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人与海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人与海》中,孤独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不仅仅是条硬汉,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现代回响。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终于为他所钟爱的硬汉找到了灵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人生就是一场无止境的追求,无论成败与否,都是一个起点。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即使失败,也要成为一名英雄!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与大马林鱼机智地周旋、搏斗,正在归程中却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了鱼头和鱼尾以及一段骨骸。
“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在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大马林鱼无疑成为了牺牲者,鲨鱼来到后,老人和大马林鱼一样,同样成为了牺牲者。老人与鲨鱼间的搏斗,正是老人的意志和一切强大的敌对力量抗争,而鲨鱼则化身成为了敌对力量的代表。虽然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老人的意志。老人圣地亚哥虽然是一位失败者,但是他敢于同恶势力抗争的精神,使他成为了英雄。所有东西都注定会毁灭,只有你的行动才是永存的。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在生活中,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磨难。我们也许会因为难题而退缩,我们也许会因为落后的成绩而气馁,我们也许会因为考试而烦恼这些小小的挫折不值一提,却往往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有些人会像老人圣地亚哥一样追越极限,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即使失败了,也问心无愧。
因为你做出了行动,你就是一个成功者!有些人却没有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失败和挫折,而是得过且过,最终被命运从成功的行列中抹除,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鲨鱼或许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毋庸质疑的是,老人也是一位胜利者,他始终知道这伟大的“杰作”是属于他的。他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投降和妥协。我们也需要具备这种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在任何时候,都把失败看成一种磨练,让它成为我们垫脚的基石,来攀登更高的山峰,挑战自我,直面缺陷,超越极限,你就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英雄!
在人生的旅途中,哪会少得了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人总会摔倒,只是看你能否重新爬起。是否还能勇敢地去面对,成功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了失败,才会体验那成功的来之不易。只要你用一颗顽强的心去对待,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2这个暑假,在妈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老人与海》,书中的主人翁老渔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让我懂得了,坚持才会成功,超越自我就是胜利的道理。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在海上钓鱼的经历。老渔夫在圣地亚哥海上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捕到一条鱼。第八十五天,他一大清早就把船划到了很远的圣地亚哥海面,出乎意料的捕到一条比他船还大的大枪鱼,好景不长,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抢食,老人不愿放弃,努力与鲨鱼搏斗,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所有人为他欢呼。
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开始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这一段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坐以待毙。
当我读到“大枪鱼开始快速的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的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时,我的心也为之一动,老人那种不服输。坚持不懈,明知对手强大,毫不退却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振奋啊!正是由于这种精神,老人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的结局给予我们的决不是颓丧,而是鼓舞。要勇敢面对现实,在暴力。失败前要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不以成败论英雄,真正的英雄是敢于超越自身力量的那种胜利!
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3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4“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这两句话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
书中的老人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在大海上遇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耐力与毅力的较量下,尽管老人的手已经抽筋,没有水,也没有食物,也没有武器,老人还是把马林鱼杀死了。可就在老人回家的途中,遭到了鲨鱼的袭击。当他到达港口时,只剩下一副鱼骨头了。
这个简单的故事,却唱出了一首英雄主义赞歌。老人虽然失败了,但那只是力气和肉体上的失败,它的信心和希望始终不会破灭。生活中的我并不像老人那样迎难而上,是一个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的loser。但因那次的胜利,我改变了自己。
一次手抄报的班级比赛,我认为自己做的手抄报不大好看,所以就没有要参加的念头。突然,我看到了班上画画最差的同学举手了。见此景,大家纷纷使出“激将法”让我参加。“你画画比他好几百倍,他都参加了,你怎么可以不参加?”“对啊,参加吧,你肯定可以得奖的!”他们的“激将法”奏效了。尽管抱着很小的希望,我还是认真地完成了手抄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星期的努力换来了第一名的成绩,出乎意料,自己竟然可以做得这么好。从此,我的步伐再也不会被困难阻挡了。
墙角的蜗牛,正奋力地往上爬,动作慢得让人看不见。它的脸上似乎挂着汗水,背着它那庞大的“房子”,留下了它努力的痕迹。它和老人一样,执着、不放弃、勇往直前,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无论怎么样的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老人是真正具有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是失败者,而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并没有在命运面前“跪下”,无论在怎么艰难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和马林鱼、鲨鱼的战斗。老人是一个失败者,但更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形象,正是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圣地亚哥。
最新中学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5我不敢说我懂得什么可称之为名作,也不敢妄自评论一部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因为时间自会交出答案。但我所以为的佳作,是平淡而深刻的。无需诗歌词曲般的丽句清词,亦不必独树一帜,自领;或是一句话,或是一种情,能激起人内心的一份感触,留给人心中一份思考,于我而言,作品便有了最独特的含义。无疑,《老人与海》即是一个扎根于我心中的故事,它用最平实的语言,却带给了我最深刻的思考。
并没有如以往对这个故事进行描述,因为任何的概述在这个平凡的故事面前,仿佛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也许因为它仅仅就是一个老人,一条鱼,和一片海的故事吧。
老人圣地亚哥和海明威在我看有几分相似。年少的海明威进取好胜,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但时光却无情地消磨着他的精力和创造力,让那个活泼开朗的少年的影子,逐渐离他而去。如同84日没捕到鱼的圣地亚哥,面对讥笑与嘲讽,他却执着的相信,相信自己,也相信生活。老人圣地亚哥这个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品质恰是海明威最为欣赏的,换个角度而言,老人圣地亚哥的坚强不屈,正是海明威对自己的期待以及他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的英雄,是他用笔尖刻划得他渴望追逐的自己年少时的影子。
当然,若只是单纯地刻画圣地亚哥的坚毅,那《老人与海》却决计达不到其如今所达到的高度,因为这样的人物形象,无疑是单调而不完整的。圣地亚哥“硬汉”的内心,也会有柔软的一面,那就是对真诚的友谊和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这正是海明威画龙点睛的一笔。故事里老人唯一的朋友就是小男孩,他们两人相亲相爱,相互依存,相互照顾。当老人在捕鱼时,他曾几次叫小男孩的名字,足以证明小男孩可以给老人信心和力量。同时,对大马林鱼,老人的情感也是一直在变化的。刚开始老人兴奋于他终于可以结束他的噩运,用这样一条大鱼为他赚很多钱;然而,渐渐地,老人被马林鱼的智慧和毅力所打动,甚至感动,他深深为马林鱼的死而感到难过,或许在他心里,马林鱼俨然成为他在大海里的伙伴与依靠。
起初读《老人与海》的我尚为稚嫩,这些想法在我看来已是这份作品所要表现的全部了。但当我走得更远,经历更多,却发现这个平凡的故事,远没有当初我所以为的明了;一如原本简单的世界,随着人的成长,而越发复杂。当我再次合上书页的时候,心头早已泛起一阵风雨。
此时的你肯定有很多疑惑,想知道高考这么紧张,为什么要读课外书籍;什么时间读这些书;怎样组织阅读;有没有效果;会不会影响学科作业等等。
第一、为什么高中生要阅读课外书籍?一是高考内容拓展了,考得更细了。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卷第5题文学常识B项是“《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赴宁国府等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幅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请你判断对吗?答案是错,宝玉不是“十分喜爱,铭记在心”,而是“断断不肯在这里了”。考长篇小说中的细节,不读原著,甚至不反复地研究原著,能做出来吗?而且今年还考了《论语》《雷雨》《狂人日记》《老人与海》;还要求学生探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与青年作家郭敬明的图书销量及原因。这三道题的分数高达9分。看来拓展阅读是势在必行。
二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生必须阅读一定数目的经典书籍,以拓展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积累、提升素质。《标准》中说“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金牌主持白岩松谈读书感言,这样写到:“当我拉开上世纪80年代的书架,会把哪本书抽出来呢?我印象太深了,那便是《朦胧诗选》,当我打开书,扑面而来的是两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我读到这两句诗,以及书里那么多诗之后,才真正从草原上的年轻人变成了北京人,从中学生变成了大学生,变成了开始思考中国各种问题的、有责任感的、并且开始拥有自己独立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可见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一天不读名著可以,一月不读也正常;而如果三年不涉猎文学,不浸润书香,他们重要的高中阶段将会是多么苍白!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他们怎么不会觉得遗憾呢?阅读经典,就是为生命着色,“打下精神的底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青年时代的阅读,就是为我们的未来描摹光亮的底色。被那些醇美的文字打动过、浸润过,我们的生命将日渐丰盈,变得厚实而崇高。
第二、读什么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有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籍,有长篇经典与短文快餐。学生在完成规定的阅读书籍之后,完全可以选读自己喜欢的健康书籍。或者是漂读时间较长,读长篇小说;课前或早自习时间有限,见缝插针,读自己喜欢的精美短文或优秀作文。
第三,什么时间读的问题。一是法定漂读时间。每周的一节晚自习,加上我们语文老师奉献出来的连排的第二节晚自习,这样共两节课。二是语文早自习和语文课的机动时间。其它课内时间一般不能阅读。因而目前的周一晚上漂读就成了我们学生最期盼的晚餐。
第四,怎么读的问题。阅读不是放羊式,而是讲方法、有笔记、有交流展示。一般是阅读――积累词语、好句好段――写100字左右的感悟――老师检查评分――班级交流展示。每读完一本书后,再完成1000字左右的感悟,或者进行改写剧本,然后交流展示。有时老师还可以在读书前,提出一些探究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如《边城》的结尾说:“那个人可能明天回来,可能永远不回来。”结合整部小说看,你觉得回不回来?相信经常有这种阅读交流、思维碰撞,学生智慧的宫殿必定更加富丽堂皇、思想的大树必定更加葱茏繁茂。
当然,拓展阅读,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经验不足,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是否会始终兴趣盎然、如饥似渴?是否都能专心阅读、深入思考?是否在以后的高考中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实在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全体语文老师群策群力、随时拨云见日;更需要领导老师们的鼎力支持、指点迷津!
一些名作家做高考语文试题,竟然不及格,甚至竟然做不对以自己文章命题的现代文阅读题。于是某些出题人便说话了:试题与写作不是一个套路,作家不及格很正常。
我想反驳几句: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套路?为什么不能让作家及格?语文学习的原则是不是为了应用?按照某些出题人的说法推论开去,那么——苏步青、华罗庚、陈省身做高考数学卷不及格是正常的,李政道、杨振宁做高考物理卷不及格是正常的……
语文高考命题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有打击读书的嫌疑。也许此语过重,我也明白出一套优质的、令大家都满意的语文高考试卷真的是太难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出题,是不是能走出语文教学功利化、繁琐化、程式化、随意性的泥潭呢?
所谓功利化,是指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应试,教师学生眼里只有试卷与分数而没有语文素养,我们只是要求学生即学即用,严重违背了语文潜移默化、积累滋养的特点。
所谓繁琐化,就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与考试将一切都割裂肢解,分成一个个的得分小点:字音、字形、修辞、句式变换、文言一词多义、现代文与诗歌的多种表达方式,反复操练,使语文失去了整体性、趣味性、实用性。
所谓程式化,是指语文命题形式超级稳定,学生从高一就知道了试卷的排列顺序,就知道现代文阅读一定要考“此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诗歌赏析题一定考“本诗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这样一来,答题成了套用公式。
所谓随意性,就是说目前语文试题的答案,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题、诗歌赏析题的答案很多是“出题人”的答案而不是“我们”的答案。我们时常耳闻:某作者做不好用自己文章命题的现代文阅读;某些学生能熟背甚至能仿写某首诗词,可就是找不全该赏析题的得分点。目前的语文试题没有真正实现“高能者得高分”初衷——爱语文的未必得高分,恨语文的也未必得低分。许多选择题,与读书写作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与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没有必然联系;科技文阅读选择题,明明一万个明白了原文,可就是一念之差或一字之差选不对,让人头痛;有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本身十分浅显,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再用另一种死板、程式的方式重新表达。
有人说“西方学生是学什么考什么,中国学生是考什么学什么”。我们的学生一天到晚除了做题还是做题,我们的学生高中三年除了学了几本课本做了上百套试卷之外,几乎没有真正的收获。当语文试题都固定在琐碎的字、音、成语、病句、文言挑错、现代文肢解分条笔答时,学生哪有心情哪有时间哪有必要读书?
有兴趣的同行们可以上网搜一下“民国高考题”,当时出题量之少、备考之简让人咋舌,但是它做到了真正考语文素质。
如果我主持中国语文高考,200分这样分配,对学生的要求如下。
高中三年读一百本中外名著,如《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马丁·伊登》《老人与海》《简·爱》《罪与罚》《初恋》《阿霞》《罗亭》《贵族之家》《汤姆大伯的小屋》《边城》《呐喊》《雷雨》《日出》《骆驼祥子》《家》《黑骏马》《北方的河》《人生》《平凡的世界》《神鞭》《大国之魂》《中国朦胧诗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一百本。考试时,从书中抽取其中的几行,让考生直接写出书名(篇名)与作者,一书只出一题,每题一分,共四十分。
笔答题可以立足于名著与现实的联系,如“请你通过张飞之死分析作为管理层注意的问题”,如“曹操割发代首是否违背法制”,如“你如何看待老人对自己的对手——那条大鱼——的敬意”。可以出四个题,每题十分,共四十分。
这全靠课下积累,没有公式可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读、写、思”三结合的习惯。
三年背诵二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五十首元曲,另加其他朝代诗歌(包括先秦诗歌、明清民国诗歌)一百首。考试时只考对上下句,一句一分,共三十分。
三年熟读古文八十或一百篇,只考句子的翻译,以“信达雅”为得分标准,共二十分。
作文六十分,尽量不考清谈,考社会实际。
另有十分留给出题人更自由地掌握:可以考对联,可以考书信,可以考广告词,可以考写诗,也可以考选择题。
选择题最好能像台湾的一些试题一样,把知识广度与趣味结合起来,请看笔者出的一个题目。下面各选项中“泉水与人物”没有对应关系的一项是:A贪泉与吴隐之;B盗泉与孔子;C黄山泉与华彦钧;D趵突泉与刘鹗。答案为C,因为瞎子阿炳与无锡惠山泉有关系。
如果这样考的话,大家说中国学生的语文水平能不能提高?读书、写作与考试是不是能够“三合一”?字、词、句、诗歌、现代文、文言文、应用文是不是能够结合在了一起?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你的方法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吗?我说不会,请你对比一下吧,我们现在让学生反反复复训练选择题、笔答题,你知道三年下来他们的讲义有多少斤?你知道我们把语文分割成一个又一个块块进行技术性、重复性的演练,做了多少无用功吗?
我的想法肯定有许多的不足,恳请行家里手、大方之家指正。
【关键词】中学语文;对话教学:学生个性
一、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在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首先就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自然成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质疑是让学生不固守权威,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或教材所阐述的观点进行反思的过程。它不是“挑战”,而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首先要在时间上满足学生。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教师已经将问题的答案“公之于众”,质疑机会被挤占。留给学生质疑时间,是要在“问”和“答”之间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以《行路难》教学中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教师以问题“该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政治抱负”来引导学生对李白的心路历程进行探究,问题提出后,预留2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再以“长风破浪”的比喻来引导,让学生理解李白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理解他在歧路彷徨后终能达到理想彼岸的坚定。
二、留给学生表达的权利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的个性“灰飞烟灭”,创新无从谈起。新的课程要求要给学生表达的权利,要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阐述自己观点。如在《骆驼祥子》的阅读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你的理解就该人物做简单评论。”结果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虎妞作为答案,所答也基本符合问题要求,而结果是无论学生答得再怎么完整,永远都不可能得满分,因为参考答案中只能选“祥子”或“刘四爷”。那么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应该反思,为何我们总要只所谓的“参考答案”、“标准”来限制学生,为何就不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他们的理解为何就不能带有自我的色彩。我们不是提倡个性化阅读吗?为何又要在“分数”的“紧箍咒”下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满足所谓的“教学水平”呢?留给学生表达的权利,就是要引导学根据的认识或感受将自己的观点抒发出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自己的观点得到检验。
留给学生表达的权利还要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不断地发展进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以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表达,是张扬学生个性所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交流合作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合作,在心理距离上缩短,有利于更好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当在教学中提问时,多喜欢选择沉默,而在小组却较为积极。此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不同个性的整合过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学习中,对主题的把握,有的学生从“我”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而有的学生则从“菲利普夫妇”角度理解。在《威尼斯商人》(节选)学习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的喜欢夏洛克,有的喜欢鲍西亚,有的则喜欢安东尼奥,在《老人与海》的学习中,有的看到的是勇敢,有的看到的是坚持,有的看到的是贫困,凡此种种,如果没有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完全按教师的“预案”进行,课堂将是死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张扬也就无从谈起。
三、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材料
“教材是例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更是写作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所以我们要用好、用巧这些例子。
一、以阅读材料中人物为切入点
教材为我们呈现了古今中外形形的人物,用文字浓缩了世间百态、人间万象。这些栩栩如生的模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学习《斗鲨》(节选自《老人与海》)这篇课文时,因其是海明威的自传性作品,教学中由课文拓展至对海明威“硬汉”精神的解读,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了《向英雄海明威致敬》的课堂随机写作。学生有感而发,对人物的认识全面而深刻,达到了双倍效果。
二、以阅读材料中思想为切入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堂随机写作更应从学生的写作心理出发,让学生乐于将心中的情感流淌于笔端。巧妙的时机把握正是随机写作的优势,在学习《保尔与冬妮娅》一课时,由于触及少男少女的初恋这一敏感话题,学生蠢蠢欲动却又欲言又止,以此为契机我随机拟定文题《保尔和冬妮娅为什么没有步入婚姻殿堂》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虽然孩子们对两人没有结合表示惋惜,但是理想追求、生活信念、阶级立场、社会背景等这些深刻的剖析出现在他们的习作中。他们由关注两个人的感情扩展到关注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切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三、以阅读材料中文化为切入点
语文的学习是为了习得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传承中华文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本是一种规范化的文化传承,在这个正规有序的过程中,学生有许多豁然开朗的思想,为何不把这些思想、智慧、联想固定下来,拓展开去,积累珍贵的文化素材。
学习了《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一系列陶渊明的诗文,学生已对隐逸文化有了初步认识,为了将这种儒道思想的处世哲学阐释清楚,以《品读陶渊明》为题进行了课堂随机写作。学生根据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历史文化常识,解读出悠然、恬淡、执着、超尘脱俗,有着铮铮傲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形象。有了文化做后盾,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四、以阅读材料中写法为切入点
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句、段、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及时运用阅读所学的写法进行习作练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爸爸的花落了》使用了双线交织的写法,以爸爸的花和毕业典礼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的事情,应用这种写法随机练习了《成长的足迹》,应用了以实物为线索写作,文章变得条理清晰;学习了白居易《荔枝图序》后,精炼语言写出事物特征的写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抓准时机让学生学写了一段文字介绍喜欢或熟悉的水果,语言精炼生动,一个个鲜活的水果跃然纸上;朱自清的名篇《春》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蓬勃美丽的春天,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被散文大家运用的出神入化,学生仰望的同时萌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恰逢秋季,于是课堂随机写作《秋》应运而生,效果斐然。
五、以阅读中的空白为切入点
一些阅读文章中常常会用言尽而意无穷的语句结尾,使文章更具延伸性,而这些也恰恰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好切入点。如《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最后皇帝举行完游行大典会发生些什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情节,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得文章的的思想感情得到深化,又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选准切入点,有利于随机写作的顺利展开,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方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使阅读与写作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课堂随机写作应用呈现“活”的特点。写作时的训练方式灵活多变,模仿式、想象式(结尾续写、情节扩展)、感悟式、转换式(体裁转变)。或几句话、或几个小标题、或一段文字、或一个精美的开头、或一个隽永深邃的结尾,这些方式因文而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随机写作就真的“活”起来了。
一、创设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好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往往能让学生更享受学习的过程,更愿意思考、愿意参与,学习兴趣也更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一个人演独角戏,学生都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难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会让学生对教师形成很强烈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及习惯,反正老师会讲,于是就等着老师讲。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思维僵化、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例如,在教学《端午日》(沈从文)时,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们带去了粽子,课前特意让学生回忆了自己过端午节的情景,课上我安排了学生陈述的环节,让学生回想过去自己是如何和家人过端午节的,在端午节都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情景。有了这些铺垫,再带着学生来学课文,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就会觉得更容易理解,对于作者的描述也能有更深的体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应当被摒弃的,在如今的课堂上,要倡导创设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教学重心应当放到学生身上来,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学生则是课堂的主角。师生间应当经常互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一起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氛围才能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也可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对于很多拍成了优秀影视作品的名著,教师可以抽出时间为学生播放,学生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影视作品让原著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著的意蕴,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实帮助。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举办例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竞赛等活动,这都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同时也学得有效率。
例如,在教学《充满活力的春天》(高晓声)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多媒体教室,课上我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美好的图画,伴随着图画,学生们耳边回响的是潺潺的流水声、小鸟的鸣叫声,在这种轻松惬意的环境下展开教学,学生们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中,情不自禁地进入对文本的阅读和赏析之中。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学生对于作者的描述也有了更深的体验。
三、为课堂添加灵性
语文课堂是充满着人文气息的,是培养学生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过程,尤其是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文章有的呈现名人的生平事迹,让学生领会人性的光辉;有的描绘山水美景,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有的则抒发感悟,借景抒怀,让学生体味人生的真谛,语文教学中应当添加更多灵动的色彩。
1.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走进文章,然后再走出来。走进去是要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知道作者想传达的意思,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走出来则是要求学生跳出教材,将从书本中读到的、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将文章中的人文关怀表现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体味生活。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节选)时,面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学生们的情绪随着老人的境遇变化会产生很大的起伏,学生们都很担忧在和大鲨鱼的搏斗中老人是否能获胜,都融入了故事的情节中。然而在学完文章后,我会让学生走出来,领会下这篇文章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人在和自然搏斗中的种种情境,让学生领会到大自然的博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 外国小说欣赏2012年高考命题预测
1. 在语言基础题中可能以选择项的形式呈现
(1)结合词语(熟语)运用考查
例1: 武昌区元月调研测试卷第3题
A. 博尔赫斯在《沙之书》的开头,显得煞有介事。只要继续研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说谎”,因为“沙之书”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例2: 孝感市第二次统考测试卷第2题
D. 《我的叔叔于勒》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视角是仰视的,对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可理喻,无法给出解释和判断。
例1和例2分别出自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虚构”和“叙述”话题板块中的一段文字表述。两者都将教材文本内容与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既考查了考生对教材的熟知程度,又考查了考生对加点成语意思的理解,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2)结合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考查
例3: 荆州市毕业班质量检查卷第5题
D.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炮兽》等。
例4: 襄阳市三月调研测试卷第5题
D.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考试说明》在“文学常识”部分明确要求识记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中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例3和例4,都是将《外国小说欣赏》中选文作者的相关信息,作为文学常识题的一个选项来考查,考点十分明确,针对性很强。
此外,像孝感市第一次统考试题中,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考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桥边的老人》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 ),也值得关注。
2. 在语言表达题中可能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
例5: 武汉市二月调研测试卷第20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海明威有一个“冰山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小说《桥边的老人》结尾处这样写道: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老人的两句话仅一词之差,比较它们的含意,展开想象,分别写一句老人的心里话。
{1}“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2}“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例6: 襄阳市三月调研测试卷第22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请仿照示例,补充下面两个句子。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个字。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马丁・路德・金说:“我的梦想就是平等,有了平等,我的黑人兄弟姐妹们将生活在幸福的国家里。”
《桥边的老人》中的老人说:“我的梦想就是 。”
《清兵卫与葫芦》中的清兵卫说:“我的梦想就是 。”
语言表达题历来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将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相关知识放在此板块内考查,题虽窄但面很宽,命题人的扩展空间也很广。例5让考生品味《桥边的老人》中的仅一词之差的两句话,意在挖掘人物语言背后的东西(潜台词),属于“语言表达简明、得体”这一考点范畴。此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课文主题的熟悉程度,又考查了考生的想象力以及对描法的掌握和运用,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例6将外国小说与句式仿写相结合进行考查,围绕“梦想”这一主题展开。形式虽不算新颖,但要求考生对两部外国小说的内容及主题要熟悉,否则,是无法补充仿写的。
此外,像襄阳市2011年12月调研测试卷第22题,将《外国小说欣赏》的相关内容,同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进行考查,形式新颖,极富创意,值得关注。在高考试题中,《外国小说欣赏》的内容还极有可能与“选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修辞”“图文转换”等考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3.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可能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呈现
依据《考试说明》,2012年湖北高考现代文阅读将会考查文学类文本。这部分将设置4道题:一道客观题,形式为五选二,着重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三道主观题,其中一道为探究题。整个阅读命题将集中在“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考点上。
从2011年高考11套课标卷看,有4套试卷将外国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这些小说分别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第9车厢》(浙江卷)、埃・格林的《晚秋》(江西卷)、比亚纳的《怪人》(辽宁卷)、加卡列卡・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安徽卷)。
从湖北省内部调研测试卷来看,亦有多套将外国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如武昌区元月调研测试卷,其文本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悲惨命运》;湖北省八校第一次联考卷,其文本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小说《乐园里的不速之客》;黄冈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其文本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镜子与面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孝感市第二次统考试题中(其文本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勋章》),题干多次明确提到“外国小说欣赏”,考查了“叙述”“情节”“人物”“主题”等多个话题知识。命题者对外国小说欣赏的考查意图十分明显,毫不掩饰。
综上,我们可以预测,2012年湖北高考很有可能会选取外国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著名作家的非经典作品会是选材重点。选文长度将在1300字左右,并且具有三大特点:结构完整,故事性强;围绕一个形象进行讲述;语言生动,刻画细致,有明确的主旨。
二、 外国小说欣赏复习备考建议
针对以上在高考试题中可能会出现的题型,笔者认为在对外国小说欣赏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应坚持“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的原则,力求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 梳理并识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是2012年湖北高考新增的一个考点。《外国小说欣赏》中涉及到的课文作者有16位,与他们相关的国别、作品名称、作品特色、文学流派、创作主张等文学常识自然会成为高考出题的热点素材。因此,对其进行梳理并加强识记就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填空题的形式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一个归纳整理,方便识记。
2. 梳理并理解课文的内容、主旨及艺术特色
《外国小说欣赏》中涉及到的课文一共是16篇,都是经典之作,有的是完整的短篇,有的是长篇节选的。无论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我们对其内容、主旨和艺术特色进行概要了解。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在“语言表达”这块高考“试验田”中,可能出现的与此相关的主观简答题。对于教材中的精读篇目要多花些时间,略读篇目可仅作了解。
3. 掌握并学会运用8个话题知识
“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8个话题知识是外国小说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8个考点,因此对这8个话题知识务必要进行了解。话题分“基本话题”与“延展话题”,前者必须要掌握,后者可仅作大致了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每个话题单独割裂开来,也不要将其独立于小说文本之外。8个话题是相互照应、相互关联的,存在于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外国小说之中。特别是在整体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各话题与小说文本的内在联系,学会迁移,学会整合。
4. 做好课文片断训练与课外选文综合训练
此类训练不在多,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力求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答完题后,要找出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从而校正答题习惯和思维定势,以便提升得分率。教材每个单元后“思考与实践”中的题目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高中 语文 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那么如何改善上述现象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日本石井勋博士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
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再介绍他其它的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每天语文课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使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行为;要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
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要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目的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是非常切合当下实际的,也是及时且有效的。为了响应与落实这样的指导性意见,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也都出台了与之对应的改革方案。以江苏为例,其2008年和200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说明》就明确列出了24部高中生必读名著,并将其中的10部列为当年加试的考试内容。很显然,如果说新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提出的要求还是有弹性的“软任务”的话,那么江苏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就是非得完成不可的“硬任务”了。
面对诸如此类的“硬任务”,一些平时不重视名著阅读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慌了,他们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有的认为阅读名著会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有悖中央的“减负”精神;有的则认为阅读名著难度大,读外国名著存在文化差异上的隔阂,读古代名著又有语言理解上的障碍,等等。总之一句话,反对者认为,名著阅读已成为当代中学生不能承载之重。于是,久而久之,这些颇有微词的人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又重新步入应试教育的轨道,开始大兴形式主义之风,搞一些肤浅的、毫无意义的、快餐式的“伪名著阅读”。总结一下,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类:
其一,将名著阅读等同于影视欣赏。众所周知,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前者是语言的艺术,而后者则是一门融文学、美术、音乐、绘画、摄影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如果仅局限在对影视的欣赏上,学生根本不能欣赏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丰富含义和艺术张力,根本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力。更何况,我们要求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中有很大一部分,如诗歌、散文、古今文论等,也根本无法通过影视艺术来表现,因此仅止于欣赏影片注定了就是片面的。而且,即使是可以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话剧,其人物形象无论被作家刻画得多么的具体细致,多么的生动形象,在读者心中都还是不十分确定的、朦胧的、易引发各种想象的;而一旦被拍摄成影视作品,其形象就会被画面定格、固定,观赏者就失去了再创作的空间,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被动接受者。由此可见,完全用影视作品的欣赏来代替名著的阅读是决然行不通的,如此这般,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更会浪费太多的宝贵时间。
那么,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我们能不能就此摒弃影视的欣赏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合理地利用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举三例:
1. 在名著阅读的初始阶段,通过影视的欣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名著阅读的困难之一就是,阅读过程过于漫长,读者需要忍受长时间的孤独。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却又有一点是浮躁和耐不住寂寞,学生常常刚读一两个章节,刚感觉到一点的枯燥无味,就会不再坚持,轻言放弃。因此在这时如果能组织学生完整地欣赏一两部名著改编的经典影视作品,或许会让学生管窥到名著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之受到感染,使其阅读兴趣大增,从而将阅读坚持到底。
2. 在名著阅读的攻坚阶段,有目的地截取影视作品中的个别画面或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为学生播放影视作品中的个别画面或片段,不仅能避免因观看全片而带来的时间上的浪费,更能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方便学生赏析。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老人与海》时,针对多数孩子没有近距离接触大海、想象受限制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老人圣地亚哥在茫茫大海上与大马林鱼、鲨鱼作斗争的影视片断,这样既无需久坐观片,又能体验到大海的辽阔、自然斗争的残酷以及老人意志的坚强。
3. 在名著阅读的深化阶段,将名著与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作比较,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由于名著在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常常经过导演和演员的再创作,因此影视作品与原著之间总有不少的出入,其中的好坏优劣也常常众说纷纭,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有助于学生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如《红楼梦》电视剧对原著后四十回的改动就很大,究竟哪个更能体现曹雪芹先生的本意,就需要读者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大胆评判。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二,将名著阅读异化为信息的硬性记忆。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阅读名著不单纯为了了解其中的信息,更有着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却仅满足于知识信息的“填鸭式”灌输,教师的所谓指导往往总是以牺牲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代价。无论哪部名著,教师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让学生读,而是如何才能更细致系统地把作家、背景、故事梗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介绍给学生,好方便其记忆、默写。确实,一般情况下,考试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并不高,通过死记硬背是能够应付的,甚至会应付得很好很完美。可这有意义吗?这是我们的教育初衷吗?这只会让我们的学生因为这无形中增加的负担,而越来越讨厌名著,越来越讨厌阅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放手让学生阅读。唯有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当然,放手让学生阅读,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学生的指导、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相反,教师更要异常重视自己的作用。一般而言,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指导学生对名著的深入解读;二是科学指导学生选择、规划在校三年的读书内容。前者是首要的,也是教师价值体现的主要方面。试想,像《红楼梦》《庄子》一类的作品,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其阅读能不是囫囵吞枣式的吗?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后者,也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一点。
新课程标准建议学生阅读的书目多达30余种,要想全部阅读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去帮助选择和筛选。推荐哪种给学生,每学期又分别阅读哪种,以何种顺序安排等等,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规划。其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1. 阅读门类要多样。在选择阅读书目时,不能单一地去选择小说、话剧等记叙性审美文类,也要适当考虑文化经典著作和语言文学理论著作等议论性认识文类。2. 阅读计划要贯穿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名著阅读并不仅仅是高一、高二时候的事,高三也要阅读名著。如果从长远看,名著阅读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上的功利性并不亚于应试教育。与其让学生在死记硬背中苦苦挣扎,不如准其阅读,乐在其中。3. 要依据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安排书目。高中三年,学生的心理要经历一个渐进成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安排阅读时,要基本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4. 充分利用寒暑假。名著阅读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的工程,无论是初读还是重读,没有充裕的时间,是难以进行下去的。而寒暑假正好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因此教师千万不能忽略对这段时间的利用,在放假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有力的动员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