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投资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业为何成功率低?近日,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系的朱蓉蓉、杨、郭玉华、陈寅鑫4位同学利用寒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进行了社会调研,通过对创业大学生、成功人士、在校师生的调查和访谈,完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报告》,指出大学生创业的投资误区和七大可行性方案。
失败原因一缺乏创业教育
《报告》指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在于创业能力不足,亟需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智慧的积累提高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限制是重要原因。
不少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创业最艰难的还不是资金,缺乏知识、技能和信息才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单凭少数学生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实践锻炼,难以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规模,有时也缺乏科学的指导。
据了解,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开展了相关自主创业的讲座和活动,但是并没有开设自主创业的课程。与创业相比,高校更关注就业。在调查中,有不少高校教师认为,毕业生自己去创业,一般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如果毕业生供不应求,没有必要去创业。大学生缺乏系统创业教育,是他们缺乏创业素质的根本原因。
失败原因二筹钱四大误区
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创业是一场比尔·盖茨式的“运动”:有了创意有了资金就能开公司,开了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市场缺乏深刻了解。
据调查,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超过九成是靠民间借贷起家的。但是大学生在吸引创业投资上存在以下误区:一是筹钱心切,常会为一点小钱出让大股份,或是贱卖技术或创意,从而失去主动权;二是随意违约,对投资协议稍有不满就肆意毁约,结果上了资本市场的“黑名单”;三是过于执著,即使投资人不能提供增值,仍与其捆绑在一起;四是不负责任,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结果两败俱伤。
成功关键选好创业项目
选择创业项目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选择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最有经验、资源最丰富的行业来做。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兴起与民营资本准入问题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兴起产业投资基金(亦称私募股权基金,简称产业基金、私募基金)已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并称的全球四大金融支柱。美国自l999年起,产业投资基金在资产总量上成为最大的金融产品,取代了商业银行资产总量第一的地位。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私募基金的年回报率平均是12•7%,而纳斯达克、道琼斯等平均收益率只是7%左右,私募基金的投资从长期来看实际上比股市的投资回报高将近1倍,其迅猛发展之势和优良的投资机会为世人关注。近年来的金融创新将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以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展现在国人面前,活跃在这一领域的基本上多为前来试水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尽管相应的法规还未正式颁布,中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以人民币募集资金的本土产业投资基金———渤海基金的获准注册,已牵动起各地产业投资基金申报的热潮。除了若干以投资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形式活动的私募股权基金之外,据报道已有上百家上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申请正在排队候签。
(二)产业投资基金为民营经济带来机遇产业投资基金的兴起,为民营经济以较大的规模进入金融领域,进而实现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提供了契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不仅在现有的不甚通畅的银企信贷间接融资渠道和改制上市直接融资渠道之外,又增加了一条更适合高成长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且为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拓展带来了机遇。近些年来,民营经济介入金融资本虽然在入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兴办民营担保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方面崭露头角,但远不如参与或发起产业投资基金所能够形成的规模效应。因为在剧烈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的产业创新成长起来的民营资本,与产业投资基金私募的实质性特征和市场化营运的本质要求以及规模化发展趋势十分吻合,而这些特质也正是产业投资基金和民营经济所共同需要的。(三)民营资本的产业投资基金准入问题境外资本在我国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已经获得合法身份,民营资本进入境内组建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前景还不明朗。在《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讨论稿中,规定产业投资基金只能向五类特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私募。五类特定机构投资者主体指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社会保障基金或企业年金进行投资的法人受托机构或投资管理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企事业单位,发改委规定的其他特定机构投资者。这里特定的机构投资者中,除了最后一类为发改委留了一个开放性的审批口子之外,其他几类明确没有包括民营企业。讨论稿强调的是特定机构投资者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特性,民营资本虽然在第二类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中已有介入,但分量轻微。
股份制银行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中民营资本举足轻重,这里的“其他金融机构”却并未予以明确。民营资本的产业准入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国际上通行的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的划分都是在投资实践中自然形成,不会有我国现在这样由政府部门人为地划分为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并由此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框架规定准入对象。在人们一般的理解中,创业投资多是与风险投资联系在一起的,多是成功几率较小的风险项目,所以政府鼓励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而产业投资人们多理解为垄断性行业或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收益相对稳定可靠,就只能由国有资本独揽。且不论这种明显地对民营经济不公平的产业准入政策是否决策合理和它背后可能导致的寻租现象,就是从资金运用和项目效率上看也是不可取的。政府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行业进入设置门槛和自身的强力介入,为国有资本配套一系列扶持政策,都可以理解。但对于一个经过试点和实践,境外资本都可以进入的投资领域,实在没有必要再以投资者的经济成分定取舍了。投资者的投资实力、经营能力、营运纪录,以及能否接受相应法规的监督管理,应该是更可取的门槛取舍标识。其实,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性的实业投资,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是金融市场改革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政策调控工具。初生的产业投资基金亟需政府的扶持引导,这与民营资本的介入并行不悖,而且它的成长壮大还要依赖以民营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
二、产业投资基金募集及其风险性投资实质
(一)产业投资基金实质的考察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外通称为创业投资基金(VentureCapitalFund,简称VC)和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EquityFund,简称PE),是一种向特定投资者(通常是机构投资者)以私募方式筹集资金,主要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集合投资方式。产业投资基金采用公司制、信托制或有限合伙制等形式,投资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潜在价值,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企业上市、转让股权或股份回购等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投资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早期阶段的为创业投资基金,成长或重组阶段的为私募股权基金。
在我国的金融投资实践中,由于一直是将创投资与在高技术创新、新商业模式领域运作的风险投资联系在一起,而产业投资基金在目前就只是指的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信托计划形成的契约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二是国家发改委特批的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比如天津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三是各类以投资公司名义出现的、与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方式相同的投资机构,只是这第三种并没有纳入基金的法律监管范围。如果不包括各类投资公司形式的机构,私募股权基金就包含有信托契约型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和公司型的产业投资基金两种形式。我国信托契约型的私募股权基金基本上都是活跃在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只有公司型的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投资于实业领域,这样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实际上是包含证券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而我们现在理解的产业投资基金其实就是投资于实业的公司型产业基金,也有人称为实业投资基金。不论国内外的产业投资基金在形式上有何区别,或是我国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界定如何模糊,它们都它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实质性特征,那就是私募性的实业投资。
它们都是通过私募形式,集合社会资本,达到一定的规模,原则上是在实业领域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即同时设计出退出机制,以便在一定时期后通过上市、转让或回购等方式,出售已增值的股权获取利益。投资选择在项目判断上失误,或资金进入后项目经营失败,及其投资迟迟无法退出变现,基金的风险性实质即会凸显出来。产业投资基金的私募形式是相对公募形式而言的。公募基金(Publicoffering)向非特定的的投资者募集,必须强调其公众的资信背景,因而在规模上有较大的规定要求,需要多一些的审批环节和信息的披露,监管的加强也增强了基金的公众资信,加大了社会一般的公众投资者的信任程度,投资风险相对减少一些,但其营运效率和效益自然也会大打折扣。私募基金则不同,它所应对的监管相对要宽松得多。既然是私募它就必然带有资本主体的盈利诉求,产业投资基金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特征表露得更为强烈,实现资本安全和增值的宗旨及市场竞争的生存压力,逼迫它的营运必须更加灵活高效,更加遵循资本运行的游戏规则、贴近市场、寻求机会,以自行承担和刻意规避市场的所有风险。
(二)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识别既然在产业投资基金在本质上无异于风险性的投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又为什么都对产业投资基金寄予殷切的厚望?主观上看,他们把产业投资基金看成为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的一个来源、经济调控的一种政策工具和结构调整的外生动力。他们期望在建设资金来源上以产业投资基金来帮助缓解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填补资金缺口,减轻财政负担,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宏观调控上运用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调控的经济手段,扶持主导产业的建设发展,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宏观经济的协调控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改造和调整现有的产业体系,提高地方或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结构。客观上看,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已逐渐成熟。近年来在政策法规上颁布了《信托法》,修改了《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证券市场实行的全流通改革,基本消除了各类私募性质的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运作的法律障碍。在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建设方面,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都希望介入产业投资基金。基金的低成本融资和资本集聚迅速,加之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以及自主创新带来企业良好的投资价值,都使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具备一定实力的机构投资者跃跃欲试。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和良好的盈利前景,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它的发展条件还并不是十分完善,特别是刚刚在境内兴起和众多正在蕴酿中的以官方主导为背景的产业投资基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与市场机会伴随而来的诸多风险。
三、民营资本介入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化解
(一)境内产业投资基金创新的不断探索我国境内产业投资基金的探索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家经人总行批准的淄博基金于1992年成立,此后各地批准设立的近百只各类基金涌现出来。这些基金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型的背景,规模都比较小,最大的才5•81亿元人民币,最小的仅1000万元人民币。在当时房地产热、股票热、期货热、产权热等浪潮的推动下,一些地方和部门受利益驱动纷纷介入投资基金,但对投资基金又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基金设立和运作过程都缺乏规范。基金在运作上带有浓厚的投机色彩,市场定位不明,绝大部分搏杀于证券市场,基金债券化和股票化。由于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以及法律监管缺失等原因,基金运作与管理的风险频频发生,致使我国初期的产业投资基金大多偃旗息鼓。当时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热潮中成立的香港中银国际的中银中国基金,规模为1亿美元,最后基金净值也是所剩无几。
在随后境内基金的整顿改造中,这些“老基金”有的清盘退出,有的自生自灭,有的转变为“新基金”,包括直接规范为证券投资基金或转为产业投资基金。这样才有部分基金投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关键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我国亟需资金发展的产业。但境内真正意义的产业投资基金直至近年才出现,2006年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成为一个标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台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吸引外资和分散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引进观摩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操作规范。该办法规定,只有达到规模以上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才能设立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我国正式提出和探讨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是由此开始,但由于当时的投资环境远不如现在,成长性企业的素质和资本市场的发育都有待提升,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并不容易,以至于当时投资“中国概念”的境外私募股权基金以失败的居多。这种状况直到近年大的环境改变才随之改观,一大批境外产业投资基金开始活跃在中国的资本市场。
(二)民营资本介入金融领域的成功尝试金融领域在国内一向是国营的垄断性领域,这个盈利高、扩张快的行业,对进入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质量、持续经营能力和管理人员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金融改革创新使这一领域的准入管制有所松动,境外资本已捷足先登,许多大型民营企业也早已注意到金融行业的高投资回报率,正在谋求进入这一领域的各个方面。金融领域的民营资本在股份制银行进展顺利,其中在民生银行已经占到55%的股份,在浙商银行已占到85%的股份。截至2005年底,在11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中,民营资本已经占有12%的股份,11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的民营资本已经将近1/3,农村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已经占到56%,农村的合作银行民营资本到了32%。据报道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投在民生银行里的资金已经有了10倍以上的回报。创业投资及其金融服务一直是个高风险领域,一般的民营资本不会轻易涉入。早期启动的创投和担保企业大多为政府主导以国有资本组建起来,实际经营起来业绩平平,有的甚至步履维艰。但就在这样一个政策性很强、前景不明朗的高风险领域,深圳民营的中科智担保公司以5000万人民币起家,用7年时间,实现资本金美金担保额超过300亿人民币,资本金从5000万扩展到约20亿人民币,成为全国最大的担保公司和国内第一家外资进入的担保公司。在产业投资基金方面,尽管相关法规尚未出台,政策不太明朗,敏锐的民营资本已经以投资公司的形式涉足试水了。日前由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发起,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组建的世华联合投资公司,将其业务方向锁定为产业股权投资,以区别于直接进入风险投资和证券投资。它将挑选中国的成长型企业投资,具体委托于专业的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来操作打理,采取所谓“主业+基金”模式,在保持主业经营优势的前提下避免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宣称在5年后做到1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世华联合投资公司,事实上成为中国首家以公司型发起设立,而以契约委托型运营的民营产业投资基金。
(三)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化解的制度安排监管部门之所以在产业投资基金准入问题上的态度还不明朗,主要还是对民营资本存有某些风险上的顾虑。其一是规模问题。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由大型的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国家通过必要的审核,在开始阶段来选择试点行业和地点。民营资本一般规模都不大,可以考虑组建小型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而这在目前是作为不用实行审批制的创业投资基金来运作的。其二是信用问题。直到现在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中小企业家民营企业报告体系的建设还困难重重,民营资本形成和构成的特殊性,使其在信息披露和监管等方面要复杂得多。其三是法律规范约束问题。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约束,我国的私募基金尤其是契约型私募基金在运作中往往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民间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以此形式非法集资、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归结到一点就是基金的安全问题,乃至由此引发的金融动荡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实际上,政府主导的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和资金运用中的系统风险同样不同程度的存在。
国有企业权责不明,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监管不到位,对市场反应不敏感,还要不时服务于上方非经营性的任务目标,资金运用效益自然低下。有人披露国家这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投资的项目至少60%或70%都没有形成效益。相反民营资本如果是如此投资效益那就是不可想象的。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上具有风险投资的特点,它的高风险和高回报特点决定了在制度安排上,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化运作,必须强调基金投向决策的高度敏锐决断、基金绩效与操作者个人利益的高度关联。由国家财政或政府主导背景的国有资本组建起来的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在企业运行机制上显然满足不了规范的制度约束。更何况我国加入WTO以后,按照有关条款的要求,政府的有关资金在涉及到市场竞争的企业活动中都受到严格的控制。民营资本背景的投资实体,撇开它先天的一些不足,在国情的熟悉和适应程度、经营灵活程度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及经营决策效率和内部人控制风险等方面,都具有政府主导的国有资本投资实体难以比拟的优势。随着自身的进步成熟和社会法规监管的完善,民营资本的一些先天不足也将会不断地得以改善。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政府的本意是引导和推进金融领域的创新更快更稳地开展起来。超级秘书网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困境 对策
[作者简介]田常华(1969-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江苏 淮阴 223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07-02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市场对人才需求下降,大学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①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成效显著,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一直徘徊在1%左右。
一、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及优势
大学生创业是相对于未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的群体创业而言的。作为在学校接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处在职业选择和事业起步的关键期,他们既有创业的优势,即具备系统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思维灵活,创新意识强;又有明显的劣势,即社会经验欠缺、人际交往面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弱。我国大学生创业经历了起步、高热和理性三个时期。1997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创了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起点;进入21世纪,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创业大赛、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网络媒体举办的创业类大赛呈井喷趋势,为大学生展示个人创业计划提供了平台,初步形成了一批依托于理工科大学建立的创业中心,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业进入高热期;2005年后,伴随着理性分析与思考,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和意义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同,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我国大学生创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创业激情较高。《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2011)调查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兴趣高,比例达到76.7%。”②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③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大学生年龄集中在18~25岁之间,“年轻”是资本,也是大学生突出的创业优势。他们有梦想,朝气蓬勃,目标明确,激情高,敢想敢干,敢闯敢拼,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尤其重要的是,大学生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魄力,这是创业必备的优良素质。虽然大学生创业动机不尽相同,如出于就业压力、实现自身价值、为了自我满足等,但大学生对创业的需求是一致的,创业激情高涨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2.创业领域较宽。以高科技行业为主是大学生初期创业的主要形式,以清华大学“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随着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不断丰富,创业领域已不局限于高科技领域和智力服务领域。虽然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多数项目仍集中于高新技术领域,但这一创业领域需要高额资金投入和面临较大风险,让多数大学生选择了风险小、资金投入较少的行业,如设计装饰、服务咨询、服装、食品加工等领域,商品、中介服务、出售成果、工作室等创业形式正成为潮流。此外,近几年涌现的大学生卖猪肉、卖包子等,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生创业领域的延伸。
3.创业创新性较强。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通过十多年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及专业技能,能够为创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学以致业”“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又一个突出优势。大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较强,对新生事物有较强的领悟力,在与社会有过一定的接触和认知后,不断反思传统观念、模式和传统行业,萌发挑战行业现状的念头,这种创新精神恰恰是促进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新时期大学生所展现的思辨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复合型的专业技术得到社会和风投专家的认可和资助。
4.创业行动较理性。随着我国自主创业环境的完善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创业不再仅凭激情盲目创业,在创业时更多考虑现实因素和自身条件,在行动上渐趋冷静理性。主要表现在更加理性地选择创业项目,关注市场动态,收集行业信息,在加以理性分析和自我评价后,选定创业行业;多数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市场的风险、创业的艰难,正确定位创业目标;多数大学生认识到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能自觉为创业规划储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多渠道探析创业项目,积极寻找融资办法,更理性地储备创业能力和创造创业条件。
二、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及困境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还相对较低,除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率达到4%外,其他省份基本保持在1%左右,这与发达国家毕业生20%左右的创业率有较大差距。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仍处于试探性、模仿性阶段,大学生在创业人数、创业者素质与资本、创办企业领域与层次及对待创业的态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大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就业制度的转变,自主创业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政府相关的配套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创业意愿高但实际行动少。大学生创业的鲜明特征是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但实际创业行动少。麦可思从2007年开始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在《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近三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不足2%④,这与高达76.7%的创业意愿比例形成了鲜明对比。自主创业尚未成为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大学生在考虑“出路”时首要的选择是就业,其次是考研和出国。从学校类型来看,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越少。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及家长在择业时喜欢相对稳定的职业,重点考虑一二线城市、党政机关部门和国有企业;二是学校教学安排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与市场衔接不够,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意识及自身素质方面均存在局限。
2.创业能力较弱。大学生虽具备了与创业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对创业行业的模拟实践,实际经验不足。自主创业不仅要求具备专业技能,而且要求具备法律、融资、管理、社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大学生缺乏职场经验,尤其缺乏人脉关系和商业网络,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陷阱、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不足;在开拓市场时,会比社会创业者遭遇更大的困难。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有限,起步艰难;同时又缺乏商业信用,融资借贷难,这是大学生创业的一大绊脚石,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创新意识薄弱,创业科技含量低。创新性是当代大学生创业不同于社会人员创业的显著标志。大学生虽具备创新能力,但在创业经验、启动资金和创业场地等方面无法与社会人员相比,要在当前浩大的创业大军中异军突起,通过创业实现自身价值,必须在“新”上下功夫,改革行业现状、发掘创业商机,坚持走技术和管理创新之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国外大学生相比还较为薄弱。
虽然国家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了各类高新技术方面的创业计划大赛,但多数大学生创业时依然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风险相对较小、容易操作的传统型行业,如餐饮、零售、咨询等;选择电子、网络、软件等科技研发行业的较少。2003年,昆明理工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共收到作品165件,研究开发类的只占13.9%。麦可思中国2008届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自主创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和文体娱乐业,分别占创业总人数的22%和20%,而从事科技行业的较少。总体来看,大学生创业表现出专业化、科技化程度低的问题。
4.创业成功率低。创业成功率低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寄予厚望,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但“大学生成功创业率仅为2%~3%”⑤。大学生在创业的起步阶段,表现出信心充足、激情高的特点,但在创业的维系中,尤其在遇到困难、困境时,很多人忍受不了创业的艰辛与寂寞,抗挫折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弱,无法很好地坚持;再加上社会经验少、资金缺乏、经营能力弱、人脉关系不广等因素,常常遭遇创业失败。
5.创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不同地区间的创业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较好,大学生创业活动相对活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不愿意返乡创业,创业积极性及成功率低,主要由于地区创业环境不佳,存在融资困难、管理欠规范、创业服务不到位及缺乏对创业的社会文化认同等问题。
6.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对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大学生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制定和落实尚未完全到位,国家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在创业投资渠道上缺乏更多的优惠政策;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许多大学生不了解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
7.创业素质教育尚有不足。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和指导,造成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规模小的现状。排除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大学生创业失败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个体。一是创业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缺乏对创业过程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二是创业精神匮乏,缺乏毅力和缺少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与创业者所必备的各类能力尚有差距,如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分析把握市场能力等。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和对策
1.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氛围。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开拓大学生创业的市场空间,为大学生创业创造商机;全方位支持大学生知识和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大学生创办企业的层次和提升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采用合理机制鼓励社会人员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风险投资;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为大学生创业搭建现实平台,促进创业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加强对创业项目的贷款扶持力度,优化融资环境,协助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开拓市场并予以技术支持,科学规划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路径。
努力营造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和政策支持让社会认可大学生创业行为;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培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让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和精于创业。进一步降低创业家长对子女短期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营造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家庭氛围;尊重并支持大学生理性选择就业出路,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尽可能地为子女创业活动出谋划策,提供智力和经验支持。
2.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学校要整合力量、多方配合才能形成全面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师资队伍、综合课程体系、科学教学和实践方法等还未完全形成,但强有力的政府、矩阵组织形态的高校是推行和开展创业教育的有利因素。一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领导要重视,建立纵向的领导协调机制;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横向的协同工作机制。二是在教育系统外,实行“一对一”的创业教育辅导。为创业初期的大学生配备一名创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关键是帮助大学生规划创业过程,指导方式以实地考察、邮件联系为主,使初次创业大学生有信心和精神依托,减少创业失败的可能性。
3.出台有效政策推动大学生创业。政府一是要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机构,指导、服务大学生创业活动,搭建学校、地区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大学生与企业家的交流,借助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扶持,为大学生技术转化提供资金;二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器,在大学生创业起始阶段提供办公设备、场地和行之有效的培训,实现人才孵化和初创企业孵化的双重职能。高校应制定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和激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研究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较晚,经历最初的起步、发展的,现回归到理性的阶段。在经过市场和现实的检验后,政府、高校及大学生均认识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条件还不够完善,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和整个社会支持创业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自身实践经验与教训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完善提供了现实基础。
[注释]
①杜玉波.认清形势,狠抓落实,全力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EB/OL].,2013-04-12.
②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腾讯网教育频道,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EB/OL].http:///link?url=NBa69MDJkbCO8HL9l7aI8QqeSFn1G82D99eJQUqBS6bUHqJAmQE-x8Fz20qY2gaUeDKLKV
QLfVGb3ET9dN3__mkVe0JXWSQw8OWhMjz81CO,2011-03-21.
③王国红,王雨丝.近年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影响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与一般的学历教育相比,MBA的教育费用相当昂贵,且从2005年至今国内MBA学费每年涨幅惊人。今年,第一梯队名校的MBA学费集体迈入了20万元时代。以两年制在职MBA为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13年的学费是20.8万元,比2012年上涨了4万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费22.8万元,上涨4万元;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学费28.8万元,而2012年这一数字是23.8万元。
除了高校MBA项目,长江商学院2013年全日制MBA学费为37.8万元,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全日制MBA学费则达到了38万元,分别比2012年上涨1万元和4.4万元。
尽管国内商学院在学费上或许还比不上欧美,但若将商学院的学费与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做比较,中国或许是全球商学院学费最为昂贵的国家之一。
MBA高昂的学费已让其变成奢侈品,如果辞职去读全日制脱产MBA,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尽管不少商学院强调奖学金的数额也十分可观,但是读MBA,尤其是出国读MBA毫无疑问是高消费。因此,每一个有心拿下MBA学历的职场人士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底气”才可以。
力挺派:高学费保证教学质量
对于MBA学费的连年上涨,大部分院校强调CPI指数的上涨及教学成本的提升。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表示,教授的薪水等项目运行成本提高,因此学费也做了相应调整。而复旦大学MBA项目招生负责人则表示,学校即将引进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增加国际师资等,项目运作成本显著增加。针对学员的需求,一些院校推出了个性化课程服务,如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推行行动学习、小课化(一位教授只指导5至6名学生)等,这些服务的推出都增加了办学成本。
总之,各大商学院一致强调,费用的调整是为了保证学生享受到国内顶级的MBA教育。并且,不是学费涨得太快,而是过去的学费严重偏低了,当调整到合理的水平时,今后学费涨幅可能会降低。
针对高学费,大部分商学院选择学年支付或学期支付,避免了一次性付清的压力。此外许多院校都与银行机构合作,提供助学贷款服务。为了吸引优秀生源,部分学校推出高额奖学金,奖学金的覆盖范围也有所增加。
拍砖派:花费未必物有所值
许多人对院校所说的涨价理由不以为然,认为各学校为了保持身价才会跟风涨价。据说曾有数家商学院联合抵制涨价,但以失败告终,因为很多学员在报考MBA时,会从学费上衡量一个学校的地位,作为学校当然不希望被人看低一等。
因此这笔钱显然花得不值。拍砖派认为:如果你真的有才能,为什么不自己去闯荡,用这20万元做点更有价值的事情?这不就是你创业的本钱吗?
在他们看来,商学院能提供的就是两种东西:一是教育内容,二是人际网络。教育内容现在可以从网上公开课中免费获取。商学院的课程并不会比网上的课程更好。人际网络买不来,但你可以把学费省下来多和朋友聚会,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建立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圈。
能力提升篇
在最近几十年里,MBA已经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硕士学位,以及最受欢迎的商学证书。相对于美国的MBA教育历时百年的稳扎稳打,中国MBA教育在21年的历史中可谓高歌猛进。1991年,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首次招收MBA,全国只有94名学员入校;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236所院校对外招收MBA,毕业生总数超过20万人。除了传统的MBA、EMBA。还出现了不少中国特色的SMBA(特设MBA)、IMBA(国际MBA)、FMBA(金融财务MBA)、PMBA(实战MBA)等。
MBA的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传统意义上的MBA主要是全脱产、两年学制的项目。但自从MBA在中国生根,许多院校开办了不脱产项目,一些排名较低的院校也跟风办学,一时间整个MBA市场鱼龙混杂。对于有自我提升愿望的职场人士来说,选择学校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力挺派:MBA课程让人受益良多
优秀的(这是前提)MBA项目一方面帮助你获得全面的商业培训,例如金融理论、市场营销、运营等。这些知识的补充可能助你实现重大的职业转变,或进入全新的职能或行业。另一方面帮助你掌握关键的业务技能与能力,比如沟通技巧、分析思维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进入商学院后,如果你积极投入,参与各种活动,比如与来自一流企业的代表见面交流,那么你在课堂之外所学到的内容或许比在课堂内学到的更有价值。这些活动为你提供了培养领导能力、获得综合商业知识和展示自我的绝佳机会。
在美国,对于立志创业的学员,哈佛大学商学院每年会提供17万美元作为学院商业计划竞赛的奖金,沃顿商学院每年也会将1万美元奖给创业投资竞赛的胜出者。虽然有机会进入哈佛和沃顿这样的世界顶尖商学院的中国学员少之又少,但你仍可以寄望商学院的老师指导你改善创业计划,来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
拍砖派:国内外差距大
除非你对毕业后的前景有一个明确的设计,否则世界排名前十的商学院不可能录取你。你需要向学校展示你在某些商业领域中的天赋,并表明这个MBA学位对你的职业生涯目标有所帮助。而在中国,虽然大部分MBA学员都不知道毕业后想干什么,但是商学院仍然会录取他们。
许多商学院老师也承认,国内国外的MBA教育差距还是很大。欧美优秀商学院有一套经过多年积累的成熟教学方法,有非常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而中国很多院校的MBA教育还停留在学历教育上。尽管教授们会让学员反复练习如何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变成实用技能,但到了最后一节课,老师往往都会说:“我知道等你们工作之后,现在学会的很多东西可能早就忘记了(比如怎么做模型计算最佳资产组合、怎么用统计知识来分析市场调查结果等),但我希望你们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形成工作中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薪资回报篇
在海外,《商业周刊》、《金融时报》等报刊每年都会为全球商学院排名。《商业周刊》的调查中,比较注重MBA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金融时报》的调查中不包含对招聘单位的考查,但是把学生毕业3年后的年薪作为很重要的评价标准。虽然标准不尽相同,却都是把MBA学生的“钱途”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对于报考MBA的学员来说,对高薪的期待同样是重要的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如果你就读于美国任何一所知名商学院,那么在完成学业的5年之内,你的收入有可能达到原来的3倍。但是最新的商学院排名调查资料显示,MBA学历对一个人收入的提高效益越来越不明显。
在国内,这种现象同样存在。拥有MBA学位会增加你实现升职、加薪等目标的潜力。但是,对于那些只是为了取得MBA学位而攻读MBA的人来说,最终结果通常是,较之当初留任工作,这两年MBA课程的学习为他们带来的优势并不明显。
力挺派:MBA毕业生整体薪酬高
尽管MBA学历不一定等于高薪,但绝大多数MBA薪水很高却是不争的事实,MBA毕业生在全球范围内薪资回报仍比其他专业研究生高。人力资源顾问公司高瑞的一项最新分析报告称,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国内MBA的平均年薪为16.6万元,比博士还高。
《金融时报》在去年对全球多个知名商学院2009年以前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对象主要为28岁左右入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MBA毕业生。在参加MBA课程前,他们的平均年薪约为6.5万美元。在毕业后3年后的2012年,这些人大都达到高级经理以上的级别,平均年薪达到了13.4万美元。哈佛商学院的学费最高,总计12.6万美元,不过其毕业生毕业3年后的薪资也颇高,平均达到19万美元。
拍砖派:薪酬上涨越来越不明显
尽管年薪的数字让人兴奋,但如果和之前的情况对比一下就会知道,MBA薪酬的涨幅越来越小了。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冷静了许多,更关注个人能力而非学历。多家大公司的人事经理表示,如果你之前的工作经历和个人能力都不错,乘上这个系数才可能对个人履历有较高加分,否则MBA学位对个人职场竞争力的贡献度有限。
也有很多人认为,大量优秀的非MBA人才跻身全球一流企业,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要想获得卓越成功,并不一定需要回到学校学习。
还有一点值得有心报考MBA的学员思考:因为MBA高昂的花费,在获得学位后,你将没办法接受一个初级职位,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所以MBA学历不但无助于得到某些工作,而且还使你没办法接受你可以胜任的许多工作。
竞争压力篇
尽管近两年知名院校MBA新生的入学平均年龄变化不大,维持在29岁左右,但在逐年增多的报考大军中,平均年龄却是越来越小。相当多的考生刚刚达到MBA的报考条件,即本科毕业3年,就开始备考MBA。十几年前,读MBA的多是身处企业高层的管理者,很多学生比老师年龄还大。他们主要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找到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途径。如今,商学院里25岁以下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虽然其中确实不乏优秀的青年才俊,但是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MBA入学门槛的下降。
另一方面,国内MBA报考人数以平均每年15%-18%的速度飙升。近几年来,全国考研人数不断创造历史新高,201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一举达到165.6万,而MBA报考人数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MBA学历的人数正在快速增加。美国乔治敦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布鲁克斯·霍尔顿抱怨说,MBA学位授予数量的增速比人口增长速度还快。
力挺派:MBA早读收益更大
对于当前MBA呈现的低龄化趋势,业内人士的态度褒贬不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仝允桓表示,MBA定位其实就是一个管理岗位上的新人,是他职业生涯的起步,不要把MBA看得那么高。他认为清华MBA目前平均入学年龄29岁已经有点偏大了,因为学生在学校还要待两年,年龄太大了对于求职会非常不利。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助理主任谢吴也认为,“80后”读MBA是合适的。这部分学员大都初入管理层,知识缺口最大,面临的问题最多,如果提前具备正规管理知识,形成管理风格,可为后期的发展打开通道。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则表示,如果把MBA教育作为一项投资,那么越早投入,收益期越长。因为人的工作年龄是有限的,40岁毕业的MBA,工作到60岁,收益期只有20年;如果30岁毕业,就能增加10年的收益。
拍砖派:工作经验有助于学习效率
一般来说,申请海外MBA的学生需要具备3至5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名校MBA项目而言,更希望看到申请人有漂亮的履历。这样做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MBA作为一种应用类教育,学生只有具备较长的工作经历才能很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才能在工作中切实体会管理的艺术及科学性。
国内部分商学院教授就曾劝阻缺少工作经验却想读MBA的行为,他们表示:“不是说你通过这种学习不能受益,而是你根本不能最大程度地学到知识。”
国外也有教授认为,许多年轻人读MBA只是为了推迟面对现实的时间。他们建议:“如果你在20多岁的时候感到茫然,那没有关系,每个人都需要用一段时间来了解世界。但是花十几万元回到学校,结果却只是推迟思考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不是个明智之举。”
附加收获篇
通常来说,MBA的申请人数是与经济周期反向而行的。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读商学院的意愿更加强烈。因为人们相信,MBA的学习经历能够给予他们很多种收获,比如一份比现在好得多的工作,或者一个事业上的贵人。
实际上,很多人更看重的是MBA学习经历带来的无形资产。比如很多商学院在宣传的时候,都会重点强调这段学习经历对于人脉积累的帮助。现在甚至出现了“MBA专业户”,手握多个院校的MBA证书;或者“商学院留级专业户”,只为多认识一些同学,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这当然无可厚非,商学院本来就是一个综合平台。
读MBA是项长期投资,对促进职业发展甚至改变人生轨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一定很快。好在一部分学员拥有很好的心态,他们不在乎付出这么一笔钱,对于教学质量没有抱过高的期待,也能接受最终的收获不像宣传或想象里的那样。他们只是赶个潮流,体验一下MBA教育到底是怎样的,有额外收获当然更好。如果你也属于这类人,那么何妨一试呢?
力挺派:读MBA好处多多
在许多商学院的招生宣传资料中,对于读MBA的好处的介绍非常令人心动。比如商学院有助于一个人重新认识自己。在精英云集的环境下,求学者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不会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再比如MBA的学习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需要集体作战、团结协同和共同发展,有助于提升学员的团队精神。
“圈子”当然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许多没有读过MBA的人都相信“商学院也是社交场”的说法,商学院应该是商界精英云集的地方,也是商业经验、信息和关系汇集的地方,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创投事业初期,不管你是在寻求投资者、合作伙伴,还是引导者,都可能从商学院毕业的大批学生、校友,甚至在职的教师中找到庞大的关系网络,从而助你一臂之力。
拍砖派:MBA圈子的价值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