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零碳建筑技术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零碳建筑技术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零碳建筑技术体系

第1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1引言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而碳排放量是影响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重要因素。当前气候变暖90%以上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在城市化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对大气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低碳建筑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使人类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它是现代文明在建筑业中的表现。欧洲低碳建筑的发展使人们对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充满了新的希望。“低碳”一词首度出现在2003年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建筑已经成为碳减排的关键。因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高于运输业和工业领域,故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图略)。低碳建筑是近几年刚刚提出的概念,作为当前低碳经济理念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建筑发展模式-“低碳建筑”,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学术界目前也没有统一认识。英国学者PhilJones在《Low-car-bonBuildingDesign》指出:低碳建筑是建立在降低建筑产品能源需求和充分利用可再生可重复利用能源的基础上。

2欧洲低碳建筑发展背景

从1962年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书-《寂静的春天》的发表,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就在关注环保能源的问题。在欧洲,大约有一半左右的生态和环境破坏是由建筑和工程造成的。近30年来,欧洲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低碳与建筑节能,成果显著。欧洲每年的能源消耗中有20%是被浪费掉的,而这一数字将在2030年增加到70%。大量的能源消耗,不但产生过量的温室气体,也使全球气候产生变化。为此为实践建筑业可持续的发展,欧洲国家对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尽量减少能源与资源浪费,并致力推广和实践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建筑。

3欧洲低碳建筑的实例研究分析

3.1德国巴斯夫“3升房”德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尽管如此,天气温和的德国将近1/3的基础能源产品要被住宅供暖消耗掉。为了寻求既节能又有利于环保的新的建筑技术方案,将一幢已有70年历史的老建筑经过现代化低碳技术改造成了德国第一幢“3升房”。目前,“3升房”成为了全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典范(图2)。“3升房”是因其改造后,每年每平米消耗的采暖耗油量不超出3升(相当于当量煤约4.5kg)而得名。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4大低碳节能技术措施: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使用具有内墙“空调系统”作用的相变储能隔热砂浆技术;设置可回收热量的通风系统和燃料电池组作为小型动力站。经过现代化改造后,“3升房”采暖耗油量从20L降到了3L,如按100m2公寓测算,年采暖费用从改造前的人民币9000多元下降到了1300多元人民币,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80%,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环保价值。

3.2西班牙Atika住宅西班牙位于欧洲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天温暖,夏天炎热,通风和空调设备是主要的能源消耗点。Atika住宅的建造采用了预制的模数化结构体系。第一个Atika住宅的样本是在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组装成型,并计划在未来通过汽车运输到不同的国家组装。这种模数化的预制体系可以节省大约1/3的建造时间,同时也保证在数次拆装之后仍可保证更为精确的建筑结构体系。另外在设计中还采用其它的低碳节能技术措施,如通过外墙的厚度与密度来形成保温与隔热;白色的石灰板作为对日照最好的反射材料;利用上部悬挑的建筑构建或者窗上的百叶来形成阴影;狭窄的街道和阳台来确保阴影面和空气的流通;以及利用流动的水来达到降温的效果(图略)Atika住宅运用斜屋顶技术、低能耗策略、全方位的太阳能系统、楼宇智能化管理体系以及模数化等低碳建筑技术建造的一座欧洲最新的节能型住宅,是欧洲未来住宅的样本。

3.3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英国为高纬度地区岛国,气候潮湿温和,夏季气温适中,但冬季漫长寒冷,采暖期有大约半年的时间。针对这一特点,贝丁顿社区将废物、阳光、空气和水充分利用,与现代人、建筑物一起进行永续的对话,通过各种低碳技术措施减少建筑热损失及充分利用太阳热能,以实现不用传统采暖方式的目标。

3.3.1零采暖模式贝丁顿零碳社区中的所有住宅都朝南,每户均设有一个玻璃阳光房。屋面、外墙和楼板选用了300mm厚的绝热材料。窗户选用内充氩气的三层玻璃,在冬天尽可能多地吸收热量。在夏天,这些设计能尽可能地减少室外高温的传导,避免了空调的使用。窗框选用木材,具有良好的断热构造,以减少传热并巧妙地循环使用热能。而另一个保持室内温度的方法则是屋顶的绿化,将一种名为“景天”的半肉质植物覆盖于屋顶,大大减少了冬天室内的热量散失。这也是住户在采暖制冷方面比常规住宅节省90%能源的主要原因,基本实现了“零采暖”(图略)

3.3.2“就近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住宅的木料、玻璃及95%的钢材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窗框选用木材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10%以上(约800t)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3.3零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社区低能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合热力发电站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燃烧木材废物发电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而且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生产热水。每户均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由于光电板的造价较高,因此设计者将它尽量用于多种用途,家中的热水和电车充电都来自暖暖的阳光。屋顶上矗立着的一排排外观奇特的“风帽”,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送入第一个房间。这种被动式通风装置完全由风力驱动,可随风向的改变而转动,利用风压给建筑内部提供新鲜空气,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此外,其内部设有热交换器,可回收排出废气中的50%~70%的热量,从而来预热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在全世界对能源问题高度关注的今天,贝丁顿零碳社区的建成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未来居住模式的希望。其先进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及环保低碳技术的综合利用,使这个社区成为目前英国最先进的零碳住宅小区。

第2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能源价格上涨,欧洲各国将节能列为政府工作重点,从盖房子开始节能的第一步。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的在建建筑占据世界总数的近半壁江山。如何在城市中尽可能的节电节气节水,尽可能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成为我国很多行业面临的问题。2009年,我国用于绿色领域发展的投入高达15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低碳建筑的发展将催生百亿新兴企业的出现,房地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将共享低碳建筑“蛋糕”的进程。

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评论:“‘红色中国’向‘绿色中国’的转变,将被历史学家认为是最近1年半时间里最有象征意义的现象。”

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说起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第一反应是“花钱”和“投入”。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让节能成为“零投入干赚钱”的好 买卖。

零碳诞生地――

贝丁顿社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也是把科学环保生活理念引入现实的第一个成功典范。目前,贝丁顿社区的零能耗理念已经被推广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之中。

2000年建成的英国伦敦南部的贝丁顿社区被称为“未来之家”。社区设计者、英国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Bill Dunster)设计的理念是,不牺牲现代生活舒适性的前提下,建造节能环保的和谐社区。

贝丁顿社区占地1.7公顷,99套住宅、210位居民、近2400平方米的办公商用面积。社区建筑采用环保材料,通过对阳光、水、风能和木材的循环利用实现“零能耗”;贝丁顿社区屋顶上一排风帽,都会自动找到主力风向,新风量的最大化得将室外的新风灌入到室内去,使得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度;

英国位于高纬度地区,夏季白天时间长时。贝丁顿社区内的各种建筑物紧凑相邻,以减少建筑的总散热面积,墙壁厚度超过半米,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朝阳的玻璃阳光房充分的利用太阳光照,减少了使用电灯的时间。阳光房玻璃夏天打开利于散热,冬天关闭充分保持吸收的热量。玻璃房所带来的热量提供了有效的热能保障,等到夜晚或季节变迁室内温度降低时,之前存储的热量就会被自动 释放。

在建造过程中因“就近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木材来自周边地区的木材废料和邻近的速生林,树林被砍伐后马上补种上新的树苗;使用节能电器和低能耗灯具;垃圾箱分类放置纸张、玻璃和塑料制品;厨房垃圾的废渣作为自家种植地的肥料;屋顶种植景天类植被自然调节室内温度;独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生活废水,未被回收的水进行生物回收或被土壤吸收利用;安装了多种节水装置和自动检测功能;能源量的使用可以通过电表、水表、天然气表了解得一清二楚。

住宅和商务等空间的联合开发,使居民可以徒步去工作场所,减少了社区内的交通量和驾车外出,设置了免费的汽车充电站,去伦敦上班的人乘坐火车往返;社区附近的农场商店把居民订购的食品、蔬菜放在各家门口的食品篮中;居民在自家花园种植蔬菜和农作物;为了鼓励步行,人行道上照明设备比较好,四处都设有轮椅通行、婴儿车的特殊通道。

贝丁顿社区将节约、勤俭做到了极致,但是社区内房屋的配套设施都非常完善。和普通社区相比,贝丁顿社区的家庭可以节省45%的用电,50%以上的用水量,减少80%以上的取暖能耗,60%以上的私家车行驶里程。贝丁顿社区充分体现了贝丁顿社区最初的设计理念――环保而且舒适。

“省钱”的贝丁顿社区,每周接待两批来自中国的参观团。

碳排放的控制措施――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案例

2009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约为502家,从业人员增加到11.3万人,增幅达74%。从节能项目的分布来看,建筑节能项目占30%左右。

国家推出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举措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为行业各方搭桥和完善交易秩序和市场改进。能耗大的企业面对低碳减排时,虽然感觉到压力的增大,但是合同能源管理也让关联企业嗅到了巨大的商机。节能服务企业为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从资金、技术到设备的一整套节能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节能效益后,从节省的收益中拿走一部分作为收益,达到节能服务公司与能耗企业间的“双赢” 局面。

如何才能让建筑更加节能 ――

从源头减少能耗

室内温度依靠地下水降温,冷水在房子中循环升温后被送回地下循环往复。选用品质优良的聚氨酯板材做内外保温;在方圆35英里之内选购建筑建材,以减少运输能耗;首选“废弃物”或边角料、木屑;收集热力的房间尽量朝南,装上太阳能光电板转化电能;给屋顶、墙体和地面裹上厚厚的“大衣”,保温层可以将阳光、灯光、热水、烹饪产生的热能留住;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利用设施。

上海世博会的几大地标性建筑――世博轴、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和城市未来馆都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加江水源热泵系统。

国际先进低碳技术与现代建筑的 组合

上海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

海外华人带回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人们思想的启示。

8月中旬的上海,据当地人介绍当日的温度不高、湿度适宜。

进入零碳馆一路参观下来,与场馆人员、零碳馆馆长、企业领导们互动的内容,像一场建筑专业的知识强化课程。

伦敦案例零碳馆以英国贝丁顿社区为原型设计建造,建筑物内有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6套零碳示 范房。

入馆墙壁上有一张手绘的结构图,清晰地向参观者介绍了零碳馆实现自给自足“神话”的原因。零碳展示厅内,2010年伦敦东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实景沙盘,药囊抱枕,沿街小鸟和鸟箱,泰晤士河、自给自足的蔬菜种植建,淘汰的列车,展现着英国的废物再利用、生物制药、伦敦街景、艺术长廊或餐厅……。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围在案例馆内的碳系统旁,兴奋不已。

零碳馆屋顶的风帽转动着寻找主力风向。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零碳馆在下箱体里放了很多的热回收芯片、热交换器、除湿芯片、加湿芯片,通过溶液除湿的方式使得吹入室内的温度保持好的舒适度。

零碳馆的创意无限及先进的节约理念吸引了无数游人专程前往一探究竟

零碳报告厅内,摆满了中央美院学生的作品――废物再利用的座椅。

中午到零碳餐厅用餐。餐厅食物原材料来自上海郊区的有机农场,由零排放汽车运到场馆。啤酒瓶做的灯具、冰做的酒杯、轮胎做的桌子、废旧水管做的椅子、装在橙子里的冰激凌,能食用的餐具减少了一次性餐具垃圾的能源消耗,零碳馆想尽办法在游客不经意间把环保的生活理念渗透进每一个生活细节。松松散散的坐在餐厅里废旧水管的椅子上,与年轻有为的零碳馆馆长陈硕、实干型的中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裁朱辉东、服务烟台万华近三十年的房春光总裁助理等几位好友,从2009年零碳馆的筹备开始聊起来。

身在其中的低碳建筑专家们

能源结构推动了建筑业的转折

《中国外资》:零碳馆开馆至今,让您体会最深刻的有哪些?

陈硕:我2009年回国准备零碳馆,。开馆至今,我看到国内对节能减排做了比我预想的多的工作。零碳馆在设计初期定位为住宅及办公使用,但是零碳馆和世博会其他场馆一样,面临人群增加、室外空气和湿气不断进入馆内的问题。我们从各方面因地制宜的考虑了场馆的碳排放和谈排查的问题。我们还参与了世博会5.2万平方公里的碳核算的工作和内容,关注大量国内外人流的交通出行、水处理、基建的模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中国外资》:结合零碳馆,谈谈您对中国的低碳之路的体会?

朱辉东:世博零碳馆使用的降低碳排放的新技术相当多,馆长陈硕在英国伦敦工作时,对英国零碳中心的整体设计、施工和维护都非常熟悉,后来把它搬到世博会中来,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很多方面比英国人做得更好,比方说外形更酷,外墙更精致(英国人偏爱红砖,而中国因为保护耕地,已经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材料),又比方说为了降低造价,大量使用了国产设备技术,建设成本只有英国的三分之一,效果却不差。世博零碳馆在零碳技术上“洋为中用”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英国纬度偏高,冬季湿冷,保温尤其重要,贝丁顿社区的建筑保温工作做得很好,仅此一项措施,就能降低近50%的能耗。零碳建筑的第一步,是使用环保节能保温材料。中国迈向零碳建筑的第一步,是使用中国人用得起的环保节能保温材料。这个工作代价最小,效果最好。另外,零碳社区提倡大家在社区中的SOHO(居家办公一体化),减少因频繁工作出行带来的碳排放,这其实与我们国家多年提倡的“就近入学”,“就近就业”以节约资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如何与低碳的新经济结合起来,则是时代的新课题。在贝丁顿社区中,因为居民对环保的共同关注,对减少碳排放的共同认识,社区感就很强,邻里交往就很多,随之也产生了很多生意。分享认同,创建价值。石岩大师说过“让实实在在的朋友成为有实力的人,让有实力的人成为实实在在的朋友”,我非常认同。贝丁顿人的环保理念居然能结合商业模式,实实在在可资 我国我民深度学习。

谁的低碳是标准?

《中国外资》:各位作为建筑业的专家,怎么理解低碳?

陈硕:一谈到低碳,大家就想到要花钱,新技术的成本比较高。但是低碳最早的发起目的是为了帮大家省钱。我们所说的零碳,实际上是为了发展未来更加便宜的、最可行的城市发展模型。低碳并不是为了时尚、时髦、政治口号性的目的,也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物理学的定义,精确的对应千克二氧化碳,或者吨二氧化碳的数据。国际的低碳核查以碳交易和碳剂量的一系列数值为基准的。国内对低碳缺乏了解,很多新生力量都在试图推动低碳的前进,但是很少有人把低碳落实在数字上。

朱辉东:低碳是一个新名词,但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几十年前,欧洲就提出过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意译), 到如今还在一脉相承的推行,只有低碳才能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就是定性定量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一词,意指承载力,包含生态、环境、能源、空间以及土地的整体承载能力。以前我们总在说中国地大物博,改革开放了三十年才发现这块我们深情热爱的土地实在承载力太有限,千年绿洲的阿拉善沙尘滚滚,百年平安的松花江洪水滔滔,而森林横遭五十年滥砍滥伐后的舟曲呢,泥石横流!温总理尊重科学,善待自然的表态,舟曲县长“为国贡献千万立方木材”动情述说,百姓的悲哭面容,种种画面交织,无不在提醒我们:中国,再也承载不起下一个三十年的盲目开发了,必须要科学发展,必须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低碳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低碳是环保的时尚代名词,是定性定量的环保,而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必定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之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复杂的低碳建筑之路,理应始于最简单易行的外墙保温,始于最环保的聚氨酯 保温。

房春光:烟台万华在建筑节能材料领域有很多年的经验,我们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引导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建筑中低碳的清晰理解,使用到好的保温材料大幅度降低能耗。使建筑物有效的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低碳标准,是中国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房地产商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市场定位,谁与谁协作?

《中国外资》:媒体的作用是帮助大家在合适的时间发出适合的声音。许多企业与我们的互动态度,让我们感觉企业更关注产品技术和后续服务环节。北极星创投的创始人邓锋曾经提到,他从硅谷回国后看到国内的很多企业专注的埋头做技术,他付出了比以往多的时间帮助企业与市场的对接。产品与市场如何可以良性接轨?

房春光:我们最近的市场思路是低碳 + 生态 + 科技的整体方案。低碳的解决方案是,外墙保温用高档的保温材料聚氨酯,用低品位能源利用地源热泵做室内循环。我们与普来福公司合作的毛细管网可以做到房内恒温恒湿,其成本仅为德国产品1/3;生态的解决方案是,捆绑生态板业及后续服务的精装修给市场,提高房地产品牌价值,增加了房子的卖点。我们已经成立了万华房地产公司,准备做一个产品样板的示范社区给大家参考;科技方面,运用低品位能源,通过海水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都可很好的利用。

陈硕:用专业的规划师、设计师,得当的处理城市绿化、道路交通、餐厅商店、农业、工业、建筑、垃圾处理等一系列涉及生活方式的系统,把复杂的矛盾相互利用。例如,玉米油和菜油供应给汽车;遇到合适的技术,通过生物能的回收和氧化,将垃圾变成燃料发电、发热驱动建筑的运转。一切的问题需要重新的界定,这将催生一系列的产业市场,这将影响下一轮以及更下一轮的发展机遇。

市场”是否了解我国的建材产品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

《中国外资》:您的谈话让我明白了保温材料对于低碳建筑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建筑保温节能材料目前的情况如何?

朱辉东:目前国内的主要建筑保温板市场仍然被聚苯板占领,这个材料就是CCTV央视大楼起火中的元凶,现已被北京市禁用,俗称泡沫板,易燃且助燃,着火后散发刺鼻剧毒浓烟,溶液呈蜡烛油状下滴;埋入土中不能降解,又称“白色垃圾”;挂在外墙上,太阳直射超过摄氏70度就变形甚至开裂,导致外墙渗水,最终失去保温效果,是最典型的不环保非绿色建材,“伪节能”产品。8年前,我就接触过这个材料,合作的瑞士建筑师说,这个材料使用十年左右就要出问题(还是欧标产品)不保温了,我们国家已经不让用了。令人痛心的是,欧洲淘汰的设备,多数莫名其妙地流转到了中国,并且还被大规模推广。作为专业人士,看到中国刚刚受到重视,刚刚起步的低碳建筑中大量潜藏这个节能“杀手”,而不大声疾呼,有违职业操守。中国的建筑低碳,最有效的起点是保温节能。保温节能的材料选择,关键是可持续保温,防火以及环保。与建筑同等寿命的,耐久的,防火的,保温节能性能好的绿色建材,也就是最好的外墙保温材料,完全国产的目前只有烟台万华的聚氨酯外墙保温板。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定是最值得的。烟台万华的聚氨酯,突破了德国人的技术壁垒,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且产能中国第一。与烟台万华这个大型国企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的很多低碳产业缺乏核心技术,被跨国企业从垄断技术到垄断市场,从被牵着鼻子走,到最终灰飞烟灭不过是寥寥数年。

房春光:相对而言,聚氨酯在国内的销售占比大。聚氨酯不仅仅使用于建筑业,还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

低碳建筑的发展,突破点在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建筑材料的优化升级、不断复制的成功理念。谁为培训专业的低碳技术设计和整合团队买单?

《中国外资》:你们所理解的低碳建筑的最佳节能办法和技术是什么?

陈硕:在零碳馆的技术当中,大约有三十项左右的技术被环环相扣的使用到。零碳馆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太阳能发电、电能储存、生物能储存、水处理等具体的技术。实现低碳城市低碳技术需要大批设计人才,根据不同的城市形态因地制宜的规划其低碳模式。我们帮助英国零碳社区做了很多的宣传,希望更多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人员到国外去了解低碳实施手段。

朱辉东:聚氨酯保温是实现低碳建筑节能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因为使用者认识提高,国内市场目前正在迅速扩张。大冬天人如何才能觉得不冷?穿上鸭绒大衣呗。那么给我们的房子都穿上“保暖衣”,有什么不好?冬天,少买单燃煤采暖,城市天更蓝;夏天,省空调电费,还可以降低了空调安装功率大大省钱。未来再配合远大直燃中央空调,太阳能光伏蓄能空调,地源热泵空调,江水源热泵空调,海水源热泵空调等等新技术,我相信政府提出的新建建筑节能65%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眼界决定方向 需求决定市场

《中国外资》:什么是你们目前所关注的投资或发展方向?

朱辉东:我们公司的投资主攻方向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低碳地产,在国内找到一家做新能源或是新材料并且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扶持其发展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陈硕:未来我们将更多的关注低碳设计、零碳中心代建。世博会结束后,我们会以世博零碳馆的世博后重建计划,与各地政府合作建设城市的低碳启动区,帮助城市建设城市基建。目前正在与上游的资金提供方进行谈判,用于帮助城市建设和升级城市的基建系统。争取出资50%、建设、设计、运营、技术、管理、工程、设备、协助低碳的产品提供方在当地落地产生更多的税收、教育、培训、就业、采购后帮助城市或产业来帮助在各个地方落户。

急迫的问题,如何解决?

《中国外资》:我国在低碳的城市建设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被关注?

陈硕:我有两个建议,希望各方关注。第一,建议国内相关机构尽早开展碳剂量方面的工作。碳交易在西方国家已经呈蓬勃发展之势,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经成为全球碳交易的两大中心。欧洲因为低碳经济已经催化了大量的新型企业,出现了大量从事碳交易碳核算的体系。国内还在起步阶段,没有快速跟进谈交易的进度。一旦中国加入了碳核算、碳交易体系,我国的人才和技术有可能跟不上。提前进行更多的碳核算工作,能让我们在未来国际在碳的谈判和位置上,判断更加理性。我已经与中国标准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制定中国的适合建筑方面的碳的标准和计量方法。第二,在低碳城市方面,我们提倡引进或关注新型的商业和开发模式,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应用,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和能源模式的重新利用。未来我们可能不从电网买电,而是从邻居屋顶上的太阳能板买电。

初衷很简单――全面减排

《中国外资》:我们栏目的定位,就是希望更好的融合各方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陈硕:城市是人类应对不同问题的一种方案,不同的时代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朱辉东:从实际出发,一步一步把低碳之路走好,最终走到完美――零碳建筑。

第3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1.寒地建筑维围护体系设计低能耗目标

评价建筑环境是否绿色舒适,除了单纯着眼于标准热工能耗外,建筑环境的湿度、光环境、通风换气、舒适度、防水性等也是直接影响使用者感受的因素;此外,而建筑立面造型的功能性与美观性、夏季遮阳、私密性以及建筑能源的环保性、建筑运行的可持续发展等等都是综合评价考量的因素。从碳排放的角度来讲,寒地建筑建造围护体系构造复杂、耗材量大、热力输送过程中市政管网能耗损失大等原因导致建筑低碳要求提升;从环境舒适度角度来讲,建筑运行时室内外温差造成巨大的采暖需求,高纬度气候造成照明时间长,保温隔热的需求又造成室内空气质量差、通风要求高等现象,所以良好的寒地建筑空间环境一方面要做到环境舒适要求,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力求绿色持续发展,因此,低能耗是寒地建筑围护体系设计的综合目标。

2.寒地建筑围护体系低能耗发展愿景解析

以低能耗作为寒地建筑围护体系设计目标,把建筑环境的评价指标通过能耗的形式进行比对,能够直接而有效地评价围护体系性能,便于围护体系的改进。

2.1推广清洁能源

随着全社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意识的普及推广,在寒地建筑围护体系设计中应建立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清洁能源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主要包含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以及低污染的天然气等能源的利用,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减轻环境污染,不仅有助于寒地建筑绿色产业发展,也起到节省投资的效果。寒地建筑运行能耗的主要部分就是冬季采暖,它也是我国建筑产业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参考国家发改委的各类能源算成标煤的系数,消耗每吨标煤的碳排放系数为:K=α×1.026+β×0.3902+γ×0.2486+δ×0.0式中,α、β、γ和δ分别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无碳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α+β+γ+δ=1[2]。我国寒地采暖能源多为煤炭,不仅造成大量碳排放、污染环境,也耗费极大经济成本。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从源头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是对寒地建筑绿色建设水平的提升,对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社会低碳减排都有重要支撑作用。这一趋势已经在欧盟的一些同样属于寒地地域的国家中逐渐推广并逐步强制实施,例如德国要求根据可再生能源种类和建筑的不同,可再生能源提供15%-50%的采暖需求;在集中供热范围外,新建建筑日热水用量超过1000升,则需要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且满足实际需求的95%以上[3]。

2.2减少能耗需求

促进寒地建筑围护体系低能耗发展,减少能耗需求,就是应对我国寒地建筑发展的趋势、围护体系性能提升的有力的减少能耗“节流”措施。我国寒冷地区基本上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力度将会在未来持续增大,因此,无论是建设量还是建筑面积都将大幅提高。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已经采取既有建筑围护体系改造、围护体系节能建设标准体系等措施,目的就是从根本上降低能耗需求,并取得一定成效。2001年-2012年,北方城镇建筑采暖面积从50亿平方米增长到106亿平方米,增加了一倍,而能耗总量增加了约50%,低于建筑面积的增长[4]。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寒地建筑围护体系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例如,德国墙体传热系数要求为0.30W/(m2•K),瑞典墙体传热系数最高为0.18W/(m2•K),而我国处于严寒地区的黑龙江地区外墙传热系数为0.55-0.60W/(m2•K),即使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也仅比现有标准要求提高5%-10%。可见我国建筑围护体系性能提高潜力巨大,而建筑单位面积能耗需求的降低是寒地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提高能耗效率

“节流”的另一个措施即提高建筑能耗的利用效率。寒地建筑一般建筑内外部环境温差大、采暖及通风的能耗需求较大,建筑体型围护体系的体型系数、传热系数都需要严格规范以达到能耗效率要求。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及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寒地建筑的能耗效率还将不断提高。例如,在位于哈尔滨的溪树庭院住宅小区的建设中,通过新风系统采用集中处理、设置热回收装置以提高系统能耗利用率,热回收效率达到75%以上,大大提高了能耗效率,降低能耗损失,实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3.寒地建筑围护体系低能耗设计策略

3.1建筑设计被动式技术整合化

被动节能技术一般是指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的布局、朝向、形体、遮阳、保温、气密性、自然通风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节能优化设计,从而降低建筑总体能耗[5]。在我国寒地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布局、朝向都有规范标准进行界定,围护体系的材料选取与设计直接决定建筑的遮阳、保温、气密、通风等性能。可采用的被动式技术包括围护体系密闭性、围护体系隔热性、太阳能、风能、通风控制等。例如,通过建筑朝向、组团位置以及建筑立面开窗、遮阳等设计,控制太阳能的利用;通过加强建筑围护体系密闭性能、严格控制室内外新风换气频率等措施以减少室内外热损失;通过空间设计,加强室内环境热循环,以提高室内热能的利用效率,优化空间环境等。在设计中,通过针对项目具体情况的分析,把可能利用的被动式技术整合利用,是寒地建筑围护体系低能耗设计的一个必要策略。基于对于寒地建筑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提炼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被动式技术。

3.2围护体系形体设计集约化

寒地建筑形态设计应结合气候环境特点形成因势利导的建筑形体,利用建筑组团及建筑自身的体量达到对于寒冷气候的阻御效果。寒地建筑形态设计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减少围护体系热交换,因此建筑形体采用自身集约化的体量,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在内部空间组织上,对于建筑中易形成强对流的功能节点,例如建筑入口、大面积屋顶采光的部分等,设置例如门厅、中庭等空间形式的热缓冲空间,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热损失,提高建筑能耗效率,达到降低寒地建筑能耗的目的。

(1)建筑形体集约整体——寒地建筑围护体系表面积越小,热交换的界面就会越少,损失的热能也越少。寒地建筑设计中,建筑形体设计已经形成了采取较为完整的体型结构、厚重的围护结构的共识,这是因为这种越为经济的体型系数对于建筑适应寒冷气候适寒、适风、适雪性能越好,并且有利于降低能源损失的薄弱环节发生的可能性。

(2)设置热缓冲空间——在寒地建筑运行使用中,冷桥是建筑围护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在室内外温差巨大的寒冷季节,由于寒地建筑围护体系包含结构体系、保温层、防水层、防潮层、空气层等复杂的构造材料,发生冷桥的地方不仅是热能损失极大的地方,同时也危害围护体系的性能安全性的节点。节约、完整的体型结构有利于建筑围护体系构造的整体性,减少易产生冷桥现象的薄弱环节;而热缓冲空间的设置,也有利于营建节约化的外部形态。

3.3围护体系材料选择地域化

寒地建筑应有如生命体般扎根本土环境[6]。寒地建筑围护体系地域化材料的选择,应结合建筑类型及所处寒冷地区的地域性特征,综合考虑围护体系材料选择的经济性与节能性,无论是建筑能耗方面还是建筑文化表达都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围护体系材料选择地域化策略具体体现在:

(1)挖掘传统地域化材料的优质潜力——对于低能耗的追求是寒地建筑内在的天然属性,在我国寒冷地区的传统建筑中大多采用地域化的本土建筑材料,在当代,我们也应该挖掘传统地域化材料的优质潜力,例如木材、石材、羊毛等等,寻找适宜的技术应用于建筑中。

(2)研发新型复合节能材料——选取具有适宜特性的地域化材料与现代材料整体复合,发挥各自性能优势达到协同效应,也是适合我国寒地建筑围护体系材料选择的策略。近年来,一些保温结构一体化的新型材料以及利于热存储释放的相变材料的研究中,都应用了这种策略,并且逐渐取得效果。

3.4围护体系运行管理智能化

现代的建筑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不仅仅是针对静态的建筑构件进行研究,同时动态的建筑运行期间的智能管理技术也有极大发展。寒地建筑的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建筑的适寒性;但是建筑运行能耗是基于全年全季候的统计基础上的,我国寒冷地区大多四季分明,集约型的建筑形态和建筑保温材料的复杂构造造成建筑围护体系厚重、封闭;而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公共建筑类型来说,使用情况时间及人群都有周期性,所以,针对不同情况下气候的特点及建筑功能的特征,采取科学的智能化围护体系运行控制是促进低能耗发展的有效手段。

(1)新风系统智能控制——夏季可以利用被动式技术的自然通风,而在冬季或开窗不便的情况下,通过智能新风系统调控,可以灵活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提升空间环境质量,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效果。

(2)采光系统智能控制——建筑的自然采光量可以通过围护体系的开合位置调整而进行调节,采光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与建筑围护体系设计协同作用,能控制室内光环境质量,也能利用自然光调整室内的太阳能使用。

(3)温控系统智能控制——对于一些公共建筑,使用的时间及使用人群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差别性,例如体育馆、音乐厅、办公建筑等等。在使用期间与闲置期间室内环境的标准会产生差异,通过对于围护体系智能控制,可以有效地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室内环境,提高能耗效率,达到低能耗的目标。

4.结语

作为寒地建筑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本研究希望通过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的设计研究,实现寒冷地区顺利实现减耗节能、集约高效的生态目标,促进整个寒地建筑业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寒地建筑围护体系的低能耗技术升级,推进寒地建筑设计方法与设计技术的重大变革和进步,对经济性节能建筑材料与产品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梅洪元,张向宁.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策略[J].建筑学报,2011(9):10-12.

[2].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张改景.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和能源愿景[J].建筑科学,2010(02):13-18,23.

[3].陈洪波,王新春,储诚山.欧盟近零能耗和近零碳建筑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建材.2015(01):108-111.

[4].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4[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戴旭.被动式节能建筑中的主动节能技术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4(05):26-33.

第4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和成千上万人面临干旱、饥饿和洪水等灾难。这些变化让我们认识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既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发展绿色经济、降低碳排放,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一种全新的“零碳、零废物”理念应对人类与自然发展矛盾,创造一个有生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居环境。

近期,主办方与英国零碳工厂(ZED FACTORY)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公司作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零碳馆的设计方,不仅致力于零能耗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还关注了建筑设计之上的能耗计量、新材料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等生态生活方式各方面,享誉世界的贝丁顿社区完美再生资源体系即ZED FACTORY的成功作品。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环保的街区,屋顶种上了草皮,可以增加美观程度,并能起到为房子保温的作用。建筑主体主要使用回收的材料:房子的钢架结构来自一个废弃的火车站;木头和玻璃来自附近的工地……新的建筑材料是从最近的建材市场买来,既可以节省运输的费用,又可以减少污染。房子墙壁厚70厘米,是传统建筑的2-3倍。墙壁由两层厚砖砌成,中间还有一层隔热夹层,止热量流失,保证室内四季如春。窗户是3层玻璃,所有的房间都朝南,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大量种植一种称为“景天”的覆盖在屋顶的半肉质植物。“景天”不仅有助于防止冬天室内的热量散失,而且还能改善整个生态村的形象,尤其是在“景天”夏天开花时,整个生态村就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生态村每一间朝阳温室都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另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使用太阳能发电极不可靠,设计者并没有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而是让它们为生态村的电车和滑行车提供电力。每个厨房都安装了计算能源消耗的水表和电表。在阳光和雨水的使用上,特别注意利用自然元素,并保护自然环境。因为该地区降雨丰富,每次降雨结束时,生态村大储水池里便蓄满了雨水。洗手间马桶的抽水是由储水池储存的雨水来完成的。冲洗过马桶的水,还要立即进行净化处理,并在芦苇湿地中进行生物回收。五颜六色的漏斗形状的建筑不仅是用来装饰的,而且是整个街区生态保护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BedZED生态村的建筑师比尔•杜斯特说:“它们是以风为动力的自然通风烟囱。一个烟囱将房屋内的废气排出,而其他的烟囱则将新鲜空气吸进来。再结合其他高科技设备,这便会保证房屋无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都能保持舒适的温度。”同时,厨房的电表、水表、天然气表可以让居民对自己使用的能源量一清二楚。

从世界上第一个零耗能住宅小区诞生开始,人们对“零碳”的追求从未停止过。2011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让人们对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进行了思考和阐释。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从“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四个方面展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佳案例。世博零碳馆,通过传承来自伦敦的世界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BEDZED科技,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采用本土化的产品实现中国第一座零碳建筑。该项目总面积2500平方米,在四层高的建筑中设置了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房,全方位的向世博游客们展示了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

世博会后,人们对“零碳”这一美好愿望的追求更加强烈。目前,我们还做不到“零碳”,但“低碳生活”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世界各国都从发展潮汐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非碳能源发电供热的渠道来减少城市碳排放。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来减少自身排放,同时还通过对外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来抵消剩余的碳排放。家庭是城市的细胞,“零碳家庭”鼓励和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崇尚节俭,厉行节约,尽可能降低能耗。总之,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做到减少碳的排放,实现自然、健康、和谐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我们简单地生活,让我们地球家园的未来更加美好。

低碳大厦

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住房供应商只能建造容积率更高的建筑,在有限的高成本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建造廉价居所。零碳大厦利用风力发电来提供电力。燃烧碎木的热电联产装置提供整栋大楼的供暖和公共区域用电。垃圾被输送到社区的分类系统中进行可燃烧、可回收、可填埋的分类处理。可燃性垃圾经过焚烧后运送到农场。

大陆方舟

融合了本土设计理念,把建筑材料和应用与自然空间融为一体。建筑由天然的材料建造,不需要更多的费用来建造地基和水泥构件。全年使用木柴燃烧取暖;利用太阳能热水来洗漱,利用太阳能发电。采用干式厕所和雨水回收系统,不需要设置排水沟。利用传统的木框架结构,方便运输。通过木条的榫卯连接拱形结构使得整个木结构系统不使用任何金属构件。

天然原料靠垫

从最初的生产天然原料床垫,逐步发展到提供整体卧室睡眠产品、实木家具和室内软装饰物等整体家居。崇尚设计、尊重自然,倡导健康睡眠……COCO-MAT向世人传播着“Sleep on nature”的理念。

第5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关键词】 军队工程 投资 低碳 措施

加强军队工程投资低碳管理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正地实行低碳管理,就要将低碳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决策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后评价阶段都需要严格把关,实行精细化管理,将低碳管理应用到军队的工程建设上来。

一、重视决策阶段低碳控制

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之前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投资合理性的前提,能否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投资合理与否。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有: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等。要加强军队工程项目投资的低碳管理,必须重视项目决策阶段的低碳控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建立减少碳排放费用指标体系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包括项目决策、实施、运营和报废处置阶段等的全部费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低碳技术所减少的碳排放费用。建筑全寿命周期减少的碳排放包括实施阶段的低碳材料、低碳机械、区内交通、绿化等降低的碳排放量;使用阶段节能、节水等降低的碳排放量;报废处置阶段采用低碳施工方法拆除、回收低碳材料和设备等降低的碳排放量。在评估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过程中确立减少碳排放费用主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效益,一是促使建设单位从长远角度来考虑运营成本,应用低碳技术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使用,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了生态效益;三是通过建立减少碳排放费用指标体系,是对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贯彻落实,也为军队建设在低碳领域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量化工程投资生态效益评价

生态效益是投资效益中关乎到人类生存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角度反映投资的宏观效益,比用单纯的经济效益指标更为全面和客观,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难以量化,这制约着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能量化生态效益评价,我们可以引入模糊数学和不定性方法,即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处理,将成本的定性估算结果表述为可以直观判断的数据结果。

3、进行科学论证,设定低碳目标

前期决策阶段是首要环节,建设单位与相关咨询单位对低碳项目开发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和社会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设定项目的低碳目标,最后做出投资决策。比如可以根据项目所在的环境条件,选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确定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指标、绿化方式等主要措施和控制指标等。低碳项目的开发要求开发商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来设定低碳建筑目标,按此目标分阶段实施低碳控制。

二、加强设计施工过程低碳技术应用

1、实行低碳设计

由于设计费用占工程投资份额小,但对工程今后建设产生的影响巨大,在工程设计中必须处理好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近期与远期的要求,还要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更要注重环境、生态、建筑、能源、材料和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可持续的场地规划与设计,整体区域多绿地少硬化、铺装的规划,节能墙体、低耗门窗、保温屋面的节能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地热供暖系统等在建筑中的利用,节水设计等,都可以大量地减少因为加热和冷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在规划设计阶段不注意建筑能耗的影响,在运营维护阶段就会出现能耗大、室内通风采光不好及在拆除报废阶段部分建筑材料不能回收利用等不良现象。规划设计阶段是低碳建筑总目标实现的主要阶段,使其具有可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做准备。其次,实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经费概算控制设计。建设单位要与设计单位签订限额设计合同,防止超限额、超标准设计,把初步设计及概算、施工图及预算控制在批准的项目经费概算之内。凡超过设计限额的,设计方案不予采用,设计费用不予支付。

2、实行低碳施工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军队有些项目也陆续开始建设低碳建筑,而施工阶段是对设计的实施,是形成低碳建筑的实体阶段,也是最终形成低碳建筑产品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质量控制及减少施工能耗(如建筑垃圾、噪音、粉尘、材料及劳动资源浪费等)来实现,根据绿色施工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我们可以通过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及建筑物的低碳节能要求,能否做到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材料、机械的合理安排。比如施工中我们可以采用钢模钢管架取代木模板木支撑,减少木材的使用量;采用滑模施工取代传统的定型模板,减少模板的使用量和人员的劳动量;进行材料、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材料和设备及当地可利用的材料,尽量使所有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减少外地采购材料的运输耗能。同时在施工中要严格加强低碳建材的质量控制,目前低碳建材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很多低碳建材市场还不规范,用非低碳建材冒充低碳建材,从而给低碳建筑的施工及使用留下隐患。

3、建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

为了推行低碳施工,积极引导承包商与建设单位建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对低碳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评判。低碳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同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一样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实施低碳施工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因此,首先需要回答诸如哪些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予以监督和评价?哪些应在招投标文件及工程合同中予以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施工发展现状,需要明确选择哪些评价指标,各指标需要利用何种模型进行评价以及现阶段可接受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从而最终建立低碳施工的决策支持系统。其次,以低碳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行低碳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低碳施工的健康发展,制定引导企业实施低碳施工的激励机制。还要对低碳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实施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低碳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低碳施工的内容要求,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工程运营融入低碳理念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单位的节能意识、对日常的维护管理以及低碳建筑拆除后的回收和循环使用技术的发展。例如定期对低碳建筑主体及设备的合理使用进行维修和养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低碳维护和管理对低碳建筑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维护主要是针对故障处理,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仅考虑经济效益,很少注意到设施设备的碳排放。低碳建筑的维护要求低碳管理,需要管理工作参与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当中,进行主动管理。维护管理人员应参与到节能设计和决策阶段或将信息及时地反馈其中,因为他们对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能耗问题十分清楚,可以弥补决策和设计人员的不足,为运营阶段的低碳排放打下基础,将设计方案精品化。如营区的绿化建设以低碳排放为指导,优先选择吸附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的乔木、灌木和自然生态绿化,尽量减少使用人工草坪等吸附能力基本为零的绿化方式。在旧营区维护管理中可以通过一些低碳改造,实现绿色节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一些低碳建筑的拆除报废,尽量做到废旧建材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生产材料时的碳排放。

低碳经济是继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之后的一次绿色产业革命,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出“高碳”时代,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取决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于低碳经济政策的落实。建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创建基于低碳的工程投资管理方法,推广低碳技术,定能实现军队的低碳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先君、罗远洲:工程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军:低碳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3] 解生涛: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4).

[4] 肖俊华、柏红川、唐明雄:军队工程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军事经济研究,2011(4).

第6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关键词】生态规划;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碳足迹

【Abstract】The rapi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put the topic of urban ecology in front of peop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and carry out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ing 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of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based on carbon footprint and eco-city happiness infra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case study of Tianjin Jiefang South Road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co-planning;Eco-City Subdivision;Index System;Carbon Footprint

1. 前言

1.1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人心,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典型的案例包括英国伦敦BedZED生态村、瑞典斯德哥尔摩HammarbySjostad生态住区、阿联酋阿布扎比Masdar零碳城市等。目前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230个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上海东滩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长株潭生态城市群等。

1.2 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相应的指标体系制定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重要内容。已制定的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指标体系有联合国人居署人居议程指标、联合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全球城市指数、欧洲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人居环境奖基本指标体系、国家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科学技术部《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中生态类指标、中国科学院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制定的低碳城市标准体系、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HammarbySjostad生态住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之初制定的生态城区指标体系[1]。

1.3 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实践案例,得出如下结论:

(1)生态指标体系的制定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决策起到引导和评价作用;

(2)国外指标体系较重视自然生态、资源循环、碳排放等微观指标的研究和确定;

(3)国内指标体系强调环保与开发相协调,注重环境、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宏观指标的制定;

(4)智慧城市成为生态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现有案例中信息化技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中缺少智慧类指标。

1.4 生态城区在范围上一般小于生态城市或者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生态城区是以生态健康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和运行,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便捷性基础上实现人、自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城区。城区不是孤立的,是与城市其它部分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中所指城区在面积上一般不超过20平方公里。生态城区根据城区功能的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指标体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研究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制定方法,并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制定进行方法论的相关实践。

图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图

2. 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城区建设中包含生态、社会、经济、人文等各个层面,各层面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紧密联系才能形成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区生态系统[2]。根据集约式开发、建筑节能、绿色交通等在减少生态足迹中的作用[3]以及城区的社会功能,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生活的舒适性与便捷性以及文化历史的传承成为城区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制定的指标体系不仅体现生态城区对环境的保护、绿色开发的要求而且应归结于民生保障与便捷生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目的。

3. 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

指标的选择应围绕生态、资源、民生进行,注重环境、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指标的代表性与针对性。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通过指标的分级实现指标体系对城区建设宏观与微观、总体与细节的全方位指导。由于城区指标的复杂性,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应该考虑采取定性指导的方法进行确定。指标体系的意义体现在指标的落实上,具有可操作性是指标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3.1 指标的代表性。

选取的指标应因地制宜,有明确的针对性,突出项目的具体特点,反映气候特征与场地条件,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关注当地的人文历史。在选择指标之前需要对项目所在地进行气候条件与场地条件的分析,结合区域功能提出指标细项。

3.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城区在空间上上可分为城区、街坊、建筑三个层面,不同层面需要不同的指标对其进行控制。建筑、交通、产业结构、生活便捷度等影响碳足迹的几大因素决定了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需要控制的不同层次。为了便于指标的分层控制,指标体系进行分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生态保护、绿色开发、民生保障与智慧生活等方面;二级指标将一级指标进行分解;三级指标是将二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通过指标分级实现指标的传递,同时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紧紧围绕一级指标提出的范畴进行细化,确保一级指标的最终实现(图1)。

3.3 定量与定性结合。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由许多因子组成,有些因子可以定量并且容易定量,而有些因子难以定量或者难以取得定量数据[2],因此在尽量将指标进行量化的前提下对不能进行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指导。

3.4 指标的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城区的建设,能否操作是衡量指标价值的根本依据。指标体系的制定不能形而上学,不宜追求理论的高深与模型的复杂,这将与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相违背。可操作性分析是指标提出的必要条件,应充分分析指标的可实施性,避免提出没有操作性的指标。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实际操作问题,明确指标实施的相关责任方、实施步骤与评价方法。在确保指标科学性的同时指标应简单明了,便于理解。

3.5 指标的科学性。

指标的科学性是指指标的提出具有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不能与国家规范、标准的相关规定相违背。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或行业专业要求,在此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与改进。

3.6 指标的可评价性。

指标的可评价性是指标实施效果的评判前提,指标的具体定义应该明确并可在不同阶段进行实施,实施的效果可以通过明确的评价方法进行评判,以此确保每一项指标的落地。

4. 指标体系制定方法

(1)生态足迹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表示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的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处理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将一个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与区域内消费需求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可判断一个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4]。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越小越好;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生态足迹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生态足迹的降低应是生态保护与生活保障之间的一个平衡。生态足迹中碳足迹所占比重较大,本文提出指标体系的制定应主要基于降低碳足迹来控制生态足迹。城区内居民碳足迹的降低可通过降低以下几方面的碳足迹来实现,包括建筑、基础设施、交通、社区混合度、生活行为等。本文提出的生态城市指标制定方法为碳足迹分解法,即为了降低碳足迹首先将影响碳足迹的因素进行分解,然后通过对各个因素的规划与约束来实现碳足迹的减少,其中通过各项指标来实现对各个因素的规划与约束。

(2)建设城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所以指标体系中应该包含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客观指标。为了客观反映一个区域内居民是否具有享受幸福感的基本条件,本文提出城区幸福基础设施的概念。城区幸福基础设施为区域内居民享受健康环境、舒适生活、教育、便捷出行等提供基础条件,涉及区域的规划、生活设施配套、交通设施、人均绿地面积、室外环境、安全保障设施等。

(3)碳足迹分解主要适合于生态保护、绿色开发类指标的制定;城区幸福基础设施主要适合于民生保障、智慧生活类指标的制定。两者抓住了生态城区的根本点:生态绿色、便捷幸福。

5. 指标体系的实践案例

(1)解放南路地区是天津城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区域,也是继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又一个生态城区,规划总体定位为:生态型的生活社区;园林型的迎宾大道;创意型的办公街区;专业型的商贸园区。与国内外其它生态城市案例相比,解放南路地区以居住和商业用地为主,是城市中心的一个区域,属于旧城区再开发与提升改造型案例,是我国当前最应该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生态城区类型。此类生态城市实践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不多,由于本区域生态本底条件并不优越,加之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等特点,生态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挑战性。

(2)为确保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解放南路地区的独特条件,融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碳足迹分解法和城区幸福基础设施制定了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在区域、街坊、建筑三个层面对城区开发与运行进行综合指导与规划(表1)。其中,生态保护、绿色开发类指标是通过碳足迹分解法提出,民生保障、智慧生活类指标是通过城区幸福基础设施方法提出。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

[2]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Vol 12, No. 5, 1999.10.

[3]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生态经济,2000年第10期.

[4] 张坤民,温宗国,杜斌,宋国君,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1.

第7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结构模式;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日

一、绪论

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碳排放量仅位于化石燃料燃烧之后,是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土地利用与城市的建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在低碳经济概念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探索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乃大势所趋。

所谓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结构模式就是兼顾“低碳”和“经济”,综合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实现土地利用的“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要充分发挥土地生物碳汇效应,并在各种具体的土地利用行为过程中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实现源头上遏制、环节中减少、循环中中和碳排放的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同时,通过土地混合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及社会资源的共享性;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深挖土地有效利用率和土地经济价值,并最终实现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具体来说,可以从“减排”和“增汇”两方面着手,减少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增加土地碳吸纳能力,实现土地的低碳经济型利用。

二、低碳化视角下的土地利用问题

现阶段,国内多个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也已经逐步展开,重庆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也已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并按照低碳化的要求在土地利用方面做着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目前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低碳实践仍处于尝试性阶段,其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在土地利用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创建低碳城市,实现低碳化的土地利用在一些政府眼里只是拿到上级或中央政府财政拨款、项目资金,提高政绩的工具而已。各级政府低碳经济建设方面的成果良莠不齐,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效益更是相差甚远。在对土地资源的审批和管理上,各级政府口径不一致,没有或未完全做到按照低碳化的要求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已经普遍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占地大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但对于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缺乏规范的激励措施,对企业研发推广低碳建筑、个人消费低碳房地产产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并且,在我国政府批准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均没有对建筑物的碳排放指标作出相应的要求,缺少一个法定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

(三)房地产企业观念、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制约。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各类打着“低碳”旗号的地产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许多贴着低碳标签的低碳房地产产品表里不一,低碳房地产在一些房地产企业眼里只是一个时尚的概念,营销的手段而已。一些旨在开发低碳产品的房地产企业现阶段也只做到了产品部分低碳化,限于企业规模、成本费用、市场风险等方面的制约,还不足以将低碳理念贯穿到整个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之中。

三、按照低碳化要求改变土地利用模式的对策

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模式,可以优化深挖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综合价值,具体来说,可以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着手,减少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增加土地碳吸纳能力,实现土地的低碳经济型利用。

(一)减少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

1、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建设中对土地的粗放利用模式是导致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集约用地可以有效降低单位土地利用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节约用地则可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进而减少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碳排放。低碳经济蓝图下低碳城市的建设必然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集约节约用地。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建设低碳城市要求对城市土地进行集约节约利用,而对城市土地进行集约节约利用又反作用于低碳城市的建设,在优化土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充分挖掘土地的经济价值,有利于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

2、推广低碳建筑。目前,据统计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高达28%,连同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施工过程的能耗所占比重接近50%,建筑业减排潜力巨大。从建筑业着手,在土地的招拍挂过程中,对开发商所建造的建筑物加以碳排放指标约束,大力推广低碳建筑。低碳建筑体现了“四节二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电,室内环保及室外环保)的理念,要求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从建筑的规划阶段,到建筑的设计阶段、制造阶段,再到租售环节、物业环节等),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整个过程都做到低碳化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建筑。如今上海世博会上许多场馆的建筑物都在低碳方面做了创新与尝试,零碳场馆更是将各类能源利用,低碳建筑发挥到了极致。由此,我们对低碳建筑有了新的期待,低碳建筑必将成为土地利用中建筑模式的新选择。

3、减少硬化地面面积。所谓硬化地面,是指用水泥、花岗岩、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的地面。而原始土地作为重要的碳汇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被硬化地面替代,碳循环系统被破坏,从而导致了碳排放量的飙升。因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之中,应充分考虑原始土地的生态价值和碳汇作用,尽量减少使用硬化材料铺设地面,保持地面的通气透水以保护地面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转。对于必须铺设硬化地面之处,应探索使用新材料,以新技术铺设。比如说,人行道、步行街等对地面硬度要求不太高的路面可以采取透水透气材质,保持地面呼吸通畅;停车场应尽量采用网格状地砖铺设,其间隙填充腐殖质土壤,种植杂草。这些做法有助于在城市开发的进程中减少碳汇面积的损失,保持生态平衡。

4、建立低碳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城市交通运营的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具有共发并生的特点,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要求建立低碳化的城市交通体。所谓低碳交通,指以适应低碳经济模式为根本前提,以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降低交通运输中二氧化碳排放为直接目标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发展模式。实施低碳交通,要从节约能源着手,通过加快对交通用能方式的转变,加速对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开发,提高对新能源的使用比重等方式,逐步用低碳新能源替代传统的汽柴油等高碳排放能源,实现交通用能方式的低碳化。据相关资料显示,公交出行比重每增加5%,能耗则下降9%,因此应进一步贯彻“公交优先”的原则,通过多模式交通换乘的方式优化整合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营运水平,建设以轨道交通和公交线路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交通系统。通过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引导出行者出行,降低车辆延误,进而减少交通出行中的无谓能耗。

(二)减少土地利用间接碳排放

1、供地政策。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土地供应政策,有效地引导了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的改善。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管理规定,探索弹性的土地出让年期和地价政策。以土地供应政策为提高高碳特征产业用地准入门槛、促进低碳特征产业发展服务。此外,应适当提高建设用地的取得和保有成本。比如,在土地成本中加大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比重、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土地出让总价款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等。

2、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指标。指标控制是推动土地利用从粗放外延式开发转向集约内涵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现行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比如,广州开发区规定每平方米投资强度为67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不到500万美元的不单独供地,容积率不低于0.6,建筑密度不低于35%。这些指标能有效地保证了单位面积的利用效率,节约用地,同时能为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提供资金保证。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除了要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土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提出了一个土地利用的前提,那就是“低碳”。因此,在土地利用的指标体系中应加入针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新指标,即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这一指标将作为产业引入和项目开展的预评要素,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的作用,提高产业和项目的生态准入门槛,将高排放、低效率、低效益的“高碳”项目排除在外,引导和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和低碳项目的开展,直接有效地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兼顾“低碳”与“经济”。

3、税收调节。对粗放利用的土地征收重税,对集约利用的土地施以轻税;对环境影响恶劣的产业和项目征收重税,对环保低碳的产业施以轻税。通过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多种税收制度为低碳产业减负,引导和推动先进产能与低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碳排放权利的交易。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1978年我国的碳排放量是13.8亿吨,2007年达到了61亿吨,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碳排放总量将进一步提高,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可以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减少土地利用碳排放。碳交易市场由津贴市场和以项目为基础的市场组成。津贴市场是指公司出售或购买碳排放权,而这种权利是由政府直接分配的。项目为基础的市场,其所需的碳排放量主要以后期可吸收碳的量为基础进行判断。碳素税就是碳交易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缴税,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可以一方面允许企业创造利润,同时也督促企业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对于整个市场和企业来说都大有裨益。巨大的碳排放需求也强烈呼唤世界碳交易体系的及早建立。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最近碳排放权的交易额达到1,263亿美元,比2007年猛增了90%。二氧化碳的交易总量也从2007年的30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48亿吨,涨幅达55%。碳排放权目前在世界10个市场上进行交易,我国应尽快建立与欧美接轨的特色碳排放市场体系,并在国内建立各省、市、区之间、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

(三)保育土地碳汇。要实现低碳化的土地利用,不仅应从节能减排上有效减少土地利用中的碳排放,还应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价值,重视“绿地”的“碳汇”效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将“碳汇”定义为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汇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保护城市生态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土地利用中,一方面应注意对原有植被的保护,减少“绿地”面积的损失;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通过建造城市“绿地”,利用城市植被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增加碳汇的办法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是一种成本低、效益好的手段,也是最容易参与的一种方式。在“绿地”的建造方式上除了增加城市的绿化带外,上海世博会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思路,比如在建筑物墙上和顶上栽种小灌木,为主体建筑“降温”。这些绿色植被既是环境温湿度的自动“调节器”,又是控制碳氧平衡的“氧气机”;既是吸收有毒气体的“解毒器”,又是减灭有害微生物的“灭菌器”;既是滞尘滤尘的“吸尘器”,又是产生负氧离子的“发生器”,同时植物具有降噪功能,是天然的“消声器”。如此与建筑物融合的绿色植物,在实现碳汇的同时,并没有增加使用城市的土地面积,从而达到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目的。

四、对策建议

(一)通过制度与法律法规的约束,合理布局低碳产业项目用地。加强对碳排放相关指标的控制,利用土地总体规划制度,对于传统高碳产业项目用地加以限制,提高其门槛,抑制高碳项目用地需求,而对低碳产业项目用地制定相对宽松的供地政策,提高低碳经济型用地的总量和所占比例。有效引导资本向低碳产业转移,以此加强对低碳产业的投资力度与强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促进低碳产业成长,刺激低碳经济发展。在各地区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上,结合当地基本情况,合理调节供地规模与布局,达到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在低碳化视角下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逐步完成从高碳、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式发展向低碳、节能、环保式发展的转变,促进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在法律法规方面,出台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或对原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从制度上创新,以低碳化的视角在立法层面的高度上促进土地用地结构的改变。

(二)通过土地供需价格调节土地市场。利用土地价格的杠杆作用,对于耗能排碳量不同的项目产业用地制定差异化的价格标准,调节土地市场供需结构。对于在一级市场上出让的土地,将高碳与低碳用地区别对待,区别定价,通过土地价格调节投资方向;对于二级市场上转让的土地,则可在转让税费上,将高碳与低碳用地区别定税。通过差异化的土地价格和税费标准,同样到达引导资本向低碳项目转移的目的,最终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利用土地金融工具优化配置低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金融工具,在土地信贷、土地融资、土地抵押等方面给予低碳项目用地一定的优惠与支持。完善房地产信托基金建设,对于低碳房地产的开发,给予相应的土地金融支持,拓宽其融资渠道,丰富其融资方式,降低其融资风险,优化其融资结构。土地金融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进一步减少土地粗放利用中的碳排放。

主要参考文献:

[1]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London:TSO,2003.

[2]庄贵阳.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

[3]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韩青,刘合林.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J].小城镇建设,2009.12.

[5]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1.

[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百度文库,2009.11.10.

第8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一、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虽然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但是建设“低碳中国”是战略选择和长远目标。建设“低碳中国”,应向社会大众表明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和勇气。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国家和政府应该反映敏捷,超前认识,超前谋划,积极应对,行动适时,特别是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建立长效机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使中国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公众层面上,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活动企业化――低碳技术创新化――低碳模式制度化――低碳参与公众化――低碳体制社会化――低碳合作国际化――低碳文明生态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我国需要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四是将低碳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原则考虑和当前安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三、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四、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

各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也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题;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五、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

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我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

发展碳金融不仅有利于中国降低减排成本、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和减缓碳风险,拓展金融创新的领域,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以国际价格计算,预计2008~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中国碳排放市场备受瞩目。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示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因此,要把碳金融发展纳入到国家气候变化、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使碳金融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工具。要尽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减排上的基础作用。利用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在专业服务能力、市场基础设施、交易结算系统上的互补性,开展碳交易和气候衍生品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流动性,实现交易的规模效应。要建立为碳管理服务和低碳技术投资的碳基金,支持节能减排企业和环保项目发行债券,建立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投资基金,开发绿色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环保汽车等信贷业务和保险产品。通过协同银行、保险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等机构,共同努力,实现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

七、建立有关法制保障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清洁生产促进法》、《促进循环经济法》已经审议通过,成为中国发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基本的法制保障。要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已修订)配套规范性文件,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并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中国特色的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

八、加强国际合作,研发形成低碳技术体系

第9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现状;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国内外研究及发展动态

和其它泛泛而谈的规划理念不同,低碳城市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基础之上,“碳审计”技术就成为低碳导向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键支撑。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即己开始城市碳足迹和碳排放的研究。2003年英国在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之后通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进一步将碳减排目标向社区和邻里尺度分解。同时,相关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分析工具,也将气候影响因子和碳排放指标考虑进来,通过多部门合作,建立具体而完备的地方性建筑、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的共享平台,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和分析本地化动态信息,以形成对发展政策的技术支撑(邱红、林姚宇,2012)。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MarilynBrown教授所提交的BrookingsInstitution研究报告针对美国200个都会区的碳足迹,提出城市碳足迹研究的方法论,对低碳城市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美洲发展银行的Magalhaes(2009)等认为城市形态影响了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街区结构、大小、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模式、交通模式等均影响了城市的碳足迹,并通过对巴西首都Brazilia和东南部的Curitiba两个城市燃料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发的Brazilia相较于适度密度开发的Curitiba,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能量。日本学者Harashina(2o09)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杨沛儒教授等(Yang,2011)则在澳门填海区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中,采取自上而下的系统输入输出(input一output)研究方法(即Brown教授所应用的估计碳排放在区域发展中的总量)和自下而上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intemalstructure)包括密度及空间形态以及碳排放的关系。目的在于让碳足迹的分析落实到城区及街廓尺度,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所关注的密度、开发形态及生态绩效的评估等关保等的操作方法。

关于低(零)碳社区(城市)的实践,全球己经有部分成功案例,如1980年竣工的丹麦Beder的太阳和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再如英国伦敦南郊的BeddingtonzeroEne卿oevelopment仍zEn),占地1.65hmZ,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与之相比,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寇有观(2010)认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需对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在功能、开发强度、建筑和空间形态方面的差异,提出各地区在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一方面实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的规划设计对策。顾朝林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祸合关系。潘海啸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应坚持5个导向原则:POD>BOD>TOD>XOD>COD,即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低碳目标下的区域规划应采用“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且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相适应。

目前国内低碳城市规划的实践,较有代表性的有天津中新生态城、上海临港新城(上海首批八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之一)、曹妃甸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等。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总结了生态型规划步骤,即指标体系建立一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一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配套政策制订,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等七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杨保军等,2008)。临港新城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研究低碳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并提出低碳城市能源和产业规划设想。在总体规划层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紧凑式城市空间格局,建设绿色交通等(孙强,2011)。曹妃甸开发区则基于碳足迹计算提出了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朱越杰等,2011)。

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主要还停留在理念和定性分析的阶段,缺乏详实的地方性基础数据,也缺少将“碳审计”技术融入城市规划与设计程序中的经验,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也未就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提出具体方法。

2基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低碳规划框架构建

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能耗和碳排放评估及计算方法也不同,对应的低碳城市规划内容和方法亦有所差别。结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法定规划编制体系,并考虑城市设计等非法定层次规划,在各个层次以低碳规划设计为导向,可相应构建我国的低碳规划框架。

2.1低碳规划空间层次

(1)宏观空间层次

宏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大尺度的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在这一层面,收集有关能耗与城市或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通过比较这一尺度的数据,得到能耗排放情况和城市人口密度、面积等大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制定明确的、可定量的碳排放目标。

(2)中观空间层次

中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中尺度的地区或街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能耗通过由下而上的方法计算,即首先计算建筑的能耗,然后迭加累计。太阳能可接受率在GIS平台上直接计算.在这一层面,研究能耗/太阳能接受情况与更具体的城市规划参数(街区长度、建筑容积率、人口密度、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中观空间层次的低碳规划上,需要广泛应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模型。采用主流的三维建模技术,结合城市模型对建模精细程度的要求,组合使用多种建模工具和三维软件平台。例如,三维城市规划应用基于Skyline软件平台开发建设,三维地形场景采用TerraBuilder制作,灰盒子模型和简体模型均采用TerraExPlorerPro生成,精细模型采用3DsMax软件建模。另外也可选择CAD与Creator结合的建模方法:基于真实城市大比例尺高精度地形数据,严格遵循工程项目设计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建立逼真的三维场景。可以通过开发各种人机交互辅助工具,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自动作操作。

(3)微观空间层次

微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小尺度(街廓).在这一层面,太阳能可接受率用更精确的计算工具伍coteet)计算,目的是得到建筑脂区的规划参数与太阳能可接受率之间的关系。该层次更多和建筑单体与小尺度景观设计结合。

2.2低碳规划设计框架

由于低碳城市的实践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规划体系。研究应广一泛收集国内外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的案例,形成案例库,总结分析其规划方法、规划内容和规划实效,为建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提供基础和依据。基于上文的分析和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3结语

低碳规划设计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国外也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低碳为导向的规划设计将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主导思想之一。在低碳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我国城市的低碳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也为中国规划师在低碳规划的理沦和实践_L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