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

第1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辨证精神的范畴。

3、人本主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义,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民主价值。

4、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2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在作者理解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概括,纵向特征是“易”,横向特征是“和”。所谓“易”,“就是《周易》中的‘易’,‘生生不息’、‘革故鼎新’。求变是正宗国学,不变是腐儒国学,国学永远是过程”(前言)。在“易”的视野中的“国学”,是与中国现实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导当代文化建设的经典。当然,在作者看来,文化重建并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照搬经典的教条,而是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研习国学经典,“‘新国学’要从问题出发,学问的基础是问,学问学问,没问就没学,没学就没根”,这就是用古人的智慧解决当代人的问题,是传承中华文明再造民族文化辉煌。在作者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政”带动了国学的新变化,“经济国学已经在儒商的实践中萌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应该是国学必须要面对的。正如作者所说:“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的,如今的‘社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人’,不深入经济生活,学术研究就不周延。效率、利润、价格、待遇、物求、个性、竞争、规划、法律等要素都很重要,但是安人、守正、群体、和谐、人本、仁爱、恕道、自强、无为、淡定、乐天、厚生等理念也很重要,新型的商业文明需要人文干预,在这方面国学大有可为。”

作者用“和”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横向特征,以“和”作为贯穿各家思想的主线。所谓“和”“就是《论语》中的‘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尽管这里主要引用的是儒家思想,以儒家文化作为国学中心,还有可以商讨的空间,但是,以“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并以此贯通儒、道、法、兵、佛、墨等各家思想,准确地把握了国学的基本精神。在作者设想的思想框架中,“和”既是思想价值的范畴,是和谐、中和,同时又是思想规范的范畴,也就是“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的思想演说都可以在同一种思想规范中被纳入到一个理论框架中来。

在作者所构造的这个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当然居有主导地位,对儒家文化的阐释不仅涉及对道、法、兵等各家思想的贯通,而且也影响到国学今用的现实功能。在对诸家学说阐述的过程中,作者似乎更偏爱儒家文化。徐宏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论语》研究,致力于国学的传播。因此,这种偏爱就是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的文化认同。作者认为,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是“仁”,“孔学就是‘仁学’,‘仁’是儒家思想中的大字眼儿”(P3)。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所以,“仁”的核心并在于“礼”。所谓“礼”就是一种典章制度,是一种规则,是一种道德规范。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思想,使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要符合“礼”,只要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符合“礼”的要求了,就会达到和谐的地步,也就会达到“仁”的境界。

以“礼”的思维来理解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就是大德性、大智慧,是一种状态,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作者的设想中,中庸就是一种境界,如果各方面的事情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一种至美。作者强调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与现实的关系,就是突出做人做事要把握适度,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最佳境界,而唯有中庸可以达到完美境地。因此,所谓中庸就是中和,就是不走极端,不过分,不急于求成,而是把握分寸,适度 掌握。

如果说作者对儒家文化的把握主要侧重于以礼求和的话,那么,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则主要倾向于天乾地坤,阴阳相济,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演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家文化主张的“无为而治”,不是不做事,而是要正确地做事,有智慧地做事。怎样才是有智慧地做事?顺其自然,低调为人,积小成多,积水为渊,积土成山。如果说儒家文化强调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强调有理想有抱负,那么道家文化恰恰突出了做事要从小处着眼,重视过程,要知道自己的不足。

由于本书体例的性质决定,这部著作不可能对先秦以来各家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甚至对经典的评析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展开。但我觉得作者的评析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而写出的心得体会。这里既有作者的理论探讨,有作者多年来学术研究的成果,也有社会观察及其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作者注重学理上的讨论,但不发空议论,也不单纯进行学术辨析,而是将学术思想融入现实的考察之中,将古人的智慧转化为实践层面上的经验。

第3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文化传承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①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振兴中华民族大业的责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继承至关重要,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理解、认同,把他们培养成有国家有民族有文化归属感的人。一个人,只有血液中流淌着民族基因,只有骨髓里渗透着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萌生起由衷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为此忠贞不渝。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她是中国人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含华夏各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文化衍生思维模式又衍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中国的先哲们的宏大的思想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语文教师肩头自然而然要承担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虽然不是全部。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除了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还应该有一种不可或缺的,就是文化传承意识。

细心研究教材,探索文化教学点。教材中的文化看点不是系统的。集中的,而是散见在各篇文章中。需要我们教师有意搜寻,注重积累。经过几千年的演进,儒家思想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思想。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提倡积极投身社会,建功立业,“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教材中到处可以见到。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杜甫的“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李白的“俯视洛阳穿,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些寒士们在自己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想到的却是比自己更为困窘的老百姓啊!我们在教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难道不感受到厚重的中国“仁”的文化意识吗?教学中找到文化教学点,让学生领悟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氛围很浓。在中学教材中,常常有所体现,教学中不容忽视,注意了则会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樊哙从良坐。”从坐席位置来看,项王、项伯东向最上,次之亚父,再次沛公,最下张良樊哙。在项羽的心目中,刘邦的地位远在己下,眼里并不觉得刘邦是自己的对手或劲敌。目无对手,其势必败。在鸿门宴上,原已定好的杀刘计划被项羽随意改变,他不杀刘邦并不是心软,而是觉得刘邦不是自己对手,即使发展了也不会成为劲敌。所以,尽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结果让刘邦轻易逃脱。在教授这一段课文时结合文化常识,学生容易理解,学习效果也好。相反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曹操与刘备只二人对饮,感觉就两样了,显得曹操大气魄。课堂上对这些问题适当的讲析有利于学生对古代作品的深刻了解和进一步感悟。进一步理解性格与命运的辩证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修养,养成懂礼讲礼的习惯,对将来从事社会事业有积极地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好多独特的东西值得去探索,这对学生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都有帮助。如“阴”“阳”之分。我国古代,山之南,河之北都称“阳”。反之,山之北,河之南都称“阴”。原因是,山的南坡,河的北岸都能晒到阳光;山的北坡,河的南岸不易晒到阳光。“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又如“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其中“阳”解释为“北面”“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登泰山记》)其中“阳”解释为“南面”,“阴”解释为“北面”。再如“直通豫南,达于汉阴。”“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柳毅传》)“阴”解释为“南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阴阳之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男的为阳,女的为阴;人间为阳,死后的处所为阴,……等等,文化传说很多。如果不向学生讲解明白,“阴”“阳”具体用法的话,学生只能糊里糊涂,不知所云。

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中国文化继承的思想。传承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并不断发扬光大很有积极意义。“和”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核心理念。古老的中国就提倡各民族平等,共同发展:孔子就提倡打破种族之见,对当时的所谓蛮夷,都给予平等的看待。他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在孔子的意思,陋是出于小人鄙狭之心,与九夷并无关涉。所以《春秋》华夷之辨,乃决于文化而非决于种族。中国主张和平崛起,正是中国文化心理使然。重德思想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思想。立德则须追向一个人的行为的动机。立德重内省,亦即是自己认识自己的反省。以“主忠信”作代表。而其极致,则归于“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的是孝弟忠恕;所以立德行。而此处所说的忠信,乃绾带着文行两方面,为两方面所必不可少的共同精神。曹操自己奸诈,但对忠信之人还是佩服有加的,对关云长上马金,下马银,又赠宝马又送美女,除了政治目的还离不开敬重关云长忠信的品行。司马昭算得歹毒了,但对李密的孝顺祖母之情还是感喟良久,不仅暂缓征召李密,使其陪伴祖母,还让县衙供给使用,并配备佣人。中国古典文化中提倡的“忠孝节义”“仁义礼至信”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总体是值得继承的,不能一律冠之以“封建”二字而加以批判或抛弃。难道现在一些人,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就是现代社会要提倡的道德操守吗?中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了许多文化精髓,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继承之责无旁贷。

适度拓展,激起学生继承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极性。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而佛、道文化主张消极避世,组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正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两极性,才使得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往往遵循非此即彼的原则。中国文化的独特个性和独有地位以及现代社会对中学语文课程特点要求:我们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多探索,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起来,不能仅拘泥于一些具体知识,还要有文化传承意识,担负起更为重要的文化传承任务,并使之发扬光大。适度拓展,激起学生继承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民族文化教育重在探索与坚持。只要我们教育者自身加强“民族文化”的意识,就一定能够在“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中找到最佳途径,并获得越来越好的教育效果。

注释:①引自《在八届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②焦永生《浅谈民族文化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日出版王军,董艳主编;

[2]、《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1日出版缪家福著;

[3]、《中学教育整合模式――教学模式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1日出版林华玉著;

第4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一、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概述

在弄清楚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之前,我们必须对这些概念进行剖析,明白其真正的含义,这样才能更方便进一步探讨。

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助人活动,十分注重专业伦理价值。学者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种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强烈的助人观念驱动的社会互动,是一种伦理价值相关的社会互动。

那么什么事社会工作者呢?根据《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界定,社会工作者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它用从事社会工作和专业两个特征来指认社会工作者。”王思斌在《社会工作概论》中初步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这一概念目前成为国内社会工作学术界较为通用的界定。

王思斌将社会工作的伦理通过“应用伦理”和“职业伦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的社会科学,其实践包含特定的价值观和信念,他们成为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原则和指南,这些就是专业的应用伦理……职业伦理就是一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关于伦理价值的内涵,王思斌提出:“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在现实中就是以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守则为标准。”进而,他通过对各国社会工作者守则的归纳发现伦理应包括以下十二项标准,即“尊重案主权利”、“验收案主秘密”、“公平服务大众”、“重视同事工作”、“恪守公私分明”、“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众福利”、“共同执行守则”。

对于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学者们的解释大多是援引自雷蒙(Reamer)所提出的定义,即“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当然,学者们并不是仅仅只有这一种看法,国内学者,王思斌教授就认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主要是指有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之间产生的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决定困难,它也是价值观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个体与群体、个别与一般、革新(或变迁)与传统之间冲突的具体体现。”

但是不论怎样去界定这些概念,其本身实质的内涵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而体现在社会工作者身上的伦理价值内涵也大同小异。依此,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也成为所有社会工作者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一)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分类

有些学者倾向于沿用雷蒙(Reamer)所提出的分类方法。“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会涉入不同层面的伦理困境。”具体的将困境分为直接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和间接实务中的伦理困境。直接伦理困境包含:(1)保密及隐私权,(2)案主的自决权与专业父权主义,(3)对不同对象的忠诚,(4)专业界限与双重、多重关系;间接伦理困境包含:(1)有限资源的分配,(2)专业伦理与法律、法规的两难冲突,(3)研究与评估所涉的伦理困境,(4)揭发机构或同事的不当伦理行为。

也有学者在此观点上提出了不同见解。他们认为:“这种分类方法还有些过于繁琐,而且不能给人一个对于伦理困境种类的整体直观印象,故而尝试从整体上将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伦理困境依据其特点划分五大类,同时考虑到伦理困境起源于价值观的冲突,而一个“困境”本身也表现为一种冲突的情形,因而每一种困境都以“冲突”的形式来表述”,即划分为目标的冲突所造成的伦理困境;忠诚的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责任的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角色的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利益的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导致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的工作,也是一项面向社会实践问题的工作,在其专业实践中必然会涉及诸多的伦理问题。弗兰克?M.洛温伯格(Frank M.Loewenbrg)和拉尔夫?多戈夫(Ralph Dolgoff)认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社会特点的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一个包括社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个人(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价值观、社会工作机构价值观的复杂体系。在现实社会工作环境中,当不同的价值观同时发挥作用时常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正是这些冲突最终导致了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被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认可的、体现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特点的一系列价值。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反映。二者应当一致。但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伦理相关性也决定了社会工作专业核心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存在者不可避免的冲突。可以说,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是受人道主义、社会福利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价值观念。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行方式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内在之间存在冲突。由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涉及到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每个方面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要求又存在差异。当这种差异反映到社会工作价值观上就会导致社会工作价值观本身的矛盾和冲突。以社会工作中的尊重与保密原则为例,它要求尊重案主的隐私权,为案主保密,但是它同时又要求保护第三方不受伤害。可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会发生冲突从而使杜会工作者处于伦理困境之中。

第三,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事业的催化剂,当他们被赋予专业责任时。他们就启动了可能实现专业计划和目标的过程”。所以,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必须要遵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从原则上说,社会工作者应当遵从、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使个人价值服从专业价值,并按照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要求为案主提供服务。然而在实务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仅受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也会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个人的文化教育程度等多维度影响。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可能会与专业价值观不一致。

第四,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与案主价值观的冲突。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需要契合。然而在现实环境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可避免地与他生长的环境和成长的经历有关。社会工作的对象大部分是弱势群体,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与社会主流文化不相容.特殊的心理、社会地位很容易使他们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对某些问题产生重大分歧而使社会工作者处于两难境地。

三、传统儒家思想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修正

由于社会工作是从国外引进的,我们一直在沿袭甚至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导致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伦理困境。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价值、思想等对这些伦理困境均有一定的修正作用,尤其是当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这些儒家思想对其有很大的帮助。

儒学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精神资源和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据。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中国思想以儒学为主流。”“儒学为中国文化主要骨干。”儒家文化直接产生于中国历史社会,与其他各种学说比较最能反映和体现中国社会历史的实际和中国人具体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就社会工作而言,它是一种根植于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制度补充,是一种科学助人的行为和方法,是促进社会和谐与发挥个人、家庭及组织潜能的重要的职业。基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本质,儒家文化的整个价值体系包含着很多可以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相契合的基本特质。

(一)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可以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偏离进行修正

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出发点就是利他主义。而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利他主义理念的典型代表。孔子的伦理思想用一句话概括是:“志于道,据一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者,爱人”,孔子的“仁”要求人们不仅爱自己的家人也要去爱其他人。这是一种利他主义的理念。《论语》里面有很多关于“仁”的论述,其中最为重要有两条:一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自己想有所利,也要让别人得到它。也就是说从自己的欲望、要求、意愿出发,推己及人,实现融汇贯通的境界,就是“仁”。“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更是儒家文化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具体的要求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老人和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所有的老人和孩子等。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是受人道主义、社会福利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价值观念。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正义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为他人福利无私奉献、勇于承担责任。然而由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行方式,我们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因此,将社会工作直接本土化必然会导致社会工作价值发生偏差。因此,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博爱,爱一切人”的思想必定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儒家思想中“和”的思想可以对社会工作内部价值之间以及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进行修正

“以和为贵”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人际关系准则。“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儒家的出发点是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强调的是现世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孟子则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一系列旨在实现人际与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以及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在社会工作中涉及到多个相互关联的人,社会工作者应向涉及的各方明确自己的角色,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尽量减少任何利益冲突。

而“和”的另一层面的意思是“和而不同”,在主张和谐统一的同时,支持和主张在这种和谐共生的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他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在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坚持自己正确的价值趋向和助人意愿,不断寻找时机和努力采取各种办法耐心的做思想工作,而不是放弃努力,由对方去自行其事。

(三)儒家思想中“礼”的思想可以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修正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礼治有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为“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它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礼治的另一个原则是“尊尊”,就是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对一国之君的服从。亲亲是宗法制原则,尊尊是等级制原则。在“亲亲”和“尊尊”两者之中又特别强调“亲亲”,这是因为“亲亲”中的子弟孝顺父兄,下级服从上级已包含了“尊尊”。后来儒家继承了这种思想,提出“孝”是“德之本”。在孔子“爱”的思想中,他认为爱人行动的首先应是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将这种对亲人的爱推导出去,爱别人和众人。因此,本文主要是从家庭伦理关系中的“礼”出发,阐述儒家思想中的“礼”可以对整个社会家庭伦理价值的修正。

1. 夫妻关系

《礼记》中讲夫妻关系主张“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礼一记?昏义》),这是说夫妻关系是其他家庭关系的基础。儒家对于夫妻关系的要求是,“夫为妻纲”。妻子是依附于丈夫存在的,这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的要求。现代的夫妻关系是有着很大变化的,越来越多的夫妻主张两人地位平等,所有的事情是两人通过商量来决定。夫妻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2.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儒家对于兄弟姐妹之间的描述是“兄友弟恭”,处理兄弟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友爱。“长兄如父,长嫂如母”,长兄的地位是仅次于父亲的。儒家是比较注重长幼顺序的,主张长幼有序,不得超越长幼的界限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孟子认为,兄弟之间应该“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孟子?万章上》)也就是主张,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儒家是十分看重血缘关系的,主张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关系是最牢固的最应该珍惜的关系。中国自从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对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深的理解,但是,儒家的兄弟姐妹之间相亲相爱的理念是适用于我们现代社会的。这些传统家庭伦理的精髓是不能丢掉的。

3.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父慈子孝”是儒家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界定。“孝”也成为人伦中最重要的环节。社会工作中“孝”伦理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和广泛的。孔子在对“孝”进行解释时讲过,“父在,观其行,父残,观其道,三年无改于父之志,此谓孝矣”,这是主张子女对家长的绝对尊崇。子女对家长的孝还有一个:“无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家长地位在整个家庭中是绝对的权威。而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的重心开始下移,孩子的地位开始升高,家庭中是孩子处于主导地位,父母处于从属地位,加上计划生育使得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地位更是无形中被抬高了。孩子地位的提高和家长过度的溺爱给中国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淡漠,很多人为了自己选择了不生孩子,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儒家文化中的“父慈子孝”,我们还是应该一定程度的遵守。

第5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学;经济人;理性;人性论

一、引言

基本假定在西方经济学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最优化分析贯穿各个领域,有着极强的魅力和实证解释力,而西方经济学磅礴的理论大厦也是在“理性经济人”假设这一基石之上建立起来的,无数经济学家不断地为其添砖加瓦,西方经济学理论日趋完善,各种流派也是百家争鸣。西方经济学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同时,经济人假说在不断地得到修正。

通常人们认为经济人的利己假定及其正统经济学的解释是对人的本性的毋庸置疑的概括,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但是当我们将这一假定和不同的文化基础联系在一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经济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抉择,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影响中国经济学独特性的最根本的原因,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百家争鸣,但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具历史渊源和影响力的部分,所以,本文在视图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影响时,首先选择了儒学文化作为开端。在经济利己性角度探究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冲突与融合,力求找到两者之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改善原有假设,建立适合中国的新假设体系。

二、文献综述

(一)“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文化、宗教渊源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利己的,在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初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基本假设的建立。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残酷的原始积累,人们的经济行为基本上可以不顾其他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此时显现出的是人类自利的一面,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很大程度上也是当时现实的反映。另外,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基督文化,而基督教的教义基础是性恶论,由此“原罪”是基督教所遵循的核心教义之一1。由宗教背景所影响到的西方文化,是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不论善还是恶都追求自我,这一点在众多西方著作、电影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因此,基于经济背景和文化、宗教背景,才提出并逐步形成了传统“经济人”——完全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利己主义者。

(二)“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形成及修正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但是“经济人”假设从建立之初,就倍受怀疑,爱奇沃思(Edgeworth)曾提出每一个人的行为受自利原则驱使是“经济学第一原则”,但他也承认这个原则并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东西,而这种非现实性来源于简单的利己性假设对社会规范及个人——社会关系等重要方面的忽视。

阿玛蒂亚K.森(Sen,Amartya.K.)在其著作《论伦理学与经济学》中评述道:“事实上,我们将无法理解人的理性,理性的人类对别人的事情不管不顾是没有道理的(sen,1987)。”该意见代表了早期批评者如美国的凯里(Carey,Hery.C.)及其追随者汤普森(Thompson,Robert.E.),特别是德国历史学派及新历史学派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他们反对古典经济学对人类动机作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解,主张以“真实的人”来取代非现实的“利己人”,因而要求在经济学中全面反映人的本性。而在经济实践中,利己原则遇到的一个重要困难是现实中存在的利他主义经济现象,这一点就连马歇尔(Marshall,Alfred.)也不否认,而提出人类的利他主义动机在家庭中的存在。

(三)中国经济学基本假设构建的进程

在中国,最初关于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影响的讨论大多作为解释每种经济现象的原因之一出现的,而对于这一问题进行较为专门的研究并把他上升到构建中国经济学具有决定意义的高度上来认识,起于樊刚、盛洪、汪丁丁等少数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已开始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经济学研究重要前提,例如盛洪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秩序哲学和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传统之区别,力图以此找到中国经济学之根(盛洪,1994),并且师徒通过比喻把经济学的最大化原理用于道德范畴,但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模型(盛洪,1998);樊刚则从中国文化重人治与西方文化重法治的比较中,说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樊刚,1994);汪丁丁把中国文化分为若干层次,分别说明与经济的关系及其相互融合(汪丁丁,1992)。

近些年的研究中,王晓玲从西方经济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以及西方经济学如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角度,对于中庸思想、自由思想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意义进行分析(王晓玲,2006)。程恩富提出了“新经济人假设”:第一、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或性质。第二、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第三、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程恩富,2005)。

三、儒家思想对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冲突与支持

(一)传统儒学的文化精髓

传统儒学思想和上述西方基本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儒家文化实质是一种伦理哲学,其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宽、和。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学形成了独具特质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及时在现代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与基督教义相比,儒家文化崇尚“仁”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相比,儒家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与西方非黑即白的极端主义相比,儒家文化主张“和”为贵。因此,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社会中的人的基本性质有着迥异的认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其行为与西方文化熏陶下的人们的行为是不同的。

但是,儒家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历史背景之间并不是仅仅存在冲突的,也有很多相通的内容,例如博爱、信用、理性等等。

(二)儒学思想与“经济人”假说的基本冲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有三义,一曰“仁者爱人”。二曰“克己复礼”为仁。三曰君子之仁。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而提出了“义”,认为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仁义”道德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人们在经济利益和仁义道德前要做出权衡和决策,而仁义道德对于决策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儒家的价值哲学中,一向认为人的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孔子用“见利思义”2、“见得思义”3奠定了义和利的关系基础,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价值选择的时候合义的利可以取,富而可求,不合义的则坚决不取。经过后人的发扬,儒家的价值观基本上定型为“先义后利”,“以义率利”的义利观。当人追求物质的欲望与社会的政治合道德原则不会完全一致,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人都会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指导行为,而孟子认为,当欲与礼矛盾时,要用礼节制欲,生命与礼义不能兼得时,要毫不犹豫地“舍生而取义”4。

据前所述,西方文化中的“经济”与“非经济”完全对立,而儒学的“中庸”思想却是强调的整体思考,不强调对立与矛盾。孔子追求“天人合一”,强调对人性进行全面整体的思考,考虑经济与否时不是强调二者的对立和矛盾。

(三)儒学思想对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支持

前述内容中曾提到,传统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提出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和基督等宗教渊源,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领导者的儒家文化与基督教的许多教义不是敌对关系的,而是可以交流和相互补充的。例如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相通的。而孔子的“仁爱”与基督的“博爱”、孔子的“大同”和基督的“天堂”、孔子的“天”和基督的“上帝”都有其相通之处。

《论语·里仁》中的一段话: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上述文字表明孔子并不反对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关键是取之有道。也就是必须坚守“仁”的标准,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人总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生活,追求利欲是人的本能,但是,为了得到利欲而不顾廉耻,就会酿成大错。

因此,对于财富的追求并不是人的唯一目标,要在财富和“仁义”之间进行权衡。因此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目标在面对儒家的财富观的时候,不需要全盘否定,只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善:经济人的收益应该由货币财富和精神财富两部分构成,其中货币收益即“财”,而精神收益便是“道”。

基于以上分析,儒学思想并不否定人对于利益的追求,只是在追求利益时要兼顾财富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既然思想相通,则对于“经济人”假说而言,其内容并非与传统儒家思想完全相敌对,在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经济人”假说时,应该保留传统“经济人”假说中的部分内容。

四、“儒学人假说”的探索:广义利己性与新理性

(一)“广义利己性”假设的及其影响

基于上述对于儒学思想与传统“理性经济人”假设内容的对比分析,在儒学人论的背景下,提出“广义的利己性”假设如下:

人同时具备利己和利他性,由于利他会给行为人带来满足感的增加,也即效用的增加,因此利他性会在行为产生时转变为利己性,因此,广义的利己性包括直接性的利己性和由利他行为转变而来的利己性。

直接性的利己性带来物质(material)效用(用“Um”表示),物质效用可以用货币的效用加以表示,而由利他行为转变来的利己性带来精神(spiritual)效用(用“Us”表示)。但是两部分效用变化的方向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相反的。而行为人的行为决策依据是两部分效用的矢量加和。

例如,需要去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得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该行为会带来物质效用的增加,而精神效用为负,因此行为人是否会选择该行为取决于两种效用的大小。如果是利己思想偏重的人,物质效用可能会强一些,而利他思想偏重的人,精神效用会强一些,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行为主体作出不同决策的情况。

(二)新理性人假设

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可以辨别与区分物质和精神两部分效用的大小。经济活动中,主体目标是自身综合效用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满足程度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货币利润带来的物质效用与生产销售行为所带来的精神效用综合的最大化。

(三)新假设下的利益评价体系——基本思路

基于上述“广义利己性”和“新理性人”假定,人类行为决策的目标不是完全的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综合。人在“利己”的同时也是具有“利他”性的,而“利他”的思想也会带来个人满足感的上升,增加个人收益,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将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消费者的效用理论与厂商理论相结合,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其收益由两部分构成: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只有当两者之和达到最大化时,才会达到均衡。

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中,物质收益的评价采用效用(消费者)和货币(生产者)两种评价方法,而且两种方法分别对不同的研究对象(消费者还是生产者)独立评价。在新的假定前提下,要将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综合评价,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借助效用理论中的“货币效用”的观点和结论,可以将货币收益利用效用的方式统一表现出来,以使评价标准统一,以利于进一步关于最大化等问题的分析。鉴于篇幅的原因具体的评价方法的构建将在另外的文章中单独论述,在此暂不赘述。

五、结束语

基于儒学“仁义”道德和“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下的“广义利己性”假设和“新理性”假设,在满足描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人的影响的同时,可以利用现有西方经济学概念和体系,将原本对于不同目标群体的理论融合在一起,建立新的利益评价体系和基本规律,使用现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做最小的改动满足中国经济学的适用性问题。由于篇幅的限制本篇文章中没有对具体的利益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做详细阐述,具体内容将在其他文章中单独进行阐述。随着各类相关理论的不断丰富,进而构建出整个中国经济学的微观体系。

注释:

①出自《旧约.创世纪》第三章.

②出自《论语·宪问》.

③出自《论语·季氏》.

④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参考文献:

[1]汪丁丁.行为、意义与经济[J].经济研究,2003(09).

[2]梁国楹,王守栋.中国传统文化精要[M].人民出版社,2011(10).

[3]程恩富.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5(11).

[4]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盛洪.现代经济学的中国渊源[J].读书,1994(12)

[6]樊刚.苏联范式批判[J].经济研究,1995(10).

第6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孔子简介

孔子,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予,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专心从事占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怒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导“天人合一”,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电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形成及源流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鹰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干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祭孔的意义

由于做出了兴办私学、传承古学、开创懦学三大历史性贡献,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文化巨人。特别是其开创的儒家学说,不仅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思想支柱,而且对广大平民百姓的思想与生活也产生了极深影响。因此,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成为至高。

无上的圣人,受到盛大而又隆重的祭祀。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十七世纪以来,中国周边国家越南、朝鲜、日本、琉球(今属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兴建了许多礼制孔庙。18世纪以来,随着孔予思想的对外传播和华人的外移,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许多孔庙。全盛时期,世界上共有孔庙3000多座,其中礼制孔庙2000余座,是世界上最多的礼制庙宇。

第7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推动作用 途径

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它所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道德践履、强调道德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等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陶冶品质、完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突出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极为重要的。校园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能够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敦促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大学校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复杂。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往往由于过分注重功利性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明主题,集中表现为:有的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认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单一,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具体措施、手段的落实;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在建筑物的建设;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对大学生人品的塑造,造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缺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太狭隘,只局限在校规、校训、教学理念的理解,没有建立整套完备的校园文化体系等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非常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等的获得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依托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健康、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创建。

推崇 “仁爱”原则,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仁”既是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什么是“仁”?《论语・颜渊》里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是爱人的道德规范,并且给它赋予“泛爱众”的普遍性的理性品格和准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张对人要有爱心、尊重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家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仁”的思想。依据这一原则,孔子提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三条基本道德原则:“知人”“慎言”“远怨”。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要宽容,认为宽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必备涵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爱人”包括自爱、爱人、互爱。爱人与自爱是统一的,是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将心比心地去爱别人;也只有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互爱是自爱和爱人的逻辑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仁爱”原则与和谐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张扬,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对于同学之间的宽容互助、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强调“重义轻利”,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确立了“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的义利观。所谓“义”主要是指道德义务;“利”指功利或利益,主要是个人的私利。所谓“重义轻利”就是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义”永远在“利”之上,儒家的这种义利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论,也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义”是至高无上不可丢弃的,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把通晓道义还是私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当“义”和“利”二者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要“舍生取义”。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儒家义利观中的精华必须借鉴发扬。当前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而淡薄社会责任、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一些大学生在物质上崇尚消费,在精神生活上崇尚现实的快乐,将道德原则等同于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对精神动力的淡漠、对金钱功效的崇拜,已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追寻。儒家“义利观”的弘扬,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能够自觉的以民族国家大“义”为重,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甚至是不择手段。

追求“内圣外王”,塑造理想人格。“内圣外王”是儒家对人生理想人格的一种最高追求,它体现了儒家关于道德与政治的直接性的统一。儒家认为圣人是最适合做君王的,所以他们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统治者,因为“大德者必得其位,天下之大,非圣人莫能王。”因此,孟子指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一个人要想“外王”,那就必须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内圣”,因为只有“修己”才能“安人”。在儒家的思想中,若想达到“内圣”,仅仅具备仁、义、礼、智、信、诚等道德品质还不行,他还必须有相应的能力和知识。否则,仅有道德品质而没有知识、能力,还是无法达到“外王”的。所以,既做到了“内圣”又做到了“外王”,这才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儒家这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个体人格形成过程中内在和外在的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对于克服大学生的冷漠和浮躁心态,重建大学生的人文价值关怀和理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倡导“自强不息”,培养积极进取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立自强、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华夏祖先从四季推移与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稳健不已的步履中感悟到一种自主、能动、永不停息的精神,认为人应该仿效自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西北的胡杨树 “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就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很好体现。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塑造大学生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独立人格,培养大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悲观、不放弃的精神,让广大学生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开设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推崇仁爱、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丰富国学资料库,加强学校在国学领域的专业研究,便于师生对国学的研究和学习。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组成各种“品读国学”兴趣小组,研读国学名著,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二)精心组织活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思想升华

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邀请校内和校外专家举行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专题讲座;充分利用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不断加强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歌舞比赛等,让大学生感悟经典、启迪人生。

(三)领导高度重视,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制度上重视,开展“书香校园工程”,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从措施上重视,真正从根本上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道德色彩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消除低俗文化,抑制垃圾文化的传播;在校园设施建设上,布置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教学楼等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第8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装潢设计;应用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的思想和血液中,即使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环境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仍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室内装潢设计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室内装潢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深深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思想的影响。笔者主要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的渗透。

1 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分析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还是中国室内装潢设计的发展中,两者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直以来,室内装潢设计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室内设计师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传统文化的启发,室内设计也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1.1 室内装潢设计属于文化范畴,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当前,室内装演设计具有多种设计风格,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风格,都是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下设计,因此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每一种室内设计风格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时期的流行风气和社会潮流。同时,室内装潢设计本质上就属于一种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当时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和追求。其次,设计主要是人的一种理念,而人的思想观念肯定会被传统文化而影响,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理念,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自人类诞生开始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会包括室内装潢设计。

1.2 传统文化对室内装潢设计的影响在形式上有所变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室内装潢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很多现代室内装潢设计的时代感、现代感很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室内装潢设计理念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装潢设计的影响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并不代表室内装潢设计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 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

传统文化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追求自然。在中国古代一直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们也非常赞同这种思想,道法自然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2)追求大美。中国古代有一句老话――上善若水,就是指人世间的大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的设计理念主要是追求这种大爱中的美,实际上也就是朴素、简单、淡雅之美。(3)追求和谐。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儒家文化主张的中庸之道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理念。室内装潢设计中会通过合理安排空间、装饰材料等,尽量营造一种和谐、自然的环境。

3中国室内装潢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具体应用

3.1 现代室内装潢设计中引用中国书画装饰艺术品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室内装潢设计中常常会借鉴、引用传统建筑室内设计元素。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常常会利用这些高雅的书画装饰艺术品来装饰卧室、客厅,往往会增强整个室内空间的美感,为整个室

内环境增添艺术气息,陶冶人们的情操,愉悦人们的身心。

3.2 室内装潢设计中引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

在我国现代室内装潢设计中,常常会应用到竹雕、木雕、砖雕、石雕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这些极具特色的雕刻工艺品往往会成为整个室内装潢设计的亮点。在比较宽敞的室内空间环境下,可以在客厅比较显眼的位置摆放一些石雕山水或者根雕山水;在比较狭小的室内空间环境下,可以放置一些凤凰、仙鹤、麒麟、猴子、鹿等动物雕刻或者牡丹、梅、兰、竹、菊等植物雕刻等。

3.3 室内陈设艺术中引用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室内陈设的风格体现出意境深厚、庄重典雅的特征,我国现代室内空间陈设中也很好的继承、保留了这种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和追求,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内涵。现代室内装潢设计中引用传统室内陈设艺术,首先是为了增强室内空间的层次感,创造一个二次空间层次,从而烘托、映衬室内和谐、舒适的气氛,有利于调节环境的意境,协调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比如,室内装潢设计中常常会运用青花瓷器,这些古色古香的瓷器不仅可以反映出户主的自身文化品位,瓷器上的图案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应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立足于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将其作为室内装潢设计的一种元素,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室内装饰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乐.浅析中式新古典主义室内玄关的设计内涵[J]. 美术大观. 2011(09)

第9篇:儒家文化主张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文化;电影;中西融合

一、李安电影风格形成的文化背景

李安的作品都暗含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这与他本身的文化背景及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李安是一个精致内敛的人。他出身于台湾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思想根植于他的文化积淀之中。后来移居美国专修电影艺术。个人的生活以及求学经历使李安能够自在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而心灵的沟通跨越了文化和国界,心心相印自然引起东西方观众共鸣。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源自东方文化背景的血液:温和、儒雅、负责;同时也闪耀着西式的华彩:多元、随性、欲求。他在仔细研究好莱坞电影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的基础上,尝试着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相结合,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

二、《断臂山》一一以电影进行跨文化对话翻译

李安在西方的生活长达46年,但这并没有动摇他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根基,而相反在西方文明的参照下,他开始以现代电影为媒介,对中西文化进行对话翻译。在他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断臂山》是一部将中国的文化内核深深融入西方题材之中的电影。《断臂山》引发的争议和文化歧义的探讨非常之多。对《断臂山》讨论最多的,是李安以电影进行跨文化对话及文化翻译的工作。在一些西方的华裔学者那里,一致认为跨文化翻译一直是被西方的人类学家所把持的。而李安以流行的现代文化形式――电影进行文化翻译,或者说把东方文化暗度陈仓、偷运到西方。在导演《断臂山》时,东方文化理念的积淀决定了李安在处理具有悲剧意味的作品时,刻意冲淡令人压抑的沉重,避免使用狂烈暴躁的处理方式,而是充满了东方式的温情,形成了“中和”的美学风格,并且成功地“跨越华语或称为母语文化的局限,而成为一种国际的、世界背景的共同文化主人”。

三、把握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像李安这样脚踏东西文化的电影人并不少见,但能够从商业性强的奥斯卡到艺术含量高的威尼斯、柏林“通吃”的却在导演圈里屈指可数。李安的长处在于把握了两种文化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将东方文化的神韵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电影语言来包装,从而让两种文化圈都能认同。

1 东方的神,西方的形。

东方文化一向注重神韵,中国的绘画以及诗歌词赋等注重韵律与神韵之美,而西方的文学与艺术更注重模仿与再现的形似美。在《断臂山》之中,李安不追逐时尚潮流,不为技巧而技巧,一如既往地以平实的叙事风格和熟练的电影技巧――朴素、流畅的摄影,干净利落的剪辑和场面调度,沉静、平和的叙事笔触,理性而睿智地演绎着独具东方情调的伦理人情,追寻永恒的文化命题。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的美丽风景,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演绎一场两个同性之间的缠绵故事场面。这是一个很具有美国式的同性恋题材,如果用西方的形似模式可以设计一场刺激或暴力的同性恋情节,但李安没有采用西方电影中惯用的宣泄、爆发、冲突等戏剧手法,而是用一种细腻抒情的手法来讲述这段“超越和穿透文化差异”的爱情故事,它的思路、手法、意境、色调却都弥漫着中国的味道。例如影片用大量的篇幅来展现山区的美景,悲欢交集与世迁中绵延了22年之久的同志情意,与苍郁高远的山脉遥相呼应,以一种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将牛仔对于同性之爱的渴望与彷徨不安融于这苍翠寂静之美景中,这种舒缓、含蓄的表现手法极富东方的诗意。如诗如画的景色,动人心弦的歌谣,广角镜头中的断臂山并非粗犷的西部风格,而几乎变成了中国古典式的世外桃源。另外,李安还借用中国古代爱情特有的含蓄方式――以物传情来表达这种细腻的感情。例如以月亮和镜子传达爱意,使得倾诉衷肠的台词显得多余。影片结尾,当年迈的安尼斯送走女儿回到屋里时,发现女儿的外套忘记拿了,他只好又回到屋里,把衣服放在柜子里,这时,他看到了一直珍藏的两件带着血的衣服――他与杰克因争执而留下的“血的证据”,此时,安尼斯怅然若失,在西方人脸上展现的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悠长韵致。

2 东方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所以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主张包容、“隐忍”,并体现出一种中庸之道。在《断臂山》中,李安表现了一种东方的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和包容的亲和姿态。李安擅长从一个家庭着手解剖社会,解读文化。家庭观念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影片《断臂山》中,李安除了对杰克与安尼斯之间同性之爱那种超越性别的态度之外,他对影片中每一个人物都用一种无责备的眼光在看待,他认为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是无过错的,或许正是这个社会的错误造成了每个人的痛苦。宽容是李安影片的态度,也是他的电影能被各方所接受的原因。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体现在婚姻观念中的差异。西方重视个人感受,所以对婚姻缺乏一种责任与隐忍的姿态。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中,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他们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时,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所以,在这部影片中,李安用中国人对婚姻的传统观念和态度去诠释杰克与安尼斯面对情感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影片中无处不在散发的是孤独和寂寞,李安让整个影片节制隐忍而充满张力,他用中西文化共通的朴素情感去表达原著。他选用普通人的感情或家庭矛盾作为表达自己对人性关照的切入点。李安是人世亲和的儒者,中庸文化的根基决定了他能既表达出内在的自我又能为世人接受。无论轻喜剧还是悲剧,李安都用一种相当人性的方法将面临的问题克服、化解,这也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方式,横扫天下,得到东西方的广泛认同。

3 中西融合的“人伦”内核。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天伦”、“人伦”,“人伦”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人伦”在中国古代本来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然而,在《断臂山》中,这枚“人伦”内核的棋子已经被衍生到一种对人性关怀的高度。人文主义关怀是艺术作品不会过时的母题,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信仰,奏响了沁人心脾的主旋律。《断臂山》虽然是以美国西部为背景,描写同性恋题材的,但里面互相爱慕的两个牛仔也是因为背负着人伦的压力不得不分开、各自成家,以至于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在好莱坞纵横驰骋的同时,能依然固守着东方文化中那份生生不息的人伦精神,“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人伦文章”;通过“人伦”这枚棋子,李安激活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棋局,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不分东方西方的,真正的艺术,如音乐、歌剧、电影、各国文化的精粹都是跨越文化和国界获得人类普遍共鸣的。

四、中西合璧,创造更优秀的国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