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

第1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280-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国家、社会和高校的资助力度也不断加大,如何确把有限的资源更好的利用,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上好学,使得各类资助充分发挥育人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提高认识,更新工作方式方法,适时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制度不健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实效性

1.学校注重智育,诚信教育与思想引领不足

中学追求升学率,大学则强调专业素养,强调知识面,强调成才就业,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即便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面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相对学生人数比例失调,“80后”、“90后”思想多元、独立、新潮的特点,诚信教育没有赶上时代步伐,而大多是形式化、走过场。另外,高校越来越突出知识教育,缺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感教育,心理引导,这是不符合道德行为养成的规律,势必将影响这部分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许多高校实际上只是单纯的救助式的补助,对于资助之后的后续管理,引导,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管理体系,没有形成激励创新、改革诚信教育措施的整体氛围。这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问题多发群体形成被动接受,自卑等心理问题积聚,道德诚信不升反降。

2.缺少奖惩分明的诚信管理机制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压力大、缺乏自信、心理问题突出的状况,学校要么出于同情、要么出于安全或涉及人数多等等原因,对其不良行为不能给予应有的制裁和处罚,这对坚守诚信的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客观上为大学生的失信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此外,高校一般都有完善的学习成绩奖惩管理机制、学生行为奖惩管理机制,而诚信管理测评管理机制要么没有或者很不完善。高校一般建立了学生学籍、成绩、家庭情况、活动类获奖情况等方面有登记管理档案,而很少有高校建立学生诚信管理档案,因此对于学生诚信方面没有充分的依据进行相应的奖惩。

3.诚信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实效性,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开大会,上大课、发文件,唱大调”这是实际中许多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普遍现象。高校扩招,招生规模扩大,使得高校师资变得愈发紧张,追求科研,就业率,使得高校师资分配不得不弱化德育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不得不面临一种尴尬的形式化境地,从而就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总结、分类、创新、实践、反馈的完整程序。目前国内高校排名,综合实力的体现,科研、就业比重愈发突出,在社会、家庭、学子心中这也是衡量学校名望最有具说服力的因素。以高校引进人员为例,每年的招聘计划中很少出现针对高校一线专业辅导员、管理者的招聘。即使有,也要求学术、管理兼备,实质也是侧重科研学术能力。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相对突出、感恩意识淡薄

1.诚信缺失现象相对突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大学生资助政策,同时各高校也通过不同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然而,确实有部分应该获得资助的学生没有获得资助,而不应该获得资助的学生却获得了资助。这种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由高校资助体系不完善,但也有部分原因是一些学生不诚信。此外,有些贫困生学生获得了资助,但使用资助资金不诚信,把资助金存入银行“增值”或挪作它用,恶意欠缴学费,甚至,有些贫困生禁不住大城市的诱惑,用受助资金进行不当消费,还有人隐瞒补助事实继续向父母要钱。另外,在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屡屡出现提供虚假的家庭情况,不按时还款等情况。

2.感恩意识淡薄

古人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它教诲世人,当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一些当代大学生所遗忘。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他人和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缺少一颗感恩的心。多次受助,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部分是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助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诚信危机,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遵循道德行为养成的规律,从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着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达到自律与他律的完美统一。

(一)创新诚信教育模式,注重思想引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1.学校要创新诚信教育模式,开展系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整体化的教育系统工程。它要涵盖学习考试、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它要充分发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校要打破应试教育的限制,改变传统上大课、开大会、唱高调、强灌输的方式方法,要根据大学生个体多样化特征努力探索他们喜闻乐见又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适应“80后”、“90后”主动意识强,勇于探索,善于表现的特点,并且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行知统一,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诚信教育卓有成效的新途径。利用网络、校报、讲座、征文、漫画展等形式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责任心、自立自强等方面的教育,积极营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举办诚信论坛,与相关银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为贷款学生举办有关还贷问题的信用教育讲座或咨询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普及信用知识,为同学们树立现代社会准则打好基础。

2.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高校不仅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还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回报教师与同学,知道感恩学校、感恩国家、感恩社会。高校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多举行关于感恩回报的课外活动,比如,可以定期举行义务献血、志愿服务等感恩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感恩的电视节目和视频,中央电视台每年一次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就很好,高校可以举行类似的活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在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只有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帮助之后知道感恩,懂得回报,才能使得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二)健全诚信教育制度,开展卓有成效的诚信教育

完善诚信管理机制,建立贫困生个人诚信档案,积极拓展监督渠道,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学校要建立贫困生个人诚信档案,档案除了贫困生基本材料外,还要有诸如缴费、考勤、考试、勤工俭学等各类详细情况,它重点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诚信行为,考核结果是德育测评的重要依据,并作为学生评优获奖、入党、推研等的重要指标。此外,学校要调整“奖”、“助”比例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要提高奖学金额度或增设评奖项目,减少“贫困资助”的开支。要改变资助政策的“不劳而获”的形式,贯穿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思想,学校要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义务。对于失信的学生要建立心理干预引导,诚信、校规、法律政策宣讲,相应处罚的完善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涂显镜.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 罗洪铁,温静.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8).

[4] 黄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1.

收稿日期:2012-10-08

第2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但目前贷款回收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部分贷款学生恶意拖欠贷款、贷款违约率偏高的现象较为突出,这表明,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较严重,已成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就当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相应的问题的途径,以期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中大学生诚信教育、控制贷款违约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盐城市某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及回收情况

盐城某高校是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苏北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人数的20%左右。在国家及江苏省教育厅相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推动下,该校由2008年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截止2013年1月,根据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数据统计,该校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人数为2927人,总合同数为4431笔,贷款金额达2272.253万元,逾期人数为93人,逾期合同数为126笔。数据充分说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项惠民工程对该校学生学费欠费率的控制和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贷款学生都能按照之前签订的合同条款及时足额还款,但也有部分贷款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以多种理由恶意拖欠贷款,造成了违约情况的出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明晰贷款责任,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有效回收,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将成为高校、各级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部分贷款学生诚信意识淡薄,未能按照贷款合同条款,恶意拖欠贷款,造成贷款逾期。贷款学生诚信缺失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诚信监督体系和违约惩罚体制的缺乏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对其他国家助学贷款,其还款机制更加灵活、贷款人家庭具体情况更便于了解和跟踪调查,有利于贷款发放、贷款的催缴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毕竟是无需担保和抵押的信用贷款,借款人信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日后按时还款的意愿。而目前全国性的社会征信体系、贷款违约惩罚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网络查询系统也尚在调试阶段,部分贷款学生和家长诚信意识淡薄,导致了恶意和非恶意拖欠贷款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按照贷款政策相关规定,国家开发银行及各级学生资助中心有权向媒体及信息系统公布借款人个人信息以及借款人贷款违约信息,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有关部门对此处理还是非常谨慎,对违约学生的震慑效果不佳。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还贷经济压力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同时由于贷款毕业生因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他们就业比较压力大,初次就业工资水平也普遍不高。部分学生甚至还要承担原本并不富裕家庭日常生活开销,除去自身的日常开销,还要考虑买房、结婚、生子等现实因素,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工作压力大、频繁更换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助学贷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贷款学生无奈选择拖欠贷款,直接导致了贷款违约现象频发。

(三)高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主要的奖项评比往往将智育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给学生一种“只要成绩好,就能评优、获奖、贷款”的错觉。现代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忽视了对诚信意识的培养。其次,虽然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诚信教育也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高校对待诚信教育却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教师往往将教学局限于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注重诚信道德能力的训练和诚信道德行为的培养。最后,一些高校很少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及个人信用方面的教育培训,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导致学生对贷款违约和丧失个人信用对自己将来生活的影响缺乏认识,觉得暂时违约没有关系。

(四)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外界事物较快,很容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一些经营者的拖欠赖帐、造假卖假、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行为,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急功近利、言而无信等现象。当代大学生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素质、人格培养受到了这些不良现象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诚信认知过程中产生错觉,认为遵循诚信法则行事的人不能得到太多的实惠,认为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等等,严重制约着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

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在美国,信用是公民立足之本,信用体系完备,法制健全。依托高度发达的生电子信息网络系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十分完备。在这个系统中,逃税、贷款违约等记录会伴随个人终身,对以后办理信用卡、贷款购车买房都会造成影响。没有信用在美国寸步难行,借款人都不会拿子自己的信用开玩笑。我们也要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以制度的约束促使个人养成按时履约的习惯,对于恶意拖欠贷款的学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其警戒,从而形成“一朝失信,终身失利”的制约机制,有助于贷款学生重视个人的诚信行为,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

(二)做好贷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

贷款学生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扶。首要要做好贷款学生就业摸底工作,建立帮扶档案,对贷款毕业生进行登记分类管理,定时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向暂时还没找到工作的贷款毕业生发放一定的求职补贴,帮助他们暂度难关。同时要根据他们具体就业困难的特点,按照重点关注、优先推荐的原则,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与指导,资助毕业生自主创业,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引导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制定切实可行的求职计划,鼓励贷款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

(三)高度重视高校诚信教育工作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贷款申请、催贷还款的重要参与者,有义务承担起对贷款学生进行全面系统诚信教育的责任。首要,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浸润作用,通过校园文化进行学生的诚信教育。如可以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来弘扬校风校纪,宣传“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实守信的育人氛围。其次,可以定期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月活动。在活动期间,以“诚邀你我、与信同行”为主题,举行诚信教育讲座、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诚信教育主题演讲、诚信教育专题片观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相关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资助政策,普及征信、金融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加增强了贷款学生诚信观念,树立了强烈的责任意识。

(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行为规范。诚实守信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产,要加大诚信宣传力度,优化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开展多种途径诚信教育宣传,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诚信意识。如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人们对诚信的认同感,让人们在诚实守信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素养。同时舆论在诚信道德建设中起着引导、监督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舆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舆论环境。因此,要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诚信宣传力度和舆论监督力度,让社会形成一种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正确诚信观,通过优化诚信舆论环境,为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诚信的培养和保持,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

四、结语

总之,努力降低贷款的违约率,保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政府、学校、金融机构和贷款学生的共同努力。政府积极推进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金融机构要采取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贷款学生要珍惜自身良好的信贷记录,才能有效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张曼.从重庆高校毕业生还贷现状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8)

[2]黄映芳.论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第3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科学性

高校贫困生包括了“经济贫困”,也包括“心理贫困”[1],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现象已受到我国高等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并且已出台了如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给予解决。但目前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的关注还不足,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尤其是诚信教育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诚信教育是开展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高校对贫困生心理上的关注不足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2],如助学贷款不按期还款或不还、申请助学金的相关材料弄虚作假、对资助的钱进行铺张浪费、所提供的各种资助工作消极应对、对资助的人或组织没有感恩之心等。开展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心理预设基础上,这样才能使所开展的诚信教育达到正向性的效果。

一、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两种取向

开展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对象,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是随着对其资助的进一步开展而产生的。换句话说,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并不是原生性问题,而是派生性问题。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心理预设应该是什么呢?通常个体在行动之前往往会对即将采取的行为有一个主观上的定位和评价,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自己的立场对其进行预测,这种预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即为心理预设。[3]因为,在面对问题时,无论个体在选择何种角度看待问题,在选择以何种方式处理问题之前,都会在头脑中预先假定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也是与自身价值观符合。由此可见,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是指,施教者在对贫困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对象特征,并针对教育对象的特定教育方法等产生隐形影响的潜在心理影响因素。而科学的心理预设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客观认识,对存在问题的正确看待基础之上的。科学的心理预设能够使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及其成因客观的反映到施教者的认识中,这有助于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中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来强化诚信教育,并最终增强对贫困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常见心理预设一般来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主观认为。这主要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体而言的,即教育主体主观认为高校贫困生在诚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观认为高校贫困生需要诚信教育。这种主观性的观点是否具有客观依据呢?在通常情况下,教育者会以不按时还助学贷款的高校贫困毕业生占整个贷款毕业学生群体的百分比、申请助学金而弄虚作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没有感恩之心的贫困学生所占的比例等统计来进行判断。[4]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有以下几个问题要提出:首先,对于我们教育主体所提出的这些统计数据自身的客观真实性的质疑。这些数据是怎样得出的,这些数据所能代表性是否能够说明我国高校全部贫困生的诚信问题的现状,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如果是通过对局部的地区或一部分高校的贫困生进行调查而得出的数据怎能具有全局性的说服性?其次,是否存在人为地夸大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问题。高校贫困生出现诚信问题的现象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诚信问题与我们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整体诚信教育活动来说又具有怎样的影响?最后,我们认为个体不会无缘无故地做出一些失信于人的事情,何况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界定诚信缺失时是否真实了解过其诚信缺失背后的真正原因,还是单一地根据其不还款、不按时还款或弄虚作假等表面行为就进行判定呢?如果高校的教育者背弃了前者而选择了后者,那么,作为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教育主体自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第二,客观判定。即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教育主体认为,高校贫困生需要接受诚信教育。而这一论断是建立在客观依据之上的,而这种客观性具体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对高校贫困生真实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客观的考察与了解,而不是通过道听途说。大多数的高校贫困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大多把贫困当成一种财富,通过自我砥砺,不断努力来改变现状;而只有少部分的贫困生中可能存在着自卑、攀比、孤僻等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这种不健康的道德观念如果没有被及时正确引导,就成为滋生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因素之一,这也是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二是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主体对贫困生诚信缺失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与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类,分析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除其道德观念问题之外还有哪些外界客观因素。三是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主体在对贫困生开展诚信教育之前,调查了解贫困生的教育需求,通过结合贫困生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达到诚信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和效果。因为,受教主体发自内心主动地接受并参与到诚信教育相比,与被动接受或持逆反心理参与诚信教育活动的效果要好。[5]综上所述,实施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心理逻辑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教育者主观人为的。只有符合高校贫困生内心需要,使其接受并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诚信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和效能,才能更好地使高校贫困生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成长与成才。

二、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主观性心理预设的影响

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日常实践活动的观察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心理预设都具有主观性。具体来说,这种主观性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教育主体的主观性。也就是说,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施教主体自身缺乏一定的客观性。通常在对高校贫困生实施诚信教育过程中,施教主体自身内在主观性的增强会对诚信教育效果有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观性认为高校贫困生这一整体存在缺失的问题,所以需要对这一群体进行整体性的诚信教育。这一主观性认识不仅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群体进行人格上的整体蔑视与不尊重。这往往会导致与高校贫困生的自尊心发生强烈的对立,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反对或不配合教育者所开展的诚信教育。第二,主观性的认为高校贫困生是具有诚信缺失的表现行为,皆是由于其内在思想品德的出现了问题。尽管事情的结果只有一个,但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面对高校贫困生出现的诚信缺失的问题上不要急着下结论,不一定就是贫困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出了问题,有可能是他们不能控制与处理的外部因素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非常坚定地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就会存在着强人所难的情形。第三,主观性认为高校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并且这些心理问题进一步导致其思想道德出现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诚信缺失等。在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是不是只要被戴上“贫困生”这个帽子的大学生心理就不健全?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事实上,在高校贫困生群体内也存在着大量的志向高远与态度积极乐观向上的学生,他们积极参与校内各种活动,并积极和别人进行交流来展示自己,甚至比一般群体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与阳光。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在面对这样的“贫困生”的时候,告诉他们我要对你们进行诚信教育,这往往会导致他们的不认同。第四,主观性认为自己是诚信教育的权威,对高校贫困生采取了自上而下的俯视心态。尽管高校贫困生在心理与性格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自身成为学生群体内一优秀份子。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感受是开展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6]另一方面,在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载体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具体来说,这种主观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教育者在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对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具有主观性。即一种教育方法或方式科学与否、合适与否的判断标准是教育者自身相关的认识水平,而不是受教育者自身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认识水准等,只要是教育者认为一种方式方法合适,这种方法就是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采用的普遍方法。第二,教育者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方式方法的使用较为主观。高校贫困生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内一种特殊群体,导致该群体所出现问题的原因要比其他群体来说相对复杂得多。因此,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相关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经过对客观事实的了解,使在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与方法更加适合高校贫困生的实际,进而能够充分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很好地参与到诚信教育过程中来。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主观性是阻碍这一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不切合实际的主观想法,以及由这些想法指导的实践活动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往往会极大地削弱了这一教育活动的效能。因此,如何在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应怎样避免心理预设的主观性,是这一活动开展者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三、建立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科学性

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的科学性,是促进诚信教育活动开展的根本性途径。怎样才能使对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中心理预设具有科学性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第一,科学的开展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认知分析,这是对高校贫困生实施诚信教育心理预设科学性确立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群体名称科学的心理认识。“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学生群体内一具有特殊性的群体而已,贫困生也应该是高校学生中平等享有大学生活权利的一类人。而“贫困生”这一称号是否能使这一群体从正常的学生队伍中分离出来,成为有问题的学生群体呢?这一特殊的称谓是否存在对这一群体的歧视等。其次,需要考虑“高校贫困生”与问题学生的关系。不能把“贫困生”视为就是问题学生,因为,“贫困学生”是由于经济所致,而不是其他的什么问题。但使人遗憾的是,现阶段在高校环境中只要一提“贫困生”就与部分贫困生出现的问题泛化为整个贫困生群体的问题。在大学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被称为所谓的“贫困生”乐观、自信、自强,有理想,有目标,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不息。这些积极向上的“贫困生”也是我们所说的高校贫困生群体内的一部分。这部分贫困生不但不会成为问题学生,而更应该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与行为示范者。第二,建立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主观意识与行动。这是我们在高校开展贫困生诚信教育心理预设达到科学性的关键性因素,这也是教育者在对高校贫困生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科学态度。具体来说,就是教育者在开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要通过对受教育者即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深入的考察与了解,清楚知道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处于什么状态,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发现其易于接受与乐于接受的方法与方式。[7]通过客观调查对贫困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基础上,才能使教育者把主观见之于客观,也才能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效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校研究,2007(8):68.

[2]岳华.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1):124.

[3]石岭.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作用及其心理预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2(7):14-15.

[4]姜旭萍,姚娟.高校经济贫困生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70.

[5]许韶平.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91.

[6]孟蕴华.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解困[J].教育探索,2009(9):122.

第4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一、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要进行专门强调。要坚持从内涵上对其进行拓宽,使之与学校风气、基础文明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把校园广播、网络以及电视等媒体充分运用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诚信的观念,随时根据教学需要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联合签名、专题征文以及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诚信观念。

二、建立健全诚信教育保障机制

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把诚信当做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并把它体现到学生守则的显要位置。大学虽然不像中小学一样经常召开家长会,但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一些书信方式的沟通还是很有必要的。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与学校之间就产生了委托关系,学校就承担了一定的监管职责,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诚信方面的事宜,这些都是学校必须承担的义务。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奖罚管理制度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有科学有效的奖罚管理制度,以确保养成他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首先,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失信惩罚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诚信引导,使他们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诚信责任。其次,要建立积极规范的诚信奖励机制,对大学生的诚实守信行为给予充分的激励。通过对学生的诚信度进行评价,选出那些诚信度好的学生,以保送研究生、发放奖学金、推选先进等方式给予激励。定期评选出诚信集体与个人,如文明班级、宿舍、院系等,从利益的角度对诚实守信的个人与群体进行保障。

第5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基石,市场经济以等价交换为特征,是一种合同与契约的经济。交换的双方必须诚心诚意、恪守信用,结成相互信任的经济关系,交换才能完成。西方发达国家交易方式大都采用信用交易,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经济活动也难以健康发展。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加入了WTO,大学生要想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所以,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都对大学生诚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在经济生活领域的诚信教育是市场经济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从发放助学贷款、助学金,申请困难补助等涉及经济利益的事情入手,使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意识,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二、大学生经济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经济诚信缺失是指大学生在处理与自身相关的经济问题时出现的不诚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低。据中国工商银行长沙市支行提供的资料表明:长沙市某大学2002年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按期还贷率仅为25.4%。国家助学贷款是用来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部分学生不讲信用的行为却使得这项政策难以为继。笔者的调查中,有31.5%的学生没有表明会“自觉遵守合同,按时还贷”。二是在申请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时,许多学生为了得到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蓄意夸大困难程度,甚至家庭富裕的学生谎称家庭经济拮据,有的学生找熟人打招呼,增加了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发放工作的难度。得到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的个别贫困学生,不知道珍惜用好这笔钱,很快挥霍一空,在师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三是恶意欠缴学费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十分棘手的事情,个别学生将家长多方筹措的学费不按时交纳,大吃大喝,挥霍殆尽,既给家庭造成新的经济负担,又给学院解决特困生问题带来干扰和困难。个别学生的恶意欠费,导致一些学生心理不平衡,盲目效仿,将学费存入银行,迟迟不缴学费,以达到心理的平衡。四是表现在与父母、师生及社会的经济交往上。例如,个别学生向父母谎报消费需求;偷盗本校同学甚至本宿舍同学财物;在与外界经济活动中更是存在投机侥幸心理,人民日报2005年7月26日报道了大学生手机打爆就换卡的现象,手机欠费后就换卡,有的一年换五六次卡,严重的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

三、大学生经济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竞争为核心的经济,其本质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所遵循的根本法则是诚信原则。它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利益主体之间纵向的上下依关系,使得优胜劣汰、等价交换和关注自我成为社会生活基本准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使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个人潜能得到开发,开拓进取、于创新的精神得到促进;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诚信保障机制还未建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效益原则导致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滋长,淡化了部分人胸怀大局的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社会上诚信缺失行为的大量出现,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树立。

2.学校因素的影响。第一,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经济诚信教育缺乏正确地认识。许多院校把考试作弊、学术作假作为高校诚信教育的重点,认为大学生的经济活动较少,所以存在着忽视经济诚信教育的现象。例如在贫困学生的认定,奖助学金的评定等方面规章制度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到位,对学生的经济行为约束不力。第二,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不公正现象。一些学生工作干部和教师原则性不强,在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甚至发放困难补助款时照顾熟人关系,这些做法本身就违反了诚信原则。目前大学校园的不诚信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形成,恶意欠费、不遵守还贷合同、不遵守就业协议、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就是因为高校的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把诚信教育贯穿在自身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主观修养不够也是造成其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义利面前,部分大学生往往站在利的天平上,个别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不惜考试作弊;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助学金等困难补助,在申请书上作假;有的学生为了签到更好的单位很少考虑用人单位利益和学校声誉,从而任意毁约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经济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不够和法律意识淡漠。

四、加强大学生经济诚信教育的对策

1.营造诚信氛围,强化诚信教育。解决大学生经济诚信缺失问题,需要良好的社会诚信大环境的支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气,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其次高校在诚信教育中要充分地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报、宣传橱窗等宣传手段进行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要进行诚信理论宣传。大力宣传诚信的内涵,诚信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对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价值以及当前信任危机的危险性等,加深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的认识与理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恪守诚信者受到舆论的褒扬,让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从而使高校诚信教育有一个很好的氛围和导向。再次,高校要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广泛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快高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测评体系,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特别要注意理解学生在银行信贷、就业竞争等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走出“两难选择”的困境。学校教育不仅要端正学生在诚信问题上的价值取向,而且要帮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既符合诚信的道德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合情合理的行为选择。

2.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力度。既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还要建立大学生诚信的考评体系和大学生诚信档案。在全校营造出诚信的法制氛围,用校纪校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警示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形象,切莫因小失大而断送自己终生的前程。第一,注意规章制度建设的整体性和教育的导向性,保证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协调一致,形成管理工作的合力。如陕西省教育厅制定的《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及《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暂行实施办法》等就对切实做好困难学生的认定和资助功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在严格要求、执行纪律的过程中加强诚信教育。对在涉及学生切身经济利益的工作中违反工作纪律的教师和弄虚作假的学生严肃处理。

第6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源地 助学贷款 信用状况 分析对策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8年11月,广西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在南宁市武鸣县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2009年秋季,广西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原有的以大学校园地为主的助学贷款比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具有三点明显优势:1.贷款范围更广,受益学生更多;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贷后催还款等工作因地域优势而变得便捷;3.贷款到账时间大大提前。

伴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欢迎的同时,发放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还贷数额也随着逐年大幅增长,国家开发银行和各级教育部门倍感压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一种信用贷款,贷款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之所以获得没有任何抵押物和不通过第三方担保的银行贷款,主要原因之一是银行认可学生的信用,更主要的原因是各级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参与其中,它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其公共产品属性远大于市场产品属性。但是,助学贷款不是政府无偿资助,它的市场产品属性决定贷款人和放贷人双方必须遵守市场契约,贷款学生毕业后按照合同需要及时还本付息,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负有代偿和连带经济责任。

南宁市在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中发现,贷后管理的难点主要是贷款学生毕业后去向不明、个人资料信息失真失信、恶意违约、贷款人不了解还款操作流程等引发的违约信贷风险,影响到这一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违约信贷风险,各级学生资助机构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实施主体,应该联合高校,加强对贷款大学生的诚信守信教育、法律契约意识教育、贷款还款操作流程告知教育等相关知识的指导,建立贷后管理工作机制,切实解决贷款违约问题。

本课题立足于实际, 深入基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状况,加以分析,提出对策,希望对防范贷款风险和贷后管理起到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作用。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是《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控制模式调查问卷(工作人员部分)》《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控制模式调查问卷(学生部分)》,调查对象是六县六区学生资助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和南宁市武鸣县、宾阳县部分贷款学生。调查显示,目前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贷款学生信用意识偏低。从调查来看,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有一定的信用意识,但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贷款学生认同还款契约,对违约后果也有认识,但是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侥幸和不以为然心理;有相当一部分贷款学生诚信意识缺失,毕业后变更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却不通知县(区)学生资助机构,还有少数贷款学生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如固定电话为虚假号码;贷款学生毕业就业后,工作流动性大,学生资助机构难以追踪;贷款学生档案中留有家庭住址和电话,但其父母外出务工,增加联系难度。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足。高校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受益方,却没有承担相应义务。学生在家庭所在地成功申请到助学贷款后,就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高校理应是这些贷款学生养成良好诚信意识的责任主体。但是,高校并没有针对贷款学生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从了解来看,很多高校没有将“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更没有将其作为学分列入课程。高校诚信教育的薄弱,导致贷款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地位、后果的认识比较模糊与感性,缺乏严肃性与科学性。

(三)信用体制建设职责不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贷信用控制主要还是依靠银行的个人信用系统来进行,具有很大强制性,而一旦贷款人的个人资料发生了变更,未能及时更新,便无可奈何。因此,银行会通过高校和学生资助机构联系学生催缴还款。对于高校来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像以往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那样支付高额风险违约金,因此,高校不太愿意承担催缴任务。生源地助学贷款信用控制体系是由银行、高校、地方学生资助机构、贷款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共同构成,任何一个环节职责不清或不履责,整个控制体系就有可能出现瘫痪状态,造成贷款违约风险。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控制体系建设职责不清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资助机构管“审”不管“教”。学生资助机构每年要受理本县(区)大量的贷款申请业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在工作职责上偏重于对贷款申请材料的审核,上报国家开发银行,以及贷后催款工作。对于贷款学生的信用教育往往只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等,手段单一,无法形成系统性。二是银行管“贷”不管“还”。在收到学生资助机构上报的贷款申请材料后,银行在一定工作日内审核并给予放款。银行放款后,一般就把催缴还贷的任务交给学生资助机构。三是高校管“教”不管“催”。贷款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学校根据德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但是,对于毕业后,贷款学生失信不还助学贷款的违约行为,高校没有责任予以催缴,往往也无能为力。

三、提出对策

针对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状况,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挖掘贷款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挖掘贷款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能够使贷款学生激发内在道德感,自觉主动寻求增强自己诚信还款意识的方法和教育措施。因此,学生资助机构必须让贷款学生保持主动教育和激发自我的动机,深入了解学生对贷款的心理逾期、办理流程和还款方法所提出的合理建议,激发学生发挥主体自觉作用。一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如召开专家还款讲座、贷款学生诚信交流会、感恩励志征文、演讲、一对一贫困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等形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引发贷款学生思考,形成强大自我教育和学习诚信知识驱动力,自觉养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二是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在各教育阶段都可以举办关于诚信感恩教育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解读会,让学生初步了解政策内容和获取有关信息;在社区活动、农村圩日等群众比较集中的日子,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主动宣传还款知识、违约知识,以及通过群众口耳相传表扬诚信还款学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恩自强精神。三是重点分析和梳理贷款学生还款难的问题。如进行问卷调查,它的优点在于用很短的时间就同一类型的问题在较大的范围内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和解决建议,同时也可以解除学生在座谈会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直接表达真实想法的心理顾虑。

(二)发挥高校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视学生贷后的信息管理。加强对个人征信系统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了解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更好地发挥其约束功能。学生资助机构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动态,学生毕业时要和毕业高校做好沟通,准备把握学生的去向,及时通知贷款学生还款的相关事宜,严格控制违约率。高校将诚信教育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以引起全体大学生的重视。具体的方式可以有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集体活动、诚信教育讲座、将案例教学和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所有的教育形式要体现诚信在大学生学习以及将来踏入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大学生特别是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意识到不讲诚信的危害,从自身的行为规范中将诚信摆在首要位置。这些教育不仅要影响贷款的学生,还要使其周围的同学受到感染,产生积极的良性连带效应,只有这样我们的贷后管理才能由被动变主动,促使贷款学生积极配合学生资助机构的还贷管理工作,促进贷款的顺利回收。

(三)建立职责清晰的贷款信用控制体系。建立信用控制体系,各部门主体必须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调合作。学生资助机构加强对政策的宣讲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同银行、高校和贷款学生的联系。国家开发银行完善贷款审批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资助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还贷知识宣传,使每一个贷款学生了解还贷操作规程,及时反馈还贷信息。高校则要对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予以关注,对学籍变动或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及时向地方学生资助机构反馈,更新档案,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

(四)实行贷后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四级工作联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将贷后工作逐渐导入网格化管理模式。目前,县(区)学生资助机构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催还工作的实施主体,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贷款学生和家长,借鉴时下社会治理通行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会对提高贷后管理效率和防范违约信贷风险起到促进作用。一要建立动态的贷款人信息管理系统。县(区)学生资助机构在接收学生贷款申请材料时,一般就已经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是这一信息管理系统在日后要维护、更新,对分管网格内对应居(村)委会的贷款学生和家长实行动态的跟踪,及时更新贷款人信息管理系统。二要准确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县(区)学生资助机构、银行在接受助学贷款人申请材料时,应当会同当地民政部门,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实际评估,测评其还贷能力以及过往贷款信用度,掌握真实的情况,从源头防范信贷风险。三要加强贷后监控的刚性手段。刚柔并济是贷后监控的重要手段,刚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国家利益,而不受某些不法的和不合理的行为所侵占。在生源地助学贷款信用控制中,县(区)学生资助机构在银行的督导下负责贷后管理及本息催收工作,跟踪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贷款管理,并且保持与高校、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联系,督促学生及时还款。在各种柔性手段不能取得成效,出现违约情况时,由银行对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媒体上公布违约者名单,县(区)学生资助机构建立起信用档案,向银行申请采取取消其继续申请贷款的资格,提请提前回收贷款,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制回收等措施,来保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贫困大学生 诚信教育

笔者从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已有两年,发现对贫困大学生非常有利的国家助学贷款近日已有冻结的迹象。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被曝光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各个媒体上,打开网络,更随处可见呼唤大学生诚信的文章。这使大学生“诚信”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话题。以本院为例,2007年本院贷款学生为85人,最后贷款成功的有80人,其中5人因学习成绩原因或材料欠缺原因贷款未获批准。到2008年,贷款学生人数增加了一倍,贷款学生有一半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批准。而在笔者手上,每年需要追缴银行贷款的人数也日益增加,一些学生为了逃避还款,将自己的手机号码换掉,使学校无法与之联系,时间一长。这部分银行贷款就成了呆账、坏账。此种情形之下,鉴于可能招致的信贷风险,银行只能选择不发放贷款或缩减贷款规模。以缓解追缴贷款的压力。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难度加大只是目前大学生诚信危机所反映的冰山一角,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及毕业后贷款还贷问题上,不少的贫困生表现了失信。因此,笔者就如何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贫困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阐述。

一、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一)贫困生认定中存在弄虚作假

在每年的开学之初,学校都要进行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认定中一般以学生提供的当地民政局出具的贫困生证明为主要认定依据。这本是惠泽学生的一项利好政策。但近几年来,一些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享受学校的资助。以弄虚作假的方式,在当地疏通关系,用乡镇部门出具的假的贫困生证明去当地的民政部门盖章,而民政部门对考上大学的本地学生也往往网开一面,不去深究其真正的家庭状况,这就给不少非贫困学生以可趁之机。

(二)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和还款确认时存在失信表现

学校为了统计就业率,要求每个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后上交就业协议书。银行要求大学生在毕业前夕要填写还款确认书,认真填写自己的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然而大学生随意更改、撕毁协议书的现象比较严重。毕业后,不少学生由于在异地工作,手机号码频频更换,而他们不将新的联系方式告知学校,使银行和学校找不到人。

(三)毕业后国家助学贷款债务迟迟不还

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贷款坏账1%的比例。按现行政策,贷款学生应于毕业后四年内还清所贷款项,但并不是一次还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银行约定四年内还款的次数及每次的还款数额。有些大学生由于履约还贷意识不强,对所欠债款有意逃避。加上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困难,一些贫困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就使得还贷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二、措施及对策

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是比较严重的,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理应担当起诚信教育的重任,检讨诚信教育失误,重构诚信教育机制。面对大学生的诚信危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社会层面

1 利用社会宣传,大力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信用制度。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仁、义、礼、智、信”,可见信之重要。应广泛利用社会媒体对诚信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倡导一种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 运用法律杠杆,形成以诚信为基本要求的法律规范体系。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被奉为帝王规则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体现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统一,其精神实质渗透到各类法律法规之中,“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借钱还钱,天经地义”等理念应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新加坡等国家法律对不讲信用的人处罚之重值得我们借鉴。

(二)学校层面

1 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配合社会推行个人信用制度。信用是一种资源,一种无形资产。“上海模式”试点成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言而无信、恶意逃避、欺诈等行为,不仅会上“黑名单”,“失一信,失百信”,而且会处处受约,事事受制。浙江温州和广东汕头在失信与诚信过程中前后巨大的反差,深刻地说明了诚信经济是多么重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信用镇”、“信用县”、“信用市”、“信用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志。必将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也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进程的加快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诚信监督机制。公示监督:将困难学生名单、家庭收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名单及其个人诚信状况进行公示,设立诚信监督信箱,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动态监督: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前、贷中、贷后都实行监督管理,发现学生存在虚假信用状况或不良行为记录即停止贷款或削减贷款额度;社会监督: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并逐步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联网。让全社会监督大学生诚实守信。通过监督,使大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3 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失信惩戒机制。学校的年度评优,要将诚信作为重要内容,有失信行为者不得评为优秀学生;党团组织要将诚实守信作为入党入团和考评的重要条件,一旦违反即对其进行党团纪律处分;违反校纪校规,要受到纪律处分,在大学校园里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让失信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既是对失信者本人的教育和挽救,又是对其他学生的警醒和鞭策。

4 加快诚信网络化建设。笔者认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塑造诚信文化,培养诚信品质,造就诚信人才,是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出版诚信报刊,开设诚信教育电视专题节目,曝光典型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严惩假冒伪劣行为,不仅对大学生,而且对国人也是很好的诚信教育手段。必将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人的文明程度。

5 多渠道、多方位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按照“三个代表”精神要求,群众利益无小事,全社会都关心高校贫困生,群策群力,同情、关注、声援、救助贫困生,解除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让贫困生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国家建设栋梁之才。目前我省高校已有国家奖学金、省特困大学生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别困难补助等资助方式,但由于比例太小,款额有限,加上诚信体系未健全,受益的贫困生寥寥无几,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因为国家贴息及无需担保等优惠政策,申请的学生数量激增,出现较大供给缺口,但商业银行不是慈善家,由于担心和事实上的还贷不理想,许多商业银行便增加额外条款,只象征性地贷款给几个贫困生代表,以体现国家政策和减轻舆论压力。地方政府必须为国家助学贷款支付50%的利息,这加重了财政负担,使其不愿也无力说服商业银行满足所有申贷要求,使这项福利政策实际执行时举步维艰。

第8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 贫困生 必要性 诚信意识

在我国新的资助政策与措施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惠及面最大、资助力度最大的主体性资助形式。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资助管理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开展和获贷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减小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提高学生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成为了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的关键性问题。

一、学生意识方面

(1)还贷意识充足,但客观环境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在助学贷款到期后,有充足诚信意识和还贷能力,但却因学习生活中的相关事宜暂时耽搁。如留学,旅游,出差等等。这种学生处在以下两种能力之外,具有道德上的可行性,但制度上的违约性,贷款规定的时间以制度形式存在,就要求学生不能推迟一分一秒,这样做也是为了整体学生还贷的大局。所以,在尽量控制的前提下,必须采取相应的违约处理措施,让学生正确的平衡利益相关性。让学生意识到还贷不仅仅是能力和意识上的问题,还是制度上的义务和必要性。

(2)诚信意识充足,但实际还贷能力制约在诚信道德并不缺失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仍面临很实际的问题——还款能力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还款时间不能到位,还款资金无法满足,新困难的产生造成时间和资金双重困难。在如此情况下,除了要在制度允许范围内延长学生还贷时间或分期还贷的资金安排,还要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如推荐就业等,及时性的帮助学生提高还款能力。

(3)主观意识故意,且能力充足不予配合的部分学生,在刚开始的申请贷款中,就抱有歪曲的不愿还款意愿,认为贷款是自己应得的款项,或是为满足一时需要而仓促贷款后,因制度宽松不愿还贷。表现在有意拖欠贷款,采取各种理由相关措施拒绝履行义务。对于这种学生可以加强两方面工作力度。一是贫困生认定初期就否定相关学生的贷款申请,要严格执行管理工作,避免急躁和主管因素判断,要有客观的贫困证明和诚信证明等材料。二是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如诚信记录、就业防范等,让学生意识到故意拖延贷款的危害性代价大于保留财产所带来的利益。

二、学生诚信教育方面

如何提升学生诚信还贷意识和还贷能力。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形式是依靠当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为了降低助学贷款学生的违约率,我们归纳总结了如下几点借贷管理措施:

(1)感恩诚信教育,激发诚信还贷动力。诚信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灌输,要有抓手和载体。高校完全可以将助学贷款工作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把助学贷款工作和诚信教育结合在一起。在开展诚信教育时,融入现实工作中的真实例子,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学生自觉守信的行为,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的同时,认识到拖欠助学贷款的危害性。这样既能成功地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又能无形地遏止拖欠助学贷款的不良现象,可谓两全其美。

(2)利用制度约束,明确违约危害性。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是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这是党和国家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怀,但这终究是贷款,不是救济,是要还款的。而学生的诚信度和毕业后的流动性给还贷造成了困难。因此,在诚信教育的前提下,还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助学贷款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管理,利用制度约束催促学生主动还贷。在学生贷款前后实行风险提示制度,让学生自身了解欠贷、拖贷的危害性;以及在贷款前期进行学生的自主承诺制度,让学生以书面制度形势保证还贷顺利进行。同时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贷款流程,把好审批关,做到宽严适度,合情合理。既不能放宽条件,不讲原则,给不该贷款的人发放贷款,也不能严格过度,把经济困难的学生拒之门外,使经济困难学生失去学习机会。

第9篇: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奖学金 诚信 感恩 励志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48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核心,“奖、贷、助、勤”多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1-3]。其中,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为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2000元/年,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生享受到了国家的资助政策,这些资助政策,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同时,有助于鼓励先进、激发后进,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而,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后,思想上极易出现松懈,并没有利用奖助学金改善学习条件,而是去购买笔记本电脑、Ipad、名牌手机及名牌服饰等奢侈品,甚至在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时,一味追求私利,互不相让,想不到感恩,还抱怨资助力度太小。这些表现严重背离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在同学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在执行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时,亟需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正能量。

2 诚信和感恩缺失的原因

诚信和感恩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感恩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

感恩教育,旨在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接受了外界的各种恩惠,产生回报社会的愿望和动机,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端正感恩行为,增加感恩情怀。对于获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国家、社会、集体或是他人给与的资金帮助,都应有感恩之情。在评奖评优过程中,有些贫困生毫无感恩之心,竭尽所能向老师索要,拉帮结派等现象偶有发生,稍不如意就满腹牢骚,拿到助学金就请客吃饭。丝毫没有表现出对国家,学校和社会资助单位或个人的感恩之情。

对于大学生诚信和感恩缺失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社会因素

当代社会金钱至上、物质主义的思想蔓延,尤其对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学生的金钱观念较重,容易在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

2.2 学校因素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高校学风校风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易被忽视,这是造成大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缺失的主要原因。

2.3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大学生诚信感恩观念的形成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促进其健康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的错误对子女感恩观念的形成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3 如何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3.1 社会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法制建设尚不完备,部分党员干部腐败堕落,唯利是图,社会上也涌现处诸多不诚信现象,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降低了人们对社会诚信的信任度[5]。国外经验表明,社会的法律制度越完备且得到很好执行,对不守信行为的威胁就越大。大学生诚信精神和诚信意识的形成,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需要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法制建设,为创建诚信的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3.2 学校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的诚信修养和自律意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力求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诚信的教育者才能培养诚信的学生。高校教师既要做诚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要做诚信行为的示范者,用高尚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为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高校应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科学的个人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评奖评优、推荐就业和发放贷款的评价依据,对诚实守信者给予及时的奖励,对失信者采用相应的惩罚措施。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学校应开设大学生诚信教育课,作为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补充,引导学生认知诚信,提升学生的诚信品德与契约精神。

3.3 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扩招,各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无法照顾关心到每个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细节,这就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德育教化。“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应树立诚信观念,自觉承担起德育教育任务,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帮助子女树立诚信的意识和品格。此外,家长要加强和辅导员的联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强化家长和教师的权威形象。

4 如何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4.1 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基本信念[6]。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白知恩图报,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母校的培养,他人的关注,都应视为“恩情”。学校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会感恩之情。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作出积极的心理回应,常怀感恩之心,常做回报社会之事,积极开展爱心接力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参加义务家教和边区支教活动,积极奉献社会。

4.2 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家庭环境尤其是家风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部分家长盲目追求高分和好名次,亲子之间只有考试和成绩。感恩应成为家长自身必修的课程,家长的感恩行动与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要有机结合,引导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常怀感恩之情和报答之心。

5 如何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高校应为学生营造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常受鼓励和激励,保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要求,通过榜样励志宣传励志事迹,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常熟理工学院去年开展的“榜样在你身边“系列活动中,通过专题影片、政策宣传等形式,激励全体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自己的处境,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2012届毕业生、苏北计划志愿服务者陈思远荣获2012年度江苏省志愿服务纪念奖章,2013届毕业生中有6名同学通过层层面试,前往苏北四市进行志愿服务,展现自身才华、服务周围群众。

6 结束语

诚信和感恩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的诚信修养和自律意识,既要做诚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要做诚信行为的示范者,用高尚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为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高校应为学生营造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常受鼓励和激励,保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要求,通过榜样励志宣传励志事迹,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积极开展诚信、感恩和励志教育,有助于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钱明才.我国高等院校奖学金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242.

[2]潘俊宇,戴荣四.关于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3):71-73.

[3]康树林,陈瑶.对高等师范院校奖学金制度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05,(21):3-4.

[4]欧阳曦,李宇红.高校奖学金制度合理性的浅见与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5-16.

[5]陆汉梓.高校奖学金激励机制的建构[J].文教资料,2010.

[6]方吉娴.论高校学生奖学金激励作用的发挥[J].治校策略,200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