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1.1教学目标结合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满足企业信息化人才为前提,着重介绍信息化、信息系统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帮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深刻理解企业是如何开展信息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明确信息技术如何与管理技术相结合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益,特别是信息技术对销售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他们成为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具有信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2教学方法大多数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都以讲授型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教学。对此课教学方法改革之一就是引入较多的案例教学,在每一章内容讲解时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不同的案例,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案例主要是以出版印刷行业或书店为主,例如在讲系统规划时,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正在规划建设信息化的某印刷企业为例。在讲解系统分析时,以学生熟悉的出版社编务信息系统、发行信息系统为例讲解如何画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图等,给出某出版社的系统分析报告,让学生学会如何写系统分析报告。我校营销专业学生大多数在出版印刷行业内就业,出版印刷行业内的典型案例,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也使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思考。教学方法改革之二是互动参与式教学。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互动参与式教学,是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参与模式,通过网络课堂和课后思考题来加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之间团队协作。例如适时给出紧扣课程内容的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组队讨论,即兴发言,让学生在参与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3教学内容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不管是市场调查还是市场信息的分析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能使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及时获得来自企业内外的信息,从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制定出最优化的市场竞争战略。市场销售人员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就需要借助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提取客户或潜在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多维度分析,向企业决策者和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信息,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和参考,从而使企业决策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所处的宏观市场环境和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全面祥实的分析,对市场潜在需求、目标市场细分、产品市场定位、竞争对手都能做细致的分析,为企业确定市场竞争战略提供决策帮助。除了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本内容外,针对营销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出版印刷行业特色,对每章内容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前后呼应,有针对性地引入每章知识点在企业营销管理、营销策划、办公自动化、客户管理等中如何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讲解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让学生分析设计出版社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印刷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和书店图书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在讲解决策支持系统时,重点讲解决策支持系统对营销策划的作用。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策划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数据、信息以及背景资料,从而能够助策划者明确市场目标、了解客户的需求,探查决策环境,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加工、分析,提供多种预选营销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在讲解数据库技术内容,引入什么是数据库营销,数据挖掘技术在销售业务和交叉销售中的应用,数据库在中小型企业销售管理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一种通过新媒体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也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1.4实践环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在取消了原来两周的课程设计,在课内安排16学时的实践教学。因市场营销专业没有学过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考虑到Access在数据库、窗体、查询易于实现,容易学会Access的基本操作,能让学生学会系统分析、设计最基本的内容,边演示边讲解如何利用Access2007利用完成一个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学生选定教师指定的选题或从社会调查过程中得到一个实际的题目,根据选题,进行系统调查,搜集资料。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功能和数据分析,并进行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设计。最后要求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分析报告和系统设计报告,还有十几题根据章节内容配套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随机抽查几名学生进行检查和答辩。

2结语

第2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一、战略管控型模式的理论基础

国有企业集团是指大型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和内部组织的变化,根据国资委的部署,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与众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企事业法人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经济联合体。集团管控模式是指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或部门实施的管理控制和资源协调分配采用的方式,由于组织规模、发展战略、业务特点和领导风格的影响,主要分为战略管控型、财务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三种模式。战略管控型模式是指集团根据外部环境和现有资源能力,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通过控制子公司的核心管理层,核准下属公司经营计划或预算,使子公司的业务活动服从于集团整体战略活动。下属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掌控公司经营活动的节奏。使用战略管控型模式的企业集团,集团总部规模一般不大,下属企业经营活动相关性比较高。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做强做优的要求促使国有企业集团逐渐从与主业不相关的行业退出,强调经营范围的相关性,集中资源或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主业。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机制的引入,民企优势、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国有企业集团分权,所以战略管控型模式成为国有企业集团管控的首选模式。

二、战略管控型模式下财务分析框架构建

由于下属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集团获取频率最高和最及时的资料,财务分析为企业集团控制下属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战略管控型模式下,集团总部的管控关注点放在对战略、计划、预算、资产等多个方面,对下属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所以财务分析框架侧重于战略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三个部分,并且对于三个部分分析在报告频率上也有所侧重。

三、战略管控型模式下财务分析报告框架构建

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服务。在战略管控型模式下,财务分析报告重点关注战略目标的实现,尤其是经营业绩的实现。因此,笔者以F国有企业集团(简称F集团)为例来讨论如何设计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以满足国资委和集团决策者的根本需求。F集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和参股各级企业85家,业务范围涵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多个方面,战略定位于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通过选派董事和产权代表、核准预算、重大投资备案、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报送财务报告等方式控制子公司,其中财务分析报告是控制子公司经营活动的决策依据之一。

四、结语

第3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分析报告没有固定格式,结构安排也相对比较灵活,由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需要决定。常见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一般包括标题、正文、署名三部分内容。

(一)标题

全面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要写明单位、时间、分析内容、文种等四项内容,如《××商场20xx年1月份销售情况分析》;专题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是揭示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与范围,如《产品库存积压的原因何在?》;部门分析报告的标题,一定要标明部门,如《××市建工系统企业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分析》。

(二)正文

正文可分为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

1.导语

它是分析报告的开头部分,这—部分往往针对分析的问题,或简要介绍被分析对象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如评价产销形势、计划指标及指标完成情况;或交代分析的目的、起因;或指出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一部分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叙述主要问题,尽快引入主体部分。

2.主体

主体部分集中反映着经济活动的分析过程及其结果,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阐释经济活动“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及“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体现在结构上即表现为“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对策建议”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

(1)基本情况:一般采用对比、分解、综合的方法,运用大量数据说明经济指标的完成和变化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展示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有时还可列出表格并叙述说明。

(2)原因分析:要从分析的对象和目的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予以具体细致地分析,找出主客观影响因素,并对其经济效益作出客观评价。在分析中,既要分析成绩取得的原因,总结经验,又要善于揭示矛盾,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既要重视客观因素的分析,也不能忽视主观因素的分析。如果是全面分析报告,则要对各项重要的经济指标逐项进行分析;如果是专题分析报告,则要对该专题的内容和要点展开分析;如果是部门分析报告,则要抓住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或一两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这部分的写作必须实事求是,依据确凿的数字和翔实的资料(包括计划资料、统计资料、会计核算资料等),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对一种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追本溯源,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问题,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

(3)对策建议:它应以主体部分为基础,抓住要害,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措施,观点要鲜明,切忌模棱两可,意见要中肯,措施要有的放矢。

3.结尾

由于主要内容已在主体中涉及到了,因此,大多数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都不再有单独的结尾,而在写完对策建议后自然作结,行文上显得干净利落。也有一些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有独立的结尾,或者总结回顾以照应前言,或者预测前景以展望未来,或者补充说明,使内容更加全面。不管哪种写法,都要简短精粹,切合需要。

(三)署名

在正文之后右下方签署提出报告的单位或个人姓名,说明写作日期。如标题已标示单位或个人姓名时,只写日期即可。

分析报告范文

随着inter的发展,电子商务将从新闻、宣传企业形象等功能,进到网上办公、网上采购、电子支付等具有交互功能的新阶段。这些交互大部分介于计算机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和软件组件之间,即动态电子商务(dynamice-business)。webservices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应用集成方式,它可以将运行在intra/inter分布式服务器上的应用集成在一起,使地理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一、系统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不少机电流通企业已经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运营管理和业务拓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第一,库存资源贫乏和库存资源的高风险;第二,资金的短缺和高财务成本;第三,原有基于client/server二层应用体系结构的连锁经营管理系统给连锁分销体系的建立的带来了局限性、高成本和风险。案例分析报告。

通过对it互联网信息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利用成熟的webservices技术,实施商务模式的变革,将进销存商务运作范畴从公司内部提升到整个机电行业,来达到引入和共享社会资源,不但可以完全解决库存资源和资金的问题,还能大大降低公司经营的风险。同时,基于互联网三层应用体系结构应用,为公司分销体系的建立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集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并以此树立行业地位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具备可控性、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效率。并由此建立了“合作与服务”的经营理念。

系统目标如下:

(1)为机电流通企业提供全程服务,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

(2)系统具有开放性、平台无关性,能够与现存的电子商务系统很好地兼容。

(3)机电流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别要求进行定制,而且过程不复杂。

(4)方便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扩展和维护系统功能。案例分析报告。

二、系统功能设计

整个系统由信息系统和交易系统二部分组成。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交易系统提供辅助服务,为机电行业和产品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支持,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而将提供的机电产品交易行情指数;交易系统主要是采用会员制方式为机电行业制造商、行业总商、分销商、物流商和客户提供在线供货、在线、在线分销、在线仓储物流配送和在线采购。如图所示:

(1)为机电行业的产品制造商提供快速进入市场的渠道;为制造商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低风险、高可控性的商务模式;使制造商具备对库存产品资源的集中管理、合理配备和对物权的绝对控制和调度的能力和手段;具备了对产品的价格在应对市场变化而拥有统一而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能力;具备了借助互联网的应用而建立起具有无限扩展前景的产品分销体系的条件;实现了社会库存产品资源的共享。

(2)为机电行业的分销商提供了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销售商务模式;实现分销商零库存,避免了库存积压或沉淀而造成的损失;实现了对庞大的社会库存产品资源的享用。

(3)为机电产品的消费用户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采购渠道和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透明度,并有望实现产品消费单位所渴望的备品备件零库存目的。

(4)为物流配送企业实现了网上产品配送单接收功能、网上配送单的维护、跟踪、查询和处理的管理功能等。加快物流配送企业业务信息传递,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物流配送企业实施规模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实现

1、三层体系结构设计思路

根据目前大多数机电流通企业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分析情况,构建基于webservices成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以三层体系为主体的系统构架,来实现机电流通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

该电子商务交易系统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专用线路完成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和通讯。系统采用先进的三层结构体系,将业务应用逻辑集中到中间层处理,增加了系统的适应性、维护性和可靠性。

在总部建立数据中心,作为核心数据库,存储各个基地汇总上来的业务数据,并使用双机集群技术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高可用性。

在总部建立应用服务器,存放所有应用逻辑,供客户端连接调用。

客户端不需安装数据库客户端,只需一次性安装系统动态库,即可使用浏览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可得到非常友好的交互性。

2、系统实现

基于webservices的电子商务系统是一种需要订货方与供货方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率的系统。订货方系统的实现需要利用大量的供货方提供的webservices,同样供货系统也是如此。为简单说明问题,本文只给出订货方系统的部分实现方法。

订货方选用windows20xxserver sqlserver20xx visualstudio。实现。windows20xxserver是微软在服务器操作系统nt基础上的升级版,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易用性、稳定性、界面友好性。sqlserver20xx数据库与windows20xx系统紧密结合,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扩充,性能进一步提高,是中小企业数据库软件的首选。visualstudio。开发工具作为微软、计划中的重要一员于20xx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开发人员的喜爱,它强大的开发环境、高效的开发效率、翔实的资料信息是其他开发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在编程语言方面选用了c#语言,c#语言是微软新推出的一种专门为网络编程量身定做的编程语言。它是在继承了java、c、c 等语言的优点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简单易学、高效优质的语言。c#语言吸收了java语言的虚拟机概念,利用ctl这个运行库做到了跨平台运行;同时,它与windows的紧密结合也使它成为windows下编程的最好选择。因此,在系统实现时选用了上述组合。

(1)订货方采购单的web服务实现。利用visualstudio。开发环境建立一个aspxweb服务,命名为listpurchaseservice(具体代码略)。此服务首先检索采购订单数据库,把还没有完成的采购订单信息检索出来,并利用dataset格式给供货方。dataset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新的基于xml的数据格式。因此只要信息接收者有一个xml解析器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当然,如果可以利用。开发环境的话,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都会有大幅度提升。

(2)订货方提供的供货方基本信息修改web服务的实现。此服务可以使供货方动态地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公司名称、公司密码、公司电话、联系人、产品简介等。但公司编号、公司信用等级是由订货方维护,供货方只能浏览,无法修改。

(3)订货方利用供货方提供的web服务实现流水化电子。采购实现流水化电子采购需要供货方提供一整套的web服务,包括产品信息的检索、采购单的处理、网上议价、订货单的处理等。

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webservices的实现

使用webservices部署数据库应用系统时,若不知道webservices的url,必须使用发现工具来完成对webservices站点的发现工作;若已知url,发现工作可省略。发现webservices后,必须使用webservices描述语言工具wsd1、exe来创建服务。服务是一个位于本地计算机上的class,它封装了服务通信所需的所有复杂的功能。因此在应用系统中,可以像与本地对象交互一样与服务进而与webservices服务器进行交互。

2、webservices的安全

创建了公用的webservices后,任何知道该服务url的人都可以使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确保webservices的安全,以便只有被授权者才能使用它们。例如,可使用soap报头(xml)来发送认证信息(作为命令的一部分),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该服务。

第4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 跨学科 应用

1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1.1信息技术发展背景

信息技术是InformationTechnology的缩写,是管理以及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的综合,该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理论基础来设计、开发相应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处理系统,所以一般也将该技术称为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各行业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数据或者是信息需要处理,所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及工程实践领域。

1.2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相较于传统的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来讲,当前很多科学领域研究均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研究问题,现代跨学科研究涉及更大的跨越难度、类型复杂、规模巨大,在学科之间,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专一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增多,这不得不使得跨学科研究开展跨国合作,并越来越成为合作的趋势。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模式,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领域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多样化特征,它的科技创新主要是结合不同的学科和不同领域的联系点上,因而滋生出了一部分前沿的新兴跨学科,例如当前较为火爆的生物信息工程学、医学信息学等,总之多数是在信息学基础之上加入其它学科的名称,演变成新的跨学科。

2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的交叉应用

2.1内交叉

物联网利用复杂的通信技术将一系列的物品和人员通过一种方式将彼此联系起来,使得人物、物物能够相联,从而实现网络通过远程控制进行管理,让网络管理更加智能化。然而,物联网能够兼容所有互联网中的应用,但比互联网更具私人化和个性化。世界各国都重视对物联网的应用开发,我国将物联网规划入新兴战略发展产业,由于其带来的经济性和科技性的变革,使得物联网成为世界第三信息产业革命。物联网技术囊括了通信、软件、感知及信息处理等技术,具有较大的融合性。如今,物联网研究正迅速发展中,其作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市场潜力和效益巨大,根据《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物联网产业在2010年的中国市场规模总量为1330亿,次年为2600多亿,就在今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2014年,我国的物联网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马凯主席强调,着力将物联网应用于各行业,加强对工、农业、商贸、能源环保、交通、生产、城市管理等领域进行物联网的示范性应用,推动物联网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加强对物联网相关法制建设,培养健全的多样化的人才机制。这些举措加快了物联网这类新兴学科发展进步。

2.2信息领域与生命学科的交叉

当前,医疗电子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被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世界各国都遇到同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传统医疗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医疗需求,新兴医疗电子为医疗带来变革,医疗电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用化的电子设备,对偏远地区的病例诊断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偏远地区、老人、重大疾病的医疗服务需求。现代医疗电子种类较多,例如助听器、血糖仪、脉冲仪、胰岛素注射笔、CT扫描仪等,很多微小型仪器已经家用化,成为家庭医疗护理设备。在生物识别方面,现在的识别技术种类较多,有指纹、语音、面部等特征的识别技术,由于这些识别技术为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安保、鉴别等需求。

2.3信息与工程应用的交叉

当前很多重大工程如建筑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核技术、机械工程、电力工程等,其计算设计和应用等都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进行模拟操作,从而形成了一批新兴的IT交叉学科,使得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研究推动着各行业大型工程的迅速发展。对汽车电子行业来讲,如今已经进入智能、网络化的计算领域,早期汽车是偏向机械的技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工程领域进入了机电化时代,汽车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机电化领域,早期汽车修理是依据纯经验,现在的汽车修理较为复杂化,但修理较为简单,均是靠机械智能化的修理,汽车内部有多个电子元部件组成,汽车线路的修理由各部门分工协调合作完成。因此,早期汽车主要与能量转换有关,现今汽车主要是对整体电子元件的控制。例如汽车的点火装置,在较早的时候,汽车点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将线圈制作的变压器进行电压点火,而这一技术原理仍用于现代汽车,然而现在已经变为多个电子元件组装构成。点火装置首先依据传感器所传送的数据作一个运算和分析判断,再次是点火和调节,最大限度地节省燃料,达到环保。另外,在最新型的发动机的电控装置中还有智能化的控制和诊断操作功能,有的发动机电子技术还能对其排出的废气进行搜集和循环利用,在怠速过程中进行节能控制,对多个汽车元件进行功能的自我诊断,从而发出警报和提示。在交通工程方面,铁路运输已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例如现代的地铁、高铁等工程的应用。

2.4信息与环境地学的交叉

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当前先进的卫星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位应用,通过发送信息,以定位终端设备用户确切的方位和经纬度数据,为用户提供定位需求服务。当前全球定位系统共由24颗卫星构成,分别位于6条不同的轨道上,以确保定位需求,该定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的特点,并且定位精确,具有良好的价值应用功能。各大通讯运营公司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的便捷,为移动用户增加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方便用户的生活出行。例如GPS定位查询、导航服务、智能交通服务、广告服务等。对于无线传感器来讲,其低消耗、微小的体积是最大的优点,利用无线通讯原理自组网络,能有效地探测多种数据,例如收集和探测地质信息、地下矿井和水文环境数据,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监测数据,以减少环境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5信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而与人文社科和教育等进行交叉更是平常,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随处可见,例如于管理、教育、经济等领域的交叉,形成信息管理学、信息教育、经济信息等领域的新兴学科,使得各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更加联系紧密,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更加平凡。就社会信息这一新兴学科来讲,是对社会上的信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总结的一门学科,它基于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化为对象,将计算机与信息政策、社会学等的部分理论联合,寻求共通之处结合成的新兴跨学科。

3信息技术在跨学科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上存在差距

信息技术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最大的障碍就是认识上的问题,由于不论是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的学者或者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从事和信息技术领域交叉学科的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针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比较熟悉,而对于不属于自己认识的领域却存在着很大认识上的问题。一般来讲信息技术是一种处理其他领域中信息和数据的工具,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对信息的处理能够得到一般规律性的东西,但是如果信息技术掌握不好或者是所要跨的学科掌握不好的话就会存在很大应用上的问题。

3.2应用上存在差距

正是由于上述存在的对于自身不熟悉学科认识上的差距,所以才导致了信息技术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在很多的领域都有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受到其他领域人员对于信息技术掌握制约以及信息技术领域人员对于其他行业知识的不了解最终导致了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深入。

3.3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在各个行业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到位还受到基础设施以及运行机制的制约。在各个行业中由于资金问题或者是相关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得很多学科中的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单位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自身学科的作用,所以没有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在其他学科中也没有设置相关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这都是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

3.4人力不足

信息技术在新型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才的问题,也就是缺乏既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又具有行业背景知识的人才。只有充分具备这两个方面的技能才能够使得信息技术在跨学科领域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应用。

4促进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建议

如果要实现信息技术和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最为关键的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首先,比如对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学生来讲,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并将信息技术领域应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其次,对于其他新兴学科的学生培养来讲,可以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或辅修信息技术相关的第二专业,促成信息技术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第三,对于高校来讲,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展学科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努力推进与企业的融合发展。第四,对于企业来讲,可以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使得信息技术能够在各行业开花结果。

5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探索,而跨学科领域正好能填补一些空白科技领域,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加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从而开辟新的学科领域,为社会进步发展服务。科研创新研究只有将更多的学科领域连接在一起,才能探索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7).

[2]陈思铭,刘长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3]李馨.基于Wiki的跨学科知识共享[J].电化教育研究,2005(4).

第5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要迈上新台阶,目标是要使网络规模、容量位居世界第一。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参与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到“十五”末,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将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量将会随之增大,因而从总体来看,计算机方向的人才缺口较大。作为中职学校,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才能培养出适应和满足计算机类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人才。目前在人才需求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信息产业部的关于计算机市场构成的报告,截至XX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777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0%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即将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软件外包、国外通信运营商来说,计算机类的人才将会是他们在国内发展的首要选择。

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除高精尖专家人才外,电子信息企业还需要大批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调查数据显示,仅广东省技术工人缺口就有多万,全国的需求缺口更大。以软件企业为例,很多简单的编程工作,高中学历的人只要经过专业的软件职业培训,完全可以胜任。目前,我国基础程序员非常缺乏,一些基础性工作只能由本科生和硕士生完成,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这说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奇缺。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大提升。网络技术持续稳定发展,网络设备的生产、检修、网络建设、网站设计等相关行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人才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

2、被调查企业的分布情况

(1)被调查的企业近6家,其中有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单位(如电脑公司、软件公司)、服务类企业单位、制造业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及其它企业。从被调查企业的分布和性质来看,我们认为此次调查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主要企业人才分析

首先针对主要企业人才需求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网络公司的规模如何,主要的技术人员分为两类:网络工程设计人员和网络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都是采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中学历的人才进行网络的设计工作,而聘用的中职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而规模较小的网络公司则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管理双重能力。89.1%的企业认为聘用人才最优先考虑的因素需要团队意识、81%的认为需要职业道德、67.5%的认为需要专业知识;56.7%的企业对it类就业市场信息的了解主要通过各种媒体;70.2%的企业最希望的岗前培训方式是就地自己培训;普遍企业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网络设备集成能力、网站管理能力、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保障;普遍企业认为计网中职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数据库开发、网页设计与开发、网络布线与工程、服务器配置、网络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等课程;62.1%的企业认为中职学生工作起薪1200-1500比较合适;大部分企业认为有必要让员工继续学习,可不脱产培训。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是湖南省的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网络培训机构,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3)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一般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对计算机类企业(如软件公司,电脑公司等)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待加深加强的。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计算机公司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发展迅速的计算机行业,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

(4)企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6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紧扣产业趋势迈向“互联网+”

据了解,顺承中国软交会产业发展风向标的品牌内涵,本届软交会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关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商业智能、新电子商务、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给传统产业带来的转型推动力。

本届展览面积共3万平方米,其中2.2万平方米为软件和信息服务展区,0.8万平方米为IT人才展区,展览结合展会主题设计了智慧城市展区、大数据应用展区、移动互联网展区、跨界应用案例展区等中外特色展区。

在会议论坛方面,将涵盖高峰论坛、趋势论坛、应用论坛、合作论坛和社交活动等板块,旨在通过展与会的呼应,探索行业变革创新方向,影响行业发展格局。

在交易对接方面,本届软交会将利用国内外的行业协会渠道以及专业数据库,持续进行展会推广和客商邀请工作,并与相关机构及IT厂商组织商务对接洽谈活动,还将邀请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30多位海外采购商、50余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重要采购商届时参会。

此外,组委会还将对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行年度盘点,围绕“创新”、“智能”、“跨界”、“互联”等产业热点,评选“全新商业模式整合创新奖”、“智能生活最佳解决方案系列奖”、“服务外包成就奖”等领军企业和领军人物,网上申报即将结束。

四大关键词展望产业未来

今年初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如何挖掘“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和潜力?本届软交会将聚焦四大关键词:跨界融合、移动互联、大数据、智慧城市,多角度地阐释中国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关键词1:跨界合作

自2014年以来,跨界互联越来越成为各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互联网和工业、制造业、农业、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行业的跨界互联趋势已势不可挡。但如何有效地进行跨界合作?今年的中国软交会,将呈现一系列的移动互联应用探讨,新开设的应用系列论坛将关注重点应用行业市场、最新技术应用领域、领先产品应用案例等,企业CIO和IT企业技术层、市场层、销售层及管理人员,可在这一系列论坛上,参与金融、物流、交通、供热、民航、医疗、电力等信息化建设的交流和讨论。

关键词2: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软件业态,也为软件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空间。IT公司如何适应、如何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业态?如何与移动互联网公司一起,引领下一波移动智能硬件浪潮,这关乎全球IT公司的核心战略。在本届中国软交会的展览和系列论坛上,将探讨和呈现最新趋势、发展与挑战,提业趋势预测、权威分析报告及产业最新的技术与热点,为企业决策层、市场层、销售层、技术层的中高管人士提供全面而专业的资讯和参考。

关键词3:大数据

大数据也是本届软交会关注的一个重量级关键词。大数据是网络IT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对大数据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和共享,是当前各个行业和公司的核心目标。本届展会将设置大数据应用论坛,多位大数据重量级嘉宾将在论坛上集中探讨如何提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效率。

关键词4:智慧城市

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住建部已经公布的两批共202个智慧城市试点,共涉及重点项目近2600个,投资总额超万亿元人民币。智慧城市建设撬动的市场潜力巨大,新一轮的产业机会即将到来。这是近几届中国软交会着力关注的核心内容,今年展会上除了一线省市参展外,二三线城市也将成为热点。

第7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TM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目前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方法上,如果企业对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识别,会得到大量的风险信息和数据,并且这些信息和数据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动态变化的,靠人工难以跟踪和管理,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信息系统等工具,对风险数据不能有效利用,则风险管理效果会差强人意。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一个适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风险信息采集

风险源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影响战略实施或目标实现的事故或事件。可能包括的内容涉及面广,可能与经济、法律、自然环境、政治、社会、技术、基础设施、人员、流程等相关,因此风险管理系统首先要具有风险信息采集功能,将尽可能多的风险信息收集到系统中。

初步采集到的风险数据数量是巨大的,系统需要提供功能强大的各种视图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方便了解到数据内容,对于采集到系统中的风险数据,要设定与其他模块的交互方式,用于将泛泛的数据整理后导入风险信息库中。

2风险的定性分析和管理

风险管理需要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其中包括对经营目标的定义、风险类别管理、风险基本信息管理、风险信息的定性分析、数据审核、风险坐标呈现、综合统计查询等功能。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分类别、分等级管理,并通过初步分析,绘制出企业风险坐标图,对危害较大的风险制订应对方案。

3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功能主要包括业务数据处理算法设定、风险预警项目及上限值设定、评估方法设定、定量分析值处理、风险分析报告、风险损失模拟测试等功能。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获取大量业务数据,风险评估即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出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首先要针对企业不同的业务类别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当业务数据达到什么临界值时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风险业务模型要由对本企业和本行业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制定,并随着企业经营目标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进行调整,同时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建立起适当的评估模型,评估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逐步建立、逐步成熟的过程。

业务数据来源于企业现有的EPR系统或独立的各信息系统,按功能可能分为财务、安全生产、人力资源、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物流、环境保护等,同时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由人工定期录入风险相关生产经营数据。

险监控及预警

风险监控及预警功能可以设备企业关心的重大风险点,对相关数据进行监控,当数据达到某个范围时进行提示预警,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正确应对风险,控制风险的发生或降低风险。

第8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运输企业 网络技术 智能运输 实时信息

当前信息技术在汽车运输企业中的应用项目相当多。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网络技术、智能运输技术和实时信息技术。

一、汽车运输企业中的网络技术

1.货运站场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技术及运输产业结构的变化,交通运输也走进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在货运站场得到广泛应用。货运站主要包括货运枢纽站、零担站、集装箱站、联运站等多种类型。其中货运枢纽站可办理多种业务,吞吐量较大,设备配套较齐全,在运输网中起中心货运站的作用。其货物的分装、保管、运输及组织管理等均实现现代化、自动化,货物的运输、配载等都可通过计算机和现代的通讯设备统一进行安排,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2.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CMS)

企业内部网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它是一种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交换的基础设施。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主动地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并且可以和底层的数据库相连接来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发达国家汽车运输企业利用其内部网进行企业内部商业文件和数据交流的同时,也将企业内部网部分地对客户开放,使外界用户通过因特网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情况。同时客户还有机会及时反馈对已经服务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使服务部门迅速地回答用户所提出的问题。

3.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企业应用EDI技术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铁路、公路、海运和空运中应用了EDI技术,以后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据专家测算,应用EDI技术后,商业文件传递速度提高81%,文件成本降低44%,因错漏造成的商业损失减少40%,从而使整个竞争力提高了40%。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汽车货运公司大量采用以因特网为基础的EDI技术。

二、汽车运输企业中的智能技术

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

ATIS的主要功能是从路网中采集实时路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预测未来交通状况趋势,产生分析报告和估计结果。结果数据可以用作实时交通路况广播信息或作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输入,以产生最佳的、实时的交通控制策略;用于检测交通事故,提供准确定位。ATIS通过动态诱导、实时路况广播等措施,指导路网上所有车辆最佳使用道路资源,避免大量车辆同时抢占同一道路资源造成局部的交通拥挤,促使交通畅通。目前该系统基本建立在因特网上,并采用多媒体技术,使ATIS的服务功能大大加强,汽车可由此成为移动的“信息单元”和“办公室”。

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ATMS有一部分与ATIS共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但是ATMS主要是给交通管理者使用的,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监视,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进行控制,如控制信号灯、引导信息、进行道路管制以及对事故进行处理与救援等。

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

APTS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轻轨列车、城郊铁路和城市间的长途汽车等)的运行效率,使公共交通运输更便捷、更经济和运量更大。

4.货运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以高速道路网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利用物流理论进行管理的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它综合利用卫星定位(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物流信息及网络技术有效组织货物运输,以提高货运效率。

三、汽车运输企业中的实时监控信息技术

1.全球定位技术(GPS)

GPS是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空间定位和导航新技术,它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组成。其主要优点是定位精度高、报时准确、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全天候服务、显示直观、易于连接等等。近年来,GPS技术在国外汽车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汽车驾驶员在行驶途中可通过GPS随时了解汽车行驶方向、行车速度、所处位置等,运输企业生产调度人员可通过GPS对运输工具进行跟踪和监控等。

2.移动通信技术(MCS)

MCS目前主要指陆地移动(模拟或数字)通信系统。不久它将与卫星通信系统结合起来,形成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MCS)。汽车运输行业可利用GMCS技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驻地(货运站)、货运站与货运站、货运站与货主间的生产调度通信联系和营销业务通信联系等。

3.移动多媒体系统

运用移动多媒体技术可开发出过去无法想象的汽车娱乐系统,这种音响及视频技术包括全彩屏幕、游戏设备、DVD播放机、电源、CD机、录像机,DVD机和放唱机等。移动多媒体技术还体现在智能无线产品、远程通讯设备和信息处理产品等方面,其中包括提供语音识别系统。它还能将因特网的功能集成到车辆中,使人在车上就可以上网浏览、收发邮件和进行股票交易,同时采用“即插即用”的方式使汽车消费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更换他们的多媒体产品,享受更丰富的全新服务。

4.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由信息系统演绎而来,它以地理坐标为骨干,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系统的统称。在运输企业的运营管理当中,可以利用建立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管理部门或用户提供各种查询服务和数据分析。例如:路局、区段、站点、车次等的查询;直通图、管内图、站间交流图、客流密度等专用地图,以及统计图的分析等等。为铁路、公路等的客运主管部门分析客流情况、制定行车计划等服务。

第9篇: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银行的核算、管理制度及其体系是维系商业银行有效运作的重要制度之一,会计工作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因此围绕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传递,构建合理的会计信息系统为推动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平台一直是各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看,与过去相比,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系统设计和功能实现上均已有较大改进,初步建成了功能较为完备的核算和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提高。

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积极吸收会计成果,整合相关学科,以大力采用软件固化、联网联合等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建立企业级、管理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为标志,以构造既能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又能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

对照上述要求,现行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就显滞后,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局限就是在管理会计的上严重缺位,管理会计的实质是将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不再局限于对经营过程作财务会计上的反映,而是采用特定的对经营过程中的货币和非货币信息进行收集、处理,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观念”,满足企业及其相关利益集团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管理会计在西方银行业已成功应用多年,其应用范围已从着眼于内部管理控制扩展到银行发展战略等各方面,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上的重要应用就是将建立企业级的、管理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系统构建的目标定位。可见,引入并推广管理会计对于加快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轨进程有着重要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管理会计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现状是理论研究多,实践运用少;即使有所应用,也仅从技术层面出发抽出其中的部分技术方法与财务会计系统“双轨”并行,而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一项重在管理机制上应用的系统工程,需要与现行会计系统及至整个企业的运行机制进行协调整合,任意拆解必然适得其反,从而导致管理会计应用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在系统构建时只是就会计来论会计,仅局限于财务会计角度来设计,没有把管理会计纳入其中,表现为偏重于核算记账和报表处理等会计循环的处理,而对如何提高系统整体功能以满足管理决策重视不够,对如何在系统中嵌入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所需的相关披露手段研究较少;系统自动化处理范围狭窄,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差。结果就是会计信息的供给满足不了需求,会计工作不能适应目前会计环境对其提出的要求。

总之,现行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主要是:其一,在本质上还属于部门级的,财务会计意义上的,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尚存在诸多不足;其二,没有引入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或者引入不完全,且采取与现行系统双轨并行的方式,这不仅适应不了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而且造成会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本人认为,上述局限性的症结所在就是没有站在理论的高度,理清系统构建的思路,具体地说就是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会计目标理论,在诸如部门级、核算型和企业级、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立企业级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在这些上认识不够,因此,要加强对构建新型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实践的指引,必须致力于对系统目标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二、分立与融合

会计目标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导向机制,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系统的功能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信息的供求能否达到均衡。概言之,在会计目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不同理论观点。

(一)“受托责任观”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受托责任观与现代企业理论一脉相承,其存在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按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企业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构,是不同的利益主体通过一系列契约关系联系起来的利益集合体。即契约各方作为委托人将要素资源提供给人,委托其经营,目的是获得单个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为确保契约的顺利执行必须作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其中,有关会计的制度安排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种契约的订立、执行与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会计信息作出判断。因此会计的使命必然是反映实际,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取向就是维护资源提供者的产权主体利益,以解除人承担的契约责任。受托责任观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偏重于事后的算账、报账功能。

可见,受托责任观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强调的功能正是财务会计发展中最为完善的部分,故整个系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财务会计,致力于如何完善会计反映的技术与方法,以便产权所有者考察人的履约情况,解除其受托责任。这导致在提供面向决策管理所需的相关性信息方面关注较少,这也正是导致目前系统局限性的主要原因。

(二)“决策有用观”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金融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大,为实现生存发展的经营目标,企业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决策,不断加强和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而保证决策科学性的前提就是提高信息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加强内部控制和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相关性信息。在这样的会计环境下,受托责任观导向下的系统显然不能适应管理和竞争的需要,比如,在不确定性程度高的环境下开展经营,必然要求提高信息的敏捷性和多维性,为预测未来、控制现在,有时要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给出信息的概率分布区间,以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对这样的信息需求,财务会计就显得力不从心,而引入管理会计等相关科学却能较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决策有用观取代受托责任观顺应了发展的要求,是会计目标理论演变发展的必然,这也是要建立企业级、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动因。

决策有用观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认为在不确定环境下相关性比可靠性对决策、管理更为重要,强调相关性就等于提高了决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按决策、管理的需要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扩大信息的采集、处理面,提高信息透明度。可见决策有用观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必然偏重于、预测、控制和全面披露等功能,而这正是管理会计的擅长之处,因此,整个系统的目标定位就是引入管理会计,以尽可能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相关性信息。

(三)双元融合目标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一味地强调相关性易导致信息数量急剧膨胀,不仅有违成本效益原则,更重要的是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为随着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程度增大,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也越高,导致人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加大,契约执行的交易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解除受托责任的作用减弱,从而使产权主体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大大增加。因此树立受托责任观目标,以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解除人的受托责任,维护产权主体利益上的重要作用对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受托责任不仅没有过时反而亟待加强。所以,本人认为尽管会计目标转向决策有用观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必然,但舍一取一不是科学的态度,只有将二者在目标定位上进行整合,取长舍短,实现功能互补,建立起“双元融合”的目标取向,以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各自的优势功能,才是构建一个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时展潮流的现代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理想之路。

总之,按现代金融企业性质及其所处的会计环境,现代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定位就是:采用双元融合目标的思路,在继续深化、拓展财务会计功能的同时引入管理会计,并将二者的功能相融合,实现信息生成系统和信息分析利用系统的有机统一,构建企业级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以兼顾满足管理决策和解除受托责任两方面的信息需求。

三、架构与功能

(一)双元融合目标模式的契合点

由上述可知,如何有效地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统一于整个会计核算体系是落实双元融合目标,使整个系统按此目标来设计、运行的关键。通常,由于二者各自的目标、特点等存在较多差异,实践中大多是采用“双轨制”运行方式,由于缺乏操作刚性、核算工作量巨大以及可控性差等缺陷严重制约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构建有效的“单轨制”运行体制,而要实现“单轨制”的关键就在于寻找能使二者相融合的契合点。

对此笔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恰当的契合点。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双元融合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预算项目,用会计语言和方法来描述、分解目标,筹划、控制为实现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所以全面预算管理不再只是简单地落实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是金融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的起点和导向。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一方面,会计核算和管理控制均是以预算项目为准绳,预算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会计核算和管理控制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产生的信息流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工,又可为预算的调整、执行、考核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可见,在金融预算管理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都是围绕着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而展开的,在履行各自职能,完成各自使命的同时,促进、提高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按这种指导思想构建成的“单轨制”会计信息系统不但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发展的困境,还有助于解决管理会计因可操作性差而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

(二)双元融合目标模式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模式与功能

1.总体结构图

整个系统通过预算管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和核算报表中心,披露分析中心四个中心来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功能,财务会计功能主要是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管理会计功能主要是实现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

2.运作流程当前台业务部门或责任中心业务发起时,首先向业务处理中心提出业务申请,由业务处理中心调用已定义的处理流程,若该业务属于预算控制业务,还须有相应的“预算额度”才能流转下去,任何可能的超支必须经过预算调整后才能进行。业务处理中心产生的数据一部分直接提交披露中心的数据库存储处理,另一部分需进行处理的则进入核算报表中心处理,处理完后产生的各种执行、审批、核算等信息提交披露分析中心的相应数据库更新财务记录,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加工;披露分析中心再根据相应的“事件驱动程序”,调用各种公式、模型和数据向各业务部门或责任中心等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

(三)各中心的具体功能

1.预算管理中心

预算管理中心主要解决预算管理,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注重预算管理与业务处理,会计核算的紧密结合,以预算项目体系设立和责任中心划分为实施架构,采用联网联合、集成共享及流程固化等技术,实现预算编制、下达、执行、调整、考评等功能。

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责任管理,因此责任中心划分得与否是预算实施成功的前提,责任中心的划分应与银行的“一级法人,授权分级经营”的组织管理体制相适应,兼顾扁平化管理、集中核算等改革需要,将责、权、利相结合,遵循一致性、可控性等原则,科学合理地筹划。

建立预算项目体系的作用主要在于细化管理目标,设立预算的执行、控制和考核的标准。首先根据利益和现金等业务的性质,设立一一对应的,带数字标识代码的预算明细项目,并与二级明细会计核算科目建立对应关系,实现无缝对接,这就改变了原来的粗放管理,深入到业务细节中,对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使会计反映更为精确科学,会计的信息控制作用比传统情况下更深、更广。具体的预算项目体系设立则可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和分工负责情况灵活地设置。如可采用树状、矩阵等形式。

在运作流程上,采用编程技术将预算编制、下达、执行、调整、考评等流程固化入软件程序中,并与其他中心紧密结合。这就很好地贯彻了以预算控制为主线的管理思想,杜绝了预算各环节中的随意性,强化了预算刚性,明晰了各部门的职责数据,消除了越级、越权审批,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向业务核算系统提取数据,并按要求转化为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从而使预算管理不再是一种管理的,而是银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成为引导、控制银行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标准,在管理流程再造、员工行为优化和协调银行各方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导性作用。

2.业务处理中心

业务处理中心是联系预算管理中心和核算报表中心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业务处理和过程控制。

预算执行控制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的实施效果有效与否是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关键。在业务申请阶段,首先区分每一项业务申请类型,若是带有预算管理标识的业务,则根据其相应的预算额度作出同意或驳回的决策。对于获准同意的,生成原始凭证提供给核算报表中心进一步处理,核算报表中心处理完后一方面将相关信息返回给该中心,并进一步反馈给预算管理中心更新预算额度,从而将实际情况与预算对比,完成预算的调整、报告、考核等工作;另一方面,将核算结果提交披露分析中心。

过程控制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以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作为主线贯穿每一笔业务流程的始终,着眼于三个内控层次的贯彻落实,将监督的重点放在事前和事中。其中,事前控制(制度控制)是在业务发生之前对所有银行业务和交易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别以预算和规章形式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规范标准,如对入网网点实施准入控制,对网点和柜员的业务范围进行控制等;而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则是建立操作性强的各种业务、会计处理规则并将之固化成软件程序,辅之以实行静态(限制业务范围)和动态(限制业务额度)授权控制,以杜绝各种省略程序、逆程序行为的发生;事后控制(结果控制)是对经过前两个层次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事前预算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为当期业绩考核和改进日后的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内控已不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成为各部门协同共管、级的管理工作。

另外,业务处理中心直接与提供金融服务的各前台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相集成,采集、传输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这就改变了传统部门级信息系统与银行其他信息系统缺乏及时有效交流的“信息孤岛”状况,集成了业务和信息处理过程,实现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了决策的敏捷性和有效性。

3.核算报表中心

核算报表中心是实现以预算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有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两大功能。

(1)会计核算功能的主要特点

在核算组织形式上,按前台数据采集与后台信息加工相分离的思想,营业机构只保留柜台业务岗位,将联行、票据交换、财务等岗位集中于后台职能部门,柜员不必关心财务如何处理,只需关心其交易操作的正确性,使金融服务由过去的“面向账号”转变为“面向客户”,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服务质量。

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适应当前形势,增设中间业务科目,注重科目的本外币兼容性;在具体设置时只设置到一、二级科目,不设具体的明细科目,这并非意味着重预算、轻核算,而是体现了“预算细化、核算简化”的思想,由于实行预算编码管理,每个预算项目与二级明细会计科目相对应,需要时可在披露分析中心,根据对应关系从预算管理中心提取各种明细信息。同样,按此思路,在账簿体系上也只设置总账、分户账,不设明细账,总账是会计综合核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的主要数据来源,分户账分布于业务处理中心,用于对账户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核算工作大力简化,并且这种简化并没有影响信息需求的满足。在凭证使用上、固化了凭证格式和对应的会计科目,在具体的业务核算时,可根据业务处理中心提供的原始凭证,调用所需相关信息,自动生成相应记账凭证。

在平账机制方面,将传统的账务综合平衡机制改为严密的多层次平账机制。首先,每个交易都会自动产生借贷相等的会计分录,保证日间柜员所做业务借贷相等,即交易级平账;其次,柜员交易时发生的错误会被系统统计出来,柜员完成当天全部业务后,可知道发生差错的类型和数额,便于查错,即柜员级平账;当所有柜员均已平账,即为网点级平账;当所有网点已平账后,整个系统进入平账状态;另外,系统还将柜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交易清单的账实核对纳入了平账机制,加强了对会计风险资产的管理。

(2)会计报表功能的主要特点

业务集成设计、数据集中处理是整个模式的突出特点,会计报表功能很好地体现出系统的这种特点。其主要功能包括:审核会计报表的各种平衡关系;支持多币种会计报表的编制、汇总和上报以及合并本外币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支持内、外部数据格式相互转换等;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模型,支持信息的查询、分析。

报表生成的大体流程是:由程序自动从各相关系统,如柜面业务、信贷管理、国际业务等系统中提取数据,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以报表汇总行为单位,按期汇总全辖各币种业务数据后,上传核算报告中心;核算报告中心数据汇总后,从业务数据源中将相关的数据表按规定的格式转换为中间数据文件,生成统一报表业务数据库,由会计报表程序直接相关数据自动加工成各种会计报表,并传送到披露分析中心的业务数据分析仓库供各信息用户使用。

4.披露分析中心

披露分析中心主要是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通过事先设定的各种函数公式和财务模型,向银行内部信息用户提供业务数据的分析、预测报告。二是进行规范、及时、透明度高的信息坡露,以满足政府职能部门的金融监管以及银行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决策的需要。

信息分析报告主要包括:财务类分析报告,业务类分析报告,业务考核分析报告,非信贷资产数据分析报告、或有及表外业务分析报告等。

对外披露形式,主要以报告为主,书面报告为辅。在披露模式上,是以修正的事项法为指导,数据库技术,实行多层界面披露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使财务报告具有多层展开,分层递进功能,首先将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数据库中按多维标准归集和分配,形成元素信息、事项信息和格式信息三大类,元素信息是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最小单位;事项信息是由不同的元素信息组成,按用户的一般需求所提供的某几类信息,如分部报告信息,非财务信息等;格式信息是以各项法规所规定形成的通用的、具有固定格式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种通用财务报告。这样以格式信息、事项信息和元素信息的提供为三层用户界面,各层之间相互链接,使不同层次的信息用户既可直接获取信息又可按自己所需对信息进行再加工,间接获取所需信息。

综上所述,双元融合目标模式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实现了银行业务、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对银行经济流动由点到面,从静态到动态的全方位控制;解决了统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瓶颈制约,使会计信息成为银行全面管理的基础,信息流控制、引导着资金流、实物流,会计工作成为银行管理的中心,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配置和运作效率。

1.张天西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会计研究》,2003,第3期。

2.肖 伟,《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问题研究》,《金融会计》,2003,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