技术,促进技术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建筑施工中,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预算定额人工费已不能全额支出市场劳动力的工资,建设单位又降低企业取费标准,这就给企业技术管理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只能向管理要效益,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增加设备周材的周转次数和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以前的木支柱,周转不了几次就成一堆烂干柴,改进成带螺旋升降的钢支柱,既增加周转次数,又提高了施工效率,真可谓一次投入,多次受益。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以及策略

2.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一是图纸会审制度。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也是一个设计图纸的交底, 最后就图纸上的问题各方面形成的“图纸会审纪要”, 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二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实施制度。把图纸上的建筑物搬到地面上,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施工过程, 而“施工组织设计”正是指导实现这一过程重要的、综合性文件, 它的技术含量高,设计面广,综合性强。三是技术交底制度。把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要求层层落实下去,让参加施工过程的每个人都清楚所施工部分的技术质量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四是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审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五是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必须永久保存)。以及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

2.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策略

2.2.1 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技术组织机构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机构,我们要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首先是以法治企,强化落实,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 组织全体员工, 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 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 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其次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 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2.2 严格建筑材料的采购。有输入才能有输出, 有投入才能有产出。企业技术进步要有适宜的投入作保证。技术投入包括人力投入、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技术人力资源主要是企业应拥有相当比例的高文化程度、高技术素质、高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企业要为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设立专项资金,技术管理资金占企业管理费用的比例,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企业应按技术工作计划,结合企业实际,予以计列,不可遗漏。技术基础设施,除办公设施外,应有完备的材料试验室、技术资料室, 适时更新购买适宜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技术参考资料、技术管理应用软件等。要实现对绿色建材的采购,绿色建材就是要选择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要保证所用的材料为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通常, 人们对结构用料出于强度等危及建筑物安全因素考虑,重视的程度会高一些,而对材料的保温、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却有较少的考虑。另外对装饰材料往往忽略对放射性元素和甲醛、氮、苯、氡等有害物质或气体的控制,最终侵害使用者的生命健康。

2.2.3 严格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它既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为了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我们建议针对组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进一步把施工方案进行细化,按分项工程的要求提出施工技术交底。

2.2.4 技术管理中实现信息化。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 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能贪大求全、照抄照搬,而应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完善。

2.2.5 注重施工后期的技术管理。进入施工后期, 整个建筑工程形象已经完成,这时切不可松气,更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首先要组织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核对施工与设计是否相符,是否有施工遗漏和失误。对重点设备和工段应进行重点检查。其次要注意建筑工程的清扫理。在现场施工中, 管线中常常带有污物和施工残留物,应及时清扫,否则会对阀门、设备、仪表带来严重的损害。管道在安装前后都要进行清扫,要焊一段清扫一段,这样可大大减少系统封闭后的清扫工作量。

3 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 我们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遏制建设施工事故发生,确保质量能真正得到控制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一次性、成果的不可换回性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应以先进的技术管理为手段,以质量做项目,以质量保项目,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在实践中深感优质的技术管理工作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工程进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为之努力提高的目标方向。

参考文献

[1]谢兰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