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冷链物流仓库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

第1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关键词】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大数据;平台构建;信息服务

一、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平台提供的综合服务能力不够。通过分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发现大部分平台只是一个具备会员系统的提供车找货、货找车的信息门户网站,对物流服务的撮合与优化功能较弱;同时,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鱼龙混珠,物流交易量较少。因此,用户对平台的黏度较小,平台对用户发挥的效力也很有限。所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上,一定要抓住用户“痛点”,解决用户问题,提高服务强度和服务能力。

其次,平台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不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为连接政府、企业及客户的桥梁,不但要实现信息整合、信息共享的基本作用,更要实现信息反馈、信息解读、信息挖掘等功能,满足用户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比如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物流方案设计、优化,物流政策解读、技术咨询,信息处理与挖掘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平台价值。

第三,平台运营无法实现可持续性。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平台在运营时,其盈利点的定位不够长远,很多平台将运营的盈利点定位于会员费、信息费、广告费等等。另外,诚信问题是平台运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很多物流信息平台都采取了一定的监管措施以服务于客户,比如实名会员等,但是,惩罚和约束措施比较欠缺,造成了用户对平台交易的信任感不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进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必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利用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的优势,构建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紧扣“多样化服务”、“智能分析”及“持续运营”3个关键点,提高物流信息服务综合能力和用户黏度。

二、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框架

1.平台定位

湖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对冷链物流服务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与巨大的冷链需求相比,武汉市冷链物流发展总体来说相对落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称,“有冷无链”和“冷链断链”现象时有发生。为打破这一僵局,构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被提上日程。

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各级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因此,其直接用户包括湖北省各种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的冷链物流部门或子公司以及中小型农产品销售企业;间接用户包含了通过平台获取服务的各类社会用户、政府管理人员、系统的运维和管理人员等。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信息平台提升生鲜农产品经营企业采购、加工、生产和流通效率,优化物流成本,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最终成为助力食品安全这一全社会最关注的民生工程重要环节。

2.平台总体功能

从总体上看,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规划时,主要体现了3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功能。该功能是物流信息平台的必备的基础。通过充分整合各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加快物流速度,避免不必要的库存成本及车辆空载的浪费;第二,物流服务的监控与预警功能。通过对冷藏车及冷库等物流设施设备温度、湿度等基本信息的实时监控、跟踪和预警,保证农产品在储藏、加工、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第三,深度服务与智能决策。为了满足平台服务大众的基本目标,同时兼顾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该平台在具体功能设计时,既体现了公共性,又要体现其专业性和个性化。为客户提供网络谈判、物流方案自动匹配与推荐、物流信息深度分析与挖掘以及与平台智库专家进行咨询与交流等服务。该平台功能模块的组成既包含了面向普通用户的基本功能,也包含体现平台智能性的特色模块。

(1)平台基本功能模块

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为供应链上下游普通用户服务,支撑一般物流业务需求。大体分为仓储服务、货运在线和公共信息服务三大部分。

仓储服务的基本功能模块有仓储基本信息、信息、租赁交易、业务查询。仓储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了解仓库基本信息,比如仓库类型,大小。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仓库的供给和需求信息。租赁交易实现供需双方在资源匹配的时进行的一种物流服务的电商行为过程。订单管理模块可用来实现仓储客户出入库订单的对接。

货运在线的基本功能模块有冷藏车基本信息、信息、在线交易、在途跟踪。冷藏车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了解冷藏车的基本信息,比如冷藏车类型、载重、车牌、车龄、油耗、定价等,是用户选择冷藏车需要了解的最基础性的信息。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冷藏车的供给和需求信息。在线交易实现冷藏车的预订与运费的支付功能。在途跟踪模块主要用来实现用户对货物在途环节的监控功能,防止中途“断链”现象,同时为在途车辆提供温度、油耗、湿度等参数的预警功能。

公共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专家知识库、政策解读与技术推广。用户管理主要是用户进行自我信息维护的模块;系统管理主要由管理员进行系统信息维护;专家知识库里提供了在冷链设计、冷链规划、冷链系统优化、农产品加工和研发等方面的企业、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了其个人特长和成功案例的介绍,用户如果有需求,专家作为平台专家团队成员可以与其进行深入交流与服务。政策解读和技术推广主要是发挥平台的媒介功能,引导冷链行业的健康发展。

(2)“智慧物流”的特色功能模块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趋势下,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基于此,该平台功能在设计的时候,还设计了一些较为深入的专业化的特色模块,包括仓储服务中的仓储方案推荐、库存优化,货运在线中的零担整合、路线优化,公共信息分析中的专家智库、信息挖掘、统计分析等。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仓储服务中,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不同的仓储方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用户为了找到合适的仓库往往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谈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为了使用户可以更高效的选择合适的仓储,该平台设计了仓储方案推荐模块。该模块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条件进行组合,比如配送需求,冷库需求、分拣需求等。仓储方案的推荐通过平台积累的数据,对需求条件和和相关资源信息进行自动的匹配,计算出符合条件的仓库详细信息以及对应的价格成本,为用户选择仓库提供参考。同时,该功能还可以增加客户双方的在线电子谈判功能,为供需双方的进一步了解提供服务。库存控制与优化是影响仓库成本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对用户租赁仓库的利用率和出入库流水信息,结合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为用户提供可行的优化方案,以提升用户的仓储效率。

由于湖北省是重要的冷链产品消费地,所以冷链产品“进多出少”,所以,冷链货运中常见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有冷无链”现象。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出现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然而,如果需要最大化的发挥冷藏车的运力,就需要零担整合的能力,这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冷链物流市场上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零担整合功能,将为客户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货源数量与冷藏要求进行匹配,生成最优化的零担运输方案。而路线优化,可以通过长时间对车辆的油耗、车况和性能的分析,为冷藏车规划最优线路,使冷藏车在运输途中的动力成本最小化。

平台上日常运营累积的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这些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客户偏好,整合社会资源,提前备货,避免迂回运输,过远运输,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运输成本。这些信息分析的结果还可以辅助政府科学的制定物流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冷链物流企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引导冷链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施

“平台”是指基础平台,主要表现形式是传统的门户网站。除了作为平台供求信息和政策信息以及物流前沿技术和动态等,还主要承担通过信息网络、EDI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信息处理系统和平台的对接,在线业务的跟踪与处理,实现与专家智库的交流与咨询等功能。

“微信公众号”,是当前平台信息推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与用户互动交流、进行信息反馈的重要场所。一方面,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平台相关技术、信息到用户终端,保证用户对平台最新动态(包括门户网站和应用两个载体)和行业前沿的实时跟踪;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号,还方便用户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价和交流。

“应用”,即APP软件,是平台处理实际业务的主要载体,也是构建整个服务平台成败的关键。武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在建设中,在第一期已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的“智冷汇”APP应用软件,实现物流服务供求信息的、检索、自动匹配,跟踪及预警等基本功能。后期将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并开发基于IOS系统的版本。

四、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式

1.目标客户

目前,很多的平台在推广时,一味的以发展客户为主,而不关注发展后的客户是否是活跃用户。但平台的持续运营,主要依靠的是长期具有一定物流需求,并在平台上稳定交易的、对平台具有一定黏性的活跃用户。为了降低平台在运营中的推广难度和客户管理的复杂度,保证客户具有一定的活跃性,平台在服务对象上可以借鉴当前北美规模最大的物流平台服务商Nestivo的成功经验,将平台的目标客户定位于武汉市具有冷链需求的货主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因为在物流业的生态链中,货主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处于链条上游,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它们关联着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和服务商为其服务,抓住上游的大型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可以顺带聚集起下游大量冷链物流需求客户。

2.收费模式

会员费对于早期建设的很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来说,是其主要收入方式之一。但是,平台的持续运营主要应该依靠其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增值服务。因此,对于系统的公共,可以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以增加客户对平台的了解和黏性,体现平台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但对于系统的增值,所有客户均需按照定价进行费用的支付。由于对于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型货主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将其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平台对接,因此,要收取一定的对接和维护费用。

3.盈利模式

一般来说,信息平台在建设初期需要依靠政府引导资金进行搭建,后期运营授权企业或专业公司管理,实行自负盈亏、政府监督的方式。在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和专家智库提供给平台会员各种增值服务,公共信息服务模块中详细信息获取的服务费以及“智慧”服务模块中的大数据分析、零担整合、仓储方案推荐等功能都将成为其盈利点,保障平台的持续发展。另外,平台还可以通过网络广告费、专家线下指导咨询等方式盈利。

4.监管机制

诚信问题是平台运营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一套系统的监管机制,不但要有审核和评价机制,还应该有配套的考核、约束、惩罚等处理制度,有信用预警及交易风险评估等保障机制。不但需要线上服务,而且需要有线下服务点,来处理平台中的各种问题、申述、数据维护等。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平台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物流交易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本文对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发挥大数据与移动互联、云计算的优势,建设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充分挖掘平台的智能分析与智能决策的作用,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更好的提升物流效率,优化物流成本,增加平台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本文认为,平台的可持续化的运营,还需要从标准的建立、制度的补充以及信用考核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完善。总体来说,只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更深入、更全面、更安全、更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才能保证平台的可持续的运营和发展,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古贞,高兆亚.构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探讨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

[2]朱韵.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 2014(7).

[3] 阎永哲,陈钧浩. 构建宁波港口物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

[4] 朱艳.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的国外经验借鉴[J].商业经济研究,2015(20).

[5] 王柏谊,孙庆峰.大数据时代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与建设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6(3).

第2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现阶段,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备受重视,但冷链物流的管理体系仍不完善。功能强大的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将会为冷链物流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可能的应用途径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详细探讨了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结构和技术框架。

关键词:

物联网;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1202

1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途径探讨

1.1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农产品从产地采购时,对其进行电子标签编码,把产品产地、当时的存在状态以及相关负责人等信息输入数据库,通过电子标签,可以监控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使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操作透明化。

1.2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应用

农产品冷链运输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运输的质量和效率,有效的保证了运输时间。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冷链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可以实时地从GIS地理信息系统上直观了解运输车辆所在的地理位置、道路情况、离最近冷库的距离,可以为运输车辆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并通过GPS进行导航,确保了运输车辆的及时、准确调度,缩短了产品的在途时间。其次,对于冷链产品而言,温度控制极为重要。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利用RFID温度标签记录产品所在环境的温度,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出去。如果发现产品所处环境的温度接近设定的温度值,系统就会发出警报,进而对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温度的控制,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最后,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冷库库存情况,在途运输量情况的动态掌握,以便科学做出运输决策,从而提高运输的合理性,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有效流通。

1.3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储环节中的应用

在农产品仓储管理过程中,贴有RFID标签的产品无需人工记录,只要在仓库进出口安装RFID标签阅读器,就可自动识别标签,而且RFID技术是非接触性的,可以远距离动态的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出入库作业。同时,由于产品数据录入的自动化,可以对冷库库存实现动态实时的监控。另外,运用物联网红外感应等技术可以感知仓库的异常情况,如人员的出入、其他异物的入侵等,从而确保产品在仓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最后,在存储环节中同样利用温度传感设备感知产品所处环境的温度,及时交由系统处理,实现冷库温度变化的控制。

1.4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销售环节中的应用

首先,商家可以在冷柜的合适位置安装一个RFID阅读器,读取产品的相关信息并同时将产品的温度变化情况传送给管理者。其次,产品被消费者选走后,商家可以通过RFID阅读器传输的信息来决策是否需要补货。另外,当产品即将达到或超过有效期时,系统能自动向商家发出促销或撤货信息。

2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

根据公共信息平台及冷链行业的特点,运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如图1所示:

(1)电子政务系统,包括冷链公共信息服务与在线政务办理两个主要功能。冷链公共信息服务是及时向用户宣传冷链企业的最新消息,政府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新的政策法规,冷链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冷链物流中的冷链技术、冷链设备等。在线政务办理主要是用户在线注册,注册后由信息平台管理者对用户的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用户通过系统登记的车辆相关证件进行审核,保证交易的安全。

(2)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类管理冷链货源信息、冷链运力信息以及冷库信息等。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在冷链公共信息平台与查询相关信息。该系统有利于冷链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冷链货运交易系统,包括客户服务中心与电子交易中心两大功能。客户服务中心主要是对用户进行疑难解答与咨询。电子交易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用户双方交易前,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进行确认,并对用户提供的车辆进行审核,确认所有信息合法后,冷链货运系统会将提交的车辆信息与货物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并且用户可对安装GPS的车辆进行跟踪。交易完成后,用户可通过系统对对方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4)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包含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和报表管理五大功能。订单管理主要是将客户的订单经过确认之后,进行分类与整理,并生成订单进行发货。在冷链物流中,运输管理主要是制定和优化运输路线,确保商品的有效期;同时进行车辆位置跟踪以及冷箱内温度的记录与跟踪,确保商品的质量安全。冷链物流的仓储管理也比一般物流严格,商品在冷库中需对批号、有效期进行严格管理,并时刻跟踪商品在冷库中的温度及位置。财务管理是把系统的所有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并形成财务报表,便于查询和管理各类费用。报表管理的功能是将业务数据进行汇总并生成报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5)GPS系统,就是通过GPS技术对车辆进行跟踪与监控,并进行实时指挥调度。同时,客户可以通过GPS系统对自己的货物运输情况进行实时查询。GPS定位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使运输过程透明化。

(6)温度控制系统,

冷链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温度的控制,尤其是在运输与仓储过程中。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带有温度采集功能的设备对冷藏车车内温度与冷库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当温度发生异常时系统自动报警,控制中心就对其温度进行调整。系统会自动保存温度的变化信息,可供用户查询,提高客户的信任。

3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技术框架

根据物联网的技术构架,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冷链信息平台技术框架,如图2所示。(1)感知层,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层,由各种具有感知能力的设备组成,主要对冷链物流中各环节的信息进行采集。

(2)网络层,是将感知层采集的有关冷链物流的数据信息通过现行的通信网络进行传送与处理。

(3)应用支撑层,包括云计算平台、管理平台、中间件平台、信息处理平台等,主要对获取的冷链信息数据进行汇总、转换、分析。

(4)业务应用层,主要实现信息平台的各种应用功能,例如: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冷链货运交易、GPS监控以及冷链温度控制。

(5)前端展现层,是信息平台与用户在信息服务与管理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界面。主要由平台网站、移动终端、电子新闻和应用系统界面等单元组成。

(6)用户层,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冷藏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以及公众等。

(7)保障体系,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以及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信息平台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标准规范体系主要是规范信息平台相关数据的存储、交换以及处理方式;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主要保障平台的正常建设与有效运营。

参考文献

[1]吴理门.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系统[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30.

[2]陈美华.RFID技术在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8081.

[3]李洁.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11):110111.

[4]汤银英.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05):6163.

[5]黄锋.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J].物流技术,2012,(03):126127.

[6]周磊.GPS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运输过程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06):114.

第3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论文关键词:食品物流;追溯系统;冷链

1 引言

低温冷冻品绝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保鲜期,由于对物流及时性、恒温性和多样性的高质量要求,在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冷链的各个环节损耗严重。在物流中,这种食品资源的巨大损耗又是非增产技术所能弥补的。加之,食品行业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多品种,少数量”的消费模式的要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尤其是追溯技术的兴起,为提升冷链物流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无论是在储存、搬运、销售或是配送阶段,实现实时物流跟踪,建立信息追溯和信息共享机制,成为当前食品冷链有效解决物流追溯问题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Golan E等(2002)通过对美国生鲜农产品、谷类和油菜以及牛肉制品的调查研究发现,三者经食品供应链跟踪后,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在美国,大多数要求召回的食品和农产品都被公布在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服务的官方网站上,以便消费者根据食品包装的标识信息来判定有问题的食品和农产品。有些企业则通过使用先进的RSS条码系统和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更为具体地揭示食品供应链的标识信息,如每种产品的种子、施肥、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生产时间、生产线、生产地、生产所使用的技术和生产次序,等等。一旦某种产品出现问题,这些标识信息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在欧洲,欧盟已经采用EAN/UCC系统,成功地开展了对牛肉、蔬菜等食品追踪的研究。通过采用条码、GLN可以对食品冷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和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以实现食品跟踪与追溯。

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于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及发展对策,如曹锋杰(2003)、刘宏伟(2004)等。在物流信息方面,张建华等(2005)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RFID技术,给出了基于RFID的现代食品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总体结构、子系统设计方法,并结合GIS和GPS等无线通讯技术,给出了系统的综合集成模型。

3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

3.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的物流信息技术,为冷链物流追溯提供了可行性。一维条码系统一般包括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码印刷技术和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一维条码技术属于自动识别范畴,能够准确地将信息识别、编译、最终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其特点是识别速度快,准确率大大提高,制作相对简单,与之配套使用的阅读器、打印和印刷设备也相对成熟。在冷链各环节中,针对不同食品,可采用不干胶、PVC条码绑带标签或防盗扣等标签,实现流通阶段个体识别,仓储时采用手持条码读取设备辅助作业;在超市POS则进一步发挥了条码标签的作用,特殊条码标签在售出后可回收,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因此,一维条码技术是开发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中最为经济实用的技术。但是,一维技术的信息容量较小,码制占据的面积较大,低温、潮湿、多霜等复杂环境对标签要求较高,追溯信息标识到追溯单元上的自动化成本较高,同时受识别设备的影响,其实时性也不是很强。

二维条码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来源广泛、加密程度高等特点,随着成本的降低,将更好的弥补一维技术的不足。近年来二维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内置的解码软件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使用基于二维码所提供的服务。消费者通过手机实时读取冷藏食品二维标签的信息,获取各环节追溯信息,在预置二维条码软件的手机普及的不久将来,将会非常有效的解决条码识读设备携带不便、信息量小、时效性差等冷链物流追溯问题。

3.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发射机(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以读取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使用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通信,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的采集、传递的效率,对食品有效地进行标识,把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从而达到追溯的要求。以商品猪肉供应链为例,为了实现全程的跟踪和监控,追溯体系需要在商品猪肉供应链的各关键节点——生猪养殖场、市境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设置控制点,使用RFID标签记录追溯所需的信息。

3.3 数据库技术

良好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库,物流追溯实现的基础是物流信息数字化,要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必须借助信息数据库。要实现食品冷链质量的可追溯,从食品的源头信息获取到最终交付顾客手中的信息存储,建立数据库是重要的支撑。在食品冷链物流追

溯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建立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即建立E2R模型,来实现对物流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加工和处理。结合标签技术,与厂家数据中心相连的PC端上的小标签初始化装置读取小标签的UID号,从厂家中心数据库获取相关产品信息及PID号并写入,绑定信息传入厂家中心数据库,每一环节信息写入后,终端消费者就可以根据标签信息进行冷链物流全过程跟踪了。

4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设计

4.1 系统模型

针对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食品的可追溯总体技术路线遵循着“供应——生产——销售——消费者”这样一条完整供应链,整个供应链过程需要实现低温环境。以肉制品为例,在原材料采购的源头,通过装有电子标签的耳标,建立每一头牲畜的养殖档案,通过标签阅读器将数据汇总至中心数据库;在屠宰场通过称重平台和为生肉佩戴钩型标签记录整个屠宰过程并将各种数据传送至中央服务器;在加工分割肉工作中,通过标签打印机打印便携式条码标签标识分割肉制品,建立相关的信息追溯系统,以此详细记录分割肉的生产过程以及各种数据并汇总到中央服务器;最后在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标签或者序列号对肉产品进行查询,以此建立牲畜养殖及肉制品生产、销售全套管理系统。 转贴于

4.2 功能及流程设计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是对各类食品物流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更新和维护,最终方便各节点、消费者、监管部门进行追溯查询。主要功能模块应包括:数据库系统、电子商务查询系统、标签管理、车辆定位、安全检测等。这些功能实现的基础是:食品冷链中各节点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格式详细记录食品的进货和出货以及中间加工过程的信息,并严格实行食品的批号管理,追溯系统必须记录食品从生产基地(或农户)发货直到消费者收货为止的整个过程的产品批号,以此保证整个物流过程可追溯的连续性。

具体的物流和信息流程可以设计为:利用RFID数据采集技术,将食品产地信息、车辆信息、食品信息等信息写入RFID标签,获取初始信息,然后RFID阅读器部署在生产、加工食品仓库、配送中心、运输食品的车辆、收费站、港口、码头、仓库、货场等不同站点,阅读器以一定的频率自动无线扫描途经的RFID电子标签,将扫描后的信息通过信息通道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启用GIS,一方面将各类信息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地图实时显示食品的种类、数量、来源、去向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管理。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可以通过GPS/GSM远程控制执行指令到载有GPS/GSM接收器的车辆,通知司机调整行动计划,同时改变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号量值,监控中心通过机站检测到该增量信号时发出警报,在电子地图上突出运输车辆的方位以及运输物品信息。在终端消费者层面,为了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保鲜食品的生产模式,以及保鲜食品的质量,可以开发集成免费电话、短信、互联网网络、手机二维条码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这个平台能确保保鲜食品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共享,提高消费者对厂家的信赖。

4.3 开发建议

4.3.1 系统中标签形式的选择

在生产阶段,电子标签上主要记录生产养殖的相关信息,如养殖场编号、运出时间、运送批次等,而且这些信息要和生产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相联系,以便查询生产过程的细节信息。在各个生产企业都设置RFID读写设备,可以实现食品信息的写入。在加工环节,采用的电子标签内含有食品在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和加工环节中添加的信息,如加工企业编号、加工日期、加工批次等。这些信息和企业当地数据库相关联,便于食品管理中心查询。加工企业和食品进口企业都配备RFID读写设备。在运输环节,集装箱运输采用的电子标签数据内容包括集装箱内食品信息、食品温度信息、车辆置信息、运送车辆信息和运送时间等。这些信息和物流企业本地数据库相关联。在仓储环节,可以主要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条码标签,结合关联数据库,标签内关联原来食品信息,并且记录安装时间和批次。仓库内部在叉车或者工作人员身上佩带RFID电子标签,内有员工或叉车的ID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得仓储过程更加高效快捷。在食品配送和销售环节,配送车辆实现GPS定位,相关食品的标签亦可以条码标签为主,在一些重要食品上加贴电子标签,而在一些廉价的食品上则采用条码,两者信息相互关联,以方便销售人员和消费者的及时识读。

4.3.2 数据共享和信息平台建设

数据共享和信息平台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避免各节点独立的信息系统运行。统一各节点数据格式、建立共同的单证标准、开发兼容的数据库系统,最终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这样为各方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行性。建立各方参与的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实现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消费者权益。数据共享的结果是,消费者可以通过此系统,了解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包括产地环境,农药、化肥等各种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并可以追溯食品的质量问题;食品管理者、物流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此平台及时获取有关食品生产、质量及食品运输状态的信息(如食品品种、数量、食品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食品的货主、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政府监管部门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保证最终使优质安全食品经透明的供应链达到消费终端,优质优价,让从事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获利,促进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4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冷链;课程;岗位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深层次结构变动等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剧。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步入7万亿俱乐部的经济大省江苏,面临“爬坡过坎”关口的考验,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外向经济需要提升档次,农业需要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关注农业生产,还要关注农业流通,尤其是影响农业流通效率的物流。推动农产品物流发展,冷链专业人才是生力军和主力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农业高职院校的排头兵,应结合产业特色和学院优势学科,重新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江苏、全国培养更多的冷链物流人才。

1.物流管理专业冷链人才需求背景

1.1农业生产平稳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每年约有4亿吨进入流通领域。201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707万吨,比上年增长2.0%,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增长4.5%;江苏蔬菜产量5416.971万吨,瓜果555.4563万吨,肉类3794576吨,禽蛋1969679吨,牛奶产量607200吨,生猪出栏3073.6万吨,家禽75739.6吨,水产品518.8万吨,农业生产平稳。

1.2冷链物流需求激增

2014年是我国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的一年,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优选等一线电商纷纷高调进军生鲜市场,生鲜电商崛起赋予了冷链产业新的商机;冷链市场达11200万吨左右,较2013年增长了近22%,地域范围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天津、大连、山东、上海、广东、江苏等;全国冷库总量达3320万吨,比2013年增长36.9%。2015年,全国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冷库库容年均增长20%,新增冷藏车4万辆,年均增速32%。

1.3冷链物流人才严重不足

我国开展冷链物流研究和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开设冷链物流专业院校不足15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以快递、国际货代、仓储管理、货物运输等方向为主;部分院校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制冷技术等不同层次专业,可以培养冷链相关人才。全社会冷链物流从业者基本上是从工业品物流或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改行,国外优秀人才回国较少,全社会冷链物流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企业人才需求,更不要说疫苗等医药冷链物流企业。

1.4涉农院校专业特色明显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南方14个省市唯一以培养农牧科技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学院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设有动物科技、食品科技、水产科技、动物药学、农业物联网、农商管理等10个二级涉农院系,设置46个涉农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14个省级、12个市级及8个院级研究平台或研究所,学院农业特色优势明显。

2.物流管理专业冷链人才需求

2.1冷链物流典型工作分析

冷链物流是指一些特殊产品需要从原料生产、采购、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中保持全程适度低温,主要产品包括果蔬农产品、肉类、水产品、禽蛋、奶产品、特殊食品及部分医药产品。根据相关产品特点及业务内容,冷链物流不仅要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自然、经济、制冷、冷冻冷藏、生物、保鲜、检验检疫、包装、通讯、定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识别、物联网、冷链物流追溯、冷藏运输、冷链物流标准等专业知识与技术。结合作业流程及工作任务,冷链物流主要分冷藏冷冻货物采购、冷藏冷冻货物储存、冷藏冷冻货物运输、冷藏冷冻货物销售、冷藏冷冻货物配送、冷藏冷冻货物信息处理等岗位,每个岗位下面包含若干个子岗位,例如,采购岗位需要有自然与经济调研、订单与合同处理、包装、检验检疫等专业岗位人员,冷藏冷冻货物储存岗位需要理货、库管、检验、生物、保鲜、制冷等人员等。

2.2冷链物流人才技能素质分析

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高职冷链物流教育应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注意能力中的技能培养,但也离不开知识和素质教育,知识与素质是学生提高与发展的基础。冷链物流知识不能仅限于传统物流知识点,还应包括制冷原理及选择、生物保鲜、包装材料、食品营养与质量、特殊品检验检疫、堆码等;冷链物流能力包括冷冻冷藏技术应用、保鲜技术应用、信息及通讯技术应用、冷链物流组织与协调、电商营销、冷链流程优化与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与改进及社会交际能力等;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思维模式等。

2.3冷链物流人才层次分析

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提高农产品、食品及医药用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冷链物流人才主要包括研究型冷链物流人才、管理型冷链物流人才和操作型冷链物流人才三类。不同类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定位,选择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如研究生和研究型本科教育着重以培养冷链理论研究、冷链技术研发等研究型人才为主,如生物保鲜技术开发员、新型保鲜材料开发员、物流技术和设备研究员等;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培养冷链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类管理人才,如冷库主管、冷链运输调度员、冷链项目主管、配送中心主管等;高职及中职院校培养以冷链物流技术操作的现场作业人员为主,如冷库保管员、收发货员、配货员、品控人员等。

3.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冷链人才培养路径

3.1明确专业冷链人才培养方向

目前,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储配物流,储配物流涉及仓库管理、配送管理、货运管理等作业内容,涵盖企业有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学习知识点多,特色不明显。新常态经济下,未来五年内,学院可以结合现代农产品流通和本地生物医药产业特点,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学院不仅有畜牧兽医、动物药品、水产、食品技术等特色专业,而且有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关联专业,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可为:面向农业生产与经营企业、药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掌握现代冷链物流技术、保鲜技术、冷库、冷链配送及运输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物流人才。

3.2确定专业冷链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展冷链人才培养较晚,冷链企业生产与经营处于摸索阶段,冷链技术仍在引进与研发。学院应加强与河南众品、雨润、顺丰优选、国药控股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研究企业物流冷链人才需求,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训、教师顶岗、企业导师进课堂及实验室资源共享等形式;加强与冷链研究机构合作,物流、食品技术、水产技术、药剂等专业老师与科研院所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前沿讲座、科研项目合作,提高学院制冷、食品工程、食品分析等理论与实践水平,形成“学校+企业+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3.3建立专业冷链课程体系

针对冷链物流人才岗位特点和素质要求,结合冷链运作作业过程,设置冷链物流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职业技术课中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统计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物流基础、经济法;职业技术课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冷藏与速冻技术应用、冷链仓储与配送管理、冷链运输管理、食品及药品工程技术应用、冷链采购管理、冷链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冷链基础技能训练、冷链专项技能训练、冷链综合技能训练及冷链企业顶岗实习等;职业技术课中辅助课程包括食品与药品检测、动植物检验检疫、企业经营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物流英语、素质拓展等;职业拓展课包括ERP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货运与保险、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随着技术变化及师资与实训实习条件完善,可以适时对课程体系和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

3.4配置专业冷链教学资源

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主要有基于供应链实训室、仓储与配送作业实训室、ERP实训室,实习场所主要有动物药品成品库、知名药企成品及辅料立体仓库、知名快运公司,适合药品和消费品仓库管理、货运管理、配送管理实习实训,冷链物流设施欠缺。学院需加大冷藏冷冻、保鲜、温度湿度监控等设施配置,同时面向物流专业开放农业物联网、药品检测、食品技术、动物检验检疫等实验室。加强冷链师资引进与培养,引进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冷链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尤其是制冷人才、生物技术人才、冷链运作人才;不定期将物流管理、食品技术、动植物检验检疫、生物技术等专业相关老师送至冷链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定期召开课程建设专家会议,提高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物流产业发展呈现新特征,不同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错位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应以物流管理冷链人才培养为抓手,结合人才岗位特点与专业技能要求,制定“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人才培养模式,编制职业技术课与职业拓展课相结合的冷链课程体系,配置与整合冷链人才培养的设施设备及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新常态下的江苏农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才能转型成功,学院人才职业竞争力才会更强。

参考文献:

[1]刘广海,谢如鹤等.物流管理专业冷链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10期:141-142

[2]兰必近,韦克俭等.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2期:65-69.

[3]初叶萍,红.湖北省应用型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与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9期:152-155.

第5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 仓储合理化 技术水平

一、冷链物流仓储概述

(一)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储形成于社会产品出现剩余时及产品流通的需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当产品不能被即时消耗掉,需要特定的场所存放时,便产生了静态的仓储。而形成动态仓储是将物资存入仓库并对存储在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提供使用等管理。因此,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储场所,对物品存取、保管和控制的过程。

(二)仓储合理化

仓储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仓储的功能。对需求的满足是仓储的功能,有一定储量才能实现被储物的时间价值。仓储合理化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定量的商品储备,才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需要。如果不能保证实现仓储的功能,谈到其他问题便是不可能的。然而,仓储的不合理又常常表现在过分强调实现仓储的功能,因而它是由于投入过多的储存力量与其他储存劳动所造成的。可以说,仓储合理化的本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尽可能少的投入,这也是一个有关投入和产出关系的问题。

(三)仓储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产品的流通规模呈爆发式的增长趋势,快递配送、货运、仓储等物流环节纷纷高歌猛进。现阶段,物流业的迅猛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各大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仓储对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的影响不容忽视,能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等。可见仓储在物流管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仓储主要出现在物流各个环节的接合处,例如生产与销售,批发与零售,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环节集中了上游与下游流程整合所会产生的矛盾,所以可把物流的整合、优化归结为仓储的方案设计与操作控制。物流活动高效的前提是仓储的高效,即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取决于仓储能否顺利运行。

仓储成本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很大比重,从仓储成本经济效益来看,包括仓储运营能力和仓储获利能力的分析,如果企业能采取合理的布局、提高库容利用率、加快库存周D、提升仓储资金增值能力,才能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因此,仓储在物流活动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仓储对于物流管理中的快速高效运行、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东莞物流企业仓储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管理问题

对于东莞物流仓储的行业管理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整体环境都缺乏严格的监管,零散的个企都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致使企业管理太过个人主观化,而且管理层大多缺少专业培训和知识。同样因为部分仓储企业理念落后,建设仓库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一时需要,而采取的短期行为、应急式的决策,没有长远规划,使得所建设的仓库普遍都是简单的仓库和货场[6]。造成东莞物流仓储发展混乱,行业管理太过疏松。

(二)技术水平落后

由于东莞物流仓储业主要是由许多小型分散的网点门店或者仓库组成,资金不足、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专业人才的稀缺等。许多先天原因导致石排镇物流仓储业方面的技术水平严重落后。缺少现代化的仓储信息技术和仓储设备,物流设施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差。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会导致货物丢失、损坏而造成企业仓储成本增加,库存风险提高,严重阻碍东莞物流仓储业的良性发展。

第6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物联网;农产品

一、物联网与全程实时定位系统

1、物联网的涵义及结构

物联网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的使用,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和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建出的一个能够将全球所有物品都覆盖在内的“Internet of Things”,其中,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在整个物联网中,物品可以像人一样互相“交流”,不需要人为的干涉。物品的“交流”其本质是利用了RFID、条形码和WMS等系统和设备,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设备将信息共享和传递。

物联网的应用是将物物网与互联网联合起来,其中,物物网是通过在实际货物表面或包装物上粘贴条形码或者镶嵌内置的RFID电子标签和使用相应的标签于都设备来组成的网络。而互联网指的就是日常所说的Internet。物联网在的运行原理即是以物物网为基础,首先,用户要把每种产品的名称、种类、产地等产品信息通过数据编辑器输入到RFID电子标签存储,之后将电子标签内置到产品的内部,即可实现电子标签与货物的同步移动,包括有些需要进行流通加工作业的产品,也可实时更新产品流通加工的数据信息;其次,信息因为都储存在RFID电子标签中,标签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在自身能源的作用下,将上面储存的信息不断的主动向外部发送,通过相应的特定阅读器的天线接收后,阅读器对信号进行解读,将信号再转变为具体的数据信息,储存到计算机里;最后,计算机利用互联网连接到物联网的数据库,实时的更新数据库信息,做到产品的信息与流通动态衔接和多用户共享,还可以再计算机上连接打印设备或者直接将信息传递到特定的显示器上,方便用户查看。

2、全程实时定位系统与物联网的相关性分析

农产品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对其进行全程的实时定位监控,物联网恰恰可以实现这一功能。物联网可以实现远距离的动态监控,准确性高,可靠性抢,易于对农产品信息进行采集和录入,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实时定位监控,为农产品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企业提供完善的追踪定位控制方案。

物联网的信息识别技术与一般的识别设备不同的是,它能够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即获得产品的信息,能够远距离读取信息、识别高速度移动的产品、标签无法伪造、使用安全保密性强。这些特点都使得物联网成为了目前能够完成农产品实时定位的最佳技术支持。它能够为农产品企业传递信息、对原材料的采购、WIP包装、仓储、配送、运输等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能进行全程实时的可视化监控,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过程都能实现可追溯,特别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过程中,能够对低温环境进行全程监控和调节,保证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缺陷率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农产品企业在是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广泛提高。

二、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时定位系统的原则

在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时定位系统时,应当能够满足企业的实时更新信息的要求,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获得市场的信息以便企业做出决策,能够在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全面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立即通过实时定位系统发现问题并且迅速做出处理,将损失降到最小,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还能够为企业车辆的调配、资产的使用提供建议。总之,系统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资源的共享性

物联网本身是在供应链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对于农产品的物联网实时定位系统所检测和识别的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平台实现资源的企业间共享。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多方参与、互惠共赢、扩展性强和开放共享的原则,使得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更加的安全可靠。

2、系统设计安全可靠,保护隐私

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部分产品信息实现共享,对于另外一些涉及到商业机密和企业隐私的信息,要保证不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恶意识别、定位和追踪,否则会侵犯到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安全和隐私。因此,确保电子标签所有者的隐私和安全不受侵害也成为了系统设计时考虑的关键原则。

3、系统设计标准化

物联网实时定位系统因为需要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应用等处理,必须能够被各个企业自身的系统和设备识别和处理,如果系统设计不能被所有企业所共用,后果将十分严重,会使得实时定位系统无法再互联网上被所有客户所共用。

三、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时定位系统构建方法

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对冷藏调教的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对冷链物流运行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做到实时监控,从农产品收获开始,流通加工、仓储、运输到销售到最终客户手中,也包括农产品逆向物流过程,都要使农产品保持在冷冻状态,保证其新鲜度和安全性。冷链物流流程可以细化为:原材料的捕捞、获取――低温加工――屠宰、切割――半成品――成品――冷冻仓储――冷冻配送――销售――最终客户。针对以上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细化流程,物联网实时定位系统的构建应从信息识别、数据更新、实时定位、信息共享等方面具体构建。

农产品的信息识别是物联网实时定位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依靠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电子标签技术,主要用于农产品本身、仓库和运输车辆管理。在农产品原材料的采购、捕捞环节,由采购人员与农产品的种植户、养殖户协同将RFID电子标签内置或粘贴到农产品上,在电子标签里输入农产品的品名、产地、采购人员姓名、所有者姓名以及其他产品的相关信息。

农产品采购完成后,采购人员立即组织运输,冷链物流运输一般采取自有冷藏车运输和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冷藏运输两种模式,将农产品运输到加工中心。自有冷藏车运输模式信息控制相对容易,企业可以通过车辆上的GPS定位系统实时控制行驶路线、时间,通过RFID电子标签向外发出的信号,确定冷藏车和农产品的位置一致性,防止车货分离造成的农产品损失。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冷藏车运输模式可以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信息系统共享协议,达到实时控制的目的。

到达加工中心后,加工作业人员使用手持终端,对RFID电子标签上的信息进行更新输入,包括加工人员编号、加工中心名称、加工时的温度等具体的加工信息。

完成加工作业后,农产品进入冷冻储存阶段,这时的实时定位系统的构建应该与仓库的WMS系统对接,完成农产品的入库信息录入,分配货位,生成入库单。为了提高储存效率,一般的冷冻仓储企业会使用托盘存放货物,因此需要将RFID电子标签粘贴到托盘上并输入相应的托盘编号信息,实现农产品的仓储信息实时定位监控。可以对农产品的出入库数量进行统计,准确定位农产品的位置,查找其货位从而进行控制。

第7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关键词:冷库、货架、设计、应用

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呈快速-增长的势头,逐渐成为物流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然而,冷库较高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是当前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情况下,强化货架系统在冷库中的规划、设计及应用,为企业提高冷库作业效率及冷库利用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设计冷库货架

需考虑的因素

设计冷库货架时,首先需要区分冷库。高温冷库,需要将产品温度控制在0℃至4℃或6℃之间,储存类型较多的产品为:蔬菜、水果、新鲜牛奶、冷鲜肉等;低温冷库,需要将产品温度控制在-18℃或-20℃,储存类型较多的产品为:冷冻肉类;速冻食品,如速冻水饺、速冻面点;冰激凌等。实际案例中,常见的为-18℃的冷库。

和常温库相比,货架应用在冷库中时,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计环节:

1.选择合适的货架钢材材质

低温环境对钢材应用有具体要求,应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延展性,以避免发生脆性破坏。货架中常用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有Q235A、Q235B、Q235C、Q235D、Q235E不同等级之分,主要是因-为冲击的温度有所不同。A指不做冲击,B是在20℃以上,C是在0℃以上,D是在-20℃以上、E是在-40℃以上,A到E所不同的,是它们各自性能中冲击温度的不同。

其次,普通碳素结构钢A/B/C/D也代表着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参见表1。

A/B/C/D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成分不同,质量等级越来越高,在低温中的性能表现也越来越好。一般情况下,会使用Q235D作为冷库货架的主要材质。

紧固件的制作,在低温环境下通常采用高镍铬(如Crl8Ni9型)合金钢或者有色金属(如铜、铝)材料,它们几乎不表现出低温脆性。钢质材热膨胀系数为1.2×10℃;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约为0.7~10-5/℃,两者比较接近,在温差40℃以内时均可有效连接。

2.选择合适的货架系统

冷库可以毫不夸张的用“寸土寸金”来形容,选择合适的货架系统,为客户用足每一立方米,达到最大的仓库利用率,是货架供应企业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冷库货架类型:

库架合一:库架合一是理想的高位存储系统,把仓库屋顶和侧墙直接固定在货架上,免去了仓库的建造工作。仓库利用率最高,长期投资回报率也最高。同时,对货架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穿梭式货架系统:是由穿梭式托盘货架、穿梭车以及叉车组成的完整的高密度存储系统。这种高效率的存储方式,为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带来全新的选择。穿梭式货架系统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半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较低投资下的冷库半自动化。同时也可以结合子母车、堆垛机、仓库管理软件变身为中小型的穿梭式立体仓库系统。

驶入式货架系统:是传统的高密度存储系统,叉车驶入货架以存取托盘,这些托盘被置于悬臂导轨上,可以在货架系统内移动。这种系统相对来说投资最小,但是对叉车工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流量比较大的冷库,可能需要较多的叉车工进行操作。

当然,还有其他的货架类型,如双深度托盘式货架、后推式货架系统、重力式货架系统,主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来选择。总体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3.选择合适的货架表面处理方式

喷涂(环氧聚酯静电粉末喷涂)是最常见的货架表面处理方式。对于防腐防锈要求不是很严苛的冷库,适用性非常好,经济实用。

相对于喷涂,热镀锌(热浸锌和热浸镀锌)成本更高,造价高出40%左右。热镀锌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如果客户对防腐防锈要求比较高而且对成本不太敏感,可以采用热镀锌的表面处理方式。

很多情况下也可以灵活处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以达到最优解,比如驶入式系统,主体货架采用喷涂方式,放于地面的地导轨可以用热镀锌,从而达到最好的成本优势和使用效果。

4.其他方面的考虑

冷库货架设计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

冷库中焊缝焊条的选择,需对应焊接母材材质与焊接工艺要求,并确保焊缝焊接质量。

应考虑冷库中结霜的特性,计算货架选型时应适当考虑其增重,并考虑客户制冷、除霜工艺对结构喷涂层的抗腐蚀要求。

货架立柱柱脚处地脚锚栓的冷桥(房屋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屋面与外墙搭接角处,会产生水雾吸附于墙面的现象,这时会出现外墙的墙体内露水凝结“流泪”、“冒汗”、“发霉”、房屋潮湿、霉变的现象)作用需要考虑与避免。

具体到每个工程,以上因素是否全部考虑或考虑得是否经济合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工程实际,了解并响应客户的实际需求,竭诚为客户创造经济效益,是工程设计的根本宗旨。

二、具体实施案例

下面以史必诺在危地马拉实施项目中库架合一冷库为例,结合实际,整体展示史必诺冷库货架的设计过程。

此项目位于中美洲危地马拉,一期库架合一由双深度托盘货架组成,占地1200平方米,二期由双深度托盘货架和驶入式货架组成,占地2000平方米,货架总高14米,是一个典型的中型冷库库架合一方案。

此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客户打造一个中型实用型的库架合一型冷库。在此方案规划前期,由于库架合一的特殊性,我们需要考虑地震、风灾、雪灾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货架的立柱选型。在满足客户储位条件下,合理的通道方向和布局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选用Q345D材质制作货架。和传统的Q235相比,相同立柱截面下Q345钢材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其中D表示质量等级更高、在冷库中的表现更好。

在货架类型选择中,考虑到客户要求的经济适用性,选用双深度托盘货架和驶入式货架来搭建主体,达到了比较好的投资回报和较高的仓库空间利用率。双深度托盘货架叉车每边可以取两托货物,比传统的单深度托盘货物效率高很多,平均货位利用率为90%,随时存储率50%,地面使用率45%。驶入式货架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的货物存储,一般情况下遵循先进后出的取货顺序(除非是贯通式),平均货位利用率70%,随时存储率25%,地面使用率65%。上述两种货架系统都比较适合在冷库环境中使用。当然,在一个库架合一仓库中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货架系统,会给设计带来较大难度。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两个系统之间顶拉门片的连接,特别是连接件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适当的地方需要进行现场焊接。

由于集装箱长度的限制,一根14米长的立柱需要由两根立柱拼接,需要注意低温环境对拼接的影响。拼接的节点,需使用适合冷库环境下的高强螺栓。

安装过程中,底座需预装,门片也应预先拼装好以后整体起吊,也可以一个单元挂好横梁以后整体起吊,这对吊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吊装吊点基本控制在货架长度的1/3处,这样整体稳定性最好。冷库中风机需安装在货架横梁上,置于货架最顶层。在工作现场,项目经理需要强化规范管理,以保证项目安全、整体进度和实施质量,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此案例一期于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完成设计,制造及安装得到了客户高度评价。目前二期仓库货架正在生产制造中。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8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 生鲜食品 RFID

由于连锁经销体系的兴起,食品流通形态的变革,专业分工细化和低温食品的逐渐普及与成熟,使冷链物流急骤升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然而现阶段我国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冷链物流的管理方法,原有监测技术手段滞后是最大的技术瓶颈。

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自动识别技术,己逐渐成为企业提高冷链物流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特别是增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一、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非冷藏状态下的散装鲜活产品物流,在运输、分销和零售的多次装卸搬运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降低了产品的新鲜度,降低了产品质量。

2.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化运作

我国连锁企业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3.生鲜食品物流设施落后,配送成本

我国冷链物流的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大量损耗,物流费用高,易出现安全隐患。用户较少的地方设施不足,无法保证冷链物流的全程温度控制,商品质量难以保障。

二、RFID技术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中应用的优越性

1.跟踪冷链物流,增加生鲜食品冷链管理的透明度

RFID技术的核心是标签上的EPC(产品电子代码),由于EPC提供对物理对象的唯一标识,所以利用EPC可以实现货物在整个冷链上货物的物流跟踪,而且RFID温度标签还可以提供温度的监控,保证了冷链物流中货物的质量安全。应用RFID技术后,生鲜食品从生产开始,它在供应链上的整个流动过程都会被及时、准确地跟踪,做到透明化。

2.简化作业流程,提高生鲜食品物流效率

生鲜食品的自身特点决定对其操作应尽量简化,缩短操作时间。因此在生鲜食品托盘上和包装箱上贴上RFID标签,在配送中心出/入口处安装阅读器,无需人工操作,且可以满足叉车将货物进行出/入仓库移动操作时的信息扫描要求,而且可以远距离动态的一次性识别多个标签。这样大大节省了出/入库的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另外,在顾客最后付款的时候,只需推着选好地商品通过RFID阅读器,就可以直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自己所消费的金额,而不用再花很长时间等收银员用扫描仪一件一件的扫描商品后再付款。这样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也提高了零售商的工作效率。

3.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市场销售机会

RFID应用于生鲜食品库存管理,可以减少人工审核工作,却能保证储存货物质量的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对于零售商来讲,当自动补货系统显示需要补货,就可以立即向上游企业订货,通过切实可行的RFID解决方案和RFID技术保证所需货物安全、准时到达,这样就不会出现短或和缺货现象,也提高了自身的顾客服务质量,增加了销售机会,提高了收入。

三、RFID在超市生鲜食品销售环节的应用设计

1.配送中心的冷藏车准时到达超市指定的交货点,把货卸下。超市的工作人员用手持式的RFID阅读器一次性读取所有货物信息,确认货物信息与订货单上一致性。如果信息一致,则更新零售商的销售系统中的相关数据。

2.超市工作人员马上将货物推进超市,上架销售。冷冻食品及时上架,保证超市不会出现“缺货”、“断货”的现象,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零售商的销售需求。

3.超市在摆放冷冻食品的冷冻柜上方安装了一个RFID阅读器,该阅读器的读取范围可以辐射到整个冷冻食品摆放的区域。这个冷冻柜就能利用阅读器对每件商品包装上的RFID标签内信息的获取,来自动识别新添的商品。

同时冷冻柜上的RFID阅读器可以实时读取冷冻柜的温度信息并及时反馈给超市管理中心,保证冷冻柜的温度在一定的幅度范围内,以保证生鲜食品的新鲜度。

4.顾客从冷冻柜拿走一定数量的商品,RFID阅读器能自动获取被取走商品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地向超市的自动补货系统发出信息。

5.顾客付款。冷冻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贴有RFID标签,当顾客将购物车推过装有RFID阅读器的门时,阅读器可以一次性辨认出购物车中的商品种类、数量、金额等信息,电脑显示屏会显示该顾客消费总金额,然后顾客付款离开。

6.当顾客消费完毕离开,超市的销售系统立即自动更新,将所销售的商品信息以及销售额全部记录下来。

第9篇: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

太古冷藏仓库有限公司(下称“太古冷藏”)成立于2010年,是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古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太古集团将冷藏业务作为核心业务之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冷藏设施及冷链物流服务,旗下拥有超过50座冷库。太古冷藏自2011年开始在中国进行冷链物流布局,日前已有位于广州、上海、廊坊、宁波与南京的五座现代化冷库建成并投入运营,另有成都、厦门和武汉三座冷库正在建设中。太古冷藏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中国建成由13座大型现代化冷库组成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服务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

日前,本刊记者受邀参观了太古宁波冷库,对其专业的冷库建设特别是精细化运营管理之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冷库概况

宁波冷库是太古冷藏在中国华东地区布局的重要节点,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和中国四大深水枢纽港之一的北仑港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据了解,太古冷藏在中国建设的冷库均参照美国标准,采用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尖端的建造工艺,宁波冷库也是如此。该项目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约6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000平方米,能提供40万立方米的温控存储空间,总容量超过7万托盘。冷库主要存储宁波、舟山的水产品,以及肉类、水果等,同时也为国际知名的快递公司提供冷藏仓储服务。此外,宁波冷库还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冷链物流服务及多样化物流配套服务。

目前,冷库一期(35000托)已投入运营,二期正在建设中。

设计亮点

宁波冷库分为不同的独立库房,可按客户的需求提供-25℃~15℃的多温区存储服务,并采用智能化的制冷温控技术和可视化的温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冷库温度的实时监测,保障存储货品的品质。

冷库高度超过20米,安装了分为8层的高位双深度货架系统,并采用品质一流的高位叉车,每层货架的空间高度可根据不同货物的要求进行灵活调节。

除了拥有多个温区的库房以及0~4℃的制冷缓冲间(穿堂)外,宁波冷库还采用了多种专业物流设备。以装卸作业平台为例,由液压式升降平台、工业滑升门、可根据车辆尺寸进行调节的充气式门封、倒车指示灯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组成,以确保装卸作业过程中有效控制温度,实现规范作业,保障货物品质。

宁波冷库引进了太古参与开发的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可为客户提供24小时获取库存详情、发货状态、订单打印及其他信息服务。

运营管理精细化

我国冷链物流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专业化水平较低。国内传统冷库大部分是为满足本企业的需求而建立,规模较小,空间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运营管理方面缺乏规范,信息系统建设落后,多数采用人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部分冷库的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作业效率较低,易出现因操作不当而损坏存储货物的情况,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对冷库的精细化运营管理要求迫切。

同太古冷藏在其他城市的冷库一样,宁波冷库也引入了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从信息系统投入、作业规范要求,到日常员工管理,再到设施殴备维护,均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而提升了太古冷库的运作效率,并优化了运营成本。

1.加强信息化管理

太古冷藏旗下所有冷库均采用太古参与开发的WMS系统。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WMS系统能够与业内通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对接。此外,WMS系统可实现对每~托盘货物所在的库房、货架位置的精确记录,同时可以反向追踪每个库位上存放的货物的名称、入库时间、质检信息等。

太古冷藏计划在中国的所有冷库实现网络化运营。由于使用同一套WMS系统,未来13座冷库之间可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帮助客户实现存储量管理、品类管理、货期管理,以及不同仓库之间的缺货互补,进而提升太古冷库的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在温度控制方面,宁波冷库采用温度监控系统,可做到全天候的实时温度监控。运用智能化的制冷温控技术调节库区温度,并能实现可视化的温度数据管理。

库内作业以无线射频RF系统代替传统的人工按照纸单作业,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管理的准确率。

2.作业流程规范化

太古客户的货车大部分是厢式车,与装卸平台对接时,会囚尺存等因素产生间隙。为保证冷链不断链,宁波冷库卸货平台设计了充气门封气囊,可根据车辆尺寸调整大小,保证装卸作业在合适温度环境下进行。同时,装卸作业平台没有视频监控系统,以此监督作业人员规范作业,杜绝野蛮作业情况的发生,保障货品不受损坏和客户的利益。

针对客户的货品不符合入库温度要求的情况,太古冷库会选择适当的方式对货品进行预冷处理,更好地保障入库货品品质。

宁波冷库目前存储的水产品大多足海鲜产品,以金枪鱼、鱿鱼等为主。为维持库区整洁及延长木托盘的使用寿命,宁波冷库另外购置了专用纸板铺在木托盘上方,以防止海鲜产品血水滴落。另外,为防止存储货品干耗,最大程度地降低客户的损失,宁波冷库采用塑料袋及缠绕膜对货品进行打包后再码盘。

太古冷库严格把控库存货品品质,会有专人负责进行每天两次的入库巡检,确保货品存储状态符合与客户签署的SLA(服务对等协议)要求。太古冷库实行严格的不良品管控制度,建立起一套可追溯的不良品销毁体系,并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施行。

在安全管理方面,宁波冷库按作业内容不同,工作人员进入库区穿着不同颜色或标识的反光背心,以便于目测管理,防止外来人员闯入,并实现相互监督。

在出入库环节,太古冷库要求客户提前24小时进行预约,WMS系统会自动生成入库/出库预约单。同时,客服部门会在半小时内响应客户要求,然后进行内部协调,以保证满足客户的需求。

3.员工管理精细化

太古冷库库区推行6S精细化管理,即整理(SH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及安全(Security)。每个岗位都有具体详细的规则要求。库内区域细分成若干部分,按照日常使用需要的频率,细分为每日、每周或每月清洁。每项工作都以表格形式签名记录。

办公区域则实行5s管理制度,包括桌面位置摆放规范、办公区工作纪律规定、办公区域环境卫生管理与办公室安全管理等。

在作业考核方面,太古冷库细化到每人、每日、每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记录,同时会记录下完成的工作量。根据日工作量计算出该员工的日工作效率,以此作为绩效考核标准之一。

此外,太古冷库有着严格的员工录用标准,仓管员的录取比例仅为10%。宁波冷库的仓管员身兼叉车工的职能,对其职业素质及技能要求很高。每位库内作业员工在入职时都会进行2-3个月的培训,在每项培训考核都合格后才能上岗。

4.做好设施设备维护

宁波冷库要求员工在每天上班前对叉车行程记录表进行点检,在使用后对叉车进行清洁,叉车发生损坏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负责部门会细化设备损坏的不同原因,进行责任划分。针对人为事故,会形成事故报告,并在后续的安全会议上指导员工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

显著增强竞争力

太古宁波冷库通过实行精细化运营管理,提高了冷库运行效率,减少了作业差错和失误,并优化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员工的工作得到了细化、量化和标准化,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宁波冷库自2015年7月运营以来,客户类型多样,其中不乏红酒、橄榄油等对操作及存储要求高的高端产品。宁波冷库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确保产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保障了货物安全及客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