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行业投资报告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业投资报告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业投资报告分析

第1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针对投资类集团企业,由于涉及的行业尤为复杂,如何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交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对集团经营者利用该财务分析报告做出有效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从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讲起,围绕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编制准备工作、报告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旨在为集团经营者提供高效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内部管理竞争力。

【关键词】

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准备工作;报告要点

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现在的集团公司,特别是投资类集团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庞大,通常跨地区、跨行业,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子、孙公司众多,管理链条较长。如何才能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经营状况,做出有效的决策和战略选择,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及时准确完整的将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过去、现在的经营成果有充足的认知和反思,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决策水平。

一、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依据会计报表、财务分析表及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将公司的经营情况、资本运作情况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而形成的书面报告。而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与一般企业的差别较大,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投资类集团公司由集团总部、产业子集团和成员单位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本投资,产业子集团是二级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产配置,成员单位是经济实体,核心职能是业务运营。投资类集团公司核心在于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针对这一的特征,财务分析报告应更加关注集团的战略目标达成、企业价值创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二是由于投资类集团公司下面的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管理链条较长,以至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需要由下而上的进行报送,各企业报告侧重点不同,且上报的流程复杂,周期较长。三是投资类集团公司重点关注股东财务是否保值增值,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应避免陷入经营管理细节的分析中去。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准备工作

(一)注重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一是需要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进行普及,让每一个所属单位都能够重视,注意财务分析和实际业务进行紧密联系;二是需要设计分析的格式,分析格式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统一,方便归纳汇总,各公司也可根据自身行业和业务的特点在分析报告中进行一些变动;三是明确各级企业上报财务报表及分析报告的时间节点,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集团本部规定股权二级企业的报送时间,股权二级企业可以自行安排下属企业报送时间;四是各单位需要有侧重点的进行分析,因为所属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业务重点也不同;五是需要有后台保障,创建稳定的信息支持系统,加强财务信息的互通;六是建立财务分析报告的评价体系,集团本部应该对各公司分析报告报送时间、质量等情况进行评分,有奖有罚。

(二)财务分析岗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前建立行业对标企业库,在信息支持系统的基础上编制财务分析所需的表格,例如:公司结构明细表、收入利润趋势分析表、三率一值测算表、投资收益分红明细表、股权及固定资产投资明细表、分板块统计表等,以便在获取合并数据及所属公司报告以后能够及时准确的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三、财务分析报告要点

鉴于投资类集团层面的经营者大部分都是财务外的背景,因此在财务分析报告草拟过程中应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有必要使用在日常交流中能够通用的可理解的语言来陈述事实,表达观点。在分析报告的格式方面建议选取总—分—提示的大框架进行阐述,有利于集团的经营者们能够看头看尾及能基本掌握公司经营的主要情况,具体要点说明如下:

(一)总括部分财务分析报告的第一个部分应简明扼要的对集团整体的经济运营情况进行描述,主要应包括收入利润指标、资产规模指标、利税经济增加值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融资投资情况、经营净现金流量,可以对相应指标的同比环比情况进行分析,这些指标能够在开篇就给决策者们一个公司经营的直观印象。其次可以对公司的合并范围情况以及报告期间新增减少的公司进行描述说明,年度或者季度末还应将纳入合并报表的单位名称、集团持股比例、注册资金、股权级次及主营业务内容编制成表,让经营层们了解整个集团控股公司组织构架的概况。

(二)分项部分1.主要财务指标的行业对标分析。指标可选取国资委上年出具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指标,其中就设有投资类企业的指标。投资类公司主要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以及经营增长状况进行对比,可以从各个指标处于行业的优、良、平均、较低、较差的情况看出集团公司四个层面的情况,同比指标也应同样测算出来以便进行对比。以上可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同时需要用文字描述来表达。文字描述应分别对集团的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以及经营增长状况进行描述,处于行业某种水平主要原因是什么,表明公司承担着某种风险或不确定性,应该加强那些方面才能解决或者保持某项操作。2.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选取同行业上市的公司,在其季度报表披露的下月财务分析报告中可增加同行业对比分析。主要是对资产、利润、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净现金流进行对比分析,让经营者们了解本集团在业绩所处的地位。同时应该关注国内外经济大势、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率、汇率和税率,判断这些因素对集团整体或局部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3.投融资情况分析。融资情况主要从当年完成融资金额、归还金额、新增融资年化利率,存量融资金额、结构、年化利率,以及环比同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还需要将权益类融资还原为债务对资产负债率进行测算,并提示风险。担保情况主要从新增担保金额,担保余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以及担保的结构,即集团内部和外部分部进行分析。投资情况主要从四方面进行描述,一是股权投资,即对参控股公司的注资情况;二是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对外发放委托贷款情况;四是内部借款情况,即内部单位发放的统借统贷和调剂资金情况。4.集团控股公司分板块进行分析。投资类集团内部由于行业涉及面广,首先需要跟战略部门或是经营部门把集团的各所属控股公司分为几大类,该板块的划分主要以战略部门的意见为主。其次应该分别对每类板块进行资产总额、净资产、总收入、利润总额的绝对数和相对数进行提取整理。在板块划分时,可能会出现股权二级企业所属的子公司不在其同一个板块内的情况,这时应该采用以末级企业的报表数为基数,上级企业的数据以合并数减去单户数填列出资产和收入利润指标。再次,对整理好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制作图表,例如饼图,让经营者能够直观的看出每一个板块占用资源以及利润贡献产出的情况,同时再对每个板块内标杆企业、亏损企业、重要亏损原因进行逐一分析。5.集团参股企业情况分析。参股企业作为投资类集团公司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单独划定一个部分来描述。主要从其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及分红方面来描述,结合各行业的情况、宏观形势,对效益主要贡献单位进行描述,同时对亏损企业也进行问题查找,并重点描述相关原因。

(三)提示与建议该部分是整个财务分析报告的结论部分,对于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来讲更是整个思想的精华的部分。该部分可将以上分项中五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从详细的分析中拔高,结合集团战略、企业价值、资本流动等重要问题和风险进行提示。不只停留于问题的表面,更重要的是逐项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必要时提出综合治理建议。在整个财务分析报告的最后进行提示与建议,有利于经营者们能够一目了然的关注到企业重要的信息。

四、注意事项

一份高质量的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除了编制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编制时要点突出,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紧密结合公司战略,重点突出财务分析人员应该对宏观经济环境有所了解,对集团所涉及的主要行业的信息和相关企业情况保持高度敏感。应该抓住集团在可预见时间内的大致方针政策,领悟集团发展战略,熟悉集团业务,以便财务分析报告能够更贴近公司发展要求,同时能够更准确的贴合经营者最想了解的信息,做到重点突出。因此做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只是财务分析岗位人员自己的事情,还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集思广益,获得部门其他人员以及部门外人员的帮助。

(二)简明扼要进行论述在分析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感觉用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但是使用冗余的语言来解释的后果可能适得其反,会让经营者们不知所云。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要理清脉络、抓大放小、摒除无关信息、简单描述、对事不对人、不妄下结论。

(三)突出问题及矛盾可持续反映对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篇幅可以长一点,语言可以用重一些,必要时可形成专题报告上报经营层。针对这些问题如果长时间还未得到改善,可以持续进行反映,以便经营层下决心去解决它。虽然同属于投资类集团,但每一个集团处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财务分析报告的要点和内容不尽相同。本文只是从一个视角对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要点进行了探究,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苏爱莉.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D].中国钢研科技集团,2015.

[2]余珊琪.如何编制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D].茂名港集团有限公司,2015.

[3]檀国民.企业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框架探讨[D].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13.

第2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80%的重要信息是非结构化信息,并且以每年60%的复合增长率急剧增长。由此引发如何有效获取和应用非结构化会计信息的问题,已成为利益相关者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投资环境中,投资者需要快速准确的把握投资方向,离不开对数据的及时有效分析。XBRL被誉为财务报告领域里的条形码,在设计之初意在像条形码那样,用来加速财务报告的制作和处理速度。从国外发展前景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批准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更新的《2012版美国GAAP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能够运用此分类标准履行XBRL的报送义务,使XBRL在有分类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财务数据筛选。随着2010年10月第21届XBRL国际大会在北京的成功召开,XBRL标准已经在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推广。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均开设了XBRL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

XBRL技术的运用,使得公司内部和外部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转换和处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针对沪深板块上市公司主要财务信息的披露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但XBRL发展时间较短,对年报中数据的提炼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非结构化信息摄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站在信息使用者角度,很多重要的非结构化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非结构化的财务报表附注信息、补充及更正信息等中一些重大信息还没有进行明确的筛选,所以,对XBRL技术的扩展和完善尤其是对非结构化信息的筛选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针对XBRL非结构化信息摄取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吕志明、杨慧贤等虽然提出了一些基于XBRL在非结构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未能系统的进行阐述。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探讨实施XBRL非结构化财务信息过滤模块的重要性,并设计出XBRL在实际操作中的流程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过滤模块在XBRL财务报告披露平台中的应用必要性

非结构化会计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更为精准的进行财务分析,及时抓住市场脉搏,做出高效的决策。笔者认为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要求,尤其是对非专业的财务分析投资者来说,通过增加过滤模块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数据获取很有必要。例如,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及半年报补充及更正公告信息,目前披露信息虽然很详细,但是哪些更正信息属于影响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哪些属于非核心内容,非专业的财务分析投资者却无从区分。由于这些信息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对该类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分类,引入过滤模块进行筛选,能够使其更加清晰明了,对投资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投资者越来越重视对报表附注信息的利用 XBRL格式财务报告作为现行财务报告的补充格式,内容与传统财务报告一致,四大财务报表内容精炼、概括,大量详细、重要的信息在附注资料中详细列示。当前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重视附注资料的研究或将附注内容与报表项目数据进行勾稽对比分析,来了解企业的真实利润、实际生产规模水平、企业发展前景、表外筹资等在主表中无法反映的信息,所以,对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挖掘亟不可待。但是,会计准则和制度对附注披露的内容和格式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要求,当前报表附注披露存在行为不规范,内容不统一,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欧阳电平认为国内报表附注披露内容存在公司偏好性、术语(概念)使用的不规范性以及表格注释的不规范和不一致性等问题。我国现阶段尚未制定规范统一的分类标准,缺乏专门对财务报表附注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导致制定报表附注的XBRL分类标准非常困难,致使大量的附注信息(包括文字和数字)仍旧未被充分挖掘利用,笔者认为通过技术层面增设过滤模块将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使投资者对非结构化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同行业财务数据对比和企业筛选的迫切要求 尽管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XBRL Online两者都可以进行同一企业近5年年报历史数据的对比,同行业企业间也可以进行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比较。但是,面对同行业内上百家企业,投资大众如何在众多同行业公司中快速筛选出最相匹配的三家或更多公司,当前的XBRL披露平台都还没有实现这些功能。筛选企业进行同行业比较,是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选择前进行的首要环节。筛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企业财务报告,只对该个别财务报告或部分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大大节约投资者的时间,并按其自身需要帮其指引对的决策方向。

(三)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透明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投资者越来越需要信息披露者对财务报告内容进行更为详细、规范的披露,通过增设过滤模块可以对XBRL财务报告附注信息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得披露者必须披露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话题,通过增设过滤模块也可以使企业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三、过滤模块在XBRL财务报告披露平台中的功能分析

信息使用者可以充分利用XBRL工具自身所具备的分析功能对报告内容进行初步的处理、分析,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决策模型和偏好,对数据库中的数据重新排列组合,通过过滤模块进一步满足从自身角度出发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对信息使用者进行公司内部管理、运营分析、外部战略的评估以及财务状况和投资风险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便于调取附注资料中的特定数据 公司管理层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报表附注内容对本公司日常管理进行评估并适时加强内部控制,在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对详尽的附注信息进行扩展,自行增加元素补充定义,所开发的新标记能够从页面上直接检索并传达给其他应用软件或者将它保存在数据库中。通过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按照内容分类梳理,附注中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非经常性损益、或有事项、关联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重要内容可显示较规范的层级关系,使得附注信息的内在结构清晰可见,据此构建的过滤模块提取特定数据更为便利,使本单位对自身报告中的附注信息能够充分利用。

(二)同行业公司对比前进行企业筛选 在进行“与同行业公司比较”操作时,增设相关条件进行筛选,具体如何进行筛选,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首先设置某一特定年度来筛选企业进行对比;然后,可以设置“总资产价值在1000万以上”进行条件查询,或通过设置“销售净利率”指标的大小以及“权益净利率”“市盈率”等几个指标标准区间进行过滤,快捷筛选出与本公司某一领域同水平的三家公司或满足自己设定条件的公司。最后,再针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更为详尽的比较分析,从而进行市场战略评估如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分析等。

(三)对同一报表内部和不同报表间的报表项目与附注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 由于报表数据和附注信息互相印证又互为补充,所以,可以通过勾兑两者之间数字吻合关系来充分获取财务各方面相关信息。过滤模块分别从财务比率分析、结构分析和因素分析三个角度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审阅报告。(1)比率分析。增设一些更为具体细化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如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市净率等,同时可以对某些指标进行相应的涵义说明和行业内水平提示,如指标的计算公式列示,同行业资产负债率控制水平、存货周转率平均水平、其他企业销售增长率提示等。(2)结构分析。报表和附注信息关联分析,分别从报表和附注资料中提取数据。如存货管理,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总金额,附注中披露了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等各类存货的明细资料,将主要项目的构成情况以柱状图或饼图形式直观列示,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更加清楚的了解公司当期的存货管理现状和销售状况,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成本分析。另外还可进行结构分析的有固定资产与折旧、销售收入和保留盈余的比较以及利润表各项目的构成情况等。(3)因素分析。如对权益净利率或可持续增长率进行因素分析,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计算,对需要定义的单元格进行公式设置,快速的得出结论。另外,还可以针对利润表进行其结构百分比变动分析,进而可以进行利润增加或降低的驱动因素分析。重视报表与附注信息的关联性分析,着重关注变动较大(超过30%)的异常现象,利于识别财务舞弊,从而帮助查阅者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四、过滤模块在XBRL财务报告披露平台中的实施路径

过滤模块功能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支撑,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能够让XBRL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建立行业分类标准,规范报表附注的披露规则 不同主体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和格式来组织附注信息,导致行业间甚至同行业不同公司间信息不具备可比性。我国财政部2010年10月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信息披露需求和监管部门的管理需要。XBRL协会、行业、企业等多方组织应研究开发行业分类标准,通过设置专门机构对分类标准进行统一审批和管理,逐步提高分类标准水平,确保财务报告的披露质量。同时,应尽快完善我国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特别是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分类与披露规则,建立专门对财务报表附注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企业通过定义新的财务信息元素实现对财务报告附注明细信息的扩展,从而将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元素成功地匹配到XBRL分类标准。

(二)从技术上实现相关过滤功能 过滤模块可以实现的功能从技术上讲比较容易做到,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XBRL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例来说明。在行业内比较企业展示的主界面增设过滤模块,设置相应的条件查询进行公司股票筛选,对各个行业进行企业筛选统一可用。在财务报告展示界面的下方,增设“报告数据分析”模块,分别从比率分析、结构分析和因素分析三个方面提炼报告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信息使用者快速查阅各公司财务报告,并从中快捷筛选出满意的投资对象。

(三)导出个性化报表 信息使用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将原有的非结构化财务报告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信息标签,实现个性信息的搜集、存储、加工和使用。通过对报表的解读以及充分利用过滤模块更为详尽的数据筛选功能分析,最终将审阅过程和结论以实例文档的形式生成,导出自身所需的个性化报表。

五、结论

目前针对XBRL在财务数据披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2012年12月全球最大的离岸商业中心之一塞舌尔中央银行已选用业界认可的零空间占用平台对银行业务和偿付能力进行实时监管,该解决方案使塞舌尔中央银行能够以标准化电子格式更快地搜集到高质量的财务数据,尤其是对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的财务报告进行数据互换和采集,提高了财务分析的速度,这是对XBR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伟大尝试。虽然在XBRL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中增设过滤模块,尤其是针对财务报表附注中各式各样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针对非结构化信息的获取会更加的快捷准确,而过滤模块的使用也是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2009年9月30日,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资本市场、保险和政府扶持企业分会举办的一场题为“改革信用评级机构”的听证会上,加州议员斯皮尔(Speier)向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信用评级机构的老总们发难:“你们在美国国际集团(AIG)和雷曼兄弟崩溃之前的几分钟里,对它们的评级还分别是AAA和AA,在它们真的倒下后,你们有没有对那些具体负责评级的分析师们采取什么惩罚措施?”“对这些给予垃圾如此之高评价的分析师们,你们开除他们了吗?停他们的职了吗?”无一例外,三位老总的回答都是:没有,分析师们当时作出的评级决定是有道理的。

显然,对于那些依赖这些信用评级卡特尔(cartel)的意见投资了AIG和雷曼兄弟之类公司的证券而血本无归的投资者而言,这一听证场面无疑令人失望、愤怒而又无可奈何。毕竟,谁在投资款打了水漂时都希望能够将原因和责任归咎于他人,而现在最顺理成章的责任人居然将干系推得一干二净,这能不让投资者们郁闷吗?

其实,在笔者看来,那些依赖分析师研究成果或者投资意见而亏损的个人投资者是咎由自取。个人投资者必须明白,证券分析是一项与自己的利益关联度较低的游戏,证券分析师从来就不是为个人投资者服务的,他们在分析中也常常会作出错误的预测,换言之,个人投资者应该走出一些常识性误区。

误区一: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就是投资建议

稍微细心一点的投资者在阅读研究报告时都不难发现“本报告不构成具体投资操作建议或意见”之类的免责条款,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少人仍非常乐意将研究报告当成自己操作的依据。更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对研究报告逻辑思维的严密度、论据的充分性和论点的正确性不加推敲,轻率地将报告里的“目标价”、“投资评级”、“盈利预测”等摘要性结论当成搏击股市的冲锋号或者收兵锣,结果要么元气大伤,要么血本无归,最终还怨天尤人。殊不知,撰写研究报告是证券分析师的本职工作,是其为了获取报酬而需要不断重复的一项劳动。在上市公司公布季报、半年报、年报时,分析师们需要例行公事地撰写相应的研究报告;当政策变动或公司就一些非常规性事件公告时,分析师需要应声发表评论性的研究报告;此外,分析师还要定期撰写集群式的行业深度研究等报告。试想,我们一边高谈阔论股票是长期投资产品,一边却隔三差五地旨在发现其内在投资价值的研究报告,这是否多少有些自相矛盾?

在私人财富管理领域,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自身投资需求分析是否详尽,其次取决于对市场的预期是否理性。资本资产的长期收益预期、长期风险预期和相互间的关联度由全体投资者的风险溢价要求和市场波动性规律决定,它们和分析师对其研究与否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是一家综合能力超群的券商,其综合研究成果往往也只是供投资者在中短期内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战术性调整时参考(图1)。因此,将证券分析师的报告奉为个人投资指南,是大错特错的。

误区二:自上而下的证券分析是可靠的

许多投资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认为,坚持自上而下的基本面分析既符合研究的严谨性要求,又符合价值投资的方法论。但是,这些人犯下的致命错误是,过于自信地假设位于“上”端的经济学家们能够准确预测出宏观经济的走势;位于“中”端的行业分析师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在此宏观预测下哪些行业会受益以及受益的程度如何;而位于“下”端的个股分析师们能够挑选出受益的公司,并精准计算出其每股收益等等。事实上,这种丝丝入扣、完美无缺的假设,多半是华尔街的营销高手们精心自编自导的童话剧,未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华尔街日报》每个月均要向来自美国商界的50多位“顶尖”经济学家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判断以及对未来一年里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经济学家们根本就是被当前的经济状况牵着鼻子走,其预测不靠谱得很!以对2009年一季度的真实GDP增长率(年度化调整)的预测为例,无论是提前几个月,还是已经身临其境的当月,经济学家们的平均预测值都和最后实际公布的数值大相径庭(图2)。

事实上,由于2007年第三、四季度以及2008年第二季度实际公布的经济增长率好于经济学家们的平均预期,导致他们低估了经济恶化的速度和程度。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他们可能更希望经济学家们能够及早警示经济问题或者危机。遗憾的是,不仅没有几位经济学家预见到本次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甚至在经济已经处于严重的危机中时,这个经济学家团队仍不能展现出丝毫的敏感度和前瞻性,只是亦步亦趋地修正自己的预测值(图3)。我们试问,自这样的宏观经济研究而下的行业分析和个股分析会可靠吗?再看看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破产之前约半年里华尔街主要投行对其上蹿下跳般的评级变更(图4),我们更有理由质疑,到底证券分析师们在分析和预测市场,还是市场在捉弄这些大牌分析师(除了美林之外,其他几家投行的相关分析师都在雷曼兄弟破产后不久被炒了鱿鱼)?

可见,证券分析要从宏观经济开始,历经行业分析、个股分析,再一步不差地形成可以满足个人投资者具体需求的正确投资策略,基本上是天方夜谭。无论戴着长青藤名校博士帽的著名经济学家,还是顶着 “全美分析师团队”光环的大腕分析师,都是人而不是神。我们绝不应该因为看到他们解释历史和现有数据时所展现出的“专业知识”,就轻易认为他们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误区三:“分析师评选”是

为个人投资者推荐投资顾问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分析师的队伍也日益壮大,无论其生产的研究报告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到了让机构投资者无法处理的级别。许多旨在评估分析师研究能力和业绩的产品也应运而生。由于这些评估结果受到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个人投资者也纷纷将明星分析师当成了投资顾问,追随其研究结论进行操作,这一羊群效应导致分析师覆盖的证券价格的短期同向波动,从而进一步神化了这些分析师的含金量,反过来再影响到更多的个人投资者。

如果对主要的分析师评级机构、其产品和方法论做一点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分析师评级完全是为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服务的(附表)。而且,评级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对过往一段时间里证券分析行业发展生态的一个总结和评估,同时为行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没有任何证据或者声称说明今年的明星分析师在明年推荐的股票会跑赢大市或者同行。如果盲目追随这些分析师,个人投资者就会在投资组合多样化、市场参与度和投资成本等方面承担更大的风险或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证券分析的价值所在

尽管较多的学术研究表明,经济学家、策略分析师、行业分析师以及个股分析师的平均预测效果和抛硬币的正反面出现概率差不多,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全盘否定证券分析师及其研究的巨大价值。事实上,分析师是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其存在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证券分析师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证券分析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分析方法和模型的不断演进和提升,从而逐步形成了“现资组合理论”、“行为金融学”等可以帮助投资者认识市场或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征的理论体系,投资者在此基础上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的投资需求,明确投资目标;

2、不同证券分析师在不同时间点上掌握的信息和运用的分析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得出的观点不尽相同,而由于其各自影响和驱动的资金规模也不尽相同,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有效性;

3、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是部分有二次研究需求的投资者的基础,既能为他们节省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启迪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其投资决策的效率;

4、全部分析师的平均预期指标对于投资者可能有较大的参考作用,尤其在市场处于严重泡沫化或者极度恐慌状态下时,分析师的“一致预期”可能是非常好的反向操作指标。

第4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我每天看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国金的各种报告。早上开盘前看晨报,前一天的大势分析,从宏观到行业到个股的顺序看报。开盘后继续看报告,和流动新闻(上证报,中证报,金融时报),联系当日盘面,了解基础知识,发掘问题.收盘后,问问题,听讲解。上周五,跟随听取申银万国分析师对保险、银行、地产、投资策略的讲座。

二. 知识总结

1,一级市场运作

近日,ipo重启让我学到一些基础知识.例如ipo会在网上网下发行。机构和个体投资者可以在网上和网下申购。今年因为国家政策使更多机构投资者撤出网上。使的网上中签率升高.按规定,网下中签者需要在三个月后才能对手中持有股票进行交易,那时已有部分股票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所以网下申购需要合理策略才能获益。在股票上市前,有相应部门对于公司未来eps、pe,、pb的估值,例如运用类比法.然后做出合理价格,同申购数量的估计,进入询价流程。如果通过竞价中签,就可以把资金汇去.过去,投资者买新股是一定会赚到利润。而现在会有些公司因为策略不当导致新股亏损。

另外,国家在市场初期对公司股量限制发售,国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对公司进行分时段解禁,对每次解禁数量进行限制,并且对现有流通股东进行补偿。因为如果一次性解禁数量太大,企业从流通市场套利太大,这是我对限售股的了解。

2.二级市场运做

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股市参与者包括各种各样的个体和机构,有专业的,有外行,有庄家.投资需要关注经济pe、eps和个人心理等因素.盘面我了解成交量、大盘指数、当日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

长线价值投资

机构投资经理是长线投资主流,他们关注更多是宏观经济行业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投资心理等,从多方因素考虑得到是一个稳定的目标增长价格。

·首先,要观看大的经济环境。具体来说,今年经济经过前期繁荣和衰退,进入到复苏时期(与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项目有关)。宏观经济最大的指标是gdp,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组成, 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预测为8%以上。此外需关注cpi, m0, m1等重要指标.在今年政府宽松政策下,资金流动性充裕,大家就会把存款取出来进行投资以取得比存款利息高的投资收益,另外,上半年新增贷款7万亿,对于金融投资(股票,债券等)和实体投资(房地产等)和银行业绩都有支撑。另外,消费者能力提高了,消费信心指数也上升,物价就涨,需求量就慢慢回升,企业利润提高。另外,中国股市与国外市场相关,当国外不好的,中国就会调整,跟随世界步伐,港股是最为密切相关。对于出口业务较多的企业,会因美国,欧洲等进口大国因为经济回暖困难受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业绩。另外,海外资金流入中国资金和实体市场也会有影响。而蓝筹股是影响大盘的主要力量,跟宏观经济紧密相关的行业龙头股能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其次,关注行业。宏观经济能直接判断必然会涨的行业,例如银行,房地产,保险,汽车.但是如果市场走势过热,低估值、低涨幅,在上季度已见底,这季度将回升的板块(钢铁,铝)也值得重点关注。微观影响也不能忽视.例如,不管经济如何,人都是要看病吃药,那么医药行业总的营利就能保持增长;下半年各种节日频繁,影响到高档白酒需求量变多;夏季因为天气炎热会影响到空调,冰箱,洗衣机销售增高。所以证券公司都有各行的分析师来对行业同个股进行专业研究分析。行业间有着关联,例如,汽车生产量增速大幅上升导致钢铁行业增幅大升。重点关注注前期涨幅滞后,且行业复苏预期较强的板块。行业板块在近几日表现为,大盘翻红,被重点关注的银行,地产,大盘股等权重股带动;大盘调整,被次要关注或者过去滞涨板块,例如食品,白酒等消费类会补涨。

·最后具体到公司和个股. 投资者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来自调研,和研究别家公

司报告)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需要对企业产品利润(价格,产量,成本费用)增减幅和未来需求量预测分析。此外公司重组、合并和融资的消息对公司短期有正面影响,而长期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公司运营等各方面。所以在个股投资报告中,笔者提到关键假设点、估值和投资评级、核心假定的风险、 股价上涨的催化剂这四大方面。例如比较保险股,就从保险公司的保费、保量等问题从公司投资状况来分析。例如中国平安是投资大部分蓝踌股,收益潜力较大,有养老金优惠政策对养老金需求增加的扶持,或者是牌照的出台。另外一个地产例子是需要对房价、成交量、政府信贷、土地储备量等因素考虑。运用报告对个股选择。可以选择有补涨潜力、相对涨幅较低、走输大盘、p e偏低、业绩增幅稳定且明确的企业(例如华域汽车)。

短线

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正面消息的,一般会对一只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增长,在当日后段时间基本是处于跌的状态。因为市场遵循低买高卖的原则,所以在什么时间投入,以什么价格买入是很难预测的,投机性质很强,但是仍然可以研究k线趋势,和短期现象对某只概念股特别关注,哪怕公司并非在短期有盈利(例如莱茵生物,在猪流感特别时期或者四维控股, 在k线图中近期买入,上升周期频率都大于下跌时期)。但是短线投资具有高风险性。

股票交易容易出现跟风现象,市场并不完全规范,有些有钱人有意操纵某支小股,在很低价位的情况下买入几乎所有股建仓.于是便有k线图出现长时间只涨不跌,只进不出的现象,然后有些人判断错误就在升的时候买进,跟风抬高股价,庄家很易非法赚取差价.国家会打击这种行为.如果找到确切证据,会发出

3.投资技巧。

因为股价波动性很大,而且有时间性,一般很难判断如何去判断最低成本.有两种方法去摊低成本,从而获得最大利益.可以分阶段投资,在一个认为有价值的点位买进,在股价下跌再买进一部分, 在股价低于初价位的时候,买进的部分可以使得平均成本变低,这样降低了一掷孤注的风险.另外相似的就是合理配置.不单一投资.配置可以使投资更加稳健,收益可以弥补亏损部分.减低风险。

要理解资源共享,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可以因为合作而提高效率,一个公司更加如此.公司买入别家公司的报告,再综合自己分析部分的报告,可以让投资建议,计划变的更加可靠,成功的机率也会变大.投资经理经常联络调研人员,或其他专业相关人员,获取更多信息,以经验对来源信息的合理选取和理性判断。

第5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漏洞百出的全主观评选体系

主观评选是以买方(如基金经理)的打分为主,评选出最佳分析师的评选类型。仅仅以主观投票决定分析师的得分具有较大弊端,因为随着评选结果影响力的扩大,其背后产生的经济利益必然会试图反过来影响评选结果。因此,如果仅仅以主观投票决定分析师的排名,缺少客观依据,将有可能产生类似"寻租"的"寻票"行为,为人为操纵评选结果提供了可能。因此,天生的漏洞,注定了这一体系的评选方法从其面世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个崎形,近期因其引发的沸沸扬扬的拉票风波就是一个明证。

主要代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简介

1、样本选择

选取的分析师:最近1年未受到过中国证监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处罚,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评选主体:国内公募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研究总监(综合研究员意见)、基金经理(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混合型)、固定收益部总监、金融工程部总监(由于不同基金管理公司部门设置不同,少数未单独设立金融工程部的基金公司投票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与金融工程相关的部门如风控部门、产品设计部门、QDII部门的相关人员)、社保基金的基金经理、专户理财部门负责人、企业年金部门负责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权益投资部及投资经理、固定收益部、研究部;保险公司及养老保险公司权益投资部、固定收益部、研究部;QFII;银行;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部。

2、评价方法

采用机构推荐与个人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候选名单;采用投票主体填写评选问卷的投票方式,按一定权重将各方投票结果汇总产生最佳分析师、最佳销售经理及获奖机构。

每位投票人直接填写出每个研究方向的前五名分析师,举办方依次按5、4、3、2、1的权重,乘以投票人管理的资金规模的权重,最后加总所有投票人的评分,得出某分析师评分的总分。

不足之处

虽然买方机构每年连续性的评价,极大地促进了卖方分析师群体专业能力的提高。但不可否认,这类主观的评价方法有其不足之处。

首先,主观评价方式体现了买方和卖方机构之间的一种商业价值,作为券商主要的收入来源――佣金分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卖方分析师的研究水平和销售服务状况决定的,从而容易滋生腐败黑暗。此外,这样的评选活动最终亦将导致分析师在其所服务的券商利益面前,如承销项目等,其独立性也面临考验。

其次,易受利益关系左右。由于评选由买方机构主观打分,有些排名靠前的分析师可能对买方机构有利的报告,形成利益链,影响评选结果。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就曾大声疾呼,抨击一些分析师在报告中不讲实话,采取“基金经理想听什么,就讲什么”的策略。

最后,由于主观评选滋生拉票,那么排名靠前的分析师未必就一定研究水平高,以他们的预测报告为参考制定投资策略的投资者可能被误导。对此,一位基金公司研究总监称:“业内对于分析师的报告含有水分大都心照不宣,只不过有些分析师或者研究所要求相对严格一些,有些则自律不够,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离谱得让人不可思议。”

有待改善的主客观相结合体系

主客观相结合评选是以主观打分和客观数据计算相结合的一种评选方式。其主要代表有21世纪金牌分析师评选。

21世纪金牌分析师评选简介

1、整体评价机制以主客观结合办法

评选活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采取主观投票与客观得分相结合的评价思路。该评价充分考虑买方机构的意志,以主观赋权为主,将主观评价百分化得分赋权重70%,体现买方机构主观评价的主体地位,客观得分百分化得分赋权重30%。

2、主观样本选择

卖方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投资参考。因此,在资产管理行业进行尽可能大样本的抽样调查,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买方机构对于卖方分析师的认可程度。在广义的资产管理行业框架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型私募基金等三个行业作为行业调查样本。

以首届评价活动为例,选票数目的样本分布情况为:基金管理公司152张,保险资产管理公司8张,信托型私募2张;所调查买方机构数目样本分布为:基金管理公司3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5家,信托型私募2家。

所调查基金管理公司样本共31家,占全部基金管理公司总数(59家)的52.54%;根据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三季报显示,所调查31家基金管理公司样本的资产规模总额达18468.42亿元,占全部基金管理公司资产规模总额(以总市值计算)的59.73%;所调查偏股型基金超过123只,占全部偏股型基金总数超过46%。

3、客观量化计算方法

评价体系中客观得分由两个重要的指标的计算得出,即股票组合的平均涨幅和估值拟合度。客观得分1由股票组合的平均涨幅计算得出,反映了分析师所推荐的股票在评选考察期间的实际走势表现,是所推荐股票给投资者带来的绝对收益的反映指标。

客观得分2由分析师所推荐股票的估值拟合度计算得出,反映了股票在评选考察期末的实际涨幅与分析师推荐涨幅之间的拟合程度,体现了分析师推荐股票的预测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投资者在分析师预估范围内投资的风险考察。

不足之处

虽然主客观评选体系吸取了主观评选体系的教训,采取主观投票与客观得分相结合的评价思路,使评选具备公平性元素。但是,分析公司基本面、推荐股票、撰写研究报告和提供客户服务是卖方分析师的基本职责,其中前两项虽然可以通过数量方法进行考评,但后两项的作用却难以量化,仍然需要买方机构的主观评分。此外,该项评选的客观评选数据不具有全面性。正因为与主观评分的“剪不断、理还乱”,所以主客观评选虽然将人为的主观影响降到最低,抵消了部分买方机构的"廉价投票权",但仍摆脱不了“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那么,作为投资建议的研究报告究竟该以何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分析师的业绩水平又该如何考量呢?是该让全客观评选出场的时候了。

全客观评选才是王道

全客观评选是以盈利预测、投资评级数据为依据,评选出最佳分析师的评选类型。目前全球资本市场中,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在证券分析师评选体系中并存。其中,亚洲地区国家的证券分析师评价体系依然以主观评价为主,而美国等发达市场已经逐步过渡到第三方客观评价体系。总体来看,客观评价体系已逐步成为发展趋势,而第三方客观评价体系渐成主流模式,发达国家的第三方客观评价体系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正因为是主流,因此其一出世便注定了备受关注;而在国内,这一体系的评选亦更显热闹,当下主要有天眼中国最佳分析师评比、分析师实时排名、中国证券分析师星级排行榜、开来资讯-中国金牌分析师排行榜、2009年十大金嘴/黑嘴排行榜等,其主要代表是今日投资的天眼中国最佳分析师评比活动。

天眼中国最佳分析师评选简介

“天眼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创办于2004年,由CCTV《中国证券》、《中国证券报》与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并于2011年正式改名为“天眼中国最佳分析师”,是当前最为业界称道的全客观评选活动的翘首。

1.奖项设立

天眼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共设立4个独立奖项:“年度明星分析师”、“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行业最佳选股分析师”、“行业盈利预测最准确分析师”,具体各奖项获奖分析师人数如下:

(1)“年度明星分析师”:10名;

(2)“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10名;

(3)“行业最佳选股分析师”:各行业3名,17大行业共51名;

(4)“行业盈利预测最准确分析师”:各行业3名,17大行业共51名;

2.评比原则

 采取“客观”的评选办法;

 依据实时、可追踪的投资评级和盈利预测数据;

 评选对象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见解;

 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认同度;

 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3.评比依据

天眼分析师评比的依据为分析师投资评级建议的超额回报率和盈利预测的准确性。T

年度的榜单主要基于T-1的分析师数据。

4.数据来源

天眼分析师评比的数据来源为今日投资分析师数据库。今日投资的行业分类以摩根斯

坦利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

了微调。在进行分析师评比时,我们根据股票数量,对今日投资一级、二级行业进行了适

当的调整和合并,得到了17个行业分类:能源、化工品、金属与采矿、林业与纸制品、

工业设备制造、建筑与建材、交通运输、汽车及零配件、耐用消费品与服饰、娱乐和媒体、

零售与批发、日用消费品、医疗保健、综合金融服务、房地产、信息技术、公用事业,共

17个行业。

5.奖项说明

5.1 行业最佳选股分析师

评比的依据为推荐股票对行业的超额收益。根据分析师给出的投资评级构建组合,计

算组合对行业指数的超额收益。行业前三名获得行业最佳选股分析师称号。

行业超额收益的具体计算如下:

步骤一:

先对分析师评级所包含的单只股票进行涨跌幅计算,根据分析师评级的结果并结合对应股票在评级点的股价的表现对每个评级点进行回报率(涨跌幅)的计算,计算时按照下面的规则:

分析师的评级结果分为“强烈买入”、“买入”、 “观望”、“适度减持”“卖出”五个等级;依照每一分析师的上述五档建议为基础,为其建立一个无杠杆投资组合收益:

强烈买入――超额报酬= ; 为所推荐股票报告期内的绝对回报率,后一项为同期相应行业指数回报率。以下依此类推。

买入――超额报酬= ;

观望――超额报酬=0;

适度减持――超额报酬= ;

卖出――超额报酬= 。

对于单只股票的将所有评级点的超额收益相加,即可得到单只股票的超额收益 。

步骤二:

按照此次评选的原则根据明星分析师和行业分析师的特点,对于分析师的所有评级股票的合计涨跌幅采用相同的处理办法:

(1)首先计算行业分析师的平均评级股票数,用 表示

(2)将第一步计算出来的单只股票的超额收益按照分析师所有评级股票(假设有 支股票)进行累加求和

(3)然后比较 和 ,如果 ,则合计涨幅值 ,如果 ,则合计涨幅值

步骤三:

根据步骤二最终计算的超额收益 对于分析师进行排名。

步骤四:

根据这个涨跌幅的排名对于分析师进行百分制打分,得到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行业单项得分。

门槛设置:

1. 一个分析师至少覆盖5只股票。

2. 获奖分析师最终的超额收益必须为正。

5.2 行业盈利预测最准确分析师

评价盈利预测准确性的基本指标为相对误差率,即盈利预测误差与盈利公布值的百分比率。在排名过程中,我们采取百分制打分,50分相当于平均水平。我们在进行盈利预测

准确性评比的时候考虑了多种因素: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误差、分析师与同行的比较、分析

师误差的标准差、盈利预测的给出时间、盈利公布值的绝对值大小。每天计算盈利预测的

准确性得分,年度按均值进行排名(1年内累计不得超过4个月没有单日得分)并打分,

得到分析师的行业盈利预测准确性得分。

根据年度的盈利预测准确性得分,选出每个行业的前三名。

门槛:单个分析师评比时段内至少跟踪了5只股票。

5.3 年度明星分析师

(1)计算出有三个以上分析师进行过投资评级或盈利预测的T-1年度市场回报率前50名的股票;

(2)分析师的挑选范围为对以上股票进行过投资评级或盈利预测;

(3)在确定(1)(2)的条件下,首先计算投资评级单项得分A(算法同5.1)和盈利预测单项得分B(算法同5.2);

(4)计算明星分析师综合得分C=A*2/3+B*1/3,即综合得分为投资评级单项得分与盈利预测单项得分的加权平均得分,权重分别为2/3和1/3;

(5)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10名作为明星分析师。

5.4 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

(1)将每只股票从T-1年1月1日最早开始进行投资评级的 “强力买入”、“买入”、“适度减持”、“卖出”且“当前状态”仅有1名分析师的评级点及分析师找出;

(2)从挑选出来的这一点的当日的该股票的股价作为起点,T-1年12月31日的股价作为终点进行超额回报率计算,计算方法同5.1。按最终得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排名,超额收益率最大的前10名分析师作为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允许并列排名)。

中国的“华尔街最佳分析师”

第6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一、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效应分析:财政部视角

(一)实施与测试 2010年XBRL通用分类标准颁布后,2011年首次实施的企业分为两组:第一组是13家上市公司,第二组是12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国内A股主板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3家企业和12家会计师事务协助591家上市公司审计客户提交了实例文档和扩展分类标准的初步版本。

2011年财政部对首批实施企业报送的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测试,邀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XBRL团队的技术专家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了逐一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实例文档和扩展分类标准均能被正确解析,能够使用专业软件提取通用分类标准标记的财务信息。与此同时在国内,财政部运用自行开发的两套测试软件同时结合专家审核的方式,对实施企业提交的实例文档和扩展分类标准进行了综合测试,并出具了测试报告。经测试总体质量较好,能够实现预期功能和效果。

2012年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财政部的努力和协调共有82家企业参与实施,于2012年8月3日完成了XBRL财务报告的编制和第一轮报送。

2012年针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采用报送、校验、修改相结合的方式。收到XBRL财务报告,财政部就着手校验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组织修改,经过两轮校验和修改,第三次进行校验和测试时,已发现的问题全部得到纠正,标志着2012年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圆满完成。

(二)实施效果 从财政部角度来看,2011年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初见成效,首批实施取得了成功,由于初次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正确的元素匹配或不必要的扩展,导致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降低。此外,在企业编报过程中存在XBRL难理解、成本高等问题。

2012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过程中,财政部关注对实施企业的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前期通过平台交流、电话邮件答疑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增强实施过程指导;后期将校验、修改和培训工作融为一体,经过校验和修改最终实现通用分类标准实施的成功。同时培养了一批业务人才,巩固了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要求,有利于提高以后年度实施的质量。

从财政部视角看,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效果良好,实例文档结构严谨、符合要求,对年报中的数据进行了合理的标识,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财政部经过2011年的首次实施之后关注到在企业层面存在编报困难的问题,在2012年实施过程中开始重视全程培训,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效应分析:企业视角

实施企业在通用分类标准实施信息链中处于中间位置,直接关系到上游财政部能否及时收回XBRL财务报告,也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使用者能否便利获取信息。企业视角研究从适用性评价和典型公司实施分析两个方面展开:

(一)适用性评价 企业作为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要参考XBRL通用分类标准元素,元素一致时可以直接引用,反之,需要对元素进行扩展。元素扩展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编报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企业扩展的差异会降低信息的可比性。文章主要从元素的适用性角度对企业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企业通用分类标准适用性评价主要从完整性和效率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其衡量指标分别采用如下公式:

完整性=取自通用分类标准的元素数/企业披露实务中元素总数

效率性=具体企业的复用的元素数量/通用分类标准元素数量

选取房地产、石油、化工、通信、运输和商业各10家企业,将2011年会计报表附注中的货币项目与通用分类标准清单中的元素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得1个分值,进行扩展的记为扩展1个分值。元素匹配后通过公式计算出完整性和效率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对适用性进行评价。

将不同行业的元素匹配情况进行统计,得出石油行业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完整性指标最高为82.25%,其他行业均在60%左右。总体来说,其完整性指标较低。石油行业完整性指标较高是因为有石油行业分类标准,一般行业在编报时近40% 的元素需要企业自行扩展,说明通用分类标准在完整性方面存在不足。XBRL通用分类标准效率性方面,石油行业指标最高为62.60%,其他行业在27%左右。一般行业通用分类标准报表附注元素清单中,大约只有四分之一元素被使用,元素使用效率非常低。由于石油行业有行业分类标准,该行业在完整性和效率性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从而说明制定行业分类标准的必要性。

总体来说,从评价适用性的完整性和效率性两个指标来看,由于大量元素需要扩展,完整性存在不足,分类标准元素的利用率也很低,得出适用性比较低,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编报难度。

(二)典型企业实施分析 选取广深铁路和中国联通作为典型企业分析实施效果,在广深铁路推行的过程中,成立了专门的XBRL项目管理委员会和项目团队,聘请经验丰富的XBRL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经过实施指出了财务软件与XBRL技术的融合性和XBRL软件的易用性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等问题。中国联通认识到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复杂性,聘请专家对XBRL进行培训,成立专门的XBRL工作小组,指出刚开始接触XBRL技术,比较陌生,在实施过程中元素的适用性也比较低。

广深铁路和中国联通在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过程中都有很大的成本支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元素扩展的问题,可以引用的元素比较少,大量的元素需要扩展。现阶段高成本投入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并没有发挥作用,仅仅是为了按期报送XBRL格式财务报告,因此,XBRL的技术优势也没有显现出来。

三、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效应分析:投资者视角

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对企业披露财务报告的格式进行了规范,理论上,投资者可依据各自需求获取所需信息,以便进行分析作出投资决策。基于当前应用现状,采取调研的方式,通过网上、邮寄调查问卷和实地访问的形式获取各类投资者的反馈,对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XBRL的了解程度、决策时获取信息的方式、获取XBRL实例文档与分析工具需求、对XBRL的评价等。问卷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历时一年,收回问卷383份,其中无效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97份。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得出:186份无效问卷主要是对XBRL完全不了解,说明现阶段对XBRL的了解程度还比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有效问卷中,针对XBRL分类标准实施前后对获取信息影响方面,三分之一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任何影响,仅有4.8%的人认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使用XBRL进行对比分析方面设置“能很有效的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发挥作用”、“只能进行同行业分析”和“基本没有作用”四个选项,35.23%认为只能进行同行业分析,认为没有发挥作用的比重占到49.78%;在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是能否有利于做出投资决策方面,70.46%的投资者认为在理论上会产生有利影响,但现阶段还没有发挥作用,说明投资者对XBRL分类标准的效用寄予一定的期望,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总体来说,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不大,对投资者获取企业信息方面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没有发挥出提供便利投资分析的作用,这与XBRL处于发展阶段有关,由于其难以理解,将重点放到了政策制定与实施,具体应用方面尚未完善。

四、总体实施效果分析

上文从不同利益主体角度分析了通用分类标准实施的效应,此部分将不同利益主体作为有机整体考虑,分析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以便于分析各利益主体间的交互影响和从整体上把握实施的效应(如图1)。

财政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处于信息链的上游,目前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实施过程以及组织培训,企业能够按时完成编制与报送、通过校验,即从企业收集到比较准确完整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说明在现阶段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情况良好。鉴于2011年编报情况的反馈,财政部在2012年实施工作中关注对企业的培训,但是在XBRL财务报告的使用方面欠缺。

实施企业作为信息链中间的一个利益主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采取通用分类标准适用性的指标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通用分类标准元素的引用与扩展,得出企业视角实施效果一般,较大的成本付出主要为了迎合政策的要求。主要是因为XBRL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了解,必然会增加编报的难度。财政部在2012年的编报中已经开始重视对企业进行培训,在后期的过程中应该继续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同时在XBRL内部管理有效性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

作为信息使用者的投资者在信息链的下游,在总体的实施效应中应该检测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推行和实施中是否产生良好的效果。通过调研发现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对投资者基本没产生影响,原因是XBRL的实施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财政部关注的是企业的编制与报送工作,欠缺对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和进行投资分析方面的考虑。

五、结论

通过对不同利益主体实施效果以及总体实施效果的分析发现各利益主体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应该将财政部、实施企业、投资者不同利益主体作为一个整体,将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制定、信息的产生、披露和使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考虑,以提高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整体实施效果。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2]杨周南:《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 》,《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第7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作用;问题及对策

可行性研究报告受到批准,是建设单位向国家申请补助或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与其他投资者进行合资的重要依据。凡是向国家申请补助或者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建设项目,应该向相关的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或银行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确认建设项目的实施性之后,才能批准进行资金补助或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编制的根据。初步设计指的是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进行设计,最终为施工图做出准备。初步设计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经济技术指标、投资概算、建设工期、建筑节能、三废治理、劳动定员、设备选型、工艺流程、总体布置、产品方案和规模等,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在进行初步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原则。

但同时不能不注意到,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在不少人看来,投资项目决策与评价的决定性指标,是投资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其他指标不过是经济内部收益率的陪衬,都是为经济内部收益率服务的,至于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社会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过去则往往很少考虑。在正常情况下,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经济内部收益率,是投资项目经济活动量的集中表现,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评价指标,因而过去往往以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还是低于行业基准收益率作为唯一指标来决策项目的取舍,一是忽视评价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二是忽视评价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项目与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三是忽视评价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

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经济发展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过去一些业主和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收益和当地GDP的增长,仅注重项目经济收益和给当地带来的GDP的增长,而对就业率、社会保障度、居民消费指标视而不见,热衷于上所谓的见效快的项目,对关系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存权,关系到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升华,关系到经济长期繁荣、政治稳定的项目,则不愿意去投资。项目决策与评价也是以项目生产的物质成果作为判断依据,而有关项目生产与人的关系则很少去研究和评价。

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过去近30年的经济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我们也支付了比较昂贵的生态成本,经历了一个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的过程,自然资源损失迅速上升。一些业主或地方政府在项目评价与决策时,往往急功近利,只看到拟建项目眼前的经济效益这样的硬指标,没有看到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软指标。地方干部政绩考核也往往只注重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多少,而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到老百姓长远福祉的指标,则考虑不够。

对近年来的建设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有的项目,工期一拖再拖,投资一增再增,仍然难以建成,成了"胡子工程";有的项目,虽然建成,但不能达标达产;有的项目,建成投产了,也能正常生产,但产品销售不出去,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很多,其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粗糙,没有科学、客观、公正地为顾客提供依据充足、内容完整、实事求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一严酷的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此,指出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研究其对策,更好地为投资决策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1 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1 依据不足。

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建设必要性的论述中没有国家和地区或长远规划,没有国家产业政策,没有项目建议书及其批文;大中型骨干项目,没有必要的资源报告,对于需利用矿产资源的项目,没有国家批准的矿产资源报告;在投资估算中,没有主要设备的咨询价格资料,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在经济评价中,随心所欲地采用一些过时的财务三率和参数等。

1.2.内容不全。

所谓内容不全,就是缺少应设的篇章。例如,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节能篇,有的没有环境保护篇,有的没有建设进度计划,有的在设计方案中没有方案比选及其推荐方案的论述,特别是有关章节没有风险分析等等。

1.3 深度不够。

所谓深度不够,就是该写的篇章都写了,但研究得不深不透,论据不充分,论述不详细,定性描述多,定量计算差。例如,有的缺少生产规模确定原则和计算过程,有的缺少设计方案的确定原则,有的缺少主要生产设备的计算方法,有的节能篇中只是泛泛地描述,缺少具体的节能措施和节能指标,有的环境保护物尽其用仍然采用已经作废的标准,缺少具体的环保措施。在经济评价中,对基础数据的来源不调查,不研究,不分析其可靠性和真实性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如果不能占在市场,或者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这个项目将难以生存。因此市场预测在可行性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等闲视之。有的可行性研究的市场预测,缺少对产品销售范围区内市场需求(包括显在需求和潜在需求)的调查研究,缺少产品寿命期的分析,缺少替代产品的竞争分析,缺少价格分析,缺少风险分析和营销战略分析。

1.4 人为掺“水”。

例如,有的有意压低设备价格和建筑安装费用,降低投资估算;有的有意压低成本,抬高产品售价,满负荷生产,无库存积压,抬高经济效益;有的对各种风险分析则轻描谈写,有意降低项目风险等等。把"可行性"编制成"可批性",甚至编制成“可骗性”。

2 可行性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有关政策问题。

早在1983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距今近30年了,仍在"试行",不见正式。各行业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规定参差不齐,有的行业至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的行业有规定,但已不适应目前形势需要了。

2.2 建设单位问题。

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不了解,听说要搞可行性研究,随便找几个人写上几页就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这是盲人骑瞎马。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了解一二,但图省事怕麻烦,不按规定要求办事,这是明知故犯。

2.3 编制单位问题。

目前,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设计单位。目前,就可行性研究而言,设计单位先天不足,缺乏信息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装备资源和资金。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特别是缺乏国民经济综合信息,这是造成可行性研究依据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设计单位一般具有工程设计力量,但缺乏经济、市场、财务、营销、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和专家,这就不可能对经营风险进行认真而实际的分析和预测。三是有的设计单位,"艺不高,胆却大",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自己力量有限,跨行业、越资质地承揽任务。四是为了降低成本,不作现场调查研究,甚至连现场都不去,坐在家里闭门造车。五是一味迁就、照顾建设单位意见,完全按业主单位或领导意图办事,大讲可行方面,不讲或少讲不可行方面,对有利条件,连篇累续,以示利条件则轻轻一笔带过,失去了公正、科学、求实的基本原则。六是为了赶时间、争项目,抢资金,在短期内(有的甚至五、六天)就编出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粗制滥造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七是有的设计单位甚至出卖资格证书,为社会上其他人员或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负责任地加盖自己的公章。

3 做好可行性研究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特提出如下对策:

3.1 制定新规,细化相关条款

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制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遁。其基本要求是:一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二是要与国际工程咨询业的要求接轨。三是根据本行业部门的特点,尽量细化有关条款。

3.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工程咨询单位持证执业的规定。

早在1994年,国家计委就了《工程咨询业管理办法》(2号令)和《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暂行办法》(3号令)。1997年又发出了《工程咨询单位持证执业管理暂行办法》(计政研[1997]506号文),2005年颁布的《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办法》。根据以上文件精神,中咨协会和各地方、行业协会在资格认定、年检复评中就特别注意:在资格认定时要严格按照2号令中规定的资格标准,逐条对照,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认定。在年检复评中,要严格审查其产品(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对不合格品多的、顾客反馈意见不满意多的单位,要严肃处理,该降级的降级,该取消资格的就取消资格,决不手软。

3.3 加强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人员培训。

针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缺乏编制可行性研究方面的人才的现状,应有计划、有组织、多渠道地培训有关方面的人员。主要培训内容是:建设项目程序、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可行性研究概论及编制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软件应用。此外,设计单位还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 按建设程序办事,严格审批可行性研究。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制订了《工程咨询成果质量评价办法》,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目标、标准和方法作了具体规定,严格把好建设项目前期质量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各类项目都要做好可行性研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超越权限,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达不到规定内容和深度的,评估单位不予评估,审批单位不予审批。

第8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机构邀请函中提到的省广股份、中青宝、蓝色光标等传媒公司的董秘均缺席投资报告会,唯有正在转型向传媒领域发展的金亚科技(300028)副董事长,针对公司基本面及未来发展战略,与媒体及投资机构进行了近距离交流。

报告会上金亚科技表示,年内除与完美世界达成战略合作,生产内置完美游戏的OTT产品外,还将在GTV游戏方面作进一步发展。

触摸屏贡献可观利润

与传媒板块中近期表现活跃的华谊兄弟及光线传媒不同,金亚科技目前仍处于向“传媒股”转型的阶段,公司正加速向电子消费领域进军。金亚科技副董事长何苗在国信投资报告会中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瑞森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180 万片电容式触摸屏订单,预计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而此次订单净利率水平略高。行业分析人士预测,按8%的净利率推算,贡献净利润为800 万元,预计占2014 年利润比例达18%。

此外,自公司搬迁至新工厂后,产能进一步提升,金亚科技子控股公司瑞森思科技的单层多点OGS 已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后续有望获得更多订单,从而助推明年业绩增长。

参股GTV 拓展游戏营销渠道

今年三季度,金亚科技公告称,将以3000万元参股鸣鹤鸣和35%的股权。金亚科技参股鸣鹤鸣和,是拓展游戏下游营销渠道,向家庭游戏平台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鸣鹤鸣和是目前国内仅有两家上星游戏频道GTV(另一家是上海文广下的游戏风云频道)排他性运营方。

另一方面,金亚科技目前正在家庭OTT 领域对游戏进行深入布局,通过参股鸣鹤鸣和,公司从平台、渠道切入,结合其自身的BLIFE 游戏OTT 机顶盒,加强门户布局,同时亦可反响布局上游内容及周边配套领域。上星游戏频道作为游戏开放运营平台,能主动推送游戏信息、使用户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介绍后再进行游戏,流失率低、粘性增加、参与度提高。 而金亚此次与鸣鹤鸣和合作,是继与完美世界在终端和内容领域合作后进一步在家庭TV 端游戏平台布局的举措。

2014国信投资策略

第9篇:行业投资报告分析范文

【关键词】股权资本成本;环境风险;重污染;相关性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污染排放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2009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中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不断上升,环境污染治理压力日益增大。不仅统计数据令人堪忧,环境污染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自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中,不仅对出行造成不便,更危害了人们的健康。雾霾并不是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现象,而在近几年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成为持续性气候污染现象。“雾霾”、PM2.5等名词再次引起人们关于环境问题的热议,环境风险管理的理念与重要性开始受到关注,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成为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环境风险管理问题使资本市场受到影响,降低了很多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信心,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必要报酬率,即提高股权资本成本,这可能对未来经济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自1990年开始,环境风险管理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三峡工程、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工程和项目都作出了环境评价。进入21世纪后,三鹿奶粉、修正药业毒胶囊事件、三友化工污染等一连串环境灾害事故的爆发,进一步引起了政府及环保部门对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视。目前,绿色金融的理念风靡全球,投资者的环保意识日益强烈。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严格审视环境风险与社会责任,对环境负责的企业将会更加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若企业出现违法行为,还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被禁止融资①。因此,本文通过选取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保数据,来衡量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分析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分析环境风险管理对于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即股权资本成本,是否具有相关影响。

二、研究现状分析

在以往的国内外研究中,Spicer(1978)在经济优先委员会(CEP)对纸浆报业的测评中发现,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成正相关,即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污染成本等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对于企业的成长性、获利性、企业形象等方面具有正面的影响。“Chen和Metcalf”(1980)在Spicer(1978)的研究基础上,增加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但是得到了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的结论。Mahapatra(1984)使用大样本及时间序列,比较六个不同产业的污染控制支出,得到了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的结论。“Klassen和McLaughlin”(1996)研究发现,当企业发生不利的环境事件时,会产生明显的负异常报酬;当企业存在有利的环境情况时,会有有显著的正的回报。Frooman(1997)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存在正向关系,当公司出现违法或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时,股票收益会下降。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从短期上看,罚款赔偿、项目中止势必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从长期来看,环境事故意味着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也必将影响企业的盈利。“Sharfman和Fernando”(2008)研究了标准普尔的500家企业,得出环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拥有较低的股权资本成本,改善环境风险管理与增加投资者数量密切相关的结论。沈红波(2012)以紫金矿业汀江污染事故为例,证明上市公司环保绩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决策。

国内外研究表明,环境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以往的理论文献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促进经营业绩的增长,相反,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则会降低公司的效益。

以往大部分研究及其成果,集中在环境工程或项目上,主要是针对环境绩效与企业经营效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而较少涉及环境信息和资本市场层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针对环境风险管理与资本成本的关系,国外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国内还没有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尽管有一些专家学者考察了股票市场对于改善环境绩效如何反应,但是,对于环境与股权资本成本关系的关注依然很少。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对于资本成本的影响,目前还未得到一个普遍认同的结论。战略环境投资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融资市场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与设计

(一)研究假设

1.排污费是指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应当按规定缴纳的费用。企业缴纳的排污费越多,传达的是一种对环境污染程度越大的不利信息。若未经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就需要按标准收取排污费,超标排放还将受到相应的惩罚。绿色环保是企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选取企业年度缴纳的排污费为解释变量,分析排污费与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是否具有相关性。

假设1:重污染行业企业支付的排污费,与股权资本成本呈正相关的关系。

2.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不仅会严重损害企业形象,还会使资本市场对该企业做出负面反应,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期。罚款数额越大,代表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较差、环境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本文从企业罚款数额着手,研究企业缴纳的罚款对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的影响。

假设2:重污染行业因环境事故支付的罚款数额越大,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越高。

3.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②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根据行业标准按时计提安全生产费用是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本文选择重污染行业计提的安全生产费用为解释变量,分析该变量的增减能否引起股权资本成本的变化,进一步探索环境风险管理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

假设3:重污染行业的安全生产费与资本成本呈负相关的关系。

4.企业每年支付一定数额的绿化费,用于生产厂区环境绿化等方面。单独列报绿化费,是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另一项评价指标。企业支出的绿化费越多,表明企业环保意识越强,环境风险管理水平越高。因此,本文进行绿化费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反应环境风险管理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假设4:重污染行业支付的绿化费与股权资本成本呈负相关的关系。

5.近年来,众多企业采取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投资者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责任。本文通过收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节能数据,分析节约标准煤的吨数对于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

假设5:重污染行业企业节约标准煤的数量与股权资本成本呈负相关的关系。

(二)变量选取

(三)样本选取

2010年9月14日,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中将如下16类行业划分为重污染行业: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本文选取了煤炭、水泥、生物制药、石油、钢铁、电力、化工、造纸、纺织、酿酒十个重污染行业,共438家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管理数据来自于上市公司2008年和2009年企业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均采用手工获取;股权资本成本采用GLS模型进行估算,财务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

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是通过企业年报或者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在2008年之前,只有少数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并且对环境信息做了详细披露,而大部分重污染行业企业并没有社会责任报告,且年报中的环境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也很少。近几年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例如黄珺(2012)的分析中表明,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并不乐观,许多企业披露环境信息都只是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做出有选择的披露,存在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李雪芳(2006)认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比较少,比较零散,缺乏时效性,披露数据几乎都是绝对量,没有相对值数据,不利于比较。

由于十个重污染行业的438家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差别较大,无法完整提取同一企业的上述5个解释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因此,在实证过程中,针对排污费、罚款、安全生产费、绿化费、节能量这五个变量,分别选取了披露该变量信息的不同样本,针对不同样本分别做双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由于2008年以后环境风险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GLS估算资本成本要求未来3年的预测数据,因此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2008和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四)资本成本估算方法

股权资本成本的估算是企业资本成本估算的核心内容,其估算难度明显高于债务资本成本。最为重要的股权资本成本估算模型有:GLS模型、Claus-Thomas模型、Ohlson-Juettner模型、CAPM模型、GORDON模型等。

“Luzi和Lenz”(2006)数据显示,使用GLS模型估算股权资本成本的水平通常较低。目前我国研究者如“陆正飞和叶康涛(2004)”、沈艺峰(2005)、黄娟娟(2006)等估算权益资本成本时,多数使用的是GLS模型。汪平(2011年)指出,GLS模型估算结果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盈利数据的预测质量。本文采用的是GLS模型来估算样本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常,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或者通过单独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披露本年度的环保信息。表2统计了各个行业中2008年和2009年单独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目,以及占各行业的比重。结果显示,本文选取的十个重污染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并不乐观,这无疑增加了获取环保信息的难度。

其中,化工行业的137家企业在2008年只有7家单独披露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十个行业中所占比重最小的,比重最大的为酿酒行业2009年的39%,一半以上的企业并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信息的缺失使企业环保及风险管理水平无法得到合理的科学的判断。对比两年的数据,披露的比重有较小幅度的增长。数据表明,我国重污染行业对环境风险管理的意识还远远不够,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给予充分的重视。

表3描述了十个行业,在企业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上述5个环保指标的企业数量之和。从统计结果来看,环保指标的信息披露情况也很不理想。其中,披露罚款数的企业最多,披露节能量的最少。另外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披露情况差别较大,没有统一的披露要求,同时披露这5项指标的企业只有2家。

(二)SPSS相关性检验

1.排污费与股权资本成本

十个重污染行业的中,2008、2009年披露年度排污费信息的样本量为145。利用SPSS软件绘制的P-p图显示,排污费的自然对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但资本成本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资本成本与LN排污费的相关系数为0.226,p为0.006,小于0.01,实证结果在99%的水平上是显著的,拒绝原假设。因此,假设一成立,资本成本与排污费显著正相关。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于企业支付的排污费作出反应,企业通过进行排污制度改革,加强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排污费用,保护环境,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

2.罚款与股权资本成本

有效的公司样本为290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资本成本与LN罚款相关系数为0.248,P为0,小于0.01。因此拒绝原假设,得出假设2成立,资本成本与罚款显著正相关。资本市场能够对企业的活动作出反应,企业不利好的行为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见表5)。

3.安全生产费与股权资本成本

样本数量为80,进行Spearman非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资本成本与LN安全生产费的相关系数为0.304,p为0.006,小于0.01。因此拒绝原假设,得出资本成本与安全生产费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与本文中安全生产费与资本成本负相关的假设相反。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重污染行业的部分企业认为安全生产费的计提标准过高,企业难以承受,其中有些投资者对企业自身防范事故的意识不强,未将安全生产费用的支出视为必要的投入,因此会提高必要报酬率(见表6)。

4.绿化费与股权资本成本

披露绿化费信息的上市公司样本为74家,Spearman非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资本成本与LN绿化费相关系数为0.197,p为0.092,大于0.05。因此无法拒绝原假设,得出假设4不成立,资本成本与绿化费相关性不显著。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缴纳绿化费的行为,没有作出明显的反应,表明投资者对于企业通过支付绿化费加强环保投入的方式没有充分的认识,并没有对资本成本产生明显影响。

5.节能量与股权资本成本

披露节能量信息的上市公司样本为49家,进行Spearman分析,得出资本成本与LN节能量相关系数为0.270,p为0.061,大于0.05因此无法拒绝原假设,得出假设5不成立,资本成本与节能量相关性不显著。资本市场对于企业节能的行为,没有作出明显的反应,投资者并没有因为企业节约能源而降低必要报酬率。

五、结论与局限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的环保绩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决策,企业排污量越大,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越高。企业缴纳的罚款金额越大,资本市场能够对环境事件导致的罚款做出负面反应,也会提高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但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考量并不充分,针对企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以及绿化等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对企业在这些方面的环境风险管理行为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因此,并没有在要求的报酬率中作出反应。从整体上来看,投资者日益关注价值投资、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如何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环保部等单位的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屡创新高,仅2012年第一季度环境事故发生的次数就与2008年、2009年全年持平。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77家发生了113起环境污染事故,但其中高达50.6%的公司并未针对环境事故进行公告说明③。

国家环保总局④对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规范,要求企业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环境信息,即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国家强制要求公开包括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对非重污染的企业,国家则不强制要求,但鼓励自愿公开。从企业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来看,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并不乐观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提高环境治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环境风险管理的监督作用和贡献。

(二)建立环境风险管理等级的划分制度

2010年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中重污染行业有16类。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不现实可行,因此,建立一个既实用又科学的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办法是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迫切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制度,将更有利于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与资本市场的关联,从而对两者相关性展开进一步的分析验证

(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从全球视野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阶段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只有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技术生产率,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经济增长所伴随的环境污染问题。企业应始终履行社会责任、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环保支出力度。与此同时,必须提升全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倡导投资者加强关注上市公司的环保责任,合理地拒绝投资于不履行环保责任的企业,才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监督和惩戒作用,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管理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注释:

①蓝讯.河北:上市公司违法排污将被停止融资[N].中国改革报,2007.

②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

③77家上市公司发生113起环污事件[J].水工业市场,2012(09).

④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参考文献:

[1]汪平.股权资本成本性质与估算技术分析[J].财会通讯,2011(10).

[2]李雪芳.刍议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08).

[3]叶康涛,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05).

[4]沈艺峰,肖珉,黄娟娟.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5(06).

[5]黄娟娟,肖珉.信息披露、收益不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J].中国会计评论,2006(01).

[6]黄珺,周春娜.股权结构、管理层行为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2(01).

[7]沈红波,谢越,陈峥嵘.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其市场效应——基于紫金矿业环境污染事件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1).

[8]Mark P.Sharfman,and Chitru S.Fernando.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Cost of Capita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69-592.

[9]Spicer.B.H.,1978b,Market risk,accounting data and companies’pollution control records,Journal of Business,Finance,and Accounting,5:94-83.

[10]Chen K H,Metcalf R 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ution Control Record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Revisited.The Ac-counting Review,1980.

[11]Mahapatra,Sitikantha.Investor Reaction to Corporate Social Accounting[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84,11(1):29-40.

[12]Klassen,R.D.,McLaughlin,C.P.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n rmperformance.Management Science,1996,42(8):1199-1214.

[13]Frooman1J1.Socially irresponsible and illegal behavior and shareholder wealth:A meta-analysis of event studies[J].Business & Society,1997(36).

[14]Luzi Hail,and Christian Lenz.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Cost of Equity Captial:Do Legal Intitution and Security Regu-lations Matter?[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view,20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