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哲学的根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学的根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哲学的根本特征

第1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

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7.唯物主义是指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或反映哲学的派别(即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8.唯心主义是指主张思维(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或反映哲学的派别(即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9.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0.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2.“存在就是被感知”;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中国朱熹:“理在事先”;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3.哲学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5.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6.对待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17.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8.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0.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全面;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矛盾、片面

21.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后者以唯心主义为基础

22.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3.哲学的产生要依赖自然科学的成果,这说明: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24.在世界是否的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25.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第2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关健词: 人学 实践唯物主义 现实活动

人学研究的兴起是世界哲学的主潮,虽然它在中国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受到国内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蓬勃之势,学者们采用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哲学。人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就有理由成为相关领域的典型代表而起作用,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因此,在人文学科领域内它将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建设当代的人学仍然是一个必项受重视的前提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我认为,人学的建设必须注重它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作为人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实践唯物主义是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概念在马克思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有过重要的论述,马克思是以实践为基础去批判旧唯物主义,建立新唯物主义的。整个的历史观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头就批评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把事实、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在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的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哲学仅靠感性的直观不可能了解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达到人和自然界的真正统一。真正实现这种统一的是人的感性的客观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首要的内容)。因此,作为哲学范畴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便是表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决定性地超出了费尔巴哈。他不仅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且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了他的辩证法,从而积极地扬弃和克服黑格尔哲学。

实践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又构成了现存世界中的基本关系,实践是人在现存世界的生活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存状态,是在实践过程中的人。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视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因此,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从实践出发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由此看来,把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表明的不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而是指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哲学的建构原则。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共同点是现实活动中的人

实践活动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如前所述,处于实践活动中的人不是抽象物,而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才能开始其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人面对世界首先展开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人对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因此,对于来说,实践绝不是从“人的本质”或“人的特性”中引伸出来的人本主义的概念,而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即他们的现实生活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概念。它内在包含着人对自然界及人对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实践活动首先是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偏离了这一点,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要求。所以,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我们必须把人理解为从事实际活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人的活动特别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出发,才能理解人的现实的存在和人的现实的特性和本质。由于人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人在历史中的行动,它们是历史性的,又是历史地变化的发展的,因而人的存在、人的特性和本质,都不是固定不变、始终如一的,而是随着人的历史性的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学研究与实践的唯物主义有着共同点――现实的人的活动,正是这种活动联结了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使得人学以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人,研究人的现实生产生活活动,研究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关于人的学问。在二者的关系上,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要求更具基础性、优先性,这需要从哲学与人学关系的分析入手。

第3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1.哲学思维方法的基本介绍

哲学思维方法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它很多的特征,首先,它的批判性,辩证法不应该是偏向于哪一方的,而应该是批判的革命的,具有颠覆的性质,不应该是偏向于哪一方,而对于其他的产生不平的影响。其次,它的实践性质,哲学思维方式应该是具有实践性质的,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的阶段,这样不具有实际的知道意义。最后它应该是高度概括抽象性的,不应该是具体的和实体的,应该具有自己的创新性质,具有不断的前进性质,不能够停止不前的,应该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不应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考虑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1]。

2.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

2.1机械论的思维方式

机械论对于近代哲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不是一个单独的阶段,它的理论近似成为一个机械,甚至从基本上可能看成一个人的各个零件的相互协作。这似乎在促进人们对事物的内部进一步的进行联系,但却没有实际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似乎只是一个形式,完全受制于机械内部的影响,它把整个自然都解释成一个在运动中的、完全受制于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的客观存在的体系,这就是将推理过于简单化了。

19世纪以前的经典数学与物理学的新的方法论将自然界的现象进一步得到了解释,将某些现象归结为神的作用进一步排除了,物质世界的现象只需由自然原因来解释,将科学成熟的运用解释自然现象。甚至是有神论的笛卡儿也避开一些因素来探讨自然。机械论发源于形而上学,数百年来受到众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的承认,缺点是,由于世界的复杂性,如果用机械论来计算事物发展,由于变量众多,会形成巨大的方程组工程式,所以机械论在面对复杂的如人体方面无实用性可言。到了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那里,机械论成为了支配性的思维方式,它的进步意义在于破除了因为神学的异化导致的蒙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加趋于客观化。

2.2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是指,不可见之物控制可见的形,不可见之物导致可见的事件的发生,操纵可见事件如何发生,不可见之物形成可见的现象形状。不可见之物可以解释为规律,也可简称为“道”。不可见的形而上之物地位高于可见之物,并且不可见是其典型特征。研究高于可见的那不可见之物就是形而上学。哲学史上经历了两个发展形态,一指研究超感觉、超经验的有形体之外的对象的哲学,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二指与辩证法相对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物质世界存在于人的大脑及其意识之外,如何反映和认识这个充满无穷魅力的外部世界,不仅是我们活着的人所具有的天然冲动,数千年的我们古人早已开始了这种深入的探索历程。人大脑中的意识所具有的天然般的惯性深入的特点,与其他生命不同,人类在选择生存条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要丰富得多。

2.3思辨的思维方式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康德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能够对于很多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去相信所有的事物,对于哲学同样是这样。他尝试着创立“先验逻辑”。这就是将知识等进行进一步的去规范。先验逻辑,却造成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不同意,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矛盾,同时也使得经验材料和思维内容的对立不统一。这样就使得它的尝试失去了实际的应用意义。在黑格尔看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它的思维逻辑不能够合理的推理出来,产生了很多的矛盾。黑格尔的这种想法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存在人为的缺陷。所以,对于马克思的哲学来说,它与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区别,问题不在于辩证思考,而在于怎样地辩证思考。

第4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基因伦理学》作者为德国哲学家库尔特。拜尔茨,中译本是由华夏出版社2001年1出版的(译者:马怀琪),本专著副标题为“人的繁殖技术化带来的问题”,从这里看出,书名为《基因伦理学》是不大恰当的(Genethik,德语),基因及基因技术涉及到的伦理问题远远不止人的繁殖技术化给伦理体系带来的冲击,但人的繁殖技术化所引发的伦理思考又是最深刻的,它关系到“人的本质”问题。

总的来说,作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基因-生殖领域的伦理问题,一、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它特别的目的并带来特殊的问题,同时也会形成一种总体关系,即通过这项技术,人是否真的获得了控制自身进化的能力?二、与此相连,产生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是否允许我们像对待外部自然界那样操纵和改变我们本身的自然体?三、立场观点的分歧往往以没有表露出来的假定前提为基础:面对人的繁殖技术化,采取“道德立场”的意思是什么?

围绕这三个问题,作者对人类繁殖技术的革命转开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并对迄今为止进行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日益受到威胁的“人的本质”?

作者首先从人工生殖、体外养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遗传检查、遗传普查等一系列基因技术讲起,作者深深体会到这场技术导致的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导致的人类行为选择权的急剧扩张,作者指出:“这些新的途径和方法同样让人感到矛盾,就像迄今为止的所有科学和技术变革曾经让人感到困惑一样”。在基因工程领域,作者认为需要准确而规范的定位,建立一门基因伦理学,在作者的论述中,基因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这项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且主要是提出在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这些新的行为方式时所应遵循的价值观,标准和原则。

当然,在作者写这本书之前,关于基因生殖技术的道德伦理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是:对这次技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强调这种新技术将扩大个人的行为自由,能把很多无法生孩子的人从生命命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保护他们的后代免遭遗传疾病的痛苦,另一种观点就截然对立,对这次新技术表示了反感,着眼于其负面效应。

面对这种争论,作者在“本书目的”这一专门论述中就明确指出不准备讨论解决每个问题的详细细节,而把重点放在依然争论着的基本问题上,如:有没有理由从原则上否定基因-生殖工程?能把人的本质作为这种否定的立论基础吗?所以作者提出他不想逐一讨论每一项技术,而且研究他们的总体关系;作者着重研究二种方案,一种是以人的自然本质中推导出道德原则的努力引发的一系列需要从理论上阐明的难题,二是从“自主”、“自决”这类角度对基因-生殖工程作出道德评价。应该说,作者这样的立意还是很具高度的,有利于深刻探讨某些关键性的问题。

人的繁殖社会化带来的首要问题是人的本质的破坏,人之实体的破坏,作者将这个问题作为两大论述重点之一。作者认为,“人的本质”这一概念代表下面意思的总和:对于人,即非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和功绩,亦非把他放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来加以定义,而只是从自然的角度去看待他。这样,如同所有其他生物,人也有一个生物学的结构,这一结构,决定着人的肉体组织及其行为举止的某些基本特征,作者认为,本质具有普遍性,为每个个体的人及其全体同类所共有,它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存在和自身发展的自然基础,是既不受支配也不能改变的。

其实,“人的本质”这个词具有含糊性,在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哲学中均会出现这个词,不过,只要从对其自古希腊以来哲学论争匆匆扫上一眼,就会看到一片混乱景象:它的含义往往是模糊不清,几乎没有精确的定义,而且每次重新确定其含义的尝试都对一系列争论着的定则造成冲击,一种难以克服的模糊性似乎更符合这个词的“战略功能”。人的实体亦即人的肉体和精神、本质和尊严、生物学的根基和个性的统一体,如果说基因伦理学是一种因人的繁殖技术化而产生的忧虑的哲学表达,则必然涉及对这个人的实体的保护、保存和保障。人的实体应当被认为是包括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体,人的实体可以由一定的人的形象加以表达,作者认为,这种人的形象是对基因一生殖工程进行道德评价的基础。然而,作为这一实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人的自然体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生物学的事实,因此,在基因伦理学的范围内它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因为对于人的实体的技术侵蚀来说,它既代表着出发点又代表着薄弱点,所以,人的自然体必须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而受到尊重。

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关于这方面讨论的内容,总结出了在人的自然本质中寻求道德取向遇到的根本性的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由于不可能明确区分人身上或者人体内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工的”而造成的。其实,即使对于人以外的客观事物,我们也没有掌握普遍性的,明确的判断标准,可以据此决定某一事物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只有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才能够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所以,自然之物与人工之物之间的界线在本体上是无法固定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按照自然的或者人工的程序予以分级,亦即按照有关事物被人类改变的程度进行分类。由此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就人本身而言,按照他的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定义,已经不可能期待在他身上还有什么绝对自然的东西。难道人的特性或者行为方式上中,还有未曾被人的行为以任何一种方式侵袭,改变或者转换过吗?因此,在人身上寻求一种可以说是纯粹而又天然的自然之物的努力都是没有希望的。

即使我们在人身上找到了某种自然的特征,我们也依然没有什么重大的进展。体内受精的必然性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特征,但我们有什么资格把这种代表所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当作人的本质的一部分呢?作者发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类在迄今为至全部历史中通过体内受精进行繁殖这一事实大概根本不能作为这一过程立为道德标准的理由。实体论者始终处于一种把人类根据历史和亲自经历所熟悉的一些人类特征当作无法离弃的本质特征加以定期并使之教条化的危险之中。

在人的自然本质中寻求道德取向遇到了根本性的难题,所以伦理学家们都致力于寻求一种判断标准,借助它可以确定,一个人或者所有人的哪些可以实际证实的特性是其自然组成部分,并且因此而作为不可触犯的禁地,而其他特性则是因事而变的,因此可以合法地加以操纵。但这种努力在哲学上是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想让道德行为取向的辩护基础自我禁锢于自然之中的任何努力。正如,康德所表达的,都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兜圈圈的癖好,并且爱把它们应当解释的道德悄悄地设置成前提条件”。(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P433),这样必将导致把人的自然本质已于事先当成标准看待并作为标准加以解释,以便再从中引出人们先前植于其中的标准,所以,只有提出一种不依赖于自然事实的“判断标准”,为突出人的生物结构的某些特征以“作为一种规范的、具有约束力的人的实体”提出摆脱自然制约的理由,才能打破这种循环。

作者列举了实体论方面举出的三种理由:神学的、决定论的理由(如把承认胚胎是人解释为一种决定的结果)、结果论的理由,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带有陷阱的模糊理由表达的担忧,即使作出显然很微小的让步就已经有可能滑入道德上的斜坡并且最终落入整个技术干预合法性的论述中。

其实,实体论者论据的效果与其说是一个伦理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经验问题。

在西方国家哲学传统中表述的人类学概念,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处在相互对立的两极的应力场中,一极是人的自然本质,另一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体论强调人的自然的一面,竭尽全力从伦理上保护人的“自然实体”不受技术的侵犯,而反实体论的各个流派则尽量突出另外一极,对他们来说,人首先是主体,一种理性的、自主的,并有能力统治自然的生物。

作者列举了基因伦理学中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四层定义为出发点的各种见解,并且将之统称为“主观论”。其实,在基因伦理学中,主观论的特征是始终一贯地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对于它,人不仅是事实上的主体,而且也是假定的主体,它的中心任务是从伦理上确认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合法性并且促进这种主观能动性。它表达的是对人的一种特定解释,按照这种解释,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主体,在这方面,人的道德主观、意识起着一种关键的作用。承认人的自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所有预先确定的道德规范之根源的合理性,不管这些根源是出于自然,还是出于形而上学和宗教。当基因伦理学中主观论这一派把自主和自我改变作为人性的基本定义加以强调时,它不但在人类学理论上与实体论形成了对立,而且在道德实践上也能到了它的对立面。

主观论也存在问题,在基因-生殖技术的道德问题上同样遇到了困难。比如,对于二种自我进化战略根本不可能建立长期的有形目标。在定义“损害”和“恶”时的不确切性,以及在划定道德上具有约束力的坚硬内核与其柔性核算外壳之间的界限时的难处等等。作者认为主观论在基因伦理学中占据了优势,其出于三点理由:一是它避免了实体论在确定一个不可触动的人的实体的所纠缠的论证问题;其二,它顺应了近代把人作为独立主体的自我认识,三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公众基因伦理学的基础不但不会使实体论的个人合法性受到质疑,反而使之得到了强调。在这一点上,这两种基本立场是不对称的:一种面向公众的具有约束力的实体论基因伦理学让个人承担了放弃技术干预其繁殖过程的责任,而一种面向公众的具有约束力的主观论基因伦理学根本就没有给个人指定这一类干预。所以,主观论为一种个人实体论繁殖战备留出了空间,但不能颠倒。

所以,基于实体论论证方面的问题,鉴于人的主体性质以及两种基本立场的非对称性,只能承认主观论可以作为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公众基因伦理学的基础。

第5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由于诸多哲学的、社会历史的等方面的原因,古代哲学家们很难将技术系统地纳入自己的视野,技术也就难以以相对独立的身份进入哲学的殿堂,从而使得作为人类命运的技术一直徘徊在把“人是什么”作为自己沉思重点的哲学之外,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受到哲学关注,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学科——技术哲学。

技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技术的文化传承,乃是人类生存模式的要素,而且为一切人类社会所实践。另外,人类似乎是能够制造出工具来制造另一些工具的唯一生物。没有工具,人类就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物种,也没有一种人类社会可以没有技术而得以维持。人类自身的进化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幸掌握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并使之传承下去。因此,人类进化史的基础是技术史。所以,尽管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技术难以进入哲学家们系统研究的视野,但还是存在着零散的关于技术或技艺的哲学思想。对技术完全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这种遗忘仅仅是指哲学家们没有对技术进行过专门研究,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关于技术的思想还是存在的。但这种技术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以独立的身份展现的,而是伴随着其他主流思想出现,是一种伴随性存在。

对历史的思想作考察是历史哲学的使命。对构成人类历史的关键因素——技术的思想作考察同样也是技术哲学的使命。“思想”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道理就在于此。在感觉、知觉和认识或本能与意志方面,凡是属于人类的都含有一种“思想”;而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就是理性,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也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也就是说,技术思想是历史存在着的。正是由于这些思想的内在的实践特征,它们揭示了生活世界,而这个生活世界的总体特征性联接确实在世界观意义上呈现出哲学的特征。同时,技术也有着重要的认识论层面的特征,正是由于该认识论层面,对于在哲学对话中置入与技术有关的论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6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近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哲学

一、近现代西方哲学概述

(一)近代西方哲学概述

近代西方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由思想的逐渐形成和神学的没落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5至17世纪初,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中心,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第二阶段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获得了了进一步的发展,自然科学着重分门别类的研究,哲学的兴趣则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以笛卡尔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第三阶段是18世纪至19世纪。自然科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派别。德国古典唯心派别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在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力求使存在与思维、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概述

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

1.现代西方哲学较近代西哲而言,更为关注语言问题、符号意义和交往问题。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承认语言哲学并不以形而上学或认识论为基础,相反的则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任何其他哲学学科必须以语言哲学为基础,而且只有通过语言的分析和阐明才能够研究、澄清或解决任何哲学问题。

2.现代西方哲学不再像传统哲学家一般崇拜绝对权威或者绝对真道理、规则。在哲学界占有统治地位的不再是一头独大;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追求,或科学或形而上学,现象学与分析哲学可以相互对立,甚至彼此不同。

(三)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

1.从排斥、批判形而上学到“回归”形而上学

近现代西哲的区别重要标志之一为对形而上学的态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绝大多数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甚至是排斥。这种排斥对于现代西方哲学转换思维方式,促进学科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有着积极地作用。但也要看到,现代西方哲学在破旧后并没有立新,在他们简单的批判形而上学后,他们的理论相续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困境,他们的理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现代西哲流派提出回归形而上学。德国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自康德之后,人类便步入了一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必须放弃对整体、大全和作为“这个世界”意义来源的超验本体的寻求①。

2.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

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有一部分实现由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许多现代哲学家都将现实生活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或归宿。胡塞尔提出哲学回到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强调“在世的在”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杜威强调经验就是生活,其用意之一就是为了使哲学转向现实生活。

3.理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家们重新思考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例如作为生活和行为方法或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对意义的澄明和解释,对世界和人本身的超越及人的理想和终极关怀的探究,作为超形而上学的人文研究的文化学或“后哲学文化”,作为对智慧的训练,等等②。

4.关注领域的转变

譬如从反形而上学、反基础主义、反主体主义、转向对向语言的关注,对境域的关注,等等,这些都极其丰富了哲学的内容和开辟哲学领域的新天地。哲学的这些转变,使得哲学与其他新兴学科之间有了一定得交叉和渗透。这些交叉边缘更是建立了一定的边缘学科,例如科学哲学,环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等。

二、马克思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

(一)马克思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

1.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超越了以抽象理性为基础的近代西方哲学

近代西方哲学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传统,探讨的依旧是抽象本体论,更为关注的是虚无的宇宙或者一些无法求证的抽象概念,并试图寻求世界的本原。这些在文艺复兴打破宗教势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反对宗教神本位的时候,哲学家的使命就是运用理性工具去发现普遍、自明的理性概念和原则,并加之以宣传,使之成为打破神本位的有力武器。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这种抽象的理性就表现为脱离了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形而上学的“实体” ③。

哲学的基础是实践。哲学提出意识之所以源于物质,此过程离不开主体的社会历史活动,离不开实践。马克思关注的不是脱离人的实际活动、社会物质条件的抽象理性,而是实践过程中、物质生活得社会。哲学有了崭新的实践观,才有其自然观等其他各种观点。

2.实现哲学主题的转换

近代哲学由于其历史局限性使其具有的思辨形而上学和二元对立等缺陷,同时近代西方哲学主张现实的人与其实践相脱离的抽象的自然界和抽象的绝对化的精神世界。哲学革命性地实现哲学主题的转换,关注人的价值、自由和解放,并注重于改造世界。“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④”。哲学从创立到成熟,,是一个不断的批判传统西方哲学思辨形而上学和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3.哲学在哲学研究对象上的超越

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一,哲学将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旧哲学将哲学看成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所以未能正确解决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第二,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的统一;旧哲学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分离,同时其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则是唯心的。第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认为哲学不仅仅是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4.哲学在哲学立场的超越

马克思叫传统哲学而言更强调抽象思维,主张人们通过感性的实践去理解一切事物。实践思维方式使哲学从根本上摆脱了近代哲学的桎梏,宣告了新哲学的诞生。

(二)马克思哲学与近现代哲学的异同

马克思源于近代西方哲学,其思维方式、社会背景均来自西方社会,如何把握哲学与现代哲学关系,对于中西学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所以,在此笔者将二者做一定的比较:

1.多数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力图超越以主客心物等二分为出发点,以建立关于世界的本源、本质的理论体系为目标,以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等为理论特征的近代哲学,使哲学研究在不同程度上从抽象化的自在的自然界或绝对化的观念世界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马哲学不仅比现代西方哲学更加彻底全面地超越了近代哲学的二元分立、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思辨形而上学等倾向,而且为西方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现实的道路。这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不是简单地扬弃一切旧哲学,而是力图彻底打破它们由以出发的前提。他所关注的不是建立关于整个世界的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直面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他由此把实践观点当作其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主张通过实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的实践的意义的深刻揭示和全面阐释彻底地实现了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

2.现代西方哲学建立在近代西方哲学的基础上,没有完全脱离。譬如在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批判近代西哲的形而上学理论,但同时又发现自己的理论脱离了形而上学无法得到论据,所以又以新的形态去构造同样具有片面性的某种形而上学。它们揭示了主客、心物等二元分立的种种弊病,特别是使人对象化和物化(异化)的弊病,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却由此走向了无视客观实际的主观主义。较之哲学而言,哲学提出的实践观点,使其跳出了传统的哲学方式。

3.哲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现代西方哲学的阶级基础,更为符合现代社会的前进方向,其以无产阶级为其理论的阶级基础,从而摆脱了现代西方哲学的阶级偏见。较之现代西哲而言,马哲更有革命性,其根本目的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新的政权,即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根本解放无产阶级及全世界人民。同时,马哲是一个开放的、在实践中前进并丰富的哲学体系。现代西方哲学的阶级基础还是资本主义,其思维的局限性和偏见始终如一的存在,他们的哲学始终是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的统治,然而资本主义的总总危机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制度的缺陷。哲学从根本上而言是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哲学,是惟一能克服各种类型的西方近现代哲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这种或那种片面性和局限性的哲学⑤。

4.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把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当作其哲学的基本观点,克服了西方哲学家在转向生活和实践道路上的唯心主义倾向。现代西方哲学并没有脱离唯心。实际上大多数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所要求的是超越以追究世界的物质或精神本源为目标、以心物相互独立和主客完全分离为理论前提的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从而除了反对唯物主义以外,也明确要求反对唯心主义。他们之反对唯物主义,并不是为了宣扬唯心主义,而是使哲学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唯物唯心之争,而转向具有自主个性的人及其所牵涉的世界,转向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这种转向并不意味着笼统地否定外部世界(自然界)自在地存在,而只是认为这个世界如果不与人发生牵涉,就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所及的对象(客观)世界。

注释:

①闵仕君."形而上学"新解.青海社会科学.2004(5).

②刘放桐.对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历史与理论分析.学海.2000(05).

③赖海燕,徐春林.略论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求实.2002(2).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9(120).

⑤刘放桐.当代哲学走向: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

[2]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3]侯惠勤.与当代人文精神.红旗文稿.2006(7).

[4]刘放桐.对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历史与理论分析(学海).2000(05).

[5]闵仕君."形而上学"新解.青海社会科学.2004(5).

第7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学逐步形成并发展为完整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中医学的世界观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名词,现代哲学所研究的内容在中国古代被称作“道”。“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了探讨世界的本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而提出的。“道”其本义是指行走的道路,有“开头”、“起始”的意思,故老子及其以后的哲学家赋予“道”字宇宙本源,万物之始的涵义。由于道路规定了行人前进的方向,是达到某一目的地所必由的途径,故又引申为规律、道理。在道家学说中,道既指事物的本源,又指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规律。道家以外的其他各家学说则主要着眼于道的规律性涵义。

中国哲学注重本根,不像西方哲学有一条明晰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因此,中国哲学内涵也不能简单地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来划分。但中国哲人有一个根本一致的倾向,即承认变是宇宙之根本事实,变易是根本的,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中国哲学关于宇宙大化之根本见解,即在于认为宇宙是变动的,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变易历程,所以名之大化。西方哲学中有认为动为假相者。印度哲学家多认为变化为虚幻。在中国似乎没有,中国思想家都认为变动是实在的,这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

国哲人对于变化多数有深刻的见解,大多数哲人认为变易是普遍的事实,而变易之中有其常则,其次对变易之规律与变易之根源,亦多有精深的研究,宇宙总是在运动,更无止息之时,只有动中之静,而无绝对的静,宇宙根本是运动的。因此中国思想家都认识到恒动,在恒动的基础上思考一切,恒动观成为中国哲人一致的倾向。

“气”一般人都认为是空虚神秘的字眼,其实是一个比较实际的观念,与物质的观念相接近,由于中国古代恒动观的倾向,“气”的特性被中国古代一呰哲学家用来说明宇宙的本源、本体,用“气”描述一切事物的存在。“气”即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因此,中国哲人恒动观倾向模糊了唯物与唯心倾向,走了以恒动观为倾向研究一切的方向。

中医学中的气虽然具有医学方面的特定内涵,但就其涵义与特性本质来说,与中国古代哲学是共通的,是对中国哲学的引用,即用气的特性阐述其理论。

2中医学的方法论

由于中国哲人恒动观倾向,究竟本根常与恒动相统一。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迁流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变化的大历程。化是变之渐,变是化之成。事物的反复两一乃是根本,反复是变易之规律,两一是变易之根源。变易、反复、两一是中国哲学对认识事物运动变化的主要贡献,是中国哲人可贵的认识。

阴阳和五行观念的出现可以看成是中国哲学形成和开拓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阴阳概念的产生,其原来的含义是很朴素的。最初仅指光的向背而言,凡向日光或阳光充足的地方为阳,背光或阳光少或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则为阴,上升到观念只不过是正.反两个方面和整体现象而已。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观察到自然界有天地、日月、昼夜、寒暑、明暗、死生、雌雄以及人类本身有男女等客观现象,由此而引申出明与暗、日与月、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热与寒、动与静、刚与柔、清与浊、气与形等对立的概念,就用阴阳作为这两个方面的代表,借以概括各种事物和现象,阴阳逐渐被提升为表示两种对立统一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对立统一的两面的符号,加之中国哲人恒动观倾向,《易传》不仅把阴阳看成是宇宙万物本体,而且把“阴阳”当成描述、解释宇宙生命一切现象的模型方法,从而把认识事物的阴阳方法上升为中国哲学方法论,形成了中国哲学探讨事物运动变化最基本的动态方法论,即阴阳学说。

五行概念的产生,学术界存在几种观点。人类认识事物是在分类中进行的,由于中国哲人恒动观倾向,金、木、水、火、土行的涵义得到增强,随着古人观察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五行的物质元素意义逐渐趋于削弱和淡化,而其方法论的作用则日益加强和突出,逐渐演变成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方法论是中国哲人在恒动观影响下形成的动态方法论,是中国哲人对事物变易.反复.两一更深刻的认识,阴阳方法论是中国哲人用阴阳两种存在的运动形式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五行方法论是中国哲人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存在的运动形式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当然周易八卦方法论也同样是用八种存在的运动形式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因此,中国哲人的恒动观倾向,造就了各种不同的动态方法论,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但最简单最基本的动态方法论是阴阳方法论,形成了其他动态方法论的前提。总而言之,动态方法论是中国哲人深人研究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

第8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身体 生命意志 权力意志

尼采的权力意志是他的哲学基础,这种哲学基础可以说是针对整个西方哲学史的,而尼采始终认为,哲学是按照特定道德目的出发的,他将哲学的道德目的,即对生命进行谴责视为哲学史的一般构型,因为在柏拉图式的哲学中,生命感官是具有欺骗性的,它向我们隐瞒了真正的世界,是不道德的。于是尼采对传统哲学的颠覆,便围绕着柏拉图哲学得以展开。

在《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灵魂是摆脱了身体独自存在的,只有灵魂才能通向智慧、知识和真理,而身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烦恼和欲望,打扰了灵魂的思考,成为灵魂通向理性的障碍,因此身体受到无情地贬低。身体和灵魂的二元对立便成为了:身体是短暂的,灵魂是永恒的;身体是肮脏的,灵魂是纯洁的;身体是低级的,灵魂是高级的。充满欲望的身体根本无法达到作为真理的理念。在新柏拉图主义那里,身体和灵魂的对立都被着重强调。普洛丁认为事物越是无形,越能接近神圣,越能独立于身体,因而越美。到了中世纪,奥古斯丁使柏拉图主义受到了神学的改写,进一步将身体和灵魂对立起来,将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对立起来,要想接近上帝,就必须放弃身体的各种欲望,尤其是性,于是,禁欲主义开始登上舞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身体的美感受到热烈的赞扬,身体开始渐渐走出神学的笼罩,摆脱了教会的压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体得到了彻底的自我解放,这仅仅是神学受到摧毁、知识倍受推崇的一个表现。之后意识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笛卡尔将人分成身体和意识两个部分,而拥有决定性因素的是意识,身体的感知能力无足轻重且容易出现盲目的错误,于是身体只不过是自我意识和精神活动的一个障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则将人抽象为意识和精神,意识被发展为绝对精神,身体仍然处于被意识压制的地位。

由此可见,不管是柏拉图主义、基督教神学、意识哲学还是精神现象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人看成理性的动物,因为身体无足轻重,而身体又是具有动物性的,自然而然地,动物性也就无足轻重了。而这些形而上的理念论,不管是以灵魂、意识或精神来谴责身体,还是以本质来谴责表象,还是以真理来谴责欺骗,在尼采看来,都是在对生命进行谴责。从根本上看,尼采对于柏拉图哲学的拒斥实质上是对柏拉图哲学道德目的的拒斥,更是对柏拉图哲学谴责生命的拒斥。因为恰恰是生命分享了诸如感官、欲望、激情、生成、短暂和变幻等等这些身体特征,而身体就是肉体,是血肉之躯,就是生命活生生的且是最基本的存在。而动物性作为肉体的存在,是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同时也是身体机能和活动的最为根本的。反过来说,人的动物性的所有身体活动又都是以保证生命的存在为目的的,所以,尼采的首要任务――将动物性纳入人之中――不仅要从肉体及其身体活动来理解,更要从生命本身来理解。正如海德格尔在《尼采》中写道:“动物性是身体化的,也就是说,它是充溢着压倒性的冲动的身体,身体这个词指的是在所有冲动、驱力和激情中的宰制结构中的显著整体,这些冲动、驱力和激情都具有生命意志,因为动物性生存仅仅是身体化的,它就是权力意志。”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借“觉醒者”、“得道者”之口对那些“肉体的轻蔑者”说道:“我纯粹是个肉体,而并非其他任何东西。灵魂只不过是肉体内某物的名称罢了……肉体是个大智慧……被称之为‘精神’的肉体之工具是个小智慧……在你的思想和感觉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主宰,陌生的智者――那就是‘自己’,它在你的肉体中,它便是你的肉体。” 由此,身体和动物性取代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理性的位置,人根本上是一个具有动物性的身体的存在,理性不过是身体上的一个附属品而已。

将动物性纳入人之中,是尼采颠覆传统理性哲学的第一步,这种颠覆不仅意味着简单地颠倒身体和灵魂的对立关系,更重要的是,尼采企图通过这一方式彻底摧毁这样一种身心二元论,身体不再受到意识的支配,身体高于意识,一切必回到身体,回到生命,而这并不是说身体取代了意识,而是根本漠视和甩掉了意识,根本不存在身心的对立关系,就是身体,身体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因此尼采喊出“一切从身体出发”的口号,提出“以身体为准绳”,从而将人看作身体的存在,将身体视为人的本质,如此,身体回归到动物性方面,与其说它们都共同指向权力意志,不如说它们都等同于权力意志。身体就是权力意志,就是力本身。

那么究竟什么是权力意志?从《权力意志――一切价值的重估》中我们可以看出,尼采常常用其他概念与权力意志进行概念互换,如“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生命本质就是权力意志”,“生命是存在最著名的形式”,“存在的最内在的本质就是权力意志”,“我已将权力意志的假说从生命扩展到整个存在,用以解释存在的总体特征”等等。由此可见,要深刻理解尼采的权力意志,不得不思考生命、存在及其与权力意志的关系问题。

肉体就是身体,就是人最真实的存在,不是存在于基督教所信仰的彼岸世界,也不是存在于传统主体哲学构建的“真实的世界”,而是存在于“大地”这一感性世界,只有感性世界才是真正真实的同时也是唯一的生命世界。因此尼采说:“生命就是存在,此外没什么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生命的扩张,在尼采看来,“生命自身的本质就是去占用、伤害、去对弱者和他人进行征服、是镇压、严酷、强制和收编,用最为温和的说法,是剥削。”“剥削是生命的本性,它是最基本的有机功能,它是固有的权力意志的结果,权力意志恰恰就是生命意志。”尼采用了“剥削”一词,剥削的对象是什么?这是怎样的一种剥削?又怎样进行剥削?事实上,“剥削”就意味着矛盾冲突的引发,意味着积极投身对抗,尼采认为这是生命的本能,因为“生命本能促使人们去敌视他人和引起矛盾冲突”,这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本能,相反,自我保存是一种消极的生命本能,而禁欲主义就由此产生。禁欲主义者将与感性生命及其相关的欲望、冲动、情绪、激情等视为谬误,而将与生命相对立排斥的存在――诸如理性、上帝、灵魂――与生命联系起来,试图寻求生命以外的救赎。他们逃避战争和对抗,是被动的和求安全的,所以他们的生命本能是奴隶的本能,是自我保护、自我拯救,他们的生命力是枯竭的、衰退的,并且用这种不健康的生命反对拥有积极生命本能的强大的生命。

尼采将所有类型的禁欲主义者视为“末人”,与之相对的是“超人”,“超人”是勇于超越传统理性之人,他们拥有积极的生命本能,这种生命本能本身是具有身体的动物性的,而这种动物性已经不仅仅意味着能肯定生命最基本的感官和情感,不仅仅是以肉体作为基础的动物性,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动物性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尼采既要解放身体的动物性,又要赋予动物性以权力意志的属性,使身体的动物性还原到生命的本质即权力意志之中,也就是要让权力意志作出对身体的规定,从而从根本上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使“超人”和“末人”区别开来。

积极的生命本能就要求生命处于斗争和对抗中,与别的生命斗争和对抗,这是生命内在的最为核心的特征,不是由别的什么东西决定,而就是由生命本能驱动起作用的。而这样的生命,就是身体,这样的“生命之力”就是“身体之力”,就是权力意志的“力”,这种“力”不断地与其他“力”处于竞技关系中并与其对抗,更重要的是,只有在与其他“力”发生冲突和对抗关系时,自身才能显现,自身才能得以证实,而这一切都是受到本能的驱使,因此生命本能就在对“力”作出要求的同时体现了“力”的本质,即向其他一切力实施强力,这种强力是一种带有自发性、攻击性和扩张性的“力”。因此,生命就和本能联系起来,同时又和“力”紧密联系。

在生命本能的驱动下,生命与其他生命不断进行对抗,从而使生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自我提高、自我丰盈,而这恰恰就是“求强力”的意思,而这种“求强力”又正好是“力”通过生命本能需要自我强大的意志所体现出的“力”的本质,并且只有当“力”在不断“求强力”的过程中使自身得以提高和增长的时候,“力”才成为“力”,它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一种强势作用,要求自己不断强大起来。反过来说,意志就是“求强力”的意志,它含有一种自我命令,要求“力”必须自我提高自我强化,否则就是衰竭无能的意志。“力”和“意志”都是权力意志的本质所在,权力意志就是“力”强化自身的意志,就是生命意志。权力意志在对抗中使生命力得以释放,而胜利的过程就是生命力进行自我积累的过程,进而进一步溢出,又一次进行自我释放和积累,如此循环无休无止。因此可以说,释放是“力”的对抗形式,积累是“力”的对抗结果。生命就正是这样一种一边释放一边积累的运转形式,生命既是“力”的释放,又是“力”的积累。“生命作为存在的最著名的形式原本是积蓄力量的意志。所有的生命过程都以这种意志为出发点;任何事物都不愿保持不变,万物都在追求积累和增多。”这就是生命和权力意志的运作法则――不断地自我强化和自我超越,由此可见,权力意志的手段和目的是一致的,即积累和提高,因为积累和提高是生命本能所要求的,“剥削”是为了积累和提高“力”,而“力”的积累和提高又是通过“剥削”得以完成的。体现为对抗、冲突和征服的“剥削”的效应就是为了强化自身,就是为了使权力意志更加强大,就是“力”的增加,就是生命的强化和高涨。这是一种内在命令,权力意志作为生命本质,发出了这种命令,生命就是在权力意志的指引下的不断追求,它追求的不是别的,恰恰就是根于其最内在的东西,就是生命本能要求生命去积累、去释放、去提高的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丰盈的结果,生命就是求强力的意志,并且是“力”的积累、释放的永恒轮回。

第9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实践 提纲 哲学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时期,他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提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三,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指出真正的实践是“显示的和实证的理论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已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提纲》一文,马克思突出表达了自己在哲学世界观上的新观点,即实践的观点。首先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改造的对象,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指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新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则区别旧唯物主义,它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过程,认为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是建立在改造被改造的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反映、认识客观事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马克思继而提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不能对人的能动性作出合理解释,这样就给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了空间。唯心主义把实践看成纯粹的精神活动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

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

同时,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尽管费尔巴哈主张研究人和自然界,特别把人提到哲学研究中心地位,有时似乎也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就其基本立场来看,他是贬损实践,抬高理论的,他只是把理论活动,而不是把实践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批判》一书的第二卷《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中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和思维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方法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问题。费尔巴哈在真理及检验的标准问题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在纯主观范围内或纯客观范围内,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都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进而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教会中的基督教哲学,它用繁琐的形式主义和抽象思维方法论证基督教教义,后来人们就把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习气叫做经院哲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