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的康复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患者治疗后WBV、PV、血细胞比容、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黏度,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复方麝香注射液;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病,因高血压所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患者局部脑组织遭到破坏,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1]。随着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术后仍存在残留血肿引起的脑组织损害、脑水肿、脑细胞毒性等问题,影响预后效果。复方麝香注射液有明显抗炎、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在脑出血治疗中有确切效果[2]。现对我院应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优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32~86岁,平均年龄为(60.22±8.63)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0例、脑叶6例、小脑3例、脑干3例、脑室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33~85岁,平均年龄为(61.08±8.6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9例、脑叶5例、小脑4例、脑干4例、脑室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和《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4]中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血压检查高于正常值,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出血量为30~90ml。
1.3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和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后24h内入院治疗,无其他心脑血管病,无凝血功能障碍。
1.4排除标准外伤性脑出血者,脑干出血或小脑出血者,出血量超过90ml者,入院时并发中枢性呼吸或循环衰竭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微创手术进行脑血肿引流、脱水、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止血以及早期营养支持等,连续治疗2周。
1.5.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0122)治疗:20ml加入至5%葡萄糖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012C)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
1.6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间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液黏度相关指标[全血粘度(WBV)(高切、低切)、血浆粘度(PV)、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CT检查对比。
1.7疗效判定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神经功能评分下降90%以上,病残度为0级;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46%~90%,病残度为1~3级;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18%~45%;无效:神经功能评分下降17%以下或增加;死亡:临床死亡;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有效[6]。
1.8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晨间血压使用血压仪测定;WBV、PV使用SA-9000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测量;HCT使用红细胞压积测量仪(北京北信未来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JC12-XFA6130);FIB采用Clauss凝固法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批号20140219),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2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间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4。
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黏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WBV、PV、血细胞比容、FIB水平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治疗后WBV、PV、血细胞比容、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5。
2.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检查比较见图1。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发病后因脑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导致急性占位效应而造成神经细胞早期死亡,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手术清除血肿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大大下降[7]。本研究中即采用微创手术进行脑血肿引流,有效清除了颅内血肿,常规综合治疗后患者死亡率为20.93%,总有效率为60.47%,明显优于相关文献报道中开颅手术治疗效果。国内大量文献报道指出,复方麝香注射液在清除术后残留脑血肿以及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有确切效果[8]。复方麝香注射液来自于醒神开窍中药经典方安宫牛黄丸,主要成分为石菖蒲、麝香、冰片、郁金、广藿香、薄荷脑[9]。方中麝香具有活血行气、开窍镇痉、消肿止痛之功效;石菖蒲和广藿香均能够行气化湿;冰片可清热解毒、通窍散火;郁金可理气活血;薄荷脑则能止痛消肿;诸药配伍共奏活血消肿、醒神开窍之功效[10]。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复方麝香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血肿吸收,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局部炎症,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11]。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WBV、PV、血细胞比容、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复方麝香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黏度,与上述研究相符。Kono等[12]的研究也指出,复方麝香注射液能够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昏迷患者清醒,改善局部脑组织供养,保护脑细胞活性。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也证实了这一点。患者意识恢复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利于患者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因此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复方麝香注射液在促进患者血压下降方面也有显著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石芳,李芝静,张春娟,等.丹参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陕西中医,2015;36(3)∶276~278
2吕志军.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1例.河南中医,2014;34(8)∶1503~1504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4赵建国,高长玉,顼宝玉,等.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48~949
5董强,吴笃初,吕传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研究──193例资料分析.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8(3)∶189~191
6BehrouzR,HafeezS,MutgiSA.Intensivebloodpressurereductionina-cuteintracerebralhemorrhage∶Ameta-analysis.Neurology,2015;84(24)∶2464
7McKeeK,NelsonS,BatraA,etal.Divingintotheicebucketchallenge∶Intraparenchymalhemorrhageandthemammaliandivingreflex.Neurohos-pitalist,2015;5(3)∶182~184
8霍春青,赵春玲,焦书文,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临床荟萃,2013;28(6)∶677~679
9宋纪宁,梁日晶,薛振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0例.陕西中医,2014;35(6)∶663~664
10钱毅.复方麝香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60
11贾杰,陈希源.复方麝香注射液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100例.陕西中医,2014;35(2)∶149~150
【关键词】 高血压;中老年;中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5-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我院根据高血压患者不同症状和症候分类采取中医护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120例患者中男77例,女43例,年龄50-75岁,平均(62.2±6.5)岁;I期高血压23例,Ⅱ期高血压61例,Ⅲ期高血压36例。
1.2 护理措施
1.2.1 基础护理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暴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也要避免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因此,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安静、整洁,外出应注意保暖,冬天洗澡水温不能太高;日常起居方面,在患者刚发病时应尽量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各种活动尽量做到有人陪护,以防止发生意外。待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后,则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这样可以使经络通畅,营卫气血调和,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对中老年人来说,主要的运动方式有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3类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每日进行1-2个运动单元的运动,注意运动要劳逸结合,运动强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剧烈活动致血压升高[1]。
1.2.2 情志调护 中医认为人体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变化与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波动与情绪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因此,护理人员要多关心和尊重患者,告知患者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鼓励病人说出引起焦虑、烦躁的原因,及时发泄情绪,保持乐观态度,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饮食干预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高钠盐,过度饮酒可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郁化热而诱发高血压病[3]。因此应注意饮食护理。要求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禁食或降低腌制品食用量,少吃甚至不吃单糖类,控制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日饮酒量
2 结果
以血压降至正常,或血压未降至正常但临床症状消除确定为好转;其他定为无效。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本组120例高血压患者,好转115倒,有效率95.83%。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起居不定、饮食不节、七情五志过极及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因此,本文依据患者不同病情,实行针对性中医护理。首先保持高血压患者生活环境整洁、安静,室内空气新鲜,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运动康复方案;通过开展情志调护,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饮食护理方面,根据患者情况实施辨证施膳,指导患者正确饮食。通过开展一系列中医特色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组120例高血压患者,好转115倒,有效率95.83%,说明中医护理在控制中老年高血压方面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文英.高血压病的饮食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1,26(5):1047-1048.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8―78岁,平均43岁。单眼病变15例,双眼病变17例。入院后给予生理盐水500ml加甲泼尼龙1000mg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续3d后停药,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每天60mg早餐后顿服,用药1周后逐渐减量,出院后定期复诊。注射药物复方樟柳碱成人2ml、儿童lmlQOD颞浅动脉旁注射。32例患者均采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综合治疗,治愈28例,占87.5%;好转3例,占9.4%;未愈1例,占3.1%。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地给予心理指导,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视神经炎的发病机制及可治愈性,并介绍成功的病例;告知药物治疗的目的、意义;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治疗操作要熟练、准确、轻巧,给患者安全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通过心理护理,本组患者仅1例放弃治疗。
2.2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易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所以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全身情况:(1)消化道症状,患者接受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注意有无腹部不适,有无腹痛、腹泻、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本组患者未出现黑便症状。(2)诱发或加重感染,对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灶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并与有效的抗生素同时应用,霉菌患者禁用。(3)静脉注射部位的保护,患者需要长时间、大剂量的静脉输注,对血管刺激性大,要注意保护血管,由远而近、由细到粗地选择静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4)精神状态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意识改变、失眠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安慰,使患者保持心情平和;病室保持安静、空气清新,让患者适当看电视,酌情每晚睡前口服舒乐安定1片,促进睡眠。(5)血压的观察,入院后连续测量晨起血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必须按时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每日监测血压变化,如发现血压波动过大,应及时报告医生。(6)血糖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要每天测五点血糖,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7)观察眼部情况,预防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和白内障。(8)停药反应,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可引起急性肾上腺机能不全,因此,停药需要缓慢地减量,不可骤然停药。
2.3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护理 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患者患侧眉梢与发际缘连线,眶下缘外端与耳前发迹缘连线,两条线中间的区域即为注射区。操作过程要准确、轻巧,注射时避开颞浅动脉。由于注射后会有皮丘隆起,患者可能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注射前向患者介绍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释皮丘的出现属于正常现象,稍后会逐渐消失,嘱患者勿用力按压,用药后出现轻度口干、头晕和心悸,可自行缓解。
2.4出院指导
2.4.1药物指导 出院时向患者详细介绍服药的方法、时间、药量、减量时间、服药注意事项,并说明突然停用激素的副反应,使患者坚持按要求服药,避免患者因担心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药[2]。
2.4.2自我监测 告知患者该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教会患者自我观察;指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压、血糖方法。
2.4.3定期复查。
2.4.4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合理饮食;预防感冒,减少疾病复发。
关键词:抗焦虑抑郁;高血压;焦虑抑郁;降压效果
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不良情绪状态可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危险性,焦虑、抑郁状态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皮层下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强而升高血压[1]。本文分析了抗焦虑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者降压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8.94±11.35)岁;体重52~86kg,平均体重(63.74±10.62)kg;高血压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75±1.46)年;其中男34例,女2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连续3次坐位血压测量平均值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焦虑、抑郁症状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肝、肾、心、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亢进、有自杀倾向、药物滥用、酒精依赖、药物过敏、妊娠期高血压等患者。
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高血压病程、性别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钙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g,国药准字H20020390),剂量为5mg/次,1次/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g,国药准字H20000292),剂量为10mg/次,1次/d[2]。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含0.5mg氟哌噻吨和100mg美利曲辛,国药准字J20060001),剂量为1片/次,2次/d[3]。
连续用药12w,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情绪状态的变化。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SAS量表包括20项内容。每项采取四级评分法,将各项得分相加后乘以系数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以50分为临界值,SAS评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SDS量表包括20项内容,评分方法和标准类似于SAS量表。以50分为临界值,SDS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4]。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所有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有所下降,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的遗传性不仅体现在水钠代谢异常、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方面,还易发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等慢性应激反应状态。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可促使机体持续分泌肾素、肾上腺素,引起大脑皮质、丘脑下部、交感肾上腺系统异常激活,导致持续性高血压,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焦虑、抑郁患者由于体内各种升压神经递质增多,抵消了降压药物的效果,使降压作用减弱,血压波动大。因此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抗焦虑抑郁治疗[5]。
黛力新是一种三环类神经阻滞剂,主要成分包括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氟哌噻吨可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增加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美利曲辛可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两者合用为复方制剂,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发挥强大的抗焦虑、抑郁的作用[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辅以抗焦虑抑郁治疗,有助于血压控制,并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卫媛,阮丽波.抗抑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4):275-277.
[2]刘景隆.黛力新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0):42.
[3]王福军,向红菊,石翔.黛力新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2(18):566-567.
[4]樊巧.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0):26-27.
一、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型
(一)诊断
目前国内高血压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高血压为收缩压(mmHg)≥140;舒张压(mmHg)≥90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为140-159,舒张压为90-99;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为160-179,舒张压为100-109;
3级高血压(高度)收缩压为≥180,舒张压为≥110。
(二)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续性升高。
(三)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高血压在中医属“眩晕”、“头痛”范畴。《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涉及到肝、肾、心、脑。中医根据发病原因和具体症状,将高血压划分为不同的病症。
1.当涉及于心,可导致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悸”范畴。
2.当导致心猝痛,心肌梗死等,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3.当累及脑,出现脑梗塞或脑出血时,属于中医“中风”范畴。
总之,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在情志、饮食、年老体衰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致。病主要在肝、肾、但可涉及心、脾等脏。病属本虚标实之征,肝肾亏虚为病之本,阳亢痰瘀为病之标。
二、高血压的养生康复
(一)饮食养生康复
高血压病人在饮食上要以清淡少盐少油为主,切忌肥甘厚味。一般来讲,高血压病人有以下一些饮食:
1:高盐食物;每天进食较多的盐易引起高血压,所以我们建议高血压病人每天摄入的盐不要超过5克,这些病人应少食或忌食盐腌制食品,由于方便面中盐含量较高,故不建议高血压病人经常食用方便面。高血压患者通过减少盐的摄入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2: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高血压病人不宜长时间,大量地吃高脂、高胆固醇,如蛋黄、动物内脏、鱼子、蟹黄、墨鱼等。研究证明,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与血管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3:饮食中缺钙:临床研究表明,人体缺钙会引起高血压,故高血压病人应食用一些含钙的食物,如黄豆及其制品,奶及其制品,鱼类,蛋类,黑木耳,紫菜等。
4:长期大量饮酒:饮酒的量与血压升高呈正比,这是因为饮酒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输出量,间接增加肾素等引起血管收缩物质的释放,从而导致血压上升,所以高血压病人应戒酒。
5:饮食中缺钾:钾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动脉壁不受血压的机械损伤,降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概率。所以高钾食物有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保护肾脏、心脏、大脑的作用。含钾丰富的食物有瘦肉、牛肉、鱼类、海产品、小白菜、油菜、黄瓜、西红柿、桔子、香蕉、桃子、葡萄干等,同时螺旋藻也含有丰富的钾,高血压病人常服很有益处。
6:味精食用量过高:研究证明,多食味精能引起高血压,因此建议高血压病人少食或禁食味精。
7:喝咖啡:有报告指出,在压力过大的状况下喝咖啡会升高血压。一般而言,咖啡因能使血压升高5-15mmHg,当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就要慎喝咖啡了。
因此,高血压病人可多食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海带、洋葱、胡萝卜、菠菜、香菇、荞麦、花生、马兰头、山楂、绿豆、百合、牡蛎、干贝、海蜇、鸭肉、猕猴桃等。另外,也可服用一些食疗药膳方。
1.芹菜粳米粥
芹菜连根带叶120克,粳米50克。芹菜洗净,切成大约2厘米长的段,粳米与芹菜一起加水熬粥。芹菜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平肝、止血之功效,可缓解高血压、头晕、烦渴、水肿等作用,此粥具有清肝热、降血压、祛风、利湿、调经、降脂等效用。
2.绿豆百合粥
绿豆、粳米各100克,百合50克。绿豆、粳米淘洗干净备用,百合洗净,用清水浸泡。将绿豆和粳米先煮,待绿豆将熟时放入百合继续煮直至粥熟。绿豆具有补益元气,和调五脏,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明目降压的功效。百合具有滋阴清热、宁心安神、润肺止渴等功能。绿豆百合粥具有降血压,清热解毒,明目滋阴等作用。
3.决明荷叶茶
决明子12克,荷叶6克。将决明子和荷叶用开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即可饮用。此茶具有降压、明目、清肝、清热、降脂等作用,夏天还可防暑热。
4.桑寄生茶
桑寄生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此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同时有补肾补血之功效。
5.玉米须茶
玉米须30克,泡茶饮用。此茶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等功效,对于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尤为适用。
6.槐花茶
将槐花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日饮用数次,对高血压病人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研究证明,槐花中的有效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循环并降低血压。槐花所含的芸香苷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对高血压病人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槐花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
7.桑菊薄荷茶
桑叶10克,5克,薄荷3克。将桑叶,,薄荷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此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咽,利水降压的作用。
8.山楂生地茶
山楂50克,鲜生地20克。将山楂、生地用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2剂。此茶具有养阴清热,凉血平肝,降低血压的作用,尤其适合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饮用。
9.绿茶龙胆茶
绿茶10克,龙胆草2克。将绿茶和龙胆草用开水冲泡后饮用。绿茶性凉,有降压、降脂等作用。龙胆草性寒味苦,具有清湿热,泻肝定惊,凉血降压的功效。此茶可清热泻火,平肝降压。适宜于肝火旺盛型高血压病人饮用。
(二)运动养生康复
传统运动疗法是高血压病人养生康复的有效手段,它主要是通过从整体上调整脏腑功能而发挥作用的。高血压病人适宜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放松功等运动方式,每次30-40分钟,每日1-2次。
1.气功:一般以静功为主,适当结合动功。静功宜练松静功和放松功,开始可取坐、卧式,以后过度到站式。意念部位宜集中于下半身。
2.太极拳:动作柔和,姿势放松,动中有静,对高血压病人颇为合适。体质较好的病人可打全套简化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打半套,或选练几个招式。
高血压病人运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做过分低头弯腰动作。②不要做大幅度的快速动作。③对于有并发症等情况,只能做一些运动量小,安全性大的运动。④在运动中若出现任何不适,均应中止,以免发生或加重不良反应。⑤不要轻易撤除药物,在很多情况下,运动只是辅助方法。
3.除此之外,高血压病人可采用一些穴位按摩来达到养生康复之目的。
①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按摩合谷穴100次,早晚各一次。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具有治疗头痛,牙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腹痛,恶心呕吐,鼻纽、耳聋、上肢疼痛等。高血压病人常按摩此穴具有一定的降压和治疗因血压偏高而引起的头痛,眩晕等证。
②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头部,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具体方法是用手指按摩太阳穴80次,早晚各一次,太阳穴为头部奇穴,具有治疗头痛,目赤肿痛,色盲,面瘫等病证。按摩太阳穴有降压,缓解头痛,眩晕,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功效。
③按摩“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具体方法是用手指按摩阳陵泉穴80-100次,早晚各一次。阳陵泉穴为胆经穴,具有降压,治疗半身不遂,落枕等功效,高血压病人常按摩此穴有较好的养生康复作用。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高血压;疗效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为头晕、头痛、眼花以及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等,若是不及时到医院就诊,血压会持续上升,并会导致心、脑、肾受到损伤,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高血压,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2月对64例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治疗组,所有患者都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45-60岁,平均(54.61±5.43)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5.78±2.84)年。同时选取同期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平均分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年龄48-65岁,平均(57.18±4.89)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5.58±2.9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64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即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一次,缬沙坦 80mg,也是每日一次,持续用药14-30天,根据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必要时可增加药量,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医护人员早晚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1]。对照组1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服用方式、服用天数与治疗组一样,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可对于药物反应做适当的调整,用量一般是2.5mg开始服用,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调节用量,但服用不可超过10mg,对其进行早晚的血压测量;对照组2给予缬沙坦,口服,开始服用时控制在80mg左右,每天服用一次,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增减药量,若是血压没有降下,药量可增加到160mg,持续用药14-30天,仔细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和耐受程度。
1.3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经过血压测量,血压降低到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经过血压测量,血压稍微偏高,其血压有所降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3)无效:经过血压测量,血压降低不明显,临床症状变化也不显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SPSS11.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没有不良反应产生,对照组1和对照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70.31%和65.63%,都有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大部分患者患上的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下起病比较缓慢,会出现头晕、头痛、眼花以及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等症状,导致这些症状不一定的是血压升高而引起[2]。目前治疗高血压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氨氯地平经过处理后所得一种活性药物就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此药物由于具有平稳且较强的压降力,作用时间长,在临床上常常被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上,高血压患者多数有饮酒的嗜好,很多药物在使用中,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医生都会嘱咐患者切勿饮酒,但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服用过程中,即使患者饮酒也不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甚至是服用一些非甾体类的药物,该药物依然发挥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不仅如此,此药物还能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稳定性强,为了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常常配合其他药物共同使用,缬沙坦就是经常被配合使用的对象。缬沙坦属于一种新研发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的来源比较广,不但通过旁路途径生产,还能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之下产生,该药物可达到降血压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其能良好的防止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并且该药物受耐性良好,对降解缓激肽毫无任何影响[3]。本研究给予治疗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疾病。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学军,李建军.缬沙坦对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合成的影响 [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10(2):137-14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53-02
1 整体护理
1.1 护理常规。①心绞痛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应保持环境安静。②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各种诱因,加强生活护理。③观察抗心绞痛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亚硝酸类用药后常有头痛、头胀、面红、头昏等血管扩张作用的表现。对此药物敏感者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④给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烟酒。⑤室温不宜过冷过热,因冷与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心绞痛易发作。⑥严密观察下列各项:心率、心律,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用药后是否好转;夜间应加强巡视,因心绞痛常在夜间及清晨发作;疼痛性质发生变化或心绞痛增频、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疼痛稳定后,可做适当的体力活动。
1.2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尤其是AMI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技术日益得到重视,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放松技术、冥想、体能锻炼、增加社会交往等有可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所以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势在必行。戴晓阳等进行的CHD 心理干预对照研究发现[1],干预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和患者建立理解和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采取疏导、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②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③心理行为的治疗。④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焦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常见,而且可能通过寄过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根据斯皮尔博革状态焦虑量表(Spielberger State AnxietyInventory)测定,急性心肌梗死后44.6%的病人为焦虑状态;国内报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45.9%,女性53.4%有焦虑和恐惧,并认为通过系统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安全感,能有效改善预后。患者往往喜欢用隐喻式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病情况,尤其对疼痛的描述,加上不同经历,对病情描述和理解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存在困难。护士不能强迫患者接受自己的思维方式,反之应该利用隐喻式语言更好地洞悉患者内心世界对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反应。
健康宣教能帮助患者更好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康复的信心。男性患者倾向于让护士宣教,最想了解危险因素;而女性患者倾向于临床医生,更需要了解药物治疗。抱怨自控丧失和自我管理不善者以女性患者为多,而且大都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女性患者在冠心病监护室经常抱怨三个主题:其一“很脆弱”,包括“依赖他人感”、“被欺凌感”和“自己是麻烦缠身的人”;其二“远离”,包括“不能面对现实”、“拒绝涉及他人”;其三“有意义、长了见识”。对这些特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特别关注,共同分担其心理疾苦。
Glaserian将精神定义为由神明、家庭、朋友、医务人员、牧师等给予的支持生命的力量。战胜疾病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面对死亡、消除恐怖不安、改变生活方式、寻求精神寄托、感受生活的意义。了解患者的精神世界,尊重其信仰,能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提供内心力量、舒适感、满足感,使其更加配合治疗,这些因素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
2 康复护理
2.1 康复护理基础20世纪40 年代,Levine 和Locon 等人首先提出急性心肌梗塞后长期严格卧床是不明智的,随后有关冠心病康复的研究得到重视,成为近期康复医学的一大进展。按照美国心血管康复专业组定义,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包括:① 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病人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2.2 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根据WHO 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如果停止吸烟1 年,冠心病发生率将减少50%,停止吸烟15 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很小。饮食与冠心病的发生率也有密切关系,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应鼓励冠心病病人改变生活方式:戒烟、低脂饮食、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保证足够休息和睡眠、避免精神紧张。病人能否接受有关生活方式调整的建议是问题的关键,这需要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长时间广范围合作,通过专业性护理,掌握病人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病人主动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处理、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质量的技巧等。
3 综合康复方案
20世纪90 年代形成了以运动治疗为主的综合心脏康复方案。冠心病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3.1 急性(住院) 阶段康复方案。该阶段治疗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 代谢当量(METS)[1METS = 3.5mlO2/(kg;min)]。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能低于50次/ min 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许多研究也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程序。如余同珍对317例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病人进行为期2周的康复程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离床时间,第3 周末6min 步行距离,心理测定及住院时间,半年后生活质量评审均优于对照组。还有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使平均住院时间由传统治疗护理时的48d 下降至20d.病人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却影响着康复效果。Baird通过对5 例60~70 岁心脏病病人进行研究,发现设法提高病人对危险因素的意识和执行自我护理性康复措施可以提高病人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
3.2 恢复(门诊) 阶段康复方案。主要针对出院早期病人的康复,一般在病后3 个月内进行。包括在康复中心接受为期8~12 周的运动治疗,如二阶梯负荷康复医疗方法。通常从心肌梗死后3~14 周开始,以1 周为单位制订康复程序,每周按1/2、3/4、单倍量、1.5 倍量、双倍量顺序增加,均进行负荷后心电图检查。8 周后,即心肌梗死11~12 周,病人多能完成二级梯双负荷,相当于6.7Mets,即可进入社区康复治疗程序。在此阶段,护理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帮助病人学会自我健康的维护,制订运动方案,安排病人定期进行康复运动,记录具体执行情况,评价提高康复效果等。康复运动的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有研究发现,如果在康复运动时播放适宜的音乐,可提高运动的效果。
3.3 社区(家庭) 阶段康复方案。应持续至第二阶段后6~9 个月。主要任务是:协助病人在改变后的生活方式下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方案应该是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开展职业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等。
4 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多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因此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更为重要。而且,心血管疾病多属慢性病,其发病危险因素具有遗传性、社会性,患者健康教育也应从院内延伸到院外,深入到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全社会的生活中。院内宣教。教育形式通常有: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等知识;编制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宣教册供患者及家属取阅;把成功病例介绍给患者,让他们交流预防保健心得,互相鼓励;定期请专家解答患者疑问;定期举办知识讲座,观看教育录像。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药物指导以及运动休息注意事项。
5 体会
康复护理人员可结合病人病情、合作态度、社会地位和环境情况,制订出一个为病人所乐于接受,与其愿望、生活习惯相适应的合理的方案,同时取得病人家的合作,将康复医疗、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结合起来,帮助病人重返社会。冠心病病人生存质量(QOL) 的评定包括工作、情绪、自觉健康情况、与4 个方面,实施系统综合康复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运动疗法改善病人精神和器官功能
康复护理的基本手段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帮助病人选择合理的康复方法,并督促病人有效实施。外科手术最常用的康复方法就是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目的:改善脑血流量,增加心律和心排血量,增加通气量,促进机体康复。
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
关节运动——从下肢远端开始活动
活动时要慢慢进行,动作不宜过大。术后第二天,若病情平稳可在护士指导下开始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手或下肢有输入液体时不宜做关节活动。
呼吸运动——适当的呼吸运动和咯痰训练
运动方法为深呼吸、嗽瓶、吹气球、呼吸训练器及软垫按压刀口协助咯痰等,有条件还可穿弹性背心保护刀口。
生活能力训练——病情平稳后,可视情况缓慢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恢复期病人下地步行活动,顺序是:坐位站位扶床移动独立移步室内走动,病人出院后还应继续做上述动作。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可逐渐增加,步行可由慢步走逐步过渡到上楼梯,快步行走。
心脏疾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含铁过量、高脂早餐对心脏不利
研究表明,食用含铁过多的食物,心脏发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早餐摄入较多的脂肪可能诱发心脏病,脂肪会使凝血因子升高,不利于心脏疾病患者。
心脏病患者不宜过量补钙
大量科研证实,人们日常饮食中缺钙导致高血压,故许多医生都倡导心血管病患者高钙饮食。然而由于心脏缺血,钙离子大量流入心肌细胞,易发生钙沉积而猝死,因此患者应合理摄钙。
吸烟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研究者研究了吸烟与心肌内小动脉损伤的关系发现其动脉壁病变、纤维化增厚、粥样化、钙化、玻璃样增厚与吸烟密切相关。
食疗菜谱为你保心
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红砂糖
做法:1.赤小豆洗净放入砂锅,装水一大碗,盖盖文火炖。炖到赤小豆稀、烂、淡。2.临服食时放入红砂糖,调匀即可。
李子羹
材料:白李子15枚、冰糖二两杵碎
做法:1.白李子去皮、核,切成四片。入锅文火煮一刻钟,使果肉外软内脆。2.放入冰糖末调和离火,饭后半小时服食。
莲子羹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以来该院收治的2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优于对照组77.79%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参加研究的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70%,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8%,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安全性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心血管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122-02
[作者简介] 周海蓉(1972-),女,黑龙江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工作。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者是因为冠状动脉功能改变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脏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治疗冠心病,临床上一般选用抗凝或者是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但是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是太好,而且有时会出现抵抗的现象。目前,临床上开始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该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以来该院收治的21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21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其中男120例,女96例;年龄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8.51±5.32)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25±1.40)年。100例患者有吸烟史,58例患者有高血压,28例患者有合并糖尿病,30例患者血脂升高。经过相关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入选患者均没有急慢性血液系统疾病,7 d内没有服用过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及其他影响人体血凝的药物,所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单独的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患者每天服用1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
给予观察组在阿司匹林用药的基础上,再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阿司匹林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嘱咐患者每天服次10粒复方丹参滴丸,1 d服用3次。然后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消除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平复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嘱咐患者每月进行1次复诊,做好患者的定期随访工作。
1.3 疗效评定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12 h在清晨抽血,抽取的血液由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日本日立公司产)检测血脂水平。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消失,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血脂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表现明显好转,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 段回升0.05 mV 以上,24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的转变,甚至有加重的情况,心电图检查结果、血脂水平的改善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经过2个月的治疗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调查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2.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左右的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70%、14.8%,从这点可以表现出来,观察组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老龄化历程的加快,心血管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冠心病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阻塞现象,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冠心病的发作往往与季节变化、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密切的联系,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变现为胸痛、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或心衰,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或猝死。冠心病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抑制的方法,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的主要药物,能很好的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冠心病的复发。但是,目前阿司匹林出现抵抗现象,给予冠心病患者常规量的阿司匹林不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栓素的聚集和形成。对具有阿司匹林抵抗内外因素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注重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特别在血小板聚集功能未被有效抑制或者仍反复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警惕阿司匹林抵抗的存在。对于已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可能有效的治疗包括增加阿斯匹林剂量和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目前,临床上开始使用传统中成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它具有稳定血管内皮、活血化淤、抗自由基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各有效成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近期的临床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另有保护缺血心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阻滞钙通道,改善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等作用,因其价格便宜、疗效肯定在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为了防治阿司匹林抵抗及由此导致的临床不良事件,设想将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对是否能进一步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观察。该试验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所有入选患者中80%有吸烟史,50%患者饮酒,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均占到35%以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酒等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也是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这说明防治冠心病,应从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着手,限酒戒烟,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
复方丹参滴丸由冰片、丹参、三七组成,属于中成药剂,它的主要功能是疏通、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等,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另外,复方丹参滴丸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疗效周期长。丹参的主要药理成分是丹参素,具有促进纤维蛋白降解、降低血粘度等功能;三七的主要成分是为三七总皂苷,它具有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等功效;冰片散郁火、消肿止痛、开窍醒神,主要功能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血供等功能,临床效果良好。有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管阻力和血液黏度,提高人体内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的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而且能有效的降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提高人体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2]。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丹参和三七的综合作用实现了多靶点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目的。具有关研究显示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改善高脂状态与微环,减少脂质沉积及血栓形成。复方丹参滴丸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人体血栓的形成,而且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提高治疗疗效;同时减少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发生。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方式,治疗冠心病的总有效率可达92.59%,与对照组77.78%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试验从临床角度研究了复方丹参滴丸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证实了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板活化及聚集功能的进一步抑制作用。因此,对于阿司匹林现象及其不耐受等情况,可以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滴丸合用,以控制AR并减少由此导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单彩云.浅谈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 31(6):178-179.
[2] 孙宏慧,周和,黎丽芸.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3(11):1383-1384.
[3] 王迎红.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62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90-93.
[4] 王建全.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3013(8):482-483.
[5] 王超.复方丹参滴丸在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治疗中血小板聚集率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7014-7015.
[6] 滕显娥,安丽萍.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45-146.
[7] 谢晓燕.复方丹参滴丸与丹参片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169-170.